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唯物论0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生产关系规律
厚“李”相伴,有“背”无患—历史唯物论0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2)生产关系规律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方式】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生产方式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方
式实质上是把握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逻辑范畴。)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两类构成要素:实体性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智能性或渗透性要素,包括科学技术、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等。本质:人与自然之间实现物质变换的能力。特征:属人性、客观性、社会性、历史性。科
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构成: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分配关系三个方面,体现在社会生产全过程,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人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构成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生产关系性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标准,在于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
是否适合,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第二篇: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复习提示】
此模块需要重点掌握的考点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相互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相互关系;社会形态更替一般规律和特殊形式。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理解;易考选择题)
1.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与哲学基本问题相对应,社会历史观领域也有自己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我们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考点: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唯物史观承认社会存在的第一性,把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动力和决定性力量归结为物质和经济的因素;唯心史观则夸大社会意识的作用,把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动力和决定性力量归结为某种精神要素。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构成及作用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历史观往往坚持唯心史观,有两大主要缺陷:第一,没有考察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没有看到物质生产发展程度是这种关系的根源;第二,否定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坚持英雄史观。【考点: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
(1)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指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三大内容: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考点:社会存在的内容】其中生产方式是最主要的内容,也是对社会历史发展惟一起决定作用的社会存在。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表现在:第一,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都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二,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人口因素都能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加速或者延缓的作用。但是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都不能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作用,既要反对夸大人口因素的人口决定论,又要反对夸大地理环境作用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考点: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其中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前提。第二,生产方式的性质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第三,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不过是生产方式演化更替的历史。【考点: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属于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考点:社会意识的含义】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社会意识进行划分。
首先,从意识主体的角度看,社会意识包括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其次,从层次高低的角度看,社会意识还可区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其中社会心理是一种非理论化、系统化的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形式则是一种高水平的社会意识,是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社会意识;最后,从有无阶级性上分可分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构成了思想上层建筑,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哲学、宗教等。【考点:社会意识形态的含义】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在社会意识中,精神文化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成果,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重要作用。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软实力,发挥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人民、推动发展的作用。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及其意义(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其次,社会意识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并对于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考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变化不总是同步的;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第三,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第四,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最重要的表现。【考点: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论意义
第一,从理论上看,马克思首次创立了唯物史观,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为我们研究社会历史问题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考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论意义】
第二,从实践上看,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唯物史观,为无产阶级改造旧世界、建设新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理解和应用;易考分析题)
1.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
生产力是指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客观能力,揭示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考点:生产力的含义】它是参与社会生产物质要素的总和,既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实体性要素,又包括科学技术、管理、信息等智能性的、非实体性的要素。
从生产力的结构上来看,劳动者是首要的生产力,生产工具则是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尺,科学技术则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考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物质资料的生产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就是劳动者运用生产工具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和客观标志,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2.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2)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3)产品的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考点: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
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他两个方面,是我们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的相互作用表现在: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当它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它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考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构成了的矛盾运动过程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基本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由此推动人类社会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的、不可抗拒的基本规律。其中,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也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重要指导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要根据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不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进行变革、改革或调整,为先进生产力更大更快的发展创造条件,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理解和应用;易考选择题)
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内涵
经济基础是指由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属于社会的骨骼系统。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思想、观点,以及相应的制度、设施与组织的复杂体系,属于社会的“血肉”。【考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含义】
上层建筑由各种有阶级性的思想、观点体系即意识形态(即思想上层建筑或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法律制度、设施及组织(即政治上层建筑)这两大部分组成。政治上层建筑既包括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又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等设施以及国家的政治法律组织等。【考点:政治上层建筑的含义】政治上层建筑通过各种强制力来维护特定的经济基础,调控社会生活。
马克思主义从总体上把社会关系分为社会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两类。政治上层建筑基本上属于思想的社会关系。因为政治上层建筑是人们根据经济基础的要求形成的,体现和反映着思想上层建筑,因此又被称为思想上层建筑的“物质附属物”。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政权是整个上层建筑体系中的核心。【考点:整个上层建筑中的核心】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考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第二,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首先,从服务方向上看,一方面它千方百计地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另一方面,它又要排除异己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其次,从服务的方式上看,它是通过采取暴力和宣传教育两种手段来对社会生活进行控制;再次,从服务的效果上看,当它为新的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经济基础服务时,起推动生产力和整个社会前进的进步作用;当它为旧的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时,起阻碍生产力和整个社会进步的反动作用。【考点: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就是这样不断地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无限演进的过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既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又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形式(理解;易考选择题)
1.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指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考点:社会形态的
含义】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其中,经济形态是社会形态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社会形态的划分中具有决定性意义。
依据生产关系的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其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
2.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使社会发展过程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性表现在不同国家和民族社会形态的发展具有普遍性或共性,人类的总体历史过程表现为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多样性体现为不同国家和民族社会形态发展的特殊性或个性。【考点: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含义】
其中,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主要有三种表现:第一,有些国家和民族在先进国家或民族的带动下,其社会形态的发展可能跨越某些社会形态,而直接进入到更高的社会形态;第二,有些国家和民族社会形态的发展可能会出现暂时的停滞或者复辟倒退;第三,社会形态也不完全是纯粹的,不同的社会形态可以相互渗透。
3.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是指社会运动具有必然性、规律性,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选择是指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考点: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和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的含义】主体的选择性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内在统一的,这是因为:
首先,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主体选择性的前提。主体的历史选择有既定前提并受社会规律的制约,它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但不能改变人类历史的总体进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其次,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必然性面前,社会历史主体仍然可以发挥主体的选择性、能动性。总之,社会历史的发展是通过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4.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发展的前进性既包括社会形态由低级而高级的发展与更替,又包括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社会生活各领域前进性、上升性的进化与变革。
社会发展具有前进性或说社会进步具有必然性:第一,社会进步必然性最深刻的根源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第二,社会进步的必然性还在于社会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即“扬弃”的过程;第三,社会进步之所以是必然的,归根到底在于它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考点:社会发展具有前进行的原因】
社会发展的曲折性往往表现为社会发展的前进过程不是直线上升、一帆风顺的过程,是伴随着暂时的停滞、曲折迂回的路线,甚至出现暂时的倒退。
第三篇: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单选、多选)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存在最本质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根据它反映社会存在的层次,区分为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和风俗、习惯。社会意识形式根据有无阶级性,区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包括哲学、艺术、宗教、道德、政治法律思想;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自然科学、语言文字、形式逻辑。
【二者的辩证关系】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不平衡性——社会意识相对于社会存在不完全一致。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自身,包括其内部各种形式之间。能动的反作用——作用点在于经济和政治。
【辩证原理的意义】①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②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③使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形成了“两个划分、两个归结”的重要方法。从各种社会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做决定性的基本关系,进而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的高度,从而将社会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破解了历史之迷,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方式】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生产方式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方式实质上是把握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逻辑范畴。)【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两类构成要素:实体性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智能性或渗透性要素,包括科学技术、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等。本质:人与自然之间实现物质变换的能力。特征:属人性、客观性、社会性、历史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构成: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分配关系三个方面,体现在社会生产全过程,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人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构成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标准,在于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是否适合,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单选、多选)
【经济基础】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是其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上层建筑的这两个部分是相互制约的,政治上层建筑是以思想上层建筑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并与之相适应,思想上层建筑要通过政治上层建筑来体现并保证自己的实现。
【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政治上层建筑在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影响并制约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的现实力量。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它的核心。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②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③这一规律表明,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需要改革以及改革的形式和方向,都取决于经济基础的状况。(意义:这一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是我们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的钥匙,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四篇:马原第四章之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马原第四章之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
律
对于马原的复习,除了全面铺开了解基本知识点,还要加强对框架结构的理解和把握。下面凯程考研政治辅导名师针对马原中的考点和历年所考题型等进行分析,各位考生可以把这个内容当做复习的参考资料,提高政治成绩!
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考点1 旧历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对立
1.历史观
(1)定义:历史观是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
(2)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为第一性的回答划分了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2.唯心史观
(1)定义: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存在第二性,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2)主要缺陷:①至多考察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追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②只看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而忽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点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所有哲学派别的历史观都是唯心的。
3.唯物史观
(1)定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意义:把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从唯心史观的统治下彻底解放出来,给社会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把对社会主义的研究奠定在实践的基础之上,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为科学。
考点2 社会存在及社会意识的含义、构成及作用
1.社会存在
(1)定义: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2)构成: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3)作用: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重要影响和制约作用。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本考点在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中的第2题考查过)
2.社会意识
(1)定义: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2)构成:①根据社会意识的主体和承担着划分,社会意识可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②根据社会意识的低级和高级层次划分,社会意识可划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式包括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是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点拨:社会意识形式包含社会意识形态,考生不要混淆。
考点3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及其意义
1.原理内容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2.理论意义
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第一,它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第二,它使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
考点4 生产力的含义和内容
1.生产力的含义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1)生产力水平是生产力量的规定性,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
(2)生产力性质是生产力质的规定性,它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技术性质,主要是劳动资料的性质。
(3)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力性质的统一,表现为生产力的运行状态或发展趋势。
(4)生产力发展要求与上述三方面的规定性联系在一起,是指现实的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2.生产力的结构
(1)基本要素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相结合,才能变为现实生产力。
①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
②劳动对象。包括未经加工的自然物和已经加工的物体。
②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2)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中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
点拨:科学技术并不属于生产力的基本要素,考生不要混淆。
考点5 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
1.生产关系的含义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点拨:社会关系包含生产关系,两者不可混同。
2.生产关系的结构
(1)狭义生产关系是指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
(2)广义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3)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考点6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当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继续发展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得尤为突出。
因此,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标准在于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是否适合,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不能离开生产力状况和要求,孤立地、抽象地看待生产关系。
考点7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及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构成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2)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科学依据。
(3)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自己先进性质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基石。
考点8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
1.经济基础
(1)定义: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实质: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3)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经济基础的具体实现形式。
2.上层建筑
(1)定义: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2)构成
①观念上层建筑即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政治法律思想是观念上层建筑的核心。
②政治上层建筑即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国家政权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
点拨:政治法律思想属于观念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属于政治上层建筑,考生不要混淆。
③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政治上层建筑在整个上层建筑中居主导地位。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
考点9 国家的起源和实质(新增考点)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1.国家的起源
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国家的实质
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3.国家的消亡
国家和社会完全统一之日,就是国家消亡之时。国家的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考点10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本考点在2012年考研政治真题中的第18题考过)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
第二,经济基础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从服务方向看,上层建筑一方面保护和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排除反对自己及其经济基础的对立物;从服务方式看,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调控和调节来为经济基础服务,调控手段有法律、经济、思想等手段;从服务效果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况,既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
第三,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当它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反动力量。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油!
第五篇:马哲资料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案例分析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作用是第一位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的作用是第二位的,其中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历史唯物主义既反对抹杀社会意识反作用的形而上学机械论,也反对把这种反作用加以夸大的历史唯心主义。
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在性质和程度方面有两个方面,其实,这也体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社会意识在自身发展中还具有历史继承性.主要有两个来源:一,反映那个时代的社会存在,二是集成前人留下来的精神文化成果.社会意识就是在这两个来源中相互作用形成的。
案例一 乌托邦主义
乌托邦主义是社会理论的一种,它试图藉由将若干可欲的价值和实践呈现于一理想的国家或社会,而促成这些价值和实践。一般而言,乌托邦的作者并不认为这样的国家可能实现,至少是不可能以其被完美描绘的形态付诸实现。但是他们并非在做一项仅仅是想像或空幻的搬弄,就如乌托邦主义这个词汇的通俗用法所指的一般。如同柏拉图《理想国》(Republic)(它是最早的真正乌托邦)中所显示的,通常某目的是:藉由扩大描绘某一概念(正义或自由),以基于这种概念而建构之理想社群的形式,来展现该概念的若干根本性质。在某些其他的场合,例如摩尔(Sir Thomas More)的《乌托邦》(Utopia,1516),其目标则主要是批判和讽刺:将乌托邦中的善良人民和作者当时社会的罪恶作巧妙的对比,而藉之谴责后者。只有极少数的乌托邦作者——贝拉密(Edward Bellamy)的《回顾》(Looking Backward,1888)即是佳例——企图根据其乌托邦中所认真规划的蓝图来改造社会。就其本质而言,乌托邦的功能乃是启发性的。
案例二 阿拉伯亚里士多德学派
阿拉伯亚里士多德学派,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支。东方支派以巴格达为中心,于9~12世纪最为活跃,代表人物有肯迪、法拉比、伊本·西那和拉齐;西方支派以科尔多瓦为中心,活跃于11世纪以后,以伊本·巴哲、伊本·图菲利、伊本·路世德和伊本·赫勒敦为代表。该派的哲学家一般都精通各门自然科学,谙熟伊斯兰教义,多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本体论上,一方面承认安拉是宇宙万物的第一因和目的因,安拉是无始的、最高的精神存在;世界万物是安拉通过理性、灵魂一系列精神实体而流出的,安拉从总体上主宰世界,但不直接干预具体事物的活动。另一方面,又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永恒的,质量和形式构成了,具体事物,运动和变化是物质的特性,事物之间有着普通的因果联系,事物发展变化的必然性便是宇宙的规律。在理性和信仰的关系上,推崇理性和知识。他们认为,在“美德城邦”社会里,君主应是贤明、睿智和完美的人,公民应具有文化素质和教养。人们之间平等、公正占有财产,和睦相处,社会(国家)的职责是为了满足公民的福利。他们的哲学思想不但恢复了被新柏拉图主义曲解了的亚里士多德学说本来面目,且发展了亚里士多德在自然观和科学观方面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为尔后哲学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2世纪,该派学者的大量论著,通过西班牙等途径传入欧洲,沟通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给西欧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以深远影响。伊本·路世德的哲学著作西传后,在意大利和法国形成了阿威罗伊主义学派,在欧洲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
案例三 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
20世纪80年代,党中央和邓小平作出了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这是一项重要而影响深远的决策,但在当时,这又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决策。办经济特区在中国乃至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都没有先例,没有经验可循,必须“摸着石头过河”,必须以“杀出一条血路来”的精神,敢于“试验”。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国内外的反应非常强烈。
典故 孟母三迁
(原文)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ă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bì],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ò,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释文)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分析
从案例一可知:虽然这种思想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它反映了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它相应的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它对社会存在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案例二可知: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与社会存在。
从案例三可知: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性。任何社会意识都不会凭空出现,只能是适应一定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因而它必然具有满足这些需求的功能和价值,在一定条件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并作用于社会存在、影响历史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总结
上图可知,虽然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方面的,而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精神方面的,但是两者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通常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与物质交往当中的产物,它是伴随着社会与人们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依赖性。但是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它与社会发展是不平衡的,有时先进的思想是可以在一定的程度是预见和推断未来的,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落后的就阻碍社会的发展,它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原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
首先,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发展水平以及发展要求决定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因而决定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着人们对产品的分配关系。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规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的时候,它就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合的时候,它就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案例一 空想社会主义 1825年英国罗伯特·欧文在印第安纳的纽哈蒙尼建立了“新和谐村”移民区,企图通过合作社使富人和穷人一起和平过渡到新社会。
欧文的“新协和”共同体位于印第安那州的瓦巴什河畔,占地2万英亩,其中2000英亩是正在耕种的土地,其余是荒地。于1826年7月4日举行了落成式,还发表了个精神独立——不受私有财产、无理性的宗教和婚姻的拘束——的宣言,然后为它起了个表示愿望的美称,叫作“新的协调”。共同体初创时共有900名男女成员,其中包括作家、医生和工程技术人员。这些人员大都来自美国的各个地区,也有少部分来自欧洲国家;他们基本上是应欧文的邀请而来的。在共同体创建的头几个月内,欧文与其二子威廉。欧文建立起代议制式的政府,幷实行财产公有和合作劳动制度。但是,为时不久,共同体在组织上就发生严重冲突,幷因此分裂成几个独立的单位,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同体的分裂给其倡导者欧文以沉重打击。他从中得出这样的教训:如果群众未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在完全新的环境下,共同体是没有希望获得成功的。当欧文看到共同体不可能达到他的目的时,就返回了英国,共同体也于1827年以失败而告终。他在许多地方进行过类似的实验,都无一例外的失败了。尽管村内有欧文本人的投资,还有村内的各种实业,但是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该实践注定与成功无缘。
案例二 各时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奴隶制社会的“奴隶的生产力”,用奴隶制的生产方式组织起来,在这种生产方式中,奴隶的劳动是被迫的,是没有什么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到封建社会,这种生产方式显然不利于提高“土地的生产力”,于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就产生了,地主把土地租给农民,农民自主耕种,主动性和积极性就发挥出来了。新的“土地的生产力”和新的租种土地的生产方式成对产生出来。地主和农民阶级成对产生出来,于是产生了新的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机器的采用,手工业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就不能适应机器生产力的发展,于是,大量雇佣工人的工厂生产方式就产生了,实际上雇佣劳动的生产方式,在交换领域,工人不是奴隶,有“平等”“自由”的地位,但在生产领域,雇佣工人就是现代奴隶,除了维持必要生活的工资外,他的劳动象奴隶一样被资本家占有,这是社会运动在现代水平上向奴隶制的一种“复归”。“工业经济生产力”与雇佣劳动生产方式成对出现,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成对出现。
案例三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大跃进中,高指标、瞎指挥、虚报风、浮夸风、“共产风”盛行,各地纷纷提出工业大跃进和农业大跃进的不切实际的目标,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地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在农业上,提出“以粮为纲”,不断宣传“高产卫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粮食亩产量层层拔高;在工业上,错误地确定了全年钢产量1070万吨的指标,全国几千万人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并且“以钢为纲”,带动了其它行业的“大跃进”。“大跃进”打乱了国民经济秩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大跃进”期间,长沙农村又兴起了一场人民公社运动。1958年8月26日,长沙县高塘人民公社成立,成为湖南省第一个人民公社。9月中旬,郊区农村率先实现公社化,成立岳麓、东风、万年红三个人民公社。到10月,长沙、望城、宁乡、浏阳四个县先后裁撤乡镇,建立人民公社共四十一个,完成公社化。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政社合一。它大力推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采取大兵团作战方法,从事农业生产,并实行生活集体化,大办公共食堂、幼儿园、敬老院。人民公社化违背社会发展规律,脱离实际,对农村生产力造成极大破坏。在农村公社化运动推动下,长沙城区也办起了人民公社。9月10日,长沙市区第一个人民公社红旗人民公社的成立,随即又有天心、先锋等人民公社的成立。
与此同时,《决议》下达后,全国迅速形成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热潮。到10月底,全国74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组成2.6万多个人民公社,参加公社的农户有1.2亿户,占全国总农户的99%以上,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在全国农村普遍建立,没有经过认真试验,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大办人民公社的过程,实际上是大刮以“一平二调三收款”为主要特点的“共产”风的过程,使农村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在许多方面混淆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界限。公社随便调用社员、生产队的劳力、资金、土地和财产,取消了农民的自留地,出现了剥夺农民的情况。按劳分配的原则遭到破坏,发生了严重的平均主义,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分析
从案例一可看到:他们的思想是超前的,但是不是很适应当时时代的。因为那时候当时世界还是正在发展着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社会还尚未趋向完善。他们说反映的只是在发展资本主义当时社会反映出来的资本主义弊端,趋向社会主义的必要性。但是在当时发展他们所谓的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当时的生产力尚未达到要求,无法支撑社会主义的高级生产关系!也正是这样,在他们的实践中就验证了他们的空想是空想!他们的理论没有可以依靠的生产力基础。根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必须相互协调配合,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上层建筑。在当时,资本主义刚刚开始他新的生命历程,尽管在较短的时期内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物质资料并未极大丰富,没有条件实现空想社会主义者心目中的“乌托邦”世界。
从案例二可知:只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社会才会发展,进步!就是奴隶社会有着适应奴隶社会的奴隶制度,符合当时的生产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力。与之相同的是封建社会,有合符它自己的生产关系,适应那种自给自足的生产力。到了资本社会,大规模,大工厂生产,雇佣关系的生产关系使得社会大发展。生产力在提高,社会生产关系也随之发生了从封建社会地主关系到资本主义社会雇佣关系的大发展!即是: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原来适合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就逐渐变成不适合新的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了,矛盾就日益激化起来,其性质也由非对抗转化为对抗,这时就必然要提出根本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的要求,于是就进入到根本改变生产关系性质的阶段。
案例三可知:生产关系要以当时的生产力相适应,否则,社会就会大动荡,停滞不前,反而倒退。有什么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生产关系,而不是有什么生产关系就要求有什么生产力!
总结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在新的生产关系建立起来以后的一定时期内,生产关系的性质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基本上是相适合的,这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而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时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虽然也有矛盾,但不具有对抗性质,因此,不会、也不需要对生产关系进行根本变革。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原来适合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就逐渐变成不适合新的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了,矛盾就日益激化起来,其性质也由非对抗转化为对抗,这时就必然要提出根本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的要求,于是就进入到根本改变生产关系性质的阶段。在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实现以后,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不适合又转化为适合,从而又在新的基础上开始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由适合到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适合,是一个循环往复的无限的前进运动过程。这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本形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表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的普遍的规律。这个规律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基本趋向,揭示了生产力在生产方式矛盾运动中的始终决定作用,从而也揭示了生产力是推动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特点是: 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基本相适应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改变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状况;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是平等互助合作的关系,当家作主的是全体劳动者;按劳分配把社会生产劳动与个人物质利益正确地结合了起来。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也有不相适应的一面。即使是基本上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它的某些方面也会变得不相适应,需要通过改革,要多方面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内容和形式。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调整和改革加以解决。所以我们发展经济的时候,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基本适合我国生产力的状况的,因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存在着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某些因素和环节。因此,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须对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别是经济体制中不适合生产力的方面和环节进行深入的改革,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优越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从总体上看我国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仍然不高,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化程度参差不齐。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这种低水平、多层次和不平衡的特点将长期存在。这种多层次的生产力,不同的生产社会化程度就决定了我国的生产关系具有多种层次和多种形式。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案例一 改革开放政策的形成过程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我国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
一、对内改革的开始
1978年以前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1978年11月24日,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个手印,搞起生产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就在这些农民按下手印的不久,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在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严峻历史关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底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小岗村从而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二、改革开放政策的形成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福建省和广东省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1988年4月13日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关于建立海南省经济特区的决议,建立了海南经济特区.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进程。
1979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1979年9月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因时因地制宜,保障他们的经营自主权,发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为新时期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1980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
到1983年初,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政治体制的改革与经济体制的改革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对
对于改革开放的评价
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而且提出来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发展社会主义,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我说这两段话,高度概括了我们为什么要改革,为什么改革是必由之路,为什么是当代中国命运的抉择,如果不改革开放,不可能发展中国,不可能发展社会主义,不可能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以,我们应当深刻的领会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这种高度的理论概括。
们30年的改革开放,不光在中国,在国际上也有深远的影响。现在按照GDP来算,中国在世界上占第四位。有人说很快会赶上德国。按照PPP(购买力评价),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我们中国是世界第二,因为世界上的购买力评价大概是55万亿美元,中国大概5万多亿美元,大概占到世界的9%。说明中国在国际上经济上的比重大大增加。现在中国拥有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14000多亿,已经占到世界第一位。之所以有这个变化,都是因为改革开放的结果。
0年的改革,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在党领导下的改革,改革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每次重大改革的决策,都是中央通过决定做出的决策,说明党是主动的推进改革。第二,我们的改革是渐进式的,而不是像有的国家那样一步到位的。小平同志讲,我们要摸着石头过河。这样的话,我们的风险就比较少,而且通过试验成功了,在全国推广。如果不成功,我们就停止下来。所以这样的话,我们从改革过程当中,这条特点也是很突出的。当然,改革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要突破,要加快步伐。当然我们要吸取历史教训:“大跃进”.在生产发展同时 要实事求是,立足于本国国情;保持稳定的发展速度另外还要照应生产力发展.这样我国就可以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迅速发展.案例分析:
从改革开放的案例中,改革开放成就斐然,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中国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然后逐渐成为兴旺。从中国当时的经济基础出发,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形成了改革开放的一些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影响群众的意识形态,使其投入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同时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使得改革开放实现了高速的经济增长,但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在实际运行中是极为复杂的。因此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需要不断地改革和完善上层建筑,这样才能控制经济关系在“秩序”范围内,维护自己的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