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绪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看,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并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看,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寻求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目的、性质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组成部分。)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客观条件是什么?
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客观条件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3)自然科学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彻底克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全面深刻地揭示自然界唯物辩证的性质,提供了自然科学的前提和条件;
(4)任何一种理论都不可能离开人类文明大道而单独前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前人的理论成果上发展而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主观条件
第一,广泛地掌握了人类有史以来的思想发展成果。
第二,在革命实践中转变了阶级立场,站到无产阶级一边。(两个转变)
第三,深入、严谨地进行科学研究和积极投身革命实践。
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是什么?
答: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
第一章
4、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是什么?
答:
(1)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相关内容:
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问题;
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5、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答: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6、如何理解意识的本质及其能动作用。
答:
本质: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使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能动性及其表现:意识能动性是指人的意识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的作用。
7、如何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答: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是物质性的活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综上所述,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8、试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说明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答:
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⑴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世界是不依赖于人们意识的客观实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这就要求我们观察事物、想问题、办事情、制定路线、方针、政策、计划等,都必须立足于从客观实际出发,如实地反映客观实际情况,是客观决定主观,而不能主观决定客观。
⑵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物质世界是在时间和空间中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
题,不断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预测新趋势,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反对思想僵化、因循守旧、照搬照抄。
⑶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规律性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只能认识它、利用它,而不能创造或消灭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要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分析和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自觉地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自以为是,盲目蛮干。
9、如何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答: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10、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答:
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11、如何理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连结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答:
(1)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统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统一性,斗争性寓于统一性之中,没有斗争性也就没有
统一性。
(2)作用
P4812、如何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
答:
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种事物的矛盾都各有其特点或个性。
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13、如何理解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答: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条件;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14、如何理解辩证否定观及其实践意义。
答:
内容: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消极因素又保留积极因素。
现实意义:按否定之否定规定办事,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15、联系实际,说明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答:
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三、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
第二章
16、如何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答: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17、为什么说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答: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唯心主义哲学坚持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的活动。有两个严重的缺陷:一是,离开实践;二是,不了解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全面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辩证唯物主义坚持能动的反映论。
(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能动的反映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反映具有摹写性和创造性。
18、如何理解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答: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19、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和一元性。
答: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虽然由于主体认识角度和立场、观点、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关于同一客体的认识结果往往会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但是,这并不表明观点不同的每个人都拥有真理。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的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只能有一种认识是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是一致的,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20、如何理解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答:
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两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21、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联系实际,谈谈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答:
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党确立思想路线的哲学根据;
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实际工作中的认识路线;
③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坚持以科学的认识论为基础的思想路线,是有效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保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的统一,是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生动体现。
第三章
22、如何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3、如何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现实意义。
24、如何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25、什么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联系实际,谈谈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第四章
26、为什么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答:
这句话是马克思用来描述资本的原始积累。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是资本积累的基础,在英国表现的最为典型。
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另一重要方式。
新兴的资产阶级还通过各种制度加强对国内人民的剥削积累起巨额货币资本。
这一切,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缩短了封建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进程。但是,资本的形成和原始积累过程,却是以牺牲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自由权为代价的。因而,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步罪恶的掠夺史。所以马克思说“资本来到时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27、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
答:
商品的二因素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个因素,劳动的二重性是指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俗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是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具体劳动和抽星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28、商品的价值量是怎么决定的?
答:
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还与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9、如何理解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
答: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以此形成的就是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由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30、如何理解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
答:
像任何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然而正是由于劳动力商品是特殊的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的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31、如何理解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答:
资本在资本主义身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生产价值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资本被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这一部分的资本价值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
32、如何理解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
答: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方法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条件下,单个资本家主观上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往往会导致的客观后果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导致整个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33、如何理解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及其后果。
答: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这是由于资本的本性决定的;随着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以及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总额的扩大,在自然形式上,每个劳动力所推动的生产资料数量大幅增加,在价值形式上,不变资本日益增多,可变资本在资本中所占比日益下降,从而资本的有机构成得以不断提高。后果是由于可变资本的相对量的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其结果,就不可避免的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34、如何理解产业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答:
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阶段,即购买阶段、生产阶段与售卖阶段,产业资本的连续循环,是流通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统一,也是它的所有循环形式的统一。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资本必须不断的、周而复始的的循环,才能不断带来剩余价值,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就叫做资本的周转。
35、如何理解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答: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即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在这种制度下,资本家购买工人劳动力是以货币工资形式支付的,工人为资本家劳动,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36、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答: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而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性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当资本矛盾达到尖锐程度时,引发经济危机,随后生产大大下降,矛盾得到缓解,但是经济危机只能暂时缓解而不能根除基本矛盾,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
第五章
37、如何理解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38、如何理解金融寡头及其统治。
39、如何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及其作用、实质。
40、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后果。
41、如何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原因。
第六章
4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43、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的原因。
第七章
44、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是什么。
45、如何理解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二篇: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马克思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绪论
1、马克思主义及其产生的条件。
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及其体现。
第一章
3、哲学基本问题。
4、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内容及其意义。
5、意识的本质及其能动作用。
6、马克思主义哲学运动观和时空观的主要内容。
7、世界统一于物质及其意义。
8、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主要内容。
9、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1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1、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辩证关系。
13、质变量变的辩证关系。
14、辩证否定观及其意义。
第二章
13、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14、认识的本质。
15、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6、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17、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8、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关系。
第三章
20、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意义。
22、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24、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25、联系实际谈谈无产阶级政党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的内容及其坚持这一路线和观点的意义。1
第四章
26、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
27、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28、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
29、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
30、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31、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
32、资本有机构成及其提高和后果。
33、产业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34、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第五章
35、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36、金融寡头及其统治。
3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及其作用、实质。
38、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后果。
39、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原因。
第六章
40、如何评价苏联模式。
41、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4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必须要有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领导?
第七章
4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44、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45、如何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之间的关系。
第三篇:《经济地理学-第二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1、概念题
《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商业地理手册》:由1889年苏格兰学者奇泽姆(G.G.Chisholm)出版,他先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因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之后,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
规范性分析:20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实证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行为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行为学派在在经济地理研究上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结构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文化转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如: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对文化传统、关系、体制等因素的关注。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转向”。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
3、分析企业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变化。从企业角度研究经济地理学有何局限性?
4、布置阅读相关研究文献,讨论新近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5、简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内涵。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1)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次产业(或初级产业),如农、林、渔业和采掘业;第二次产业,如制造业、供水、汽、电等;第三次产业,如各种商业与贸易、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旅馆与饮食等服务业;第四次产业,如金融、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业、咨询业等。所有这些产业均属经济地理学研究范畴。
(2)经济活动区位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它既包括工厂、商店、农场、车站、码头、交通线路等的单独研究,也包括具有多种分部(如工厂、商店、运输公司等)的公司的区位的综合研究。
(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各种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考虑这种关联,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内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合作、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全球性的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如大经济格局变化)也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重点之一。
(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这些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尤其是我国人口众多且资源有限,研究两者关系具更为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包括微观上的企业区位与环境关系,中观尺度上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宏观尺度上的经济全球化与环境条件利用,等等。
绪论
6、简述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7、试述经济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经济学研究资源如何配置才能满足人类需要等问题。经济地理学试图寻求经济活动的区位和空间组织的一般规律。而这种空间分异规律形成的关键是经济规律的作用。因此,掌握经济学相关知识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反过来,考虑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对于经济学的资源有效配置也具有重要意义。
(2)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又该怎么办”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与经济地理学十分接近。经济地理学在发展中借用了不少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
(3)经济地理学与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按照政治经济学观点,生产关系(国家制度等)和生产力(经济活动)互相影响。经济地理学家在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时,应该考虑国家制度等生产关系的影响。
(4)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自然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对于经济活动区位和空间组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要学好经济地理学,应该具有相关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自然地理各要素相互关联的理论。经济地理学对于自然地理学和自然资源学的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5)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技术条件是经济活动区位和空间组织的重要决定因素。技术水平的提高,常引起经济区位的变化。因此,经济地理学家必须掌握这些相关技术领域知识,才能提高研究水平。
8、试述经济地理学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
我国经济地理学家根据对经济实践的总结,提出空间格局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经济建设的区位与空间组织,是经济建设中具有长远性和全局性的战略问题。
欧洲地理学家指出,经济学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建立解释经济增长的理论。然而,当代经济学中,经济创新以及经济增长的来源这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并未得以解决。一些经济学家已经开始重视经济的空间研究。
(二)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①人口问题:人地关系的协调问题,特殊地区的人口生存问题,经济地理学家均可开展相应的研究。②资源问题:主要指不可再生资源的萎缩。在经济发展中,注重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经济地理学家大有用武之地。③环境问题:由于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便决定了它比其它许多学科更能在提出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告诫人们注重与环境的关系问题。④贫富差异问题: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可以研究贫富差异的区域格局以及引起这些差异的地理条件,并借助一定理论提出缩小这些差异的措施。
(三)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①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②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③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④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⑤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9、试述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除了教材上讲解之外,还有哪些?为什么?)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1)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地理学始终以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作为基础理论研究,经济地理学可以从多角度对建立人地关系理论做出贡献。
(2)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全球与地方关系十分复杂,且对区域和企业发展影响很大。经济地理学需要从二者的均衡点及影响因素量化分析方面,探讨建立有关理论体系。
(3)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我国开发历史悠久,各地发展的地理背景、发展条件、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什么样的发展格局效率最高?增长极的演进规律?如何形成增长极体系?增长极与区域的组合关系?
(4)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区域经济发展决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在这方面尚存在许多争议,对这些观点以及公平与效率关系做进一步分析,对经济地理学为政府决策服务具有重要意义。(5)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经济地理学研 究这种关系,试图找出两者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并服务于实践。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1、概念题
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由于区位理论限定于研究人类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诸类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称为区位主体。例如人类活动包括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经济活动等,其内容或实体都是区位主体。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那里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生产的可能性。
交通网:连接不同地点的交通线即为交通网,由点和线组成。点即通常的汽车站、火车站、道路的交叉点、港口、机场等交通点,线则是连接点与点点的铁路、公路、水路以及空路(航路)等交通路线。
交通网的密度:是指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路线的总长度,当然也要考虑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
交通网的结构:是衡量交通便捷度的指标,要综合考虑连接度和通达度指标。通达性: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可用通达指数和分散指数计算。通达指数: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他所有定点的最短路径。分散指数:用来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的指标。
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通常用贝塔指数来计算和比较。贝塔指数为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
2、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和内容的不同。
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还要额外考虑到非金钱收益和“满足”的需要;
在具体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
另外,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要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3、简述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的区别。
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相对于区位条件是由于场所不同而生产条件不同,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区位因子不仅包含有用货币可度量的价值标准,也包含有不能用货币所测算的非经济因子。
4、试述土地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任何经济活动都需要以一定的空间作为依托。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之一,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征及其所处经济区位对经济活动发生影响的。
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一种是作为劳动对象,像农业生产活动,在这种土地利用形态中,土地的自然特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经济地理位置也会对农业土地利用产生影响。另一种是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像工业、交通、以及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等。在这种土地利用形态中,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5、试述原材料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原材料对于经济活动来讲极其重要,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原材料的可运性、运费大小、可替代性、自身价值及其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
施加影响。
现代大规模工业生产,往往是利用多种原材料。原料配合比例及其自身价格的差异,使得不同区位获得它的成本不同。便于原料集散的区位(如港口等),对原材料型企业而言,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
随着交通便捷性的提高和运输成本的降低,远距离获取原材料的可能性得以提高。现代经济活动中,原材料组织的空间范围已经扩展到全球视野。不仅在全球范围内按照接近原材料地的区位来被动布局经济活动,而且开始出现以重新组织原材料地的方式来实现现代生产的即时性、可靠性与灵活性。
6、试述能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能源是经济活动的基础,稳定的能源供给是一区位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大量消耗能源的产业活动,在区位选择中必然需要接近廉价的能源供应地。因此当地的能源供给保证程度是许多企业选择区位的标准之一。由于能源在各地的分布以及蕴藏条件差异很大,其生产成本的差异非常明显。这不仅带来了能源供应价格的地域差异,还进一步造成了大耗能经济活动的区域差异。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逐步增强,利用能源的种类、数量以及形态开始影响到企业形象以及公众对相关经济活动的接纳程度。大量消耗能源的企业在许多地方不受欢迎,使得该类企业区位选择的空间余地越来越小。因而,在技术与管理角度加强节能工作,促使所使用能源类型向高级和可再生能源转化,开始成为当今能源企业关注的核心问题。
7、试述资本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经济学中的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金融资本。
固定资本不易移动,存在地理惯性。这种地理惯性的存在,加上固定资本的费用尤其是工业用地费用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使得固定资本成为大型装置型工业企业选择区位的重要考虑因素。
金融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资金尤其是融资条件,对企业经济活动尤其是小型企业的创立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优先融资等优惠政策,会对企业区位选择产生较大影响。不过,不同的企业资本需求不同。一般性金融资本往往仅对成熟性产业与企业给予融资,就会受到成熟型产业或大型企业的关注;而新兴企业尤其是新兴高科技中小企业,则更关注风险资本的获得。因此,地区资本的差异就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区位选择,从而形成企业及产业区域分布的差异。
8、试述劳动力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劳动力是影响经济活动区位的重要区位因子之一,其质和量在空间上的差异导致了劳动成本在空间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成为企业选择经济区位的考虑要素,也成为劳动力移动的主要动因。
对性质不同的经济活动主体,劳动力对其区位的影响可能不同。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成本的空间差异对其区位选择的影响度就很高;相反,对于非劳动密集型产业活动,其影响则相对较小。
一般而言,人口密集地区或都市也是劳动力最密集的地方。特别是大城市地区劳动力的质、量都会比其他地区体现出优势,因而对劳动力需求较高的企业或者产业来讲,具有较强的吸引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活动显示出强劲的活力,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成为制约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智力密集程度以及区域创新条件,是决定一个地区是否具有吸引现代经济活动的关键。
9、试述技术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伴随着现代经济活动对技术与知识依赖程度的加大,技术与知识已经成为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技术进步已成为“经济模式转换的基本力量”以及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新技术方法、技术手段以及新生产工具、新管理方式等的出现,一方面可以使新的经济活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可以改变经济活动中的生产要素组合,因此具有改变区位选择成本或效率的可能性。
对于不同的经济活动,技术与知识在区位选择方面的影响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技术与知识对知识密集型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十分明显。
技术与知识的地理集中,成为经济活动地理集中的重要推动力量。技术知识、技术创新从本质上讲具有“黏性”,即使在全球化经济下也仍然是地方性的。这种知上有趋于集中的倾向,从而形成产业的集聚区。
10、综合分析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一)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自然环境是影响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影响活动有制约作用。优美的环境成为现代经济活动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另一方面,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性差异,也导致其具有不同的区位选择。基于对生存环境的考虑,现代社会制定了各种形式的规范来限制一些经济活动区位的选择。在现实条件下,为了逃避严格的环境质量标准,满足经济利润的需求,一些传统污染型企业出现了从高标准地区向低标准地区集中的趋势。
(二)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①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存续。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达到一定规模的需求才能支持其基本的运营成本。在经济活动区位选择过程中,市场规模是重要的考虑因素。所考察区位的影响力范围直接影响着当地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市场地域范围大的城市具有较全面的商业活动;反之,商业活动则较为单一。
②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市场特性一般包括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管理秩序等。市场意识的差异往往来于不同地区人们的传统意识的差异;具有经商传统的地区,有利于裴峪创业者和企业家阶层;消费者市场意识强的地区,容易形成挑剔性需求,也有利于激励相关新产品的出现。市场需求的特点往往取决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偏好。不同区域不同的消费习惯和其它的不同因素,带来区域间需求结构的不同。市场竞争对从事经济活动的企业产生激励。高效、优质的政府服务往往构成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重要砝码。
(三)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构成产业环境的要素很多,包括产业集聚、基础设施业集聚,特别是供货和相关行业的发展水平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①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②“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③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④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四)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政策环境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发展某种行业的条件和约束,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从而成为吸引经济活动集聚的因素之一。政策一般反映政府对地域发展的基本导向。政府通过规划和对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及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经济政策的实施,引导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在这些拥有特殊政策环境的区域对企业具有明显的吸引力,容易成为企业集聚的核心区域。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非常关注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因此,政府也会制定一些相应政策,控制经济发展速度或者限制经济活动类型。
从经验来看,政策环境无疑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引导因素,因而成为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重要因素之一。
11、试分析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生产和消费的空间分离标,交通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消费成本以及交通便利程度都成为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一)运费成本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运费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两大部分组成,线路运行费同运输距离相关,一般可以认为是运输距离的线性函数;而站场费则一般同运输距离无关,仅同装卸、站场设施以及管理维护费有关。减少装卸等站场费和线路运行费均可起到减少运费的作用。供给地与消费地的空间距离一般很难改变,除非改变供给地或消费地。但连接供给地与消费地的交通方式可以不同。运输方式不同,运费随之不同。就不同运输方式而言,站场成本一般是固定的。运费根据定价制度而不同,定价制度一般有距离比例定价、区段定价、远距离递减定价,均一定价。尽管由于交通手段以及交通距离不同,运价不同,但就远距离递减定价而言,在其端点配置经济活动则是有利的。
在现实中,交通方式在途中变化的情形经常存在,在中转站布局产业一般不需要重新支付装卸费,因此,中转站经常是从运费角度来看的最佳区位。由于运费是产品成本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为追求低成本优势,那些交通便利,尤其是铁路交通枢纽,港口对运费占较大比重的重型原材料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事实上,传统原材料工业如钢铁工业、石油化学工业、重型机械制造工业等大多都集中在港口或铁路交通枢纽附近。
(二)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交通便捷程度主要取决于交通网的完善程度。交通网可以用密度与结构来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交通网密度越大,交通越便利。但并不是交通网密度大的地方交通就一定便利。衡量交通的便捷程度还要考虑交通网的结构,即要综合考虑连接度和通达度指标。
交通网络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的地理可进入性。交通便利性的提高意味着对外交往可能性提高,无论是针对原料产地、生产地还是消费地而言,都会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从而成为吸引经济活动布局的重要因素。知识经济时代,交通便利程度,时间节约效率(时间价值指向)成为更加重要的影响因素。高速公路交叉点、大型航空枢纽及其周围区域越来越成为区域发展的重点核心区域。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概念题
地租曲线:在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中,有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的连接曲线。区位因子:即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 一般因子:为与所有工业有关的因子,如运费、劳动力等; 特殊因子:为特定工业有关的因子,如空气湿度等;
区域性因子:在区位因子中,使工业企业向特定地点布局的区位因子; 集聚因子:促使企业为降低生产或销售成本而集中在特定场所的因子; 分散因子:促使企业为避免集中而带来的不利而分散布局的因子;
原料指数:等于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即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局地原料量;
区位重量:为整个工业生产与分配过程中需要运送的总重量,等于生产每单位产品需要运送的最终产品和局地原料的重量之和;
等费用线:运输费用相同的点的连线;
综合等费用线:为全部费用(包括运输原料和成品费用)相等地点连线; 集聚因子:因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场所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分散因子:是集聚的反作用力,是随着消除集中而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
纯粹集聚:集聚因子的必然归属的结果,即由技术性(技术合作)和经济性(内部规模经济)的集聚利益产生的集聚,也称为技术性集聚。
偶然因子:纯粹集聚之外的集聚(意外集聚),如运费指向和劳动费指向的结果带来的工业集中,共享设施、设备、市场等。
临界等费用线:在综合等费用连线中,与低廉劳动力供给地的劳动成本节约额相等的那条综合等费用线称为临界等费用线;
劳动力成本指数:即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
劳动系数:即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用来表示劳动力成本的吸引力; 加工系数:即单位区位重量的加工价值。
2、读下面两幅图,比较它们的差别,并说出杜能圈的形成机制和现实局限性。上面一幅图为杜能圈,下边一幅为逆杜能圈;
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现实局限性:首先某些自然条件的现实与理论差异很大,如河流干扰因素,谷物价格变动和土质存在差异时等等,另外杜能圈建立在商品农业的基础上,农场以追求最大地租收入为前提,而现实中,农业生产中相当大的部分并非商品性经营,而是自给经营这种自给型经营以产量为目标而并非利润,并且不强调单一品种专业化生产而强调多品种多样化生产。另外,技术发展与交通手段的发达也使得杜能理论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距离因素的制约趋于变小。另外,现代城市周边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也是造成杜能区位理论与现实存在较大偏离的重要因素。在孤立国中,杜能只是考虑了农业的土地利用,而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其他利用方式。
3、评价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意义
(一)农业经济地理学上的意义
1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2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3在距市场越近的地方,布局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越合理,因为由之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总体上受益最大。
(二)经济学上的意义
1杜能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科学抽象法,并且首次将数学方法引入经济研究;2关于合理性生产布局的设定,对韦伯以及克里斯泰勒等后来的区位理论产生了很大影响和启发;3杜能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的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其原理不仅可用来说明农业土地的利用方式,对于解释其他土地的利用问题同样有效,可以说是土地利用的普遍性理论基础。
4、韦伯的区位理论有哪几项基本假设?他分析了哪几个区位因素的影响?
(一)三个基本假设:(1)已知原料供基地的地理分布;(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力成本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
(二)三个阶段的区位因素:
第一阶段:不考虑运费以外的一般区位因子,即假定不存在运费以外的成本区域差异,影响工业区位的因子只有运费一个。即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运费指向论。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
第二阶段:将劳动费用作为考察对象,考察劳动费用对由运费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即考察运费与劳动费合计为最小时的区位。即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劳动费指向论。劳动费指向论,可以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
第三阶段:将集聚与分散因子作为考察对象,考察集聚与分散因子对由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即为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集聚指向论。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
5、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最小运费原理
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 1)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 2)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
3)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这里,可以用上述的原料指数以及区位重量来得出一般的区位法则:
(1)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2)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消费地;
(3)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
6、简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劳动费指向论和集聚指向论
首先,考虑运费指向理论。即不考虑运费以外的一域差异,影响工业区位的因子只有运费一个,这就是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运费指向论。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韦伯为了判断工业受运费指向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原料指数”的概念,即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原料指数大小不同的原料,决定理论上工厂的区位。
对于仅一个原料地和一个市场地,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的前提下,依据最小运费原理的区位为:(1)、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2)、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3)、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当原料地有多个时,韦伯使用了范力农构架找出生产地的最佳区位,即对于多原料地和市场的区位多边形而言,求解运费最小点即是求解区位多边形。
其次,考虑劳动费指向论。用劳动费指向论,使基本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即考察运费与劳动费合计为最小时的区位,这就是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劳动费指向论。工业区位由运费指向转为劳动费指向仅限于节约的劳动“劳动费指数”的概念,即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费。如果劳动费区位的可能性就大;否则,这种可能性就小。劳动费指数只是判断劳动费指向的可能性的大小,而不是决定因素。为此,他又提出了“劳动系数”的概念,即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用它来表示劳动费的吸引力。劳动系数大,表示远离运费最小区位的可能性大,说明劳动费指向性强;劳动系数小,说明则表示运费最小区位的指向强。
最后,考虑集聚指向论。利用集聚指向论,使基本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的基础上,产生第二次偏移。将集聚与分散因子作为考察对象,考察集聚与分散因子对由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即为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集聚指向论。韦伯进一步研究了集聚利益对运费指向或劳动费指向区位的影响。他认为,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费)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大时,便产生集聚。为了判断集聚的可能性,他提出了加工系数的概念,即单位区位重量的加工价值。加工系数大,则产业集聚的可能性大;反之,集聚的可能性就小。
7、评价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意义
如同农业区位论鼻祖杜能一样,韦伯是第一个系统地建立了工业区位论体系的经济学者。他的区位论是经济区位论的重要基石之一。①韦伯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为他之后的区位论学者提供了研究工业区位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础。②韦伯区位论的最大特点或贡献之一是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他之后的许多学者的理论仍然脱离不开这一经典法则的左右,仅仅是在他的理论基础上的修补而已。③韦伯的理论不仅限于工业布局,对其它产业布局也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他的指向理论已超越了原有仅仅论及工业区位的范围,而发展成为了经济区位布局的一般理论。
8、读图分析:右图为P1、P2和P3三个企业的运费最低点,图中的圆为等费用线,如果第2个圆为临界等费用线,那么,三个企业的最佳区位在哪?为什么?在图中画出企业的最优区位。如果最外边的圆为临界等费用线,三个企业的最佳区位又在哪?为什么?在图中画出企业的最优区位。
9、简述帕兰德区位理论和胡佛区位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异同点
在帕兰德的著作中,试图把不完全竞争的概念引入区位论研究中,以价格为变量研究区位空间的均衡。同时他在运费分析上,提出了远距离运费衰减的规律,是对区位论发展做出的一大贡献。帕兰德的理论主要解决两大基本问题,一是在假定原料价格和分布地以及市场的位置已知的条件下,生产在哪里进行;二是在生产地、竞争条件、工厂费用和运费率已知的的情况下,价格如何影响生产者的产品销售地域范围。胡佛对韦伯区域理论中的运费计算方法作了重大改进,他将运费分为场站作业费和线路运输费两个部分,并指出总运费是一条增长逐渐放慢的曲线而不是直线。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自己的运费最小区位分析方法。结论表明,在区位三角形内部一般很少存在有最小运费点,相对的在三角形顶点处出现的可能性则较大。
10、廖什的区位理论在基本假设及区位因素上与韦伯有什么区别?
廖什市场区位论的特征在于确定理论上的能够获取最大收益的地域。他在建立市场区位模型时,进行了如下条件假定:
第一,第二,在均质的平原上,沿任何方向运输条件都相同;进行生产必要的原料充足,且均等分布。在平原中均等地分布着农业人口,最初他们的生产是自给自足,且消费者的行为相同。第三,第四,在整个平原中居民都具有相同的技术知识,所有的农民都可能得到生产机会。除经济方面的作用外,其它因素都可不考虑。
11、简述廖什市场区位理论的基本观点
廖什认为大多数工业企业最佳区位是选择在能够获取最大利润的市场地域,区位选择的最终目标是寻取最大利润地点;需求附着价格变化与市场区大小不同而变化;单个企业的市场区域围绕市场中心呈圆形区域,需求曲线围绕价格变化轴旋转而成的需求圆锥体为需求总量;多个企业市场区域的均衡空间呈蜂窝状的六边形市场结构。
12、简述史密斯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的主要观点
(1)能够得到最大利润的区位是总收入超过总费用金是:“能够得到最大利润的区位是总收入超过总费用金额最大的地点”。他的这一原理是通过空间费用曲线和空间收入曲线来反映的。
(2)史密斯认为,空间的费用和收入也能够反映出工业区位模型的形态.费用曲线或收入曲线的倾斜程度越大(即费用或收入的空间变化大),工业越集中;相反,则表现出分散的倾向。
(3)企业家的经营手段不同可造成区位模型的变化。会降低,否则就上升。可见,经营手段和能力高的企业获得利润的空间范围要比其它同行企业的范围大。因此,优秀企业家不仅在最佳区位能够获得较大的利润,而且区位空间选择范围也相对大。
(4)因政府的区位补贴或高额税收等区位政策可造成的区位变化。因为空间成本曲线发生了变化,使得获得利润得边界发生了相应变化。
(5)区位决策者的行为影响区位模型。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边界理论也认为,尽管能够得到最大利润的区位是总收入超过总费用金额最大的地点。但对于很多企业家来说,在决定工厂区位时,还受到一些非经济因素的作用,如工厂创建者的居住地或出生地,是否具有可利用的空地,政府对工业开发的援助,企业家的模仿行为以及当地政府或国家的财政援助等。
13、试述普雷特行为矩阵的分析方法与主要结论
普雷德行为区位理论认为,经济活动区位是从事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人类的决策结果。区位决策是决策者在占有或多或少信息量的基础上,自身对信息的判断与加工后的决定。那么,进行怎样的区位决策,区位决策是否合理或合理性如何,取决于在决策时的信息占有量以及决策者的信息利用能力。
普雷德运用行为矩阵来研究区位论,他重视不完全信息和非最佳化行为对区位选择的作用。行为矩阵由拥有信息水平和利用信息能力构成,各个决策者均可在位于这一行为矩阵中表示出来。
第四章 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1、概念题
中心地:区域的中心,供给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可以指城市、居民点、商业或服务业中心。中心性:是指就中心地的周围地区而言,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
货物的供给范围:由中心地供给的货物能够到达多么大的范围,当消费者到中心地购买货物时,它是指消费者从居住地到中心地的移动距离;如果由商店送货的话,是指发送货物的移动距离。货物的供给范围有上限与下限两种。上限是由对中心商品的需求所限定的,为中心地的某种中心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空间边界(最大的销售距离);下限是由中心商品的供给角度所规定的边界。
补充区域:以中心地为中心的区域,也称市场区域或中心地区域。具体地说,是中心地的周围从中心地接受中心商品供给的区域。(形成机制:在中心地,中心商品有剩余,而在中心地的周围区域中心商品不足。中心地中心商品的剩余部分便用于补充周围区域的中心商品的不足部分,当两者(供给和需求)均衡时的区域范围也就成为补充区域的范围。)
需求门槛:中心地为供给某种中心商品而必须达到的该(需求门槛)或最小必要需求量。
门槛人口:是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人口,也即某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
中心地的等级:中心地提供的货物和服务有高低等级之分。中心地的等级取决于其能够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水平,一般能够提供高级货物和服务的中心地等级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
经济距离:决定各级中心地商品和服务供给范围大小的重要因子是经济距离为用货币价值换算后的地理距离,是主要由费用、时间、劳动力三要素所规定的距离,但消费者的行为也影响到经济距离大小。
2、简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
克里斯塔勒认为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的空间均衡是中心地系统的基础。(1)基本前提 第一,第二,第三,均质平原: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相同且均匀分布的平原。人口均匀分布,交通条件相同:且同一规模的所有城市,其交通便利程度一致。运费与距离成正比。就近消费: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即就近购买,以减少交通费。且居民的收入和需求以及消费方式都相同。中心地在区域内的任何地方都可布局。
第四,商品价格与质量相同,交通费由消费者承担:商品和服务在任何一个中心地价格和质量都相同。消费者购买商品和享受服务的实际价格等于销售价格加上交通费,交通费与距离成正比。
第四,的配置形式。
第五,中心地职能在同一中心地集聚。
(2)中心地系统的构造
一种产品市场的空间均衡:①单一企业形成的圆形市场区;②多个企业形成多个圆形市场区;③多个企业的多个圆形市场区竞争达到均衡形。成正六边形的市场区结构。多种产品市场的空间均衡
(3)各级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具有如下系列,即:1,3,9,27,81,„。从中看出,是按3的倍数在变化,因此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3的中心地系统。
(4)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 ① ② ① ② 位点
③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距离和市场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
(二)交通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1)特点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因此,如果同一级的中心地间铺设一条交通线,那么在这条交通线上布局着比它等级低的所有中心地。
(2)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关系为:1,4,16,64,256,„。因此,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4的中心地系统。
(3)中心地之间的数量
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中心地间数量关系为:1,3,12,48,192,„。
(三)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1)特点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低级中心地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原因是在行政区域划分时,尽量不把低级行政区域分割开,使它完整地属于一个高级行政区域。
(2)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各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关系为:1,7,49,343,„。它是以7的倍数各等级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1,2,6,18,54,„。
从区域次级中心地开始,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低级中心地数量是其上一级中心地数量的3倍。中心地具有等级性,且各级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
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尽量布局于少数的中心地、并且满足供给所有的空间(所有居民)(5)市场原则中心地系统的特点 增加,形成以K=7的中心地系统。
(3)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中心地间的数量关系为:1,6,42,294,2058,„。
(四)三原则适合的条件
(1)市场原则适用于由市场及其市场区域构成的中世纪中心地的商品供给。
(2)交通原则适用于如19世纪交通大发展时期,以及新开拓的殖民地国家、新开发区、交通过境地带或聚落呈线状分布区域。在文化水平高、工业人口多(人口密度高)的区域,交通原则比市场原则的作用大。
(3)行政原则比较适用于具有强大统治机构的绝对主基础的社会生活。
3、举例说明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
(一)消费市场状况①消费者指向。即零售业区位与人口的分布密度呈比例。②消费者收入。收入的差异主要表示在市场区域的总购买力和收入等级间产生的购买行为模型的差异上。这种差异产生的结果是对零售区位的类型、数量和规模要求不同。
(二)空间距离和交通条件①消费者的购买量随着距零售区位的距离增加在减少,当该距离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因交通费太大,购买量就变为零。②需求空间曲线的空间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城市内部零售区位空间的结构。如果需求空间曲线变化平缓,表示零售区位具有极强的空间集聚性;相反,如果需求空间曲线变化很陡,表示零售区位趋于分散。③交通条件对零售区位的作用可通过交通费用的变化来表示。
(三)零售业间的竞争①竞争者之间是集中还是分散与企业的经营种类和市场的特性等有关;② 同业与不同业种间的竞争,均表现为联合与集聚趋势。
(四)地价的作用①交通便捷性、空间的关联性和周边环境的满意度影响区位地价。②不同类型的零售业所能支付的地价能力是决定其区位选择的重要因子。
4、利用赫夫的概率引力模型分析所在城市购物中心对消费者的影响。
5、举例说明不同类型服务业的区位特征?
(1)以个人和家庭为对象,提供日常服务活动的,近消费者布局;
(2)以企业或行政机关等为对象,提供其运行服务需求的,近城市中心区布局;
(3)具有办公机构性质的服务业:①发挥管理职能的业务中心与办公机构,布局城市中心;②企业子公司和部门中心,布局城市次中心;③从外部支援企业活动的服务业,布局市中心。
6、影响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营利性服务企业区位选择具有层次性:
(一)服务企业对不同城市的选择
在某一个城市布局时至少应该考虑的因素:(1)该城市能够接受企业服务的规模和范围;(2)服务区的人口数量和消费偏好;(3)总体消费能力和消费量的分配状况;(4)不同服务行业的总体消费潜力;(5)其他竞争者的数量、规模和质量;(6)竞争程度等。
(二)对城市内特定区域的选择
城市内部某区域布局至少应该考虑的因素:(1)服务区和具体服务设施对顾客的吸引力;(2)竞争企业的量与质;3)到达该服务设施的交通通达性;(4)该区域的居民特性和风俗习惯;(5)该区域的空间扩展方向;(6)该区域的基本概况等。
(三)对具体区位地点的确定
具体地点布局至少应该考虑的因素:(1)经过该地点的交通状况和交通发展潜力;(2)相邻企业的基本情况;(3)停车场的充足性;(4)在该地点布局的综合费用等。
第五章 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论
1、概念题
企业最佳规模: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可带来单位生产成本的下降。这种范围的上限,被称为最佳规模。
规模经济: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最佳规模在不断扩展。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称规模效益(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指由于企业经营范围扩大(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活动)而获得的效率。交易成本:
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
纵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包括后向一体化(企业介入原供应商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前向一体化(企业控制其原属客户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
多样化:多样化是一个意义广泛的概念,它可以涉及相关产品的活动,也可以涉及不相关产品的活动。接触扩散:从发源地开始,向外由近及远地扩散,在空间上呈现距离衰减。
等级扩散:沿着某种等级结构的地理区域进行,如城市等级结构,由上至下地扩散。
通道扩张:指公司空间扩张是沿通道延伸。通道包括人际关系通道、机构(或体制)通道、生产通道、距离通道。
2、简述企业增长的战略与方法。
(一)企业增长的战略(1)横向一体化
概念: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
方式:①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②向与原产品有关的功能或技术方向扩展;③与上述两个方向有关的向国际市场扩展或向新的客户类别扩展。
意义:通过横向一体化,可以带来企业同类生产规模的扩大,实现规模经济。由于该类增长与原有生产活动有关,比起其它类型的增长更易于实现。故一般来说,企业早期的增长多以此为主;且实现的方式以内部增长为主。
(2)纵向一体化
概念: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现实中,多数大型企业均有一定程度的纵向一体化。该类扩张使企业通过内部的组织和交易方式将不同生产阶段联结起来,以实现交易内部化。
方式:包括后向一体化和前向一体化。①后向一体化是指企业介入原供应商的生产经营活动;②前向一体化是指企业控制其原属客户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
意义:纵向一体化是公司增长到一定阶段的主要扩张战略。据班诺克观点,公司通过横向一体化打败竞争对手,达到市场多头垄断地位后,便会进入纵向一体化扩张,以占领其供应和市场领域;一旦公司在一生产部门占领重要地位之后,向多种部门扩张便成为其唯一的增长战略。
(3)多样化
概念:多样化是一个意义广泛的概念,它可以涉及相关产品的活动,也可以涉及不相关产品的活动。由于横向一体化已涉及同类产品的多样化,纵向一体化已涉及相关但不同生产阶段产品的多样化,所以这里的多样化仅指不相关产品的多样化。
动机:多样化扩张是基于对市场风险和环境的不确定因素的防范意识。具有多样化经营的公司,可以减少某种不可预测因素的冲击。此外,一些原生产产品市场需求的下降,也会促使公司寻求多样化机会,以充分利用其生产能力。而当某一产品出现旺盛市场需求时,也会诱发新的公司介入此类生产活动。
(二)企业增长的方法(1)内部发展内部发展是现有企业(公司)通过新股票发放或自模,或建立新厂、新的部门、新的子公司等。
(2)外部发展外部发展有合并和合资等。合并是指一企业获取另程。如果被合并的企业进行抗争,则称此过程为兼并。
(三)企业增长战略和方法的意义
企业增长的各种战略和方法,均可导致企业的多部门、多区位发展。当企业规模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这种多部门、多区位的格局,对企业充分利用各地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盈利起着重要作用。
3、试述企业空间增长过程及阶段特征。
(一)企业空间增长过程的一般分析(1)企业区位与企业扩张在众多的中小企业中,能够迅速扩张的企业,原始区位起着一定作用。
优越的区位条件,为这里的企业增长提供了优势。企业在这些区位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便向外扩展。最终可能导致公司的重心离开原来的始发地。
(2)企业由近及远的扩张原因早期,小企业获取信息有限,新建工厂与原工厂联系密切,新建工厂时,常在较近距离内。随着企业增大,信息获取量增加,技术发展带来生产联系变化,管理发展带来组织结构变化,引起企业向远距离扩展。此外,市场的逐渐向外扩张也是引起企业由近及远扩张的原因。
内部增长的空间扩张特点:内部增长带来的空间扩张常具规划特征,就近布局的特点很明显。外部增长的空间扩张特点:由于被获取的工厂(公司)原已存在,规划便比较困难。一般认为,在所兼并企业的选择中,多数也要进行比较研究。不少研究强调这种对所吞并(合并)企业的区位也具有从其中心区位向外不断扩张的特点。
(二)企业空间增长阶段企业的空间增长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Ⅰ:企业形式十分简单,生产单一产品,具有一个工厂。组织功能单一,仅管理一个工厂的生产。没有战略、管理和日常运作的决策等级划分。
阶段Ⅱ:随着企业生产规模和地理分布范围的扩展,引起组织的劳动分工。一些承担特殊功能的专业化部门建立起来,这些功能的专门化以及不同区位上工厂的建立,需要更大程度的中央控制。由此,分离出公司总部。其功能是进行公司总体政策规划,并协调其它组织单元的活动。该阶段的企业空间格局特点是不同功能部分在空间上的分工。
阶段Ⅲ:随着企业的增大,企业生产活动走向多样化。这时组织结构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形成多分部结构。每一个分部负责一种产品生产,存在于特定的市场、技术和政策环境条件之中。与此相适应,公司组织结构上产生了三个等级:高层管理、战略决策,控制、协调和管理决策以及企业日常运作管理。在地理分布上,由于各分部自成生产和销售系统,这种类型的组织结构变得更加扩散。
4、试述企业空间扩张规律及其在中国的实用性。
(1)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企业空间扩张应该遵循社会律,接触扩散和等级扩散,企业空间扩张(如销售区发展、新工厂建立以及兼并活动发生的区位)具有接触扩散和等级扩散特点。
①接触扩散—从发源地开始,向外由近及远地扩散,在空间上呈现距离衰减。接触扩张在企业空间扩张中较为常见。尤其在各地社会经济条件差别不大的情况下,企业常常就近扩大市场,进而建立起生产机构。这种扩散在服务型的公司中表现更为典型。
②等级扩散—沿着某种等级结构的地理区域进行,如城市等级结构,由上至下地扩散。企业空间扩张(如销售区发展、新工厂建立以及兼并活动发生的区位)具有接触扩散和等级扩散特点。企业等级扩张常按市场规模,首先进入最大的市场(都市区),接着进入次大市场,并以此类推。并不考虑这些市场的距离是否邻近。实际上,等级扩张是企业对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区域差别所采取的对策。
(2)作为一个组织行为,企业空间扩张又受制于组织使其偏离这些规律。中国的特殊环境影响企业按以上两种规律扩张。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有学者提出中国公司空间扩张的通道扩张假想。所谓通道扩张,指公司空间扩张是沿通道延伸。通道包括人际关系通道、机构(或体制)通道、生产通道、距离通道。
5、比较分析企业空间演变的四个模式特点及其使用范围。
(一)沃茨的市场区扩大模式①公司成长差异及原因由于工厂所在城镇人口规模不同,导致其具不同的生产规模。规模差异进而又引起生产成本差异。较大规模的工厂生产成本较低,因而具有初始竞争优势,得以更快地增长。
②公司的空间组织变化工厂发展竞争的结果,少数得以生存,其市场去也得以扩大,覆盖了原来众多小公司的市场区。
③沃茨模式的缺陷基于规模经济大于规模不经济的假设,对规模经济不很突出的生产部门不一定适用。该模式基于饮料生产部门,结论的普遍性有限。假定市场区为理想化的连续向外扩张,而在实际中还存在非连续性的市场区扩张。
(二)泰勒的组织变形及区域演化模式①公司组织变形与区域演化过程公司从一个地方公司向多国扩展中,要跨越三种门槛。每跨越一次门槛,便引起一次组织的变形。公司首先跨越活动空间,其次为信息空间,最后为决策空间。
②公司组织变形与区域演化机制公司最初的活动空间、信息空间和决策空间均限于当地。在活动空间带动信息空间和决策空间外扩的过程中,必然需要组织变形。
③泰勒公司空间扩张模型地方性公司扩张到其它区域,跨越第一个门槛,成为多分部区域性公司,跨越第二个门槛,成为全国性公司。
(三)哈坎逊的全球扩张模式①公司扩展的空间结构最内侧代表公司最早建立的中心区。中心区以外代表全国性市场区。最外圈代表世界其它国家(地区),被分成4个部分(Ⅰ—Ⅳ),分别代表不同的外国市场。虚线圈出的国家(Ⅳ)表明其具较低接近性。
③ 公司扩展的空间过程公司扩张分为4个阶段,参见下图:
③公司空间扩展的动力在哈坎逊的模型中,市场占领是公司空间扩张的主要动力。市场占领并不是公司空间扩张的惟一动力。在某些情况下,保证原材料供应或接近原材料市场,借助廉价劳动力等因素均可引起公司投资建厂或合并它厂。
(四)迪肯的全球转移模式
跨国公司发展分为5个阶段:①阶段Ⅰ:假设一个多工厂公司,其生产和批销机构均位于国家1。通过出口供应海外市场。②阶段Ⅱ:开始海外扩张阶段Ⅲ:开始海外生产。③阶段Ⅳ:国际生产经营活动进一步扩展。④阶段Ⅴ:对公司国内外生产经营的国际网络进行组织调整,使其趋于合理化。以上四个模式的共同特点:均展示了公司从单厂到多厂、单区位到多区位的扩张过程。在公司扩张中,销售起先导作用,其次为生产机构的建立(按最低风险原则扩张)。市场占领促进公司的扩张。
6、简述公司组织结构类型特点,并结合一实例加以分析。
(1)功能部结构即按照专业化功能而进行部门划分的公司结构。在同的功能,公司的所有同类功能均集中于一个部门之内。如工业公司内,可分为生产制造部、市场营销部、财务部、研究与开发部、人事部等。各部门分工明确、职责分明。
(2)产品部结构该类公司按生产的产品不同来进行部门划分,如汽车工业公司中,可按小汽车、卡车、大客车、农用机械等划分为相应的分部。该类公司管理相对较为分散化。尽管公司总部有一些管理人员负责全公司管理,并为每一个分部提供一定帮助,但是,每个分部具有自己的功能类管理人员。产品部结构多出现在生产产品领域较广的公司。
(3)区域部结即按照区域(生产设施区位或顾客区位)进行部门
分部以区域为单位,与功能产品无关。公司内所有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发生的活动(包括购买、出售或生产的各种货物或劳务),均为相应的该区域公司分部所管理。
(4)顾客部结构有一些公司根据其顾客类别进行分部划分,即每一考虑这些顾客的区位。这类公司结构即顾客部结构。例如,有的商业银行分为个人信贷、公司信贷、住房抵押、信托等部。
(5)矩阵结构即联合采用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构类型。由于也有一定弊端,有一些公司将两种以上结构类型合并采用,以分别利用各自的优势。如有些公司在区域部结构之下采用功能部结构,也有的公司在区域部结构之下采用产品部结构。
7、结合实际调研,举例分析某公司组织结构的空间特征。
第六章 跨国公司区位
1、概念题
产品周期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然后,分析每个阶段的区位要求,从而把这些阶段与企业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揭示跨国公司进行跨国投资的内在原因及规律。
折衷理论:英国著名跨国公司学者邓宁将企业优势、内部化理论,用于解释国际投资的空间变化。生产链:生产与销售活动关系系统。从原材料、运输、逐研究与开发和其他服务活动,每一环节均为成品提供相应的增加值。
组织链:组织关系系统。
2、试述跨国公司投资及国别选择的原因(注重相关理论的阐释)。
(一)跨国投资的原因(1)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
弗农将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并将这三个阶段与企业区位选择联系起来,用来解释国际投资的 空间变化。
第一,新产品阶段特点:①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②良好的信息交流空间,沟通生产者与消费者。③较高的消费水平,新产品往往技术含量高,宣传费用高,刚进入市场时价格较高。这些特点要,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市场区范围的扩大,在其它发达国家开始有一部分新产品的生产,产品通过出口供应国际市场。
第二,成熟产品阶段特点:①产品的技术水平基本稳定,实现标准化生产②企业重视降低生产成本,当产品的成本(出厂价格+运费)高于在当地直接投资生产的平均成本时,企业选择在他国直接投资。③由于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这种国际投资也以发达国家为主。
第三,标准化产品阶段特点:①产品已经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②生产企业的区位选择在成本最低的区域。③产品的价格有所下降,市场区延伸到发展中国家,生产企业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此阶段的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生产企业建厂投资(地价、建筑材料等)、关税等。生活消费品和奢侈品的关税差距很大,寻找廉价的生产要素和巨大的市场,生产活动和产品市场进入发展中国家。
(二)邓宁的折衷理论
邓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企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投资国的区位优势结合起来,提出折衷理论来解释跨国投资的原因。
(1)企业所有权优势,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可以保证其拥有市场的所有权,如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品牌优势等。公司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制定相应的策略,以降低经营风险。当企业只拥有所有权优势时,可以考虑将其转让给其他企业获取收益,如技术转让、授权生产、品牌转让、加盟连锁等形式。
(2)交易内部化优势,直接投资可以实现产品交易的内部化,节约部分成本。如果跨国公司把各种所有权优势出售或租借给外国企业,就要产生外部化交易,增加成本和风险。当企业具有所有权和内部化优势时,可以通过出口产品获得利润,扩大国际市场需求,增加企业的生产能力。
(3)区位优势,拥有前两种优势的企业,要考虑不同国家生产条件的差异,如土地价格、自然资源状况、劳动力费用等因素,要充分利用其他国家的优势,选择适当的企业区位。当企业具有以上三种优势时,才会直接投资,其他国家具有较好的区位,则生产企业设置在当地以供应市场需求。
(二)关于跨国投资国别选择的原因:
企业进行跨国投资,主要是受利益驱动。具体地,成本、市场和要素投入在决定其跨国投资国别选 择上起重要作用。因此,跨国投资国别选择包括成本取向、利润取向、市场取向、要素取向和公司战略取向。
(1)根据区位论成本学派的观点,生产成本最低和利生产成本最低或预期利润较高的国别,易于成为跨国公司的投资地。
(2)根据区位论市场学派的观点,市场区是企业是否大市场的区位,成为企业追求的最佳区位。当一国具有较大的潜在市场,而公司在国内生产出口这一国家受交通运输成本影响,或者更为重要的是受国家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影响时,公司便会自然地选择在这一国家直接投资。(3)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中,把生产原料分为遍在原料响。由于资源的区位差异,以及不同工业(企业)又有不同的要素需求,为了充分利用他国的资源优势,公司必然会在响应国家跨国投资。
(4)从公司地理角度,公司本身是一个生产组织系统公司会在战略重点区位投资建立相应生产或经营机构。这些战略重点区位,并不一定是符合以上区位选择原则。
3、结合中国实例,分析跨国公司跨国投资区位选择特点。
外国直接投资区位,有三个显著特征:趋于经济中心区、邻国边界区和文化社会关系密切地带。(1)集中于经济中心区布局 区位:经济中心区
区位选择原因:跨国投资者仿效东道国已有的投资格局,在经济中心区投资,可以减少因对投资地情况不了解所带1979—1985年的合资企业投资数据,我国的外资投资区位也是集中于主要经济中心。(2)集中于边界地区
区位:边界地区。
区位选择原因:边界地区,历史上相邻两国(地区)交往较多,彼此了解加深,投资者所掌握的相关信息较多。政府在边界地区建立“经济特区”、“出口加工区”等,给予较优惠的政策吸引外资,加强了这种边界区位。我国的深圳、珠海、厦门、海口等经济特区及沿海开放城市的建立,也吸引了很多投
资者。在改革开放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沿海地区所吸引的外资占全国比例高达90%以上。(3)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 区位:社会联系密切地区。
区位选择原因:一般来说,语言和文化习惯的相同,可以减少对信息了解的障碍,加强投资者与当地各有关方面的沟通;了解当地的习惯、法律等,也利于避免劳资冲突。中国广东、福建的海外华人投资,在很大程度上考虑了其原有的社会联系。
4、试述跨国公司总部区位特征。
(1)公司总部的区位要求①便利的交通条件;②畅通的信息渠道;③便于沟通关键人员。
(2)跨国公司总部区位特征公司总部应趋于选择主要大都市区,具有以下3种优势:①具有公司之间当面接触可能性;②提供了金融、法律、广告等方面服务的便捷性;③具有于其他大都市高度接近性。
5、简述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机构的区位特征。
(一)R&D的区位要求
(1)接近于科研机构和贸易组织,以获取市场需求信息和科技支持;
(2)接近数量充足、高素质的劳动力供应地,以满足研究、开发和试制生产等对劳动力的需求;(3)接近新产品的使用者,以便及时对样本及新产品的消费。
(二)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机构的区位特征
(1)公司的R&D区位应趋于大都市区和科研机构集中区。
(2)对不同类型跨国公司,其R&D区位分布也有不同。①母国市场型公司很少在海外建立R&D。即使少量公司在海外建立R&D,也限于低层次的支持型实验室。②东道国市场型公司,在公司母国建立有R&D机构的同时,也趋于在海外市场建立较高层次的R&D机构(综合性R&D实验室)。③世界市场型公司(全球运营)具全球取向,而不局限于某一国家市场。这类公司趋于在适宜区位建立国际性和相对独立的专业研究室。④对一国之内公司R&D区位,大多数公司的R&D与公司总部位于同一区位,但R&D的集中程度不如公司总部。
(3)从发展变化角度看,R&D区位有逐渐扩散的趋势。
6、简述跨国公司生产单位的区位特征。
一般认为,公司生产单位分布要远比公司总部和R&D机构分散。不同生产活动具有不同的区位条 件要求;不同生产部门的公司,由于生产技术和组织方式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的区位格局。迪肯从一般工业公司总体生产组织的角度,抽象出四种生产单位格局特征。
(1)全球集中生产型这类公司将生产活动集中在一个区位(或一个区域),通过销售网络,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市场。
(2)市场地生产型该类公司在每一个市场地(国家)均建立其生产厂家,这些生产厂家以服务各自的市场为主。无(或很少有)跨越国界的销售发生。属于典型的进口替代型生产。
(3)专业化生产型该类型公司具有多个生产区位(国家),每一区位集中生产一种产品,服务于区域或世界市场。
(4)跨国一体化生产型该类型公司按生产过程在不同区位(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每一区位只负责最终产品的一个生产过程。公司在一个区位的生产产品,与当地市场毫无关系。
7、试述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理论框架。
(1)跨国投资的联系系统:①生产链(生产与销售活动关系系统);②所有权关系系统;③组织链(组织关系系统)。
(2)区域等级关系:①克里斯塔勒的区域之间的等级关系;②马西的区域等级关系,尤其是通过势力关系(控制与被控制关系)(如:老工业区对新工业区的控制);③用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三维座标系来界定的区域等级关系。
(3)跨国公司—区域综合联系:跨国公司处于企业关联系统和区域
域系统可通过与跨国公司的联系,介入国际或全球生产系统;跨国公司通过投资企业与当地区域系统的联系,影响区域生产活动,最终达到获取最大效益的目的。
8、简述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特点。
(1)广泛性迪肯指出,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有以下六个方面:资本和金融、技术、贸易和产业联系、产业结构和企业家能力、就业、依赖和经济扭曲。
(2)层次性直接影响:就业、税收、基础设施等。间接影响:原料,燃料联系;半成品,零部件联系,劳动力及服务联系,信息联系,技术联系等。间接影响还可依据所通过的中间机构的多少,有层次之别。
(3)区域性跨国投资常集中于某些区位上(如主要经济中心,尤其是全国首都和地方中心城市,沿海发达区,国家扶植发展区,经济特区等),因而其投资影响具有区域性。
(4)多面性跨国公司对区域有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例如,投资企业可吸纳一定就业人员,间接带动相关企业就业人员的增加;但也会取代一些原应由当地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
(5)差异性不同源地的跨国公司可具有不同的区域格局;公司规模、投资战略、所属产业部门所带来的影响的差别也很明显;在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跨国投资易于借助广泛的联系,扩散其影响。
(6)时间性跨国投资的区域影响程度,随着投资企业建立的时间而发生变化。直接影响就业、税收、基础设施等广泛性来自于跨国投资企业的错综复杂联系,层次性与生产链有关,区域性和差异性为区域系统(区域条件)与生产系统、组织系统相互迭置的产物,多面性则是跨国公司与区域目标利益不
一致而又相互作用的结果。
9、分析跨国公司与投资地相互作用特点及影响因素。
(一)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特点
(1)互补性跨国公司和区域各具一定优势,而这种优势又为对方所需求,从而形成双方的互补关系。(2)竞争性跨国公司在区域投资与区域引进外资各有其目的。双方为各自的利益而竞争,最后达到双方都可接受的结果。⑶变化性:跨国公司与投资地的关系随时间而变化。首先,全球经济环境、生产系统和跨国公司组织结构均在不断变化着。其次,跨国公司在区域的投资时间也改变着两者的关系。
(二)影响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的主要因素
(1)社会政治背景国家的政治、经济战略;投资地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点。
(2)结构状况发达地区经济和技术结构易于使跨国投资企业与其困难。若跨国公司的垂直一体化联系较强,较难与当地建立供应联系;反之,主要从事生产链中部分经济活动的跨国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与其它公司发生联系。
(3)相对地位跨国公司与投资区域的经济实力、社会影响等,是决定两者关系的另一重要因素。第二篇经济活动区域分析
第七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
1、概念题
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区域经济结构包括了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结构、技术结构、要素结构等。
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就是指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主导产业:所谓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关联产业:是指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按照与主导产业的联系方式,可把关联产业分成前向联系产业、后向联系产业和侧向联系产业。
基础性产业:是指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产业。按其作用性质可进一步分成生产性基础产业、生活性基础产业、社会性基础产业。
支柱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
潜导产业:潜导产业是指当前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但是代表了未来产业进步的方向,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的产业。
资源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度很高,如农业、采矿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的使用劳动力特别是大量廉价劳动力。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就是其生产主要依靠技术的投入,技术在产品成本中占的比重大。传统产业:所采用的技术属于传统技术,并且在发达国家中发展缓慢或者萎缩的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采用高新技术,发展速度快,增长潜力大的产业。
夕阳产业:是指产品市场需求增长缓慢、停止或者下降,产业增长率低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平均水平并呈下降趋势,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均逐渐下降的产业。
朝阳产业:是指产品市场需求增长快,产业增长率高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平均水平并呈上升趋势,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均不断上升的产业。
霍夫曼定理: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被称之为“霍夫曼比例”或“霍夫曼系数”。霍夫曼定理的核心思想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的比例呈下降趋势。
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区域创新网络:又称区域创新环境,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必须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区域各行为主体之间通过长期正式与非正式合作与交流形成的、以增强创新能力为目的的、相对稳定的联系网络。
技术创新:是技术发展中的突破,是技术领域发生的根本性的、对技术本身和经济活动有着广泛而深刻影响的重大变化。技术创新的主要表现是,发现新的可用资源,创造新的生产工艺,发明新的生产方法,产生新的经营管理思想及相应的操作方法等。
集聚机制: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扩散机制: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区位指向:是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
空间近邻效应:空间近邻效应是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
农村工业化:是现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是农村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并推动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2、基于产业功能分类,分析区域产业结构模式。
产业功能分类是根据各个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将其分成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性产业三大类。区域产业结构模式代表了区域内各产业之间的典型组合方式。在以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性产业所构建的区域产业结构模式中。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的组织核心,关联产业和基础性产业依据与主导产业的经济技术联系,彼此连接,形成联系紧密有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或制约的产业系统。
(1)在区域产业结构中,主导产业是组织核心,因此下列特征的产业才能作为主导产业。①高比较优势系数;②高产业关联度;③高需求收入弹性;④高生产率上升率;⑤高产业创新能力。
(2)关联产业的配套就是根据主导产业来合理规划、关联产业之间形成紧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进行关联产业配套,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①以主导产业为核心,依据前向联系、后向联系和侧向联系,以及区域的具体情况,选择和发展为主导产业配套的各个关联产业,为主导产业发展提供保障。②根据所确定的主导产业发展规模,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和科学的规划、计划、管理等手段,引导关联产业以适度的规模发展。③根据主导产业的空间布局状况,合理布局关联产业。保证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在空间上的通过合理布局而获得良好的集聚经济效益,同时,又避免因过度集中、布局无序而造成的集聚不经济,防止因布局不合理而致使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之间陷入相互限制的局面。④在一个区域内,并不是一定要发展所有与主导产业发展有关的关联产业,而是要发展有条件或基础的关联产业。因此,对本区域没有条件发展的关联产业,应该寻求区际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配套问题。
(3)基础性产业是主导产业和关联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联产业发展的需要,合理引导和组织基础性产业发展,尽量为主导产业和关联产业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撑,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发展基础性产业还要为其它产业、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而且,基础性产业种类多、构成复杂,所以,基础性产业的发展要更多地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合理发展。
(4)在产业功能分类中,还包括支柱产业和潜导产业①支柱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支柱产业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贡献,是其它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对它要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护。同时,要积极采用新的技术改造支柱产业,使它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力,防止它过早的出现衰退而限制了区域经济增长。②潜导产业是指当前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但是代表了未来产业进步的方向,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的产业。这类产业有可能不远的将来发展为新的主导产业。潜导产业代表了区域产业未来的发展希望。在构建区域产业结构时,必须考虑如何根据世界技术进步的大趋势和全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走向,以及本区域的具体经济发展状况与条件,选择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作为潜导产业。并且,在技术引进、资金供给、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扶植,创造条件促使其逐步发育、壮大。
3、什么是配第--克拉克定律?
该定理是科林.克拉克于1940年在威廉.配第关于国民收入与劳动力流动之间关系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该理论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次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
4、什么是库兹涅茨法则?
库兹涅茨在配第-克拉克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各国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结构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库兹涅茨法则”,其基本内容如下:
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5、什么是霍夫曼定理?
霍夫曼比例是指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呈下降趋势: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资本资料工业的生产不发达,此时,霍夫曼比例为5(±1);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发展速度比消费资料工2.5(±1);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1(±0.5);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超过了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
6、试述雁行形态说。
日本经济学家赤松于1960年提出雁行形态说:在产业发展方面,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雁行形态,即,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象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之为“雁行形态说”。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具体表现为,第一只雁是国外产品大量进口引起的进口浪潮,第二只雁是进口刺激国内市场所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第三只雁是国内生产发展所促进的出口浪潮。
7、如何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就体现在它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作用上。总的来讲,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的资源结构相对应性,优势。
(2)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分析区域产业结际分工中的作用,能否负担得起区域在区际或全国地域分工中的任务。
(3)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关联程度。分析主导产模、时序和空间布局方面的协调程度。(4)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
(5)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主导产业先进,新旧产业的更替快。(6)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
8、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有哪些?(1)极核式空间结构
区域发展的早期,区域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大,各个地方的资源禀赋不同,资源条件较好的地方优先发展起来,成为经济活动的积聚地。这样的积聚地也许在同一个区域内存在多个。当积聚地发展到一定的经济水平和规模后,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增长极。增长极一经形成,就对周围地区的资金、劳动力、技术等要素产生越来越大的吸引力。于是,就产生区域内的生产要素向增长极集聚的极化过程,并带来各种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向增长极集中,从而导致区域的空间分异。从发展水平观察,增长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都比其它地方高出许多,二者之间形成明显的发展差异。增长极成为区域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极核,对其它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着主导作用。
(2)点轴式空间结构
区域进一步发展,区域内除了增长极外,还有其他这些点之间会发生人员、物质、信息等的交换。为了加强这些联系,区域内的点之间布置有交通线、通讯线以及动力供应线等。区域的空间结构由极核式转变为点轴式空间结构。我国学者陆大道的研究表明,区域空间结构是由点、轴两种基本要素构成的。所谓点就是各级中心地,即区域内的各级中心城镇。在性质和功能方面,点包括了居民点、生产地、运输枢纽、商贸场所、能源生产和供给枢纽等多种类型。在规模方面,点既可以是小乡镇,也可以是大城市。所谓轴则是若干不同级别的中心城镇在一定方向上连接而形成的相对密集的人口和产业带。它不仅仅是若干中心城镇之间的联络线,而是一条社会经济密集带。轴可以称为轴线、开发轴线、发展轴线,或者称之为开发轴、发展轴。若干点与轴依据一定的空间关系和等级体系组合就形成了点轴系统。点与轴都可以分为若干等级。点的等级划分是根据其规模(面积、人口、经济总量)和对区域发展的作用。轴的等级划分也可以根据其规模(长度、宽度)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来进行。一个点轴系统常常是由不同等级的点与轴组合而成的。
(3)网络式空间结构:是点轴系统发展的结果。在点轴系
轴线上的不同等级的点之间的联系会进一步加强,一个点可能与周围的多个点发生联系,以满足获取资源和要素、开拓市场的需要。相应地,在点与点之间就会建设多路径的联系通道,形成纵横交错的交通、通信、动力供给网络。网络上的各个点对周围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组织和带动作用,并通过网络而构成区域的增长中心体系。同时,网络沟通了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在全区范围内传输各种资源和要素,于是就构成了区域的网络空间结构。
(4)双核结构模式我国学者将极核理论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双域中,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及其连线所组成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在双核结构中,一方是区域性中心城市,集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于一体,以省会城市为主;另一方是重要的港口城市,承担着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门户功能。双核结构的形成“导源于港口城市与区域中心城市的空间组合,由于兼顾了区域中心城市的居中性和港口城市的边缘性。
(5)区域城市对称分布。叶大年以及其他学者提出了我国城市分布的5条对称原理:“一个区域如果在地质构造上有对称性,它会在自然地理相应的对称上反映出来,如地形和地貌;一个区域在自然地理上有对称性,它会在经济地理相应的对称性上反映出来,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被认为是经济高度发展的体现,因而经济的对称性,可由城市分布的对称性反映出来;区域气候条件,如气温、年降雨量,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经济地理的对称性;人们的重大经济政治活动也会影响经济地理的对称性;一个国家彼此反对称的”。并提出城市分布有8种可能的对称形态:轴对称、旋转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斜对称、曲线对称、反对称、色对称。
9、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美国学者弗里德曼把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1)前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基本特征是区域空没有等级之分。由于这个时期区域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极不发达,总体上处于低水平的均衡状态。
(2)过渡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这个阶段是工业化的强大的经济中心与落后的外围地区所组成,区域空间结构日趋不平衡。
(3)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基本特征是新的经济济中心体系。每个经济中心都有与其规模相应的外围地区,区域空间结构趋向复杂化和有序化,并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4)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基本特征是经济的空间结构体系。随着中心与外围地区界线的逐渐消失,区域将最终走向空间一体化。
10、何谓区位指向?简述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的通常表现形式。(1)区位指向是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 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基本的力量。
(2)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的通常表现形式有:①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农业、采矿业);②原料地指向(钢铁、建材、重型机械);③燃料动力指向(火电、有色冶金);④劳动力指向(包括廉价劳动力指向和高素质劳动力指向);⑤市场指向(服务业、啤酒饮料);⑥运输指向(会展、物流、鲜活产品、高级冷冻食品、花卉、精密机械和高档电子产品及零部件)。
11、试分析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和发展的集聚与扩散的机制。
(一)集聚机制
(1)集聚机制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势区位移动,引起区域的极化现象。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初期起主导作用。集聚机制的形成源于三个方面:①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②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③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
(2)集聚的影响作用:①集聚导致区域极化现象。在集聚过程中,区域内的经济部门等将不断地向优势区位移动,于是就促成了区域经济增长极或增长中心的形成和发展。②集聚将加剧经济活动发展的空间差异与不平衡。在集聚引力的作用下,区域内部会产生中心与边缘的分化过程,产生经济活动在空间分布上的密集与稀疏现象,区域内部因此而出现空间差异和不平衡。③集聚促成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带等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力量。④集聚还能够引发和加剧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城市与农村、专业化地区与一般地区等之间形成发展关系上的“马态效应”,即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二)扩散机制
(1)扩散机制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源于以下几个方面:①避免集聚不经济;②寻求新的发展机会;③政府的政策作用。
(2)扩散机制的影响作用:总体而言,扩散机制将促于相对均衡,有利于逐步缩小区域内部的经济水平差异。
(三)集聚与扩散的关系
(1)在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的不同阶段,两种机制的机制起着主导作用,引发区域内部发生空间分异。在区域空间结构发展时期,集聚机制的作用将逐步减缓,扩散机制逐渐发挥作用。当区域空间结构进入成熟期,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同时作用,其表现形式和程度较为复杂。一般情况是扩散机制的作用强于集聚机制。
(2)集聚机制和扩散机制形成与发展都存在一定惯性有的方向持续下去。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只有等到出现集聚不经济(或扩散不经济)时,集聚(或扩散)才会受到遏制,并有可能由集聚为主转化为扩散为主(或由扩散为主而转为集聚为主)。
12、试分析空间近邻效应在区域空间结构演变中的作用。
空间近邻效应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据空间距离衰减原理,各种经济活动或区域的影响力是随空间距离的增大而呈较小的趋势。由此可以得出经济活动或地区之间的空间距离不同,其相互联系的机会和程度存在差异。因此,在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中,各种经济活动或地区之间的空间距离不同,相互间发生联系的机会和程度也就存在差异。进而,这种差异影响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与组合,即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空间近邻效应在区域空间结构演变中的作用体现在:(1)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在满足发展所需由近及远逐步推进的方式来扩大自己的影响空间、建立分支机构、寻求发展合作伙伴等。
(2)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加剧。由于在一定时期内可同时市场的需求也是有限的,那么,位于同一地区或相互靠近的各种经济活动在利用资源、要素,开发市场时就势必会发生激烈的竞争。
(3)对各种经济活动之间的发展的相互促进。各种经济活动它们之间也将因此而有更多的机会建立起相互依存的发展关系,彼此开展分工与协作。
13、试述城市与区域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城市形成与发展受区域的约束(1)城市是区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区域内第上趋于集中而形成的。城市形成的前提是农业的发展达到相对高的水平,能够提供剩余的农产品和劳动力。
(2)区域从资源供给、环境容量、经济基础支撑、市束。区域的经济基础一方面通过影响区域对城市发展的投入而影响城市的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又通过对城市在经济发展上产生新的需求而影响城市发展经济及开展行政服务的机遇;区域社会结构、社会发展计划等也能够影响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城市社会事业发展的机会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区域的环境容量在一定程度上则限制了城市发展可能达到的最大规模。总之,城市生存于区域之中,与区域的经济和社会活动、自然环境有着复杂多样的联系,区域发展和环境变迁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城市发展的轨迹。城市的发展、兴衰与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及环境的变迁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二)城市对区域发展的作用(1)组织和带动区域发展城市具有多种功能,如区域的生产中心、流通中心心、人力资源培育的中心、对外交流的中心、创新中心等。因而城市本身是区域最具发展实力和活力的组织,城市的发展势必对区域的产生组织和带动作用,推动区域发展。
(2)构造区域空间结构单个城市与区域发生多种联系,推动区域向多核心由不同等级、规模、功能的城市构成的城市体系。而这个城市体系就是区域的空间框架,即区域的空间结构。3.城市化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演进:城市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引起区域的经济和社会结构
随之发生变化,并不断改变区域空间的分布与组合状态。
14、简述城市化的时空变化特征。
(1)城市化在时间上的变化过程总体上为一条S形曲线,大致分成3个阶段,即初始阶段、加速阶段和终极阶段。(2)城市化在空间上的变化称为城市化的地域推进,域推进。
15、试分析农村工业化的特点、导因及意义。
农村工业化是现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是农村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并推动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一)农村工业化的特点
与一般意义上的工业化相比,农村工业化的主导力量不仅限于农村工业,还有农村的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等,也就是说农村工业化其实是由发育于农村的各种非农产业共同推动的。
(二)农村工业化的导因(1)农民自发、自主地发展非农产业。(2)外来投资者(包括政府、企业及其它社会组织)在农村投资,雇佣当地农民发展非农产业。
(三)农村工业化的意义
在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在全国就业人口和总人口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农村工业化把先进的工业经济形态和工业文明植入到广大的农村,使农村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村工业化不仅是农村发展的变革,而且是全国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农村工业化加快了农区的经济发展①农村工业化改变了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②农村工业化推动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市场化进程;③农村工业化不仅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培植了非农产业这一新的增长点,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农村工业化从生产供给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
(2)农村工业化推动了农区的社会进步①非农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和消费需求,促进和刺激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②非农产业增强农村的对外交流,引发农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进步。
(3)农村工业化促进城市化①农村工业化推动农村小城镇发展的良性循环:非农产业发展—小城镇的发展—吸引更多的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聚。②促成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大;城镇地域逐渐扩大。
(4)农村工业化逐渐建立了新型的城乡关系①农村工业化使传统农村地区的形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②农村工业化增强农村与城市的经济社会联系。
16、试述农村工业化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
区域是由城市地域与农村地域所组成的,从而形成区域的空间二元结构即城乡结构。在区域中,农村地域往往占据较大的空间,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解决区域发展中的城乡问题,逐渐消除区域的空间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很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通过推进农村工业化,促进广大农村的发展,使之日益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农村地区现代化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发展关系考察,农村的城市化是以工业化为先决条件的。在农村工业化进程中,非农产业在条件),一般都会趋向在区位条件相对好的地方发展,因此,农村地区中的小城镇就成为非农产业集中布局的场所。非农产业在小城镇的集聚,就吸引了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相应地,小城镇也成为农村地区财富的聚集地。这样,小城镇因为有新的发展力量的加入而得以快速的发展。小城镇的发展,使其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质量大大改善,进而就会吸引更多的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聚。于是,就产生了农村工业化推动农村小城镇发展的良性循环。
17、分析技术创新与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
对一个区域而言,无论技术创新是否发生在本区域,只要它受到了技术创新的影响,其结构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如下。
(1)技术创新引起新产品、产业的更替。技术的创新,推动大规模的新产品的生产,并形成相应的生产行业和部门;或者在同一行业和部门内形成内部分化。这样使得高品质的产品替代低品质的产品,新兴产业替代落后产业。
(2)技术创新引导和改变消费需求。①技术创新所开发的新产品往往成为人们消费的热点。②技术创新生产出更新、品质更高的产品,引导人们争相购买新产品。③技术创新,引进健康、保护环境的消费理念。④技术创新,相对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人们会最求更高的精神满足。(3)技术创新引发和促进制度创新。①技术创新直接引起生产方法、经营与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等的变革,从而导致资源配置方式,企业组织形式,经济运行规则等的变化。②技术创新会直接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论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这些方面的变化就改变了人们对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利益分配、发展的可持续性的认识和行为。技术创新带来了区域制度创新,区域调整经济体制,调整所有制和企业组织结构,建立相应的经济法规,促进经济发展。
(4)技术创新增强区域的经济竞争能力。①技术创新使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因素。具体而言,技术创新可以弥补区域在某些资源禀赋方面的不足,使得区域在先天不足的情况下,仍能通过后天努力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②技术创新使得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由外延式转变为内涵式,不仅提高生产效益,而且节省资源的投入。区域的发展进入健康、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区域的竞争力不断得到加强。
18、分析技术创新存在空间差异的原因,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格局变化有何影响?
(一)技术创新空间差异的原因
(1)技术创新是一个多个环节的复杂过程。完成这个因而要求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科学文化基础。(2)技术创新面临着技术开发失败、市场对新产品不规模来支撑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等风险,因此,技术创新又要求有较强的承受风险的实力。
(二)地区之间技术创新差异引起它们之间经济增长的差异
技术创新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会快于其它地区。而且,导致技术创新的要素往往都趋向于集中在具备创新条件的地方,于是产生技术创新行为与过程的正向循环,技术创新在少数地方不断地强化。相比之下,其它地区的技术创新存在较多的困难,技术进步比较缓慢。区域内部因此而存在或加大经济增长的空间差异。如果没有外来力量,这样的经济格局是不易在短时间内发生根本性变化的。
19、试述区域创新网络的特征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创新网络是指集聚在某个区域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组织、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
(一)区域创新网络的特征
(1)系统性。体现在各种创新主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行多向流动,从而使创新网络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
(2)开放性。体现在各种创新主体的联系不仅仅在本地,他们不断地与外部发生相互作用。(3)动态性。内部各种构成要素的数量、规模、相互联系的方式和格局等都在发生变化。(4)非中心性或者平等性。内部的各种创新主体的联心,而是一种网络的、平等的联系。
(5)本地化特征。体现在创新网络的主要节点是本地活动过程与区域内的环境保持密切联系,实现互动。
(二)区域创新网络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创新网络是区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2)区域创新网络能够有效降低创新主体学习和创新分工协作而降低风险,共同推进区域的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区域创新网络要不断适应外部大环境的变化,地的外部环境(法制、政策、文化环境等)。
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
1、概念题:
区域经济发展:现代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多目标的过程,包括了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一般而言,经济目标是增强区域的经济实力,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社会目标是改善人民的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发展;环境目标是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和谐及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增长:总量规模的扩大,即区域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不断增长。区位:是指一个区域在相关的经济空间或地理空间中的位置。它反映了该区域的经济活动与其它区域经济或社会活动以及经济社会要素在地理空间距离的约束下发生相互作用的机会和程度。
区位商:是区域中某部门的就业人数或产值占区域总就业人数或总产值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的同类比重之比。
专业化指数:是某工业部门的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与区域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之比。一个部门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指数越大,则专业化程度越高。
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心。
支配效应:增长极具有技术,经济方面的先进性,能够通过商品供求关系对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支配作用。
乘数效应: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产生的示范、组织带动作用会不断地得到强化和加大,影响范围和程度增大。
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的推动型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快增长及自身的成长。
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输出要素和经济活动,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溢出效应:增长极的极化消极和扩散效应的综合影响。
经济地域综合体: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
产业集群: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如大学、标准代理机构和贸易协会等)的地理集中”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
经济区:经济区即经济区域,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
区域管制:通过多种集团的对话、协调、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动员资源的统治方式,以补充市场交换和政府自下而上调控之不足,最终达到双赢的综合的社会治理方式。
2、试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及作用机理。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把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位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四个方面。
(一)资源禀赋
(1)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的基本条件。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禀赋直接影响区域经济活动的类别、规模与效益。自然资源的组合状况则在一定程力。应当指出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自然资源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在逐渐减弱。
(2)劳动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实质上,区域经济增长过程就是劳动力利用其它资源,创造财富的过程。随着科技进步,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强调劳动力的质量。另外,在收入水平既定的情况下,人口数量的多少决定了区域内市场的容量和潜力,从而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区域经济增长。
(3)资金可有效完成各种资源配置。区域所拥有的资金量直接决定了它所能配置的资源的种类、数量和质量,进而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4)技术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始终保持上升趋势。技术可以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经济结构。并且,区域经济发展对技术作用的依赖越来越大。
(5)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社会传统、价值观念、行为)。良好的社会环境可提高劳动生产率、吸收区外资源、鼓励创新和科学决策等,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二)资源配置能力
(1)经济体制影响到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和效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就能够释放出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2)政府能够通过制订和实施各种经济政策来引导、规范企业和个体的经济行为,调节资源的部门和空间配置状况,从而调控区域经济增长。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直接影响了区域资源的配置效率。高效、廉洁、负责任的政府对现代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3)区域内主要企业的组织水平、制度创新、技术水平以及区域内企业的规模结构等决定了区域的经济发展的竞争力的大小。特别是,区域内的骨干企业的发展不仅对区域经济有着直接的贡献,更重要的是能够带动相关企业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组织核心。
(4)经济结构决定了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先进的区域经济结构可产生高效率的资源配置。如果区域拥有符合现代经济发展潮流且有优势资源作支撑的主导产业、各产业之间紧密相连的产业结构,以及由强大增长中心为空间组织核心、各产业布局合理的空间结构,就能够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三)区位条件
(1)区域之间的位置决定了它们之间的发生经济联系与其它区域发生相互联力。区位条件决定了一个区域与其它区域的空间关系,这种空间关系通过它们相互之间的交通联系所决
定的距离成本而对其经济增长产生作用。(2)区域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其自然条件和资源的好坏 处的大的自然环境。显然,区域所处的自然环境好,就有利于其经济增长;否则,其经济增长就会受到来自自然环境的约束。
(3)区域条件决定该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位置和
不同,获得的外部发展机会就有差异,国家对它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政策支持和直接投入也就不一样,因
而对其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就有大小之分
(四)外部环境
(1)全国经济发展格局影响一个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
会从全国的经济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政策支持;而另外一些区域则被排斥在外,甚至其利益受到相
对或绝对的损害。
(2)区际经济关系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集中在两个
交往中获得的发展机会;一是决定在区域分工中,该区域发挥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一般地,区域之
间相互开放市场,积极开展经济合作,就能够实现要素和商品的区际自由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互通有无,合理分工,发挥各自的优势,增大各自的经济竞争力。(3)国际经济背景。一般而言,一个区域的对外开放
大。因为,它在开拓国外市场、引进外资和技术、进口商品等等方面都会受到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
3、试述区域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的概念: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增长极的特点:
①在产业方面,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经济技术联系而成为区域发展的组织核心; ②在空间上,增长极通过与周围的空间关系而成为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重心; ③在物质形态上,增长极就是区域中的中心城市;
④此外,由于区域的大小不一样,相应地,增长极也有规模等级之分。
增长极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与扩散效应而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组织作用。
①支配效应:增长极具有技术,经济方面的先进性,能够通过与周围地区的要素流动关系和商品供求关系对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支配作用。
②乘数效应:增长极的发展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出示范、组织和带动作用,从而加强与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受循环积累因果机制的影响,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会不断地得到强化和放大,影响范围和程度随之增大。
③极化与扩散效应: 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加快增长极的发展。
扩散效应指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进行要素和经济活动输出,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区域
全局的发展过程中,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可能从中获得的发展机会归根到底取决于“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在该地区综合作用的大小,二者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如果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则溢出效应为负值,结果有利于增长极的发展。反之,如果极化效应小于扩散效应,则溢出效应为正值,结果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
总之,区域中的各种产业将以增长极为核心建立区域产业结构。而不同规模等级的增长极相互连接,就共同构成了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体系和空间结构的主体框架。所以增长极的形成、发展、衰落和消失,都将引起区域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重大的影响。
4、试述循环积累因果原理。
循环积累因果原理重点强调了社会经济过程中存在三个环节,即最初的变化,接着是一系列的传递式相关变化,最后又作用于最初的变化,并产生使其上升或下降的进一步变化,从而构成循环。区域经济增长是由多个相关环节所组成的一个循环演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会依次传递到其他环节,并返回到该点上,从而形成互为因果的关系;而且,其作用强度具有累积的效应,使得影响不断增强(正向的或负向的)。这就是循环累积因果原理的实质。
5、简述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论。
冈纳@缪尔达尔于1944年在《美国的两难处境》中首次提出循环积累因果原理。他把社会经济制度看成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认为导致这种演进的技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的。如果这些因素中的某一个发生了变化,就会引起另一个相关因素也发生变化,后者的变化反过来又推动最初的那个因素继续变化,从而使社会经济沿着最初的那个变化所确定的轨迹的方向发展。可见,社会经济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不守衡或者趋于均衡,是以循环的方式在运动。这种循环不是简单的循环,而是具有积累的效果。同时,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变化存在上升或下降两种循环的可能。
总起来看,循环积累因果原理重点强调了社会经济过程中存在三个环节,即最初的变化,接着是一系列的传递式相关变化,最后又作用于最初的变化,并产生使其上升或下降的进一步变化,从而构成循环。
6、简述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
美国经济学家纳克斯在1953年出版的《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提
论:发展中国家-低储存能力-资本形成不足-低生产率-低收入„需求方面的循环是:低收入-低购买力-投资引诱小-资本缺乏-低生产率-低收入„不难发现,无论从供给还是从需求观察,这两个循不断的恶化。并且,它们在“低收入”处相连接,相互影响、强化,使经济增长滞缓,长期陷入贫困状态。
7、试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的乘数作用、加速原理及其关系。
乘数作用是指出经济增长中投资对于收入有扩大作用,总投资量的增加可以带来若干倍投资增量的总收入的增加。
加速原理即在工业生产能力趋于被完全利用时,消费品需求的微小增加就会导致投资的大幅增长。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乘数作用和加速作用是同时存在的,并且相互发生作用,即投资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的成倍变动,国民收入的变动又会反过来影响投资的加速变动。在乘数作用和加速作用的影响下,经济增长就出现了周期性变化火波动。即,投资引起收入的变动,而在乘数原理作用下,收入是有变动幅度的。这样的收入变动在加速原理作用下,又引起投资发生相应变化;反过来,投资变动又引发新一轮的收入变动。如此构成循环,形成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变化。
8、运用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分析区域经济增长各阶段的特征。罗斯托在其1960年出版的《经济增长的阶段》一书中归纳出一个国 段:
(1)传统社会阶段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产业从事作物栽培。
(2)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农业技术有所改进;产;人们开始储蓄为资本循环提供条件;企业家阶层逐渐形成;经济活动可是出现跨区域的分工与合作。
(3)起飞阶段:经济进入持续高速增长。人均国民收力向工业领域加速流动;资本循环加速,并大量投入到工业集中领域;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的主导力量。
(4)成熟阶段:经济增长速度趋缓。钢铁、机械、化规模保持相当的水平,劳动力仍向工业部门转移,素质逐步提高。
(5)高额消费阶段:经济水平很高,物质生活丰富。需求增加;产业结构中以重工业的耐用消费品生产为主;经济活动受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两方面作用。
(6)追求生活质量的阶段:人们开始追求文化娱乐方用,教育、文化、卫生、住宅、旅游等推动经济增长。
9、试述胡佛-费舍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与费雪尔1949年发表了《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一文,指出任何区域的经济增长都存在“标准阶段次序”,经历大体相同的过程。这些阶段为:
(1)自己自足阶段:农业是主要的经济活动,区域之性,各种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呈分散状态。(2)乡村工业崛起阶段:在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乡村工业开始崛起。其工业基础是农产品、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市场。
(3)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式和经济往来也不断扩大。
(4)工业化阶段:以矿业和制造业为先导,工业逐渐成为区域主要经济活动。一般先以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和纺织为主,然后以冶炼、石油加工、机械制造、化学工业为主。
(5)服务业输出阶段:服务业加速发展,服务的输出长的因素是资本、技术、以及专业性服务的输出。
10、我国学者对区域经济增长阶段是如何划分的?
我国学者陈栋生认为,区域经济增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分为待开发、成长、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
(1)待开发(不发育)阶段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初始阶
自然经济;第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极高,商品经济不发育,市场规模狭小;资金积累能力很低,自我发展能力弱,经济增长速度缓慢。
(2)成长阶段。当区域经济增长跨过工业化的起点时,就标志着进入了成长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经济高速增长,经济总量规模迅速扩大;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第二产业逐渐成了主导产业;商品经济逐步发育,区域专业化分工迅速发展;人口和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地区集中,于是形成了带动经济增长的增长极。
(3)区域经济增长达到成熟(发达)阶段。经济高速到了较高的水平,第三产业较为发达,基础设施齐备,交通和通讯基本形成网络;生产部门结构的综合
性日益突出,区内资金积累能力强。
(4)衰退阶段。部分区域在经历了成熟阶段后,有可缓慢,失去原有的增长势头;处于衰退状态的传统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大,导致经济增长的结构
性衰退;此后,经济增长滞缓,区域逐渐走向衰落。
11、试述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特点。
经济地域综合体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经济地域综合体是具有较高组织水平的区域经济空间组织实体,它有以下几个特征:
(1)经济地域综合体的主体是专业化生产部门及其相关的综合发展部门。
(2)经济地域综合体的专业化生产部门是建立在区域以自然资源的分布为依据,一般不受行政区的限制。
(3)经济地域综合体内不仅形成完整的生产体系,还施,建立社会发展所需的教育、医疗、文化、住宅等部门。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4)经济地域综合体是在科学规划指导下,有计划地建设而形成的。
12、如何判断一个经济部门的专业化水平?
判断一个部门的专业化水平可以用区位商和专业化指数。
(1)区位商是区域中某部门的就业人数或产值占区域总就业人数或总产值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的 同类比重之比。
(2)专业化指数是某工业部门的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与区域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之比。一个部门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指数越大,则专业化程度越高。
13、简述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空间结构。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空间结构一般是根据专业化部门与综合发展部门的关系,以专业化部门的企业布局为中心,结合区域的资源分布、人口分布、城镇分布等情况,合理安置综合发展部门而形成的。所以,主要采用企业成组布局的方式,把相关企业按内在联系集中在同一地区。前苏联学者曾提出了一个假想的经济地域综合体圈层空间结构模式。该模式认为,经济地域综合体的核心是工业枢纽或工业中心,各类企业围绕它呈圈层分布。具体是,主导专业化部门的大型联合企业
组成枢纽的核心。由此向外,第一圈分布的是与核心企业有直接生产联系和利用其废料的企业。第二圈层是为核心企业和第一圈层服务的企业。第三圈层是专门为各圈层企业的职工及家属服务的企业。第四圈层是直接为工业枢纽服务的农业单位。第五圈层是交通和邮电业。第六圈层是为枢纽居民服务的各种非生产性机构,如商业、文化、教育、和卫生等部门。显然,这个模式只是简单的设想。实际上,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空间结构远比它复杂。
14、试述产业集群的特征。
波特对于产业集群的新界定是“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如大学、标准代理机构和贸易协会等)的地理集中”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
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
①在组成要素上,产业集群由生产销售部门、相关产业部门和支持机构所组成。②在企业构成上,产业集群的企业主体是中小企业。
③在内部联系上,典型的产业集群内部各企业之间存在着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因此,产业集群表现出明显的专业化特征,内部联系呈现出网络化的特点。
④产业集群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植根性,植根性表明了产业集群与地方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紧密关系。⑤产业集群还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征。具有相互联系的公司和机构在地理空间上的接近或者集聚常常是识别一个产业集群的重要依据。因此,产业集群应该有明确的空间范围和边界。
15、产业集群的类型。
(1)美国学者马库森的分类:马歇尔式产业集群,轮轴力量依赖型产业区4种产业集群。
(2)韩国学者朴杉沃的分类:马歇尔式产业集群、中心辐射型产业集群(包括两类)、卫星型产业集群、高级中心)、高级卫星型产业集群、首创高技术产业集群共九种类型。
16、试分析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化机制。
目前,关于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化有多种解释的理论视角,主要的有集聚经济原理,交易费用理论,创新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
第一,集聚经济原理的解释。根据集聚经济原理,产业集聚能够产生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能够有利于相互之间开展分工与合作,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学习,从而获得规模经济。同时,由于集聚而增加了企业的数量,相互之间建立垂直或者水平联系,扩大了产业集群内部的生产范围,从而使中小企业获得外部范围经济。
第二、交易费用理论的解释。根据交易费用理论,企业在空间上集聚使得交易的对象和空间范围相对稳定,有利于减少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有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在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联系根植于地方社会网络,更容易建立互信,降低交易的成本和生产成本。同时,本地市场成长,潜在需求的增加,也会促使分工深化,并使企业集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第三,创新理论的解释。根据创新理论,企业在空间上集聚,可以从两个方面促进创新。一方面,中小企业、相关的各类机构、有经验的消费者的集聚,为企业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专门化知识的积累和传播,从而有利于企业的创新。另一方面,在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也为开展创新提供了外在的动力。创新所产生的财富示范效应,也会引导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创新的行列。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在产业集群内,借助于空间上近邻的关系,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形成了有利于知识和技术传播的环境,使得对创新起重要作用的隐含的经验类知识得以传播。
第四,产业组织理论的解释。根据产业组织理论,在产业集群内,由于有本地的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基础设施、市场需求等构成的较好的发展环境,企业的创建和衍生相对比较容易。同时,金融、管理、产权交易等方面的条件较好,企业的退出也比较方便。所以,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进入和退出壁垒都较低,有利于的竞争优势,对于产业集群外部的企业进入到该产业内部就构成了较高的壁垒,从而为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17、试分析产业集群对区域空间结构变迁的影响。
从空间组织的角度看,产业集群是区域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化自然会引起区域空间结构变迁。产业集群在一个区域一经形成,就会对该区域的空间结构变迁产生持续的影响。
首先,产业集群形成以后,必然引起该产业的企业向集群所在的区位集聚,同时,与产业相关的资源也会流向这个集群所在的区位。于是,在区域内,由于产业集群的形成而引起该产业空间结构组织的重新调整,往往形成某种产业的极化空间分布格局。产业集群的发展则会进一步强化这种格局。
其次,产业集群的发展会带来所在地的经济空间发展,其结果是导致区域内出现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化,形成或者强化区域内部繁荣经济发展不平衡。当然,如果产业集群出现衰退与消亡,那么相应地,该企业的计划空间分布格局也会随之减弱或者消亡,区域经济发展将受到打击,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格局也将因之而缓解。
第三,在现代城市发展中,产业集群常常是在规划建设的各类产业开发里发展起来的。在这种情况下,产业集群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些开发区的成败,进而也对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中心转换,整体发展发生多方面的影响。
第四,对于发展中的区域,产业集群的形成对于工业化具有特别的意义。发展中区域在启动工业化进程时往往遇到资本不足、技术水平低、基础设施条件差、本地市场小等障碍,缺乏中小企业发展的适宜环境。如果产业集群在这类区域中形成,就会产生一种“中心”吸引作用,促进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合理流动,在集群内形成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中小企业成长的环境,从而启动区域的工业化进程或者增强工业化的趋势。
18、经济区具有什么特征?
经济区也就是经济区域,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经济区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
(1)组织上的同质性或群体性。经济区在组织上是一经济中相对独立的组织单位。(2)空间上的相对排他性。在同一时间和某一地理空间仅存在一个经济区。
(3)对外联系的开放性。经济区内的经济活动时刻受自己的影响。总之,经济区是一个开放的经济系统。
(4)组合上的层次性。经济区有经济活动规模和空间从空间纵向看,经济区可分为若干层次和上下隶属关系,反映他们之间在规模、经济活动内容等方面的
差异和纵向联系。从空间横向看,每个层次又有若干规模大体相当、各具特色、具有横向经济联系的经济区。
19、区域管制有哪些特点? 区域管制的基本含义是通过多种集团的对话、协调、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动员资源的统治方式,以补充市场交换和政府自上而下调控之不足,最终达到‘双赢’的综合的社会治理方式。区域管制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其一,区域管制是要在处理好市场机制与单纯上下级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更有效地促进区域发展。其二,区域管制是要通过区域发展中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个人在内的各个利益主体通过平等协商的形式,解决区域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协调好区域发展中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关系。
其三,区域管制需要建立一套多中心、分散化、独立与制衡的决策机制和解决争议的机制。20、试述西方城市区域管制的特点。
(1)地方分权,要求把管制的权利由上级政府下放给地方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社会民众共享权利。(2)伙伴制和多重管制,在城市区域管制中,各种利关系。
(3)注重决策的过程和地方导向,就是有各种利益主补,从而提高决策的效率。
21、试比较城市区域管制模式的特点。
城市区域管制模式有集中管制、分散管制和中心管制等类型。
(1)集中管治模式是中心城市或者中心城市主导城市肿,管理效率低,内部缺乏强竞争活力。(2)分散管治模式是在城市区域内各城市、地区之间内存在各自为政,无序竞争。(3)多中心管制模式是成人各个城市或地区的独立性调作用。
第九章 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1、概念题
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认为,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落后地区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之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经济梯度:是指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差异。
区际经济联系:是指区域之间所发生的商品、人口与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的相互传输过程,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经济行为。
空间相互作用:是指区域之间所发生的商品、人口与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的相互传输过程。区域分工:区域分工是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的一种形式。由于各个区域之间存在着经济发展条件和基础方面的差异,因此,在资源和要素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各个区域在经济交往中就必然要按照比较利益的原则,选择和发展具有优势的产业。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H-O模型):不同产品中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比例是不同的。所以,每个地区专门生产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要素而较少使用本地区稀缺要素的商品,以换回其要素比例正好相反的商品。
区域合作:区域合作是与区域分工相伴而产生的,是不同区域之间出于各自发展利益的需要,在区域分工的基础上,通过优势互补、优势共享或优势叠加等寻求的合作。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区域经济绝对差异:用绝对表来衡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它反映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差距,是一种等级水平的差异。
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是用某指标的变动率来衡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它反映的是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速度差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都能持续发展。
2、试述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解释了经济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相互作用及其影响。赫希曼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先在某个区域发生,那么它就会对其它区域产生作用。为了解释方便,他把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称为“北方”,欠发达区域称为“南方”。北方的经济增长对南方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之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极化效应,即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落后地区的不利影响表现在:
①北方经济发展,南方的劳动力、技术、资金等要素流向北方以寻求新的就业机会和高收入以及高投资收益,从而消弱了南方经济发展的实力。
②在国内贸易中,北方经济发达,在国内中的交易处于有利地位。特别是,如果北方生产进口替代性产品,南方原来可以按较低价格进口的这些产品,现在不得不在高额关税保护下向北方购买。在出口方面,南方由于生产效率相对较低,无法与北方竞争,导致出口的衰退。
③南方可以向北方出口初级产品,但如果价格和产品差,北方可以从国外寻求替代品,使得南方的经济受到挤压。
涓滴效应,即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落后地区的有利影响表现在: ①北方吸引南方劳动力,缓解南方就业压力,有利于南方解决失业问题。
②在互补情况下,北方向南方购买商品和投资的增加,会给南方带来发展的机会,刺激南方的经济增长。
③北方的先进技术、管理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进步因素向南方的涓滴,将对南方的经济和社会进步产生多方面的推动作用。
二者的相互作用分析:赫希曼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涓滴效应最终会大于极化效应而占据优势,原因是北方的发展长期来看将带动南方的经济增长。
3、试述梯度推移学说
梯度推移学说是是以产品周期理论为基础,以梯度来表示区域间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差异。梯度推移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与产品周期相对应,可以把经济部门分为3类,即产品处于创新到成长阶段的是兴旺部门,产品处于成长到成熟阶段的是停滞部门,产品处于成熟到衰退阶段的是衰退部门。
因此,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部门是兴旺部门,则被认为是高梯度区域;反之,如果主导部门是衰退部门则属于低梯度区域。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新制度和管理方法等)主要发生在高梯度区域,然后,依据产品周期循环的顺序由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推移。梯度推移主要是通过城市系统来进行的。这是因为创新往往集中在城市,而且城市从环境条件和经济能力看比其它地方更适于接受创新成果。
具体来讲,梯度推移可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创新从发源地向周围相邻的城市推移;另一种方式是从发源地向距离较远的第二级城市推移,再向第三级城市推移,依此类推。这样,创新就从发源地推移到所有的区域。
4、试述中心—外围说。
中心—外围理论有时也称之为核心—边缘理论或中心―边缘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发展经济学研究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等经济关系时所形成的相关理论观点的总称。美国学者弗里德曼在1966年出版的《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提出的中心—外围理论较具代表性。
弗里德曼认为,在若干区域之间会因多种原因个别“中心”,其它区域则因发展缓慢而成“外围”。弗里德曼所指的中心区域一般是指城市或城市集水平较高,资本集中,人口密集,经济增长速度快。而边缘区域就是国内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
中心与外围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总体上,中心居于统治地位,而外围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中心对外围之所以能够产生统治作用,原因在于中心与外围之间的贸易不平等,经济权力因素集中在中心,同时,技术进步、高效的生产活动,以及生产的创新等也都集中在中心。对于外围而言,中心对它们的发展产生压力和压抑。更重要的是,中心与外围的这种关系还会因为推行有利于中心的经济和贸易政策,外围的资金、人口和劳动力向中心流动而得以强化,使得中心与外围之间构成了不平等的发展格局。
中心的发展与创新有很大的关系。在中心存在着对创新的潜在需求,使创新在中心不断的发生。创新增强了中心的发展能力和活力,并在向外围的扩散中加强了中心的统治地位。主导效应、信息效应、心理效应、现代化效应、连接效应和生产效应6个自我强化、反馈的效应支持了中心的成长。
5、试述相互依赖理论
一些学者从双向作用的分析角度来进一步研究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关系,提出了相互依赖的观点1975年出版的《相互依赖的发展》一书中指出: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比不发达国家更依赖于资源和资本密集的技术,而且也依赖不发达国家的资源、劳动力和市场。受依赖关系的影响,不发达国家的内部变革也使得它们越来越依赖发达国家的资源和资本。所以,很难区分出它们谁依赖谁,实际上是相互依赖。
现在,西方学术界对相互依赖的理解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之间都存在相互依赖关系,只不过程度有所差异;二是相互依赖意味着依赖是双向的传递和影响,而不是只作用于某一方;三是相互依赖的内容和程度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可以这样来理解相互依赖,即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上(包括经济行动和政策)所发生的双向作用、影响的过程或现象。
6、空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前提条件有哪些?
(1)区域之间的互补性即相关区域之间必须存在对某种商品、技术、资金面的供求关系。
(2)区域之间的可达性即区域之间进行商品、资金、人口、技术、信息性等主要取决于:空间距离和运输时间;区域之间的交通联系;区域之间是否存在政治、行政、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障碍;被传输客体的可运输性。
(3)干扰机会即两个区域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受到了来自会的存在,有互补性的两个区域之间也不一定就能发生相互作用。
总而言之,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首先要存在互补性,可达性好,并且没有干扰机会或干扰机会的影响小。
7、试比较绝对成本说和相对成本说。
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提出了绝对成本学说。绝对成本说将不同国家的同种产品的成本进行直接比较,认为在某种产品上所花成本绝对地低,就称之为具有“绝对优势”。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产品的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的国家都是有利的。绝对成本论中暗含了一个假设,即贸易各方都至少有一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产品,否则贸易就不会发生。
大卫?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本国不同产品成本的比率同国外同类产品的成本比率进行比较,只要成本比率在各国间存在差异,各国就能生产各自的。(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两利取重,两害取轻”。)比较成本说认为即使贸易一方在每一种产品上不占有绝对优势,贸易也有可能发生。
8、试述要素禀赋学说。
不同产品中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比例是不同的。产品的劳动成本所占的比例较大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成本所占比例较大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同时,不同地区的各种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供给量较丰富的要素,其相对价格较低,密集使用这种要素的产品的相对成本也会较低;而供给量相对稀缺的要素,其相对价格就会较高,密集使用这种要素的产品的相对成本也必然较高。所以,每个地区专门生产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要素而较少使用本地区稀缺要素的商品,以换回其要素比例正好相反的商品。
9、新贸易理论如何解释产业内分工的?
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具有集中于规模经济的新贸易理论从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视角进行了解释。规模经济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内部规模经济就是来自单个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带来收益的增加。外部规模经济来自企业的集聚,它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与要素禀赋差异一样提供了国家贸易的基础。
为了追求内部规模经济,企业就需要选择专业化的方式以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并保持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这样就产生了两个结果,一是在国内市场上形成只有少数大企业存在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二是生产的产品种类减少。企业为了获得内部规模经济,在生产差异化产品时,总是选择性地生产少数几种满足国内多数消费者偏好的产品,并出口部分产品以满足国外少数人的偏好。那么,国内少数人偏好的差异化产品就只有通过进口别国的产品来获得满足。这样,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就发生了。也就是说,是规模经济促进了发达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即使国家之间在要素禀赋、技术和消费偏好等方面完全相同,在垄断竞争条件下,由于每个企业只生产一种差异化产品,国家之间也会发生产业内贸易。并且,国家之间越相似,产业内贸易的规模也越大。
10、试述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
美国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1990年出版了《国家竞争优势》一书,创立了竞争优势理论。波特认为国家竞争优势受到四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是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条件;二是内部市场的需求规模和性质;三是相关支持产业的发展程度;四是企业战略、结构和对手。波特把这四方面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菱形构架,称之为“钻石”。此外,机遇和政府对国家竞争优势也会产生作用。
(1)生产要素包括五大类: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知大的要素是国家的优势要素,成为竞争优势的一部分。
(2)内部需求条件从三方面影响竞争优势:一是需求了产品的性质与结构;打入国际市场之后,其占据的也是与国内需求类似的那部分市场;需求方是不是能较早和较清楚地把需求信息传达给厂商,需求方是不是很挑剔,从而促使厂商不断改进产品,都会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二是需求规模和增长模式:大规模的内部需求可以使厂商获得规模效益,从而增强竞争力;内部需求早于其它国家出现可以使厂商先生产出新产品,从而走在其它国家前面;内部需求的快速增长可促使厂商采用新的技术;三是内部需求的国际化途径:如果内部的买方是跨国公司,就很容易把这个产品带入国际市场;内部文化的影响力也有助于内部需求带入国际市场。
(3)相关支持产业:相关支持产业是指为出口部门提竞争优势通过其供给或服务的效率、及时性和成本影响出口部门的竞争力;相关支持产业改进和创新的速度也会影响到出口部门的竞争力;当相关支持产业也具有全球竞争性时,出口部门受益最大。
(4)企业战略、结构与对手:企业位于全球竞争的最身上;企业的战略选择与企业组织结构会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国内强有力竞争对手的存在,是提高企
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国内的制度环境会影响到企业战略、组织结构和竞争对手。
(5)机遇的作用:机遇是指外部的、突发性事件带来的竞争优势。钻石结构合理有效的国家才能把握住机遇,乘机建立起自己的竞争优势。
(6)政府对钻石结构的四个方面都可以产生影响,积础设施投资、对资本市场的管理等方面影响生产要素;政府通过自身的支出预算和购买行为影响国内需求;政府通过产业政策、法律法规影响相关产业发展和企业战略与结构。
11、区域合作要遵循哪些原则?
(1)自愿平等,互惠互利由于各个区域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经济权益,合作 地追求和维护自己的经济权益,所以区域合作就必须是自愿、平等的。(2)优势互补,相互协调区域合作要尽量发挥各个区域的经济优势,相互取 补,扩大经济优势的影响力。
(3)区域之间在空间上尽量相连从经济联系的角度看,空间上相连的区域一般都存在各种各样的传统经济联系,这是促成合作的重要基础。同时,区域之间在空间上相连便于要素流动,有利于开展合作。此外,空间上相邻的区域往往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社会文化背景,这对于开展合作是很有利的。
12、区域经济合作有哪几种类型?
区域合作是与区域分工相伴而产生的,是不同区域之间出于各自发展利益的需要,在区域分工的基础上,通过优势互补、优势共享或优势叠加等寻求的合作。从形式上看,区域合作主要有行业合作、区域全面合作。
行业合作是指区域之间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行业合作包括了区域性的生产合作、商业合作、运输合作、物资合作、金融合作和综合的行业合作。
区域全面合作是指区域之间在有关政府的推动下,相互之间开展多方面或全面的经济合作。它的功能如下:①建立区域市场;②联合开发资源;③联合改善区域交通条件;④开展资金横向融通;⑤建立信息网络;⑥共同协调,解决跨区域的环境保护问题。
13、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1)区域经济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首先,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变化增强了各个区域发展经济的主动性和紧迫感。积极采取措施发展区域经济。其次,区域经济差异存在和变化客观上加剧了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竞争,进而会在一定程度上会误导区域经济主体的行为。违反市场规律的地方保护主义,阻断商品、要素等的自由流通,为了地方短期利益,而损害区外企业、以及自身的长远利益。最后,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区。欠发达地区发展能力受到削弱。
(2)区域经济差异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首先,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是人口区域迁移的重要原因。发达区域人口增多,就业压力增大,社会问题增多。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不足,尤其是社会精英的外流对区域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作用。其次,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扩大,强化了各区域的自我中心意识,直接或间接,将本地方的利益放在首位,不顾甚至破坏全局利益的思想和行为)的流行。
14、为什么说区域经济差异是可调控性的,同时这种调控有限的?
区域经济差异与其它的经济现象一样,虽然有着一定的内在运行规律,但是,仍然可以对区域经济差异进行有目的的人为干预,使之符合某种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需要。影响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因素是多样的,它们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影响的组合也不同,所以,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趋势存在多种可能性。完全有可能通过改变影响因素的组合方式及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趋势进行控制,使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能够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
同时,区域经济差异的产生和变化是由一系列客观因素所共同作用的结果,有一定的变化轨迹,人为地干预并一定能够完全改变这种轨迹。同时,对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干预就意味着要改变区域经济差异的各种影响因素的组合方式和作用强度。在这方面,也将遇到财力、政策、利益等诸多的牵制。这就决定了人们对区域经济差异的调控是有限度的。
15、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根据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需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促进区域之间经济体制环境的统一只有在相同的体制环境中,各个区域才能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自由发展,公平竞争,依据比较优势,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区域之间也才能形成共同发展的局面。
(2)促进区域之间要素市场的统一使要素市场自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作用下在各区域之间合理流动,优化配置。
(3)推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①引导各区域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促进区域间产业的竞争与分工。②将区域间的相关产业联结成整体,既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又进行优势互补。③区域之间产业转移要更为有序和合理,使区域产业结构的有序调整和协调发展。
(4)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国家应及时制定和实施有关法律和政策,推动和规范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
(5)鼓励企业跨区域发展国家应及时提供政策服务和支持,鼓励企业跨区域 有关区域发展起到推动和刺激的作用,还能密切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交往。
(6)中央政府在继续发展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的同时,注重采取措施加快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包括中央对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对外交流条件;同等条件下,优先在欠发达区域布局有区域意义的重点建设项目;引导外资投向欠发达区域;增加对欠发达区域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科技开发方面的投入;适当进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给予欠发达区域财政支持。
第十章 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1、概念题
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生产过程和服务所涉及的地域不断向全世界扩展,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的过程。
生产链:生产链主要由输入、生产、物流和最终消费四个环节构成。
生产网络:生产链的每个单独要素的运行都依靠其他要素、环节和外部环境的支持。生产链中所有这些组成要素构成复杂的横向的、纵向的和旁侧的联系,形成了多维、多层的经济活动联结网络,即生产网络。
地域根植性:指生产网络中的每个要素,都深深地根植于一定的地理区位,这个区位具有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制度相适应的“沉没成本”,虽然地理距离的阻力变小,但地理的作用并未变小。
国外直接投资:主要是跨国公司在国外通过兼并和收购或者直接建立分支机构而进行的投资,其目的是控制被投资的公司。
世界经济多极化:指在国际经济中,发达国家的相对地位有所下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所抬升,尤其是东亚和东南亚崛起。从而形成美国、欧盟和东亚、东南亚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
2、试述科学技术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技术对经济全球化的具体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
(1)科学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器。①科学技术有力地提高了生产力,加速国内市场饱和,并将产品、生产要素引向国际市场。②世界统一的生产体系和技术体系的建立和使用,推动了全球化进程。③.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是推动全球化、占领新市场的重要手段。在市场日益饱和、能源日益紧张、材料和劳动力费用日益上升的时代,唯有创新和研究才能获得新机会、新市场。大企业通过技术开发大大加快了经济国际化。
(2)现代交通运输和通讯信息加强了经济活动的全球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赖于完备、便捷的交通网络(人员往来、国际贸易)和迅速、准确的电信联系,交通运输和通讯信息从空间和时间上把世界各地的经济活动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3)信息高速公路改变了企业内外的交易方式。①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对公司企业的联系方式、效率、经销网络已经并必将产生重要影响。利用信息高速公路中的骨干通信网络实现公司间的业务往来,使各个公司迅速得到高效和最优配置的交易。②信息高速公路对企业内部管理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企业内部运行机制的信息化将导致企业中层管理的萎缩,降低管理成本,克服企业所属工厂之间的距离障碍,推动生产的全球化管理,促进跨国公司的发展。
3、试述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
第一,跨国公司加速了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使资本和其它要素在国际范围内较为顺畅地流动,促进了国际分工的细化和国际生产一体化的发展。
第二,跨国公司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国际技术交流。跨国公司是世界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主要来源。在新技术扩散过程中,跨国公司通过对知识产品的内部化,解决了国家之间、公司之间交易费用昂贵的问题,加上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应用新技术的新企业,促进了先进技术在全球范围的跨国界流动。
第三,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扩大了国际贸易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第四,跨国公司的国际金融活动给国际金融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跨国公司不仅为国际金融市场注入了大量资金,而且还为资金供求双方牵线搭桥,提高了国际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益。第五,跨国公司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与融合。跨国公司在世界上不同国家的投资、经营开辟了东道国了解别国经济政策的新途径。另外,跨国公司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世界各国政府在经济政策上加强与别国的协调与融合,以保证国家以及全球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这种政策上的协调和融合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经济活动全球化进程。
4、简述跨国公司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内在机制。
跨国公司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内在机制是生产网络。生产网络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及其对这些管制以及生产的地理根植性,形成了相互联系的、跨越国界的全球生产系统。生产网络可从管制、空间性和地域根植性等三方面来分析。
(1)生产网络管制:从组织结构看,现代经济是由相
些公司广泛分布且有不同的经济行为,共同构成了全球经济系统。在全球经济系统的管制中,跨国公司起着核心作用。跨国公司不仅管理自己的内务,同时,依靠合作关系影响全球的经济发展。
(2)生产网络空间:生产网络空间指生产网络中的各随着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绝对地理距离对生产的阻碍作用变小,生产联系加强,生产网络空间变大,“地球村”经济正在形成过程之中。
(3)生产网络的地域根植性:虽然地理距离的阻力变每个要素,如每个公司、每个经济功能单元,都深深地根植于一定的地理区位。以公司为中心的生产网
络受到地方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的影响。
总之,理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途径就是进行生产网络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跨国公司生产网络发展的必然结果。
5、试述国际经济协调的必要性。(现有协调机制的局限性和今后协调的主要途径——缺失)国际经济协调是由于各国间经济矛盾的存在而产生的国与国之间相互磋商协调与联合的行动,是世界经济整体性特征的重要表现形态。国际经济协调的必要性在于:①国际经济协调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各国相互贸易的国际协调起步较早,开展的也最为广泛。国际贸易协调有利于排除贸易障碍。②国际经济协调有利于国际分工的发展。国际贸易的扩大促进了国际分工,国际投资、劳动力流动、技术转让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为国际分工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以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国际间协调和合作的重要性,纷纷加入国际经济组织。
6、试述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科学技术、跨国公司、国家政策、金融市场等方面。(1)科学技术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①科学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器;②现代交通运输和通讯信息加强了经济活动的全球联系;③信息高速公路改变了企业内外的交易方式;
(2)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①跨国公司加速了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②跨国公司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国际技术交流;③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扩大了国际贸易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④跨国公司的国际金融活动给国际金融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⑤跨国公司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与融合。
(3)国家的经济调节及干预作用:①国家对以国界为范围的经济干预和调节逐步减弱,各个国家之间的协调逐步加强。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②各国中央政府对内经济管理权力减弱,参与制定国际经济秩序的积极性和现实压力增强,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③由于各国经济、政治实力的客观差异,在制定经济关系和国际贸易准则方面的发言权存在较大差异,处于从属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通过区域一体化,协调立场、统一对外,在制定新的国际经济关系准则时谋求它们的共同利益需求。
(4)国际经济协调的加强进一步加速了经济全球化:①国际经济协调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②国际经济协调有利于国际分工的发展。
7、试述近几十年来全球经济活动空间移动的特征。
(1)制造业生产:①全球制造业生产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趋势 占全球制造业产值的比例逐渐增大,而发达国家所占比例逐渐缩小。②在发达国家内部,制造业相对地位也发生了新的变化。③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内部,东亚制造业生产和出口占据重要位置。
(2)制造业贸易:和制造业生产相似,制造业贸易也出现了自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尽管亚洲除了日本是一个发达国家外,其余大多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但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区域。(3)服务业:①发达国家的GDP中,服务业占比例较大,而发展中国家占比例较小。②亚洲一些国家已经挤入全20强,但发达国家在服务业中仍占较高份额。③当前,全球商业服务业贸易主要集中于北美、西欧和亚洲三个地区。
(4)外国直接投资:外国直接投资在发达国家的集中程度有所下降,在发展中国家开始上升。
8、试述全球国外投资的来源、流向及其地理分布(无)
9、试述世界制造业生产和贸易的地理特征。参见第7题第(1)(2)部分。
10、简述经济全球化多极格局特点。
当前,多极的世界经济格局已经形成。世界各国联系加强,但同时竞争加剧,在国际经济舞台中的 地位彼此消长。整体上看,发达国家的相对地位有所下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所抬升,尤其是东亚和
东南亚崛起。当前已经形成美国、欧盟和东亚、东南亚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
11、试述经济全球化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
①随着科技发展,世界各国经济合作条件进一步改善,有利于全球化发展。②国际间人员、文化的交流将为经济全球化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③国家间利益分配上的争执,使经济全球化具有波状推进的特点。④国家间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将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
第十一章 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产业分析
1、概念题
物流业:物流业是提供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服务的产业。电子零售业:即网上零售业,指的是个人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或享受服务。
客户响应中心:只要是指在集中的区位通过电话把销售、预订、信息供应、技术支持和银行服务提供给分散的顾客的一种新型的公司。
离岸金融中心:是提供离岸金融(即境外金融)服务的地方。由于它们往往分布于远离大陆的岛屿上,故此得名。
2、一个国家汽车工业的发展一般要经过那几个阶段?
汽车工业为所有生产和销售轿车、商用车及其零部件等汽车产品的企业总合。一个国家汽车工业的发展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整车进口。由于高运费和政府进口限制。在进口数量上会受到控制。
第二阶段:零件组装。进口成套部件在地方组装,可节省运费,并且可以根据当地市场进行部分技术改造。
第三阶段:合组装。利用混合部件和国产部件进行组装,但是必须建立在当地工业发展的基础上,一定会受到当地政府的鼓励,会提供需多优惠条件。
第四阶段:全车制造。只能在少数工业发达的国家进行。
一般地,从第三阶段到第四阶段所用时间较长,甚至也有可能从第四阶段倒退到第三阶段。
3、试述全球汽车生产和贸易的地理特征,并分析最近几十年来的主要变化特点。
(1)汽车生产的全球变化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汽车生产的空间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从大洲层面上分析,20世纪60年代集中于欧洲和北美洲发展到2000年集中于欧洲、北美洲和亚洲。从国家层面上分析,同样地,汽车生产空间集中程度也在大幅度下降。从公司层面上分析,汽车生产则向少数大型跨国公司进一步集中。在汽车工业发展初期,北美和欧洲建立起数量众多的汽车生产企业,每个企业的生产规模都很小。现在这些国家的汽车市场都为少数几家企业所垄断。在公司内部,全球化经营成为跨国生产方向性战略,汽车生产链全球化配置加快,汽车无国界生产已成现实。
(2)汽车贸易的全球化从汽车出口贸易看,由于主要汽车生产国之间的激烈竞争,其国家集中程度有所下降。从汽车进口贸易看,各国变化情况不一,有升有降。其中美国进口份额较大。从贸易平衡上看,世界主要地区贸易联系日益加强,形成了复杂的相互联系的贸易网络。西欧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地区和进口地区,总体上出口大于进口,但大体上平衡。北美是第二大贸易地区,但进口量超过出口量,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贸易赤字区域。第三大贸易区域为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出口区域。
4、试述影响汽车生产布局的主要因素。
汽车生产设计的零部件多,影响汽车工业发展的因素也很多。从总体上看,主要受一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汽车工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工业部门,经济发展会投资能力的高低,进而影响到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工业的发展有赖于适度规模的汽车市场的支持,而汽车市场又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这一点即可从一个国家发展时间序列上找到论据,也可从同一时点上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之间的比较得到验证。汽车工业的发展有赖于汽车市场的大小,而汽车市场的大小有赖于人口数量的多寡和居民购买能力的高低。降低汽车产品价格、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是扩大汽车市场的两个根本途径。另外从汽车使用角度看,汽车市场的大小海域人、车、路中和系统的情况有直接的关系。个人经济收入水平高、汽车驾驶技术好、汽车使用价值高、道路密度大质量好、畅通,汽车市场的销售前景就好。反之,汽车工业的发展就将受到市场狭小的影响。
(2)区域综合工业水平汽车工业要求所在区区域具备广泛的专业化协作条部门一样,汽车工业整个生产过程可以从技术上分为零部件制造、特定工业服务等若干相对独立的阶段。
汽车工业发展的外部和内部条件为这种垂直非集中化提供了依据。汽车工业的效率与配套企业的效率有密切的关系。
(3)区域科技与管理水平汽车工业受区域新汽车产品开发能力、企业管理体动力状况的影响十分明显。历史上,汽车生产和管理技术的每一次突破都使世界汽车工业的总体规模、产业布局等发生了很大变化。
(4)关税等国家政策汽车工业不仅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而且还是一个密集用占整个生产成本的比重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汽车生产的即时条件相对较差,为此基本上都采用限制汽车进口、提高汽车进口关税、为本国汽车生产厂家提供优惠贷款、减免税收等手段来保护本国汽车工业所必须的国内市场。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发展中国家汽车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在世界上所占份额不断提高。但这些保护政策,也有一定弊端,尤其不利于国内汽车工业的竞争力的提高。
5、简述汽车工业空间组织变化的特点。
从汽车工业空间组织的变化也可观察到汽车工业的全球化。汽车工业组织演化可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始分散生产。在该阶段里,由于采用手工艺生产方式为主,零部件生产非标准化,汽车生产厂往往兼具组装和零部件生产的功能。
第二阶段,大规模生产方式初期的高度集中。该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三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和可呼唤性、生产过程的科学分解和操作低技能化以及流水线组装。同时,由于采用标准化生产,组装和零部件生产可以彻底分离,使组装厂的区域选择有了灵活性。
第三阶段,“核心—边缘”式分散。由于汽车组装具有典型的市场区位倾向,外需求量的迅速增长,建立区域性及海外组装分厂成为蚕蛹了大规模生产方式的汽车生产商扩张的组织要策略。
第四阶段,网络化分散阶段。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汽车需求减缓而生产能力过剩,特别是日本汽车进入世界市场的冲击,汽车工业竞争不断加剧。
6、试述全球纺织服装业全球化生产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1)全球纺织服装业全球化生产的特点虽然纺织服装业广泛分布于全球各个地区,但其分布仍然表现出这两个产业在某些区域的集聚。近年来,发达国家的纺织和服装业的生产明显下降。纺织服装业的生产主要转)。这样的转移趋势在劳动力密集度较高的服装比在资本密集较高的纺织业更为明显。
(2)全球纺织服装业全球化生产的影响因素纺织服装业发生的全球空间转移和空间局部调整是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营销方式的变化,纺织服装业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购买者驱动”的特征;而技术环境的变化和生产模式的调整也改变了企业的地域选择。此外,各国政府的相关政策和贸易措施对纺织服装业的全球布局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7、简述物流公司的分类。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对物流的需要,近年来,传统的运输公司地位相对下降,物流公司的其他形式迅速发展。这些形式的物流公司包括:
(1)以资产为基础的物流公司最初是从一些传统的多样化的运输公司发展而成的。(2)以网络为基础的物流公司起初以邮件和包裹快送交流网络系统。
(3)以技术为基础的物流公司提供了一系列以信息为务、金融服务、信息技术服务,以及一系列的管理技能。
8、试述经济全球化对物流业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对物流业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组织形式的变化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对物流的需要,近年来,传统的运输公司地位相对下降,物流公司的其他形式迅速发展。这些形式的物流公司包括以资产为基础的流公司、以技术为基础的物流公司、传统的运输公司和发送公司、以网络为基础的物流公司。
(2)贸易公司的职能和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
(3)服务形式不断拓展近些年来,随着对物流的重视,物流的服务形式越来越丰富,物流的管理范围已扩展到包装、材料搬运、采购、生产计划、选址等众多领域。
(4)跨国零售业不断发展
9、简述影响邮电通讯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首先,信息流生产并服务于一定的设会经济系统的,他的流量与人口数量、密度,尤其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其次,信息和邮件的传输是通过克服空间阻力是现代,自然地理环境对邮电网的分布以及信息流的流量和强度有深刻影响。
第三,邮电通信技术,尤其是通讯技术的发展,对于该产业的空间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除此之外,国家产业政策(如对邮电通讯业的准入政策)以及区域行政格局,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邮电通讯业布局。在邮电通讯业全球化发展中,除了经济发展及轨迹联系加剧所带来的市场需求、技术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之外,国家开放政策影响更为突出。因为,在一些国家,邮电通信属于补交敏感的部门,对外国公司的开放持谨慎的态度。
10、简述国际范围内物流的基本过程。见右图。
11、运输公司为什么要发展成为物流公司?
12、以日本综合商社公司为例,简要说明贸易公司对本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
13、简述全球跨国零售商的空间分布及跨国经营的动机和市场经营的入方式。
(1)全球跨国零售商的空间分布:
(2)零售商跨国经营的动机:①国内市场的饱和;②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③国内市场一些法规的限制;④洞察到在外国盈利的可能性;⑤希望在新市场里发挥该公司的优势。
(3)零售公司进入外国市场的方式:①建立新的分店;②在目标市场里并购一家现有的公司;③与本国公司合作在目标市场里建立分店。
14、讨论:电子零售业能取代传统的零售业吗?
15、试述全球金融网络的特点及其地理集中性。
(1)全球金融网络的特点:①全球金融网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如长期以来伦敦直占统治地位。形成全球金融系统结构的三极。但是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金融网络中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在发生着变化。②金融中心之间的差别很大。每个金融中心都有其独特性,反映了它的历史发展和地理根植性。
(2)全球金融网络的地理集中性:国际性金融中心(融业也趋于向中心城市集聚,在金融业集聚的城市内部,银行高层管理机构或继续向一些区位集中(如
纽约、法兰克福),或形成新的金融区(如伦敦)。
16、伦敦为什么会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
伦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现金交易重要性,主要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①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相关机构的高度集中;②地理位置优越,在时区中处于纽约和东京之间。③鼓励国际银行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如伦敦的外国银行可作为世界银行来操作,可获得在本国被禁止的一些权利。
17、国际金融中心为什么会扎堆于国际大都市?
国际金融中心往往形成和集聚于国际大都市,其区位引力由4个联锁过程组成:
第一,国际金融中心内的商业组织特征。这里公司集聚,而公司间的交往及相互信任宜于促成诸多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产生。公司间通过竞争和比较,促进其绩效的改善。
第二,国际金融中心内部的市场多样性。随着规模增大,市场多样化,使金融企业在市场进入和退出中具有灵活性。同时利于其建立社会网络,快速接受和处理信息。
第三,国际金融中心的文化。包括专业人员集中,相互信任,信息汇聚等。
第四,动态外部规模经济。包括:分享操作金融市场的固定成本,产品创新可能性的加强,签定合同可能性的增加,相关服务(如会计、法律和计算机服务)的引力等。在此设立公司可降低获取这些服务的成本。
18、简述离岸金融中心的地理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1)离岸金融中心的地理分布特点:世界离岸金融中心的分布可分为五大集中区域(五大群)。西欧群主要包括卢森堡、马恩岛、根西岛、泽西岛、瑞士、直布罗陀、列支敦士登等;中东群主要包括巴林群岛,主要中心是巴林;加勒比群主要中心包括百慕大群岛、巴哈马群岛、开曼群岛、巴拿马;东亚群主要包括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南太平洋群主要包括瑙鲁等。离岸金融中心的地理分布具有很强的时区性和地缘性。五大离岸中24小时连续不断进行交易的统一的离岸金融市场。
(2)成因:①离岸金融市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金融交易的方便性要求大幅度提高,为了全天候进行金融交易和逃避关税等的需要,离岸金融中心快速发展起来。②金融交易和流动的投机性质及逃避关税的动机导致了一些离岸金融中心的形成。大多数的离岸中心提供国家金融管制以外的服务,他们通过低税收和在当地的合法经营吸引投资者。
第十二章 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区域影响
1、简要说明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国际化的区别与联系。
国际化是经济活动跨越国界的扩张,反映了国家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的扩大,而全球化不仅包含经济活动的空间扩张,而且更重要的是国际上分散的经济活动之间的功能联合,它反映了经济活动组织本质上的变化。也就是说,国际化是全球化的基础。
2、简要说明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的关系。
(1)经济区域化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经济区域化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具有二重性:一方面,由于各地区内部实行更高的自由化和更密切的合作,区域内贸易和资本流动可能更快发展,这对促进全球经济贸易自由化是一种推动。但另一方面,随着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其保护性和排他性趋向也会相应加强,从而对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2)经济全球化对经济区域化的影响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经济区域化有促进作用,全球化意味着全球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迫使同一地区各个国家加强合作以求增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这就导致区域化的产生和发展;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各区域组织又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目前,全球经济尚缺乏有效的统一管理和调控,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起伏、贸易保护、金融动荡在全球范围相互传递,潜在的风险和危机时刻存在。这种风险和危机对各地区都会产生一定影响,甚至带来灾难,从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造成重大的破坏。
3、什么是地方化?简要说明全球化与地方化的关系,并说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地方化的策略。
(1)地方化也称本土化,是跨国公司在全球化过程中国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传统的发展战略。同时,地方化也指从地方利益出发,利用全球化的有利一面,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全球化与地方化的关系:①经济全球化引起了经济活动空间格局的变化。地理空间上邻近企业的共同性增加,同时人们和国家个性化要求也随之增加。经济一体化、地方文化传统建设加强同时发生、相伴而生,构成了一个矛盾统一体的两个对立面。②地方化与全球化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方面,在地方化过程中,全球化的因素必然影响到当地的价值观、文化观;另一方面,强烈的地方化(民族化)有利于全球化发展,当然,本土化的东西进行全球化的关键在于商业包装和因地制宜。
(3)跨国公司地方化的策略:①在生产管理或国际营销过程中为扎根当地市场而迎合东道国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传统的发展战略,以便使跨国公司成为东道国的组成部分,使外贸营销符合当地文化环境要求。②括技术、材料的本土化,以吸收当地技术、利用当地资源,形成适应东道国国情的当地市场。③企业形象的本土化和国际营销本土化。
4、评析观点:在经济全球化中,地理区位将不起作用。
5、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
(1)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生扩展,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的过程。
(2)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对机会与技术、技能和市场准入相关联的大量外国直接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使国家、企业和其它经济部门抓住新的机会并分享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也存在对全球化可能会威胁我国经济转型和国家前景的担心,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也可能因此进一步加深对发达国家的依赖,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永远难以实现赶超的目标。
(3)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在经济活动全球化的条件下,政府的管理功能面临重新定位和调整,具体体现在:第一,将产业政策从对具体产业和部门的干预政策转向范围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一般性的调节政策,目的在于间接地促进整体的经济竞争力;第二,将政策转向支持出口导向的生产,使地方经济参与全球经济大循环,从而获取更大的比较效益;第三,重视区域政策,通过帮助一个国家的落后地区或者一个地区中的落后国家,来降低乃至消除地区间发展的差异;第四,提高产业部门的技术能力以促进竞争力,支持现有企业的私有化和重组,对中小规模产业提供更多的技术和制度上的支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就业稳定、经营灵活、富有朝气等优势。这就是说,全球化需要政府发挥新的作用,需要私人企业和政府之间建立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全球化同时需要更加有力和精明的政府,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市场体系的建立、管理和维护。
6、讨论(略)
7、经济全球化中,发展中国家如何避免类似亚洲金融危机的重演?
第十三章 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
1、简述企业调查问卷设计的原则。
问卷设计通常要考虑以下原则:①所问问题必须符合客观实际情况;②问题数量应该适中;③所列问题必须符合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能力;④尽量避免禁忌和敏感性问题;
2、企业问卷调查中,样本企业选择有哪些方法?
在公司调查中,一般采取抽样方法和典型调查方法选择样本公司。
(1)抽样方法即从企业总体中,按照随机原则,抽选一部分企业作为样本。由于总体中各企业 均有被抽中的可能性,因而能够保证被抽中的企业在总体中均匀分布,不受任何主观意图的影响。因此该选取方法被世界科学界公认为非全面调查中用来推断总体的最完善、有科学依据的方法。
(2)典型调查方法即在企业总体中,按照一定目的选择样本企业进行次选择法,中等选择法和主要企业选择法。如果是为了近似估计总体的数值和类型特征,可把总体分成若干类别,从每一类型中按它在总体中所占比例的大小,选取若干典型企业进行调查。如果只是为了了解总体的一般情况,则可以选择中等的典型企业为调查对象。有时为了了解各部门主要情况,可以选择各部门的主导企业调查,由于主导企业在各部门占有一定份量,故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些部门的主要状况。
3、简述公司定性访问中应注意的事项。
在公司定性访问中应注意:(1)进入良好的交谈状态;(2)注意双方地位;(3)理解对方语义表达;(4)使对方理解自己的语义表达;(5)注意被访者的代表性。
4、在区域评价过程中,单一指标评价与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有何区别?
单一指标评价,只是说明各城市在某一发展条件或发展潜力上的差异性,综合评价是在多指标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得出综合评价指数或综合分类等级。
5、简述项目评估的内容与过程。
(1)项目机会研究包括:①研究地区的基本特征,包括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条
具体地段特征及其面积;地区的人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项目的社会经济背景,地区间差异和项目的优势条件;地区已开发和可供开发的生产要素、现有经济结构特点;地区输出和输入的产品;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地区所开发的优势部门。通过项目评估,列出不适合地区发展的部门和项目,选择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相对优势的产业和项目。对项目的生产能力,规模和项目投资、运营成本、需投入的资源数量进行估计,分析项目的国民经济意义。②对项目进行财务评价,计算大致的投资额,资金筹措渠道和方式、大致的清偿期,回收率及多种经营收益。③对市场进行预测,分析产品市场销售水平,占有额和市场风险。
(2)项目可行性研究着重分析:①项目背景和历史,包括项目发起机构和发起人的资信、项目研究的历史过程和对项目已作的调查研究工作及已支付的研究费用。②项目的市场和项目生产能力。分析估计项目规模、生产能力、已达到的水平及项目发展规划;统计分析项目产品的现有分布:它的进口数量,同行业市场占有额;项目的政策背景、国民经济意义,判定它是否属于国家或地方发展的重点;估计项目产品的市场需求量、过去的增长情况及其影响因素,预测其销售额、市场占有率;分析项目与国内外生产商、供应商的竞争力及其前景,划定项目产品市场供应区域,制定销售规划,估算出副产品的销售收益,确定项目的生产规模。③项目的资源投入。计算项目所需的原料、部件、加工品、辅助材料、能源和其他公共设施数量,粗略计算所需要的成本和供求双方的稳定性。④项目具体布局地点的选择。在预选择的基础上,估计各种开发费用,包括土地、基建、道路等建设和使用所需的费用。⑤项目的初步设计:包括确定项目的范围、工艺和设备清单,会计设备投资费用;对土木工程进行粗略布置,并计算土木工程投资。⑥项目组织机构及管理费用,初步设想项目的管理体系结构,估算所需管理费用:
确定大致的职工),估算人工工资支出。⑦拟订建设进度表、投资进度表。⑧财务评价。估算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本需求量:确定项目资金筹措方案;计算生产成本和投资回收期、回收率、盈亏平衡点、内部回收率。⑨国民经济评价。进口替代的换汇率,以预测价格做成本收益分析,创汇水平测算。
(3)项目社会评价评价指标:①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包括就业效益、收入分配、技术进步效益、节约时间的社会效益、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促进部门经济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改善结构、布局、提高效益等),提高国际竞争力等8项指标。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包括国土开发利用效益、节约能源、节约耕地、节约水资源、自然资源综合利用、节约其他自然资源等6项指标。③自然与生态环境影响:包括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影响自然景观、传播有害细菌、破坏森林植被、水土流失、诱发地震、危害野生动植物生存、其他等8项指标。④社会环境影响:包括对控制人口的影响;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对社区居住条件的影响,对社区基础设施、城市建设及其发展的影响,对当地生活设施的影响,对当地人民文化娱乐的影响,对教育的影响,对人民卫生保健的影响,对文物古迹的影响,对民族团结的影响,对社区组织结构的影响,对国防的影响,对国家国际威望的影响,对防灾减灾的影响,对当地人民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影响,对社区福利的影响、对社区社会保障的影响,对当地管理机构的影响,当地政府对项目的态度与支持、当地人民对项目的态度、项目规划与实施中的群众参与等21项指标。
6、简述经济地理信息系统概念与特征。
经济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决策系统,作为地理信息系统一种,应具有地理信息系统的一般特征。其中,最为重要是应具有空间性和综合性。即在系统中注意经济数据的地理分布状态,注意经济地理现象之间的关联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联。经济地理信息系统,不仅能用地图形式表示经济格局,更为重要的是经济数据与图形数据之间的关联,以及计算机快速处理这种关联信息的能力,为综合分析提供了便利。
经济地理信息系统又不同于一般的自然地理和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它更强调管理和决策功能。由于经济地理现象的分布规律不仅仅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决策者的经验、行为特征也起重要作用。故在系统设计中,常常借DSS)和专家系统(ES)。理想的经济地理信息系统,还应通过数学模型和经验规律,模拟经济地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展示区域规划的未来。
7、简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各子系统及其功能。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有明确的专门用户,就是市长、镇长、规划管理机构和市政建设部门,也包括市民所需要的信息查询功能。系统结构必须适合用户信息需求,同时必须有畅通的信息收集渠道。因此,信息系统就是按城市发展的基本要素划分为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对应城市的一个重要领域。
各子系统的划分及其主要功能如下:
(1)城市自然条件下自然资源子系统:气象要素、水地条件数据存储与分析。(2)城市环境与生态子系统:环境监测数据,生产生施处理能力数据的存储与分析。(3)城镇体系与城镇间经济社会联系子系统:城市区信息流数据的存储与分析。
(4)城市产业部门与部门间关系子系统:城市工业分门间产品投入产出数据的存储与分析。(5)城市交通运输子系统:客流、货流O—D调查数据、道路系统和交通运输方式、能力数据的存储与分析。
(6)城市人口预测子系统:城市人口数、出生、死亡求、社会就业与产业发展关系数据的存储与人口及其社会需求预测。
(7)城市基础设施子系统:生产性基础设施(电、水基础设施(文化教育、科技、医疗、卫生、商业、服务业等)数据存储与分析。
(8)城市文物保护、绿化与旅游设施子系统:文物、与旅游设施数据存储与分析。(9)城市居住状况子系统:居住区建筑面积、居住面数据存储与分析。
(10)城市用地子系统:各类城市用地、备用地数量及1:10000城市用地图件存储与分析。(11)城市建设投资、城市建设造价、估算与经济评价子系统:各类工程材料、人工造价,各类城市建设投资及其效果数据存储与分析。
(12)城市郊区农业子系统:农业用地、农产品以及劳动力、生产设备数据存储与分析。
以上子系统可以分别建立数据接口渠道,具有相对独立性;各子系统联结成完整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信息系统。
第十四章 经济地理学理论新进展
1、概念题
文化与制度转向:倡导“文化转向”的经济地理学家认为,经济生活不仅是经济的,更是社会和文化的,经济过程也是一个社会文化过程,与其削弱经济,还不如通过将其置于(其获得意义和方向的)文化、社会和政治关系),因此经济地理学实质上是文化的经济地理学,这变,可称之为地理学的文化转向。地理学(尤其是经济地理学)的制度取向受到了法国规制理论的启发,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长期发展是受到正式及非正式社会制度的支持及制约的。从经济学家的著作中,经济地理学引进了制度环境及制度安排的概念,在地理界引出了诸如“制度厚度”及具有吸引产业集聚力的“地方的黏着性”等相关观念,这种研究方向的转变,可称之为地理学的制度转向。根植性:经济活动和结果受到行为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关系网络结构的影响,经济行为深深地嵌入特定的社会关系中。
制度厚度:制度厚度内涵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大量各种各样的机构(包括企业、地方当局、商业协会、金融机构、发展机构、工会、研究与创新中心、自愿团体等)为社会网络中的各种本地化或共同的实践活动提供基础;②在各机构间建立有机的联系,产生高度的相互作用,促进相互合作、交流及反射网络的形成,在地区制度安排方面,产生显著的同构;③各机构间有着强烈的社区意识,即各部分围绕特定的议程、项目或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目标,形成共同感。
新经济地理学:相对于传统的经济地理研究侧重用经济象,并试图将其纳入到长期忽视空间纬度的主流经济学中。
报酬递增: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带来产出的增加,从而带来生产成本的下降,各国或区域间通过发展专业化和贸易,提高其收益
金融地理:研究金融机构区位金融空间系统金融管制的空间影响政府财政支出的区域影响等内容。
2、简述文化与制度转向的主要内容
(1)强调经济与文化的密切联系经济过程也是一个社会文化过程,经济和文化之间是一种双向交互关系。一方面,政治经济学理论有助于文化转向的学术研究,许多文化实践是按经济逻辑运行的,对文化实践的分析可以应用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和方法;另一方面,经济实际上是在文化地域运行的,存在着经济对文化殖民和文化的工具化利用,反过来也存在着经济对文化的根植和依赖。
(2)经济的社会文化根植性经济过程根植于社会关系之中,通过这种根植性,需的信任才得以形成。经济行为的文化根植性是指文化在形成经济战略和目标时的作用。文化约束着经济理性,限制市场交换。文化规定了行为者遵守自利的行为策略,也阐述了行为者可以合法的从事行动。
(3)制度转向的很多学派,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强调经济生活既是一个被制度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根植社会的活动,其演化既是环境特定的,又是路径依赖的。
(4)制度厚度与区域发展制度厚度内涵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大量各种各样的机构(包括企业、地方当局、商业协会、金融机构、发展机构、工会、研究与创新中心、自愿团体等)为社会网络中的各种本地化或共同的实践活动提供基础;②在各机构间建立有机的联系,产生高度的相互作用,促进相互合作、交流及反射网络的形成,在地区制度安排方面,产生显著的同构;③各机构间有着强烈的社区意识,即各部分围绕特定的议程、项目或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目标,形成共同感。制度厚度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体现在:①制度过程与区域发展的关系;②制度的“厚”“薄”与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3、简述文化与制度转向对经济地理学的影响
(1)对思维方式的影响“文化和制度转向”引导经济地理学转向“解释学理论构建”。强调以更加灵活,开放,自由的探索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复杂的解释。文化转向也是西方经济地理学的一次重要思维转折“文化和制度转向”强调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解释学理论构建”的同时,也会带来其对规范研究和数量化精细分析的脱离。
(2)对研究问题的影响经济地理学的文化和制度转向,可进一步拓展经济地理学研究范围和视角,将传统经济地理学所忽视或认为属于其他分支学科的文化因素融入到经济新时空的研究中,使经济地理学从抽象的一般化走向关注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
(3)对学科定位的影响经济地理学的文化与制度转向,将进一步强化经济性,弱化其自然科学特性,从而拉大与地理学分支的分异。
4、简述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1)中心-外围格局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模型考虑的是一个只有农业和制造业两个部门的经济,经济的演化将可能导致中心-外围格局,即制造业“中心”和农业“外围”。将两地区的例子推广至多个地区与连续空间,克鲁-外围模型中的结论仍然有意义,集聚因素将使得在多个地区和连续空间中会产生数量更少,规模更大的集中。
(2)城市层级体系的自组织演化城市演化过程具有自组织特征。其核心思路是:生产过程中的前、后向关联等所形成的向心力,与生产要素不可移动和地租形成的离心力共同作用,形成经济活动(城市)的空间自组织过程。当一个新的中心出现时,一般情况下会是在这个地区而不是在其它地区形成,而一旦中心形成,它通过自我强化不断发展形成扩大规模,起初的区位优势与集聚的自我维持优势相比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这就是空间经济的自组织作用。
(3)国际专业化在前面两个中心-外围模型和城市体系模型中,要素流动在集聚形成中都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生产要素的流动会受到种种限制。在世界范围内考虑要素流动,“国界”是不可避免的影响因素。为D-S模型基础上,通过引入中间投入品或投入-产出联系建立了国际专业化模型,从而阐述
化过程。
5、简述金融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6、收集相关文献,分析中国经济地理学理论创新思路。
第四篇:《经济地理学》第二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绪论
(一)概念题 《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商业地理手册》:1889年,由苏格兰学者奇泽姆(G.G.Chisholm)出版,他先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要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之后,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
规范性分析:20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经济区位选定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实证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的计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法,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活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行为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行为学派在经济地理研究中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结构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经济区位形成中的影响作用。
文化转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如: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对文化传统、关系、体制等因素的关注。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转向”。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二)简答或论述题
2、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
3、分析企业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变化。从企业角度研究经济地理学有何局限性? 主要研究客体、局限性
4、布置阅读相关研究文献,讨论新近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5、简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内涵。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1)经济活动的内容 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次产业(或初级产业),如农、林、渔业和采掘业;第二次产业,如制造业、供水、汽、电等;第三次产业,如各种商业与贸易、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旅馆与饮食等服务业;第四次产业,如金融、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业、咨询业等。所有这些产业均属经济地理学研究范畴。
(2)经济活动区位 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它既包括工厂、商店、农场、车站、码头、交通线路等的单独研究,也包括具有多种分部(如工厂、商店、运输公司等)的公司的区位的综合研究。
(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各种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考虑这种关联,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内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合作、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全球性的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如大经济格局变化)也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重点之一。
(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这些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尤其是我国人口众多且资源有限,研究两者关系具更为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包括微观上的企业区位与环境关系,中观尺度上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宏观尺度上的经济全球化与环境条件利用,等等。
6、简述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一)通论经济地理学、(二)区域经济地理学、(三)部门经济地理学(1.农业地理学、2.工业地理学、3.交通运输地理学、4.商业地理学、5.信息业地理学、6.金融地理学),(四)公司(企业)地理学。
7、试述经济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 经济学研究资源如何配置才能满足人类需要等问题。经济地理学试图寻求经济活动的区位和空间组织的一般规律。而这种空间分异规律形成的关键是经济规律的作用。因此,掌握经济学相关知识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反过来,考虑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对于经济学的资源有效配置也具有重要意义。
(2)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又该怎么办”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与经济地理学十分接近。经济地理学在发展中借用了不少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
(3)经济地理学与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按照政治经济学观点,生产关系(国家制度等)和生产力(经济活动)互相影响。经济地理学家在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时,应该考虑国家制度等生产关系的影响。(4)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 自然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对于经济活动区位和空间组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要学好经济地理学,应该具有相关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自然地理各要素相互关联的理论。经济地理学对于自然地理学和自然资源学的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5)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 技术条件是经济活动区位和空间组织的重要决定因素。技术水平的提高,常引起经济区位的变化。因此,经济地理学家必须掌握这些相关技术领域知识,才能提高研究水平。
8、试述经济地理学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
我国经济地理学家根据对经济实践的总结,提出空间格局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经济建设的区位与空间组织,是经济建设中具有长远性和全局性的战略问题。
欧洲地理学家指出,经济学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建立解释经济增长的理论。然而,当代经济学中,经济创新以及经济增长的来源这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并未得以解决。一些经济学家已经开始重视经济的空间研究。
(二)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①人口问题:人地关系的协调问题,特殊地区的人口生存问题,经济地理学家均可开展相应的研究。②资源问题:主要指不可再生资源的萎缩。在经济发展中,注重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经济地理学家大有用武之地。③环境问题:由于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便决定了它比其它许多学科更能在提出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告诫人们注重与环境的关系问题。④贫富差异问题: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可以研究贫富差异的区域格局以及引起这些差异的地理条件,并借助一定理论提出缩小这些差异的措施。
(三)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①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②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③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④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⑤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9、试述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除了教材上讲解之外,还有哪些?为什么?)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1)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 地理学始终以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作为基础理论研究,经济地理学可以从多角度对建立人地关系理论做出贡献。(2)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 全球与地方关系十分复杂,且对区域和企业发展影响很大。经济地理学需要从二者的均衡点及影响因素量化分析方面,探讨建立有关理论体系。
(3)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 我国开发历史悠久,各地发展的地理背景、发展条件、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进一步的研究,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澄清,比如:什么样的发展格局效率最高?增长极的演进规律?如何形成增长极体系?增长极与区域的组合关系?
(4)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区域经济发展决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在这方面尚存在许多争议,对这些观点以及公平与效率关系做进一步分析,对经济地理学为政府决策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5)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经济地理学研究这种关系,试图找出两者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并服务于实践。
第一篇 经济活动区位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概念题
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由于区位理论限定于研究人类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诸类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2..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称为区位主体。例如人类活动包括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经济活动等,其内容或实体都是区位主体。
3.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4.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
5.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那里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生产的可能性。
需求门槛:任何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必须达到一定规模的需求才能够支持其基本的运营成本,这一规模即所谓的需求门槛。
6.交通网:连接不同地点的交通线即为交通网,由点和线组成。点即通常的汽车站、火车站、道路的交叉点、港口、机场等交通点,线则是连接点与点的铁路、公路、水路以及空路(航路)等交通路线。
7.交通网的密度:是指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路线的总长度,当然也要考虑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
交通网的结构:是衡量交通便捷度的指标,要综合考虑连结度和通达度指标。
8.通达度: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可用通达指数和分散指数计算。通达指数: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他所有定点的最短路径。
分散指数:用来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的指标。
9.连结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通常用贝塔指数来计算和比较。贝塔指数为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
(二)简答或论述题
2、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和内容的不同。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还要额外考虑到非金钱收 益和“满足”的需要;在具体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另外,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要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3、简述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的区别。
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相对于区位条件是由于场所不同而生产条件不同,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区位因子不仅包含有用货币可度量的价值标准,也包含有不能用货币所测算的非经济因子。
4、试述土地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任何经济活动都需要以一定的空间作为依托。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之一,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征及其所处经济区位对经济活动发生影响的。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一种是作为劳动对象,像农业生产活动,在这种土地利用形态中,土地的自然特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经济地理位置也会对农业土地利用产生影响。另一种是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像工业、交通、以及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等。在这种土地利用形态中,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5、试述原材料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原材料对于经济活动来讲极其重要,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原材料的可运性、运费大小、可替代性、自身价值及其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现代大规模工业生产,往往是利用多种原材料。原料配合比例及其自身价格的差异,使得不同区位获得它的成本不同。便于原料集散的区位(如港口等),对原材料型企业而言,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随着交通便捷性的提高和运输成本的降低,远距离获取原材料的可能性得以提高。现代经济活动中,原材料组织的空间范围已经扩展到全球视野。不仅在全球范围内按照接近原材料地的区位来被动布局经济活动,而且开始出现以重新组织原材料地的方式来实现现代生产的即时性、可靠性与灵活性。
6、试述能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能源是经济活动的基础,稳定的能源供给是一区位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大量消耗能源的产业活动,在区位选择中必然需要接近廉价的能源供应地。因此当地的能源供给保证程度是许多企业选择区位的标准之一。由于能源在各地的分布以及蕴藏条件差异很大,其生产成本的差异非常明显。这不仅带来了能源供应价格的地域差异,还进一步造成了大耗能经济活动的区域差异。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逐步增强,利用能源的种类、数量以及形态开始影响到企业形象以及公众对相关经济活动的接纳程度。大量消耗能源的企业在许多地方不受欢迎,使得该类企业区位选择的空间余地越来越小。因而,在技术与管理角度加强节能工作,促使所使用能源类型向高级和可再生能源转化,开始成为当今能源企业关注的核心问题。
7、试述资本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经济学中的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金融资本。固定资本不易移动,存在地理惯性。这种地理惯性的存在,加上固定资本的费用尤其是工业用地费用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使得固定资本成为大型装置型工业企业选择区位的重要考虑因素。金融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资金尤其是融资条件,对企业经济活动尤其是小型企业的创立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优先融资等优惠政策,会对企业区位选择产生较大影响。不过,不同的企业资本需求不同。一般性金融资本往往仅对成熟性产业与企业给予融资,就会受到成熟型产业或大型企业的关注;而新兴企业尤其是新兴高科技中小企业,则更关注风险资本的获得。因此,地区资本的差异就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区位选择,从而形成企业及产业区域分布的差异。
8、试述劳动力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劳动力是影响经济活动区位的重要区位因子之一,其质和量在空间上的差异导致了劳动成本在空间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成为企业选择经济区位的考虑要素,也成为劳动力移动的主要动因。对性质不同的经济活动主体,劳动力对其区位的影响可能不同。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成本的空间差异对其区位选择的影响度就很高;相反,对于非劳动密集型产业活动,其影响则相对较小。一般而言,人口密集地区或都市也是劳动力最密集的地方。特别是大城市地区劳动力的质、量都会比其他地区体现出优势,因而对劳动力需求较高的企业或者产业来讲,具有较强的吸引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活动显示出强劲的活力,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成为制约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智力密集程度以及区域创新条件,是决定一个地区是否具有吸引现代经济活动的关键。
9、试述技术和知识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伴随着现代经济活动对技术与知识依赖程度的加大,技术与知识已经成为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技术进步已成为“经济模式转换的基本力量”以及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新技术方法、技术手段以及新生产工具、新管理方式等的出现,一方面可以使新的经济活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可以改变经济活动中的生产要素组合,因此具有改变区位选择成本或效率的可能性。对于不同的经济活动,技术与知识在区位选择方面的影响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技术与知识对知识密集型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十分明显。技术与知识的地理集中,成为经济活动地理集中的重要推动力量。技术知识、技术创新从本质上讲具有“粘性”,即使在全球化经济下也仍然是地方性的。这种知识传播的特殊途径促使企业在区位选择上有趋于集中的倾向,从而形成产业的集聚区。
10、综合分析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一)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自然环境是影响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自然环境条件对经济活动有制约作用。优美的环境成为现代经济活动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另一方面,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性差异,也导致其具有不同的区位选择。基于对生存环境的考虑,现代社会制定了各种形式的规范来限制一些经济活动区位的选择。在现实条件下,为了逃避严格的环境质量标准,满足经济利润的需求,一些传统污染型企业出现了从高标准地区向低标准地区集中的趋势。
(二)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①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存续。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达到一定规模的需求才能支持其基本的运营成本。在经济活动区位选择过程中,市场规模是重要的考虑因素。所考察区位的影响力范围直接影响着当地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市场地域范围大的城市具有较全面的商业活动;反之,商业活动则较为单一。
②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市场特性一般包括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管理秩序等。市场意识的差异往往来源于不同地区人们的传统意识的差异;具有经商传统的地区,有利于培育创业者和企业家阶层;消费者市场意识强的地区,容易形成挑剔性需求,也有利于激励相关新产品的出现。市场需求的特点往往取决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偏好。不同区域不同的消费习惯,可带来区域间需求结构的不同。市场竞争对从事经济活动的企业产生激励。高效、优质的政府服务往往构成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重要砝码。
(三)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构成产业环境的要素很多,包括产业集聚、基础设施、生产服务以及其他自然与人文环境等。产业集聚,特别是供货和相关行业的发展水平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①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②“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③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④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四)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政策环境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发展某种行业的条件和约束,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从而成为吸引经济活动集聚的因素之一。政策一般反映政府对地域发展的基本导向。政府通过规划和对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及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经济政策的实施,引导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一些拥有特殊政策环境的区域对企业具有明显的吸引力,容易成为企业集聚的核心区域。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非常关注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因此,政府也会制定一些相应政策,控制经济发展速度或者限制经济活动类型。从经验来看,政策环境无疑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引导因素,因而成为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重要因素之一。
11、试分析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生产和消费的空间分离是现代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基于经济活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基本目标,交通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消费成本以及交通便利程度都成为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一)运费成本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运费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两大部分组成,线路运行费同运输距离相关,一般可以认为是运输距离的线性函数;而站场费则一般同运输距离无关,仅同装卸、站场设施以及管理维护费有关。减少装卸等站场费和线路运行费均可起到减少运费的作用。供给地与消费地的空间距离一般很难改变,除非改变供给地或消费地。但连接供给地与消费地的交通方式可以不同。运输方式不同,运费随之不同。就不同运输方式而言,站场成本一般是固定的。运费根据定价制度而不同,定价制度一般有距离比例定价、区段定价、远距离递减定价,均一定价。尽管由于交通手段以及交通距离不同,运价不同,但就远距离递减定价而言,在其端点配置经济活动则是有利的。在现实中,交通方式在途中变化的情形经常存在,在中转站布局产业一般不需要重新支付装卸费,因此,中转站经常是从运费角度来看的最佳区位。由于运费是产品成本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为追求低成本优势,那些交通便利,尤其是铁路交通枢纽、港口对运费占较大比重的重型原材料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事实上,传统原材料工业如钢铁工业、石油化学工业、重型机械制造工业等大多都集中在港口或铁路交通枢纽附近。
(二)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交通便捷程度主要取决于交通网的完善程度。交通网可以用密度与结构来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交通网密度越大,交通越便利。但并不是交通网密度大的地方交通就一定便利。衡量交通的便捷程度还要考虑交通网的结构,即要综合考虑连结度和通达度指标。交通网络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的地理可进入性。交通便利性的提高意味着对外交往可能性提高,无论是针对原料产地、生产地还是消费地而言,都会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从而成为吸引经济活动布局的重要因素。
知识经济时代,交通便利程度,时间节约效率(时间价值指向)成为更加重要的影响因素。高速公路交叉点、大型航空枢纽及其周围区域越来越成为区域发展的重点核心区域。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一)概念题
地租曲线:在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中,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的连接曲线。
区位因子:即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
10.一般因子:为与所有工业有关的因子,如运费、劳动力等;其确定是通过分析某孤立的生产过程与分配过程,找出影响工业生产与分配的成本因素。
11.特殊因子:为特定工业有关的因子,如空气湿度等; 他可以使相关工业企业选择特定区位。
区域性因子:在区位因子中,使工业企业向特定地点布局的区位因子; 12.集聚因子:促使企业为降低生产或销售成本而集中在特定场所的因子; 13.分散因子:促使企业为避免集中而带来的不利而分散布局的因子; 14.原料指数:等于局地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即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局地原料量; 15区位重量:为整个工业生产与分配过程中需要运送的总重量,等于生产每单位产品需要运送的最终产品和局地原料的重量之和; 等费用线:运输费用相同的点的连线;
综合等费用线:为全部运费(包括运输原料和成品费用)相等地点的连线;
纯粹集聚:即由技术性(技术合作)和经济性(内部规模经济)的集聚利益产生的集聚,也称为技术性集聚。
偶然集聚:纯粹集聚之外的集聚(意外集聚),由诸如运费指向和劳动费指向的结果而带来的工业集中,共享设施、设备、市场等。临界等费用线:在综合等费用连线中,与低廉劳动力供给地的劳动成本节约额相等的那条综合等费用线称为临界等费用线;
16劳动力成本指数:即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
17劳动系数:即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用来表示劳动力成本的吸引力; 加工系数:即单位区位重量的加工价值。
(二)简答或论述题
2、读下面两幅图,比较它们的差别,并说出杜能圈的形成机制和现实局限性。上面一幅图为杜能圈,下边一幅为逆杜能圈;
杜能圈结构:在城市的周围,形成以不同农作物为主的依次排列的同心圆结构;随着种植作物的不同,农业形态也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各种不同的农业组织形式,即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即杜能圈。逆杜能圈:辛克莱尔通过研究美国中西部的许多大城市周围的土地利用,提出了同杜能圈完全相反的城市周围土地利用模式,即所谓的“逆杜能圈”。他指出,杜能理论在发展中国家即使现在也基本同现实相吻合,然而在发达国家的城市周围,却表现出同杜能圈模式正好相反的地理布局。在工业化、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城市地区,由期待地价上升的投机者、开发商以及农民的开发而形成的“无秩序开发状况”随处可见;在城市近处的农民,由于农地可以随时转化为住宅等城市用地,对农地的资本和劳动投入会较少,并有可能放弃耕种或者仅进行临时性耕作;而远离城市的农民,则由于农地难以转换为城市用地,对农地的投入较多,并从事相对集约度高、农业利用价值大的土地经营。差别:现代城市周边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也是造成杜能区位理论与现实存在较大偏离的重要因素。在孤立国中,杜能只是考虑了农业的土地利用,而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的其他利用方式。一般而言,现代城市周围,不仅仅有农业土地利用,同时也混杂着写字楼、商业、住宅、工厂等各种土地利用方式。
杜能圈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结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由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是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农场主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现实局限性:首先某些自然条件的现实与理论差异很大,如河流干扰因素,谷物价格变动和土质存在差异等等。另外杜能圈建立在商品农业的基础上,农场以追求最大地租收入为前提。而现实中,农业生产中相当大的部分并非商品性经营,而是自给性经营。这种自给性经营以产量为目标而并非利润,并且不强调单一品种专业化生产而强调多品种多样化生产。农业经营者的差异,追求最大地租收入的行为动机与现实不完全符合(不是追求最大利润);技术发展与交通手段的发达也使得杜能理论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距离因素的制约趋于变小。另外,现代城市周边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也是造成杜能区位理论与现实存在较大偏离的重要因素。在孤立国中,杜能只是考虑了农业的土地利用,而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其他利用方式。
3、评价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意义
(一)农业经济地理学上的意义
1.提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2.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3.在距市场越近的地方,布局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越合理,因为由之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总体上受益最大。总而言之,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对农业地域空间分异现象进行的理论性、系统性的总结。
(二)经济学上的意义
1.杜能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科学抽象法,并且首次将数学方法引入经济研究;2关于合理性生产布局的设定,对韦伯以及克里斯泰勒等后来的区位理论产生了很大影响和启发;3.杜能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其原理不仅可用来说明农业土地的利用方式,对于解释其他土地的利用问题同样有效,可以说是土地利用的普遍性理论基础。
4、韦伯的区位理论有哪几项基本假设?他分析了哪几个区位因素的影响?
(一)三个基本假设:(1)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力成本是固定的,并且,在这种劳动力成本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
(二)三个阶段的区位因素:第一阶段:不考虑运费以外的一般区位因子,即假定不存在运费以外的成本区域差异,影响工业区位的因子只有运费一个。即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运费指向论。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第二阶段:将劳动费用作为考察对象,考察劳动费用对由运费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即考察运费与劳动费合计为最小时的区位。即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劳动费指向论。劳动费指向论,可以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第三阶段:将集聚与分散因子作为考察对象,考察集聚与分散因子对由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即为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集聚指向论。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
5、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最小运费原理 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的前提下,以产生最小运费为目标的区位指向为:
1)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2)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3)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对应原料指数以及区位重量,可得出一般的区位法则:
(1)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2)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消费地;(3)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
6、简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劳动费指向论和集聚指向论
1)运费指向理论。即不考虑运费以外的一切差异,影响工业区位的因子只有运费一个,这就是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运费指向论。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韦伯为了判断工业受运费指向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原料指数”的概念,即局地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原料指数大小不同的原料,决定理论上工厂的区位。对于仅一个原料地和一个市场地,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的前提下,依据最小运费原理的区位为:(1)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2)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3)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当原料地有多个时,韦伯使用了范力农构架找出生产地的最佳区位,即对于多原料地和市场的区位多边形而言,求解运费最小点即是求解区位多边形。
2)考虑劳动力成本指向论。用劳动费指向论,使基本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即考察运费与劳动力成本合计为最小时的区位,这就是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劳动力成本指向论。工业区位由运费指向转为劳动力成本指向仅限于节约的“劳动力成本指数”的概念,即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如果劳动力成本指数大,那么,从最小运费区位移向廉价劳动力区位的可能性就大;否则,这种可能性就小。劳动力成本指数只是判断劳动力指向的可能性的大小,而不是决定因素。为此,他又提出了“劳动系数”的概念,即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用它来表示劳动力成本的吸引力。劳动系数大,表示远离运费最小区位的可能性大,说明劳动力成本指向性强;劳动系数小,说明则表示运费最小区位的指向强。
3)考虑集聚指向论。利用集聚指向论,使基本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的基础上,产生第二次偏移。将集聚与分散因子作为考察对象,考察集聚与分散因子对由运费指向与劳动力成本指向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即为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集聚指向论。韦伯进一步研究了集聚利益对运费指向或劳动力成本指向区位的影响。他认为,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费)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大时,便产生集聚。为了判断集聚的可能性,他提出了加工系数的概念,即单位区位重量的加工价值。加工系数大,则产业集聚的可能性大;反之,集聚的可能性就小。
7、评价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意义 如同农业区位论鼻祖杜能一样,韦伯是第一个系统地建立了工业区位论体系的经济学者。他的区位论是经济区位论的重要基石之一。①韦伯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为他之后的区位论学者提供了研究工业区位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础。②韦伯区位论的最大特点或贡献之一是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他之后的许多学者的理论仍然脱离不开这一经典法则的左右,仅仅是在他的理论基础上的修补而已。③韦伯的理论不仅限于工业布局,对其它产业布局也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他的指向理论已超越了原本的工业区位范畴,而发展成为经济区位布局的一般理论。
8、读图分析:右图为P1、P2和P3三个企业的运费最低点,图中的圆为等费用线,如果第2个圆为临界等费用线,那么,三个企业的最佳区位在哪?为什么?在图中画出企业的最优区位。如果最外边的圆为临界等费用线,三个企业的最佳区位又在哪?为什么?在图中画出企业的最优区位。
如果图中第2个圆为临界等费用线,三个企业的最佳区位分别为P1、P2和P3,因为三条临界等费用线没有相交,说明不存在那样的点,使得将三个企业集中在该点带来的节约大于因离开运输费用最低点而增加的运输费用。如果最外边的圆为临界等费用线,三个企业的最佳区位是三个第3个圆相交的区域。因为,在这个区域中,企业因集聚所带来的节约大于因离开运输费用最低点而增加的运输费用。
9、简述帕兰德区位理论和胡佛区位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异同点 帕兰德试图把不完全竞争的概念引入区位论研究中,以价格为变量研究区位空间的均衡。同时他在运费分析上,提出了远距离运费衰减的规律,是对区位论发展做出的一大贡献。帕兰德的理论主要解决两大基本问题,一是在假定原料价格和分布地以及市场的位置已知的条件下,生产在哪里进行;二是在生产地、竞争条件、工厂费用和运费率已知的的情况下,价格如何影响生产者的产品销售地域范围。胡佛对韦伯区位理论中的运费计算方法作了重大改进,他将运费分为场站作业费和线路运输费两个部分,并指出总运费是一条增长逐渐放慢的曲线而不是直线。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自己的运费最小区位分析方法。结论表明,在区位三角形内部一般很少存在有最小运费点,相对的在三角形顶点处出现的可能性则较大。
10、廖什的区位理论在基本假设及区位因素上与韦伯有什么区别? 廖什市场区位论的特征在于确定理论上的能够获取最大收益的地域。他在建立市场区位模型时,进行了如下条件假定: 第一,在均质的平原上,沿任何方向运输条件都相同;进行生产必要的原料充足,且均等分布。第二,在平原中均等地分布着农业人口,最初他们的生产是自给自足,且消费者的行为相同。第三,在整个平原中居民都具有相同的技术知识,所有的农民都可能得到生产机会。第四,除经济方面的作用外,其它因素都可不考虑。
11、简述廖什市场区位理论的基本观点
廖什认为大多数工业企业最佳区位是选择在能够获取最大利润的市场地域,区位选择的最终目标是寻取最大利润地点;需求随着价格变化与市场区大小不同而变化;单个企业的市场区域围绕市场中心呈圆形区域,需求曲线围绕价格变化轴旋转而成的需求圆锥体为需求总量;多个企业市场区域的均衡空间呈蜂窝状的六边形市场结构。
12、简述史密斯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的主要观点(1)“能够得到最大利润的区位是总收入超过总费用金额最大的地点”。他的这一原理是通过空间费用曲线和空间收入曲线来反映的。
(2)史密斯认为,空间的费用和收入曲线能够反映出工业区位模型的基本形态,费用曲线或收入曲线的倾斜程度越大(即费用或收入的空间变化大),工业越集中;相反,则表现出分散的倾向。
(3)企业家的经营手段不同可造成区位模型的变化。假如企业家的经营能力和水平高,总费用就会降低,否则就上升。可见,经营手段和能力高的企业获得利润的空间范围要比其它同行企业的范围大。因此,优秀企业家不仅在最佳区位能够获得较大的利润,而且区位空间选择范围也相对大。
(4)因政府的区位补贴或高额税收等区位政策可造成区位的变化。因为空间成本曲线发生了变化,使得获得利润的边界发生了相应变化。
(5)区位决策者的行为影响区位模型。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边界理论也认为,尽管能够得到最大利润的区位是总收入超过总费用金额最大的地点。但对于很多企业家来说,在决定工厂区位时,还受到一些非经济因素的作用,如工厂创建者的居住地或出生地,是否具有可利用的空地,政府对工业开发的援助,企业家的模仿行为以及当地政府或国家的财政援助等。
13、试述普雷特行为矩阵的分析方法与主要结论
普雷德行为区位理论认为,经济活动区位是从事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人类的决策结果。区位决策是决策者在占有或多或少信息量的基础上,自身对信息的判断与加工后的决定。那么,进行怎样的区位决策,区位决策是否合理或合理性如何,取决于在决策时的信息占有量以及决策者的信息利用能力。
普雷德运用行为矩阵来研究区位论,他重视不完全信息和非最佳化行为对区位选择的作用。行为矩阵由拥有信息水平轴和利用信息能力轴构成,各个决策者均可在位于这一行为矩阵中表示出来。
14、能够掌握综合等费用线和临界等费用线,并能够根据它们和给定条件,判定工厂的合理区位。
15、简述杜能农业区位论中使用的方法 杜能采用的研究方法就是“孤立化”方法。即先从影响农业分布的种种因素中(像土质条件,谷物价格,河流等)分离出一个主要因素(市场距离)。然后探明在其他次要因素相同的条件下,主要因素运动变化的规律,以及可以用来反映这种变化的模式。最后再确定当次要因素一一起作用时,上述模式将发生什么样的偏离
第四章 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一)概念题
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可以指城市、居民点、商业或服务业中心。
中心性:是指就中心地对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程度,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货物的供给范围:由中心地供给的货物能够到达多么大的范围,当消费者到中心地购买货物时,它是指消费者从居住地到中心地的移动距离;如果由商店送货的话,是指发送货物的移动距离。货物的供给范围有上限与下限两种。上限是货物供给范围的最大极限;下限是供给货物的商店能够获得正常利润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消费者的范围。门槛人口:是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也即某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成立的最低限度的人口。中心地的等级:中心地提供的货物和服务有高低等级之分。中心地的等级取决于其能够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水平,一般能够提供高级货物和服务的中心地等级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经济距离:决定各级中心地商品和服务供给范围大小的重要因子是经济距离,为用货币价值换算后的地理距离,是主要由费用、时间、劳动力三要素所规定的距离,但消费者的行为也影响到经济距离大小。
(二)简答或论述题
2、简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
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的空间均衡是中心地系统的基础。(1)基本前提
第一,均质平原: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相同且均匀分布的平原。人口均匀分布,且居民的收入和需求以及消费方式都相同。中心地在区域内的任何地方都可布局。第二,交通条件相同:同一规模的所有城市,其交通便利程度一致。运费与距离成正比。第三,就近消费: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即就近购买,以减少交通费。
第四,商品价格与质量相同,交通费由消费者承担:商品和服务在任何一个中心地价格和质量都相同。消费者购买商品和享受服务的实际价格等于销售价格加上交通费,交通费与距离成正比。
(2)中心地系统的构造
在上述前提假定条件下,中心地均匀地分布在平原上,同类中心地间的距离也相同,且每个中心地的市场区域都为半径相等的圆形区域。
一种产品市场的空间均衡:①单一企业形成圆形市场区;②多个企业形成多个圆形市场区;③多个企业的多个圆形市场区竞争达到均衡,形成正六边形的市场区结构。各级中心地组成一个有规律递减的多级六边形空间模型,此时所有中心地达到了空间均衡。多种产品市场的空间均衡
(3)各级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比例关系为:1,3,9,27,81,„。从中看出,是按3的倍数在变化,因此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3的中心地系统。(4)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
①各等级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1,2,6,18,54,„。②从区域次级中心地开始,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低级中心地数量是其上一级中心地数量的3倍。
(5)市场原则中心地系统的特点
①中心地具有等级性,且各级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②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
③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距离和市场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
(二)交通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1)特点 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因此,如果同一级的中心地间铺设一条交通线,那么在这条交通线上布局着比它等级低的所有中心地。(2)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关系为:1,4,16,64,256,„。因此,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4的中心地系统。(3)中心地之间的数量
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中心地间数量关系为:1,3,12,48,192,„。
(三)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1)特点 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低级中心地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原因是在行政区域划分时,尽量不把低级行政区域分割开,使它完整地属于一个高级行政区域。
(2)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各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关系为:1,7,49,343,„。它是以7的倍数增加,形成以K=7的中心地系统。
(3)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 中心地间的数量关系为:1,6,42,294,2058,„。
(四)三原则适合的条件
(1)市场原则适用于由市场及其市场区域构成的中世纪中心地的商品供给。
(2)交通原则适用于如19世纪交通大发展时期,以及新开拓的殖民地国家、新开发区、交通过境地带或聚落呈线状分布区域。在文化水平高、工业人口多(人口密度高)的区域,交通原则比市场原则的作用大。
(3)行政原则比较适用于具有强大统治机构的绝对主交时代,或者像社会主义国家以行政组织为基础的社会生活。
3、举例说明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
(一)消费市场状况 ①消费者指向。即零售业区位与人口的分布密度呈比例。②消费者收入。收入的差异主要表示在市场区域的总购买力和收入等级间产生的购买行为模型的差异上。这种差异产生的结果是对零售区位的类型、数量和规模要求不同。
(二)空间距离和交通条件 ①消费者的购买量随着距零售区位的距离增加在减少,当该距离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因交通费太大,购买量就变为零。②需求空间曲线的空间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城市内部零售区位空间的结构。如果需求空间曲线变化平缓,表示零售区位具有极强的空间集聚性;相反,如果需求空间曲线变化很陡,表示零售区位趋于分散。③交通条件对零售区位的作用可通过交通费用的变化来表示。
(三)零售业间的竞争 ①竞争者之间是集中还是分散与企业的经营种类和市场的特性等有关;②同业与不同业种间的竞争,均表现为联合与集聚趋势。
(四)地价的作用 ①交通便捷性、空间的关联性和周边环境的满意度影响区位地价。②不同类型的零售业所能支付的地价能力是决定其区位选择的重要因子。
4、利用赫夫的概率引力模型分析所在城市购物中心对消费者的影响。
5、举例说明不同类型服务业的区位特征?
(1)以个人和家庭为对象,提供日常服务活动的,近消费者布局;
(2)以企业或行政机关等为对象,提供其运行服务需求的,近城市中心区布局;
(3)具有办公机构性质的服务业:①发挥管理职能的业务中心与办公机构,布局城市中心;②企业子公司和部门中心,布局城市次中心;③从外部支援企业活动的服务业,布局市中心。
6、影响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营利性服务企业区位选择具有层次性:
(一)服务企业对不同城市的选择
在某一个城市布局时至少应该考虑的因素:(1)该城市能够接受企业服务的规模和范围;(2)服务区的人口数量和消费偏好;(3)总体消费能力和消费量的分配状况;(4)不同服务行业的总体消费潜力;(5)其他竞争者的数量、规模和质量;(6)竞争程度等。
(二)对城市内特定区域的选择
城市内部某区域布局至少应该考虑的因素:(1)服务区和具体服务设施对顾客的吸引力;(2)竞争企业的量与质;3)到达该服务设施的交通通达性;(4)该区域的居民特性和风俗习惯;(5)该区域的空间扩展方向;(6)该区域的基本概况等。
(三)对具体区位地点的确定
具体地点布局至少应该考虑的因素:(1)经过该地点的交通状况和交通发展潜力;(2)相邻企业的基本情况;(3)停车场的充足性;(4)在该地点布局的综合费用等。第五章 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论
(一)概念题
企业最佳规模: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可带来单位生产成本的下降。这种范围的上限,被称为最佳规模。
规模经济: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最佳规模在不断扩展。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称规模效益(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指由于企业经营范围扩大(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活动)而获得的效率。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包括后向一体化(企业介入原供应商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前向一体化(企业控制其原属客户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多样化:多样化是一个意义广泛的概念,它可以涉及相关产品的活动,也可以涉及不相关产品的活动。
接触扩散:从发源地开始,向外由近及远地扩散,在空间上呈现距离衰减。
等级扩散:沿着某种等级结构的地理区域进行,如城市等级结构,由上至下地扩散。
通道扩张:指公司空间扩张是沿通道延伸。通道包括人际关系通道、机构(或体制)通道、生产通道、距离通道。
(二)简答或论述题
2、简述企业增长的战略与方法。
(一)企业增长的战略(1)横向一体化 概念: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
方式:①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②向与原产品有关的功能或技术方向扩展;③与上述两个方向有关的向国际市场扩展或向新的客户类别扩展。
意义:通过横向一体化,可以带来企业同类生产规模的扩大,实现规模经济。由于该类增长与原有生产活动有关,比起其它类型的增长更易于实现。故一般来说,企业早期的增长多以此为主;且实现的方式以内部增长为主。(2)纵向一体化
概念: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现实中,多数大型企业均有一定程度的纵向一体化。该类扩张使企业通过内部的组织和交易方式将不同生产阶段联结起来,以实现交易内部化。方式:包括后向一体化和前向一体化。①后向一体化是指企业介入原供应商的生产经营活动;②前向一体化是指企业控制其原属客户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
意义:纵向一体化是公司增长到一定阶段的主要扩张战略。据班诺克观点,公司通过横向一体化打败竞争对手,达到市场多头垄断地位后,便会进入纵向一体化扩张,以占领其供应和市场领域;一旦公司在一生产部门占领重要地位之后,向多种部门扩张便成为其唯一的增长战略。
(3)多样化
概念:多样化是一个意义广泛的概念,它可以涉及相关产品的活动,也可以涉及不相关产品的活动。由于横向一体化已涉及同类产品的多样化,纵向一体化已涉及相关但不同生产阶段产品的多样化,所以这里的多样化仅指不相关产品的多样化。动机:多样化扩张是基于对市场风险和环境的不确定因素的防范意识。具有多样化经营的公司,可以减少某种不可预测因素的冲击。此外,一些原生产产品市场需求的下降,也会促使公司寻求多样化机会,以充分利用其生产能力。而当某一产品出现旺盛市场需求时,也会诱发新的公司介入此类生产活动。
(二)企业增长的方法(1)内部发展 内部发展是现有企业(公司)通过新股票发放或自身资金积累,而扩大现有生产规模,或建立新厂、新的部门、新的子公司等。
(2)外部发展 外部发展有合并和合资等。合并是指一企业获取另一企业的资源且无人抗争的过程。如果被合并的企业进行抗争,则称此过程为兼并。
(三)企业增长战略和方法的意义
企业增长的各种战略和方法,均可导致企业的多部门、多区位发展。当企业规模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这种多部门、多区位的格局,对企业充分利用各地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盈利起着重要作用。
3、试述企业空间增长过程及阶段特征。
(一)企业空间增长过程的一般分析(1)企业区位与企业扩张 在众多的中小企业中,能够迅速扩张的企业,原始区位起着一定作用。
优越的区位条件,为这里的企业增长提供了优势。企业在这些区位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便向外扩展。最终可能导致公司的重心离开原来的始发地。
(2)企业由近及远的扩张原因 早期,小企业获取信息有限,新建工厂与原工厂联系密切,新建工厂时,常在较近距离内。随着企业增大,信息获取量增加,技术发展带来生产联系变化,管理发展带来组织结构变化,引起企业向远距离扩展。此外,市场的逐渐向外扩张也是引起企业由近及远扩张的原因。
内部增长的空间扩张特点:内部增长带来的空间扩张常具规划特征,就近布局的特点很明显。外部增长的空间扩张特点:由于被获取的工厂(公司)原已存在,规划便比较困难。一般认为,在所兼并企业的选择中,多数也要进行比较研究。不少研究强调这种对所吞并(合并)企业的区位也具有从其中心区位向外不断扩张的特点。
(二)企业空间增长阶段 企业的空间增长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Ⅰ:企业形式十分简单,生产单一产品,具有一个工厂。组织功能单一,仅管理一个工厂的生产。没有战略、管理和日常运作的决策等级划分。
阶段Ⅱ:随着企业生产规模和地理分布范围的扩展,引起组织的劳动分工。一些承担特殊功能的专业化部门建立起来,这些功能的专门化以及不同区位上工厂的建立,需要更大程度的中央控制。由此,分离出公司总部。其功能是进行公司总体政策规划,并协调其它组织单元的活动。该阶段的企业空间格局特点是不同功能部分在空间上的分工,变为多区位企业。阶段Ⅲ:随着企业的增大,企业生产活动走向多样化。这时组织结构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形成多分部结构。每一个分部负责一种产品生产,存在于特定的市场、技术和政策环境条件之中。与此相适应,公司组织结构上产生了三个等级:高层管理、战略决策,控制、协调和管理决策以及企业日常运作管理。在地理分布上,由于各分部自成生产和销售系统,这种类型的组织结构变得更加扩散。
4、试述企业空间扩张规律及其在中国的实用性。
(1)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企业空间扩张应该遵循社会经济现象地理扩散的一般规律;企业空间扩张又是一个组织行为,这种扩张又受制于组织的决策行为、组织内外部网络和发展战略。这两种作用力共同作用于企业空间扩张过程中,但前者使这一过程呈现某些规律,后者又使其偏离这些规律。
①接触扩散—从发源地开始,向外由近及远地扩散,在空间上呈现距离衰减。接触扩张在企业空间扩张中较为常见。尤其在各地社会经济条件差别不大的情况下,企业常常就近扩大市场,进而 15 建立起生产机构。这种扩散在服务型的公司中表现更为典型。
②等级扩散—沿着某种等级结构的地理区域进行,如城市等级结构,由上至下地扩散。企业空间扩张(如销售区发展、新工厂建立以及兼并活动发生的区位)具有接触扩散和等级扩散特点。企业等级扩张常按市场规模,首先进入最大的市场(都市区),接着进入次大市场,并以此类推。并不考虑这些市场的距离是否邻近。实际上,等级扩张是企业对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区域差别所采取的对策。
(2)作为一个组织行为,企业空间扩张又受制于组织使其偏离这些规律。中国的特殊环境影响企业按以上两种规律扩张。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有学者提出中国公司空间扩张的通道扩张假想。所谓通道扩张,指公司空间扩张是沿通道延伸。通道包括人际关系通道、机构(或体制)通道、生产通道、距离通道。
5、比较分析企业空间演变的四个模式特点及其使用范围。
(一)沃茨的市场区扩大模式 ①公司成长差异及原因 由于工厂所在城镇人口规模不同,导致其具不同的生产规模。规模差异进而又引起生产成本差异。较大规模的工厂生产成本较低,因而具有初始竞争优势,得以更快地增长。
②公司的空间组织变化 工厂发展竞争的结果,少数得以生存,其市场去也得以扩大,覆盖了原来众多小公司的市场区。
③沃茨模式的缺陷 基于规模经济大于规模不经济的假设,对规模经济不很突出的生产部门不一定适用。该模式基于饮料生产部门,结论的普遍性有限。假定市场区为理想化的连续向外扩张,而在实际中还存在非连续性的市场区扩张。
(二)泰勒的组织变形及区域演化模式 ①公司组织变形与区域演化过程 公司从一个地方公司向多国扩展中,要跨越三种门槛。每跨越一次门槛,便引起一次组织的变形。公司首先跨越活动空间,其次为信息空间,最后为决策空间。
②公司组织变形与区域演化机制 公司最初的活动空间、信息空间和决策空间均限于当地。在活动空间带动信息空间和决策空间外扩的过程中,必然需要组织变形。
③泰勒公司空间扩张模型 地方性公司扩张到其它区域,跨越第一个门槛,成为多分部区域性公司,跨越第二个门槛,成为全国性公司。
(三)哈坎逊的全球扩张模式 ①公司扩展的空间结构 最内侧代表公司最早建立的中心区。中心区以外代表全国性市场区。最外圈代表世界其它国家(地区),被分成4个部分(Ⅰ—Ⅳ),分别代表不同的外国市场。虚线圈出的国家(Ⅳ)表明其具较低接近性。③公司扩展的空间过程 公司扩张分为4个阶段,参见下图:
③公司空间扩展的动力 在哈坎逊的模型中,市场占领是公司空间扩张的主要动力。市场占领并不是公司空间扩张的惟一动力。在某些情况下,保证原材料供应或接近原材料市场,借助廉价劳动力等因素均可引起公司投资建厂或合并它厂。
(四)迪肯的全球转移模式
跨国公司发展分为5个阶段:①阶段Ⅰ:假设一个多工厂公司,其生产和批销机构均位于国家1。通过出口供应海外市场。②阶段Ⅱ:开始海外扩张 ③阶段Ⅲ:开始海外生产。④阶段Ⅳ:国际生产经营活动进一步扩展。⑤阶段Ⅴ:对公司国内外生产经营的国际网络进行组织调整,使其趋于合理化。以上四个模式的共同特点:均展示了公司从单厂到多厂、单区位到多区位的扩张过程。在公司扩张中,销售起先导作用,其次为生产机构的建立(按最低风险原则扩张)。市场占领促进公司的扩张。
6、简述公司组织结构类型特点,并结合一实例加以分析。(1)功能部结构 即按照专业化功能而进行部门划分的公司结构。在该类公司内,各部门具有不同的功能,公司的所有同类功能均集中于一个部门之内。如工业公司内,可分为生产制造部、市场营销部、财务部、研究与开发部、人事部等。各部门分工明确、职责分明。(2)产品部结构 该类公司按生产的产品不同来进行部门划分,如汽车工业公司中,可按小汽车、卡车、大客车、农用机械等划分为相应的分部。该类公司管理相对较为分散化。尽管公司总部有一些管理人员负责全公司管理,并为每一个分部提供一定帮助,但是,每个分部具有自己的功能类管理人员。产品部结构多出现在生产产品领域较广的公司。
(3)区域部结构 即按照区域(生产设施区位或顾客区位)进行部门划分。也就是说该类公司下属分部以区域为单位,而与功能、产品无关。公司内所有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发生的活动(包括购买、出售或生产的各种货物或劳务),均为相应的该区域公司分部所管理。
(4)顾客部结构 有一些公司根据其顾客类别进行分部划分,即每一个分部服务一类顾客,并不考虑这些顾客的区位。这类公司结构即顾客部结构。例如,有的商业银行分为个人信贷、公司信贷、住房抵押、信托等部。
(5)矩阵结构 即联合采用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构类型。由于以上四种结构各有一定长处,也有一定弊端,有一些公司将两种以上结构类型合并采用,以分别利用各自的优势。如有些公司在区域部结构之下采用功能部结构,也有的公司在区域部结构之下采用产品部结构。
7、结合实际调研,举例分析某公司组织结构的空间特征。第六章 跨国公司区位
(一)概念题
产品周期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然后,分析每个阶段的区位要求,从而把这些阶段与企业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揭示跨国公司进行跨国投资的内在原因及规律。
折衷理论:英国著名跨国公司学者邓宁将企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相结合,提出了折衷理论,用于解释国际投资的空间变化。
生产链:生产与销售活动关系系统。从原材料、运输、逐次加工、组装,到制成品的销售,以及研究与开发和其他服务活动,每一环节均为成品提供相应的增加值(故又称增值链)。组织链:组织关系系统。跨国投资建立的机构,是跨国公司组织的一部分。在管理上,它与公司内其它机构有着一定联系。尤其是与公司总部、研究与开发机构(R&D)以及相关的生产机构的联系更为密切。通过这种联系,决定其在跨国公司网络中的地位。
(二)简答或论述题
2、试述跨国公司投资及国别选择的原因(注重相关理论的阐释)。
(一)跨国投资的原因(1)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
弗农将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并将这三个阶段与企业区位选择联系起来,用来解释国际投资的空间变化。
第一,新产品阶段特点:①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②良好的信息交流空间,沟通生产者与消费者。③较高的消费水平,新产品往往技术含量高,宣传费用高,刚进入市场时价格较高。这些特点要求,使得新产品的发明和生产出现在主要发达工业国(如美国)的都市中心。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市场区范围的扩大,在其它发达国家开始有一部分新产品的生产,产品通过出口供应国际市场。
第二,成熟产品阶段特点:①产品的技术水平基本稳定,实现标准化生产②企业重视降低生产成本,当产品的成本(出厂价格+运费)高于在当地直接投资生产的平均成本时,企业选择在他国直接投资。③由于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这种国际投资也以发达国家为主。第三,标准化产品阶段特点:①产品已经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②生产企业的区位选择在成本最低的区域。③产品的价格有所下降,市场区延伸到发展中国家,生产企业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此阶段的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生产企业建厂投资(地价、建筑材料等)、关税等。生活消费品和奢侈品的关税差距很大,寻找廉价的生产要素和巨大的市场,生产活动和产品市场进入发展中国家。
(二)邓宁的折衷理论
邓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企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投资国的区位优势结合起来,提出折衷理论来解释跨国投资的原因。
(1)企业所有权优势,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可以保证其拥有市场的所有权,如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品牌优势等。公司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制定相应的策略,以降低经营风险。当企业只拥有所有权优势时,可以考虑将其转让给其他企业获取收益,如技术转让、授权生产、品牌转让、加盟连锁等形式。
(2)交易内部化优势,直接投资可以实现产品交易的内部化,节约部分成本。如果跨国公司把各种所有权优势出售或租借给外国企业,就要产生外部化交易,增加成本和风险。当企业具有所有权和内部化优势时,可以通过出口产品获得利润,扩大国际市场需求,增加企业的生产能力。
(3)区位优势,拥有前两种优势的企业,要考虑不同国家生产条件的差异,如土地价格、自然资源状况、劳动力费用等因素,要充分利用其他国家的优势,选择适当的企业区位。当企业具有以上三种优势时,才会直接投资,其他国家具有较好的区位,则生产企业设置在当地以供应市场需求。
(二)关于跨国投资国别选择的原因:
企业进行跨国投资,主要是受利益驱动。具体地,成本、市场和要素投入在决定其跨国投资国别选择上起重要作用。因此,跨国投资国别选择包括成本取向、利润取向、市场取向、要素取向和公司战略取向。
(1)根据区位论成本学派的观点,生产成本最低和利润最大的区位是最佳区位。生产成本最低或预期利润较高的国别,易于成为跨国公司的投资地。
(2)根据区位论市场学派的观点,市场区是企业是否赢利、甚至是否存在下去的关键。可以服务较大市场的区位,成为企业追求的最佳区位。当一国具有较大的潜在市场,而公司在国内生产出口这一国家受交通运输成本影响,或者更为重要的是受国家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影响时,公司便会自然地选择在这一国家直接投资。
(3)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中,把生产原料分为遍在原料和局地原料。局地原料对区位具有一定的影响。由于资源的区位差异,以及不同工业(企业)又有不同的要素需求,为了充分利用他国的资源优势,公司必然会在相应国家跨国投资。
(4)从公司地理角度,公司本身是一个生产组织系统。为了公司整体利益,从战略上考虑,有时公司会在战略重点区位投资建立相应生产或经营机构。这些战略重点区位,并不一定是符合以上区位选择原则。
3、结合中国实例,分析跨国公司跨国投资区位选择特点。
外国直接投资区位,有三个显著特征:趋于经济中心区、邻国边界区和文化社会关系密切地带。(1)集中于经济中心区布局 区位:经济中心区
区位选择原因:跨国投资者仿效东道国已有的投资格局,在经济中心区投资,可以减少因对投资地情况不了解所带来的风险和成本。1979—1985年的合资企业投资数据,我国的外资投资区位也是集中于主要经济中心。(2)集中于边界地区 区位:边界地区。
区位选择原因:边界地区,历史上相邻两国(地区)交往较多,彼此了解加深,投资者所掌握的相关信息较多。政府在边界地区建立“经济特区”、“出口加工区”等,给予较优惠的政策吸引外资,加强了这种边界区位。我国的深圳、珠海、厦门、海口等经济特区及沿海开放城市的建立,也吸引了很多投资者。在改革开放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沿海地区所吸引的外资占全国比例高达90%以上。
(3)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 区位:社会联系密切地区。
区位选择原因:一般来说,语言和文化习惯的相同,可以减少对信息了解的障碍,加强投资者与当地各有关方面的沟通;了解当地的习惯、法律等,也利于避免劳资冲突。中国广东、福建的海外华人投资,在很大程度上考虑了其原有的社会联系。
4、试述跨国公司总部区位特征。(1)公司总部的区位要求 ①便利的交通条件;②畅通的信息渠道;③便于沟通关键人员。(2)跨国公司总部区位特征 公司总部应趋于选择主要大都市区,具有以下3种优势:①具有公司之间当面接触可能性;②提供了金融、法律、广告等方面服务的便捷性;③具有与其他大都市高度接近性。
5、简述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机构的区位特征。
(一)R&D的区位要求
(1)接近于科研机构和贸易组织,以获取市场需求信息和科技支持;(2)接近数量充足、高素质的劳动力供应地,以满足研究、开发和试制生产等对劳动力的需求;(3)接近新产品的使用者,以便及时对样本及新产品的性能、消费者偏好提供反馈意见,并引导消费。
(二)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机构的区位特征
(1)公司的R&D区位应趋于大都市区和科研机构集中区。
(2)对不同类型跨国公司,其R&D区位分布也有不同。①母国市场型公司很少在海外建立R&D。即使少量公司在海外建立R&D,也限于低层次的支持型实验室。②东道国市场型公司,在公司母国建立有R&D机构的同时,也趋于在海外市场建立较高层次的R&D机构(综合性R&D实验室)。③世界市场型公司(全球运营)具全球取向,而不局限于某一国家市场。这类公司趋于在适宜区位建立国际性和相对独立的专业研究室。④对一国之内公司R&D区位,大多数公司的R&D与公司总部位于同一区位,但R&D的集中程度不如公司总部。
(3)从发展变化角度看,R&D区位有逐渐扩散的趋势。
6、简述跨国公司生产单位的区位特征。一般认为,公司生产单位分布要远比公司总部和R&D机构分散。不同生产活动具有不同的区位条件要求;不同生产部门的公司,由于生产技术和组织方式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的区位格局。迪肯从一般工业公司总体生产组织的角度,抽象出四种生产单位格局特征。(1)全球集中生产型 这类公司将生产活动集中在一个区位(或一个区域),通过销售网络,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市场。
(2)市场地生产型 该类公司在每一个市场地(国家)均建立其生产厂家,这些生产厂家以服务各自的市场为主。无(或很少有)跨越国界的销售发生。属于典型的进口替代型生产。(3)专业化生产型 该类型公司具有多个生产区位(国家),每一区位集中生产一种产品,服务于区域或世界市场。
(4)跨国一体化生产型 该类型公司按生产过程在不同区位(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每一区位只负责最终产品的一个生产过程。公司在一个区位的生产产品,与当地市场毫无关系。
7、试述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理论框架。
(1)跨国投资的联系系统:①生产链(生产与销售活动关系系统);②所有权关系系统;③组织链(组织关系系统)。
(2)区域等级关系:①克里斯泰勒的区域之间的等级关系;②马西的区域等级关系,尤其是通过势力关系(控制与被控制关系)(如:老工业区对新工业区的控制);③用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三维坐标系来界定的区域等级关系。(3)跨国公司—区域综合联系:跨国公司处于企业关联系统和区域等级关系相结合的关键部位。
区域系统可通过与跨国公司的联系,介入国际或全球生产系统;跨国公司通过投资企业与当地区域系统的联系,影响区域生产活动,最终达到获取最大效益的目的。
8、简述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特点。
(1)广泛性 迪肯指出,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有以下六个方面:资本和金融、技术、贸易和产业联系、产业结构和企业家能力、就业、依赖和经济扭曲。
(2)层次性 直接影响:就业、税收、基础设施等。间接影响:原料,燃料联系;半成品,零部件联系,劳动力及服务联系,信息联系,技术联系等。间接影响还可依据所通过的中间机构的多少,有层次之别。
(3)区域性 跨国投资常集中于某些区位上(如主要经济中心,尤其是全国首都和地方中心城市,沿海发达区,国家扶植发展区,经济特区等),因而其投资影响具有区域性。(4)多面性 跨国公司对区域有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例如,投资企业可吸纳一定就业人员,间接带动相关企业就业人员的增加;但也会取代一些原应由当地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5)差异性 不同源地的跨国公司可具有不同的区域格局;公司规模、投资战略、所属产业部门所带来的影响的差别也很明显;在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跨国投资易于借助广泛的联系,扩散其影响。
(6)时间性 跨国投资的区域影响程度,随着投资企业建立的时间而发生变化。广泛性来自于跨国投资企业的错综复杂联系,层次性与生产链有关,区域性和差异性为区域系统(区域条件)与生产系统、组织系统相互迭置的产物,多面性则是跨国公司与区域目标利益不一致而又相互作用的结果。
9、分析跨国公司与投资地相互作用特点及影响因素。
(一)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特点(1)互补性 跨国公司和区域各具一定优势,而这种优势又为对方所需求,从而形成双方的互补关系。
(2)竞争性 跨国公司在区域投资与区域引进外资各有其目的。双方为各自的利益而竞争,最后达到双方都可接受的结果。
⑶变化性:跨国公司与投资地的关系随时间而变化。首先,全球经济环境、生产系统和跨国公司组织结构均在不断变化着。其次,跨国公司在区域的投资时间也改变着两者的关系。
(二)影响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的主要因素
(1)社会政治背景 国家的政治、经济战略;投资地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对方社会文化特点。
(2)结构状况 发达地区经济和技术结构影响跨国投资企业与当地经济的联系。一般来说,发达地区经济技术结构易于使跨国投资企业与其联为一体,不发达地区则比较困难。若跨国公司的垂直一体化联系较强,较难以与当地建立供应联系;反之,主要从事生产链中部分经济活动的跨国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与其它公司发生联系。
(3)相对地位 跨国公司与投资区域的经济实力、社会影响等,是决定两者关系的另一重要因素。
第二篇 经济活动区域分析 第七章 区域的结构与组织
(一)概念题
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区域经济结构包括了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结构、技术结构、要素结构等。
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就是指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关联产业:是指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按照与主导产业的联系方式,可把关联产业分成前向联系产业、后向联系产业和侧向联系产业。
基础性产业:是指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产业。按其作用性质可进一步分成生产性基础产业、生活性基础产业、社会性基础产业。支柱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潜导产业:是指当前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但是代表了未来产业进步的方向,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的产业。
资源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度很高,如农业、采矿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的使用劳动力特别是大量廉价劳动力。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就是其生产主要依靠技术的投入,技术在产品成本中占的比重大。
传统产业:是指所采用的技术属于传统技术,并且在发达国家中发展缓慢或者萎缩的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是指所采用的是现代高技术或者新技术,发展速度快,增长潜力大的产业。夕阳产业:是指产品市场需求增长缓慢、停止或者下降,产业增长率低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平均水平并呈下降趋势,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均逐渐下降的产业。
朝阳产业:是指产品市场需求增长快,产业增长率高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平均水平并呈上升趋势,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均不断上升的产业。
霍夫曼定理: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被称之为“霍夫曼比例”或“霍夫曼系数”。霍夫曼定理的核心思想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型式。
区域创新网络:集聚在某个区域内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组织、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促进创新发生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
技术创新:是技术发展中的突破,是技术领域发生的根本性的、对技术本身和经济活动有着广泛而深刻影响的重大变化。技术创新的主要表现是,发现新的可用资源,创造新的生产工艺,发明新的生产方法,产生新的经营管理思想及相应的操作方法等。
集聚机制: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扩散机制: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区位指向:是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空间近邻效应:是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农村工业化:是现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是农村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并推动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农村工业化是指通过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包括技术、生产组织、经营方式、工具装备、管理制度等)来改造包括传统农业在内的农村产业和经济结构,促使农村经济系统向现代化转型,最终达到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国民经济一元化目标。
(二)简答或论述题
2、基于产业功能分类,分析区域产业结构模式。
产业功能分类是根据各个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将其分成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性产业三大类。区域产业结构模式代表了区域内各产业之间的典型组合方式。在以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性产业所构建的区域产业结构模式中。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的组织核心,关联产业和基础性产业依据与主导产业的经济技术联系,彼此连接,形成联系紧密有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或制约的产业系统。
(1)在区域产业结构中,主导产业是组织核心,因此具备下列特征的产业才能作为主导产业。①高比较优势系数;②高产业关联度;③高需求收入弹性;④高生产率上升率;⑤高产业创新能力。
(2)关联产业的配套就是根据主导产业来合理规划、促进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使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之间形成紧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进行关联产业配套,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①以主导产业为核心,依据前向联系、后向联系和侧向联系,以及区域的具体情况,选择和发展为主导产业配套的各个关联产业,为主导产业发展提供保障。②根据所确定的主导产业发展规模,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和科学的规划、计划、管理等手段,引导关联产业以适度的规模发展。③根据主导产业的空间布局状况,合理布局关联产业。保证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在空间上的通过合理布局而获得良好的集聚经济效益,同时,又避免因过度集中、布局无序而造成的集聚不经济,防止因布局不合理而致使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之间陷入相互限制的局面。④在一个区域内,并不是一定要发展所有与主导产业发展有关的关联产业,而是要发展有条件或基础的关联产业。因此,对本区域没有条件发展的关联产业,应该寻求区际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配套问题。
(3)基础性产业是主导产业和关联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基础性产业配套就是根据主导产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的需要,合理引导和组织基础性产业发展,尽量为主导产业和关联产业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撑,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发展基础性产业还要为其它产业、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而且,基础性产业种类多、构成复杂,所以,基础性产业的发展要更多地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合理发展。
(4)在产业功能分类中,还包括支柱产业和潜导产业。①支柱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支柱产业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贡献,是其它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对它要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护。同时,要积极采用新的技术改造支柱产业,使它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力,防止它过早的出现衰退而限制了区域经济增长。②潜导产业是指当前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但是代表了未来产业进步的方向,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的产业。这类产业有可能不远的将来发展为新的主导产业。潜导产业代表了区域产业未来的发展希望。在构建区域产业结构时,必须考虑如何根据世界技术进步的大趋势和全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走向,以及本区域的具体经济发展状况与条件,选择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作为潜导产业。并且,在技术引进、资金供给、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扶植,创造条件促使其逐步发育、壮大。
3、什么是配第-克拉克定理?
该定理是科林·克拉克于1940年在威廉·配第关于国民收入与劳动力流动之间关系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该理论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次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
4、什么是库兹涅茨法则?
库兹涅茨在配第-克拉克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各国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结构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库兹涅茨法则”,其基本内容如下: 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5、什么是霍夫曼定理?
霍夫曼比例是指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业工业的比例关系。霍夫曼定理的核心思想就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呈下降趋势: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资本资料工业的生产不发达,此时,霍夫曼比例为5(±1);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发展速度比消费资料工快,但在规模上仍比消费资料工业小得多,这时,霍夫曼比例为2.5(±1);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大体相当,霍夫曼比例是1(±0.5);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超过了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
6、试述雁行形态说。
日本经济学家赤松于1960年提出雁行形态说:在产业发展方面,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雁行形态,即,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象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之为“雁行形态说”。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具体表现为,第一只雁是国外产品大量进口引起的进口浪潮,第二只雁是进口刺激国内市场所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第三只雁是国内生产发展所促进的出口浪潮。
7、如何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就体现在它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作用上。总的来讲,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的资源结构相对应性,即能否有效地发挥本区域在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
(2)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分析区域产业结构的专业化特点,特别是区域主导产业在区际分工中的作用,能否负担得起区域在区际或全国地域分工中的任务。
(3)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关联程度。分析主导产业结构是否内部各个产业之间联系紧密,发展协调。重点分析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基础性产业之间在数量、规模、时序和空间布局方面的协调程度。
(4)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
(5)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主导产业先进,新旧产业的更替快。(6)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
8、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有哪些?
(1)极核式空间结构 区域发展的早期,区域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大,各个地方的资源禀赋不同,资源条件较好的地方优先发展起来,成为经济活动的集聚地。这样的集聚地也许在同一个区域内存在多个。当集聚地发展到一定的经济水平和规模后,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增长极。增长极一经形成,就对周围地区的资金、劳动力、技术等要素产生越来越大的吸引力。于是,就产生区域内的生产要素向增长极集聚的极化过程,并带来各种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向增长极集中,从而导致区域的空间分异。从发展水平观察,增长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都比其它地方高出许多,二者之间形成明显的发展差异。增长极成为区域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极核,对其它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着主导作用。
(2)点轴式空间结构 区域进一步发展,区域内除了增长极外,还有其他的点。这些点之间会发生人员、物质、信息等的交换。为了加强这些联系,区域内的点之间布置有交通线、通讯线以及动力供应线等。区域的空间结构由极核式转变为点轴式空间结构。我国学者陆大道的研究表明,区域空间结构是由点、轴两种基本要素构成的。所谓点就是各级中心地,即区域内的各级中心城镇。在性质和功能方面,点包括了居民点、生产地、运输枢纽、商贸场所、能源生产和供给枢纽等多种类型。在规模方面,点既可以是小乡镇,也可以是大城市。所谓轴则是若干不同级别的中心城镇在一定方向上连接而形成的相对密集的人口和产业带。它不仅仅是若干中心城镇之间的联络线,而县是一条社会经济密集带。轴可以称为轴线、开发轴线、发展轴线,或者称之为开发轴、发展轴。若干点与轴依据一定的空间关系和等级体系组合就形成了点轴系统。点与轴都可以分为若干等级。点的等级划分是根据其规模(面积、人口、经济总量)和对区域发展的作用。轴的等级划分也可以根据其规模(长度、宽度)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来进行。一个点轴系统常常是由不同等级的点与轴组合而成的。
(3)网络式空间结构 网络式空间结构是点轴系统发展的结果。在点轴系统的发展过程中,位于轴线上的不同等级的点之间的联系会进一步加强,一个点可能与周围的多个点发生联系,以满足获取资源和要素、开拓市场的需要。相应地,在点与点之间就会建设多路径的联系通道,形成纵横交错的交通、通信、动力供给网络。网络上的各个点对周围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组织和带动作用,并通过网络而构成区域的增长中心体系。同时,网络沟通了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在全区范围内传输各种资源和要素,于是就构成了区域的网络空间结构。
(4)双核结构模式 我国学者将极核理论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双结构模式。所谓双核结构模式是指在某一区域中,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及其连线所组成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在双核结构中,一方是区域性中心城市,集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于一体,以省会城市为主;另一方是重要的港口城市,承担着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门户功能。双核结构的形成“导源于港口城市与区域中心城市的空间组合,由于兼顾了区域中心城市的居中性和港口城市的边缘性,从而可以实现区位上和功能上的互补。
(5)区域城市对称分布。叶大年以及其他学者提出了我国城市分布的5条对称原理:“一个区域如果在地质构造上有对称性,它会在自然地理相应的对称上反映出来,如地形和地貌;一个区域在自然地理上有对称性,它会在经济地理相应的对称性上反映出来,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被认为是经济高度发展的体现,因而经济的对称性,可由城市分布的对称性反映出来;区域气候条件,如气温、年降雨量,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经济地理的对称性;人们的重大经济政治活动也会影响经济地理的对称性;一个国家彼此反对称的两个区域,由于人们的有效努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反对称的程度”。并提出城市分布有8种可能的对称形态:轴对称、旋转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斜对称、曲线对称、反对称、色对称。
9、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美国学者弗里德曼把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1)前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基本特征是区域空间均质无序,其中有若干个地方中心存在,但是它们之间没有等级之分。由于这个时期区域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极不发达,总体上处于低水平的均衡状态。(2)过渡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这个阶段是工业化的初期。由单个相对强大的经济中心与落后的外围地区所组成,区域空间结构日趋不平衡。
(3)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基本特征是新的经济济中心体系形成。每个经济中心都有与其规模相应的外围地区,区域空间结构趋向复杂化和有序化,并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4)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基本特征是经济交往日趋紧密,形成功能上一体化的空间结构体系。随着中心与外围地区界线的逐渐消失,区域将最终走向空间一体化。
10、何谓区位指向?简述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的通常表现形式。
(1)区位指向是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区位指向是影响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基本的力量。(2)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的通常表现形式有:①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农业、采矿业);②原料地指向(钢铁、建材、重型机械);③燃料动力指向(火电、有色冶金);④劳动力指向(包括廉价劳动力指向和高素质劳动力指向);⑤市场指向(服务业、啤酒饮料);⑥运输指向(会展、物流、鲜活产品、高级冷冻食品、花卉、精密机械和高档电子产品及零部件)。
11、试分析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和发展的集聚与扩散的机制。
(一)集聚机制
(1)集聚机制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集聚机制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初期起主导作用。集聚机制的形成源于三个方面:①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②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③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
(2)集聚的影响作用:①集聚导致区域极化现象。在集聚过程中,区域内的经济部门等将不断地向优势区位移动,于是就促成了区域经济增长极或增长中心的形成和发展。②集聚将加剧经济活动发展的空间差异与不平衡。在集聚引力的作用下,区域内部会产生中心与边缘的分化过程,产生经济活动在空间分布上的密集与稀疏现象,区域内部因此而出现空间差异和不平衡。③集聚促成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带等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力量。④集聚还能够引发和加剧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城市与农村、专业化地区与一般地区等之间形成发展关系上的“马态效应”,即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二)扩散机制
(1)扩散机制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扩散机制的形成源于以下几个方面:①避免集聚不经济;②寻求新的发展机会;③政府的政策作用。(2)扩散机制的影响作用:总体而言,扩散机制将促进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在空间上趋于相对均衡,有利于逐步缩小区域内部的经济水平差异,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三)集聚与扩散的关系
(1)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两种机制的作用强度不一样。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初期,集聚机制起着主导作用,引发区域内部发生空间分异。在区域空间结构发展时期,集聚机制的作用将逐步减缓,扩散机制逐渐发挥作用。当区域空间结构进入成熟期,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同时作用,其表现形式和程度较为复杂。一般情况是扩散机制的作用强于集聚机制。
(2)集聚机制和扩散机制形成与发展都存在一定惯性。也就是说,集聚(或扩散)一旦发生,就将沿着其固有的方向持续下去。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只有等到出现集聚不经济(或扩散不经济)时,集聚(或扩散)才会受到遏制,并有可能由集聚为主转化为扩散为主(或由扩散为主而转为集聚为主)。
12、试分析空间近邻效应在区域空间结构演变中的作用。
空间近邻效应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各种经济活动或区域的经济影响力是随空间距离的增大而呈减小的趋势。这就是地理学的空间距离衰减原理。根据空间距离衰减原理,在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中,各种经济活动或地区之间的空间距离不同,相互间发生联系的机会和程度也就存在差异。进而,这种差异影响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与组合,即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空间近邻效应在区域空间结构演变中的作用体现在:(1)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在满足发展所需条件的前提下,各种经济活动一般都会采取由近及远逐步推进的方式来扩大自己的影响空间、建立分支机构、寻求发展合作伙伴等。
(2)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加剧。由于在一定时期内可投入到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和要素是有限的,同时市场的需求也是有限的,那么,位于同一地区或相互靠近的各种经济活动在利用资源、要素,开发市场时就势必会发生激烈的竞争。
(3)对各种经济活动之间的发展的相互促进。各种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相互靠近除了会加剧竞争,它们之间也将因此而有更多的机会建立起相互依存的发展关系,彼此开展分工与协作。
13、试述城市与区域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城市形成与发展受区域的约束(1)城市是区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区域内第上趋于集中而形成的。城市形成的前提是农业的发展达到相对高的水平,能够提供剩余的农产品和劳动力。
(2)区域从资源供给、环境容量、经济基础支撑、市束。区域的经济基础一方面通过影响区域对城市发展的投入而影响城市的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又通过对城市在经济发展上产生新的需求而影响城市发展经济及开展行政服务的机遇;区域社会结构、社会发展计划等也能够影响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城市社会事业发展的机会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区域的环境容量在一定程度上则限制了城市发展可能达到的最大规模。总之,城市生存于区域之中,与区域的经济和社会活动、自然环境有着复杂多样的联系,区域发展和环境变迁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城市发展的轨迹。城市的发展、兴衰与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及环境的变迁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二)城市对区域发展的作用(1)组织和带动区域发展城市具有多种功能,如区域的生产中心、流通中心心、人力资源培育的中心、对外交流的中心、创新中心等。因而城市本身是区域最具发展实力和活力的组织,城市的发展势必对区域的产生组织和带动作用,推动区域发展。
(2)构造区域空间结构单个城市与区域发生多种联系,推动区域向多核心由不同等级、规模、功能的城市构成的城市体系。而这个城市体系就是区域的空间框架,即区域的空间结构。3.城市化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演进:城市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引起区域的经济和社会结构
随之发生变化,并不断改变区域空间的分布与组合状态。
14、简述城市化的时空变化特征。(1)城市化在时间上的变化过程总体上为一条S形曲线,大致分成3个阶段,即初始阶段、加速阶段和终极阶段。
(2)城市化在空间上的变化称为城市化的地域推进,域推进。
15、试分析农村工业化的特点、导因及意义。
农村工业化是现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是农村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并推动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农村工业化是指通过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包括技术、生产组织、经营方式、工具装备、管理制度等)来改造包括传统农业在内的农村产业和经济结构,促使农村经济系统向现代化转型,最终达到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国民经济一元化目标。
(一)农村工业化的阶段性特征(见PPT)
(二)农村工业化的导因(1)农民自发、自主地发展非农产业。(2)外来投资者(包括政府、企业及其它社会组织)在农村投资,雇佣当地农民发展非农产业。(3)农民与外来投资者均以投资人的身份联合发展非农产业。
(三)农村工业化的意义 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在全国就业人口和总人口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农村工业化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有重要意义。
农村工业化把先进的工业经济形态和工业文明植入广大农村,使农村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农村工业化不仅是农村发展的变革,而且是全国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实现工业化,推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农村工业化带来农村地区产业结构、产业布局的变化,促进了小城镇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的提高。
(四)农村工业化对农区发展的作用
(1)农村工业化加快了农区的经济发展①农村工业化改变了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②农村工业化推动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市场化进程;③农村工业化不仅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培植了非农产业这一新的增长点,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农村工业化从生产供给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2)农村工业化推动了农区的社会进步①非农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和消费需求,促进和刺激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②非农产业增强农村的对外交流,引发农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进步。
(3)农村工业化促进城市化①农村工业化推动农村小城镇发展的良性循环:非农产业发展—小城镇的发展—吸引更多的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聚。②促成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大;城镇地域逐渐扩大。
(4)农村工业化逐渐建立了新型的城乡关系①农村工业化使传统农村地区的形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②农村工业化增强农村与城市的经济社会联系。
16、试述农村工业化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区域是由城市地域与农村地域所组成的,从而形成区域的空间二元结构即城乡结构。在区域中,农村地域往往占据较大的空间,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解决区域发展中的城乡问题,逐渐消除区域的空间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很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通过推进农村工业化,促进广大农村的发展,使之日益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农村地区现代化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发展关系考察,农村的城市化是以工业化为先决条件的。在农村工业化进程中,非农产业一般都会趋向在区位条件相对好的地方发展,因此,农村地区中的小城镇就成为非农产业集中布局的场所。非农产业在小城镇的集聚,就吸引了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相应地,小城镇也成为农村地区财富的聚集地。这样,小城镇因为有新的发展力量的加入而得以快速的发展。小城镇的发展,使其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质量大大改善,进而就会吸引更多的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聚。于是,就产生了农村工业化推动农村小城镇发展的良性循环。
17、技术创新与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
对一个区域而言,无论技术创新是否发生在本区域,只要它受到了技术创新的影响,其结构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如下。
(1)技术创新引起新产品、产业的更替。技术的创新,推动大规模的新产品的生产,并形成相应的生产行业和部门;或者在同一行业和部门内形成内部分化。这样使得高品质的产品替代低品质的产品,新兴产业替代落后产业。(2)技术创新引导和改变消费需求。①技术创新所开发的新产品往往成为人们消费的热点。②技术创新生产出更新、品质更高的产品,引导人们争相购买新产品。③技术创新,引进健康、保护环境的消费理念。④技术创新,相对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人们会最求更高的精神满足。
(3)技术创新引发和促进制度创新。①技术创新直接引起生产方法、经营与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等的变革,从而导致资源配置方式,企业组织形式,经济运行规则等的变化。②技术创新会直接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这些方面的变化就改变了人们对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利益分配、发展的可持续性的认识和行为。技术创新带来了区域制度创新,区域调整经济体制,调整所有制和企业组织结构,建立相应的经济法规,促进经济发展。
(4)技术创新增强区域的经济竞争能力。①技术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因素。具体而言,技术创新可以弥补区域在某些资源禀赋方面的不足,使得区域在先天不足的情况下,仍能通过后天努力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②技术创新使得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由外延式转变为内涵式,不仅提高生产效益,而且节省资源的投入。区域的发展进入健康、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区域的竞争力不断得到加强。
18、分析技术创新存在空间差异的原因,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格局变化有何影响?
(一)技术创新空间差异的原因(1)技术创新是一个多个环节的复杂过程。完成这个过程需要有大量的资金和智力资源的投入,因而要求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科学文化基础。(2)技术创新面临着技术开发失败、市场对新产品不予接受或市场在一定时期内不能形成有效规模来支撑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等风险,因此,技术创新又要求有较强的承受风险的实力。
技术创新的要素往往集中在具备创新条件的地方。因此,技术创新只在少数地方进行,而其它地方则只能接受或引进创新地区的新技术。这样,区域内就产生了技术创新的空间差异。
(二)地区之间技术创新差异引起它们之间经济增长的差异 技术创新成功会对当地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显然,技术创新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会快于其它地区。
技术创新对环境条件的特殊要求,导致技术创新的要素(如追求潜在超额利润的企业家,追求成功的科技人士,面临发展竞争压力的政府等)往往集中在具备创新条件的地方,于是产生技术创新行为与过程的正向循环,技术创新在少数地方不断地强化。
相比之下,其它地区的技术创新存在较多的困难,技术进步比较缓慢。因此会加大区域内部经济增长的空间差异。如果没有外来力量(如政府的干预,经济或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发生大的变化),这样的经济格局不易在短时间内发生根本性变化。
19、试述区域创新网络的特征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创新网络是指集聚在某个区域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组织、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
(一)区域创新网络的特征
(1)系统性。体现在各种创新主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的、互动的,创新资源可以在创新主体之间进行多向流动,从而使创新网络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
(2)开放性。体现在各种创新主体的联系不仅仅局限在本地,他们不断地与外部发生相互作用。(3)动态性。内部各种构成要素的数量、规模、相互联系的方式和格局等都在发生变化。(4)非中心性或者平等性。内部的各种创新主体的联系方式不是等级式的,不存在主宰一切的中心,而是一种网络的、平等的联系。
(5)本地化特征。体现在创新网络的主要结点是本地的行为主体,而所有这些网络结点及其参与活动过程与区域内的环境保持密切联系,实现互动。
(二)区域创新网络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创新网络是区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中,区域创新网络成为了影响区域发展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2)区域创新网络能够有效降低创新主体的学习和创新交易成本;主体之间形成创新分工协作而降低风险,共同推进区域的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区域创新网络要不断适应外部大环境的变化,地方政府在区域创新网络发展中要改善创新网络所在地的外部环境(法制、政策、文化环境等)。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
(一)概念题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经济总量的增长与结构的演进是相互关联和互动的。现代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多目标的过程,包括了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一般而言,经济目标是增强区域的经济实力,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社会目标是改善人民的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发展;环境目标是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和谐及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总量规模的扩大,即区域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不断增长。增长极:就是具有空间聚集特点的推动性经济单位的集合体。
支配效应:增长极具有技术,经济方面的先进性,能够通过与周围地区的要素流动关系和商品供求关系对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支配作用。乘数效应: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产生的示范、组织带动作用会不断地得到强化和加大,影响范围和程度增大。
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成长。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输出要素和经济活动,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溢出效应: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综合影响。
经济地域综合体: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
产业集群: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如大学、标准代理机构和贸易协会等)的地理集中”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
经济区:经济区即经济区域,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区域管制:是为了协调经济区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发展关系而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与协商机制。
(二)简答或论述题
2、试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及作用机理。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把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位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四个方面。
(一)资源禀赋
(1)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的基本条件。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禀赋直接影响区域经济活动的类别、规模与效益。自然资源的组合状况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的现实可能性及增长的潜力。应当指出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自然资源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在逐渐减弱。
(2)劳动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实质上,区域经济增长过程就是劳动力利用其它资源,创造财富的过程。随着科技进步,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强调劳动力的质量。另外,在收入水平既定的情况下,人口数量的多少决定了区域内市场的容量和潜力,从而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区域经济增长。
(3)资金可有效完成各种资源配置。区域所拥有的资金量直接决定了它所能配置的资源的种类、数量和质量,进而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4)技术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始终保持上升趋势。技术可以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经济结构。并且,区域经济发展对技术作用的依赖越来越大。(5)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社会传统、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文明程度等等)。良好的社会环境可提高劳动生产率、吸收区外资源、鼓励创新和科学决策等,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二)资源配置能力
(1)经济体制影响到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和效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就能够释放出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2)政府能够通过制订和实施各种经济政策来引导、规范企业和个体的经济行为,调节资源的部门和空间配置状况,从而调控区域经济增长。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直接影响了区域资源的配置效率。高效、廉洁、负责任的政府对现代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3)区域内主要企业的组织水平、制度创新、技术水平以及区域内企业的规模结构等决定了区域的经济发展的竞争力的大小。特别是,区域内的骨干企业的发展不仅对区域经济有着直接的贡献,更重要的是能够带动相关企业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组织核心。(4)经济结构决定了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先进的区域经济结构可产生高效率的资源配置。如果区域拥有符合现代经济发展潮流且有优势资源作支撑的主导产业、各产业之间紧密相连的产业结构,以及由强大增长中心为空间组织核心、各产业布局合理的空间结构,就能够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三)区位条件
(1)区域之间的位置决定了它们之间的发生经济联系与其它区域发生相互联力。区位条件决定了一个区域与其它区域的空间关系,这种空间关系通过它们相互之间的交通联系所决定的距离成本而对其经济增长产生作用。(2)区位条件大体上决定了一个区域所处的大的自然环境。显然,区域所处的自然环境好,就有利于其经济增长;否则,其经济增长就会受到来自自然环境的约束。(3)区位条件决定该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位置。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大格局中的位置不同,获得的外部发展机会就有差异,国家对它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政策支持和直接投入也就不一样,因而对其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就有大小之分。
(四)外部环境
(1)全国经济发展格局影响一个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走势。国家战略涵盖的区域就会从全国的经济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政策支持;而另外一些区域则被排斥在外,甚至其利益受到相对或绝对的损害。(2)区际经济关系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区域在与其它区域的经济交往中获得的发展机会;一是影响一个区域能否通过与其它区域的分工与合作,来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一般地,区域之间相互开放市场,积极开展经济合作,就能够实现要素和商品的区际自由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互通有无,合理分工,发挥各自的优势,增大各自的经济竞争力。
(3)国际经济背景。一般而言,一个区域的对外开放度越高,受国际影响也就越大。因为,它在开拓国外市场、引进外资和技术、进口商品等等方面都会受到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
3、试述区域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的概念: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增长极的特点:①在产业方面,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经济技术联系而成为区域发展的组织核心;②在空间上,增长极通过与周围的空间关系而成为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重心;③在物质形态上,增长极就是区域中的中心城市;④此外,由于区域的大小不一样,相应地,增长极也有规模等级之分。
增长极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与扩散效应而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组织作用。①支配效应:增长极具有技术、经济方面的先进性,能够通过与周围地区的要素流动关系和商品供求关系对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支配作用。②乘数效应:增长极的发展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出示范、组织和带动作用,从而加强与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受循环积累因果机制的影响,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会不断地得到强化和放大,影响范围和程度随之增大。③极化与扩散效应: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加快增长极的发展。扩散效应指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进行要素和经济活动输出,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区域全局的发展过程中,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可能从中获得的发展机会归根到底取决于“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在该地区综合作用的大小,二者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如果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则溢出效应为负值,结果有利于增长极的发展。反之,如果极化效应小于扩散效应,则溢出效应为正值,结果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总之,区域中的各种产业将以增长极为核心建立区域产业结构。而不同规模等级的增长极相互连接,就共同构成了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体系和空间结构的主体框架。所以增长极的形成、发展、衰落和消失,都将引起区域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重大的影响。
4、试述循环积累因果原理。
循环积累因果原理重点强调了社会经济过程中存在三个环节,即最初的变化,接着是一系列的传递式相关变化,最后又作用于最初的变化,并产生使其上升或下降的进一步变化,从而构成循环。区域经济增长是由多个相关环节所组成的一个循环演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会依次传递到其他环节,并返回到该点上,从而形成互为因果的关系;而且,其作用强度具有累积的效应,使得影响不断增强(正向的或负向的)。这就是循环累积因果原理的实质。
5、简述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论。
冈纳·缪尔达尔于1944年在《美国的两难处境》中首次提出循环积累因果原理。他把社会经济制度看成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认为导致这种演进的技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的。如果这些因素中的某一个发生了变化,就会引起另一个相关因素也发生变化,后者的变化反过来又推动最初的那个因素继续变化,从而使社会经济沿着最初的那个变化所确定的轨迹的方向发展。可见,社会经济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不守衡或者趋于均衡,是以循环的方式在运动。这种循环不是简单的循环,而是具有积累的效果。同时,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变化存在上升或下降两种循环的可能。
总起来看,循环积累因果原理重点强调了社会经济过程中存在三个环节,即最初的变化,接着是一系列的传递式相关变化,最后又作用于最初的变化,并产生使其上升或下降的进一步变化,从而构成循环。
6、简述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
美国经济学家纳克斯在1953年出版的《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提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中有源于供给与需求的两个循环过程。供给方面的循环是,低收入-低储蓄能力-资本形成不足-低生产率-低收入„;需求方面的循环是:低收入-低购买力-投资引诱小-资本缺乏-低生产率-低收入„不难发现,无论从供给还是从需求观察,这两个循环都是从低收入又回到低收入,不断的恶化。并且,它们在“低收入”处相连接,相互影响、强化,使经济增长滞缓,长期陷入贫困状态。
7、试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的乘数作用、加速原理及其关系。乘数作用是指出经济增长中投资对于收入有扩大作用,总投资量的增加可以带来若干倍投资增量的总收入的增加。
加速原理即在工业生产能力趋于被完全利用时,消费品需求的微小增加就会导致投资的大幅增长。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乘数作用和加速作用是同时存在的,并且相互发生作用,即投资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的成倍变动,国民收入的变动又会反过来影响投资的加速变动。在乘数作用和加速作用的影响下,经济增长就出现了周期性变化或波动。即,投资引起收入的变动,而在乘数原理作用下,收入是有变动幅度的。这样的收入变动在加速原理作用下,又引起投资发生相应变化;反过来,投资变动又引发新一轮的收入变动。如此构成循环,形成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变化。
8、运用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分析区域经济增长各阶段的特征。
罗斯托在其1960年出版的《经济增长的阶段》一书中归纳出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增长有六个阶段:
(1)传统社会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产业结构单一,基本上是原始的农业活动,主要从事作物栽培。
(2)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农业技术有所改进;但是其产生的效果往往被人口增长所抵消;家庭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兴起,开始进行简单的扩大再生产;人们开始储蓄为资本循环提供条件;企业家阶层逐渐形成;经济活动开始突破地域的限制,出现了专业化的分工与合作。
(3)起飞阶段:经济进入持续高速增长。人均国民收入快速、持续的增长;农业技术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走向商品化,劳动力向工业领域加速流动;资本循环加速,大量投入到工业集中领域;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的主导力量。
(4)成熟阶段:经济增长速度趋缓。钢铁、机械、化学等“重化学工业”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农业规模保持相当的水平,劳动力仍向工业部门转移,素质逐步提高。(5)高额消费阶段:经济水平很高,物质生活丰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在满足一般生活必需品消费需求的基础上,人们对耐用消费品和劳务服务的需求增加;产业结构中以重工业的耐用消费品生产为主;经济活动受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两方面作用。
(6)追求生活质量的阶段:人们开始追求文化娱乐方面的享受;随着消费倾向的改变,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超过了耐用消费品的生产部门,教育、文化、卫生、住宅、旅游等推动经济增长。
9、试述胡佛-费舍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与费雪尔1949年发表了《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一文,指出任何区域的经济增长都存在“标准阶段次序”,经历大体相同的过程。这些阶段为:
(1)自己自足阶段:农业是主要的经济活动,区域之间缺少经济交流,区域经济呈现出较大的封闭性,各种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呈分散状态。
(2)乡村工业崛起阶段:在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乡村工业开始崛起。其工业基础是农产品、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市场。
(3)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式型向集约型和专业化方向转化,区域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往来也不断地扩大。
(4)工业化阶段:以矿业和制造业为先导,工业逐渐成为区域主要经济活动。一般先以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和纺织为主,然后以冶炼、石油加工、机械制造、化学工业为主。
(5)服务业输出阶段:服务业加速发展,服务的输出逐渐成了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这时,拉动区域经济继续增长的因素主要是资本、技术,以及专业性服务的输出。
10、我国学者对区域经济增长阶段是如何划分的?
我国学者陈栋生认为,区域经济增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分为待开发、成长、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
(1)待开发(不发育)阶段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初始阶段。其特征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第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极高,商品经济不发育,市场规模狭小;资金积累能力很低,自我发展能力弱,经济增长速度缓慢。
(2)成长阶段。当区域经济增长跨过工业化的起点时,就标志着进入了成长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经济高速增长,经济总量规模迅速扩大;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第二产业逐渐成了主导产业;商品经济逐步发育,区域专业化分工迅速发展;人口和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地区集中,于是形成了带动经济增长的增长极。
(3)区域经济增长达到成熟(发达)阶段。经济高速增长的势头减缓并逐渐趋于稳定;工业化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第三产业较为发达,基础设施齐备,交通和通讯基本形成网络;生产部门结构的综合性日益突出,区内资金积累能力强。
(4)衰退阶段。部分区域在经历了成熟阶段后,有可能进入衰退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经济增长缓慢,失去原有的增长势头;处于衰退状态的传统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大,导致经济增长的结构性衰退;此后,经济增长滞缓,区域逐渐走向衰落。
11、试述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特点。经济地域综合体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经济地域综合体是具有较高组织水平的区域经济空间组织实体,它有以下几个特征:
(1)经济地域综合体的主体是专业化生产部门及其相关的综合发展部门。
(2)经济地域综合体的专业化生产部门是建立在区域的自然资源优势基础之上的,所以,它的分布是以自然资源的分布为依据,一般不受行政区的限制。
(3)经济地域综合体内不仅形成完整的生产体系,还要发展完善的为区域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基础设施,建立社会发展所需的教育、医疗、文化、住宅等部门。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4)经济地域综合体是在科学规划指导下,有计划地建设而形成的。
12、如何判断一个经济部门的专业化水平?
判断一个部门的专业化水平可以用区位商和专业化指数。(1)区位商是区域中某部门的就业人数或产值占区域总就业人数或总产值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的同类比重之比。
(2)专业化指数是某工业部门的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与区域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之比。一个部门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指数越大,则专业化程度越高。
13、简述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空间结构。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空间结构一般是根据专业化部门与综合发展部门的关系,以专业化部门的企业布局为中心,结合区域的资源分布、人口分布、城镇分布等情况,合理安置综合发展部门而形成的。所以,主要采用企业成组布局的方式,把相关企业按内在联系集中在同一地区。
苏联学者曾提出了一个假想的经济地域综合体圈层空间结构模式。该模式认为,经济地域综合体的核心是工业枢纽或工业中心,各类企业围绕它呈圈层分布。具体是,主导专业化部门的大型联合企业组成枢纽的核心。由此向外,第一圈分布的是与核心企业有直接生产联系和利用其废料的企业。第二圈层是为核心企业和第一圈层服务的企业。第三圈层是专门为各圈层企业的职工及家属服务的企业。第四圈层是直接为工业枢纽服务的农业单位。第五圈层是交通和邮电业。第六圈层是为枢纽居民服务的各种非生产性机构,如商业、文化、教育、和卫生等部门。显然,这个模式只是简单的设想。实际上,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空间结构远比它复杂。
14、试述产业集群的特征。波特对于产业集群的新界定是“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如大学、标准代理机构和贸易协会等)的地理集中”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
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①在组成要素上,产业集群由生产销售部门、相关产业部门和支持机构所组成。②在企业构成上,产业集群的企业主体是中小企业。③在内部联系上,典型的产业集群内部各企业之间存在着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因此,产业集群表现出明显的专业化特征,内部联系呈现出网络化的特点。④产业集群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植根性,植根性表明了产业集群与地方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紧密关系。⑤产业集群还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征。具有相互联系的公司和机构在地理空间上的接近或者集聚常常是识别一个产业集群的重要依据。因此,产业集群应该有明确的空间范围和边界。
15、产业集群的类型。
(1)美国学者马库森的分类:马歇尔式产业集群,轮轴式产业集群,卫星平台式产业集群和国家力量依赖型产业区4种产业集群。
(2)韩国学者朴杉沃的分类:马歇尔式产业集群、中心辐射型产业集群(包括两类)、卫星型产业集群、高级中心和辐射型产业集群(包括两类)、高级卫星型产业集群(包括两类)、首创高技术产业集群共九种类型。
16、试分析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化机制。
目前,关于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化有多种解释的理论视角,主要的有集聚经济原理,交易费用理论,创新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
第一,集聚经济原理的解释。根据集聚经济原理,产业集聚能够产生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能够有利于相互之间开展分工与合作,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学习,从而获得规模经济。同时,由于集聚而增加了企业的数量,相互之间建立垂直或者水平联系,扩大了产业集群内部的生产范围,从而使中小企业获得外部范围经济。
第二、交易费用理论的解释。根据交易费用理论,企业在空间上集聚使得交易的对象和空间范围相对稳定,有利于减少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有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在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联系根植于地方社会网络,更容易建立互信,降低交易的成本和生产成本。同时,本地市场成长,潜在需求的增加,也会促使分工深化,并使企业集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第三,创新理论的解释。根据创新理论,企业在空间上集聚,可以从两个方面促进创新。一方面,中小企业、相关的各类机构、有经验的消费者的集聚,为企业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专门化知识的积累和传播,从而有利于企业的创新。另一方面,在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也为开展创新提供了外在的动力。创新所产生的财富示范效应,也会引导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创新的行列。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在产业集群内,借助于空间上近邻的关系,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形成了有利于知识和技术传播的环境,使得对创新起重要作用的隐含的经验类知识得以传播。第四,产业组织理论的解释。根据产业组织理论,在产业集群内,由于有本地的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基础设施、市场需求等构成的较好的发展环境,企业的创建和衍生相对比较容易。同时,33 金融、管理、产权交易等方面的条件较好,企业的退出也比较方便。所以,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进入和退出壁垒都较低,有利于的竞争优势,对于产业集群外部的企业进入到该产业内部就构成了较高的壁垒,从而为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17、试分析产业集群对区域空间结构变迁的影响。从空间组织的角度看,产业集群是区域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化自然会引起区域空间结构变迁。产业集群在一个区域一经形成,就会对该区域的空间结构变迁产生持续的影响。
首先,产业集群形成以后,必然引起该产业的企业向集群所在的区位集聚,同时,与产业相关的资源也会流向这个集群所在的区位。于是,在区域内,由于产业集群的形成而引起该产业空间结构组织的重新调整,往往形成某种产业的极化空间分布格局。产业集群的发展则会进一步强化这种格局。其次,产业集群的发展会带来所在地的经济空间发展,其结果是导致区域内出现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化,形成或者强化区域内部繁荣经济发展不平衡。当然,如果产业集群出现衰退与消亡,那么相应地,该企业的计划空间分布格局也会随之减弱或者消亡,区域经济发展将受到打击,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格局也将因之而缓解。
第三,在现代城市发展中,产业集群常常是在规划建设的各类产业开发里发展起来的。在这种情况下,产业集群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些开发区的成败,进而也对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中心转换,整体发展发生多方面的影响。
第四,对于发展中的区域,产业集群的形成对于工业化具有特别的意义。发展中区域在启动工业化进程时往往遇到资本不足、技术水平低、基础设施条件差、本地市场小等障碍,缺乏中小企业发展的适宜环境。如果产业集群在这类区域中形成,就会产生一种“中心”吸引作用,促进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合理流动,在集群内形成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中小企业成长的环境,从而启动区域的工业化进程或者增强工业化的趋势。
18、经济区具有什么特点?
经济区也就是经济区域,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经济区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
(1)组织上的同质性或群体性。经济区在组织上是一个整体,有着自己的边界,是区域经济中相对独立的组织单位。
(2)空间上的相对排他性。在同一时间和某一地理空间仅存在一个经济区。
(3)对外联系的开放性。经济区内的经济活动时刻受到来自外部环境的影响,包括资源和要素的流动、市场供需、信息传输等。同时,经济区也在对外的联系中扩散自己的影响。总之,经济区是一个开放的经济系统。
(4)组合上的层次性。经济区有大小之分,这是其经济活动规模和空间规模的反映。从空间纵向看,经济区可分为若干层次和上下隶属关系,反映他们之间在规模、经济活动内容等方面的差异和纵向联系。从空间横向看,每个层次又有若干规模大体相当、各具特色、具有横向经济联系的经济区。
19、区域管制有哪些特点?
区域管制的基本含义是通过多种集团的对话、协调、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动员资源的统治方式,以补充市场交换和政府自上而下调控之不足,最终达到‘双赢’的综合的社会治理方式。区域管制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其一,区域管制是要在处理好市场机制与单纯上下级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更有效地促进区域发展。其二,区域管制是要通过区域发展中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个人在内的各个利益主体通过平等协商的形式,解决区域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协调好区域发展中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关系。
其三,区域管制需要建立一套多中心、分散化、独立与制衡的决策机制和解决争议的机制。20、试述西方城市区域管制的特点。
(1)地方分权,要求把管制的权利由上级政府下放给地方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社会民众共享权利。
(2)伙伴制和多重管制,在城市区域管制中,各种利益主体是一种伙伴合作关系。
(3)注重决策的过程和地方导向,就是由各种利益主体组成一个联盟,发挥各自的优势,资源互补,从而提高决策的效率。
21、试比较城市区域管制模式的特点。
城市区域管制模式有集中管制、分散管制和中心管制等类型。(1)集中管治模式是中心城市或者中心城市主导城市区域的内部关系协调。其缺陷是管理机构臃肿,管理效率低,内部缺乏强竞争活力。
(2)分散管治模式是在城市区域内各城市、地区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竞争。其缺陷是在城市区域内存在各自为政,无序竞争。(3)多中心管制模式是承认各个城市或地区的独立性,同时,又重视发挥中心城区或者城市的协调作用。
22、评述GDP评价区域发展的优缺点
(一)优点:(1)从生产角度看,GDP不仅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生产规模,而且能够反映这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这对于一个国家制定正确的产业发展政策,引导产业结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从地域角度看,GDP不仅能够反映各个地区的经济总量,而且能够反映各个地区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这对于了解一个国家经济的地区总体分布状况,地区产业分布状况,地区需求分布状况,制定正确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3)通过不变价GDP能够计算经济增长速度,它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变动情况。通过现价GDP和不变价GDP能够计算GDP缩减指数,它反映一个国家价格总水平的变动情况。通过GDP和人口数量能够计算GDP,它反映一个国家的贫富状况和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GDP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承担的国际义务和享受的优惠待遇,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所能发挥的作用。
总之,GDP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统计指标之一,它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是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检验经济政策科学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二)缺点:
(1)GDP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人们在发展经济的时候,不可能不消耗自然资源。如果当前的经济发展过度地消耗了自然资源,就会对未来的经济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这样的发展是难以持续的。然而,GDP在反映经济发展的同时,没有反映它所带来的资源耗减和环境损失的代价。比如GDP就会增加,但过量采伐后会造成森林资源的减少,GDP却不考虑相应的代价。
(2)GDP不能准确地反映一个国家财富的变化。一个国家财富能否有效地增长,不仅取决于GDP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大小,还取决于其质量。在我国有些地方,不注重工程质量而导致工程报废和重新建设的现象并不少见。在这样的情况下,GDP虽然在不断增加,但国民财富却可能在减少,没有给国家带来任何好处。
(3)GDP不能反映某些重要的非市场经济活动。有些非市场活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比如家庭妇女做饭、照顾老人、养育儿童,等等。这些活动没有发生支付行为,GDP不反映这些活动。但是,如果这些工作由雇佣的保姆来承担,顾主就要向保姆支付报酬,相应的活动就必须反映在GDP中。同样的家务劳动,发达国家市场化程度高,对GDP的贡献就大;发展中国家市场化程度低,对GDP的贡献就小。因此,就这一点来说,发展中国家的GDP与发达国家的GDP并不完全可比。
(4)GDP不能全面地反映人们的福利状况。人均GDP的增加代表一个国家人民平均收入水平的增加,因而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增加时,这个国家的平均福利状况也将得到改善。但是,在一些国家,也许由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一小部分人得到了更多的收入,大多数人的收入并没有增加,或者增加得较少,因此他们GDP就看不出这种由于收入分配的差异而产生的福利状况的差异。而且,人们的福利涉及到许多方面,比如休闲和家庭享乐也属于福利的重要内容。如果人们从事更多的生产活动,在得到更多收入的同时,却没有时间与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尽管社会的GDP增加了,但他们的个人福利并不一定增加。
第九章 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一)概念题
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认为,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落后地区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之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经济梯度:是指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差异。区际经济联系:是指区域之间所发生的商品、人口与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的相互传输过程,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经济行为。
空间相互作用:是指区域之间所发生的商品、人口与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的相互传输过程。区域分工:区域分工是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的一种形式。由于各个区域之间存在着经济发展条件和基础方面的差异,因此,在资源和要素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各个区域在经济交往中就必然要按照比较利益的原则,选择和发展具有优势的产业。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H-O模型):区域之间或国家之间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是它们之间出现分工和发生贸易的主要原因。不同产品中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比例是不同的。所以,每个地区专门生产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要素而较少使用本地区稀缺要素的商品,以换回其要素比例正好相反的商品。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各个区域或国家都应该根据要素禀赋条件,进行分工,开展贸易,从而更有利于提高各区域或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合作:区域合作是与区域分工相伴而产生的,是不同区域之间出于各自发展利益的需要,在区域分工的基础上,通过优势互补、优势共享或优势叠加等寻求的合作。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区域经济绝对差异:用绝对指标来衡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它反映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差距,是一种等级水平的差异。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是用某指标的变动率来衡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它反映的是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速度差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都能持续发展。
(二)简答或论述题
2、试述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解释了经济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相互作用及其影响。赫希曼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先在某个区域发生,那么它就会对其它区域产生作用。为了解释方便,他把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称为“北方”,欠发达区域称为“南方”。北方的经济增长对南方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之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极化效应,即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落后地区的不利影响表现在:①北方经济发展,南方的劳动力、技术、资金等要素流向北方以寻求新的就业机会和高收入以及高投资收益,从而削弱了南方经济发展的实力。②在国内贸易中,北方经济发达,在国内中的交易处于有利地位。特别是,如果北方生产进口替代性产品,南方原来可以按较低价格进口的这些产品,现在不得不在高额关税保护下向北方购买。在出口方面,南方由于生产效率相对较低,无法与北方竞争,导致出口的衰退。
③南方可以向北方出口初级产品,但如果价格高和产品差,北方可以从国外寻求替代品,使得南方的经济受到挤压。涓滴效应,即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落后地区的有利影响表现在:①北方吸引南方劳动力,缓解南方就业压力,有利于南方解决失业问题。②在互补情况下,北方向南方购买商品和投资的增加,会给南方带来发展的机会,刺激南方的经济增长。③北方的先进技术、管理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进步因素向南方的涓滴,将对南方的经济和社会进步产生多方面的推动作用。
二者的相互作用分析:赫希曼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涓滴效应最终会大于极化效应而占据优势,原因是北方的发展长期来看将带动南方的经济增长。
3、试述梯度推移学说
梯度推移学说是以产品周期理论为基础,以梯度来表示区域间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差异。梯度推移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
与产品周期相对应,可以把经济部门分为3类,即产品处于创新到成长阶段的是兴旺部门,产品处于成长到成熟阶段的是停滞部门,产品处于成熟到衰退阶段的是衰退部门。因此,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部门是兴旺部门,则被认为是高梯度区域;反之,如果主导部门是衰退部门则属于低梯度区域。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新制度和管理方法等)主要发生在高梯度区域,然后,依据产品周期循环的顺序由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推移。梯度推移主要是通过城市系统来进行的。这是因为创新往往集中在城市,而且城市从环境条件和经济能力看比其它地方更适于接受创新成果。具体来讲,梯度推移可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创新从发源地向周围相邻的城市推移;另一种方式是从发源地向距离较远的第二级城市推移,再向第三级城市推移,依此类推。这样,创新就从发源地推移到所有的区域。
4、试述中心—外围理论。
中心—外围理论有时也称之为核心—边缘理论或中心―边缘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发展经济学研究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等经济关系时所形成的相关理论观点的总称。美国学者弗里德曼在1966年出版的《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提出的中心—外围理论较具代表性。
弗里德曼认为,在若干区域之间会因多种原因使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成为“中心”,其它区域则因发展缓慢而成“外围”。中心与外围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总体上,中心居于统治地位,而外围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中心对外围之所以能够产生统治作用,原因在于中心与外围之间的贸易不平等,经济权力因素集中在中心,同时,技术进步、高效的生产活动,以及生产的创新等也都集中在中心。对于外围而言,中心对它们的发展产生压力和压抑。更重要的是,中心与外围的这种关系还会因为推行有利于中心的经济和贸易政策,外围的资金、人口和劳动力向中心流动而得以强化,使得中心与外围之间构成了不平等的发展格局。
中心的发展与创新有很大的关系。在中心存在着对创新的潜在需求,使创新在中心不断的发生。创新增强了中心的发展能力和活力,并在向外围的扩散中加强了中心的统治地位。主导效应、信息效应、心理效应、现代化效应、连接效应和生产效应6个自我强化、反馈的效应支持了中心的成长。
5、试述相互依赖理论
一些学者从双向作用的分析角度来进一步研究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关系,提出了相互依赖的观点。布鲁克菲尔德(H.Brookfield)在1975年出版的《相互依赖的发展》一书中指出: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比不发达国家更依赖于资源和资本密集的技术,而且也依赖不发达国家的资源、劳动力和市场。受依赖关系的影响,不发达国家的内部变革也使得它们越来越依赖发达国家的资源和资本。所以,很难区分出它们谁依赖谁,实际上是相互依赖。现在,西方学术界对相互依赖的理解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之间都存在相互依赖关系,只不过程度有所差异;二是相互依赖意味着依赖是双向的传递和影响,而不是只作
用于某一方;三是相互依赖的内容和程度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可以这样来理解相互依赖,即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上(包括经济行动和政策)所发生的双向作用、影响的过程或现象。
6、空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前提条件有哪些?
(1)区域之间的互补性,即相关区域之间必须存在对某种商品、技术、资金、信息或劳动力等方面的供求关系。
(2)区域之间的可达性,即区域之间进行商品、资金、人口、技术、信息等等传输的可能性。一般地,可达性主要取决于:空间距离和运输时间;区域之间的交通联系;区域之间是否存在政治、行政、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障碍;被传输客体的可运输性。
(3)干扰机会,即两个区域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受到了来自其它区域的干扰。由于干扰机会的存在,有互补性的两个区域之间也不一定就能发生相互作用。
总而言之,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首先要存在互补性,可达性好,并且没有干扰机会或干扰机会的影响小。
8、试比较绝对成本说和比较成本说。
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提出了绝对成本学说。绝对成本说将不同国家的同种产品的成本进行直接比较,认为在某种产品上所花成本绝对地低,就称之为具有“绝对优势”。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根据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就可以使成本绝对降低。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的国家都是有利的。绝对成本论中暗含了一个假设,即贸易各方都至少有一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产品,否则贸易就不会发生。大卫·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本国不同产品成本的比率同国外同类产品的成本比率进行比较,只要成本比率在各国间存在差异,各国就能生产各自的最有利产品。(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两利取重,两害取轻”。)
比较成本说认为即使贸易一方在每一种产品上不占有绝对优势,贸易也有可能发生。
9、试述要素禀赋说
不同产品中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比例是不同的。产品的劳动成本所占的比例较大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成本所占比例较大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同时,不同地区的各种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供给量较丰富的要素,其相对价格较低,密集使用这种要素的产品的相对成本也会较低;而供给量相对稀缺的要素,其相对价格就会较高,密集使用这种要素的产品的相对成本也必然较高。所以,每个地区专门生产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要素而较少使用本地区稀缺要素的商品,以换回其要素比例正好相反的商品。
10、新贸易理论是如何解释产业内分工的?
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具有集中于规模经济的行业和少数大公司支配的行业的特征。新贸易理论从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视角进行了解释。规模经济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内部规模经济就是来自单个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带来收益的增加。外部规模经济来自企业的集聚,它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与要素禀赋差异一样提供了国家贸易的基础。为了追求内部规模经济,企业就需要选择专业化的方式以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并保持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这样就产生了两个结果,一是在国内市场上形成只有少数大企业存在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二是生产的产品种类减少。企业为了获得内部规模经济,在生产差异化产品时,总是选择性地生产少数几种满足国内多数消费者偏好的产品,并出口部分产品以满足国外少数人的偏好。那么,国内少数人偏好的差异化产品就只有通过进口别国的产品来获得满足。这样,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就发生了。也就是说,是规模经济促进了发达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即使国家之间在要素禀赋、技术和消费偏好等方面完全相同,在垄断竞争条件下,由于每个企业只生产一种差异化产品,国家之间也会发生产业内贸易。并且,国家之间越相似,产业内贸易的规模也越大。
11、试述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美国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1990年出版了《国家竞争优势》一书,创立了竞争优势理论。波特认为国家竞争优势受到四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条件;二是内部市场的需求规模和性质;三是相关支持产业的发展程度;四是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波特把这四方面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菱形构架,称之为“钻石”。此外,机遇和政府对国家竞争优势也会产生作用。
(1)生产要素包括五大类: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知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等。(2)国内需求就是国内市场对产品或者服务的需求,包括了需求结构、规模、成长性、高级购买者的压力,以及国际化程度,这些都对一个国家某个产业的竞争优势有重要影响。一般而言,国内市场需求大,就有利于国内竞争,产生规模经济。(3)支撑产业和相关产业是指为主导产业提供投入和服务的产业。对于一个主导产业而言,如果支撑产业和相关产业体系完善且发展水平高,则有利于其提高竞争力。
(4)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包括了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竞争程度,创新能力,企业家才能等。这四个因素相互影响并相互强化,共同构成了一个有利于企业成长,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动态激励环境。
(5)机遇的作用:机遇是指外部的、突发性事件带来的竞争优势。钻石结构合理有效的国家才能把握住机遇,乘机建立起自己的竞争优势。
(6)政府对钻石结构的四个方面都可以产生影响。政府的作用关键是创造一个公平的企业竞争环境。
11、区域合作要遵循哪些原则
(1)自愿平等,互惠互利。由于各个区域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经济权益,合作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追求和维护自己的经济权益,所以区域合作就必须是自愿、平等的。
(2)优势互补,相互协调。区域合作要尽量发挥各个区域的经济优势,相互取长补短,扩大经济优势的影响力。
(3)区域之间在空间上尽量相连。从经济联系的角度看,空间上相连的区域一般都存在各种各样的传统经济联系,这是促成合作的重要基础。同时,区域之间在空间上相连便于要素流动,有利于开展合作。此外,空间上相邻的区域往往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社会文化背景,这对于开展合作是很有利的。
12、区域经济合作有哪几种类型? 区域合作是与区域分工相伴而产生的,是不同区域之间出于各自发展利益的需要,在区域分工的基础上,通过优势互补、优势共享或优势叠加等寻求的合作。从形式上看,区域合作主要有行业合作、区域全面合作。
行业合作是指区域之间之间同一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的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与方式相互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行业合作包括了区域性的生产合作、商业合作、运输合作、物资合作、金融合作和综合的行业合作。
区域全面合作是指区域之间在有关政府的推动下,相互之间开展多方面或全面的经济合作。它的功能如下:①建立区域市场;②联合开发资源;③联合改善区域交通条件;④开展资金横向融通;⑤建立信息网络;⑥共同协调,解决跨区域的环境保护问题。
13、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1)区域经济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首先,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变化增强了各个区域发展经济的主动性和紧迫感。积极采取措施发展区域经济。其次,区域经济差异存在和变化客观上加剧了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竞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会误导区域经济主体的行为。违反市场规律的地方保护主义,阻断商品、要素等的自由流通,为了地方短期利益,而损害区外企业、以及自身的长远利益。最后,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扩大将引起资源和要素在高投资收益和机会的诱导下,从欠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欠发达地区发展能力受到削弱。(2)区域经济差异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首先,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是人口区域迁移的重要原因。欠发达区域人口向发达区域的大量迁移有利于先进的社会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传播,推动区域之间的社会融合和进步。但同时也会引起发达区域人口拥挤,就业压力增大,社会问题增多,而欠发达区域则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特别是社会精英的流失对其发展产生了较严重的制约。其次,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扩大,强化了各区域的自我中心意识,直接或间接地助长了地方主义的流行(将本地方的利益放在首位,不顾甚至破坏全局利益的思想和行为)。
14、为什么说区域经济差异是可调控性的,同时这种调控有限的?
区域经济差异与其它的经济现象一样,虽然有着一定的内在运行规律,但是,仍然可以对区域经济差异进行有目的的人为干预,使之符合某种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需要。影响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因素是多样的,它们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影响的组合也不同,所以,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趋势存在多种可能性。
完全有可能通过改变影响因素的组合方式及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趋势进行控制,使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能够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同时,区域经济差异的产生和变化是由一系列客观因素所共同作用的结果,有一定的变化轨迹,人为地干预并不一定能够完全改变这种轨迹。同时,对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干预就意味着要改变区域经济差异的各种影响因素的组合方式和作用强度。在这方面,也将遇到财力、政策、利益等诸多的牵制。这就决定了人们对区域经济差异的调控是有限度的。
15、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根据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需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促进区域之间经济体制环境的统一。受经济体制改革区域推进的影响,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市场化程度不一,这是转轨时期区域经济差异加剧的重要原因。因此,区域之间一致的市场经济体制环境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最基本的前提。只有在相同的体制环境中,各个区域才能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自主发展,公平竞争,依据比较优势,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区域之间也才能形成共同发展的局面。
第二,促成区域之间要素市场的统一。区域之间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所以,应从体制上消除限制区域之间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根源,取消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区域壁垒,加大区域的开放程度,使要素在市场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作用下在各区域之间合理流动、优化配置。
第三,推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干部分。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区域之间产业的竞争与分工。通过竞争,可以有效地发挥市场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引导和选择作用。并通过市场供求与选择作用,引导各区域发展自己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于产品市场中实现区域之间的产业合理分工。其二,区域之间产业的合作。即,通过在组织形式上把有关区域之间的相关产业联结成一个整体,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优势互补,提高竞争力和效益。其三,区域之间产业转移。区域之间产业转移是引起区域产业结构有序调整、协调发展的有效方式。自主选择、互惠互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之间产业转移需遵循的基本原则。同时,政府在信息提供、信贷、产权变更、职工安排等方面要给予相应的支持,使产业转移更为有序、合理。第四,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对于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协调区际经济关系,构建联动、有序的经济区域等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合作的基本原则是,合作各方平等参与,按投入份额大小分享利益、承担风险。目前,我国还缺少鼓励和规范地方政府间进行区域经济合作所必需的法规和政策,在合作中存在利益分配不公、正当权益缺乏保障,进而引起种种利益冲突等问题。所以,国家应及时制订和实施有关的法规和政策,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保障合作各方的合法权益,使区域之间的合作能够顺利进行下去,达到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第五,鼓励企业跨区域发展。企业跨区域发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因为,企业跨区域发展在实现本企业扩张的同时对所涉及的区域的经济发展能够产生刺激和推动作用,并能够密切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交往。目前,企业跨区域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存在着信息不畅、利益分配不规范、投资法律保障缺乏和体制环境不配套等多种问题,对此,国家应及时地提供政策上的服务和支持。第六,中央政府应在继续发展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的同时,注重采取措施加快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这方面包括,扩大中央在欠发达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对外交流的条件;同等条件下,优先在欠发达区域布局有区域意义的重点建设项目;引导外资投向欠发达区域;增加对欠发达区域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科技开发方面的投入;适当进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给予欠发达区域财政支持
第五篇:2008—2009学第二学期
2008—2009学第二学期
第6周5155教务处主办
★我院傅爱国副院长一行赴铜陵出席安徽省高校(部分)联盟教学工作协作组会议
3月27日,安徽省高校(部分)联盟教学工作协作组会议在铜陵学院召开,来自全省13所联盟高校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及教务处长齐聚铜都,共商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工作大计。作为联盟高校成员之一,我院傅爱国副院长、教务处史国东副处长等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本期盟主高校铜陵学院组织召开。会议目的旨在贯彻2008年12月27日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研讨会暨安徽省新建本科院校第五次协作会精神,落实2009高校联盟工作安排,推进联盟高校教学协作。会议主要内容有:一是讨论和通过联盟教学协作工作的若干意见,涉及联盟高校的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学生互派与学分互认、教师跨校互聘、实验室开放、学生修读辅修专业、双专业和双学位等;二是讨论并签署联盟教学工作合作意向协议书与合作项目协议书。
会议由铜陵学院倪国爱副院长主持。会上,铜陵学院丁家云院长首先致欢迎辞,并介绍了学院基本情况。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张庚家副处长莅临会议并作了重要发言,他从四个方面就如何推进高校联盟工作进行了阐述。张处长强调,一要抓好“行知联盟”建设,要将此项建设与院校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二要将联盟工作“顶在头上、放在心上、落在地上”;三要在教师和学生互派等方面迈出第一步,“捅破窗户纸,迈好第一步”,为此,要加强联盟自律,建立联盟盟主制;要实行项目带-1-
动,找关键点和合作点,实现合作项目与省“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有机结合;要促进师生参与,找准落实关键;要推进资源共建,抓好关键性要素、环节和标志,抓主要特征,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实现成果共享;四要重点抓好“质量工程”建设。最后,张处长指出,我们要加深对联盟的认识,视联盟为“论坛、平台和利益共同体”,要不断加大工作力度,过程中注意加强理论研究,给予政策扶持,同时认真反思,要明主题、定方向、领任务、抓落实,通过联盟高校的共同努力,最终实现示范共建、改革共推、名师共聘和课程共享的总体工作目标。
会议还讨论并通过了联盟教学协作工作的若干意见,具体包括《关于进一步推进安徽省高校(部分)联盟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若干意见》(讨论稿)、《安徽省高校(部分)联盟学生互派与学分互认的实施办法(试行)》、《安徽省高校(部分)联盟教师跨校互聘实施办法(讨论稿)》、《安徽省高校(部分)联盟开放实验室实施办法(试行)》、《安徽省高校(部分)联盟学生修读辅修专业、双专业和双学位实施办法(试行)》。13所联盟高校的代表还共同签署了《安徽省高校(部分)联盟教学工作合作意向》,部分院校还就具体合作项目签订了协议。我院傅爱国副院长代表学院在合作意向书上签了字,并与铜陵学院、池州学院、黄山学院等院校就试题库建设等项目签订和达成了合作协议。此次会议的召开,既有利于扎实推进我省联盟高校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工作,也有利于加强我院与省内兄弟院校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更快更好的促进学院发展。(来稿:教务处)
★我院举行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决赛
在学院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际,3月28日,“巢湖学院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决赛在院电教中心正式拉开帷幕。经过各系(部)推荐、初赛,共有33名青年教师参加本次决赛。
本次比赛分文、理科两个小组进行,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以及优秀奖若干名。比赛成立了以傅爱国副院长为主任的评审委员会。全程比赛采取选手现场授课形式进行,从其教案基本功、教学组织基本功和教学表达基本功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经过一天紧张
而又精彩的角逐,来自中文系的沈有元老师和物理与电子科学系的周平老师荣获文、理科一等奖;二等奖由中文系唐黎、历史旅游文化系曾静、管理系张雅静和数学系马永梅、王冬银获得;外语系余荣琦、历史旅游文化系王红丽、教育系李曙光和物理与电子科学系朱爱国、陈新河获三等奖,其余选手分获优秀奖。赛后,文科组和理科组组长分别代表小组评委对比赛作了精彩点评。本次比赛,选手们准备充分,教态自然,语言流畅,风格各异,整体教学水平较以往明显提高,课堂组织能力、知识处理能力、课件制作水平等均有较大提升,显示出良好的教学素养。
本次比赛还得到了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刘建辉书记、傅爱国副院长亲临赛场并兴致勃勃地观看了部分比赛。傅爱国副院长充分赞扬了参赛教师们的表现并给予了肯定评价,同时,对优秀多媒体课件资源的共享等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
刘建辉书记赛后作了总结发言。他指出,当前,全院上下正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紧紧围绕这一活动,抓好教学中心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提高育人质量,为此,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教学工作在育人中的重要性。全体青年教师在育人过程中要重视、献身教学工作,要强化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挥好示范、典型作用;二是要深化学习,精心准备,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要熟悉、精通本专业乃至相关学科专业知识,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教学中要做到敬业、有热情、有激情、对学生负责,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是学院各部门要想方设法为教师做好服务。要真正关心青年教师成长,解决其实际困难,为他们开展教学工作做好服务。最后,刘书记勉励全体青年教师要勤奋学习,苦练内功,创优绩,上水平,努力为提高学院育人质量当先锋,为建设和谐校园做表率,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以自身切实行动创建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促进学院又快又好的发展。(来稿:教务处)
★我院举行第29次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3月28日—30日,我院举行了第29次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试分笔试和机试两部分进行,3月28日上午,1030名考生在新教学楼36个考场参加了笔试;3月28日下午—30日,1160名考生在计算机科学
与技术系机房进行了上机考试。为保证考试的顺利进行,3月27日下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在计算机楼203教室组织召开了考务会,郑尚志主任主持了考务会。72名监考教师参加了考务会。
本次考试得到了国家、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考试期间,教育部计算机等级考试机试巡查组对我院的机考进行了巡视,并对我院的考试组织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院领导刘建辉书记、傅爱国副院长亲临考试现场巡查指导;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和市教育局、市自考办有关领导也到场进行了巡视。院纪委黄志圣副书记,教务处史国东副处长、陈兆龙副处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郑尚志主任、柳洪琼书记等参加了巡考。截止3月30日下午,本次计算机等级考试工作顺利结束。(来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学院召开教务、评建专题工作会议
3月24日上午,学院在行政楼四楼会议室召开教务和评建专题工作会议。院教务处、评建办科级及以上干部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传达了近期在合肥召开的“2009年全省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工作会议”和“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院校模块化教学改革研讨会”两会精神,并就做好联盟高校教学工作进行了前期部署。傅爱国副院长主持了会议。
会上,傅院长首先传达了“2009年全省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工作”会议精神,指明了高等教育最新发展动向和当前形势,并结合高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需要就如何推进学院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调整专业结构等作了详细分析。随后,傅院长对3月21日在合肥学院召开的“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院校模块化教学改革研讨会”会议精神作了重要传达,介绍了合肥学院、安徽建筑工程学院、安徽科技学院等省内院校教学改革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并传达了省教育厅程艺厅长重要讲话精神,同时,就推进我院教学改革及尝试模块化教学改革等提出了思路和要求。
会议最后就如何做好安徽省联盟高校教学工作进行了思想动员和前期部署,傅院长还就具体工作明确了要求,他强调,一要结合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需要,紧密关注评建工作动向;二要结合省内外相关院校教学改革信息和动态,关注教学改革动向;三要积极做好调研工作;
四是拟订出学院教学改革和联盟合作具体思路。(来稿:教务处)
★教务处组织开展2009年上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报名工作
根据省有关文件要求,2009年上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定于6月20日举行,上午进行四级考试,下午进行六级考试。3月24日始,教务处组织开展了有关考试报名工作。
本次考试只接受全日制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本、专科及2008级专升本在校生报名。具体要求与往年相同,报考六级的考生须持有相应合格证书或取得425分以上(含425分)成绩,且同一考生不得同时报考四级和六级。
为便于组织管理,本次考试仍采用网上报名形式,考生自行登陆院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并提交相关个人信息即可完成报名手续。目前,报名工作正有序进行,报名人数已达5500余人。整个考试报名工作将于4月3日结束。(来稿:教务处)
★经济与法律系法学专业学生开展模拟庭审活动
经过前期筹建,我院经济与法律系“模拟法庭”于近日正式启用并首次开展教学活动。3月23日下午,来自2006级法学专业的同学们在宽敞明亮的“法庭”内就“梁仁诉同心婚介所婚介纠纷”一案进行了庭审模拟。法学教研室刘德涛老师、汪开明老师作为评议人旁听了全程模拟庭审,部分2008级法学专业的同学观摩了庭审。
本次模拟庭审是2006级法学专业学生《法律实务与模拟》课程的一次实践教学活动。通过现场模拟,同学们更加直观的了解了规范的庭审程序,提高了法律文书的写作能力,熟悉了举证、质证的方法,也掌握了一些法庭辩论技巧。模拟庭审结束后,刘德涛老师、汪开明老师对本次庭审作了点评。
根据专业教学需要,预计本学期这类实践教学活动还将开展多次。(来稿:经济与法律系)
★数学系谢如龙老师举办学术讲座
3月27日下午,我院数学系谢如龙老师在新教学楼502教室举办了一场题为“弱Hardy空间上的参数型Marcinkiewizz积分算子”的学术讲座。讲座主要介绍了弱Hardy空间上的参数型Marcinkiewizz积分算子的定义,并对其有界性进行了证明。期间,谢老师还紧密联系学习实际,就学好数学与其它课程之间的关系作了分析,同时,介绍了调和分析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及成果。讲座拓宽了同学们视野,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来稿:数学系)
每周教学通报
●3月23日下午,教务处进行2009届部分毕业生普通话水平测试; ●3月24日,实践教学科至市劳动和保障局办理职业资格证书; ●3月25日,教务处开展2009年上半年省级电工职业资格鉴定报名工作;
●3月25日,教务处汇总、整理并编印学院2009年学士学位授予专业申报材料;
●3月26日,体育系高亮老师举办学术讲座;
●3月28日—29日,教务科至合肥参加全省普通话测试系统培训工作会议。
本期值周:陈兆龙徐兆武王敏
责任编辑:朱明王光富
印送:院领导、各系(部)、相关单位欢 迎 来 稿投稿:教务处办公室联系电话:2362020E-mail:jwc@chu.edu.cn共印:3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