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镇规范化建设情况总结汇报
乡镇规范化建设情况总结汇报
乡镇规范化建设情况总结汇报
县镇位于江西西部,与湖南省的桂东县毗邻,拥有江西省温度最高、流量、压力最大的温泉和一九一五年获得美国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的“狗牯脑”绿茶闻名于世。近年来,江西县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以乡镇规范化建设为载体强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该镇按照“环境优美
化、管理制度化、服务便民化、党(政)务公开化、执法文明化”的要求,从群众最急最需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着手,紧扣圩镇建设和服务办公场所建设及服务制度建设这三个重点,不断加大投入,全力打造了公共服务型政府,仅一年就投入600多万元的建设资金,使圩镇街道、乡村环境面貌以及广大干部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群众满意率大幅度提升。
强化制度建设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为促进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打造便民高效的发展环境,该镇继续完善原有的月督查季考评、目标管理考评、末位淘汰和领导接访日、群众接待日、离岗告示等制度,推广“公开承诺为民办实事”、重大党政务民主票决和干部挂组联户等制度,并将驻村干部、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联系方式、基本情况印制成4400多份“干部便民名片”,发放到每家每户;利用短信平台开展短讯热线服务,将镇村两级干部、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的手机号码纳入短信热线服务范围,落实专人管护,定期发放会议通知、党员干部警示教育等内容;同时按“干部挂组联户”制度的要求将机关干部全部挂到村、组、户,每位机关干部联系6个村民小组、1户以上贫困户,要求每季度下组召开座谈会一次以上,每月入户了解基层情况一次以上,力所能及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通过下组座谈、入户调查,共搜集群众意见和建议200多条,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300多条,为群众办理实事400余件次,有效增强了干部为民服务的主动性,“干部挂组联户”制度被群众形象地喻为“党群联心桥”,都说”现在有困难,找村组干部解决不了,还可以找联户干部,有急事,在家拨个电话就能及时得到回应,方便多了”。
强化办公服务场所建设方便群众
该镇树立“党委书记抓规范化建设不是小事是大事”的工作理念,把规范化建设当作事关基层政权建设、事关党委政府形象和威信的在件大事来抓,不但圩镇街道环境面貌有了新变化、干部作风和人的精神面貌有了新改观,而且提升了乡镇基层组织的对内、对外形象,增强了基层干部群众对乡镇党委、政府及其工作的自豪感、荣誉感和认同感。如该镇围绕“场所设施标准化、管理制度公开化”的目标,一方面努力改善办公条件,新建了供电站、森林派出所等单位办公楼,按“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年活动”的要求,多方筹资50多万元改扩建了、干山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装修了横圳、围溪、油湖等村委会办公楼,添置了实用的办公用俱,在装修布置上,按照既实用,又烘托特色亮点的要求,每个单位、每个村都彰显了自己独特品牌,如镇政府机关从办公楼的建筑到规范化布置,均聘请国家级策划设计专家,就本土的资源优势和人文特点量身定做,灌注温泉、茶叶、绿色、生态等原素,完成了特色文化楼院、茶文化vi标识、文化长廊、生态围墙等建设项目,营造了极富名茶、名水文化的办公环境。另一方面不断健全机关运行管理、干部岗位职责、干部监督激励等规章制度,将民政所、土管所、农医所、劳保所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站所集中到便民服务中心办公,细化了工作人员工作职责和服务内容,编印了便民手册、一次性告知单及便民联系卡、干部便民名片,公布了镇机关干部的手机号码和住房编号,实行坐镇大厅和深入现场的两条龙服务方法,推行一般事项直接办、特殊事项承诺办、重大事项联合办的三项式办事形式,使便民服务中心真正成为群众办事“一窗式受理”的场地。同时,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村、组、户,把服务场所搬移到交通最便捷、群众最好找的地方,建立为民服务全程代办工作模式,成立村级便民服务室或民事代办点,在党员和村干部中选定了64名民事代办员,形成了镇有便民服务中心、村有便民服务室、组有民事代办员的三级便民服务网络,使村民可以“足不出村”就能办理急、要事件。同时对卫生院、中小学、工商、供电、电信等镇直单位进行了制度完善以及庭院净化、美化的重点规范,打造了镇政府机关、卫生院、村委会等规范化建设示范点,使基层组织阵地不断完善成为“党群之家”。打造茶乡特色亮点提升圩镇品位 该镇围绕打造“茶叶重镇、绿色名镇、旅游大镇”深化规范化建设,克服镇村财力薄弱的困难,捆绑和整合各类项目资源,在完善圩镇硬化、绿化、亮化、美化的基础工程上,投资800多万元拆除破旧店房2。5万平方米,建起了“茶文化一条街”,并盘活圩镇闲置土地启动了“新茗大道”、“市民广场”等项目,在圩镇黄金地段按“青砖黛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特点,新建了占地面积30多亩、总建筑面积14600平12全文查看
第二篇:乡镇规范化建设情况总结汇报
乡镇规范化建设情况总结汇报
县镇位于江西西部,与湖南省的桂东县毗邻,拥有江西省温度最高、流量、压力最大的温泉和一九一五年获得美国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的“狗牯脑”绿茶闻名于世。近年来,江西县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以乡镇规范化建设为载体强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该镇按照“环境优美
化、管理制度化、服务便民化、党(政)务公开化、执法文明化”的要求,从群众最急最需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着手,紧扣圩镇建设和服务办公场所建设及服务制度建设这三个重点,不断加大投入,全力打造了公共服务型政府,仅一年就投入600多万元的建设资金,使圩镇街道、乡村环境面貌以及广大干部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群众满意率大幅度提升。
强化制度建设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为促进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打造便民高效的发展环境,该镇继续完善原有的月督查季考评、目标管理考评、末位淘汰和领导接访日、群众接待日、离岗告示等制度,推广“公开承诺为民办实事”、重大党政务民主票决和干部挂组联户等制度,并将驻村干部、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联系方式、基本情况印制成4400多份“干部便民名片”,发放到每家每户;利用短信平台开展短讯热线服务,将镇村两级干部、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的手机号码纳入短信热线服务范围,落实专人管护,定期发放会议通知、党员干部警示教育等内容;同时按“干部挂组联户”制度的要求将机关干部全部挂到村、组、户,每位机关干部联系6个村民小组、1户以上贫困户,要求每季度下组召开座谈会一次以上,每月入户了解基层情况一次以上,力所能及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通过下组座谈、入户调查,共搜集群众意见和建议200多条,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300多条,为群众办理实事400余件次,有效增强了干部为民服务的主动性,“干部挂组联户”制度被群众形象地喻为“党群联心桥”,都说”现在有困难,找村组干部解决不了,还可以找联户干部,有急事,在家拨个电话就能及时得到回应,方便多了”。
强化办公服务场所建设方便群众
该镇树立“党委书记抓规范化建设不是小事是大事”的工作理念,把规范化建设当作事关基层政权建设、事关党委政府形象和威信的在件大事来抓,不但圩镇街道环境面貌有了新变化、干部作风和人的精神面貌有了新改观,而且提升了乡镇基层组织的对内、对外形象,增强了基层干部群众对乡镇党委、政府及其工作的自豪感、荣誉感和认同感。如该镇围绕“场所设施标准化、管理制度公开化”的目标,一方面努力改善办公条件,新建了供电站、森林派出所等单位办公楼,按“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年活动”的要求,多方筹资50多万元改扩建了、干山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装修了横圳、围溪、油湖等村委会办公楼,添置了实用的办公用俱,在装修布置上,按照既实用,又烘托特色亮点的要求,每个单位、每个村都彰显了自己独特品牌,如镇政府机关从办公楼的建筑到规范化布置,均聘请国家级策划设计专家,就本土的资源优势和人文特点量身定做,灌注温泉、茶叶、绿色、生态等原素,完成了特色文化楼院、茶文化vi标识、文化长廊、生态围墙等建设项目,营造了极富名茶、名水文化的办公环境。另一方面不断健全机关运行管理、干部岗位职责、干部监督激励等规章制度,将民政所、土管所、农医所、劳保所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站所集中到便民服务中心办公,细化了工作人员工作职责和服务内容,编印了便民手册、一次性告知单及便民联系卡、干部便民名片,公布了镇机关干部的手机号码和住房编号,实行坐镇大厅和深入现场的两条龙服务方法,推行一般事项直接办、特殊事项承诺办、重大事项联合办的三项式办事形式,使便民服务中心真正成为群众办事“一窗式受理”的场地。同时,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村、组、户,把服务场所搬移到交通最便捷、群众最好找的地方,建立为民服务全程代办工作模式,成立村级便民服务室或民事代办点,在党员和村干部中选定了64名民事代办员,形成了镇有便民服务中心、村有便民服务室、组有民事代办员的三级便民服务网络,使村民可以“足不出村”就能办理急、要事件。同时对卫生院、中小学、工商、供电、电信等镇直单位进行了制度完善以及庭院净化、美化的重点规范,打造了镇政府机关、卫生院、村委会等规范化建设示范点,使基层组织阵地不断完善成为“党群之家”。
打造茶乡特色亮点提升圩镇品位
该镇围绕打造“茶叶重镇、绿色名镇、旅游大镇”深化规范化建设,克服镇村财力薄弱的困难,捆绑和整合各类项目资源,在完善圩镇硬化、绿化、亮化、美化的基础工程上,投资800多万元拆除破旧店房2。5万平方米,建起了“茶文化一条街”,并盘活圩镇闲置土地启动了“新茗大道”、“市民广场”等项目,在圩镇黄金地段按“青砖黛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特点,新建了占地面积30多亩、总建筑面积14600平
方米、独具地方特色的新茗移民安置小区,小区的别墅式商住楼和公寓型商品房,圆了一些经济实力有限的农民的想“入城梦”。为使群众在规范化建设体会更多的便利、更多的实惠,该镇巧借温泉项目开发之机,与开发商达成一致协议建设了全县第一个乡镇公—开放式温泉公园,增设了人工湖、冲浪、漂流等温泉休闲娱乐项目,有效提升了圩镇品位、丰富了群众生活,先
后获评“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中国绿色名镇”和县首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生活在特色鲜明的山水生态的群众自豪地称“我们山估老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乡镇规范化建设不仅给的圩镇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也极大地推动了温泉旅游和茶叶产业发展,温泉休闲游、茶乡观光游、采茶体验游共吸引了省内外游客7万多人次,纷纷评价为“绿色茶乡、天然氧吧”,称“喝杯狗牯脑,泡个温泉澡,仙境再美妙,不如好”。旅游产业带来的人流、物流,让的知名度、狗牯脑的美誉度得到提升,给的茶农带来了实惠,茶叶的销量、价格持续上扬,在“首届世界低碳和生态经济大会”上,狗牯脑茶在有机食品展区设置了两个展位,产品深受中外与会人员好评;茶叶大户罗传恩制作的茶叶一经送展江西绿茶博览会,即获得金奖,罗传恩本人作为江西省优秀农民专业作社理事长参加了“北京农同专业合作社农产品推介介会经济论谈”;茶王邹柏生更好欣喜地说“这两年我们茶确实是声名远扬,我家的电话成了产品订购热线,从春天到秋天响个不停,全国各地不少老板听闻狗牯脑都来电话订货,我的茶叶就高销售价可以达到每市斤2400元,这个价格在我们这样的山区乡镇以前是根本不敢想象的。”
第三篇:乡镇规范化建设汇报材料
坑田镇乡镇规范化建设汇报材料
坑田镇位于永丰县西北部,素有“永丰北大门”之称、“辣椒之乡”之美誉,全镇国土总面积151平方公里,辖10个村委会,95个自然村,111个村民小组,4490户19285人,2010年财政总收入739.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06元。近年来,我镇以“访民情、解民忧、保民安”活动为抓手,以提高工作效能为目标,从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水平,拉近了党群干群距离,展示了发展成果,提升了对外形象,乡镇规范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抓基础建设,环境优美眼前亮
1、机关大院变新貌。为了尽快改变以往机关干部只能在宿舍办公的落后状况,2009 年,筹措资金近400万元,新建了占地面积4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的综合性办公大楼,对2200平方米的旧办公楼进行了彻底的“穿衣戴帽”。2010年,按照山水园林式院落的设计理念,高品位实施了机关院内绿化亮化工程,新增绿化苗木200余株、草皮2000多平米,铺设院内路面地砖3000多平米,改建通透式围墙100多米,机关院内绿树成荫,青草依依,鸟语花香,并实行每周一定期卫生大扫除,每月初定期园艺修整,为机关干部提供了“花园式”的办公环境,为群众带来了舒适的办事环境。2011年,通过有效整合资源,投资200多万元,动工兴建了占地面积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平方米的财政、计生楼,目前正在装修之中,年底前正式搬迁使用后将进一步改善机关干部的办公和住宿条件。
2、圩镇框架现雏形。组织修编了圩镇建设规划,将坑田村新、老屋下纳入圩镇建设总体规划,征地40亩兴建圩镇,并争取县城自来水管网延伸至圩镇,进一步拉大圩镇框架,提升圩镇品位。投资近100万元,完成了信用社至粮管所600米人行彩板绿化美化亮化工程,规划修建了圩镇街道和排水排污设施,落实了卫生、秩序、绿化“门前三包”责任制,聘请了两名环卫人员定期打扫,对圩镇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了圩镇安定、整洁、有序。结合“一大四小”工程,打造了沿抚八路两旁景观带,新种各种树木近万株,圩镇绿化率达45%。目前,圩镇面貌焕然一新,常住人口达1500余人。同时,加大乡村公路改造力度,100%的行政村通上了水泥路,彻底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3、村部环境展新颜。将乡镇规范化建设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村,2008 年以来,先后有秋田、罗珠、坑田、塘下、马围、洲头、模源、上田、城头9 个村共投资投资200多万元,新建了3000多平方米的村级活动场所,并对村级组织场所进行了规范化布臵。同时,进一步加强村落社区的建设与管理,投资40万元兴建了镇文化站,张家、模源、马围、新老屋下等精品社区逐年涌现,加强了5个农家书屋和2个“万村书库”的管理,在全部10个村委会建立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充分发挥各类阵地的作用,让党员活动有场所,群众娱乐有去处,村部建设有新形象。
二、抓窗口建设,服务优质群众赞
1、建立便民服务网络,方便群众办事。在镇机关新办公大楼一楼设立了100多平方米的便民服务中心,将民政所、农医所、劳保所、土管所、财政所、计生办、经管站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窗口单位,集中到中心办公。中心设有工作区、接待区和休息区,实行 “一门式”服务。同时,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村、组、户,成立了村级便民服务室、民事代办点,在党员和村干部中选定民事代办员,形成了镇有便民服务中心,村有便民服务室,组有民事代办员的三级便民服务网络,使群众可以“足不出村”就能办理急事、要事。
2、完善便民服务制度,服务办事群众。中心推行挂牌上岗制,将机关工作人员姓名、职务、职责、手机号码予以公示,将惠农政策、办事流程图全部上墙,做到“有牌子、有办事流程图、有工作人员去向牌、有工作人员职责、有工作人员桌牌”,并实行工作岗位“AB”轮换制,副科级干部带班制,为群众提供及时便捷的“一窗式”综合性服务。同时,严格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问责制度,明确了服务职责、服务内容、程序、时限和违约责任,不仅强化了干部责任,改进了干部作风,而且促进了便民服务活动的制度化。
3、创新便民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水平。细化了工作人员工作职责和服务内容,编印了便民服务手册、一次性告知单以及便民联系卡,推行了一般事项直接办、特殊事项承诺办、重大事项联合办的三项办事形式,使便民服务中心真正成为群众办事“一窗式受理”的场地。自建立“镇便民服务中心、村便民室、村小组便民点”服务体系以来,共为群众办理(代理)事项2100余件(次),协调县直部门解决群众困难30余件(次),为群众节约办事费用10余万元。
三、抓机制建设,管理规范效能升
1、完善便民办事机制。在镇机关干部中推行“一线工作法”和“五步曲工作法”,全镇机关干部在原有挂村工作的基础上,每名干部包2-5个村小组,联系10户农户,每季度到联系组召开座谈会1次以上,要求每月入户走访了解基层情况1次以上,力所能及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今年镇党委、政府换届以来,通过下组座谈、入户调查,共征求群众意见100多条,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90多条,为群众办理实事270多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余起,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6个,有效增强了干部为民服务的主动性。
2、完善镇村运行机制。健全了党委议事规则、党政联席会议、“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等制度,完善了党委中心组学习和干部学习培训机制,规范了机关干部工作日报告、周点评、月考核、半年回头看、年终奖惩的工作运行机制,以及考勤登记、目标管理、岗位责任等一系列规范性制度,将机关干部职工工作业绩“月考核”制度引入日常管理,细化考核指标,严格考核程序,干部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为民服务热情持续增强,推动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在村级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细化了村务决策事项,完善了村级议事规则,确保了村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总结“村账镇管”工作经验,在全镇111个村小组全面实行“组账村管”,以往村小组财务不规范、账目混乱、群众抵触情绪大等不良现象得到有效扭转。
3、深入开展“三民”活动。根据县委的统一部署,每年的“三民”活动期间,镇机关全体干部带着感情、带着责任进村入户,知民之所想,察民之所虑,帮民之所需,对走访过程中收集到的群众对上学、就业、医疗、养老、拆迁、出行、饮水、安全、水利等热点难点问题的反映,现场能解决的立即解决,现场不能解决的汇总上报与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真正做到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优先解决突出问题。尤其对群众反映的一些涉及到需县直单位协调解决的问题,主动登门拜访,使一些久拖未决的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三民”活动的深入开展,既畅通了民情渠道,增强了亲民为民感情,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有力促进了和谐平安坑田建设。
第四篇:乡镇纪检规范化建设工作总结汇报
乡镇纪检规范化建设工作总结汇报
一、前期工作情况。(一)强化教育培训,打造规范化干部队伍。狠抓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发放《村级纪检委员履职手册》X本,规定村(社)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职责,建立任务清单,选派X名村纪检委员到X市进行学习培训,组织了X名村纪检委员到X市进行了培训,换届后,X镇党委对所有党组织的纪检委员进行了一天的集中培训,并且经常以会代训的方式对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进行培训。今天上午,再次组织村纪检委员就基层纪检规范化建设召开了专题推进会,提高了业务水平,强化理论素质,坚定了政治方向。从财政、扶贫、卫计等战线选任纪检委员,加强了对重点行业的监督。
(二)强化队伍建设,筑牢基层战斗保障。在人员紧缺、年轻干部不足的情况下,为镇纪委选优配强了X名专职纪检干部、X名纪检委员,以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能力、作风上过得硬为标准,从换届后年轻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中选配了全镇X个村(社)基层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按规定足额配齐配强镇纪委监察工作力量,切实打通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我镇立案X起,结案X起,超额完成半年案件任务。
(三)强化阵地建设,推进服务保障规范化。去年依照市纪委安全文明办案的要求,我镇正式启动纪检监察标准化办案谈话室建设,投资近四万元用于室内改造和设备购置,党委政府为谈话室建设提供了场地和资金保障,设置了谈话室、监察室等,建成了符合现代化办案工作需要的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系统和覆盖全部X域的视频监控、信息存储系统、光盘刻录,此外,我们还购置了专门的谈话桌椅,内部墙面均采用软包、地面采用软地板,确保执纪审查谈话安全规范。要求纪检委员“三有”,有独立的办公空间,有自己的履职纪实本,有自己的岗位公示牌。
(四)强化制度建设,构建监督机制。一是完善村民委员会议事规则。对村级财务进行清理,及时发现问题,抓早抓小抓了。二是X镇建立健全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决策、“三重一大”事项报备、机关管理、纪委办案案卷规范化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三是制定了基层监察对象廉情档案,对本村党务、村务、财务管理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目前村纪检委员“三亮”正在制作中,重点打造的X个村宣传栏内容正在设计中,预计下周全面到位。四是正在制定村级纪检监察工作各项制度,涉及到的经费保障、奖惩措施、考评机制等。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一)组织实施到位。根据《中共X市纪委关于印发
第五篇:乡镇纪委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汇报
乡镇纪委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汇报
乡镇纪委是推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xx以“有队伍、有制度、有场所、有设备、有经费、有作为”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稳中求进,大力推进乡镇纪委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打通监督全覆盖“最后一公里”,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20xx年,全省乡镇纪委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在xx召开,xx经验在全省推广,并入选全省基层改革10个典型案例。
一、主要做法
(一)责任向一线压实。抓住“两个责任”这个“牛鼻子”,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由各级党委书记当“施工队长”,各级纪委当“施工员”,推进乡镇纪委标准化规范化建设。xx市委高位推动。早在20xx年,xx市委就下发了《关于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对乡镇纪委的职责任务、组织机构、工作机制、队伍建设、领导保障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近两年,xx市委对乡镇纪委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又多次进行研究部署,将其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xx市纪委积极统筹。协调组织、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落实人员配备、编制、经费、装备等各项保障措施。出台《关于深入推进xx市乡镇纪委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实施办法》,建立定期交流经验、通报问题、改进提高工作机制。县乡狠抓落实。县乡党委切实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一线指挥、靠前作战,在人、财、物上大力支持,为推进乡镇纪委标准化规范化畅通“绿色通道”。目前,xx全市100%的乡镇实现“有场所”“有设备”“有经费”,基本做到“有队伍”“有制度”,为推进“有作为”打下坚实基础。
(二)力量向一线倾斜。不断巩固深化乡镇纪委“三转”,使乡镇纪委有人员、有能力、有激情干事。配强队伍。从年龄结构、文化层次、编制性质等方面,选优配强乡镇纪委干部队伍,明确乡镇纪委书记分管的其他工作不超过1项,且不能是不利于监督职能发挥的工作。目前,xx市xxx个乡镇配备乡镇纪委书记xxx名,副书记和专职纪检干事xxx名,平均年龄xx岁,本科以上学历的占六成;全市xxxx个行政村(社区)配备纪检委员xxxx名。提升素质。仅20xx年,全市就培训乡镇纪委干部xxxx人次、村(居)纪检干部xxx人次,实现对乡镇纪委书记教育培训、跟班学习、抽调办案全覆盖。今年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开展“能力提升年”活动,将提升乡镇纪委干部能力作为重要内容,并专门举办一期全市贫困县乡镇纪委书记进修班,对xx个贫困县xxx名乡镇纪委书记开展集训,有效解决乡镇纪委履职能力不足、执纪问责精准度不高等问题。正向激励。进一步打通乡镇纪检监察干部优进优出通道,完善交流和选拔任用机制,对工作能力强、业绩突出的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优先提拔重用。20xx年,全市有xx名乡镇纪委书记、副书记得到提拔重用。
(三)资源向一线配置。强化硬件支撑,在办公场所、设备、经费上给予充分保障。建好场所。乡镇纪委独立办公室和谈话室实现“两个100%”,其中配备软包谈话室的乡镇达73%,部分县(市、区)的乡镇还设有专门来访接待室,行政村为纪检工作提供必要办公场所。配齐设备。乡镇纪委办公室标准化配备电脑、打印机、复印机、录音笔、便携式执法记录仪、保密柜等办公办案设备,谈话室配备应急防护设施和视频监控设备,改变了过去办案凭“一根笔、一张纸”的状况。保障经费。将工作经费列入县、乡财政预算,并单独列支,全市各乡镇纪委平均办公办案经费为x万元/年,专职纪检干部全部享受纪检津贴。支持保障村纪检委员必要工作经费。如石城县纪委监委协调县财政保障了全县村纪检委员享受200元/月/人的工作补贴。
(四)监督向一线延伸。将乡镇纪委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与推动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相结合、相促进。赋予监察职能。出台《关于县(市、区)监委向乡镇(街道)派出监察机构的实施意见》《县(市、区)监察委员会派出乡镇监察办公室履责办法(试行)》,各县(市、区)监委向乡镇(街道)派出监察办公室,实现乡镇监察监督全覆盖,根据授权赋予乡镇监察办公室相关职能,开展日常监督,受理信访举报,使用谈话、询问等调查措施,作出处分决定、提出监察建议等,让监督“一竿子插到底”。规范监督措施。编印《乡镇纪委(监察办公室)工作手册》,分综合工作、业务工作、队伍建设类等三类xx项,涵盖乡镇纪委(监察办)日常工作和基本业务,乡镇纪检干部人手一册,为乡镇纪委规范履职提供了“掌上字典”。拓宽监督渠道。开展“信访举报宣传进村(居)”活动,纪检干部走访收集线索,开通基层“微腐败”举报网络直通车,实现“两个微信群”(一乡一个“村务监督微信群”,一村一个“村务公开微信群”)全覆盖,做到指尖上的即时监督。如,xx县xx乡纪委根据村务公开群反映,迅速查实该村村主任截留土坯房改造补助的违纪问题,并对其立案审查。
二、工作成效
——乡镇纪委履责能力更加过硬。过去,乡镇纪委由于人员少、条件差、能力不足,不会、不善甚至不敢办案现象较为普遍,20xx年xx市乡镇纪委平均办案x件,有xx个乡镇纪委“零办案”,且相当一部分还是党员干部违反计划生育、参与赌博类案件。通过开展乡镇纪委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乡镇纪委有人干事、能干成事,履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逐渐由“要我办案”变为“我要办案”,执纪监督更加精准有力。20xx年、20xx年乡镇纪委连续两年实现办案全覆盖,今年x-x月全市xx%的乡镇纪委已立案;20xx年立案xxx件、处分xxx人,增长xx%、xx%,平均每个乡镇立案3.2件,其中查处违反“六大纪律”就占了六成,办案数量和质量实现“双提升”。如,xx县xx镇纪委积极主动发现线索,仅去年就受理问题线索xx件,立案xx件,增长xx%,其中涉及扶贫领域的案件就有x件。
——群众正风反腐的获得感更加直接。此前,乡镇纪委职能定位不够清晰,纪委书记身兼数职,大量精力用在监督执纪问责以外的工作,“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主责主业不突出,力量不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较长时间内得不到有效整治,群众有意见、有看法。开展乡镇纪委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后,乡镇纪委“三转”更加到位,乡镇纪委书记只分管纪检监察工作,监督执纪问责的“拳头”握得更紧,有了时间和精力集中查处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人和事。仅20xx年,xx市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xxxx起xxxx人,分别增长xxx%、xxx%,其中查处村干部xxxx
人。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正风反腐就在身边,在xx市委组织开展的社情民意调查中,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满意度名列第一。
——基层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更加显著。通过推进乡镇纪委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乡镇纪委协助党委抓好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职能发挥更加充分,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在基层压得更紧更实。如,于都县罗坳镇纪委协助镇党委建立月谈机制,定期梳理党风廉政建设方面问题,由党委书记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与分管部门和村(居)负责同志每月至少进行x次谈心谈话,该镇一村支部书记在谈心谈话时主动报告该村虚报虚增空心房整治面积、重复报账问题,镇纪委对其批评教育并责令整改,避免了问题进一步恶化。特别是xx以乡镇纪委标准化规范化为契机,较早赋予乡镇纪委监察权,将非党员的村、组干部及聘用的城管队员等行使公权力的人员纳入监察范围,在严格监督之下,他们更加知敬畏、明纪律、守规矩,工作作风持续向好,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汇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正能量,20xx年xx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居全省第一。
三、实践启示
——深化乡镇纪委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必须坚持政治建设的工作站位。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和成效。乡镇纪检监察机关虽然层级不高、权责有限,但在政治建设上不能降低标准、放松要求,要坚持用党的政治建设统领纪检监察工作,推动基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要强化政治担当。市、县、乡党委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贯彻落实党章和国家监察法,把乡镇纪委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作为基层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党风廉政述评工作的重要内容,主动担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做到一级带一级、一级督一级,坚决避免“两个责任”在基层上紧下松、时紧时松的现象。要提高政治能力。强化上级对下级指导,尤其在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过程中,要帮助基层解决好权与责、法与理的统一,使监督职能落地生根。强化“三个为主”的工作报告制度,提升同级监督及问题线索处置力度和效度。完善乡镇党风廉政履责提示制度,将有关问题以履责提示函形式发送给班子成员,推动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贯通协调、形成合力,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深化乡镇纪委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方针。稳中求进,是指导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方针。要适应“时”与“势”的变化,牢牢把握“稳”的内涵,更加突出强化“进”的措施,使乡镇纪检监察组织机构进一步健全、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制度机制进一步完善、保障条件进一步改善、履职能力进一步提升、工作成效进一步显现。机构上要完善,在乡镇纪委做到“六有”的基础上,加强与编办、组织、财政等部门协调,使人员、经费保障到位。在村(社区)可设立纪检监察工作联络站,由村(社区)党组织纪检委员或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等兼任站长,配备兼职信息员,广泛搜集廉情信息和社情民意,激活监督“神经末梢”,解决乡镇纪委问题线索不足的问题。体制上要健全,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和指导,严格落实查办案件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专责专权原则,并建立健全乡镇纪委向县纪委监委报告工作制度。激励上要跟进,开展“优秀乡镇纪委书记”“乡镇纪委办案能手”等评选活动,并加大向党委推荐使用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力度,特别是拓宽上级纪委从乡镇纪委选任干部的通道,让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工作更有盼头、有劲头。
——深化乡镇纪委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的工作路径。问题在哪里,就要解决到哪里。随着“有队伍、有制度、有场所、有设备、有经费”的稳步推进,较好解决了乡镇纪委“三转”不够到位,一岗多用、一人多职,办公场所、条件及谈话室不达标影响办案质量等问题,下一步关键要在推进“有作为”上下功夫,着力解决好靠前监督“不力”、熟人监督“乏力”、监督缺少“合力”等监督“短板”。要从事后监督向事前监督上发力,推动监督关口前移,积极开展信访举报“面对面”摆摊接访,常态化进村入户走访,善于从“家长里短”中发现问题,抓早抓小。要从被动监督向主动监督上发力,适时组织开展乡镇纪委之间交叉监督检查、县直单位派驻纪检监察组协作监督检查,打破熟人社会人情干扰,提高监督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从静态监督向动态监督上发力,建立被监督对象廉政档案,及时记录、动态更新被监督对象参加组织生活、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等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让基层党员干部时刻感受到监督就在身边,自觉养成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的良好习惯。
——深化乡镇纪委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必须坚持人民满意的工作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纪检监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乡镇纪委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在让人民满意上下功夫,使人民切实感受到社会的风清气正、海晏河清,发自内心地更加热爱党、坚定跟党走。要更加突出工作重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当前尤其要在巩固深化中央、省委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成果,加大乡村扫黑除恶“打伞破网”力度,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整治“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提高行政服务质效和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上下功夫。要更加注重保障民生。聚焦群众痛点难点焦点,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开展民生领域专项整治,严肃查处在教育医疗、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让群众感到更多更直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更加树立良好导向。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及时为受到诬告陷害的乡村党员干部澄清正名,并严查诬告陷害行为,树立鼓励开拓有为、支持善作能为、问责无所作为、惩治腐败行为的鲜明导向,更好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