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根际微生态研究进展
根际微生态研究进展
根际是直接受植物根系和分泌物影响的土壤区域,是土壤微生物作用于植物的重要场所。根际包括3部分:根内、根表和外根际[42]。根际土壤微生物对植物的生长和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43,44],根际微生物能够活化根际养分并促进植物根系吸收养分,也能提高植物的免疫力以抵抗生物和非生物的胁迫[45];另一方面,植物通过根系分泌物为根际微生物提供养分,根系分泌物中的某些组分还能作为信号分子调控根际微生物的行为[46]。
土壤微生物对许多环境污染物质具有分解作用和解毒效应,而土壤动物通过取食或者化学作用影响着土壤微生物群落,因此如何利用土壤生物群落之间的互作关系或者土壤食物网的整体作用来治理环境污染是未来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一些研究发现,土壤生物能够促进演替的发生,基于这些结果,如何利用土壤生物多样性来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也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13]。
第二篇:环保小行动,际大生态国
国旗下讲话:
环保小行动,国际大生态
各位同学、老师: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环保小行动,国际大生态。同学们,空气清新、优美整洁的绿色环境是我们所向往的;和谐快乐、长远发展的健康生活是我们所期望的。这一切,有赖于我们生态化环境的创设。而我们,就是书写自己美好生活的主人。
关注生态,意味着我们应该尊重生命,尊重地球。不能言语的小草,沉默不言的花朵,也都有自己的尊严,都有成长的权利,我们应该尊重它们的存在和生长,保护它们茁壮成长,为我们的生活增色。地球是人类的母亲,保持它的整洁与富有,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我们没有权利在它的肌肤上任意丢弃垃圾破坏它的容颜,更没有理由去无端消耗浪费它的能源,从而使它变得孱弱无力。
就拿我们美丽的学校来说,校园处处生机勃发,文化氛围彰显浓郁。楼宇前后相连,路面纵横交错,花草四季蓬勃。春夏鲜花吐艳,树木青翠,秋冬棕树松柏绿意盎然,形成“春有花、夏有荫、秋有香、冬有青“的美丽环境。数棋壁画、文化橱窗缤纷呈现,名言警句陪衬墙面。生活在其中,你感受到我们学校温馨的美丽吗?
本学期,我校正在为创建国际生态化学校而积极准备着。环保生态绝非空洞的字眼,它有着最为具体丰富的内涵。在校长室、德育处、大队部的号召下,同学们的环保行动正在进行中。废报回收行动,我们没有停止过。护绿植绿行动,我们没有懈怠过。对于我们每个同学而言,你的环保行动,也都在我们的每个微小行动中影射出来了。做生态环保小卫士,我们人人可为。当你捡起别人掉下的一张纸时,你就已经做成了一件环保的事情;当你记得及时关灯;不浪费用电时,你就在悄悄地成就了一次环保行动;当你用好水龙头能及时关掉,而不让水白白流掉,你就给大家当了一次环保的表率;当下课活动时,你能做到有秩序有克制,而不是高声喧哗,你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一名生态环保小使者……诸如此类的太多太多小事,都是我们在为创建国际生态化学校而出力准备,都是在为我们生态化的美好理想而做的努力。
同学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美化绿色校园,让我们早日成为光荣的生态小卫士吧!
第三篇:矿山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
矿山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通过对矿山开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和进行生态修复的限制进行总结,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对矿山进行生态修复的措施。
关键词:矿山 生态 修复 限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与日俱增,其价格也在不断的攀升。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减少,迫使世界各国都把资源问题放在首位。但是,由于现在大多数的国家和资源型企业一味的追求产量,而忽视了由于过度的开采或不加保护的开采而带来的环境问题,以至于矿区生态环境已经到了一个非常恶劣的地步,不但影响了居住在矿区附近的居民的健康,而且也不利于企业对资源的再次利用。因此,对矿区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已经迫在眉睫。
1矿山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矿山活动,尤其是露天开采,严重破坏了山坡土体结构,加上大型采矿设备的重压导致地面塌陷,土壤裂隙产生。而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也随着裂隙、地表径流流入采空区或洼地,造成许多地方土壤养分短缺,土壤承载力下降,造成土地贫瘠、植被破坏,最终导致矿区大面积人工裸地的形成,使水土更易移动,水土流失加剧。矿山固体废渣经雨水冲刷、淋溶,极易将其中的有毒有害成分渗入土壤中,造成土壤的酸碱污染(主要是强酸性污染)、有机毒物污染与重金属污染。而且由于地下采空,影响了山体、斜坡的稳定性,从而导致地面塌陷、开裂、崩塌和滑坡频繁发生,泥石流发生的概率增大。
1.2对水资源的影响
矿区塌陷、裂缝与矿井疏干排水,使矿山开采地段的储水构造发生变化,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井泉干涸,形成大面积的疏干漏斗;地表径流的变更,使水源枯竭,水利设施丧失原有功能,直接影响农作物耕种。同时,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矿坑水、废石淋滤水等,一般较少达到工业废水排放标准,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繁衍与人畜生活饮用。
1.3对大气的影响
矿山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和有毒有害气体,特别是在露天煤矿中产生的粉尘、煤矸石的氧化和自燃中放出的大量有毒气体会在干燥气候与大风作用下产生矿尘暴,不仅污染矿区大气,破坏作业环境,损害工人身体健康,而且由于风的流动,也是矿区周围和全球大气的污染源之一。
1.4生物多样性损失。
植被清除、土壤退化与污染、水土流失、水资源的缺失与污染,对矿区生物多样性的维持都是致命打击,严重威胁了动植物生存,从而对生物多样性造成损害。矿山生态修复的限制矿山生态修复制约因素很多,如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水文条件、土壤物理化学生物特征、表土条件、潜在污染等。其中露天采场、废石场、尾矿库生态修复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地形地貌、潜在污染物等;塌陷地生态修复的制约因素主要是塌陷地的范围和程度;受污染的地表水治理相对简单,现行的污水处理方法即可解决,但地下水的制约条件较多,情况也比较复杂;受污染土地生态修复更为复杂,矿山污染土地主要受重金属污染,而重金属的修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一般生态修复率不会很高。所以对矿山进行生态修复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是结合当地水文、地理、气候条件来进行的一项复杂工程。3矿山生态修复措施
3.1边坡的治理措施
边坡治理主要工作就是要稳定边坡。该过程的任务是清除危石、降坡削坡,将未形成台阶的悬崖尽量构成水平台阶,把边坡的坡度降到安全角度以下,以消除崩塌隐患。之后就要对
已经处理的边坡进行复绿,使其进一步保持稳定。
3.2尾矿的治理措施
对占用大量土地的尾矿进行二次开发,加大尾矿的综合利用率;开发用量大、投资少、有销路的尾矿以实现规模经营和多品种开发的资源化、商品化使其变废为宝,真正成为经济商品中的一部分。还要对尾矿坝中的废水进行处理以达到国家标准,实现浮选废水适度净化后全部回用和零排放。对于未处理的采空区、废旧巷道和硐室的矿山,利用井下采空区排放尾矿是一种处置尾矿行之有效的办法。
3.3土壤基层改良
矿山开采造成生态破坏的关键是土地退化,也就是土壤因子的改变,即废弃地土壤理化性质变坏、养分丢失及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增加。因此,土壤改良是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1)异地取土措施:在不破坏异地土壤的前提下,取适量土壤,移至矿山受损严重的部位,在土壤上种植植物,通过植物的吸收、挥发、根滤、降解、稳定等作用对受损土壤进行修复。(2)废弃地改造措施进行表土改造之前,设法灌注泥浆,使其包裹废渣,然后再铺一层粘土压实,造成一个人工隔水层,减少地面水下渗,防止废渣中剧毒元素的释放。(3)土壤增肥改良措施:添加有效物质,使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得到改良,从而缩短植被演替过程,加快矿山废弃地的生态重建。
3.4矿山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
重金属耐性植物不仅能耐重金属毒性,还可以适应废弃地的极端贫瘠、土壤结构不良等恶劣环境,部分耐性植物还能富集高浓度的重金属,因而被广泛地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地的修复。考虑到引种可能会带来的生态问题,且乡土植物对当地气候条件的适应性,立足本地筛选重金属耐性植物十分必要。
3.5矿山水资源的修复
矿山开采中对水的损害分别表现在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可以通过构筑人工湿地,通过耐受植物、微生物的作用对污染物进行去除。还有一方面就是由于过度采水造成的地表水缺乏、地下水水位下降,这就需要通过适当引水,缓解水缺乏压力,构建蓄水系统逐步解决这一问题。
3.6微生物修复措施
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只是土壤、植被的恢复是不够的,还需要恢复废弃地的微生物群落。完善生态系统的功能,才能使恢复后的废弃地生态系统得以自然维持。微生物群落的恢复不仅要恢复该地区原有的群落,还要接种其他微生物,以除去或减少污染物。微生物的接种可考虑以下两种:一是抗污染的菌种,这些细菌有的能把污染物质作为自己的营养物质,把污染物质分解成无污染物质,或者是把高毒物质转化为低毒物质;二是利于植物吸收营养物质的微生物,有些微生物不但能在高污染条件下生存,而且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比如说固氮、固磷,改善微环境。我国目前矿山的生态环境破坏比较复杂,要从根本上遏制矿山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就需要根据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情况,建立各方面参加的多渠道投入机制,才能推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开展,防止增加新的污染和破坏,逐步恢复矿山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
参考文献
[1]刘男男,周欣荣.浅谈矿山开采的生态环境效应与其生态恢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0:5.[2]郑怡斌,周连碧,林海.矿山生态修复及考核指标[J].金属矿山,2008,8:109~1 1 2.[3]李莲华,高海英.矿山开采的环境问题及生态恢复研究[J].现代矿业,2009,2:28~30.姓名:郭滨德 学号:200908110205 专业:生命科学学院09级生物技术(本)2班
第四篇:黄土高原小流域生态恢复的研究进展
黄土高原小流域生态恢复的研究进展
摘要:从区域来看,西部地区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其面积之大、范围之广、强度之剧烈,居全国首位。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中,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技术措施即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和水土保持耕作措施三种措施综合使用是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措施和有效途径。本文通过查阅某些专业文献并结合所学专业知识,综述了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各种技术措施及其研究进展。
关键词:水土流失 生态恢复 黄土高原 小流域 综合治理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因及现状概述 1.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因
黄土高原自然条件差,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地形破碎,沟壑密度大,水、旱灾害频繁(水灾害主要指7月~9月历时短、雨强大的暴雨造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和土地资源的破坏,旱灾害主要指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和产量的春旱),农业基础薄弱,水土流失严重。从自然条件分析,资源环境具有明显的地域不均衡特征。
1.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状
黄土高原以其深厚的黄土、完整的黄土一古土壤剖面和严重的水土流失而成为全球关注的研究地区。黄土高原地区面积约62万km2,其中典型黄土区42万km,严重水土流失区28万km,占区域面积的45%,平均侵蚀模数3720t/(km·a)。河流泥沙含量高达37.6甲扩,是长江的14倍,美国密西西比河的38倍,埃及尼罗河的49倍。最大侵蚀模数超过20000 t/(km2·a)。
222
2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理论与实践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朱显漠院士积几十年的科学研究,提出了黄土高原国土整治的“28字”方略,即:全部降水就地人渗拦蓄,米粮下川上源(包括梯田、坝地),林果下沟上岔,草灌上坡下圾。这“28字”方略被实践证明完全正确,且在指导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科学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成功之路。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总结了长期以来治理水土流失的经验和教训,按照水土流失的特点和规律,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采取工程措施、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优化农、林、牧结构,植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 形成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防治体系。
在黄土高原地区实施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区域经济,改变生活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措施和有效途径。近年来,以小流域为试验研究基地,采用定位观测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并结合人工模拟降雨等室内实验,从小流域地貌演化过程和降水特性、降水击溅侵蚀、土壤抗蚀特性、表土结皮形成过程及其对径流侵蚀产沙的影响、降水入渗规律和产沙的垂直分带规律等关系出发,研究各项水土保持技术措施及其配置(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及农业耕作措施),典型模式的各项效益,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奠定了理论基础,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2.1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历史成效
50多年来,中国政府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黄河的水患问题,投人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开展黄上高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从1986年起,国家科技部连续20
年将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与区域开发纳人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国科学院与水利部等有关部委、省(区)一起在5个省区建立了11个小流域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区。建立了不同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农业发展模式。经过近20年的科技攻关,使试验示范及相应推广区域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初步建立了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生产力得到显著提高,经济林果也得到长足发展生态恢复定义: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通过科技攻关的实施,同时发展和完善了黄土高原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科学与技术。如水土保持增产技术,径流汇集与雨水高效利用技术,土地利用规划技术以及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等。这些成果的示范推广,获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效益。实践证明,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是解决黄土高原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实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治理水土流失最有效的办法和关键性措施。2.2黄土高原现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技术
在黄土高原,人们很难改变导致水土流失的自然条件,因此,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关键在于人类自身的行为和调控。更确切地说,立足小流域,通过改变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开发方式,改善自然条件,避开导致水土流失的不利因素,引导人类活动与自然协调、与水土保持相一致的方向发展。具体措施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2.1坡面水土保持技术措施及配置 2.2.1.1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在小流域坡耕地应根据立地条件选择相应工程措施,对于土质较好、交通便利的小坡度坡面,可通过坡改梯工程,根据不同设计标准建立水平梯田、简易梯田,用作农业用地,在拦蓄径流、防治水土流失的同时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坡度较大坡面采用水平沟、水平阶、鱼鳞坑等工程措施,并呈“品”字形配置,改变流域坡面小地形,从而达到水土保持的目的。2.2.1.2水土保持生物措施(林草措施)。
黄土高原坡面水土保持生物措施主要指实行封山育林、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荒山造林等林业生态工程,措施的采取上要遵从“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西部黄土高原地区年降雨量十分有限,而草本植物相对于乔木对环境的要求更低些,所以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治理坡面水土流失中还草比还林更具优势。树种和草种选择上主要选取紫穗槐、侧柏、紫花苜蓿的水土保持先锋树(草)种;配置模式上应注意乔灌草相结合,逐步培育乔灌草的多次覆盖系统,提高坡面植被覆盖;同时,在自然条件较好地区,可以营造兼水保和经济效益于一体的水保经济林。
2.2.1.3水土保持耕作措施
所谓耕作措施是专指坡耕地通过改变耕作方法实行防治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水土保持耕作措施通过改变微地形蓄水保土、增加地面粗糙度和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三个作用从而发挥水保效益。黄土高原可以通过垄作、水平耕作、免耕措施降低泥沙含量,减少水土和养分流失。
在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上,要全面制止水土流失就必须在不同的地貌部
位,根据不同的土地类型,采用不同的措施,因为各措施之间有分工和合作的关系,坡耕地最有效的是工程措施,但不是所有的坡耕地都要改成梯田,有时只要通过耕作措施就能防治水土流失。同时,上述三种措施又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在具体的措施配置时,才注重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及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的相互结合,即农、林、牧结合,乔、灌、草结合,最大程度上发挥措施的各项水土保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2.2.2坡面水土保持技术措施及配置
2.2.2.1黄土高原小流域沟道应根据沟道水文、地质等条件,布设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
在支沟沟头根据地形修建沟头防护工程,如修筑引水的防水沟埂(林),地埂林具有明显的固持地埂、减少冲刷、防风护田、改善小气候的作用,可有效防止沟头延伸, 沟岸扩张,即防止流水引起的溯源侵蚀,宜采用“品”字形配置。此外还有显著的生产效益,平均总收入比单纯农业的对照区高50%以上。沟坡失稳引起的滑坡、崩塌等重力侵蚀是沟坡的重要产沙方式,控制沟坡侵蚀是减少入沟泥沙的关键。沟坡的水土流失防治工程应以林草措施为主,林草措施与小型工程措施结合,如利用径流造林、鱼鳞坑等措施营造水土保持林或种植牧草,提高植被覆盖,同时在沟坡小支沟可通过修建谷坊群来拦蓄径流。
沟底是各支流的主要产沙部位,沟底的治理可以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及其二者的结合得以实现,生物措施方面体现为沟底林建设,就小流域而言,沟底土壤含水量相对较高,宜、易于乔木的生长。工程措施指修建拦泥拦沙工程,在流域各大支流和支沟内,修建大、中、小型拦沙拦泥工程(如淤地坝、拦沙坝、拦泥坝等)或拦沙拦泥效益显著的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小支沟修建沟谷拦挡工程
(如小塘坝、谷坊、挡土墙等)减少泥沙入沟的作用,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各项工程的设计标准参照国标、行标执行)。2.2.2.2小流域综合整治和立体农业措施
为有效防治和减轻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危害,需对农业结构和种植结构进行调整,特别突出农业在小流域、耕作区内部的合理布局和结构优化。具体措施有:一是山区中高山以水土保持牧业措施为主,中低上以水土保持林业措施为主,丘陵、低山以梯田建设,农业耕作措施及配套绿篱植物种植为主,沟谷和平原以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为主,形成立体农业结构。二是突出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农业结构的调整,以小流域规划和综合治理为基础,因地制宜,立足于小流域内部的优化组合,避免水土流失。三是在适宜地段种植有经济效益的绿篱,拦蓄上坡水土。四是结合当前退耕还草的需要,重点对退耕还林还草区的农村发展和生态建设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突出速生水保林的营造技术、草地建植与草饲动物的开发技术与开发模式、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的构建与经营管理。3总结
综上所述,黄土高原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技术措施和配置是多方面的,应根据具体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水土流失现状,因地制宜的选择具体措施及配置形式。党维勤从循环经济出发,就黄土高原小流域可持续综合治理探讨研究指出可以八种技术措施配置模式来治理小流域,即:以淤地坝坝系为主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以山坡地梯田工程为主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以经济林为主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以经济林为主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以水地建设为主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以生态旅游为主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以封禁治理舍饲养畜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以高效设施型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总之,水土流失引起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影响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必须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措施及其合理配置来抑制水土流失,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这对于改善人民生活,提高土地质量,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西北黄土高原应通过严格水土保持政策,强化政府行为和提高全民水土保持意识,多渠道、多途径筹集资金,发展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最大限度挖掘区域优势资源,促使当地小流域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福红, 黄明斌, 党廷辉,等.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生态水文效应[J].水土保持研究, 2003, 10(2):33-37.[2]刘国彬, 杨勤科, 郑粉莉.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与生态建设[C].“全国水土流失与江河泥沙灾害及其防治对策”学术研讨会会议文摘.2003:11-15.[3]王军强, 陈存根, 李同升.陕西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效益评价与模式选择[J].水土保持通报, 2003, 23(6):61-64.[4]刘彩霞.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模式与技术——以黄土高原为例[J].甘肃农业, 2013(17):52-54.[5]郝明德.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以长武王东沟小流域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 1996(1):68-72.[6]董锁成, 王海英, 张小军,等.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开发模式研究——以甘肃省定西地区九华沟流域为例[C].中国水土保持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2005:207-216.[7]郝明德.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新进展──以长武试验区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 1996(4).[8]张彩霞, 谢高地, 杨勤科,等.黄土丘陵区土壤保持服务价值动态变化及评价——以纸坊沟流域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 2008(6):1035-1043.[9]魏敏.黄土高原小流域生态恢复治理的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以高泉小流域为例[D].甘肃农业大学, 2009.[10]张有实.关于我国的水土保持问题——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C].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农·林·水).2003.[11]韩书成, 谢永生, 濮励杰.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土地利用特征变化分析——以长武王东沟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 20(4):73-77.
第五篇:生态需水研究进展及估算方法探索论文
1国内生态需水研究进展
国内生态需水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归结起来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1)20世纪70年代末为初步认识阶段。先是探讨河流最小流量问题,主要集中在河流最小流量确定方法的研究方面。以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的《环境用水初步探讨》为代表。(2)20世纪80年代为探索阶段。针对水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国家环境保护委员会在《关于防治水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中指出:在水资源规划中要保证为改善水质所需的环境用水,主要集中在宏观战略方面的研究,对如何具体实施和管理仍处于探索阶段。4(3)20世纪90年代后期~21世纪初期为蓬勃发展阶段。在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西北地区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和1999年中国工程院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等的推动下,真正揭开了我国生态用水研究的序幕,有关生态需水研究的迅速开展起来,研究对象也从河流生态系统逐渐拓展到植被、湖泊、湿地、城市等各种生态系统。如倪晋仁[13]针对黄河河流系统的主要功能目标,利用1950年以来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黄河下游河流各类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赵文智[14]在评述干旱区生态水文过程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需水量的概念及相关确定方法,并从恢复生态学和生态水文学的角度,确定干旱区适宜人工植被的种类组成和格局;崔保山[15]从生态水文学原理出发,对湖泊最小生态需水量的概念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计算最小生态需水量的3种方法(1.曲线相关法;2.功能法;3.最低生态水位法);李九一[16]提出了沼泽湿地生态储水量的概念与内涵,界定了其与生态需水量的区别与联系,探讨了两者的计算依据与方法,并以扎龙湿地为实例进行了计算;杨志峰[17]从降水量概念和水资源量概念两个角度界定了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概念与内涵,分析其类型和属性特征,建立了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方法体系。(4)21世纪初期以来的实证研究阶段。主要从水循环角度研究具体河流的河道生态需水,如渭河、黄河、海滦河、塔里木河等,研究重点也转向河道生态需水在实践中如何配置的问题,另有学者从水量和水质相结合的角度重新认识生态需水[18]。综上分析,我国生态需水研究是在巨大的人口压力导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背景下提出的,多从河流地貌学、水文和水资源角度研究,主要集中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其内涵和外延均较国外大,涵盖面较广。
2生态需水的分类及估算方法
生态需水估算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涵盖两个方面:一是河流生态需水即河道内生态需水;二是陆地生态需水即河道外生态需水。生态需水估算应根据各种生态类型的需水特点,考虑不同保证率下的生态需水状况。
2.1河流生态需水
已有的常见各类方法的代表模型、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见表1。以上各大类中都包含许多具体方法,而每种具体方法又有其不同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在实际应用中,关键是能够根据已有资料和研究目的,从这些方法中选取一种或几种适合自身研究的简单易行且满足河流生态系统保护要求的方法。
2.2陆地生态需水
陆地生态需水即河道外生态需水,主要是植被生态需水。对于干旱与半干旱地区而言,植被生态需水量是保证植物正常、健康生长,同时能够抑制土地沙化、碱化,乃至荒漠化发展所需的最小水资源量。其主要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见表2。
3存在问题及展望
国内学者虽对生态需水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至今为止在诸如生态需水概念、术语使用等方面还未达成共识,产生如下分歧:
1)同一术语认识不同。如中国人大王西琴[18]教授认为河流生态环境需水是指为维护地表水体特定的生态环境功能,天然水体必须储存和消耗的最小水量,其水量应从水质和水量两个方面考虑;西北大学宋进喜[20]教授认为河流生态环境需水是由生物自身生存所需水量和生物体赖以生存的环境需水量两部分组成的,其实质是指为了维持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栖息环境的动态稳定,在天然生态系统保护和生态建设中所需要的水资源总量。
2)不同术语混用或相互替代。如有定义生态需水[21-24],有定义生态用水[25-27],有定义生态耗水[23],有定义环境需(用)水[28],有定义生态环境需水[29-33],有定义生态基流[34],也有将生态需水与环境需水进行了区分[22,24,33]。而大多数学者并没有加以区分,而视上述概念为等同。
3)定量研究方面突破甚少。据统计全球约有207种计算生态需水的定量方法,可分为水文学方法、水力学方法、生物栖息地法、整体法及综合法及其它方法。从检索国内主要期刊文献来看,虽然研究对象从河流生态系统已逐渐拓展到植被、湖泊、湿地、城市等各种生态系统,但在计算各自生态需水量时,并没有因为研究对象的变化而选取相关的特色指标,直接套用公式居多,致使计算结果的准确度降低,很难有实质性的指导意义。
4)计算方法缺少对比研究,实际应用困难。国内生态需水研究缺少大量的现场观测数据,各种算法之间对比研究很少,因此很难确定哪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更加准确。此外,由于各个学者学术背景的差异,导致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的差异,进而选用不同的方法去计算生态需水量,结论众多,也无从判断研究成果的实际价值。生态需水研究是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基础性工作。然而,由于我国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尽管成果较多,但众家纷纭,实践应用中不易取舍。因此有必要根据研究目的和需要从众多方法中选取一种或几种适合自身研究的简单易行且满足河流生态系统保护要求的方法。
除此之外,今后还需要将更多的关注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前国内关于河流生态需水研究的最大障碍就是缺乏长时间系列的河道实测生态资料(如水生生物生活习性数据),因此,今后要加强河道生态资料的监测和收集,建立以生态学信息为基础的物理实验模型,为今后定量研究河道生态流量提供有力支撑。
2)尽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国际上有可比性又能够相互区别的生态需水的一套概念体系,在研究时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恰当的术语。
3)继续加强生态需水基础理论研究,诸如明确生态需水目标、建立生态需水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不同类型生态需水形成机理及时空分布规律等,为准确计算生态需水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4)生态需水研究涉及生态学、水文学、环境学、气候学等多学科领域,所以要加强相关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丰富和发展生态需水的理论与实践。
5)生态需水研究并不是生态脆弱地区的“专利”,其他地区也可进行适当的生态需水估算,以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6)在水资源短缺条件下,生态需水经常为经济需水所挤占,因此在可持续的水资源系统中如何实现生态需水与经济需水的协调,即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模式,也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