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级管理信息系统
班级管理信息系统
高校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和人事制度的改革,在校学生人数将不断增加,而学生管理人员则相对减少。加上我国高等学校基层学生管理工作的头绪多、内容杂、管理细、要求高,传统管理办法已基本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计算机飞速发展的今天,应用数据库技术实现学生成绩的计算机管理是可行而必要的工作。实现高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既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提高工作水平。学生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校和政府教育管理单位来说 都至关重要,所以学生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是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学生学籍、档案、成绩等,效率低、保密性差,不利于查找、更新和维护。使用计算机对学生信息进行管理,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率,节约教育经费,这也是适应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的重要因素。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信息技术的迅速推广应用,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当前高校班级传统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迫切需要我们改变原有的管理思路、管理模式,实现向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高校班级管理模式转变。这是摆在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而现实的问题。
系统包括的功能:
班级管理:包括三部分:
一是班级信息的增删改查,二是班级日常管理包括班级课程、班干部、宿舍、课程表、班级考评、班级活动、缴费记录、班级工作日志等的管理;
三是班级工作管理包括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班级工作计划与总结、主题班会与记录、学生谈话记录等的管理;
学生信息管理:学生基本信息,家庭成员信息,奖惩信息,考工考级信息,综合测评信息,学生成绩,转学深造修复学等的管理功能;
综合查询信息管理:包括查看符合条件的学生信息、班级信息、生成符合要求的报表;
系统用户管理:包括用户信息的增、删、改、查功能,用户权限的设置功能等。
方案2
案例1 高校班务管理信息系统一、项目背景分析
随着信息化的来临和计算机在日常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在学校的校内网站上有教师个人信息系统,学生个人信息系统,但是没有班级事务管理信息系统。为了实现班务管理的信息化,在此不妨开发一个班务管理系统。
二、规划基本问题的确定:
该系统的战略规划采用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三、规划基本过程:
(一)准备工作
为了顺利地完成这项系统开发工作,必须首先确定信息系统规划领导小组,由若干成员组成,主要是班级的负责人和系统规划人员。
(二)调研
对某一个班级,调查该班级的基本事务有每学期都要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定期对班委会进行改组和调整,两班级的各项管理任务在班干部中进行合理分配。对班级每学期每位学生的考试成绩都要进行记录,统计和分析,每学期都要进行学生的德育考评,班级经费的收支情况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对班级事务的整体规划和协调运行进行控制对班级具体事务得计化和控制对班级的教学管理进行控制和协调运行对班级学生的德育进行考评和管理对班级班费的收支进行管理
(三)定义班务过程
根据调研,总结出以下若干班级管理过程:
(班务目标,班务规划,班务日志,班务范围,干部岗位,工作计划,课程设置,学生档案,成绩查询,教学目标,学生考勤,德育考评,教师评语,奖惩制度,班费规划,班费收支)。
分别对以上各过程进行定义如下:
1、班务目标:指根据各班级具体的情况,在每一个学期都要为班级的发展制定一个目标,包括各个方面,比如,学生的学习方面,班级工作方面,班级组织的活动等方面都要制定相应的目标。
2、班务规划:每学期都要对各项班级事务进行一个总体和细致的规划,包括各项班级工作的分工,各项工作采取的形势,完成时间,进度安排等等。
3、班务日志:指对班级发生的各种情况,或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安排相应的人员进行纪录,以作为备案。
4、班务范围:指明确班级工作的范围,班主任的工作任务和各班干部的工作范围。
5、干部岗位:指对各班级的每一位学生干部都要明确划分工作岗位和职责。
6、工作计划:指要求各班级在每一学期都要制定一份工作计划,各班班主任以及各位班干部也都要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
7、课程设置:指学校教务部门要为各专业各年级的学生每学期的学习制定合适的课程结构和授课顺序。
8、学生档案,学校,各系部以及各班级都要为每一位学生建立详略不同的个人档案。
9、成绩查询:指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可供进行成绩查询的功能,方便学生查询自己各门课的成绩。
10、教学目标,教学上应该达到的目标,指对本班级的学生在各门课程应达到的成绩设定一个标准。
11、学生考勤,指对各位学生的上课,开会等各项出勤和缺勤情况作出纪录。
12、德育考评,每学期,各班级都要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对每一位同学在该学期的各方面的表现作出一个评估和打分,从而确定各为学生的德育考评结果。
13、教师评语:指每学期每位班主任都要为班级内部的每一位学生写学期评语,评价该学生一贯的表现情况。
14、奖惩制度,指学校制定各项奖励学生和惩戒学生的制度,已达到控制学生行为的目的。
15、班费规划,对班级的经费进行每学期的经费预算
16、班费收支。对每学期班费的使用和收集情况进行记录。
(四)班务过程重组
根据调研情况,对该班级业务流程中不合理的班务流程进行重组,删除多余或重复的流程,合并相近的流程,补充缺少的流程,使班务流程更完善更合理
(五)定义数据类
通过调研,从调研得到的信息可以归纳出班级管理系统以下一些数据类:
(班级,学生,学生干部,工作计划,成绩,课程,科任老师,德育指标,班主任,账套)
分别对以上各数据类进行定义如下:
班级:描述班级的班级号,班级人数,班主任情况,以及该班级的账套号。
学生:描述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以及所属班机。
学生干部:包括学生干部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所属班机,现任职务
工作计划:所属班级号,计划名称,计划编号,执行学期
成绩:包括课程编号,班级编号,科任老师,所在学期号
课程:包括课程名称,课程编号,科任教师编号,所在学期号
科任老师:包括教师编号,姓名,性别,年龄,所教课程编号,德育指标:包括评语编号,德育评语,所在学期,程度
班主任:班主任姓名,所在班级,学期号
10、账套:账套号,科目,借,贷
(六)绘制系统U/C矩阵
根据以上定义的数据类和过程,可以绘制出以下的矩阵,并对矩阵进行相应的变换和处理,从而进一步的划分子系统结构,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关系以及子系统开发的先后顺序。
(七)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
根据U/C矩阵,整个班级管理系统分成5个子系统,分别是:事务管理子系统功能是对班级事务的整体规划和协调运行进行控制组织管理子系统功能是对班级具体事务得计化和控制教学管理子系统功能是对班级的教学管理进行控制和协调运行德育管理子系统功能是对班级学生的德育进行考评和管理班费管理子系统功能是对班级班费的收支进行管理
(八)确定总体结构中的优先顺序
根据矩阵分析,被其他子系统共享数据最多的子系统最先开发的原则,在这个系统中,最先开发的应该是事务管理子系统,接下来分别是:组织管理子系统,德育管理子系统,教学管理子系统和班费管理子系统
第二篇:安徽省分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班级讨论总结
【安徽省分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班级讨论总结
时间:2008年12月20日下午
地点:安徽省分中心(安徽师大网络中心)
学员:马丽君 吴惺惺 叶向阳 吴炜炜 梁中义 郑嫏嬛 徐婧 郭倩 盛旗锋 褚伟 倪扬眉
安徽分中心全体学员于2008年12月20日下午针对《管理信息系统》班级讨论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讨论时间长大三个小时之久,讨论范围包括:《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验教学设计、精品课程的理念与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等,学员们在讨论中各抒己见并清晰而明确地阐述了各自对有关问题的认识与理解。
依据主讲教师提出的讨论议题顺序,现将讨论结果总结如下:
一、关于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目标、与其它课程之间的关系
1、本中心学员认为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目标根据专业特色不同有四种定位:
(1)通过教学工作让学生具有管理信息系统相关应用软件的操作能力;
(2)通过教学工作让学生具有进行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设计开发能力;
(3)通过教学工作让学生具有利用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理论与思想指导具体管理活动的管理能力。
(4)通过教学工作让学生在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具有从事信息系统研究的科研能力。
根据以上四种定位,我们认为高职专科院校的专业可以采用第一种定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或接近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专业可以采用第二种定位,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可采用第三种定位,对于重点大学的信管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专业可采用第二种或第四种定位。
2、管理信息系统与其它课程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管理信息系统的前驱课程包括:从技术上大概有《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C++程序设计》《Delphi程序设计》等相关课程,这些课程能够为学生运用系统分析设计方法进行实际系统的开发打下基础;从不用的应用领域上讲还需要相关专业课程,比如学习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需要学习《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与管理相关的专业课程。
(2)管理信息系统的后续课程包括:从技术加深上有《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从应用角度上有《软件项目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供应关系管理》等。
二、关于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手段改革
1、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内容更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根据信息系统开发技术的发展增加新的开发工具的介绍;(2)根据信息系统在某些领域拓展介绍新的与专业相关的系统软件,并能让学生会操作,或是要求学生理解其开发过程,或是能够模拟开发。
(3)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或是掌握信息系统领域产生的新的理论并及时增加到教学内容中去,作为更新的一部分。
(4)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建议一些专家教授编写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相配套的案例分析教材,比如讲到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有相应的案例说明不同方法的区别以及在何种情况下使用何种方法,或是能有真实的案例适用讲解开发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不会感到理论的空洞。
2、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手段改革
(1)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要求要有一定的多媒体演示设施,通过演示让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流程,还可以通过演示一些软件让学生熟悉相关应用软件的功能以及如何操作。
(2)可以通过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给学生一个合适的实验平台来进行课程设计,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3)在使用各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都要注重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培养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适用能力培养。
三、关于教学过程中如何牵引学生、加强与学生互动
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与不愿意参与课堂讨论等现象一直高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本分中心学员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教学的第一次课先了解学生的意愿,包括了解学生希望通过这门课程学到什么知识理论,或是希望通过这门课程学到什么专业技能。当学生的课程学习目标确定以后,让学生自己思考通过什么方式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当这些问题确定以后,我们就可以有计划有目标的根据学生的意愿来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当然是学生能够接受的,而且如果在学习中能让学生感觉到这是为他而设计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有被尊重的感觉,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2、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可以通过提出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参加思考,并要告诉学生他的每一次积极发言都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录下来。
3、教师要善于发现一些与专业相关的时事动态,让学生认识到他们的学习不是脱离实际,并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去发现他所学习的知识在现实中的有用性,并愿意去发挥所学专业知识的主观能动性。
4、每个学生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要给出一些课题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完成一次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并让学生自己讲解他的劳动成果,并要告诉学生通过这样的锻炼可以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同学沟通能力。
四、关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验与实践教学如何开展?实验平台如何建设?
根据专业性质不同与专业要求不同,我们有以下一些建议:
1、实验与实践教学开展在一般的学校里是与理论课程同步进行的,这种方式比较适合那些定位掌握软件应用操作能力的专业实施。对于定位掌握系统开发技术能力的专业,我们建议最好在先集中讲解开发方法与开发过程的理论知识之后再集中时间在实验室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实践操作。
2、实验平台的建设,我们也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对于信息系统应用型专业,我们可以购买相关专业的系统软件,让学生自己熟悉软件的功能与操作,最好通过理论讲解让他们了解到软件开发的过程,这样在学生走进工作岗位以后,如果企业需要更新软件,他们能够有能力帮助企业分析决定如何更新软件、如何选择开发商。二是对于信息系统开发型专业,我们可以搭建现代化的开发平台让学生把学到的理论方法通过实践开发出具体的系统软件,让让学生走出校园就能够适用企业的需求。
五、关于管理信息系统精品课程建设的理念、重点、内容。不同类型的学校,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形成其专业的办学特色。
精品课程建设的理念、重点、内容,在第一次培训课程中刘业政老师就已经很清晰明确地给我们所了详细的介绍,在这就不再重复叙述。我们分中心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是针对于我们所在学校的特定环境与条件下进行的。我们分中心的学员都是来自于一些高职学校和一些一般本科院校,客观的说我们这些学校在资金投入与科研研究方面都比较薄弱。在这样的环境与条件下,如何来创办出我们自己的特色确实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有难度并不能说明我们不能创建出自己的专业特色。
本分中心学员一致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本校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与就业去向,有针对性去设计专业特色,比如徽商学院他们的特色体现在物流管理方向,而三江学院体现在物业管理方向,巢湖学院与蚌埠学院体现在市场营销与经管方向,三联学院与新华学院因其刚设置新专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地理优势与学生特点来确定其特色,安徽科技学院与广播影视学院也都在根据自己学校的特色与拥有的资源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阜阳师院体现在系统分析设计方向与教务系统应用方向(因其信管专业设在计算机学院而又处于师范院校的独特环境)。
六、关于管理信息系统对于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二级类下的各专业的作用,不同专业其要求是否有其特殊性。
我们认为管理信息系统对于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电子商务等二级类下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有利于其专业的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能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当然不同的专业对这门课程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其特殊性我们在第一个问题就已经阐述了不同专业对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同。
七、关于当前高校教师培训工作存在哪些问题以及给予的建议
1、培训时间相对比较短。建议以后能形成一个连续性的升级性质的培训工程,通过每一次培训都能体现出对高校教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
2、主讲老师提出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普通高校一般没有条件能够达到。建议在培训之前最好能了解被培训教师所处的环境与条件,进行有针对性适用的培训。
3、建议以后培训中心能够通过网站多多发布有知识含量与技术含量的教学资料,比如像专业领域的最新动态,相关的课件与最新的研究成果。
八、关于《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1、建议重点高等学校能为普通高等学校的老师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会机会与环境,毕竟因为因为一些普通高等学校所处于的地理环境与经济条件使得其教师相应的教学实践受到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希望有优势的重点高校能给予更多的帮助。
2、建议能给普通高等学校教师培训投入更多的资金,让更多的青年教师得到培训。
安徽省分中心 班长:倪扬眉
第三篇: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读后感
这学期读了由张建华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管理信息系统》,读完之后感觉受益匪浅。
本书内容总共分为五个篇:基础理论篇,系统开发篇,系统管理篇,系统应用篇,系统选型篇。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顾名思义,他肯定会包含三个基本组分:管理、信息、系统,即管理理念与方法、信息科学技术、系统科学思想与策略。然而,通读全书,我明白了,关系信息系统不是3个基本组分的简单堆砌,而是各组分的有机整体;管理信息系统是以系统科学思想与策略为方法指导,将成熟的信息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方法与理念相集成,从而建立起来的能够有效的实现将先进管理模式与方法由“理念”层面成功导入“实践应用”层面系统化支撑平台。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阔的概念,是一个具有“社会-技术”双重属性的复杂信息系统,是个涵盖多学科只是交叉性学科。MIS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加强企业的信息管理,通过对企业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设备、技术等资源的调查了解,建立正确的数据,加工处理并编制成各种信息资料及时提供给管理人员,以便进行正确的决策,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目前,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与世界信息高速公路的接轨,企业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得信息必将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的办公及管理都将朝着高效、快速、无纸化的方向发展。
一个完整的MIS应包括:辅助决策系统(DSS)、工业控制系统(IPC)、办公自动化系统(OA)以及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知识库和与上级机关及外界交换信息的接口。其中,特别是办公自动化系统(OA)、与上级机关及外界交换信息等都离不开Intranet的应用。可以这样说,现代企业MIS不能没有Intranet,但Intranet的建立又必须依赖于MIS的体系结构和软硬件环境。
基于Web的MIS系统是对传统MIS系统概念上的扩展,它不仅可以用于高层决策,而且可以用于进行普通的商务管理。通过用户的具名登录(或匿名登录),以及相应的权限控制,可以实现在远端对系统的浏览、查询、控制和审阅。随着
Internet的扩展,现有的公司和学校不再局限于物理的有形的真实的地域,网络本身成为事实上发展的空间。换句话说,“数字化生存”归根到底就是“网络化生存”,网络将成为人们之间交流和通讯的最直接,也是最便捷的工具。
基于Web的MIS系统,弥补了传统MIS系统的不足,充分体现了现代网络时代的特点。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因特网必将成为人类新社会的技术基石。基于Web的MIS系统必将成为网络时代的新一代管理信息系统,前景极为乐观。
在现代化管理中,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帮手,它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企业管理现代化中,组织、方法、控制的现代化离不开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和网络逐渐应用于现代管理之中。面对越来越多的信息资源和越来越复杂的企业内外部环境,企业有必要建立高效、实用的管理信息系统,为企业管理决策和控制提供保障,这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所以我觉得学习管理信息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第四篇:管理信息系统
认识管理信息系统 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1985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大学的著名教授 戈登.戴维斯(管理信息系统的创始人)提出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利用计算机软件、硬件以手工作业为基础,利用分析、计划、控制、组织、协调、指挥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人-机的系统。它具有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运行,管理和决策的功能。”①从上述概念,我们可知管理信息系统要以人为主导,是一个企业或者组织管理、决策的具有强大功能辅助工具。这个概念虽然在1985年提出,在今天科技飞速发达的今天依旧不过时,这个概念抽象出管理信息系统的本质,如今变化的只是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基本理念是没有变化的。
为何要应用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各种形式的经济部门,同时各经济部门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增加;并且随着经济全球化,全球企业呈现大型化、多部门发展。这直接带来的是企业的管理十分复杂、信息收集难度极大,上层决策相当困难,因此利用其他工具辅助成了一种必然,其他社会组织的需求也带动了管理信息系统的讯息发展。当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几乎所有组织都为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势和魅力所折服。其优势如下:
一:通过全球互联形式,建立庞大、便查、及时的信息库,可以做到随时了解企业或组织的各项动态,成为公司总部或者高层的耳眼。②
二:可以通过扩展决策信息,决定决策步骤和方式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③
三:完善的员工管理。企业可利用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招聘管理,培训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工作时间和绩效的管理来对每个员工进行个性化、跟踪式管理,既可以充分挖掘每个员工的优点和潜能,又可以减少对每个员工的管理成本。四:减少运行成本,增加竞争优势。在销售过程中可以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库存分析表格(DBMS),对年销售量/额、平均库存成本、年毛利润、边际毛利润以及每件产品的利益百分比来分析以达到减少运行成本的目的。④ 管理信息系统的用用范围举例。
管理信息系统的用用范围相当广,主要有: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商业贸易、工程造价管理、物业管理、房地产投资决策等等。
以上是对管理信息系统简单的介绍,多是个人的想法和查阅资料,如有不同见解欢迎大家指正。
参考书目:
①王恒山主编 《管理信息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 P1
②段爱玲主编《管理信息系统》 第二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P3-P4
③ 【美】戴维.M.克伦克 著,李北平等译 《管理信息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 P32-P33
④ 【美】丽萨.米勒 著 姜锦虎等 译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应用软件辅助决策》P4 西安大学出版社
第五篇:管理信息系统
1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
信息的特征:事实性、时效性、不完全性、等级性、变换性、价值性 信息量的公式:H(x)=-∑ P(Xi)log2P(Xi)P(Xi)概率;
2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按其组成可分为自然系统、人造系统和复合系统三大类。系统具有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
3信息系统在一个组织的全部活动中存在各式各样的信息流,而且不同的信息流用于控制不同的活动。若几个信息流联系组织在一起,服务于同类的控制和管理目的,就形成信息流的网,称之为信息系统。
4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软硬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5 MRP-II是一种在对一个企业所有资源进行有放的计划安排的基础上,以达到最大的客户服务、最小的库存投资和高效率的工厂作业为目的的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ERP突破了MRP-II的局限,把供需链内的供应商等外部资源也看作是受控对象集成进来,并且把时间作为一项关键的资源来考虑。
6数据处理是指把来自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社会经济活动等领域中的原始数据,用一定的设备和手段,按照一定的使用要求,加工成另一种形式的数据的过程。数据结构是指数据的存储结构及在此结构上的运算或操作。数据结构严格地又分为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7计算机网络是用通信介质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网络的拓扑结构是网络的链路和节点在地理上所形成的几何结构。一般有总线型、星型、环形、混合型
8制定战略规划的具体步骤确定规划的性质--搜集相关信息--进行战略分析--定义约束条件--明确战略目标--提出未来的略图--选择开发方案--提出实施进度--通过战略规划BSP是一种能够帮助规划人员根据企业目标制定出MIS战略规划的结构化方法。BSP作用:确定出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系统的子系统组成和开发子系统的先后顺序。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
BSP工作步骤准备工作--调研--定义业务过程--业务工程重组--定义数据类--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确定总体结构中的优先顺序--完成BSP研究报告企业流程重组对企业过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求企业当代关键的性能指标获得巨大的提高。如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有两种策略“自下而上”优点:可以避免大规模系统可能出现运行不协调的危险,缺点是不能像想象那样完全周密,由于缺乏从整个系统出发考虑问题,随着系统的进展,往往要作许多重大修改,甚至重新规划、设计。“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强调从整体上协调和规划,由全面到局部,由长远到近期,从探索合理的信息流出发来设计信息系统,但这种开发策略要求很强的逻辑性,因而难度较大。在实践中,先自上而下地作好MIS的战略规划,再自下而上地逐步实现各系统的应用开发。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开发方法、CASE方法。
12原型法的基本思路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开始阶段,凭借系统开发售货员对用户需求的理解与用户共同确定系统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功能,在强有力人、软件环境
支持下,给出一个满足用户需求的初始系统原型,然后与用户反复协商修改,最终形成MIS系统
13管理信息系统分析的任务是在充分认识原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通过问题识别、可行性分析、详细调查、系统化分析,最后完成新系统的逻辑方案设计,或称逻辑模型设计。
14可行性分析的任务明确开发应用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可行性分析的内容管理上的可行性、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可行性 15调查方法可以采用召开调查会、访问、发调查表、参加业务实践
16数据流程图是一种能全面的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
信息系统流程图与数据流程图区别:信息系统流程图是以新系统的数据流程图为基础绘制的。应当指出,从数据流程图变换成信息系统流程图并不是单纯的符号改换,信息系统流程图中仅表示的是计算机的处理流程,而并不像数据流程图那样还反映了人工操作那一部分。因此绘制信息系统流程图的前提是已经确定了系统的边界、人一机接口和数据处理方式。从数据流程图到信息系统流程图还应考虑哪些处理功能可以合并,或进一步分解,然后把有关的处理看成是系统流程图中的一个处理功能。
17功能结构图按功能从属关系画成的图表,图中每一个框称为一个功能模块。18数据字典主要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等六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定义
19系统设计的主要工作
1、总体设计,包括信息系统流程图设计、功能结构图设计和功能模块图设计2代码设计和设计规范的制定
3、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包括设备配置、通信网络的选择和设计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等4数据库存储设计,包括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的安全保密设计等5计算机处理过程设计包括输出设计、输入设计、处理流程图设计及编写程序设计说明书 原则:系统性,灵活性,可靠性,经济性
20按文件的用途分类:主文件、处理文件、工作文件、周转文件、其他文件
21输出设计的内容:
1、有关输出信息使用方面的内容,包括信息的使用者、使用目的、报告量、使用周期、有效期、保管方法和复写份数等
2、输出信息的内容,包括输出项目、位数、数据形式(文字、数字)3输出格式,如表格、图形或文件4输出设备,如打印机、显示器、磁带、光盘等5输出介质,如输出到磁盘还是磁带上,输出用纸是专用纸还是普通白纸等
22输入设计的原则:控制输入量、减少输入延迟、减少输入错误、输入国产尽量简化。提高效率和减少错误是两个最根本的原则
23总调:包括两部分,主控程序和调度程序调试(即用直接送出预先安排计算结果的联系程序替代原功能模块);程序的总调(即将主控制和调度程序与各功能模块连接起来进行总体调试)
39.系统实施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理系统的实施、程序设计与调试、人员培训、数据准备与录入、系统切换和评价等。
40.计算机系统的实施:从计算机产品中选择最适合应用需要的品牌,购置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原则是能够满足MIS的设计要求。包括:①计算机系统是否具有合理的性能价格比②系统是否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③能否得到来自供应商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等。
41.程序设计的目标:①可维护性②可靠性③可理解性④效率(最后才是效率)42.分调:即将一个功能内所有程序按次序串联起来进行调试。
43.系统切换:①直接切换法(老系统停止运行)②并行切换法(老系统不停止运行,利用老系统对新系统进行校验)③试点过渡法(逐步代替整个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