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安交通大学人居学院环境科学与技术系介绍
环境科学与技术系
环境科学与技术系创建于2006年,目前是教育部批准的唯一地球环境科学专业,为西安交通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联合建设专业。仅仅七年时间,地球环境科学专业已经拥有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其中院士3名,教授1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3名,国外引进人才2名),副教授2名,讲师4名,实验技术人员1名。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8名。已招收硕士研究生32名。
本学科授予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位,主要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研究方向有区域与全球环境变化与气溶胶、宇宙成因核素和同位素环境示踪,区域气候、环境系统的数值模拟,地温等全球变化要素监测、趋势预测与适应关键技术,水资源和水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环境修复技术等。拥有国家大型科学仪器平台“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及“城市气候与人居环境研究中心”。
近五年来,承担包括国家973子项目、863计划、国家基础性专项、国家技术创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省部级攻关项目和横向课题在内的科研项目3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3本。
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院的成立,将大大促进地球环境科学专业的发展,提高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第二篇:西安交通大学人居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介绍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创建于1985年,原名为“暖通空调”专业,1998年教育部对高校学科专业调整后,将原“暖通工程”专业改名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经过近30年的建设与发展,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已初具规模,拥有一支在学历、年龄、学术层次和结构上相当好的教师队伍。现拥有教师9名,实验技术人员3名,其中教授2名(博导2名),副教授5名,高级工程师1名,讲师2名。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7名,现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者2名。
本学科下设“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二级学科,主要从事建筑物内人工环境的营造,以及与建筑物内部与外部配套的各种工程系统与设备、设施的设计、安装、运行管理。每年招收博士及硕士研究生10余名。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科发展迅速,建成了满足本科生教学、研究生培养以及部分学科研究任务的人工环境室等国内先进的研究平台。此外还有价值200多万元的各类进口测试仪器仪表,为在校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科研条件。迄今为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已培养硕士生100多名,博士生12名。近五年来,我系承担了国家863项目、973国家重大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及横向科研课题30余项,论文发表200余篇,专利4项,出版专著8部,教师出国合作研究、讲学及参加国际会议10多人次,5人获得美国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容闳科技教育奖,多人担任国际、国内学术团体理事及学术期刊编委。在各方的努力下,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科在论文发表、学术交流、科研项目、科研专著、科研教学获奖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显著的成绩。
目前本学科从事的科研方向有:制冷与空调技术;供热与热能利用;室内外环境品质;通风与洁净技术;建筑设备自动控制;建筑节能技术;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等。
第三篇:《人居环境科学导论》读后感
读书报告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
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一书中,吴良镛教授以道氏学说为基础,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向我们详细的阐述了这门涉及地理学、生态学、环境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学科——人居环境科学。吴教授在书中旁征博引,通过大量的资料及自己的考察设计结果,用方法论作为引导,使我们清楚地认识了这门科学。
本书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人居环境科学释义‛阐述了人居环境科学的由来、人居环境的构成、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观念、人居环境科学的方法论,以及在保护和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的人居环境方面的研究实例;第二部分‚道萨迪亚斯人类聚居学介绍‛是吴教授对道氏学说思想研究的综述。
从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门学科从城市规划到人类聚居学再到最终的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过程。吴教授主要强调了需要结合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借鉴‚人类聚居学‛的成就,发展新的学术,即建立‚人居环境科学‛。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人居环境的概念: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基础是大自然,它是人与自然发生联系的中介,也就是说理想的人居环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居环境的主要构成:就其内容而言包括五大系统,即自然、人类、社会、居住、支撑;就其级别而言包括五大层次,即全球、国家与区域、城市、社区、建筑。随后,他又提出了人居环境建设中的五大原则,概括的来说即为生态观、经济观、科技观、社会观、文化观——这发展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的五项原则。接着,吴教授向我们分析了人居环境科学体系的构成:以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构成人居环境科学的大系统中的‚主导专业‛,并且外围多学科群随时代而发展融合。
这样我们对人居环境科学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就需要有一个研究它的方法。吴教授给我们提供了人居环境科学的方法论。他指出了‚以问题为导向,利用人类已经探索和积累的知识,解决问题,谋求生存与发展之路‛、‚就科研工作而言,问题所在往往也是能对科学加以突破的希望所在‛、‚研究建筑、城市以至区域等的人居环境科学,也应当被视为一种关于整体与整体性的科学‛,这些告诉了我们只有把科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才会得出更多的奇迹。尤其是像这些交叉学科,更需要从整体出发来考虑问题。在这之后,吴教授又向我们举出了几个研究实例来阐明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
最后,吴教授指出:面临新世纪、新时代,人居环境面临的问题愈复杂,愈要更加关注环境的质量,而不是放弃努力。良好的环境的取得是一切参与人居环境建设的人们的共同职责。‚美好的建筑环境与美好的社会同时缔造‛,那种悲观失望、无所作为的心情,混淆视听的奇谈怪论,令人无所适从,意味着放弃应有的职责,都是不能苟同的;要扩大人居环境科学的艺术理论,不遗余力地宣传,争取决策者、专业工作者、广大群众多方面达成共识,热爱我们的家园,共同创造美好的人居环境;人居环境的经营别忘了人是环境的主人,美好的环境、‚场所意境‛、‚场所精神‛等都是由人来创造,让人来理解欣赏的,应该让人们在这舞台上演出一幕幕有声有色揭示时代的戏剧。而没有人活动其中的环境,则是空虚的。特色的发掘、个性的创造等,归根结底有赖于此。
通过《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一书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人居环境科学研究对我们的重要性,并且了解科学的研究方法。更清楚地意识到像我们这样学习‚资源
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这门综合性学科的重要性,并从中了解到我们学科的一些知识,为将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作为城规专业的学生,我们不仅仅要把眼光放在城乡规划上,更要关注与资源环境的融合,即在我们人为地建设、规划城市时要学会与大自然相结合,永远记住自然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乡规划才是合理的,这样才能将城市建设得更美好。
引用吴教授的话作为结尾吧,通过此我们还可更深层地了解到我们的专业为何叫‚城乡规划‛,而不是‚城市规划‛:
‚建筑学要融合环境、技术理念的发展,从单幢建筑物的设计走向建筑群落的规划与设计;城市规划要融合经济、社会、地理等,从城市走向城乡区域的整体协调;地景学要融合生态学等观念的发展,从咫尺天涯走向‘大地园林’,为人居环境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景观。‛
第四篇:西安交通大学历任校长介绍.
浙江大学毕业证样本历任校长
浙江大学简介
浙江大学(英文名称Zhejiang University(ZJU))简称: 浙大;是一所以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二个门类 的全国重点大学。浙江大学历任校长
浙江大学存有历任校长;钱三强;1979年24月~1982年6月任浙江大学校长,杨士林;1982年6月~1984年2月任浙江大学校长,韩祯祥;1984年2月~1988年2月任浙江大学校长,路甬祥;1988年2月~1995年4月任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1995年4月~2006年8月任浙江大学校长,杨 卫;2006年8月~现今任浙江大学校长。
浙江大学专业
学校专业设置有;园林、应用生物科学、动物科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类、口腔医学、医学试验班类、医学试验班、历史学、哲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数字媒体技术、城市规划、建筑学、土木工程、水资源与海洋工程、环境工程、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工程力学、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电子信息技术及仪器、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系统工程、机械类、能源动力类、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工与制药类、人文科学试验班、工程力学类、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教育技术学、体育教育、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系统科学与工程、物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等专业。
浙江大学历史沿革
学校历史前沿是1927年成立国立第三中山大学(由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和浙江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改组为第三中山大学工学院和劳农学院),1928年4月1日由学校更名为浙江大学,1998年9月15日由浙江大学毕业证样本历任校长英语成绩单普通话等级证 浙江大学简介浙江大学(英文名称Zhejiang University(ZJU))简称: 浙大;是一所以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二个门类 的全国重点大学。
浙江大学历任校长浙江大学存有历任校长;钱三强;1979年24月~1982年6月任浙江大学校长,杨士林;1982年6月~1984年2月任浙江大学校长,韩祯祥;1984年2月~1988年2月任浙江大学校长,路甬祥;1988年2月~1995年4月任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1995年4月~2006年8月任浙江大学校长,杨 卫;2006年8月~现今任浙江大学校长。
浙江大学专业学校专业设置有;园林、应用生物科学、动物科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类、口腔医学、医学试验班类、医学试验班、历史学、哲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数字媒体技术、城市规划、建筑学、土木工程、水资源与海洋工程、环境工程、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工程力学、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电子信息技术及仪器、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系统工程、机械类、能源动力类、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工与制药类、人文科学试验班、工程力学类、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教育技术学、体育教育、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系统科学与工程、物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等专业。
浙江大学历史沿革学校历史前沿是1927年成立国立第三中山大学(由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和浙江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改组为第三中山大学工学院和劳农学院),1928年4月1日由学校更名为浙江大学,1998年9月15日由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浙江大学。
本文章由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整理发布。
第五篇:西安交通大学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招聘专职科学研究人员的管理办法(090108)
西安交通大学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招聘专职科研人员的
管理办法(讨论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需要,为深化学校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科研竞争力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扩大学校科研队伍体量,为研究生创新、创业提供平台,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科研院)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机构,负责专职科研人员的聘任与管理。
第二章 招聘
第三条 招聘的对象
根据工作岗位性质对应聘人员的学历有相应要求,博士毕业、博士后出站人员优先。
第四条 岗位设置与招聘
1、由二级学科或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要科研课题的合作教授向科研院提出岗位设置计划(IST-XJTU-001 表),科研院组织评审;评审通过的岗位由科研院发布和组织招聘;
2.应聘人提交书面申请(IST-XJTU-002表)和相关材料,由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组织专家评审,评审通过的人员与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下设的事业法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IST-XJTU-003 表)。合同由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管理,报学校人事处备案。
第三章 待遇与工作条件
第五条 专职科学研究人员实行年薪制,年薪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从合作任教授的科研课题经费中支出,另一部分由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发放。根据不同学科的岗位设置,年薪可有差异。具体的年薪数额由合作教授根据工作任务等条件提出建议,由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审定。
第六条 合作教授和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负责保障聘用科研人员的工作条 件。
第七条 专职科研人员的职称评定参照学校教职工的职称评定办法执行,并享有学校教师申请各类课题的同等权利。
第四章 管理与考核
第八条 专职科学研究人员的管理与考核由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组织实施。一个合同聘期一般为3年,聘期考核合格,可以续聘。
第九条 专职科学研究人员工作期间所产生的科研成果归西安交通大学所有。
第十条 专职科学研究人员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解除合同:
1、违反国家法律;
2、有学术不端行为;
3、考核不合格。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