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级汉语言文学一班新学期工作计划
2010级汉语言文学一班新学期工作计划
班主任:杨瑞芳
班长:贾蒙
团支书:朱杰
2011年3月6日
新年的钟声渐行渐远,中文一班的所有人迎来了在海大的第二个学期。回顾过去一学期或黯淡或辉煌的成绩,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让中文一班拥有更美好的明天。我们深知,这个美好而朴素的愿望需要中文一班每个同学的努力。
为此,我谨代表中文一班全体成员对本学期的班级工作作出如下计划:
第一、明确指导思想
以做人确立第一,做学问第二的指导思想,努力培养学生自立、自信、自尊、自强的健全人格,培养学生追求卓越,乐观向上的人格品质,使学生能客观地认识自我,自信、自觉、合作、诚信、责任,追求健康高尚的精神生活。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孜孜以求,勤奋;好学,培养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优质人才。
关于这个问题,在3月5日晚召开的班会上已被明确提出并得到大家的重视。
第二、重视课程学习
大学生虽不需要像高中生那样挥汗如雨,但本质上,我们仍旧是学生。所以,学习依然是我们的基础,是头等大事。对此,在新学期,我们在学习方面作出如下规划:
1.保证上课出勤率,监督同学完成作业,如有上课缺勤或未完成作业者,查明原因,期末评分时酌情扣分。
2.保证学习小组井然有序的进行,严格要求同学们遵守学习小组纪律,让学习小组发挥实际作用。了解各同学选课情况,除与选课冲突
外,不可缺席。无故缺席者,查明原因,并在期末评分时酌情扣分。
3.重点强调英语三,四级问题,要求同学们认真学习英语,认真面对英语过级问题,争取一次过级。
4.对于学习方面各问题,要求学习委员与班长共同负责,为班级营造出学习氛围,让大家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第三、开展班级活动
大学与高中很大的不同便是课外活动的大幅增加。同时,班级活动更是同学之间增进感情,增强班级凝聚力的良好方式。在3月5日召开的班会上,全体同学议定了本学期的几个班级活动:
1.依然延续上学期每周一次班会、一次团活的规定,对每星期的班级工作和团工作进行总结让同学们各抒己见,使大家感觉到班级是大家的班级,每一个人对班级工作都有发言权,这也是加强班级团结的有效方法。
2.五月份左右组织班级同学春游一次,根据具体情况和自愿原则组织同学,但尽量保证全员出席。把外出安全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保证大家在安全的前提下玩的尽兴。
3.积极组织同学参加课外活动,以简单运动为主,主要目的在于让同学们养成良好习惯,积极锻炼,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大学的生活中。
4.鼓励班级同学积极、主动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如四月份的校运动会,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展示能力与才能,尽量避免班级在期末评分时有同学附加分一分不加的情况。
5.发挥班级集体的温暖,向每一位需要帮助的班级成员伸出最无私的援助之手。
第四、加强班委建设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拥有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积极分子,组成班集体的核心,有了这个核心,才能带动全班同学去努力实现集体目标。班干部作为班级核心力量,分别负责其它级别的各项工作,如“学习委员负责指导同学学习的工作”,生活委员负责指导督促“日常生活的工作”等。
同时,班委要以身作则,带头做好领导同学认真学习的工作。配合班长开展各项工作,使班级工作能够更好的执行下去。对学校布置的突击性工作,调动各方力量,全力以赴,按时完成。这一点在之前召开的班委会中已达成共识。
第五、做好安全工作
上了大学之后,属于自己的时间变得较多。这样就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刘书记也在例会上三番五次地强调安全问题。同样在每一次的班会上我们也会反复提出并要求同学重视。为做好安全工作,保障同学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我们决定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家系家校联系,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平时以校讯通为载体,把学生情况及时地反映给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配合学校开展工作,共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完善考勤与请假制度.需请假时一定写出正式的假条,如:病假,必须是校医院的假条;事假必须有班主任的签字。凡点名时无故迟到或未到的均记录留底.凡点名后又请假者,坚决无效。
3.建立从同学到室长到班委的顺畅的信息流通制度,确保对每个同学从心理活动到历史去向的准确掌握。
4.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提醒同学防盗防骗,注意用电安全等。防患于未然。
尾声
以上就是2010级汉语言文学一班在本学期的工作计划。
回首过去的六个月,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我们在各种活动的历练中一步步褪去了最初的青涩稚嫩。感谢学院给我们这样的机会,使我们起初匆匆忐忑的步伐正逐渐变得从容稳健。
总而言之,在这个学期,我们每个人都会好好学习,好好工作,使我们中文一班更加团结、友爱,使我们的班级更加优秀。
第二篇: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新闻专业上课通知
文学院二学位汉语言文学专业、新闻专业上课时间定于2012年2月25日(周六)开始上课。具体时间地点如下: 教材自己解决,教材版本向任课教师咨询。
2.赛罕校区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二学位赛罕校区课程表
课号 课程名称 时间
中国现代文学
(一)周六上午1--4节中国古代文学
(一)周六下午5--8节文学概论 周日上午1--4节中国当代文学 周日下午5--8节地点 田楼201 田楼201 田楼201 田楼201 任课教师刘绪才 张丽华 吴玉英 王俊义
第三篇: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
【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不是应用型较强的专业,为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式,本文提出从两个角度指导该专业的教学:从实用性的角度,优化课程,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强化课程应用性,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从创新的角度,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创新,并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增强其在社会立足的本领。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教学探讨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很难和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如工程、建筑、医学、会计等一样获得准确的职业定位,更是很难直接和应用型人才挂钩。它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是体现人文精神的最直接的载体,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1]。其主干内容是中外的优秀文学文化遗产,而核心内容则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对自身、他人、集体、民族、国家,乃至对人类的一种认识与社会责任感。为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在于: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人的工作的,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不体现在应用性,而是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不注意直接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等。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当前就业压力的增大,教学实用主义成为了教学的主要目标,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而言,也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之上,积极和社会接轨。
2用实用性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给出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为教师、各类编辑职务、文秘、文案策划人员等。但事实上,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大多集中在政府机关、教育科研、新闻出版、企业公司等中国单位,还有少数人涉足律师、房地产、金融外贸等新兴行业。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宽的职业适应性,但同时,由于相关行业存在文秘、新闻、广告、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造成了对他们较大的冲击力。从现实意义来看,从实用性的角度指导教学应注意:
2.1优化课程,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包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有必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对课程进行优化:精简课程内容,每门课都要根据对本领域最新知识结构的分析来设计教学内容,强化核心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按照学科发展的当下高度来考虑学科基础,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整合各课程之间的内容,避免内容交叉重复,如写作学和文学概论中的文体学知识。
2.2强化课程应用性,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以就业的观点指导教学改革,就必须讲求专业的实用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结合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即现代“读”、“写”、“说”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必须加以强化[2]。该专业的实用性教学应体现在五个方面:古今各种文体的阅读能力,现代各类文体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能力,信息调研能力等。学校和教师必须精心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形成本专业课程的应用模块,通过系统的应用技能课程的设置,以保证学生在学校能够提高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获得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应用能力,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3用创新的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创新包括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思维创新等。本文强调:
3.1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创新。该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较广,但往往不精,竞
争力上不如其他专业学生。鉴于该专业的特殊性,教学过程中不必过分拘泥于语言与文学本身,而可以结合汉语言文学的历史发展与就业现状,对学生进行相关职业技能的培养。事实上很多新专业如新闻、广告、文秘,甚至公共管理基本上都是从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发展而来的。因此,在保证专业根基扎实的前提下,应打破人为设定的专业界限,以便更大限度地发挥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优势。如教育与教学、新闻传播、文秘与公关、社区文化管理、广告文案等等都可以设计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模块,学生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获得动手能力和从业能力。3.2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要求学生具备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该专业有极强的文化特征,其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对汉语的感情,对东方文化的亲合及从中汲取创新精神动力,并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因此汉语言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3]。首先,教师应有强烈的创新教育意识,思想上要勇于开拓,力求提出独特的、新的教育活动思路,行为上善于探索,潜心实验,不断总结和不断进取。在教学中不能满足做文化的传声筒,要适当的通过文化评论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对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如博客,新媒体等多种文化传播方式都可以成为学生思考的问题。其次要勤于思敏于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以其丰富的知识做背景,在教学中不断抛出新观点,给学生以震撼,激励他们也去发现、思考、创新。可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必须在不讷于言的同时,还要敏于行。沉默寡言不是该专业的个性,只有言行结合,才能让学生让自己更自信,更有思考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伍建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J].2008,(11):204-205.[2]陈吉猛.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8,(9):74-76.[3]丁琴海.大学人文教育的几点思考[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3).
第四篇:汉语言文学
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专
业概况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 能胜任文化、宣传、教学、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宽阔的文化视野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良好的汉语言文学实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业务培养要求:能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原理,能较扎实地掌握汉语和文学的基础知识并具有相邻学科的有关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具有较强的文学分析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能阅读和检索古典文献,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主干课程
中文方向:语言学概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汉语专题、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文论专题、艺术欣赏(本)、专题写作等
师范方向:语言学概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汉语专题、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文论专题、现代教育思想、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等
三、修业年限与毕业
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
中央电大按三年业余学习安排教学计划。
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1学分。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本科学历毕业证书。
第五篇:汉语言文学
文化的枷锁——论中国国企改革的步履蹒跚 [2009-4-16] [0]曹操的人物形象分析 [2009-3-9 14:49:04] [1]论对话理论与语文教育教学 [2009-3-9 14:49:04] [1]永恒的桑提亚哥精神—解读《老人与海》的硬汉 [2009-3-9 14:49:04] [1]浅析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2009-3-9 14:49:04] [1][2009-3-9 14:49:04] [1]论“五四”文学审美形式 [2009-3-9 14:49:04] [1]论《红楼梦》婚姻悲剧的社会意义 [2009-3-9 14:49:04] [1]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初探 [2009-3-9 14:49:04] [1]论鲁迅文学思想 [2009-3-9 14:49:03] [1]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创新素质的培养 [2009-3-9 14:49:03] [1]现代汉语语法-词性 [2009-3-9 14:49:03] [1]论金庸小说对民族文化本体的改造 [2009-3-9 14:49:03] [1][2009-3-9 14:49:03] [1]论池莉小说的市民化叙事策略 [2009-3-9 14:49:03] [1]浅谈地方方言与中国现代文学 [2009-3-9 14:49:03] [1]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研究 [2009-3-9 14:49:03] [1]浅谈苏轼和他的婉约词 [2009-3-9 14:49:03] [1]现代汉语新词造词法探究 [2009-3-9 14:49:03] [1]拙守在桃花源边----论沈从文小说的人性母题 [2009-3-9 14:49:03] [1]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09-3-9 14:49:03] [1][2009-3-9 14:49:03] [1]听《我要的是葫芦》,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09-3-9 14:49:03] [1]论《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 [2009-3-9 14:49:03] [1]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2009-3-9 14:49:02] [1]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心理教育 [2009-3-9 14:49:02] [1]试谈《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2009-3-9 14:49:02] [1]三毛的人生和他的作品探析 [2009-3-9 14:49:02] [1]论周立波短篇小说的乡土意蕴 [2009-3-9 14:49:02] [1][2009-3-9 14:49:02] [1]论《人生》中的高加林的形象 [2009-3-9 14:49:02] [1]《儒林外史》的叙事艺术 [2009-3-9 14:49:02] [1]
浅析李商隐道教“无题诗” [2009-3-9 14:49:02] [1]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提高语文课堂效益 [2009-3-9 14:49:01] [1]试论莫泊桑普法战争作品 [2009-3-9 14:49:01] [1]漫谈《诗经》中的写实与抒情的完美统一 [2009-3-9 14:49:01] [1][2009-3-9 14:49:01] [1]语文教学要以生为本 [2009-3-9 14:49:01] [1]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与拯救 [2009-3-9 14:49:01] [1]沈从文的理性文学观初探 [2009-3-9 14:49:01] [1]冰心儿童散文作品赏析 [2009-3-9 14:49:01] [1]浅谈老舍作品中的幽默 [2009-3-9 14:49:01] [1]培养阅读兴趣构建和谐课堂 [2009-3-9 14:49:01] [1]漫谈李白和他的山水诗 [2009-3-9 14:49:01] [1][2009-3-9 14:49:01] [1]浅论苏轼词风----其现实主义与婉约风格 [2009-3-9 14:49:00] [1]论林黛玉的性格特征 [2009-3-9 14:49:00] [1]浅析《阿Q正传》与辛亥革命 [2009-3-9 14:49:00] [1]林黛玉与薛宝钗形象比较 [2009-3-9 14:49:00] [1]试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思维障碍 [2009-3-9 14:49:00] [1]影视作品中方言使用之利与弊 [2009-3-9 14:49:00] [1]张艺谋电影的创作风格论 [2009-3-9 14:48:12] [1][2009-3-9 14:48:12] [1]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影视教育 [2009-3-9 14:48:12] [1]论语文教育与学生个性的发展 [2009-3-9 14:48:12] [1]论中小学习作教学中的美育问题 [2009-3-9 14:48:12] [1]毛泽东文艺思想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初探 [2009-3-9 14:48:12] [1]网络与网络伦理学 [2009-3-9 14:48:12] [1]并不实事求是的实事求是——小说《遥远的救世主》评析 [2009-3-9 14:48:11] [1]试论“复古”是否已成为国人的一种审美情结 [2009-3-9 14:47:57] [1][2008-8-19 20:49:33] [1]今日语文教育之我见 [2008-8-19 20:49:33] [0]在情感中创设意境,用情感体验课堂教学 [2008-8-19 20:49:33] [1]
论《围城》中方鸿渐的形象 [2008-8-19 20:49:33] [1]论苏轼对宋词的开拓与创新 [2008-8-19 20:49:33] [0]论《史记》中人物形象塑造 [2008-8-19 20:49:33] [1]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策略 [2008-8-19 20:49:33] [1][2008-8-19 20:49:33] [1]论《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 [2008-8-19 20:49:33] [1]论《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2008-8-19 20:49:33] [1]美与丑——论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2008-8-19 20:49:33] [1]评陈凯歌《霸王别姬》的艺术风格 [2008-8-19 20:49:33] [1]浅析余华小说的“回归” [2008-8-19 20:49:33] [1]浅析《红楼梦》中妙玉的性格与爱情 [2008-8-19 20:49:33] [1]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策略 [2008-8-19 20:49:33] [1][2008-8-19 20:49:33] [0]课堂教学艺术提问探索 [2008-8-19 20:49:33] [1]语文教育与学生个性发展 [2008-8-19 20:49:33] [1]浅议鲁迅《伤逝》中爱情失败的原因 [2008-8-19 20:49:33] [1]浅谈毛泽东诗词的语言特色 [2008-8-19 20:49:33] [1]女性宿命的自我审视——90年代女性文学创作主题探析 [2008-8-19 20:49:33] [0]浅谈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08-8-19 20:49:33] [0]试论语境在言语交际中的制约功能 [2008-8-19 20:49:33] [1][2008-8-19 20:49:33] [1]论《水浒传》中女性形象 [2008-8-19 20:49:33] [1]论李白和他的山水诗 [2008-8-19 20:49:33] [1]汉语新词语修辞方式造词法研究 [2008-8-19 20:49:33] [1]试论老舍都市小说的审美风格 [2008-8-19 20:49:33] [1]论《诗经》的文化精神 [2008-8-19 20:49:33] [1]浅谈《诗经卫风木瓜》 [2008-8-19 20:49:33] [0]浅谈朱自清《背影》的艺术成就 [2008-8-19 20:49:33] [0][2008-8-19 20:49:33] [1]论艾青的新诗 [2008-8-19 20:49:33] [1]漫谈李清照和她的词 [2008-8-19 20:49:33] [0]
论比况短语 [2008-8-19 20:49:33] [1]王安忆“三恋”中的女性意识探析 [2008-8-19 20:49:33] [0]论卡夫卡小说的内在意蕴 [2008-8-19 20:49:33] [0]广告语的探讨 [2008-8-19 20:49:33] [1][2008-8-19 20:49:33] [1]论萧红小说的民俗描写与对国民性的批判 [2008-8-19 20:49:33] [1]试论<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 [2008-8-19 20:49:33] [1]论中国当代网络诗歌的发展特点 [2008-8-19 20:49:33] [1]课堂教学提问艺术探索 [2008-8-19 20:49:33] [1]手挥五弦奏 [2008-8-19 20:49:33] [1]此恨绵绵无绝期--试论徐志摩的爱情悲剧 [2008-8-19 20:49:33] [1]论张爱玲小说的忧患意识 [2008-8-19 20:49:33] [1][2008-8-19 20:49:33] [1]略论骆驼祥子的悲剧性格 [2008-8-19 20:49:33] [1]浅谈语文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发展 [2008-8-19 20:49:33] [1]试论《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 [2008-8-19 20:49:33] [1]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变迁及原因 [2008-8-19 20:49:33] [1]纷至沓来的外语词及大众文化心理 [2008-8-19 20:49:33] [1]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08-8-19 20:49:33] [0]开拓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生活课堂 [2008-8-19 20:49:33] [1][2008-8-19 20:49:33] [0]评《三国演义》曹操的人物形象 [2008-8-19 20:49:33] [3]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分析 [2008-8-19 20:49:33] [1]情憾天地词照古今——浅议李清照词之魅力 [2008-8-19 20:49:33] [1]厨师和鱼之遐想 [2008-8-19 20:49:33] [1]论韩剧在中国大陆的流行 [2008-8-19 20:49:33] [1]现代性视野中的张爱玲 [2008-8-19 20:49:33] [1]论李商隐的无题诗 [2008-8-19 20:49:33] [1][2008-8-19 20:49:33] [1]帝王的悲情——论天子词人李煜 [2008-8-19 20:49:33] [2]略谈电视语言修辞法 [2008-8-19 20:49:33] [1]
论林黛玉的“小性儿” [2008-8-19 20:49:33] [0]论韩国影视在中国流行的原因 [2008-8-19 20:49:33] [1]浅析《挪威的森林》的象征意义 [2008-8-19 20:49:33] [1]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08-8-19 20:49:33] [1][2008-8-19 20:49:33] [1]论《紫钗记》对《霍小玉传》的改编 [2008-8-19 20:49:33] [1]校园流行语研究 [2008-8-19 20:49:33] [1]课堂教学提问艺术探索 [2008-8-19 20:49:33] [1]韩剧在中国大陆的流行 [2008-8-19 20:49:33] [2]浅谈小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8-8-19 20:49:33] [1]宋词精髓——论苏东坡词风 [2008-8-19 20:49:33] [1]浅谈语文教学方法的运用与优化 [2008-8-19 20:49:33] [1][2008-8-19 20:49:33] [1]现代广告语言美的探讨 [2008-8-19 20:49:33] [0]谈谈《围城》里蕴涵的“人生”与“艺术” [2008-8-19 20:49:33] [1]浅议李清照词艺术成就 [2008-8-19 20:49:33] [1]论网络时代汉语的机遇和困境 [2008-8-19 20:49:33] [1]从李煜和纳兰性德宗教人格的形成看两者作品的异同 [2008-8-19 20:49:33] [1]梦想与存在——史铁生散文与小说哲学之辩 [2008-8-19 20:49:33] [1]试论鲁迅的社会悲剧小说和个性悲剧小说 [2008-8-19 20:49:33] [1][2008-8-19 20:49:3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