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维新学校校园环境保护工作总结
校园环境保护工作总结
维新学校
2013年12月
维新学校校园环境保护工作总结
作为一个农村中学,一年来,我校以“可持续发展”为策略,以“创建”为目标,在学校日常管理中纳入环境管理的措施,在环境整体优化、提高环境意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等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推进,环境教育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学校整体水平稳步提高,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尤其在环境保护、校园建设上成绩显著。
一、以绿色理念为先导,领导重视,组织有力,增强环境意识,加强环境教育工作。
作为培养人、教育人的学校,是否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素质,是至关我们的事业可持续发展乃至整个人类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为此学校领导形成共识,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教育,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以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程为载体将环境教育列入教育教学课程计划之中。把传播环境知识、提高学生环境意识、促进环境基础教育作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成立了环境教育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校的环境教育工作,教务处具体制定了环境教育工作计划,在学期学校工作计划中都有环境教育及校园环境建设的内容,做到了环境教育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总结、有检查,从而把环境教育纳入到学校整体工作之中。
二、抓住德育和课堂教学主渠道,加强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造就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的现代人
首先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有计划的安排环境教育活动。
配合学校校园的“净化、绿化、美化、教育化”工程,我们开展
多种形式的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我校坚持开展“护绿使者”活动,以班级为单位,承包校园的保护工作。学生们在这一活动中积极性很高,且富有创意,对提高学生的“绿色”意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全校国旗下讲话进行有关环境保护专题的发言,班会课安排环境教育的内容,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环境警示教育”征文活动,通过组织学习,查阅资料,宣传发动,学生参与了征文写作,关注地球、关注我们的家园、关心我们身边的环境,在活动中让学生得到真切体验。
其次,渗透于学科教学活动中。
我们把环保教育的内容列入学校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中,成为学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在语文学科中组织了学生环境科学辩论赛和“人与自然”征文比赛。在政治、地理、历史、化学等学科中,教师们有意识地渗透环境意识教育。如政治课上的西部大开发和绿化工作;人类、人口和环境问题等。地理课中的绿化与人类生存问题;环境保护和社会的未来等。化学课中的化肥使用与环境问题;化工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酸雨问题;污水处理;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温室效应问题;生命与环境问题等等。这种教学带来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使学生在学到相关知识的同时,更增强了环保意识。通过德育和课堂这两个主渠道,我们的环保教育宣传工作得到了切实的保证,“绿色、环保”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姚中人的自觉意识、自觉行动。
三、通过多种形式课外环境教育活动,促进师生的环保意识的提
高,并努力向社会辐射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外环境教育活动。我们学校多次与乡政府联系,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环境卫生打扫活动。每年的植树节活动,我们都组织学生为幼树培土,浇水。
通过这些活动,教师和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对环境问题的深刻认识,激发了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的热情,增加了保护环境的真实体验,从而更加地爱护环境、珍惜环境。
回顾过去,我们收获良多;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我们决心继续贯彻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进一步增强环境意识,加强环境教育,改善校园环境,突出办学特色,为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树立崭新环境道德的一代新人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维新学校
2013年12月
第二篇:维新学校11月德育工作总结
维新学校11月德育工作总结
本月从学校和学生思想实际出发,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以德育人。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总结如下:
确立以德育为先导的思想,教导处和少先队配合,积极开展了许多工作,依托班主任队伍,构建了全员参与育人的德育工作网络。坚决杜绝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构建了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加强了校园环境建设,构建了育人场所,文明场所,不留任何“死角”。积极开展清洁工程的活动,每周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卫生的清扫等活动。加强班集体建设。通过例会、交流,不断地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和能力。
密切与家庭、社会的联系、配合,营造了学生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通过家校互访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提高了家长的教育水平和家教质量。
有效地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利用班会时间间周上好健康课,定期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做好了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认真贯彻落实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组织学生广泛学习,深入实施体验教育,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步内化为自觉行为。对各班的卫生、文明礼仪、纪律、两操等情况进行量化考核。
加强了对学生的常规管理,规范学生在校学习、活动、交往的行为规范,要求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齐心协力抓好课间的管理,并加强平时的检查评比。
深化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坚持周一升旗仪式,提高了升旗仪式的效果,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适时地组织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以加强法制教育为突破口,加强了对学生遵纪守法的教育,做好依法治教、综合治理工作。每位教师都特别重视学生的安全管理,把安全工作放在了首位。加强了班主任老师和值勤人员晨间、课间管理,放学护送到位。体育活动及组织其它活动都有安全措施,确保平安。
定期开展了每周一次的班主任工作会议。
维新学校
2013年11月25日
第三篇:学校环境保护工作总结
学校环境保护工作总结
在学校“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卫生室积极开展学校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教育与清扫工作,让健康卫生意识深入每个学生,深入每个家庭。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
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我校对创建“绿色学校”工作的领导,校长亲自部署,将环境教育列入校工作计划。教导处、后勤、班主任、科任教师,带动全校开展创建“绿色学校”工作,促进校园卫生工作和绿化环境工作的开展。首先,校长本人利用全体教师会议进行环境教育;其次,各学科教师充分利用学科教学特点,对学生进了环境教育渗透、组织校园活动,渗透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的教育。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开展课间保洁活动,举办环保征文活动、主题实践活动,爱惜粮食、节约用水、电、纸张等。形成自上而下的环境教育和校园环保,有效地提高全体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习惯,全面落实《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全国环境教育行动纲要》等项方针政策。
二、学校的环境保护教育、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化。
全校师生自觉养成爱护校园环境,文明卫生的行为习惯,环境保护工作深入人心,形成制度化。
1、学校将环境教育内容列入议事日程,要求全体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创新,积极地贯彻落实党的可持续性发的方针政策;
2、倡导全体教师对学生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
3、加强对新生的环保教育,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环保活动;
4、校园墙报定期宣传环保知识;
5、各班值日生做到每日一次搞好教室卫生;
6、各楼层走廊、主楼梯分担区由各班进行打扫;
7、每天由带班领导、值周长、值周教师,一周的检查结果纳入卫生管理制度中的班级评优;
三、不断提高教师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行为。我们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和培养每个学生的环保意识及行为习惯,带动每一个家庭,影响社会,促进整个社
会形成良好的保护环境新风尚。通过各科知识教学有机地渗透环境教育,有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实际指导学生保护校园环境,爱护花草树木,培养环保行为,使绝大多数学生不仅养成了每天认真做好校园清洁,不随手扔杂物,爱护校园环境自觉地向家人和社会做广泛宣传。
四、不断更新师生环保意识,促进环境教育的创新发展,带动校园卫生工作。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学习一些先进的“绿色学校”的经验,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开展教育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环境卫生清洁工作,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良好环保行为习惯,在继续开展环境教育不断提高全体师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其环保行为,我们认识到环境保护关系到全人类生存,造福子孙后代的意义,从而带动校园卫生工作的开展。
总之,在创建“绿色学校”过程中,尚存在不足之处,有待今后工作中不断完善。
2016年6月15日
第四篇:维新镇独山小学学校工作总结
维新镇独山小学学校工作总结
(2013-2014学第一学期)
本学期,我校全面贯彻上级教育部门的精神,认真落实教育管理中心的各项工作任务。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全面总结:
一、加强学生德育工作,提高教师师德水平
1.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通过多种形式宣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增强学校教师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的意识。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通过开展义务教育宣传周活动,开辟法制宣传专栏,国旗下的演讲和法律法规专题讲座等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2.以少先队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有针对性的主题班队会活动。各班通过班、队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小学生《守则》、《规范》。把文明礼貌教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坚持不懈地开展“争做文明学生”、“良好习惯从我做起”等主题教育,在活动中育人,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提高实效性。
3.以班级周评比为抓手,各班分别制订符合班级特点的班规、班约,对集会升旗、两操卫生、养成教育等一周常规认真落实,严格遵守,学校随时检查,及时公布。养成教育从小处入手,从点滴抓起,进行日评、周结、月评比,即重过程又重结果,形成了良好的班风。
二、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1.切实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以“争先创优”活动为契机,认真组织教师进行政治理论学习,通过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使教师了解教育发展的新举措和新动态,进一步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了广大教职工言行,优化师资队伍,提升教育形象。开展“星级教师”评选表彰活动,进一步培养了教师爱岗敬业、争先创优的高尚精神,提高了教师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2.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本校教师资源开展系统有用的校本培训,按照学校校本培训计划,每月一个专题,使教师在培训学习中,实实在在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积极配合区教育局搞好新课程教材培训,督促教师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3.注重了校级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训。我校制订了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训计划,并确定了具体的培训对象,制订了符合各自特点的培训措施,给他们在教学工作中提供展示和锻炼的平台,并进行“结对帮扶”制度,使其增强了信心,提高了能力。
三、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严格落实新课程改革方案。按新课标的要求开齐、开足、上好了各类课程,基本做到不占、不挤、不挪、不改,确保音、体、美等课的教学。
2.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质量为核心的信念,加强教学管理。重点在常规管理,细节管理上下功夫,强化过程管理,讲求科学管理、人文管理。学校领导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对各自分管的工作做到了四抓:一抓制度,二抓督查,三抓考核,四抓过程。学校坚持开好每周
例会,做到有安排、有落实、有反馈、有考核。
3.学校文化建设上新台阶。我校继续开展了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目标的学校文化建设活动,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以挖掘、凸显学校文化内涵建设为主,形成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活动文化等相统一的学校文化体系,提高学校育人氛围和文化品位,创设有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强了班级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了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激发班级活力,孕育班级特色。
4.进一步做好了远程教育管理使用工作,并初步建立了我校教学资源库,基本做到“设备运行正常,资源下载齐全,教学应用高效”三落实。
5.扎实开展师生读书活动。我校认真落实了教育管理中心《师生读书活动方案》,教师配备了丰富了图书资料,各班都建立了符合学生特点的图书角。教师每月阅读规定数目,并抄写读书笔记,撰写读书心得进行交流学习;学生主要以以《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论语》、《德道经》等为主要内容的国学经典诵读诵读,规定时间、规定篇目,并填写读书卡,学些诵读心得。
6.认真开展了课题研究和专题研讨活动。为了有效促进我校课题的研究工作,本学期我校成立了课题小组,加强课题研究工作,用教育科研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7.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活动,上好体育课,坚持开展了“阳光体育”活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激励学生达标争优、强身健体。积极开展兴趣小组第二课堂活动,全校学生都能参加自己喜欢的兴趣小组,每个小组有专人负责,定点定时开展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
8.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建全各项安全制度,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层层签定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通过广播、手抄报、主题班队会、法制安全教育及征文活动、宣传安全知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将重大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本学期我校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四、其他工作
1.认真抓好学校的党建工作。通过“争先创优”活动,充分发挥了学校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
2.进一步规范工会工作,关心教师冷暖,定期开展活动,丰富教师生活,积极为教师服务。
3.认真做好学校的后勤工作。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努力为师生排忧解难,关注教育教学第一线,走进课堂,理解教学。
4.严格财务管理。按时按量发放留校生生活补助,规范食堂财务管理,购物开支实行“天天签字,周周支付,月月审核,期期公示”的原则,做到了公开、透明。
5.积极组织好学校的传统活动,积极参加镇组织的活动,力争在同类学校中达中上水平。
五、存在的问题
1.学校管理精细化程度不高,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加以强化。2.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养成教育力度不够,今后进一步加强。
2.个别年轻教师思想浮躁,工作不踏实,不注重学习,课堂效率低下,教学成绩差。3.学校制定了制度汇编,健全了各项制度,但在制度的落实上力度不够,执行力不强。4.教研科研力度不够,今后需要科学安排,上下一致。
维新镇独山小学 2013年12月31日
第五篇:校园环境保护(精选)
一、校园环境的美学审视
1.美的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精神的物化形态
从美学角度分析,对环境美化的过程就是对环境中与人们息息相关的各种美的潜在客体进行精神化再创造的过程,是对其文化价值进行再挖掘和再升华的过程。它在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的过程中,积淀下了创造者的审美感受,物化下了构思者的精神体验。因此说,以美学指导思想规划和建设的校园环境必定是技术和艺术、实用和审美的统一。
2.校园环境中的审美客体具有多样性
校园建筑园林环境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校园建筑园林会融多种艺术为一体,利用其独特的语言空间,将各门类艺术各自固有的审美特征不断渗透、交汇、同化,构筑成具有综合效果的美的校园建筑环境。一方面,它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真实、集中地创造出山水风景、建筑厅堂,为学生的休闲、学习提供清静、幽雅的环境;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景物,运用适当的艺术手段含蓄地表现出大学的文化精神来,在抽象的艺术形式中注入具体的象征内容,引起学生的共鸣,赋予有限的形象以无限的意境。
同时,优秀的校园环境往往并不仅满足于对传统建筑园林追逐自然和诗情画意的领悟,其审美领域超出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范围。近年来,校园公共环境所具有的社会美的美学客体价值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中日益显现,引导公众意识养成成为环境育人的新内容。校园公共环境,成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大环境最好的过渡带,成为检验学生文化素质养成的理想的试验区。校园公共环境的内容、形式日趋丰富,使其作为大学文化精神载体的可能性和有效性日益增强。从大学校园审美构建的理论角度看,校园公共环境中蕴涵的美的形式主要是社会美,同时又兼容和扩延着科学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等多种其它美的形式。它呈现出的是大学文化精神所倡导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二、校园环境与主体精神内化的关系
1.主体精神内化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质
素质教育是以主体为本位的教育。素质的最高层次的外在表现形式的最高层面,就是主体所内含着的沉淀于主体内在心理结构中的稳定的社会文化精神,即文化素质。这种社会文化精神因主体及其所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差异而有所区别。它敏锐地折射着环境的变化和教育的影响,并且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我们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其实质就是有目的地将优秀的大学文化精神稳定地内化到学生这一主体的内心结构中的过程。
2.审美是主体精神内化的重要方式
审美活动并不能完全归结为人的生理活动,从根本上讲,审美是主体的一种文化精神活动。“虽然审美活动是在物理与心理之间展开的,也的确离不开„刺激——反应‟的生理过程,但在人接受刺激与作出反应的过程中,都有文化因素的参与。” 尽管美的形式具有多样性,承载文化精神的客体也同样具有多样性,但在审美的本质问题上,无论是哲学家,还是美学家、艺术学家,在长期深刻地关注和思索之后,都用各自的语言阐释着同一个理解,那就是:审美活动是作为主体的人与蕴涵在客体中的文化进行沟通的过程,是人与环境沟通的桥梁,是人解读环境的语言。
三、校园环境美化的价值辨析
1.校园环境的美化和建设是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内在的需求
优秀的校园环境是承载大学文化精神,展现其美的意境的重要客体。它提供了客观的物质条件,使大学生通过审美这一与环境沟通的特殊语言,身临其境,耳濡目染,得以解读和体味校园环境中所蕴涵的文化气息,通过校园环境美的可感性、可愉悦性陶冶着自身的情操,加深着生命的体验,传递着大学文化精神的韵律。美的校园环境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风化雨,以其强大的熏陶和同化力,使学生从这面“镜子”中,直观到了自己的“本质力量”,潜移默化着心灵,构建完善着个性,健康稳定的思维模式、心理定势、生活哲学和处事方法得以精心培育。
2.校园环境美化和建设是主体教育的重要环节
站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立场,从对大学生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角度而言,校园环境美化和建设不是可有可无的或从属的,而是大学教育诸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的。校园环境的美化和建设不仅要通过物质和生活保证,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好务,同时还应通过创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实实在在地担负起环境育人的责任。
四、结语
大学校园环境是一个特殊的环境。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营建,注重校园环境建设中的文化精神,尤其是现代中国大学文化精神的嵌入,提升校园环境的文化价值,丰富校园环境的审美功能,以审美作为切入点,促进大学生现代文化精神的养成,这是通过大学校园环境美化实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一项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工作实际,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有待深入研究的综合性课题。
校园环境相关问题 1开水房流水
2厕所烟头多地下室有烟头 3门被撬
4综合楼的公共设施破坏严重 5垃圾到处乱扔
6水池里扔垃圾 7学校附近烟筒冒出的黑烟 8校园旁边臭水沟味道怪异 9学校路边噪音污染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