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林大学农学院农业生态学资料总结
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及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其自然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应用性科学。
美国科学家小米勒总结出的生态学三定律如下:多效应原理:我们的任何行动都不是孤立的,对自然界的任何侵犯都具有无数的效应,其中许多是不可预料的。G.哈定提出的相互联系原理:每一事物无不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和相互交融。
勿干扰原理:我们所生产的任何物质均不应对地球上自然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任何干扰。
农业生物:即是指农业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总称。
种群: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中占据某一特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总和群落是多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 分布类型:
随机分布:每一个体在种群领域中各个点上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并且某一个体的存在不影响其
他个体的分布。均匀分布:种群内个体在空间的分布呈等距离的分布格局。如人工林。
成丛分布:种群内个体在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呈块状或呈簇、成群分布。
原因是:①微地形的差异②繁殖特性所致③动物和人为活动的影响。
生命表:可用来综合评定种群个年龄组的死亡率和寿命,预测某一年龄组的个体能活多少年,还可以看出不同年龄组的个体比例情况。
生态位:生物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所表现的对特定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位置
生活型:由于环境对生物的限制作用,不同种的生物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会发生趋同适应,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 生态型:指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工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
生物种间的正相互作用包括:偏利作用、原始合作和互利共生。
偏利作用是指相互作用的两个种群一方获利,而对另一方则没什么影响。(地衣附生在树皮上)
原始合作两种生物在一起,彼此各有所得,但二者之间不存在依赖关系。(蟹与腔肠动物的合作)互利共生—是一种专性的、双方都有利并形成相互依赖和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流的共生关系。
负相互作用包括竞争、捕食、寄生和偏害作用四种
竞争---是指两个生物争夺同一对象而产生的对抗作用,分为直接干涉型竞争和资源利用型竞争。捕食---是指一个物种的成员取食另一个物种成员的现象。
寄生-是指一个种寄居于另一种的体内或体表,从而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的现象。
偏害作用两个物种在一起时,由于一个物种的存在,可以对另一物种起抑制作用,而自身无影响。竞争排斥原理:
具有相同生态位的不同物种,在同一生境中不能长期共存。具有相似要求的种群之间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和空间,各方都力求拟制对方,种间竞争的结果,一是一方取得优势,而另一方受到拟制甚至被消灭;二是两个物种占据不同的空间、吃不同的食物或其他生态习性上的分隔,这些统称生态分离。两个物种都可存在,形成一种共存的平衡局面。两个种群间的需求越相似,竞争就越激烈。耐性定律:对具体生物来说,各种生态因子都存在着一个生物学的上限和下限,它们之间的幅度就是该种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所包含的内容:1)同一种生物对各种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对一个因子耐性范围很广,而对另一因子的耐性范围可能很窄。2)不同种生物对同一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3)同一生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不同。4)由于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当某个生态因子不是处在适宜状态时,则生物对其他一些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会缩小。5)同一生物的不同品种,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对多个生态因子会形成有差异的耐性范围,即产生生态型的分化。农业生物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调节气候,增加雨量
3、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4、净化空气,防治污染
5、降低噪音,美化大地
6、提供燃料,增加肥源
农业生态系统中辅助能的使用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培育和使用优良农业生物品种,提高产量与品质等;
2、开展农业生态工程建设,为农业生物创造良好的物理环境;
3、使用农机具,投高劳动生产率;
4、使用化肥、农药等,创造有利于农业生物生长的内外环境;
5、使用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科技投入,促进农业资源的高效和可持续利用。
高辅助能投入“石油农业”的困境:
1、过度依赖化石染料
2、食品安全问题3大气污染
4、水质恶化
5、土壤退化
6、农区生物多样性较少,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削弱
初级生产:是指自养生物利用无机环境中的能量进行同化作用,在生态系统中首次把环境的能量转化成有机体化学能,并储存起来的过程
初级生产者:又称自养生物,包括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细菌等。
生物量:是指某一时刻调查时单位面积上积存的有机物质(kg/m2)。以鲜重(FW)或干重(DW)表示。全球初级生产量概况及分布特点:1.陆地比水域的初级生产量大。2.陆地初级生产量有随纬度增加
逐渐降低的趋势3.海洋初级生产量由河口湾向大陆架和大洋区逐渐降低
4.水体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生产量垂直变化5.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随群落的演替而变化 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直接收获法、黑白瓶法、二氧化碳测定法、同位素标记法、叶绿素测定法、原料消耗测定法
作物生产力的估算模型:作物生产力的估算可以提供作物的理论产量,定量地表达在一定气候、土壤及农业技术水平下作物可能达到的生产能力,预测农业发展前景,为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和农业政策提供依据;同时,还有助于揭示作物生育规律、产量形成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机制,是定量分析资源利用程度、生产潜力、产量限制因素等的有效手段。(光能、光温、气候、土地生产力)
次级生产:生态系统消费者、分解者利用初级生产产物进行的同化、生长发育、繁衍后代的过程。
作用:1转化农副产品,提高利用价值.2、生产动物蛋白质,改善膳食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促进物质循环,增强生态系统功能。
4、提高农副产品经济价值。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特点:1.生态系统始终伴随着能量的流动与转化。2.生态系统中的能流具有单向性。3.能量的质量在能流过程中不断提高。
农业生产能量转化效率的影响因子和提高途径:
影响因子:1.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是由生物及其环境两方面因素决定的。2.次级生产
力既受遗传特性和群落中的组合特征制约,也受食物来源及种类、物理环境等的影响。3.农业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力,直接受次级生产者的生物种性、生产方式、养殖技术、养殖环境所制约。针对我国的实际,次级生产力的提高途径:1.调整种植业结构,建立“粮、经、饲”三元生产体系,增加饲料来源,开发草山草坡,发展氨化秸秆养畜。全面使用配合饲料,提高饲料转化率。
2.培育、改良和推广优良畜禽渔品种,不断提高良种推广率,全面提高农业次级生产力。
3.适度集约养殖,加强畜禽渔环境控制及设施工程建设,减少维持能和其他消耗。
4.推广畜禽渔结合、种类加配套的综合养殖模式,充分利用各种农副产品和废弃物。
信息流:以物理形态、化学形态及生物形态出现的自然信息以及以图像、数据、文字、语言等形式出现的人工信息都有一个产生、传输、接收的过程,这样的信息传输转化过程称为信息流
生态系统信息的基本特征1.生态系统的信息多样性2.信息通讯的复杂性3.信息类型多、贮存量大
人工信息:包括人类模仿自然、用于控制生物的信息和人类采集并供人类分析判断的信息。
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提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耗散系统通过与外界的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流,会出现一种自组织现象,各组分产生协同作用,系统从无序变有序,系统熵不断减少。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层次: 第一层次:从自然生态系统继承的非中心式调控机制第二层次:直接操作农业生态系统的农民或经营者充当调控中心的人工直接控制。
第三层次:社会间接调控。
地质大循环:物质和元素经生物体的吸收作用,从环境进入有机体内,然后生物以死体、残体、排泄物等形式返回环境,进入五大自然圈的循环。
特点:时间长、范围广,影响面广,具有全球性质,是闭合性循环。
生物小循环:是指环境中元素经生物体吸收,在生命系统中被相继利用,然后经分解者分解成无机态进入环境,再次为生产者吸收利用。
特点:在一个系统内进行,范围小、时间短、速度快,是开放式的循环。
地球碳循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碳水化合物,构成全球的初级生产。通过食物链,碳水化合物经过动物的消化和吸收转化为动物的次级生产。动物和植物同化的碳,一部分通过其呼吸作用返回到大气之中,另一部分通过动物排泄物或以动植物残体的形式回到环境中。环境中的这部分碳最终被微生物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回到大气,成为可被植物再利用的状态。
2.地质大循环过程:一部分生物残体在地层中形成碳酸盐,沉积于海底,形成新的岩石,使这一部分碳较长时间储存在地层中,暂时退出碳循环。在地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碳酸盐矿物中的一部分碳又重新返回到大气层,参加生态系统的物质再循环。
温室气体:CO2、CH4、N2O、臭氧、氟里昂以及水汽。
温室效应:1.对农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2.对作物品质的影响3.对农作物水分有效性的影响4.对土壤肥力的影响5.对农业病虫草害的影响6.对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 7.对农业耕作制度的影响8.对畜牧业的影响9.冰川融化和海平面升高对农业的影响
大气温室效应的原理: 宇宙中任何物体都辐射电磁波。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短。太阳表面温度约6000K,它发射的电磁波长很短,称为太阳短波辐射。地面在接受太阳短波辐射而增温的同时,也时时刻刻向外辐射电磁波而冷却。地球发射的电磁波长因为温度较低而较长,称为地面长波辐射。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在经过地球大气时的遭遇是不同的: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的,却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在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同时,它自己也向外辐射波长更长的长波辐射。其中向下到达地面的部分称为逆辐射。地面接受逆辐射后就会升温,或者说大气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硝化作用:指氨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为硝酸的过程。
反硝化作用:脱氮作用。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释放出N2或N2O的过程。
氮循环:氮的固定、生物体内有机氮的合成、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等几个重要过程。人类对氮循环的干扰:1.氮氧化物废气排放2.氮肥施用及氮素的损失
氮污染问题:1.水体富营养化问题2.农作物品质与硝酸盐超标问题3.温室效应问题4.大气氮沉降与酸雨问题5.臭氧层破坏问题6.降低土壤质量问题
提高农田氮素利用效率的措施:1.大力推广包括生物固氮的耕作制度2.推广应用环境友好的新型氮肥肥料3.改进氮肥施用方法4.加强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氮素循环利用
水循环过程:水循环三个基本环节:降水(P)、蒸发(E)、径流(R)。水在生物圈的循环从水域开始,再回到水域。1)水域中的水受太阳辐射而蒸发(E)进入大气2)大气中的水汽随气压变化而流动,并聚集为云3)云以雨、雪、雾等形式降落到地球表面4)到达地表面的水,一部分直接形成地表面径流进入江河,汇入海洋。一部分渗入土壤内部:大部分通过地下径流而进入海洋,接近土壤部分为植物吸收。5)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蒸腾散失到大气中,只有小部分为光合作用同化形成有机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机物质在生态系统中最终被生物分解并返回环境。
原因:外因:水的重力梯度(R)和太阳辐射内因:其相变――P和E
田间灌溉节水:喷灌、滴灌、微灌、膜上灌、间歇灌;
农艺节水:节水栽培、地面覆盖、抗旱耕作、采用化学制剂等。
提高钾利用效率:1.尽量将作物秸秆还田寄施用草木灰,以保持土壤中钾素平衡和供应作物钾素营养需要2.施用有机肥、种养绿肥3.因地制宜,改变钾肥的施用方法,合理施用化学钾肥和矿物钾肥。4.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建设,合理灌溉,提倡测土配方施肥,平衡施肥
食物链的浓缩作用:有毒物质沿食物链各营养级传递时,在生物体内的残留浓度不断升高,愈是处在高营养级的生物,其体内有毒物质的残留浓度愈高的现象。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组分在空间、时间上的配置及组分间的能物流的联系。包括生物组分的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食物链结构,以及这些生物组分与环境组分构成的格局。农业生态系统的物种结构的设计原则
1、以一种生物为主的原则
2、正确分析竞争与互补关系
3、增加初级生产者,提高光能利用率
4、注意社会经济因素
大农业定义:是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及其延伸的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等密切联
系协同作用的耦合体,各产业间的相互作用及结构的整体性是建立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基础。
发展模式:是在同一土地管理单元上,立体种植,横向延伸,建设农林牧副渔一体化。
生态交错带:在景观中不同斑块连接之处的交错区域为生态交错带。
边缘效应 :在生态交错带中,由于生态环境的过渡性,不同斑块间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换频繁,生物种类繁多,生产力较高。
杜能圈层:1)自由农作圈:紧靠城市,蔬菜、牛奶、鲜花。2)林业圈:生产林木,用量大3)轮作农业圈:马铃薯4)谷物农作圈:经营比较粗放5)三圃农作圈:谷物-牧草-休闲6)畜牧圈:以牲畜及乳制品供应市场7)以休闲、狩猎为主的灌木林带。
农业区位理论:1.生产集约度理论:越靠近中心城镇,生产集约程度越高。如果用单位土地投入的劳动力来衡量生产的集约程度,则越靠近中心城镇,单位土地投入的劳动力越多。2.生产结构理论:易腐烂变质、不耐贮藏和单位重量价格低的农产品在靠近城市的区域生产,反之亦然。3.生态经济区域理论:在经济高度发达阶段,交通、运输、保鲜、贮存、加工能力加强,销售网络健全,商品信息流通,相对自然环境引起的产量差异来说,运费的相对重要性下降,这样,逐步在最有利的自然条件下,按市场需求形成规模的专业化生产区域。垂直结构:又称为立体结构,是指农业生物之间在空间垂直方向上的配置组合,即在一定单位面积的土地(或水域区域)上,根据自然资源的特点和不同农业生物的特征、特性,在垂直方向上建立由多物种共存、多层次配置、多级质能循环利用的立体种植、养殖等生态系统 优点:从而高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增进土壤肥力,减少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物质产量,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农林系统:是指同一土地单元内将农作物生产与林业和畜牧业生产同时或交替地结合起来,使得土地总生产力得以提高的持续性土地经营系统。
优点:
1、是一种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和综合生产途径;
2、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自然环境条件;
3、有助于减缓人们对珍稀自然资源的破坏速度。
食物链:是指生物成员间通过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所联系起来的链状结构
食物链加环作用:1)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提高农副产品的利用率。3)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和转化率
遵循的原则:1.食物链加环并非越长越好,关键是要尽早从链中获取更多的产品2.食物链加环要讲究综合效益。
生态平衡: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适应所维持着的一种协调状态。
生态重建:指当生态平衡失调时,为了防止系统的逆向演变,人们根据生态失调的特征,通过相应的有目的地调节和控制,使已被破坏的生态平衡得到恢复,并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以建立起新的生态平衡。
生态补偿:指人们从利用资源所得到的经济收益中,提取一部分资金,并以物质和能量的方式归还生态系统,以维持其结构与功能的动态平衡
农业生态系统评价步骤:1)系统分析待评农业生态系统现状2)确定评价项目、评价目标与方案
3)调研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分析4)选择评价指标与方法5)综合分析与评判6)实施--反馈--再评价 生态农业: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步骤,因地制宜的设计、组装、调控和管理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
特点:1.强调以提高第一性生产力作为活化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前提,为此不但不排除,而且积极应用新技术和合理投入。2.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通过生态规划与生态技术实现扬长避短和系统优化、“接口”强化,而不仅仅局限于提高单一作物产量或单一产业。3,部分实现稀缺资源的替代和弥补,一方面充分挖掘系统内部资源潜力,另一方高效利用购买型农业投入。4.通过改善各种结构,在不增加其他投入的情况下提高农业综合效益。5.通过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统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农业效益,降低成本,为农村大量过剩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维护农民积极性。6.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林草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和污染,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等。
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目标的原因:1.确保失误安全,消除饥饿2.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消除贫困3.保护和改善资源环境,实现资源永续利用。
节水农业:提高用水有效性的农业,是水、土、作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系统工程。
有机农业:按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中的一种农业生产标准。
第二篇:浙江农林大学生态学考试
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连续增长模型):随着资源的消耗,种群增长率变慢,并趋向停止,因此,自然种群常呈逻辑斯谛增长。体现在增长曲线上为“S”型。种群停止增长处的种群大小通常称“环境容纳量”或K,即环境能维持的特定种群的个体数量。种群增长可以用逻辑斯谛模型描述。
模型前提条件:增长率变化:有限环境,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值,即环境容纳量K;世代重叠;密度与增长率关系是随种群的密度增加,种群的增长率所受的影响逐渐地、按比例地增加。数学模型: dN/dt=r N(1-N/K)(微分式)模型行为:该曲线在N=K/2处有一个拐点,在拐点上,dN/dt最大,在拐点前,dN/dt 随种群增加而上升,在拐点后,dN/dt随种群增加而下降,因此,曲线可划分为:①开始期(潜伏期)(N→0),②加速期(N→K/2),③转折期(N=K/2),④减速期(N→K),⑤饱和期(N=K)
指数增长与逻辑斯谛增长之间的关系
逻辑斯蒂方程和无限环境中种群的指数增长微分方程相比,增加了修正项(K-N)/K,也称为剩余空间或增长力可实现程度。
(K-N)/K也是逻辑斯蒂系数,它的生物学含义是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大,最大环境容纳量中种群尚未利用的剩余空间,实际上也是环境压力的度量。当(K-N)>0时,种群增长;当(K-N)<0时,种群个体数目减少;当(K-N)=0时,种群大小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可见,逻辑斯蒂系数对种群数量变化有一种制约作用,使种群数量总是趋向于环境负荷量,形成一种S形的增长曲线。
对逻辑斯谛增长模型的评价
虽然野外种群增长的数据比较少和比较粗糙,但是它们足以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种群在短期中能表现出逻辑斯谛增长,甚至指数型增长,这主要表现在生活史比较单纯的种类。例如,将动物引入新栖息地或处于最有利的季节等情况下。
在逻辑斯谛增长以后,种群稳定在K值不变,对这方面,没有充分的证据。自然情况复杂多变,“J”、“S”型为典型增长,中间有过渡型。
但是,重要的是这两种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所提供的有关种群增长的某些机制。
逻辑斯谛模型考虑的是各种动物本身所特有的种群增长率r和由于种群密度增加,带来的降低种群增长率的反馈作用力(K-N/K)。逻辑斯谛模型本身包含着这样的假定:密度增加对于增长率减低的作用是立即发生的,没有任何时滞,多数自然界的种群是难以符合于这个假定的。
分解:是有机物质逐步降解过程,将有机物还原为无机物,释放能量。理论意义:建立和维持全球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通过死亡物质的分解,使营养物质再循环,给生产者提供营养物质;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稳定和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为碎屑食物链以后各级生物生产食物;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改造地球表面惰性物质。实践意义:粪便处理;污水处理
物质循环的一般特征①物质循环不同于能量流动,前者在生态系统中的运动是循环的②生物地化循环可以用库和流通率两个概念来描述。库是由存在于生态系统某些生物或非生物成分中一定数量的某种化学物质所构成的,可分为贮存库和交换库。前者的特点是库容量大,元素在库中滞留的时间长,流动速率小,多属于非生物成分;交换库则容量较小,元素滞留的时间短,流速较大。物质在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和单位时间的移动量称流通率。③生物地化循环在受人类干扰以前一般是处于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④元素和难分解的化合物常发生生物积累、生物浓缩和生物放大现象。
群落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不群落中各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群落具有自己的内部环境;具有一定的结构;一定的动态特征;一定的分布范围;具有边界特征;群落中各物种不具有同等的群落学重要性
物种丰富度模型对影响群落因素的讨论
竞争对群落结构的影响:对于竞争占重要作用的群落,资源可能被利用得更加完全。物种丰富度将取决于有效资源范围的大小(a),种特化程度的高低(b), 以及生态位重叠的程度(c)。
捕食对群落结构的影响:捕食者可能消灭某些猎物物种,群落因而出现未充分利用的资源,使饱和度小,种数少(d);捕食者使一些种的数量长久低于环境容纳量,降低了种间竞争程度,允许更多的生态位重叠,更多的物种共存(c)。
岛屿化影响:岛屿代表一种“发育不全”的群落,面积小,资源范围小(a);面积小,种被消灭的风险大,反映在群落饱和度低(d);能在岛上生活的种可能尚未迁入岛中(d)。
解释多样性梯度的学说 进化时间学说:热带群落比较古老,进化时间较长,并且在地质年代中环境条件稳定,很少遭受灾害性气候变化,所以群落的多样性较高。而温带和极地群落从地质年代比较年轻,遭受灾难性气候变化较多,所以多样性较低。生态时间学说:考虑时间尺度更短,认为物种的分布区的扩大也需要一定时间。因此物种从多样性高的热带扩展到多样性低的温带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畅通的道路,但由于障碍的存在,温带地区物种相对而言未充分饱和。空间异质性学说:物理环境越复杂,则空间异质性越高,提供的生境类型越多,动植物群落的复杂性也越高,物种多样性也越大。气候稳定学说:在生物进化的地质年代中,地球唯有热带的气候是最稳定的,所以通过自然选择,那里出现了大量狭生态位和特化的种类,故物种多样性高。而在高纬地区,由于气候不稳定,自然选择有利于广适应性的生物,所以多样性小于低纬。竞争学说:在环境严酷的地区,自然选择主要受物理因素控制,但在气候温和而稳定的热带地区,生物之间的竞争则成为进化和生态位分化的主要动力。由于生态位分化,热带动植物要求的生境很狭隘,食性也较特化。生态位重叠多,因此热带动植物较温带常具有更精细的适应性。捕食学说:热带捕食者多,捕食者将被捕食者的种群数量压到较低水平,从而减轻了被食者的种间竞争。竞争的减弱允许更多的被食者种的生存。较丰富的种数又支持更多的捕食者种类,因此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生产力学说:如果其他条件相等,群落的生产力越高,生产的食物越多,通过食物网的能流量越大,物种多样性就越高。
集合种群:局域种群通过某种程度的个体迁移而连接在一起的区域种群,也有人将集合种群称为一个种群的种群。
意义:①其重要应用是作出预测。其中一些预测对景观管理和自然保护有很大的潜在使用价值。如Levins建立集合种群模型就是为解决大范围的害虫防治问题。根据种群多度将随局域种群灭绝率的瞬间变异度的增加而减少的结果,他建议害虫防治措施应在充分大的范围同步使用。②该理论在保护生物学中主要涉及环境破碎话的种群动态和遗传进化的结局,以及自然保护区的设计原理。许多以前是连续分布的种由于生境的破碎化而转变为集合种群,研究这些种的动态可以提出适当的管理方法保证不灭绝。③保护计划是建立一个大的保护区还是建立几个相互联系的小的保护区的争论,其关键是集合种群的问题。当我们保护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一个或者几个种,而是整体上考虑物种多样性时则必须考虑集合群落的问题。
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群落演替理论
退耕还林理论。退耕还林: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而言,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地耕地有计划步骤地停止耕作,按照适度植树原则,因地制宜造林,恢复森林植被。主要内容:坡耕地退耕还林,荒地造林。目的: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防沙治沙,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总原则:春季至夏初降雨量400mm以上地区以还林为主,以下的以还草为主;符合当地的天然植被分布、生长发育规律;符合自然生态进展演替规律;符合调整当地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需要;符合市场发展过滤,建立超前长久的产业经济,即建立自然-经济-社会符合系统。
生态演替理论。理论基础。根据演替现象预测群落未来,掌握其动向,使之朝着人类的方向发展自然植被在干扰阀内,受损的植被会借助自身或者外界输入的物质能量进行演替,这是生态系统演替及其功能理论,通过干扰使其受损植被恢复的宏观行为在理论上完全可行,且具有划时代意义。
退耕还林的途径。根据演替理论,若对于山区大面积区域退耕还林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对于生境优越的地区将暂时利用自然自身的力量,在排除人类活动干扰的情况下封山育林,利用原生演替进行植被恢复,待到条件允许将原生演替和人为干扰(植树造林)结合,加速植被恢复。对于条件较差的区域将以植树造林为主,在严禁认为破坏的情况下可以加速其生态恢复。不同情况具体分析,有机结合。
2.热带雨林特点:
(1)种类组成特别丰富,大部分都是高大乔木。(2)群落结构复杂,树冠不齐,分层不明显。(3)藤本植物及附生植物极丰富,在阴暗的林下地表草本层并不茂密。在明亮地带草本较茂盛。
(4)树干高大挺直,分枝小,树皮光滑,常具板状根和支柱根。
(5)茎花现象(即花生在无叶木质茎上)很常见。(6)寄生植物很普遍。
(7)热带雨林的植物终年生长发育。3.世界分布:世界上的热带雨林分成三大群系类型,即印度马来雨林群系、非洲雨林群系和美洲雨林群系。
能量流动的特点:①几乎每一类生态系统,由初级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其主要流经的途径是分解者亚系统②只有以浮游生物为优势的水生群落活食的消费者亚系统在能流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其同化效率也比较高;但由于异样性的细菌密度很高,它们依赖于浮游植物细胞分泌的溶解状态有机物,所以消费死有机物的比例也在50%以上③对于河流和小池塘,由于大部分的能量来源于从陆地生态系统输入的死有机物,所以通过消费者亚系统的能量是很少的;在这方面,深海底栖群落因为无光合作用,能量主要来源于上层水体的“碎屑雨”也是类似情形。
中国植被的经度地带性:我国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受海洋季风和湿气流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依次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和极端干旱的气候。相应的植被:东部湿润森林区、中部半干旱草原区、西部内陆干旱荒漠区。。纬向地带性:东部湿润森林区自北向南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气候。植被:针叶落叶林-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亚热带含常绿成分的落叶阔叶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雨林;中国西部亚洲内陆腹地:北到南:温带半荒漠、荒漠带-暖温带荒漠带-高寒荒漠带-高原草原带-高原山地灌丛、草原带
合理密植:提高光合效率,进而提高光合产量,总光合与呼吸达最大;除草:通气,根呼吸促进矿物质吸收;施肥:提供养分;喷药:减少、排除竞争,减短食物链,使能量集中在庄家,使光合产物最大量往人们想的方向发展。
碳循环:大气中减小增加CO2的途径(6)土壤呼吸;人口呼吸;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生物质燃烧;化石燃料+水泥
人类直接影响:化石燃料燃烧、植物总光合生产 针对措施
第三篇:农业生态学复习资料总结
农业生态学复习资料总结
1.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
2.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3.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相互联系的诸要素的联合体。)
4.构成一个系统必须具备的3个条件:1.有两个以上的组分;2.组分之间有密切联系;3.能以整体方式共同完成一定的功能。
5.子系统:由系统内各组分自身构成的系统叫做子系统。
6.整合特性:系统能产生其组分或子系统所没有的功能,这种特性,通常称为系统的整合特性。
7.生态系统: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称为生态系统。
8.生态系统组成部分:环境组分:1.辐射、气体、水体、土体;生物组分:生产者、大型消费者、小型消费者。
9.农业生态系统:是特别地指以农业生物为主要组分、受人类调控、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生态系统。任务:1.揭示农业生态系统内外相互关系的基本规律;2.探讨最佳农业生态系统或生态农业模式;3.协调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0.耐性范围:各种生态因子都存在着一个生物学的上限和下限(或称阈值),它们之间的幅度就是该种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
11.生活型:由于环境对生物的限制作用,不同种的生物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会发生趋同适应,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
12.生态型: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可以遗传的类群,称为生态型。
13.生态位:生物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所表现的对特定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位置。
14.种群: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占据某一特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总和。
15.种群大小(种群密度):是指一定面积或容积内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种群的密度可以分为粗密度和生态密度。)
16.粗密度:(又称为天然密度)是指单位空间某个种的实际个体数量(或生物量)
17.生态密度:是指单位栖息空间某个种群的个体数量(或生物量)。
18.增长型种群:其年龄结构呈典型的金字塔形,种群中有大量的幼体和极少的老年个体,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19.稳定型种群:每一龄级的个体死亡数接近于进入该龄级的新个体数,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20.衰退型种群:种群中幼体比例较小,而老年个体比例较大,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趋于衰退甚至消失。
21.环境容纳量: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限的环境条件下,种群所能达到的稳定的最大数量(或最大密度),称为系统对该种群对的环境容纳量。
22.种群分布有3种类型:随机的,均匀的,聚集的(或成丛的)
23.生命表:又称为寿命表或死亡率表,它可用来综合评定种群各年龄组的死亡率和寿命,预测某一年龄组的个体能活多少年。
24.竞争:是指两个生物争夺同一对象而产生的对抗作用。分为:1.直接干涉型竞争和资源利用型竞争。
25.捕食:一个物种的成员取食另一个物种成员的现象。
26.寄生:一个钟(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寄主)的体内或体表,从而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的现象。
27.偏害作用:是指当两个物种在一起时,由于一个物种的存在,可以对另一物种起抑制作用,而自身却无影响。如植物化感作用。
28.偏利作用:又称单惠共生,是指相互作用的两个种群一方获利,而另一方则没什么影响。
29.原始合作:即两种生物在一起,彼此各有所获,但二者之间不存在依赖关系。
30.互利共生:是一种专性的,双方都有利并形成相互依赖和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流的共生关系。
31.化感作用:植物(包括微生物)通过向周围环境中释放化学物质,从而为临近植物(或微生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抑制或促进作用,这种影响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地。植物通过1.挥发;2.根分泌;3.雨水淋溶;4.残体分解4中途径释放化感作用。
32.植物的次生代谢物质对昆虫的行为作用分位3种:1.吸引;2.排斥;3.中性。
33.昆虫性信息素应用:1.大量诱捕害虫;2.干扰昆虫交配;3.用于虫情测报。
34.群落演替: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群落组成及其环境向一定方向产生有顺序的发展变化,称为群落演替。可分为原初演替和次生演替。
35.原初演替:是指在从未有过生物的裸地上开始的演替。
36.次生演替:则是在原有生物群落被破坏后的地段上进行的演替。
37.农业作物群落具有以下特点:1.能量上,净生产量较高;2.养分循环上开放,循环比例低,养分流通快;3.物种结构简单,趋于单一化;4.抗变稳定性差,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等。
38.协同进化:是指在中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下,不同种生物间相关性状在进化中得以形成和加强的过程。
39.库:物质在运动过程中被暂时固定、储存的场所称为“库”。
40.物质流:物质在库与库之间的转移运行称为流。
41.生物量:在某一特定观察时刻,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积存的有机物总量构成生物量。
42.周转率:是指系统达到稳定状态后,某一组分(库)中的物质在单位时间内所流出的量或流入的量占库存总量的分数值。
43.循环效率:循环物质与输入物质的比例称为循环效率。
44.物质循环可分为:1.水循环;2.气体循环;3.沉积物循环。
45.物种结构:是指农业生态系统或模式内农业生物种类的组成、数量及相互关系。
46.杜能的两个理论:1.生产集约理论;2.生产结构理论。
47.生产集约度理论:越靠近中心城镇,生产集约程度越高。
48.生产结构理论:易腐烂变质、不耐储藏和单位重量价格低的农产品在靠近城市的区域生产,反之亦然。
49.垂直结构:又称立体结构,是指农业生物之间在空间垂直方向上的配置组合。
50.食物链:生物成员之间通过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所联系起来的链状结构称为食物链,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的主要渠道。有1.捕食食物链2.寄生食物链3.腐食食物链。
51.延长食物链的方式主要有1.增加生产环(绿色食物)2.引入转化环(动物或微生物)3.引入抑制环(生物防治)
52.食物链加环的作用:1.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提高农副产品的利用率;3.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和转化率。
53.加环的主要类型:1.生产环;2.增益环;3.减耗环;4.复合环;5.加工环。
54.生态系统的辅助能:除太阳能外,通过自然补加或人工投入方式,对生态系统输入的其他形式能量,这些能量对生态系统的生物生长繁衍乃至食物链能量转化与传递起辅助作用。
55.生物质能:主要是指植物或其他被动物转化的排泄物等生物有机质储存的能量。
56.初级生产:是指自养生物利用无机环境中的能量进行同化作用,在生态系统中首次把环境的能量转化成有机体化学能,并储存起来的过程。
57.如何提高农业生产力:1.选育高光效的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2.保护农业环境,治理生态退化,改善农业生产的资源环境条件,建立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3.调控作物群体结构,尽早形成并尽量维持最佳的群体结构;4.改进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合理密植,实行间套种,提高栽培管理技术。
58.温室效应原理:地面接收逆辐射后就会升温,或者说大气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59.农业生态系统的资金流域能物流有两种关系:通过价格的耦联关系和相互独立的关系。
60.资源:是一定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下由人们发现的、可被利用的、有价值的物质以及无形的资本、技术和才智。
61.农业资源:是一种特定的资源,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所利用的有形投入和无形投入。可分为:1.自然资源;2.社会经济技术资源。
62.农业自然资源包括:1.农业气候资源;2.农业土地资源;3.农业水资源;4.农业生物资源。
11.试述农业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制约因素及其提高的途径。
答:制约因素:生物遗传特性决定的内部制约、生态环境决定的外部限制
提高途径:1)选育高光效的抗逆性很强的优良品种2)保护农业环境,治理生态退化,改善农业生产的资源环境条件,建立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3)调控作物群体结构,尽早形成并尽量维持最佳的群体结构4)改进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合理密植,实行间套种,提高栽培管理技术
12.如何合理利用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
答1)加强替代资源的开发2)节约使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加强像金属铁、铜这类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和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
1)直接限制收获量2)通过限制开发能力,间接限制收获量3)立法4)经济政策5)制定人口政策6)替代资源
第四篇:农业生态学
第一章 绪论
1.农业生态学产生与发展
.生态学的发展
.科学的发展与农业生态学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生态学
2.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系统及系统特性
.生态系统及特点
.农业生态系统
3.农业生态学的任务及研究方法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农业生态学的任务
.农业生态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第二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生物结构.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
(1)自然环境
(2)人工环境
(3)环境对生物的制约(提问)
最小因子规律(水桶原理)、耐性定律、生活型与生境
(4)生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
生态型、生态位
(5)生物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的种群
(1)种群结构
大小与密度、年龄结构与性比、出生率与死亡率、内禀增长率与环境容纳量
(2)种群的动态(图示)
生命表与生命曲线、种群的增长型(J 型与 S 型)
(3)种群间的相互作用
负相互作用(竞争、捕食、寄生)、正相互作用(偏利、原始合作、互利共生)、次生代谢产物的作用。
(4)种群的生活史对策(r、K 对策)
(5)种群的调节
密度制约(种间牵制和种内调节)、非密度制约、IPM.农业生态系统的群落
(1)群落的基本特征
(2)群落的结构
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时间结构、交错区与边缘效应
(3)群落的演替
演替的类型(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旱生演替与水生演替)
演替的发展趋势
利用演替原理建造农业群落
(4)协同进化
(5)群落的多样性与稳定性.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3)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
农业活动、特殊性、威胁因素、保护与开发利用
第三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结构.概述(1)生态系统结构的概念(举例子引出概念)(2)合理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标志2 .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
(1)农业生态景观与水平结构(图示)景观多样性、边缘效应与生态交错带、农户庭院经济
(2)自然条件对水平结构的影响 温度、水分
(3)农业区位和社会经济条件对水平结构的影响(图示)农业区位、杜能农业区位、生态经济区位 3 .农业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
(1)自然地理位置与垂直结构(图示)流域位置、地形变化(大地形和小地形)
(2)农田立体模式(先提问,再图示)农作物间作、稻田养鱼、稻萍鱼、农田种菇等(图示)(3)水体立体模式(先提问,再图示)鱼的分层放养、鱼牧结构
(4)养殖业立体模式(图示)分层立体养殖、林鱼鸭立体种养
(5)农林立体模式(图示)农林业系统;农林业模式(桐粮间作、枣粮间作、林胶茶、林药间作 4 .农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食物链(举例)
(2)食物链类型(图示、提问)捕食、腐食、寄生食物链
(3)食物链结构类型(图示)食物链加环作用、类型(生产环、增益环、减耗环、复合环、加工环等)、食物链的解列、食物链结构举例.农业生态系统的时间结构(1)作物套作(提问)(2)轮作、轮养(图示、提问)(3)农业生产模式的演替
第四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
(1)能的形态、度量、来源(提问:地球上能量主要来源于哪里)
(2)热力学第一定律
(3)热力学第二定律
(4)普里斯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初级生产的能量转化
(1)初级生产的能量平衡(图示)
(2)初级生产力的分布
地球表面的分布、我国状况、初级生产力的估算
(3)提高初级生产力的途径.次级生产的能量转化
(1)次级生产的能量平衡
(2)次级生产的作用
(3)次级生产的能量转化效率
(4)提高次级生产力的途径.生态系统中的辅助能
(1)生态系统中的辅助能(提问)
自然辅助能和人工辅助能(包括工业和生物辅助能)
(2)人工辅助能的作用
(3)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特征和转化效率.生态系统的能量关系
(1)生态系统的能流途径(图示)
(2)生态效率与生态金字塔(图示、提问).能量生态学上的生态系统类型
(1)生态系统类型
(2)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关系的调整方向
第五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物质循环的概念及物质循环的几种基本类型
(1)物质循环的概念(举上面的例子引出概念)
(2)物质循环的几种基本类型:水循环、气相型循环、沉积型循环
•水循环
(1)水贮量及分布(提问:水是从哪里来的)
(2)水循环过程: 文字加图示
(3)农田生态系统的水分平衡(文字加图示)
输入项:降水、灌溉、地下水上升
输出项:蒸发蒸腾、渗漏、排水
(4)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提问:目前水资源存在什么问题)
水资源短缺(文字加图示)
水污染(文字加图示)
(5)与人类活动有关的水循环问题
植被破坏;围湖造田;兴建大型水利工程(提问:修建水利工程的利与弊);过度开采地下水
(6)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分管理
扩大土壤水分库容;提高水分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先提问); 减少水体污染;加强水资源的跨流域管理.碳循环
(1)碳的 贮存库
大气圈、生物圈、土壤岩石圈、水圈(提问)
(2)碳循环过程
不同层次水平上(图示)
(3)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
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提问)
(4)温室效应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氮循环
(1)氮的 贮存库
大气圈、岩石圈(很少参与循环)
(2)氮 循环过程(图示、提问)
输入:生物固氮、工业固氮、高能固氮
输出:燃烧、挥发、反硝化、渗漏等
(3)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
亚硝酸盐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氮素利用效率低(提问)
(4)农业生态系统的氮素调控
合理施肥、灌溉、水土保持.磷循环
(1)磷的 贮存库
岩石土壤圈:主要是地壳
(2)磷 循环过程(图示、提问)
生物小循环和地质大循环
(3)农业生态系统的磷循环(提问)
输入:施肥、作物残体、大气沉降、灌溉
输出:作物收获、土壤流失及侵蚀、渗漏
(4)人类活动对磷循环的影响
磷矿开采、施肥、水土流失.农业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
(1)养分循环特点
(2)养分循环的一般模式(图示)
(3)农田生态系统养分的平衡(提问)
(4)农田养分循环的调节.污染物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
(1)有毒污染物在食物链的浓缩
(2)主要污染物的危害及其防治
重金属污染、农药污染、畜禽粪便污染、固体废物污染、饲料添加剂污染等
第六章 农业的资源与效益.农业资源
(1)农业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2)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
(3)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律
(1)自有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律
(2)公共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律.农业生态系统的效益
•农业的社会效益
农业就业与人口城市化、食物营养、农产品代用品、农业收成与社会稳定
(2)农业经济效益
收入递减规律、资源相互替代效益
(3)农业的生态效益
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沙化、盐碱化的原因与控制
(4)三大效益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与控制.农业生态系统的信息流动(例子引出)
(1)自然信息流(提问)
(2)人工信息流
(3)自然信息流和人工信息流的区别
(4)信息的量度(提问).农业生态系统的资金流
(1)资金流的基本构成(2)资金流与能物流的关系(提问)
耦联关系、单独的资金流、单独的能物流关系
(3)农业生产过程的经济外部性问题
成本外摊、收益外泄
(4)经济外部性的解决途径(讨论)
(5)高斯(Coase)理论 : 产权的确定.资源环境影响的经济核算
(1)资源定价
(2)资源分类
(3)资源定价的方法
(4)资产评价实例.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控制特点
(1)基本特点
中心式和非中心式调控
(2)自然调控:
程序调控、随动调控、最优调控、稳态调控
(3)人工直接调控
(4)社会间接调控
第八章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概念
(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来(提问)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自然属性、经济属性、社会属性和科技属性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谐性原则、协调性原则、需求性原则、安全性原则、高效性原则、参与性原则
(4)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行动.农业的历史发展阶段与现代农业发展思潮
(1)历史阶段
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替代农业
(2)发展思潮
农业现代化思潮、绿色革命思潮、自然农业思潮、可持续农业思潮.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农业
(1)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内容
(2)可持续农业的基本概念
(3)农业及农村的可持续发展(SARD).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及其建设
(1)环境与资源支持系统
(2)生产与管理支持系统
(3)经济与市场支持系统
(4)技术与信息支持系统
(5)政策与法律支持系统
(6)文化与伦理支持系统.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1)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
(2)可持续发展评价标准与方法
(3)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4)可持续发展测度方法.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
(1)关键技术体系
(2)高新技术创新体系
第九章 中国的生态农业.中国农业的发展阶段及面临的挑战
(1)世界农业发展的阶段
(2)中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中国生态农业的产生和发展
(1)中国生态农业的特点
(2)中国生态农业的目标
(3)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阶段
(4)中国生态农业的内涵.中国生态农业的模式
(1)不同区域的典型,模式
(2)模式的适用性及变化规律
以沼气和基塘系统为例
(3)环境梯度对农业模式的制约
气候土壤梯度、流域地形梯度、人口密度梯度、城乡经济梯度(4)传统模式向生态模式的转变.中国生态农业的技术
(1)特点
(2)技术体系
(3)农业技术的生态化改造.中国生态农业的组织管理
(1)组织管理体制
(2)政策法规
第五篇:《农业生态学》
《农业生态学》
一、选择题
1、农业生态系统的组分结构包括: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组分两类。
2、种群的营养特征包括:种群的空间分布、种群数量和种群的遗传三个方面。
3、种群的空间分布通常可分为均匀型、随机型和成群型三种类型。成群分布型中又包括成群随机型和成群均匀型。
4、种群的年龄结构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而种群的年龄组也分为幼龄组、中龄组和老龄组三个主要组别。
5、种群波动的主要因子:非密度制约和密度制约。
6、种群的增长的类型分为:几何级数增长、指数型增长和S型增长三种。
7、种群数量的年波动主要受物理环境、种群自身的生理因素两类因素的影响。
8、种群的空间动态主要包括:种群个体对空间的需要、空间结构、空间利用方式、扩散和迁移等四个方面。
9、扩散的方式包括迁出、迁入和迁移。
10、影响种群数量波动的原因有两类:非密度制约和密度制约。
11、相互作用可分为正相互作用和负相互作用两个类型。
12、正相互作用可其作用程度分为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原始协作三种类型;负相互作用包括:竞争、捕食和寄生等。
13、在温带的干旱地区,从山底到山顶植物分布依次为:干旱—荒漠带—荒漠化草原带—草原带—森林草原(或草甸草原)带—亚高山针叶林带—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带—冰雪带。
14、在热带地区,从山麓到山顶植物群落自下而上的垂直分布依次是:热带雨林带—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亚高山针叶林带—高山灌丛带—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冰雪带。
15、种群波动的调节有密度调节(种间调节、食物调节)、非密度调节、种内自动调节(行为调节、生理调节、遗传调节)三种。
16、生态系统的四大组成要素
是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17、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8、旱生演替系列是:地衣群落阶段、苔藓群落阶段、草本群落阶段、木本群落阶段。
19、水生演替序列是:自由漂浮植物阶段、沉水植物阶段、浮叶根生植物阶段、直立水生植物阶段、湿生草本植物阶段、木本植物阶段。
20、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生物群落破坏后的地段上进行的演替,最初发生是外界因素的作用所引起的。
21、系统结构的有序性具体表现在系统的边界和系统的层次两个方面。
22、系统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要有一定的量比关系。
23、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根据环境特性划分为: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
24、生态系统从其组分的性质可分为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组分两类。生物组分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25、非生物组分是指生命以外的环境部分,包括大气、水、土壤及一些有机物质。
26、根据人类干预程度,生态系统划分为: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半自然生态系统。
27、光的生态作用具体表现在光质、光量(当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三个方面。
28、就植物而言,其生态型包括: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生物生态型。
29、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主要形态有日光能、化学能、热能和动能等几种;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只有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才起生物学作用。
30、到达地球表面的辐射是由24%的直射光,17%的来自云层的散射辐射,以及6%的来自天空的散射辐射组成。
31、辅助能是指人类在农业生产各方面活动中所投入的能量,包括生物能(如劳畜力、种苗、有机肥料等)和工业能(如化肥、农药、机械、燃料、油、电力)等。
32、食物链的基本类型有捕食
食物链、腐生食物链、寄生食物链三种。
33、生态金字塔有个体数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能量金字塔三种基本类型。
34、农业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主要包括农田、草地和林地生产。
35、次级生产包括:初级生产者以外的异养生物,包括消费者和分解者。
36、氮素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生物固氮、化学固氮。
37、氮素的损失主要有三个方面:挥发损失、氮的淋失、在水田中或土壤通气不良时,硝态氮受反硝化作用而变成游离氮,导致氮素损失。
38、在立体农业中运用的主要原理有:光合作用原理、物质循环转化原理、生物互补原理、气候生态学原理、生态位原理等。
39、立体农业的类型可分为平原型(林木或果树与作物间作、旱粮分带轮作、蔗田棚式蘑菇立体种植)、山地立体农业、水域立体农业(淡水立体养殖、浅海滩涂立体养殖、低湿地立体农业)。
40、农业资源根据其来源,一般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农业自然资源根据其性质,又可分为可更新资源(再生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非再生资源)。
41、农业资源的特性:整体性、地域性、变动性、多用性、数量的有限性和潜力的无限性。
42、生态失调结构上的标志:一级结构缺损(一级结构是指组成系统的一级成分,如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二级结构受损(二级结构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组分及其特征,如生物种类、种群数量及群落层次结构等)。
43、生态失调功能上的标志:能量流动受阻、物质循环中断。
44、水体污染源可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两大类。
45、农业生产的持续性包括:资源环境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等几个方面。
46、持续农业的三大目标是:保证食物供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增加农业收入,扩大农村的就业机会和脱贫致富、保护资源环境的永续性循环。
47、光照时间对植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日照长度对植物繁殖特性的影响、日照长度与植物分布和起源有关、日照长度对植物的休眠和地下贮藏器官形成的影响。
48、水对生态系统的作用:水是生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水对动植物数量和分布有重要影响、水对生物分类的作用。
49、微生物对土壤的作用:促进了成土作用、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能、提高了土壤质量、对土壤覆盖层的影响。
50、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的途径: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场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渔业资源、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51、水体污染对农作物的危害:污染物对农作物产量有影响、污染物可导致农产品品质降低。
52、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途径:自然调控机制(反馈机制、多元重复补偿)、人工调控机制(经营者的直接调控、社会的间接调控)。
53、系统分析的三个步骤:分析、评价、最优化方案的提出。
二、填空 1、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在其著作《有机体的普通形态学》中第一次正式提出生态学的概念,并将生态学定义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著名生态学家奥德姆(1917)所著的《生态学基础》一书。3、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列首次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4、1942年,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通过对美国(塞达茨·鲍格)湖泊生物量转移的定量研究,发表了《一个老年湖泊的食物链动态》一文,指出了生物量随食物链转移的规律,并提出了著名的“食物链”和“生态金字塔”理论。
5、种群由个体组成,但不等于个体的简单相加,这是因为各有机体之间存在着非独立性的交互作用,使其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有组织有结构的特性。
6、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形式,同时又是组成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
7、死亡率描述了种群个体的死亡情况,是种内个体衰减的数量,用D表示。同一出生率一样,死亡率分
为最低死亡率和实际死亡率或生态死亡率。
8、迁入和迁出也是种群变动的两个主要因子。
9、某些细菌、昆虫、鼠类的繁殖,基本上属于J增长型;一年生植物的干物质在某段时期内的增长也属于J增长型。多数生物的增殖,包括植物分蘖的增加、株高的增长基本上属于S型。
10、迁移和扩散常指种群内个体因某种原因从某分布区向外移动的现象。迁移和扩散是一种普遍的生物现象。
11、通常脊椎动物和种子植物属于κ对策生物;昆虫、细菌、藻类等属于γ对策生物。
12、群落中生物种的多样性,决定着群落的稳定性及生产力。
13、系统是指由相互依赖的若干组分结合在一起,完成特定功能,并朝特定目标发展的有机整体。
14、系统的基本特征:系统结构的有序性、系统的整体性、系统功能的整合性。15、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A.G.Tansley在他长期研究植物群落的基础上,总结了前人研究成果,首次得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
16、生态系统中的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四大组成要素,它们之间通过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相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复杂关系和执行一定功能的系统。
17、海洋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内最大、层次最厚的生态系统。
18、森林生态系统属于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亚系统。
19、光是保证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因子。光的生态作用具体表现在光质、光量(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三个方面。
20、谢尔福特耐定律:美国生态学家谢尔福特于1913年指出,一种生物能够存在与繁殖,要依赖一种综合环境的全部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和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该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该物种不能存在,甚至灭绝。这一概念为后人称之为谢氏耐性定律。在这一定律中把最低和最大量因子合并,把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下限或上限的因子都称为限制因子。
21、土壤动物是最重要的消费者和分解者。
22、生物的生态适应性是生物在生存竞争中为适合环境而形成的特定性状的一种表现。
2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的主要形态有日光能、化学能、热能和动能等几种。
24、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的最初能量来源于太阳。
25、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借助于“食物链”和“食物网”来实现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便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
26、食物链概念是1942年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在研究Cedar Bog 湖内生物种群能量流动规律时,由中国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浮游生物”得到启发而提出来的。
27、十分之一定律:是Lindman 在30年代末期对天然湖泊和实验室水族箱的研究中得到的,实际上是对食物链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的一个粗略定量的描述。
28、次级生产是指初级生产以外的有机体的生产,即消费者、分解者利用初级生产的有机物质进行同化作用,表现为自身的生长、繁殖和营养物质的储存。
29、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次级生产主要是指畜牧业和渔业生产。
30、生物地循环包括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两部分的内容。
31、氮素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
1、生物固氮,即通过豆科作物和其它固氮生物固定空气中的氮;
2、化学固氮,即通过化工厂将空气中的氮合成为氨,再进一步制成各种氮肥。
32、氮素的损失主要有三个方面:挥发损失,即由于有机质的燃烧分解或其它原因导致氨的挥发损失;氮的淋失,主要是硝态氮由于雨水淋洗而损失;在水田中或土壤通气不良时,硝态氮受反硝化作用而变成游离氮,导致氮素损失。
33、从化学氮肥的利用来看,要尽量减少氮素的挥发和流换,提高氮肥利用率。
34、磷肥的利用率低,主要原因是磷的固定作用,即水溶性磷在土壤中容易与钙、镁、铁、铝等结合形成难溶性磷化物。
35、化肥对环境的污染要分为对土壤、水体、大气等的污染,同时化肥的施用还会影响作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
36、富营养化是指营养物质的定集过程及其所引起的后果。它是一种自然过程,主要指氮、磷的富集。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来源有多条途径,农业用水、城市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排入,地面径流和地下水的渗漏等,都可能使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增加。
37、生物浓缩也称为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体从环境中吸收微量农药,并在生物体内积累的现象。
38、综合养殖生态工程最基本的特征是功能上的综合性。
39、石油、矿产等缺乏更新能力,或更新的周期太长,属不可更新资源。
40、我国生物种属繁多,群落类型多样,品种资源丰富,仅次于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
41、世界上栽培植物(农作物)中最主要的有90多种,我国有50多个种,其中水稻、大豆、粟、稷、荞麦、绿豆、赤豆等20种作物均起源于我国。
42、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顶级群落是群落发展到最稳定的阶段。
43、生态系统的一级结构是指组成系统的一级成分,如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
44、二级结构指生态系统中各组分及其特征,如生物种类、种群数量及群落层次结构等。
45、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和燃料燃烧过程中所排放的煤烟、粉尘及无机或有机化合物等造成大气污染,称为工业污染。
46、水体污染源分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两大类。自然污染源指自然界本身给水体造成的污染,如河流的上游,往往流着当地自然条件下溶解有有害元素(如Cl、Cu、F等)的水。由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污染即人为污染源。对水体造成较大危害的主要是人为污染源。人为污染源可分为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农业污染源。
47、自然农业是由日本人富岗正信提出的。
48、生态农业是由美国土壤学家威廉·奥伯特1971年提出的,并在欧美地区有一定的实践。
49、“持续农业”的概念最初在
美国出现。日本是世界粮食的最大进
口国,日本的“环保型持续农业”。50、80年代后期,卢良恕、刘巽浩等一批专家提出在中国实行“集约持续农业”的设想。
51、森林有“绿色水库”之称。
三、名词
1、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种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特定空间的同一物种(或有机体)的集合体。一个物种通常可以包括许多种群。
3、群落:生物群落是指生存于特定区域或生境内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
4、生态优势:在群落中地位、作用比较突出,具有主要控制权或“统治权”的种类或类群称为生态优势种。
5、物种多样性:指生物群落中种的丰富度。通常用香农-威纳指数和辛普森指数来度量。
6、多度:是指生物群落中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是一个数量上的比例。
7、生态位:是指生物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出来的对环境综合适应的特征,是一个生物在物种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地位。
8、群落演替: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出现了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发展的变化过程,称为生物群落演替。
9、顶级群落:演替群落结构的变化开始较快,随着演替的进行,变化速度慢而趋于稳定。群落演替系列最后达到稳定阶段,称为项极。演替最终形成的稳定群落,叫做顶级群落。
10、生态位分异:对环境资源的不同利用使得不同物种同时存在于同一地方,这种现象称为生态位分异。
1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生物组分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完成一定功能的统一体。
12、农业生态系统:是指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种群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的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
化和物质循环,并按人类的理想要求
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
13、自然生态系统:该系统中无人类的干预,系统的边界不很明显,但生物种群丰富、结构多样,系统的稳定性靠自然调控机制进行维持,系统的生产力较低。
14、人工生态系统:是指人类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人为建造的生态系统,包括城镇生态系统、宇宙飞船生态系统、人工气候模拟室等。
15、生态型: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生态环境和人工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生态型。
16、生活型:不同种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和人为培育环境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后形成的、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
17、生境:某一生物种群或生物群落,由于生态环境的约束,只能在某一特定区域中生存,则把该区域称为该生物种群或生物群落的生境。
18、环境:是作用于生物个体或群体的外界条件的总和,包括生物生存的空间以及维持其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与能量(即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
19、生态因子:在生态系统中一切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因子叫生态因子。
20、食物链:指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彼此联接起来的一个序列,组成一个整体,就像一条链索一样,这种链索关系就被称为食物链。
21、食物网:一种消费者同时取食多种食物,而同一食物又可被多种消费者取食,于是形成食物链之间交错纵横,彼此相连,构成一种网状结构,这就是食物网。
22、营养级:是指生物在食物链上所处的位置,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就称为一个营养级。
23、生态金字塔:是反映食物链中营养级之间数量及能量比例关系的一个图解模型。有个体数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能量金字塔三种基本类型。
24、初级生产:也称第一性生产,是指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积累能量的过程。
25、次级生产:是指初级生产以外的有机体的生产,即消费者、分解者利用初级生产的有机物质进行同化作用,表现为自身的生长、繁殖和营养物质的储存。
26、生物富集:也称生物浓缩,是指生物体从环境中吸收微量农药,并在生物体内积累的现象。
27、地质大循环:物质或元素经生物体的吸收作用,从环境进入生物有机体内,生物有机体再以死体、残体或排泄物形式将物质或元素返回环境,进入大气、水、岩石、土壤和生物五大自然圈层的循环。地质大循环时间长、范围广,是闭合式循环。
28、生物小循环:环境中的元素生物体吸收,在生态系统中被多层次利用,然后经过分解者的作用,再为生产者吸收、利用。生物小循环的时间短、范围小,是开放式的循环。
29、气相型循环:其贮存库在大气圈或水圈(海洋)中,即元素或化合物可以转化为气体形式,通过大气进行扩散,弥漫了陆地或海洋上空,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为植物重新利用,循环比较迅速,是比较完全的循环。
30、温室效应:除CO2外,大气中甲烷(CH4)和一氧化碳(CO)含量也不断增加。大气中CO2浓度上升的直接后果是全球变暖,即温室效应。
31、农业生态工程:又称农业系统优化设计,是对农业系统的结构、输入、输出及有关配套技术进行综合设计,将农业生态学知识应用于农业系统设计,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最佳配置,使改造的农业系统或重构的新农业系统总体达到最优目标,充分发挥最大潜力。
32、内因演替:在生物群落里,群落成员改变着群落内部环境,而改变了的内部环境反过来又改变着群落成员,这种循环往复的进程所引起的生物群浇演替,称为内因演替。
33、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生物群落破坏后的地段上进行的演替。最初发生是外界因素的作用所引起的。
34、原生演替:指的是从未有过任何生物的裸地上开始的演替。
35、生态平衡:指在一定时间
内,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适应所维持着的一种协调状态。
36、生态农业: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投入;经济上有生命力,有利于长远发展;并在环境方面、伦理道德方面及美学上能接受的小型农业。
37、可更新资源:可以连续使用或周期性地被补充更新的资源叫可更新资源。如太阳能、水、生物等资源。
38、不可更新资源:缺乏更新能力,或更新的周期太长的资源,称为不可更新资源,如石油、矿产等。
39、群落的水平结构:群落内由于环境因素在不同地点上的不均匀性和生物本身特性的差异,而在水平方向上分化形成不同的生物小型组合,称为群落的水平结构。
40、中国生态农业:是以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新建立起的一种把生态、经济、社会三种效益统一起来的、高效率的农业生产体系。
41、李比希最低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少量的食物的量。
四、简答、论述
1、农业生态学的主要任务及其发展趋势是什么:主要任务:运用农业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农业领域中的生态问题,探讨协调农业生态系统组分结构及其功能,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高效发展,是农业生态学的根本任务。发展趋势:从原始农业到传统农业,再逐步过渡到现代农业,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利用规模和数量不断加大。同时,由于愈来愈多的能量、物质投入到农业生态系统中,尽管其产出量也相应增多,但对资源和环境的一系列的负效应也随着而来,如能源和水资源的短缺、生态环境的破坏、污染加剧等资源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随着人口的进一步增长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些生态问题仍有加剧趋势。如何合理调控农业生态系统,协调生态—经济—技术之间的关系,是农业生态学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因此,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和应用也将越来越活跃。
2、种群增长有哪几种类型?其发生的条件是什么?有①种群的几何级数增长;(当种群的周期增长率λ>1时,种群增长;λ<1时,种
群下降;λ=0时,种群无繁殖现象,且在下一代灭亡=;②种群的指数增长;(瞬间增长率γ>0时,种群数量指数上升;γ=0时,种群数量不变;γ<0时,种群数量指数下降=③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N为种群数量,K为环境容量;当[K-N] >0时,种群增长;当[K-N] =0时,种群停止增长;当[K-N] <0时,种群数量下降=三种类型。
3、造成种群数量波动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有两类:①非密度制约(即与种群数量无关的因素,如温度、降水、食物来源等);②密度制约(一是种内竞争食物和领地,二是对于某些特殊生物种的增长,心理抑制起着重要的作用,三是捕食者与猎物之间的反馈控制作用)。环境的非密度制约引起种群密度的改变,有时是剧烈的,而密度的制约,使种群保持“稳定状态”,或使种群返回到稳定水平。
4、生物种间相互作用的类型有哪几种?
一、正相互作用:①互利共生;②偏利共生;③原始协作。
二、负相互作用:①竞争;②捕食与寄生;③化感作用。
5、群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①群落有一定的种类构成或称生物组合,具有一定的结构状况和一定的物质生产量;②群落有一定的相对一致的外貌;③群落有一个或几个生物种或类群为生物优势种,在群落中能大量控制能量流及对其它物种和环境起着强烈的影响作用;④群落存在时间和空间变化,表现为群落随环境梯度、时间演替、空间变化的地理分布特征;⑤群落有一定的营养结构和代谢方式。
6、何为生态位?生态位理论在农业上有什么意义和作用?①生态位是指生物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出来的对环境综合适应的特征,是一个生物在物种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地位。②作用和意义:生态位是客观存在的一个实体,它对研究群落中的种内与种间的生态关系十分重要,也是研究种群生态与群落生态的重要依据。生物的生态位既有理论上的基础生态位和现实中的实际生态位之分,又有空间和功能的双重含义。在农业生产中,人类应从分布、形态、行为、年龄、营养、时间、空间等多方面对农业生物的物种组成进行合理的组配,以期获得高的生态位效能,提高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人类可通过生态位的改变和开拓,以改变基础生态位或拓展潜在的生态位。
7、群落演替的含义是什么?描述其演替过程。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出现了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发展的变化过程,称为生物群落演替。过程:
一、原生演替系列:
(一)旱生演替系列:①地衣群落阶段;②苔藓群落阶段;③草本群落阶段;④木本群落阶段。
(二)水生演替系列:①自由漂浮植物阶段;②沉水植物阶段;③浮叶根生植物阶段;④直立水生植物阶段;⑤湿生草本植物阶段;⑥木本植物阶段。
二、次生演替:
(一)森林的采伐演替:①采伐迹地阶段;②小叶树种阶段;③云杉定居阶段;④云杉恢复阶段。
(二)草原的放牧演替。
8、生态系统与一般系统有什么不同?系统是指由相互依赖的若干组分结合在一起,完成特定功能,并朝特定目标发展的有机整体;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生物组分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完成一定功能的统一体。
9、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农业生态系统是一咱有人类参与并控制的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有很明显的区别。最大的区别在于农业生态系统开发度大,有大量的人工辅助能投入,这也是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较高和农业持续增产的重要保证。
10、农业生态系统有哪些特点?①受人类的控制;②农业生态系统的净生产力高;③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简化,自我稳定性能较差;④农业生态系统是开放性系统;⑤农业生态系统同时受自然与社会经济“双重”规律的制约;⑥农业生态系统有明显的区域性。
11、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是什么?
一、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①环境中的生态因子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一个因子的变化必将引起其它因子的相应变化;②生态因子对生物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③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具有主次之分;④生态因子对生
物的作用有直接和间接之分;⑤生态
因子的综合作用具有阶段性。
二、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①李比希最低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少量的食物的量。②谢尔福特耐性定律:一种生物能够存在与繁殖,要依赖一种综合环境的全部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和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该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该物种不能存在,甚至灭绝。
12、森林的主要生态效应有哪些?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②调节气候,增加雨量;③防风固沙,保护农田;④净化空气,防治污染;⑤降低噪音,美化大地;⑥提供燃料,增加肥料,有助于发展畜牧业和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中能源缺乏和生态平衡失调问题。
13、草原生物的生态作用:①牧草特别是豆科牧草,能改变良土壤;②牧草还能增强植被覆盖度,涵养水分,保持水土,固定流沙。
14、农业生态系统中主要能流途径有哪些?①太阳辐射的能量进入生态系统;②以植物有机体储存的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转化;③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外界输入及输出。
15、辅助能在农业生产中的主要作用:提高辅助能的投入水平,可以使农业产出持续增加,大量的人工辅助能投入,是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较高和农业持续增产的重要保证。
16、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主要类型有哪些?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营养物质循环。生物地化循环包括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两部分内容。根据物质在循环时所经历的路径不同,从整个生物圈的观点出发,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分为气态循环型和沉积循环型两类。
几种主要物质的生物地化循环:①碳循环;②水循环;③氮循环;④磷循环;⑤钾循环。
17、温室效应对农业生产有何利弊?它对于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如显著地改变全球气候,包括气温、降水量和极端气候模式的改变。①使现在的全球性的大气运动形式发生重大变异,直接后果是世界的降水区域发生大的变化,影响世界水资源的分布;②气候变暖会使海平面上升并危及到沿海地区的大城市、港口以及淹没一些国家和地区;③气候变暖会改变世界的粮食
生产体系,因为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的直接生态效应趋向增加生产率,但普遍的预测是可能减少全球的粮食;④气候变化容易使人类疾病流行,直接间接危害人类健康。
18、土壤有机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如何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养分平衡?
一、主要作用:①有机质是各种养分的载体;②为土壤微生物提供生活物质;③具有和硅酸盐同样的吸附阳离子的能力,有助于土壤中阳离子交换量的增加,又能与磷酸形成螯合物而提高磷肥肥效减少铁、铝对磷酸的固定;④能保蓄水分,提高土壤的抗旱能力;⑤抑制有害线虫的繁殖;⑥形成对作物生长有刺激作用的腐殖酸。
二、途径:①种植制度中合理安排归还率较高的作物及其类型;②建立合理的轮作制度;③农、林、牧结合,发展沼气,解决生活能源问题,促使秸秆还田;④农产品就地加工,提高物质的归还率。
19、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调控机制是什么?是从自然生态系统中继承下来的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的反馈调控、多元重复补偿稳态调控机制。如光温对作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昼夜节律对家畜家禽行为的调节作用;林木的自疏现象;功能组分冗余现象;反馈现象等多种自我调节机制。
20、农业生态系统的人工调控途径有哪些?
一、经营者的直接调控:①生境调控;②输入输出调控;③农业生物调控;④系统结构调控。
二、社会的间接调控:①财贸金融系统的间接调控;②工交通讯系统的间接调控;③科技文教系统的间接调控;④政法系统的间接调控。
21、什么是农业生态工程?并举几例说明。农业生态工程:又称农业系统优化设计,是对农业系统的结构、输入、输出及有关配套技术进行综合设计,将农业生态学知识应用于农业系统设计,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最佳配置,使改造的农业系统或重构的新农业系统总体达到最优目标,充分发挥最大潜力。例:立体农业(平原立体农业、山地立体农业、水域立体农业)、综合养殖、复合生态工程。
22、如何合理利用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①因地制宜发挥优势;②合理利用资源必须做到利用、改造和保护相结合;③综合开发、提高利用效率,充分发挥资源的综合效益。
23、为什么说生态平衡是相对的动态的?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总是向稳定状态(动态平衡)发展,它的组成、结构和能量、物质循环趋向于长时间地基本上保持一样。然而,由于它本身内部矛盾以及外界的、特别是人类活动的因素的影响,稳定状态总是很难达到,而是经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平衡是相对的,而动态是绝对的。
24、农田土壤污染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如何加以防治?
一、途径:①各种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以灌溉的形式进入土壤,进而污染土壤(水污染型);②土壤中的污染物来自被污染的大气(大气污染型);③地面堆积采矿废石、工业废渣时,其中的有害物通过大气扩散、降雨淋洗而污染周围农田土壤(固体废弃物污染型);④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如使用不当就造成土壤的残留污染,进而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农业污染型)。
二、防治:①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②提高土壤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③采用人工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25、中国生态农业的原理及主要技术是什么?
一、原理:①整体效应原理;②生态位原理;③食物链原理;④物质循环与再生原理;⑤生物种群相生相克原理;⑥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原理。
二、技术:
1、立体种植与立体种养技术;
2、有机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①畜禽粪便综合利用;②秸秆综合利用;
3、生物防治病、虫、草害技术:①利用轮作、间混作等种植方式控制;②通过收获和播种时间的调整可防止或减少病、虫、草害;③利用动物、微生物治虫、除草;④利用从生物有机体中提取的生物试剂替代农药防治病、虫、草害技术;
4、再生能源开发技术:①沼气发酵技术;②太阳能利用技术;③风能、地热能、电磁能利用技术;
5、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配合的生态治理技术。
26、为什么说“集约持续农业”是中国农业的方向?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物质投入水平,这是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②努力提高土地生产率,坚持精耕细作的优
良传统,高度集约地多维利用土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③将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各项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投入效益,并节约和保护资源;④把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放在重要位置,从宏观上有效地加以调控;⑤有效地控制环境退化,尤其要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抗灾能力,使农业持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