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提高执行力抢抓新机遇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
关于提高执行力 抢抓新机遇 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
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2010年1月6日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全市各级干部执行力、抢抓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我省积极争取建立生态文明示范区等机遇,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坚定信心,切实增强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自觉性
(一)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初步成效。市委八届四次全会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总揽工作全局,在遭受特大凝冻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的不利条件下,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健康发展,地方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长足发展,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贵阳环城高速公路、新庄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重要基础设施相继建成;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两湖一库”水质提升,环城林带得到有效保护;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六有”民生行动计划全面推进,群众普遍关注的一批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推动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出台了《生态功能区规划》,制定了《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等一系列法规,搭建了11个投融资平台;生态文明观念逐步强化,成功举办了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和研讨会;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加强,通过公推竞岗、公开选拔、实施“双百”工程等方式选拔干部,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实践证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完全符合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完全符合贵阳的实际,顺应了世界城市发展的潮流,是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尚处于发展初期,还存在许多不足,突出表现在: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生态产业发展仍较缓慢;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仍较粗放,城市品位亟待提高;发动基层和群众广泛参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不够深入,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不够丰富;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还比较突出;有的干部素质和作风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执行力不强。
(二)当前面临的机遇。当前,国际经济逐步趋暖,世界主要经济体正缓慢复苏,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将引领世界经济转型。我国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把西部地区建设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域、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示范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域。省委、省政府正积极争取建立生态文明示范区。这一系列新的重大机遇,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三)近期工作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一个长期过程,必须准确把握每个阶段的重点,逐步把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推进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超前做好“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重点做好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协办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简称“三创一办”)的各项工作,力争2010年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2011年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推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向纵深发展。
二、全面加强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提升城市品位
(一)扩大城乡规划覆盖面。围绕《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年)》,抓紧编制分区规划、各类专项规划以及城市设计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增强各类规划之间的协调性,强力推进规划实施。2011年完成主城区1230平方公里和全市乡镇镇区范围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进一步完善农民建房的相关政策,突出民族和地域特色,加强道路沿线农房和重点村寨的整体规划和设计。编制完成《贵阳市客货运场站建设规划》、《贵阳市大型专业市场建设规划》、《贵阳市中心城区环卫设施规划》等专项规划。
(二)加强城市细部规划建设。重点做好主要景观轴线和主要节点、地标性建筑、城乡接合部、城市主要出入口的规划设计,突出广场、绿地、河道等公共开放空间的功能和特色。精心做好城市建筑物的外观设计,加快推进主干道两侧建筑立面规划整治。加强中心城区绿化,2011年人均公共绿地达10平方米以上。严禁乱批滥占林地开发房地产。积极发展绿色建筑,全面推进绿色设计和绿色施工,开展绿色建筑认证。严格执行建筑节能环保标准,推广使用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加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结合地域、气候和周边环境等特点,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合理安排区域建筑布局和朝向。
(三)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精心组织贵阳市域快速铁路网、城市轻轨、北京东路、甲秀北路、北二环、东二环等重大交通项目规划建设,提高投资决策透明度,严格控制投资概算,加强监督管理。统筹沿线土地开发和片区建设,按照建设城市新社区的思路做好拆迁安置工作。加快雨污分流、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和处理设施建设,加强供排水特许经营管理。新建的规模以上住宅小区、宾馆、写字楼、办公楼等场所必须建设雨污分流排水系统,鼓励支持建设中水回用工程,逐步对已建成的大型住宅小区和公共建筑实施雨污分流和中水回用系统改造。2011年完成花溪片区及市西河、贯城河流域等老城区的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加快垃圾中转站及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2011年建成南郊垃圾卫生填埋场。
(四)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提升金阳新区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商场、学校、医院、公交等配套设施建设,增强城市人口集聚力。加快三桥马王庙片区开发,着力推进金西大道(云岩段)、新马王街等市政设施建设,促进老城区、三桥马王庙片区、金阳新区的融合。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大违法建筑查处治理力度。2010年启动10个城中村改造工作。进一步完善花溪、乌当、白云、小河的城市服务功能,提高清镇市区和修文、息烽、开阳县城的综合承载能力,逐步放宽城镇户籍限制;加快站街、扎佐、青岩、双流、小寨坝等中心城镇规划建设,提高产业聚集和人口吸纳能力。
(五)严格市容市貌管理。加大“五脏五乱”整治力度。选择一批社区和单位开展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逐步形成城市垃圾源头削减、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的运行机制。实施餐饮业油烟污染、环境噪声污染、扬尘污染和机动车排气污染综合整治。2010年,群众对全市卫生状况满意率高于90%。
(六)完善城市建管体制。加快制定市、区(市、县)和投资建设主体三方利益联动建设基础设施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加快建立交通、治安、城管等共用的城市数字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网格化管理。强化“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的城市管理体制,理顺市、区、街道、社区的管理工作职责。积极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对污水处理、清洁卫生、园林绿化等逐步实行社会化、市场化运作。
三、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生态经济发展质量
(一)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突出“爽爽的贵阳--中国避暑之都”城市品牌,深化“贵阳避暑季”、“贵阳温泉月”活动内容和形式。加快国际会展中心建设,扩大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加快二戈寨、金阳等物流园区和孟关汽车商贸城建设。积极引进招商银行、花旗银行等国内外金融机构。2010年成立贵阳市农村商业银行。2011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0%。抓好中航贵阳高新区飞机发动机产业基地、贵航军转民(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支持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太阳能级多晶硅等新材料、新能源项目建设。加快无污染、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2011年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的比重达80%以上。
(二)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2010年编制完成铝、磷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专项规划,优化矿产资源配置。强力推进铝、磷、煤等资源型企业技术改造,能源资源消耗指标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加强磷渣、粉煤灰、赤泥等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和处置。发展精深铝加工和精细磷煤化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资源就地转化,新建的铝、磷等资源型项目,资源就地转化率必须达到100%,2011年现有磷矿企业资源就地转化率达到60%,铝矿原矿和焙烧熟矿企业资源就地
转化率达到100%。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方式,加快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优化升级。
(三)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坚持绿色招商,严禁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严重的项目落户。推广清洁生产,逐步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完善企业污染源档案。加大整治违法排污力度,对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企业限期治理或关停。加强以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为重点的工业大气污染治理,加快清镇发电厂、贵阳钢厂、贵州水泥厂等重点污染源的异地改造项目建设。2010年全市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
(四)强化生态植被恢复治理。采取科学、有序、合理的开采方式,提高矿产资源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督促矿山企业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大力实施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水土流失、石漠化和沙石采掘场综合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加大交通干线绿化力度。进一步发挥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保护审判庭和清镇市人民法院环境保护法庭的作用,强化以环城林带、“两湖一库”为重点的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到2011年全市建成区新建4个山体公园,完成营造林2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3%。
(五)加大节能环保资金投入。调整市工业技改资金和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投向,每年用于支持高新技术、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项目的资金不低于60%。设立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型创业企业发展。创新生态建设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各种投资主体以多种形式投资、建设和营运生态环保项目,确保环境保护投资指数高于2.0,并逐年提高。
(六)完善节能环保相关政策。推进居民用水、煤气阶梯式计价收费,非居民生活用水实行超计划加价收费。制定支持中水、雨水开发利用和循环用水的相关政策,环卫、绿化等市政用水逐步使用中水、雨水,洗车、洗浴、游泳等经营单位,应采用低耗水技术,安装使用循环用水设施。清理整顿自备水源,并逐步关闭。切实做好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排污费和垃圾处置费的征收工作。落实好国家电价调整政策。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启动排污权交易市场,积极争取在特定区域或行业内探索性开展碳排放交易。
四、深入推进“六有”民生行动计划,切实解决民生热点问题
(一)稳步提升群众安全感。继续深入开展“严打两抢一盗,保卫百姓平安”专项行动,加大对“黄、赌、毒”等违法犯罪以及社会黑恶势力的打击力度。加强对城郊接合部、娱乐场所、出租房屋等重点区域和特种行业的管理整治。健全110扁平化指挥网格式警区防控机制,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街面见警率。组建和充实各种形式、不同类型的群防群治队伍,着力解决楼群院落尤其是散居院落的治安防范问题。
(二)着力缓解老城区交通拥堵。大力推进智能化交通管理,提高重点区域、路口、路段通行能力,力争交叉路口阻塞率不高于2%。严格执行限制大货车进入中心城区等管理措施。加强城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和管理,制定分区域、分时段的差别停车收费政策。优化公交线路、站点设置,加快公交车辆更新,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制定鼓励公交出行的优惠政策。2011年市民对公交站点布局与交通便捷的满意度不低于60%。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营运,理顺出租车营运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中心城区与各片区统一的客运市场。积极开展“步行日”、“无车日”活动,完善城市步行系统、无障碍系统。
(三)切实解决“择校”问题。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推进城郊接合部和新建住宅区配套公办学校、农村寄宿制标准化学校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深化义务教育学区管理改革,逐步提高农村学校教师待遇,严格落实中小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制度和学区内划片入学制度,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
(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贵阳市区域卫生信息网络建设。2010年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实行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体制改革,逐步成为以政府主导的全额拨款公益性事业单位。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疫情防控工作。深入开展惠民医疗服务,改善困难群众健康水平。加大城乡卫生对口帮扶力度,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2010年,全市新农合参合率达96%以上,群众对医疗卫生行业的满意度不低于80%。
(五)加强城乡就业和社保工作。进一步加强区(市、县)、乡(镇、街道)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实用技能和创业培训,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对象就业。2010年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4500个,完成“充分就业社区”创建40%,继续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面推进居家养老工作。继续加大价格调节基金对低收入困难群体的补贴,逐步提高城乡低保水平。推进社会保险的扩面征缴,力争2011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79%,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87%。
(六)多渠道解决群众“住房难”问题。做好廉租住房项目库建设,积极申请中央投资补助,力争2010年开工建设廉租住房50万平方米。建立健全廉租住房进入和退出机制。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管理,建立完善经济适用住房租赁制度。稳步推进普通商品房建设,规范发展二手房市场。继续做好农村危房改造整区推进工作。
五、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市民生态文明素质
(一)开展专题教育宣传活动。广泛开展文明创建金点子征集、市民评论等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生态文明教育宣传活动。积极创建一批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推行现场式、体验式公众教育。提倡节能环保简约化的生活方式,提高公众的绿色消费意识。市级新闻媒体要开设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专题或专栏,各社区(村)宣传栏要定期刊登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有关内容。重要公共场所设置宣传创建活动和道德建设的大型公益广告,商业中心、车站、主干道等重点场所公益广告比例不低于20%。确保市民对“三创一办”工作的知晓率高于90%,对创建工作支持率高于80%。
(二)建立生态文明道德规范。围绕“争创全国文明市,喜迎民族运动会”,组织形式多样的文明养成教育,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规范市民日常行为。着力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网吧和文化娱乐场所、校园周边环境,坚决遏制淫秽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传播。大力弘扬“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贵阳精神,增强市民的城市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每年评选表彰一批“城市精神年度人物”、“见义勇为市民”、环保“绿色卫士”。
(三)深入开展“绿丝带”志愿服务活动。组建贵阳市志愿者协会,实行志愿者注册制度,到2011年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市人口总数的比例不低于8%。积极开展“三创一办”、温暖“空巢老人”等“绿丝带”志愿服务活动。全市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每年参加不少于48小时的志愿服务。鼓励和引导大中专生、中小学生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积极发展环保协会、生态协会等各类公益性、服务性民间组织。
六、广泛动员,扎实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
(一)开展生态文明社区(村)创建活动。以环境优良、邻里互助、家庭和美为主要内容,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社区(村)创建标准。开展全市性生态文明家庭评比,2011年区级以上(含区级)文明家庭的比例不低于20%。深入开展整村推进整治活动,美化村容村貌。推进农村“五改一气”工程建设。巩固提高我市新农村建设12个省级试点、38个市级试点和10个精品民族村寨的创建水平,扎实抓好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试点工作。
(二)开展生态文明学校创建活动。以校园整洁、校风良好、文明向上为主要内容,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学校创建标准。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探索教师职称评定师德“一票否决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2011年全市80%以上中小学校(含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和大专院校达到生态文明学校标准,学生生态文明知识普及率达100%。
(三)开展生态文明医院创建活动。以医德高尚、医技过硬、医患和谐为主要内容,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医院创建标准。打造绿色医疗环境,加强“平安医院”建设。严格控制放射性污染,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完善医德医风检查考核制度,建立医德医风档案。建立医患沟通制度,优化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四)开展生态文明企业创建活动。以诚信守法、文明生产、节能高效为主要内容,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企业创建标准。推动企业依法生产、依法经营、依法管理,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引导企业
树立生态环保理念,采用有利于保护生态、清洁生产的工艺流程,使用绿色原料,生产绿色产品,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及废弃物排放。积极构建和谐的企业经营环境、劳资关系。2011年前,全市50%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达到生态文明示范企业标准。
(五)开展生态文明机关创建活动。以公开透明、执行有力、便民利民为主要内容,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机关创建标准。继续开展“整治发展软环境、建设服务型机关”专项活动,努力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大力压缩公用经费和一般性开支,降低行政成本。推进无纸化办公,提高办公设备节能效果。建立健全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政府采购目录中的绿色产品应占40%以上,并逐年提高比重。
(六)开展生态文明区(市、县)、乡(镇、街道)创建活动。以经济发达、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为主要内容,2010年编制完成生态文明区(市、县)、乡(镇、街道)建设规划,明确工作任务和时限。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化街道办事处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明确乡(镇)党委、政府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的职责职能。
七、强化责任,切实提高各级干部执行力
(一)明确责任主体。对“三创一办”等全市性重要工作、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实行项目负责制。按照分工负责与项目负责相结合的原则,统筹市领导工作安排,整合相关部门资源,建立市领导牵头的专项工作推进机制,把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完成时限,逐一分解落实到具体的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二)加大督查力度。建立督查专员制度,强化督查督办机构职责职能。改进和创新督查方式,对全市重点工作实行专项督查、全程督查。建立健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参与的大督查机制。健全重要工作责任报告制度和通报制度,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定期或不定期报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凡向社会公开承诺的重大工作进展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要通过电视、报纸、政府公众信息网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
(三)严格干部考核。严格执行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办法,完善考核方式,增强考核工作透明度,加大群众满意度在考核评价中的分量。把执行力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重点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重点工程、重要工作、重大突发事件和关键时刻履行职责、完成任务情况。考核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公示,并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监督管理和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
(四)加大奖惩力度。大力倡导“敢抓敢管、敢作敢为、敢闯敢试”精神,对执行力强、目标任务完成好、群众满意度高的干部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对在重点工程、重要工作、重大突发事件中有突出贡献的干部优先选拔重用;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从严管理干部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有关规定,严格责任追究制度,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有关规定,对执行不力、敷衍塞责、无所作为的领导干部坚决进行党纪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
(五)加强教育培训。充分利用党校(行政院校)、高等院校和其他专业培训机构的资源,创新培训方式和内容,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分级分类对全市干部进行全覆盖、多手段、高质量的培训。强化干部实践培训,加大定期选派干部到基层一线、重点建设工程挂职锻炼的工作力度。把提高执行力作为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两年内对全市所有县级和科级干部进行一次提高执行力专项培训。
第二篇: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
(环发〔2008〕1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副省级城市环境保护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以下意见: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生态文明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因此,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保障。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但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耕地、淡水、森林、能源等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阻碍了我国可持续发展进程。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个战略阶段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发展阶段。如果继续沿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将难以完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当前在生产和消费领域,还存在着向大自然过度索取自然资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现象,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破坏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成果的结晶,是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二)明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维护生态平衡;强化城乡环境治理,改善人居生态环境;努力培育生态文化,积极倡导文明消费方式。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建设生态文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本原则: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和谐发展原则,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尊重生态规律,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坚持公平发展原则,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妥善处理区域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促进地区间公平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发展需求,又要维护后代人的发展权益。坚持传承发扬原则,既要继承“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朴素生态观,又要发扬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生态文明观;既要传承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又要弘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理念。坚持整体协调原则,协调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少数与多数利益。坚持共同推进原则,形成政府主导、各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深入、扎实、有序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在内容上具有全面性,时间上具有长期性,过程上具有渐进性和阶段性,成果上具有多样性。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支撑体系;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安全体系;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倡导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要广泛宣传发动,建立生态文明的道德文化体系;要健全长效机制,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措施。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积极推进,不搞指标摊派;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要试点引路,不一哄而上。
二、严格环境准入,建立生态文明的产业支撑体系
(四)加强环境分类管理
各级环保部门要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加紧环境功能区划工作,逐步实行环境分类管理。
在优化开发区域,坚持环境优先,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加快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实行严格的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制度,率先完成排污总量削减任务,做到增产减污,切实解决一批突出的环境问题,努力改善环境质量。
在重点开发区域,坚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科学合理利用环境承载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做到增产不增污,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在限制开发区域,坚持保护为主,合理选择发展方向,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建设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确保生态功能的恢复与保育,逐步恢复生态平衡。
在禁止开发区域,坚持强制性保护,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严格监管,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遏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和破坏。
(五)严格环境准入
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法规,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企业的力度。在确定钢铁、有色、建材、电力、轻工等重点行业准入条件时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要求,新建项目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准入条件、清洁生产标准和排放标准,已无环境容量的区域,禁止新建增加污染物排放的项目。进一步完善规划环评,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源头预防作用。
(六)加快推进循环经济
根据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要求,环保部门要配合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法规,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推进重点行业、产业园区和省、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推广循环经济先进适用技术和典型经验,建设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程,联合商务、科技等有关部门积极做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推动循环经济在区域层面上的发展。加快制定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和清洁生产审核技术指南,建立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技术支撑体系。进一步推动企业落实清洁生产方案。对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标准或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以及使用有毒有害原料或者排放有毒物质的企业,要依法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七)大力开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促进自然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按照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原则,把节能、节水、节地与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机结合起来,实行统筹规划,同步实施。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完善资源节约的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各类废弃物收集、转运、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的构架体系,大力推进生产、生活中各类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构建生态文明的环境安全体系
(八)加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分区、分类管理,确定不同地区的主导生态功能和发展方向。进一步优化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格局,强化管护能力建设,推进规范化管理,提高保护质量;建立一批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建立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的评价指标体系、绩效评估机制,提高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管护能力;划定生态脆弱区,使脆弱的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建立和完善自然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加强灾后生态恢复与建设。加强物种资源保护和生物安全管理,加强履行国际公约工作的组织协调,实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做好生物物种资源调查工作,完善生物物种资源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做好转基因生物安全、外来有害入侵物种和病原微生物的环境安全管理。
(九)强化污染防治与节能减排
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加大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实施力度,努力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加大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力度,优先保护饮用水源。逐步划定各主要河流、湖泊的水生态功能区,建立健全水生态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加快城市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工程建设,加强工业废水治理。推进重点行业二氧化硫综合治理,加大城市烟尘、粉尘、细颗粒物和汽车尾气治理力度,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强化危险废物和危险化学品监管,加强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的污染治理,实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控制固体废物污染;加强核设施和放射源安全监管,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
(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统筹城乡发展,努力推进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完善农村环境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实行“以奖促治”政策,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切实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水质改善,积极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污染治理,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推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强化农村地区工业企业环境监管。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强农用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场地环境监管,开展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试点示范,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规范有机食品发展,组织开展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县建设,防治农药、化肥和农膜等面源污染。
(十一)严格资源开发的环境监管
按照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做好资源、能源开发规划和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力度,防止开发建设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快建立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促进新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做好上下游、地表地下水调配,有效保护水资源。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长,提高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加强对生态敏感区域旅游开发活动的环境监管,推广生态旅游试点示范。
四、广泛宣传发动,建立生态文明的道德文化体系
(十二)建立生态文明的道德规范
崇尚亲近自然的生活理念,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等不同层面入手,制定和实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规范,促进人们更加自觉地保护环境、尊重自然、节约资源。大力倡导以清洁生产、爱护公物、文明办公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不断壮大环保志愿者队伍;积极弘扬以简约生活、善待生命、邻里和谐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树立勤俭节约为荣,奢侈浪费为耻的社会新风尚。
(十三)推广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贯彻实施政府绿色采购意见,实行环境标志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提高公众的绿色消费意识,倡导购买绿色、有机产品,以绿色消费带动绿色生产,以绿色生产促进绿色消费;提倡绿色出行,开展“无车日”活动;以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引导公众改变不良的消费方式,简化商品包装,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完善塑料包装制品减量化、无害化、再利用政策措施,实行垃圾分类、清运和回收,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
(十四)强化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大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加强舆论引导,通过媒体宣传、专题讲座、科普展览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事物、新典型,积极反映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丰富生态文明建设内涵。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的长效机制,完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通过家庭教育,形成生态文明的家风;通过学校教育,普及生态文明知识;通过社会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的生态文明素养。
五、健全长效机制,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措施
(十五)加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
各级环保部门要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监督。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协调联动,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
(十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
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决策机制,以生态文明的理念指导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考评制度,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与协调,建立、完善部门协作制度、信息通报制度、联合检查制度。完善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新机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推动企业成为节能环保的实施主体和投入主体,逐步形成多方并举、合力推进的市场化、社会化运作投入格局。
(十七)完善生态文明的法律法规
建立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坚持依法行政,克服并纠正环境执法中的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遏制行政干预执法的现象,打击权法交易、权钱交易行为。
(十八)制定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标准
制订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完善技术规范和环境标准体系。强化并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和污染者付费政策,合理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限制原材料、粗加工和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高环境风险的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制定和发布相关限制生产、出口的产品和工艺名录,建立并完善重污染企业退出机制。各级环保部门应配合相关经济部门,抓紧制定和实施利用信贷、保险、税费、证券、贸易等市场手段促进环境保护的环境经济政策。制定并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对饮用水源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公益林、资源开发、重点流域与区域等予以补偿支持。
(十九)推广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
积极组织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活动。生态省(市、县)、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建设活动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也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的基础和前提。要整合社会资源,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继续深入开展系列建设活动,总结建设经验,丰富建设内涵,突出建设特点。特别要将指导推进生态省(市、县)建设的工作重点放在建设过程监督,突出成效评估,强化过程管理,对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全面推进环境优美乡镇、生态街道、生态村、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等生态文明建设的“细胞工程”,自下而上、由点到面,不断扩大建设成果,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
二○○八年十二月十八日
第三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全文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文件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新华社5日受权播发了意见全文。
文件共9个部分35条,包括总体要求;强化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动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循环高效使用,推动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计监测和执法监督;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风尚;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意见明确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二是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三是坚持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四是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五是坚持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
意见提出,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2015年4月25日)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但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抉择,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动员全党、全社会积极行动、深入持久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推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以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重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加快建设美丽中国,使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在资源开发与节约中,把节约放在优先位置,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在环境保护与发展中,把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在生态建设与修复中,以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
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建立在资源得到高效循环利用、生态环境受到严格保护的基础上,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
坚持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断深化制度改革和科技创新,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坚持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既立足当前,着力解决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约性强、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打好生态文明建设攻坚战;又着眼长远,加强顶层设计与鼓励基层探索相结合,持之以恒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主要目标。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进一步优化。经济、人口布局向均衡方向发展,陆海空间开发强度、城市空间规模得到有效控制,城乡结构和空间布局明显优化。
——资源利用更加高效。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能源消耗强度持续下降,资源产出率大幅提高,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65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 4
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减少,大气环境质量、重点流域和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6%,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得到基本控制,全国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
——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基本确立。基本形成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等关键制度建设取得决定性成果。
二、强化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空间规划体系,科学合理布局和整治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
(四)积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健全财政、投资、产业、土地、人口、环境等配套政策和各有侧重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推进市县落实主体功能定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形成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区域规划编制、重大项目布局必须符合主体功能定位。对不同主体功能区的产业项目实行差别化市场准入政策,明确禁止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准入事项,明确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禁止和限制发展的产业。编制实施全国国土规划纲要,加快推进国土综合整治。构建平衡适宜的城乡建设空间体系,适当增加生活空间、生态用地,保护和扩大绿地、水域、湿地等生态空间。
(五)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认真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严格控制特大城市规模,增强中小城市承载能力,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尊重自然格局,依托现有山水脉络、气象条件等,合理布局城镇各类空间,尽量减少
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保护自然景观,传承历史文化,提倡城镇形态多样性,保持特色风貌,防止“千城一面”。科学确定城镇开发强度,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建成区人口密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从严供给城市建设用地,推动城镇化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严格新城、新区设立条件和程序。强化城镇化过程中的节能理念,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便捷的交通体系,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提高城镇供排水、防涝、雨水收集利用、供热、供气、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所有县城和重点镇都要具备污水、垃圾处理能力,提高建设、运行、管理水平。加强城乡规划“三区四线”(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绿线、蓝线、紫线和黄线)管理,维护城乡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杜绝大拆大建。
(六)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完善县域村庄规划,强化规划的科学性和约束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加快农村危旧房改造,支持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开展农村垃圾专项治理,加大农村污水处理和改厕力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治理农业污染,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依托乡村生态资源,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休闲业。引导农民在房前屋后、道路两旁植树护绿。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环境整治和民风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文明村镇创建。
(七)加强海洋资源科学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根据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科学编制海洋功能区划,确定不同海域主体功能。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控制海洋开发强度,在适宜开发的海洋区域,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积极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严格生态环境评价,提高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综合开发水平,最大程度减少对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建立并实施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加强海洋环境治理、海域海岛综合整治、生态保护修复,有效保护重要、敏感和脆弱海洋生态系统。加强船舶港口污染控制,积极治理船舶污染,增强港口码头污染防治能力。控制发展海水养殖,科学养护海洋渔业资源。开展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综合评估。实施严格的围填海总量控制制度、自然岸线控制制度,建立陆海统筹、区域联动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机制。
三、推动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必须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
(八)推动科技创新。结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符合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科研活动特点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加强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研究,开展能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开发、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突破。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对绿色产业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选择的决定性作用。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综合集成创新能力,加强工艺创新与试验。支持生态文明领域工程技术类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实验基地建设,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形成一批成果转化平台、中介服务机构,加快成熟适用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加强生态文明基础研究、试验研发、工程应用和市场服务等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九)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采用先进适用节能低碳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服务业,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积极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加强预警调控,适时调整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名单,严禁核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逐步提高淘汰标准,禁止落后产能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做好化解产能过剩和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职工安置工作。推动要素资源全球配置,鼓励优势产业走出去,提高参与国际分工的水平。调整能源结构,推动传统能源安全绿色开发和清洁低碳利用,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十)发展绿色产业。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以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拉动消费需求,以增强节能环保工程技术能力拉动投资增长,以完善政策机制释放市场潜在需求,推动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节能环保产业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工程,规划建设产业化示范基地,规范节能环保市场发展,多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加快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材料、新装备的研发和推广,推进生物质发电、生物质能源、沼气、地热、浅层地温能、海洋能等应用,发展分布式能源,建设智能电网,完善运行管理体系。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提高创新能力和产 7
业化水平,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推广普及力度。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以及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林产业。
四、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推动利用方式根本转变
节约资源是破解资源瓶颈约束、保护生态环境的首要之策。要深入推进全社会节能减排,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各类资源节约高效利用。
(十一)推进节能减排。发挥节能与减排的协同促进作用,全面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低碳行动,实施重点产业能效提升计划。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和供热计量改造,从标准、设计、建设等方面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应用,鼓励建筑工业化等建设模式。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优化运输方式,推广节能与新能源交通运输装备,发展甩挂运输。鼓励使用高效节能农业生产设备。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创建活动。强化结构、工程、管理减排,继续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十二)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建立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提高全社会资源产出率。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开发利用“城市矿产”,推进秸秆等农林废弃物以及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再制造和再生利用产品,鼓励纺织品、汽车轮胎等废旧物品回收利用。推进煤矸石、矿渣等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组织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行动,大力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推进产业循环式组合,促进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循环链接,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十三)加强资源节约。节约集约利用水、土地、矿产等资源,加强全过程管理,大幅降低资源消耗强度。加强用水需求管理,以水定需、量水而行,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促进人口、经济等与水资源相均衡,建设节水型社会。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和产品,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城市节水,推进企业节水改造。积极开发利用再生水、矿井水、空中云水、海水等非常规水源,严控无序调水和人造水景工程,提高水资源安全保障水平。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率的原则,加强土地利用的规划管控、市场调节、标准控制和考核监管,严格土地用途管制,推广应用节地技术和模式。发展绿色矿业,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
设,促进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
五、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严格源头预防、不欠新账,加快治理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多还旧账,让人民群众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十四)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加快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形成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川滇、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近岸近海生态区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其他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提高沙区、草原植被覆盖率,有序实现休养生息。加强森林保护,将天然林资源保护范围扩大到全国;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森林经营,稳定和扩大退耕还林范围,加快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完善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严格落实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加快推进基本草原划定和保护工作;加大退牧还草力度,继续实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稳定和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启动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和退耕还湿。加强水生生物保护,开展重要水域增殖放流活动。继续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开展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试点。加强水土保持,因地制宜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地下水保护和超采漏斗区综合治理,逐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强化农田生态保护,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大退化、污染、损毁农田改良和修复力度,加强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建立监测评估与预警体系,健全国门生物安全查验机制,有效防范物种资源丧失和外来物种入侵,积极参加生物多样性国际公约谈判和履约工作。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对重要生态系统和物种资源实施强制性保护,切实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古树名木及自然生境。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实行分级、统一管理,保护自然生态和自然文化遗产原真性、完整性。研究建立江河湖泊生态水量保障机制。加快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治和应急等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十五)全面推进污染防治。按照以人为本、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原则,建立以保障人体健康为核心、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防控环境风险为基线的环境管理体系,健全跨区域污染防治协调机制,加快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继续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逐渐消除重污染天气,切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饮用水源保护,全面推进涵养区、源头区等水源地环境整治,加强供水全过程管理,确保饮用水安全;加强重点流域、区域、近岸海域水污染防治和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控制和规范淡水养殖,严格入河(湖、海)排污管理;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制定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优先保护耕地土壤环境,强化工业污染场地治理,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大种养业特别是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力度,科学施用化肥、农药,推广节能环保型炉灶,净化农产品产地和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推进重金属污染治理。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推进尾矿安全、环保存放,妥善处理处置矿渣等大宗固体废物。建立健全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险废物等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切实加强核设施运行监管,确保核安全万无一失。
(十六)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坚持当前长远相互兼顾、减缓适应全面推进,通过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优化能源结构,增加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碳汇等手段,有效控制二氧化碳、甲烷、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温室气体排放。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能力,加强监测、预警和预防,提高农业、林业、水资源等重点领域和生态脆弱地区适应气候变化的水平。扎实推进低碳省区、城市、城镇、产业园区、社区试点。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积极建设性地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格局。
六、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引导、规范和约束各类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十七)健全法律法规。全面清理现行法律法规中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相适应的内容,加强法律法规间的衔接。研究制定节能评估审查、节水、应对
气候变化、生态补偿、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修订土地管理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矿产资源法、森林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
(十八)完善标准体系。加快制定修订一批能耗、水耗、地耗、污染物排放、环境质量等方面的标准,实施能效和排污强度“领跑者”制度,加快标准升级步伐。提高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建设标准。环境容量较小、生态环境脆弱、环境风险高的地区要执行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鼓励各地区依法制定更加严格的地方标准。建立与国际接轨、适应我国国情的能效和环保标识认证制度。
(十九)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明确国土空间的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监管者及其责任。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用途管制制度,明确各类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边界,实现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按质量分级、梯级利用。严格节能评估审查、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制度。坚持并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管控,加强土地用途转用许可管理。完善矿产资源规划制度,强化矿产开发准入管理。有序推进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二十)完善生态环境监管制度。建立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禁止无证排污和超标准、超总量排污。违法排放污染物、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要依法查封扣押排放污染物的设施设备。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淘汰制度。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适时调整主要污染物指标种类,纳入约束性指标。健全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环境信息公开等制度。建立生态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
(二十一)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树立底线思维,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合理设定资源消耗“天花板”,加强能源、水、土地等战略性资源管控,强化能源消耗强度控制,做好能源消费总量管理。继续实施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严格实施永久保护,对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实行总量控制,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确
保耕地数量不下降、质量不降低。严守环境质量底线,将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作为地方各级政府环保责任红线,相应确定污染物排放总量限值和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科学划定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领域生态红线,严格自然生态空间征(占)用管理,有效遏制生态系统退化的趋势。探索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资源消耗和环境容量接近或超过承载能力的地区,及时采取区域限批等限制性措施。
(二十二)完善经济政策。健全价格、财税、金融等政策,激励、引导各类主体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深化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定价要体现基本需求与非基本需求以及资源利用效率高低的差异,体现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进一步深化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调整矿业权使用费征收标准。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统筹有关资金,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修复与建设、先进适用技术研发示范等给予支持。将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加快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清理取消相关收费基金,逐步将资源税征收范围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完善节能环保、新能源、生态建设的税收优惠政策。推广绿色信贷,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探索排污权抵押等融资模式。深化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研究建立巨灾保险制度。
(二十三)推行市场化机制。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节能低碳产品和有机产品认证、能效标识管理等机制。推进节能发电调度,优先调度可再生能源发电资源,按机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依次调用化石类能源发电资源。建立节能量、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深化交易试点,推动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快水权交易试点,培育和规范水权市场。全面推进矿业权市场建设。扩大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范围,发展排污权交易市场。积极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引入社会力量投入环境污染治理。
(二十四)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科学界定生态保护者与受益者权利义务,加快形成生态损害者赔偿、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运行机制。结合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归并和规范现有生态保护补偿渠道,加
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逐步提高其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地区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引导生态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之间、流域上游与下游之间,通过资金补助、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实施补偿。建立独立公正的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制度。
(二十五)健全政绩考核制度。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大幅增加考核权重,强化指标约束,不唯经济增长论英雄。完善政绩考核办法,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的考核制度。对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别实行农业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对禁止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评价其自然文化资源的原真性、完整性。根据考核评价结果,对生态文明建设成绩突出的地区、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
(二十六)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完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及问责制度。严格责任追究,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要记录在案,实行终身追责,不得转任重要职务或提拔使用,已经调离的也要问责。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不力的,要及时诫勉谈话;对不顾资源和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领导责任;对履职不力、监管不严、失职渎职的,要依纪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监管责任。
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计监测和执法监督
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薄弱环节,加强统计监测、执法监督,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二十七)加强统计监测。建立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加快推进对能源、矿产资源、水、大气、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和水土流失、沙化土地、土壤环境、地质环境、温室气体等的统计监测核算能力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提高准确性、及时性,实现信息共享。加快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耗在线监测体系建
设。建立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开展全天候监测,健全覆盖所有资源环境要素的监测网络体系。(下转第八版)
提高环境风险防控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健全环境与健康调查、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定期开展全国生态状况调查和评估。加大各级政府预算内投资等财政性资金对统计监测等基础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
(二十八)强化执法监督。加强法律监督、行政监察,对各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加大查处力度,严厉惩处违法违规行为。强化对浪费能源资源、违法排污、破坏生态环境等行为的执法监察和专项督察。资源环境监管机构独立开展行政执法,禁止领导干部违法违规干预执法活动。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加强基层执法队伍、环境应急处置救援队伍建设。强化对资源开发和交通建设、旅游开发等活动的生态环境监管。
八、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风尚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各行各业、千家万户。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汇集民力,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
(二十九)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从娃娃和青少年抓起,从家庭、学校教育抓起,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将生态文化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挖掘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思想和资源,创作一批文化作品,创建一批教育基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文化的需求。通过典型示范、展览展示、岗位创建等形式,广泛动员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组织好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森林日、世界水日、世界海洋日和全国节能宣传周等主题宣传活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树立理性、积极的舆论导向,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宣传,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科学知识等,报道先进典型,曝光反面事例,提高公众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
(三十)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积极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能效家电、节水型器具等节能环保低碳产品,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限制过度包装。大力推广绿色低碳出行,倡导绿色生活和休闲模式,严格限制发展高耗能、高耗水服务业。在餐饮企业、单位食堂、家庭全方位开展反食品浪费行动。党政机关、国有企业要带头厉行勤俭节约。
(三十一)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及时准确披露各类环境信息,扩大公开范围,保障公众知情权,维护公众环境权益。健全举报、听证、舆论和公众监督等制度,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有关组织可提起公益诉讼。在建设项目立项、实施、后评价等环节,有序增强公众参与程度。引导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发挥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的积极作用。
九、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生态文明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勇于探索和创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蓝图逐步成为现实。
(三十二)强化统筹协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负总责,要建立协调机制,形成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格局。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协调配合,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三十三)探索有效模式。抓紧制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研究不同发展阶段、资源环境禀赋、主体功能定位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模式。各地区要抓住制约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在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方面积极实践,力争取得重大突破。及时总结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完善政策措施,形成有效模式,加大推广力度。
(三十四)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全球视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把绿色发展转化为新的综合国力、综合影响力和国际竞争新优势。发扬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加强与世界各国在
生态文明领域的对话交流和务实合作,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和管理经验,促进全球生态安全。加强南南合作,开展绿色援助,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和帮助。
(三十五)抓好贯彻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及中央有关部门要按照本意见要求,抓紧提出实施方案,研究制定与本意见相衔接的区域性、行业性和专题性规划,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时间要求,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情况要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同时抄送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就贯彻落实情况适时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
习近平在会见中国红十字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代表时强调
增强责任意识真心关爱群众 开创红十字事业发展新局面
据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 中国红十字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5日在京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会见全体代表,并发表讲话。他强调,我国红十字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红十字会是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这支力量。希望中国红十字会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增强责任意识,推进改革创新,加强自身建设,开展人道救助,真心关爱群众,努力为国奉献、为民造福。
习近平指出,国际红十字运动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红十字组织是全世界影响范围最广、认同程度最高的国际组织。红十字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跨越国界、种族、信仰,引领着世界范围内的人道主义运动。
习近平强调,中国红十字会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人道组织,成立110多年以来不断发展。近年来,中国红十字会在重大灾害救援、保护生命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出郭明义等一批优秀红十字志愿者,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善事。
习近平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红十字工作的领导和支持,热情帮助解决红十字事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16
观,在全社会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弘扬正能量,引领新风尚。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支持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热情鼓励下,我国红十字事业一定能开创新局面。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意见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愿景、重点任务和制度体系,记者从中梳理出10条“干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穿全篇
【形势判断】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
【总体思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
明确主要目标
意见采取定量与定性结合的办法,提出了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进一步优化、资源利用更加高效、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和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基本确立四方面的目标,提出到2020年,使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定量目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至45%,用水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65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6%,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
【定性要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进一步优化;能源消耗强度持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重点流域和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关键制度建设
意见按照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16字思路,提出了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标准体系、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等10个方面的重大制度,其中包含不少亮点。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明确各类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边界,实现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按质量分级、梯级利用。
【红线管控制度】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即合理设定资源消耗“天花板”,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将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作为地方各级政府环保责任红线;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
【健全政绩考核】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大幅增加考核权重;实行差别化考核,对限制、禁止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
【完善责任追究】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要记录在案,实行终身追责,不得转任重要职务或提拔使用,已经调离的也要问责。
培育生态文化
【倡导绿色消费模式】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积极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能效家电、节水型器具等节能环保低碳产品,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限制过度包装。严格限制发展高耗能、高耗水服务业。全方位开展反食品浪费行动。党政机关、国有企业要带头厉行勤俭节约。
【完善公众参与制度】扩大信息公开。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有关组织可提起公益诉讼。引导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据新华社)
绿色·制度·理念·路径
——四个关键词看懂生态文明建设意见
让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建设美丽中国有了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并于5日对外发布。
意见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贯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描绘了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蓝图。
关键词一:绿色
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倡导绿色生活,推进绿色城镇化,发展绿色产业,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意见中,“绿色”散布其间,成为贯穿全文的主色调。
何谓绿色化?怎样才能实现绿色发展?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循环经济研究室主任杨春平认为,绿色化广义上涵盖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基本内涵,三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统一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必须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作保证,才能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杨春平说。
杨春平认为,只有大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推动存量经济绿色化改造和增量经济绿色化构建,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产业体系,生态文明建设才能落到实处。
据预计,今年我国绿色产业将有较大发展,其中仅节能环保产业就会占到GDP的2%左右,新能源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则有可能达到8%左右,这一比例在“十三五”后还将继续增长。
关键词二:制度
健全产权制度,完善监管制度,严守生态红线,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完善责任追究制度„„意见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上提出了10条硬措施。
科学规划,制度先行。“制度一直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由于缺乏统筹规划,一方面严重缺失,一方面落实不利。”张孝德说。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毅认为,过去我们习惯于通过运动式方式来改变环境,呈现碎片化特征。“但是,生态文明建设不会一劳永逸,只有实现法制化、制度化,才能建立起长效机制。”
意见提出了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若干举措——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方面,提出对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严格节能评估审查、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制度;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方面,提出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合理设定资源消耗“天花板”;健全政绩考核制度方面,提出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考核制度;完善责任追究制度方面,提出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要记录在案,实行终身追责。
关键词三:理念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在人,核心在于形成生态文明的主流价值观。意见明确,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共同的诉求、共同的利益所在,因此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需要付诸共同的行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说。
构建生态文明的主流价值观,首先来自理念的转变。“要在全社会提倡‘要舒适不要奢侈、要消费不要浪费’的生活方式和理念。”清华大学教授钱易说。
她认为,要强化绿色消费,特别是要把环境问题和公众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形成全社会对于环境保护和绿色消费的共识。此外,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等多措并举,促进节约、绿色、环保理念的养成。
培育生态文明的主流价值观,政府责无旁贷。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表示,政府的角色是创造绿色发展氛围,营造生态文明发展的体制机制。
吴舜泽说:“一方面,政府决策应当把提供生态环保产品、践行绿色采购、加大生态环保投入、改善环境质量等作为优先目标;另一方面,要把生态环保纳入综合决策,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
“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推动生态文明要‘内化于心’,形成全社会的氛围和共识。同时,要‘外化于行’,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吴舜泽说。
李佐军指出,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涉及全社会的利益,因此需要全社会共同监督政府、企业和个人的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各类行为。
关键词四:路径
意见向人们描绘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前景——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意见围绕五位一体,明确了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实现路径,提出了‘五个坚持’和‘五项任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说。
“五个坚持”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坚持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
“五项任务”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强化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动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推动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据新华社)
第四篇:安徽省关于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
安徽省水利厅文件 皖水保〔2013〕227号
关于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和水环境优美乡村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
各市水利(水务)局,广德、宿松县水利(水务)局: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精神,认真落实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生态强省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水利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支撑作用,结合我省实际,决定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含县城,下同)和水环境优美乡村建设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水生态文明城市和水环境优美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体系完整、水生态环境优美、水文化底蕴深厚为主要内容的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源基础、重要载体和显著标志。水是生态之基,没有水生态文明,就难以实现生态强省的战略目标。我省具有较为丰富的水生态环境资源,长江、淮河、新安江贯穿全境,水系密布,水库众多。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进程加快,水资源紧缺、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区面积扩大、湿地消失、水体自净能力下降等一系列水生态退化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和水环境优美乡村建设,统筹水利建设与城市、乡村发展,以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水生态的良性循环保障生态环境安全,构建人水和谐的人居环境,从源头上扭转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对实施生态强省战略、实现科学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是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
二、水生态文明城市和水环境优美乡村建设的指导思想
水生态文明城市和水环境优美乡村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省委、省政府生态强省的战略部署,遵循人、水、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以建设永续的水资源保障、完整的水生态体系和先进的水科技文化为主线,坚持保护优先、修复为主的方针,统筹经济社会与水资源、水生态协调发展,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实施水生态综合治理、完善水生态保护格局,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水利基础支撑和生态安全保障。
三、水生态文明城市和水环境优美乡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坚持修复为主,防治并重。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规范各类涉水生产建设活动,落实各项监管措施,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限制生态脆弱地区和水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着力实现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要实施江河湖泊综合治理,统筹解决水资源短缺、水灾害威胁和水生态退化三大水问题,恢复其水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
坚持统筹兼顾,以点带面。统筹考虑水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科学谋划水生态文明建设布局,注重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促进流域与区域、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选择条件相对成熟、积极性较高、代表性和典型性较强的城市、乡村,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和水环境优美乡村建设试点工作,探索符合我省水资源、水生态条件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辐射带动流域、区域水生态的改善和提升。
坚持因地制宜,体现特色。根据各地水资源禀赋、水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保障水资源持续利用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形成各具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和水环境优美乡村建设模式。
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水利投入增长机制。优化政策环境,整合各部门的涉水建设资源,激发市场活力,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和水环境优美乡村的强大合力。
四、水生态文明城市和水环境优美乡村建设的目标要求
按照省委、省政府生态强省的总体要求,围绕畅通淮河、安澜长江、健康巢湖、生态新安、平安江淮,初步构建起科学严格的水管理体系、健康优美的水生态体系、安全集约的水供用体系和独具特色的江淮水文化体系,使水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基本形成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遵循生态平衡的法则和要求,立足区域生态功能与特色,优化生态功能区空间布局,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以城市水系为骨架,以保障城市防洪排涝安全能力为前提,以提升城市品质为主题,实施城市河道治理和水环境整治、水利风景区创建、水景观建设等工程,着力打造河湖相通、城水相融、水清岸绿,人水和谐、环境优美、品味提升、内涵丰富的宜居宜业城市,使河湖有水、水面清洁、水体流动,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体系完整、水生态环境优美的目标。
(二)水环境优美乡村建设。在“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建设基础上,立足区域特点,以河流和道路为骨架,以防洪保安、饮水安全为前提,以提升人居水生态环境质量和水利基础支撑能力为主题,实施河道治理和水环境整治、小流域综合治理、农村水利建设,着力打造山清、水秀、岸绿、景美,村容村貌整洁,自然生态良好的水环境优美乡村。
皖北平原区:立足区域自然河道和大沟为单元的生态基底,结合中心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普及农村居民节水减排理念,加强易涝洼地治理改造,注重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
江淮丘陵区:通过“塘坝扩挖、沟渠整治、绿化美化、加强管护”等措施,提高农田灌溉保障率,改善农村水环境,做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沿江圩区:按照“河势稳定、引排通畅、水面清洁、岸坡美观”的要求,大力推进农村河道清淤疏浚、水系连通工程,凸显江南水乡田园风光。
大别山、皖南山区:以水源涵养与水环境保护为重点,结合乡村自然资源、文化遗产、民风民俗,实施封山育林及清洁型生态小流域、生态河道治理等工程,改善水生态,保护水源,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彰显传统风貌特色,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水生态文明乡村品牌。
五、水生态文明城市和水环境优美乡村建设的重点
(一)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1、实施防洪排涝工程
充分考虑排水体系和内河排涝的耦合作用,发挥低洼地调蓄的作用,建立与水环境保护和水景观相融合的防洪排水体系。
2、实施水环境整治工程
依据水功能区划分成果和要求,围绕河湖水系沟通,对河湖水系进行综合治理和修复,尽量恢复扩大城市中的原有水面和湿地面积,留足生态用水,保护河湖水环境,提高水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以达到改善水环境质量的目的。
3、实施水景观工程
根据区域现状、城市发展规划、城市防洪规划及地区定位,在保障防洪安全、水工程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在河湖水域沿岸带及各种水域周围进行景观和亲水环境建设,着力打造靓丽水景观,提升城市的品位,彰显城市特色。
4、实施水土保持工程
对城内所有生产开发项目,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对城市周围的矿山迹地进行迹地整治改造,结合园林城市建设恢复植被,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5、实施水文化工程
以水为核心,结合文物的保护和开发,挖掘历史人物、古迹等涉水文化,展示现代科技水文化成果。
(二)水环境优美乡村建设
1、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
结合优美乡村建设,实施中小河流治理,提高防洪排涝灌溉能力,恢复河流原生态,减少河湖岸坡硬护砌,增加生态岸线,实现水清岸绿、生态自然的目标。
2、实施沟渠整治工程
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土地整治、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推进田、水、路、渠综合配套建设,努力打造水绕村庄流、人在水中行的优美乡村。
3、实施塘库疏浚扩挖工程
围绕水环境优美乡村建设,结合群众生产生活和水生态的需要,对村庄塘坝和小型水库进行重点规划,因地制宜地扩大水面,特别是对原有塘库进行疏浚扩挖,增加库容。要努力做到修一处塘库,蓄一池清水,打造一处景观,建一处休闲场所。
4、实施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
加强国家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努力展现田园风光。
5、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
以小流域为重点,实施封山育林及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突出生态理念,大力实施“村村绿”的绿色家园建设,努力实现“村庄园林化、庭院花园化、道路林荫化”;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促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六、水生态文明城市和水环境优美乡村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建立水生态文明城市和水环境优美乡村建设领导组织,并把水生态文明城市和水环境优美乡村建设工作纳入各级政府考核目标,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工作推进机制,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制定强力推进措施。
(二)科学制定规划。各地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状况,科学编制水生态文明城市和水环境优美乡村建设规划。
(三)落实资金保障。建立政府引导、地方为主、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筹资机制。有效整合不同渠道的建设资金,切实落实地方公共财政投入,拓宽投融资渠道,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充分发挥市场融资的作用。
(四)抓好试点工作。选择条件相对成熟、积极性较高、代表性和典型性较强的城市、乡村,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和水环境优美乡村建设试点工作,探索符合我省水资源、水生态条件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通过试点活动,树立典型,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在此基础上,启动全省水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上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2013年重点开展3个水生态文明城市和10个水环境优美乡村建设的试点工作,2014年再选择5个城市和15个自然村开展试点,摸索建设模式和标准,为在全省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和水环境优美乡村建设积累经验。
(五)营造良好氛围。各地要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宣传水生态文明建设,引导社会各界献计出力、广泛参与。要积极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强大的社会合力,营造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主动牵头,积极安排部署,认真督促检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按照本意见的要求,抓紧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和水环境优美乡村建设工作。
2013年7月10日
第五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但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抉择,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动员全党、全社会积极行动、深入持久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推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以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重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加快建设美丽中国,使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在资源开发与节约中,把节约放在优先位置,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在环境保护与发展中,把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在生态建设与修复中,以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
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建立在资源得到高效循环利用、生态环境受到严格保护的基础上,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
坚持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断深化制度改革和科技创新,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坚持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既立足当前,着力解决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约性强、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打好生态文明建设攻坚战;又着眼长远,加强顶层设计与鼓励基层探索相结合,持之以恒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进一步优化。经济、人口布局向均衡方向发展,陆海空间开发强度、城市空间规模得到有效控制,城乡结构和空间布局明显优化。
——资源利用更加高效。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能源消耗强度持续下降,资源产出率大幅提高,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65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减少,大气环境质量、重点流域和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6%,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得到基本控制,全国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
——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基本确立。基本形成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等关键制度建设取得决定性成果。
二、强化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空间规划体系,科学合理布局和整治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
(四)积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健全财政、投资、产业、土地、人口、环境等配套政策和各有侧重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推进市县落实主体功能定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形成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区域规划编制、重大项目布局必须符合主体功能定位。对不同主体功能区的产业项目实行差别化市场准入政策,明确禁止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准入事项,明确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禁止和限制发展的产业。编制实施全国国土规划纲要,加快推进国土综合整治。构建平衡适宜的城乡建设空间体系,适当增加生活空间、生态用地,保护和扩大绿地、水域、湿地等生态空间。
(五)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认真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严格控制特大城市规模,增强中小城市承载能力,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尊重自然格局,依托现有山水脉络、气象条件等,合理布局城镇各类空间,尽量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保护自然景观,传承历史文化,提倡城镇形态多样性,保持特色风貌,防止“千城一面”。科学确定城镇开发强度,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建成区人口密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从严供给城市建设用地,推动城镇化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严格新城、新区设立条件和程序。强化城镇化过程中的节能理念,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便捷的交通体系,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提高城镇供排水、防涝、雨水收集利用、供热、供气、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所有县城和重点镇都要具备污水、垃圾处理能力,提高建设、运行、管理水平。加强城乡规划“三区四线”(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绿线、蓝线、紫线和黄线)管理,维护城乡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杜绝大拆大建。
(六)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完善县域村庄规划,强化规划的科学性和约束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加快农村危旧房改造,支持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开展农村垃圾专项治理,加大农村污水处理和改厕力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治理农业污染,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依托乡村生态资源,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休闲业。引导农民在房前屋后、道路两旁植树护绿。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环境整治和民风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文明村镇创建。
(七)加强海洋资源科学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根据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科学编制海洋功能区划,确定不同海域主体功能。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控制海洋开发强度,在适宜开发的海洋区域,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积极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严格生态环境评价,提高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综合开发水平,最大程度减少对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建立并实施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加强海洋环境治理、海域海岛综合整治、生态保护修复,有效保护重要、敏感和脆弱海洋生态系统。加强船舶港口污染控制,积极治理船舶污染,增强港口码头污染防治能力。控制发展海水养殖,科学养护海洋渔业资源。开展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综合评估。实施严格的围填海总量控制制度、自然岸线控制制度,建立陆海统筹、区域联动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机制。
三、推动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必须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
(八)推动科技创新。结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符合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科研活动特点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加强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研究,开展能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开发、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突破。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对绿色产业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选择的决定性作用。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综合集成创新能力,加强工艺创新与试验。支持生态文明领域工程技术类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实验基地建设,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形成一批成果转化平台、中介服务机构,加快成熟适用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加强生态文明基础研究、试验研发、工程应用和市场服务等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九)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采用先进适用节能低碳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服务业,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积极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加强预警调控,适时调整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名单,严禁核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逐步提高淘汰标准,禁止落后产能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做好化解产能过剩和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职工安置工作。推动要素资源全球配置,鼓励优势产业走出去,提高参与国际分工的水平。调整能源结构,推动传统能源安全绿色开发和清洁低碳利用,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十)发展绿色产业。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以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拉动消费需求,以增强节能环保工程技术能力拉动投资增长,以完善政策机制释放市场潜在需求,推动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节能环保产业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工程,规划建设产业化示范基地,规范节能环保市场发展,多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加快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材料、新装备的研发和推广,推进生物质发电、生物质能源、沼气、地热、浅层地温能、海洋能等应用,发展分布式能源,建设智能电网,完善运行管理体系。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提高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推广普及力度。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以及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林产业。
四、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推动利用方式根本转变
节约资源是破解资源瓶颈约束、保护生态环境的首要之策。要深入推进全社会节能减排,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各类资源节约高效利用。
(十一)推进节能减排。发挥节能与减排的协同促进作用,全面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低碳行动,实施重点产业能效提升计划。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和供热计量改造,从标准、设计、建设等方面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应用,鼓励建筑工业化等建设模式。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优化运输方式,推广节能与新能源交通运输装备,发展甩挂运输。鼓励使用高效节能农业生产设备。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创建活动。强化结构、工程、管理减排,继续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十二)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建立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提高全社会资源产出率。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开发利用“城市矿产”,推进秸秆等农林废弃物以及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再制造和再生利用产品,鼓励纺织品、汽车轮胎等废旧物品回收利用。推进煤矸石、矿渣等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组织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行动,大力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推进产业循环式组合,促进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循环链接,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十三)加强资源节约。节约集约利用水、土地、矿产等资源,加强全过程管理,大幅降低资源消耗强度。加强用水需求管理,以水定需、量水而行,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促进人口、经济等与水资源相均衡,建设节水型社会。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和产品,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城市节水,推进企业节水改造。积极开发利用再生水、矿井水、空中云水、海水等非常规水源,严控无序调水和人造水景工程,提高水资源安全保障水平。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率的原则,加强土地利用的规划管控、市场调节、标准控制和考核监管,严格土地用途管制,推广应用节地技术和模式。发展绿色矿业,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促进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
五、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严格源头预防、不欠新账,加快治理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多还旧账,让人民群众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十四)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加快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形成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川滇、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近岸近海生态区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其他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提高沙区、草原植被覆盖率,有序实现休养生息。加强森林保护,将天然林资源保护范围扩大到全国;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森林经营,稳定和扩大退耕还林范围,加快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完善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严格落实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加快推进基本草原划定和保护工作;加大退牧还草力度,继续实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稳定和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启动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和退耕还湿。加强水生生物保护,开展重要水域增殖放流活动。继续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开展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试点。加强水土保持,因地制宜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地下水保护和超采漏斗区综合治理,逐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强化农田生态保护,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大退化、污染、损毁农田改良和修复力度,加强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建立监测评估与预警体系,健全国门生物安全查验机制,有效防范物种资源丧失和外来物种入侵,积极参加生物多样性国际公约谈判和履约工作。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对重要生态系统和物种资源实施强制性保护,切实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古树名木及自然生境。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实行分级、统一管理,保护自然生态和自然文化遗产原真性、完整性。研究建立江河湖泊生态水量保障机制。加快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治和应急等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十五)全面推进污染防治。按照以人为本、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原则,建立以保障人体健康为核心、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防控环境风险为基线的环境管理体系,健全跨区域污染防治协调机制,加快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继续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逐渐消除重污染天气,切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饮用水源保护,全面推进涵养区、源头区等水源地环境整治,加强供水全过程管理,确保饮用水安全;加强重点流域、区域、近岸海域水污染防治和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控制和规范淡水养殖,严格入河(湖、海)排污管理;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制定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优先保护耕地土壤环境,强化工业污染场地治理,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大种养业特别是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力度,科学施用化肥、农药,推广节能环保型炉灶,净化农产品产地和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推进重金属污染治理。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推进尾矿安全、环保存放,妥善处理处置矿渣等大宗固体废物。建立健全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险废物等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切实加强核设施运行监管,确保核安全万无一失。
(十六)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坚持当前长远相互兼顾、减缓适应全面推进,通过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优化能源结构,增加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碳汇等手段,有效控制二氧化碳、甲烷、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温室气体排放。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能力,加强监测、预警和预防,提高农业、林业、水资源等重点领域和生态脆弱地区适应气候变化的水平。扎实推进低碳省区、城市、城镇、产业园区、社区试点。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积极建设性地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格局。
六、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引导、规范和约束各类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十七)健全法律法规。全面清理现行法律法规中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相适应的内容,加强法律法规间的衔接。研究制定节能评估审查、节水、应对气候变化、生态补偿、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修订土地管理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矿产资源法、森林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
(十八)完善标准体系。加快制定修订一批能耗、水耗、地耗、污染物排放、环境质量等方面的标准,实施能效和排污强度“领跑者”制度,加快标准升级步伐。提高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建设标准。环境容量较小、生态环境脆弱、环境风险高的地区要执行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鼓励各地区依法制定更加严格的地方标准。建立与国际接轨、适应我国国情的能效和环保标识认证制度。
(十九)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明确国土空间的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监管者及其责任。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用途管制制度,明确各类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边界,实现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按质量分级、梯级利用。严格节能评估审查、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制度。坚持并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管控,加强土地用途转用许可管理。完善矿产资源规划制度,强化矿产开发准入管理。有序推进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二十)完善生态环境监管制度。建立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禁止无证排污和超标准、超总量排污。违法排放污染物、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要依法查封扣押排放污染物的设施设备。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淘汰制度。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适时调整主要污染物指标种类,纳入约束性指标。健全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环境信息公开等制度。建立生态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
(二十一)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树立底线思维,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合理设定资源消耗“天花板”,加强能源、水、土地等战略性资源管控,强化能源消耗强度控制,做好能源消费总量管理。继续实施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严格实施永久保护,对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实行总量控制,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确保耕地数量不下降、质量不降低。严守环境质量底线,将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作为地方各级政府环保责任红线,相应确定污染物排放总量限值和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科学划定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领域生态红线,严格自然生态空间征(占)用管理,有效遏制生态系统退化的趋势。探索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资源消耗和环境容量接近或超过承载能力的地区,及时采取区域限批等限制性措施。
(二十二)完善经济政策。健全价格、财税、金融等政策,激励、引导各类主体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深化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定价要体现基本需求与非基本需求以及资源利用效率高低的差异,体现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进一步深化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调整矿业权使用费征收标准。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统筹有关资金,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修复与建设、先进适用技术研发示范等给予支持。将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加快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清理取消相关收费基金,逐步将资源税征收范围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完善节能环保、新能源、生态建设的税收优惠政策。推广绿色信贷,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探索排污权抵押等融资模式。深化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研究建立巨灾保险制度。
(二十三)推行市场化机制。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节能低碳产品和有机产品认证、能效标识管理等机制。推进节能发电调度,优先调度可再生能源发电资源,按机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依次调用化石类能源发电资源。建立节能量、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深化交易试点,推动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快水权交易试点,培育和规范水权市场。全面推进矿业权市场建设。扩大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范围,发展排污权交易市场。积极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引入社会力量投入环境污染治理。
(二十四)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科学界定生态保护者与受益者权利义务,加快形成生态损害者赔偿、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运行机制。结合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归并和规范现有生态保护补偿渠道,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逐步提高其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地区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引导生态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之间、流域上游与下游之间,通过资金补助、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实施补偿。建立独立公正的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制度。
(二十五)健全政绩考核制度。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大幅增加考核权重,强化指标约束,不唯经济增长论英雄。完善政绩考核办法,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的考核制度。对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别实行农业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对禁止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评价其自然文化资源的原真性、完整性。根据考核评价结果,对生态文明建设成绩突出的地区、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
(二十六)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完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及问责制度。严格责任追究,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要记录在案,实行终身追责,不得转任重要职务或提拔使用,已经调离的也要问责。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不力的,要及时诫勉谈话;对不顾资源和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领导责任;对履职不力、监管不严、失职渎职的,要依纪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监管责任。
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计监测和执法监督
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薄弱环节,加强统计监测、执法监督,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二十七)加强统计监测。建立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加快推进对能源、矿产资源、水、大气、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和水土流失、沙化土地、土壤环境、地质环境、温室气体等的统计监测核算能力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提高准确性、及时性,实现信息共享。加快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耗在线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开展全天候监测,健全覆盖所有资源环境要素的监测网络体系。提高环境风险防控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健全环境与健康调查、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定期开展全国生态状况调查和评估。加大各级政府预算内投资等财政性资金对统计监测等基础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
(二十八)强化执法监督。加强法律监督、行政监察,对各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加大查处力度,严厉惩处违法违规行为。强化对浪费能源资源、违法排污、破坏生态环境等行为的执法监察和专项督察。资源环境监管机构独立开展行政执法,禁止领导干部违法违规干预执法活动。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加强基层执法队伍、环境应急处置救援队伍建设。强化对资源开发和交通建设、旅游开发等活动的生态环境监管。
八、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风尚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各行各业、千家万户。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汇集民力,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
(二十九)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从娃娃和青少年抓起,从家庭、学校教育抓起,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将生态文化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挖掘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思想和资源,创作一批文化作品,创建一批教育基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文化的需求。通过典型示范、展览展示、岗位创建等形式,广泛动员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组织好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森林日、世界水日、世界海洋日和全国节能宣传周等主题宣传活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树立理性、积极的舆论导向,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宣传,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科学知识等,报道先进典型,曝光反面事例,提高公众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
(三十)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积极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能效家电、节水型器具等节能环保低碳产品,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限制过度包装。大力推广绿色低碳出行,倡导绿色生活和休闲模式,严格限制发展高耗能、高耗水服务业。在餐饮企业、单位食堂、家庭全方位开展反食品浪费行动。党政机关、国有企业要带头厉行勤俭节约。
(三十一)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及时准确披露各类环境信息,扩大公开范围,保障公众知情权,维护公众环境权益。健全举报、听证、舆论和公众监督等制度,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有关组织可提起公益诉讼。在建设项目立项、实施、后评价等环节,有序增强公众参与程度。引导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发挥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的积极作用。
九、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生态文明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勇于探索和创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蓝图逐步成为现实。
(三十二)强化统筹协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负总责,要建立协调机制,形成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格局。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协调配合,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三十三)探索有效模式。抓紧制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研究不同发展阶段、资源环境禀赋、主体功能定位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模式。各地区要抓住制约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在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方面积极实践,力争取得重大突破。及时总结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完善政策措施,形成有效模式,加大推广力度。
(三十四)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全球视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把绿色发展转化为新的综合国力、综合影响力和国际竞争新优势。发扬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加强与世界各国在生态文明领域的对话交流和务实合作,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和管理经验,促进全球生态安全。加强南南合作,开展绿色援助,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和帮助。
(三十五)抓好贯彻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及中央有关部门要按照本意见要求,抓紧提出实施方案,研究制定与本意见相衔接的区域性、行业性和专题性规划,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时间要求,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情况要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同时抄送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就贯彻落实情况适时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