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环境就业预测
环境类专业就业分析
为了支持科技的进步,推动社会的发展,我们曾一度从地球上索取着资源。虽然是战绩辉煌,可回想起来是否也有些代价过大?环境污染严重、气候条件恶化、部分资源紧缺……种种问题的出现,给我们如火如荼的建设敲起了警钟,人们突然醒悟,意识到了人与自然的真正关系。于是,环境问题正式提上议程,成了被受关注的焦点。
环境问题是个复杂的体系问题,除了加强各种政策管理之外,还必须培养专业人才并普及专业知识。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各大高校纷纷设立了相关的环境专业。环境专业属于化工类专业的范畴,在大多数人心中,化工专业就业前景不是很好,而事实上能源、信息、材料是我们人类生活发展的三大支柱,能源又是材料和信息的基础,所以目前像化学化工类这种专业培养的人才,它的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像环境类专业随着其自身的变化及我们研究探索的不断深入,将会有更加深远的发展。
环境类专业就业方向及能力分析
环境学专业是个庞大的体系,分类比较多,一般来说主要包括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管理专业和环境保护监测专业等,此外,也有高校设立了大气环境、生态环境、乃至环境法教育等系列相关专业,可以看出,国家对环境问题是相当重视的。
环境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向也比较广泛。毕业生可就职于政府的环境规划部门、环境资源咨询公司,或者到一些化学、制造、工程、采矿、石油等领域的公司中担任环境专业人员或工程师。例如: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环境保护与环境监测、城市规划与建设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及应用技术方面的工作;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则可以就职于政府的环境规划部门、环境资源咨询公司或者在一些涉及化学、制造、工程、采矿、石油等领域的公司中担任环境专业人员或工程师等;环境保护和监测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就可以去有关的环保部门、工矿企业、大、中、技院校,科研机构等从事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治理、环境教育、环保宣传以及环保产业的管理等。
通过对环境专业已就业人员的统计得出:有40%的人员进入事业机关单位从事环保、监测及管理等工作;近60%的人员进入相关企业工作,其中有近50%是在生产型公司从事技术、开发工作,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在咨询服务型企业工作。薪酬方面也有所差别,大体说来,从事技术研究工作比其他一般性工作者的薪酬要高;在大型生产企业比事业机构薪酬略高。非技术类的工作者月薪较低一般在一、两千元左右,事业机构的技术类人员月薪在四千元左右,企业技术研究人员的月薪则可达六千元左右。
但是,就业范围广并不代表找工作就容易,还要看个人的情况,是否有从业的能力。那么环境类专业的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方向的同时,又该具备哪些专业能力呢?独之秀职业顾问分析:首先就是专业知识,这就不必细说了;第二是观察分析能力,环境问题有其延续性,也有突变性,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力,才能把握问题的关键;第三是研究操作能力,理论的运用永远要求灵活和进步,要与实践不断摩擦,才能相互促进。
环境类专业能力培养
现在,很多毕业生在求职的时候,都比较看重证书,总认为证书可以证明自己的能力,证书越多越可以给自己带来机会。对此,独之秀职业顾问指出:有的时候证书是可以为自己赢得
一定的肯定,但这不是绝对的,证书不在多而在于精,要有针对性,以能突出优势为准,盲目的罗列证书却容易埋没优点,只能适得其反。
环境类专业自身的这种专业性很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也比较高,同样,外界像用人单位,他们对毕业生的能力资格也是非常看重的,在这种情况下,有相关的证书还是有用的。不过在选择证书考试的时候,应该慎重一些,不要一味附庸潮流,或是抱有多多益善的想法。以环境保护和监测专业为例,考取“分析中级操作工证”和“分析高级操作工证”是此专业本身的基本要求。除此之外,可以就自己理想的目标职业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证书,像从事室内环境工作的可以考取“室内环境检测中级证书”、“环境工程设计证书”等。还有一些基础的应用证书如“英语一级证”和“计算机中级证”,等也是用人单位会考虑的。
考取与则业倾向相应的一些证书对毕业生本身及求职都是有所帮助的。独之秀职业顾问指出,考取证书不仅在于领取证书的结果,更在于考取的过程。学生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肯定要认真的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熟悉操作技能,这是对其自身能力的强化和提高。
要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不仅专业能力过硬是必须的,而且一些基本能力的具备也是不容忽视的。各项工作之间都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可能出现独立、单纯的工作,正像做翻译不仅要有语言基础还要有表达能力,做服装设计不仅要懂裁剪还要懂美术一样,环境专业的学生也应该在专业之外,掌握一些必备的应用基础能力,否则很难符合用人单位的岗位实用标准。像前面提到的“英语一级证”和“计算机中级证”,就是对基础能力的提升,也是实际工作中需要的应用能力。
拿环境科学专业来说,它本身就是汇集环境化学、环境物理、环境地学、环境管理学、又融合系统学、信息学、工程学、法学、经济学、人文学等学科的一个交叉性、综合性的专业,所以这个专业的学生不论以后从事教学、科研还是管理方向的工作,都应该具备人文、经济、法学等相关知识。这要求学生从在校期间就注意培养自己的能力、充实知识结构体系,在从书本中涉猎知识的同时,不妨多参与一些实践活动,锻炼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环境类专业能力提升
有 些专业知识仅仅通过学校课堂是很难完成的,毕竟教学时间、具体条件有所限制,学生应该利用课余时间,多进行自我补充,阅读部分相关书籍。在此独之秀职业顾问介绍以下几本著作,仅供参考。
《环境监测实习》 李广超著
这本书是环境保护与监测专业的学生进行实习的配套教材,它融合了环境监测工作的组成、步骤以及环境监测必须遵守的技术规范,以便于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环境监测实习,更快地掌握环境监测技术操作规范。同时,这本书作为学生实习的指导性教材,对实习内容、实习地点、实习纪律、实习报告及实习成绩的评定等提出了比较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并在每章都附有实习要点和练习题,可以作为环境保护与监测专业的学生用书,也可以作为指导教师及从事环境监测工作者的参考资料。
《环境管理》 张高立 李明庄 主编
环境管理是在环境保护的实践中产生,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环境管理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科学与现代管理科学交叉的新兴学科。编者在总结多年环境管理教学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环境管理的基本思路与发展趋势,编写了这本教材,通过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环境管理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促进环境管理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环境工程》 陈湘筑 郭正 主编
教材内容主要介绍了:水污染防治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振动与其他公害防治技术,固体废物的处置与利用原理及基本方法。在系统介绍传统的治理方法的同时,根据中国的国情,收编了一些高效、节能、低消耗的治理技术。本教材可供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管理专业大专班使用。
《环境评价》 胡汉明 梁晓星 主编
环境评价是从环境质量这一基本概念出发,评价社会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以及环境质量变化对人类行为、生存与发展的影响,旨在有效地加强环境管理、防止污染,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这本教材讲述了环境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以及环境评价的发展状况,能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环境评价的全过程。
这几本书籍主要都立足于专家的实践经验,既有具体专业的针对性,又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性,对提升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有所帮助。
另外,独之秀职业顾问提醒:实习是学生接触实际操作的好机会,选择实习单位也很重要,应该尽量与自己将来的就业方向吻合。这样一来,在锻炼了专业能力的同时,也对工作形式、程序、环境有了大体了解,有助于就业后更快的适应、投入到工作中去。不要去盲目的参与太多实习,这样反而容易打乱原有的知识体系,给以后的就业选择带来负面的影响。很多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搀杂着想当然的成分,容易出现“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实习则是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渠道,通过实习可以有效的解决“眼高手低”的问题,让学生在经历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真实的操作可以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捕捉问题的敏锐度,还能够提高他们研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学生在实习的工程中应该多动手操作,事无巨细,让自己尽量参与到每一个环节中去。将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运用,着重锻炼灵活应用、找出问题、研究分析、操作解决的能力及协调性。如果到环保监测部门实习,就从设计社会调查问卷做起,每个步骤都经手,很快就能掌握整项工作的流程及关键事项。这才是最佳的实习状态,其实也是工作经验的一种体现。
环境工程专业
环境工程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城市和城镇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给排水工程、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普通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技术及绘图、污染物监测和分析、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环境科学技术和给水排水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普通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空气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3.具有污染物监测和分析、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初步能力;
4.了解环境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测量学、水力学与水泵、水处理微生物学、普通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测量实习、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习、水力学实验、微生物实验、环境监测实验、水处理实验、空气污染控制实验等,一般安排40周左右。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相近专业:环境工程 安全工程 灾害防治工程 水质科学与技术 给水排水工程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风能与动力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城市规划 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
第二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就业前景预测调查报告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就业前景预测调查报告
莫巧珍指导老师:李 稚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09级环境艺术设计1班,3209009492)
摘要: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项极其综合的系统性行为,包含着与之相关的若干子系统,就业面很广。但通过对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关企业调查反馈的信息表明,环境艺术设计
专学生专业素质距离用人单位的期望有不小的差距。这也是导致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
因之一。
关键词:环境艺术专业就业前景预测调查
“环境艺术设计”是指环境艺术工程的空间规划,艺术构想方案的综合计划,包括环境与设施计划、空间与装饰计划、造型与构造计划、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计划等。环境艺术,是一个新兴的、边缘的、综合艺术系统工程,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涉及美术、雕塑、装饰文化、建筑基础知识、园林艺术、人体工程学、设计流派、材料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无论在专业理论的广度,还是在专业技能的多样化上,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著名的环境艺术理论家多伯解释道:“环境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情感。这是一种爱管闲事的艺术,无所不包的艺术,早以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随着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艺术设计日益引起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市场对环境艺术设计师的需求旺盛并显示出高度的生命力。
系统性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项极其综合的系统性行为,包含着与之相关的若干子系统。它集功能、艺术与技术于一体,涉及艺术和科学两大领域的许多学科内容,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特点。系统性特点和要求,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体系。如何能培养出知识面宽,综合素质强,具有整体思维能力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是制定专业建设计划思考的重点。
适应性
在环境艺术设计方面,它所涉及的范围应该远比现在广泛的多,围绕着建筑环境,小到一个标志设计,大到环境景观设计,都将是环境艺术设计师所要面对的工作。对知识面、知识结构的要求将更高,它需要有相应的能力来适应并担负起这样的社会角色和责任。社会的需求就是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和方向。面对未来的人才市场,要求具备较强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来自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广的专业知识面。抓住环境艺术设计涉及面广,要求设计者适应性强这样的特点,高职院校在制定教学内容和培养计划时要充分认识这一点,结合其专
业的特点制定有效可行的教学计划。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掌握家居装饰的设计方法,具有施工图及效果图的制作能力,掌握综合预算和谈单的技能和技巧,培养面向设计、施工、管理、服务等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专业技能人才。未来10年内,市场对环境艺术设计师的需求每年仍将以20%的比例增长。
当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行业现状分析,由于受前几年建筑装饰行业经济突飞猛进增长的影响,环境艺术设计作为同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一起构成国家建设设计人才格局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逐年加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普遍得到了各高校的重视,纷纷成立了环境艺术专业或与之相关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最初因为国内各高等院校开设类似的相关专业起步比较晚,故设计人员紧缺是摆在我国装饰行业面前的一道不可回避的难题。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设计人才,并通过设计师的辛勤劳动及专业知识来完成设计任务,进而为社会提供切实可行的实际设计作品。设计艺术是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艺术门类,设计的过程离不开实践环节,而且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专业素质的具体体现。由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受教学条件、专业特色、课程差异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本专业教学进行的多为“虚拟化”设计,这与“务实”的社会实际应用专业性设计存在很大差异,我们当前培养的学生并不能真正满足实际设计的需要,因此调整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改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用性实践教学环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相比于其他专业设计门类,环境艺术设计有其自身的特点,好的环境设计方案不只是看设计方案画面是否优美,更为重要的是看功能定位是否准确,有无鲜明的艺术个性,材料工艺是否满足工程实际需要,科学技术的含量,绿色环保的要求,投资理念的实施等等。而上述环境设计要素的体现,没有大量的社会实践经验,是不可能达到实际专业要求的。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必须与社会实践性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实践活动,课堂理论和工程实践相结合,以便缩短“虚拟设计”与“实务设计”之间的距离。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课程的项目教学,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依托广泛的社会实践交流基础,为学生提供各类学习的平台,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就业前景。
通过对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关企业调查反馈的信息表明,环境艺术设计专学生专业素质距离用人单位的期望有不小的差距。这也是导致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技能单一,不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其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动手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将学校课堂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第三,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和敢闯、敢干的作风。事实证明,凡是转业素质比较高的,就能很容易地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也容易在工作中干得
得心应手。应该说,社会需求的专业素质就是当代学生们应该具备的素质,也是我们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的方向。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就业前景
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报告中指出,2009年全国装饰行业实现产值14000亿元,年增20%以上。装饰行业是目前最具有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未来30-50年都将处于一个高速上升的阶段。面对高速发展的行业,装饰行业人才的供应出现较大的缺口。目前中国约有室内设计师20多万人,缺口达70万。按现有开设室内设计专业的大中专院校培养速度,18年才能满足人才缺口。
环境艺术设计的就业面很广,原因在于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市政建设项目和房地产项目如雨后春笋,无论是室内设计还是景观设计均需要大量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环境艺术的专业涵盖从过去的室内设计发展到今天室外设计、广场设计、园林设计、街道设计、景观设计、城市道路桥梁设计等全方位、多范围的设计领域。现代人们生活水平和公共场所消费档次的提高,设计也由过去偏重于硬件设施环境的设计转变为今天重视人的生理、行为、心理环境创造等更广泛和更深意义的理解,除了美观外还要有艺术性、欣赏性、创造联想性等,是近年来的一个新兴的行业。本专业就业市场一直很广阔,只要涉及到环境艺术类都可胜任,如建筑装饰设计,室内外效果图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环境工程改造等而且待遇非常高。
环境艺术设计,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飞跃发展过程。特别是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的社会需求度逐年提升,由此带来专业设计人才缺口突现,社会需求量每年突破近百万,原有的中国八大美院所培养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已无法适应设计市场的需求,学校开设这门专业是通过市场验证过的,因环境艺术类涉及的行业成本高,所以员工待遇也相当高,行业前景可观。
学生毕业后可在建筑设计研究院、室内装饰设计或工程公司、景观设计工程公司等各类相关行业企业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和建筑设计工作,可在大专院校等教育单位从事该专业的教学工作,也可在房地产开发公司或政府部门从事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研发应用工作。
在人才的就业公司,岗位,区域分布上主要就业单位可以是,设计院、建筑公司、园林公司、装饰公司等,岗位一般刚进去是从设计员做起,两年后可胜任高级设计师职位,甚至以后有可能胜任公司领导级从事工程综合管理或自己开公司创业,区域大致分布在江苏,浙江,上海及各省市只要在发展中的城市都会有该专业的发展空间。
在待遇和计薪方式上一般设计师就业转正后待遇在3000元左右,基本工资约2000元左右另加提成工资,提成是无封顶的。高级设计师或主任设计师月收入5000至8000元不等。
结论
通过大力加强和提高专业素质教育, 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加强专业素质教育还必须把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突出位置。要为学生创造条件,学好本领,迎接挑战。采取有力措施,帮助学生增强适应就业市场的竞争能力、就业和创业能力,从而在动态变化的就业市场中处于有利的位置。
第三篇:就业环境
就业环境是指与大学毕业生择业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就业环境对毕业生择业的影响作用是多方面的,有些是直接的、现实的,有些则是间接的、潜在的,有些是积极的、正面的,有些则是消极的、负面的。就业环境是一种社会存在。毕业生在择业前正确认识并分析自己所处的就业环境,寻找有利因素,避免不利因素,有助于帮助毕业生制订出符合社会实际的择业目标。
大学毕业生和毕业研究生作为人力资源中最具有活力并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群体,顺利、合理地就业,对于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效益,并且对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知识经济对我国的影响与挑战
当前,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高科技信息为主导的新型产业的崛起,带来了经济领域的一场空前革命。知识不但在这场革命中成为经济的直接驱动力,而且掀开了新时代的篇章。知识经济时代的显著特点是:
1、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2、经济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产业技术升级加快,国际经济结构加速变迁,科技经济日趋全球化;
3、科技革命创造了新的技术经济体系,推动了世界经济增长;
4、各国更加重视知识人才及教育的基础作用,这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腾飞的关键因素;
5、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迅速更新变化,知识的价值也越来越突出。
知识经济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必将引起经济、政治、教育、文化以至思想观念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为人类社会开辟了新的发展前景。当前,我国正处于知识经济和经济转型的双重影响之中。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国情极其复杂。就经济而言,地区发展不平衡,多种所有制、多级技术水平并存,企业制度处于调整变革之中,产业结构处于大的变动之中,科学技术总体水平亟待提高。我国要赶上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
二、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必然结果。知识经济对产业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知识型经济在产业经济的增长中,主导作用日益明显;
2、知识经济将引起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和产品构成的全方位变化;
3、知识经济将促进企业重构;
4、知识经济的兴起必然引起劳动力的结构性转移。
我国的产业经济要迎接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有以下问题需要解决:
1、产业的生产结构与社会的需求结构有一定差距,不太适应全球性知识经济来临造成的产品迅速更新和人们消费需要的变化,导致有效供给不足和部分生产过剩并存的局面;
2、新兴产业或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缓慢,如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且处于无序竞争状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够理想;
3、产业素质和企业结构不太合理,不能较好地适应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多样化、精密化和高层次的要求;
4、产业间关系不够协调,难以实现相互促进、良性循环发展。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从本世纪末到下世纪初,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将按以下发展战略进行。(1)加快创建完全基于知识的产业———第四产业这里所指的第四产业指完全基于知识生产、传输和直接商品化的产业,不包括知识密集度很高的制造业,如信息设备制造等。在知识经济下,研究与开发(R&D)将成为全社会的系统产业。这在发达国家已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除了以企业为市场主体的 R&D活动以外,市场将出现以研究机构和中试基地为主要形式的产业 R&D服务公司。教育成为具有经济活动性质的产业,将成为一种投资和消费活动,是知识的继承、传递、扩散及进化的主要途径。除义务教育外,相当部分的教育机构将逐步成为市场经济的独立法人,其行为受市场规律与政府宏观调控的双重引导;信息服务业,包括知识、信息的传输———通信,知识的社会分布调整———咨询,知识的载体优化调整———猎头(人力资源中介代理),是知识经济中最活跃、产出最丰富、改变社会最剧烈的因素。此外,知识经济中的重要工具性产业,如计算机软件业、科学学或技术学、智能开发等,将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指导性行业。目前,我国电信业、软件信息业、人才交流市场的快速发展印证了以上的观点。(2)在制造业中大力培植以高新技术为主的新兴产业。传统第二产业中的一部分行业将会被淘汰,而知识密集度较高的那部分制造业将成为朝阳行业。随着知识更新日益加快,在第二产业或制造业中还将激发出许多新兴的产业,如微电子、信息设备制造、智能机器人、芯片技术、基因工程、遗传改良、人脑开发等。这些新兴产业均是 21世纪先导性的产业。目前,我国以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就是很好的证明。(3)强化对传统产业的知识化改造。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部分传统产业永远不会消失,运用知识手段使其升级换代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计算机的应用、网络的普及是改变传统产业的重要环节。纺织、机械、石化、冶金等行业将出现自动化的大革命,精确的机器人或机械手将代替大量的劳动力,机电一体化、模糊控制、数字化技术将使传统产业产出效率提高,质量更好。另外,人类的一切知识都可以在商品的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传统工业产业知识的密集度和知识的产业化程度。目前,我国纺织、煤炭、机械、化工、冶金、军工等行业的结构调整已经开始。
三、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造成了我国东、中、西部之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格局,以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经济基础较好,而中西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美国经济学家埃德加·胡佛总结出一个规律:区域经济的初始发展决定于自然资源的分布、集中经济的水平和交通运输的成本三个方面。随着各地区发展水平的变化,后续的发展变化将更多地依赖于区域间的比较优势趋动,这包括自然差异、人文差异、经济差异和组织体制差异等所构成的比较优势的不同。
知识经济时代将表现出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在区域发展中的特征:由于通信网络的便捷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知识尤其是新的技术创新的传播和扩散的速度非常快,极大程度地消除了区域的人为隔离和时间空间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限制;
1、知识一经产生,即可不花费或少花费成本为大众所了解和利用,因此,各个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依存性得到加强;
2、知识经济下的主导产业是第二产业中的高新支柱产业和完全基于知识的第四产业,区域经济的增长点主要依托于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要拉开区域经济水平的差距,取决于各区域如何选择适合本区域资源条件并能形成竞争力的新兴产业;
3、与工业经济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的特征不同,知识经济更依重于人力资源的素质和数量对经济发展的推动。
四、知识经济与就业革命
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一方面使知识密集型的新产业部门不断涌现,另一方面使传统产业部门经过改造知识含量大幅度提高,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力大大减少,从事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劳动力越来越多,从而导致一场西方社会日益引入关注的就业领域的变动。这一变动的特点是大量传统就业领域的 “缩小”,知识结构性失业人口不断增加,就业结构加速调整,随之而来的是一场有关就业的革命。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的技术构成不断提高,劳动力需求量也将相应减少,从而形成一部分劳动者失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上随时都会有同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劳动者被淘汰或为寻求更理想职业的劳动者主动辞职,拥有新技术的劳动者被吸收。因此,失业是技术构成提高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我国现阶段出现的严重失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上述的两个原因,也有因历史上为解决就业问题采取 “广就业、低效率”政策而造成的隐性失业问题,还有乡镇企业发展对城市企业的冲击。
越来越多的研究数据证明,随着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时代向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知识经济时代的转变,就业结构必将发生重大调整与更替。据法国学者高兹的统计,在 1975年至 1986年 12年间,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工业工作已在几个欧洲国家消失。又据美国《民族周刊》报道,今后若干年内,美国现有的 1.24亿个工作中有 0.9亿个将被自动化系统所代替。在这场跨世纪的劳动革命中,尤其是在制造业,电脑、机器人、电信设备与其他信息技术正在迅速取代人的位置。在 2l世纪的前 25年里,装配线上的蓝领工人将几乎消失。美国学者乔治预测,在未来一二十年内,蓝领工人将会从 1995年占美国劳动力的 20%缩减到 10%,甚至更少。同时由于办公自动化,非专业白领工人比例很可能从现在的大约40%减少到 20%。其余 80%左右的劳动大军可能由知识型人员组成,包括教授、经理人员、科学家、信息系统设计人员、教育工作者、掌握技术的制造人员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报告表明,知识经济时代依靠智能从事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就业者越来越占据有利地位,并取得 80%以上的份额。1970年至1990年间,尽管经合组织成员国制造业中的失业状况持续恶化,而知识型、技术型劳动人口的就业情况并没有受到影响。在这一时期,具有较低或中等教育程度者的平均失业率达到 10.5%,而具有大学教育程度者的失业率只有 3.8%。知识经济时代,劳动力从知识含量低的工业化时期的主导产业部门向知识含量高的高科技产业和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业大规模流动,采掘、钢铁、纺织等传统工业部门就业人数持续减少,信息产业、生物工程等高科技产业的就业率持续增长。如与计算机相关的就业岗位成倍增加,计算机的设计、制造、维修、操作、网络、管理、电子报刊编辑、现代化办公室工作人员供不应求。金融、娱乐、保健等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性行业的就业机会也被大量创造出来。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服务业是主导就业领域,依靠智能从事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就业者成为劳动大军中的主流,这样,就从根本上实现了就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同时,知识经济将直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1997年美国高科技行业创造了 24万个就业机会,印度软件业创造了76万个就业机会,而我国的国家级和地方高科技产业开发区已提供了200万个以上就业机会。由于目前发展的只是信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科技产业提供的就业机会仍然有限。如果各种高科技产业全面发展,再加上高科技产业就业岗位对第三产业的巨大需求,则提供的就业机会会相当可观。
五、知识经济对人才和教育的要求
与传统的工业、农业经济相比,知识经济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业经济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模式,以土地为主要资本;工业经济属于资金密集型的产业模式,以货币为主要资本。因此,知识经济属于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模式,以知识、智力为主要的资本,知识资本也就成为知识经济主导的生产要素。知识经济的繁荣不是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等硬件的数量、规模和质量,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知识在一些高科技企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知识已经代替资本成为企业成长的根本动力,是竞争力的主要源泉,是使投资获得高额回报和员工获得高额收入的基础。比尔·盖茨靠自己的知识构筑了一个强大的微软王国,美国靠知识而迅速成长起来的高科技企业已经形成相当的气候。我国一批迅速崛起的高科技企业充分发挥和利用了知识资本,获得了成长的巨大动力和竞争力,就是很好的证明。
知识经济呼唤新型知识型劳动力。这种新型知识型劳动力应该是多层次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熟知自己的就业岗位,而且要有更宽阔的视野和知识积累,从而在更高层次上为自己的工作价值定位。同时,新型知识型劳动力应该是智力型人才,善于对自己的工作实践进行总结,并把实践经验提升到理论高度,从而再更好地运用于工作实践中去。这种对智力资源的拥有是新型知识型劳动力最宝贵的资本。
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途径,高等教育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有关专家研究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分子应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1、对事物主动进行思考的质疑能力;
2、解决问题的运筹能力;
3、从无际的知识体系中提炼出自己所需的知识的选择能力;
4、将信息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的能力;
5、组织和协作能力;
6、学习、阅读学术著作和科技期刊、熟练使用各种工具书并查找文献资料以及在因特网查阅信息的能力;
7、继续学习、自我发展能力;
8、开拓创新能力。
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具有较高的培养质量,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培养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博士生培养水平略低于国际先进水平。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存在一些差距。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正逐步改革农业和工业经济时代所形成的教育模式,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力资源和人的智能开发的要求。教育创新包括从教育体系、教育结构、教育方法、教学内容到教育的时间和教育的空间等方面。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智能教育、通才教育、终身教育、管理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应将教育的时间从学校延伸到整个人生,使人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接受新知识,不断掌握和运用新知识。
六、就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就业环境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就业起激励、约束、导向作用的主客观和社会发展因素的总和。大学生就业总是受到社会客观环境、个体成长环境、社会心理环境、社会发展环境的影响。
(一)社会客观环境
社会客观环境是指由政策设置、经济状况所形成的就业社会氛围。1 政策环境
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路线、方针而制订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的行动准则,体现了一定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基本规范。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改革的过程,有关的政策也作过相应的调整。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政策内容,政策体现着一定的导向性、调控性和约束性。
在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条件下,人才资源配置的方式同其他经济资源配置的方式都是一元化的计划控制。毕业生虽然在国家下达的分配计划内有选择个人志愿的权利,但最终必须服从学校具体制订的调配方案。在这样的政策条件下,毕业生是依附性就业。就政策特点来说,调控性和约束性极强,其导向性主要是通过政治思想教育和学生自觉服从社会需要的主导择业观来实现。在今天看来,这样的政策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个人的择业意愿,且易使人才资源配置失当。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它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是与当时的经济体制相配套的,也曾经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
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契合点,首先表现在毕业生就业这一环节上。现在正在运行的毕业生就业制度,是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制度。
虽然毕业生有自主择业的权力,但不是说,就业政策就失去了导向、调控、约束的功能。用人单位有自主用工的权力。因此毕业生自主择业不是毕业生的一厢情愿或随心所欲。双向选择是选择与被选择的关系,是主客体的辩证统一,选择的双方不是谁必须服从谁的问题,而是双方在相互满足对方需要基础上而达成的一种契约关系。因此,双向选择体现毕业生就业中的更本质的关系。既然是契约关系,就摆脱不了政策的导向、调控和约束。比如,挑选毕业生单位的劳动用工政策、吸引人才的政策,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的进入控制政策,都将对毕业生择业产生重要的制约作用。而且还要看到,有些约束性的政策不是在择业期才体现出来而是在招生时和培养过程中就形成的一种契约关系,比如对委托培养生、定向培养生以及享受专业奖学金的学生的政策等,它直接制约着择业者的择业行为。
除大学生就业政策的直接影响外,劳动人事制度中诸如人才流动、工资、公务员制度等,以及社会职业结构调整的有关政策,都会对大学生择业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经济环境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状况,直接影响其劳动就业状况。大学生选择职业,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从整个国家范围来说,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职业演化速度的加快,就业岗位的增加,都是极为相关的因素。从一个国家的区域性经济发展状况来说,由于其不平衡性,往往使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地区成为大学生择业的热点。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的实施,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已显现出来。
社会经济状况直接反映到职业的经济地位和行业的经济状况上。近几年 IT产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直线上升,需求数量大幅上升,质量要求较高,毕业生就业出现结构性矛盾,表现为专业与需求,层次与需求的失衡现象。由于学校培养周期与社会需求变化的频率非同步发生,学校针对社会需求的调适往往是滞后以致错位,这就要求大学生要认识客观经济环境对就业的直接影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客观环境的不利因素,主动适应社会需要。
(二)个体成长环境
对于大学生来说,个体成长环境主要是指所受教育的环境。教育是按照一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的德、智、体诸方面施以积极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从狭义上来说,是指学校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泛指社会上一切有教育作用的活动。事实上,社会上的一切教育活动都会给受教育者产生某种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一切教育形式所产生的结果,大都能反映在学生的素质以及他们的择业意识、择业行为上。我们这里着重探讨家庭教育、大学前教育、大学教育等几个方面的影响。
从家庭教育来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教育方式及家庭气氛对儿童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安妮·罗欧,从 1951年开始,采用谈话、测验和了解个人生活史等方法来研究杰出的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的个人发展史及其人格特征,发现他们早期所受的不同养育方式的教育,影响其追求的职业类型以及在所选择的领域中可能达到的水平。罗欧把家庭抚养方式分为三种类型,即情感关注型、回避型、接受型。情感关注型的抚养方式又分为溺爱型和严格型两种。溺爱型父母对子女娇养,他们充分满足儿童的生理需要,鼓励其依赖和限制其探索行为,把子女看作或设想为“天才”;严格型家长,对子女要求严格,通常按完美的计划对其严格训练,激励子女的成就感。回避型的抚养方式又分为拒绝型和疏忽型。拒绝型的父母对子女的生理需要是关心的,但对其内在的情感要求不能满足;疏忽型的父母,在一定的限度内忽视子女生理的要求。接受型的抚养方式又分为随意接受型和抚爱接受型。随意接受型的父母对子女需要的接受具有随意的性质;抚爱接受型的父母不干涉而且促进儿童的才能和独立性的发展。在职业选择上,在情感关注型家庭中成长的人,没有形成自我集中的人,经常意识到别人的态度和意见,这类人往往需要定向于人的工作;在回避型家庭中成长的人,可能发展到一种对别人强烈的防御意识,他们可能不愿与人打交道,往往需要定向于物的工作;在接受型家庭中成长的人,可能定向于人,也可能定向于物。罗欧的观点,虽然是以杰出人才为研究对象而提出的,具有不完整性,但仍有一定的代表性。家庭的教育方式对子女性格、爱好、兴趣等的培养和熏陶,直接影响到其职业能力的发展。
从大学前的学校教育来看,大学以前的教育,分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几个阶段。大学以前的教育是基础教育,亦是素质教育。但在我国由于高考的指挥棒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教师把素质教育变成了一种应试教育,紧紧围绕考试来设置教育内容和进行教学活动,学生也以应试的学习方式来接受教育,造成了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养成了一种依附性的学习习惯,这种结果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发展。在我国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农村和城市的差别较大。由于多数农村的教学条件较差以及环境的影响,农村学生的知识面、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以及对事业的期望同城市的学生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别。大学前的教育所形成的差异性,在大学阶段,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改变。
从大学教育来看,大学教育是按照专业门类来培养学生适应职业需要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活动和其他教育活动,使学生从某一专业的逻辑起点达到能够解决该专业一定问题的理论和技术修养水平,从而形成适应某类或某种职业需要的专业特长。也就是说,大学生所受的专业教育直接制约着其职业适应的范围。如果大学生所学的专业面较窄,其职业适应的范围就小;反之,职业适应的范围就相对宽广。因此,高校也要不断地根据社会职业的需要来设置专业或对业已形成的专业结构进行调整,扩大学生的就业范围,增强适应能力。近年来,针对毕业生知识面较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动手能力不强、组织管理能力不高等问题,我国高校努力通过改革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来培养专才与通才相结合、文理交叉、工管相兼的复合型人才。为此,也相应地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如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等。这些都为有效地扩大学生的专业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和学分制的实行,满足学生专业志愿和扩大其职业适应领域等方面的情况,会得到更好的改变。
教育因素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还有社会教育及自我教育等。我们应该认识到,大学生所受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和大学期间不同内容的教育诸如专业教育、思想教育、就业指导等,都具有互补性。前一阶段所受教育的欠缺,可能得到后一阶段的补充;各种教育内容的相互交叉和渗透,可以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大学生应当自觉认识自己成长的家庭环境与受教育的条件对其个性形成的影响,并通过主观努力,改变自己的不利因素,全面提高素质,为求职择业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三)社会心理环境
社会心理一般反映的是人们的日常意识,是指一定时期内人们普遍流行的精神状态,包括人们的要求、愿望、情感、情绪、习惯、道德风尚、审美情趣等。传统的就业理论和现时流行的就业意识形成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社会心理环境,有诸如社会时尚、父母及亲友的意见、老师的参谋作用、传统的性别观念等。社会时尚
社会时尚就是在社会中流行一时的风气或风尚,它是一种非常规的集体行为模式。时尚在人们生活中是非常广泛的。它可以发生在人们日常生活最普遍的领域,如衣着、服饰等方面;也可以发生在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接触交往中,如语言、娱乐等方面;还有的发生在社会意识形态方面,以影响人们的社会心理方式表现出来,如政治、道德、宗教、教育等。由于时尚表现出的时髦性、时热性、时狂性等特点,人们崇尚的行为取向就会表现出社会时尚运动,这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如大学生择业中出现过的大城市热、合资企业热、“孔雀东南飞”以及现在盛行的公务员热、考研热等。时尚又与社会舆论有关。社会舆论能够引导时尚运动,时尚也能形成较为集中的舆论和热门话题;反过来,舆论"或热门话题又促进或阻滞时尚运动。时尚对人们的正负面影响,会造成行为结果的不同。健康的时尚,会激发人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正向行为导向;非健康或带有偏见的时尚,会造成人们思想意识的偏狭和行为取向的偏差,在大学生择业中易于形成从众、攀比、自卑等灰色心理倾向和盲动的行为。父母及亲友的意见
由于我国传统观念的积淀,子女与父母之间依赖与被依赖、控制与被控制性较强。受其不同情况的影响,大学生在择业中的的表现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学生缺乏自主的勇气,依赖于父母的经验,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岗位由父母作主;有的父母怕子女缺乏经验,生活阅历浅,控制子女的择业行为,不允许其自己作主;有的父母是支持和鼓励子女主动选择,自己作主,并提供参考意见。这几种影响方式,对大学生择业所产生的结果是不同的。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大学生对父母的依赖程度或受父母控制的程度更强。也有的大学生因为父母的从业境况或能力欠缺等原因,通过较有影响的亲友作主或征求其意见,根据其认同与否来决定自己的择业去向。老师的参谋作用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就业岗位是在辅导员、班主任和其他老师共同参与下决定的,老师的意见起主导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改变了前种模式,但是老师的意见仍对学生的择业意向和择业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比如,专业教师对本专业的情感和对某一类或某种职业的认同。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老师的意见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择业意向和择业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当然,老师的意见仍然不能完全摆脱个人主观的色彩,由于不同的老师职业价值观的不同,对学生择业的影响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别。性别差异 男女性别的差异,导致劳动能力和工作时间的差别,这是客观事实。正因如此,才要求人职合理匹配。对于女大学生来说,除了某些特殊的职业岗位外,应当说具有广泛的职业适应领域。但是,有两种情况左右着女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和择业行为:有的女大学生择业范围狭窄,对有些可以适应的职业岗位有畏难情绪,有不如男同学的心理定势;有的用人单位从本部门利益出发,不愿意接收女毕业生,尤其是女毕业生较适应的职业岗位也存在这种情况,这就造成了女毕业生一定的心理压力。
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虽然在择业问题上受社会影响因素较多,但应确立起主体意识,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不人云亦云,应对自身条件和社会需要做出判断,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关系,逐渐树立自主、自立、自助、自择等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观念。作为女毕业生,也应变压力为动力,增强自信心,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主动迎接挑战。当然,社会舆论导向以及对女毕业生就业的保障机制的建立等方面,也应做出更大的努力。
(四)社会发展环境
改革与社会发展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了更广阔的舞台。毕业生的就业心理趋于成熟和理性,毕业生择业的躁动、盲目、灰色心理现象有所降低,这与社会发展所创造的就业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人才流动新环境打破了终身制的传统就业环境
为了激活人事管理制度,促进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20世纪 80年代初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肯定了人才招聘与应聘等人才流动方式。随着人才流动的日益活跃,为了规范人才流动的管理,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有关人才招聘、辞职、辞退和流动人员档案管理的相关政策。为了给人才择业和单位择人提供服务,1984年国家劳动人事部成立了人才流动服务中心,并开始推动各地建立人才流动机构。截止到 1996年底,全国共有各类人才流动机构 4000多个。以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机构为主导、以民办人才中介组织为补充的人才流动体系已初步形成。上述机构通过收集、整理、贮存和发布人才供求信息,为各类人才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开展转岗技术、技能的培训,办理流动人员档案、工资调整、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为人才的兼职、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提供社会化服务。近两年根据人才流动的需要,开展了人事代理、人事争议仲裁等人事代理工作。
人才流动的实践和发展为人才市场的出现奠定了基础。1994年,中组部、人事部联合下发了《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国人才市场的意见》,提出了培育发展人才市场的总体目标,对促进在职人员的合理、有序流动,消除人才在不同地区、部门、行业及岗位间流动的障碍,起到了有力的推进作用。今后,将继续建立和完善多种形式的专业化、产业化的社会中介组织,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人才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在中等以上城市建立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市场场所,发展人才市场网络;发挥人才流动机构在人才市场中的主渠道作用。制订人才市场运行规则和人才市场主体行为规范,合理引导人才流向,改善人才分布结构,为在职人员流动、个人择业和单位用人服务。毕业生择业不再像以往那样把初次就业看作终身大事,打破了传统的 “一次就业定终身”的模式。毕业生可以采取先就业后调整的就业策略。重视人才、构筑人才高地的环境正在形成
知识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形式已初见端倪,重视人才资本、货币资本和物质资本已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共识,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的氛围正在形成。国家采取有力措施加快人才培养的速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吸引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有效开发人才资源都进行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发达地区制订了 21世纪人才发展规划,构筑人才高地,降低门槛,积极引进人才,取消了城市增容费等一些阻碍人才引进的不合理收费项目,设立风险投资,鼓励大学生和各方面的有用之才大胆创业。有些地区专门为毕业生创业设立创业资助专项资金,并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和支持更多的毕业生去立业创业。西部地区虽然在吸引人才方面有自己的不足,但除了积极引进人才的政策外,还提出了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来去自由”的灵活措施。有些地区就制约和影响毕业生就业的户籍制度等问题进行尝试性的改革,从深层次逐步建立起人才服务体系。当然,在重视人才环境形成的同时,重视人才质量的环境也日趋形成。在一些地区已不仅仅局限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提出的要求,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引进人才和吸收毕业生的层次和质量要求。比如,外语等级、计算机等级等条件。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重视人才质量的要求已成为国家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共识,同时这也是国际化的趋势。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和全球化的趋势,社会对人才素质也提出了具体要求,有专家研究认为社会对人才的评价因素表现为多因素的综合。
由此可见,大学生们充分认识就业环境对就业的影响,树立终身学习、勇于创新、奋发图强、竞争进取和成才意识,使自己成为仅能就业而且能创业的人才。
第四篇:大学生就业预测分析
2012年大学生就业情况预测分析
时间:2011-12-14来源:作者:diaoyanzaixian点击: 240 次
大学校园里用“毕业=失业”的等式来描述毕业生,社会上也有“大学毕业找工作,不如趁早当民工”的传言。这种戏谑之词虽然是夸张的说法,但也能从某个侧面揭露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收入水平低的现象。大学生就业难,究竟难在哪里?
世界所有企业都缺优秀的管理者和优秀的员工,中华民族企业也是如此。我在前篇文章中就指出了“我国将长期处于优秀管理人才极为匮乏的时期”。我们大学生的就业空间与发展空间很大,为什么大学生不能抓住这样的机会来发展呢? 关键在于大家是否做好了这些方面的准备。大学生就业难的的根本原因不是社会没有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也不是市场没有提供足够合理的工资水平。而是大学生本身没有做好就业准备。在校学习中,理论与实践结合得非常有限,大学生缺乏对就业问题的思考,缺乏把理论转化为实践,缺乏根据社会工作的标准去要求自己对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结果,数十年寒窗苦读后,面对实际工作大脑一片空白,单位不仅不能把大学生当做人才用,还要把他们再次当做学生进行打造和培养,才能真正融入工作。因此,作为盈利性组织的企业,宁愿选择具有几年工作经验的人,而不愿花费大量的时间与金钱去重新培养。
总之,目前的社会并不缺乏平常人和普通人,而是缺乏优秀的人才。所以,大学生就业难就在于大学生没有把自己锻造成优秀的人才。为此,我忠心地告诫在校的大学生以及已经走出校门但尚未准确定位自我的毕业生,一定要尽早地给未来定位,并坚持不懈地把自己打造成未来成熟、优秀的人才,才能保证就业,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第五篇:产品设计就业前景预测调查报告
产品设计专业的就业前景预测调查报告
黎嘉瑜 指导老师:李稚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10级产品设计2班 3210009345)
产品设计是工业设计的核心,是企业运用设计的关键环节,它实现了将原材料的形态改变为更有价值的形态。工业设计师通过对人生理、心理、生活习惯等一切关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认知,进行产品的功能、性能、形式、价格、使用环境的定位,结合材料、技术、结构、工艺、形态、色彩、表面处理、装饰、成本等因素,从社会的、经济的、技术的角度进行创意设计,在企业生产管理中保证设计质量实现的前提下,使产品既是企业的产品、市场中的商品,又是老百姓的用品,达到顾客需求和企业的完美统一。
产品设计是一个将人的某种目的或需要转换为一个具体的物理形式或工具的过程,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具体的载体,以美好的形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创造性活动过程。
产品设计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经济、技术和文化。
由于产品设计阶段要全面确定整个产品的结构、规格,从而确定整个生产系统的布局,因而,产品设计的意义重大,具有“牵一发而动全局”的重要意义。如果一个产品的设计缺乏生产观点,那么生产时就将耗费大量费用来调整和更换 设备、物料和劳动力。相反,好的产品设计,不仅表现在功能上的优越性,而且便于制造,生产成本低,从而使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得以增强。许多在市场竞争中占优势的企业都十分注意产品设计的细节,以便设计出造价低而又具有独特功能的产品。许多发达国家的公司都把设计看作热门的战略工具,认为好的设计是赢得顾客的关键。
设计是一种表达方式,而产品则是一种用于交换的通货。产品作为一种通货而产生了收入。在商业中,对设计的理解有所进步,并且这种理解现如今已经成为企业角逐的关键,因为企业发现,在设计上投资会带来回报。一个精心设计并苦心经营的产品可以为一个企业或设计师带来具有象征意义的身份。它还能在高度竞争的世界中提供一种独特的姿态。
传统的产品设计重点放在设计、制造和保养上。然而今天,人们在设计产品
时不得不关注环境,因为产品在它从原料、设计、制造、销售、使用,直至废弃处置的整个寿命期间.全都以某种方式影响着环境。在这种新的设计过程中,要给予环境与利润、功能、美学、人体工程、形象和总体技能等传统的工业价值相同的地位。这种设计思想和方法叫做生态设计。当前主要的生态设计有两种类型:一是产品改善,即生产技术将保持不变,所做的调整主要是污染预防和资源回收利用。例如:建立轮胎回收系统,改变原材料,改变所用冷却剂类型或增加防污染装置等技术。二是产品设计、即保持产品概念不变,而对产品的组成部分进行进一步开发或更新。产品再设计的目标是:增加无毒材料的使用,或最大限度减少产品寿命周期中若干阶段的能源使用量。
产品设计是一个通用性概念,也就是指根据设计思维,以绘图、草图、模型或样品的方式来创造一个物品。这个设计过程能扩展到该物品的生产、后勤以及销售中去。产品是根据一些特定的思考来被设计的,这些思考由设计师、客户或终端用户去评价,并最终通过产品的购买和使用来达成交流。由于时尚和技术进步影响着我们的产品选择标准,产品的生命周期也随之缩短了。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以一种更富于创新并更具挑战性的方式来创造产品,以拥抱社会潮流呢?
产品帮助我们诠释出我们在世界中的位置。这会在产品设计中导致一种朝向社会语境的倾斜。现在,我们的产品选择过剩,设计师们怎样才能改进一个现有产品或是提供一些新生事物呢?什么才是新的产品?
由于我们正深陷国际化,而且产品开发周期也越变越短,设计师们得采取一种鲜活的手段去回答“什么是产品设计?”这一问题。为我们的未来去进行设计,并找到新的和有效的方式去生产出人们想要的产品,这不是设计师的责任吗?
一项成功的设计,应满足多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有社会发展方面的,有产品功能、质量、效益方面的,也有使用要求或制造工艺要求。一些人认为,产品要实用,因此,设计产品首先是功能,其次才是形状;而另一些人认为,设计应是丰富多采的、异想天开的和使人感到有趣的。设计人员要综合地考虑这些方面的要求。
设计和试制新产品,必须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前提。要有计划、有选择、有重点地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和产品,有利于赢得时间,尽快填补技术空白,培养人才和取得经济效益。在设计产品结构时,一方面要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另一方
面要顾及原料和制造成本的经济性;同时,还要考虑产品是否具有投入批量生产的可能性。新产品要为社会所承认,并能取得经济效益,就必须从市场和用户需要出发,充分满足使用的要求。生产工艺对产品设计的最基本要求,就是产品结构应符合工艺原则。这就要求所设计的产品结构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制造的劳动量,减轻产品的重量,减少材料消耗,缩短生产周期和制造成本。
从产业形态上来看,工业设计服务业可体现为内部设计服务部门、工业设计咨询公司与工业设计师个人工作室三类。前两者是设计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成熟产物,而现在中国的大部分中小型设计公司都还只是停留在工作室的阶段,有些行业已经出现了大范围的低端竞争,这也使得设计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而反观芬兰,从森林机械到搞科技产品,工业设计都有着十分广阔的领域,芬兰企业使用工业设计的程度平均打到41%,在传统产业到达80%,芬兰所有的出口企业都有自主设计的产品。据芬兰工商业联合会发布的《芬兰人力资源市场现状》报告估计,芬兰从事工业设计的人口约为45000人,而芬兰人口一共约53万,也就是说设计人员约占芬兰总人口的8.5%。
目前来说,我国的产品设计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差距甚远,企业的重视程度不足,公众的认识也存在偏差。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自主设计和品牌能力依旧薄弱,缺乏相应的资金投入和产业扶持政策。
产品设计师的本职工作就是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进行思考与设计,职责即在于保证一个产品易用、好用且耐用,有了产品设计师的分析与设计,研发工程师的开发成果将会有能力同用户打成一片,是公司实现价值的重要保障。要设计满足用户需求的新产品和新功能,优化已有功能或策略以提升用户体验,并撰写高质量的产品市场需求文档,确保研发部门准确理解。学生毕业后可在轻工、机械、电子、仪器仪表等行业从事产品开发设计工作,也可从事也产品开发相关的包装、广告、营销等研究与管理或在高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通过大力加强和提高专业素质教育,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并且要把手绘、软件、素质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学校、社会应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帮助我们增强适应就业市场的竞争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在动态变化的就业市场中处于有利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