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宏观笔记
1.求稳态产出,利用公式(ng)k=i=sy即可求出稳态产出y
2.求资本的黄金律水平:(消费最大化)
MPK=(
ng)k,此时c=y-sy最大
3货币供给=通货+活期存款即:M=C+D
4.为促进消费,某国政府决定减税△T,假设消费者边际消费倾向为0.5。(1)如果中央银行不改变政策,计算减税导致该国收入的变化量。(2分)
(2)如果中央银行采取三种行动来应对减税政策:保持货币量不变;保持利率不变;保持收入不变。用IS-LM模型来分析利率、收入、消费、投资会产生什么变动。(3分)(答案写在反面)答:
(1)已知MPC=0.5,则政府减税乘数为: △Y/△T =-MPC/(1-MPC)=-0.5/(1-0.5)=-
1已知税收变化量为-△T,如果中央银行不改变政策,则减税导致收入的变化量为:-△T *(△Y/△T)=-△T *(-1)= △T
(2)减税引起消费增加,导致IS曲线向右移动至IS1,如下图:
如果中央银行保持货币量不变,则LM曲线保持不变,新的均衡点为IS1与LM的交点。如图所示,所以:
利率上升、收入增加、消费增加、投资减少
如果中央银行保持利率不变,则LM曲线向右移动至LM1。如图所示,新的均衡点位IS1与LM1的交点,所以:
利率不变、收入增加、消费增加、投资不变
如果中央银行保持收入不变,则LM曲线向左移动至LM2。如图所示,新的均衡点位IS1与LM2的交点,所以:
利率升高、收入减少、消费增加、投资减少
4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2.5或3)个百分点
失业是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且正在积极寻找工作的人所处的状态(2分)。衡量失业的指标为失业率,即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重(1分)。
第二篇:五道口金融学院 宏观金融笔记
宏观金融包括: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参考书目:
货币银行学:易纲的《货币银行学》、黄达《金融学》、李健《金融学》、米什金《货币金融学》、蒋先玲《货币银行学》;
国际金融学:姜波克《国际金融学》。清华:易纲《货币银行学》、李健《金融学》、姜波克《国际金融学》; 人大:黄达《金融学》; 央财:李健《金融学》;
贸大:米什金《货币金融学》、蒋先玲《货币银行学》。
易纲《货币银行学》逻辑特别清晰,但是出书时间较早,内容较旧; 黄达《金融学》,全而广 李健《金融学》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 蒋先玲《货币银行学》 姜波克《国际金融学》 学习方法:
看书、听课、做题 课程框架:
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包括货币和银行,主要是货币,银行是产生货币的地方。货币、利率(货币的价格)、银行(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货币需求、货币供给、通货膨胀、货币政策
国际金融学:汇率、国际收支、国际货币体系 货币
货币的定义、形式、职能、制度、分层 定义: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观点:从商品中抽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西方经济学家观点:人们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普遍接受性),凯恩斯进一步将普遍接受性发展为了流动性。
流动性分为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在这我们只讲资产的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是指单位资产转化成现实的购买力损失的大小,通俗来讲,即资产的变现能力。举例:流动性大小由强到弱:现金、借记卡(背后的活期存款)、定期存款、股票、房地产。二级市场的意义:
一级市场是发行市场,二级市场是流通市场;二级市场为一级市场提供流动性。货币的形式:
实物货币(贝壳、石头、盐等)> 金属货币 > 纸币 > 电子货币 货币不是金银,而金银天然是货币
货币的四个性质:价值高、易储存、易分割、易携带;
纸币是否有价值,如果纸币没有价值,那么为什么纸币能代替金属货币?
纸币有价值,但价值非常小,远小于代表价值;纸币是由政府信用作为支撑,由政府依靠一定的信用程序发行、流通。因而纸币具有普遍接受性;而央行可以根据市场纸币流通量控制纸币的
充当货币的条件:普遍接受性和币值稳定性。知识点:金属货币的自动蓄水池机制。金属货币的自动蓄水池机制是由金属本的一些性质决定的,金属货币本身就具有价值高、易分割、易储藏和易携带的特性。金属货币自动蓄水池机器的前提条件是,金属货币可以自由的融化,铸造。
在一个市场,假设货币黄金突然增加,则货币黄金就会贬值,1g的货币黄金原来能购买1g的商品黄金,现在1g的货币黄金只能购买0.9g的商品黄金,那我就能把1g的货币黄金融化,做成0.9g的商品黄金,到市场去卖换取1g的货币黄金,净赚0.1g的货币黄金。反之亦然。即市场上货币黄金贬值时,货币黄金就会转化成商品黄金,以维持货币黄金的币值稳定。反之亦然。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两大只能:交易媒介和贮藏手段 交易媒介: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价值尺度
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中的货币,不需要足值的货币本体,可以用货币符号。价值尺度: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必须是观念中的货币,而且必须有十足的价值。赎买赎买货币执行的时支付手段的职能。
货币产生的原因:源于交换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商品内部矛盾的演变。
思考:如何从货币发挥交易媒介职能角度判断中国古代商业相比西方是否更发达? 提示:相比西方使用金更多,中国古代使用铜和银更多:中国是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
4、货币制度:国家对一系列货币问题的安排(1)、包括币材、货币的法偿能力、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发行准备制度。
英国没钱发国债,把资产阶级和国家绑在一起;中国没钱就发货币,把全国人民和国家绑在一起。(2)、国家本位制度:银本位制度>金银复本位制度>金本位制度>信用货币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度又分为平行本位制度和复本位制度,主要区别是政府是否规定金银比价。在双本位制度下,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称为“格雷欣法则”。即在双本位制度下,当金(或者银)的市价低于官价时,金(或者银)被称为劣币,人们就会更倾向于使用劣币来交易,从而使良币从市场(流通领域)消失,称为格雷欣法则。金本位制度又分为,金币本位制度,金块本位制度和金汇兑本位制度,区别:金币本位制度,四个自由,自由融化、铸造、兑换、输出入国境。金块本位制度,四个自由均不存在,银行券达到一定额度才可兑换黄金。金汇兑本位制度,1银行券,2不能兑换黄金3职能兑换实行金币或者金块本位制国家的货币,4、国际储备黄金、外汇
5、纸币无法兑换黄金,可兑换外汇(3)、国际本位制度:国际金本位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主要是双挂钩,美元和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和美元挂钩
特里芬两难,美元信心和清偿力的矛盾。牙买加体系最重要的是黄金的非货币或
5、货币的分层(1)、便于调控,便于检测(2)、内容 中国的货币分层
M0: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现金 银行体系内外的现金用途不同,银行体系内的现金主要用于应付客户日常提款,银行体系外的现金主要用于购买产品和劳务
MI:M0和单位的活期存款和单位的协定存款
单位是指非金融机构和机关团体(主要是指政府部门),协定存款(余额宝一般存为协定存款)M2:M1和准货币
准货币包括单位的协定存款和个人储蓄存款、其他存款,其他存款90%以上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和信托存款 美国
M1=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现金+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ATS+NOW M2=M1+小额定期+储蓄+隔日回购+隔夜欧洲美元+货币市场基金+MMDA M3=M2+长回购+定期欧洲美元+CDs
第三篇:宏观经济管理(2014)
宏观经济管理
1、宏观经济管理:指以中央政府为主的国家各级政府,为了保证整个国民经济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并取得较好的宏观效益,运用一定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等,对国民经济总体发展变化及其相应的比例关系进行自觉地引导和调控的过程。
2、宏观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1)为弥补“市场缺陷”,有必要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具有自身内在缺陷,如市场机制调节的盲目性、滞后性、短暂性、分化性和市场调节在某些领域的无效性,这就需要通过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弥补市场缺陷。
(2)为维护市场秩序,有必要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优越性的条件之一,就是要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但单靠市场自发调节,并不能确保市场竞争的公平,还容易形成市场垄断和过度投机,破坏公平竞争机制,造成市场秩序混乱。政府通过建立、维护和保障市场经济有序运行和公平竞争的制度规范,进行严格的市场监管,保障市场公平交易。
(3)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必要加强宏观经济管理。(4)为更好的发挥公有制的优越性,有必要加强宏观经济管理。(5)为维护公平分配合国家整体利益,有必要加强宏观经济管理。
3、宏观经济管理目标。(1)经济增长。(2)充分就业。指凡有工作能力并愿意工作的人,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找到适当工作的一种社会状态。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全部就业”和“人人都有工作”。只有非自愿事业才算真正的失业。事业率过高,不仅造成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造成失业者及其家庭生活困难,而且会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控制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目标。(3)稳定物价。(4)国际收支平衡。
4、宏观经济管理职能,指国家政府在管理国民经济中所应担负的职责和发挥的功能。
5、社会总供给。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全社会向市场提供的可供购买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它包括国内生产提供的部分与进口的商品和劳务总量。
6、社会总需求。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全社会通过各种渠道形成的对产品和劳务以货币支付能力的购买力的总和。按社会总需求性质划分,可分为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三部分。
7、社会总供求平衡: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同一计算口径、同一时期内,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协调的一种经济状态。这种状态包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
8、社会总供求平衡的意义:(1)、社会总供求平衡是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前提条件。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民经济是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目标,而社会总供求平衡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在这里,社会总供求量上的平衡,则保证了国民经济持续有序运行的可行性和现实可能性,而社会总供求机构上的平衡,则保证了国民经济能按比例、协调健康地发展。
(2)社会总供求平衡是优化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的基础。资源配置合理和经济结构优化,是社会经济效益提高的主要保障,也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的条件下,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之间有一个大体平均的利润率,生产要素在各部门间、行业间的流动处于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有利于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及国民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同时,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也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这时,供给的压力和需求的拉力同在,企业为了获得更多利润,会主动地进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以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3)社会总供求平衡是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证。在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的条件下,和广大城乡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物价基本稳定,就业比较充分,商品供给充裕,服务周到,收入水平稳步增长,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4)社会总供求平衡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条件。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要保证这些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只有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国民经济才能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进而才能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社会、生态、人的全面发展等诸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9、经济波动,指经济总量扩张与收缩的一种经济运动现象。
10、经济周期,指因经济波动而使宏观经济运行呈现出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的周期性运动过程。
11、按经济周期波动性质,一般可分为绝对周期和增长周期。绝对周期指经济总量绝对水平的波动,主要表现为经济衰退中经济总量绝对水平的下降;增长周期指经济总量相对水平的波动,主要表现为经济衰退中,经济总量水平增长的同时经济增长率的下降。
12、宏观经济计划是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发展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发展主要方面所作的总体战略部署和安排,其特点有: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
13、宏观经济计划的地位。是国家管理和调节国民经济的基本依据,在宏观经济管理体系中居中心地位。
(1)宏观经济计划是宏观管理的基本依据。宏观经济计划规定着未来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规定着宏观经济运行的速度、比例和效益等基本走势,一切宏观经济管理活动都要以实现宏观经济计划为主要目标。正是这种计划主导型的宏观管理模式,决定了宏观经济计划是宏观经济管理的起点和归宿。
(2)宏观经济计划是宏观经济管理的中心环节。从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看,宏观经济计划是宏观决策的具体化,体现着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大局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发展战略、重大方针政策等,决定着事关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长期规划、产业结构、区域布局、国家投资、国民经济综合平稳等重大经济问题,是宏观经济管理的中心职能,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居于主导地位,其他的宏观经济管理职能,都是要服从宏观计划职能,围绕宏观经济计划的实现而展开。
(3)宏观经济计划是协调各种宏观经济管理手段的中心。为了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需要借助一系列的宏观经济管理手段,其中包括: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等。这些手段无疑都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但这些手段如何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共同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则必须以宏观经济计划为中心。这是因为宏观经济计划是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依据和宏观经济管理的中心环节,统帅着宏观经济管理中各项重大的经济活动。
14、产业政策。是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一定时期内产业现状及变动趋势,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基础,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素质,从而提高供给总量的增长速度,并使供给结构能够有效地适应需求结构要求的政策手段和措施的总称。
15、产业政策的核心是产业结构的质态升级。产业政策作为落后国家赶超发达国家而出的赶超政策,其核心是通过对产业结构的自觉设计和调整,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进而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16、财政政策工具。包括:(1)国家预算。是国家财政收入与支出的计划。(2)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重要形式,是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3)公债。即国家信用,是国家举借的内、外债的总称,是国家以信用方式筹集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4)购买性支出。是政府利用财政资金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5)转移性支出。即转移支信,是政府把财政资金的一部分无偿地、单方面地转移到社会保障和财政补贴等方面的支出。
17、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在国家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节存款准备金和货币乘数,一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
(2)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规定或调整再贴现率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票据种类资格,干预和影响货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及市场利率,以调节货币供给量的一种政策手段。
(3)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在货币市场上通过买卖有价证券活动调节基础货币,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
18、紧的货币政策和紧的财政政策。这一政策组合即“双紧”政策,紧的货币政策主要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等收缩信贷支出规模,以及利用公开市场业务减少货币供应量,进而抑制社会总需求;紧的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增加税收、削减财政支出规模和国家信用,以及财政盈余等来抑制社会总需求的扩张。如果需求膨胀,物价持续上涨,一般应采取“双紧”政策。“双紧”搭配方式对经济的影响与“双松”搭配恰好相反,其积极一面,可以有效抑制社会总需求,缓解通过膨胀压力;其消极一面,在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同时,供给也会受到抑制,整个经济有可能陷入萎缩状态。
第四篇:宏观原因
宏观原因
中国农村的乡土性使农村治理主要依靠家长制,宗族制和人情关系,这与现代社会的民主、法制要求形成鲜明对比。现实原因
社会利益格局分化,村级领导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基层治 理危机频发。时势原因
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精英流失造成农村工作缺乏人才支撑。直接原因
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出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不容乐观的形势
大学生村官是指到农村(含社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其他村“两委”职务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应届或往届大学毕业生。
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去,是成长成才的一种正确选择。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知识面宽、富有创造热情,但多数人还缺乏基层艰苦生活的锻炼。如果不到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就很难担当社会重任。农村既是施展才华的舞台,又是砺练人生的学校。“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大学生到农村去任职,可以直接了解社会的实际情况,亲身体验我国的国情,建立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利用有知识、眼界宽、信息灵的优势为发展生产、致富农民、建设新农村服务。大学生当村官的经历和经验,将会成为有志成才者受益终生的精神财富。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带有一定的志愿者的性质。希望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第一,要弘扬志愿者精神,做好吃苦奉献的思想准备。第二,要认真学习党的农村政策,尽快熟悉农村情况,从最受农民欢迎的具体事情做起,找准发挥作用的切入点。第三,要把自己作为农民的一分子,虚心向农民学习,与农民交朋友,先当“村民”后当“村官”。
为畅通任期满后大学生“村官”流动渠道,湖北省制定了选调生定向选拔、专项定向考录乡镇公务员、报考公务员、公开择优选拔乡镇或县直单位领导干部、事业单位招聘、事业单位吸纳、鼓励企业招聘、支持创业、留任村干或续聘、支持继续学习等10条优惠政策。
高校毕业生在村任职满2年、考核合格,具备选调生条件和资格的,经县市区委组织部推荐,可参加选调生统一招考。招聘名额不低于当年全省选调生录用计划的40%。
高校毕业生在村任职满2年、考核合格,报考省内县级以上(含县级)党政机关公务员的,享受放宽报名条件、笔试折算后总分加5分等优惠政策,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报考乡镇公务员的,享受放宽报名条件、笔试折算后总分加7分等优惠政策,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对报考原籍县和任职村所在县乡镇公务员的,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人事部门每年拿出一定名额面向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进行定向招录。
高校毕业生在村任职满2年、考核合格,参加省直、市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享受笔试折算后总分加5分的优惠政策,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参加县乡各类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享受笔试折算后总分加8分的优惠政策,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
高校毕业生在村任职满2年、考核合格,报考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对会做群众工作、善于协调处理各种矛盾、政治素质好、实绩突出、群众公认、任期届满的高校毕业生,可列入乡镇科级后备干部,按程序选为乡镇领导干部。被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正式录用(聘用)后,在村任职工作时间可计算工龄、社会保险缴费年限。
聘期满后,留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副主任的,任职期间继续享受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补贴,同时可享受同级村干部补贴。
根据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精神,现就大学生“村官”五条出路发送信息,请注意查看。【中组部组织二局】
第一条出路是留村任职工作。表现优秀、党员群众认可的大学生“村官”,可通过选举担任村两委负责人,继续保留大学生村官补贴,同时享受同级村干部补贴。
第二条出路是考录公务员。大学生村官可参加公务员考试,聘用期满且考核称职以上的,享受单列计划招录、定向招考等优惠政策。(4月7日发)
第三条出路是自主创业发展。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发展的,可享受创业培训、小额贷款、信息咨询、税费减免等各项扶持政策。(4月8日发)
第四条出路是另行择业。大学生村官期满后可进入人才市场自主择业;参加失业(事业)单位招聘,考核称职以上的可享受优惠政策;应聘国有、民营企业的可优先。(4月9日发)
第五条出路是继续学习深造。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报考研究生或第二学位,可享受加分等优惠政策。(4月9日发)
一.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扎实有序推进,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干部队伍的结构
二、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扎实有序推进,有效地增强了农村基层的组织活力
三、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扎实有序推进,将打造基层一线党政干部培养的新链条
四、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扎实有序推进,使广阔的农村成为大学毕业生成长成材的大舞台
第五篇:宏观经济形势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
研讨宏观经济形势
《 人民日报 》(2012年07月17日 02 版)
新华社北京7月16日电(记者华春雨)“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16日在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出席会议。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下行压力较大,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新变化、新问题不断出现。如何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成为各方共同关注的焦点。座谈会邀请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介绍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还邀请了来自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民建中央、农工党中央的专家学者以及北京、安徽两省市政协经济委员会的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厉以宁、郑新立、张国宝、刘明康等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和专家学者分析了宏观经济总体形势,并就今后一段时间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与会代表认为,应该关注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中显现出的新变化、新问题,变挑战为机遇,避免经济下行成为趋势。要注重创新,坚持科学发展的方向,防止一味扩大投资刺激经济导致投资怪圈重演。
代表们认为,摆脱经济下滑的主要对策在于鼓励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产业转移可以减少企业要素成本的压力,而产业升级是更有效的摆脱经济下滑的对策。要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尽快建成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让新兴产业能够更多地利用资本市场。要深化改革破除体制上的障碍,鼓励民间投资。要推进土地确权以调动农民的创业积极性,调整城镇化的思路,让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成为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