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香泉镇泉水村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报告
关于香泉镇泉水村独山林场开发项目
可行性论证的报告
县选派办、县财政局、林业局:
香泉镇泉水村地处和县香泉镇境内,经村级调整扩大后,由原来的泉水和星火二两个村合并而成。全村15个自然村,人口3900多人,面积5000多亩。以一产为主,三产为辅。农业中:种植业以种水稻、小麦、油菜、山芋、西瓜为主;养殖业以养鱼、鸭、猪为主。地貌属平原中的丘陵地带。省道合芜路贯村而过,水力资源较为丰富。村集体经济薄弱,外债30余万元。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为化解村级债务,建设村公益事业,改善村部办公条件,确保各项工作正常开展,推动新农村建设,全面实现和谐稳定的小康社会,是摆在村“两委”领导班子及广大党员干部面前的大事。为此,通过广泛调研,民主讨论,结合本村实际,研定了独山林场开发项目,现就该项目有关事项报告如下:
一、独山林场开发项目研定背景
许多村过去都有过发展集体经济兴办村企业的经历,但很多村因盲目上企业而导致村集体经济未达到发展壮大,却背上沉重的经济债务包袱。我村从上述历史经验中汲取教训,通过对本地地理资源的考察,在何石、大庄自然村以北有一座部分开发的荒山,山名叫“独山”,产权为村集体所有,如果开发种上林木(木材、茶叶等),即美化环境,涵养水土,净化空气,维护生态,林木成材后,又能为集体创造经济价值,成为村里的活期存折。为此,村“两委”一般人经实地查看,讨论,征求部分村民代表的意见,研定了独山林场开发项目。
二、林场开发经济价值效益估算
独山及周边荒地面积700余亩,已开发400多亩,剩下210余亩待开发改造利用。如果按种植200亩林木(100亩国外松、100亩速生杨树),10亩苗圃算:100亩国外松,每亩栽90棵,100亩栽9000棵,15年成材,每棵300斤,可产木材1350吨,每吨价600元,产值81万元,年均产值5.4万元。100亩栽速生杨树10000棵,5年间伐:每亩30棵,100亩3000棵,每棵100
1斤,共150吨,每吨价500元,产值7.5万元;10年间伐剩下的70%共3500棵,每棵250斤,共437吨,每吨500元,产值21.85万元。15年将剩下的3500棵全部砍伐,每棵400斤,共700吨,产值35万元,杨树15年产值64.35万元,年均产值4.35万元。10亩苗圃,5年周期,每亩产值1000元,10亩年均1万元。上述三项年均为村集体创造价值共计10.75万元。树木在间伐、砍伐后进行轮植,效益无限。
三、林场开发投资概算
(一)道路建设。从通向独山的合芜路口至独山修一条路,以便林木运输,护林人员及消防车辆通行。全程约1500米,为节省开支,初步按沙石路建,路宽3米,所需费用:平整费3000元;沙石(大石子)150车,每车80元,共12000元;沙石(小石子)70车,每车150元,共10500元。3项合计25500元。
(二)房屋建设。独山片,我村现有退耕还林林场和独山林场共700余亩,防火、防砍伐、防病虫害等防护任务较重,目前没有专门护林场所,现根据实际情况拟建造普通护林砖木结构瓦房屋三间,每间5000元,约15000元;围墙5000元。2项合计20000元。
(三)苗木及荒山开发投资。400亩荒山开垦,开挖工程机械及人工费6000元;种植苗木林木苗10000棵,约18000元。2项合计24000元。
(四)护林设施。各类消防器材,办公设施,防虫器材、药物等约3000元。
以上是发展我村集体经济开发荒山项目可行性报告。根据总投入资金匡算,共需资金72500元。资金来源于省发展村集体经济专项资金40000元,缺口32500元通过争取县扶持部门和村自筹解决。资金将实行封闭专项使用,并将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同时工程质量标准将邀请群众和有关部门监督,保证该工程得民心,顺民意,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真正做到实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目标。
附件:独山林场开发项目规划示意图。
二○○七年八月一日
第二篇:香泉镇泉水村党组织建设2006——2010年规划
香泉镇泉水村党组织建设 2006——2010年规划
为更好地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根据香泉镇关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部署要求,结合我村党组织建设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运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更新观念、强化功能、改进方法、提高能力,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工作目标:按照中央提出的“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五个好”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达到组织体系健全、班子功能增强、党员素质提高、工作机制完善、服务保障有力,有力
1推动我村经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创建和谐社会、平安乡村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的全面完成。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一)加强党组织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一是选好配强领导班子。全村坚持和完善“两推一选”,着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退伍军人、回乡青年、乡镇企业骨干、外出务工人员中选拔村干部。借助第三批选派干部到我村任职之机,带动班子建设。二是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每1至2年利用春节前后在农村基层开展一次主题教育,组织乡村干部学习理论、进村(组)入户听取意见,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使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积极推行乡村干部任职资格理论考试制度。三是加强作风建设。坚持不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引导农村基层干部增强对群众的感情和对工作的激情,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等方法做好新时期农村工作和群众工作。建立健全干部结对帮扶困难群众、进村入户、包村联户、民情日记、服务承诺等制度。
(二)抓好农村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一是加大党员教育力度。坚持不懈地组织党员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等,突出抓好党章学习。采取举办培训班、上党课和组织专题研讨等形式,有计划地组织好党员的集体学习。完善党员学习日制度,坚持开展党员冬(春)训,组织党员参加在乡村干部中开展的主题教育。建立多层次培训基地(点),对农村党员进行大规模、专业化技能培训。二是严格党员管理。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和党费收缴等制度,定期开展党员党性分析评议活动。党支部要结合每年一次的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把党内评议与群众评议结合起来,做好对不合格党员的教育转化和处置工作。流动党员一般应当持《流动党员活动证》,流动党员就业单位有党组织的,应当编入其就业单位党组织;就业单位没有党组织的,可以就近就便编入所在社区(村)或其他单位党组织。在流动党员集中的地方可建立党组织或联络站,逐步构建以流入地党组织管理为主、流出地党组织和流入地党组织有机衔接、共同负责的管理机制。加强流动党员信息化管理,实现全省联网。三是完善党员发挥作用平台。深化“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每年新确定一批“培”、“带”对象,建立帮带利益共同体。积极协调农村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向“双培双带”户提供信贷支持。深入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流动党员“双向带动”活动,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进无职党员岗位设置;引导和激励流动党员把家乡更多的劳
动力带出去务工致富,把在外面掌握的信息、学到的技术和积累的资金带回家乡创业发展。建立农村党员发挥作用承诺制,并运用到“双培双带”、“设岗定责”、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和“双向带动”活动中去。四是重视发展党员工作。按照“坚持标准、改善结构、保证质量、慎重发展”的方针,做好在农村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回乡青年、乡镇企业骨干、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注意发展年轻党员,重视发展女党员,力争做到村村每年发展新党员。加强教育培养工作,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全面实行和规范发展党员联名推荐制,试行预审和公示制,扩大民主,加强监督。
四、建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新机制。一是完善村党组织设置。本着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发挥党组织作用、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的原则,调整和改进村党组织设置。在符合条件的村设置党总支或党委,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示范基地或主导产业等设置产业党支部。理顺村党总支(党委)与所属党支部的工作关系,形成顺畅的工作运行机制。开展农村社区党建试点工作,逐步扩大试点范围。二是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教育和帮助村委会成员牢固树立党的领导观念,自觉维护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村党组织要支持村委会依法开展工作,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进一步明确村“两委”职责任务和工作程序,形成工作合力。不断推进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完善“一事一议”制度。三是转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职能。积极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职能转变,不断强化组织管理、教育引导和服务协调功能,善于通过启发教育、民主协商、示范引导等方法开展工作,自觉运用法律、经济、政策等手段解决问题。深化乡村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加强乡镇服务中心和村级代理点建设,探索建立农村社区事务代理中心。四是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县、乡、村党组织要根据本规划,确定“三级联创”活动目标,强化创建措施,增强创建效果。在“三级联创”活动中全面推行“双向承诺”制,增强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村委会和共青团、妇女、民兵、调解等组织建设,加强县涉农部门、乡镇站所、农村中小学和乡镇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根据其职责任务探索开展创建活动。将“三级联创”活动开展情况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有关责任人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组织部门在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任用考察时,要将创建活动考核情况写入考察材料。对经考核确定的工作薄弱的县、乡、村,进行重点帮扶。
第三篇: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
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服务功能、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关系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大局,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切实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支柱,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为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供经济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集体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有了明显提高,公益事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社会保障也已开始起步。但同时也看到,从近几年我市309个村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看,村级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增长不快,各村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认识不一,加上原先的基础不同,这就形成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程度相差悬殊的情况。有的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使很多公益事业难以兴办,村级服务功能也难以发挥,大大削弱了基层党支部对广大村民的凝聚力与号召力,甚至有部分村的集体经济还是一片空白或发展的路子不宽,又无资金的“空壳村”,这样不但会影响“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而且将会影响干群关系的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的稳定,基层政权的巩固。
一、当前一些村在发展村集体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发展集体经济观念弱化,氛围不浓。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干部群众发展集体经济的意识逐渐淡薄,认为党的政策是鼓励发展个体经济、民营经济,发展集体经济已经过时,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谁有本事谁致富,只要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有无集体经济无关紧要;也有人认为现在国有企业都改制了,各级都在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再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走回头路,不合时宜,在思想素质方面,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对村的集体经济建设漠不关心,积极性不高,存在严重的“等、要、靠”思想,这些错误认识严重制约了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2、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活力。一是尽管有些村的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上作了一些改进和完善,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触动,这种模糊的制度不仅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同时也导致村民对村集体资产的好坏不关心;二是管理难度加大,不同程度出现集体资产流失现象,使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集体经济丧失了信心。由于集体经济在体制上存在先天不足,导致集体资产流失比较严重,同时村干部领导水平低下,思想作风不正,素质不高,管理不善等原因挫伤了干部群众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三是财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而且往往只负责核算,不履行监督职能,村干部的行为失去了监督。
3、村干部思路不活跃,认识不足。有的村干部只会怪没有资源、没有资金、没有好政策,怨天尤人,只抱怨工作难做,干部难当,他们对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思路未激活,“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激励机制方面没有形成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对发展集体经济束手无策,领导无方,感到前途渺茫、日子难混。殊不知,任何一个地方都有优势可找、都有潜力可挖。
二、加快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对策与思考
1、理清思路,努力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是大力开发集体资源。山林资源优势明显的村,可发挥现有的速生林等主导产业优势,使之上规模;田地资源较丰富的村,须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引导农业规模经营,推动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形成区域特色,提高农业效益;二是做好“以地生财,筑巢引凤”工作。通过招商引资,建工业园区,大力招商引资办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农村工业化;三是开展物业租赁等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按照科学利用的原则,发展物业管理等有偿服务业?熏对那些集体闲置的土地、林场、渔塘、房产等实行租赁经营,积极实施项目开发,兴办各类集体经营项目,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合水镇高河村在这方面已经取得较好的经验,他们充分发挥本村交通便捷,地理条件优越等优势,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高河村集体经济原来比较薄弱,两年前年收入仅1.9万元,针对这一情况,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干部千方百计想办法,切实把壮大村集体经济,尽快脱贫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为改变高河村集体经济薄弱的现状,近年来,驻村工作组和村党组织根据本村实际,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途径,使村级集体经济步入良性发展阶段,促进了村集体经济较快发展,主要包括:(1)大力招商引资办厂,现在高河村高流河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总面积是2500亩,首期开发1250亩,已完成征地300亩,目前已有4家企业先后落户高河工业园区。其中有投资1200万元的豪庭家俱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的云板业有限公司、投资1600万元的志广钢业有限公司,还有投资1500万元的顺联肉类加工厂项目。(2)发挥高河千年古墟的效应,每年农历五月初四成集日的高流河圩,其富有神奇色彩的传说招惹万人赶集,中外游客慕名而来,观光购物,打造以高河的风姜鸡、艾头鸡汤等主要饮食品牌,拟建高流河饮食服务一条街,村委会建饮食商铺12个单元间,以出租形式发包给商人,把高流河地带建设成为一个具有文化品位,以饮食、休闲、商品流通于一体的繁荣集市,以全力打响高流河旅游品牌,使高流河墟成为全市旅游文化产业的一面旗帜。(3)利用闲置的房屋、地皮,以集体所有的山林、水体、河滩等通过租赁、改造等形式,实行业主经营,集体一次性或分收取土地租金,盘活资产,提高利用率,增加集体收入。高河村通过市建设局挂点的“十百千万”干部穿针引线,立足本村丰富的蚕桑资源,多方争取资金建了高河蚕茧收购站,该项目不仅方便了周边群众卖蚕茧,而且为村集体带来1.9万元/年的收入。现又通过工作组和村委会向上级政府争取资金,在离旧村委会不远的地方兴建一幢新办公楼,新办公楼已经启用,将村委会旧办公楼出租,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2.8万元,目前高河村主要的集体经济收入有:鱼塘、山地、厂地、花卉场、旧办公楼、蚕茧站等出租项目,预计2007年村集体经济增加到7.2万元。
2、大胆创新管理机制,形成良好发展局面。切实加强村级事务监督管理,把工作的侧重点放在完善和落实各项制度上?熏严格村级各项管理制度,促进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一些发展项目、承包工程等重大事项,须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成立村民议事会,全体村民参加,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真正落到实处,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财务制度,严防挪用集体资金,建立议事机制,提出并公开讨论村事务,提交村党支部研究决定,同时,监督村集体资产运营情况。大力宣传新形势下带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先进典型,形成良好创业氛围,共同营造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以项目促发展,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3、选准村级领导班子和干部,强化培训提高。一是注重德才兼备和群众公认的原则,真正选把有能力、有本事,会干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村干部,二是注重优化班子结构,注重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努力形成合理的年龄、知识、优化村领导班子的群体结构,实现村领导班子的最优搭配,达到知识互补、性格相容,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三是开展系统性培训,培训对象要覆盖村干部、村党员和全体村民,并根据不同对象量身定制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培训内容要涵盖思想政治、政策法律、手艺技能等,并根据不同对象的需求确定内容,增强培训的有效性。培训主体可邀请党政领导、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作培训,地点可在村委会、田间地头等,增强培训的吸引力。
总之,村集体要“有钱办事、有人管事、有章理事”,这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解决了“有钱办事”问题,才能调动干部积极性,达到“有人管事”的要求;“有章理事”是制度保证,确保村集体经济及各项工作健康发展,三者互为一体,缺一不可。其中,“有钱办事”是实现“三个有”目标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把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强农村发展后劲,推动“三农”工作健康发展置于农村工作的首位,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紧迫感和自觉性。通过扎实有效的抓发展、抓创新,不断增强“造血”功能,从根本上改变村集体经济发展乏力的现状。
第四篇:浅析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
多渠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用好区位优势促增收。找准当地优势,因地制宜兴办二、三产业,全市不少村尝到了甜头。钟埭街道新群村充分利用地处平湖经济开发区的优势,前年投入20多万元对原有菜场进行扩建,并新建了16个店铺门面招标租赁,年租金收入20万元。村党支部书记邱祥华说:“这样一来,村级集体经济就有了稳定来源。”当湖街道大胜村也是如此,利用城郊接合部外来务工人员集聚的特点,该村建造了拥有20多个摊位的菜场租赁给经营者,每年光租金收入就有8万多元。让存量资产保值增值。我市各村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过程中用足用好存量资产,通过对原有集体积累的货币资产实行资本化运作,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新埭镇同心村、全塘镇穗轮村等在村办企业转制时把村集体的资金以入股形式存放在企业,签订好协议,定期向企业收取回报。据悉,穗轮村通过资本化运作,每年的回报有100万元,同心村仅此项每年也有12.8万元的收入。一些村对原有集体房产修理、翻新等,采用承包、租赁或出租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形式,收取承包费和租赁费,以存量换增量,盘活集体资产。新埭镇杨庄浜村一闲置厂房未公开招租时每年租金5.5万元,公开招租后村里每年收取的租金达13.5万元。
以地生财挖掘效益。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土地整理项目,通过整理以及对闲置的土地资源进行整合,把新增的土地归村集体统一管理,通过承包、租赁等形式进行开发,增加集体收入。全塘镇三八村通过土地整理,原先的一些小河、小浜、圩堤成了良田,新增有效耕地面积210亩,后租赁给一家公司,每年收取土地租赁费12.79万元。新埭镇萃贞村通过土地整理项目,在与农户办理相关土地流转手续后,对918亩土地实行公开招投标,以平均每亩283元的流转有偿金,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26万元。
创新思路多渠道发展集体经济,使村级组织不断富裕起来。
浅析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服务功能、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关系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大局,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切实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支柱,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为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供经济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集体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有了明显提高,公益事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社会保障也已开始起步。但同时也看到,从近几年我办17个村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看,村级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增长不快,各村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认识不一,加上原先的基础不同,这就形成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程度相差悬殊的情况。有的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使很多公益事业难以兴办,村级服务功能也难以发挥,大大削弱了基层党支部对广大村民的凝聚力与号召力,甚至有部分村的集体经济还是一片空白或发展的路子不宽,又无资金的“空壳村”,这样不但会影响“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而且将会影响干群关系的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的稳定,基层政权的巩固。
一、当前一些村在发展村集体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发展集体经济观念弱化,氛围不浓。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干部群众发展集体经济的意识逐渐淡薄,认为党的政策是鼓励发展个体经济、民营经济,发展集体经济已经过时,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谁有本事谁致富,只要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有无集体经济无关紧要;也有人认为现在国有企业都改制了,各级都在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再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走回头路,不合时宜,在思想素质方面,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对村的集体经济建设漠不关心,积极性不高,存在严重的“等、要、靠”思想,这些错误认识严重制约了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2、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活力。一是尽管有些村的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上作了一些改进和完善,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触动,这种模糊的制度不仅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同时也导致村民对村集体资产的好坏不关心;二是管理难度加大,不同程度出现集体资产流失现象,使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集体经济丧失了信心。由于集体经济在体制上存在先天不足,导致集体资产流失比较严重,同时村干部领导水平低下,思想作风不正,素质不高,管理不善等原因挫伤了干部群众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三是财务管理制度形同虚设,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而且往往只负责核算,不履行监督职能,村干部的行为失去了监督。
3、村干部思路不活跃,认识不足。有的村干部只会怪没有资源、没有资金、没有好政策,怨天尤人,只抱怨工作难做,干部难当,他们对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思路未激活,“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激励机制方面没有形成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对发展集体经济束手无策,领导无方,感到前途渺茫、日子难混。殊不知,任何一个地方都有优势可找、都有潜力可挖。
二、加快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对策与思考
1、理清思路,努力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是大力开发集体资源。田地资源较丰富的村,须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引导农业规模经营,推动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形成区域特色,提高农业效益;二是做好“以地生财,筑巢引凤”工作。通过招商引资,建工业园区,大力招商引资办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农村工业化;三是开展物业租赁等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按照科学利用的原则,发展物业管理等有偿服务业?熏对那些集体闲置的土地、渔塘、房产等实行租赁经营,积极实施项目开发,兴办各类集体经营项目,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搪下村楼宇经济方面已经取得较好的经验,他们充分发挥本村交通便捷,地理条件优越等优势,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集体经济原来比较薄弱的村,驻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一定要千方百计想办法,切实把壮大村集体经济,尽快脱贫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利用闲置的房屋、地皮,以集体所有的土地.房屋通过租赁、改造等形式,实行业主经营,集体一次性或分收取土地租金,盘活资产,提高利用率,增加集体收入.2、大胆创新管理机制,形成良好发展局面。切实加强村级事务监督管理,把工作的侧重点放在完善和落实各项制度上?熏严格村级各项管理制度,促进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一些发展项目、承包工程等重大事项,须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成立村民议事会,全体村民参
加,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真正落到实处,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财务制度,严防挪用集体资金,建立议事机制,提出并公开讨论村事务,提交村党支部研究决定,同时,监督村集体资产运营情况。大力宣传新形势下带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先进典型,形成良好创业氛围,共同营造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以项目促发展,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3、选准村级领导班子和干部,强化培训提高。一是注重德才兼备和群众公认的原则,真正选把有能力、有本事,会干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村干部,二是注重优化班子结构,注重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努力形成合理的年龄、知识、优化村领导班子的群体结构,实现村领导班子的最优搭配,达到知识互补、性格相容,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三是开展系统性培训,培训对象要覆盖村干部、村党员和全体村民,并根据不同对象量身定制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培训内容要涵盖思想政治、政策法律、手艺技能等,并根据不同对象的需求确定内容,增强培训的有效性。培训主体可邀请党政领导、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作培训,地点可在村委会、田间地头等,增强培训的吸引力。
总之,村集体要“有钱办事、有人管事、有章理事”,这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解决了“有钱办事”问题,才能调动干部积极性,达到“有人管事”的要求;“有章理事”是制度保证,确保村集体经济及各项工作健康发展,三者互为一体,缺一不可。其中,“有钱办事”是实现“三个有”目标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把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强农村发展后劲,推动“三农”工作健康发展置于农村工作的首位,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紧迫感和自觉性。通过扎实有效的抓发展、抓创新,不断增强“造血”功能,从根本上改变村集体经济发展乏力的现状
村级集体经济该如何发展壮大——山东省宁阳县三个村给出各自答案
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的新形势,如何增加村级收入,为群众生产生活搞好服务,成了基层共同关注的话题。山东省宁阳县的一些基层组织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采取的“新鲜招”和“活路子”,着实会让人耳目一新,深受启发。
宁阳镇沙岭村: “沙”里掘金路子宽
村庄因建在沙窝地里而取名。过去,沙岭人在沙窝地里忙活来忙活去,使尽了浑身解数,还是在沙窝里混穷。现如今群众人均收入达到4275元,村集体固定资产达到了300多万元。有何“妙招”?
“招”一,思想生“金”。1998年村支书石福振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走东家,串西家,引导群众转变思想搞调整。当年里村发展起桑园40多亩,第二年便形成了上百亩的规模。桑蚕业上去了,蚕药肯定有市场,于是村里建起了自己的蚕药厂,经过几年运作,企业固定资产达到了1000万元,流动资金达到了200万元。
“招二”,科技生“金”。村两委认为:光靠思想生“金”还不行,还要依靠科学技术来生“金”。为了增加蚕药厂的效益,石福振带领村干部到一些大专院校“求经问宝”。经过专家教授的点拨,企业在很短时间内膨胀了资本,拓展了生产规模。
“招三”,环境生“金”。村两委意识到,没有一个平安的环境,经济上去了,但也长久不了。于是村里设立了报警电话,以村干部和民兵连为依托,成立了报警服务中心,这样就组成了村里的110系统,这下村里发展经济有了保障。
乡饮乡南赵村: “三绿”拓出富裕路
过去的乡饮乡南赵村,既没有资源优势,也没有地缘优势,是出了名地穷村。而现在,群众日子过得富足殷实,村集体经济格外红火。这要归功于村两委带领全村人正走着的“三绿”之路。“绿色食品”走市场。南赵村一些农户有加工粉制品的传统,但一直没有形成规模。村两委在经过一番论证分析后,千方百计把这一产业做大做强。手工粉皮,张张是金。目前,全村粉制品加工户发展到436户,年产粉皮750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2250万元。为了让加工户形成合力,村里建立起粉制品公司,组建了粉制品协会,在促进了群众收益的同时,也促进了集体增收。
“绿色银行”储金银。1991年村两委号召群众在房前屋后,河边路旁的空闲地上栽植树木。他们率先实行了林网绿化权拍卖,推行“股份制”经营,将路段承包给群众,并实行集体栽植、群众看护、利润分成。十年树木变成金。2001年南赵村林网树木更新采伐,全村一次性收入超万元的农户达到60多户,最多的一户收入3.6万元,村集体收入也因此而增加。
“绿色农业”添富路。“绿色银行”建起来以后,村两委又琢磨起了其它挣钱的招。经过分析论证,他们利用林下空间发展林草间作,以种植带动畜牧业发展,实行林、草、牧一体化,开发出了现代“绿色农业”的新路子。
伏山镇桑庄村: 外来企业助增收
伏山镇桑庄村有种植有机菜的传统,村里几年发展起有机菜近千亩。如何拉长产业链条,增加有机蔬菜的附加值,是村两委思考了良久的问题,为了把有机蔬菜产业做大做强,他们积极吸引外地客商投资,有机蔬菜通加工企业紫阳公司落户该村,仅厂房租赁费和蔬菜加工提成,村里每年增加收入10多万元。
第五篇:村发展集体经济规划
某庄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规划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意义重大。为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提升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现就实施“强村固基”工程,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载体,以创先争优争做为动力,以增强村级班子活力、增加村级集体收入、规范农村干部管理、规范村级工作运行为重点,大力实施“强村固基”工程,探索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加快推进农村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发展模式创新,努力实现村级有好带头人、有集体收入、有活动场所、有管用制度、有满意服务“五有保障”目标,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新泰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2.目标任务。到2013年底,使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部建立稳定的收入来源,经营性收入3万元以下的村集体积累明显增长;到2013年底,经济薄弱村得到全面转化,基本消除3万元以下的村,5万元以上的村逐步增长;到“十二五”末,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大幅增加,逐步形成村级集体经济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村级组织服务功能明显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
二、具体措施
1、立足自身优势,经营集体资产增收。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鼓励村集体通过招标拍卖、重组置换、出租租赁、参股经营、联合开发等方式,盘活各类闲置资产,依法、合理、有序开发利用各类自然资源,完善集体产权有偿使用形式,实现资产的资本化运作。
2、培植主导产业,依托农业产业化增收。引导村集体围绕实施“强村固基”工程规划,积极培育村级特色主导产业,大力培植农产品加工、储运、销售龙头企业,通过资产入股、管理服务等方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分享经营成果,增加村集体收入。
3、发展合作组织,提供优质服务增收。大力推广集体经济发展,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村集体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或专业生产协会等合作组织,通过提供生产管理、技术指导、信息服务,适当提取管理服务费用。
4、大力招商引资,狠抓项目建设增收。鼓励村级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兴办发展企业,采取招商引资、吸引民间资本投资等方式加快项目建设,通过税收返还、利润分成等增加集体收入。精心筛选惠农项目,积极对上争取,通过扶持资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集体实力。
5、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二三产业增收。积极搞好腾空土地的复垦和综合开发利用,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来增加集体收入。鼓励村级在开展公共服务的同时,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开展有偿服务,增加集体收入,提升自我发展水平。
三、组织领导
1.落实职责任务。各村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负总责。乡组织办充分发挥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作用。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发挥职能,制定扶持政策,细化目标任务,强化督导调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强化规划编制。各村要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纳入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要立足各村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乡“强村固基”办公室督促抓好贯彻落实。
3.严明考核奖惩。把实施“强村固基”工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科学发展考核和党建专项述职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衡量村级班子,作为衡量村支部书记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严格考核,和支部书记绩效工资挂钩,兑现奖惩。
4.营造浓厚氛围。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舆论宣传,积极营造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巩固基层基础的浓厚社会氛围。要大力培树工作典型,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推动全乡村级集体经济迈上新台阶,村级组织建设再上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