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步云乡关于创新环境保护机制的意见
步云乡关于创新环境保护机制的意见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环境一体化建设,切实改善民生,促进农村地区早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发展道路的重大任务。近年来,县、乡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作出了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和农村垃圾处理池建设计划等一揽子战略性工作布署,步云广大地区的环境状况有所改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一些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面对农村环保的严峻形势,我们的工作机制还很不顺畅和完善,因而国家关于农村环保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难以真正落到实处。因此,我认为创新环境保护机制,是我们当前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一、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
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以认真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全国环境美好乡镇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
(一)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乡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二)落实环境保护领导责任制。乡政府主要负责人是乡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并要明确一位领导干部分管环保工作,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二、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部门联动机制
(一)以《环境保护法》为依据,以责任制为核心,以行政制约为手段,坚持和完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对乡环境保护主要
任务和指标实行年度目标管理。通过年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的形式,把乡环保工作目标、节能减排任务分解落实到各村,定期进行考核,并公布考核结果。
(二)进一步完善环境宣传教育制度。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的专题宣传,加大环境违法行为的新闻曝光力度;推进全民环境科普宣传活动;加强环境法制宣传;开展村民环保志愿者监督行动。
(三)建立环境保护执法协调机制,加大与环保、公安、法院、监察、检察院的联系,建立环境保护执法联络员制度,进一步加强执法信息互通和协调工作,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党纪政纪等手段,加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配合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违纪行为。
(四)各排污企业要增强环保责任和意识,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在企业评价体系中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减排的权重,把环境保护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之中。
三、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环评审批中必须实行“五个一律不批”和严把“四关”,即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一律不批,选址不合理的项目一律不批,对饮用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项目一律不批,超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项目一律不批,污染物排放难以达标的项目一律不批;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严把产业政策关,在项目论证中严把环评审批关,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把“三同时”制度落实关,在项
目竣工后严把环保验收关。在进行土地利用、区域开发、能源、水利、交通、城建、旅游、资源利用等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必须把规划环评的审查意见作为规划审批的重要依据,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环保第一审批制度。严格执行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噪声、放射源、土壤、畜禽养殖、生活垃圾处理等一系列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控制标准,坚持环境准入条件。
(二)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认真做好生态功能区划,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强化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严格执行产业和行业的准入条件,鼓励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有利于节约资源、有利于保护环境、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允许类项目,并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对淘汰类项目一律不得引进、转移、生产、销售和使用。按照区域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规范建设行为,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标准和要求。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严格执行《清洁生产促进法》,依照各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审核建设项目生产工艺与装备、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培育一批循环经济典型。充分利用运动休闲旅游等产业优势,加强产业之间、企业之间的循环链建设,选择重点企业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作。
(四)严格执行区域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布局。要将区域发展规划和保护环境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分工合理、重点突
出、生态环境协调、比较优势得以发挥的区域发展格局。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做到增产不增污,确保生态功能的恢复与平衡。
(五)提高污染治理水平。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等手段,督促企业提高污染治理效率和水平。坚持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加强现场监督执法力度,督促企业加快技改,运用经济杠杆来促进排污单位治理污染。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污染的违法排污企业,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并对相关责任人予以立案查处。
(六)全面推进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将环境总量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禁止无证、超标、超总量排污。对不能稳定达标或超总量的排污单位,实行限期治理,治理期间予以限产、限排、限批。
(七)建立健全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约束机制。乡人民政府在制定重要规划和开发计划时,要组织专家进行科学性、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做到科学决策。企业在实施项目建设时,要按照公开、平等、广泛、便利的原则,采取专家咨询、媒体公告、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公众意见。鼓励公众参与环保决策,确保公众对环境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四、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一)加大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力度。把保障饮水安全作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强化水质监管,开展饮用水源环境综合整治,依法取缔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一切排污口,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保护区。
(二)加大农村工业企业环境监管力度。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科学规划乡村发展布局,加强乡镇企业的环境监管,加快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淘汰污染严重和落后的项目、工艺、设备。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防止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蔓延。
(三)加大养殖污染防治力度。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科学划定禁养、限养区域,禁养区内不得新建任何畜禽养殖场,已建畜禽养殖场要限期搬迁或关闭。规模化养殖场必须建设污染治理设施,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对不能达标排放的实行限期治理。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模式,科学、合理规划水产养殖的规模和数量,对严重污染水体的水产养殖场进行全面清理、整顿。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围网养殖,禁止污染水体的投肥养殖。
(四)加大农村矿山取土开采管理力度。禁止在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等敏感区进行矿山开采。严格控制在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主要交通干线两侧的可视范围内进行采矿活动。建立和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管理机制,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制度,鼓励民间资本投向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领域。
五、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一)切实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禁止在水源区内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其它项目。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向水源地倾倒垃圾,污染水质,严禁在保护区内从事投饵、投肥等养殖行为。加强与上级环保、卫生等部门联合,加强饮用水源的水质常规监测和监督管理,及时掌握水质状况,确保步云乡人民的饮水安全。
(二)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逐步实行村级垃圾集中收集,严格规范排污处理设施建设,重点生活垃圾废物清运设施的配套完善,确保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
第二篇:关于创新机制意见[定稿]
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全文如下。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但是,贫困地区发展滞后问题没有根本改变,贫困人口生产生活仍然十分困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实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将扶贫开发工作摆到更加重要、更为突出的位置,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加大扶持力度,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一、深化改革,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工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更加广泛、更为有效地动员社会力量,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开发格局,在全国范围内整合配置扶贫开发资源,形成扶贫开发合力。
(一)改进贫困县考核机制。由主要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转变,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把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主要指标,引导贫困地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中央有关部门加强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具体考核评价办法,并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开。同时,研究建立重点县退出机制,建立扶贫开发效果评估体系。(中央组织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统计局等。列在首位的为牵头单位,其他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下同)
(二)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国家制定统一的扶贫对象识别办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坚持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专项扶贫措施要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国务院扶贫办、民政部、中央农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共青团中央、中国残联等)
(三)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现有工作基础上,普遍建立驻村工作队(组)制度。可分期分批安排,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组),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把驻村入户扶贫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的重要渠道。驻村工作队(组)要协助基层组织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落实保障措施,建立激励机制,实现驻村帮扶长期化、制度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四)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各级政府要逐步增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加大资金管理改革力度,增强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项目资金要到村到户,切实使资金直接用于扶贫对象。把资金分配与工作考核、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结果相结合,探索以奖代补等竞争性分配办法。简化资金拨付流程,项目审批权限原则上下放到县。以扶贫攻坚规划和重大扶贫项目为平台,整合扶贫和相关涉农资金,集中解决突出贫困问题。积极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有效做法。加强资金监管,强化地方责任,省、市两级政府主要负责资金和项目监管,县级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好扶贫项目,各级人大常委会要加强对资金审计结果的监督,管好用好资金。坚持和完善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积极发挥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作用,加大违纪违法行为惩处力度。逐步引入社会力量,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纪委、监察部、审计署等)
(五)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导向作用,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主导产业发展。引导和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加贫困地区信贷投放。在防范风险前提下,加快推动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增强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功能,规范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贫困村资金互助组织。完善扶贫贴息贷款政策,增加财政贴息资金,扩大扶贫贴息贷款规模。进一步推广小额信用贷款,推进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和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推动金融机构网点向贫困乡镇和社区延伸,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加快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发展农业担保机构,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改善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等经营组织的金融服务。(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民政部、中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国务院扶贫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残联等)
(六)创新社会参与机制。建立和完善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制度。充分发挥定点扶贫、东西部扶贫协作在社会扶贫中的引领作用。支持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与扶贫开发工作,鼓励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开发。建立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形成有效协调协作和监管机制。全面落实企业扶贫捐赠税前扣除、各类市场主体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等相关支持政策。支持军队和武警部队积极参与地方扶贫开发,实现军地优势互补。每5年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名义进行一次社会扶贫表彰。加强扶贫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国务院扶贫办、定点扶贫牵头组织部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税务总局、中国残联、全国工商联等)
二、注重实效,扎实解决突出问题
针对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以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以下简称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继续做好整村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以工代赈、就业促进、生态建设等工作,进一步整合力量、明确责任、明确目标,组织实施扶贫开发10项重点工作,全面带动和推进各项扶贫开发工作。
(一)村级道路畅通工作。按照《全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村镇行政区划调整、易地扶贫搬迁、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村物流等工作,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支持力度。加强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和中小危桥改造,提高农村公路服务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到2015年,提高贫困地区县城通二级及以上高等级公路比例,除西藏外,西部地区80%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稳步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解决溜索等特殊问题。到2020年,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和通班车。(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
(二)饮水安全工作。继续全力推进《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实施,优先安排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确保到2015年解决规划内贫困地区剩余的农村居民和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到2020年,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程度和自来水普及率进一步提高。(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环境保护部等)
(三)农村电力保障工作。与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相衔接,加大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作力度。落实《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因地制宜采取大电网延伸以及光伏、风电光电互补、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分散供电方式。到2015年,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国家能源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等)
(四)危房改造工作。制定贫困地区危房改造计划,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倾斜力度。明确建设标准,确保改造户住房达到最低建设要求。完善现有危房改造信息系统,有步骤地向社会公开。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到2020年,完成贫困地区存量农村危房改造任务,解决贫困农户住房安全问题。(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
(五)特色产业增收工作。指导连片特困地区编制县级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加强规划项目进村到户机制建设,切实提高贫困户的参与度、受益度。积极培育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组织,提高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的组织程度。鼓励企业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探索企业与贫困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贫困农户稳步增收。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加快现代农业科技在贫困地区的推广应用。到2015年,力争每个有条件的贫困农户掌握1至2项实用技术,至少参与1项养殖、种植、林下经济、花卉苗木培育、沙产业、设施农业等增收项目,到2020年,初步构建特色支柱产业体系。不断提高贫困地区防灾避灾能力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完善流通网络。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扶贫办、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
(六)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加强贫困地区旅游资源调查,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依托贫困地区优势旅游资源,发挥精品景区的辐射作用,带动农户脱贫致富。统筹考虑贫困地区旅游资源情况,在研究编制全国重点旅游区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时,对贫困乡村旅游发展给予重点支持。结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搬迁、游牧民定居、特色景观旅游村镇、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和传统村落及民居保护等项目建设,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到2015年,扶持约2000个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到2020年,扶持约6000个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旅游局、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
(七)教育扶贫工作。全面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科学布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保障学生就近上学。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办好一批中、高等职业学校,支持一批特色优势专业,培育当地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完善职业教育对口支援机制,鼓励东部地区职业院校(集团)对口支援贫困地区职业院校。国家制定奖补政策,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协作计划,支持贫困地区初中毕业生到省内外经济较发达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接受教育。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使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都能接受适应就业需求的职业培训。继续推进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和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的实施,不断增加贫困地区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到2015年,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0%以上,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55%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0%以上。到2020年,贫困地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基础教育办学质量有较大提升,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教育培训就业衔接更加紧密,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继续教育服务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持续提高。(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农业部等)
(八)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健全贫困地区基层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加强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加大重大疾病和地方病防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逐步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加强贫困地区计划生育工作,加大对计划生育扶贫对象的扶持力度。到2015年,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卫生计生服务网基本健全,县级医院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每个乡镇有1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卫生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0%以上;逐步提高儿童医疗卫生保障水平,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到2020年,贫困地区群众获得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更加均等,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逐步实现人口均衡发展。(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
(九)文化建设工作。加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效能,积极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统筹有线电视、直播卫星、地面数字电视等多种方式,提高电视覆盖率。充分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现有设施,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到2015年,基本建成以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为主干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到2020年,全面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
(十)贫困村信息化工作。推进贫困地区建制村接通符合国家标准的互联网,努力消除“数字鸿沟”带来的差距。整合开放各类信息资源,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每个村至少确定1名有文化、懂信息、能服务的信息员,加大培训力度,充分利用有关部门现有培训项目,着力提高其信息获取和服务能力。到2015年,连片特困地区已通电的建制村,互联网覆盖率达到100%,基本解决连片特困地区内义务教育学校和普通高中、职业院校的宽带接入问题。到2020年,自然村基本实现通宽带。(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科技部、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等)
三、加强领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各级党委和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扶贫开发的重大意义,更加重视扶贫开发工作,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转变作风,扎实工作,切实帮助贫困地区改变面貌,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一)明确工作职责。贫困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扶贫开发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突出位置,科学确定发展规划和项目,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干到底。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职责,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切忌空喊口号,不提好高骛远的目标,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关注少数民族、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加大支持力度。中央和国家机关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认真贯彻扶贫开发政策,落实分工任务,积极选派优秀干部到贫困地区帮扶。东部各省(直辖市)在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本区域内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扶持力度,鼓励支持其开展扶贫改革实验,探索解决相对贫困、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加大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力度,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奖惩。加快扶贫立法,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法治轨道,确保长期化、可持续。
(二)完善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分类指导,以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组织编制规划,加强政策指导,强化对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力布局、经济协作等事项的督促、衔接和协调,公共投资要向贫困地区倾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要对本区域内贫困地区的扶贫脱贫负总责,逐级建立扶贫开发目标责任制,组织制定贫困县、村脱贫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整合省内资源予以支持。各县(市、区、旗)党委和政府要采取措施,帮扶到村到户到人,把扶贫开发任务和政策逐项落到实处。
(三)加强基层组织。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健全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突出抓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鼓励和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年轻干部、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等到贫困村工作,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组)作用。发展集体经济,增加村级集体积累。尊重贫困地区群众在脱贫致富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其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通过自身努力增加收入,改变落后面貌。
(四)强化队伍建设。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大贫困地区干部培训力度,提高执行能力,重视扶贫开发队伍建设,提供必需的工作条件和经费保障。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改进作风,深入调查研究,加强工作指导,总结推广经验,统筹各方面资源,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各级扶贫开发相关部门要加强思想、作风、廉政和效能建设,加强督促检查,认真履职尽责。扶贫任务重的县要加强扶贫开发能力建设,充实工作力量。扶贫任务重的乡镇要有专门干部负责扶贫开发工作。基层扶贫开发队伍建设要适应精准扶贫工作需要。
(五)营造良好环境。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宣传工作,积极宣传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自强不息、战胜贫困的先进事迹,总结推广扶贫开发实践中探索的成功经验,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广泛参与扶贫开发事业,激发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活力。
本意见所确定的牵头单位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并于每年10月底前将贯彻落实情况报送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汇总后报告党中央、国务院。
第三篇:步云乡2012宣传思想工作总结
步云乡2011宣传思想工作总结
2011年以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乡的文化宣传工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创新载体,丰富内涵,贴近实际,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围绕全乡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和社会稳定工作,为全面实现乡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建设“文明步云、和谐步云”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现将2011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入开展各项思想实践活动,全面贯彻中央、市、县各重大会议精神。
进一步深化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不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一揽子挂钩包村等一系列活动,不断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会其实质、精髓和内涵,切实把握如何把宣传思想工作与创先争优紧密结合起来,了解创先争优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在全面准确、广泛深入、务求实效上狠下功夫,在开展重大主题宣传上求深入,在扩大覆盖面上求深入,在推动解决实际问题上求深入。开展思想宣传工作是全乡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把该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更是宣传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把深入学习、提高认识、贯彻落实贯穿始终,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贯穿始终,把解决问题、完善体制机制贯穿始终,把依靠群众、发扬民主贯穿始终,使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今年,我乡还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央、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会议精神,把学习好、宣传好、落实好各项会议精神做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乡班子各成员通过不断的深入学习和认真领会,召开班 1 子会议深入探讨各种新思想、新观点,结合我乡实际、深刻领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战略部署。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加快我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激发全乡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集中精力把我乡各项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建立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高全乡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
夯实创建文明乡的各项基础工作。根据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目标,认真做好创建文明乡工作。在协调推进农村建设、环境整治、依法治乡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同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在推进农村开发建设过程中,注重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和净化,努力实现乡村建设与“四化”同步发展,分块分片分段逐步提升乡区“四化”的档次和品位,努力营造舒适的人居环境。
2、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我乡服务软环境。服务经济建设、提升综合功能。一是努力提高党政机关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行政服务中心职能,按照市场经济的政府职能定位,进一步清理、精简、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改进审批方式,实行限时办结制度,提高审批速度,推进政务公开。二是深化服务行业服务质量。加大规范服务的力度,各行业要制定符合各行业自身实际、简明具体、易于操作,便于考核的规范化服务标准和保证措施,重视群众意见比较大的卫生和教育等行业的规范化服务,严格规范各行业的各种行为。
3、着力长效管理。按照县委有关文件精神,强化宣传教育,完善管理机制,加大执法力度,加大全乡建设的力度,通过加强思想道 2 德建设、科学文化建设、城乡环境建设,促进城乡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突出教育重点,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建立健全学校、家庭、村庄三结合教育网络。在学校教育中,重点在抓好学科德育渗透上下功夫,建立完善学校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在社会教育中,重点在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服务工作上下功夫,广泛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家庭教育中,重点在家长与孩子的有效沟通上下功夫,进一步促进构建和谐家庭。
四、结合建党90周年、开展丰富活动,大力发展群众文化。结合建党90周年,我乡通过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了全乡各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树立了党的形像。
1、开展了“庆七一”党员宣誓及各种文体活动。
2、认真开展各种学习讨论活动。组织收看了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讲话,开展了建党90周年学习大讨论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我乡党员素质得到了提高。宗旨意识得到明显提升。党员的历史使命感和现实责任感得到了加强。各项工作得到了促进。
五、文广工作取得的成绩
今年我乡在文化事业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在所有10个村建立了农家书屋,新增各类书籍1000余本。二是派文化站站长参加市体育指导员培训,提高文化站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三是大力开展各村广场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各村群众的艺术文化生活。
六、我乡在其他工作方面了宣传工作
为了配合全乡经济建设、维护稳定中心工作,乡党委政府在其他工作方面也加强了宣传教育:一是加强了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二是加强了国土、矿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三是加强了党纪国法和宣传。四是结合县乡两级党委换届和村居组织两委换届工作,大力宣传了换届纪律,确保在换届工作中的风清气正。
总之,2011年我乡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狠抓了责任落实和任务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探索和改进,力争把全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中共步云乡委员会
2011年12月25日
第四篇:步云乡2012反邪教警示教育工作总结
步云乡2011反邪教警示教育工作总结
2011年,我乡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结合稳定工作实际,认真贯彻县委“610”办公室文件精神和县2011年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要点,针对防范和处理邪教邪教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以确保国庆62周年和省、市党代会顺利召开为主线,以严厉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违法犯罪活动为首要环节,进一步强化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工作举措,切实加大工作力度,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长抓不懈,有效的提高了乡村两级干部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的本领,增强了农民群众和中小学生识别和抵制邪教的能力,为我乡创造良好、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其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基本情况是:
一、强化领导机制、层层落实责任
反邪教斗争并非一蹴而就,而要长抓不懈。我乡虽然没发生公开的邪教活动,但我们依然坚持警钟长鸣,从领导机制上筑牢反邪教防线。乡里专门成立了由组织、宣传、教育、公安、宗教、文体、广电等部门人员组成的“步云乡反邪教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乡范围内反邪教工作的指导和督察,各村、各单位和村民小组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组织网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
乡领导班子成员每人确定一个村、一个重点企业作为联系点,将反邪教工作作为重点内容。乡里向各村和乡直办单位,派驻反邪教工作联络员,不定期的进行交流,遇有紧急情况及时向乡党政主要领导汇报。
同时将反邪教工作纳入村级班子建设考核内容,实行一票否决。1
村两委、各单位一把手做为第一责任人,在反邪教斗争中负总责,村包组、组包户,党员包家庭成员,形成无人参与“法轮功”等邪教组织。重点单位制定紧急预案制度,定点包干,严防死守。特别是国庆和省、市党代会期间,会同公安派出所,加强夜间巡逻,防止邪教不法分子插播有线电视。
二、健全信息网络、确保信息畅通
邪教组织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和较深的隐蔽性,反邪教必须坚持响应的措施。我们与邪教斗争重点要抓好源头。
一是健全信息网络,确保信息畅通。重点部门建立长期信息通道。在派出所,从所长到片警,都是当然的信息员,发现情况及时汇报,对得到的信息及时分析处理。
二是对口部门建立长效信息网络。综治、宗教及广电部门分别建立了信息组织,并在此基础上,将本乡周边地区村组的负责人作为重点信息员,登记造册,建立台帐。
土三是将宗教场所负责人列为信息员。他们接触面广、交往的人多,且不易为邪教分子所察觉。让宗教场所负责人提供信息,即对他们是约束,又可以使其受到教育,还可以堵住邪教入侵的源头。
三、加强规范管理、力争工作到位
反对邪教打击邪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加强规范管理、掌控本地群众、管好外来人口,使邪教无隙可乘,是反邪教又一个工作重点。首先,规范管理宗教场所。其次,对外来务工人员严格管理。第三利用重大节日、重大政治活动和敏感日作好防控工作,主要指春节、五一、十一、12.28等时段里,采取广
泛的正面教育和定期、定点走访管理的方法作好防控,有效的杜绝了邪教组织和人员的渗透。
四、存在的问题和下步打算
首先、由于一些群众文化层次较低,思想意识差,对宣传教育的接受能力差,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和被动。其次,经费的问题有时也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如反邪教工作人员和农村联络员,没有任何补贴和奖励。三是基层工作种类繁多,在工作中有时很难专心致志,虽然作了大量工作,但也有不深不透之处。
今后,我们将更加重视此项工作,一是把反邪教工作和普法工作相结合、与综治工作相结合,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二是继续关注宗教活动场所,了解和掌握宗教人员及宗教动态;三是按照上级指示同意部署,重点防范邪教组织及境外宗教的渗透,确保环境净化。四是巩固反邪教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积极联合各部门,坚决打击邪教组织的非法传教活动;五是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不断完善做法和措施,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组织动员全镇上下的广大群众学法、懂法和守法,积极同邪教组织做斗争,为创建“生态步云、旅游步云、和谐步云”而努力奋斗。
步云乡综治委
二0一一年十二月
第五篇:步云乡2012年宣传思想工作计划
步云乡2011年宣传思想工作计划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宣传党的十七大,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之年。也是推动步云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之年。按照县委政府部署,全乡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步云、实力步云、和谐步云”三大战略,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全面深入扎实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为实现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一、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重点,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干部、教育群众
1、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拓展学习内容,建立健全学习制度,探索完善方法途径,积极构建党委、支部、党员“三级联动”学习体系。进一步丰富学习载体,通过各级党组织中心组学习,举办学习交流研讨会、专题报告会、理论骨干培训班,邀请相关专家和领导参加宣讲,促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深入、持久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 1的能力。在全乡形成理论学习的浓厚氛围。
2、围绕“建设生态步云、实力步云、和谐步云”的战略,加强宣传招商引资政策。围绕“十二五”规划、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引资宣传活动,在“加快工业化,提升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绿色生态、特色经济与精神文化协调发展的新步云”推出一批有价值、有分量的宣传成果,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二、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为核心,努力营造“高位求进、加快发展、跨越进位”的社会舆论环境。注重舆情信息工作。围绕乡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话题,及时了解群众的思想反映,准确掌握民情民意,进一步完善信息报送工作,提高信息报送的数量和质量。在新形势下,还必须充分认识加强网络舆情信息宣传的重要性,敏锐观察网络舆情的发展变化,形成正确的舆论引导。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运转灵活的舆情信息工作机制、舆情信息汇集分析机制和意识形态工作预警机制。围绕社会舆情和网上舆情中一些带倾向性的问题和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注重舆情动态信息收集,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建议的专题舆情分析报告,不断提高对社会舆情的深度把握能力。加强网络宣传。加大对网络媒介的宣传力度,把党委政府最新的工作动态上传的网上。积极做好党报党刊征订发行工作。
三、以改善文化民生为要务,完善公共文化体系,推动红岩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1、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完善乡综合文化中心1个,农家书屋10个,综合文化中心内部设施建设,配套完善村级的文化大院的体育设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
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按照巩固提高、健全机制、全面推进的要求,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四、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主线,拓展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一是精心策划组织好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重点宣传好步云的最新工作思路、方向。二是继续推进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深入持久开展,“文化下乡”专题演出、“送电影下乡”、“农村文艺活动”、“群众文体活动”、“传统文化活动”等深入开展。
2、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施纲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坚持不懈地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凝聚民心,鼓舞士气,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二是积极探索并开展“社会
公德、职业道德、家庭品德、个人美德”评选评比争先活动。三是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组织开展好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月、宣传日活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向深入,倡导积极、进步、先进、文明、和谐的价值导向,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3、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按照关于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意见,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加强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4、继续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在巩固前段工作成效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创新“专项治理”、“做文明村名、创文明乡镇”、“争创文明单位”等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载体,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乡村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城乡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健全环境综合整治长效工作机制,把环境综合整治和“文明乡村”创建有机结合起来,把新一轮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不断引向深入。
中共步云乡委员会
2011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