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资源研究进展(共5篇)

时间:2019-05-14 08:48: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森林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资源研究进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森林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资源研究进展》。

第一篇:森林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资源研究进展

``

森林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资源研究进展

粟海军1,马建章2*

1.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摘要:旅游资源的评价、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是生态旅游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而森林自然保护地是一类重要的生态旅游区。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地的实际情况,参考国外自然保护地的定义与分类方式,可认为我国的森林自然保护地主要应主要包括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及公益林场三种类型;森林自然保护地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单纯地从经济学角度对旅游资源游憩价值进行货币化评价与核算,二是从保护生物学和生态学角度对资源的可开发性进行评价,其侧重在于找到保护与开发的的科学平衡点;在森林自然保护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研究上,必须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坚持“三大效益”兼顾的原则,才能实现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良性循环。由于经营目的和保护级别差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及公益林场的生态旅游研究与实践尚存在发展不均衡、功能不突出等问题,随着生态旅游事业的深入发展,一些非热点和低等级的森林自然保护地在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与开发实践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生态旅游;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森林自然保护地

中图分类号:S7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175(2008)02-0866-06

生态旅游是保护环境和促进当地居民富裕的一种负责任的旅游[1-3],是基于自然和文化多样性的高层次旅游形式[4];旅游离不开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包括景观资源、环境资源[5, 6]、以及可供生态旅游者感知、享受、体验自然生态功能与价值的资源[7]等等,甚至不同地域存在的“生态现象或生态过程”也可成为一种旅游资源[4]。对于特定生态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对游客的吸引度、可进入性、环境容纳量等等,因而对旅游资源做出正确科学的评价是生态旅游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引导生态环境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生态旅游产业进入良性循环的前提。

生态旅游区可泛指由一系列生态旅游景点组合而成的、具有生态美学特征的和具有较为明确的主题和功能的旅游地域系统[8],自然保护管理体系中的自然保护地一般均具备这样的特点而可列入此范畴,实际上,自然保护地也早已成为开展生态旅游的主要区域。近年来关于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模式方面的研究大量涌现[9-15],尤其是针对知名度较高的重点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但现有相关文献在分类说明上不明确,对低级别森林自然保护地的关注与研究欠缺,在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及保护开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上,也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目前森林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以期为未来本领域的研究与旅游管理提供参考。

````

1森林自然保护地的界定及主要森林自然保护地类型

依据前述的生态旅游区定义,许多的自然保护地均可列入该范畴,但同时自然保护地又有着不同于其他生态旅游区的定义和分类特征。一般而言,自然保护地指的是保护和维持其生物多样性以及自然和相关人文资源的一片陆地或海域,并通过法律或其它有力措施对其进行管理的区域[16, 17]。这个定义涵盖了保护地的所有类型,成为各类保护地共有的特征。IUCN在此定义基础上依据不同的管理目的将保护地划分为六大类型[17],在这六大类型中,被赋予旅游和重建为首要目的的只有II、III、V型,即生态系统的保护和重建(即国家公园)、自然景观的保护(即自然博物馆)、陆地景观及海洋景观的保护和重建(即陆地景观及海洋景观保护地)三种类型。国外主要按照IUCN的分类原则进行管理,则在这三种类型中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区域,即可界定为可以开展生态旅游活动与旅游资源研究的森林自然保护地。

IUCN的自然保护地定义在我国也同样适用。依据此定义,不同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遗迹、森林公园、公益林区等均属于我国的自然保护地范畴,这主要是依据管理目标侧重与资源状况进行划分的。其中,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保护主体的主要包括不同级别的野生动植物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公益林场。但我国自然保护地在分类系统上与IUCN却存在着较大差别,按IUCN的划分类型,我国的自然

保护区多属于其Ia类型[18],即不强调旅游、宣教等管理目的,但实际上在我国,生态旅游(或森林旅游)也是自然保护区的一项重要功能,并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因此我国开展生态旅游的森林自然保护地的主要类型应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及公益林场,前两者相关的生态旅游研究颇多,而公益林场的生态旅游研究尚刚刚起步。

2森林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研究

国外对旅游资源的评价研究起步较早,但基于森林生态旅游概念而提出的资源评价研究历史并不长。国外对于旅游资源的评价大体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旅游资源游憩价值的评估;即从经济学角度对由旅游资源环境提供的,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和评估[19],并具体地进行货币化评价与核算。这一方面的研究早在上世纪中叶就已开始[19]。研究者们注意到旅游资源具有利用和保存价值,利用价值是和实际休闲的消费者盈余相关的[20],而保存价值包括选择、存在以及遗赠价值[21, 22],是将旅游资源留给未来子孙的支付意愿。因此需要有更科学的评估方法,而不仅仅是通过游客直接花费,如门票等价值来体现。上世纪70年代中叶后,这一系列方法得到迅速发展,如常用于评价无市场价格的自然景点或游憩环境旅游价值的克劳森法[23];还有应用于环境经济领域评估非使用价值和非市场价值,即保存价值的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CVM)[24, 25]等。随着生态旅游概念的提出与认同,资源游憩价值评价评估开始在生态旅游区域展开,由于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环境脆弱性和不易恢复性,使其成为现今国外旅游资源游憩价值评估的主要研究对象[26],重点放在了对其资源的游憩价值进行核算,并制定合理的准入费机制上[27]。但目前这一方面的研究过分依赖于经济学手段,而显然对于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与评估,必须要结合景观特征从生态学和自然保护角度出发,才能得出符合生态旅游理念的科学结论。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另一方面研究是从自然资源角度,结合旅客心理、市场分析等,针对森林自然保护地进行资源的评价或评估,其侧重点不在于用货币方式来评估准入费或衡量环境资源价值,而在于根据生态学或保护生物学原理,对现有的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找到合理科学的平衡点,从而指导旅游规划与旅游营销[28]。新西兰政府下的保护部门(Department of conservation(DOC))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为了更好地指导森林自然保护地的旅游规划,以便阐释国家保护法令中所赋予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间的关系,对境内

````的森林自然保护地旅游资源潜力与保护价值进行了评价[29]。Masberg等人[30]对生态旅游开发策略是否成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指出合理资源评价对于策略成功的重要性,强调了生态旅游是在资源保护的基础上来强调本地社区的经济增收。Sheryl等人[31]也通过对三个印尼保护区的研究,阐述了资源评价是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首要步骤,并指出了人、资源与旅游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在评价方法上,一般是根据相关系数排出参数矩阵,用定性或定量的办法获得参数值,确定权重,最后得出参数评价模型,参数类别的选择包括吸引度,可进入性、旅游设施、生态脆弱性等方面,从而建立起客观的资源评价体系[32]。

需要指出的是国外对于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的划分并不同于我国,而多采用IUCN的六级制[16, 33],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研究也主要针对国家公园、自然遗迹、资源管理保护区等保护地进行的,而由于西方国家实行公益林场及林地所有权的私有化,有关公益林场生态生态旅游的研究也未见报道。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庞大的旅游客源市场开始逐渐活跃起来,而生态旅游理念的提出,一方面切合了当前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基本思想,另一方面也为我国的旅游业开辟了新的重要方向,因而近年来的生态旅游不断升温,对于旅游资源的评价的标准制订与理论及实践研究丰富起来。我国相继颁布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中国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4—1999)等标准;同时,大量评价研究论文也涌现出来[34-37]。

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生态可持续性的研究上,实际上也涵盖了对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内容。相关研究颇丰,如郑允文等[36]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进行了研究;张峥等[38]从多样性、稀有性、自然性、稳定性等方面对湿地生态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王良健[39]提出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孙玉军等[40]在“生态旅游及其标准体系探讨一文”较为系统地提出了生态旅游的22项评价指标,并给出了相应的判别。文传浩等[41]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考核了生态旅游对保护区的影响,将旅游环境承载力分为自然环境承载力、社会环境承载力、经济环境承载力三个层次。李星群等[42]分八大类设置了70项评价指标,比较系统地构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另外,SWOT分析方法也在旅游资源与开发研究中得

到应用[9, 43]。由于发挥生态旅游功能仅仅是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次要目的,因此在评价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时,应充分考虑到资源开发的可行性,一些处于核心区的重要景观不宜从生态旅游角度做出评价,以免对管理者造成误导。森林公园是另一类生态旅游的主要区域,相对于保护区而言,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开发可以更注重规划与营销,对于服务大众娱乐游憩的功能与对经济目的的追求较之自然保护区要强许多。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主要分定性与定量两大类[10];体验性定性评价是基于评价者(旅游者或专家)对于旅游资源的质量个人综合体验而进行的。根据评价的深入程度及评价结果形式,又可分为一般体验性评价、美感质量评价和综合型定性评价[44]

。定量评价方法包括技术性单因子定量评价,即在评价旅游资源时集中考虑某些典型因子,对这些关键因子进行技术性的适宜度或优劣评定;还包括综合型定量模型评价[45],即在考虑多因子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对旅游者或专家广泛征求意见,并以数理方法确定旅游资源和需求的各个方面的权重体系,建立较为客观的评价模式[10]。在基于资源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研究地点的社会与自然条件特点,在森林公园的开发与经营模式上也有诸多研究[11, 12, 46]。我国的生态公益林体系泛指以保护和改善人类生活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物种资源、保持水土等生态效益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生态系统区[47],包括调节气候和环保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风景观赏林、森林生态与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及森林公园等。随着国家“天保”、“三防”、“珠防”等一系列生态工程的实施,国内原有的多个国营林场由原来的经营性林场转变为生态公益性林场,由于经营目的的转变而归纳入生态公益林体系中,这一类公益林的生态旅游已开始逐渐为人们所重视[48, 49],但目前对于公益林生态旅游的研究还未深入,诸多研究都集中在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效益分析评价、生态补偿及管理上[50, 51]。近年来由于人们对旅游需求的进一步增强,使得生态旅游的旅游形式、客源组成、游客心理等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越多越多的人们不再热衷于追逐热门的级别较高知名度较大的生态旅游区,而开始选择距离较近而自然条件良好的保护区、林场、森林公园等等次热点保护地进行游憩。另外,由于自然保护区及森林公园的政府拨款不足、林场经营改制等问题,使得这一类单位实体也开始在开发旅游,增加三产收入上下功夫。因此,如何对层````

次级别较低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及生态公益林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并分类找出所存在的共性问题,探索各类普适性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规律;如何平衡自然保护地的资源保护与开发,达到以开发促保护、三大效益兼顾等问题成为生态旅

游理论与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3森林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研究 森林生态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一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常常难以把握,尤其是对低级别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转制的公益林场,粗放经营、掠夺式开发现象时有发生,因而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应用上,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国外对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模式的研究较活跃,在许多成功的案例研究中,十分注重社区的因素,如社区的参与[52],社区、生物多性与生态旅游三者间关系如何统一协调等等[53];还有一些学者从多方面影响因素入手,从众多开发的成功案例中归纳出相应策略。如Masbeng和Morales[30]提出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的5个成功因素化、评估和反馈)以及24个相应策略;Gossling[54] 则认为成功的生态旅游应采取教育、控制等综合管理措施,游客数量可通过提高门票价格得到有效控

制,等等。总之,国外对于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管理策略、社区参与、教育培训等影响资源开发与保护成功性的因素上。而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则侧重于开发模式的选取和保护政策、观念的宏观把握上。如黄闰泉等[55]将河北省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归纳有六种开发类型:疗养度假型、观光旅游型、科学考察型、民俗风情民俗文化型、狂欢娱乐型、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发的守猎、采摘型等;李海淘等[13]对河南鸡公山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提出科考游、森林休闲沐浴游、森林生活游、森林教育游、鸟类观赏游、植物园生态游和百竹园生态游七种模式;杨帆等[56]从生态伦理和可持续利用的观点出发,认为森林生态

旅游资源开发需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开展森林旅游要强调计划性和保护性。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的知名度;邓金阳[57]等认为要增强旅游者、农民和公园管理部门的环保意识,建立森林资源利用补偿机制,保护农民利益,激发农民养林、护林的积极性,要健全森林旅游保护法律体系。总之,无论哪一种选取哪一种开发模式,都必须牢牢将保护与开发联系在一起,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坚持三

(即综合方法、规划、教育与培训、当地利益最大

大效益兼顾的原则,才能实现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良性循环。

4问题与展望

尽管我国目前在各类自然保护地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已有较多研究,但至少还存在以下不足:其一是对旅游资源的评价尚缺乏有效的科学模型进行量化研究,定性研究的成分较高,旅游资源评价与旅客分析、开发策略等之间的关系研究稍嫌不足;其二是对级别较低、资源知名度较差的自然保护地如地市或县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与公益林场的关注度不够,而随着生态旅游的多元发展,这类自然保护地的生态旅游已应受到重视;其三在森林生态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上,对于探索影响开发与保护成功的因素、合理管理策略的共性特点等方面研究较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态意识的增强,生态旅游业开始向纵深层次与多元广度发展,未来有关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的研究将更多地从定性向定量转变,自然与人文管理等多学科交叉进行综合资源评价与开发成为将来的研究趋势;3S技术、信息管理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将会更多地应用其中;并更加注重低级别与非生态热点区域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在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研究上,将更深入地探索成功的机制,形成基于保护前提的合理高效的开发模式。随着研究水平的提高,相信未来对于森林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的发展将更好地实现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HONEY M S.Treading lightly? Ecotourism's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J].Environment, 1999, 41(5): 4-9.[2]MOTAVALLI J.Taking the natural path: in 2002, the International

Year of Ecotourism, will we set new standards for green travel?[J].The Environmental Magazine, 2002(6): 12.[3]WALL G.Is ecotourism sustainable?[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997, 21(4): 483-491.[4]李俊清, 石金莲, 刘金福.生态旅游学[M].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9.Li Junqing, Shi Jinlian, Liu Jinfu.Science of Ecotourism[M].Beijing: China Forestry Publishing House, 2004:9.[5]吴章文, 孟明浩.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的探索[J].桂林旅

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13(1): 9-11.Wu Zhangwen, Meng Minhao.Exploration to the researches o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ecotourism resources[J].Journal of Guilin Institute of Tourism, 2002, 13(1): 9-11.[6]吴章文.森林旅游区环境资源评价研究[M].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

出版, 2003: 68.Wu Zhangwen.Study on resources evaluation of forest tourism zone[M].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 Science Publishing House,````

2003:68.[7]卢云亭, 王建军.生态旅游学[M].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1:

29.Lu Yunting, Wang Jianjun.Science of Ecotourism[M].Beijing: Tourism Education Press, 2001: 29.[8]程道品.生态旅游区绩效评价及模型构建[D].株州: 中南林学院,2003: 39.Chen Daoping.Evaluation on ecotourism zone and model construction[D].Zhuzhou: Central South Forestry College, 2003:39 [9]陈浩, 陈传明.茫荡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及对

策[J].中国林业经济, 2006, 80: 43-46.Chen Hao, Chen Chuanmin.SWOT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ecotourism exploration of Mangdang Mountain Nature Reserve[J].China Forestry Business, 2006, 80: 43-46.[10] 张运来, 那守海, 张杰.乌龙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

发[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2, 30(1): 51-53.Zhang Yunlai, Na Souhai, Zhang Jie.Appraising and developing of ecotourism resoureces for Wulong National Forest Park[J].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2002, 30(1): 51-53.[11] 范良敏, 吴启福, 姚丰平, 等.巾子峰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开发与保

护探讨[J].浙江林业科技, 2002, 22(4): 96-99.Fan Liangming, Wu Qifu, Yao Fengping, et al.Ecological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Jingzifeng Forest Park[J].Journal of Zhejiang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2, 22(4): 96-99.[12] 于立新, 孙根年.楼观台森林公园深层生态旅游开发的模式探讨

[J].山地学报, 2006, 24(6): 727-733.Yu Lixing, Sun Gennian.On the models of deep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Louguantai National Forestry Park[J].Journal of Mountain Research, 24(6): 727-733.[13] 李海淘, 哈等龙, 张照喜, 等.河南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构想[J].河南林业科技, 2003, 23(3): 39-41.Li Haitao, Ha Denlong, Zhang Zhaoxi, et al.Prospects for utilization of forest ecotourism resources in Jigong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J].Journal of Hen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3, 23(3): 39-41.[14] 周强, 张丽杰.浑河源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探讨[J].辽宁

林业科技, 2005, 2: 47-48.Zhou Qiang, Zhang Lijie.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Hunheyuan Forest Park[J].Journal of Liaoli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5, 2: 47-48.[15] 宋晓华.北京山区森林资源的旅游开发与保护[J].北京农业职业

学院学报, 2006, 20(3): 38-41.Song Xiaohua.On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forest resource in Beijing mountain area[J].Journal of Beijing Agricultural Vocation College, 2006, 20(3): 38-41.[16] IUCN.Guidelines for Protected Area Management Categories[M].Gland: IUCN, 1994: 34.[17] BRIDGEWATER P, PHILIPS A, GREEN M, et al.Biosphere

Reserves and the IUCN System of Protected Area Management Categories[M].Canberra:

Australian

Nature

Conservation

Agency/IUCN/UNESCO Man and Biosphere, 1996: 98.[18] 蒋志刚.论中国自然保护区的面积上限[J].生态学报, 2005, 5:

1205-1213.Jiang Zhigang.On the upper limit of the area of the strictly protected

nature reserves in China[J].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5, 5: 1205-1213.[19] CLISTON H A.Recreational benefits from the Dartmoor National

Park[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1995, 55: 69-80.[20] WALSH R G, LOOMIS J B, GILLMAN R A.Valuing option,existence, and bequest demand for wilderness[J].Land Economics, 1984, 60(1): 14-29.[21] GREELEY D A, WALSH R G, YOUNG R A.Option value: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a case study of recreation and water quality[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1, 96: 657-672.[22] CHOONG K L, SANG Y H.Estimating the use and preservation

values of national parks' tourism resources using a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J].Tourism Management, 2002, 23: 531-540.[23] CLAWSON M, KNETSCH L J.The Economics of outdoor

recreation[M].Baltimore: John's Hopkins Press, 1996: 72.[24] BROOKSHIRE D S, EUBANKS D S, RANDALL A.Estimating

option price and existence values for wildlife resources[J].Land Economics, 1983, 59: 1-15.[25] NIKLITSCHEK M, LEON J.Combining intended demand and yes/no

responses in the estimation of contingent valuation model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1996, 31: 387-402.[26] VENKATACHALAM L.The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Are views.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J].2004, 24: 89-124.[27] MENKHAUS S, LOBER D J.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and the

valuation of tropical rain forests in Costa Rica[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1996, 47: 1-10.[28] VICTOR T C.Physical planning and resource evaluation: Tourism

plann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Management, 1980, 3(1): 189-190.[29] HARTE C C M, HAY J.Resource assessment for recreation and

tourism: a New Zealand example[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0, 19: 291-303.[30] MASBERG B A, MORALES N.A case analysis of strategies in

ecotourism development[J].Aquatic Ecosystem Health and Management, 1999, 2(3): 289-300.[31] SHERYL R, WALL G.Evaluating ecotourism: the case of North

Sulawesi, Indonesia[J].Tourism Management, 1999, 20(6): 673-682.[32] JULIANNA P.Assess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for nature-based

tourism: the case of the Central Coast Region of Western Australia[J].Tourism Management, 2001, 22(6): 637-648.[33] IUCN.保护区可持续旅游-规划与管理指南[M].北京: 中国环境科

学出版社, 2002: 31.IUCN.Sustainable Tourism of Nature Reserves-Guidelines for Planning and Management[M].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 Science Publishing House, 2002: 31.[34] 李京颐.模糊理论在旅游资源评价中的应用[J].北京联合大学学

报, 1997, 11(2): 81-85.Li Jingyi.Application of fuzzy evaluation to tourism resources evaluation[J].Journal of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1997, 11(2): 81-85.[35] 钟全林, 周华盛.森林景观质量评价理论、内容与方法[J].华东森

林经营, 2000, 4(2): 37-39.Zhong Quanlin, Zhou Huasheng.Theories, details and methods of quality evaluation of forest landscape[J].East China Forest Management, 2000, 4(2): 37-39.````

[36] 郑允文, 薛达元, 张更生.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指标和评价标

准[J].农村生态环境学报, 1994, 10(3): 22-25.Zheng Yunwen, Xue Dayuan, Zhang Gensheng.Study on ecological evaluation criteria and standards for nature reserves in China[J].Rural Eco-environment, 1994, 10(3): 22-25.[37] 吴楚材.森林旅游资源分级[J].中南林学院学报, 1994, 10(3):

22-25.Wu Chuchai.Ranking of forest tourism resources[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Forestry College, 1994, 10(3): 22-25.[38] 张峥, 张建文, 李寅年, 等.湿地生态评价指标体系[J].农业环境

保护, 1999, 18(6): 283-285.Zhang Zhen, Zhang Jianwen, Li Yannian, et al.Study on ecologic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wetland[J].Agr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1999, 18(6): 283-285.[39] 王良健.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J].旅游

学刊, 2001, 16(1): 67-70.Wang Liangjian.On the indicator system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the evaluating method[J].Tourism Tribune, 2001, 16(1): 67-70.[40] 孙玉军, 刘艳红, 赵炳柱.生态旅游及其评价指标探讨[J].北京林

业大学学报, 2001, 23(3): 109-110.Sun Yujun, Liu Yanhong, Zhao Bingzhu.A discussion on ecotourism and its evaluating indicators[J].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2001, 23(3): 109-110.[41] 文传浩, 杨桂华, 王焕校.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评

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J].农业环境保护, 2002, 21(4): 365-368.Wen Chuanhao, Yang Guihua, Wang Huanxiao.Integrated indicator system of ecotourism environmental load capacity in Nature Reserves[J].Agr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02, 21(4): 365-368.[42] 李星群, 廖荣.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以自然

保护区为例[J].邵阳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4, 1(1): 100-104.Li Xingqun, Liao Rong.A Discussion 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ustainable tourism in ecotourism area-taking Nature Reserves as examples[J].Journal of Shaoyang College: Natural Science, 2004, 1(1): 100-104.[43] 杨阿莉.甘肃省森林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 2006, 26(3): 224-229.Yang Ali.SWOT Analysis on forest ecotouris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ansu Province[J].Problem of Forestry Economics, 2006, 26(3): 224-229.[44] 梁修存, 丁登山.国外旅游资源评价研究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02, 12: 253-260.Liang Xiuchun, Ding Dengshan.Trends of overseas studies of tourism resources evaluation[J].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2, 12: 253-260.[45] 喻学才.旅游资源学[M].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 226.Yu Xuechai.Science of Tourism Resources[M].Beijing: China Forestry Publishing House, 2002: 226.[46] 陈冬红, 颜晶莹.论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开发管理[J].湖南环境生

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12(2): 188-190.Chen Donghong, Yan JingYin.On exploitation management of ecotourism in the Forest Park[J].Journal of Environment-biological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2006, 12(2): 188-190.[47] 薜达, 薜立, 罗山.营造生态林体系获生态自调效益[J].小城镇建

设, 2000, 12: 22-24.Xue Da, Xue Li, Luo Shan.Building eco-forest system and gaining the benefit of self-regulation from it[J].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and Towns, 2000, 12: 22-24.[48] 林炳辉.闽西生态公益林建设的问题与建议[J].龙岩学院学报,2005, 23(6): 77-79.Lin Binhui.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n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public welfare forest in West of Fujian Province[J].Journal of Longyan College, 2005, 23(6): 77-79.[49] 王启庆.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几项措施[J].林业财务会计, 2000,9: 24.Wang Qidong.Several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public welfare forest[J].Forestry Finance and Accounting, 2000, 9: 24.[50] 陈继东, 程传支, 张智繁, 等.六安市森林生态功能与公益林经营

途径探讨[J].湖北林业科技, 2002, 120: 1-4.Chen Jidong, Cheng Chuanzhi, Zhang Zhifan, et al.A primary probe into ways of forest eco-function and public forests in Liuan City[J].Hubei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2, 120: 1-4.[51] 黄舒慧.浅谈生态公益林的补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14(6): 77-83.HUang Suhui.Discussion on compensation of ecological public welfare forest[J].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4,14(6): 77-83.[52] HONEY M, SCHEYVENS R.Ecotourism and the empowerment of

local communities[J].Tourism Management, 1999, 20: 245-249.[53] ROSS S, WALL G.Ecotourism: towards congruence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J].Tourism Management, 1999, 20: 123-132.[54] GOSSLING S.Ecotourism: A means to safeguard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tions?[J].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 29: 303-320.[55] 黄闰泉, 胡吉明, 袁传武.湖北省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及开发探

讨[J].林业经济问题, 2000, 20(5): 280-283.Huang Ruenquan, Hu Jimin, Yuan Chuanwu.Probing into resource of forestry ecotourism and its devolopment in Hubei Province[J].Problems of Forestry Economics, 2000, 20(5): 280-283.[56] 杨帆.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J].中南林业调查规

划, 1996, 15(4): 58-61.Yang Fan.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eco-tourism resources of the Forest Park[J].Central South Forestry Inventory and Planning, 1996, 15(4): 58-61.[57] 邓金阳, 李德东.中国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J].资源开

发与市场, 1995, 11(5): 215-220.Deng Jingyang, Li Dedong.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forest ecotourism resources in China[J].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Market, 1995, 11(5): 215-220.Research progress on ecotourism resources of forest natural protected area

Su Haijun1, Ma Jianzhang2

1.Forestry College of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China;2.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40, China

Abstract: Resources evaluatio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pattern both are the important parts of ecotourism researches, and forest natural protected area can be served as an important kind of ecotourism region.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s of protected area in China and referring to the definition and category abroad, we suggested the forest natural protected area mainly include three types as follow: Nature Reserves(NR;types of forest eco-system), Forest Parks(FP)and Public Welfare Tree Farm(PWTF).Researches of evaluation on ecotourism resources of forest natural protected area focused on two aspects basically: to appraise and account the ecotourism resources monetaril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pure economics;to assess the exploitability of ecotourism resources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conservation biology and ecology, in which finding the reasonable equilibrating point between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was emphasized.On the studies of development pattern of forest ecotourism resources, it is necessary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correctively, namely to put the protection as the first consideration and balance the “Tree Major Benefits” so that prompting the virtuous circle of forest ecotourism.For the reasons of management goals and protective ranks, the researches and practices of ecotourism on NR, FP and PWTF still showed lots of questions, such as imbalance of development, less prominent of their functions and positions, and so on.As the ecotourism goes further in China, those forest natural protected areas which are non-hot and low administration rank will be playing more and more role in ecotourism researches and practices.Key words: ecotourism;evalu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exploitation and protec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forest natural protected area

````

第二篇:浅析自然旅游资源开发及生态补偿方式

浅析自然旅游资源开发及生态补偿方式

自然资源能被人类以多种形式利用并产生经济或社会效益,其中作为旅游资源开发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不受人为作用的自然能够保证资源永续,但不能带来发展;而不合理的开发却会加速生态破坏及资源浪费,导致不可持续发展。如何才能科学地实施保护与开发,兼顾自然资源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一、合理规划

自然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关键在于前期规划。规划不当,在后期就会出现各种难以控制的不良后果。在规划中首先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与市场导向的原则,既要符合生态规律,也要符合现实需求。尽量做到因地制宜,适度开发,根据本地的自然环境做出能充分保护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计划,不破坏或少破坏景区的自然风貌,不在景区内盲目地建造与环境和地方文化不协调的设施。

二、生态开发

在景区开发过程中积极推进清洁能源的利用、节能设施的开发、绿色饭店的标准实施、饭店与景区污水的处理、污水回用技术的采用、生态步道的修建、无水生态厕所的建设、天然河流的保护、景区空气污染的控制、旅游区植被恢复和野生动物保护的工程技术实施等。在传统旅游业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原理,设计结构与功能协调、系统优化、良性运转的生态旅游系统。

三、科学管理

我国许多自然旅游景点,特别是自然保护区生的态保护意识、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不高。由于旅游季节集中和景点集中,人满为患的现象不时出现,给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担,目前已使全国10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中22%的保护对象被破坏,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因此,管理者应适当控制游人数量,减少开放时间,严格控制生态容量和经济容量,避免旅游区超负荷运载

四、统一领导

多头领导、条块分割,不能形成统一有效的规划和管理机制,是长期以来阻碍自然资源开发保护工作全面展开的重要原因。为此,应建立起统一的纵向分级管理体制。以林业部门管理的自然保护区为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国家林业局管理,省级自然保护区由省(区)级林业厅(局)管理,县级自然保护区由县级林业局管理。国家局仅管理总体规划、一级保护对象、核心区的审批;省级主管部门负责二级保护对象、缓冲区的审批;县级主管部门负责省级保护对象、实验区的审批,并且各自有一定范围的林地审批权。同时由省级主管部门监督实施总体规划,直接管理包括规划、审核、计划、投资、评价、人事、考核、培训等内容。

由于自然环境的开发造成发展权利和保护义务的不平等现象,必须依照可持续发展的公平合理原则,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来进行均衡弥补。

生态补偿是指自然资源利用的受益者向保护者以经济、政策、市场等方式提供补偿的一类社会经济活动,以调动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解决区域内非均衡发展问题,使生态资本增值,达到平衡、永续发展的目标。

生态补偿主要遵循以下方式:

一、补偿主体

补偿主体需与破坏(或受益)主体相一致,即一个主体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或从中受益,则有义务进行修复补偿。不要求必须在原地修复补偿,如果在经济区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允许到生态区进行修复补偿。

一般有政府补偿(政府补贴、财政援助、减免费用等)、市场补偿(缴纳补偿费用等)、社会补偿三种补偿主体。可以实施单个主体补偿,也可进行联合补偿,以提高补偿的质量和效果。既可以由补偿主体进行修复补偿,也可以委托专门机构或生态区进行修复补偿,并由前者承担全部费用。

二、补偿标准

为了从总体上保持生态平衡,应当实行等量补偿和加倍补偿。等量补偿就是破坏量和补偿量相等。例如,在一个地方破坏1公顷森林或草地,在另一个地方营造1公顷森林或草地。加倍补偿就是补偿量大于破坏量。例如,在一个地方砍伐5棵树,在另一个地方种植10棵树并保证成活。对一般保护区的破坏可以实行等量补偿,但是对全面保护区和重点保护区或重点保护对象的破坏,应当实行加倍补偿。

三、补偿方式。

(一)经济补偿。最常见也是补偿对象最迫切需要的补偿方式。主要包括:财政转移支付、基金、押金和执行保障金制

(二)非经济补偿。包括:实物补偿、技术(智力)补偿、政策补偿等等。

(三)治理补偿。对生态环境的某些破坏不易实行异地补偿,如排放各种污染物,除了就地治理之外,还可以进行异地治理。补偿主体在治理控制区或其他区域进行异地治理,对整个生态环境可以起到某种修复作用。

(四)飞地补偿。指两种主体功能区各划出部分区域,分别由对方来建设和发展。

生态补偿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一、共享共建原则

共享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成果而言,不仅生态区受益,而且经济区也分享生态保护和建设成果。所谓共建,就是由生态区和经济区按照合理的分工共同进行生态建设。其中生态区具体实施保护和建设;经济区承担部分保护建设费用,也可以派出部分人员直接参与建设和提供技术指导。共享共建是构建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利益基础。

二、以上级财政转移支付为主要补偿途径

区域主体功能定位要依托行政区,生态区和经济区通常由不同的行政区管理,一般不能由生态区直接向经济区索取生态建设补偿费用,而只能通过国家或上级政府在经济区征税,然后以财政转移支付形式向生态区提供生态补偿费用。从全国来看,经济区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需要通过法律规定,按照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生态补偿费,建立生态补偿基金。建立科学的生态保护和建设业绩评价体系,由国家或上级政府组织对生态区环境保护实效进行全面评估,实行转移支付。

三、合理确定生态补偿水平

需要全面考虑生态区和经济区的多种因素:(1)生态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成效;(2)生态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直接成本,包括人财物的投入和消耗;(3)生态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机会成本,主要是生态区为保护生态环境所放弃的本来能够得到的经济收入;(4)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支付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金雨.《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设计》.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谢剑斌.《持续林业的分类经营与生态补偿》.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3]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生态补偿原理与应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崔功豪 魏清泉.《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高等教育出版社

[5]石凤英《论自然保护区旅游的持续发展》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4第4期

[6]张林源、杨新军《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研究》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6年第1期 [7]奚旦立主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15 [8]闵成文,成升魁.发展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生态学的新纪元.中国生态学学会编,2000:104 [9]郭来喜.中国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的基石[j].地理科学进展,1997,16(4).[10]李俊清、石金莲、刘金福.生态旅游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第三篇:曲阜自然旅游资源

旅 游 地 理 学

旅游学院2008级七班

徐成文 200841100155

曲阜市自然旅游资源

曲阜简介

曲阜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故乡,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文物众多、气候宜人、土地肥沃、山青水秀、人杰地灵、资源丰富、交通发达,是鲁中南的一块宝地。

曲阜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北依泰岱,南瞻凫峄,东连泗水,西抵兖州。南北最大纵距35.8公里,东西最大横距25公里,总面积896平方公里。境内百余座山头绵亘在东、北、南三面边境线上,群山内侧散布着几十个大小不等的阜丘,中西部为大片的肥田沃土。山丘与平原之比为3:7,构成了东北高、西南低的基本地势。最高点是北部的凤凰山,海拔548米,最低点在西南部的程庄,海拔47米,城区中心海拔60米。

主要自然旅游资源:尼山、石门山、大沂河、九龙山、九仙山

一、尼山

尼山,在曲阜市东南30公里处。原名尼丘山,因孔子名丘,为避圣讳易名尼山。据说是孔子的出生地。尼山孔子庙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年间,后来毁于兵火之中。

元顺帝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衍圣公孔恩晦再度修建祠庙,并建观川亭和尼山书院。明成祖永乐15年(公元1417年)建成现在的规模,共有殿堂房屋69间。尼山孔子庙共分五院。东侧门外,即尼山书院学堂,是仿北京国子监建造的。尼山书院东麓山脚下有一溪流,名叫智源溪。

过溪向南有一天然石洞,名叫坤灵洞,传为孔子出生处。孔子庙东南的沂河畔,建有观川亭,相传孔子在此观看到滔滔河水不断流失,因而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元顺帝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建亭纪念。在尼山孔子庙周围漫步,林野丘峰,风景秀丽,可逐一观看五老峰、白云洞、智源溪等“尼山八景”。尼山的主要风景:

1、尼山水库(圣水湖)孔尼山水库位于曲阜市尼山乡泗河支流小沂河上游,主坝为均质坝,坝长1805米,最大坝高22.2米,坝顶宽10米,坝顶高程130.59米,防浪墙顶高程131.59米。

尼山水库施工时,受当时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坝基清基不彻底,砂砾石层厚达30米,基岩岩溶发育、隐患严重,被列为全国43座大型病险水库之一。

尼山水库清澈见底,近年来,加大了对水库的养殖开发,引进了太湖大眼银鱼和名贵的罗非鱼品种,发展网箱养鱼,养殖的鱼虾肥壮肉嫩,在此可开发垂钓.划船等旅游项目。

2、尼山林场

尼山林场为省级森林公园,尼山处处苍翠,登上观川亭,遥望南天,可见山峦重叠,飞红滴翠,碧波荡漾;仰望北方,山峰巍峨,松柏苍翠,蔚为壮观。尼山林场得天独厚的条件适合游客爬山,避暑,静养。

3、观川亭夫子洞

观川亭位于尼山孔庙东南角,下方就是夫子洞,东面正对以孔子的母亲颜徵在命名的颜母山,相传是孔子观五川汇流之处。《论语·子罕》云:“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尼山整体开发计划

拟以圣尼山、圣水湖、尼山林场为依托,充分开发利用文物和风景资源,建设成为集休闲、娱乐、观光、住宿、餐饮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二、石门山

石门山位于曲阜城东北25公里处,原名龙门山,因山有二峰对峙,状如石门,故名。右侧的胜涵峰为全山主峰,海拔406米,有水雪洞、蟠龙洞等二十四景,尤以石门月霁为胜景。山上有孔子学《易》处,子路宿于石门处,李白、杜甫燕集处等遗址。主要景点

1、胜涵峰

右侧的胜涵峰为全山主峰,海拔406米,有水雪洞、蟠龙洞等二十四景,尤以石门月霁为胜景。山上有孔子学《易》处,子路宿于石门处,李白、杜甫结伴游齐鲁时于此宴别。石门寺在胜涵峰山腰之阴,是曲阜惟一的一座寺院。宋、元时为全真观,明景泰七年(1056年)归僧家所有,改称五泉寺,后依山名改为石门寺。全寺一佛殿为主体建筑,前后建有二层楼阁数座,西面建有配房数十间,均为上世纪初建筑,今寺已废,遗址尚存。

2、石门书院

石门山附近,距市区15公里处有石门书院,为曲阜旧时四大书院之一。旧为佛、道、儒三教之堂,乾隆四十年(1775年)迁佛、老之像于庙东北隅,在原址建大殿,独奉至圣先师像,春秋志祭。景区内山峰峻峭,洞壑深幽,林木葱茏,风光秀丽,被列为国家森林公园。

3、石门寺

石门寺在胜涵峰山腰之阴,是曲阜唯一的一座寺院。宋、元时为全真观,明景泰七年(1056年)归僧家所有,改称五泉寺,后依山名改为石门寺。全寺一佛殿为主体建筑,前后建有二层楼阁数座,西面建有配房数十间,均为民国时建筑,今寺已废,遗址尚存。石门寺西北里许处为孔尚任隐居处,遗迹尚存。

三、大沂河

曲阜市第二大的河流,非发源于临沂市的沂河。古称沂水,曾名庆源河、泗沂河,为别于临沂地区的沂河,亦称小沂河,现称大沂河。发源于邹县城前镇凤凰山北麓,全长58公里。从孔子湖上游的曲、邹交界处入境,至曲、兖交界的金口坝入泗河。境内长39公里,河床。主要风景 沂水春风

沂水:水名,即现在曲阜城南的沂河。尼丘即尼山,为孔子诞生地。“沂水春风”喻指孔学的教益,师长的薰陶。《论语·选进》篇中,讲孔子与弟子在一起谈论个人的志向,他很赞成曾子的父亲,他的老学生曾皙(音西)的观点。曾皙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自有了古沂水,才有了“浴乎沂”的记载,才有 “沂水春风”的流传。愿沂水长流,春风永存。

曲阜市启动实施了大沂河公园河道景观治理工程,该景观工程作为曲阜今年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构筑形成沂河公园、景观、名树、花草、绿化带与周边生态环境相映成趣,提升城市景观面貌、改善城区环境质量,与会展中心、新大成桥形成整体效果,成为“东方圣城”又一道亮丽风景线。四、九仙山

九仙山位于曲阜城北18.5公里处,传说是古代九个仙女趁王母娘娘大宴群仙醉后偷偷下凡,迷恋人间美景化为九个仙峰常立人间而得名。此山海拔460米,山体峻拔,古木参天,植被丰富,古迹众多,既是一循古崇圣的游览圣地,又是居家旅游的天然氧吧。

九仙山古称甄山,文物古迹始建于康熙八年,有石台阶938级,大小庙宇32间,山厅“碧霞元君祠”悬如天禅、攀云插汉、地势绝陡,碑刻几十年。据山上碑文记载称此庙用人工数以亿计,实属“空中楼阁”。山下“红门宫”是供奉九仙老奶奶的庙,红墙壁瓦、高庙门、方影壁,是我国传统古建的杰作,每年三月三庙会前来自发供奉的人数达几万人,自康熙八年由孔子后代世袭衍圣公孔毓圻创始以来一直长盛不衰。

依“红门宫”沿溪身上而建,有仙人桥、蜇龙井、黑龙潭、观音庙、吴帝庙、华佗庙、王母行宫、孔子登临处、颜子洞、孟母携子石、吴起营寨、呼家兵城、黑风口、三天门、中天门、安邱王墓群、楼斗寺宏华等著名文物古迹。这些古迹又有着众多美丽的民间传说,如“石盘遇仙”“九仙狐仙”“九女堂”“九仙女下凡”等。

九仙山前后大山怪石磷峋、形态各异、形象逼真、有凤凰山、孔子石、神鱼石、牛腿石、香炉石、棋盘石等。

山在曲阜东北30公里处。主峰海拔460米,面积2.45平方公里,风景秀丽,沟深壑秀,夏季气候凉爽宜人,秋季花果飘香,是观景纳凉避暑,体验民间生活的佳地。现已恢复旧时山顶庙宇。这里曾是春秋末齐鲁长勺之战故址。山上有孔子石,酷似孔子行教像。五、九龙山

九龙山位于山东曲阜城南9公里处,崖壁上东西并列5个南向古墓,为西汉时鲁王陵墓。第一位鲁王是汉景帝的儿子刘馀,于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改封曲阜,其后子孙安王刘光、孝王刘庆忌、顷王刘劲、文王刘睃相继袭封,直到建国二年(10年)封地被王莽废除。陵墓均为依山凿洞,除东起第一座外,其余四座都于1970年被发掘。陵墓形制、结构基本相同,其中西起第三座最有代表性,墓纵深全长72.1米,最宽处24.3米,最高处18.4米,前为墓道,长37.5米,宽4.6—4.8米,最高处18.4米,由人工自山表下凿山石而成,葬后以土回填。墓道北端向北凿石为洞,依次为墓门、甬道、前室、前室四耳室、后室、石龛。墓门宽2.2米,高2.5米,深4.5米,以十九块长方形石块堵塞。甬道长17米,北端东西有耳室,左右各二室。前室东西8米,南北6.3米,高4.2米,后室置棺椁,长宽各6.5米,高4.6米,北壁凿刻石龛。为排掉山体渗水,墓底凿有水道自后室排向东车马室的自然山缝。整墓凿石2900多立方米。

1998年进行旅游开发,对第三号墓予以复原陈列,展出棺、车马、随葬品等,修有登山道一条,并有专路与外界连通。

第四篇:生态保护红线与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区别与联系

生态保护红线与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区别与联系

自然保护地建设是生态保护的有效手段。自1956年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以来,我国所建立的各类型、各级别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8%,在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及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地多头管理、权责不清等问题,中共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在2017年9月26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中,正式提出“构建统一规范高效的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立保护地体系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一项主要工作[5]。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体系均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其概念和内涵存在一定重叠,但也有明显区别。厘清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体系之间的关系,对于更有效地开展我国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生态保护红线的概念与内涵生态保护红线的概念是以“红线”为基础的,早期是以生态红线区和生态红线的形式出现,被认为是“为保护区域生态安全必须加以严格管理和维护的区域”[6]、“为维护国家或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根据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连通性的保护需求,划定的需实施特殊保护的区域”[7]、“对于区域生态系统比较脆弱或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必须实施全面生态保护”[8]等类型的区域。随后,生态红线区和生态红线逐渐被规范成为生态保护红线,并被正式列入2013年颁布的《决定》中。高吉喜起初将其定义为“对于维护自然生态系统服务持续稳定发挥,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具有关键作用,在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的必须实行严格保护的国土空间”[9],后将其完善成为“对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具有关键作用,在提升生态功能、改善环境质量、促进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必须严格保护的最小空间范围与最高或最低数量限值”,并将其划分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和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类[10]。此定义及分类后被环境保护部采用,并列入2014年发布的《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基线划定技术指南(试行)》中[11],这是“生态保护红线”的概念首次出现在正式文件中。此后,在经历了一系列研究及探索后,在《意见》和《指南》中,“生态保护红线”的概念被进一步定义为“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生态稳定等功能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盐渍化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3-4]。当前相关研究及工作中所指“生态保护红线”大多为《指南》定义下的红线区域。当前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主要是根据《指南》要求,遵循科学性、整体性、协调性及动态性原则,以构建国家安全格局为目标,确保生态保护红线布局合理,统筹考虑自然生态整体性和系统性,避免生境破碎化,充分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发展布局等已有的规划布局方案相衔接,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当前监管能力相适应,并且应不断优化、完善以满足构建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提升生态保护能力和生态系统完整性的需要[4]。《指南》认为,生态保护红线原则上应当按照禁止开发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严禁在被划定为生态保护红线的区域内进行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红线区的用途严禁被随意改变。对于具体区域而言,应当确保其生态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而从整体而言,《指南》要求在对生态保护红线的管控中,应确保生态保护红线的面积只能增加、不能减少[4]。自然保护地及其主要类型从国际上看,自然保护地体系在不断发展完善中。不同的国际组织和机构,根据保护的要求和工作的需要,先后提出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类型或具有自然保护性质的保护概念(见表1)。1956年中国科学院在鼎湖山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随后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生态保护工作需要,陆续建立了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地(见表2)。在这些生态保护地区域内部,生态环境良好、或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或具有特殊物种、或具有有价值的自然文化景观,能够为人们提供多样的生态系统服务,具有突出的生态、文化及社会价值。我国自然保护地类型多样,既有通过申报由有关国际组织认定的世界自然遗产、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也有由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还有有关行业部门批准的重点生态功能区、水利风景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这些类型的保护地虽然都被列为保护地范围,但其保护性质与级别存在一些差异,同一种保护类型也由于功能区划分而表现出不同的保护要求。参照IUCN保护地管理体系,按照各保护地划定部门对其的划定标准及定义,可以尝试将上述保护地或其功能区域分为以下三类:一是严格保护型。此类保护地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及价值,然而区域较为脆弱,抵抗力稳定性相对较弱,需要对其进行强制性的严格保护,确保区域内部原生境保留完好,区域性质无改变,生物多样性不减少,生态功能不退化,区域面积不缩小。主要包括:严格的自然保护地(IUCN)以及荒野保护地(IUCN)、国家公园(IUCN)、栖息地/物种管理区(IUCN)、人与生物圈保护区(UNESCO)、世界自然遗产(UNESCO)、国际重要湿地(WI)、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务院)、重点生态功能区(环保部)、水源保护区(环保部)、农业/林业种质保护区(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国家林业局)等保护地的核心区。二是保护为主型。此类保护地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功能及价值,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在其区域内部工作应当以保护为主,在保证区域内部生态系统生态功能不退化、生物多样性不减少、面积不缩减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开展以生态保护宣传和科学研究为目的的科学实验和文化游览活动。主要包括:荒野保护地(IUCN)、国家公园(IUCN)、栖息地/物种管理区(IUCN)、人与生物圈保护区(UNESCO)、世界自然遗产(UNESCO)、国际重要湿地(WI)、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务院)、重点生态功能区(环保部)、水源保护区(环保部)、农业/林业种质保护区(农业部、国际林业局)、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国家林业局)几类保护区除核心区以外的区域,自然文化遗迹或地貌(IUCN)、陆地/海洋景观保护地(IUCN)、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林业局)、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林业局)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加以管理的资源保护地(IUCN)、自然岸线(国家海洋局)和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务院)的核心区,国家公益林(国家林业局)的一级公益林。三是保护开发并重型。此类保护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及价值,在其区域内部工作时,应当保护与开发并重,在保证区域内部生态系统生态功能不退化、生物多样性不减少、面积不缩减的前提下,以开展生态保护宣传和文化教育及维持生态系统可持续性为目的,对区域进行适度开发和可持续管理,在其内部进行适度的观光、娱乐、休闲、文化教育、生产等活动。主要包括:加以管理的资源保护地(IUCN)中除核心区以外的区域、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FAO、农业部)全域、水利风景区(水利部)全域等其他不属于严格保护型生态保护地和保护为主型生态保护地的保护地区域。生态保护红线与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关系我国的自然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同时也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造成了生态系统完整性的人为割裂、区域重叠、机构重置、职能交叉、权责不清、保护成效低下等问题。同时,也由于对于保护的理解存在偏差,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性相对较低,造成了生态保护地内部生态功能退化、经济发展迟缓等问题。在此情况下,依据我国国情提出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和“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有助于形成由国家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系统管理的综合自然保护地体系[5]。自然保护地体系是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基础。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工作应当立足于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地建设现状,依据《指南》中对于生态保护红线的定义及管理要求,将严格保护型、保护为主型两类保护地全域以及保护开发并重型保护地中的核心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范畴内,以实现《指南》中对红线区域“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以确保其“生态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面积不减少”的管理要求。生态红线划定不仅是一个区域“边界”概念,还应包括区域内居民生产生活的类型与强度的“边界”。“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针对我国自然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系统性、全局性谋划,将有助于对现有的管理区域、类型、对象、级别、权属、部门等进行整合和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的概念、范围确定、保护与发展策略,将为这一体系的建立提供重要的支撑和参考。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应符合“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要求。对于保护核心区域,应当严格控制区域内部人类活动强度,若区域内还有居民,应将其迁出,除必要的保护行为外,避免在区域内进行人为干预。对于缓冲区域,同样需要将其中居民迁出,并对其中人类活动进行控制,除对其进行必要的保护行为外,可以根据区域性质及需要,在其中进行适当的科学研究和实验活动,但应尽量避免游客及其他类型的人类活动。对于生态保护红线中除保护核心区和缓冲区的其他区域,可以保留区域内居民,同时在确保区域生态系统不退化,生物多样性不减少,面积不缩减,以及其中景观、物种等保护对象得到妥善保护的前提下,人们可以进行适当的生计活动及生态旅游活动,使得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得到协同提升,但应注意避免在区域内开展不符合其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作者:秋缬滢)

第五篇:生态旅游资源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资源持续发展

摘要:生态旅游的第一要素是“亲近自然、了解自然和欣赏自然”,需要强调的是,生态旅游并不完全拘泥于何种程度“自然”,而是更注重于再“自然区域”内我们在干什么。因此,真正的生态旅游产品首先必须满足游客“亲近自然”的要求,为游客提供“亲近自然”的机会。此外,生态旅游景区需要为游客准备动态或静态、口述或文字的解说,使游客获得有关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地质、历史、地理演变、乡土文化、民族风情等方面的知识,否则,游客很难达到认识自然的全貌从而欣赏自然的目的。这样看来,在自然区域开展的旅游不一定是生态旅游。而到自然区域的游客,如果仅满足于到那里休闲、打牌、聊天,而不去亲近自然、了解自然和欣赏自然,那么充其量只能算是普通旅游者,而非生态旅游者。反之,即使到人工修饰比较明显的自然区域,甚至经过人工加工的自然景观或野生动物园,如果给游客提供的旅游产品包括很多自然的、生物的、地里的、当地人文的信息,那么,他们同样可以成为很好的生态旅游产品。

关键词:生态旅游、持续发展、问题、对策、趋势 正文: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

“生态旅游”一词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生态旅游特别顾问,H·Ceballos Lascurain 于1983年首先提出,它的含义不仅是指所有观览自然景物的旅行,而且强调被观览的景物不应受到损失。

生态旅游是以生态为内容的旅游。在生态旅游中,“生态”应是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统称。

在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以特定的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为对象,以观赏、了解和享受大自然及其相关文化特征为旅游目的,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不破坏当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与环境为前提,有益于繁荣地方经济和提升当地社区生活品质的一种旅游活动方式。

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是针对传统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是在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发展起来的。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有本质的区别。生态旅游最终要达到旅游业发展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和谐统一。传统旅游侧重对文化及自然景观资源的获取与满足,旅游开发者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旅游者追求的则是享乐,对于旅游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却退居其次,对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考虑的较少。生态旅游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旅游业所产生的人与自然、获取与保护、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是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旅游要持续发展,必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境意识,否则,太多的游客会对目的地的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破坏了生态旅游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旅游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为此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确保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旅游面临的问题

1.旅游资源盲目开发

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2.旅游环境存在的问题

2.1“无烟工业”的误导,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不像其他产业那样对环境造成污染”,但认真地对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的环境效应加以考察不难发现,旅游作为一种产业,也会产生各种废物。旅游业不仅排放传统工业废物,而且生产的“旅游公害”对一个旅游区来说是致命的威胁。比如峨眉山,每到旅游旺季,游人大量涌入,信手丢弃的垃圾给当地的环境带来很大危害。

2.2“低投入、高产出”的误导。认为“旅游业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高产出的产业。”他们忽视了环境资源的消耗,低估了旅游成本水平,虚增了环境新创造价值部分。

2.3“旅游资源是可再生资源”的误导。认为旅游消耗只是精神消费,不对其构成威胁。而事实上旅游活动也消耗甚至破坏或毁灭旅游和环境资源。泰山后山的赤磷鱼一直是泰山的特产,但是由于近年来游人的不断涌入,对赤磷鱼的环境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现在赤磷鱼已经鲜见。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一度使人浮想联翩,但今不如昔,文中描写的虎山水库,现在已雄姿不在,雨季瀑布业已不存,而且水体污染严重。这一方面是周围的旅馆饭店的污水直接排放的结果,另一方面是低素质游人的“杰作”。

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可持续发展原则

目前,一些研究者把生态旅游当作是指导旅游业发展的一种原则、模式、规划方法、管理方法,将其看成是适合所有旅游形式、所有地区、所有旅游相关建设和管理的一种普遍原则,于是便有了各种冠之以“乡村生态旅游”、“城市生态旅游”的项目和规划。实际上,生态旅游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一种典型形式,但不是惟一形式,更不是可持续发展原则本身。所有的旅游活动,尤其是占主流的大众旅游,都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将对环境和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而将生态旅游混同于可持续发展原则,将导致对生态旅游的泛化理解,造成认识和管理上的混乱。

2.不可忽略其他旅游形式

这种错误理解实际上是基于第一种观点而产生的,认为只有生态旅游是好的,是道德的,是可持续的,而其他旅游形式,特别是大众旅游必然是不可持续的。很多研究者还详细列出了大众旅游与生态旅游之间的种种差异,来说明“好”与“坏”的不同。由于生态旅游这种道德上的天然优越性,使得许多地方和企业对它趋之若骛,想尽一切办法贴上这个道德的标签。实际上,尽管生态旅游是在人们对传统旅游进行反思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反思的结果不是用生态旅游替代、消除大众旅游,而是要起到借鉴、示范的作用。生态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之间的最终区别不是好与坏、可持续与不可持续的差别,而是产品类型和形式的不同。

3.发展大众旅游的观念和方法

实践中,很多人认为,搞生态旅游就要大搞设施建设、铺大摊子、上大项目,这种沿用发展大众旅游的方法来发展生态旅游的做法,曲解了生态旅游的本质和特点。实际上,在设施方面,真正的生态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希望体会到与自然和原生文化的互动,为此愿意承受一定程度的艰辛,所以生态旅游不需要大规模的设施建设,不需要建造豪华的宾馆,不需要一应俱全的娱乐设施,甚至不一定需要斥巨资建造高级公路。同时,他们对环境保护措施、环境教育手段、环境监测技术等方面又极为重视。因此,发展生态旅游,需要在设施建设、服务提供、管理方式等方面有所创新。

4.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的现实,拓宽理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学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及保护工作服务,从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学问题。可见,旅游地学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已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无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态旅游热点。生态旅游和地质旅游的对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险游,沙漠景观探险旅游,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及广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险游和全国性的漂流旅游热等等。

5.当成一种营销策略

在现实中,生态旅游经常被当成营销手段、策略、技巧乃至市场标签。一些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把生态旅游看成是一种时尚、潮流而趋之若骛,更多地注重了生态旅游的“牌子”,而并没有认真地在管理制度上下功夫。这种重形式、轻实质,重标签、轻规范的做法,对生态旅游发展的危害极大。

五.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趋势

1.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生态环境的保护,谈不上生态旅游的兴起。反之,没有旅游的开发,也不可能有生态旅游的存在。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利用好生态环境;只有利用好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旅游的兴起,有力地推动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开通了旅游业的绿色通道,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2.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生态旅游,要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把生态效益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促进资源向资本的转变。旅游,既是人们的生活行为,也是人们的消费行为。生态旅游的生态价值往往是通过经济价值体现出来的,而经济效益的高低往往又是取决于生态效益的好坏。所以,生态旅游具有自然和经济两重属性。没有好的生态效益,不可能带来好的经济效益。反之,只有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好的经济条件。

3.生态旅游主要是在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层次上,通过培养和教育旅游者“负责任的旅游”,旅游开发商“负责任的开发”促进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发展循环生态经济是在旅游区的一切相关领域,把旅游者行为从高消耗、高排放转变成低排放、高利用率的绿色行为,它是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体现,是实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和必由之路。可持续发展的不断推广和延伸也帮助生态旅游这种旅游模式得到更大的推广,促进整个区域旅游系统及更广阔的社会系统的良性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环境产业的兴起,人们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致力于不断探索合理利用环境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环保新技术也将被应用到生态旅游的开发和经营过程中去,为生态旅游产品的生产者提供了生产上的可能性,为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6(2)刘紫青.试论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林业经济问题.2002(3)许春晓.旅游学概论[M].湖南大学出版.2007

下载森林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资源研究进展(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森林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资源研究进展(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三章 广东自然旅游资源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 旅游的功能:具有形态美(雄、险、幽、旷、奇),可开展观赏性旅游活动、具有科学文化属性,可开展求知、科学考察旅游、具有一定的空间载体特征,可开展休闲、游乐......

    森林旅游资源保护规划

    森林旅游资源保护规划 森林旅游资源是发展森林旅游的基础,森林旅游资源的保护对于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森林旅游资源保护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环境资源的......

    生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精选5篇)

    生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全市现有对外开放景点40多个,其中省级文保单位15个,3A级景区2个,2A级景区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市域东部拥有太平洋西海岸、亚洲大......

    新乡市生态旅游资源调查

    新乡市生态旅游资源调查 摘 要:生态旅游是最近几年流行起来的旅游形式,对于在全国生态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中小城市来说,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如何抓住自己的优势与特色,进行......

    衡阳市的自然旅游资源现状(精选合集)

    衡阳市的自然旅游资源现状姓名:刘 谦学号:200841100034 班级:08级02班 衡阳市的自然旅游资源状况 我的家乡衡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衡阳地处南岳......

    根际微生态研究进展

    根际微生态研究进展根际是直接受植物根系和分泌物影响的土壤区域,是土壤微生物作用于植物的重要场所。根际包括3部分:根内、根表和外根际[42]。根际土壤微生物对植物的生长和......

    在全省自然保护地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省自然保护地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召开全省自然保护地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林业草原工作会议和全省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21......

    森林旅游资源发展调查汇报

    我国现已建成各级森林公园2277处,2012年全国森林公园旅游人数近3亿人次,创社会综合产值达1400亿元。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森林公园有力促进了我国生态建设和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