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寿安镇复兴社区创建省级文明生态村建设
寿安镇复兴社区创建省级文明生态村建设
与环境保护规划实施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十七大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社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发展生态经济、营造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增强公民道德素质、提高社区生活质量为重点,以净化、绿化、美化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居容居貌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广大社区干部参与的积极性,逐步发展社区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增加居民收入,提高生态质量和文明素质的综合效益,全力加快复兴社区文明生态村建设步伐。
二、规划年限
2008年——2012年
三、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从社区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根据农民的收入状况、农民生产意愿实行分类指导。
2、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必须实行统一规划,按照规划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与目标,循序渐进,做到先规划后建设,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
3、突出重点,点面结合的原则。在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过程中,以点带面,全村推进,形成整体规模。
4、典型示范、稳步推进的原则。选准典型户,树立榜样。及时总结推广经验,稳步有序的推进。
5、要正确引导,依靠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三、任务目标
根据上述基本原则,确定我社区创建生态村的总目标是: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实、环境整洁。到2012年,使我社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经济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口素质显著提高,基本实现人口规模、素质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成为具有比较发达的生态经济、优美的生态环境、繁荣的生态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社区。
根据以上目标,结合实际,确定社区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总体标准:社区内所有道路都建成水泥路,路旁绿化,彻底治理脏乱差,达到道路硬化、环境绿化、庭院净化、整体美化,有活动场所,经常组织社区居民开展文化活动,促
进社区居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主要以改水、改厕、民房改造、环境卫生的整治为主。
四、工作重点
1、做好摸底调查,分类择优确定示范点。结合本地实际,对全社区农户逐一进行分类,搞好摸底调查,并制定好生态村建设实施步骤与计划。
2、搞好规划建设,优化生态环境。大力开展“五改”,即改路、改厕、改水、改房、改庭院。搞好“四化”,即绿化、硬化、净化、能源洁净化。
3、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培育生态文化。大力加强科普教育,教育群众讲科学,用科学,加强科技信息、市场信息的网络建设,利用科技和信息手段,解决社区经济发展的一些障碍问题。
第二篇:XX镇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汇报
西港镇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总结
在文明生态村创建中,西港镇党委政府首先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克服重重困难,严格按照创建标准谋划方案,找准思路,高标准起步,扎实推进,不断加快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建设。全镇村容村貌大大改观,三个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各项工作明显进步,成绩显著,受到各级领导好评。
一、基本概况
西港镇位于素有“夏都”和“渤海明珠”之称的秦皇岛市中心区---海港区西部,南临渤海,北倚燕山,西近避暑胜地北戴河,东靠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镇拥有32.1平方公里的土地,16个行政村,总人口17228人,有耕地面积18892亩,有近4公里海岸线。全镇邮电、通讯、供水、供电设施齐备,信息传输便捷。
二、健全组织、狠抓宣传
镇党委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文明生态村领导小组,镇其他部门积极配合联动。各负其责,明确分工和责任。创建核心确定后,为了充分调动广大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广播、板报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创建文明生态村的意义、目标、措施。每户一张明白纸,沿街还书写大小标语50余条,宣传画30余幅,做到了家喻户晓,各村村民对创建活动认识观念更新。不断激发他们爱美、求美的意识,调动村民积极参与的热情,同时也为下一步的具体实施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二、全力推进“三化”建设 村容村貌日新月异
文明生态村创建中的重要一项任务就是村中实施“三化”工程,通过镇村两级的共同努力,共计筹措资金510万元,用于道路硬化。首先,为改变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同时响应上级关于文明生态村的号召,开始实施道路硬化、街院净化和村庄绿化。各村村民们纷纷参与到硬化道路工程中来,共出义务工5000多人次。转眼间,8个村村内道路27500延长米的硬化任务全部完成,实现全村无土路。其次,加大村庄净化力度。建设沼气池58座。每个村村中卫生做到每日专人清扫,垃圾做到日产日清,保证了村内卫生整洁。为使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全镇共栽种各种花草树木55万多株,现已完成了绿化任务。镇机关工作人员也都参与到创建工作中来,共出动2000人次,深入各村,帮助村内净化、绿化。各村为方便村民夜间出行共安装路灯165盏。在“三化”逐渐达到标准的同时,镇里还建立了“西港镇文明生态村创建长效管理机制”,并分发到各村,让群众互相学习、互相监督,对不文明现象进行批评教育。而且,结果与“五星级”家庭评比相结合,不断提高村民的主动性,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人翁意识,保护好已经取得的成果。现在全镇的五星级文明农户已达到90%。
三、抓文化阵地建设,村民生活多姿多彩
为改善办公环境和新建文化娱乐地点和设施,增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8个创建存进一步完善了“两室”建设,制定了图书借阅制度,定期开放。村务公开栏、宣传栏、科学普及栏等标准高,并做到及时更换。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村中各项制度得到健全,“三会一课”开展更加规范,民主管理、村务公开工作通过省、市级验收检查。共建成高标准文化活动广场6个,正在筹划中的3个。并全部配备健身器材,供村民健身、娱乐。这将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使村民的精神面貌也有明显的改观,村民心理健康,积极向上。
在市、区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西港镇村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不能居功自傲,为了力求达到更高标准、更快速度,力争做到最好水平,使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更加深入、扎实,力争走在全区乃至全市的前列。
第三篇:创建省级文明社区总结材料
长沙市**区城南路街道白沙井社区东临芙蓉中路,南至劳动西路,西临白沙中路,北至城南中路,占地面积0.8平方公里,常住居民2552户,6742人,有直管党员96名,辖区单位28家,居民楼59栋,沿街门店108个。社区集“井、场、馆、塔、轮、寺、校、院”等八大历史文化资源。近年来,社区以打造省级文明社区为目标,在市区街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和全力支持下,以“运动、快乐、和谐”为主题,深入开展和谐家园创建活动,切实服务居民群众,打造成为了全市首个标准化文明示范社区。社区先后荣获了省科普文明社区、省创建和谐示范社区先进单位、省最充分就业社区先进单位、长沙市我最喜爱的十佳文明社区等荣誉。顺利接待了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全国妇联副主席莫文秀、台湾高雄市参访团、省委书记张春贤等中央、省、市领导的视察指导。
一、党建带动,搭建和谐社会的新平台
社区两委班子充分意识到社区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党建的龙头作用。我们以党建为龙头,扎实抓好了社区各项工作。
(一)以服务理念为立足点,打造和谐班子。按照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的标准组建了社区班子,社区书记主任实现一肩挑,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2岁,最小的年仅27岁,全部达到了高中以上学历,具有丰富的社区工作经验。两委班子以“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为理念,切实服务广大党员群众,制定了社区党建联席分会制度、和谐驿站活动方案,建立了社区党员民主评议社区工作制度等,定期研究工作,提高了居民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性,使班子多角度接受党员群众监督。
(二)以服务联动为着力点,共建党员家园。我们充分发挥党建联席分会的作用,充分利用成员单位的资源优势,搭建了一流的服务平台。社区高标准建立了615平方米的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大楼,建立了“三室两栏一网一线一站一窗口”,设立了电子显示屏、党务政务公开栏、党员服务网站等设备设施,并将服务制度公示上墙,设立了服务窗口、服务电话,专人接待,并实现了电子网上办公,与市、区、街的服务网络实现了对接。同时,依托天玺大酒店、市广播电视局、市文化局、贺龙体育馆等成员单位,建立了图书吧、文化健身场等各类服务阵地。通过共驻共建,中心建立了图书阅览室、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室等,拥有图书5000册,室内外健身场所面积达3万余平方米。中心还精心布置了党员谈心室,倾听党员的心声,化解党员思想、工作和生活困难。
(三)以服务拓展为辐射点,延伸党建手臂。针对社区楼宇多,流动党员面广、分散、难集中的实际,我们创新制定了楼宇党员联络员、指导员制度,每月定期上门走访楼宇企业,发放流动党员联系卡,建立流动党员台帐,动态管理,每季更换,使流动党员亮身份、树形像。同时我们采取网上党课、党员博客论坛和主题实践活动等形式,加强党员的学习教育。针对楼宇里的流动党员流动性强、文化程度高、工作时间不固定等特点,我们通过在互联网上开通党员博客、楼宇党建群等载体,组织楼宇党员进行党课教育和学习讨论。定期开展了“相聚党旗下——楼宇党员风采展示”、“全民健身迎奥运、文明和谐满城南”、“党性在岗位实践中闪光”等主题实践活动,把楼宇党员吸引过来、规范起来、凝聚起来。
(四)以服务创新为支撑点,深化党建活力。我们通过开展“红色之家”、“党员服务联盟”等主题特色活动,不断创新服务载体,提高服务质量,竭诚为社区党员群众送温暖、献爱心,办实事、解难题。三年来累计接待来电来信来访咨询200余人次,解答解决疑难问题100余个,为特困人员和家庭筹集爱心款物价值4万余元,举办再就业培训班12期、为102名下岗失业人员找到了新的工作,接收流动党员38名,资助贫困学生20人次,涌现了许多生动感人的场面和故事。
二、活动推动,浓厚和谐社会的新氛围
一是唱响创建学习型社区新篇章。2004年,社区提出了争创省级学习型文明社区的工作目标,社区结合黄兴小学创学习型家庭实验课题,动员全体居民开展争创学习型家庭的活动。三年来,社区共有19户家庭成功创建为市级学习型家庭,1户家庭荣获全省首批百户学习型优秀家庭光荣称号。2005年我社区有三户家庭荣获了**区首届十佳“书香之家”的殊荣。目前在学习型家庭的号召下,社区群众学习积极性高涨,学习氛围很浓。
二是吹响再就业工作新号角。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单位人”成为社区人,社区共接管失业人员324名,针对失业、下岗人员学历低、技能少、年龄大的劣势,社区劳动保障中心多次组织他们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活动,三年来共56人次参加了区就业局组织的下岗技能培训,培训项目包括电算会计、计算机管理、创业计划培训等,社区成功地推荐社区内46岁的李应知等到“阳光足浴”从事保洁工作;42岁的张命辉到社区从事爱卫工作;安排社区残疾青年熊艳到社区生鲜超市担任收银员,残疾人家属大龄失业人员肖月芝担
任超市理货员。同时,为进一步激发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积极性,社区组织开展了“再就业明星评比”活动,失业妇女宋易自费到北京西曼色彩学习并获得色彩咨询顾问资格证书后,社区劳动保障站帮助她办理了《再就业优惠证》,通过自主创业贷款绿色通道,顺利贷款办起了自己的,设计制作民族服饰并进行色彩咨询,目前很红火,还帮助其他2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宋
易以她坚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成为了社区的再就业明星。在再就业明星的影响下,社区部分放弃再就业的失业人员拓展了就业思路,拓宽了就业渠道,全方位、多途径选择就业.今年又有6户零就业特困家庭中的9名下岗失业人员成功实现再就业,其中颜飙、范新玲、黄桂生、袁宜春、常维、黄文君被分别安置到了公益性岗位担任区城管协管员、市文明交通劝导员、区治安巡防队员。
三是奏响扶贫帮困新乐章。为解决社区内困难家庭子女因经济拮据上学难问题,社区通过党员服务联盟发动辖区单位开展爱心助学活动,现已有18家党建联席分会单位参与活动,今年筹资6万余元,有十名学生受到了帮助。同时社区坚持开展“爱在身边”的主题活动,对辖区内贫困家庭进行“一对一”的扶贫帮困。社区下岗党员肖然,今年三月患了急性坏死性出血性胰腺炎,用去了几万元医疗费,社区多次登门看望,自发为她捐钱,还按大病医疗救助政策给予了社会救助,她在感激之余,身体稍微恢复之后,坚持每周2~3个上午来社区图书室担任义务图书管理员,不计任何报酬。社区对贫困家庭一系列的扶助,大大增强了社区对居民的吸引力,“有困难,找社区”成为了居民的共识。
四是敲响和谐社会新锣鼓。
1、开展特色文化活动,带动和谐社会构建。社区凭借辖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展“古井韵,和谐行”、“创文明城市,建井边人家”系列文化活动,整合资源,着力构建特色文化社区,倡导积极、健康、向上的进取精神,提升奉献、友爱、自强的价值观念,提高居民整体文化素质,涌现了一批“志愿者之家”。如社区总支第一党支部书记王利华家庭,一家八口,四个党员,她和老伴一直积极参加社区的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利用多年从事妇科诊疗的经验,提供计生免费咨询服务。她还省吃俭用支持儿子汤军自主创业开了一家照相馆,日子越过越红火,年仅8岁的孙女也在爷奶的影响下,积极参加少先队志愿者快乐体验活动,楼栋邻居都一致推选王利华家庭为和谐家庭。
2、开展家庭群英会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社区组建了白沙井社区艺术团、和谐之声合唱团、腰鼓队、娭毑义务导游团等5支文艺队伍,每天在辖区内锻炼身体的居民近千人。开展了“首届邻里节——家庭群英会”、“放歌白沙、共筑和谐——庆祝建党86周年文艺晚会”系列主题活动,一家老小同台表演的相声、双簧、舞蹈、架子鼓等节目,给观众带来了阵阵欢声笑语,拉近了邻里的距离。
三、载体促动,深化和谐社会的新成效
我们不断创新载体,拓宽领域,关心广大居民,服务社区群众,家庭更和睦,邻里更融洽,社区更和谐。
1、创新市民教育载体,打造“文化社区、文明做主”品牌。我们依托社区丰厚的文化资源,创新市民学校等载体,打造“文化社区、文明做主”的品牌。一是依托“美德传播团”进行美德宣讲。自2005年起社区组建了以白世勋等老党员为主的“美德”传播团,定期在白沙古井进行文明开讲。老红军张子光结合自身实际,自编自演了“八荣八耻”快板,白世勋老党员以“我把社区当成自己的家”为题,为社区党员和群众进行美德宣讲,传播文明,典型示范,倡导广大市民参与社区建设,共建和谐邻里。二是依托“文明评议庭”进行文明诊断。创新设立了“文明评议庭”,请来优秀教师讲授市民文明行为规范,对大家最反感的不文明行为进行现场评议。从不文明行为将带来的不良后果、如何遏制不文明行为、我要怎么样做个文明市民多个方面畅所欲言,白沙井畔文明话不完,中央新闻联播等均进行了报道。三是依托娭毑导游团倡导文明出行。曹起英老党员牵头成立了娭毑导游团,佩戴志愿者帽子,义务为游览的市民导游,宣传社区八景,对不文明行为及时劝导,维护古井取水秩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花鼓调子宣传保护古井、珍惜水资源的知识,受到了居民群众广泛的肯定和好评,今年还热情接待了台湾高雄参访团的朋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是依托“楼道公约墙”创建文明楼栋。社区在各楼栋设立了“楼栋文明公约墙”,进行文明提醒、楼道值日、好人好事公告等,拉近了邻里的距离,通过开展文明楼栋大“pk”、社区“民”星评比等活动,涌现出了和谐大使徐克、和谐家庭施福生家庭、最佳邻里守望“民”星杨利宜、最佳楼道卫生值日“民”星胡西静、花草树木守护“民”星王君健、文明公约传唱“民”星曹起英等一批先进典型,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营造了“我的社区我作主,我的社区我奉献”的浓厚氛围。
2、创建“第二亲情家园”,关注外来人员。我社区地处繁华地带,商业非常发达,外来务工人员较多。根据社区的特殊情况,社区在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建立了“第二亲情家园”,使外来人员在异地他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情。社区经常组织流动人口学习维权等方面知识,加大流动人口维权工作力度,努力探索运用多种手段引导流动人口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合理表达自身诉求的新方法;发动辖区单位为外来人员送“安康保险”、送爱心医疗卡,社区外来务工人员成为了直接受益人,保障了外来人员的身心健康;联手黄兴小学积极帮助外来人员子女入学。外来人员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她们能安心投身于“和谐社区”的建设。
3、创建青少年教育俱乐部,播种快乐道德教育。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受到了全社会的关心关注,社区为更好地搞好青少年教育工作,在街道指导下成立了全省首家青少年教育俱乐部,开创了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通过开展德育夏令营、基地新体验、课余快乐行等活动,e网页大比拼、绿色diy等好玩的游戏吸引了青少年参加,增强了青少年之间团结互助的精神,增加了他们对社会的认识,提高了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热情。
4、创建标准化示范社区,建设和谐家园。2006年初,我们按照“社区建设标准化,社区管理规范化,社区服务人性化,文明创建活动制度化”的标准,共投入资金580余万元,从宣传动员、环境整治、解决群众热点难点问题三个方面着手,进行了化粪池、人行道、下水管网的改造、花坛绿化带的增补和楼宇的立面改造等,新增户外健身场12处,大型户外独立雕塑3个,立体户外运动形象雕塑长廊190米,新建绿化花坛15个,增加绿化面积1800平方米,并建立了公共晒衣场,实行人性化管理,实现了社区路平沟通、配套齐全、立面有景、灯光有型、环境优美、安全有序、绿意盎然、和谐文明的目标,创建成为了全市首个标准化文明和谐示范社区。现在社区内鸟语花香,绿树成荫,居民安居乐业,家庭更和睦,邻里更融洽,社区也更和谐了。
今后,我们将以十七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听民声,解民忧,创新思路,扎实工作,开创特色,打造精品,为创建和谐社区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创建省级文明社区汇报材料
创建省级文明社区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社区成立于2012年4月,面积约1.6平方公里,常驻人口26800余人,户籍人口10126人,流动人口5600余人。××社区是一个服务功能齐全、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优美、以住宅为主的新型社区。社区党委下设党支部12个,其中“两新”组织7个,共计党员227名,双报到党员608名。2013年成功创建为市级文明社区。
一、政治文明建设日趋完善
一是健全组织,统一思想。社区成立以社区“两委”班子为成员的省级文明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创建工作总体规划,把创建省级文明社区融入到各项社区工作中。明确责任分工,形成社区党委书记亲自抓,社区干部各负其责,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提高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了创建文明社区的工作合力。社区干部带头开展文明社区建设标准主题教育,将创建目的、任务、标准作为各项工作的标准要求。同时,通过党章、党规等党的理论知识,广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讲文明树新风”等活动,形成“以创建促发展、以发展促创建”的共识。
二是抓牢重心,强化自治。社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
契机,以创建省级文明社区为抓手,在抓社区服务管理上下功夫,社区管理和服务建设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社区居委会规范民主自治和民主管理的工作制度,做到了规章制度完善、职责明确。社区积极协调处理、各自治组织与辖区企事业单位、其他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使之形成合力。社区坚持实施社区政务、居务公开,充分发挥居民监督委员会的作用,让社区党务、政务、居民公开透明,居民人人知晓。
三是促进和睦,关爱儿童。社区成立了市民学校,家长学校,通过开展文明礼仪、健康教育、创文宣传、文艺演出等活动,向居民发放文明宣传手册3000多本,收集市民“创文明社区”建议200条。成立关工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每年为困难留守儿童解决实际困难;打通妇联帮扶渠道,为留守服务解决就业问题;建立孤寡老人、困难老人、残疾人台账,每年社区通过联系企业和上级部门进行慰问和帮助。
社区把为居民提供高质量、“零距离”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社区QQ群、微信群、党内关爱帮扶基金、等服务载体,采取结对服务、包片服务、突击服务等形式,解决社区党员群众实际困难。社区干部包片负责,每天定时进区入户,开展政策宣传、民意收集、解决问题等服务,让居民享受上门贴心服务。
社区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与辖区单位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共同维护社区的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辖区内无重大刑事案、无重大火灾事件和群体上访事件。同时,利用“12.4”普法日等节日,宣传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在春节、国庆等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化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科普知识。
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深化
一是大力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广泛动员辖区单位、物业公司、居民代表、党员、青少年、居民群众志愿者积极参与文明创建工作;利用墙体广告、宣传专栏、文明创建知识问卷、LED电子显示屏、设置宣传台、腰鼓队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通过宣传及舆论引导,广大居民文明程度得到提高,营造了和谐、舒适的环境氛围。
积极开展“放飞梦想·快乐起航”现场书画展示活动,参加××街道“美丽红星·身边好人”评选活动;积极加入市级卫生单位、全国文明城市、国家食品安全城市的创建工作中;开展社区五好家庭、文明户等评选工作,来树立居民榜样,提高居民素养;根据居民的不同需求开展不同主题的道德讲堂,今年已经开展了青少年、妇女、老年人、党员等四期道德讲堂。
二是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成立了文明劝导队、环
境卫生监督队、五老志愿者服务队、党员志愿服务等志愿者服务队伍4支,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共建美丽家园、护绿行动”、“志愿同行、爱心同行、文明同行服务活动”、“文明交通劝导、文明知识宣传”、“结对帮扶”等“践行雷锋精神、共建文明和谐××”暨公民道德宣传月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参与人数5000余人次。
成立了××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建立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巾帼志愿者服务队伍、青少年志愿者服务队伍、“五老”志愿者服务队伍等五支志愿者服务队伍。志愿服务做到有活动、有记录。
三是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着力推进2016年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一院四室”,建设多功能活动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室、打造室内文化活动场所;“一坝三场”,包括综合运动场(健身器械)、电影放映点、特色文化宣传场。组建好管理人员队伍、文化志愿者队伍、文艺演出队伍。完善健全管理机制、运行台账、考核机制等。
将“中国梦”、“文明”为主题、廉政文化教育、科普、健康知识等融入楼道文化建设中。针对以往的楼道常常被一些不法人士贴上小广告这一现象,通过宣传,调动了试点小区退休干部职工和青少年的积极性,让居民们主动参与到建设艺术长廊文化墙的“楼道文化”中来,昔日的“牛皮癣”
如今变身为靓丽墙;从2013年5月份启动试点的蓝色奥韵小区的8个楼道,到现在已有100多个楼道已全面完成(蓝色空间、蓝色奥韵、北城天骄小区),随着楼道文化被居民们接受、喜欢、学习、借鉴,邻居之间的接触和沟通大大提高,也提升了居民们的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
重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统节日、民俗得到活态传承,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在端午节开展了“话端午 忆中秋 共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献计出力”端午活动;7.1庆祝建党95周年之际开展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主题的文艺汇演活动;中秋节开展“迎中秋 筑和谐 万家乐”邻里节活动、“明月夜 社区情联谊晚会”等活动;在“九九”重阳节开展了“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活动等等。
为确保创建省级文明社区工作有序开展,截止目前,社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投入2万余元。
三、物质文明建设飞跃发展
一是大党委工作制。成立社区大党委,搭建起辖区单位和企业联系交流的平台。通过以物业联合支部、企业联合支部、餐饮联合支部为同行业的企业和个体服务体系,定期开展支部活动,组织经验交流会,发挥社区党组织的先锋作用,共同服务于辖区单位、社区党员和居民群众,全面提升社区服务能力。
二是壮大集体经济。按照法定程序成立了××社区集体
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将以盘活资产资源为重点,以发展新型业态为突破口,积极创新经营机制,拓宽发展途径,力争到2018年底,集体经营收入达10万元以上(或到2020年底,集体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上),形成集体经济持续增收、长远发展的良性循环用于管理社区集体资产。
三是加强就业服务。本着居民有所需,社区有所为的原则,多方协调配合,投入100余万元提升改造了御景路临时便民农产品交易点,增设了摊位,扩大了经营范围,增加了就业机会;加强社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基础平台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就业服务站的作用,搜集并及时发布用工信息,开发就业岗位,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创业培训,为?名有创业意愿的下岗失业人员办理了小额担保贷款,通过社区帮助,累计使?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为?名灵活就业人员申请了社保补贴。
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
一是打造绿色社区。认真贯彻《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其实开展开展环境治理工作,不断加大创建力度,努力搞好社区的环境卫生、绿化美化工作。社区与辖区单位、门市签订了“门前五包”责任制。配有专人负责卫生工作,经常组织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清理辖区的卫生死角、牛皮癣等。每逢节假日,专门安排工人清理卫生死角,确保居民生活环境干净整洁。落实“四害”防治措施。社区成功创建为
市级“绿色社区”,绿地面积覆盖率达30%,人均公共绿地达8.5㎡。
二是改善生态环境。辖区内有莲子山公园、木崖公园两个市民休闲娱乐的公园以及沿江路河滩休闲区域。社区成立以老党员志愿者为主题的环保志愿者巡逻队伍,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对秸秆焚烧行为开展大宣传、大整治。
三是完善基础建设。对辖区的道路破损,井盖损坏等基层设施不完善现象采取,发现一处、上报一处、督促整改一处的原则,确保居民群众的出行方便和安全。截至目前,共完善?处基础设施。
经过不断努力,××社区先后荣获“××市绿色社区”、“ ××区优秀基层党组织”、“ ××区学习型党组织”、“ ××区抗击7.23特大洪涝灾害先进集体”等?项荣誉称号。为成功创建省级文明社区,社区将严格按照省级文明社区测评细则,围绕创建抓发展,抓好发展促创建,力争为居民营造一个管理更有序、服务更完善、环境更优美、治安更良好、生活更便利、人际关系更和谐的新型社区。
第五篇:创建文明生态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可以说,新农村建设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内容丰富,涵义深刻,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是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是加快构建和谐当阳的有力“抓手”。
一、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的意义、任务和目标
什么叫文明生态村?简单的讲,文明生态村就是三个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行政村。
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有重大意义。首先,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是在广大农村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小康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通过广泛开展这一活动,使农民群众在生动、具体的实践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农村的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项事业;提高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本领,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勤劳致富、科技致富的能力和关心生态、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促进经济与社会、农村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第二,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是在广大农村坚持以人为本,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大举措。广泛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就是要在实现农民愿望、满足农民需要、维护农民利益特别是增加农民收入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使农民群众的居住环境更加整洁,精神更加充实,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一个显著的提高。第三,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是在广大农村建立新的生活方式、改善人居环境的一场伟大革命。千百年来形成的落后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以及脏乱差的居住环境,与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极不适应。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和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广大农民对改变这种状态的愿望越来越迫切,解决这些问题的客观条件已经基本具备。通过广泛开展这一活动,引导广大农民建立起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依靠农村和社会各方面力量营造出文明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使农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和广大农村的环境面貌发生一个历史性的变化。
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的主要任务是: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实、环境良好”为主要内容,协调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根据我市的有利条件和客观实际,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可以确立“两年试点、三年推广、五年普及”的工作目标。即:2005年开始启动,成立机构,宣传发动;2006年至2007年,把10%左右的行政村建成文明生态村;2008年至2010年,用三年时间,推广创建经验,再把40%左右的行政村建成文明生态村;2011年至2015年,再经过5年左右的时间,把全市农村基本建成文明生态村。
二、文明生态村标准
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必须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个标准必须体现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各个方面,还要统筹考虑全市农村发展的客观现状和预期目标,因此只能是“基本标准”。结合我市实际,文明生态村的基本标准可以拟定为:
1、村容村貌整洁优美,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连接公路主村道和村内主干道硬化;推广使用沼气、垃圾定点存放、改水改厕、禽畜圈养,无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农户房前院内种有树木、村内道路两旁植有行道树、村庄周围有绿化林带;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2、思想道德风尚良好,文教卫体设施健全。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制定有村民民主讨论形成的《村规民约》;创建“十星级”文明农户的各项机制落实;红白事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健全,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无封建迷信活动;建有文化活动室和体育健身场所,形势政策教育、科学普及和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坚持经常;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达标;合作医疗制度健全,设有卫生室,群众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常见病治疗有保障;无计划外生育。
3、基层民主制度健全,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制度落实,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产生,村干部依法行政,村务公开,重大事项实行民主决策,农民的公民权利得到保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治安防范体系健全,无重大刑事案件、严重经济案件和重大治安案件,无重大责任事故。
4、农村经济发展壮大,农民生活更加殷实。产业结构合理,绿色产业、高效农业和庭院经济健康发展;集体经济实力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全;农民收入逐年增加,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病残孤寡农民的生产生活困难得到妥善解决。
5、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干群关系和谐融洽。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目标,协调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受到群众的拥护和信赖。
三、外地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的主要经验
目前我们收集到的资料,全国已有海南、河北、山东三个省开展了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
海南省开展这项活动最早。该省为推进生态省建设,2000年开始创建文明生态村的探索。他们以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农民素质、推动农村走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之路,推动农村奔小康的步伐为主要目标。据海口市创建活动的调查资料,他们的主要做法是因地制宜、创新思路、整合力量、突出特色。主要经验一是发挥资源整合优势,优化农村生态环境;二是发挥经济带动优势,发展农村生态经济;三是发挥文化辐射优势,繁荣农村生态文化;四是发挥政治中心优势,建设农村政治文明。
河北省2003年3月开始建设文明生态村试点,2004年3月11日发布《关于在全省农村广泛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的意见》,由试点推向全省。2004年5月28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作了报道,全省4711个行政村开展了创建试点工作。2005年4月25日,河北省在保定市召开了“全省创建文明生态村经验交流大会”。该省创建活动的主要经验是“五个坚持”:一是坚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从实际出发开展创建工作;三是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协调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四是坚持以城带乡、结对帮扶,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帮建活动;五是坚持以建为主、建管并重,不断巩固和发展创建活动成果。河北省在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中出现了5个优秀典型村,体现了5种精神,它们是:迁安市徐流口村的艰苦创业精神;邢台县南沟门村的团结奋斗精神;易县燕子村的积极创新精神;曲周县小弟八村的务求实效精神;献县小屯村的不断进取精神。
山东省2005年6月中旬召开了全省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现场会,《中国环境报》6月20日作了报道。该省把“生态”摆在前面,因而更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在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中,该省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全面推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济南市平阴县总结了“五个结合”的工作方法:一是与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把改善人居环境与发展种养业结合起来,实现既保护生态环境又增加农民收入,人与环境协调发展;二是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以制度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三是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相结合,建设一批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和体育健身场所,推进环保、文化、科技“三下乡”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四是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相结合,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五是与改善人居环境相结合,以整治脏、乱、差为重点,抓好村容村貌和生态绿化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发展道路。枣庄市坚持“试点引导、分批完成”的工作思路,提出了“五化(硬化、亮化、净化、美化、绿化)、四改(改水、改厨、改厕、改栏圈)、三通(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等具体目标和要求。
四、我市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的有利条件和值得探讨的问题
目前,全省和XX市尚未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我市如果率先开展此项创建活动有许多有利条件。
1、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2004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3551元。取消农业税后,农民的收入又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特别是一部分发展条件比较好的村,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可以作为试点先行创建。
2、具有优越的生态条件。我市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经过多年的生态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长江防护林建设、推广无公害农业等项目,市域生态环境状况更加优越。近几年大力推广沼气,进行村级道路硬化建设,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许多硬件设施建设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
3、具有先进的人文环境。我市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全国科技先进县(市)”、“省级文明城市”。近几年通过开展建立“文化中心户”、“科技示范户”等活动,推动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涌现了XX等先进模范人物。通过广泛深入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增强了广大市民的环境意识,广大农民对于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比较强烈。
在全市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例如:一是不能搞成强制达标升级活动。参加这项活动一定要自愿,要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通过,要和以前进行的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协调一致,不能搞多头创建,增加基层负担。二是不能搞“一刀切”。我市各村自然环境有差异,经济社会条件也各不相同,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要鼓励群众大胆创新,突出特色。三是不能因创建活动增加农民负担。创建活动有一些硬件设施需要资金投入,要鼓励农民自主投资、投劳,要防止搞摊派。
没有广大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广大农村的和谐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是在广大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综合抓手,是全面做好农村工作的有效载体,在全市广泛深入的开展此项创建活动,必将有力推动构建和谐XX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