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说课要点

时间:2019-05-14 08:11: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宏观经济学说课要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宏观经济学说课要点》。

第一篇:宏观经济学说课要点

《宏观经济学》说课要点

一、课程教育目标:《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的所有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宏观经济的分析方法,提高运用宏观经济理论分析宏观经济问题与经济政策,指导社会实践的能力,为后续开设的专业课程打基础。

二、知识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初步具有应用所学知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能力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运用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解释市场经济中常见的一些经济现象,理论联系实际。

四、预修课程:本课程应在《微观经济学》课程后开设。

五、教学内容: 经济学基本知识,微观经济学部分:供需法则、弹性理论,宏观经济学部分:宏观经济概览、长期经济增长、短期经济波动、开放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宏观经济政策等章节。

六、重点:微观部分的供需法则;宏观部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国民收入、货币供给理论、货币需求函数、通货膨胀和失业理论、财政政策理论、货币政策理论等。这里和本科的重点要求一定要区别开来,IS-LM模型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但在这里是了解性的章节。

七、难点:AD-AS模型、IS-LM模型

八、教材:《经济学基础教程》吴冰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是高职规划教材语言言简意赅、生动活泼;内容上有微观、宏观部分,有案例、有习题。

九、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讲授方法,尽量用通俗的语言吧抽象的理论生活化、把内容简单化;案例教学方法、特别是引用有趣的或是重大的或典型的例子可以引导学生把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去,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把理论和实际真正结合起来。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查看一些网站国家统计局、人民银行、看一些和宏观经济有关的报导、新闻等,如2009年我国的经济运行情况、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学生会观察社会宏观经济情况,会用所学的理论解释一些经济现象,乃至会根据宏观经济政策、形势,调整自己的行动决策等。

十、作业、练习的安排与要求:课内适当设习题课,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作业、练习。通过作习题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尽量达到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

十一、学情及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该课程的重要性、实用性,简单,如何考核。理论课尽量简单明了,生动有趣的讲解,尽量让大家都听得懂,比如概念(弹性、边际、乘数等)的讲解,要借助公式。练习课上要个别辅导。

王小叶

2010.12.13

第二篇:宏观经济学要点

一、名词解释(5个,共15分)

1、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一国境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这里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指的是由最终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服务,而不被用作投入品以生产其他产品和服务。它主要包括消费性产品和服务以及新的耐用产品。

2、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3、奥肯定律:由于失业意味着生产要素的非充分利用,失业率的上升伴随着实际GDP的下降,描述失业率和GDP之间这一关系的经验规律称为奥肯定律。失业率与GDP增长率之间存在关系:实际GDP变化的百分比=3%—2*失业率变化率

4、经济周期:指的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的不规则的上下变动。通常用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和其他一些宏观经济指标的波动来衡量,其演变的过程往往是随机的和难以预计的。

5、GDP消胀指数:是给定年份的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比率:GDP消胀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可以衡量基年和本之间的价格变化。

6、CPI:已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和服务为样本,比较根据当年价格计算的商品总价值和根据基年价格得到的商品总价值,得到的比值就是消费者价格指数。

7、稳态:在储蓄率一定,折旧率也固定,而生产函数具有边际产出递减的性质时一定存在唯一的满足新增投资正好与折旧相同的点,此时资本存量的变化量等于零,即人均资本存量保持稳定不变。我们称这个资本存量水平为资本存量的稳定状态或简称稳态。

8、黄金律稳态:在索洛模型中,长期消费水平最高的稳态资本存量被称为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在资本的黄金律水平,资本的边际生产力等于折旧率。

9、充分就业:指的是工作机会与失业人口数量相同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所有的失业人口均为摩擦性失业或结构性失业人口,而不存在任何周期性失业人口。

10、摩擦性失业:来自于劳动力市场正常变动的失业称为摩擦性失业。劳动力市场变动通常有两种起因:一是人们在不停的改变自己的经济活动方式,二是经济的运行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

11、结构性失业:这一类失业来自于经济结构的变动导致的特定地区或行业就业机会的减少。这种就业机会的减少可以是因为永久性的技术更新,也可以是由于国家竞争力的下降。

12、周期性失业:由于经济扩张步伐变慢或者经济周期而产生的失业称为周期性失业。

13、古典两分法: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实际变量由经济中各市场的一般均衡来决定,而名义变量则取决于货币的供给数量。货币供应数量增加,只会导致普遍的价格水平的上升,而不会改变各种商品的相对价格,所以货币数量的变动不会改变产商和家庭的决策,也不会改变产出和就业这类实际变量。这种观点将实际变量和名义变量分割开来犹如泾渭分明,互不影响,因此这种观点被称为古典两分法。

14、乘数效应:政府购买乘数是总收入的增量和政府购买的增量之比,即每增加以单位的政府购买所带来的收入的增量,在宏观经济学中,我们把政府购买增加对于国民收入的放大效应称为乘数效应。

15、总需求:是指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所愿意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也就是对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需求,反映了价格水平和总需求之间的关系。

16、总供给:是指在任一价格水平下,企业所愿意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反映了价格水平和总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17、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率,也就是增加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

18、投资乘数:是指投资量变化与国民收入变化术的比率,它表明投资的变动将会引起国民收入若干倍的变动。

19、计划总支出:我们把一个社会中家庭、企业和政府愿意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定义为意愿或计划总支出,它由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三部分构成。

20、挤出效应:在IS-LM模型中,扩张性财政政策如政府购买的增加,直接提高了总需求和总收入,货币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利率就会上升,利率的上升增加了私人投资的成本,私人投资下降,这种由于政府购买增加而使利率上升,从而导致私人投资下降的现象被称为挤出效应。

21、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22、有效劳动:如果技术进步发生,它会通过影响劳动和资本投入使用效率对产出产生影响,假定技术进步仅影响劳动的使用效率,而不影响资本的使用效率,我们可以定义体现技术进步的有效劳动,可表示为E=T*L,T为技术进步变量,反映了一个经济随着生产技术改进和劳动者技能改善而导致的劳动效率提高。

23、流动性偏好:流动性就是指持有货币在交易过程中的便利性,而人们愿意持有货币以保持这种便利性的倾向,就被称作为流动性偏好。

24、政府购买乘数:是总收入的增量与政府购买的增量之比,即每增加以单位的政府购买所带来的收入的增量。

25、价格粘性:指价格不能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迅速变化。价格粘性模型认为,由于产品价格不能迅速调整,在这个价格水平上企业可能无法销售出所有的产品,这时劳动力需求曲线将随着经济周期而移动,从而使实际工资变动能表现出某种顺周期性。

26、外部时滞:又称生效时滞,指一项政策从形成之后到其真正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之间所用的时间。

27、交易性动机:是指人们持有一定数量货币的目的是为了日常交易。

28、预防性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意外事件而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

29、投机性动机:是指人们持有货币是为了在证券市场上进行投机。

30、通货膨胀:简称通胀,指的是一国平均价格水平的上升。平均价格指数通常用价格指数来衡量。

31.利率的传导机制:货币供给的增加使利率下降,从而导致投资的增加,最终引起收入的上升,这被称作为利率的传导机制。

32.IS-LM模型:是说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决定的模型.IS-LM模型:描述的是在价格不变情况下宏观经济的均衡状态。其基本公式: IS:Y=C*(Y-T)+I(r)+G LM: =M/P=L(r,Y)

二、简答题7个左右,共35分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

答: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即以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财政与金融、经济增长等等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2、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有什么区别?

GDP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一国境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GNP是指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两者的差别:(1)GDP是个地域概念而GNP是个国民概念;(2)GNP衡量的是一国公民的总收入,而不管其收入是从国内还是从国外获取的;GDP衡量的是一国国境内所有产出的总价值,而不管其所有者是本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

3、比较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答: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与劳务的总量乘以“货币价格”或“市价”而得到的数字,而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等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因此,即使总产量没有增加,仅价格水平上升,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仍然是会上升的。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的上升只是一种假象,有实质性影响的还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率,所以使用国内生产总值这个指标时,还必须通过GDP缩减指数,对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做出调整,从而精确地反映产出的实际变动。二者的关系为:名义GDP=实际GDP×通货膨胀率;实际GDP=名义GDP / 通货膨胀率 消费价格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4、解释GDP为什么不能成为总体福利或幸福感的良好衡量尺度?

答:GDP并不是评价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准,它不能准确反映经济增长过程的成本及财富分配,更不能提供大众福利状况的全部真实信息和反映民生状况,GDP的增长强势甚至有可能掩盖住一个地区发展的隐患。因此,必须真切地看到,“GDP崇拜”和幸福感式微的反向困境,真切地认识到提升公众的幸福感才是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

5、分析古典学派和凯恩斯学派的分歧。

答:主要分歧有:(1)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古典学派认为,人们的预期不是被动地重复过去,而是主动的、有理性的,人们能够利用现有的一切信息形成理性预期并指导自己的行动,由于理性预期的存在,价格、工资就具备完全伸缩性,市场是能够出清的。凯恩斯学派则认为,即使理性预期存在,价格、工资的刚性仍然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从而导致市场不能出清。(2)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古典学派认为价格、工资具备充分伸缩性,市场能够出清,因此政府干预经济是没有必要的。而凯恩斯学派认为由于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着缺陷,市场出清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因此政府要担负起市场出清的任务,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是必要的。

6、国民收入的衡量方法有哪些?

答:国民经济的产出水平(总收入)有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投入的生产要素,二是各种生产要素与产出之间的技术关系。生产要素的投入包括劳动、资本、土地等,当投入一定的资本和劳动时,产出水平取决于生产的技术状况,可以用生产函数来反映,Y=F(K,L)。表示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与产量之间的技术联系,而任何生产方法和技术水平的改进都会导致新的投入产出关系,使生产函数发生变化。当资本存量增加和就业量增加时,产量会提高。另外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会促使产量提高。

7、什么是资本积累的黄金法则?实现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的条件是什么? 答:长期消费总水平最高的稳态资本存量被称为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记为k*。长期消费水平最大化的条件是:在资本的黄金律稳态水平,资本的边际产出等于折旧率,即MPK=δ。也就是说,在黄金律水平,资本的边际产出减去折旧等于0。

8、简要说明技术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扮演的角色。

答:技术进步正是新古典增长理论不同于哈罗德—多马模型的重要之处。在宏观经济中,考虑到技术进步时的总产量生产函数与技术具有正向关系,即给定资本和劳动,技术状况的改进将带来产量的增加。在增长理论中,为了便于分析技术进步,常将生产函数写为如下形式:Y=f(K,NA),NA为劳动与技术状况的乘积。这种考虑技术状况的方法据说更容易考察技术进步对产出、资本和劳动之间关系的影响。如果将NA称为有效劳动力,则技术进步意味着增加了经济的有效劳动力。在这种考虑之下,公式所示的生产函数表示产出是由资本K和有效劳动力NA两个要素生产的。由于有效劳动力被定义为NA,即劳动力N与技术状况A的乘积,因此,有效劳动力NA的增长率为劳动增长率与技术进步增长率之和。在稳态时,总产出的增长率由劳动力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率之和所决定,这一增长率与储蓄率无关。利用这一重要结论,并注意到人均产量被定义为总产量与劳动力之比,则知,在稳态时,人均产量增长率决定于技术进步率。

9、试分析外生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答:(1)外生增长理论假定储蓄率、人口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等因素都是外生变量,而内生增长理论则放宽这些假设条件,将储蓄率、人口增长率和技术进步这些因素作为内生变量来考察。

(2)外生增长模型的生产函数具有编辑报酬递减的性质,而内生增长模型的生产函数具有边际报酬不变的性质;内生增长理论把一国总资本的边际报酬不变主要归纳为以下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人力资本,另一个原因是:知识积累(技术进步)

(3)内生增长理论认为:储蓄率s决定着一个经济的长期均衡增长。在索洛模型中,依靠储蓄积累起来的资本仅仅局限于物质资本,物质资本的单纯增长的必然是边际报酬递减,资本的积累并不能带来经济的持续增长;而在内生增长模型中,储蓄所带来的投资延伸到了人力资本和知识领域,资本的积累不仅包括物质资本的增长,而且包括人力资本的开发和知识的积累,因此,储蓄的增加必然带来要素生产力的提高,持续的经济增长才有可能成为现实。内生增长理论之所以强调储蓄在经济主张中的决定作用,正是因为储蓄带来的人力资本开发、知识积累等因素,构成了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推动力。

10、为什么在一个岗位空缺市场和失业市场并存的经济中,劳动者并不能在两个市场中自由转移?

答: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中,工作机会的数量和失业工人的数量一般来说是相当的,因此,我们可以假定两个不同类别的劳动市场。在一类市场上,劳动的需求大于供给,工作岗位大量闲置:而在另一类市场上,劳动的供给大于需求量,许多人处在失业状态。由于劳动者在市场之间转移需要时间和成本,因此,劳动市场岗位空缺和失业并存的现象将持续下去。

11、为什么说政府、企业和劳动者的行为都有可能导致失业?

答:从政府行为来看,最低工资制度用政府行为替代了市场的调节,使劳动市场无法达到供求平衡的市场出清水平,从而导致失业。

从企业行为来看,企业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可能主动地将实际工资水平定在高于劳动市场出清的均衡水平上,从而导致了失业。

从劳动者行为来看,劳动者组成工会后,通过集体谈判决定的工资水平往往会高于市场水平,也会导致失业。

12、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1)作为货币现象的,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货币增长和产量增长都会引起通货膨胀2)需求拉动又称超额需求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3)成本推动又称成本或供给通胀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上涨4)结构性在没有需求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5)通胀持续不断持续的趋势(价格水平持续上升即工资,价格)

13、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原因是什么?

答:随着潜在GDP的变动,长期总供给曲线也会移动。正常情况下,长期总供给曲线随经济增长而向右方平行移动;如果发生自然灾害或战争,一个经济的生产能力被破坏,长期总供给曲线也会向左移动。

14、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什么? 答:(1)财富效应

人们会由于各种原因持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如货币、基金、股票、债券等。随着总价格水平的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商品的需求量而增加名义资产数量以保持实际资产数额不变;而随着总价格水平的下降,情况就会相反,这就是财富效应。财富效应的结果使价格水平上升时,人们所愿意购买的商品总量减少;价格水平下降时,人们所愿意购买的商品总量增加,总需求曲线因此向下倾斜。(2)利率效应

一般来讲,价格上升时会抬高利率水平。利率水平的提高也就意味着当前消费的机会成本增加未来消费的预期收益提高。因此,人们会减少当前的消费量,增加未来的消费量。因此,随着总价格水平的上升,人们会用未来消费来替代当前消费从而增加对商品的总需求量,这就是利率效应,利率效应也会导致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3)开放效应

总价格水平上升,人们会用进口来替代出口从而减少对国内商品的需求量;而总价格水平下降,人们则会用出口来替代进口从而增加对国内商品的需求量,这就是开放效应。当一个经济对外开放时,开放效应就构成了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另一个原因。

15、造成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有哪些? 答:(1)预期

预期包括预期收入、预期利润率、预期通货膨胀等。

a人们预期未来收入提高时会增加他们当前的个人消费需求,从而增加总需求,是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而人们预期收入下降的作用正好相反,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总需求减少。

b预期利润率的提高会扩大企业的投资需求,其作用与预期收入相同。

c预期通货膨胀上升会使当前商品的价格变得相对便宜而未来商品价格变得相对昂贵从而扩大对当前商品的总需求;预期通货膨胀下降则相反。

(2)政府政策

a政府的宏观政策是影响总需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政府实行扩大政府购买支出的财政政策会直接增加总需求,总需求曲线就会向右移动;而缩减政府开支就会使总需求下降。

b货币财政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比较间接。当政府采取扩大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时,利率水平会下降从而导致投资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而减少货币供应量的结果恰好相反。

(3)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会通过各种渠道来影响一国的总需求,其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汇率和外国收入的变动。

a汇率上升意味着本国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外国商品相对价格下降,本国将扩大对进口的需求而外国将减少对出口的需求,于是,本国净出口将减少,总需求下降;汇率下降的作用相反。b外国收入增加会扩大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在进口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净出口的需求,总需求上升;反之,则相反。

16、用总供给冲击模型说明宏观经济政策的局限性。

答:总供给冲突是移动总供给曲线,这种冲突的直接效应就是提高价格水平和降低产量,假设总供给的冲突不影响潜在产量水平,则实际价格要低于人们预期水平。供给冲突发生以后,若要使经济总供给冲突恢复到冲突前,人们会按照下降的实际价格调整预期,从而促使工资与价格水平一起下降,这样失业和产出会增加,当人们的预期和实际达到一致,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水平,价格水平就会和冲突钱一样。而运用扩张性政策对付供给冲突,促进经济尽快从衰退走向繁荣,使实际价格和预期价格实现一致,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但价格水平比冲突前上升。

17、菲利普斯曲线的意义是什么?

答: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是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关心的两个主要变量。由于宏观政策难以对通货膨胀预期和供给冲击进行控制,政策制定者通常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影响总需求,从而改变产量、就业和通货膨胀水平。扩大总需求能够降低失业率并使通货膨胀上升,而抑制总需求能降低通货膨涨,但必须以失业率上升为代价。

(1)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在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了可供政策制定者选择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不同组合。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改变总需求在这条曲线上移动来选择自己的目标。

SPC:(uun)e

当周期性失业率为零时,经济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通货膨胀率由预期值和供给冲击引起,等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β,这表明:失业率每降低1%,通货膨胀率上升β%。

(2)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了实际通货膨胀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相等时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

简答18.一般而言,如果仅仅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即LM曲线不变,向右移动IS曲线会导致利率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如果仅仅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即IS曲线不变,向左移动LM曲线,可以降低利率和增加国民收入。考虑到上述特点,只要IS、LM向右同方向和同幅度向右移动,就可以使收入增加而不变。为此,本题可采用松财政和松货币结合的政策,一方面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总需求;另一方面采用扩张性货币利率,减少挤出效应,是经济得以迅速复苏、高涨。

18、IS曲线和LM曲线怎样移动才能使收入增加而利率不变?怎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才能做到这一点?

答:(1)IS 曲线是代表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的收入和利率的所有组合。在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在两部门经济中,IS 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 I(r)=S(Y)它的斜率为负,这表明 IS 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一般来说,在产品市场上,位于IS 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位于IS 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只有位于 IS 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组合。(2)LM 曲线是代表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的收入和利率的所有组合。表示在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LM 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 M P=L(r,Y)。它的斜率为正,这表明LM曲线一般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一般来说,在货币市场上,位于 LM 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位于 LM 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只有位于 LM 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组合。(3)一般而言,如果仅仅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即LM 曲线不变,而向右移动IS 曲线,会导致利率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如果仅仅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即 IS 曲线不变,而向右移动 LM 曲线,可以降低利率和增加国民收入。考虑到 IS 曲线和 LM 曲线的上述移动特点,如果使IS、LM曲线同方向和同等幅度的向右移动可以使国民收入增加而利率不变。而要达到上述目的,就需要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相机抉择),一方面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总需求;另一方面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减少“挤出效应”,使经济得以迅速复苏、高涨。

19、为什么说IS-LM模型的政府支出乘数要小于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的政府支出乘数? 答:在国民收入决定的模型中,政府购买的乘数dY/dG=1/(1-b), 0<b<1,即此时政府购买乘数显然会大于1。而在IS-LM模型中,政府购买乘数dY/dG=z/(1-b)=f/[f(1-b)+qh],其中z= h/[h+dk/(1-β)],很显然0<z<1,f代表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q代表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h代表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程度,b代表边际消费倾向。通过比较可以发现IS—LM模型的政府支出乘数要小于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政府支出乘数。20、简述IS-LM模型的基本含义。

1.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决定 IS曲线上任意一点都表示物品市场的均衡,即I=S,LM曲线上任意一点都是表示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于E,在E点上则是两种市场的同时均衡,这时决定了利率水平为i0,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为Y0。而且,也只有在利息率为i0,国民收入水平为Y0时,两种市场才能同时达到均衡。)

21、菲利普斯曲线与总供给曲线有什么关系?

答:菲利普斯曲线实际上是总供给曲线的另一种表达形式。短期总供给曲线指出产出和价格水平是正向变动的。由于通货膨胀就是价格的变化率,而失业率随着产出的上升而下降,因此总供给曲线隐含着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菲利普斯曲线恰恰就反映了这种关系。

前者揭示了通货膨胀率与事业率之间的替换关系,后者则揭示了总产出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本质上体现了一致的宏观经济学思想。

22、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利率的影响有何不同?

答:(1)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一般会提高价格水平,价格水平的提高使实际货币供给减少,由此导致利率上升。IS曲线从IS1向右方移动到IS2,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利率上升。如政府购买的郑家直接提高了总需求和总收入,货币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利率就会上升。

(2)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量,利率会下降,LM曲线从LM1移动到LM2,利率下降。但由于价格水平会提高,而价格水平提高使实际货币供给减少,因此,利率的下降会受到一定限制。

23、在萧条经济中,价格水平下降。根据向下倾斜的总需求曲线,将刺激总需求增加。这样,萧条将会自动走向繁荣。这种说法对不对?试分析。答:不对,根据总需求曲线,价格下降确实会使总需求增加,但只是有可能性,是否下降还要取决于总供给,在萧条经济中,总供给处于能够接受的最低价格水平,价格不可能继续下降,因此,虽然由于可能性的价格下降,引起总需求扩张,但是这种方式不可能是经济自动由萧条走向繁荣。

2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何区别?

答:(1)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2)内容不同。凡是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的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则属于货币政策。(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的。

25、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应如何运用经济政策?

1.在萧条时期,国民收入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总需求不足,因此政府应该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以达到刺激总需求的扩大,消除失业。增加政府开支包括增加公共工程开支、增加政府购买、增加转移支付,这一方面直接增加了总需求,另一方面以刺激了私人消费与投资,间接增加了总需求。减少政府税收(包括免税和退税)也可以扩大总需求。2.在膨胀时期,存在过度需求,会收起通货膨胀,因此政府应减少公共支出,增加税收以抑制总需求,消除通货膨胀。经济学家把这种政策称为“逆经济风向行事”,即在经济高涨时期对之进行抑制,使经济不会过度高涨而引起通货膨胀;在经济萧条时期对之进行刺激,使经济不会严重萧条而引起失业.这样就可以实现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稳定增长。论述:

1、用IS-LM模型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IS曲线和LM曲线移动时,不仅收入会变动,利率也会变动。① 当LM曲线不变而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时,不仅收入提高,利率也上升。这是因为,IS曲线右移是由于投资、消费或政府支出增加,一句话是总支出增加。总支出增加使生产和收入增加,收入增加了,对货币交易需求增加。由于货币供给不变(假定LM不变),所以,人们只能出售有价证券来获取从事交易增加所需货币,这就会使证券价格下降,即利率上升。② 当LM不变而IS曲线向左下移动时,收入和利率都会下降。③ 当IS曲线不变而LM曲线向右下移动时,收入提高,利率下降。这是因为,LM曲线右移,或是因为货币供给不变而货币需求下降,或者是因为货币需求不变,货币供给增加。在IS曲线不变,即产品供求情况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凡LM曲线右移,都意味着货币市场上供过于求,这必然导致利率下降。利率下降刺激消费和投资,从而使收入增加。④ 当IS曲线不变而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时,会使利率上升,收入下降。⑤ 如果IS曲线和LM曲线同时移动,收入和利率的变动情况,则由IS和LM如何同时移动而定。如果IS向右上移动,LM同时向右下移动,则可能出现收入增加而利率不变的情况。这就是所谓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结合可能出现的情况。

2、用失业理论分析我国毕业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你对此有何政策建议? 无非是减少供给或者增加有效的需求,或者减少结构性失业 减少供给就是减少大学生数量,缩小扩招的规模 增加有效需求就是实现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减少结构性失业就是让学生专业与需求更匹配对口

第三篇:宏观课资料

按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一千万元”,同时规定上市公司 “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五千万元”。

中国大陆只有两家交易所,一个是上海交易所,另一个是深圳交易所哈,其他的都是证券公司,是股民看盘和柜台交易的场所。

证券公司 :

证券公司的指依照公司法规定,经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从事证券经营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公司的部分公司仅是证券商的一种。所谓证券商,是指依法设立的以证券承销、证券自营、证券经纪为其核心业务的商事主体,它既包括公司,也包括合伙和个人。根据我国《证券法》的规定,个人与合伙组织不能经营证券业务。证券公司可以从事下列客户资产管理业务:(一)为单一客户办理定向资产管理业务;(二)为多个客户办理集合资产管理业务;

(三)为客户办理特定目的的专项资产管理业务。

证券交易所:

证券交易所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设立的,为证券的集中竞价和有组织的交易提供场所、设施和规则的特殊法人。证券交易所既不直接买卖证券,也不决定证券价格,而只为买卖证券的当事人提供场所和各种必要的条件及服务。

证券交易所具有以下特征:

1、证券交易所一般都是依法设立的法人组织。根据我国证券法的规定,证券交易所的设立和解散,由国务院决定。

2、证券交易所是集中竞价交易的场所。所谓集中竞价是指所有证券经纪商、自营商主要集中在这个场所通过竞争的方式,从事证券的代理或自营买卖活动。

3、证券交易所是证券交易的组织者。

4、证券交易所是特殊法人。交易所在法律上具有独立的地位,但它自身不参与交易,除了提供服务充 当交易组织者的角色,还需执行法律法规赋予它的一线监管职能。交易所是交易平台,证券公司作为其会员与之联网,你不可能去交易所开户做股票的呀,中国实行的是二级清算制度,即交易所通过登记清算公司和会员清算,会员(证券公司或者基金公司)再和你清算

交易所就是屠宰场,证券公司就是猪肉佬,散户就是买肉的。

现在的散户是通过证券公司来买卖,在家里用证券公司提供的软件在电脑上就可以实现买卖操作,不用再跑证券公司了。

交易所跟散户没有直接关系。

中国公司的上市要求

1.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已向社会公开发行。

2.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三千万元。

3.开业时间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连续盈利;原国有企业依法改建而设立的,或者本法实施后新组建成立,其主要发起人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可连续计算。

4.持有股票面值达人民币一千元以上的股东人数不少于一千人,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四亿元的,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百分之十。

5.公司在最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

6.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

东方财富网CEO其实 答凤凰网财经频道记者说: 我明白,我自己感觉在美国上市很快,很多公司上市了,这种上市类似于海兵说的一张门票,公司再怎么做,我相信如果这个公司非常好,我相信创始人也可以把他做的更大,如果觉得空间不大,我觉得这个上市也是不成熟的,我更觉得他只是为了拿一张门票,或者说为了融资。在美国上市融资的目的可能更大一些,从国内上市来说,我觉得是一种品牌的力量更大一些。我们觉得更多考虑的是一个公司到了一定程度以后需要一种品牌或者说一种被认可。当然还有一种原因,在美国上市是一种品牌,很难被打造,其实很多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上市,他的品牌不会翻,在中国有1亿多,我们一说上市,中国近1亿的投资就会看到你今天不光是停板,哪怕停板今天还有这么多人看到,对品牌的传播很大。

当然还有一个是国内上市过程中,跟美国不一样,我们再融资能力非常弱。刚才跟季琦在说,去年我跟他开过一个玩笑,那个时候27块钱的股票,你现在赶快增发一波,因为股价比较高,在美国很容易,今天说增发,明天就可以,今天他的股票照样跌一半,照样可以做。美国的规则很好。

顺便说一下在A股上市出现两个问题,包括前两天我们很多监管领导说了,IPO价格虚高,很多基金捧他,买方站在卖方的立场上。很大的问题,一旦这一波拿完以后,后一波钱不知道要猴年马月,所以造成了投资者、创始人价格虚高。第二个是发行规模,我们必须发25%才可以,对中小板、创业板不到4个亿的公司要发25%,所以造成投资资产过大。在美国流通量非常小,各有千秋。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更看重的是品牌,中国1亿多看着我,我觉得是品牌。我经常说对不起投资者,市场不好,跌了很多,我保证我的业绩,尽量让我的业绩持续增长。

中国证监会12日宣布,证监会原副主席桂敏杰任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耿亮由于年龄原因不再担任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职务。

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召开的干部大会讲话中说,这次上海证券交易所主要负责人的调整是一次正常的人事变化,两位理事长人选都曾先后担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的职务,体现了中国证监会对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重视,更体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对资本市场建设和证券期货监管系统的高度关心和重视。

郎咸平表示:“期待证监会的改革路径。第一,对上市公司违规罚款为主要经费来源,强迫证监会加强监管。第二,审批下放交易所,严格把关,证监会二度监管把关,选择更多好公司上市,而不是一刀切的不让上市。第三,交易所和证监会必须订立客观退市机制以避免腐败和操纵业绩,例如股价、交易量低于某标准,必须强迫退市。”

新华网北京2月27日电(记者 赵晓辉)记者27日从中国证监会获悉,证监会近日对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

证监会决定:张育军任上海证券交易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宋丽萍任深圳证券交易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免去朱从玖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职务和张育军的深

圳证券交易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职务。

张育军

宋丽萍

张育军简历

1963年5月生于四川,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经济学硕士,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

1993-1995年历任国务院证券委办公室处长、中国证监会办公室副主任。1995-1997年

任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

1998-2000年历任中国证监会副秘书长兼国际合作部主任、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工作)、深圳证券监督管理办公室党委书记、主任。

2000年9月起任深圳证券交易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宋丽萍简历

1982年3月,由中国政府从中国人民大学选派赴日本留学,先后在日本、美国获得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1991年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系讲师,并负责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原“联办”)的市场研究工作,是《证券市场周刊》的主要创办人之一。1992年参与筹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并先后出任证监会市场监管部主任、发行监管部主任

和机构监管部主任职位。

2002年3月起,宋丽萍出任深圳证券交易所常务副总经理。

将上海证交所和深圳证交所划归中国证监会直接管理,交易所正副总经理由证监会直接任免,正副理事长由证监会提名,理事会选举产生。此后,在1997年11月30日国务院证券委修改颁布、12月10日执行的《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中重申了1996年版《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中的第4条:“证券交易所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督管理”。但对证券交易所领导层产生办法则修改为:“理事长、副理事长由证监会提名,理事会选举产生”(第22条),“总经理、副总经理由证监会任免”(第24条

第四篇: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复习要点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复习与总结

 国民收入核算

 简单理解:财政与货币;总供给-总需求  IS-LM 模型

 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

国民收入核算

GDP 定义及其含义  GDP与GNP  GDP、NDP、NI、PI、DPI  广义国民收入(GDP、GNP、NNP、NDP、NI、PI、DPI) 支出法计算GDP的理解 Y≡ C + I + G + NX  对收入法计算GDP的理解

 最终产品法计算GDP(即根据定义计算)

 生产法:即计算各行业在一定时期生产中的价值增加值。 国民收入恒等式

 DPI=C+S, DPI=Y + Tr-T  GDP折算指数 重要概念:

 GDP定义(428)

 GDP定义的含义(428-429) GDP是一个流量概念(429)

 会根据GDP定义(生产法)、支出法、收入法判断一些项目是否应该计入GDP。

简单理解:

财政与货币;总供给-总需求  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  法定准备金率  货币创造乘数

 财政收入、财政支出  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

 古典总供给曲线:一条垂直线(位于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上。)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一条水平线。

IS-LM 模型

(一)模型的基本假设与基本结论

(二)消费理论与投资理论

(三)产品市场均衡与IS曲线

(四)货币市场均衡与LM曲线

(五)IS-LM 模型

(六)IS-LM 模型的应用

(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果

(一)模型的基本假设与基本结论 

 模型的基本假设  模型的基本结论

(二)消费理论与投资理论  凯恩斯消费理论:

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  凯恩斯投资理论:投资需求函数、资本边际效率

 了解储蓄函数、边际储蓄倾向,其他消费理论、其他投资理论

(三)产品市场均衡与IS曲线 1.产品市场均衡

 产品市场均衡:需求决定供给。

供给=计划总支出

 计划总支出: c+i+g +nx  均衡产出:供给=计划总支出,即 y = c+i+g +nx  需要用到消费函数、投资(需求)函数

 产品市场均衡时,非计划存货投资一定等于零。

 教材中在讨论产品市场均衡时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假设投资是外生变量(或假设利率不变),此时称之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二是将投资视为内生变量,投资是利率的函数,因而国民收入会随着利率的变化而变化。

 均衡产出的条件:

两部门:i=s y = c+i , y=c+s 三部门:i+g=s+t y = c+i+g , y=c+s+t 四部门:i+g +nx =s+t 或 i+g +x =s+t +m y = AD=c+i+g +nx , y=c+s+t 2.乘数理论:概念与公式(1)投资乘数

k i= △Y/ △I= 1/(1- MPC)

(2)政府购买乘数

k g= △Y/ △G= 1/(1- MPC)

(3)税收乘数

k t= △Y/ △T= -MPC /(1- MPC)

(4)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k tr= △Y/ △Tr= MPC /(1- MPC)

(5)平衡预算乘数

k b= 1 3.IS 曲线  IS 曲线表示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下,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不考虑进出口)

 IS 曲线:Y=Y(r)

教材中IS 曲线的推导是以两部门为例 i(r)=s(y)

 一般情况下IS 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 IS 曲线是产品市场的均衡线。IS 曲线上所有点所表示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在某利率水平下的均衡收入。(IS曲线以外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非均衡组合。) 向右下方倾斜的IS 曲线将收入和利率的组合分成两类不同的区域。

(四)货币市场均衡与LM曲线

 货币市场均衡:货币供给=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由一国(或地区)的货币当局决定。

名义货币与实际货币

货币市场均衡指的是实际货币

 LM曲线表示在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的相互关系。

 关键是考察货币需求。本模型采用的是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

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

流动性偏好

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

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基于三种动机:(494-495)

交易动机、预防性动机(或谨慎动机)、投机动机

前两种动机所产生的货币需求和收入正相关,投机动机和利率负相关。 货币需求函数

 LM曲线

根据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可得出收入Y与利率r之间的方程,此方程所对应的曲线称为LM曲线。

LM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斜率=k/h>0)

 一般情况下LM 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 LM 曲线是货币市场的均衡线。LM 曲线上所有点所表示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对应于某一收入水平下的均衡利率,此时货币的供给和货币需求均衡。 向右上方倾斜的LM曲线将收入和利率的组合分成两类不同的区域。

(五)IS-LM 模型

 IS-LM 模型:IS 曲线上的点表示产品市场均衡时收入和利息的组合 ;LM曲线上的点表示货币市场均衡时收入和利息的组合。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收入和利息的组合。

(六)IS-LM 模型的应用

(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 财政政策

国家财政(财政收入、财政支出)

财政收入(税收、公债)

财政支出(政府购买,转移支付)

财政赤字、预算赢余  功能财政

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 自动稳定器

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 扩张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  货币政策的工具:

(1)再贴现率

(2)公开市场业务

(3)法定准备金率

 财政政策与IS曲线的移动

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紧缩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货币政策与LM曲线的移动

扩张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紧缩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果  财政政策效果

 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降低或投资降低的经济效应。

(利率上升所导致)

挤出效应与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负相关,与投资的利率敏感程度正相关。

 货币政策效果

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

 失业的有关概念,自然失业率,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 奥肯定律

 通货膨胀的有关概念

 通货膨胀的分类与产生原因  通货膨胀的持续:通货膨胀螺旋

价格的持续上升,通货膨胀预期  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  Phillips 曲线

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稳态条件、资本的黄金律水平 经济周期的概念及其特征

第五篇:经济学说史重点笔记

考研小店 001com.taobao.com

祝考研成功!天天开心!

读 书 笔 记

一、重商主义学说

一、产生的历史条件:

在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初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是商业支配产业,流通支配生产,商业资本的力量大大超过了产业资本,这些客观决定了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必然是一种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以流通过程为研究中心的理论体系。

二、代表人物:早期重商主义:约翰ּ海尔斯 威廉ּ斯塔福德 孟克列钦

晚期重商主义:托马斯ּ孟 柯尔贝尔

三、特征:

重商主义学说都是以流通过程为中心,以商业资本的运动为研究对象,以维护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增加金银货币为目的。其认为金银货币是社会财富的惟一形态,财富的直接来源除开采金银矿外是流通领域和对外贸易,对外贸易的原则是少买多卖,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保护本国商业和工业,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四、影响:

首先,它打破了封建伦理的束缚,开始用新的方式来考察现实社会经济生活,把经济现象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把研究范围扩大到整个国民经济,推动了经济学说的发展。其次,最直率地吐露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在于追求利润,最先看到货币作为资本的职能及货币是在运动中增殖货币的手段。以上这些,为后来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二、威廉ּ配第的经济学说

一、产生的历史条件: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到17世纪中叶,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和政策,尤其是它的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垄断对外贸易的主张和做法,已经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由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生产和流通关系的变化,产业支配商业,生产支配流通。重商主义已经过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正是在重商主义理论体系逐渐瓦解的基础上产生并取而代之的。

二、代表人物:威廉ּ配第三、特征:

他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代表了当时英国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论述了如何增加社会财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问题。他不停留与观察经济的表面现象,而是力图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联系,并首先应用抽象法。劳动价值论是其全部经济理论的基础,地租论是其全部经济理论的核心。他最先克服了重商主义的影响。

考研小店 001com.taobao.com

祝考研成功!天天开心!

四、影响:

他对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基本观点,从而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他的分配理论反映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特点,初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利益在经济上的对立,为古典分配理论奠定了基础。他第一次论述了地租(剩余价值)与工资的对立关系,对后来李嘉图的工资与利润对立、利润与地租对立的见解有一定的启示作用。配第虽然没有创立一套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但他的理论几乎触及了政治经济学所有的重要问题,并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得出了一些科学的结论,从而为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布阿吉尔贝尔的经济学说

一、产生的历史条件:

由于路易十四时期柯尔贝尔推行极端的重商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使整个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处于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这又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使法国整个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在重新探索振兴法国经济的道路中产生了法国政治经济学。

二、代表人物:布阿吉尔贝尔

三、特征:

他极力主张以发展农业生产来促进其他行业的生产,主张经济自由,反对重商主义,主张国家要保护农业。他从使用价值的角度来理解财富,认为真正的财富不是金银,而是维持人的生活的各种物品。他认为农业是财富的源泉,一切财富都源于土地耕种。

四、影响:

他关于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均衡生产理论,使他能够在宏观的高度把握商品的价值决定问题,把每一种商品的价值视为由社会总劳动时间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在各个特殊部门来决定的。这在政治经济学说史上是一个极有价值的创见,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重要补充。他的这一思想,在西斯蒙第的劳动价值论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四、重农主义经济学说

一、理论来源:

重农主义学派继承和发展了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尤其是借鉴了重农学派的先驱者之一布阿吉尔贝尔的一些见解和原理,创立了比较完整的重农主义理论体系。

二、代表人物:魁奈 杜尔阁

三、特征:

(一)重农主义学说的思想基础是“自然秩序”观念,指出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一样,都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即“自然秩序”:指出:“人为秩序”的确定应以“自然秩序”为准则。

考研小店 001com.taobao.com

祝考研成功!天天开心!

(二)重农主义学说是具有封建外观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

(三)重农主义学说重视农业,反对重商主义,大力提倡经济自由,为资本主义大农业的发展开辟道路。

四、影响:

(一)重农主义者的“自然秩序”思想给政治经济学提出了认识事物客观规律的任务。

(二)魁奈的等价交换学说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交换是等价的,那么财富的源泉就不可能在流通领域,这不仅击中了重商主义的要害,而且使他把自己的研究重心转移到了生产领域,为他首次系统地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提供了可能。

(三)魁奈的纯产品理论为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奠定了基础。

(四)魁奈的资本理论中把资本和生产直接联系起来,抓住了生产资本,这样也就抓住了资本具有决定意义的形态,从而为从生产领域探寻资本的作用和意义,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开辟了道路。

(五)魁奈的《经济表》的科学成就对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学说的创立有重要的批判继承意义。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说

一、理论来源:

他继承和发展了英国自配第以来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最先建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二、代表人物: 亚当·斯密

三、特征:

(一)他的理论反映了资产阶级争取经济自由,增加社会财富,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

(二)他最先从理论上系统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探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从经济上考察了资本主义的阶级关系。

(三)他的著作《国富论》以发展生产力、增加国民财富为主线,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资本主义社会三个阶级的三种收入理论为核心,系统地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各个范畴,几乎包括了经济学科的各方面内容,已经形成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四)《国富论》具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和清晰的结构,并同时运用了抽象分析法和归纳综合法,既有对经济过程本质的一定分析又有对经济事物较充分的数量分析,既有对经济发展历史的分析又有对经济发展现实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上较全面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增长问题。

四、影响:

考研小店 001com.taobao.com

祝考研成功!天天开心!

(一)斯密的分工理论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分工问题,较为客观地说明了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的作用以及分工对工人的不利影响,因而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二)他认为货币只要能起流通手段的作用,货币用什么材料都是可以的,并进而讨论了用纸币代替金属货币的问题,开创性地探索了执笔的流通规律。其货币职能分析对货币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斯密不仅把价值的真实基础归结为生产时所消耗的劳动,而且把价值量归结为商品内部所凝结的劳动量。这就为劳动决定价值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四)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说史上,斯密第一个正确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他根据人们的经济地位和取得的收入的形式把国民划分为工人阶级、资本家阶级和地主阶级。

(五)斯密认为利润是随着资本的出现而产生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特殊的经济范畴。他从劳动决定价值出发,指出利润是工人创造出的价值的一部分,是雇主分享的由工人劳动对原材料加工所增加的价值扣除工资以后的余额。这是斯密关于问题的一大功绩。

大卫·李嘉图的经济学说

一、产生的历史条件:

李嘉图所处的时代是英国产业革命蓬勃发展的时期。产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的发展,也使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英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工业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随着产业革命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迅速壮大,并在经济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政权仍在地主阶级手中,这侵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于是在一系列问题上,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冲突。在政治方面,它表现在工业资产阶级要求通过议会改革,取得议会的多数,以便掌握政权。在经济方面,它表现为对谷物法的存废和货币改革的争议。

二、特点:

在方法论上,李嘉图力求克服斯密体系中的矛盾,始终一贯地使用抽象法,他把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的原理作为分析一切经济现象的基础和出发点,因而他较为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

义的生产关系,得出了一些比较科学的结论.(一)肯定了斯密关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分,但更进一步为: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可以没有交换价值;但没有价值的东西,一定不会有交换价值。事实上他已认识致到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二)李嘉图以分配理论作为自己研究的主要任务,但不是孤立地研究分配问题,而是从生产出发来研究分配的。他力图通过对各阶级之间分配问题的研究。阐明如何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提供最有利的条件。

(三)他的货币学说是建立在劳动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并把贵金属作为特殊商品来考察,认为它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的。

考研小店 001com.taobao.com

祝考研成功!天天开心!

三、影响:

李嘉图作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伟大代表和完成者,直接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理论中的科学因素,建立起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分配准绳为中心的理论体系。李嘉图的经济学说在当时以至对以后的经济思想的发展都城产生重大的影响。

西斯蒙第的经济学说

一、产生的历史背景:

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大生产对小生产的胜利,同时也给广大劳动群众带来了破产和贫困。小资产阶级一方面要保存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制度的基础,另一方面力图反抗大资本家对小生产者的威胁,因而产生了以理想的小生产方式阻止或延缓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幻想。西斯蒙第就是19 世纪这

种思潮的主要代表。

二、特点:

(一)西斯蒙第虽然接受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若干经济范畴和原理,可他即比前人更清楚地看到资本主义的缺陷和矛盾,并从中分析出涉及资本主义本貭的问题,得出了和古典经济学家截然不同的结论,否认了他们所宣传的资本主义自然性、合理性和永恒,提出了对资本主义进行重新分析研究的任务。

(二)西斯蒙第是用小资产阶级的眼光来批评资本主义制度的,因而也不可能对资本主义制度作出科学的分析,错误地把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归咎于人们的思想和国家政策,以及错误的经济学说和经济方针,并主观地寻求保证人类物质幸福的一般原则和政治措施,创立了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或经济浪漫主义的思想体系。

(三)在西斯蒙第看来,消灭资本主义矛盾的途径,就是使现代社会回到被他所理想化了的小生产方式中去。他把中世纪宗法式的农业和行会手工业理想化的人类幸福生活的新境地,呼吁国家采取措施来保护和发展生产,建立资本主义和工人之间的宗法式的合作关系。

三、影响: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如果说在李嘉图那里政治经济学无情地作出了自己的最后结论并就此结束,那么,西斯蒙第则表现了政治经济学对自身的怀疑,从而对这个结束作了补充。”

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

萨伊的经济学说

一、产生的历史背景:

考研小店 001com.taobao.com

祝考研成功!天天开心!

法国大革命虽然沉重打击了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但也吓怕了法国资产阶级,使得他们急剧地改变了斗争方向,走上了反对革命的道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以重农学派为代表的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在未得到充分发展的情况下,就开始了庸俗化的进程。萨伊就是这一经济思潮的带头人。他以斯密学说解释人的面目出现,创造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第一个较为系统的庸俗理论体系。他的《政治经济学概论》被作为教材在欧美大陆流行一时。萨伊也因此被誉为经济学权威,亚当·斯密的“伟大继承者”。

二、特点:

(一)萨伊第一个把斯密经济学说中的庸俗成分分离出来并加以发挥和系统化,最先创立了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二)把政治经济学变为了研究人与物的关系、标榜为超阶级的、纯理论的学科,为整个庸俗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三)最先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分为了生产、分配、消费三部分,并把三者说成是超历史、超阶级、彼此孤立的部分。萨伊提出来的“生产三要素”论、供求平衡的“销售论”、“三位一体”的分配论来掩盖资本主义剥削,抹煞资本主义矛盾,把资本主义说成是可以无限繁荣发展的美好社会。

三、影响:

(一)萨伊的三分法大体上规范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为其后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内容划分和体系构建奠定了基础。

(二)萨伊的三种价值理论阐述了庸俗政治经济学价值学说的各个基本理论,为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

(三)萨伊在销售论中认为生产创造需求;国家应该遵循经济的自身规律去指导经济生活,而不要乱加干涉;开展适当的对外贸易有利于国内经济的发展观点,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马尔萨斯的经济学说

一、来源:

马尔萨斯继承了斯密的庸俗因素,与李嘉图理论相对立,创立了英国早期的庸俗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马尔萨斯是以人口论闻名于世的。

二、特点:

(一)他的理论迎合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被压迫阶级残酷无情。

(二)马尔萨斯只是把斯密经济学中的庸俗因素分离出来加以继承和发挥,并用来反对李嘉图学说及一切进步思想。

(三)其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只有在有利于贵族地主阶级时才是可能的,认为贵族地主阶级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出了最大贡献。

考研小店 001com.taobao.com

祝考研成功!天天开心!

三、影响:

(一)他认识到人口增长受到生活资料增长的制约,人口增长应与生活资料增长保持一定的比例,否则就会影响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和安定。

(二)他确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人口过剩的事实以及由资本主义无政府状态而产生人口盲目增殖的趋势,认识到了人口过剩的危害性,论证了人口、就业、收入之间的相互影响。

凯里的经济学说

一、产生的背景: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美国国内北方资产阶级与南方奴隶制农场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正在不断加深,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显示出来,西欧不断发展和流行的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也传到了美国,威胁着美国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在上述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美国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未经历古典阶段,从一开始就走上了庸俗化道路,极力鼓吹阶级调和论。

二、特点:

(一)他主张实行国家关税保护主义,防止英国竞争,积极发展本国工业。

(二)他指责李嘉图总是要在各个阶层之间和各个民族之间挑起竞争。

(三)他的价值论是其阶级利益和谐论的理论基础,认为价值是人们对自然的支配尺度。

三、影响:

(一)他的理论包含着关于促进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并尽快赶上英法等国的思想,如强调严格实行保护关税政策,阻止外国竞争,以保证本国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力迅速发展。

(二)它强调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繁荣民族经济的思想,对促进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

一、产生的背景:

其产生在英法两国社会矛盾不断加剧,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解体的时代。此时西欧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加剧,批判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潮影响更加扩大。受欧洲革命的影响,促使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分为两派,一派是在巴师夏的旗帜下辩护庸俗政治经济学,另一派追随约翰•穆勒,企图调和那不可调和的东西。

二、特点:

(一)是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的大综合。

考研小店 001com.taobao.com

祝考研成功!天天开心!

(二)具有显著的折衷主义特点和改良主义倾向。

(三)保持了古典经济学家研究的诚实性,而不象某些庸俗经济学家那样有意为资本主义辩护。

(四)宣告了政治经济学的破产。

三、影响:

(一)他提出分配规律是历史的可变的规律;把劳动看作是价值决定的一个因素,并把工业产品价值和农业产品价值的决定的法则区分开;坚持了资本不具有生产力,唯一的生产力是劳动的观点;他发展了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中的科学因素。

(二)它的著作标志着研究生产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即将破产和一代经济理论的结束,从而走向研究消费、流通,并走上主观主义的道路。

德国历史学派

一、产生的历史条件:

19世纪初,在德国,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展,一些思想家呼吁国家的统一,并企图依靠国家政权来保护本国工业的发展,为此,他们把理论批判的矛头指向鼓吹自由贸易的英国古典经济学,从而为与古典学派相对立的历史学派的产生准备了思想材料。

二、代表人物: 李斯特 威廉·罗雪尔 施穆勒

三、特点:

(一)李斯特经济学说的特征:

他的经济学说具有鲜明的特点,就是反对英法古典经济学说,强调政治经济学的民族性。他极力要建立一种新的学说体系,即“国家经济学”。他提出这种学说不是建立在空洞主义之上的,而是以事物的本质、历史教训和国家需要为依据的。

(二)旧历史学派的理论特征

旧历史学派提出了自己的“历史的方法”他们认为,事物是互相联系的有机体,因此只能用综合的方法,用归纳的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事物是发展和变化的,因此经济规律只具有相对性,只能从历史的类比中去发现它。旧历史学派区别于其他学派的最基本的特征,正是这种“历史的方法”。旧历史学派是在批判英国古典经济学方法沦的基础上形成的。

(三)新历史学派的理论特征

考研小店 001com.taobao.com

祝考研成功!天天开心!

其继续采用旧历史学派的历史归纳法作为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根本方法,反对古典学派的抽象分析法。但新历史学派对历史方法的看法及其运用比旧历史学派更加极端和彻底。他们否认在每个国家或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规律性。经济问题的分析必须运用历史方法,抽象演绎方法得不到任何结果,其极力主张采用“历史统计方法”。

四、影响:

(一)李斯特特别强调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论述了经济发展阶段和所应采取的经济政策的关系、自由贸易与保护关税的关系,主张在当时的德国实行保护发展政策;提出了发展生产力的一系列措施;特别重视根据本国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来发展自己国家的民族经济,这都是李斯特对发展经济学的贡献。

(二)旧历史学派提出了新的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拓宽了古典经济学所确定的研究的视野和范围特别是对于认识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来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新历史学派强调研究本国的特点及其历史发展,强调国民经济是一个综合的整体,不仅应研究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制度”的特点,而且应研究意识形态、国家政权等等对经济的影响,这对于考察一国经济的发展及制定适合本国特点的经济发展战略,无疑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启示;他们收集的大量资料和提出的各种专题研究,推进了经济史这门学科的发展,也为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进行理论抽象的某些基本依据。同时美国的制度学派就受了新历史学派的很大影响。

数理学派的经济学说

一、来源:

他是边际效用论和数学分析方法相结合的产物,运用数学方法研究、论证和表述经济现象的规律。

二、代表人物: 杰文斯 瓦尔拉斯 帕累托

三、特点:

(一)把各种经济事物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用数学分析代替理论分析。

(二)以交换作为应用数学方法的出发点,把生产、分配、消费都说成是交换的不同形态。

(三)抛弃一切以因果关系解释经济现象的理论,完全以经济现象的函数关系代替因果关系。

四、影响:

(一)数理学派在方法论原则的特点,并不就是在经济学运用数学方法,而是在于主张用数学符号和方法来表述、研究和论证经济现象及其相互依存的关系,并认为数学方法是研究经济学的主要方法,甚至是唯一的方法。它是借用函数概念表达经济现象之间的依赖关系,借用微积分的语言来刻划经济规律,借用联立议程组来构造整个经济体系的一般均衡模型。

(二)帕累托独创性贡献有:

考研小店 001com.taobao.com

祝考研成功!天天开心!

第一,他用序数效用概念取代了效用可测量的假定

第二,他引进了无差异曲线分析的技术

马歇尔的经济学说

一、产生的历史背景:

在英国庸俗政治经济学界分为以约翰·穆勒为代表三主张以生产费用决定价值和以杰文斯为代表的主张以最后效用决定价值的两个派别后,马歇尔以边际效用论为基础,把争论双方的观点加以折衷,并收集了各种新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建立了他的理论体系。

二、特点:

(一)马歇尔把古典经济学的供给分析与边际学派的需求分析加以综合,形成了以生产成本分析为中心的供给理论和以效用分析为中心的需求理论相结合的新的经济学体系。

(二)在马歇尔的研究方法中,最主要的特征有三点:连续原理、边际分析、局部均衡分析。

三、影响:

(一)他的学说是对古典经济学的继承和更新。一方面他吸收了古典经济学关于生产成本的解释,参照了斯密、李嘉图、穆勒的分配学说,另一方面,他引入了边际分析,强调了需求分析的重要性。因此他的学说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

(二)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新思维,尤其是均衡价格理论,为经济学创立了一套分析工具,因此被认为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

(三)提出了有关不完全竞争问题。

(四)马歇尔的学说体系中,无论在供给理论还是在需求理论方面都加入了新的内容。但比较起来,需求理论更具特色。他关于需求规律、需求弹性的论述,关于消费者剩余的概念都是他的贡献。由于马歇尔的经济学说具有鲜明的特点,并对西方经济学说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所以在他工作的剑桥大学里,形成了继承和发展他的学说的一大批著名的经济学家,如庇古·罗伯逊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的凯恩斯等,他们不仅师承马歇尔,而且各自都有重要影响,于是逐渐形成在经济学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的剑桥学派,而且马歇尔则是这个学派创始人。

凯恩斯经济学说

一、产生的历史背景: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这次资本主义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是凯尔斯经济学说产生的直接历史背景。这次严重的经济危机造成了传统西方经济理论的破产,当时西方经济学的传统观念是新古典经济学极力推崇的自由放任主义。但是面对当时的现实,这一传统观念在理论上难以自圆其说。

考研小店 001com.taobao.com

祝考研成功!天天开心!

为了挽救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的统治者首先从行动上突破了自由放任主义,采取了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措施,祈求以此来摆脱经济危机。这一政策的实施要求在理论上加以配合,于是凯恩斯的经济学说就产生了。

二、特点:

(一)理论上,凯恩斯反对代表基本传统理论观念的“萨伊定律”,强调总需求对决定国民收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提出在三大心理规律(消费倾向规律、流动偏好规律和资本边际效率规律)作用下,有效需求不足将导致大规模失业和生产过剩,而市场自动调节的机制将无法发挥有效作用,纠正这种失调。

(二)方法上,凯恩斯复活了重商主义曾经使用过的宏观总量分析方法,克服了此前传统的将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分开的“二分法”,将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合为一体。这一做法开辟了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个新时代。

(三)政策上,凯恩斯反对“自由放任”和“无为而治”的传统做法,主张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和调节。特别是,他创新性地提出了功能性的财政预算政策,主张以赤字财政政策来解决大的经济萧条和危机问题。

三、影响:

(一)凯恩斯经济学说为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造就了资本主义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

(二)促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第二个黄金时期”的出现。根据凯恩斯经济学说的主张,以保持充分就业作为施政目标之一,扩大公共事业开支,提供救济和社会福利。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贫困阶层的生活状况,局部地改善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弊端,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凯恩斯主义得到了迅速的传播和推广。当代各个西方经济学派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凯恩斯经济学说有关。凯恩斯的经济学说至今已以各种形式渗入了各个经济学派的思想当在中。

后凯恩斯经济学

后凯恩斯经济学的内部大体分为两大支派:新古典综合流派和新剑桥学派

福利经济学

一、产生:

福利经济学正式产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庇古《福利经济学》的出版。30年代后,许多经济学家运用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的序数效用论和“最优化理论”对庇古的福利经济学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二战后福利经济学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代表人物: 庇古 帕累托

考研小店 001com.taobao.com

祝考研成功!天天开心!

三、特点:

(一)福利经济学的突出特点是强调道德判断或价值判断,把价值判断,即是非善恶的标准引入经济学,来判断经济行为的好坏。

(二)把是非善恶的标准引入经济学中,就使得经济学成为一种规范性的科学—“规范经济学”,以区别对经济行为本身进行说明的实证经济学。

(三)从分析方法来看,福利经济学通常采用长期、静态和微观的分析方法。应用边际效用论、最优化原则以及消费者主权论,提出了“福利标准”和“社会福利最优状态”。

威廉·配第

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政治经济学之父”。代表作:《赋税论》。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配第接受培根、霍布斯等人的进步哲学思想,并用于经济问题的分析,把研究对象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还经常运用统计和数学方法来研究经济问题。

价值理论。他第一次有意识的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从而奠定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他区分了自然价值、自然价格、政治价格和真正的市场价格。他认识到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分配理论。他认为工资取决于维持工人最低限度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地租是农产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费用以后的余额,实际上他说的地租就是剩余价值。从地租引出利息,考察了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

经济增长理论。“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事生产性劳动的人数是一国财富增长的主要因素。赋税对国家增进财富有正反面影响。

魁奈

重农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经济表》。

提出“纯产品”学说,实际始重农学派的剩余价值理论,始重农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魁奈认为财富是能满足人们需要而又具有出卖价值的物质产品,但财富又不是在流通中由贱买贵卖增加的,他认为农业生产的剩余产品就是纯产品。纯产品的创造是财富的增加。在工业生产中,没有纯产品出现。所以农业是提供财富的唯一源泉。

“自然秩序”。同自然界一样,人类社会中也存在着由上帝安排的、合乎理性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秩序”。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就是在于阐明自然规律,使人为秩序符合自然秩序,唯一途径就是,废除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实行经济自由。

魁奈把社会分为生产阶级、不生产阶级、土地所有阶级。

《经济表》。分析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用图解说明一个国家每年的总产品怎样在这三个阶级之间流通,怎样为每年的再生产服务。

年预付和原预付的区别。

经济政策和主张。①发展大农业经济。②整顿税收,实行只有土地所有者阶级征收一种单一的地租税。③改革贸易政策。发展农业和自由贸易的措施及主张。

亚当·斯密

代表作:《国富论》,《道德情操论》

考研小店 001com.taobao.com

祝考研成功!天天开心!

方法论。归纳法与演绎法并用。归纳法,外在的方法;演绎法,内在的方法。是他几乎所有经济范畴都带上了二重性。

价值与货币理论。明确区分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①确认劳动是一切商品价值的源泉,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②是商品所能购买或所能支配的劳动决定价值。商品价值决定于可以买到商品的活劳动量。③“工资、利润和地租构成价值”(斯密教条)

工资与剩余价值理论(分配理论)。具有二重性。把资本主义社会分为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①把平均工资叫做“工资的自然价格”,及维持工人本人及其家属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或价格。既认为工资是劳动创造的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又认为工资是劳动的自然价格。②第一种利润论,从劳动价值论出发,认为利润是劳动对原材料所增加的价值部分扣除工资以后的余额,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第二种利润论从三种收入决定价值出发,断言利润是资本家垫支资本的自然报酬,是价值的源泉之一,认为利润率下降的原因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不是斯密的话)。③地租史劳动产品或其价值的一部分;是使用土地的代价;是商品价值的源泉之一;是一种垄断价格;是自然力的产品。(多重性)

生产劳动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生产劳动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非生产劳动不创造剩余价值。

经济自由与国际贸易理论。使用“经济人”的假设,咱没“看不见的手”的巨大作用,主张建立符合自然的秩序,既符合客观规律发展的社会秩序。需要排除任何人为干预而实行自由竞争和自由放任。在国际贸易上,主张自由的发展对外贸易,反对垄断和政策限制政策,认为绝对优势是形成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根本依据。

大卫·李嘉图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全社会产品在土地所有者、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之间分配的法则。

研究方法。始终一贯的坚持抽象法。

价值理论。肯定斯密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分,并认识到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批评斯密树立了两个价值标准尺度(价值为所耗费劳动时间;为该商品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批评斯密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李嘉图把商品分为两类(由稀少性决定的和有人类劳动决定的),指出不同性质劳动在决定价值上的意义,把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归为最差条件下的劳动。初步区分了价值和交换价值。

分配理论。①工资。劳动的自然价格(劳动自然价格:是劳动者基本上能够生活下去,并不增不减的延续其后裔所必需的价格)和市场价格。混同劳动和劳动力。相对工资理论。相对工资下降的趋势,对剩余价值研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②利润。追逐利润是资本主义企业进行生产的动机与目的。利润具有双重含义(是剩余价值与全部垫支资本之比;是剩余价值)。李嘉图只与工资相对应分析利润,实际以利润名义分析剩余价值。把商品全部价值分为利润、工资两部分,断定利润变化取决于工资变化,方向相反,劳动生产率是利润变化的最终原因,忽略了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③地租。对级差地租进行分析。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认为地租是为使用土地原有和不可摧毁的生产力而付给地主的那一部分土地产品。地租的存在是由于土地的有限性和土地在肥沃程度及位置上的差别。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①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动机与目的,“看不见的手”引导这个社会前进。②发展资本主义必须以资本积累为条件(增加收入,减少消费)。认为一个国家的实际利益是以纯收入多少来衡量的。国家财富的增加通过:

一、用更多的收入来维持生产性劳动。

二、使等量劳动的生产效率增大。③资本主义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自由贸易对提高利润率的作用。比较优势原理:在自由贸易下,各国生产条件最好的产品,这种产品的成本不一定比别国的成本绝对的低,只要在本国各种产品中和与其他产品比较相对的低就可以进行交换,双方都可以得到较多的利益。

西斯蒙第

考研小店 001com.taobao.com

祝考研成功!天天开心!

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小资产阶级、经济浪漫主义者。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新原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反对者。

对象。西斯蒙第批评只把财富作为研究对象的英国古典经济学,提出研究人的物质福利和幸福,同时把国家作为研究和经济实践活动的主体,反对自由竞争和自由放任。

价值学说。对古典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财富是劳动创造的,物品的交换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而且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生产劳动和非必要劳动的区分。斯密的拥护者。

再生产和经济危机理论。①资本和收入。从消费是目的,消费先于生产的前提出发。分析资本和收入的区别、联系。②生产和消费。消费起者决定作用,也可以看作是收入决定生产。③经济危机理论。根据收入决定生产观点,年收入的总量必须用来交换年生产的总量,如果年收入的总量不能购买全部年生产的总量,生产超过收入或消费,这种矛盾的发展就必然导致经济危机。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消费不足,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小生产者、工人收入和消费萎缩;追求利润的生产无限扩张;不公平分配制度是财产集中到少数人手中。

社会改革设想。马尔萨斯

英国庸俗经济学创始人。代表作:《人口原理》

人口原理。①人口按几何级数增加,生产资料按算术级数增加,人口增加必然大大超过生产资料的增加。②通过道德抑制控制人口增加。③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贫穷和罪恶是人口规律作用的结果,财产私有制是限制人口增加的最有效方法。通过人口规律证明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这种永恒的人口规律作用所形成的最好的制度。

价值论。继承了亚当·斯密以购买劳动决定价值和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反对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利润论。利润是国民收入中归于资本家的部分。(高价出售商品所得来的)

地租论。地租是产品总价格中扣除工资和利润的剩余部分,是对地主占有土地肥力的报酬,是自然对人类的赐予,地租产生的三原因:土地能生产出维持耕种者需要更多的生活必需品;生活必需品能创造出自身需求;肥沃土地希缺性。地租上涨四原因:资本积累是利润下降;人口增加使工资下降;农业改良是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产品价格因需求增加而上涨。地租增加是社会繁荣进步的标志,地主获取地租是合理的。

危机论(有效需求不足)。批评把商品交换简化成物物交换。认为利润是在交换中产生的,支付这部分的只是提出对物质产品的需求、而不直接参与产品供给的人,如果不能维持足够的这类非生产性消费者(地主阶级收入不足,消费不足),就会出现经济危机。这是为地主阶级辩护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危机论。让·萨伊

法国庸俗经济学的创始人。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概论》

把斯密的理论条理化和系统化,创立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第一个较为系统的庸俗理论体系。称为“科学王子”和斯密的“伟大继承者”。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萨伊区分了政治学和政治经济学。认为前者是研究社会秩序所根据的原则,后者是研究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这就是所谓的“三分法”。还把政治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相比拟,认为是实验科学的一部分。财富是研究对象。

价值学说(效用价值论)。萨伊认为生产不创造物质,只创造效用。所谓的效用是指物品满足人类需要的内在力量(使用价值),它是物品价值的基础。萨伊认为劳动、资本和自然力(土地)是生产的三个要素,它们在生产中共同创造了效用,从而共同创造了价值。

分配理论。在效用价值论和生产三要素基础上,萨伊认为劳动、资本和土地共同创造了价值,那么这三种要素的所有者工人、资本家和地主就应该得到各自的报酬:工资、利息和地租,社会各阶级的收入

考研小店 001com.taobao.com

祝考研成功!天天开心!

都有自己独立的源泉,成为三位一体公式。萨义用利息和企业主收入来代替利润。

销售理论。萨伊认为产品的销售是产品与产品的交换,认为在产品换钱、钱换产品的过程中,货币只起瞬间作用,交换结束时总是一种产品交换成另一种产品。所以,在交换中,卖者同样是其他商品的买者,供给会创造需求,整个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一定相等。产品过剩的经济危机不可能发生。市场上有时会出现某产品的滞销,这是暂时的,自由竞争会自动调节,使各种产品的供求趋于平衡,得出四个结论:生产越多销路越快;一个企业成功可以帮助其他企业达到成功;进口国外商品不会损害国内的生产;仅仅鼓励消费无益与商业,重要的是激励生产。(萨伊定律)

经济政策思想。他反对奢侈浪费,提倡节约,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保护关税等重商主义的政策。西尼尔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

纯经济学。他认为应把政治经济学改造成为纯经济学,只以财富为研究对象。基本命题有:①每个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牺牲取得更多的财富。②人口原则。在文明社会,人的社会本能会限制人的生理本能,从而限制人口增长。③工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规律。④农业报酬递减规律。西尼尔以纯粹理论来建立经济科学,是实证经济学的先驱。

价值理论。西尼尔反对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是效用、供给有限性和可转移性三个因素构成。效用是直接或间接产生快乐和避免痛苦的能力。一种物品随供应量增加,效用越来越小。价值生产三要素中劳动和资本的供给是有限的。劳动者的劳动是对快乐与自由的牺牲,资本家的资本是资本家欲望的节制,个人消费的牺牲价值就由这两种牺牲生产出来。他是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先驱。

分配论(节欲论)。西尼尔在价值论基础上提出了节欲论。节欲指节制欲望,认为资本是资本家的一种牺牲,资本家为提供生产资料,牺牲了个人消费所给予的享乐和满足,这种牺牲应有所报酬,就是利润。

经济政策主张。提出“最后一小时”理论,替利润辩论。“最后一小时”:当时,每天劳动时间不得超过11.5小时,只有在最后1小时才能生产出纯利润,如果减少1小时,纯利润消失,如果减少1.5小时,总利润消失。因此,工人劳动时间绝对不能缩短为10小时。约翰·穆勒

19世纪中叶英国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原理》,他的理论体系被视为经济思想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

生产规律和分配规律。约翰·穆勒认为前者是永恒的自然规律,不依社会制度改变而改变,后者受人类意志支配,取决于社会习惯和法律。

价值理论。继承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同时把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融进其中。他把商品分为三类,①数量有限、供给不能任意增加的商品,其价值决定于供求关系。②供给数量可以无限增加,而生产费用不会提高的商品,其价值由生产费用决定,其市场价值是供求的结果。③供给数量可以增加,其单位生产费用也会随之提高的商品,它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费用的供给量的最高生产费用。

分配理论。①在工资问题上,把李嘉图的自然工资和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结合起来。接受工资基金理论(马尔萨斯)。工资基金理论:工人的工资受人口规律支配,工人的工资水平和工人的生活状况就是随工人人口的增减而今腿,而周而复始的反复下去,劳动基金,认为劳动贫民的安乐与工资的高低就完全取决于工人的人口数量。②在利润上,既接受李嘉图认为利润是剩余产品的观点,又接受萨伊、西尼尔等人的观点,把利润分为利息、保险费和管理工资,采用节欲、风险报酬和资本家劳动报酬来说明。③地租,基本上沿袭了斯密和李嘉图的观点。

方法论。企图调和抽象法和历史方法。巴师夏

19世纪中期法国著名经济学家,阶级利益和谐论的创始人之一和自由贸易派的旗帜。

价值论(服务价值论,也就是经济和谐伦)。研究的是个人利益的领域,人类社会的发展日益完善,考研小店 001com.taobao.com

祝考研成功!天天开心!

而资本主义制度就是一个和谐的社会组织。从交换出发,①社会就是交换的社会。②在交换中产生价值,价值起源与生产无关,只与交换有关。③交换的内容就是相互提供服务,价值就是交换着的两种服务的关系。④衡量价值大小的尺度是提供服务的人所作的努力和紧张程度,以及接受服务的人免除努力和紧张的程度。在自由竞争下,两者趋于相等。因此,交换总以等价为基础,以这种交换为基础的社会是和谐的。认为人类天生又利己、利他两种特性,人们定在交换中构成和谐的社会。

分配论。否认工资和利润是相互对立的,把资本与劳动的关系,说成是相互交换的两种服务的关系是和谐的。巴师夏把地租、利息等都归结为提供服务的报酬。李斯特

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贸易保护主义倡导者,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国民经济学。李斯特反对古典学派的抽象演绎法,主张运用以历史实际情况出发的历史主义方法,认为古典经济学是一种世界主义的学说,主张建立一种国民经济学,即从民族的立场出发所理解的经济学。

关税保护论。认为自由贸易不符合资本主义发展较落后国家的民族利益。他认为当时德国比较落后,因而应当通过关税保护使德国首先实行工业化,然后才能在国际贸易中实行自由竞争。

生产力论。他指责古典学派只重视财富,只重视交换价值,而忽视了生产力。他认为,财富产生的原因是生产力,它比财富本身要重要的多,生产力分为四个类型:①人的生产力。②自然的生产力。③社会的生产力。④物的生产力。各个生产力之间是相互促进的。

经济发展阶段论。分为五个阶段:①原始未开化时期②畜牧时期③农业时期④农工业时期⑤农工商时期。他认为当时德国正处于从农工业时期到农工商时期的关键时刻,应该实行关税保护制度。

对历史学派的影响。①反对个人主义的抽象研究方法,主张从历史、民族的特点出发建立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②否认普遍的经济规律存在,强调经济发展的民族性。③强调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凡勃仑

制度学派的创始人。

他反对正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强调心理的、文化的和历史的因素在社会制度进化中的作用。他以“本能主义”心理学作为他的经济学的哲学基础,代替“苦乐主义”,主张采用“质”的分析方法(结构分析,历史分析和社会文化分析)研究不断变动的社会经济及其制度。

他对决定社会经济生活和制度的本能分为三类:即父母的天性,工作的本能和随便的好奇心。他把制度定义为“广泛存在的社会制度”,包括私有财产、价格、市场等,他认为制度的演进过程是人类的思想和习惯的自然淘汰过程,因此制度的发展只有渐进没有突变,并进一步认为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存在什么自然规律。

他认为人类经济生活存在两种主要制度,及生产技术制度和私有财产制度。前者是人类的工作本能,后者是人类的虚荣本能。这两种制度在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有不同具体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具体表现为“机器利用”和“企业经营”,这两种制度存在矛盾,并由此引起经济危机。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是把企业实行技术专家统治。马歇尔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著名的经济学家。剑桥学派(新古典学派)创始人。代表作《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史上第二次大综合。

经济学体系。马歇尔把经济学定义为研究财富,同时也研究人(人的动机)的学问,是以人的主观的、心理的因素为基础的。他认为人类动机分为两类:追求满足,避免牺牲。前者是促进人类某种经济行为,后者制约人类某种经济行为。人们的动机是无法直接衡量的,但可以通过货币间接加以衡量。经济学就是用货币来对活动着的动力和阻力的数量进行的研究。

方法论。①连续原理。提出各种社会经济现象之间没有明显的严格区别,它们之间存在着连续的关系。②边际分析方法用来分析各种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③静态局部均衡方法。假定各种条件不变,单独讨论某一市场中某一种商品或劳务的价值如何由某些相反的力量的作用达到的均衡来决定的。④用数学公

考研小店 001com.taobao.com

祝考研成功!天天开心!

式及其图表。

需求原理(建立在边际效用基础上的)。①他认为需求是欲望的满足,而人的欲望是由效用来满足的。需求规律为需求的数量随着价格的下跌而增大,并随着价格的上涨而减少。②需求弹性是用以衡量价格下降或上升一定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比率。③消费者剩余为消费者对某一商品个人愿意支付的价格与这个商品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供给理论。①生产要素分为劳动、土地、资本和组织。②生产成本。分为实际成本和货币成本。③供给规律和供给弹性。

均衡价格理论(价值理论)。这是马歇尔的经济学说的核心和基础。在价值决定问题上,认为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价值。他把需求和供给具体化为用货币表现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并引导出均衡价格。均衡价格分为三类(通过时间长短):①长期的“正常价格”。供给起主要作用。②暂时的“市场价格”,需求起主要作用。③短期的“次正常价格”,供求起对等作用。

分配理论。建立在均衡价格分析基础上,把萨易三要素外又加上企业家才能,分别用均衡价格分析方法说明四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①工资——均衡价格。劳动的需求价格由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决定,供给价格是由养活、训练和维持有效率的劳动者的生活费用所决定的。②利息——均衡价格。资本的需求价格是资本的边际生产力,供给价格取决于资本家的“等待”和牺牲。③地租——均衡价格。他认为土地供给是固定不变的,没有生产费用,没有供给价格,只受土地需求的影响,取决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④利润——均衡价格。是企业家才能的均衡价格,是企业家才能的报酬。

下载宏观经济学说课要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宏观经济学说课要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经济学说史复习大纲

    经济学説史复习大纲 本次考察将从以下30个题目中抽取5个进行闭卷考试。考试的时间和地点请两个班级班干部协商,并借用教室。 2014年6月13日 1. 简述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和两个......

    西方经济学说史_期末试卷

    西方经济学说史》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 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经济学说史上的三次革命是(B ) A 重农主义、边际革命和凯恩斯革命 B 斯密经济学说的兴起,边际革命和凯......

    经济学说史 八个题目(模版)

    一、劳资矛盾(课本104、131、154页) 劳资矛盾是指受雇者与雇主间的冲突与合作。 形成原因:1 企业机制改革富余人员的产生和增加是根本原因 2 收入分配的不合理是劳资矛盾加剧的......

    经济学说史ppt总结

    经济学说史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色诺芬 雅典富人家庭;古希腊哲学家、历史学家。政治主张拥护斯巴达贵族寡头政治,反对雅典民主政治。 《经济论》: 1最......

    2014年1月宏观劳动力配置复习要点

    2014年1月宏观劳动力配置复习要点 题型:单选:20%,20题 多选:10%,5题 名词解释:20%,4—5题 简答:26%—30%,4—5题 论述:20%—24%,2题 选择题主要看练习册,注意主观题答题时不要空题,即使不......

    评课要点

    一、导入环节 四个小口算题列在黑板上。教师板书几个应用题,学生对口算题列算式计算。几分钟后老师板书完毕,开始提问。——腾出了板书时间,提问的口算被列式了。 此环节当......

    说课要点

    说课要点 一、何谓说课 所谓说课,就是让教师以语言为主要表述工具,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专家、系统而概括地解说自己对具体课程的理解,阐述自己的教学观点,表述自己具体执教......

    西方经济学说史试题及答案

    一九九九年下半年自学考试经济思想史试卷 一、 单项选择题1、 西斯蒙第认为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 )3-14 A、 消费不足 B、 有效需求不足 C、 生产过剩 D、 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