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与APS(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08:27: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ERP与APS》,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ERP与APS》。

第一篇:ERP与APS

攻克ERP真正技术瓶颈——精细化排程软件

公司:台湾天心软件山东分公司——青岛天心天思软件

电话:0532-86675239/86675259

ERP应该以生产为核心,这点是业界公认的。但如何以生产为核心?却极少有详细的论述。根本原因在于‘详细生产排程’这个技术瓶颈。

‘详细的生产排程’也可以说成是‘生产作业计划’,可谓关系重大。企业制定生产计划的过程一般分成两部分,首先是生成主生产计划,其次是根据主生产计划生成生产作业计划。要得到‘主生产计划’一般是从订单,部分企业是从市场预测,出一个生产数量,基本是管理者在进行决策,人的因素起绝对作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些行业或者企业的特别计算方法,需经过一些四则运算式的统计分析,ERP软件要做二次开发,但基本不存在技术难题。

但是,光有主生产计划是远远不够的。

一般说,生产作业计划越详细,它给出的信息越丰富、越有价值,相应计算起来也就越困难生产作业计划越粗略,越接近主生产计划,信息越少、价值就越低。企业总是希望自动得到尽可能详细的作业计划。但是ERP在这方面遇到了真正的技术瓶颈。就我们目前所见,几乎全部的ERP生产管理都是从四则运算的主生产计划入手,重点利用BOM解决MRP物料需求计划,之后再解决生产过程的记录和统计。恰恰在企业最需要的详细作业计划方面最薄弱、最无所作为。

如想证明一下这个现状,去考察一下上了ERP的企业,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该企业无论ERP软件搞得如何如火如荼,似乎都与生产调度人员无关。车间里或者生产线上的生产作业计划、生产过程的调度和管理仍然是在用最初最原始的那种老方式——多数时候是经验,有时候是感觉在起作用,加上少量的以EXCEL为工具的报表运算,虽老虽笨但是有效。ERP功能再强管得再宽似乎也管不到这里。结果,表面风风火火的ERP与企业最关键的运转过程发生了断层,从这个断层衍生出来的一大堆问题成为众家ERP难解之死结。最突出的一个:企业生产调度是要对企业最底层的生产资源——人员、设备、场地等,按照它

们的能力进行合理安排。但是上层的ERP无论干什么事情都不去考虑这些资源和它们的能力,或者假设生产能力无限,或者按照一个人为定义的瓶颈资源进行简单四则计算。这种关键矛盾由于ERP技术瓶颈的存在而无法解决,ERP的前景可谓是不容乐观。

那么,这到底有什么难的?为什么众多的名牌ERP企业都无法提供这种基本功能?ERP技术瓶颈到底在什么地方?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企业中直接干此工作的岗位——生产调度的职责说起。

一个企业的生产调度人员,首先是要对该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烂熟于心,也就是了解企业到底是怎么进行生产的,包括其中每个细节,这是当一个生产调度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同样的,ERP要想干同样的事情也必须达到同样的前提条件:清楚了解企业究竟是怎样进行生产的,每个细节都不能差!这对一个人来说可能并不算难,但对于一个ERP系统来说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有人称之为企业建模,这远不象建立BOM那么简单,其中涉及到的除了物料,还有工序、资源、时间、逻辑关系、技术参数、成本等等错综复杂的生产信息。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建模方式更是千差万别,这是第一个技术难点。

且不说离散生产模式的电子、汽车行业与流程生产模式的化工、制药行业在基本生产方式上的巨大区别,就算同属电子、汽车,或者同属制药、化工的不同企业,他们的生产方式在细节上仍然有很大的差别。一套ERP系统能以不变应万变统统接受这种差别吗?技术上很难!只好对每一个行业开发一个专用生产版本,这是必须的。但是行业版本到了企业里就能高枕无忧了吗?大的行业版本一般仍然无法满足行业内特定类别企业的细节差别,比如制药行业细分为‘制剂药’和‘原料药’,生产方式差别还是很大,需再开发更细分的小类别版本。可是同类别的不同企业还有自己的生产特性,针对不同企业的二次开发就类似于把企业的生产特征逐一写到程序中。且不说对生产系统的任何改动都要投入巨大人力,软件企业很难接受频繁和复杂的二次开发要求,更不用说企业生产过程一旦发生变化软件还是很难应对!

很多企业的生产流程每隔几天就会变,而软件商不可能每天都重写代码。应变方式只能是降低企业的要求——生产流程建模与实际近似、大概差不多就行了。关键是用户会不会满意?忙了半天还是用不起来,损失就太大了。所以,除了部分院校的理论研究者,目前国内ERP厂商还没有尝试迈过详细生产流程建模的这第一道门坎。

建立生产模型,让软件接受企业的详细生产过程,这的确很麻烦,但并非是无法完成的,真正的难点在于

下一步:根据模型和生产请求得到详细的作业计划,也就是详细生产排程。ERP的真正技术瓶颈就发生在这里。

详细生产排程的结果是‘生产作业计划’,是针对每个人员每个设备的生产资源的工作计划。作业计划必须满足在生产工艺上不能有半点差错。首先,工序之间必须满足特定的逻辑关系,以及要求某些工序必须连续、同时、或者间隔进行等等,这是对作业计划最基本的要求。其次,作业计划必须满足资源能力限制,一个资源在一个时间内只能干一件事情,生产作业计划中不能有资源冲突;最后,作业计划必须满足物料供应的限制,没有原材料不能开始生产。也就是说:作业计划必须同时满足多种复杂的约束条件。TOC约束理论早已有之,只是需要比较高级的算法和数学理论,在这方面需要进行长期投入才会有所收获。因此国内理论界对此的研究还很少。

有了按照TOC理论计算出来的计划,满足企业生产工艺要求是不是就行了?很遗憾,这还是差的很远。现在我们以一个假想例子来说明。

一个ERP生产调度系统,很顺利接受了某企业的全部生产细节,并计算出了一套生产作业计划,打印成一份给所有生产资源安排工作的作业计划。现在,由一个有经验的老调度师来决断这个ERP计划系统是不是可以用的,他将如何做?

首先,他会逐一检查每个工序的时间安排,看它们之间的次序和逻辑关系是不是符合企业生产工艺的逻辑关系要求;其次,他会观察这个计划中对每个资源的安排是不是合理,有没有一个时间干两个活这种冲突的情况发生;最后他要看在计划时间内物料能不能供应的上。这些都没有问题了,他必须承认:这个计划已经是一个‘可行’的计划了,也就是说,照此计划一定可以完成生产任务。

但是,还有一个关键的事情,老调度师根据自己习惯的做法,也手工制定了一个作业计划,他把这两个计划一对比,发现问题了。手工的计划可以8个小时完成全部工作,而计算机的计划需要9个小时。或者手工计划可以在8:00完成而计算机的计划要在9:00点完成。原因在于:计算机对某几个工序的顺序安排

虽然可行但是不合理,而老调度师根据长期经验早已清楚此时安排工序应该哪个先、哪个后、哪些并行比较好,结果可以得到更短时间完成的计划。这是一种优化安排,而计算机没有找到这种安排方法,所以计算机给出的是一个‘可行’的,但是‘不好’的计划!理想中计算机应自动计算出一个比手工计划更好更优化的排产方案结果,指导人如何工作。这样的软件才能体现出‘企业资源计划’的威力。否则,不能满足最优化排程的ERP在企业生产中还是无法代替手工。

这个例子凸现出了一个世界性的关键技术瓶颈:一个生产过程可能有无穷多种‘可行’的安排方式,但是必须从其中找出一个‘最优’的计划,即使不能达到最优,起码要比人的手工计划更优,这才是一套可用的生产排程软件,否则企业还是用不起来。

找出‘可行’计划的难度已经很大,找出‘优化’计划的难度更大。不仅要处理错综复杂的约束条件,还要从几乎无穷多种满足约束的可行方案中找到优化排程方案。怎样才能找到这种优化的计划?这是ERP系统共同面对的真正瓶颈问题,是世界性的技术难题。其中的关键在于算法,算法的基础是数学模型,特别是高级图论、离散数学与线性代数中的矢量矩阵技术。对此,国外已经作出了很多年的努力,其研究成果已形成了多个‘APS先进生产排程’产品,发展出了几十种先进生产排程算法,比较常用的如:启发式图搜索法、禁忌搜索法、神经网络优化、遗传算法等,这些算法各有优劣,可用在不同场合。目前不同的新的算法仍正在蓬勃发展中。

用一句话来形容APS的主要功能:可以自动给出满足多种约束条件、手工排程无法找到的、优化的排产方案。其实关键就是‘可行’和‘优化’这两个概念。这个说起来很简单的功能意义十分重大,主要体现在它可以给传统ERP带来以下几个关键的变化:

1)对企业来说,在不增加生产资源的情况下,通过最大限度发挥当前资源能力的方式实现了提高企业生产能力的目标。

2)APS排程的结果给出了精确的物料使用和产出的时间、品种、数量信息,用这些信息可以把很多相关企业或者分厂、车间联合在一起组成一个‘SCM供应链’系统,最大限度减少每个企业的库存量。

3)APS可以用来做为生产决策的依据,它的排程计算结果不光可以作为生产计划,还可以通过不断what if的‘试算’的方式为企业提供生产决策依据。

4)根据自动生成的作业计划还可以自动生成质检、成本、库存、采购、设备维护、销售、运输等计划。带

动企业各个不同管理模块围绕生产运转,改进这些模块的运转方式,大大提高这些模块的运转效率,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但是,APS系统的开发难度很大,需要融合最前沿数学理论和最先进管理理论,专业人才很少,投资见效很慢,在国外的价格非常昂贵。即使是世界性大ERP公司也很少独立投入力量研发,都是采购外插件直接引入相应功能。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除了个别公司外,基本停留在大学院校的实验室中。

ERP与APS的结合是ERP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与当前简单的BOM-MRP运算和进销存财务功能相比,APS占据了ERP的核心功能,有极深的技术含量,更是未来SCM系统的基础功能。拥有这种核心技术的ERP公司必然在市场竞争中占有极大优势。目前国外企业早已经是磨刀霍霍,未来数年内,美国、德国、日本、台湾软件公司开发的结合了APS核心功能的ERP软件就有可能以低廉价格进入国内市场,那时国内ERP软件公司将难有还手之力。

由于生产排程技术瓶颈的存在,中国ERP软件行业已经远远落后,除了致力于精益化生产管理解决方案的安达发公司外,绝大多数企业目前仍然停留在对BOM的低层次的完善和对进销存财务模块低水平重复开发上。由于一直拿不出足够的技术储备向瓶颈发起冲击,因此不重视基础技术储备的工作,甚至对目前状况视而不见;由于不重视基础技术的储备,所以更加无法解决瓶颈问题。目前这个恶性循环还在继续之中。从用友向台湾汉康大价钱买技术的挫折,以及神州数码引入鼎新生产模块的尴尬合作,国内ERP企业对此的无奈状态可见一斑。

第二篇:SCM、APS和ERP

SCM、APS和ERP 本文简要介绍与供应链管理相关的重要概念和国外在供应链管理领域的主流思想和做法。供应链管理SCM和其它单项管理软件如CRM等的发展对传统ERP系统提出了严重的挑战,本文试图说明它们之间既有功能重叠、又集成应用的关系。目前企业应用软件的发展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处在“春秋战国”时期,无论是应用企业还是软件供应商,都应谨慎地面对这种变化。

1. ERP的功能和缺陷

60年代开始,制造业企业逐步地广泛采用制造资源计划(MRP)软件进行库存、采购和财务的管理,编制和控制生产进度计划等繁重工作都依赖于MRP—MRPII—ERP的集成和精确的处理能力。ERP软件与管理人员的丰富经验相结合,至90年代中后期创造了ERP实践的辉煌时期。

在1998年以前,企业资源计划ERP被看作是采用数据库技术和专门的用户界面控制业务信息的企业系统,是面向整个企业的、统一的事物处理系统。ERP软件支持和加快定单的整个执行过程,使业务和生产过程管理实现数据共享和集成,实现事物处理自动化和对财务、制造和分销资源进行跟踪。企业实施ERP还意味着业务流程再造、改进企业的灵活性和提高应变的响应能力。

1.1 ERP无力承担企业之间的集成和协同

但是从80年代开始,一些重要的化学工业企业如BASF, DOW, Du Pont发现,单靠企业自身生产过程的优化、改进企业内部的管理所获得的收效变得越来越有限,开始分析为他们供应物料的上下游企业的活动。90年代,随着商品市场国际化和竞争加剧,形成了产品用户化和交付期多变的环境,某些大型制造企业改进管理的焦点转移到相关的独立企业之间的协调和企业外部的物流和信息流的集成和优化。

但ERP仅仅是当时多数企业应用的制造资源计划MRPII而已,推出ERP的术语是为了反映当时的系统比原来有所进步,如加强了按行业的解决方案和扩展了需求管理、产品构型、电子数据交换、现场服务等功能;以及它采用的是client/server结构、关系数据库和开放平台等新的计算机技术等。90年代中期,ERP虽然增强了与客户和供应商业务的交互和Internet能力,但无论在计划技术基础或功能方面都不具备协调多个企业间资源的观念和能力,ERP仍旧是面向企业内部的事物处理系统。

1.2 ERP计划模型落后

另一方面,众所周知,ERP的计划管理的模型仍然是MRPII,其编制计划的方法仍然采用MRP和MPS(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主生产计划)计算物料的需求、发布补充定单等。这种于60年代出现的用最朴素逻辑、在计算机帮助下按产品BOM和工艺流程逐级推演,得到了在一般平稳生产条件下可以应用的生产计划方法,流行了近40年。但是MRP方法存在着以下重要的弱点:

1. MRP算法假定提前期是已知的固定值; 2.系统要求固定的工艺路线;

3.仅仅根据交付周期或日期来安排生产的优先次序; 4.所有工作都是在假定无限能力的前提下进行;

5.重复计划过程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而相关计划的更改十分困难。另外,MRP极为贫乏的决策支持能力令制造企业的上层管理人员甚为不满。30多年来MRP的这些缺陷虽然不断有些技巧性的改进、虽然ERP系统在做生产计划时考虑了能力资源的约束,但仍旧是一种串行过程的校验处理,始终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在国际化多变的市场面前,MRP的上述缺点显得愈加突出,传统ERP的计划模型越来越不能适应企业变化的需求。对于行业领先的大企业和重要的国际化制造商,替代MRP和扩展ERP是势在必行的。直至90年代中期,寻求克服ERP缺点的努力开始有了成果,这就是高级计划与排产技术(Advanced Planning and Scheduling,APS)的实用化和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

2. 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

早在1982年著名的管理大师Oliver 和Webber就应用了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这术语。其后,通过在销售渠道研究(Channel Research)、协调与合作、在生产与分销网络中库存的分配与控制、生产计划层次等方面的研究给予扩大和完善,形成了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2.1 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供应链Supply Chain是用过程观对企业活动的一种描述,即企业从最初获取原材料到转换成最终产品、直至交付给最终用户的整个生产、销售过程是由若干“供”—“需”环节作有序链接的。供应链包括了在企业内、外制造产品和提供用户服务的增值链中的全部功能。因此,供应链涉及两个以上通过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关联在一起的法律上独立的组织。由于目前的企业往往是多产品的,供应链实际上是以自身企业为核心的全部增值过程(或活动)的网络。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则是对供应链所涉及组织的集成和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协同,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能力。简言之,供应链管理就是优化和改进供应链活动,供应链管理的对象是供应链的组织(企业)和它们之间的“流”;应用的方法是集成和协同;目标是满足用户需求最终是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能力。

2.2 供应链管理的理念

供应链是新的管理哲理的基础,认为从供应商到企业自身、到分销商、到最终用户之间的关系是合作、协同、信息共享、全程优化、相互利益的认同和共同赢利的。供应链的观点是对生产和销售活动的一种认识论,每个企业或组织的供应链或供应网络是客观存在的。应用供应链观点来分析生产—销售,就会发掘出企业过去不曾认识到的问题,应用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和软件就是对企业现有的供应链进行改造,使企业的增值流更流畅和更有效。供应链管理采用信息技术给包括交货运输、分销中心、工厂和原材料供应等各方面构成的日扩展的网络赋予自动的智能决策能力,引导供应和需求达到更加完美的平衡。按照这种模式,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都能利用最新和最好的相关信息来管理业务,实现产品从起点开始就以尽可能快地速度、最少的成本和更为完美的供需平衡流向客户的目标。

2.3 供应链管理软件

目前所说的供应链管理软件SCM则按照过程观进行供应链组织间的计划、安排进度表和供应链计划的执行与控制,着重于整个供应链和供应网络的优化以及贯穿于整个供应链计划的实现。好的SCM软件的供应商提供的套件包括了从定单输入到产品交付等并行于制造业务流程的全部业务过程,其中包括预测、供应链和生产计划、需求和分销管理、运输计划以及各种形式的业务智能。

一般SCM软件都由5个主要的模块组成:需求计划、生产计划和排序、分销计划、运输计划,和企业或供应链分析等。

1、需求计划模块:用统计工具、因果要素和层次分析等手段进行更为精确的预测。用包括Internet和协同引擎(collaboration engines)在内的通讯技术帮助生成企业间的最新和实时的协作预测。

2、生产计划和排序模块:分析企业内部和供应商生产设施的物料和能力的约束,编制满足物料和能力约束的生产进度计划,并且还可以按照给定条件进行优化。各软件供应商根据不同的生产环境应用不同的算法和技术,提供各有特色的软件。

3、分销计划模块:帮助管理分销中心并保证产品可订货、可盈利、能力可用。分销计划帮助企业分析原始信息。然后企业能够确定如何优化分销成本或者根据生产能力和成本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4、运输计划模块:帮助确定将产品送达客户的最好途径。运输计划模型的时标是短期的和战术的。运输计划模块对交付进行成组并充分利用运输能力。

5、企业或供应链分析:一般是一个整个企业或供应链的图图示模型,帮助企业从战略功能上对工厂和销售中心进行调整。有可能对贯穿整个供应链的一个或多个产品进行分析,注意和发掘到问题的症结。

2.4 供应链管理的技术基础

实现SCM有两大技术支柱:集成(Integration)和协同(Coordination)。而供应链的协同功能则以3项技术为基础:

1)现代的信息和通讯技术;

2)过程标定(基准)—以行业的最佳实践(Best Practices或 “best-in-class)企业的运行效果为基准模板(Benchmarking),实行供应链改造的后来者向这个模板看齐; 3)高级计划与排产技术(Advanced Planning and Scheduling,APS)。APS能够统一和协调企业间的长、中、近期的计划,是SCM的核心。

APS是支持SCM进行供应链各个环节之间的计划和协同的最主要的手段。没有APS,供应链管理就只能作为一种管理理念,而不可能成为计划和协同的工具,更不可能形成可推广的软件。

2.4.1 APS的发展

从上个世纪40年代以来,用数学方法进行精确计算来安排计划和生产进度表就一直是一个传统的研究课题。线性规划作为管理科学的基础,在管理理论的教科书中比比皆是。数十年来,学院派的学者对这个课题的研究乐此不疲。但是现实世界太复杂,理论与实际存在较大的距离,即便使用大型计算机,也未取得可行的应用。随着MRP方法的诞生,生产计划管理领域就形成了两种方法或两种计划思想的发展道路,存在着并行的两种编制生产计划哲理:MRP法和数学解析方法。

在80年代中期,从缩短计划运行时间开始的改进MRP的工作取得成效,有人开发了一种快速MRP的模拟技术。这种方法将生产作业模拟在独立计算机上的以常驻内存方式进行,脱离了当时占业务计算支配地位的主机,使制造企业完成生产计划排程只用几分钟而不是当时所公认的20多个小时。虽然当时的尝试并没有考虑计划的约束条件,但它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计划与排程方法的开端。著名的OPT发明人Eli Goldratt对 APS的发展有显著的功绩。优化生产技术OPT本身就是一种根据能力瓶颈的安排计划的哲理,后来他又继续发展成为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开始在离散制造业优化排序中应用,出现了第一批APS公司和基于常驻内存运行的交互式APS产品。1984年AT&T推出的 Karmarkar’ s 算法,成为线性规划突破性进展,以后几乎被所有现代LP解决方案所采用。90年代一些主要的化工企业开始选用APS供应商的产品。

其后,新的计划与排程系统开发商,其中许多人具有数学或运筹学高级学位,花费多年的心血,将线性规划等优化方法适用化,在更新一代计算机的支持下,创造出几乎能在瞬间生成优化计划的程序,使理论的数学解析的计划方法达到了实用程度。这些新的软件包被称为APS引擎(advanced planning and scheduling engines)。在MRP—ERP的鼎盛时期,新的计划解决方案—APS引擎的成熟,使生产计划方法的交替不可避免的发生了。ERP也出现了继续完善和扩充功能,及改变ERP的功能和性质这两种发展趋势。

2.4.2 APS的核心和技术特征

APS的核心是久经磨练的数学算法或解决方案。但APS所采用的并不是单一的技术,具体应用的算法(诸如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s、整数混合规划mixed-integer programming、推理heuristics、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模拟simulation等等),视需要解决问题的类型而定。APS从ERP系统下载数据到专用服务器上做常驻内存的处理,实现计划的反复运算或对可选方案进行评估,直至得到可行的或基本上可获利的计划或进度表。由于这些系统通常不存在数据库查询和存取的问题,APS的反复运算可以很快完成。

1、基于约束理论;

2、采用多种数学解析的优化算法;

3、采用脱离主服务器常驻内存运行的计算机技术。

2.4.3 APS支持SCM 由于APS是一种在资源约束前提下的优化技术,既可用于单个企业内部的短期的计划与排产,又可用于在已知条件下的长期预测和在企业间进行计划,成为改进和优化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有力工具,所以自APS成熟之日起,就将它的应用范围与供应链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只有概念缺少有效工具的供应链管理在APS的支持下,得到迅速发展。

目前的APS软件与供应链管理软件SCM融会在一起,在媒体和商务中,多数情况下被混为一谈。但是,我们还是认为,APS术语是专指APS引擎的。SCM软件包括了更多的算法和较完整的管理功能,如需求管理中的统计预测方法、ATP(Available To Promise)引擎、离散事件的模拟等。

供应链协会(Supply Chain Council)在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提到“供应链协会” 所起的重要的规范、指导、和推动作用。1996年第一季度,在PRTM(Pittiglio Rabin Todd & McGrath)和AMR(Advanced Manufacturing Research)等研究机构和Bayer、Compaq Computer、Lockheed Martin和Texas Instruments等69个企业的倡导下,成立了“供应链协会(Supply-Chain Council,SCC)。SCC是全球性的、成员单位联合的非赢利组织,为所有的企业和组织提供供应链改造的支持。目前SCC有700多个成员单位,包括企业、大学、咨询机构、政府部门,世界主要的制造、分销、零售企业,重要的ERP、SCM软件供应商都加入其中,成为供应链管理的广泛的行业组织。SCC与美国APICS和美国国家标准局(ANSI)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SCC的权威性和重要作用,新的成员单位以每月30个速度增加。2.4.4 供应链作业参考模型SCOR 供应链协会SCC的目标之一是开发一个跨行业的标准供应链参考模型(Supply 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model,SCOR),以帮助企业沟通供应链的研究成果、建立供应链的基本规范并影响下一代的SCM软件。1996年11月SCC发布了SCOR,2000年10月又升级至4.0版本。SCOR 为供应链改进提供一个集成的、启发式的方法模型,它的主要功能是:

1.提供一组理解供应链和快速建模的工具; 2.提供一组评价供应链的工具;

3.发布供应链的 最佳实践及其指标,作为供应链改造的追随目标; 4.SCOR模型提供评价企业外部供应链性能的手段; 5.实现最佳实践的软件工具。

虽然SCOR并不干涉具体SCM的算法模型,但它建立了SCM系统的整体框架和过程的细节。SCOR还将当前最重要的管理改进方法—业务流程再造BPR、基准(Benchmarking,用行业的先进企业的管理效能作为典型和比照标准)和最佳实践分析(Best Practices Analysis)集成在一起作为SCM实施的指导。有了SCOR就可以度量SCM软件的性能和应用企业的实施效果,这比当时的MRP/ERP缺少评价标准是一个重大的进步。

SCOR本身就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改进的方法论。比照这种做法,可以建立ERP、CRM、精益制造或其它管理思想的标准模型、实施方法、基准和评估标准。这种模型帮助应用企业少走弯路,规范软件供应商和咨询机构的行为和质量标准,是造福于整个制造行业的精益工程。

3.ERP受到挑战和它的前途 3.1 ·SCM与ERP功能范围的重叠

SCM的功能实现了事物处理、业务应用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再集成。SCM的能力覆盖了供应链计划过程的全部关键工作:生产计划和排程、供应链的需求计划和运输计划,成为整个供应链,包括供应商、多生产工厂和复杂的分销网络的计划工具。APS在用于作业进度排序或短期计划时,模型可以做得足够的详细;而用于长期规划时,APS模型可以根据总体资源和产品族进行长达数年的预测。换句话说,APS/SCM系统实际上完成了ERP的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计划或编制车间进度的工作。SCM的结果可能生成在客户服务、成本、产量或利润诸方面兼顾的、可行的解决方案。显然ERP和SCM两种系统的功能出现了重叠。

更为重要的是,APS在决策过程中考虑到包括了客户何供应商在内的整个供应链,APS的计划范围就扩展到企业之外;并且APS系统采用决策技术帮助企业解决许多复杂的问题。所谓决策技术是指固化在软件中的运算法则,用其对整个供应链的约束进行模拟分析,并找出最佳的计划或解决方案来。多数APS软件还加入了OLAP数据分析功能。

多数情况下,ERP系统成为了APS的信息源,为APS应用提供数据并接受APS处理的结果。

3.2 “单项优势”软件对ERP的挑战

目前对ERP进行挑战的并不仅仅是一个SCM系统,在90年代最后几年,还有客户关系管理CRM、电子采购e-Procurement,电子贸易e-Exchange等等新的管理概念和软件出现。人们将这些经过长时期的发展而推出的、在某一功能领域内集成的,既在某一个方面有优于ERP的特长,又有很强的独立性的软件称作为:“best-of-breed”应用软件,我们不妨称其为“单项优势”软件,这些软件的种类从APS,SCM到CRM和电子商务等等。“单项优势”软件供应商都是有拥有先进技术和竞争能力很强的独立软件供应商,这些软件以高技术奇货可居,价格居高不下。特别是他们出于重新分割市场的愿望,总在宣传替代ERP的舆论。于是出现了两类争议的问题:

1、对于应用企业来说,是否还要在ERP上投资?是选用SCM、CRM和其它“best-of-breed”软件,还是继续选用ERP软件?

2、对于ERP供应商来说,是否还应沿着扩展和改进ERP的功能来满足用户新的需求,继续对ERP进行投入,扩还是改弦换辙放弃ERP的发展呢?

这个问题无论是应用企业,还是软件供应商,这都是事关重大的。但制造软件供应商处在这三岔路口的抉择,则更是生死攸关。

3.3 ·APS与ERP的集成

APS与ERP的集成,或者说,给ERP装备APS引擎,或者APS使用ERP的数据的想法是很自然的,但必须解决很多难题。

从APS出发,目前系统毕竟不够大,信息也少,很难独立支持完成某项计算。企业现有的其它系统的数据也不够完整,因此与ERP的集成往往是迫不得已的。如在APS中的可供定货量的计算,就必须与工作定单管理、库存、BOM、工艺路线和采购系统相连接没有这些联系;APS进行计划模拟时,必须与ERP的车间管理、能力数据做实时的交互,单独使用APS会是很麻烦和不完善的,最终会导致系统崩溃。从ERP的立场出发,有些公司企图在成套ERP系统中用APS引擎来替代基于MRP的计划模块,来解决MRP的固有缺陷。

但是因为两种系统的设计是源于不同哲理。APS直接使用ERP的数据,是根本不可能的。有人形容这些措施如同人的心脏移植手术。计划模块MPS和MRP是ERP的心脏,心脏移植会引起“排异反应”。APS进入ERP系统也会引发信息系统的心脏病发作。在将ERP与APS集成时,必须仔细地进行对照数据结构的原始定义对ERP的数据结构做小心的更改。

尽管存在问题,无论是ERP供应商或者是APS供应商,大家还是这样作了。ERP的供应商都采用各自的策略在自己的产品中加入APS功能。如:或自行开发APS模块、或并购1个或多个APS供应商,将他们的产品改造装入ERP套件中;或与一个独立的APS供应商形成联盟关系,将其APS产品装入到ERP套件中来等等。

ERP供应商建立自己的APS模块形成APS与ERP的无缝集成是最好的方案。但是只有少数ERP供应商能够采取这种策略。主要因为这种开发既需要大量的投资有消耗时间。若干资料提到,开发APS系统需要有数学或运筹学的专门人才历经5年左右的时间。在时间就是金钱的竞争环境中,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途径。近2年来,几乎每个外国的ERP软件,无论是买的还是自己开发的,80%有了与之集成的APS引擎。如SAP 有了 SAP APO(Advanced Planning and Optimization), Baan 有BaanSCS(Supply Chain Solutions), Oracle 买了ILOG的产品, PeopleSoft 购买了Red Pepper,而JD Edwards 则买了Numetrix。最近专门供应航空和国防工业ERP软件的Western Data Systems(WDS)公司与Adexa? , Inc结成联盟为航空工业企业和MRO提供SCM的集成解决方案。ERP和APS正在融合在一起。

尽管理论上说APS、SCM也包括了CRM软件都能独立运行发挥作用,但真正产生APS的效用,还必须有ERP的支持,ERP还是e-business 和e-commerce的基础。有专家说:建楼房不能从第二层开始。在这场IT经济革命交响乐中,没有ERP,就不能奏响CRM或SCM的第二乐章、第三乐章,也就不会有再后续的e-business成功的新高潮。

3.4 ERP定义的变化

SCM、CRM等一批“单项优势”软件的出现,使ERP的定义正在悄悄地变化。近1~2年来,很多文献上已经将ERP系统定义为制造企业事物处理的中枢(transaction backbone),它将企业的各种业务功能(如人力资源、财务、制造、会计、分销等等)链接到一个共同的系统中,使企业业务流程流畅和事物处理工作自动化。这种定位实际在强调ERP的集成和作为数据源的作用。ERP趋向于作为应用软件的集成框架。具体的业务作业(不仅仅是事物处理,新的业务作业在很大程度上并行着优化决策的功能),由SCM、CRM、e-Procurement、e-Exchange等软件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应用ERP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企业应用软件进入“春秋战国”时期

于是,企业应用系统沿着3条道路发展:

-.少数大的ERP供应商推出目前称之曰“扩展的ERP,Extended ERP”的集成软件方案,将APS、SCM、CRM、e-Purchase、e-Business 和e-Commerce e-Exchange都囊括进来。代表这种思想的作者,喊出了“long live ERP”的口号;

-许多新兴的“best-of-breed”供应商迅速发展它们的“单项优势”的独立软件从APS、SCM到CRM、BI、以及冠以“e”或“i”的软件;它们强调新技术的优势,宣扬ERP寿终正寝。

-选用“best-of-breed”供应商与ERP供应商联合的预先集成的套件。

这样,企业应用系统完全不是90年代中期,基本是ERP一统模式、一种结构,不同软件系统仅仅在功能全、推出速度快和实施服务好等方面进行竞争。目前企业应用软件处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我国的制造企业如何面对?笔者建议,企业先就自己的现状雄心排排队,再决定自己管理再造的策略。如:

1-多数的基本应用企业,还是先老老实实地实施好面向企业内部的ERP系统,建立起基本的电子数据。

2-而已经实施多年MRPII或ERP的集团化大企业,由于市场和企业结构的变化、当前应用软件的老化,正在面临着管理的改造和软件的更新。这些企业新软件的选型则必须有前瞻性,扩展的ERP可能是较稳妥的方案,当然要从国外引进软件,必须有足够大的资金和供应链再造的投入。

3-小心地引进独立的“CRM”、“SCM”等软件,用户永远不要忘记这些软件必须与自己企业内部以及供应链相关企业的其它软件相集成和协同工作。

而我国的企业软件供应商,在国外管理概念和软件飞速发展的压力下,低水平重复或强迫用户接受陈旧模式都是没有出路的,必须跳出低水平重复和空洞概念炒作的怪圈,加快对新概念软件的投入,开发出适应我国加入WTO以后制造企业应用需求的新型软件。而真正的CRM,特别是SCM在中国还是空白,正是中国制造软件行业发展的大好时机。

第三篇:SCM、APS和ERP(上)

SCM、APS和ERP(上)

陈绍文

本文简要介绍与供应链管理相关的重要概念和国外在供应链管理领域的主流思想和做法。供应链管理SCM和其它单项管理软件如CRM等的发展对传统ERP系统提出了严重的挑战,本文试图说明它们之间既有功能重叠、又集成应用的关系。目前企业应用软件的发展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处在“春秋战国”时期,无论是应用企业还是软件供应商,都应谨慎地面对这种变化。

ERP的功能和缺陷

60年代开始,制造业企业逐步地广泛采用制造资源计划软件进行库存、采购和财务的管理,编制和控制生产进度计划等繁重工作都依赖于MRP—MRPII—ERP的集成和精确的处理能力。ERP软件与管理人员的丰富经验相结合,至90年代中后期创造了ERP实践的辉煌时期。

在1998年以前,企业资源计划ERP被看作是采用数据库技术和专门的用户界面控制业务信息的企业系统,是面向整个企业的、统一的事物处理系统。ERP软件支持和加快定单的整个执行过程,使业务和生产过程管理实现数据共享和集成,实现事物处理自动化和对财务、制造和分销资源进行跟踪。企业实施ERP还意味着业务流程再造、改进企业的灵活性和提高应变的响应能力。

ERP无力承担企业之间的集成和协同

但是从80年代开始,一些重要的化学工业企业如BASF, DOW, Du Pont发现,单靠企业自身生产过程的优化、改进企业内部的管理所获得的收效变得越来越有限,开始分析为他们供应物料的上下游企业的活动。90年代,随着商品市场国际化和竞争加剧,形成了产品用户化和交付期多变的环境,某些大型制造企业改进管理的焦点转移到相关的独立企业之间的协调和企业外部的物流和信息流的集成和优化。

但ERP仅仅是当时多数企业应用的制造资源计划MRPII而已,推出ERP的术语是为了反映当时的系统比原来有所进步,如加强了按行业的解决方案和扩展了需求管理、产品构型、电子数据交换、现场服务等功能;以及它采用的是client/server结构、关系数据库和开放平台等新的计算机技术等。90年代中期,ERP虽然增强了与客户和供应商业务的交互和Internet能力,但无论在计划技术基础或功能方面都不具备协调多个企业间资源的观念和能力,ERP仍旧是面向企业内部的事物处理系统。

ERP计划模型落后 另一方面,众所周知,ERP的计划管理的模型仍然是MRPII,其编制计划的方法仍然采用MRP和MPS计算物料的需求、发布补充定单等。这种于60年代出现的用最朴素逻辑、在计算机帮助下按产品BOM和工艺流程逐级推演,得到了在一般平稳生产条件下可以应用的生产计划方法,流行了近40年。但是MRP方法存在着以下重要的弱点:

-MRP算法假定提前期是已知的固定值; -系统要求固定的工艺路线;

-仅仅根据交付周期或日期来安排生产的优先次序; -所有工作都是在假定无限能力的前提下进行;

-重复计划过程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而相关计划的更改十分困难。

另外,MRP极为贫乏的决策支持能力令制造企业的上层管理人员甚为不满。30多年来MRP的这些缺陷虽然不断有些技巧性的改进、虽然ERP系统在做生产计划时考虑了能力资源的约束,但仍旧是一种串行过程的校验处理,始终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在国际化多变的市场面前,MRP的上述缺点显得愈加突出,传统ERP的计划模型越来越不能适应企业变化的需求。对于行业领先的大企业和重要的国际化制造商,替代MRP和扩展ERP是势在必行的。直至90年代中期,寻求克服ERP缺点的努力开始有了成果,这就是高级计划与排产技术(Advanced Planning and Scheduling,APS)的实用化和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

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

早在1982年著名的管理大师Oliver 和Webber就应用了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这术语。其后,通过在销售渠道研究(Channel Research)、协调与合作、在生产与分销网络中库存的分配与控制、生产计划层次等方面的研究给予扩大和完善,形成了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供应链Supply Chain是用过程观对企业活动的一种描述,即企业从最初获取原材料到转换成最终产品、直至交付给最终用户的整个生产、销售过程是由若干“供”—“需”环节作有序链接的。供应链包括了在企业内、外制造产品和提供用户服务的增值链中的全部功能。因此,供应链涉及两个以上通过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关联在一起的法律上独立的组织。由于目前的企业往往是多产品的,供应链实际上是以自身企业为核心的全部增值过程(或活动)的网络。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则是对供应链所涉及组织的集成和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协同,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能力。简言之,供应链管理就是优化和改进供应链活动,供应链管理的对象是供应链的组织(企业)和它们之间的“流”;应用的方法是集成和协同;目标是满足用户需求最终是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能力。供应链管理的理念

供应链是新的管理哲理的基础,认为从供应商到企业自身、到分销商、到最终用户之间的关系是合作、协同、信息共享、全程优化、相互利益的认同和共同赢利的。供应链的观点是对生产和销售活动的一种认识论,每个企业或组织的供应链或供应网络是客观存在的。应用供应链观点来分析生产—销售,就会发掘出企业过去不曾认识到的问题,应用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和软件就是对企业现有的供应链进行改造,使企业的增值流更流畅和更有效。

供应链管理采用信息技术给包括交货运输、分销中心、工厂和原材料供应等各方面构成的日扩展的网络赋予自动的智能决策能力,引导供应和需求达到更加完美的平衡。按照这种模式,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都能利用最新和最好的相关信息来管理业务,实现产品从起点开始就以尽可能快地速度、最少的成本和更为完美的供需平衡流向客户的目标。

供应链管理软件

目前所说的供应链管理软件SCM则按照过程观进行供应链组织间的计划、安排进度表和供应链计划的执行与控制,着重于整个供应链和供应网络的优化以及贯穿于整个供应链计划的实现。好的SCM软件的供应商提供的套件包括了从定单输入到产品交付等并行于制造业务流程的全部业务过程,其中包括预测、供应链和生产计划、需求和分销管理、运输计划以及各种形式的业务智能。

一般SCM软件都由5个主要的模块组成:需求计划、生产计划和排序、分销计划、运输计划,和企业或供应链分析等。

1需求计划模块:用统计工具、因果要素和层次分析等手段进行更为精确的预测。用包括Internet和协同引擎(collaboration engines)在内的通讯技术帮助生成企业间的最新和实时的协作预测。

2生产计划和排序模块:分析企业内部和供应商生产设施的物料和能力的约束,编制满足物料和能力约束的生产进度计划,并且还可以按照给定条件进行优化。各软件供应商根据不同的生产环境应用不同的算法和技术,提供各有特色的软件。

3分销计划模块:帮助管理分销中心并保证产品可订货、可盈利、能力可用。分销计划帮助企业分析原始信息。然后企业能够确定如何优化分销成本或者根据生产能力和成本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4运输计划模块:帮助确定将产品送达客户的最好途径。运输计划模型的时标是短期的和战术的。运输计划模块对交付进行成组并充分利用运输能力。

5企业或供应链分析:一般是一个整个企业或供应链的图图示模型,帮助企业从战略功能上对工厂和销售中心进行调整。有可能对贯穿整个供应链的一个或多个产品进行分析,注意和发掘到问题的症结。

供应链管理的技术基础

实现SCM有两大技术支柱:集成(Integration)和协同(Coordination)。而供应链的协同功能则以3项技术为基础:1)现代的信息和通讯技术;2)过程标定(基准)—以行业的最佳实践(Best Practices或 “best-in-class)企业的运行效果为基准模板(Benchmarking),实行供应链改造的后来者向这个模板看齐;和3)高级计划与排产技术(Advanced Planning and Scheduling,APS)。APS能够统一和协调企业间的长、中、近期的计划,是SCM的核心。

第四篇:SCM、APS和ERP(下)

SCM、APS和ERP(下)

陈绍文

APS支持SCM的发展

APS是支持SCM进行供应链各个环节之间的计划和协同的最主要的手段。没有APS,供应链管理就只能作为一种管理理念,而不可能成为计划和协同的工具,更不可能形成可推广的软件。

APS的发展

从上个世纪40年代以来,用数学方法进行精确计算来安排计划和生产进度表就一直是一个传统的研究课题。线性规划作为管理科学的基础,在管理理论的教科书中比比皆是。数十年来,学院派的学者对这个课题的研究乐此不疲。但是现实世界太复杂,理论与实际存在较大的距离,即便使用大型计算机,也未取得可行的应用。随着MRP方法的诞生,生产计划管理领域就形成了两种方法或两种计划思想的发展道路,存在着并行的两种编制生产计划哲理:MRP法和数学解析方法。

在80年代中期,从缩短计划运行时间开始的改进MRP的工作取得成效,有人开发了一种快速MRP的模拟技术。这种方法将生产作业模拟在独立计算机上的以常驻内存方式进行,脱离了当时占业务计算支配地位的主机,使制造企业完成生产计划排程只用几分钟而不是当时所公认的20多个小时。虽然当时的尝试并没有考虑计划的约束条件,但它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计划与排程方法的开端。

著名的OPT发明人Eli Goldratt对 APS的发展有显著的功绩。优化生产技术OPT本身就是一种根据能力瓶颈的安排计划的哲理,后来他又继续发展成为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开始在离散制造业优化排序中应用,出现了第一批APS公司和基于常驻内存运行的交互式APS产品。1984年AT&T推出的 Karmarkar’ s 算法,成为线性规划突破性进展,以后几乎被所有现代LP解决方案所采用。90年代一些主要的化工企业开始选用APS供应商的产品。

其后,新的计划与排程系统开发商,其中许多人具有数学或运筹学高级学位,花费多年的心血,将线性规划等优化方法适用化,在更新一代计算机的支持下,创造出几乎能在瞬间生成优化计划的程序,使理论的数学解析的计划方法达到了实用程度。这些新的软件包被称为APS引擎(advanced planning and scheduling engines)。在MRP—ERP的鼎盛时期,新的计划解决方案—APS引擎的成熟,使生产计划方法的交替不可避免的发生了。ERP也出现了继续完善和扩充功能,及改变ERP的功能和性质这两种发展趋势。

APS的核心和技术特征

APS的核心是久经磨练的数学算法或解决方案。但APS所采用的并不是单一的技术,具体应用的算法(诸如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s、整数混合规划mixed-integer programming、推理heuristics、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模拟simulation等等),视需要解决问题的类型而定。APS从ERP系统下载数据到专用服务器上做常驻内存的处理,实现计划的反复运算或对可选方案进行评估,直至得到可行的或基本上可获利的计划或进度表。由于这些系统通常不存在数据库查询和存取的问题,APS的反复运算可以很快完成。这样就形成了,高级计划与排程APS的3项技术的特征: 基于约束理论; 采用多种数学解析的优化算法; 采用脱离主服务器常驻内存运行的计算机技术。

APS支持SCM

由于APS是一种在资源约束前提下的优化技术,既可用于单个企业内部的短期的计划与排产,又可用于在已知条件下的长期预测和在企业间进行计划,成为改进和优化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有力工具,所以自APS成熟之日起,就将它的应用范围与供应链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只有概念缺少有效工具的供应链管理在APS的支持下,得到迅速发展。

目前的APS软件与供应链管理软件SCM融会在一起,在媒体和商务中,多数情况下被混为一谈。但是,我们还是认为,APS术语是专指APS引擎的。SCM软件包括了更多的算法和较完整的管理功能,如需求管理中的统计预测方法、ATP(Available To Promise)引擎、离散事件的模拟等。

供应链协会(Supply Chain Council)

在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提到“

供应链协会” 所起的重要的规范、指导、和推动作用。1996年第一季度,在PRTM(Pittiglio Rabin Todd & McGrath)和AMR(Advanced Manufacturing Research)等研究机构和Bayer、Compaq Computer、Lockheed Martin和Texas Instruments等69个企业的倡导下,成立了“

供应链协会(Supply-Chain Council,SCC)。SCC是全球性的、成员单位联合的非赢利组织,为所有的企业和组织提供供应链改造的支持。目前SCC有700多个成员单位,包括企业、大学、咨询机构、政府部门,世界主要的制造、分销、零售企业,重要的ERP、SCM软件供应商都加入其中,成为供应链管理的广泛的行业组织。SCC与美国APICS和美国国家标准局(ANSI)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SCC的权威性和重要作用,新的成员单位以每月30个速度增加。

供应链作业参考模型SCOR

供应链协会SCC的目标之一是开发一个跨行业的标准供应链参考模型(Supply 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model,SCOR),以帮助企业沟通供应链的研究成果、建立供应链的基本规范并影响下一代的SCM软件。1996年11月SCC发布了SCOR,2000年10月又升级至4.0版本。SCOR 为供应链改进提供一个集成的、启发式的方法模型,它的主要功能是:

-提供一组理解供应链和快速建模的工具; -提供一组评价供应链的工具;

-发布供应链的 最佳实践及其指标,作为供应链改造的追随 -目标;

-SCOR模型提供评价企业外部供应链性能的手段; -实现最佳实践的软件工具。

虽然SCOR并不干涉具体SCM的算法模型,但它建立了SCM系统的整体框架和过程的细节。SCOR还将当前最重要的管理改进方法—业务流程再造BPR、基准(Benchmarking,用行业的先进企业的管理效能作为典型和比照标准)和最佳实践分析(Best Practices Analysis)集成在一起作为SCM实施的指导。有了SCOR就可以度量SCM软件的性能和应用企业的实施效果,这比当时的MRP/ERP缺少评价标准是一个重大的进步。

SCOR本身就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改进的方法论。比照这种做法,可以建立ERP、CRM、精益制造或其它管理思想的标准模型、实施方法、基准和评估标准。这种模型帮助应用企业少走弯路,规范软件供应商和咨询机构的行为和质量标准,是造福于整个制造行业的精益工程。

ERP受到挑战和它的前途

SCM与ERP功能范围的重叠

SCM的功能实现了事物处理、业务应用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再集成。SCM的能力覆盖了供应链计划过程的全部关键工作:生产计划和排程、供应链的需求计划和运输计划,成为整个供应链,包括供应商、多生产工厂和复杂的分销网络的计划工具。APS在用于作业进度排序或短期计划时,模型可以做得足够的详细;而用于长期规划时,APS模型可以根据总体资源和产品族进行长达数年的预测。换句话说,APS/SCM系统实际上完成了ERP的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计划或编制车间进度的工作。SCM的结果可能生成在客户服务、成本、产量或利润诸方面兼顾的、可行的解决方案。显然ERP和SCM两种系统的功能出现了重叠。

更为重要的是,APS在决策过程中考虑到包括了客户何供应商在内的整个供应链,APS的计划范围就扩展到企业之外;并且APS系统采用决策技术帮助企业解决许多复杂的问题。所谓决策技术是指固化在软件中的运算法则,用其对整个供应链的约束进行模拟分析,并找出最佳的计划或解决方案来。多数APS软件还加入了OLAP数据分析功能。

多数情况下,ERP系统成为了APS的信息源,为APS应用提供数据并接受APS处理的结果。

“单项优势”软件对ERP的挑战

目前对ERP进行挑战的并不仅仅是一个SCM系统,在90年代最后几年,还有客户关系管理CRM、电子采购e-Procurement,电子贸易e-Exchange等等新的管理概念和软件出现。人们将这些经过长时期的发展而推出的、在某一功能领域内集成的,既在某一个方面有优于ERP的特长,又有很强的独立性的软件称作为:“best-of-breed”应用软件,我们不妨称其为“单项优势”软件,这些软件的种类从APS,SCM到CRM和电子商务等等。“单项优势”软件供应商都是有拥有先进技术和竞争能力很强的独立软件供应商,这些软件以高技术奇货可居,价格居高不下。特别是他们出于重新分割市场的愿望,总在宣传替代ERP的舆论。于是出现了两类争议的问题: 对于应用企业来说,是否还要在ERP上投资?是选用SCM、CRM和其它“best-of-breed”软件,还是继续选用ERP软件? 对于ERP供应商来说,是否还应沿着扩展和改进ERP的功能来满足用户新的需求,继续对ERP进行投入,扩还是改弦换辙放弃ERP的发展呢?

这个问题无论是应用企业,还是软件供应商,这都是事关重大的。但制造软件供应商处在这三岔路口的抉择,则更是生死攸关。

APS与ERP的集成

APS与ERP的集成,或者说,给ERP装备APS引擎,或者APS使用ERP的数据的想法是很自然的,但必须解决很多难题。

从APS出发,目前系统毕竟不够大,信息也少,很难独立支持完成某项计算。企业现有的其它系统的数据也不够完整,因此与ERP的集成往往是迫不得已的。如在APS中的可供定货量的计算,就必须与工作定单管理、库存、BOM、工艺路线和采购系统相连接没有这些联系;APS进行计划模拟时,必须与ERP的车间管理、能力数据做实时的交互,单独使用APS会是很麻烦和不完善的,最终会导致系统崩溃。从ERP的立场出发,有些公司企图在成套ERP系统中用APS引擎来替代基于MRP的计划模块,来解决MRP的固有缺陷。

但是因为两种系统的设计是源于不同哲理。APS直接使用ERP的数据,是根本不可能的。有人形容这些措施如同人的心脏移植手术。计划模块MPS和MRP是ERP的心脏,心脏移植会引起“排异反应”。APS进入ERP系统也会引发信息系统的心脏病发作。在将ERP与APS集成时,必须仔细地进行对照数据结构的原始定义对ERP的数据结构做小心的更改。

尽管存在问题,无论是ERP供应商或者是APS供应商,大家还是这样作了。ERP的供应商都采用各自的策略在自己的产品中加入APS功能。如:或自行开发APS模块、或并购1个或多个APS供应商,将他们的产品改造装入ERP套件中;或与一个独立的APS供应商形成联盟关系,将其APS产品装入到ERP套件中来等等。

ERP供应商建立自己的APS模块形成APS与ERP的无缝集成是最好的方案。但是只有少数ERP供应商能够采取这种策略。主要因为这种开发既需要大量的投资有消耗时间。若干资料提到,开发APS系统需要有数学或运筹学的专门人才历经5年左右的时间。在时间就是金钱的竞争环境中,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途径。近2年来,几乎每个外国的ERP软件,无论是买的还是自己开发的,80%有了与之集成的APS引擎。如SAP 有了 SAP APO(Advanced Planning and Optimization), Baan 有BaanSCS(Supply Chain Solutions), Oracle 买了ILOG的产品, PeopleSoft 购买了Red Pepper,而JD Edwards 则买了Numetrix。最近专门供应航空和国防工业ERP软件的Western Data Systems(WDS)公司与AdexaÔ , Inc结成联盟为航空工业企业和MRO提供SCM的集成解决方案。ERP和APS正在融合在一起。

尽管理论上说APS、SCM也包括了CRM软件都能独立运行发挥作用,但真正产生APS的效用,还必须有ERP的支持,ERP还是e-business 和e-commerce的基础。有专家说:建楼房不能从第二层开始。在这场IT经济革命交响乐中,没有ERP,就不能奏响CRM或SCM的第二乐章、第三乐章,也就不会有再后续的e-business成功的新高潮。

ERP定义的变化

SCM、CRM等一批“单项优势”软件的出现,使ERP的定义正在悄悄地变化。近1~2年来,很多文献上已经将ERP系统定义为制造企业事物处理的中枢(transaction backbone),它将企业的各种业务功能(如人力资源、财务、制造、会计、分销等等)链接到一个共同的系统中,使企业业务流程流畅和事物处理工作自动化。这种定位实际在强调ERP的集成和作为数据源的作用。ERP趋向于作为应用软件的集成框架。具体的业务作业(不仅仅是事物处理,新的业务作业在很大程度上并行着优化决策的功能),由SCM、CRM、e-Procurement、e-Exchange等软件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应用ERP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企业应用软件进入“春秋战国”时期

于是,企业应用系统沿着3条道路发展:

-少数大的ERP供应商推出目前称之曰“扩展的ERP,Extended ERP”的集成软件方案,将APS、SCM、CRM、e-Purchase、e-Business 和e-Commerce e-Exchange都囊括进来。代表这种思想的作者,喊出了“long live ERP”的口号;

-许多新兴的“best-of-breed”供应商迅速发展它们的“单项优势”的独立软件从APS、SCM到CRM、BI、以及冠以“e”或“i”的软件;它们强调新技术的优势,宣扬ERP寿终正寝。

-选用“best-of-breed”供应商与ERP供应商联合的预先集成的套件。

这样,企业应用系统完全不是90年代中期,基本是ERP一统模式、一种结构,不同软件系统仅仅在功能全、推出速度快和实施服务好等方面进行竞争。目前企业应用软件处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我国的制造企业如何面对?笔者建议,企业先就自己的现状雄心排排队,再决定自己管理再造的策略。如:

-多数的基本应用企业,还是先老老实实地实施好面向企业内部的ERP系统,建立起基本的电子数据。

-而已经实施多年MRPII或ERP的集团化大企业,由于市场和企业结构的变化、当前应用软件的老化,正在面临着管理的改造和软件的更新。这些企业新软件的选型则必须有前瞻性,扩展的ERP可能是较稳妥的方案,当然要从国外引进软件,必须有足够大的资金和供应链再造的投入。-小心地引进独立的“CRM”、“SCM”等软件,用户永远不要忘记这些软件必须与自己企业内部以及供应链相关企业的其它软件相集成和协同工作。

而我国的企业软件供应商,在国外管理概念和软件飞速发展的压力下,低水平重复或强迫用户接受陈旧模式都是没有出路的,必须跳出低水平重复和空洞概念炒作的怪圈,加快对新概念软件的投入,开发出适应我国加入WTO以后制造企应用需求的新型软件。而真正的CRM,特别是SCM在中国还是空白,正是中国制造软件行业发展的大好时机。

第五篇:aps审核

【公告】申请德国大学所需材料完整版

申请德国大学所需要的材料:

1.本科已经毕业者

1)高中毕业证书

2)高中会考的各科成绩证明

3)高考的各科成绩证明或者大学录取花名册

4)大学各学期各学科成绩单(上有大学教务处或者大学档案馆的公章)

5)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6)大学本科学位证书

7)800学时以上的学时证明或者语言证书(z.B.DSH,DaF)

上述7项证件证明,均应经过翻译(德、英皆可,建议德文)和公证。

8)小学毕业证书(翻译件,德、英皆可,建议德文)

9)初中毕业证书(翻译件,德、英皆可,建议德文)

上述2项可以由教育局开具的9年义务教育证书翻译后代替

10)大学申请表

11)2寸彩色证件照1张(夹在大学申请表上即可)

12)APS审核证书原件1份(APS Zertifkat)

2.本科未毕业者

1)高中毕业证书

2)高中会考的各科成绩证明

3)高考的各科成绩证明或者大学录取花名册

4)大学各学期各学科成绩单(上有大学教务处或者大学档案馆的公章)

5)大学在读证明

6)800学时以上的学时证明或者语言证书(z.B.DSH,DaF)

上述6项证件证明,均应经过翻译(德、英皆可,建议德文)和公证。

7)小学毕业证书(翻译件,德、英皆可,建议德文)

8)初中毕业证书(翻译件,德、英皆可,建议德文)

上述2项可以由教育局开具的9年义务教育证书翻译后代替

9)大学申请表

10)2寸彩色证件照1张(夹在大学申请表上即可)

11)APS审核证书原件1份(APS Zertifkat)

3.预科申请者

1)高中毕业证书

2)高中会考的各科成绩证明

3)高考的各科成绩证明或者大学录取花名册

4)大学各学期各学科成绩单(上有大学教务处或者大学档案馆的公章)

5)大学毕业证书

6)600学时以上的学时证明或者语言证书(z.B.DSH,DaF)

上述6项证件证明,均应经过翻译(德、英皆可,建议德文)和公证。

7)小学毕业证书(翻译件,德、英皆可,建议德文)

8)初中毕业证书(翻译件,德、英皆可,建议德文)

上述2项可以由教育局开具的9年义务教育证书翻译后代替

9)大学申请表

10)2寸彩色证件照1张(夹在大学申请表上即可)

11)APS审核证书原件1份(APS Zertifkat)

4.预科毕业的申请者

1)高中毕业证书

2)高中会考的各科成绩证明

3)高考的各科成绩证明或者大学录取花名册

4)大学各学期各学科成绩单(上有大学教务处或者大学档案馆的公章)

5)大学毕业证书

6)FSP证书

上述6项证件证明,均应经过翻译(德、英皆可,建议德文)和公证。

7)小学毕业证书(翻译件,德、英皆可,建议德文)

8)初中毕业证书(翻译件,德、英皆可,建议德文)

上述2项可以由教育局开具的9年义务教育证书翻译后代替

9)大学申请表

10)2寸彩色证件照1张(夹在大学申请表上即可)

11)APS审核证书原件1份(APS Zertifkat)

5.通过ASSIST申请的除去上面列的材料还需

--个人简历(德、英皆可,建议德文)

--护照复印件

--申请费用的转帐证明(如:汇票的原件,不能用现金寄)

6.特例

1)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杜伊斯堡埃森综合大学,卡尔斯鲁厄大学,FH 卡鲁等需要通过网申,网申的申请表需打印出来一起寄到大学

2)科隆大学有自己要求的一套申请材料,请到科隆大学的网页上查询

3)慕尼黑工业大学机械等专业需要直接向系里申请,并且要有个人简历以及申请动机,初审后可能参加Aufnahme考试

4)莱法州大学多要求申请费,申请时附交费证明

5)有些FH需要提供实习证明,请注意大学网页

6)国际课程的要求比较特殊,请查看大学的网页

7)北威预科申请有预科中心,有自己的申请表格,具体可以看预科版置顶主题

8)在德国拿到的DSH和FSP等证书可以去Rathaus公证

9)转学的申请者需要附在德国大学考试的成绩,方便以后免课,其他材料不变

10)艺术类设计类专业申请多需要提前寄作品,另外申请材料请注意大学的网页

11)国际回邮券不是申请的充要条件,如果实在买不到可以不寄

12)国内学时证明,除北京歌德学院,上海同济留德预备部,上海德语系培训的学时证明外,其他机构开具的学时证明建议公证

13)DaF,DSH证书国内公证看[URL= 【一般中国境内申请人】

版本: 2008年11 月一般国内申请人的申请步骤:

1.请先到审核部网站进行在线注册,并获得在线注册证明。

2.申请人在准备好以下材料后,通过银行将审核费2500 元人民币汇至审核部账号。

3.申请人将材料邮寄或者递交到审核部(请注意,审核部前台开放时间是周一到周五的上午)。

4.审核部对入学资格及材料真实性进行审核。申请人需要等候大约4-6 周的时间。

5.审核部通过电话通知申请人具体的面谈时间和地点。如无法参加,请直接向工作人员说明理由。时间一经确定后不得更改。

6.申请人凭本人护照或身份证参加审核面谈。面谈分为20 分钟的书面准备部分和25 分钟的口头部分。申请人可以选择用英语或/和德语进行面谈。

7.面谈结束十个工作日后,审核部会把面谈结果按申请人参加面谈时所留地址用挂号信寄给申请人。

8.获得证书后,申请人可以向德国高校申请学习位置。并在签证材料齐全后向审核部递交签证申请。签证的具体要求请参照“留学签证须知”。

审核费用:

一般国内申请人的审核费用为2500 元人民币(含首次签证费)。请申请人以本人名义通过银行向以下账户汇款交纳费用(收款人名称和账号必须一字不差)。并注意保存好汇款单收据。

收款人名称:德国驻华使馆文化处留德人员审核部

账号:803 715 147 508 092 00

1收款银行名称:中国银行北京亮马河大厦支行

所需材料:

1.汇款单复印件(请在复印件空白处注明:汇款人的中文姓名和拼音,汇款时间、金额和汇出城市)

2.在线注册证明(在线注册后请打印出该证明,本人签字并贴上近期2 寸证件照。)

3.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如有护照,也需提供护照复印件)

4.小学毕业证书/证明的复印件(无需公证)

5.初中毕业证书/证明的复印件(无需公证)

6.高中毕业证书/证明的翻译公证件(高中开具。高中所在地公证处办理)

7.大学录取花名册或高考成绩证明的翻译公证件(大学档案馆开具。就找学校说要高考成绩证明。我们学校直接打印了张当年的表,盖章。然后把表上别人的名字划掉了。大学所在地公证处公证。)

8.在读生提供:大学在读证明的翻译公证件

毕业生提供:大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翻译公证件(大学教务处开具。大学所在地公证)

9.大学成绩单的翻译公证件一份,复印件一份(同上)

10.如果申请人有更高一级的学历(比如硕士、博士),也请提供此类材料的翻译公证件

11.德语和/或英语语言证明复印件(详见注释),或申请人自学德/英语的学时数说明

<注释>

* 翻译公证件是指附带德文或英文翻译的公证件原件。具体办理方法请咨询当地的公证处。* 小学和初中部分的学历,不需要提供翻译公证件,仅提供证书或者证明的复印件即可。九年制义务教育证书可以代替小学加初中的毕业证书。

* 高考成绩证明是指带有高考成绩分数的证明或证书,或者大学出具的含有被录取成绩的录取花名册。不是指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 在读生在开具大学在读证明时须注明“所读大学的院系名称,所学专业,学制,实际在校学习的起止时间,已读完的学期数,通过何种形式被大学录取”等信息,并由教务处或档案室或学籍管理办公室等校级部门盖章,仅有系级盖章无效。通常大学都有固定的证明格式。

* 本科毕业未获得学位证书的申请人,需提供高校出具的未获得学位的说明的原件。

* 大学成绩单需要包括大学期间所学全部课程的成绩,并可以区分学期,并由教务处或档案室或学籍管理办公室等校级部门盖章,只有系级盖章无效。此外,还须提供一套该成绩单中文和翻译部分的复印件。

* 英语语言证明是指比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托福、雅思等语言考试成绩证明,德语语言证明是指语言学校的德语学时证明、德福、DSH考试成绩等语言证明。此证明用于说明申请人参加面试时已经具备的语言水平。德语专业的学生如果没有参加相关的德语考试,可以不用提供德语证明。* 特殊情况下,审核部可以要求申请人提供其他材料。

德国使馆文化处留德人员审核部 电话:0086 – 10 – 6590 7138 邮件:info@aps.org.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8 号亮马河大厦2 座0311 室 [100004]

传真:0086 – 10 – 6590 7140 网址:

下载ERP与APS(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ERP与APS(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APS心血[范文模版]

    1. 每门课都要有一些总结性的话(前言里都有),挑出一两句(数英政除外),然后你还得 知道这门课学了什么,不用全知道,至少得知道一两个例子或定理,并能用英语说出来,最好能默出来。 2. 专......

    APS所需材料(模版)

    APS审核材料准备1. 在线注册证明(在线注册后请打印出该证明,本人签字并贴上6 个月以内的2 寸证件照。)2. 汇款单复印件(请在复印件空白处注明:汇款人的中文姓名和拼音,汇款时间、......

    aps审核--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笔试也是电控方面的面试是: 控制原理和能源 留得计划控制原理我画了一个反馈控制图。然后说到控制器的时候,他问我有哪几种控制器,我没答出来能源问题他就问我有哪些能源。,我才......

    APS审核程序(推荐)

    留学德国APS审核程序全解 APS证书是中国学生申请绝大部分德国大学必须的证书之一,也是在国内除了学习德语之外必须准备的步骤。那么如何顺利通过APS审核程序,迈入德国大学的校......

    APS审核经验

    APS审核总共分為兩個部份,筆試與面談:笔试部份: 考題沒有固定模式,只能从網上搜集別的考生透露的考題摸索。但基本上不會很難,不過很多的考生反应15分鐘的時間不够用,所以筆試時一......

    APS审核shenhe

    上海周五早上审核,5个人,2个机械,一个通信,一个建筑,我是电子。我是高个子的主审。没有让我自我介绍,直接问了相关的一些例行问题。 1.问什么选择去德国? 2.去德国住宿 3.每月花多......

    会计专业APS总结

    会计:Rechnungswesen Unternehmen wirtschaftliche Aktivität durch die Buchhaltungssystem und umgewandelt in effektive Finanzinformationen für Führungskräfte z......

    aps 材料工程(合集五篇)

    木乃伊归来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两年基础课加一年德语): 4月11号审核资料寄到北京,7月26号下午通知8月2号上午10点参加面试。8月1号早抵达北京,住进了传说中的天宜宾馆,下午去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