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教案

时间:2019-05-14 08:00: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金色的鱼钩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金色的鱼钩教案》。

第一篇:金色的鱼钩教案

《金色的鱼钩》教案

课文说明:

这篇课文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为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自己却牺牲在草地上的感人事迹。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红军长征途中,一位老炊事班长为了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动人事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够比较准确的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能够比较准确的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文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 请你读课文后想一想,这个鱼钩是金色的吗?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为什么说它是“金色的”?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

1.默读,边读边思考: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从课文中摘录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

板书:老班长

2.这几次描写老班长的外貌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

讨论明确:

第一次: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明确: 这时的炊事班长饱经风霜,然而可敬可亲。

第二次:他那十分严峻的布满红丝的眼睛

明确: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睡眠不足,老班长的眼里布满了红丝,但丝毫不影响他照顾小红军,表现了他对工作的高度负责。

板书 : 照顾、三病号

1、眉头拧成了疙瘩

2、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明确:

1、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肯喝鱼汤,生怕他们饿坏了身子,他又心疼,又着急,责怪自己没能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任务,因此眉毛拧成了疙瘩。

2、战士们喝下了鱼汤,他的眉头舒展开,充分表现了他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品质。

第四次: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明确:老班长历尽艰辛,任劳任怨,像保姆一样照顾小孩一样,照顾三个年轻的病号。他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可是自己已经衰弱到不能支撑的地步。是高度的革命责任感,让他把生的希望让给了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理解:“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明确:这个鱼钩是老班长的遗物,有很大的纪念意义。老班长生前用这个鱼钩给三个小战士钓鱼补养身体,使他们能顺利地走出草地,这个鱼钩挽救的是三个年轻战士的生命。

从这个长满红绣的鱼钩上,我们可以看出老班长无限忠于党,忠于人民,一心为同志,有着舍己救为人的高尚品质,这崇高的品质永放异彩,光芒万丈。

板书:怀念

过渡:从老班长的外貌变化,我们看出他是一个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优秀共产党员。你还能从什么地方看出这种品质。

要求:预习上面的问题,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篇:《金色的鱼钩》教案

《金色的鱼钩》教案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2.学情分析

1、为了进一步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教师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读书,边读边思考,有意识地进行快速阅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2、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致入微的描写,学习时教师通过以读代问、以读代讲、以读代答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想读、会读,读懂课文,读出感情,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使学生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教育,从而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这句话的含义。

3.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作者语言朴实,像讲 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娓娓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长征途中发生的感人故事。

2.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熏陶。

3.体会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5.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课文故事。.评价任务

任务一:通过以读代问、以读代讲、以读代答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想读、会读,读懂课文,读出感情。

任务二:通过重点语句理解红军战士忠于革命的精神,感悟红军战士在艰苦的长征进程中舍已为人的高尚品德。

任务三: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致入微的描写,学习时教师通过以读代问、以读代讲、以读代答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想读、会读,读懂课文,读出感情,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使学生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教育,从而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自读自悟

理清线索

活动一

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完成目标一)

活动一

熟读课文,讨论总结(完成目标一)

速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的时候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的变化,可以把感受最深的地方画下来,多读几遍。(评价任务一)

活动二

(一)小组内汇报自己的初读结果。

(二)出示课件:汇报小组意见(完成目标一)

活动二

(一)小组内汇报自己的初读结果。

(二)汇报小组意见(完成目标一)

小组内交流使自己感动的句子、段落,说说理由。(评价任务一)

环节二

精读品析

体会情感

活动一

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个别读、分组读、齐读,联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完成目标二)

活动一

自由朗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完成目标二)

读准字音,不读错字,不添字、减字。(评价任务二)

活动二

学生自己多读课文,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含义。(完成目标二)

活动二

多读课文,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含义(完成目标二)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大部分都要学生自己理解,教师起个引导作用。(评价任务二)

环节三

研读片段,谈感受,练朗读

活动一

指导研读“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完成目标三、四)

活动一

感情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完成目标三、四)

抓住“皱紧眉头”、“硬咽”等词和“我”当时的心情,体会老班长的品质。(评价任务三)

活动二

指导研读“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完成目标三、四)

活动二

自由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片段令人感动?(完成目标三、四)

(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地摸”等重点词朗读。(完成目标三、四)

活动三

指导研读“耐心劝导小梁”片断。(完成目标三、四)

活动三

说出内心感受,为什么让你感动?(完成目标三、四)

重点读出老班长语重心长的语气。(完成目标三、四)

活动四

指导研读“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完成目标三、四)

活动四

学生自由朗读这一片段内容,想象小梁和老班长的心理活动(完成目标三、四)

强烈的对比,鲜明的映衬,把他为谁忧愁、为谁欣喜、为啥痛苦、为啥欢乐表现得一清二楚(完成目标三、四)

活动五

指导研读“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完成目标三、四)

活动五

1.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的感受。

2.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完成目标三、四)

注意读出老班长身体已经极度虚弱,又对战士们充满牵挂和关爱。战士们心急如焚,无尽的担心和难过,最后悲痛欲绝、催人泪下的呼喊。(完成目标三、四)

环节四

品味“金色”,升华情感

活动一

为什么说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完成目标五)

活动一

读“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说体会(完成目标五)

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情感。(完成目标五)

活动二

出示红军胜利走出草地的课件(完成目标五)

活动二

深情朗读中心句(完成目标五)

体会中心(完成目标五)

第三篇:金色的鱼钩教案

最佳答案 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收集有关长征的图片、文字或视频资料,通过课前阅读,熟悉课文。2.课文重点语段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情境渲染

1.背诵毛泽东《长征》诗。

2.同学们,了解长征吗?谁能说一说自己知道的长征故事。

3.是的,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同学们可知道,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吧。——板书:金色的鱼钩

二、整体感知,领悟情感

1.看着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自由提问)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的时候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的变化,可以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3.鼓励朗读,并请学生再次快速默读全文,想想课文主要讲谁,讲了一件什么事。(1935年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三个红军伤员,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自己却牺牲了。)

三、入情入境,重点赏析

可以根据课文学习过程的需要,拟定两条学习主线。

(一)以老班长为主线

1.默读,边读边思考: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从课文中摘录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板书:老班长)

2.这几次描写老班长的外貌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

(1)“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师:三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可以看出老班长在长征途中饱经风霜,长征的艰苦。)

(2)“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

(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因为找到了一个能让战士们吃上好一点的东西的办法,而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可以看出他是多么尽职尽责。)

(3)“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

(这里没有直接的外貌描写,但是我们可以从句子中进行拓展训练:想象老班长望着远方草地时的眼神,那眼神中一定充满忧虑。)

(4)“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肯喝鱼汤,生怕他们饿坏了身子,他又心疼,又着急,责怪自己没能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任务,因此眉毛拧成了疙瘩。

战士们喝下了鱼汤,他的眉头舒展开,充分表现了他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品质。)

(5)“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老班长历尽艰辛,任劳任怨,照顾三个年轻的病号。他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可是自己已经衰弱到不能支撑的地步,死亡的威胁正步步朝他逼来。)

过渡:从老班长的外貌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优秀共产党员。

(二)找出最让自己感动的片段,以此为主线,品析全文。

1.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

(1)指名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段落令人感动?

(2)抓住“皱紧眉头”“硬咽”等词和“我”当时的心情,体会老班长的品质。

(3)感情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

2.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

(1)自由朗读,感受老班长寻找食物的不易:白天,老班长要带着战士们行军,晚上宿营时有要忙着张罗食物,而草地上都是黑水潭,哪有多少鱼,为了钓鱼,找野菜,老班长的眼睛都瞅坏了。

(2)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的摸”等重点词朗读。

(3)说说此时自己内心的感受。

3.学习“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一片段内容。

(2)观察课文插图,想象小梁和老班长的心理活动。

(3)思考: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4)指导朗读“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到“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4.学习“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

(1)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的感情。

(2)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3)指导分角色朗读。

①老班长“奄奄一息”,身体已经极度虚弱,同时又对战士们充满牵挂和关爱。

②为救老班长时的心急如焚,无尽的担心和难过。

(过渡语:为了伤员,老班长快耗尽了自己全部的生命。如果你是伤员,面对奄奄一息的老班长,会有怎样的感受?)

③老班长牺牲时,战士们悲痛欲绝、催人泪下的呼喊。

(过渡语:“老班长的手垂了下来,他耗尽了生命的全部,眼看着要走出草地,他却不能动了,也不能照顾我们了。此时,你该用怎样的感情呼唤他呢?”)

四、品味金色,升华迁移

过渡语: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他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委托。他永远地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

1.(出示小黑板)“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师:为什么说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答案只可以是: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凝结了老红军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贵品质;长满红锈的铁画鱼钩,体现了红军战士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长满红锈的鱼钩见证了红军战士互相关心、互相扶持、一心北上的艰苦历程,表现了战友之间伟大的爱。……)2.让学生结合整节课的感受,谈自己的体会。

3.建议学生将自己学完课文的感受,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金色的鱼钩》教案

北大附小吕道娜

课文说明:

这篇课文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为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自己却牺牲在草地上的感人事迹。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红军长征途中,一位老炊事班长为了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动人事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够比较准确的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能够比较准确的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深刻理解:“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文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 请你读课文后想一想,这个鱼钩是金色的吗?

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为什么说它是“金色的”?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

1.默读,边读边思考: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从课文中摘录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

板书:老班长

2.这几次描写老班长的外貌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

讨论明确:

第一次: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明确: 这时的炊事班长饱经风霜,然而可敬可亲。

第二次:他那十分严峻的布满红丝的眼睛

明确: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睡眠不足,老班长的眼里布满了红丝,但丝毫不影响他照顾小红军,表现了他对工作的高度负责。

板书 : 照顾、三病号

1/ 眉头拧成了疙瘩

2/ 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明确:

1/ 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肯喝鱼汤,生怕他们饿坏了身子,他又心疼,又着急,责怪自己没能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任务,因此眉毛拧成了疙瘩。

2/ 战士们喝下了鱼汤,他的眉头舒展开,充分表现了他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

有自己的高尚品质。

第四次: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明确:老班长历尽艰辛,任劳任怨,像保姆一样照顾小孩一样,照顾三个年轻的病号。他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可是自己已经衰弱到不能支撑的地步。是高度的革命责任感,让他把生的希望让给了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板书: 救

理解:“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明确:这个鱼钩是老班长的遗物,有很大的纪念意义。老班长生前用这个鱼钩给三个小

战士钓鱼补养身体,使他们能顺利地走出草地,这个鱼钩挽救的是三个年轻战士的生命。从这个长满红绣的鱼钩上,我们可以看出老班长无限忠于党,忠于人民,一心为同 志,有着舍己救为人的高尚品质,这崇高的品质永放异彩,光芒万丈。

板书:怀念

过渡:从老班长的外貌变化,我们看出他是一个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优秀共产党员。你还能从什么地方看出这种品质。

要求:预习上面的问题,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四篇:金色的鱼钩_教案

红色故事阅读

金色的鱼钩-----故事

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因此得了肠胃病。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赶不上队伍了,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让我们走在后面。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因为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三个病号走不快,一天只走二十来里路。一路上,老班长带我们走一阵歇一阵。到了宿营地,他就到处去找野菜,和着青稞面给我们做饭。不到半个月,两袋青稞面吃完了。饥饿威胁着我们。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其实,这些天他比我们瘦得还厉害呢!

一天,他在一个水塘边给我们洗衣裳,忽然看见一条鱼跳出水面。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这天夜里,我们就吃到了新鲜的鱼汤。尽管没加作料,可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端起碗来吃了个精光。

以后,老班长尽可能找有水塘的地方宿营,把我们安顿好,就带着鱼钩出去了。第二天,他总能端着热气腾腾的鲜鱼野菜汤给我们吃。我们虽然还是一天一天衰弱下去,比起光吃草根野菜来毕竟好多啦。可是老班长自己呢,我从来没见他吃过一点儿鱼。

有一次,我禁不住问他:‚老班长,你为什么不吃鱼啊?‛

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走了,就悄悄地跟着他。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老班长猛抬起头,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就支吾着说:‚我,我早就吃过了。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

‚不,我全知道了。‛我打断了他的话。

老班长转身朝两个小同志睡觉的地方看了一眼,一把把我搂到身边,轻声说:‚小声点儿,小梁!咱们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诉别人。‛

‚可是,你也要爱惜自己啊!‛

‚不要紧,我身体还结实!‛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指导员把你们三个人交给我,他临走的时候说:‘他们年轻。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小梁,你看这草地,无边无涯,没个尽头。我估计,还要二十天才能走出去。熬过这二十天不简单啊!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了困难出来啦’?‛

‚可是,你总该跟我们一起吃一点儿呀!‛

‚不行,太少啦。‛他轻轻地摇摇头,‚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

我再也忍不住了,抢着说:‚老班长,以后我帮你一起找,我看得见。‛‚不,咱们不是早就分好工了吗?再说,你的病也不轻,不好好休息会支持不住的。‛

我还坚持我的意见。老班长忽然严厉地说:‚小梁同志,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你的任务是坚持走路,安定两个小同志的情绪,增强他们的信心!‛

望着他那十分严峻的脸,我一句话也说不上来,竟扑倒在他怀里哭了。第二天,老班长端来的鱼汤特别少,每个搪瓷碗里只有小半条猫鱼,上面漂着一丁点儿野菜。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啦!‛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挨了一天又一天,渐渐接近草地的边了,我们的病却越来越重。我还能勉强挺着走路,那两个小同志连直起腰来的力气也没有了。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骨

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我们就这样扶一段,搀一段,终于走到草地边上,远处,重重叠叠的山峰已经看得见了。

这天上午,老班长快活地说:‚同志们,咱们在这儿停一下,好好弄点儿吃的,鼓一鼓劲,一口气走出草地去。‛说罢,他就拿起鱼钩找水塘去了。

我们的精神特别好,四处去找野菜,拾干草,好像过节似的。但是过了好久,还不见老班长回来。我们四面寻找,最后在一个水塘旁边找到了他,他已经昏迷不醒了。

我们都着慌了。过雪山的时候有过不少这样的例子,战士用惊人的毅力支持着自己的生命,但是一倒下去就再也起不来了。要挽救老班长,最好的办法是让他赶快吃些东西。我们立即分了工,我去钓鱼,剩下的一个人照料老班长,一个人生火。

我蹲在水边,心里不停地念叨:‚鱼啊!快些来吧!这是挽救一个革命战士的生命啊!‛可是越性急,鱼越不上钩。等了好久,好容易看到漂在水面的芦秆动了一下,赶紧扯起钓竿,总算钓上来一条两三寸长的小鱼。

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老班长,你吃啊!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我几乎要哭出来了!‚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

老班长用粗糙的手抚摸我的头。突然间,他的手垂了下去。

‚老班长!老班长!‛我们叫起来。但是老班长,他,他的眼睛慢慢地闭上了。

我们扑在老班长身上,抽噎着,很久很久。

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金色的鱼钩》教案

教学目标:

1.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语段,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在这个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1、本文背景

本文的发生地是在松潘草原,是红军长征‚翻雪山,过草地‛中的草原.自川主寺西行出黄胜关上尕尼台,即进入大草原。这里草场广阔、牧草茂盛,畜牧业十分发达,形成了川西北独特的草原游牧风光。这里属安多藏族(牧区藏族)聚居区,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遍布着大大小小庄严神秘的寺院庙宇,有着众多虔诚善良的佛教信徒,充满着浓厚的藏传佛教文化氛围。同时,该旅游区也是红军长征途经之地,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天然基地。松潘草原四周山地海拔4000多公尺,草原平均海拔3400公尺,丘岗相对高度50~60公尺,谷地宽阔。白河、黑河北流入黄河。黑河流域泥炭沼泽连片,中下游沼泽率多达20~30%,沼泽总面积3,000平方公里。草本泥炭沼泽的泥炭层有2、3公尺厚,最厚可达9~10公尺。气候寒冷,常年无夏,无绝对无霜期。丘岗地生长嵩草、驴蹄草等,丘间以苔草为主。在热量条件较好的盆地可栽培耐寒青稞、燕麦,也可培育贝母、大黄等药材。由于人类活动影响,沼泽截止至2013年为止还有退化迹象。

2、学生读课题,说说从课题中你读到了什么

3、速读课文,概括故事内容,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4、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5、拓展练习

做个小讲解员,根据课文内容,为大家介绍金色的鱼钩的故事。

板书设计:

金色的鱼钩

肩负重任

忠于革命

老班长弯钩钓鱼

舍己为人

壮烈牺牲

关于长征的资料

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同年11月和次年4月,在鄂豫皖山地的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分别离开原有根据地开始长征。1935年11月,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六军团也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1936年6月,第二、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同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合,结束了长征。其中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转战十一个省,最远行程约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从1934年10月16日红军在江西渡过于都河,直至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到陕北,历时两年整,行程上万里,其间经过无数次激烈的战斗。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路上行军一共368天,余下来的100天大多都在战斗中渡过。据美国著名记者统计:红军一共爬过了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冰雪覆盖;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0座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此外还打败或躲过追击的中央军。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一支大军及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

这就是中华人民的精神!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

《金色的鱼钩》讲的是长征途中过草地的一段感人的故事。红军进入草地时许多战士得了病,指导员就让老班长一路上照顾三个小战士。为了让战士们能走出草地,老班长为他们钓鱼做汤吃,为了弄鱼饵,他不知翻了多少草皮,晚上,老班长还要一棵一棵地找野菜,给战士们煮着吃。者班长却吃战士们吃剩下的几根草根和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了下去。读到这里,我的喉咙像被鱼刺卡住了似的,难受极了。草根和鱼骨头怎么能吃呀?可是,老班长为了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为了自己的战友身体好,他宁愿吃难以下咽的草根和鱼骨头。多么伟大,多么可敬的老班长呀!他这种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

老班长,课文中说你死了,我却认为你还活着。你的精神,你的形象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而且在当今社会像你一样的人层出不穷。当无情的地震让我们的城市毁于一旦的时候,我们的解放军战士不顾自己的安慰,帮灾民脱险帮助我们修建家园;当突如其来的雪灾袭击我们郁郁葱葱的南国的时候,还是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看,到处都有你,有你老班长的精神,有你一样的行动。再看,我们红领巾也行动起来了!我们开展‚手拉手‛活动,我们为贫困儿童捐书,主动为灾区人民捐款。我们还启动‚帮一点‛的活动,我们相信只有我们都互相帮一点,遇事多为别人想一点,再大困难也会被我们战胜。老班长请你放心我们新一代的少先队员不会忘记革命先烈的嘱托,我们一定会把你们的精神发扬光大。

最让我受感动的地方是:‚走近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一读到这,我就热泪盈眶,老班长是那样坚强。吃草根和鱼骨头是多么困难和痛苦啊,可老班长却从来不吃鱼。老班长多么忠于党的事业,在这样艰难困苦中,时刻想着党交给他的任务,一心一意照顾好三个病号。自己从来不舍得吃一口鱼。

再想想我,一天净吃好东西,比他们吃的要好上100倍,还不满足。为了自己享受,也不管别人如何。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红军们用鲜血换来的,如果没有他们,我能吃好,穿好吗?我与老班长比起来,是多么的渺小啊。

我以后一定要向老班长学习,关心别人,爱护别人,不怕困难挫折,勇敢向

第五篇:金色的鱼钩教案

金色的鱼钩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12个生字和新词,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

2、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

3、过程与方法: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品读重点语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品读重点语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

教学方法

导读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收集有关长征的图片、文字或视频资料,通过课前阅读,熟悉课文。

2、课文重点语段的课件。

教学设计:

一、诗歌导入,情境渲染

1、背诵毛泽东《长征》诗。

2、同学们,了解长征吗?谁能说一说自己知道的长征故事。

3、是的,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同学们可知道,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吧。──板书:金色的鱼钩

二、整体感知,领悟情感

1、看着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自由提问)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的时候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的变化,可以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3、鼓励朗读,并请学生再次快速默读全文,想想课文主要讲谁,讲了一件什么事。(1935年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三个红军伤员,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自己却牺牲了。)

三、入情入境,重点赏析

可以根据课文学习过程的需要,拟定两条学习主线。

(一)以老班长为主线

1、默读,边读边思考: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从课文中摘录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板书:老班长)

2、这几次描写老班长的外貌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

(1)“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师:三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可以看出老班长在长征途中饱经风霜,长征的艰苦。)

(2)“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因为找到了一个能让战士们吃上好一点的东西的办法,而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可以看出他是多么尽职尽责。)

(3)“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这里没有直接的外貌描写,但是我们可以从句子中进行拓展训练:想象老班长望着远方草地时的眼神,那眼神中一定充满忧虑。)

(4)“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肯喝鱼汤,生怕他们饿坏了身子,他又心疼,又着急,责怪自己没能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任务,因此眉毛拧成了疙瘩。战士们喝下了鱼汤,他的眉头舒展开,充分表现了他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品质。)

(5)“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老班长历尽艰辛,任劳任怨,照顾三个年轻的病号。他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可是自己已经衰弱到不能支撑的地步,死亡的威胁正步步朝他逼来。)

过渡:从老班长的外貌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优秀共产党员。

(二)找出最让自己感动的片段,以此为主线,品析全文。

1、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

(1)指名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段落令人感动?

(2)抓住“皱紧眉头”“硬咽”等词和“我”当时的心情,体会老班长的品质。

(3)感情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

2、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

(1)自由朗读,感受老班长寻找食物的不易:白天,老班长要带着战士们行军,晚上宿营时有要忙着张罗食物,而草地上都是黑水潭,哪有多少鱼,为了钓鱼,找野菜,老班长的眼睛都瞅坏了。

(2)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的摸”等重点词朗读。

(3)说说此时自己内心的感受。

3、学习“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一片段内容。

(2)观察课文插图,想象小梁和老班长的心理活动。

(3)思考: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4)指导朗读“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到“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学习“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

(1)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的感情。

(2)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3)指导分角色朗读。

①老班长“奄奄一息”,身体已经极度虚弱,同时又对战士们充满牵挂和关爱。

②为救老班长时的心急如焚,无尽的担心和难过。(过渡语:为了伤员,老班长快耗尽了自己全部的生命。如果你是伤员,面对奄奄一息的老班长,会有怎样的感受?)

③老班长牺牲时,战士们悲痛欲绝、催人泪下的呼喊。(过渡语:“老班长的手垂了下来,他耗尽了生命的全部,眼看着要走出草地,他却不能动了,也不能照顾我们了。此时,你该用怎样的感情呼唤他呢?”)

四、品味金色,升华迁移

过渡语: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他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委托。他永远地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

1、(出示小黑板)“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师:为什么说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答案只可以是: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凝结了老红军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贵品质;长满红锈的铁画鱼钩,体现了红军战士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长满红锈的鱼钩见证了红军战士互相关心、互相扶持、一心北上的艰苦历程,表现了战友之间伟大的爱。……)

2、让学生结合整节课的感受,谈自己的体会。

3、建议学生将自己学完课文的感受,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五、课后小结

金色的鱼钩教案2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紧紧抓住每篇课文结构特点,即课文的纵思路和横思路来整体设计教学。课文的纵思路就是作者的写作顺序,文章的条理。它就像一棵树的主干。课文的横思路就是作者怎样把各个部分写具体。它是一棵树的枝叶。教师只有抓住主线来整体设计,分步施教,才能把作者的写路,教者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真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呢?在纵思路上,作者是围绕着“两救”来写的,即班长救病号(3—23节),病号救班长(24—33节)。因此,全文分为四段较妥,即1—2节为一段,“两救”各为一段,最后一节为一段。在横思路上,作者抓住班长的外貌(人物外表)描写,来展开故事情节。

如何设计教学呢?

第一步:掌握特点,理清思路

作为理解课文的第一步,就是要把作者围绕着“两救”这个特点明确地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读书,理清思路,划分段落。为了让学生循思路进行第二步的学习,老师应该把全文的思路板书出来:照顾病号——班长救病号——病号救班长——怀念班长。

第二步:引导读书,划出描写班长外貌的词句

全文有六处描写班长的外貌,这是课文横思路的主线。这六处是:

课文第2节,班长一“出场”就写了他的外貌:“个儿挺高,……两鬓都斑白了。”

第二次描写是在第8节,小梁看见班长吃病号吃剩的鱼骨头,他“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课文21节里,写病号们不肯喝鱼汤时,“班长皱起眉头”。

课文22节,写班长看见大家把鱼汤喝完后,“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课文23节里,当大家走到草地边上时,又对班长的外貌进行描述:“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课文里最后一次写老班长的外貌,是在28节里,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

对老班长外貌的描写,是这篇课文横思路的一条主线。而每次描写,都有它的含义作用,引导学生逐一理解,无疑是学习这篇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第三步:分组读议,汇报交流

教学时,引导学生围绕着已经划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词句,读书自学,议论交流,深入理解每次描写老班长外貌的作用,从而使学生理解人物的外表,进而理解人物内心,最后理解人物的优秀品质,达到自我领悟,渗透教育的目的。

课文一开始,就仔细地勾画出一位老红军战士的外貌,一位未满40岁而驼背,皱纹满脸,两鬓斑白的战士,以长者的身份,带领三位有病的小战士在茫茫的草海里,一步一滑地行进着。这些描述告诉人们,老班长历尽了人间的辛酸苦难,但他乐观,充满对同志的阶级情谊。

老班长救病号部分,课文对老班长的'外貌作了四次描述。而每次描述,与救病号有什么联系,给读者什么启示?这是我们引导学生理解的重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深刻领会。

接下来,病号为什么要救老班长?怎样救老班长?结果怎么样呢?这是必须引导学生理解的问题。理解这些问题,要同对老班长外貌的描写,联系起来。为了把二个病号最后带出草地,老班长硬是支撑着“皮包骨头”的身躯,拿起钓鱼钩去找水塘钩鱼去了。可是,当同志们发现时,老班长为了救病号,长期忍饥挨饿,终于累垮了。这是病号要救老班长的原因。

老班长用缝衣针弯成钓鱼钩,一路上,用它钓鱼,做鱼汤给病号吃,救活了三个病号。可是,当病号用它钓鱼做成鱼汤送到老班长嘴里时,“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这一描述告诉我们,三个病号已成了四个病号,而老班长是个重病号。

第四步:自我设计,自我教育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设计作业,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设计。

受老班长精神鼓舞方面:我们要走出草地。引导学生想象,在老班长舍己救人的精神鼓舞下,三个小战士互相帮助,艰难地走出草地的情景。

从怀念老班长方面:老班长活在我们心中。引导学生想象,小战士们掩埋老班长的遗体后,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又是怎样做的。

从向上级讲述老班长牺牲的经过方面:老班长救活了我们。让学生回述故事内容,并简谈体会。

金色的鱼钩教案3

教学目标 :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苦,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2、通过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练习快速阅读,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请四名同学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字。

2、说一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当时的环境。先由一同学说,然后大家补充或纠正。

3、说一说哪些地方你最受感动,谈谈自己的体会。

二、指导学生通过自学,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默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文中外貌的描写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默读课文第二段。

思考讨论

(1)指导员对老班长说,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上级”“保姆”“勤务员”各是什么意思?老班长一路上是怎样做好“上级”“保姆”“勤务员”的工作的。

(2)在第二段中有很多描写人物动作的、语言的语句,还有一些是对事情过程的交代。这些内容都是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说说哪些内容符合以上的意思。

3、指导老班长和“我的对话的朗读”。要通过对话的朗读,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总结以上的学习方法。

1、理解课文内容。

2、抓住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集体讨论,同学之间纠正、补充,教师作必要的引导。)

3、指导朗读第三段。

四、小结

1、老班长为什么始终不肯吃鱼,仅仅是为了鱼太少了吗?

2、通过老班长带领我们过草地的一系列言行,说说老班长具有那些优秀的品质?

五、指名读第四段。

思考讨论

在这长满红色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六、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七、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体会和感想写下来。

金色的鱼钩教案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重点字词

2.训练运用圈划的读书方法,理解在人物刻画中关键词语的作用,体会从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多种角度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3.训练朗读能力

4.培养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概括故事、分析人物、品读语句、理解主旨

2.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鱼钩是什么颜色的?可是,一篇文章的题目却是<<金色的鱼钩>>,这是怎么回事呢?(板书:金色的鱼钩)

2、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

二.合作交流:

(一)、前提测评:

1.听写字词:(之后互评)

2.正音.

(二)简述

1.师背景介绍:2.长征路线图展示:

(三)快速读文,本文讲了一件什么故事?

生: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位红军老班长为了照顾三个伤病员而牺牲的故事。

生:这篇课文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的小战士过草地,自己忍饥挨饿,结果倒在草地边上的故事。

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顺序。生: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位红军老班长为了照顾三个伤病员而牺牲的故事。生:这篇课文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的小战士过草地,自己忍饥挨饿,结果倒在草地边上的故事。

3.再读课文理清文章顺序。

三:品读体验:

1.划分段落。生: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位红军老班长为了照顾三个伤病员而牺牲的故事。生:这篇课文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的小战士过草地,自己忍饥挨饿,结果倒在草地边上的故事。

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顺序。

我们可以知道文章的行文思路是“照顾病号”----“班长救病号”----“病号救班长”-----“怀念班长”,文章可以分成四部分。你划分从哪到哪?

(一、1—2二、3—23三、24---33四、34)

2、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呢?(老班长)对他的刻画主要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完成的,我们来找一下(在书上画出来)并说出其含义。

A外貌描写:(第2、8、21、22、23、28段)

含义:划出描写班长外貌的词句

全文有六处描写班长的外貌,这是课文思路的主线。这六处是:

课文第2节,班长一“出场”就写了他的外貌:“个儿挺高,......两鬓都斑白了。”

第二次描写是在第8节,小梁看见班长吃病号吃剩的鱼骨头,他“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课文21节里,写病号们不肯喝鱼汤时,“班长皱起眉头”。

课文22节,写班长看见大家把鱼汤喝完后,“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课文23节里,当大家走到草地边上时,又对班长的外貌进行描述:“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课文里最后一次写老班长的外貌,是在28节里,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但“他微微地睁开眼

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

B、动作和语言描写:(找几处不唯一,自由说)

C、第5个展示“神态描写”的语句,从文中画出来。

3、这篇文章除了通过老班长的外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之外,还通过“我”的神态、动作、语言来衬托老班长的内心。(同学们从课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

4、本文是刻画老班长,为什么写“我“呢?(讨论)(反面衬托)

5、分析老班长的性格特征。(板书)舍己为人?忠于党和人民……

6、找一学生有感情朗读。(2)师设疑,生分组讨论回答。

7、选读你喜欢的语句。(要饱含真情)

8、讨论,提高思想认识。

A、作者为什么要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的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

〔老班长精神不死,流芳百世。〕

四、巩固延伸:

1、你能列举老班长式的人物吗?

(“马背上的小红军”“草塘中的老同志”“妈妈”“爸爸”……..)

2、你认为老班长是个什么样的人,写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金色的鱼钩

接受任务——班长救病号——病号救班长——怀念班长

舍己为人崇高品质

教学反思:在学生自由朗读有了一定基础,胆寒未完全找到感觉是,教师应当贩毒令人感动的自然段。饭读诗,教师要投入感情,一波动学生的心悬,开启学生的心智,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金色的鱼钩教案5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读读记记“颧骨、两鬓、抽噎、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4、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收集有关长征的图片、文字等资料,通过课前阅读,熟悉课文。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

(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二、合作交流

1、请同学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再次快速默读课文,读时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变化,读后谈谈感受。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畅谈初读后的感受,学生会谈到会被班长为革命,为他人牺牲自己的品质感动。这样能及时释放学生心中的感动,又能根据学情来展开下面的教学。

三、品读体验

1、同学们都被班长尽心尽力地照顾伤员而不顾自己的崇高品质所感动。带着这份感动再次走进课文,细细品读描写老班长的句子,想想它们为什么让你感动。

2、品读重点句:

从外貌体会中心:

⑴“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脸上布满皱纹,两鬓斑白,显得十分苍老。”

①三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

(“满脸的皱纹”证明他经历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斑白的两鬓”说明他饱经风霜的考验。他“比我们还瘦得厉害”,反映他内心为病号的担忧和焦虑。)

②抓住表现“苍老”的重点词朗读,读出感动。

⑵“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老班长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可自己已经衰弱到不能支撑的地步。这充分说明他对战友的满腔热爱,对党的高度忠诚。)

从语言、行动、神情体会中心:⑴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

①指名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段落令人感动?

(抓住“皱紧眉头”、“硬咽”等词和“我”当时的心情,体会老班长的品质。)

②感情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

⑵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

①自由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片段令人感动?

(老班长非常辛苦,寻找食物极其艰难。他是用革命的意志,对党的忠诚在坚持。)

②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地摸”等重点词朗读。

⑶学习“耐心劝导小梁”片断:

“指导员把你们三个交给我。……我怎么向党汇报?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困难出来了’?”

①说出内心感受,为什么让你感动?

(老班长意在稳定小病号的情绪,保护他们的身体,坚持走出草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他宁愿为别人操碎心,也不让别人为他有半点忧。)

②指导朗读。

⑷学习“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

①学生自由朗读这一片段内容,并观察课文插图,想象小梁和老班长的心理活动。

②思考: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那种欲吃不能,欲罢不行的神态,反映了老班长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为病号吃苦,为革命受难的高贵品质。病号不吃,老班长“皱起眉头”;吃了,“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一丝笑意”。强烈的对比,鲜明的映衬,把他为谁忧愁、为谁欣喜,为啥痛苦、为啥欢乐表现得一清二楚。)

③指导朗读“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到“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⑸学习“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

①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的感情。

②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临终前仍念念不忘自己的责任,不忘党的重托,不忘奉献最后一分光和热。)

③指导分角色朗读。

(注意读出老班长身体已经极度虚弱,又对战士们充满牵挂和关爱。战士们心急如焚,无尽的担心和难过,最后悲痛欲绝、催人泪下的呼喊。)

3、品味金色

师引: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嘱托。他永远地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做成的钓鱼钩。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出示句子)

(1)、为什么说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2)、深情朗读中心句。

4、创设情境,复述课文

(1)、作者要用鱼钩教育后代,学习老前辈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为了战友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现在我们来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同学们能以讲解员的身份,向前来参观的人讲述“金色的鱼钩”的故事吗?

讲解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叙述的条理要清楚,可采用倒叙方法进行叙述。

⑵注意把课文感人的场面表达出来,渲染出故事的情境,从而使听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3)、同学们练习后复述。

课堂作业:请同学们找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认真读一读吧

四、巩固延伸

1、把最让你感动的地方用最富深情的朗读来体现。

2、课后实践活动:

3、可组织长征题材故事会、图片展览会等。

【板书设计】

金色的鱼钩

老班长

长满红锈忠于革命、舍已为人

闪着光芒!的崇高品质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学生能体会到革命先烈的优秀品质。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

金色的鱼钩教案6

教学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

2、抓住描写老班长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

3、理解本课的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教学重点:

品读重点语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情境渲染

1、背诵毛泽东《长征》诗。

2、同学们,了解长征吗?谁能说一说自己知道的长征故事。

3、请看大屏幕,这幅画就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吧。——板书:金色的鱼钩

二、检查预习,了解疑难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默读课文,思考:1935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当“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跟不上队伍时,老班长接受了一个什么任务?当时指导员是怎么嘱咐的?

2、出示句子:“他们年轻。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上级”就是“领导”,老班长是怎样做好“上级’的?是怎样做好“保姆”的?又是怎样做好“勤务员’的?

3、学生抓住课文句子和内容自由讨论。

四、品味金色,升华迁移

过渡语: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他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委托。他永远地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

金色的鱼钩教案7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3、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

练习快速阅读,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揭示题目,导入新课。

1、鱼钩,钓鱼用的钩子。课文所指的鱼钩是老班长的珍贵遗物。这是发生在红军过草地时的一个感人故事。请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结: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故事。

二、默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同学互相解疑,教师适时点拨。

解词:

支吾:用话搪塞,说话含混躲闪。

安排:布置妥当,使人或事物有着落。

衰弱:体衰力弱,失去了旺盛的精力和体力。

奄奄一息:形容气息非常微弱,只剩下一口气。

三、快速默读课文,想想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记叙的,可以分为几局部?

1、快速默读,标在书上。

2、小组讨论后小结

3、放录音

四、默读课文,划出文中使你感动的局部,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

1、指名读课文,读后说说自身体会。

2、围绕老班长的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采取读读

金色的鱼钩教案8

学习目标:

1.能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2.能认识7个生字,了解新词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3.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使自己感动的部分。

4.能说出自己对在这个长满了红锈地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一句话的理解。

5.能创造性的复述课文中的故事。

6.能感受到革命前辈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产生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学习重点: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学习准备

1.预习: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搜集长征的有关资料,通过初步阅读了解资料的内容,进行剪辑整理,弄清与课文学习的联系。

学习过程:

一、交流搜集资料

将自己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长征的资料(包括长征的时间、路线、有关长征的诗词、歌曲、长征中的动人故事、英雄人物等各种文字介绍和图片资料)与同学进行交流。

二、研读阅读提示

认真研读阅读提示,之后,说说阅读提示提了几方面的学习要求,弄清在阅读中要做什么,怎样做好。

三、自读理解内容

1.回顾读书方法。如读一读、想一想、查一查、画一画、标一标、注一注、议一议等。

2.学生按阅读提示,运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阅读课文。

3.教师有针对地进行学法指导。

四、交流读书收获

1.在阅读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呢?引导学生从字、词、句、段、篇几个方面进行交流,教给学生积累语言文字的方法。

2.学生畅谈收获。

3.把对老班长说的话写在课文的插图旁边,进行交流。

五、总结布置作业

把本课阅读学习中积累的好词佳句摘录到读书笔记上,把《金色的鱼钩》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继续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

金色的鱼钩教案9

【教学过程】

一、题解,领略思想内容

1、“金色”是什么意思?

2、(轻声朗读)把和题目相关的句子写出来。

3、说说本文记叙一件什么事?

4、(出示小黑板)“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绚烂的金色的光芒!”

师:为什么说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抓住关键,问得中肯,富有启发性。〕

生:因为老班长曾用这个鱼钩救过三位小战士的生命,而自身却牺牲在河边。

生:鱼钩上有老班长的血与汗,看到它,仿佛看到了老班长的一颗闪闪发光的心。

生:“鱼钩”是老班长的遗物,看到它,仿佛又见到了老班长。

生:这鱼钩象征着老班长忠于党、忠于人民、舍己为人的高尚精神。这精神永放光芒。

二、绘形,激发思想感情

师: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揭示老班长的内心世界的?

生:通过老班长的外表描写来揭示的。

(从课文中画出描写老班长外表的句子。)

〔既动脑又动手,紧扣课文,由表和里。〕

(出示小黑板。)

师:三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

〔问得妙!一石投水……〕

生:因为在长征途中,他经历过无数艰苦的战斗生活。

生:说明在长征路上老班长为革命十分劳累。

生:“满脸的皱纹”足以证明他经历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

生:“斑白的两鬓”说明他一帆风顺的考验。

生:从老班长这些外貌,让我们看到了他那金子般的内心世界。

生:对,看到了他忠于党、忠于革命、关心战士、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答得好!一问数答,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突出老班长的形象。〕

师:老班长这种高尚的品质还可以从什么地方找出来?

〔抓住不放,步步深入。〕

生:从他的行动表示出来。他是“一棵一棵地摸着”找野菜来和着青稞面当饭吃的。

生:他挖草根,想尽方法做鱼钩钓鱼。

生:他翻了很多草皮,才干找到鱼饵。

生:他那么衰老,还为三位小战士洗衣裳。

师:这一连串感人肺俯的行动,让我们体会到老班长那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对党的忠诚。(出示小黑板)“合不拢眼、喜出望外、收敛笑容、露出笑意”这些词语是描写什么的?为什么这样描写?

生:这些词语都是描写老班长的神情的。

生:“合不拢眼”这个词可以看出老班长整夜睡不着。

生:面对“饥饿威胁”,眼看三位伤员一天天瘦下去,老班长焦急不安。

生:“喜出望外”是写一个偶然机会,老班长发现一条鱼跃出水面时的高兴劲儿。

生:“收敛笑容”是当老班长不吃鱼汤的秘密被发现后,伤员端着鱼汤,怎么也“送不到嘴”,老班长见后的神情。

生:这个词说明老班长很生气。

生:说明他既严肃又耐心。

生:看到战士们吃完了鱼汤,老班长才“露出笑意”。

生:说明他把伤员的健康作为一件快乐事。

生:这些词语看出老班长为伤员的虚弱、饥困而担忧,为小战士能得到一点营养而高兴。

生:说明老班长一心牵挂的是三个小战士。

生:老班长为自身想得少,为他人想得多。

生:说明他一心挂念的是党的委托,是革命事业。

三、入境、掀起情感波澜

师:这篇文章除了通过老班长的外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之外,还通过“我”的神态、动作、语言来烘托老班长的内心。(同学们从课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

〔再次动笔。“道”不离“文”,借“我”烘托出老班长的伟大。〕

师:万根钢针扎着喉管是什么滋味?当你和小梁一样看到了老班长把鱼汤让给病员吃,自身却嚼草根和鱼骨,“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那欲吃不能、欲罢不行的神态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问得细致。言辞恳切,引入情景,接受高尚情操的熏陶。〕

生:我会激动得流下眼泪,哭起来。

生:我会十分痛苦。

生:我觉得老班长的境界十分高尚,自身太渺小了。

生:我会怨恨自身为什么让老班长这样吃苦,而自身却坐享其成!

师:一个搪瓷碗有千斤重吗?为什么总送不到嘴边?在这情景下,你将会怎么样?

生:这是夸张的写法,是说心情万分繁重、痛苦,我同样也十分痛苦的,真不知如何是好?

生:我一定鼓励两位小同志,边养病边锻炼,设法减轻老班长的负担。

生:我一定要求老班长和我们一起也吃一些。

四、剖析、接受品德熏陶

(细读老班长牺牲这一重点段,并设身处地想象当时的情景。)

〔细读品味,不能忽视的一环。〕

师:老班长昏迷不醒时,我们为什么着慌了?

生:老班长平时只顾着三个小战士,自身吃得少,劳累多,又缺营养。现在昏迷不醒了,说明他身体支持不住了。

生:可能老班长的精力消耗尽了。

生:因为老班长的生命十分危险。

师:快接近草地的边了,老班长终于精力耗尽,生命垂危,说明这段时间来,他是坚持着走过来的。他为什么能这样坚持呢?

生:他牢记党的委托,是党给他的力量。

生:他坚信一定能走出草地,有坚强的信念。

生:他坚决要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任务。

生:他有顽强的意志、惊人的毅力。

师:当老班长奄奄一息时,小梁把鱼汤送到他的嘴边。可是老班长依然一滴不沾,他说了什么?你对这一席话是怎样体会的?

(读老班长的话。)

〔老班长的话感人肺腑。读之更为动情,再次体现老班长形象的伟大。〕

生:这席话说明老班长在生命垂危关头,仍然念念不忘自身的责任。

生:老班长把党的话永记心头。

生:我体会到:老班长把生的希望让给病员,把饿和死的痛苦留给自身。

生:我觉得老班长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他舍己为人的精神十分伟大,值得学习。

生:我要学习老班长忠心耿耿为革命的品质!

五、归纳,提高思想认识

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

〔老班长精神不死,流芳百世。〕

2、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说明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老班长的光辉形象。略)

〔感情朗读,加深印象,倍受教育。〕

〖评介

知识上的幅射,认识上的扩展

广东汕头市金园区教育局教研室 杨传铭

文以载道,文道统一,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主旨。但如何紧扣教材,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则是不少教师仍在摸索研讨的课题。魏俊尤老师积数十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条如何“紧扣教材,渗透德育”的教学规律──知识上的幅射,认识上的扩展。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条易学可行的富有启发性的好经验。以魏老师的这个课堂教学片断来看,有两点很值得我们借鉴。

一、选准文以载道的联系点,引发开去,进行教与学

每一篇课文都有它所包括的独有的教育内容。假如在教学过程中离开课文去随意说教,则不但起不到思想教育的积极作用,反之会因泛泛而谈冲淡或抵消思想教育的因素。魏老师的这个课堂教学片断之所以值得学习,就在于他选准了课文中文以载道的联系点,在知识上进行幅射,收到最佳的课堂效益。如教师抓住“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绚烂的金色的光芒”这个句子,提问“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何以会“闪烁着绚烂的金色的光芒”?魏老师让同学从“鱼钩”这条线索去理清作者的思路,去认识老班长为革命所做出的贡献;从“生锈”“金色”等词语以和描写老班长的外貌特征、言行举止的有关句子去体会老班长为革命献身的高尚品质,使同学真正弄懂课文的内含,春雨润无声似地受到老班长这个光辉人物高尚品德的感染,自然而然地受到革命保守教育。知识幅射,充沛发挥,点到为止,恰到好处。

二、注意思想教育的层次性,逐步深入,充沛发挥教材的教育作用

一节好的语文课,要在同学学得生动活泼的同时,体现出教师对同学进行思想教育的层次性的合理布置。对同学进行思想教育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学接受教育也有一个逐步加深的过程。为何把这两个过程很好地贯穿在教学活动中,让同学随着课文情节的发展,认识水平也随之提高?魏老师引导同学从课题入手去领略课文的思想内容;让同学从描写老班长外表的语句去揭示内心世界,去学习老班长把生的希望让给同志、把饥饿和死亡的痛苦留给自身的伟大精神;从启发同学理解“一个搪瓷碗有千斤重吗”的含义,让同学置身当时当地的环境中而掀起感情的波澜,从引导同学细读老班长牺牲的段落,进一步加深对老班长这一光辉形象的认识;最后再次从鱼钩进行归纳,让同学接受英雄人物高尚情操的熏陶,并从接受教育上升到提高思想认识这个高度。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使同学的思想认识逐步得到升华。

魏老师的这个课堂教学片断体现了他的教学特色:“既在知识上辐射开去,出现网状结构,又在认识方面扩展开来,达到自我认识、自我领悟、自我教育的目的。”

金色的鱼钩教案10

目的要求:

1.读准字音.

2.学习第一,二段,知道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苦情况,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重点:练习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练习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语.

鱼钩是什么颜色的?可是,一篇文章的题目却是<<金色的鱼钩>>,这是怎么回事呢?(板书:金色的鱼钩)

二.检查预习

1.听课文录音,把自己读错的字标出来.之后,多读几遍.

2.联系课文说说词语的意思(单击课前预习中的字词练习)

3.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当时的环境.指名说,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4.你划下了哪些令你最感动的句子?

三.分段.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一件是讲老班长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他自己没吃一点鱼;一件是讲快走出草地时老班长牺牲了.)

2.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可分几段?说说段意.(第一段,1---2自然段;第二段,3---22自然段;第三段.23---33自然段;第四段,34自然段.

四.通过自学,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1.齐读第一段.说说关于老班长的描写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注意体会人物当时的思想感情,看你从文中体会到什么?(学生发言,教师和其他同学补充或提出异议)

可引导讨论:

(1)你觉得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老班长对我们非常负责?

(2)当小梁发现老班长不吃鱼汤却嚼草根,咽着鱼骨头时,老班长地神态有什么变化?划出有关词句.(单击课前预习中的内容理解2)

(3)想象一下,老班长的神态变化反映了他当时怎样的内心活动?(单击课前预习中的内容理解3

(4)划出小梁神态变化的句子,想象一下,他当时心情怎样?(单击内容理解4)

(5)写老班长的一忧一喜,为什么忧,为什么喜?这说明了什么?(单击内容理解5)

第二课时

目的要求:

1.学习第三段,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2.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总结上节课的学习方法.

二.学习第三段.

1.默读课文第三段.

2.抓住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老班长始终不肯吃鱼,仅仅是因为鱼太少了吗?

(2)为什么说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单击内容理解7)

(3)课文最后一句有什么含义?在写法上有什么作用?(单击内容理解6)

(4)课文写老班长,为什么用金色的鱼钩作题?单击内容理解8)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你认为最能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一段话找出来,试着读一读,其他同学讨论交流,可以补充改正.最后,把全文有感情地朗读下来.

四.巩固练习.

(单击巩固练习中的拼音填空,比字组词,词语搭配,选字填空.学生口头练习.)

金色的鱼钩教案11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

练习快速阅读,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揭示题目,导入新课。

1、鱼钩,钓鱼用的钩子。课文所指的鱼钩是老班长的珍贵遗物。这是发生在红军过草地时的一个感人故事。请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结: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故事。

二、默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同学互相解疑,教师适时点拨。

解词:

支吾:用话搪塞,说话含混躲闪。

安顿:安排妥当,使人或事物有着落。

衰弱:体衰力弱,失去了旺盛的精力和体力。

奄奄一息:形容气息非常微弱,只剩下一口气。

三、快速默读课文,想想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记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

1、快速默读,标在书上。

2、小组讨论后小结。

四、默读课文,划出文中使你感动的部分,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

1、指名读课文,读后说说自己体会。

2、围绕老班长的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采取读读——议议—评评的形式)

3、小结提问:你对“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的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揭示中心,让学生说一说,练习口语表达)

五、口语交际

假如你是“革命烈士纪念馆”的解说员,你怎样向前来参观的人介绍金色鱼钩的故事呢?

1、在小组里练习。

2、各组派代表在全班介绍。

附:板书设计

18金色的鱼钩(闪着光芒)

炊事班长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而牺牲

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

金色的鱼钩教案12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读记生字组成的词语。用联系上下文、词素分析法、近义词比较等方法理解词语:喜出望外、三长两短、奄奄一息、抽噎、支吾、收敛;衰弱、脆弱;支持、坚持;严肃、严厉、严峻、严密、严格。

2.学习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分段,抓住事例及事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

3.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复述故事内容。

学习提纲

1.自学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

2.读通读顺课文,理解词语。

(1)联系上下文,词素分析法解词:

喜出望外三长两短奄奄一息

抽噎支吾收敛

(2)近义词辨析:

衰弱脆弱

支持坚持

严肃严厉

严峻严格严密

3.跳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 )的事;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把课文分成四段。

4.勾画文中老班长的言行、神态,思考批注,老班长是一个( )的人。

5.“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是( ).

6.给文章重新命题。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掌握作者写作思路。

1.理解词语,注意交给方法,揭示规律。

2.注意指导学生从词义范围大小、词语搭配进行近义词辨析。

3.行文思路

(1)交待故事背境,老班长外貌。

(2)老班长钓鱼给我们吃,自己吃草根,咽鱼骨头。

(3)老班长饿死在草地边上。

(4)深化中心,抒发感情。

二、指导学生归纳事例,抓住事例及老班长言行、神态深读深悟,体会人物品质。

1.吃草根、咽鱼骨头。(语言、动作、神态)

2.记住指导员的话。(语言)

3.分工。(语言、神态)

4.命令我喝鱼汤。(语言、神态)

5.临死前不忘把食物留给“我们”吃。(语言)

(忠于革命舍己为人)

三、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话的含义,深化中心。

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它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事迹,闪烁着老班长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光辉思想。

练习提纲

1.选词填空(衰弱、脆弱、坚持、支持、严肃、严厉、严峻、严格、严密)

(1)小梁身体,性格()。

(2)他的病很重,不休息会()不住的。

(3)他表情(),()地批评道:“这次战斗的形势十分(),侦察班要()注视敌人的动向,每个战士都要作好一切战斗准备”。

2.阅读迁移练习:同步阅读148页。

(1)课文写了一件( )事,赞扬了老红军( )的品质。

四、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金色的鱼钩教案13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能找出点明题意的句子,能有感情朗读描写老班长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精神,从而理解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三长两短、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

【教学过程】

一、检查自学字、词情况

1、根据意思听写词语:

三长两短、喜出望外、奄奄一息。

2、齐读生字、新词。

3、说说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默读课文并思考:

⑴ 简要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⑵ 找出点明题意的句子(用直线划下来)。

2、反馈。

三、理解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将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的含义

1、齐读。

2、质疑: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怎么会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3、讨论。

4、定向。找一处老班长的语言,读读,简要说说意思,然后想想反映了老班长的什么精神,最后有感情朗读。

5、自学。

6、交流。(以感情朗读为重)

7、体会老班长的精神。

8、说说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将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9、练习。

四、课堂作业设计

1、根据意思写词语。

2、体会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将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金色的鱼钩教案14

目的要求:

1、读准字音。

2、学习第一,二段,知道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苦情况,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重点:

练习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

练习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语

鱼钩是什么颜色的?可是,一篇文章的题目却是<<金色的鱼钩>>,这是怎么回事呢?(板书:金色的鱼钩)

二、检查预习

1、听课文录音,把自己读错的字标出来。之后,多读几遍。

2、联系课文说说词语的意思(单击课前预习中的字词练习)

3、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当时的环境。指名说,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4、你划下了哪些令你最感动的句子?

三、分段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一件是讲老班长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他自己没吃一点鱼;一件是讲快走出草地时老班长牺牲了。)

2、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可分几段?说说段意。(第一段,1——2自然段;第二段,3——22自然段;第三段。23——33自然段;第四段,34自然段。

四、通过自学,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1、齐读第一段。说说关于老班长的描写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注意体会人物当时的思想感情,看你从文中体会到什么?(学生发言,教师和其他同学补充或提出异议)

可引导讨论:

(1)你觉得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老班长对我们非常负责?

(2)当小梁发现老班长不吃鱼汤却嚼草根,咽着鱼骨头时,老班长地神态有什么变化?划出有关词句。

(3)想象一下,老班长的神态变化反映了他当时怎样的内心活动?

(4)划出小梁神态变化的句子,想象一下,他当时心情怎样?

(5)写老班长的一忧一喜,为什么忧,为什么喜?这说明了什么?

金色的鱼钩教案15

教学目标

1.通过入情入境阅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间令人震撼的情。

2.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3.收集战争期间令人感动的人或事。

教学重点

入情入境地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资料交流,初融情感

1.两国人民在战火纷飞中结下深厚的友谊,在列车开动的一刹那,心中的激情喷涌而出,这惜别的场面真让人感慨万千,同学们也收集了相关资料,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人间真情吧。

2.交流资料。

二、入情入境,深悟情感

1.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草地深处,翻开发黄的历史,再现当年那不起眼的小小鱼钩吧。齐读课题。

2.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说说这鱼钩是什么样子?

3.齐读句子: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鱼钩。

4.就是这个小小的鱼钩,挽救了三个濒临死亡的生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默读课文,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5.把你感动的句子勾画出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6.多么让人感动的故事啊,在老班长、战士之间,这深深的战友情是他们战胜重重困难的力量,是他们寒冬中看到希望的浓浓暖意,读了这个故事,你能谈谈你的感受吗?

7.说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光芒的理解。

8.这篇文章有什么写作特点?

(1)巧妙地点明主题。

(2)典型人物的刻画。

(3)精彩的对话描写。

(4)动人的真情实感。

下载金色的鱼钩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金色的鱼钩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金色的鱼钩教案

    金色的鱼钩教案 金色的鱼钩教案1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能找出点明题意的句子,能有感情朗读描写老班长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精神,从而理解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金色的光芒!这......

    金色的鱼钩教案

    金色的鱼钩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读读记记“颧骨、两鬓、抽噎、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

    《金色的鱼钩》教案

    星期二,我执教了《金色的鱼钩》一课,当时把自己的教案手写在几张A4纸上,一直到今天才抽空整理出来。供广大语文教师批评指正。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

    金色的鱼钩教案

    金色的鱼钩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

    金色的鱼钩教案

    15、金色的鱼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12个生字,读读记记“颧骨、两鬓、抽噎、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

    金色的鱼钩 教案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红山根小学 魏丽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语段,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

    教案(金色的鱼钩)

    2012年春学期课堂教学大赛教案 授课时间:2012年3月8日 授课班级:六年级(1)班 授课教师:王存亮 授课内容:《索桥的故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长征途中发......

    金色的鱼钩教案

    15.金色的鱼钩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生字,会读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