让德育实践活动充满魅力(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4 06:55: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德育实践活动充满魅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德育实践活动充满魅力》。

第一篇:让德育实践活动充满魅力

让德育实践活动充满魅力

一、打造精良的专业队伍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就是一位教育家”。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以高尚的人格、创新的能力、无私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中,真正体现教育者特殊的价值。班主任承担着学校大量的德育任务,其工作优劣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德育的效果。因此,有计划地选拔和打造班主任团队,实施班主任培训,加强班级管理经验交流,提高班主任专业化水平,成为提高学校德育实效的重要保证和有效途径。

为此,我校在打造班主任专业队伍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实行班主任选拔制度。在全体教师中精心挑选“有能力、能吃苦、会办事”的教师作为班主任人选,由学校提名,年级组确定人选,最终确立一支精良的班主任团队。

2、班主任例会按月召开。班主任对各班班级管理一月来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困惑等进行座谈与交流,使班级管理工作更加合理化、系列化。

3、学校定期举办德育工作研讨会。总结成绩、交流经验、探讨新法、解决突出问题,通过交流,不断提高我校班主任团队敬业精神,专业化管理水平。

4、精心安排和组织每周班会活动。活动有备课,有活动内容,有活动效果,最终达到教育学生,规范行为的目的。

5、选派中青年班主任外出培训和考察。提高班主任素养,开阔班主任视野,启迪班主任管理思维,丰富班主任管理经验,使班主任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开展丰富的主题活动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只有牢固树立这一教育思想,才能使学校德育工作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格局。我校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在主题活动中彰显德育功能。

1、新生入学养成教育活动。每年秋季新生入校时,学校都会先举行“新生新生活培养行动”动员大会,然后在班主任的精心引导下开展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学会整理内务、学会整理学习用品,教会学生洗晒衣物,引导学生排队进餐,告诉学生星期天乘车回家的要领。向新生说明初中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学习的要领,指导学生在教室在寝室如何与同学与老师相处。在女生中开展生理知识讲座,对新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干预,收集空巢学生和单亲孩子的信息存档,制定跟踪管理的措施并有效实施„„这些做法使他们消除了对新环境的恐慌和顾虑,虽然是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但学生也能感受到来自学校、老师和同学的温暖,也能快乐的开始新学校的新生活。本活动旨在促进学生健康体魄的长成和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引导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促进新生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2、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继承革命传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情感,学校政教处、团委和少先队大队部,组织部分学生到革命老区,红色首府祭拜先烈,清扫烈士陵园,在纪念碑前宣誓等活动,激发学生追忆先烈,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情感;每逢国庆,特别是新中国六十华诞之际,教务处、政教处、团委会举办“祖国在我心中”系列活动,开展“祖国在我心中”有奖征文、演讲比赛、红歌传唱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操。

3、走进社区,融入社会实践教育活动。针对学生社会知识缺乏,感恩意识淡薄的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①清扫街道,走进社区,散发文明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的传单,与市民、村民面对面接触,加深交流。

②走进社会福利院,帮残扶贫,清院种菜,和老人交谈,帮老人梳头叠被,与老人共进晚餐,培养学生尊老重孝的良好品质,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与幸福。

③以“关注自然,关心社会,关爱生命”为主题的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内容一般包括:

到大自然采风、下企业调查、进公司参观。我们先后带领部分学生赴“石首桃花山采风”,游“武汉军山地球村”、进“福娃食品五厂调查”,到“采油十队了解情况”。本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内涵,扩大了知识视野,又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在生活中学习的快乐,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在行走中学会观察,在观察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学会成长,在成长中学会感动。

4、学生思想与道德教育系列活动。

①“铭记一句话,影响一辈子”。学校每学期初精选国内外著名成功人士、社会名流、当红明星、诺贝尔奖获得者等人的经典语录60句,印发推荐给全体师生,然后开展背诵竞赛、征文评选和演讲比赛三个活动。这样的活动对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起了积极地影响作用,同时也大大的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让他们的课外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本活动旨在撼动师生的心灵,为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奠基。

②校园文化格言征集活动。为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学校的文化氛围和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品质行为,为了渗透“快乐学习,幸福工作”的办学理念,学校在师生中开展校园文化格言创作征集活动。活动结束后,学校将评选出的师生优秀格言制作成宣传教育广告,张贴或悬挂在教室里、校道旁和绿化带等显眼处。本活动充分彰显新苑中学的育人色彩与人文积淀,培养了师生的主人翁意识和成就感。

③“节能减排新苑行”活动。由学校教务处组织政教处协助,环保兴趣小组学生牵头,先请环保专家作节能减排专题报告,然后在理化生老师的指导下走出校门开展环保宣传和环保实践活动。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热情高涨,兴趣浓厚,探求不断,收获颇丰。本活动旨在向学生宣讲环保知识和灌输环保理念,促进学生“能源是有限的、污染是有害的”认识的形成,促进了学生环保习惯的养成。

④学校安全教育活动常抓不懈。确保校园安全零事故,我们的做法是: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实行安全追究制度;加大安管工作宣传力度,办校报橱窗,办黑板报等,使学生牢固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每周一检查,一月一评比,学期一总结,使我校安管工作步入经常化、制度化、序列化轨道;警校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打造平安校园。我校先后与交警中队、派出所、镇卫生防疫站联系,组织了法制讲座、交通安全知识讲座、疾病防控知识讲座,学生心里健康知识教育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活动,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拓宽广阔的育人渠道

以智启德,以艺养德,以体促德„„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全面渗透德育教育,让德育之花在校园生活中处处开放。

1、以智启德。学校教务处开展“推广普通话”“硬笔书法”“感恩征文”等竞赛活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启迪心智、倡导文明,促进学生品尝兼优的发展。

2、以艺养德。每学年度学校如期举办“文化艺术节”,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艺的舞台,培养学生才艺,增添校园魅力与色彩,培养学生德艺双馨的品质。

3、以体促德。学校每期在不同时令,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精心安排和组织运动会、趣味体育活动、师生体育联谊活动,强健学生体魄,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运动,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综上所述,我校在德育实践活动中作了一些大胆的尝试,使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之中,但德育工作的拓展和延伸,还需要付出更多的智慧和劳动。

我们认为,学校德育工作还存在一些困惑或误区,有待今后进一步加强:

1、德育工作的盲目性多,往往出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倾向。

2、传统的班会课或安全教育课形式和内容缺乏创新,班主任上面讲,学生忙自己的事,收效太差,效果欠佳。

3、教育方法过于生硬,把现存的结论告诉学生,要求学生强行记忆,强行做到,否则就是

批评,劳动教育,家庭教育等一些过急行为,并未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4、学校德育工作和良好品德教育成为班主任工作唱独角戏,德育功能单一化等。

以德修身,以德养性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头等大事,让我们多学习,多思考,多交流,让德育工作在校园内更加充满活力。

第二篇:让信息技术教学充满魅力

让信息技术教学充满魅力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与语文等基础学科有许多不同之处。计算机科学技术内容十分丰富,名词术语很多,各知识点之间联系密切,常常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往往使得学生在入门阶段感到陌生的名词多,难点集中,头绪繁杂,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学好信息技术的信心。所以,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原有基础学科中的教学经验并结合计算机这门学科的特点来搞好信息技术教学。

一、创设情境是基础

情境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它们容易接受真实的、具体的事物,在特定的情境中会产生一定的情感,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不同的情境。

1.创设美感情境

美感是人类接触到美的事物时所引起的一种冲动,是一种赏心悦目的心理状态。对学习而言,这种由美感而引发的冲动、注意、情感、兴趣,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丰富学生的想像,成为推动学生积极思维的驱动力。在计算机学科教学中,美也是无处不在。在教学中,如果注意创造机会,捕捉契机,带领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那么不仅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大有帮助,同时也能以美启真,以美导善。

在教学制作电子贺卡一课时,我以传统贺卡导入,告诉学生与传统贺卡相比,电子贺卡表现力更丰富。我把几张精美的电子贺卡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博览‛中欣赏美、品味美。活泼的动画、绚丽的色彩、优美的旋律,处处给人以美的感受。在美的享受中,陶冶性情,解放心灵,感受到计算机不是一个神秘的难以接近的家伙,利用人机之间可以捕捉的情愫,学生和计算机的距离拉近了,学习兴趣更浓了。

2.创设向往情境

向往是人们追求目标的一种心理。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到这种追求的需要,进而就能水到渠成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使用‘画图’软件在电脑上画画‛一课时,我自制演示软件,向学生展示以前学生的优秀画图作品,利用交替变换的精美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持久拥有积极的心态和强烈的求知欲,对教学无疑大有裨益。

3.创设问题情境

提出问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

在教学‚用Word输入汉字”一课时,我先告知学生“Word”和“画图”,“记事本”一样,是一个程序,它主要的用途是处理文字。启动“Word”的方法和启动“画图”,“记事本”一样,它一般在“程序”的子菜单中。接着,我提出问题:

(1)不关闭Word窗口,怎样打开“笔记本”窗口;(2)怎样操作能快速切换显示这两个窗口;(3)怎样操作能同时显示这两个窗口?(4)比较Word窗口和“笔记本”窗口的异同;(5)在Word上能练英文打字吗?

这样学生带着问题上机摸索,并用旧知带动新知,学生容易接受。

二、激发兴趣是关键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渴望探求真理,与肯定的情绪态度相联系的积极的意识倾向。兴趣能激发和引导人们在思想、情感和意志上去探索某种事物的真相,是学习和创造的重要前提,是成功的先导。

1.利用“首因效应”,诱发学生学习的间接兴趣

首因效应是社会认知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告诉人们‚先入为主‛第一印象的重要作用。美国心理学家陶希的实验研究认为,第一印象的作用很强,持续的时间也长,第一印象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利用首因效应,上好每一门学科的第一堂课,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应引起我们每个教师的高度重视。

我在为学生上第一节信息技术课时将学生带入机房,在适当讲述电脑室使用规则和电脑使用维护常识后,让学生面对伸手可触的计算机,看一看,摸一摸,仔细观察各部分的外貌,然后提出‚你认识面前的这台机器吗?‛‚你知道它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这些部分各叫做什么名字?有什么作用?‛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认识计算机的主机、键盘、鼠标、显示器、驱动器等主要硬件组成部分。这样,一开始就通过感性接触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感官,使其很快‚进入情况‛,消除对电脑的隔膜和畏惧,保持初始的亢奋情绪,轻轻松松地开始计算机的学习。之后,以‚电脑是人脑的延伸‛为切入点,通过形象比喻,调动学生的想像力,一步步引导其理解各硬件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理解计算机模拟人脑工作的基本原理。显然,这个开场白利用了首因效应,使每个学生以最佳的姿态进入了学习的角色,诱发了他们求知的需要,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学习的自觉性。

2.通过“近因效应”进一步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

所谓近因效应,它是指新近得到的信息,比以前得到的信息对事物的整个印象能产生更强的作用。近因效应启示我们:学习兴趣的形成与强化不仅依赖于良好的第一印象(即首因效应),而且教学过程中的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有效组织,更为重要。

课堂上,我注意导入、新授、小结的艺术,尽力让学生感受到心智的紧张、情绪的昂扬、感觉到层层递进的教学所带来的和谐教学节律。时而诱之以趣,寓知于喻;时而昭示一疑,造成悬念,使学生感到‚有味、有趣、有奇、有惑‛,引起学生愉悦的情绪体验,同时,也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需要,自然也就能强化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了。

另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成功的欢乐,这也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鼓励和表扬的语言(如‚你真聪明‛‚你干得很好‛‚你一定能做好的‛等)、动作(如微笑、点点头、拍拍肩等)、物质(如小红花或孩子们喜欢的手工制品等),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形成学习的内动力。

三、培养能力是目标

小学计算机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信息素质,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伦理道德和主动高效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教学中我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淡化学科性,加强综合性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出路之一是‚淡化‛学科界限,适当开设综合课。培养学生信息素质,必须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必须让学生在具体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得到实践和锻炼。这一‚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过程中的‚信息‛是与学生各科学习内容相关的有意义的知识。例如:在计算机的文字处理软件教学中,若为举例而举例,毫无实际意义,学生自然感到厌烦。我的做法是同作文教学紧密结合,指导学生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输入、编辑、修改学生自己的作文,或统一修改教师精心准备的‚病文‛。这样做,学生感到十分亲切,不仅可以愉快地完成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任务,而且有助于突破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从而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强调基础性,重视发展性

由于在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时间不长,加之各个学校的设备、配置不同,因此没有统一的教材。但我想不论使用哪一种教材都应该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的角度出发,选取信息技术学科中的部分基础知识与技能作为小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

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应使学生终生受益,无论学生今后从事何种职业,他们在小学学到的知识和培养的能力都应该是有用的。所以,今天我们教给他们的知识必须是基本的和可迁移的。在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中,更应重视能力的培养,提高其信息素质。也就是说,在重视基础性的同时,更要注重它的发展性。

3.动手实践,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能力的提高,素质的形成不是靠简单的说教就能奏效的,要经过耳濡目染,亲身体验与实践的过程。计算机是一种现代化的通用智力工具,计算机的操作是一种手、眼、脑高度配合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首先要使他们敢于实践、乐于实践,不仅使他们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方法,还要训练其动作的准确性、迅速性、协调性和灵活性。此外,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我还有意识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屏幕、使用帮助信息等习惯,并能够对屏幕显示的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的方法,学到新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以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为核心建构起来的科技结构,将会极大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

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进行教育改革,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改革的征途上,让我们以高昂的热情进入教学创造境界,不断地钻研、探索、比较、重组、运用并发展,让信息技术教学充满魅力!

第三篇:浅谈如何让音乐课充满魅力

浅谈如何让音乐课充满魅力

[中文摘要]:想让音乐课更有魅力,想让学生们喜欢唱歌,想让学生们懂得聆听,教师应及时更改教学理念,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各种有效的导入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喜欢唱歌的支撑点,使学生已开始上课就受到一种特定气氛的影响,而不知不觉随着这种感觉去思考、学习。运用丰富的语言帮助学生学会主动聆听,通过不同的影响画面让学生听到高亢的歌喉、看到优美的舞蹈表演、调动学生的兴趣,也为我们的音乐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多彩的节奏律动给学生创造可“动”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方式来表现达音乐,活跃了课堂气氛,使音乐课成为学生心目中一门充满魅力的课程。[关键词]:导入

语言艺术

兴趣

多媒体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的影响是最直接、最动人心扉的。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育作为塑造人类美好心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将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

但是,由于音乐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学生就不太重视,会出现课堂纪律松散、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教学任务就不能很好的完成,所以,我认为增强音乐课的魅力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音乐课的教学质量。音乐教师应当如何采取适当的课堂教学策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呢?以下是我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经过尝试进行的阐述。

一、巧妙设计导入

导入是新课教学的第一步。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优秀的教学导入环节,不但能够起到画龙点睛、启迪思维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爱迪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离开了对音乐的兴趣和情感,就达不到音乐教育的目的,只有当学生对音乐怀有浓厚兴趣时,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主动地学习音乐。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重对导入环节的设计,科学、合理的应用各种不同的导入方法,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导入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不管用哪一种方法,都必须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进行设计,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采用以下几种导入方式:

1、游戏导入法

猜谜语是学生最喜欢的游戏,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歌曲的内容或题目设计有趣的谜语作为课堂导入。

2、故事导入法

在平常的音乐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交响乐之类的音乐内容有距离感,为了能引发他们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我经常会用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来进行导入,在七年级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时,我是这样来导入的:1872年,一位奥地利音乐家应邀到美国波士顿主持《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在世界和平大会上演出。参加这次演出的合唱人数竟多达两万人,伴奏乐器多达一千零八十七件。他担任合唱总指挥,下设一百多名助理指挥。这样大型的演出怎么开始呢?有人想出一个好办法:用炮声作为开始信号。这次演出场面壮观、气势磅礴,受到听众热烈欢迎。演出结束后,大批观众拥向后台,希望见到这位著名作曲家,并纷纷要求签名留念。这时,连作曲家掉下的一根头发也成为珍贵的纪念品了,盛况确实可谓空前。这位音乐家的一生完全是在创作和演出中度过,他的指挥和演奏光彩焕发,能使听众为之心旷神怡,他的作品也赢得了许多作曲家如柏辽兹、李斯特、勃拉姆斯和瓦格纳的高度评价。同学们想知道他是谁吗?用小故事引出音乐大场景,以此来烘托、渲染气氛为引出新课题打下伏笔,也很快的就把同学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本节课要欣赏的内容上来,从而轻松的引入课题。

3、节奏导入法: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美国哈佛大学音乐系副主任皮斯顿曾经这样科学的去理解节奏的本质:节奏是时间关系和力度关系的不同组合。舒展宽松的节奏可以表达宁静平稳的心情,很多校园歌曲就如此。而密集紧凑的节奏则可以表达一种激动、不安定的情绪,例如在电影音乐中,时常用小军鼓敲出密集的节奏来渲染一种紧张的气氛。因此,在教学歌曲时,根据其特点,适当的从节奏来导入歌曲,更能让学生领会出歌曲想要表达的意义,以学习《共产儿童团歌》为例,歌曲最有特点的节奏为四分音符加符点十六分音符,那么,在导入歌曲时可以先让学生听歌曲伴奏带,分辨出各种乐器演奏出的节奏,并挑选出一种最典型的节奏来,大家一起拍一拍,增加了学生的无意注意,让他们很容易就记住这个节奏类型,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让学生了解了这种“进行曲”风格的作品。a)情境导入法:

制造一种氛围,让学生一开始上课就受到一种特定特定气氛的影响,而不知不觉随着这种感觉去思考、学习。在八年级欣赏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时,我打破了以往的课堂布局,将课桌排列成“几”字形(象征黄河的流程图),学生一进来就觉得很好奇,为什么今天的课桌要这样排列呢?于是我就提出了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今天的课桌排列像个什么字呢?”许多同学都回答出来了:“像个‘几’字,”“那大家知道我国的哪一条河流的形状是这样的呢?”回答的声音更大了:“黄河”,由此我就很自然的引出了课题:“今天我们要欣赏的内容就是《黄河大合唱》。”像这样一开始就给学生留下悬念,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使学生急不可奈的想知道下文,整堂课就会像磁铁一样吸引住学生。b)多媒体音像画面导入法: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在音乐教学领域中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它极大的扩展了音乐教学课堂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为师生打开了一个充满活力、精彩纷呈的音乐世界。音乐课不再是“一张嘴、一本书、一架琴、一台录音机”,它集声、形、色为一体,让学生在强化听觉效果的同时,也从视觉上获得了强有力的支持,这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多媒体画面色彩艳丽、形象逼真,与音响浑然一体,能充分调动学生视听感官,使学生耳目一新,获得准确生动的艺术形象。在六年级鉴赏课《独特的民族风》——走近藏族歌舞一课时,在课的导入部分,我就播放了多媒体课件,展示了藏族人民在不同的生活场面载歌栽舞的场景,同学们看得入神,听得仔细,不时为他们高亢的歌喉、优美的舞蹈表演而赞叹,很快就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

二、注重语言艺术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中,语言是教学内容成功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的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作为音乐教师,除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认真钻研教材之外,还必须注重语言修养,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一个“情”和“美”字,教师用语言激情,在演唱、创作、演奏中让学生动情,从而使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因此,教师的语言要亲切,自然并富有激情,通过教师富有激情的、亲切自然的语言表述,把学生带入音乐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想象,为之动情、感受其美。所以我们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丰富口语表达能力,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认为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准确精练

语言准确,即普通话标准、音乐术语表达准确。教师字正腔圆的发音,不但会给学生带来听觉上的享受,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规范准确的发音,为歌唱的咬字吐音打下扎实的基础。

语言精练,是指在表达清楚的基础上,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总结、引导,切记罗嗦、重复表达,使学生产生反感。一堂好的音乐课,教师的课堂语言应当紧扣教学内容,从激发学生兴趣到带领学生遨游音乐的海洋,都应该富于逻辑、引人入胜。没有语言组织、东拉西扯,随意发挥的音乐课是难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的。因此,音乐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以概括性的语言、精练的词汇引导学生。

2、语言通俗易懂

音乐中的很多知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音乐教师在上课时要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力求做到化繁琐为简约,化生僻为通俗,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来理解音乐,不要过多的使用音乐术语,免得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对一些高雅音乐产生距离感。比如我在引导学生欣赏交响乐时是这样介绍的:“交响乐在古希腊语中就是‘一起响’的意思”,讲到声乐教学中的气息运用时,就让学生体会闻花香的感觉……教师教学中的语言越形象、生动,选用的例子越贴切,学生就越容易理解,这比起一大堆枯燥的纯技术语言要实用的多,同学们一听就明白了。

3、双语化的教学

创设独特的双语教学,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激情的源泉。任何人都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给予极大的关注。兴趣爱好之中蕴藏着求知、探索、发掘才智和开创新天地的巨大活力和生机,学生的天性决定着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务更富有自觉性和主动性,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善于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音乐课活起来、动起来。

4、富有韵律感

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正是因为有了旋律、节奏、力度、速度等的完美结合,才富有它迷人的艺术魅力。我们的课堂教学语言也是如此,美化音乐课的教学语言,可以提高音乐课的审美价值。教师要注意让课堂语言随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恰到好处地表达教学意图,增进师生间的交流。如过渡性的语言,可采用适中的音量、自如的语气、平稳的音调,讲授教学重点、难点时可放慢节奏、加强语气,给学生理解、吸收的空间。对富有激情的教学内容,可加快节奏,调整语言的力度,做到抑扬顿挫、感情充沛、变化有效,牢牢的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韵律优美、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能把学生带入到音乐情境之中,加深他们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5、引导学生“动”起来

音乐形象是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情绪等来塑造的,它可以在人的想象和记忆中产生,听是引导学生对音乐想象的初步联想,而“动”则是进一步把联想深化到具体的形象。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师生互动中一起分享掌握知识的无穷乐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针对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应该给学生创造一切可“动”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这样学生就进入了参与音乐的积极状态,活跃了课堂气氛。

总之,音乐课堂应该是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天地,是学生流连忘返的乐园,是最充满魅力的地方。只要我们广大音乐教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积极投身教学实践与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努力的探索,充分考虑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巧妙设计,然后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切实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就能让音乐课堂充满魅力。

参 考 文 献

[1] 王丽虹.欣赏教学与音乐教育的培养[J].湖南教育,2002.(21)[2] 张璐.以新理念为起点,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5.(04)[3] 王彤.中学生音乐兴趣的初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 [4] 吴跃跃.新版新音乐教学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08)[5] 杨学礼、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

第四篇:求职信充满魅力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名年轻人参加招聘,当他赶到时,已经有20多个求职者排在他的前面,他想,轮到他进行,不知要到何时。此外,到他 时,招聘人员可能已经很累,有些不耐烦,或者心情不好,那样会使他求职成功的希望很小。怎么办?于是他写了一张小纸条,折好以后,很有礼貌地托正在面试的老板的秘书小姐交给老板。老板看后大笑,原来纸条上这样写着:“老板,我现在排在第21位,请您在对我面试之前,不要作任何录用谁的决定。”结果,最后这名年轻人被录取了。

我们稍加分析他所以成功,从技巧方面讲,在于他新颖的创意,唤起了招聘人员的特别注意。而在面试时,能否引起招聘人员的特别注意,又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这一点对求职信尤为重要。一些看似无关的小细节,有时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外表要能吸引应聘者眼球

《羊城晚报》记者(朱忠保)在走访过程中发现,招聘单位在打出招聘广告之后,主管人事的部门通常会收到大量的求职信,招聘人员如果对这些求职信一一细看,一是时间有限,二是浪费精力,会分散注意力,因此对没有特别吸引人的求职信,通常在没有认真阅读之后,就被扔进了垃圾桶。事实上,大多数招聘人员对于究竟拆哪些求职信,是有所选择的,而不是信手拈起来就会认真看的。因此,如何让你的求职信能够在一瞬间打动招聘人员,吸引住招聘人员的眼球,让他认真看你的求职信,仔细地了解你的情况,就显得格外重要。如信封和邮票就不可小觑。在一大堆求职信中,一个特别的信封可能会令人眼光发亮;如果你有美术功底,不妨就在信封上下些功夫,展示一下你的才能;在信封上贴上一些具有收藏意义的邮票,没准对方是一个集邮爱好者,与你有共同语言或共同爱好等。你要充分调动你的思维与创意,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刻意制造反差,与众不同,鹤立鸡群,让招聘人员在看到你的求职信以后,特别会留意,会从一大堆求职信中先捡出你的来,你的苦心就算没有白费。内容要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你的求职信被挑出来了,还得让人乐意看下去,能集中心思看下去。如果空有外表,而里面内容不能吸引人,不能打动人,那也是白费功夫。如果你练就一手好书法,这时正好派上用场。如果你的字写得不那么漂亮,此时还是不要献丑,还是使用电脑打印为好。在计算机相当普及的今天,用电脑打印求职信,正是具有现代技术与特长的表现。求职信力求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如果资料较多,内容较丰富,可以通过各种手法,如设置小标题,突出重点,分设不同的字体、颜色等,使内容有板块感,显得清晰,层次分明,否则密密麻麻,内容重点不突出,看信人可能就不再想看下去了,因为从你的求职信的编排,也能看出你是一个工作思路是否清晰的人,是否有主次之分的人。能让招聘人员认真看完你的求职信,你就离求职成功更近了一步。

第五篇:让语文教学艺术充满乐趣和魅力

让语文教学艺术充满乐趣和魅力

“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的现象在我们的现行教育中仍然存在,这明显不符合学生实际,而且压抑学生个性和创造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性格、意愿、知识基础、行动规律。正如每个人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每个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头脑汲取精神营养。所以我们教学必须充分尊重每个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学习的积极性,突出他们学习和教育的主体地位。

随着教育时空的拓展,学校与学生都无可回避地面临着语文教育个性化的问题──即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充满活力、富有个性的人,而不是机械、呆板、千人一面的工具。《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活动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能动的充满个性的活动,这种个性意味着自主、独立、创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个性特点选择独特的学习方法,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就能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下面笔者从两个方面具体谈谈在新课程改革中怎样理解并实施语文个性化教学。

一、个性化教学展现语文教师个性色彩

每个教师的性格、气质各有不同,知识积累、兴趣爱好亦不尽相同,因而,在实际教学中,理解教材和设计教法,应该扬己之长,让鲜明的“个性色彩”充分显现于课堂教学中。

教师在教学上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且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比如,教师喜欢外国文学,在基本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之外,可以精心耕耘这块“自留地”,或推荐书目,或组织外国文学兴趣小组,让所教的学生更多地了解外国文学;有的教师喜欢鲁迅,对鲁迅先生的生平和作品如数家珍,那么学生自然耳濡目染受其影响了;有的教师普通话标准,音色很美,擅长朗读,小说、诗歌、散文娓娓诵来;有的教师喜欢古典文学,教材所选古诗文均倒背如流,学生自然亲而近之,感而化之;有的语文教师自然科学方面知识广博,平时教学中经常联系举例,使文理科知识相互渗透交融,也深受学生的欢迎;有的教师熟悉时事新闻,对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实话实说、东方时空等栏目十分关注,每遇好的节目就及时介绍,学生也喜之乐之。

笔者的长处是朗诵,因此,在教学中,笔者把声情并茂的范读作为引领教学的主旋律,选取恰当的背景音乐,融声调、表情、体态、情感于一体,在全体学生面前诵读作品,把自己对作品的情感体验传递给学生,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充分入境,主动体味和感悟,进而用自己的话把个人的情感体验表达出来,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补。

笔者的个性在诵读诗歌中彰显,学生的个性在阅读感悟和表达交流中体现,“个性化”教学让传统模式不再束缚教师的手脚,不再压抑学生的兴趣。

二、个性化教学使语文教学焕发艺术魅力

有个性的教学,才是有魅力的教学。但是当今语文课堂教学,基本是千人一面,万人一腔,这种现象自然会窒息个性强烈的学生的求知欲,以至学生往往在语文课面前望而却步。笔者以为,语文教材大都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都凝聚着作者对生活的领悟和个性主观色彩,都是个性化的产物。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尽力表现作家、作品的个性美,努力发掘每一篇教材的内在美所创造的艺术,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艺术充满乐趣和魅力,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语文教师的个性魅力,从而产生个性的特殊能量,取得个性的教育成就。

比如,在《木兰诗》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准确把握木兰这个形象,笔者请学生将熟悉的中国古代女子,包括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女子形象(如穆桂英、林黛玉、西施、王昭君等)与木兰作些比较,分析木兰身上所具有的中国女子共性的一面及个性的一面。《醉翁亭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作者欧阳修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不胜收的大自然画卷,抒发了自己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如果按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读―译―析―背”来教授,学生定会兴趣索然。既然《醉翁亭记》是一篇游记散文,何不从“游”字上做文章。于是笔者自己先示范当导游,再让学生成为导游,把课上成“旅游课”,使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大自然中。“旅游课”这崭新的课型一提出立即吸引了学生。学生都有好奇心,因此一有新事物出现,他们都会以极大的热情去关注,精神也会为之一振。兴趣来了,热情也就高了。

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笔者会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声画同步,并且介绍一些课外相关知识,如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欧阳修的词及“六一居士”的来历,这些课外知识既能让学生增长见识,也能让他们兴趣盎然。笔者还喜欢把“百家讲坛”中名家的学说及探秘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例如,语文教材选了很多鲁迅先生的文章,那么学生对鲁迅先生其人了解多少呢?他的思想?p情感、日常生活是怎样的呢?如果教师能在教学时把“百家讲坛”中对鲁迅先生的探寻及分析评论适时适当加以介绍,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会大增。“百家讲坛”中对古代文人墨客的探究及评论也是非常吸引人的,如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一生游山玩水,走遍中国大江南北,可是他的收入从何而来?李白死之谜有谁知道?杜甫饱经沧桑的一生又是怎样的?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穿插这些引人入胜的话题,那么既介绍了课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又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避免了语文学习的枯燥无味,使得语文课堂丰富灵动起来,焕发出语文教学独特的艺术魅力。

下载让德育实践活动充满魅力(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德育实践活动充满魅力(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德育论坛 《让班级充满特色》

    让班级充满特色 高一(2)班 吴永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和大家来探讨下本人在这一年中班主任的思想和班级管理的一些做法的,如有不足之处,还望大......

    《让世界充满爱》德育教案

    《让世界充满爱》德育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2.培养搜集、组织材料,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3......

    让思品课充满无限的魅力

    让思品课充满无限的魅力 ——初一思品课小组合作学习引发的教学反思 自从接触生本教育,我校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后,现在几乎所有的初一课堂都实施了小组合作学......

    观看《让生命充满爱》德育计划(★)

    新晖学校2013年秋季 观看《让生命充满爱》演讲德育工作计划时间:2013年10月11日 地点:多媒体电教室 人物:全校师生 活动:观看邹越老师的演讲《让世界充满爱》 目标:提高学生“爱......

    物理教师如何让自己的教学用语充满魅力

    物理教师如何让自己的教学用语充满魅力 教学用语是教师教学的基础,是师生间进行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的桥梁。恰到好处的教学用语具有神奇般的效果,一段深刻精辟的阐述,会令学生......

    “生活活水”让数学课堂充满魅力(徐月琴)

    “生活活水”让数学课堂充满魅力 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 徐月琴 小教一级 摘 要: 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最根本的原则与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实质......

    以思考的姿态让语文教学充满魅力

    以思考的姿态让语文教学充满魅力 黄永红 我以为语文教学是个精细工程,是个系统工程,科学工程、也是个复杂工程。它需要老师在诸多环节融进教学智慧钻进去、沉入进去,尽量零距离......

    德育实践活动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 为了做好学校德育工作,开展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切实把常规德育管理与系列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德育工作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