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及实施途径(精选)
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及实施途径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 王学风
http:// 2002-03-05 14:17:32 《教育评论》
20世纪末,台湾在学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并把2001年定为台湾的“生命教育年”。台湾中小学在开展生命教育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这对于尚未实施生命教育的大陆来讲,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学校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使中小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的发展,生命教育的内容也越来越广。台湾生命教育的内涵包括从肯定、珍惜个人自我生命价值,到他人、社会乃至自然、宇宙生命的互动与伦理关系等大生命的省思,并涉及生死尊严、信仰的探讨,范围颇广。目前,台湾小学还未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有的学校在“道德与健康”课中讲授,有的学校设置综合课进行生命教育。不论哪种形式,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生命的旋律;二是温馨你我他。在“生命的旋律”这个单元的教学中,由教师首先讲解有关生命起源的问题,让学生了解迎接新生命的喜悦、成长、生病、衰老、死亡等现象,具体包括“生命的跃动”、“生命的喜悦”、“生命的挑战”、“科技与生命”、“生命的尊严”等内容。主要通过教师的讲授及各种课外活动来完成。在“温馨你我他”的教学单元中,则主要是通过课外活动来完成,学校组织学生到养老院、孤儿院等机构去参观、访问。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对残疾人的关心,使他们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台湾中学普遍开设正规的“生命教育”课,编制了生命教育教材及“生命教育教师手册”。表一:台湾晓明女中“生命教育课”的内容
资料来源:林治平主编:《中原大学宗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一)》,(台湾)宇宙光出版社2000年版,第171页。
台湾教育界人士认为,学校生命教育的实施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包括生命教育目标的确定与细化;生命教育课程的开设与教材的编制;生命教育师资的培育等等。因而,台湾生命教育的推行是全方位的。
生命教育课。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是学校实施生命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目前,台湾中学均设有独立的“生命教育课”,并规定了课时,有专门的生命教育教师。如台中市的晓明女中从1998年起,将原来的“伦理教育课”改为“生命教育课”,每周两节,并有专门的生命教育教材及生命教育教师手册。为开设生命教育课,晓明女中还专门培训了一批生命教育师资。为生命教育设置专门的科目和课时,可以使学习内容更加系统和集中,降低实施的难度。
综合课。台湾学者认为:生命教育课无疑是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最重要途径,但由于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人生观教育、环境教育、美育的交叉关系,在内容上容易出现与其他学科课程的重叠。另外,也不利于发挥学校生命教育资源的合力,容易使非生命教育课教师忽略其推行生命教育的责任。综合课的开设正好可以整合学校生命教育资料,形成合力。所谓综合课,是将生命教育作为综合课程里的一个单元进行教授,如“生存教育”、“生命美育”,这样,一方面可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生命知识教育,另一方面,又能与其它跨学科课题(如德育、环境教育等)联系起来实施。目前,台湾各小学基本上采取综合课的形式进行生命教育。
渗透式。所谓渗透式,是指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和学校的其它活动中实施。主要通过教学、课外活动来实施。生命教育内容广泛,通过与生命教育有关的各科目讲授生命教育知识,可调动学校教师参与和关注生命教育,充分利用学校的生命教育资源,增强生命教育效果。生命教育实践性极强,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在实践中掌握生命知识,从而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生命意识。所以,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各科
教学及课外活动进行。此外,台湾教育界人士认为,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不单是学校的事情,更是社会的事情,社会各方面必须密切配合,共同担负起公民教育的责任。学校、家庭、课外活动中心、社会机构、政府机构等部门,应组成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综合体。上述三种途径各有利弊。台湾中小学在进行生命教育时,善于把渗透式与独立设科或综合课结合起来,通过学校的全部教育活动实施生命教育。这样,既能保证学生获得集中的生命教育知识,又能充分利用学校生命教育资源,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1.教育当局重视生命教育的实施
1997年,台湾“教育部”委托实施伦理教育多年有成的台中市晓明女中设计生命教育课程,并推动办理研习、训练师资等,于1998年度在全台湾地区各国中(相当于大陆的初中)实施,高中则于第二学期实施。为推动生命教育的实施,台湾“教育部”规定2001年为台湾的“生命教育年”,并组织生命教育委员会,由台湾各级学校推动生命教育。这项生命教育计划将实施4年,以高中及国中学生为优先对象,逐年推广到小学及大学。此外,台湾“教育部”也计划在40所国中及10所高中设置生命教育中心。
2.强调实践在生命教育中的作用
台湾教育界人士认为,生命教育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在现实生活中主要不是通过语言或理论,而大都是通过行为举动表现出来,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人格的陶冶,影响人的成长和发展。因而,生命教育是一种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以具体的行为或举动教育人,才能真正影响人、感化人。所以,在生命教育中,台湾中小学非常强调实践的作用,强调通过课外活动进行生命教育。如小学的“生命的旋律”教学,主要是在参加台大医院的活动中进行的。让学生参观产房、婴儿室、手术室、安宁病房等,使之了解生命的起源,体验生命的喜悦和理解生命的尊严。
3.加强中小学生命教育师资的培育
台湾中小学在实施生命教育之初,就认识到生命教育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因而,在重视教材编写的同时,也加强了中小学生命教育师资的培育。因为,“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生命教育在教育领域是一个新生的事物,没有现成的教师,加强师资培育就成了生命教育实施的首要任务。台湾“教育部”的做法是,把中小学中教授与生命教育有关科目,如生物、健康与道德、生活伦理等科目的教师,及对生命教育有兴趣的教师,集中起来,进行生命教育培训。为此,制订了生命教育教师手册,供教师们学习。加强生命教育师资的培育,是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成功的重要保证。
4.积极开展中小学生命教育研究
短短几年间,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开展的有声有色,这与台湾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科研是分不开的。台湾教育当局十分重视生命教育的研究,专门成立了“推动生命教育委员会”,负责研究如何推动生命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实施。同时,规定中小学成立“生命教育中心”,负责研究生命教育的内容、途径与方法,研制生命教育教材。以台湾的高雄市为例,1998年教育当局就召集有关生死学、安宁照护、失落与悲伤、死亡教育等方面的学者、研究者与中小学校长、主任,以及教育局相关官员等,研商编印提供给教师有关从死亡省思生命的手
册。生命教育实施后,有些学者还致力于生命教育实施现况之调查研究,如张淑美做的“台湾省与高雄市中等学校教师对生命教育实施状况的调查研究”,晓明女中钱永镇的“生命教育的实践与评估调查报告”。这些研究,都推动了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发展。
生命、生死问题应是和人类共存的,生命教育也应是历久弥新的教育,有必要尽快在大陆地区推行、开展和实施。
第二篇:台湾生命教育
台湾生命教育
一、生命教育的提出
随着台湾经济腾飞、社会快速变迁,在教育政策上就表现为重视理工实用层面、相对忽视人文理想及社会伦理道德。学校道德教育的缺失让台湾社会付出了沉痛代价,造成诸如伦理价值观念模糊、暴力行为猖獗、家庭功能式微、亲子关系冷漠、人际关系疏离、社会公平正义不彰,乃至政治与经济的乱象等。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青少年对多元文化和纷乱的价值观无法进行正确判断及抉择,呈现出来的便是肤浅、消极的人生观和不健康的行为取向,例如频频曝出的吸毒、伤人事件,以及自杀率节节上升。
台湾生命教育的兴起就与 1997 年前后几起重大的校园暴力和自杀事件有关。这些事件引发了学术界与教育部门对社会乱象进行深刻反思———在一个物质生活便捷、精神文明衰退及道德伦理紊乱的信息化社会中,教育该如何拯救人类的灵魂,重塑社会伦理秩序?在这样的背景下,台湾开始关注和提倡生命教育,希望通过生命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自我身份认同,追求身心和谐发展与知情行统一的全人教育,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
二、教育内容
具体包含伦理教育、宗教教育、死亡教育等范畴, 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个维度:
(1)宗教取向: 探讨生命的意义以及宇宙万物之间的关系, 体会到生命的价值。
(2)职业取向: 着重认识自我, 培养技能, 对自己的生涯作适当的规划, 达到自我实现的的。
(3)生活取向: 着重培养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如生活适应能力、人际互动能力等。
(4)生理健康取向: 着重探讨预防疾病、维护健康、重视环保等议题, 增进生理、心理健康。(5)生死取向: 认识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并能珍惜生命, 尊重生命。
三、生命教育的实施
1.教材选择方面
台湾地区许多中学参照生命教育课程纲要自行编制教材,强调教材应与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的衔接,教材内容应与时俱进。同时教材内容要尽量与学生生活经验和时事相结合,以帮助学生在具体生活中做判断和抉择。教材各章节之后,提供各种“启发式问题”“思考性问题”或“讨论性问题”,使学生在思辨过程中学得并尊重多元价值,亦提供相关辅助读物或媒体资料,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渠道。
2.教学方法方面
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包括活动课程与理论课程,强调体验、省思和实践。理论课程部分教师采用讲演法、启发法、讨论教学法、问题教学法、价值澄清教学法等进行,而活动课程部分采用座谈、参观、访问、演练、调查、辩论、竞赛、服务学习、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等形式进行。总之要做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可结合采用多媒体和各种影像资料辅助教学。另
外强调教师授课必须遵循“态度必须开放、立场不必中立”的原则,并协助学生遵循此原则来学习。因为中学生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对人、对事、对物缺乏准确的判断,若教师授课中持模棱两可的立场,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3.教学评价方面
教学评价涉及怎么评价、谁来评价和评价什么等方面的问题。在台湾地区 《普通高级中学选修科目“生命教育”课程纲要》 中指出,生命教育课程的成绩评定以“能达成课程目标”为原则,评价的范围包括行为、态度、知识与技能等方面,可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及每堂课教学中进行,而评价方法倡导适当多元,以形成性评价为主,采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可见,台湾地区生命教育课程的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突出对学生行为、态度、知识和技能的全面评价,倡导评价方法多元化,反对采用单一量化手段对学生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
4.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
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对课程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辅助读物、影像资料和其他校内外课程资源等。台湾地区许多中小学设立了专门的生命教育研究委员会,承担着生命教育发展研究的功能,负责生命教育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教材的编制、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等,如聘请生命教育专家到学校做报告,组织不同学校之间进行生命教育教学经验分享和交流会,等等。这些做法提高了生命教育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
5.外部支持力量方面
课程的有效实施还受到外部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如政府重视程度、师资水平、社会舆论导向、学生家长的态度等。在台湾,地区政府的推动在命教育实施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台湾地区政府从政策精神的倡导、资源的整合与提供两个方面推动生命教育的实施,成立了“生命教育推动委员会”,并规定中小学成立“生命教育中心”。同时,政府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课程的开发和教材的编写,组织师资培训等。如今,台湾地区大部分中小学配备了生命教育的专职教师或兼职教师,这无疑有效地推动了台湾地区生命教育的发展。同时台湾地区的非营利组织通过开展研习活动和相关活动、出版宣传品、组织学生夏令营和家长研习活动等,有效地推动了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上至政府部门,下至学校、非营利民间组织,均做出有效行动,这让台湾中学生命教育在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中不断发展。
四、具体案例:
1.建造世界上第一座生命教育情境体验馆“世界宗教博物馆”。帮助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体验生命的可贵,进而尊重、关怀与珍爱生命并藉此找回生命的尊严与快乐。其中在“生命之旅”厅体验“初生”“成长”“中年”“老年”“死亡”及“死后的世界”等五个生命历程,仿佛进入生命的隧道,让参访代表感受到生命的短暂与生命意义。
2.开设从生命的高度建构的心理健康课。课程内容包含“人与己”“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生命”四个方面,跨及四个不同的专业领域,课程采用 “绘本思考教学”“体验学习”等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
3.台湾某实验小学教师执教的生命教育示范课 “人因梦想而伟大”。先后播放了两段视频: 第一段是关于一群1~100岁台湾人的梦想的;第二段是关于100年前一群年轻人的梦想的。整堂课主要围绕视频展开。这堂生命教育课堂相较于一般课堂,更注重正面能量的传递。接受和包容每一个孩子,发现每个孩子身上正面的能量,并加以引导和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针对孩子的错误和问题,最好的解决方式也是正向激励,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没有畏惧感和压抑感,才会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
4.在诸校中,台北护理学院和彰化师大通过一系列生死教育研讨会,对台湾生命教育政策的发生和生命教育相关系所的设立有较直接且持续性的影响。1997 年,南华大学成立国际间第一个生死学研究所。1998 年,台湾国科会《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之规划》将生命科学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四大领域之一。1999 年,台湾清华大学等开生死学通识课程,高雄师范大学开设失落与悲伤辅导课程。至此,台湾已有 14 所医护大学院校开设生死学课程,非医护院校至少有 27 所已开设生死学相关课程。伴随青少年伤害案件增多和质优女生的频繁自杀,2000 年,台湾成立“推动生命教育委员会”。
5.2010开展“生命教育与健康促进国际研讨会”。
第三篇:浅谈中小学生阳光生命教育与实施途径
浅谈中小学生阳光生命教育与实施途径
【摘要】不同时代的发展决定着不同时代的意义与产物,生命教育就是当今社会时代的产物。形形色色漠视生命的倾向,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敲响了警钟。中小学生对自己的生命、他人的生命、动植物的生命的敏感性越来越迟钝,乃至漠视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本文主要从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感和对阳光生命教育的理解以及实施途径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小学生生命教育阳光生命教育
一、“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生命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几十年来,生命教育在全球得到迅速发展。然而遗憾的是,我国对生命教育的普及程度却远远不够。从小我们就有思想品德课,有政治课,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们要做好人好事,要拾金不昧等,但是却没有一门课程告诉我们:人为什么要活着?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生命所应承担的苦难和责任又是什么?正是因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生命教育意识相对薄弱,加上社会的发展与开放,特别是网络的发展,使得部分中小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识模糊,直接导致了反生命的行为产生,诸如吸毒、自杀、自残、侮辱与伤害他人生命以及网络成隐、各种各样的意外突发事件面前无法应对等问题的产生。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能否认的是,学校教育中生命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是一个重要原因。为了祖国的未来,中小学校的生命教育刻不容缓。
二、阳光生命教育
阳光生命是一种比喻,比喻生命的美好、灿烂、人生积极、精彩,事业成功、辉煌,生活幸福、美满,充满希望的生命状态。阳光生命者有铭心的梦想、坚定的信念、非凡的自信、过人的胆识、明确的人生目标,他们总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问题与挫折,以顽强拼搏的精神状态实践自己的人生规划„„。广义的阳光生命教育即培育以上提出的“阳光生命”的教育。
阳光生命教育的教育方式是关爱教育、赏识教育、成功教育与优势教育。关爱教育首当其冲,关爱从十月怀胎开始,出生后则受到更多人的关爱,只是在逐渐长大后,一些家长和教师对孩子的爱出了问题:一是关爱少了,指责批评多了;二是关爱没少,但变成了溺爱、偏爱。不管是哪种情况都会导致孩子生命逐渐灰暗,不再阳光。正确地爱孩子、爱学生是阳光生命教育工作者要闯过的第一关。学会了爱,接着要学会赏识,赏识教育对培养阳光生命至关重要,正如“赏识老爸”周弘先生所言:所有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和所有成年人一样,人性中最本质的渴求——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赏识是每个孩子生命成长不可或缺的阳光。
三、阳光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
在阳光生命教育中,教育者首先要和学生一起直面生命遭遇的一切苦难,以一个主动积极者的身份立足于真实的人生体验;另一方面要打开广阔的视域,呈现丰富灵动的视角,多渠道、多途径对学生注入阳光生命正能量。
(一)课堂教学渗透阳光生命教育。一是从理念层面上看,阳光生命教育的实施主要取决于领导、领导思想观念的转变,而在方法层面上,阳光生命教育的实施则有耐于老师,没有阳光的教师就没有阳光的教育,当然也不会有阳光的学生。阳光的教师如果追本溯源,只有从师范教育入手,给师范生开设阳光生命教育课程是最好的办法,当我们未来的人民教师走出师范学校时,他们是一个阳光生命者,那时我们的中小学的阳光生命教育就前景一片光明。所以各师范院校必须开设阳光生命教育课程。二是从教育内容来看,阳光生命教育内容涉及学校各个学科领域,科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体育等学科,是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是阳光生命教育的隐性课程。教师要结合各科教材,挖掘显性和隐含的生命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
(二)开展专题阳光生命教育。阳光生命教育要充分利用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和预防爱滋
病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教育形式,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阳光生命教育活动。要从学生的兴趣、经验、社会热点问题或历史问题出发,结合区域、学校和中小学生的特点,力求将相关内容整合起来,形成校本课程。要注意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人与自然、人与家庭的启蒙教育,探究生命的可贵、生活的意义以及自我保护等内容。
(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阳光生命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实施生命教育的阵地。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级各类青少年教育基地、公共文化设施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拓展学生的生活技能训练和体验。通过对与人生老病死有关场所的了解,引导学生理解生与死的意义,珍爱生活,关心他人;通过情景模拟、角色体验、实地训练、志愿服务等形式,培养学生在遇到突发灾难时的人道主义救助精神。学校的班团队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活动、兴趣小组活动也可以结合学生现实需求,在了解学生需要的基础上,组织和安排生命教育活动,譬如利用晨宣活动与唱响校园活动对学生进行阳光生命教育;通过野外生存、游泳、火灾逃生等模拟演练,锻炼学生的生存能力;通过参观禁毒所、艾滋病展等来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使学生在场景式生命教育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感悟生命的价值。
(四)学校日常生活与管理方面渗透阳光生命教育。学校应当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评价机制,鼓励全校师生员工积极参与阳光生命教育,通过发动和组织师生参与集体行动,确定需求,动员各种资源,争取外力协助,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实施关于生命主题的活动,增进对生命的认识,培养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及实践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行动。譬如开设《阳光生命教育》校刊对师生进行阳光生命教育;开设阳光生命教育论坛网站;要求学生记阳光日记;学校开展评选阳光生命个体(阳光男孩、阳光女孩、阳光教师)与阳光生命群体(阳光寝舍、阳光班级、阳光年级)等活动
教育需要润物无声,生命意识也需要潜心培养。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家长和全社会有责任时时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孩子“珍惜生命和健康”的意识。让整个校园成为一个阳光生命的家园,让家园充满成长的正能量!
第四篇:生命教育内容
主题:引导同学珍爱生命
生命教育基本知识
生命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生命教育目标:
人与己”: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欣赏自己。
“人与人”:接纳他人,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与他人分工合作。“人与地”:适应环境,爱护环境,珍惜所有生命。
“人与天”:接触大自然,体会和认识自己与世界、宇宙的关系。
台大校长李嗣涔推荐:人生若白驹过隙何以安顿
年轻人身强体健,有着挥霍不完的精力和时间,总以为「生、老、病、死」与己无关,也是遥远的事。
然而,黄泉路上无老少,一场天灾人祸就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乃至一个家庭的命运。过去十年921大地震、88水灾两次重创台湾,许多家庭一夕间家破人亡,甚至全村活埋。这些血淋淋的事实让安居乐业的我们,着着实实上了一堂生命教育的课程:原来人的身家性命是如此脆弱,面对自然,是如此渺小!老天爷不见得按照「寿终正寝」的剧本演出,人生无常的事实教我们明白,不但人人会死,而且随时都可以死。那麽,我们究竟「为何而活?应该如何生活?又如何能活出应活出的生命?」
很多时候,我们会说︰「千金难买早知道」。对於人生中必修且无法重来的「生命学分」,如果我们能早一点知道,早一点加以探究,不是比较能做出充足的准备,而活出生死无憾的精彩人生吗?
如果年轻人能提早探索生命真相,想清楚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从而能多做一些自己不会後悔的事,甚至是饶益自己、也造福大家的事,这不是很好吗?
要努力用心的活着,让人生可以拥有许多珍贵的、深刻的终极价值
虽然死亡让肉体生命成为有限的存在,但是人的良善、慈悲、努力,人的付出关怀与爱心,让灵性生命变得无限。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说,因为生命有限,反而让我们体会到人拥有的良善、慈悲与关怀;让我们懂得努力,知道付出并拥有爱心。一位成功的创业家说:「把每一块钱都当成是最後一块钱来使用,你会很珍惜每一块钱,并创造这一块钱的最大价值!」面对生命亦是如此:把每一天都当成是最後一天来使用,你会很珍惜每一天,并创造这一天的最大价值!父亲的死亡,让你的人生、你的家人,几乎所有事情都变得不一样了。你更加把握与母亲的相处;你更加重视朋友;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这些都是因为死亡的存在而有的啊!
把握現在,超越死亡
96岁的杨绦,在《走到人生边上》一书说:「我站在人生边上,向後看,是要探索人生的价值。人活一辈子,锻链了一辈子,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成绩,能有成绩,就是不虚此世了。向前看呢?再往前去就离开人世了。」我们实在不知道我们的一辈子有多长?然而,人是有「价值感」、有「意义感」的生命存在,我们要面对的问题应该不是我们可以活多久?而是我们活着的时候,能展现出多少的价值,能有多少的意义。而既然我们不知道可以活多久,不知道死亡何时会来,那麽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每一个现在,为生命创造不同凡响的价值,一旦把握住当下的时间,才有可能主动地规画未来!你看到人们有限的生命却可以成就许多永恒的价值,就可以证明人是可以超越死亡的。
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生命意识教育
生命意识教育是高校进行生命教育的第一步。其目的就是使大学生对生命形成科学的认识,做到了解生命、.进而能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首先,要使大学生了解生命的基本构造,让他们懂得三个生命体从孕育到成长是一个神奇而又复杂的过程,每个人的生命体都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在自然的恩惠下、.在社会和家庭的关系中成长起来的。所以,要认识到能够来到这个世界是件多么幸运的事,要怀着感恩之情来过好每一天。在对生命有了基本了解的情况下,要进一步培养大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因为生命来之不易,所以就不能随意低毁生命、伤害生命,而是要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享受生命带给我们的各种体验。另外,由于每一个生命都是具体的,所以,要教育大学生尊重生命的独特性,以一种宽容态度来接纳自己与他人。
二、生命价值的教育
对生命价值及生命意义的探索追寻,是高校生命教育中的核心所在。
第一,树立远大的理想与崇高的信念。面对新旧观念交相碰撞与社会的快速变革,大学生会感到很茫然,“人到底该怎么样的活着,,以及“人活的目的是什么”,这些问题都使他们感到迷惑不解。高校生命教育要帮助大学生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与崇高的信念,鼓励他们不要被眼前纷繁复杂的思潮所迷惑,重新唤起大学生对于人生价值的探索能力,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活,让生命充满意义。
第二,鼓励大学生要不断努力地完善自己,实现自我价值的超越。每个生命都有其独特性与不可逆性,所以生命是无比珍贵的,要有限的生命里实现自我价值的超越是每个人所应该具备的权利与义务。因此,高校生命教育要引导大学生关注自身的成长,培养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死亡教育
生命标志着生物机体所具有的活动能力,从人一出生开始,就意味着这种能力终将会消失,即走向死亡,这是任何人都要面对的宿命,是无法避免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享受着青春带给他们的愉快和欢乐,在他们充满斗志的意识里,很少对死亡有深刻的认识,更没有对生命意义的深层思考,因此,个别大学生不懂得生命的珍贵和短暂,随意践踏自己的生命。
四、忧患意识教育
忧患意识是指“人们从忧患境遇的搅扰中体验到生命的尊严和伟大及其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并进而以自身内在的生命力量去突破困境、超越忧患,以达到真善美统一境界的心态。”所以忧患意识教育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迫在眉睫,本文主要从挫折教育、责任教育两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忧患意识教育。
(l)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是指帮助处于不利境遇的个体克服困难,激发他们的潜能,以达到增强个体抗挫能力和坚强意志的目的。人生就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集合,人生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一帆风顺的人生并不存在。人生的轨迹不会按照人们的期望和计划运行,但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做自己人生的导航者。面对挫折和困难奋不悲观厌世,也不消极逃避,因为这样只会使情况更糟,境遇更坏;要正视艰难险阻,要懂得逆境挫折是属于生命的,是人生的一部分,人们无法选择,更无法逃避。挫折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接受客观事实的态度,提高学生战胜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最终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潜能和力量,意识到挫折的积极意义,最终“拓宽人的生命情怀,丰富人的生命情感,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在教育过程中,对个体进行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那些在生活中经历挫折,在逆境中饱经风霜的人,才更能体会什么叫成功。因此,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锻炼提高学生潜能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也是进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途径之一。
(2)责任教育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自残、虐待动物、打架斗殴等暴力事件时有发生,“情感冷淡”与“心理脆弱”更是成了部分大学生的代名词,这不:能不引起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生命责任教育十分紧迫。责任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具备一定的责任心。所谓责任心就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对自身的社会角色以及角色所应承担的义务的认知和情感体验。②作为大学生来讲、不仅要对自己和家人负责,而且还要对社会、国家负责。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轻易践踏,积极投身于学习、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对自己负责;要孝敬父母,体会为人父母的不易,以自己的出色表现和优异成绩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尽到照顾父母的义务,这是对家人的责任;要尊重他人,一与人为善,团结互助,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人与社会间的关系,这是对他人、社会的责任;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贡献力量,把祖国富强、繁荣昌盛作为自己奋力拼搏的动力,主动承担历史赋予的使命,将自己的学识转化为生产力,报效祖国,这是对国家的责任。只有具备强烈的责任感,才能令人信任,才能珍惜生命,所以说责任教育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
班会讨论问题:
(1)如何看待生活的挫折和缺憾的人生?人的内心能否承受生命之重?
(2)怎样度过有缺憾的人生?
(3)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如何好好地生活、有意义地生活?
推荐书目:
班级根据自身班费情况,可有选择性地购买下列推荐书籍,并在全班同学中间传阅:
《生命教育演讲录》——郑晓江,江西人民出版社
《老师的10个对不起:有关爱与生命的希望手记》——简世明,重庆出版社《大学生命教育论》——柴志明、何仁福,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生命教育公民读本(J)》——郑晓红、张名源,人民出版社
《孩子,我们来谈谈生命》——何怀宏,中国妇女出版社
第五篇:中小学班主任实施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
中小学班主任实施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
张竹云 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摘 要】关注人的生命及其价值是教育的目标之一。我国生命教育的缺失导致的现实问题已不容忽视,生命教育急需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和重
视。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中小学生命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开展生命教育的意义,并提出了中小学班主任实施生命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班主任 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学校生命教育是指通
过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让他们对自己有
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使中小学生在人格
上获得全面发展。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工具,教
师和家长关心的只是毫无生气的分数,没有培养和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的精神成长,缺乏对学生的生命教育,致使一些学生不知如何应对人生
中的困难和挫折,没有正确的生命意识,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
教育的起点是人,生命教育是教育的基点,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现行的生
命教育并提出有效的实施策略。
一、我国中小学生命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生命意识淡薄。2004 年,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在北
京选取了 11 所有代表性的重点、普通和职业中学,对初一到高二年级的 4622 名学生进行了意外伤害和自杀相关行为的调查,发现特别想自
杀的中学生占到17.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学生约占4. 9%。当代青
少年竟然如此漠视宝贵的生命,用如此过激的手段面对人生,我们的教
育应该有责任有义务,尽快的让青少年在人格上获得健全发展,培养他
们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让生命悲剧不再发生。
2. 生命教育内容匮乏。尽管素质教育改革这么多年,应试教育却
仍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和家长的思想观念仍然是过于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一切以分数为重,生命教育还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有关生
命教育方面的内容比较匮乏,多数以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的形式出现
在部分试点学校,没有在大多数学校中普及,而且目前中小学开展的安
全教育、生理卫生教育等多属于预防性质的知识传授,深层次的教育不
够,忽视了学生正确生命观的养成,难以对学生产生终身的影响。
3. 教育过程中存在错误引导。我们仍然可以在新闻报纸上看到这
样令人痛心的消息: 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不公正对待学
生,歧视“差生”,诋毁学生的人格及尊严,轻则可能造成学生的心理问
题,重则将会导致学生轻生。以上种种教育方式都是反生命的,是对学
生生命的践踏。教师是学生生命意识及价值取向的重要引导者,他们的生命意识既表现为对自身生命的尊重,更体现在对学生生命的关爱。
部分中小学教师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没有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学生就
难以从教师身上懂得的生命的珍贵,更难以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二、中小学班主任实施生命教育的意义
1. 生命教育是旨在促进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热爱
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
要组成部分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2. 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尊敬父母、热爱家乡的深厚 感情和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学习、奋发成才的志向;有利于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勇敢、自信、坚强的品格;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3. 开展生命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 消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养 成,甚至导致部分学生道德观念模糊、道德自律能力下降和心理脆弱。加强生命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从而为学生树立正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4. 开展生命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适应时代发展的 必然需要。许多学校主要是通过学科渗透和专题教育的方式开展生命 教育活动,缺乏对生命教育的整体思考和系统推进,在思想认识、课程 建设、教学方式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加强生命教育,建立和完善 校本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旨在从生理、心理和伦理等多方面引导学生 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三、中小学班主任实施生命教育的策略
“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小学阶段重点为“认识生命”- - - 初步
认识生命现象,初步了解自己的身体,有性别意识;懂得关心家人、尊敬 老人;初步掌握交通安全、防溺水的基本技能;学会识别可疑陌生人,初 步掌握突发灾害时的自救能力。初中阶段重点则为为“尊重生命”- - - 了解人体构造与各器官的功能;认识青春期生理现象;认识友情与爱 情的区别和联系;学会健康的异性交往;控制性冲动,懂得对自己的行 为负责;学会拒绝别人的性要求;初步了解避孕的基本原理;学会应对 敲诈、恐吓等突发事件的技能;学会理解和尊重父母、老师和同学;养成 健康生活方式,文明上网;学会拒绝烟酒和毒品,掌握预防艾滋病方法。因此中小学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关注生命,要敬畏生命。生命是独一无二的,是珍贵而伟大的。青少年要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我们要 教育学生悦纳自己,善待自己,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要教育学生提升 生命的价值,增强自己的使命感、责任感。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懂得除了 自己,别人的痛苦也是痛苦,别人的生命也是十分珍贵的;要尊重人自 身的生命,还要欣赏其他形态的生命。推及及人,推及及物。作为教育 工作者的班主任,更应站在“人”的高度来关注教育,让教育充满个性、充满人情。一个真诚的班主任应该是一个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一个受 学生喜欢的班主任也应该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老师,一个和蔼的长者。所以班主任应该具备真正的学生意识、童年意识,并且知道敬畏生命。
2. 关注生命,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认知特征、不 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欲望渴求、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创造潜能,正是 这么多的“不同”组成一个欢乐的集体,从而铸就了千差万别的个性。教 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让个性由依附走 向独立,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内敛走向凸现。作为班主任要有一颗包容之 心,有了它,就能充分地尊重每一个学生及其人格,尊重他们独特的思维 和包罗万象的见解。一个班主任对自己的班应静下心来仔细分析,找出 班级特色,找出学生的个性特长,并创造条件让其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行
动难免幼稚,但也会像《皇帝的新装》中那个小孩一样,包含着成年人所看 不到的、不敢说或不愿意说的真理。只要我们尊重学生并且给他们机会,在平时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个性,使个性得到张扬。
3. 关注生命,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在中小学阶段,学生智能及生命 要素都处在发展之中,学生的可塑性空间很大,班主任切不能凭学生现 时表现,主观臆断,武断评价学生。不能强求所有的学生都是一种发展 规律和发展态势,应该彻底抛弃统一的尺度,有区别地看待学生发展的 阶段性差异,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尤其是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 生的成长过程。
关注学生的发展,要求班主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认
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形成“合格 + 特长”的有特色发展。合格是教育的底线,最根本的表现就是“学会做人,学会办事,学会学习,学会健体”。班主任需要在班级制度、目标、措施、方法上做到“一切 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要民主、公正、平等地 对待每一个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尽自己所能,向他们提供最合 适的教育,使具有不同天赋、潜能、性格、文化差异的学生得到作充分的 发展,真正使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建军. 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 思想理论教育. 2006,(11).
[2]庄亚楠. 关于中小学生命教育的思考[J]. 当代教育论坛,2009,(02).
[3]岳诚. 浅谈生命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A]. 定西日报. 2009 年/3 月/25 日/第 0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