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辩论赛反驳稿
谢谢主席,大家好。您方立论的确引人深思令人发醒,可我方还是遗憾的看到两大错误。
第一,您方说负面情感会带来不良的后果。可难道用理智行事的后果就十全十美了吗?二
战时期爱因斯坦和诸多科学家权衡利弊造出了原子弹,可最终原子弹给人类带来了多少困惑。显然您方的评判标准根本无法有力论证您方得观点啊。
第二,您方告诉大家理智可以控制负面情感所以理智更可贵。首先,理智本身就有局限性,情感要时时刻刻被理智控制本身就不是真理。君不见,学生工人们正是在爱国情感的主导下演绎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啊。即使理智有控制地位,一件事物能控制其他物质和它可贵没有逻辑关系。鼠标控制电脑,没有人认为鼠标比电脑主机更可贵;水坝控制河水,您方是不是说冰冷的水坝比生命之源水还要可贵呢? 今天,我方强调情感的可贵,就是因为我方无奈地看到理智的肆意蔓延和情感的极度稀缺。我方呼吁情感的回归,只是因为我们实在不愿看到,当人类满怀激情准备迎接新纪元时,迎接他们的只是一个冷漠苍白的寂静的春天。
第二篇:辩论赛辩词加反驳
大学生学习应当以专为主(一辩辩词)(5 min)
尊敬的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各位观众大家好!
曾经我们十余年的苦苦奋斗,换来了“天之骄子”的殊荣。立身于这充满希望的象牙塔中,对你我来说,学习,应当以专为主,还是以博为主,正是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话题。
首先一起来认识今天的辩题。
大学只有短暂的四年,我们拥有着十分有限的时间、精力、人力、和物力,因此在大学期间,必须认清大学生的特殊使命。大学学习在学习内容上应当以专业知识为核心,学习过程中应当以专业方向为主导,学习方式上应当专一专注,学习目的上,应当将自身培养成学以致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下面,一起关注“应当”这个词。应当,即应然的状态。也就是说,一件事务应该呈现的状态,而不是被迫的状态。有人说,大学生找不到专业对口工作,所以没必要花那么多精力专注于专业学习。殊不知,这却是因为当今社会在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上还有许多有待于继续完善和改进的地方,而不是大学生专注于专业学习的错。也就是说,不久的将来,一旦这一社会问题得以解决,那么那些最先找到理想岗位的人,必然是精通于专业学习的人。
专,即专注专心;博,即博闻博识。今天我方观点认为:大学生学习应当以专为主,理由有:
第一,以大学生这一主体来看,现行大学教育体制要求大学生学习以专为主。世界各国的大学教育都是以专业教育为基础。完成本专业的学习是对大学生基本的要求,所以大学生学习,需要,也必须首先完成专业的学习。
第二,从专与博的关系来看,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双方互为基础,缺一不可。专构成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引导着博的内容、范围与方向。人人皆博学,专者各不同。大学生学习应当以专为主,以博为辅,通过点的深入,达到面的扩展。日积月累、触类旁通,才能达到博大精深。
第三,从社会分工的需要来看,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要求各行各业都必须拥有掌握熟练专业技能的行家里手。大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知识,目的就是为了在不久的将来寻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岗位。专业知识一知半解、专业技能略知一二的人,即使幸运的获得了一份工作,尚且不论可能被更专更精的人所代替,也很难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
第四,大学生不仅要学习具体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与科学的研究方法。一个大学生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朝秦暮楚,见异思迁,对各门学科知识都如蜻蜓点水般浅尝辄止,最终将一事无成。只有对所学专业及其相关知识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掌握本专业学科所要求的科学研究方法,才可能学有所成。科学的探索需要在某一专业持之以恒的耕耘。大学生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储备力量,只有那些在某一专业孜孜以求的学子,才能成为推动这一专业发展的真正力量。
第五,活到老,学到老。人的一生都是在学习中度过的,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博学的过程,然而,没有任何一个阶段是要求我们以博为主的。相对的,不同的人生阶段,总有不同的学习任务,总需要专注于某一方面的学习和探索。大学阶段更是如此。由专而入,循序渐进,才能达到博专相融;由博而入,广种浅收,结果只能是博专两空。
因此,我方相信在坐的各位也能感同身受的认同我方观点——大学生学习应当以专为主。
谢谢。
大学生学习应当以专为主(二辩辩词)(3 min)
(反驳对方一辩、二辩陈词)
对方辩友为我们勾画一幅博学的美好蓝图,但是却没有告诉我们博什么?如何博?博多少?下面就由我方为大家揭开这神秘的面纱:第一,我方认定,大学生学习以专为主,是因为专业学习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准可寻。学习学到什么程度,获得什么认可,能够承担怎样的工作都是可以考量的。然而博学的过程却是一个充满多样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过程。博,可以博一面、可以博多方;博,可以博一时,可以博一生;博,可以浅尝辄止,可以博大精深;博,可以丰富多彩,可以鱼龙混杂。因此,博学的内容涵盖善恶对错,博学的方向难以把握,博学的程度广不可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博学广闻难有为,专心致志方成才。
第二,让我们一同走进对方辩友所绘的蓝图中,大学生朋友们都来以博为主的学习。看吧,课堂中,桌面上规规正正,桌洞里别有洞天;图书馆中,专业书籍的借阅者寥寥无几,小说、杂志永远在同学间流传却来不急上架整理;宿舍里,用电脑查资料的少之又少,网游聊天者数不胜数…敢问,如此博学之才,四年之后,谁能成国之栋梁?由此可见,博学而不加以正确的引导,慎重的筛选,专心的投入,是有悖于实现国家设立大学、培养人才的初衷的。乱花渐欲迷人眼,专注方使真知现。
随着辩论的不断深入,相信大家也会支持我方观点——大学生学习应当以专为主。
下面是我方的攻辩小结——攻 辩 小 结(1.5 min)
经过一番盘问,对方辩友观点的漏洞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对方一辩对于大学生这一主体的特性显然认识不足。大学生只有四年时间,而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没有办法把这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领域中去,因此以博为主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梦想。
对方二辩显然对辩题也没有一个完全清晰的认识。从对方的立论开始,一再强调我们应当博,但是却没有给出以博为主的判断标准。我们如何博,博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什么程度又算优秀?如果避开这个判断标准,而言其他,博的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与对方三辩所讨论的吃饭问题,事实上是为了说明我们的一生中,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人生任务和使命。而我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必须要学会取舍,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当我们选择了正确的方向时,事实上就踏上了以专为主的道路。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大学生,只有以专为主,才能更好的引导我们博众家之长,为我所用。
经典反驳——对方可能问的问题
1、成功扮演很多角色的伟人
回击:没错,我们并不否认,一个人在社会中需要扮演很多的角色,而且其中不乏成功人士。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同时成功扮演多重角色的人,也都有自己生命中的最高使命。以毛泽东为例,他虽然是一个军事家、思想家、哲学家,但是他博众家之长,都是为了辅助他一生所专注的目标——解放全中国!
2、大学生以博为主,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
回击:对方辩友一招移花接木,貌似十分有理,实际上漏洞清晰可见。第一,相对人的一生来说,大学只是短暂的一瞬,你所说的学做人,学待人接物,是一个人的终身课题,并不只是在大学期间得以修炼的。相对于大学来说,专业学习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用于非专业学习的时间非常有限,而这正是对方所说的“博”了,那么敢问,大家能花费在非专业课程学习的时间又有多少呢?
3、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
回击:我方并不否认大学生需要博学,事物之间也是存在普遍联系的。但是从哲学角度来说,事物的发展是矛盾的集合体,首先要解决好主要矛盾,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正如大学期间,我们需要了解很多领域的知识,但是大学毕业的时候,我们都需要把自己培养成某一领域的专业型人才。因此,大学阶段还是应当完成好专业学习这一主要任务。
4、专业学习存在相对性,比如法学下面的分支,所以是相对的博,支持了反方观点。
回击1:对方辩友也说了,这样的课程分布,反映的是法学学科下相对的博学内容。但是,这些课程正是以“法学”这一专业领域为主导来划分的,无论学习民法、刑法还是其他课程,都是为了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法学专业人才为目标的。而且,对方也说了,我们需要学习那么多的专业课程,想必留给其他非专业领域学习的时间也是相当的有限了吧…
回击2:就“相对”这两个字而言,人类研究了上千年。对方认为法学学科下的分支是相对的博,我们是不是也能认为这些分支组成了法学学科的框架和内容,因此也是相对的专呢?正如,以专业的科学精神来认识“相对”这个词的时候,中国只是一个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国家,但是相对于日本来说,中国却是绝对的广博之地、强盛之邦。难道不是这样吗?
回击3:对方辩友果然是武林高手,一招瞒天过海,看似不着痕迹,事实上一直在转移自己的阵地。对方一会儿用大学阶段和整个人生做比较,一会儿又用学科分支的课程和专业领域的分类做比较,难免有混淆视听的嫌疑。让我们再来纠正一次概念,相对于大学的专业学习来说,非专业领域的学习才是博的内容,可以有所涉猎,但不宜为主。
5、技多不压身、综合型人才、全才的问题
回击:招聘岗位的要求上无一例外的对专业方向都有较为明确的要求,特别是分工明确的岗位,其要求更高。我们的大学也在倡导让学生以自身的兴趣为导向、以自身能力为参考、以自我发展为目标,去提高综合素质。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贪多嚼不烂,只会是“样样通,样样松”。退一步说,如果像对方想象的那样,我们每个人都成为所有领域的一把手,可能只有变形金刚才能做的到。
6、五项全能、铁人三项、双学士学位等问题
回击:无论是五项全能还是铁人三项,都是一种专攻项目的名称。如果说一个五项全能的运动员也能参加NBA,超越姚明;如果什么人都能在大学阶段成为(对方提到的),那今天的辩题就真的没有讨论的意义了。
7、公务员考试专业不限的问题、行政能力测试什么都考的问题
回击:首先,请对方辩友不要以偏概全,专业不限的岗位毕竟是少数;其次,这样的岗位一般情况下,竞争也更为激烈,应征者的压力也更大,成功的几率也更小。如果专业对口,自然要轻松一些;再者,这样的选择实际上体现出的是当代大学生的无奈,相信如果可以找到专业对口的岗位,谁也不会降低人生的追求。大学设立的目的,本来就是引导大学生找到专业对口的岗位,如果每个人都抱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态度去找工作,那也就违背了大学区分专业的初衷了。
8、“只挖一个洞的老鼠,最容易被打死”——只会一两种技能的人,生存危机多,后路少 回击:对方辩友又错了~~~(有句古话叫“只挖一个洞的老鼠,最容易被打死”)不管这老鼠挖了几个洞,首先它必须精通打洞的技术,其次才是挖几个洞的问题,这不就是所谓的专业导向吗?举个例子,我们所提倡的是学好法学专业课程,走上社会,可以成为法官,可以做兼职律师,可以承担企业的法律顾问,可以成为检察官,但是前提是你的法学专业知识一定要扎实过关。否则,即使这老鼠是个体育健将,也逃不过猎人的抢。
9、国家对大学生的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回击:首先,众所周知,这一要求是从我们上小学开始就被国家所提倡的,我方并不反对。其次,德智体美劳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不知道对方辩友所说的以博为主,在这里是博智慧、博体育还是博劳动,如果都要博,博到什么程度,博到什么水平才能算是当初以博为主了?再次,试想一下,如果一个高中生这些方面都达到了合格的水平,可是高考的时候距理想学府的分数线只差了三五分,他如何叩开象牙塔的大门,来到大学的殿堂?由此可见,博必须以完成专的任务为前提。最后,我们还要提醒对方辩友,我们不否认大学生学习应当涉猎方方面面的知识,但是作为大学生必须认清自身的主要使命和重要责任,千万不要舍本求末。
10、海尔品牌,以前只做洗衣机,现在生产手机、生产电脑。博的价值体现???
回击:依照对方辩友的逻辑,是不是也可以认为你的观点是,上大学的时候就好好的学专业知识,工作了以后,慢慢的可以学学插花、学学品酒、学学做饭什么的。亲爱的对方辩友,这正是我方观点的体现啊~~~
11、学前教育等专业要求会唱歌、会讲课、会跳舞、会弹琴,会画画,是以专为主?还是以博为主?
回击:对方辩友也说了,这是学前教育这一专业的专业学习要求啊,这也正是我方观点的体现啊。为什么不让他们学考古、考医师资格证、学画图纸盖楼房呢?
12、博和博的程度问题?两门以上就算是博了…学了一门外语也是博
(对方不扔,我们扔了再打!随时可以打出来,我们可以自问自答~~~~)回击:我们暂且承认你比同学多学一门外语也算博学,但是怎么来说明你就以博为主了呢?我又想请问对方辩友了,你们不但要博,甚至还要以博为主。以一个目标为主,这就是专的体现,你们以博为主,换句话说就是认定了一个努力的方向!所以,博,可以,只要以博为主,就到了专的领域。举个例子,你们学很多种语言,就是博学的体现,但是从5000多种语言中选择个别的进行学习,辅助专业技能的提升,其实就是专的体现,也证明了我方观点:专,引导着博的范围和方向。
13、就要工作了,现在不学,工作再好好学就晚了。所以大学要博学为主,多学点社会上有用的知识。
回击:依照对方辩友的逻辑,大学生走出校门以后,除了就业以外,很快就会面对很多的人生使命和责任。比如说建立家庭、结婚生子。那么到社会上以后再学,是不是也晚了呢,现在要不要学习怎么当好父母,怎么带孩子?怎么与公婆相处呢?对方辩友~~~~
(对方回答了,我们可以接着打的)——
第三篇:证明与反驳
证明与反驳
任何社会调查的结论都需要证明,有的社会调查还需要对相反的观点进行反驳。因此,证明和反驳是社会调查中不可缺少的两种既相联系又相对立的思维形式。
一、证明及其规则
证明有两种类型:一是实践证明,即用作为实践结果的客观事实来检验,证实某种思想或理论的真实性。一是逻辑证明,即用一个或几个真实判断来论证,断定另一个判断的真实性。实践证明是最有说服力、最有权威的最终证明。
逻辑证明由论题,论据和论证三个部分组成。论题,是其真实性需要加以证明的判断,它回答“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用来证明论题真实性的一些判断,它回答“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是论题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证明方式,它回答“如何证明”的问题。
逻辑证明,按照推理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归纳证明和演绎证明,按照证明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
归纳证明——就是以个别或特殊的事实为论据,以归纳推理为论证方式来论证一般性论题真实性的证明。
直接证明——就是按照推理规则,从论据直接确定论题真实性的证明。例如,上述归纳证明和演绎证明,都是直接证明。
间接证明——就是通过确定与原论题有关的判断之假来证明原论题之真的证明。间接证明有两种方法,即反证法和选言法。
反证法——就是通过证明与原论题相矛盾的判断为假来证册原论题为真的证明方法。
其公式为:
(求证)论题,A
(证明)①设反论题:非A(非A与A为矛盾关系),如果非A成立+则B,②但已知B不能成立,③所以,非A是假的,A是真的,选言法——又称排除法,就是通过证明与原论题并列的各种可能判断为假来证明原论题为真的证明方法。
其公式为:
[求证]论题,A
[证明]①或者A,或者B,或者C(A、B,C穷尽一切可能)。②B不能成立,C不能成立.
③所以,A成立。
逻辑证明,不管采用哪种类型,都必须遵守一些共同的逻辑规则,这些规则是:
第一,论题必须明确,即论题中每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必须确定,否则就会犯“论题模糊”的错误。
第二,论题必须同一,即在证明过程中论题必须始终保持一致,否则就会犯“偷换论题”或“转移论题”的错误。
第三,论据必须真实而充分,即作为论据的判断必须真实可靠、无可怀疑,并且理由充足、令人信服,否则就会犯“虚假论据”或“理由不足”的错误;在证明过程中,不仅不能用虚假的事实或理论作论据,而且不能主观杜撰和任意玩弄个别的事例。
第四,论据的真实性不能依靠论题来证明,即不能把论题作为证明论据的论据,否则就会犯“循环论证”的错误。
第五,论证必须符合推理规则,论题与论据之间要有必要联系,否则就会犯“推不出来”的错误。
上述五条规则中,第一、二条是关于论题的规则,第三、四条是关于论据的规则,第五条是关于论证的规则。严格遵守这五条规则,是正确进行逻辑证明的必要条件。
二、反驳及其方法
反驳——是用一个或几个真实判断揭露某一判断的虚假性或某一论证不能成立的思维形式。
反驳和证明是互相对立的,证明是断定判断之真,是“立”,反驳是揭露判断之假,是“破”,它们的任务不同,形式各异。然而,它们又是互相联系的,证明一个判断为真,就是反驳相反判断为假,反驳一个判断为假,就是证明相反判断为真。证明中有反驳,反驳中有证明,它们是相反相成的。而且,在实际论证过程中,有时以证明为主、反驳为辅,有时以反驳为主、证明为辅,它们往往是互相结合、交替使用的。
反驳,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证明,因此,证明的规则也完全适用于反驳。证明有三个组成部分,反驳也有三种方法:
1.反驳论题
反驳论题就是揭露被反驳论题的虚假。反驳论题有两种方法,即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
(1)直接反驳论题,就是用已知为真的客观事实或科学原理作为论据,直接推出被反驳论题的虚假。
(2)间接反驳论题,有两种方法,一是独立证明的间接反驳法,一是归谬法。
独立证明的间接反驳法,就是通过证明与被反驳论题相矛盾的判断为真,来确定被反驳论题为假的方法。其公式如下:
归谬法,就是先假定被反驳的论题为真,然后据此推出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被反驳论题为假的方法;其公式如下:
(被反驳的论题)A
(归谬过程)设A真。如果A则B,如果B则C(根据假设进行推导)
(C反驳A)已知C假,所以B假,因为B假,所以A假
2.反驳论据
反驳论据就是揭露被反驳论题所引用的论据是虚假的,不成立的。反驳论据的方法同反驳论题的方法一样,既可以用直反驳的方法,也可以用间接反驳的方法。
应该指出:在被反驳的论据与其论题的联系是归纳推理时:驳倒了论据(前提)就等于驳倒了论题(结论)。但是,在被驳的论据与其论题的联系是演绎推理时,驳倒了对方的论据,等于驳倒了对方的论题,而只是说明对方的论题没有得到证明。因为,在演绎推理中,前提(论据)假,其结论不必然假。这明,要驳倒后一种论题,还必需采用其他的方法。
3.反驳论证
反驳论证就是揭露被反驳的论题与论据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从论据不能必然推出论题。由于对方在论证时所采用的推理形式不同,所以反驳论证时就应以有关的推理规则为根据,指出其为什么不能从论据必然推出论题,从而说明对方的论题是没有得到证明的。
应当指出,反驳了论证,不等于驳倒了对方的论题。因为,就演绎证明而言,无论前提(论据)是真的还是假的,如果推理形式不正确,则结论(论题)的真或假都不是必然的。但是,只要反驳了对方的论证,就说明对方论题的真实性还没有得到证明。
第四篇:《猜想与反驳》读后感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猜想与反驳》读后感
《猜想与反驳》读后感
031610171
刘腾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哲学类的书无疑是我们的要害,我们不喜欢哲学累的书籍,因为我们认为它很空泛、很难理解、很乏味,但是自从我读了著名科学家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时,就对哲学类的书的观点有了很大的改善。
开始读这本书时,我也是抱着无聊就随便看看的态度看的,但是当我真正的去读时,我才发现了它内在的精华。我认为波普尔科学哲学的观点基本上和他的书的结构是相同的,即包含猜想与反驳两部分:对于他的猜想,他通过驳斥了归纳分析法和观察证实的方法,提出“科学理论是真正的猜测,他们不可能被证实但是可以北批判。”其意思就是说科学理论并不是在观察和实践中归纳出来的,而是一些大胆的猜测,这些猜测我们是无法证明的,因为我们只能在个别的场合下证明它的正确性,但是我们无法把所有的场合都证明出来,因此归纳法也是不能成立的;犹如我们在孙老师的课上所讨论的“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个命题一样,我们只能证明世界上所有乌鸦中有限的部分,而不能证明所有的乌鸦都是黑的,因为这个实际操作是不可能的,因此通过观察的归纳法是无法符合逻辑的来证明命题的正确性的。那么波普尔认为我们是通过大胆的猜想来引出命题的,哲学家的思辩才是命题的源泉。而且这些命题并不具有可证实性。
对于反驳,波普尔认为对于科学命题的验证,应该是通过证伪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猜想与反驳》读后感
批判;具体就是说我们看一个命题是否是假的如果是假的,这个命题就被证伪了,如果是真的,我们继续进行证伪,知道它被证伪为止。波普尔在这里批判了逻辑实证主义,他认为用实证的方法是不能证明命题的正确性的,原因和猜想部分里的是一样的。
对于实证主义,它认为科学的发展或者说关于命题的提出和证实是这样的路线:由观察到归纳到命题证实。这样就是命题的提出到其成立的证明。而对于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则不是这样,证伪主义的关于命题的提出发展路线是这样的:思辩到猜想到证伪如果是到下一猜想如果否到继续证伪。也就是说首先一个命题的提出并不是由实际观察所得到的,而是由哲学家(科学家)的思辨所得到的,而且关于命题的证明,波普尔认为命题的永远不能够被证实正确的,我们只能通过实际的观察实验来证明这个命题还没有错误,而这个证明过程将一直持续下去,直到这个命题被证明是错误的(即证伪),从而通过思辨提出下一个命题,并接着进行证伪,推动科学的不断向前发展。
通过波普尔《猜想与反驳》我了解到科学的构建是建立在猜想与反驳之上,而不是一般认为的归纳和证实。由这样的区别确实可以有很多的不一样的认识,因此波普尔的体系也是建立在这样的基本观点之上的。与传统的认识体系不同,从实际观察到猜想然后再到理论体系最后到证伪的检验,每一个的理论体系我们都不能称其为真理,只是至今没有被证伪的理论。对于已成体系的反驳和改进也成为科学工作的必然,而不是应当被奉为神明,由是科学逐渐接近真理。
在如今科学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猜想与反驳的思想是必不可少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猜想与反驳》读后感 的,只有拥有这种思想,我们才能不断的在科学上取得进步,不断的让科学为我们服务;只有拥有这种思想,我们才能去验证一些理论的真与伪。
第五篇:猜想与反驳读后感
《猜想与反驳》读后感
普尔的《猜想与反驳》这本书,最近刚看不久,可是我看了这本书之后感觉自己对哲学的看法改变了很多。虽然只用了很少的时间,也没有在细节上深入分析研究,但我通过这本书和我所查找的一些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思考和关于波普尔的文献资料中,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在这里不仅了解了波普尔的对于科学哲学的思想,还对自己的哲学思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重新的定位;从这里我改变了对传统的看法,对我们一直所接触的和学习的主流科学与哲学有了另外的较为理性的思考;另外从这里我再一次深刻思考了关于理性和感性。
波普尔从爱因斯坦和康德那里找到了两个思想来源:批判和唯理主义,找到了这个出发点、基石和内核。他建立了同逻辑实证主义针锋相对的科学知识观,就是他提出的反归纳主义-伪证主义,其结论是:知识和假说。他认为,科学的精神是批判,也是不断推翻旧理论,不断做出新发现,科学的发现是理性的活动,无需新的经验参与,科学就是理性不断做出的假说,而这假说不断遭到批评即被伪证。科学和非科学的划分标准应当以―可伪证性‖为判据。作为科学知识表征的可伪证性可以定量加以刻画,因此引入―可伪证度‖的概念,只有可证伪的陈述才是科学的陈述,而科学陈述的可伪证度越高,它禁止的越多,它的经验含量就越多,即知识含量也就越多。
首先我认为波普尔科学哲学的观点基本上和他的书的结构是相同的,即包含猜想与反驳两部分:对于他的猜想,他通过驳斥了归纳分析法和观察证实的方法,提出―科学理论是真正的猜测,他们不可能被证实但是可以北批判。‖其意思就是说科学理论并不是在观察和实践中归纳出来的,而是一些大胆的猜测,这些猜测我们是无法证明的,因为我们只能在个别的场合下证明它的正确性,但是我们无法把所有的场合都证明出来,因此归纳法也是不能成立的;犹如我们在老师的课上所讨论的―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个命题一样,我们只能证明世界上所有乌鸦中有限的部分,而不能证明所有的乌鸦都是黑的,因为这个实际操作是不可能的,因此通过观察的归纳法是无法符合逻辑的来证明命题的正确性的。那么波普尔认为我们是通过大胆的猜想来引出命题的,哲学家的思辩才是命题的源泉。而且这些命题并不具有可证实性。可以将波普尔在《猜想与反驳》中的观点和思路表达为:理论(命题、问题)的出现——观察、思辨(直觉)——猜想(假设)——证伪性检验。
对于反驳,波普尔认为对于科学命题的验证,应该是通过证伪来批判;具体就是说我们看一个命题是否是假的如果是假的,这个命题就被证伪了,如果是真的,我们继续进行证伪,知道它被证伪为止。波普尔在这里批判了逻辑实证主义,他认为用实证的方法是不能证明命题的正确性的,原因和猜想部分里的是一样的。对于实证主义,它认为科学的发展或者说关于命题的提出和证实是这样的路线:由观察到归纳到命题证实。这样就是命题的提出到其成立的证明。而对于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则不是这样,证伪主义的关于命题的提出发展路线是这样的:思辩到猜想到证伪如果是到下一猜想如果否到继续证伪。也就是说首先一个命题的提出并不是由实际观察所得到的,而是由哲学家(科学家)的思辨所得到的,而且关于命题的证明,波普尔认为命题的永远不能够被证实正确的,我们只能通过实际的观察实验来证明这个命题还没有错误,而这个证明过程将一直持续下去,直到这个命题被证明是错误的(即证伪),从而通过思辨提出下一个命题,并接着进行证伪,推动科学的不断向前发展。
通过以上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波普尔认为科学的构建是建立在猜想与反驳之上,而不是一般认为的归纳和证实。由这样的区别确实可以有很多的不一样的认识,因此波普尔的体系也是建立在这样的基本观点之上的。与传统的认识体系不同,从实际观察->猜想->理论体系->证伪的检验,每一个的理论体系我们都不能称其为真理,只是至今没有被证伪的理论。对于已成体系的反驳和改进也成为科学工作的必然,而不是应当被奉为神明,由是科学逐渐接近真理。
普尔在《猜想与反驳》中处于哲学家和科学家大脑中的这种反反复复的批判和被批判作出了深刻的分析,这算是对于哲学本位之本位的思考。对于波普尔的观点,我是基本支持的,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永远没有什么绝对的真理,只有在一定范围内的适用度。只有暂时的、一定范围内的适用,而没有绝对的和永恒的真理。譬如我们所熟知牛顿力学及三大运动定律,在牛顿体系建立以后有很长时间人们认为这就是科学的终极理论了,因为利用这些理论可以解释当时所能观察到的绝大部分现象,从微观到宏观,一直到星球的轨道运行,并且运用这个理论可以很准确的预测许多现象,并得到了证实。但是随着科学的深入发展和观测技术的不断提高,许多这个理论体系所不能解释的现象出现了,从而导致了二十世纪初期的物理基础理论的一次大革命。另外我联想到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很有趣的是爱因斯坦的理论大都来源于他的思考,而不是从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中归纳总结出来的。
如果我们运用波普尔的观点来看,也许这个就很容易解释了:在牛顿体系建立的时期及其以后的很长时间里,人们是用证实主义来分析科学问题的,人们从当时所观测到的现象,运用了证实主义―证实‖了这个体系的绝对正确性,并把它推为了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的终极真理(其中出现了关于机械的人和机械的社会的哲学观点)。而当科技的发展最终打破了这个―终极理论‖的适用范围的时候,人们才意识到它是具有一定适用范围的,于是作为终极理论,这个牛顿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被证伪了的(被反驳掉的)。这个时候,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科学体系正在逐渐建立成熟起来,这两个科学理论都是在假设的基础上提出的,而且是基于科学家的思考想象提出来的,我想这个或许就是波普尔理论中所说的由思辨而提出猜想吧。关于这两个理论的证伪,现在还没有重大的突破,不过已经有些矛盾的东西出现了,例如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理论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但是这两个理论却是不相容的。我个人认为这将是另一个更高级的理论的生长之地,当然了,或许这两个理论本身的不断修正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波普尔的观点,我有一点不太明白,或许是我还没有深入的研究过这个哲学体系的原因,就是关于数学中的完全归纳法。完全归纳法确实可以证明命题的正确性,而不是所谓的证伪,我想这个或许是因为这个方法中的―完全‖的因素,因为它就包含了直到永远的成分。还有ε –δ语言证明关于极限的问题,也许也是因为它包含了直到极大或者极小的成分在里面。但是有的数学方法确实可以证实命题的正确性,这是研究工具的问题了,至于由这个工具所证明的命题是不是真的正确则是不一定的。
通过这本书我又重新定位了我的哲学观,我以前的哲学观(也可能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基本上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哲学观,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和政治性,排他性很强,而且我们所受到的哲学教育也有故意贬低其他哲学流派和观点的嫌疑;对于其他的哲学理论批判的态度很多而且对于西方的其他的哲学观点也是知之甚少。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发现如果真正的要想了解哲学,就需要稍微抛开阶级和政治的思想;学习西方哲学家们的思辩和逻辑的思维,学习他们的认识世界的方法;不去考虑他的流派的问题,每一位伟大的哲学家都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想财富,从古代的苏格拉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复兴时期的笛卡尔、牛顿、康德等,到近代的罗素、维特根斯坦等。这里面我对康德的看法是改变最大的,在我们的学习里一般认为他是唯心主义的代表,但是康德的很多观点确实值得让我们好好的思考;他说:―我们的理智不是从自然界中引出规律而是把自己的规律强加于自然。‖这句话对我的影响很大,我认为我们现在的人类社会正是如此,我们很多东西都是人造出来的都是人为的制度和规律,这些东西是随着人的变化而变化的,即我们的知识是人的思想,虽然我们存在与物质之中,但是我们的知识是我们自己的意识,我们无法证明这样的规律在自然中是正确的,我们只能批判它的错误;这正是波普尔的观点的来源。
所以宣扬一种终极理论,无论是关于自然科学的,还是关于社会科学的,都只是当时的统治阶级的一种愚民手段,用来巩固自己的统治,这是历史的必然,但这是不正确的,因为时间会证明这一切的,这就是证伪主义,只是时间的问题。
卡尔·波普尔的方法论有两点不足:首先,他对―获得知识的动态过程‖的分析,局限于―知识增长的动态过程‖,因而局限于主要用―理论‖这个逻辑范畴来重建过程,这样他的方法论与科学实际相比显得贫乏,可证实性划界标准是科学的必要表征,尽管科学的标准不能仅仅归结为这种划界标准;其次,他片面地把证伪、批判和革命强调到不恰当的程度,抹杀了科学正常时期的建设性活动,因而他的方法论没有反映科学实际的这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