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性:一项未完成的事业》读书笔记
《现代性:一项未完成的工程》读书笔记
一、古派与新派
本文从现代性的起源出发,从古派与新派的论争中得出现代性的概念。“现代的”这一词最初是在5世纪晚起开始被使用的,当时是为了将刚确立正式地位的基督教同之前的异教区分开来。“现代性”的多变内涵一直体现着时代意识,每一时代都这样与古典时期相连,以把自己理解为新旧交替的成果。这样的情况不仅仅存在于作为我们新时期开端的文艺复兴时代。在查理大帝时代,在12世纪,在启蒙时期,都存在着这种“现代”—也即是说,在每当欧洲出现一种革新古典传承的新时代意识的时刻。在这个意义上,直至法国17世纪晚期现代派与古派、即与提倡古代时期口味的古典主义之间的著名论战,古典都作为标准和值得效仿的典范。随着法国启蒙的完美主义理想的产生,随着由现代科学所激发的对无穷的知识进步和社会与道德不断改善的想像的产:生,人们的目光才逐渐摆脱了古典时期经典作品对各个现代时期所具有的影响统治。最终,现代派用浪漫的来对抗古典的,在一个被理想化的中世纪里寻找它自己的过去。在19世纪的进程中,这种浪漫派释放出一种极端的现代性意识,这种意识摆脱了所有历史关联,整体上保留的只是一种对传统、对历史的抽象对立。
二、现代性的两个方面(维度)
为了更好的理解现代性,我们可以从文化的现代派和社会的现代化两个维度入手。新保守主义将或多或少成就可观的经济和社会的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棘手的负面影响的责任推到文化现代派的头上。而由于新保守主义对备受欢迎的社会现代化进程与对积极性危机怨声载道之间的关联闭口不谈,由于它不去揭示造成劳动态度、消费习,眨、需求水准和娱乐导向变化的社合结构原因,因此只好将表现为享乐主义、缺乏身份感和责任感,表现为自恋、脱离地位和成就竞争的,直接归罪于一种只是非常间接地介人了这些过程的文化。而这些未经分析的原因的空位,不得不拿那些仍对现代派工程深感责任的知识分子来替补。支撑着今天的新保守主义的气氛基础的,绝不是对一种泛滥的、冲出博物馆进人生活的文化的二律背反结果的厌恶感。这种厌恶感并非由现代派的知识分子带来的,它更深刻的根源是对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反应,这种进程在经济增长和国家的组织效率命令的压力下,更为广泛地介人已形成的生存方式的生态环境和历史生活空间的内部交际结构之中。新保守主义的学说却恰恰不去关注这种社会进程,他们将自己没有澄清的原因投射到一种任性的颠覆性文化及其维护者层面上。
三、启蒙运动的工程
现代性很好的体现在启蒙运动中。规代派的理念和欧洲艺术的发展一直血肉相连,而被我称为现代派工程的,只有在我们放弃此前只是把它限制在艺术上的观察,才能显现出来。另一方面,专家文化与大众之间的距离继续拉大。文化中通过专业操作和反思而获得的成果无法毫无前提地为日常实践所有。相反,随着文化的理性化,生活空间的传统实质被贬低,面临着贫困化的危险。到了20世纪,这种乐观主义已踪影全无。而问题依旧存在,思想家们的分野依然是:究竟他们是应该继续坚持启蒙的目的—无论这些目的是多么支离破碎,还是应该承认现代派工程的失败,或者是想看到那些没有渗人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和理性管理的认知潜力得到抑制,这样依赖于暗淡无光的传统的生活实践就能够仍旧不受其干扰。即使在那些今天组成了像启蒙的后卫队的哲学家那里,现代派工程也是支离破碎。他们各自只信任理性细化后的某个因素。
四、三种保守主义
关于现代性的前景,作者认为并不乐观。目前在整个西方世界多多少少地产生了一种促动批判现代主义的潮流的大气候。对此,错误地扬弃艺术和哲学的失败设想遗留下的冷静意
识,文化现代派的日趋明显的死胡同,都成为了保守主义立场的托词。
年轻保守派将美学现代派的基本经验和揭露非中心化的、从所有认知和目的性活动的约束中,从所有劳动和实用性的命令中解放出来的主体性据为己有,并与美学现代派一同逃离出现代世界。
老保守派根本就不为文化现代派所动。他们用怀疑的目光关注着实质的理性的塌陷,科学、道德和艺术的细化区分,现代的对世界的理解及其程序理性,同时倡议(马克斯·韦伯在其中看到的是向物质理性的倒退)重返现代派之前的立场。
最为对现代派的成就表示肯定的是新保守派。他们对现代科学发展表示欢迎,只要它超越自己的范围是为了推动技术进步、资本发展和理性管理。此外,他们倡议推行一种缓解文化现代派爆炸性内涵的措施。
第二篇:《现代性》读书笔记
《现代性》读书笔记
《现代性》读书笔记1
现代性的序曲阶段: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标志
人开始了自我发现,教会受到了质疑,社会的宗教色彩开始淡化,个人主义的种子开始发芽,世俗生活逐渐获得了肯定。
韦伯:除魔化,理性化
现代国家的概念:技术性的人工制品;人间的社会契约,自然权利和意志的保障,摧毁了中世纪政治的神学基础
核心:个人乃是最高的价值,个人及其权利是社会的法律、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根基。
经济:资本主义和工业主义从16、17世纪开始发展,它们在特定的条件下联姻,从而使得商品经济的规模爆炸性地增长,中世纪庄园自给自足的经济遭到了不可逆的毁坏。
哲学: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奠定了现代主体哲学。笛卡尔式的理性主体既是自然身体的对立面,也是自然世界的对立面。
理性是现代性的核心观念
韦伯:理性作为现代社会组织形式的内在根基。无论是现代国家,还是现代企业,其组织方式的内在脉络都是理性。现代社会机构充斥着这种计划性。
19世纪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之后——现代性的成熟时期
固定的民族—国家、自由民主政制、机器化的工业主义、市场化的资本主义、主体—中心的理性哲学、权力的理性巧妙配置的社会组织,以及所有这些之间的功能联系。
现代社会塑造了现代意义上的个体,锻造了他们的感受,锻造了他们的历史背影;同样,这个现代个体对现代生活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复杂经验。
现代性的危机:各种各样的后现代主义是反现代性的最新、最暴躁和最激进的表达。
第一章:现代生活
波德莱尔眼中的现代性,就是现代生活的短暂性、瞬间性、偶然性。都市生活的碎片化和转瞬即逝导致现代人有着冷漠、厌世和对对象的惊人的不敏感。
大都市的生活让理性的心理状态和货币经济形式相互强化。货币“一方面使非常一般性的到处都同等有效的利益媒介、联系媒介和理解手段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又能够为个性留有最大限度的余地,使个体化和自由成为可能。”劳动分工专业化趋势让个体人性不完善,每个人都是都市机器的一个零件,都市使人异化和非人化。
18世纪的自由主义发现了普遍性的个人主义:所有人都是具有普遍人性的自由平等的个人。
19世纪的浪漫主义发现了非普遍性的个人主义:自由的个人之间彼此还保持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赋予个体追求与众不同的荣光气质。
都市人需要同大量的他人打交道,但是这种接触是功能主义的、表面性的、浅尝辄止的、非个人化的。“次要接触代替主要接触,血缘纽带式微,家庭的社会意义变小,邻居消失,社会团结的传统基础遭到破坏。”
对于本雅明来说,现代社会中街道上的人群是现代性的新奇植物。对于这样的大众,现代性经验就是震惊。它们并未形成资产阶级的丰碑,而成了历史废墟。本雅明想通过“救赎”,也就是总体性来修复分裂的现代性。
工业化催生了都市,都市强化和再生产了工业主义,颠倒了农业乡村的主导地位,都市吞噬了乡村的生活方式。
第二章:现代资本主义
现代性和资本主义差不多同时萌芽,现代性不是一个概念,而是各种各样的叙事。现代性的发生,就是同过去进行断裂:制度的断裂、观念的断裂、生活的断裂、技术的断裂和文化的断裂。现代性,是一个祛魅的过程。
现代性的开端,源于马丁路德的新教革命。新教改革奏响了个人主义的序曲,教廷的势力衰微,君主的权力增强,社会世俗化潮流不可遏制。
韦伯发现现代西方理性主义的根源驻扎于经济生活之中,而这种经济理性的行为取决于“人的能力和气质”。清教徒将克勤克俭,艰苦劳作看作是获得上帝恩宠的唯一方式,是对上帝应尽的责任。他们大量积累财富,却不奢侈消费,结果便是“资本主义的过度积累”。清教徒当作天职的勤勉变成了现代工人对职业的安分守己。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现代国家体制都有理性的烙印,其组织手段都是建立再条文基础之上的形式法。
马克思从生产方式的角度出发探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起源。资本主义社会主要是围绕着商品生产、交换、消费来组织的,利润是根本目标。资本主义社会所有东西都标上了市场价值,所有东西都被抽象化,人与人的关系也抽象为物与物的关系。劳动力的商品化过程,被马克思看作“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事实上的基础或起点”。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成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主轴,无产阶级是现代社会的掘墓人。
桑巴特认为消费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产物。奢侈品消费的增长,影响着工业生的组织。
理性社会是除魔化的,商品社会是市场化的,奢侈社会是欲望化的。
福柯从权力关系入手,认为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分野就是一种权力和另一种权力的差异。一方是巧取豪夺的、强征的、压迫的、暴躁的、粗鲁的,另一方是激励的、生产的、创造的、投资的、管理的权力。从惩罚制度的变迁上看,现代社会对身体的惩罚术是规训,它不再镇压和消灭身体,而是改造和利用身体,从身体刑到监狱的产生就体现此特点。
第三章:现代观念
政治上:
马基雅维利:政制和统治是最高目的,德行屈服于政制,政制的实践可以将德性弃置一边,意志可以选择政制。
霍布斯认为政制应该在自然法的基础上生长出来,自然权利作为自然法制约了德性。
洛克认为人们联合成为国家和置身于政府之下的重大的和主要的目的,是保护他们的财产。
从马基雅维利到霍布斯到洛克,现代国家概念形成:这是一个世俗的被谋划的国家,它是个人的自愿联合体,国家的根基在于个人的权利和意志,其合法性是同意性的契约。
卢梭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他勾勒了一个自由而平等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每一个结合体以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转让给整个集体。社会契约是他理想的社会状态。
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发现了“人”,人文主义诞生了。人可以通过手段和技术达成自己的目标。
现代科学也成长于这个时期,人作为一个认知主体站在了自然的对立面。人和自然展现出一种对抗关系,人要借助理性将自然征服,人是统治和主宰自然的中心。
经济上:
亚当·斯密认为个人利益不一定同他人利益发生冲突,它可以促进人和社会的利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相协调,借助的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国家不应该干预经济生活,个人应该有充分的经济活动的自由,自由的市场促进国家财富的积累。
第四章:工业主义和民族—国家
吉登斯将工业主义定义为:无生命物质能源在生产和流通商品的过程种的运用,如蒸汽动力、电力等的运用;生产和其他经济过程的机械化,是人力和机器的组合;工业主义还意味着制造业的普遍推广,在这种制造业的推广过程中出现了产品的生产流程;生产流程一旦被制度化,就会出现集中性的生产地点,即工厂。
马克思认为劳动力商品化是资本主义诞生的基础性前提,但这同样也是工业主义的条件。
卢卡奇认为,人“是被结合到一个机械体系中的一个机械部分······无论他是否乐意,他都必须服从它的规律。”“存在着一种不断地向着高度理性发展、逐步地清除工人在特性、人性和个人性格上的倾向。”
福柯将工厂看成监狱,也把监狱看成工厂。这种规训式的工厂—监狱已经密布整个社会的肌体之中,这种协作方式给传统的家庭生产方式予以打击。
工业主义强调生产体系中的生产过程和技术手段,机器成为决定性的手段,它是“对物质世界的非生命资源的利用。”
工业主义还促成了民族主义的形成。社会分工仰仗一般性、基础性、标准化、普及化的教育,这种教育,只有类似现代“国家”教育体制才能做到。“现代人无论如何用不着效忠某位君王,忠实于土地或者信仰,他要忠实的是一种文化。” “民族主义是为使文化和政体一致,努力让文化拥有自己的政治屋顶”。
本尼迪克·安德森将民族看成一个“想象共同体”。“垂直—纵向”式的宗教共同体的衰落,王朝的衰落,神谕式时间观的衰落,印刷业的发展,促进了旧的共同体的衰落和新的共同体的崛起。观念和政治实践同样也可能促进民族国家的形成。
第五章:现代性的冲突
18世纪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奠定了第二个阶段高度成熟的现代性。大革命后出现了三股意识形态: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社会主义。
以工业资本主义为实践形态的自由主义在19世纪取得了压倒性胜利。
但是,现代性在突进,反现代性也在突进。文化的现代性也在攻击技术的现代性。现代性在遭到了政治上的共产主义、文化上的现代主义的攻击后,还遭到了哲学上发端于尼采的后现代主义的攻击。尼采将美学上的现代主义和哲学上的后现代性嫁接起来:要以审美的方式——而非理性的方式来看待世界和人生。尼采,通过海德格尔,直到德里达,这个传统使得整个现代哲学的大厦坍塌了。后现代性是现代性的激进表述,也是对现代性的抛弃和排斥。
《现代性》读书笔记2
序言:1、今天与一二十年前不同,这个星球的每一片土地,除了鲜有的几个例外,都在顺应一场现今被称为“现代化”的急切的,强迫性的,不可阻挡的变迁,并被迫接受与之俱来的一切事物,包括持续扩大的人口过剩和它必将导致的社会紧张
2、现代生活方式可能会在很多方面有所不同,但是把它们联合在一起的恰恰是脆弱性,暂时性,易伤性以及持续变化的倾向
3、成为“现代”的意思是急切地,强迫性地去进行现代化,不只是“成为”,更别说使其身份保持不变,而且是要永远处于“变化”中,避免完成,保持未定状态
在任何阶段和任何时间,一直处于“事后”状态也是现代性一个不可或缺的特点
4、现代性整体因其强迫的,急切的现代化而从之前的时代凸显出来,而且现代化意味着液体,溶解和熔炼
与其说现代智力主要着迷于熔炼技术,还不如说着迷于设计将被熔化金属顷注于其中的模具以及使之保持这种形态的技术。现代智力技术追求的是完美
前言:论轻灵和流动
1、秩序的可靠和坚固,是人类自由力量的典型产物和结晶。这种坚固和可靠是“松开闸门”的总的结果:是解除管制,自由化,灵活化,弹性化的结果,是技术的速度,扩散和顺从的结果
换言之,是技术允许制度和它的自由的行动者实行快速分离,允许它们相互回避的结果
2、我们正从一个前设的“参照群体”时代走向一个“普遍观照”的时代
这一时代的模式和框架,不再是已知的,假定的,更不用说是不证自明的,它们中有许多是相互冲突的,戒律之间相互矛盾,每条戒律都被剥除了许多强制性的,约束性的力量。而且它们的特征都已改变,因而都已依每条戒律的任务情况按条目重新分类,这些戒律不是先于生活政治而存在并塑造生活政治的话语框架,相反,这些戒律是生活政治的结果,是生活政治的转变重新塑造了这些戒律
“液化”的力量已经从“制度”转移到了“社会”,从政治转移到了生活政治,或者说,已经从社会共处的宏观层次转移到了微观层次
3、我们对现代性的看法,就是一种个体化,私人话的观点,编造模式的重担和失败的责任,都首先落到了个体的肩上,依附和互动模式的转变——“液化”已经开始。
这种模式在今天具有可塑性,但是像所有的流体一样,这种模式不能长期保持它的形态。塑造它的形态比保持它的形态更为容易
固体是一次定型,并且一劳永逸。保持流体的形状要求长期予以密切注意,同时保持警惕,并付出持久的努力,而且即使是这样,这种努力取得成功也只是一种预想
4、流动的现代性的到来,已经改变了人类的状况,系统性结构的遥不可及,伴随着生活政治非结构化,流动的状态这一直接背景,以一种激进的方式改变了人类的状况,并且要求我们重新思考那些在对人类状况进行宏大叙事时起构架作用的旧概念
5、现代性的意义非常丰富,借助许多不同的标识,我们可以追踪它的实现和随后的进展。然而,现代生活和现代背景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也许是差异产生差异,也许是它们的所有其他特性都源于一个关键特性:时间与空间的变动关系
6、在现代性中,时间具有历史,这是因为它的时间承载能力在永恒扩张——空间(空间是时间单位允许经过、穿过、覆盖或者占领的东西)上的延伸,一旦穿过空间的运动速度成了人类智慧,想象力和应变能力的体现,时间也就获得了历史
7、由于速度新近获得了可变能力和扩张能力,现代时代已经成为了征服空间的武器。
在现代时期里,运动速度和更快的运动手段在稳步增加,掌握了最为重要的权力工具和统治工具
第一章解放
1、个体化指的是人们身份从承受者到责任者的转型和使行动者承担完成任务的责任,并对他们行为的后果负责,换句话说,个体化存在于自治——根据法律上的权利的建立之中,而不管事实上的自治是否已经很好地建立起来
2、现代性用强制性的社会地位的自主代替了他主
早期现代性的脱域是为了重新嵌入,脱域是社会认可的结果,而重新嵌入却是摆在个体前面的任务
作为承袭而来的社会归属的家庭出身已经被虚构成员资格的社会阶层的目标所代替。前者是一个归属的问题,后者(成员资格)却包含了一个巨大的成就标准,社会阶层必须是加入进去的,而且成员必须连续地在一天一天的行为中更新,再确认并得到检验
事后看来,可以说阶层分裂(性别分裂)是使自我独断权利变得有效的获取资源机会不平等的副产品。各阶层在有效的身份范围和在选择以及利用的便利上都不相同,人们拥有的资源越少,拥有的选择也就越少,就不得不通过数量的力量,紧密团结并从事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的脆弱
3、正如贝克指出的,一个人如何生活变成了系统性矛盾的传记性解决办法,社会仍然在制造风险和矛盾,正是应对处理这些风险和矛盾的义务和必要性,正在被个体化
4、对于个体来说,公共空间就和一个私人焦虑被投射于其他的巨大屏幕差不多,它不断地私人化,或者在放大投射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取新的总体性品质:公共空间是一个公开承认个人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地方
“社会”总是与个体自主保持一种模糊的`关系:个体即是社会的敌人同时又是社会的必要条件,但这种注定要持续下去的模糊关系状态中,威胁与机会的比率在现代历史的进程中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5、沉重的现代性时代,竟然是一个模仿建筑或园艺方式来形塑现实的时代,建构服从理性裁定的现实,应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并按照严格的程序规则进行,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在这种建设开始之前,所有的一切都被设计好了。这是一个制图板和蓝图的时代,一个希望用立法手段来让理性进入现实的时代
6、在今天,任何真正的解放,需要的是更多而不是更少的公共领域和公共全力
第二章个体性
1、我认为,秩序的意思是指单一性,稳定性,重复性和可预见性,在一个情境中某些事情比在其他情境中发生的可能性要大的多而且其他的事情更不可能发生或者是根本不可能发生,有且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把这种情境称为是有秩序的,同时还意味着在某地的某人必须干预这种可能性行,未雨绸缪控制场面,密切注意那些事情以使其不会随意的发生
2、(使“到处寻找”式的生活特性化的)身份认同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与其说是解放的工具和手段,不如说是自由再分配的工具和手段
3、消费社会的旗帜是“身体的良好感觉”,因而是一种无特定标准的主观体验,它同时使人处在永恒监督所导致的“持续的焦虑和渴望的状态之中,永不满足、永不确定。这便需要购物以“驱除心魔”、变得确定和自信。继而,对消费品的依赖性成为保持不同自由和获得身份自由的前提条件
4、生活在一个为富人的利益而设计的相同世界里的穷人越受到诱惑,便越感受到贫困的现实,进而便越能激起对片刻快乐的尝试选择。但由于个体资源的丰富程度制约着选择的范围以及承担错误选择结果的自由,(消费)社会等级末端的弱势群体为降低无趣感的解除束缚行为可能使他们面临着悲惨、痛苦、苦难,以及永远增长的、破裂的、没有关爱和希望的生活
第三章时间/空间
1、陌生人的相遇是一件没有过去的事情,而且多半也是没有将来的事情
结果就是,都市生活要求有相当特殊和熟练的技巧:礼仪客套规则
让都市环境成为一个利于和适宜个人礼仪客套行为的地方,意味着要提供作为这样一个公众形象人人都可以分享的空间,这是一个没有被推动,被强迫或者被欺骗去摘下他们的面具,以让他们随心所欲,展示自我,它是这样一个作为普遍的善,作为共同任务和作为这样一种生活方式而展现在它的居民面前的地方
2、列维·斯特劳斯指出无论在何时,只要存在着应付他者不同性的必要,人类历史中通常运用两种策略:一种是人的禁绝策略,通过监禁、流放或屠杀制造空间上的隔离,如“禁止进入的空间”,二是人的吞噬策略,通过容纳、吸收和吞没以终结或消灭他者的差异性,如“消费空间”
3、沉重的现代性是一种大量占有的现代性,一种越大越好的现代性,是领土征服的时代
取决于硬件规模与质量的财富和权势往往是缺乏活力的,既不便移动也难以操作
在对空间的征服中,时间必须具备适应性和柔韧性,而且首要的是要有收缩性
4、固态的现代性是一个相互承诺的时代,液态的现代性却是一个解除承诺,捉摸不定的时代,在流动的现代性中,是那些最为捉摸不定的人。那些自由行动而不被注意的人在统治着
5、时间的瞬时性改变了人们共处的形式、参与集体事务的方式,“对持久性表示冷漠并避免持久性的文明”使得过去处理生活事务的习惯失去了作用和意义、对行为后果的责任意识淡漠使得人们得过且过——人类文化、道德纽带依赖的两大支柱(对过去的记忆与对未来的信念)消散了。
第四章劳动
1、液态社会破除了固态社会中的劳资关系,使资本与劳动力之间的关系不再如以往那样牢固,资本更依赖消费者,以往资本与劳动者之间的强联系被解除了。
液化的、流动的、解除控制的、形式分散的现代性,预示着轻快的、自由移动的资本主义的出现
2、福特式的工厂是固态的现代性下工业生产的典型,其运行建立在机械生产的基础之上,受到劳动力的限制,劳资关系是相互依赖、共同生存的。
而以微软为代表的现代企业则破除了由空间限制导致的劳资关系的固定
鲍曼将这种情况称为丢掉笨重机械与劳动力负累的“轻装旅行”。由此导致的一种结果是,资本不再过多注重劳动力所能提供的生产者的价值,转而把目标集中在消费者的价值制造上。
劳动失去了其在固态资本主义时期的中心地位,不再能够提供可供资本环绕和可资自我界定、确立自我身份和生活计划的基准,个体生活难以保障固定与安稳
液态社会的时空关系变化促使了劳动力的贬值、分散与流动
鲍曼从劳资关系的液化侧面说明了如今资本逃逸、失业潮涌现等现象出现的原因
第五章共同体
1、所有的共同体都是假定的,是在个体选择之后而非个体选择之前,是计划的东西而非现实的东西
2、“爱国主义”赞扬人们的“不结束”和易适应性(可塑性),有着“紧密结合、携手合作”的长期有效的号召,可能激发起“吞噬策略”
“民族主义”不怎么信任选择,强调命中注定的归属,更可能与“禁绝策略”结合
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区分了“我们”与“他们”,形成了“非此即彼”的情况。共同体的团结,伴随着排斥与净化,而对相似的“我们”的渴望,在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和不安全性的流动性的现代,是无法平息与缓解的。这一共同体或团体是恐怖和焦虑的避难所,它分割了信任、关爱的区域”与“风险、怀疑以及永久警惕的荒野
3、现代的共同体是一种衣帽间式的共同体,它需要一个“能够把有类似潜在兴趣的个体聚集起来”的“舞台场面”,在这个场面上,人们可以把其他分歧暂时搁置在一边,就好像去剧院看演出之前要把外套和帽子留在衣帽间。大街上各式各样的人走进剧院观看表演,脱下各式各样的着装,穿着适合这一场所的得体的服饰,它指的是每个人怀着自己的兴趣在这一空间中寻求共同的善。等到散场,每个人又穿上各式各样的衣服回到大街上。每个人在各自独立的一疲惫的天结束后,抛弃维特根斯坦式的忧郁独处,参与到集体的狂欢中。无论哪种都像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带着自己独立的兴趣,又能关注公共的事业
《现代性》读书笔记3
看完了吉登斯的《现代性的后果》,说实话,没什么感觉,作者在书中引用了很多其它人的著作和观点,对于我来说,理解上有些困难,导致我可能只能把握住作者著作非常小的一部分观点,甚至还可能是作者批判的观点。这听起来有点讽刺,就像当初维特根斯坦看完罗素给他书写的序后便断言罗素根本就没看懂。这也许就是现代性的一个魅力所在,当初爱因斯坦发表完相对论,全世界不也没几个人理解吗?但是哲学、社会学这些著作,又不可能像理论物理那样,有很明确的公式表达,只要抛弃常识,用理性思维去认识客观实在,建立符合客观规律的理论模型即可。而我读完之后,既不像读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黑格尔《逻辑学(小)》那样感到艰涩但最终仿佛改变了你大脑的结构一样,思考问题的角度方法都会发生改变;也不像读叔本华的随笔、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那样语言流畅富有美感;更不像读佛洛依德,有着清晰的逻辑线条,作者是将他的思考的成果体系按照一个脉络讲述下来,《现代性的后果》总是不停地罗列事实和其他作者的观点,然后再加以评说,但是最后结果显得比较开放,因为没有很多结论性的语句,而且可能因为他著书的时代经历着核危机,所以在书中多次提到核冬天之类的词。所以这可能是一个社会学家的著作吧,更加关注社会上的问题,我记得罗素在《西方哲学史》里讲黑格尔的时候曾经举过一个例子,但是最后补充道,黑格尔本人是不会用如此粗俗的例子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区别。当时我想过毛,毛到底有没有那么伟大?毛有他豪气蓬勃的诗词,也有针对广大无产阶级的粗俗的语录,其实这些形式都不重要,语言只是工具,真正有意义的是它所承载的思想,就像尼采的其它著作,相比《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读起来就艰涩许多。但是毛的思想境界到底达到了什么程度,或者说第一代领导集团,他们对社会的认识达到了什么样的高度以及他们的前瞻性如何以使得我们选择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我没看过毛选,也不像老师读过马恩选集,事实上,作为一个正式党员,我连共产主义宣言都没有读过,只是早期读过课本和一些读本,所以我没有答案。
吉登斯好像批判了历史目的论,我觉得自己断然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历史目的论,但是作者又没有细说,所以我没有在上面停留思考,但我又想到社会达尔文主义,但这又返回到作者说的另外一点,也是我始终有所疑问的一点,社会真的会越来越前进,人类真的会变得更加文明吗?从进化论的角度我觉得是的,但从某些角度来说,社会更像是社会中人类的一种意识形态的反映,这种反映会像物质推动生命体进化那样直接吗?辩证地看,人类的思想意识中始终对存在着善恶这对先验的概念,你如何阻止这恶的反映?这听起来太主观了,但事实难道不是这样吗?那难道可以干脆不要善恶吗?那社会岂不是更加沦陷了?现代性将人类的思想解放,于是也带来了一个缺点,那就是信仰缺失,如果连善恶都没了,那人类和机械还有什么区别?或许未来只能是这样才说得通,不然就像吉登斯提出的疑问一样,科学社会主义或者共产主义以后又是什么?如果按照进化论,这个地方不该有停滞啊?但如果科学社会主义不可达到,那我们为何还做此空想?打倒对上帝的信仰却建立起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从而再等待新一轮的思想解放?而且也像吉登斯说的那样,从来都没有证据证明社会不会发展到这些设想的对立面,而且在我看来,人类集体走向毁灭的说法似乎听起来更容易实现些——基于某些偶然因素而不是大规模的战争。
这里我有个疑问,为了提出这个疑问我先做些铺垫。社会形态的进步是否是由于思想意识的进步?(与前面讲意识的反映有不同之处,因为那里讲的更像是一个实时的系统,它不停地在反馈作用下调节自身,而这里强调的是一个崭新的系统的构建)我们只有先想才能行动,我们只有在很小的范围内才使用实践经验去获得知识然后产生新的理论,我觉得从这一点上说是事物先于意识的,(为防混淆,举个例子,当年美国试图搭建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如果实现了,那我们就可以得到肯定得结论,从这一点上讲,是客体的实在先于主体的思想,因为我们只意识到问题,并没有意识到结论,我们只提供了问题的条件,问题是经由条件自身的演化而得到结论)但从人类社会的整体未来来讲,都是在作设想,我们的结论有时候在我们的意识层面都站不住脚,为了提出我前面提到的疑问,我们不妨承认这些设想的合理性,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任何事物的演变,都与外界环境是分不开的,古代中国人不都讲天时地利人和吗?生物的进化都是很大程度上地取决与外界自然界,寒武纪生物大爆炸,恐龙灭绝,哪一个是生物自身演化的结果?生物在意识以外都体现了对外界很强的依赖性。四大文明古国的建立哪个不是因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所以社会进步科技进步这些都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物质环境,而且物质环境一旦改变,便引发出了科技和社会的改变,在这里吉登斯似乎很强调生态这一方面,他把生态问题作为现代性的最主要几个方面之一,这可以说成了人类道德层面的一个很重要的体现,那么这里在强调的就是人类也要去改变环境,维护环境的平衡。但是在这里我又断言,这永远都不能抵消环境自身的改变,这一结论从宇宙大爆炸那一刻似乎便已成为定局,因为这一范畴从根本上就秒杀了人类的意识,理性都终将难逃二律背反,意识又能走多远?而且没有理性的帮助,意识又能起到何种作用?所以现在我便可以提出我的问题,人类思想进步的速度是否赶得上物质世界变化的速度?我们有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建立所谓的科学社会主义社会?而最终社会的推动是根源于思想的进步还是物质世界的改变?如果社会的改变是被动的,那么它是否仍然是可控的?或者至少说是稳定的?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的最后没有告诉我们什么结论,全书似乎只是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或许他像维特根斯坦之类人,故意不将他的最重要的思想写在书中,而是要读者去理解书中含义从而得到这个结论,如果是从这点出发,我觉得吉登斯可能会和维特根斯坦一样失望。我在这里也只是提出一个问题,或许问题本身并不成立,我也没有任何结论。但是从哥本哈根会议,我似乎看到了些问题成立的先兆。
写到最后这里,我似乎脑子里也全剩下偶然、随机、虚无之类的词了,而我现在也无法将它们组合出新的东西,未来我们看到了很多,却又其实什么都没看到,所以或许非得坚持某种信仰,才不至于陷入悲观,但是又回到了前面所说,在现代性的社会里,这样的信仰能建立起来吗?而我更愿意憧憬的不是这无休止的逻辑层面的对立面转换最终获得的一个实在的统一,而是一个超越我现在意识的并超越这矛盾的也即否定之否定的结果。
《现代性》读书笔记4
主要包括本书第一部分的导言、现代性的断裂、安全与危险,信任与风险、社会学与现代性等四部分内容。本文是笔者阅读这五部分的内容后作出的知识梳理,以达到加深记忆,巩固阅读效果的目的。
在文书的导言部分,作者指明了写作的侧重点是依据文化与认识论的笔调。对于何为现代性,作者认为将现代型与时间段和地理位置联系起来并不能真正揭示现代性的主要特性。作者通过分析一些关于新时代的专业术语,指出此类现象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制度转变上,认为我们正在从建立在物质产品生产基础上的社会体系向主要地与信息相关的社会体系转变的讨论。并得出结论:认为这些争论更关注的是哲学和认识论的问题。作者通过分析利奥塔的扬弃“宏大叙事”的观点及一般意义上的对利奥塔的回应(认为一种首尾一致的认识论是可能存在的)。进而提出了自己的研究观点。
作者认为为了说明我们对于自身的迷茫(即认为关于社会组织的系统性知识是不可能获取的),这些迷茫主要是源自我们被超出我们控制的无法理解的事件所困扰,就必须重新审视现代性的特征。作者提出的论点的出发点是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断裂论”的解释。所谓断裂,是指现代社会制度在某些方面是独一无二的,其在形式上异于所有类型的传统秩序。作者认为理解断裂的性质,是分析现代性究竟是什么并诊断今天它对我们产生的种种后果的必不可少的开端。
在现代性的断裂这一部分内容,作者分析了现代性在内涵和外延上断裂的特点。并指出了现代性的断裂特性未能受到重视的原因(原因之一是长久以来受到社会进化论的影响,“进化论”可以按照一条“故事主线”来描绘历史)并提出了取代进化论的叙事或者结构其故事主线,即不能把历史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或者不认为它体现了某种组织与变革的统一性原则。进而作者提出了识别将现代社会制度从传统社会秩序中分离出来的断裂的若干要素:现代性时代到来的绝对速度;断裂体现在变迁范围上;现代制度的固有特性。
本次阅读的第三个部分是安全与危险;信任与风险。作者将安全与危险,信任与风险的讨论构成《现代性的后果》一书的一个实质性部分。作者认为社会学的经典作家都极为重视现代性的“机会方面”,而没能充分预见现代性的黑暗的一面,并举例说明(生态关系没有融入社会学之中;政治权力的强化行使;军事力量的发展)现代性具有破坏性的一面的危害,进而得出结论:我们今天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一个可怕而危险的世界,这足以使我们去做更多的事情而不是去假设:现代性将会导向一种更幸福更安全的社会秩序。
本次阅读的最后一个部分是社会学与现代性。作者对社会学与现代性的关系做了分析。作者从社会学中提出了三个被广泛使用的概念:第一个概念涉及对现代性作出制度性诊断;第二个概念与社会学分析的基本焦点“社会”有关,第三个是社会学知识和这种知识所涉及的现代性特征之间的连接点。
在对现代性的制度性诊断这里,作者分析了社会学中最著名的理论传统,即在解释现代性的性质时都倾向于注意某种单一的驾驭社会巨变的动力。通过分析,作者认为,现代性在制度性的层面上是多维的,每一个被各种传统详细说明的要素都发挥者自己的作用。在第二份概念社会学分析的基本焦点“社会”这里,作者认为各种研究社会学的学者所说的社会等同于民族国家。因此为了解释现代社会的性质,必须抓住民族国家的具体特征;其次,对于社会学的目标是否是解决“秩序问题问题”,作者认为应该把对秩序的探讨变为社会体系究竟是怎样把时间和空间“连接”起来的。强调在现代性的条件下,时间—空间伸延的程度比即使最发达的农业文明也高的多。但就时间和空间的跨度而言,社会体系的能力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扩张。为了认识作为整体的现代性的某些特征,我们必须深入地考察现代制度是怎样“适应于”时间和空间的。在第三个概念这里,作者通过论述关于社会学的两种著名的观点,提出社会学与其所进行的主题(现代性条件下的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必须用“双向解释”才能加以理解,认为这是一种反思性模式。社会学概的概念和发现,与“现代性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密切相关。作者认为要试图充分理解现代性的性质,就必须摆脱既存的社会学的种种视角,必须对现代制度的特别动力学机制和全球化范围作出说明,并解释其与传统文化断裂的性质。
第三篇:现代性的后果读书笔记
信任是爱
读《现代性的后果》关于信任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文化与传播学院
学号32013060143
传播学 三班 李杰
摘要
“信任可以被定义为:对一个人或一个系统之可依赖性所持有的信心,在一系列给定的后果或事件中,这种信心表达了对诚实或他人的爱的信念,或者,对抽象原则(技术性知识)之正确性的信任。”在《现代性的后果》一书中的信任一节,安东尼·吉登斯对信任做了如此定义,简言之,我认为,信任是爱。
关键词:信任 爱 现代性
目录
一、绪论
二、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
(1)基本特征
(2)动力机制
(3)全球化
三、信任是爱
参考书目
一、绪论
安东尼·吉登斯是战后英国重要的社会学家。在他的《现代性的后果》一书中,他从一种全新的角度对与现代性相联系的制度变革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在世纪终结时我们并没有进入后现代时期,而是进入了现代化的鼎盛时期,也就是在我们的这个阶段正是现代性的鼎盛时期,在这个时期,现代性的各种后果变得前所未有的急剧和普遍化。他对现代性的含义、特征、动力机制、制度性维度、全球化维度、现代世界中的信任和风险、现代性的后果等进行了论述,并在最后提出了未来的发展蓝图。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对书中论述的“信任”有颇多感受,我认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信任”是或不可少的因素。
二、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
(1)基本特征
现代性的基本特征是断裂,断裂是指现代化的社会制度在某些方面是独一无二的,其在形式上异于所有类型的传统秩序。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基本的社会需要,在各个社会中具有普遍性、在相当一个历史时期里具有稳定性的社会规范体系。人类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它是由一组相关的社会规范构成的,也是相对持久的社会关系的定型化。社会制度分为3个层次:①总体社会制度,或曰社会形态,如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②一个社会中不同领域里的制度,如经济制度、教育制度等;③具体的行为模式和办事程序,如考勤制度、审批制度等。在此看来,我们现代化的制度是一种全社会共同制定并共同遵守的契约,那现代
性如何去维护这个契约,我想靠的是“信任”,是社会中人与人的信任才使得契约得以长久的存在下去,并影响着现代化的发展。
(2)动力机制
吉登斯认为现代性与前现代的传统是断裂的,而使它与先前其他,时代区别开来的最为明显的性质就是现代性的动力机制。这一动力机制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时间和空间的分离;二是脱域机制的发展;三是知识的反思运用。
时间与空间分离,各地的时间不同,但是在同一国家都使用相同的时间,而在不同国家使用的则是不同的时间,但随着国家与国家的人之间的交流越发密切,交通工具改进,时间与空间渐被模糊化。而对于同一时间的使用则体现了在现代性的发展过程中,信任的作用,人们相互信任按同一时间进行活动,这样的统一便于人们生活,这种统一是建立在彼此信任之上的。
脱域机制,由于时间与空间的分离,脱域现象就产生了。在脱域现象中,信任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脱域是指从相互作用的地域性的关联和从对时间和空间的无限跨越而被重建的关系之中把社会关系提取出来。地域性的模糊推动现代性的发展,而作为个体,人类之间的信任使得这一过程更加流畅地进行着。
知识,这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这个世纪是知识的世界,人类从实践中获得知识,然后一代代传递知识,这推动现代化发展。在知识传递过程中,信任是不可少的因素,我们作为只是接受者需要对知识的传播者的信任,人类需要对已知只是信任,对掌握知识的人信任,这样现代化才能够发展,否则缺失了信任,我们不再会使用知识使我们的社会发展,因为我们不相信知识,这样社会发展便没有了推动装置。
(3)全球化
吉登斯认为全球化是现代性问题的根本性后果之一,现代性在内在的经历着全球化过程,而且它的影响在不断的增强。全球化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世界合而为一,各国关系更加密切,经济政治文化军事交流频繁,在这种状况下,相互的信任是维护全球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各国之间的相互信任,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使世界经济繁荣,推动政治全球化发展,使国际政治民主化进一步发展,推动世界文化全球化,使各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发展,推动军事全球化,使联合打击恐怖主义,反人类主义成为可能,正是因为各国之间的信任让合作成为可能,给现代化带来诸多好处。
三、信任是爱
“信任可以被定义为:对一个人或一个系统之可依赖性所持有的信心,在一系列给定的后果或事件中,这种信心表达了对诚实或他人的爱的信念,或者,对抽象原则(技术性知识)之正确性的信任。”在《现代性的后果》一书中的信任一节,安东尼•吉登斯对信任做了如此定义,简言之,我认为,信任是爱。爱的最佳的定义应该是真心对待某个生命体或物体(可以是人、物品、动物)。信任是一种爱,是对现代性发展中各积极因素的肯定。正是我们对这些积极因素的可依赖性持有信心,所以表达了对他们的爱的信念,在彼此的联系中产生了一种因信任而出现的默契,使得现代性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的认可,使推动社会的发展成为共识,现代性带给我们的这种信任在一定程度内是积极的,但是我们也不能过分的信任,当信任产生的好的结果走向一个极端,那么他又将撞向那个极坏的极端发展,这是对社会不利的,会给社会带来风险。信任是爱,控制好爱的尺度,发挥信任的积极作用,现代化发展将会在正确的路上走下去。
结论
吉登斯所认识的现代性是一把双刃剑,既有信任的一面又有风险的一面。现代社会制度的发展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一方面为人类创造了数不胜数的安全和有成就的生活机会,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不良后果。吉登斯向我们展示了现代性急剧膨胀带来的四种严重后果。我认为,信任因素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如果信任走向极端,现代性也必将随之急剧膨胀,也会带来严重后果。所以把持好尺度,让现代性留下好的后果。信任是爱,我们要控制好爱的程度。
参考书目:《现代性的后果》安东尼·吉登斯。
第四篇:《现代性的后果》读书笔记
现代性的后果
一、抽象体系与亲密关系的转变
1、抽象体系在日常生活中提供了大量前现代秩序所缺乏的安全。对抽象体系的信任既是时空延伸的条件,也是现代制度(而非传统世界)所提供的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的普遍性条件。在现代性条件下,就本体性安全而言,这种嵌入进抽象体系的常规是关键性的,然而,这种情况也造成了脆弱的心理奇特方式。
2、亲密关系的转变包括以下几层意思:
①现代性的全球化倾向与日常生活中的地域性时间之间的一种内在关系。
②自我构建作为一种反思性的“项目”,是现代性的反思性的一个基本部分;个人必须在抽象体系所提供的策略和选择中他或她的身份认同。
③建立在基本信任之上的自我实现的趋势:这种基本信任在个人化的情境下只有通过自我向他人“敞开胸怀”才能得以确立。
④个人和作为“关系”的情感纽带的建构受到相互自我开放的引导。
⑤对自我实现的关心,不仅是个人对几乎无法控制的带威胁性的外部世界的自恋式的防卫,而且部分地也是向全球化影响对日常生活环境冲击的一种积极调适。
二、信任与个人关系
在个人的早起发展过程中,对自我认同的稳定环境和周围环境(本体性安全)的基本信任,最初并不是建立在一种事物或事件的连续意义上的。相反,如我们注意到的,它是从对个人的信任中派生出来的,而且,它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建立起一种无疑会持久存在于生活中的信任他人的需要。对个人的信任建立在回应和它所包含的相互关系之上:相信他人的诚实是自我诚实和可靠干的一种最初来源。对抽象体系的信任为日常的可信赖性提供了安全保障,但是它的性质本身决定了她不可能满足个人信任关系所提供的相互性和亲密性的需要。
现代性对大规模的官僚组织的控制和“大众社会”的一般影响所导致的结果,是私人领域被“非制度化”了。换句话说,公众生活领域“过于制度化了”,其结果是个人生活变弱了,市区了原有的固定参照,由此人类的主体性发生了转向,在自身内部去寻找意义和稳定性。
三、现代世界中的风险与危险
1、风险强度。我们风险强度的东西肯定是跟我们今天生活于其中的环境“可怕的外表”的基本要素。现今全球所有危险中,核战争显然是潜在的最直接和最可怕的危险。
2、风险环境。风险环境在世界范围扩张,所有脱域机制都使具体的个人和团体失去对事物的控制。
3、风险经验。风险被非专业人士普遍承认为风险,这个事实是现代世界和前现代世界之间发生断裂的一个主要标志。
四、现代性的现象学
有两种关于生活在现代性社会中的感受是什么的设想在社会学文献中占统治地位,但它们似乎都不够准确。一是韦伯的设想,根据这种设想,理性的束缚越来越牢固,它把我们囚禁在官僚程序的毫无个性的牢笼中。第二个设想来源于马克思和其他许多学者。现代性是一个怪物。他觉察到现代性的影响多么具有破坏性,并意识到它是多么不可逆转。
现代性的现象学,每一种都以一种内在的方式与书本前面的讨论密切相关:
① 非地域化与再嵌入:疏远与熟悉的交叉点。
② 亲密与非个性:个人信任与非个人纽带的交叉点。
③ 专业化只是与对知识的再占有:抽象体系与日常生活中的知识能力的交叉点。
④ 隐私与卷入:实用主义的接受与积极行动的交叉点。
现代性是“非地域化”的,地点变得变幻不居。可这是一种符合的或者矛盾的经验,而不仅仅是共同体的失落。非地域化的一个特征是我们进入了全球化的文化与信息环境之中,这意味着熟悉性与地域性不再像从前那样始终联系在一起了。
五、日常生活中的脱技能化与再技能化
专业化知识是现代性条件下亲密性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表现为五花八门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建议,而且也出现在大量的书籍、文章和电视节目所提供的如何建立和搞好“关系”的技术信息中。
六、评价与反思
1、吉登斯认为当代社会正处于激进现代性时期,而未进入现代性,这一点我非常认同。在社会学和历史学的意义上来说,后现性指的是一种不同于现代性基本制度性特征(如资本主义、科层制、民族国家等)的社会秩序,在那里,人的生活方式与当代社会应有质的不同。至于当代哲学、文学、绘画、音乐等领域出现的种种潮流只能被称作后现代主义,它们实则是现代性种种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虽然对现代性做出了种种反思和批判,但本身没有超越和挣脱现代性。比如,现代压抑的城市生活给很多人造成痛苦,艺术家把这种痛苦转化为先锋艺术,而这些“痛苦”被商品化之后反而被创造它的城市生活所消费,这成为了“痛苦”再生产的条件。这是个典型的资本主义逻辑。
2、吉登斯现代性动力论的核心是脱域机制。我认为这是非常有创见的,它确实是现代社会具有普遍意义的重大特征。但是要用它来概括现代性的总体属性,是有些勉强的。脱域机制难以解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种种后果(包括贫富分化),也难以概括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而以上两点是公认的现代性的重要标志。而且我认为吉登斯在此处出现了一些逻辑混乱,他把脱域定义为现代性的动力似乎是为了突出自己理论中最具原创性的部分,但他又不能抛弃经典理论,因而把资本主义和工业主义定义为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这似乎又倒置因果之嫌。我个人觉得前者更像后者的结果:正是资本的持续扩张创造了大规模复杂性交往的实际需求(比如金融市场),正是生产领域日益细密的劳动分工和社会结构中的科层制产生了所谓的专家系统,而工业主义下的技术进步(互联网等)使时空的延伸在事实上成为可能。因此脱域更像是现代性的特征之一。另外,我对所谓的知识的反思性的重要程度也表示怀疑。我认为迄今为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进步还没有强大到直接影响社会制度性变革的程度,它们只是通过推动经济变革间接地塑造历史。即使是启蒙运动甚至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也不是天然的知识性反思的结果,社会内部结构性矛盾的变化起着远未重要的作用。
3、很多人指责吉登斯的理论有欧洲中心论的嫌疑,我认为这是无法否认的,他丝毫没有提及现代性与不同文明的关系。这里我提两点:
一、今天的被称为现代性的东西有很多是西方文明的自身个性发展的产物,这不等于其他文明的发展仅有这一种模式。只不过由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打断或者暂时压制了其他文明独特的发展道路,但不能说未来这些原有的可能性不会发挥出来。
二、即使是今天的现代性也有非西方文明的成分,例如根据弗兰克的理论,世界经济体系原本就是东亚的创造。
4、吉登斯的分析缺乏历史感。我认为这正是今天的社会学家与马克思的差距(我说的是总体上,我承认吉登斯对马克思的很多批评是合理的)。马克思通过经济史透视社会史,不仅追溯了重大社会问题演变规律,还对历史发展的各个环节给出了系统性的解释。尽管这种宏大叙事在今天遭到了质疑,但理论家至少应该说清各种社会现象的源流,以及历史中那些部分可以用因果律来解释,那些地方纯粹是自组织的偶然性造成的。比如,吉登斯要用脱域解释现代性,他首先应该追溯脱域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以及脱域通过何种具体的方式使世界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如果这一切仅仅源于钟表的产生,那就太令人震惊了。
5、我赞成吉登斯的乌托邦现实主义以及他对乌托邦基本原则的描述。我们必须保持对现有社会的批判力和对未来社会的想象力,但任何改造都必须与现实的社会要求相结合,并尽可能降低风险。在某种意义上,我承认传统社会主义失败的必然性,但不可否认苏联和中国几十年的伟大实践确实在某些方面创造了人类理想的图画,例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其教育实践中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正是对资本主义微观社会的批判和超越。我想这里离有一处吉登斯着墨不够的地方,那就是对现代社会所造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批判,尽管这些观点来自于一百多年前马克思主义,但毫无疑问,乌托邦必然是彻底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的社会。
另外,我不赞同吉登斯把希望寄托在发达国家的社会运动,甚至是跨国公司身上。未来乌托邦意味着对当今市场经济的重大改造,而发达国家是世界经济体系的受益者,可以通过转移矛盾来释放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相反,在亚洲、拉美等文化深厚的边缘地区,矛盾较为集中,工农群众与进步知识分子的结合更有可能接近历史的出口。
第五篇:《现代性的三次浪潮》读书笔记
《现代性的三次浪潮》读书笔记摘要
作者:任远
--《现代性的三次浪潮》读书笔记摘要
说明:以下的读书笔记是刘小枫在广州开办斯特劳斯读书班的产物。这个班先后读过斯密特的《政治的神学》、开尔森的《法和国家的一般理论》、斯特劳斯的《如何研究中世纪哲学》、《雅典和耶路撒冷》、《政治的概念评注》及《现代性的三次浪潮》。下面短的是我后来的整理的摘要,长的是最初的读书笔记,《现代性的三次浪潮》摘要
1政治哲学是现代性的中心问题
2以统一性方式和“浪潮”的形式解读现代性:以回到传统来推进现代性
3政治哲学的基础是人性论,要害是对人的自然状态的理解。现代性转折源于摆脱神性的目的论框架和命运系于上帝的古代传统,在此基础上,重新诠释人的自然本性。例如,人的自我保存权利,人的历史可塑性。人从秩序中的一个角色到秩序的创立者。以意志代替秩序。从普遍意志到权力意志。
4善的内容与自然、人性的关系。从实质善到形式的普遍性。
5哲学史:古典: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现代1:马基雅维里、霍布斯、斯宾诺沙
现代2:卢梭、洛克、康德、黑格尔、浪漫派、马克思
现代3:尼采、海德格尔、德里达、韦伯、哈贝马斯
6中心问题是:善如何可能?实现基础是,对人的自然本性与善的关系的解释。在古代,善由自然秩序保证;马基雅维从理想回到现实,霍布斯里用自然权利替代自然秩序后,人性假定为恶,善实际上不再成为追求的目标;卢梭批评了对德性的漠视(但继承了对自然状态离开神性的设定),用普遍意志重建善,用历史理性来达到善(卢梭意识到这种方式善依然是相对的,只有奠基在生存情绪上的善才是绝对的);尼采强调了人在历史中的自由,对生存情绪做出了悲观解释,又取消了善的问题,而以权力意志(人的等级差异)来取代普遍意志(人的平等性)。
补充:自由主义是近代以降西方政治哲学的主流,在20世纪,自由主义由于战胜了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挑战而得到巩固。
--作者:任远
--发布时间:2002-3-20 21:42:00
--《现代性的三次浪潮》读书笔记
《现代性的三次浪潮》
1现代性危机的表现:政治哲学可能性的丧失(我们不可能知道何为好坏对错)
一种看法是:只有科学知识才是有效知识,但科学知识仅局限于事实判断,不能赋予价值判断以效力,后者正是价值哲学的领域。另一种看法是:评价原则是历史可变的,不存
在政治哲学所要求的解答对错问题的普遍有效方式。
关键在于,现代文化是理性主义的(相信理性的力量),而当理性的能力(赋予自己的最高目的以效力)遭到怀疑,现代性则陷入危机。
2现代性的特点:圣经信仰的世俗化(在人世间建立天堂)。何谓世俗化(这意味着在圣经信仰萎缩后,对具有圣经起源的思想习惯予以保留。)
现代性是对前现代政治哲学的拒绝。前现代政治哲学具有某种统一性。
3现代性的第一次浪潮:马基雅维里
马基雅维里和霍布斯首先明确质疑了传统政治哲学。后者接着前者展开。
马基雅维里有两重说法。其一,君主应该如何对待臣民与朋友。在这点上,其它人关注应然问题(理想主义),而马基雅维里关注实然问题(现实主义)。其二,furtuna(命运女神)是个女性,可以运用力量加以控制和征服。
根据古典政治哲学,最佳政治秩序的实现依赖于不可控制的命运或机会。古典政治哲学追寻的是最好的政治秩序和制度和对于德性的实践,德性就是人们应当如何生活。在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那里,最好政治秩序的实现是对德性实践最具指导性的秩序,其实现依赖于哲学与政治权力的和谐,而这一点只能靠机运。靠机运的原因是,政治秩序的好坏还依赖于质料,即人民或人民的自然本性。马基雅维里同意这一原因。但马基雅维里认为,质料可以改造,杰出人物可以克服此困难,机运可被驾驭。
马基雅维里以前的学者所构想的共和国的基础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提供标准规定人的完善状态,这个标准独立于人的意志。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无法突破本性的界限。善的生活就是按本性的界限生活,德性在本质上就是适度。因而,古典政治哲学与古典快乐主义是一致的:快乐依赖于对我们欲望的限制。古典哲学与圣经(雅典与耶路撒冷)也有这种一致性:在圣经里,正当性是遵从被神圣地建立起来的秩序;在古典思想里,正义乃是遵从自然秩序。马基雅维里拒绝了上述神学-哲学传统。马基雅维里认为传统观点有下述结果:伊壁鸠鲁主义(不认真看待政治事务的结果)或上帝之国(假想完善状态来理解政治事务)。马基雅维里要求回到实际生活中,从而重新解释德性:不是国家为德性而存在,是德性为国家存在。国家为因,德性为果。所以,政治生活的恰当性不应受制于德性,囿于德性则无法建立和维护政治社会。进而,最佳政治秩序的建立,并不依赖于机运,因为机运可被驾驭,质料可被改造。由于政治问题的目标降低了(只要求与大多数人的实际愿望相协调),以及机运的可驾驭,政治问题的解决获得保证,并且就成了技术问题。(如康德所说,正当社会秩序的建立不需要什么天使之族,即使对魔鬼之族,也可以建立正义国家)。需要的不是质料和德性,而是精巧的制度。只要有人民自觉,基本政治问题仅是“人实际能够接受的国家的良好组织”的问题。
马基雅维里身后的两个革命与他的这个精神相符:其一是现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新自然科学重新理解科学和自然。知性“拷问自然”,为自然立法,一切真理与意义均出于人而不是藏在独立于人的某个宇宙秩序中。科学的决心是征服自然(自然是敌人),自然是无价值的物质材料和有待建立秩序的混沌。相应的,国家则是人工和习俗的产品。人的完善不是人的自然目的,而是人自由形成的理想。其二是霍布斯用自身保存来理解自然法。此前,马基雅维里已经给出了政治与自然法(或自然权利(自然的正当性),即独立于人类随意武断的正义)之间的联系。在霍布斯以前,自然法是借助于人的诸目的之等级秩序而得到理解的,其中自我保存占据的等级位置最低,相应的,自然法首先被理解成自我保存的权利。最终,用人的权利取代了自然法。在霍布斯那里,自我保存的自然权利包含了“身体自由”的权利和舒适生活状况的权利。这即得到洛克“舒适地自我保存的权利”。于是,结论是,普遍的富裕和平是完善正义的充分必要条件。
4现代性的第二次浪潮: 卢梭
现代性的第一次浪潮的两个特点是,将道德和政治问题还原为技术问题,把自然披上人工的文明的外衣。卢梭批判了它们。
针对第一点,卢梭以非功利德性的名义抗议现代共和制的重商主义。但他无法恢复古典的德性概念,他接受和发展了现代的自然状态(人的本来状态)概念。卢梭看到自然状态中的人是亚人性或前人性的,人在历史(而不是自然)中获得人性或理性。而且,这个历史过程不是目的论的(非意向的),目的不可预见,但一旦接近人性之充分实现的可能性,目的或顶峰又是可在望的。但何以知道哪个阶段就是顶峰?我们如何区分自然本性和自然状态(两者都是亚人性的)中人的善恶?
(在历史中)人具有近乎无限的可塑性,而这不能仅靠自然本性的指导。自然本性的指导仅限于:人依靠建立公民社会来保存自己。然而,人若未能确定公民社会的特定结构(这个结构对保存自己有指导意义),就会危及自身生存。因而,所有成员必须服从法律,法律为保证统治的有效性和自身权威,不允许由当下法(实证法)向高级法(自然法)上诉。实证法的来源是(当地社会的)普遍意志,而自然法是超越的。
现代性的起点就在于对实然与应然、实际与理想之间的鸿沟的不满。现代性的第一次浪潮提出的解决方案是降低应然的标准(如设想应然就是与人最强烈的激情相一致),使之俯就实然。但是,即使降低应然,应然(自然法或道德律)与实然(既定秩序)的根本差异依旧没有消失。卢梭的普遍意志概念表明了两者之间的鸿沟可以得到怎样的克服。
将普遍意志学说与历史过程学说联系起来,那么,合理或正义的社会必然通过历史过程得以实现,而无须人们对此实现有何意向。
卢梭意识到这一点:普遍意志由于其普遍性(将特殊意志普遍化),因而是合理的,从而必然是善的。保证一个意志的善仅仅由于它的普遍性(而不是自然本性和自然状态),这一划时代的思想在康德的道德学说里得到明确表达:对行为准则之是否为善的充分检验乃是查考它们是否可能成为普遍立法之原则;保证内容的善的仅仅是合理性的形式,即普遍性。道德律,作为自由的律令,不再被理解为自然法。当人摆脱了自然的监护,道德理想的建立就无须考虑人的自然本性,而人的自然本性只是人的历史发展的结果(历史性)。人的行动指导不是由人的自然本性(历史的、变化的)来提供,而是应当由理性来提供。卢梭看到,应然(应当)的根基绝不在实然(存在)之中。
卢梭的上述关于普遍意志的思想被康德和德国观念论所继承和深化,但是卢梭对这一理路的限制却被康德等抛弃(在现代世界另一个地方结出果实)。卢梭指出,自由社会(特征是普遍意志的实存)与专制社会的差别是合法枷锁与不合法枷锁的差别。自由社会(不管这社会多么好,多么合法)本身也是枷锁。人只有从社会回归自然,才能找到自由。这就是说,自身保存、基本自然权利(社会契约的来源)的内容是派生的而不是基本的。如果生活和生存本身不是善的,则自身保存也不是善的。德性(责任感、努力)不是善(善感、同情)。自然人(善、自然、自然自由的世界)和德性人(德性、理性、道德自由的世界)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差别某种意义上可理解为现代与前现代的对立。《浮士德》体现了现代性与古代性的冲突。浮士德的善(虽然与卢梭的善不同)不是德性。斯宾格勒将现代
人称为浮士德式的人。
5现代性的第三次浪潮:尼采
以卢梭为代表的第二次浪潮刻画了自然(生存情绪的快乐之源)与社会(以及理性、道德、历史诸方面)之间的矛盾。按卢梭的观点,人性问题无法作为社会问题来解决,人能获得的最高成就与快乐毫无关系。生存的最高快乐在自然一侧,与理性和社会无关。
第三次浪潮提出了对生存情绪的崭新理解,它是对恐惧和灼痛的体验,是历史性的生存情绪(对悲剧性生存的体验)。
尼采认为,历史感的缺乏是所有哲人的遗传缺陷,历史的本质一向遭受误解。
在黑格尔那里,历史过程是合理的、理性的、不断进步的过程,顶峰为合理国家和后革命国家(建立在对人的权利的认可之上)。基督教是真正的绝对的宗教,基督性就在于在世俗化中与人世达成和解。在黑格尔个案中,现代性的本质就是世俗化了的基督性。黑格尔认为存在历史的顶峰和终结,后来的思想家拒绝这一想法,而将历史理解为不可完成的过程,但依然残余历史过程的合理性与进步性的无根基信念(思想与行动原则在历史中进步,历史过程有内在的意义与方向)。
尼采的批判是,一切思想和行动原则都是历史性的,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结果,是自由的人类筹划的结果。一切理想宣称有或是自然、或是神、或是理性的客观支持,但这些理想都被历史性洞见所否定。尼采说,重估一切价值,意即认为一切理想的真正源头是人类的创造或筹划。尼采认为自己最终发现了真理,发现了人类创造性与一切存在者的根本统一性:价值重估的根基是最高的权力意志。只有超人才能够依据重估一切价值来生活。
尼采与马克思都认为终极洞见为实现终极理想开辟了道路。他们的差别在于,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社会必然到来,而尼采认为超人的到来依赖于人的自由选择。(而且,马克思的未来人是末人。)。尼采和马克思的共同点在于,在人类的顶峰阶段,人将(首次)成为自己的主人,机运的统治终结了。尼采认为,未来的最高文化依据的是人的自然等级秩序,为避免人在自己的权力巅峰时寻求一切人的平等,尼采假设作为有权威的东西的自然或过去,即永恒轮回。人的自然本性就是权力意志,即超越他人的意志,人不会希望平等。因此,自然人在卢梭那里是有同情心的,在尼采那儿则是残酷的。尼采之于法西斯主义,正如卢梭之于雅各宾主义。
6三次现代性浪潮的政治哲学意义
自由民主制理论源于第一次现代性浪潮,共产主义理论源于第二次现代性浪潮,法西斯主义则是第三次现代性浪潮的政治含义。现代性思想不仅是自由民主制的资源,更是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理论支持。自由民主制危机的最深刻理由是,尼采对现代理性主义(理性的现代信仰,即自由民主制)的批判。但是,现代性的理论危机并未导致自由民主制的实践危机。寻找自由民主制的有力支持应当回到西方传统的前现代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