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兴化市社区生活变化的调查报告
关于兴化市社区生活变化的调查报告
学院:社会学院
班级:091班
姓名:姜海燕
关于兴化市社区生活变化的调查报告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为兴化市紫薇社区的居民,目的是调查改革开放以来社区生活的变化,并发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方法是问卷调查。
一、调查情况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但究竟什么才是“科学发展观”呢?《毛泽东思想与社会主义概论》一书中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之所以把“以人为本”放在第一位,顾名思义,它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以人为本”就应该是以百姓为本,这符合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方针。十七大以来,我们党不断把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落实到百姓的生活起居当中,真正做到了为百姓谋福利、谋发展。在我的老家,当地政府就认真的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的相关精神,现在科学发展观带来的变化可以从百姓生活变化中看出来,科学发展体现在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文化、居住条件、交通通讯、生态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变化历程中看出来,可以说老百姓的生活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自来水普及,但是多数河流水质变差。
水是生命之源,生活的变化涉及到方方面面,水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自来水的普及,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居民的生活,传统的跳水用的扁担和水桶水缸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在我家,曾经见证了祖辈辛苦劳作的扁担,立在杂物间的角落里落满了灰尘。我的祖父曾乐滋滋的跟我说:丫头,这个物件就传给你了。以后这扁担不是用来挑水的,而是用来给孩子们讲讲咱们的生活是如何改变的。
在欣喜的同时,河流的水质却令人堪忧。兴化河流众多,河网密布,几乎可以算是半个水乡了。那些河流在二十年前还是清澈见底的,经常可以听到父辈们怀念在小河中摸鱼吊虾的青葱岁月。仅仅是二十年,那些清可见底的河流就都变成了臭水沟、垃圾场,以前兴化居民的饮用水都是直接在就近的河流或者井水中取得的,现在由于水质变差,只能引长江水了。就连打上来的井水,也是失常带着些异味的。
(二)建筑越来越高,住房面积越来越小,房价越来越高。
以前,房子是又破又矮,而且没有电器,使用的是煤油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成的加快,房子变得又高又漂亮,城市变得又干净又美丽,高楼大厦亭亭玉立。经济的发展在带来方便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拥挤。这种拥挤表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天花板越来越低,房间越来越小,楼道越来越窄,人钆人,人挤人…….房子的空间越来越小,但是房价却像芝麻开花一样在节节攀升。政府三令五申要控制房价,措施也采取了不少,但这房价确实像病毒产生了抗药性一样少有反应。高的离谱的房价,让许多收入颇高的白领都不太能承受,更何况是收入一般的中产阶层呢!
更令人担忧的是,现在许多年轻人都以房子为结婚的先决条件。男方觉得没有房子会失了面子,女方觉得没有房子就没有安全感。
(三)攀比之风日盛,拜金主义盛行。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着巨变。人们逐渐摒弃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奢侈浪费的行为随处可见。人们再一起闲聊时,不再是聊聊生活中所见所闻的趣事,而是争相炫耀自己的“致富之道”,炫耀身上的名牌价值多少多少。买东西不在乎是否实用或适合自己,只在乎是不是名牌。
小小的社区其实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每个人都在为名利奔波,为名利和别人结交,为名利帮助别人,真真是“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拜金主义大行其道,人们学会了“什么事都让钱来说话”,没有钱你即使是在一个小小的地方也寸步难行。
二、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一)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这种成就是建立在环境破坏的基础上的。
水质变差,昔日的清流,变成了今天的臭水沟。植被大量减少,或被焚毁,或被砍伐,以让路于房地产建设。而植被的破坏又使得城市的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影响了居民的身体健康。
(二)居民的生活都大为改善,但幸福感却有所减低。住房拥挤,房价太高。加上频繁的人口流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减弱,邻里间失去了传统的亲密感,很多邻居都是相邻不相识。
(三)经济发展迅速,但是思想道德建设落后。长期以来,“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观念,使人们忽视了思想道德教育。虽然党和政府一直在努力的加强文化建设,但是市场经济本身的特性和西方长期以来的文化渗透,使得那些措施的效果大大打折。市井间,攀比、拜金之风盛行。
三、建议
(一)清理臭水沟,疏浚河流,保护水源,禁止将生活垃圾投入河中。
污染型工厂一律迁出市区,远离生活用水。同时提高植被覆盖率,多种植四季常青的植物以净化空气。
(二)政府加大对房价的调控,对每个家庭的购房数量进行限制。
同时鼓励房地产商建经济适用房,合理规划住房空间分配,以满足收入一般的家庭的需要。
(三)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多多开展先进文化进社区的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使得每一个市民都能够深刻感受到先进文化的强大力量。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抵制西方国家的文化侵略。
第二篇:三代人生活变化调查报告
三代人生活变化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通过品德书第 10 课的学习,我知道改革开放后我们的生活有了巨大的变化,为了进一步了解改革开放先后的变化,我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我三代人的生活变化进行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上网浏览,查阅资料
2.询问爸爸妈妈了解情况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爷爷;奶奶 爸爸;妈妈 我食品 定量,吃不饱
食物单一,但吃得饱 想吃啥吃啥,吃得好
日用品 简陋 单调 丰富
衣物 简朴,自己缝制 款式单一 时尚,潮流
交通工具 基本步行 单车 汽车
传媒 少量报纸 收音机,黑白电视 网络,彩电
娱乐 在田野中玩耍 自己做一些小玩具 PSP,网络游戏
联系工具 寄信 信,电报 网络,电话,手机…… 文具 基本只有支蘸水钢笔 有圆珠笔…… 有各式各样的笔 生活卫生环境 差 一般 好 购买东西 用票卖 同前 大超市都可以买 书籍 很少 从图书馆借 想要就买 看病 非常严重的病才看 小病不看,大病才看 一般生病都会去看 学习环境 光线不好,空间狭小 勉强可以 光线充足,宽敞 课外活动 和大自然亲密接触 可以到乡村活动 只能去景点 所在区域(农村;县镇;城市)
县镇 城市 城市 家庭成员数量 有许多兄弟姐妹 有几个兄弟姐妹 独生子 住房 非常小,挤着住 空间够,但单一 比较大,装修也不错 社会治安环境 民风朴实,安全 一般 人口杂乱,不安全
四.结论
1.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以前,人们的衣食住行条件简陋,数量少,质量差,几乎没有选择余地。穿的是千人一面,住的是拥挤不堪,交通不方便,甚至连吃都吃不饱。现在,穿得时尚个性,住得宽敞漂亮,海陆空交通方便快捷,食物充足,营养过剩,减肥成了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
2.但是,以前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可以在草地,溪边,山间和大自然亲密接触,无忧无虑的玩耍。可是,现在许多地方都被污染了,我们可去的地方越来越少。电脑成了大家的娱乐,近视人数增加。
3.社会治安环境越来越不好,我们不能放心的玩,家长也跟着担惊受怕。
4.总的来看,这些变化有的给我们带来了便捷,也有些带来了隐患。希望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其他方面不要付太大它的代价。
第三篇:农民生活变化的调查报告
农民生活变化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了解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
调查时间:2009年5月27日
调查方法:参观、采访
调 查 人:雷诗怡、吴元鹏、东东、周强、梁林子、粱帆。
近几年,农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富裕了,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了,使用现代电器也不再是稀奇的事了。村村办起了农家乐,农民们休闲、娱乐的时间和场所也越来越多了。农民的生活从头到脚发生着全新的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物质生活越来越丰足。物质生活的提高,从农民们的衣食住行可以都到充分的体现,以前的房子是低矮的土房或是木制房,一到刮风下雨墙壁就会被风刮破,然后雨水灌进来。现在可好了,房子是用砖砌起来的,结实牢固,就是遇到刮台风下大雨也不用担惊受怕。家家有闭路电视和大彩电。在穿着上,不用担心穿不暖,补丁的现象也一去不复返。也开始追求名牌,像德尔惠、耐克呀、李宁等名牌服饰也流入了农村里。他们出入交通便捷,村村通水泥公路。家家都有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有的甚至有小汽车。至于吃嘛,一顿三餐,顿顿饱足,四菜一汤,荤素搭配,一年四季都能吃上香甜可口的瓜果。
二、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村村都有健身场所,一到傍晚,这里就成了孩子、老人玩耍、健身的好场所。一到晚上,以前是天黑就睡觉,但现在可不同了。老人坐在一起拉拉家常、年轻的妇女在家看韩
剧,年轻的小伙子到“农家乐”唱首歌,喝喝酒,聊聊天,这跟以前夜晚农村的万籁寂静可是天壤之别呀!
农村正迈着矫健的步伐大踏步向前迈进,农村不再代表着贫穷和落后的带名词
第四篇:祖国60年生活变化调查报告
祖国60年生活变化调查报告
预备一班 王顾宇
祖国六十岁了,变化更是日新月异,这次国庆我就针对人们的生活情况的变化进行了一番调查。
一、家庭变化
调查对象:50年代出生的叔叔
通过调查,在60年代吃饭是“两稀一干”,一个月吃两次肉就算不错了!更不用奢望空调,连电扇都没有,热了就只有拿扇子扇,大多数人一年才有一件新衣服,一双新鞋子,而且都是自己做的。
到了70年代,在吃住上并没有多大变化,就是有了“三转一响”——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录放机,这是当时最奢侈的东西。
到了80年代许多家庭都有了“三转一响”,那是最想要的东西是“三大件”——电视、冰箱、洗衣机。一星期可以吃一次肉了,也可以到商店买衣服了,一般家庭都能吃饱了。
90年代是“三大件”已普遍进入家庭,也取消了计划经济。
现在,空调进入了家庭,汽车也渐渐进入家庭,体型小、功能全的移动电话进入千家万户,电脑更是风靡全国
二、交通变化
调查对象:60年代出生的阿姨
通过调查,60年代主要交通工具是两条腿,当时自行车都很稀有。70年代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到了80年代,摩托车已普遍出现。从90年代开始,汽车也渐渐进入了家庭。
我的家乡广元,在60年代—70年代全是坑坑包包的土路。到了80 年代就渐渐有了柏油公路。90年代,水泥公路开始出现。进入新世纪,绵广高速通车,广元到各县区、大多数乡镇,甚至到部分村社都是水泥路、沥青路。在不久的将来,广元将有两条铁路主干线、五条高速公路纵贯全境。
三、房屋变化 调查对象:身边的亲人
60-80年代都住着平房,连厕所都没有,只有两间屋子,五个人才住20平方米。
90年代就住上了楼房,不过也只有五六十平方米,墙面只需刷白就行了。
现在,住上了高楼,而且都是100多平方米,装修也漂亮了。
四、经济变化
调查对象:电脑
从1952年到2008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增加了77倍,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8.1%的速度增长。今天的中国,与60年前相比,一天创造的财富相当于当时一年的总量,国家的财政收入是那时的1000倍;今天的中国,在世界的经济舞台上,已经不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穷国弱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不足1%上升到了6.4%,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2007年就超过了美国。2008 年,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衰退中逆势强劲增长,总量突破30万亿元,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外汇储备也从1952年的1.39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2.1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位。
五、结论
中国的飞速发展让我深感惊叹,无论是家庭、交通、房屋还是经济都有了巨大的变化,我以身为中国人而骄傲。我深信未来的中国会更加美丽。
2009年10月3日
第五篇:社区生活调查报告
毛概作业
老年人生活现状及需求调查报告
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及班级:精细化工09-01班 组长:孙社茹
成员:刘伟、刘乾、吕丹、秦金婉、秦利娟、孙社茹、王慧前、王加民、王燕
老年人生活现状及需求调查报告
1.调查背景: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一大趋势,预计在二十一世纪三、四十年代将达到高潮。目前,这一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郑州市在80年代末就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90年代以来,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人口老化形势日益严峻,老年人口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都在不断提高。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龄问题即老年人的需求问题和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日益突出,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2.调查时间:2012年5月19日—2012年6月04日
3.调查地点:郑州市金水区园田路园田小区及附近社区
4.调查人:刘伟、刘乾、吕丹、秦金婉、秦利娟、孙社茹、王慧
前、王加民、王燕
5.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
6.调查内容:
(一)老年人的生活现状
(二)老年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三)老年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中青年人的观点
7.调查结果与对策
(一)老年人的生活现状
大多数老年人与子女居住在一起。从老年人的居住方式看,70%的老年人与子女居住在一起;近三分之二的老年人享受离退休待遇;老年人的就业比例较低;老年人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离退休金;80%以上的老年人生活能够自理;老年人公费医疗的比例达到60%;老年人的娱乐活动较为单一。
(二)老年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老年人大多愿意与子女住在一起;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对自己的经济状况表示满意;绝大多数老年人选择家庭养老;半数以上的老年人赞同再婚;大多数老年人没有学习的兴趣;60%的老年人肯定自己的社会价值。
(三)老年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生活有人照料”,其次是“有宽敞的住房”,第三是“经济上有人帮助”和“看病就医方便”,另外,还有一定比例的老年人提出要“增加服务社区”,而提到其它问题的老年人较少。老年人所提出的问题存在着地区差异、年龄差异和文化差异。
地区差异:城近郊区的老年人对目前生活状况的满意度要低于远郊区县,城近郊区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有宽敞的住房”,位于第二位的是“看病就医方便”和“增加服务社区”,位于第三位的是“合法权益受到保护”;而远郊区县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生活有人照料”,其次是“经济上有人帮助”,第三是“看病就医方便”。
年龄差异:60-69岁老年人提出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主要涉及六个方面,根据老年人提及的多少来排序,这六个方面依次是:“生活有人照料”、“有宽敞的住房”、“看病就医方便”、“增加服务社区”、“经济上有人帮助”和“合法权益受到保护”;而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所提的问题比较集中,主要是一个,即“生活有人照料”,而对其它问题提及的较少。
文化差异: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越高,没有问题的人数比例越低。受教育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生活有人照料”,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和高中的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有宽敞的住房”,而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则是“增加服务社区”。
(四)中青年人的观点
大多数中青人愿意与老年人住在一起;近60%的中青年人不赞同老年人就业,主要原因是老人年龄偏高、身体不好以及老人应该享受生活;中青年人中90%以上在生活中都帮助老年人;中青年人认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是很丰富;在养老方面,中青年人的看法与老年人一致,87%的人选择家庭作为老年人的养老场所;将近70%的中青年人赞同老年人再婚;中青年人认为老年人是社会的一笔宝贵财富,不是家庭的社会的负担。结论及对策
1、加强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制定符合郑州市情的养老政策。
养老问题是老龄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它包括两项基本内容,即养老期间的经济保障和服务保障。关于经济保障,由于我市的老年人口以离退休人员为主,他们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离退休金,因此,在发放离退休金时,一方面要保证离退休人员按时领到离退休金,另一方面要随着就业人员工资水平以及物价指数的变化,及时调整离退休金的金额,以保证老年人的实际生活水平。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北京市的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减轻企业和个人的负担,使我市的养老工作步入良性循环。关于服务保障,目前北京市的养老方式主要是居家养老,这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调查发现,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倾向于这种养老方式,但是由于现在的家庭结构、规模正在发生变化,家庭的养老功能已趋于弱化,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因此,应该把居家养老和规范化的社区服务相结合,把社区服务引入家庭,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只有做到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有机结合,才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2、发展老年教育,提高老年人口素质。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真正做到老有所乐;拓宽老年人的就业渠道,实现老年人的社会价值。
3、搞好社区建设,发挥社区的助老服务功能。
社区是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生活空间,随着家庭养老功能的减弱,老年人对社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对社区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加强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对老年人的服务功能是解决老龄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郑州的社区建设比较
薄弱,不能适应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因此,在进行社区建设时,首先要加大对社区养老服务业的投入,通过多方位、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资力度。其次,增加社区老年人的服务设施和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医疗保健、家政服务、健康娱乐、学习教育、法律咨询等服务项目。第三,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社区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提高社区为老年人的服务质量,不仅让老年人享受到有关的照顾资源,还要让老年人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