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样建设一个优秀班集体
选修课教案四
课题:优秀班集体的建设
目标:使学生重视班集体的建设,从而更好地提高上课效率和学习成绩。为将来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方法:以讨论为主
过程: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一、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所以,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应是远期、中期、近期目标的结合,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会产生梯次激励效应,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作为班级组织者的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制定出本班的奋斗目标。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我曾带过一个基础很差的班,班内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小学中的差
1生。这些学生一进入中学便表现出散漫的特点。刚开始的一星期,班内学生上课不听,作业不交、卫生不做,毫无集体荣誉感可言。查找原因,大都是破罐破摔,没有学习目标,对自己缺乏信心。针对此情况,我找同学谈心,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以此为起点,迈好初中第一步,确定第一个目标,塑造一个新的我。经过努力不仅达到这个目标,班集体在毕业时还成为“三好班。”
二、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去影响、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在扶正压邪,奖善恶的过程中,舆论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班内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
我接手过一个初二的班集体,班内学风很浓,凝聚力强,学生都有较远大的理想,可是“傲”气很重,都看重“大事”,不注重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不屑于做小事。如:放学后窗户没关就走了,大白天六个管灯全亮着,却不以为然,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组织开展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班会,会上对小事该不该管进行了辩论,还列举同学身边发生的小事造成的危害,最后得出结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同学们还在班会上倡议班会之后班内成立一志愿团,定期为学校、社会做好事,产生很好的效果。有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就会无形的支配集体成员的行为和集体生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三、实行班级管理民主化、细致化
有句话说:“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班主任工作只有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而在细致管理基础上还应充分发挥民主。班主任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管理,创设各种表现机会,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理气氛使学生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培养,管理能力得到增强。几年来,我胡照魏书生老师的一些做法,在班内实行“分级管理制”。一级管理:六名班委,负责全班各大项工作的监督总结。二级管理:大组长和小组长,分管各组的学习和卫生。三级管理:科代表,负责各学科的学习情况,及时辅助任课教师的工作。四级管理: 职责长,负责班内各项小范围工作,如“灯长”“盒长”“桌长”“门长”“窗长”等,把班内大小而琐碎的工作分配到个人,使每个人都是官,都是班内小主人,收到了很好的民主激励效应。
四、发挥班委会和骨干的核心力量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拥有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积极分子,组成班集体的核心,有了这个核心,才能带动全班同学去努力实现集体目标。在上一点中提到的一级管理人员即为班内核心力量,他们分别负责其它级别的各项工作,如“学习委员”负责指导总结“科代表的工作”“生活委员负责指导督促职责长的工作等。
五、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集体活动能发挥娱乐、导向、育人的功能,班主任要积极组织、参与学校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相互关心,尊重理解和协作的关系。许多优秀班主任的经验表明“寓教育于活动中”对实现班集体的共同目标对每一个人的健康成长都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则需班主任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来确定。最后,良好的班集体的形成还需要有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才能更好地完成以上工作。
第二篇:怎样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怎样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一、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所以,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应是远期、中期、近期目标的结台,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会产生梯次激励效应,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作为班级组织者的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制定出本班的奋斗目标。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某教师曾带过一个基础很差的班,班内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小学中的差生。这些学生一进入中学便表现出散漫的特点。刚开始的一星期,班内学生上课不听,下课打追,作业不交、卫生不做,毫无集体荣誉感可言。查找原因,大都是破罐破摔,没有学习目标,对自己缺乏信心。针对此情况,她就找同学谈心,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以此为起点,迈好初中第一步,确定第一个目标,塑造一个新的我。经过努力不仅达到这个目标,班集体在毕业时还成为“三好班。”
二、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去影响、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在扶正压邪,奖善恶的过程中,舆论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班内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
某教师接手过一个初二的班集体,班内学风很浓,凝聚力强,学生都有较远大的理想,可是“傲”气很重,都看重“大事”,不注重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不屑于做小事。如:放学后窗户没关就走了,大白天六个管灯全开着却不以为然,等等。针对这种情况,她组织开展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班会,会上对小事该不该管进行了辩论,还列举同学身边发生的小事造成的危害,最后得出结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同学们还在班会上倡议班会之后班内成立一志愿团,定期为学校、社会做好事,产生很好的效果。有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就会无形的支配集体成员的行为和集体生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三、实行班级管理民主化、细致化
有句话说:“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班主任工作只有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而在细致管理基础上还应充分发挥民主。班主任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管理,创设各种表现机会,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理气氛使学生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培养,管理能力得到增强。几年来,我胡照魏书生老师的一些做法,在班内实?quot;分级管理制“。一级管理:六名班委,负责全班各大项工作的监督总结。二级管理:大组长和小组长,分管各组的学习和卫生。三级管理:科代表,负责各学科的学习情况,及时辅助任课教师的工作。四级管理: 职责长,负责班内各项小范围工作,如”灯长“"盒长”“桌长”“门长”“窗长”等,把班内大小而琐碎的工作分配到个人,使每个人都是官,都是班内小主人,收到了很好的民主激励效应。
四、发挥班委会和骨干的核心力量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拥有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积极分子,组成班集体的核心,有了这个核心,才能带动全班同学去努力实现集体目标。在上一点中提到的一级管理人员即为班内核心力量,他们分别负责其它级别的各项工作,?quot;学习委员“负责指导总结”科代表的工作“"生活委员负责指导督促职责长的工作等。
五、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集体活动能发挥娱乐、导向、育人的功能,班主任要积极组织、参与学校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相互关心,尊重理解和协作的关系。许多优秀班主任的经验表明”寓教育于活动中"对实现班集体的共同目标对每一个人的健康成长都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则需班主任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来确定。最后,良好的班集体的形成还需要有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才能更好地完成以上工作。
第三篇:如何建设一个优秀班集体
如何建设一个优秀班集体
---刘士芳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建立一个优秀班集体,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一、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所以,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应是远期、中期、近期目标的结台,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会产生梯次激励效应,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作为班级组织者的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制定出本班的奋斗目标。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我曾带过一个基础很差的班,班内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小学中的差生。这些学生一进入中学便表现出散漫的特点。刚开始的一星期,班内学生上课不听,下课打追,作业不交、卫生不做,毫无集体荣誉感可言。查找原因,大都是破罐破摔,没有学习目标,对自己缺乏信心。针对此情况,我找同学谈心,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以此为起点,迈好初中第一步,确定第一个目标,塑造一个新的我。经过努力不仅达到这个目标, 班集体在毕业时还成为“三好班。”
二、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去影响、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在扶正压邪,奖善恶的过程中,舆论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班内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
我接手过一个初二的班集体,班内学风很浓,凝聚力强,学生都有较远大的理想,可是“傲”气很重,都看重“大事”,不注重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不屑于做小事。如:放学后窗户没关就走了,大白天六个管灯全开着却不以为然,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组织开展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班会,会上对小事该不该管进行了辩论,还列举同学身边发生的小事造成的危害,最后得出结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同学们还在班会上倡议班会之后班内成立一志愿团,定期为学校、社会做好事,产生很好的效果。有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就会无形的支配集体成员的行为和集体生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三、实行班级管理民主化、细致化
有句话说:“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班主任工作只有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而在细致管理基础上还应充分发挥民主。班主任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管理,创设各种表现机会,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理气氛使学生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培养,管理能力得到增强。几年来,我胡照魏书生老师的一些做法,在班内实行“分级管理制”。一级管理:六名班委,负责全班各大项工作的监督总结。二级管理:大组长和小组长,分管各组的学习和卫生。三级管理:科代表,负责各学科的学习情况,及时辅助任课教师的工作。四级管理: 职责长,负责班内各项小范围工作,如“灯长”“盒长”“桌长”“门长”“窗长”等,把班内大小而琐碎的工作分配到个人,使每个人都是官,都是班内小主人,收到了很好的民主激励效应。
四、发挥班委会和骨干的核心力量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拥有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积极分子,组成班集体的核心,有了这个核心,才能带动全班同学去努力实现集体目标。在上一点中提到的一级管理人员即为班内核心力量,他们分别负责其它级别的各项工作,如“学习委员”负责指导总结“科代表的工作”“生活委员负责指导督促职责长的工作等。
五、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集体活动能发挥娱乐、导向、育人的功能,班主任要积极组织、参与学校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相互关心,尊重理解和协作的关系。许多优秀班主任的经验表明“寓教育于活动中”对实现班集体的共同目标对每一个人的健康成长都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则需班主任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来确定。最后,良好的班集体的形成还需要有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才能更好地完成以上工作。
第四篇: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一、加强班风建设
几十名学生编在一个班里,并不等于这就是一个集体。一个班集体必须有共同的目标,有组织机构,有严格的制度与纪律,有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班风,并且有和谐的人际关系。结合本班实际情况,我开展了以下工作:
1、端正教育思想,不放弃一个学生。
班主任工作多是育人的工作,我重视德育工作,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教育好,在班级工作中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是道德素养的基本载体,抓学生道德教育,应从抓行为规范落实入手。在学年初提出希望,确定学生自己努力的目标。结合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积极开展争当“金星少年” 活动,强化学生“关心他人、诚实守信、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的教育,帮助学生规范言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关爱同学,学会合做,建立为他人服务的幸福观。从大事着眼,从小事抓起,开展“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
2、重视学习教育,做到以理服人
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接受教育,做到以理服人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好班会、晨会时间,结合班级实际,精心设计教育主题,做到寓教与情,寓教与理,寓教与活动之中,情理交融,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在做好日常教学的同时,也注意对学生进行德、智、体诸方面教育指导。经常与科任老师联系,了解本班学生学习情况,然后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学生知道学好其他各门功课的重要性。
3、抓建章立制,完善规矩,形成方圆
根据学校布置,结合本班情况,和学生一起研究制订了一些学生在校常规要求,用以规范学生的言行。使学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哪些是与整个集体要求一致的,哪些是不一致的,人人心中有数。在整个要求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地结合班级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改与调整,使这些要求能更好地服务于班级的建设。
4、讲究教育艺术,科学开展工作
--进行恰当的表扬和批评。幽默大师马克·吐温曾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活上两个月。”每位学生都喜欢被人赞扬,特别是后进生,他们最需要表扬。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作为老师如果能够多发
现学生的每一点进步:一次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一次认真听讲,一次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一件小小的好事……都能及时给予表扬,让学生知道他的每一点一滴的进步老师都注意到了,老师每时每刻都在关心着自己,就会感到班集体的温暖,从而增强自信心。当然,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除了恰当运用赞扬外也要恰当地进行批评。批评前要认真调查研究,搞清基本事实。批评时做到内容不失真实,语气不失委婉,切忌大发雷霆,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批评中要使学生感到“面子”没丢尽,老师的严中还有爱。教师中肯而又切合实际的批评也会成为激发学生进一步努力的动力。
--发挥表率作用。我国有句古语“身教重于言教”。有经验的老师也常说:“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正确美好的行为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是发挥了表率的作用。如:劳动课上,许多同学站在一边观望、闲聊,班主任看到后没有强令他们,而是自己拿起工具默默干起来,那些同学看到班主任亲自参加劳动,再也不敢“靠边”站了。自己以身作则的效果要比强令要求学生如何做要好得多。要培养优良班风,老师要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让学生处处看到教师在以实际行动爱他们。
--以典型引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心理学家班杜拉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发现,学习者所观察到的“榜样人物”的行为结果乃是决定模仿学习的重要因素。因此,要积极开展学英雄、树典型、赶先进活动,要结合学生的心理及各方面实际情况,从学生的日常行为中挖掘闪光点,及时表扬好人好事,为学生树先进、让学生学先进,使班级中形
成你追我赶比学赶帮的氛围。
--把竞争机制引入班集体。竞争是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过程。青少年一个最大的心理特点,就是不甘落后,好胜心强。作为班主任要善于把竞争机制引入班集体,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竞争可以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缩小个人的能力与成绩之间的差距,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教育效果;同时能使学生较好地发现自己尚未显示出来的潜力和自己的局限性,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做到有的放矢。竞争可使班集体形成一股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当然,竞争也讲求适度,过于频繁的竞争活动会使学生处于过于激动、忙乱的状态,从而影响正常的思维生活,结果会适得其反。
在学年初不久,我即根据班级状况,提出了“诚实、好学、团结、创新”的班风目标,把“绝不放弃”作为班训。明确告诉学生,班主任绝不放弃一个学生,要求班集体不放弃一个同学,学生自己不放弃自己,要求全班学生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在日常的学习及生活中,“把绝不放弃”作为7.1班师生誓词,随时加以强化。针对班级发展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地纠正与激励,使学生不断地朝着良好的班风目标要求迈进。
例如:认真抓好纪律,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样。每天做好清洁卫生工作,做到一日三扫。培养学生认真学习和良好学习习惯。开展在学习上“你追我赶”活动。
5、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培养21世纪人才的四种能力之一是合作能力。根据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班风要求,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建立合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重视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教育。例如班上有同学身体不好发生呕吐、头疼、流鼻血等事件,抓住教育契机教育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经过一年的工作实践,学生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同时在班级中出现不和谐的人际关系时,注意引导,使学生之间的关系走向缓和。总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班级各项活动正常开展的基本保障,是今后班级工作中一项重要的任务。--与学生家长建立和谐的关系
尊重学生家长和家长平等相待,及时沟通,当学生在学习上或品行上出现异常时,及时与该生家长取得联系,指出该生的优点及表现出的不足,取得家长的支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优化班级管理
1、培养使用班级干部,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主任工作的助手
正确培养和使用班干部,是班主任搞好班级管理的关键。班干部能不能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能否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关键在于班主任对他们的正确培养和使用。
--大胆放手,小心扶植。大胆放手:让班干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班主任不能越俎代疱。小心扶植:学生还不成熟,能力毕竟有限,班主任要精心指导,做个好参谋。有时班干部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班主任不能太苛求,但也不能放任自流,不能因其班干部的地位而放松要求。
--做班干部的坚强后盾。班主任要积极调动全班同学支持和配合班干部的工作,这是培养优秀班干部的最佳途径。有时班级难免出现一些不正之风,班主任在必要时一定要及时出面、维护班干部的地位和尊严,把舆论导向正确的一边。实际上,维护了班干部,也就维护了班集体的利益。
2、教会学生自治,使每个学生都是管理者,并都自觉接受管理。总之,如今7.1班比学年初有了很大的进步,正朝着更确定目标加速发展。我作为一个年轻的班主任,需要不断学习和丰富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努力把建设成团结、好学、上进的优秀集体。
第五篇:如何建设一个优秀班集体
如何建设一个优秀班集体
连云港市技工学校
王珩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的依靠力量的组织保证。作为一名刚刚从事班主任工作的青年教师,我深深地感到,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都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对班级和学校的稳定将产生直接的影响。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班主任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我觉得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要给予加强和重视。
一、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所以,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应是远期、中期、近期目标的结合,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会产生梯次激励效应,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作为班级组织者的班主任应该结合本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制定出本班的奋斗目标。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的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班级成每个成员的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个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与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达到培养和增强集体凝聚力的目标。
二、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一个良好班集体可以形成良好班风,去影响、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作用。在扶正压邪,奖善罚恶的过程中,舆论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在班级内部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于班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
三、实行班级管理民主化、细致化
在班级管理中常有这么一句话:“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处”,班主任工作只有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效,而在细致管理的基础上还该应充分发挥民主。班主任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管理,创设各种表现机会,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形成民主管理气氛,使学生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培养,管理意识得到增强。从而使班级管理走上良性轨道。
四、发挥班委会和骨干的核心力量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拥有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积极分子,由他们组成班集体的核心力量,通过这个核心协助班主任去管理班级,分担班级管理工作,有时甚至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了这样一个班级核心,才能更加有效地带动全班同学去努力实现集体目标。
五、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集体活动能够发挥娱乐、导向甚致是育人的功能,班主任要积极地组织班级全体成员参与学校各项有意义的活动。通过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相互关心,学会尊重、理解和协作。许多实践表明“寓教育于活动中”对于实现班集体的共同目标,对于每一个班级成员的健康成长都是行之有效的,对于优秀班集体的建立也将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王珩
2000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