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优美乡镇建设情况汇报大全
大石镇创建环境综合治理优美乡镇情况汇报
大石镇位于国道318遂宁、蓬溪之间,达成铁路、成南高速穿境而过,场镇建成区面积达1.8平方公里,辖两个社区,16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1.1万余人。2010年以来,该镇以环境综合治理“五十百千”工程为契机,按照环境优美,人居和谐的理念,着力争创省级优美乡镇,快速推进创建工作新进程,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人居环境,为大石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现就争创优美乡镇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列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中之重的惠民工程来抓。镇上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常务副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组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场镇管理办公室,并相继出台《大石镇2010年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大石镇领导干部和镇直部门及驻镇单位包片负责城乡环境治理工作的通知》、《大石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考核评分细则表》、《大石镇领导干部包卫生死角的通知》和《大石镇环境综合治理义务劳动》等文件,以治理“五乱”为重点,建立领导干部包片、包卫生死角,镇直部门包街责任制,镇整治办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督查。健全的组织机构,完善的工作机制,为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夯实基础,为争创环境综合治理优美乡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塑造场镇,成效显著。
自2010年初争创环境综合治理优美乡镇以来,已经完成总投资1700万元,以立面风貌塑造、基础设施改造、市政设施建设为中心,以环境综合治理优美乡镇创建标准为准绳,实现立面清洗52287.36平方米、裸露山墙粉水19326.49平方米、外墙面漆46369.45平方米、规范店招店牌808个、安装空调箱251个,实施市政绿化12637平方米,栽植行道树627株,建花架长廊394平方米,树栏1575平方米、黑化街道42635平方米,改造人行道8950平方米,新建农贸市场1个,安装路灯146盏,建群众健身休闲广场1个,建公共厕所1处、增添公共厕所2处,建沼气净化池3口;新增果皮箱216个,垃圾桶62个,规划建设停车点68个,拆除“裙房卡口”2处,建设场镇节点景观5处。实现场镇基础设施配套,环境卫生优化美化,管理运行规范有序,场镇居民安居乐业,“宜居、生态、文明、现代”特色鲜明的新大石已初步显现。
三、营造氛围,社会参与。
通过广播、标语、宣传画、居民会等多种形式,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宣传力度,营造创建环境综合治理优美乡镇的浓厚氛围,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充分发挥社会的参与带动作用,引导群众融入环境治理工作,持续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活
动,利用“门前五包”、“ 文明劝导”以及社区公约机制,培养居民的文明、卫生意识,整体提升居民的文明素质和健康素质,让居民真正成为 “五十百千示范工程”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
2011年,我镇镇将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城镇品味提升,适度开发扩张”的总体工作思路,通过改造旧城镇,建设新城镇,努力把大石镇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优美乡镇,产业突出的特色乡镇,城乡一体化的示范乡镇。
第二篇:乡镇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
乡镇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
今年以来,我镇在上级部门XX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就我镇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青河镇所处县政府所在地,是XX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全镇总面积12平方公里,下辖5个社区居委会(团结东路社区居委会、文化南路社区居委会、民主北路社区居委会、文化北路社区居委会、友好南路社区居委会),2个农业村(肯莫依那克村、阿克郎克村),1个蔬菜社(菜队),1所村级民族小学(肯莫依那克小学),有驻镇单位115个。全镇有汉、哈、回、维、蒙等13个民族,总人口3045户,1.2万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7%。2007年,青河镇将肯莫依那克村列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该村距县城约3公里,由幸福村、肯莫依那克、呼尔本三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有150户,817人,拥有耕地3450亩,草场2859亩,苜蓿地1000亩,牲畜3800头(只),是一个以哈萨克族为主体,塔、蒙、维、回等五个民族聚居的农业村。村集体现有耕地110亩,苜蓿地830亩,集体畜180头(只),2006年人均收入为3282元。2007年以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为主题,从减轻农牧民负担为出发点来进行村貌建设。
二、加强领导,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政府有关新农村建设指示精神,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我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政府镇长为副组长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队伍,并制定了管理制度;完善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目标任务,明确了建设标准及项目资金补助标准;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以“四为先”建设新农村
1、以政策鼓励为先,大力支持农户“五清五改三普及”。加快村庄规划编制进度,全面完成村规划编制,提高村规划建设水平,严格按照规划建房,杜绝乱建等无序建房现象。采取“以奖代补”提供水泥、红砖、石灰等,农户自备沙石、义务投劳的办法,利用县委政府扶持资金及镇政府出资的形式,共出资18余万余元改建主街道围墙及路边水渠防渗、庭院绿化、房屋粉刷、改厕、通自来水等建设项目,带动村民全面开展“五清五改”工作。已补助水泥3吨,红砖1.4万块,石灰800公斤,油漆100公斤;新建围墙1820米,完成粉刷17500平方米,铺垫沙石路200米,改厕10户,改水8户,普及电话62户,电视65户,制作垃圾箱3个,建设绿化带2公里,植树7000余株,消灭秃子村1个,建成1个小型苗圃基地,首批插苗8000余株。
2、以组织发动为先,让理事会主事。由村“五老”人员、村民代表、政协委员等组成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同时通过开展“一参与二培养”活动,让党员干部参与理事会工作;以干部带群众、党员带农户、户户指定联系人,充当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员、示范员、服务员。
3、政策拉动,示范带动,切实增强基层群众建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激发各族群众参与实施城乡抗震安居工程的积极性,我镇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引导广大农牧民群众参与住房改造。一是政策拉动。制定了“可以在不占用耕地的情况下,利用荒地适当扩大宅基地面积;政府无偿提供宅基地规划、房屋设计等服务;需采伐林木的,无偿为其办理房前屋后林木采伐证;为新建、改建住户提供建设施工用电、用水、运输方便;对所有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用水、砂石料一律免费提供,电费给予优惠”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解除了我居民建房的后顾之忧。二是示范带动。为使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我镇结合广大居民的居住现状,实施了幸福村农牧民定居工程和城镇困难群众安居工程两处示范点建设,前两年城镇分别27户和15户困难群众安居工程由全镇各帮扶单位筹资建设完成,在幸福村67户农牧民住宅房工程建设均按照八度设防要求设置了构造柱及圈梁,在示范点建设过程中,我镇及时组织群众现场观摩,进一步激发和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实施的积极性,起到了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效果,推动了我镇抗震安居工程的顺利实施。
4、以教育培训为先,提高村民素质,广开就业渠道。一是积极争取青河镇帮扶单位国际实业支持投资5万元对肯莫依那克小学进行“三化”建设,目前,已硬化1000余平米,并为学校教师办公室安装水暖设施。二是镇党员领导干部每人认领一名贫困学生,共25名,目前已捐资助学2000余元。三是开展科技及再就业技能培训12次,培训农牧民400余人。四是通过外出拾花、卸甜菜等有效途径成功转移农村劳动力162人,人均增收98元。
第三篇:乡镇平安建设汇报材料
xxx乡2013年平安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县政法委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绩观,把开展平安创建,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措施来抓,以“三项重点”工作为主线,开展了千名干部进万家工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集中整治活动,确保了社会稳定,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全乡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在创建“平安xx乡”过程中,我们注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平安防范新体系
只有社会稳定,才能安居乐业。创建“平安xx乡”既是实现新发展的需要,更是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今年以来,乡党委、政府从加强思想认识、完善组织网络、落实各项制度方面下工夫,做到了三个到位:
(一)思想认识到位
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平安建设作为全乡重点工作来抓,牢固树立防范意识,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机关工作人员和辖区单位共同抓。乡党委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书记任副组长,各相关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平安创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创建工作的协调、检查指导和考核验收等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创建工作,制订了创建“平安xx
民才能具有充分的安全感,为此,我们从“四个坚持”入手,积极做好各种防范工作。
(一)坚持发挥基层组织的“第一道防线”作用,扎实开展了千名干部进万家工作。扎实开展进万家工作,认真写走访记录,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走访中我们要求工作人员带着感情、带着问题切实了解群众所想、所急、所难、所盼,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办好事,发现矛盾,化解矛盾、解决矛盾,把矛盾消灭在萌芽、解决在基层,活动中共为群众解决矛盾纠纷20余起,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16件,向上级争取项目2个。在维护稳定过程中,我乡始终以构筑夯实基层工作基础为重点,聘请基层信息员64名,不断健全地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网队伍。全乡以村为重点,单位为依托,联合派出所,每月一次对辖区不稳定因素进行排摸,实行“零报告”制度,大力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坚持每月2次的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做到领导重视、排查认真、信息畅通、职责分明、处置及时。积极发挥综治工作中心的作用,协调中心站所等有关单位工作人员经常深入居民家中,扎实做好群众基层基础工作,及时收集、排摸不稳定因素,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通过疏导、化解工作,使一些事态平息在萌芽阶段。
(二)坚持围绕加大宣传,提升地区单位、居民安全防范、法制意识
我们以治安防范、普法、条例、反邪教、禁毒等内容为宣传重
保了全乡的稳定。
三、加大基层防控建设,巩固平安建设新成果
创建平安xx乡,构筑打防控一体化的安全保障网是保证。今年,我们不断加大基层防控建设力度,从警务室建设、消防安全防范、流动人口管理、安全文明共建等方面入手,做到了“四个注重”。
(一)高标准建设社会管理服务大厅和技防建设
在乡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乡政府出资10余万元,在乡财政所高标准改造建设社会管理创新服务大厅。并预算投入技防建设40多万元。高标准建设乡村两级技防防控网络。结合各种专项整治工作,不断加大犯罪打击力度,始终保持对各种违法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确保了辖区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在乡财政相当困难的情况下,我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10名巡防队员,分成3个中队,进行全天24小时不间断巡逻,有效控制了可防案事件的发生。今年以来,全乡共发生刑事案件4起,破案2起,治安案件3起,现已解决2起。
(二)注重安全生产防范
为确保校园安全,今年5月份对各个中小学校、幼儿园进行了针对性的检查,加强了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清除了校园内外及周边的一切小商小贩,每个学校配备了1名保安,加强了寄宿生的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并给完小、联中女生宿舍安装了摄像头,确保了校园安全。我们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月”等活动,针对乡村
但是,由于农村矛盾日新月异,社会不稳定因素依旧存在,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重新理清思路,把全乡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今后,我们将进一步从群防群治的角度出发,做到“技防与人防结合,打击与防范并举”,进一步完善事前干预机制,进一步加强治安防范网络建设,以务实、创新的态度,合力实现“平安xx乡”目标,为全乡的长治久安、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xx乡综治办
2013年12月
第四篇:乡镇文化站建设汇报
乡镇文化站建设工作汇报
中共西华镇委员会西华镇人民政府
(2011年7月19日)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我镇乡镇文化站建设、活动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做以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全镇乡镇文化站建设及活动开展情况
西华镇辖13个村1个社区,71个合作社,5个居民小组,24992人,是全县面积和人口第一大镇。
近年来,在省、市、县及有关部门的深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我镇抢抓乡镇文化站建设的大好机遇,将文化站建设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民生工程和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龙头”工程来抓,并取得了较好成效,2008年3月,我镇中心文化站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四家单位联合评为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截止目前,全镇共建成中心综合文化站一处,农家书屋14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7个,科普活动室1个,培训室15个,展厅1个,安装体育健身器材42套(件),组建秦腔自乐班等民间艺术组织15个。
在硬件建设工作中,我们主要做到了“两高一严”。一是高起点规划。把镇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中心纳入全镇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进行统一规划设计,避免了建设的盲目
性、随意性和重复性,真正达到了规划科学、建设合理、利用方便、作用发挥明显的目的。二是高标准建设。在工程设计方面,我们聘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每个文化活动中心的科普活动室、群众培训室、作品展室、体育健身区、休闲娱乐区等功能区进行科学设计搭配,确保了布局合理,美观适用;在工程质量方面,我们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任组长,抽调专业干部任组员的领导小组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监管,确保了工程质量达标。三是严要求管理。成立了镇文化站,确定了15名镇村文化专干,制定出台了《西华镇镇村文化站管理细则》,加强了对文化站和文化活动中心的管理,确保管理规范、科学、合理,为群众健身娱乐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活动开展中,我们主要做到“三个经常化”。一是群众健身活动经常化。随着近年来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全镇绝大部分群众对加强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农闲和晚饭后,大部分群众都能在文化活动中心进行体育锻炼娱乐,使文化活动中心真正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二是民间活动开展经常化。每逢新春佳节,各村均利用文化活动中心这一平台,自发组织一些秦腔、曲子戏、秧歌等精彩节目进行慰问演出,既传承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又丰富了广大群众的业余生活。三是趣味竞赛活动经常化。在元旦、五一、十一等重大节庆日,镇文化站都积极组织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利用文化站这一平台开展以体育竞赛、歌咏比赛等为主的趣味竞赛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既营造了深厚的节日氛围,又满足了不同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了社会的和谐进步。
二、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镇文化站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阵地建设不能满足当前和今后需求。随着县城西扩步伐的不断加快,我镇已逐步成为县城重点建设项目的中心区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集聚区,镇区仍没有高标准的文化活动中心来满足全镇乃至全县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二是群众文化活动中心覆盖率不高。由于受地理位置和资金所限,我镇青林、什民等7个村仍没有文化活动场所,群众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条件十分有限。三是文化基础薄弱。虽然我镇配有专职文化专干,但由于农村群众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发展农村文化建设工作认识还不够深刻,重视程度还不够高,效果不够明显。
三、对乡镇文化站建设的意见建议
出于以上困难和问题,一是希望上级有关部门能够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确保农村基层文化事业发展有阵地、有资金,有保障。二是希望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文化工作的宣传力度。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泛宣传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出台一些鼓励群众发展文化事业的优惠政策,并加强对农村文化活动的引导。三是希望加大对专业人员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切实解决农村文化人才短缺问题。
第五篇:乡镇平安建设汇报材料
乡镇平安建设汇报材料
化解矛盾保稳定建设平安促发展
--***乡建设“平安***”情况汇报
开展“平安***”活动以来,***乡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平安建设工作部署,以建设“平安***”为总抓手,紧紧围绕实现五种环境为工作目标,深入挖掘宣传资源,创新宣传机制,全方位、多角度加大宣传力度,在思路上
求新,工作上求实,通过不通渠道多管齐下,创造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形成声势大、气势足的舆论氛围,有力的推动“平安***”各项创建举措的落实。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综治和稳定责任制。
一是乡成立建设“平安***”领导小组,乡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副乡长***任副组长。二是下发了《***乡“平安村”考评验收办法》,乡与村组层层签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按照“熟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任,措施到位。
二、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着力构建“平安和谐***”。
我乡立足实际,在我县率先将全乡60名村民小组长纳为组级社会治安信息员和初级调解员,确保了治安信息渠道畅通,及时排查与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今年4月份,丹岩村3组治安信息员杨春明向村治保会、调委会反映,该组有部分群众认为黄西坑水库增加坝高会危急村民的财产生命安全,在水库施工工地与水进电力公司施工队发生矛盾纠纷。乡党委、政府知道纠纷后,乡分管综治副书记***与综治办主任立即赶往施工现场进行调解,劝退围在工地的群众,然后在丹岩村立即召开业主、村干部、党员、村民组长、村民代表会议,对纠纷的起源、过程做深入的了解,做通与会人员的思想工作。通过一天一夜的做思想工作,消除了群众的疑虑,工程建设得以顺利开展。今年来,我乡社会治安信息协会为乡综治委、派出所提供各类治安信息50多条,使让乡综治委与派出所及时掌握了各村的社会治安热难点问题和社会动态,有效地化解了许多尚在萌芽状态的矛盾。半年来,全乡共调解各种矛盾纠纷35件,比去年同期下降10%,调解成功34件,调解率达100%,调解成功率达到97.14%。未发生因调解、查处不及时或处理不当转为刑事案件或集体上访事件。
三、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积极营造和谐稳定治安环境。
一是巩固、完善乡社会治安服务队。乡治安服务队人员从去年的6人增加到8人;经费由去年的每月1000元提升到每月的2000元;乡治安服务队巡逻、设卡盘查的次数由每周的2次改为每周4次。二是完善村级护村队建设。针对我乡治安形势的特点,今年初,我们对原来的护村队进行了重新调整和充实,并配备了迷彩服和工作牌,采取定时与不定时、便衣与蹲守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护村巡逻,要求每月值班巡逻的次数不少于6次。今年3月份某天的晚上7点40分,石格村一组村民的摩托车停放在家门口,发现摩托车刚刚被偷走,立即通知护村队,石格村护村队员及三四十名群众分头寻找追赶盗贼,盗窃者迫于护村队的震慑,逃至莲花工业区旁,弃车而逃,往山上逃窜,群众上山沿途搜索,当场抓获犯罪嫌疑人,并扭送派出所。通过群防群治的联防网络,有效地减少了偷盗案件的发生。今年来,我乡派出所共立刑事案件6起,侦破刑事案件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人,逮捕3人,起诉3人。刑事发案与2002年、2003年、2004年三年上半年发案平均数18起同比,下降12起,降幅66.6%。
四、强化宣传工作,营造平安创建舆论氛围。
一是用简明易懂的宣传材料告知群众。为广泛宣传“平安***”创建工作的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特印制“营造我们美好的家园,携手共建平安***”--致全乡人民的一封信的宣传单12000份,通过五种渠道进村入户:
1、由村干部走家串户发放宣传单;
2、由村民小组在发动农村合作医疗时结合发放宣传单;
3、由全乡1700名中小学生带回宣传单,向家长宣传后,家长在回执单上签名和填写联系电话;
4、利用赶集日举行大型的踩街活动,组织8名中学生,身披绶带向前来赶集的群众及延街店面、住户发放宣传单;
5、委托电力公司在电费收费单夹带宣传单。二是用鲜明的宣传标语激发群众。今年来,全乡共设置固定标语8处,布置宣传栏10期;同时,委托电信部门在电话收费单醒目位置加盖“人人参与平安***,***平安人人共享”宣传口号的印章,通过直观视觉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三是用流动的宣传形式联系群众。利用县政法委组织的平安建设宣传车巡回在各个自然村进行宣传。为确保宣传车的宣传真正覆盖每个自然村,提高宣传效果,要求宣传车在村民干农活比较集中的地方停留较长时间,并通过让各村民小组长签回执单监督宣传车宣传工作到位。四是用亲和的宣传语言贴近群众。聘请电影队深入各村巡回播放电影7场。针对我乡青壮年人口外出多的现状,要求电影队播放老人、妇女喜闻乐见的影片,并
在影片中途插播“方言快板”宣传平安建设知识。不讲大道理,而用生动的比喻、人性化的通俗方言进行宣传,让群众在亲和的氛围中,听得入耳,入脑,入心。五是组织老人义务宣传队深入群众。针对模拟电话抽查时,我乡在家老人接听电话多这一状况,成立一支由80名老人组成的建设“平安***”老人义务宣传队。老人义务宣传员的选择要求是:
1、家庭负担轻,不
再从事农活,特别是退休、退职干部、村干部或者老党员为首选对象;
2、拥护党的领导,对建设“平安***”有正确的认识和深刻理解的,能以健康心态支持这项工作的;
3、有一定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的老人;
4、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基础,在邻里间有较高威望的,5、乐于奉献,能以无私、自愿、义务的态度对待这项工作。每个村民小组有1-2名老人义务宣传员,他们身着印有“建设‘平安***’老人义务宣传员”的衣服,携带“宣传卡”,走家串户深入群众,面对面的向群众宣传平安建设知识和乡党委、政府的工作举措,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今年来,我乡把建设“平安***”作为重大主题,摆上重要位置,作为重点安排,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宣传,目前,全乡利用乡村召开会议进行宣传达28场次,特别是把建设“平安***”纳入今年党员党训班的一项重要宣传内容。
以上是我乡如何以抓宣传来提高知晓率,以抓群防群治来促进参与率,以化解矛盾纠纷来增加满意率的一些做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愿望还有较大的差距。今后,我乡将继续深入研究探索,对照平安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寻找差距,补缺补漏,努力构造平安稳定和谐的社会氛围,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中共***乡委员会
***乡人民政府
2006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