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天津生态城联合工作委员会召开会议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08:47: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新天津生态城联合工作委员会召开会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新天津生态城联合工作委员会召开会议》。

第一篇:中新天津生态城联合工作委员会召开会议

中新天津生态城联合工作委员会召开会议

姜伟新许文远主持 仇保兴袁桐利李奕贤出席

4月2日,中新天津生态城联合工作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了生态城工作报告,就生态城未来发展愿景和有关支持政策进行了讨论。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联合工作委员会中方主席姜伟新,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部长、联合工作委员会新方主席许文远共同主持;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袁桐利,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高级政务部长李奕贤等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天津生态城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间的重大战略合作项目,承担着在资源约束条件下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新路、为其他地区提供示范和样板的历史使命,中新两国领导人和人民始终给予关注和大力支持。本次会议就是要围绕贯彻落实两国领导人和协调理事会有关精神,研究解决好影响制约天津生态城发展的问题,更好地推动生态城开发建设。

当前生态城面临全新发展形势: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进程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深入人心;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美丽天津”建设将生态城作为典范;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正在制订中;滨海新区正式启动新一轮体制改革,研究将滨海旅游区、中心渔港两功能区并入生态城管委会行政管理范围。

会议指出,在今后生态城开发建设过程中,中新双方要进一步加强交流与沟通,认真落实好有关更好地推进生态城开发建设各项支持政策。同时,要充分发挥中新双方各自优势,加强在产业招商、项目规划、教育医疗、社会管理等领域合作。

摘自 《中国建设报》2014.04.03 记者 汪汀

第二篇:天津中新生态城考察报告

天津中新生态城考察报告

沧州建投广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2012年7月23日

根据公司项目的绿色建筑和生态社区的建设要求,我司设计部、销售部、工程部于2012年7月19日,赴天津中新生态城进行了现场考察和学习,参观了天津中新生态城管委会的展示中心、天津世茂·湿地公元、北京嘉铭·红树湾项目。此行得到了北京C&P(喜邦)国际建筑设计公司中国和北京事务部、天津中新生态城绿色建筑研究院业内专家的鼎力支持,全程陪同进行了实地考察,以PPT形式对生态社区和绿色建筑的建设为专题进行讲解并提出建议和意见。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应运而生的中新天津生态城,创新性地提出了“三和”、“三能”发展目标,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经济和谐共存;做到能实施、能复制、能推广。基于这一理念,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套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用于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并将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和环境保护作为首要原则。

一、天津中新生态城管委会的展示中心的体会

上午我们通过展示中心的学习考察,重点对《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进行了了解。它包括22条控制性指标、4条引导性指标,在世界上首次完整地量化诠释了生态城市。生态城将各项指标分解到主体、阶段、空间、环节,构建了由51项核心要素、129项关键环节、275项控制目标、723项具体控制措施以及100项统计方法的指标分解实施方案。

体会一: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生态城建设有大政策、科学持续的发展观和管理体系,与我们地方的生态社区的要求相差甚远。但是,我们的项目可以成为生态社区级的范围和尺度,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我们的一个地块(400×400M)相当于其的一个生态细胞,4个生态细胞相当于其的一个生态社区,4-5个生态社区构成一个生态片区。流津时代项目的12个地块(含现规划的洋房地块,但是用地指标不能满足绿色建筑标准)可考虑几个生态细胞,以流津河的生态治理为源头,集合为相应的生态社区的二级生态城市级别的居住模式。

体会二:鉴于以上情况,要有生态自然、设施完善的文教卫体系,绿色交通慢行系统,建立适应流津河生态产业特点的就业体系。我司面对的沧州市规划局的生态住区的建设试点的任务,务必要有地方政府的统筹规划和生态发展的地方政策、财政、土地、建设等诸多方面的支持;单凭地产开发企业的努力是很困难的,还要市民具备较高的生态意识和素质。

体会三:站在这样的角度和视点,我们能做的是绿色建筑的二星级标准,达到生态细胞的尺度;以流津河的生态治理为纽带,市政府、开发商和社会市民的通力协作,方可达到生态社区的要求。没有地方政府的城市配套支持,绿色生态社区的试点就会流于形式和概念炒作。

二、天津世茂·湿地公元项目的考察体会

中午,我们通过北京C&P(喜邦)国际建筑设计公司北京事务部的李梦瑶博士、丁晓波副总引荐,对天津世茂·湿地公元项目的生态展览馆、精装样板间进行了考察。

知名国际化房企集群--世茂集团开发的天津世茂·湿地公元作为世茂绿色产品系的首个低碳豪宅,除严格执行中新生态城26条限定性指标(22条控制性指标、4条引导性指标)外,还独立研发了22条专属于建筑本身的绿色指标,从空气质量、水环境、垃圾处理、节能节水节电、室内环境、运营管理以及建筑精装一体化等无所不包,成为了中新生态城的示范标杆。项目全部采用节能、创能的科技,诸如,室内全部采用负压式新风系统、地下车库全部采用自然采光通风、100%住户设置太阳能热水系统、高性能保温的外围护结构、气力垃圾收集系统让垃圾全部走入地下……所有的这些低碳举措,从城市的生态发展的角度出发,旨在为中国和全世界提供一个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为特征的低碳城市的样板示范。同时,世茂将建筑装修一体化的设计全方位应用于项目,建筑材料全部采用环保无污染材料,室内装修品牌采用国际一线的尖端品牌,不仅体现了居住者尊贵时尚的品味,也让低碳科技更加生活化。

值得一提与众不同的是,它紧邻天津80万平米永定洲湿地公园,这是无法复制的资源,也将使世茂·湿地公元成为天津乃至全国首例湿地系统生态社区。

体会一:天津世茂除严格执行中新生态城26条限定性指标外,还独立研发了22条专属于建筑本身的绿色指标。此项是在天津中新生态城大环境下,享受土地等优惠政策,依据国家、地方、生态城管委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针对性地制定了绿建指标(三星级)。相比较而言,我司的流津时代项目没有较好的政府绿色生态低碳大政策、大环境,我司作为引领地方区域绿色生态房产的责任开发商,加大投入,能够按照国家、河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全过程地完成二星级绿色建筑;但是,有关生态社区的通用指标在沧州当地尚无评级标准,我司面临资金投入和生态项目运行的各种风险。

体会二:天津世茂运用了各个方面的被动生态技术和措施,是世茂绿色产品系的项目,以生态城的土地、财政等政策优惠对冲绿建和生态社区建设的成本投入,将成为中新生态城的示范标杆。而我们若在各方面采用众多被动生态、低碳技术措施,必将增加项目成本和运营费用,在沧州当地的销售现状下,达到预期的销售利润困难较大;当地市民的绿色生态意识和素质对我们的运营管理提出严峻的考验。因而,我们可以以绿色建筑达到二星级绿建为载体、基础,借鉴此项目的主要亮点绿建指标,同时,深入地与政府沟通确定几项符合沧州实际的生态大指标,完成当地绿色社区的建设任务。

体会三:80万平米永定洲湿地公园是其天然的资源,为其生态指标的满足创造有利条件。而我们要面临流津河的生态治理的艰巨任务,流津河即是我们项目的灵魂主线,又是影响绿色建筑、生态社区的限定性大指标。这必将成为我们生态社区建设的重头戏,务必要有全局的统筹规划和政府相关部门(规划、城管、水务等)的大力支持,决不能孤立地割裂,要使之成为我们生态社区的灵动水脉。

体会四:通过世茂生态展示和精装样板间的实地考察,发现其有以生态示范掩盖其通常技术使用之嫌。诸如,采暖仍采用钢制散热器而非当地适合的地板采暖、外窗的断桥合金型材降低为塑钢型材、新风独立系统在精装样板间未能让消费者真实感受其环保的优势等。由此,我们在项目实施中,一定要注重实用、适宜。

三、嘉铭·红树湾项目的考察体会

下午,我们经李博士、丁副总引荐,对嘉铭·红树湾项目与开发商刘宇副总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并进行了项目实地考察。

嘉铭·红树湾项目是北京嘉铭地产在天津中新生态城的首个开盘销售的项目,共计13万平米,分两期建设。作为首个交房入住社区,红树湾项目除了全部精装修外,在很多方面体现出生态、环保的健康理念。在阳台的设备间内,不仅有已经配备好的空调,还有太阳能热水器。通过屋顶的太阳能板,每户居民家中都用上太阳能热水,这一设备可以保证家庭至少60%的热水需求;居民还将使用地下气力垃圾输送系统,看不到裸露在外的垃圾;除了智能电网可一键遥控家居用电,每户居民家中还通上了直饮水。此外,整个小区内将看不到一辆私家车,所有车辆将停放在双层机械地下车库;地下车库日间照明采用太阳光导管照明系统;南侧紧邻生态谷的绿化带。

体会一:通过与嘉铭刘总沟通,此项目是天津中新生态城首个开盘交房入住的住区,虽然其公司没有主动申报绿色建筑的星级,但是,在生态城的建设中运用了很多适合项目特点的绿色建筑技术,因此增加成本300元/㎡。他们成为区域的销售价格的风向标。我们梳理了一下,针对流津时代项目的绿建、生态社区的建设也要实事求是地制定方案和标准,达到地方的绿色建筑和生态社区的引领。

体会二:根据上午在天津中新生态城绿色建筑研究院与李晓明博士交流,他正在研讨制定中新生态城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其高于国标和天津地标。对已完工的项目经评估、监测,视情况要补充绿建配套,保证生态城的100%绿建(2020年)。鉴于此情况,生态城起步区阶段的绿建也要动态管理,要全过程执行绿建的标准。所以,我们的工作也要标准适度,要有前瞻性,要动态地监测、评估。

四、生态社区和绿色建筑的建设PPT演示讲解和与天津中新生态城绿色建筑研究院的专家沟通

下午,我们在天津中新生态城绿色建筑研究院听取了北京C&P(喜邦)国际建筑设计公司北京事务部李梦瑶博士的“生态社区和绿色建筑的建设”PPT演示讲解。从技术层面我们了解到:

1、做生态社区要因地制宜建立数据库和模型,通过分析归纳形成生态社区的指标体系,取得地方政府的确认方可实施,并进行动态监测。

2、对开发商提出10条建议,要开发商、政府、设计、施工、物业及市民共同完成绿色生态社区的建设和运营。

3、不能照搬照抄其他项目的绿色生态的建设模式。

天津中新生态城绿色建筑研究院李小明博士透露信息,城市绿色生态社区的建设评价,要达到2年内开工在建200万平方米且3星级绿建要达到30%,政府奖励五千万等。这是绿建与生态社区的发展趋势。

北京C&P(喜邦)设计公司、中新生态城绿色建筑研究院不便提供相关资料和成果,不排除其与我司下一步合作的伏笔。中新生态城的口号是“三和、三能”,即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环境和谐共存;能实行、能复制、能推广。因此,我们面对现实要通过本次初步对生态城的考察,梳理我们的思路和策略,找出我们自己的绿色建筑和生态社区建设之路。

五、几点思路

1、生态低碳绿色开发:一方面从每个家庭的居所——绿色建筑入手;另一方面还必须从城市整体的层次来寻求应对之道,即打造生态社区。制定绿色、生态社区标准,应该是:政府主导,开发商参与,整合社会资源,强调:规划、设计、建造、监理、物业、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建设与动态管理的模式,建立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合作机制。

2、以实用技术为技术主体;以绿色建筑为建筑主体;以服务业或新兴产业为产业主体;以步行、自行车、公交等绿色交通为交通主体;以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为主导的土地利用开发模式;以可以复制、可以持续、可以改进为目标主体的适用宜居型生态建设模式,应是我们的实践之路

3、充分借鉴地方传统的生态思路,传统民族独有的“背景观野”也有利于推行生态社区建设。

4、绿色生态社区应当是建设成本可负担,发展模式可模仿,自身发展可持续的城市生态社区。

5、绿色建筑是可实施,有统一标准的,是生态社区的建设载体;生态社区是可推广,无统一标准的,是绿色建筑的有机环境。

第三篇:中新生态城规划

生态城具体位置是在天津滨海新区内的汉沽和塘沽两区之间,占汉沽区南部20平方公里,塘沽区北部10平方公里。汉沽区多为盐碱地,属于干旱水源不足的地方。区内现有18万人口,区内西北部有农业,东南部有海洋渔业和化工企业。生态城主要占用汉沽区南部,并且不占用耕地,计划投资300亿元人民币。

中新生态城管委会负责同志汇报了中新生态城总体规划纲要编制工作情况。中新生态城总规划师介绍了《中新生态城总体规划纲要》。

专家们对中新生态城规划编制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进一步完善中新生态城规划纲要,编制总体规划,从突出生态建设特点发展绿色交通、土地合理利用、资源循环利用、构建和谐社会、增强地区活力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目前生态城总体规划编制、土地征用、起步区开工准备、环境整治等工作正在全面展开。同时,在产业发展方向方面也开始重点研究定位,环保产业、金融服务、教育培训、文化创意

以及服务外包等产业已经纳入发展视野。

据介绍,为了使生态城项目实现高标准、高水平,走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之路,管委会

提出要从十个方面实现突破的目标:

一是在规划设计上的突破;二是在绿色建筑上的突破;三是在区域交通上的突破;四是在能源利用上的突破;五是在绿化环境上的突破;六是在产业结构上的突破;七是在城市管理上的突破;八是在社区建设上的突破;九是在水系改造上的突破;十是在防灾减灾上的突破。

一致认为,生态城总体规划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的环保理念,立足天津和滨海新区的实际,统筹考虑生态建设、资源节约、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就业,体现了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经济活动的和谐,在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将成为生态城开发建设的基本依据。

中新生态新城将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经济的和谐共融,这里的水、电、气、热,都会尽最大可能利用再生能源和新兴技术,废水、废弃物等会“变废为宝”,由于废物与资源实现循环转化、利用,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耗,保障废水、废气、废渣“零排放”,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对环境的“零污染”。目前暂定名的“中新天津生态城”,明年一期工程就将开工建设。规划建设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的生态城,相当于现在3个多和平区的面积。“起步区”计划先建设3平方公里。

配套

废水气渣“零排放”

中新生态新城将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经济的和谐共融,这里的水、电、气、热,都会尽最大可能利用再生能源和新兴技术,废水、废弃物等会“变废为宝”,由于废物与资源实现循环转化、利用,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耗,保障废水、废气、废渣“零排放”,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对环境的“零污染”。目前暂定名的“中新天津生态城”,明年一

期工程就将开工建设。规划建设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的生态城,相当于现在3个多和平区的面积。“起步区”计划先建设3平方公里。

顶级配套没有重工业

未来的生态城将包括一批产业、住宅、超市、商场、医院、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大大小小的公园、湖面,一处处的中央绿地等。这里的产业以高端服务业为主;重工业不会在生态城里建设;这里的学校将会有国家乃至世界一流的大学,有本市的顶级中学;这里的公园不仅分布位置合理,而且从城北到城南都会由一条“公园生态廊道”贯通。

生活

淡化海水可以饮用

生态城里还将采取集中供热的方式,确保冬季供暖期里人们温暖过冬。这里还会采用海水淡化技术,由配套电厂生产的20万吨淡化海水,将是满足生态城中饮用淡水的一个有效渠道。

预计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整座生态城将全面建成。在生态城里生活的人们将有非常高的“幸福指数”。

高中低档房都要建

这座生态城将由中方和新加坡方面组成联合体,作为开发机构承担开发建设任务,建设高、中、低档商品住宅。在商品房的建设方面,会考虑借鉴我国经济适用房和新加坡组屋的建设经验。在这里,高端人才和蓝领人群将和谐相处。

这里将成为非常理想的居住区,能够分流未来在滨海新区工作、生活的150万人口居住的需求,同时将为整个天津市提供更好的服务,还能对环渤海湾周边省市地区起到良好的发展带动作用。

交通

轻轨延长线将“进城”

在生态城生活的人们,可以享受到各种公共交通带来的方便,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私车家上路给空气带来的污染。由于城市设计布局的合理,无论是到超市购物,还是去看一场电影,完全可以选择步行就能便捷地达到你的目的;还可以选择最近的公交设施,如最常见的公交车、地铁(轻轨)或是像目前在开发区行驶的单轨电车,以最短的时间到达目的地。津滨轻轨延长线将进入生态城内。

按照规划,生态城的机动车尾气等总碳量的排放,将不到一般城市的一半。

这个生态城是完全按照“可复制、可操作、可扩大”的建设模式来建设的。“可复制”就是指生态城在其他地方同样能建设;“可操作”是指它在商业上是可行的,它不是靠着政府的财政补贴来运作的;“可扩大”是指这座城市随着开发建设的进展,区域面积还会不断扩大,生态功能还会不断延伸。

中新两国政府合作建设生态城,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城市发展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大意义。这一项目的规划建设,也是提升中新两国经贸合作水平的一项重大举措,将成为中新两国合作的新亮点。

中新生态城的规划建设,将运用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和谐社区、科学管理的新理念,建设“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经济活动和谐,人与环境和谐。中新天津生态城将把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的先进理念、技术与天津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在建设节能、环保、宜居住宅的同时,发展教育培训、科技研发、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配套建设一流的学校、医院、公园、文体设施和社区服务中心等公用建筑。生态城具体选址在天津滨海新区的汉沽和塘沽两区之间,距滨海新区核心区只有15分钟车程,面积约为30平方公里。

没有重工业,建筑物使用环保材料,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和生物能采集装置遍布大街小巷......日前,中国首个区别于传统城市的“生态城”选址天津滨海新区,将采用新生态环保技术,实现能源、食物、水等生活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车辆尾气零排放。天津宜居城市的脚步将从这里迈出。

即将启动建设的天津-新加坡生态城是一个面积30平方公里,集居住、休闲、商业于一身的现代城。生态城的面积大约是新加坡总面积的二十一分之一。

按照滨海新区“十一五”发展规划,在汉沽“建设生态宜居新城”是远期目标之一,天津申报的“生态城”初步定位为比现有开发区更高阶、更环保、更适合人居的城市生活核心区。生态城将集中于环保主题,一是城市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二是环保产业化。新加坡方面将与中国分享在水资源管理、污染治理以及公共住屋方面的经验。

从苏州工业园到天津生态城

1994年,中国与新加坡开始合作建设苏州工业园,13年来,这个工业园发展迅猛,成为中新合作的典范,也推动苏州这个以园林风景著称的城市GDP总量跃居全国第五位。截至今年三季度,苏州工业园有6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了100多个项目。

人民网·天津视窗1月10日电:

中新天津生态城吸收新加坡“花园城市”建设经验,营造生态绿色城市,将以蓟运河和蓟运河故道围合区域为生态核心区,建设六条生态廊道,加强生态核心区与外围生态系统的连接,让生态城形成绿水绕城转、人在绿中游的优美环境。

据悉,生态城在建设过程中将保留西南侧水系入海口的大面积生态湿地,形成咸淡水交错的复合式水生态系统。预留七里海湿地鸟类迁徙驿站和栖息地,保障“大黄堡-七里海”湿地连绵区向海边的延续,使生态城内形成一条条绿廊和水廊,建设成后生态城人均将享有12平方米的公共绿色空间。同时进行土壤改良,形成本地适生植物群落。此外,这里还将采用海水淡化技术,满足生态城中淡水饮用的需求。

同时,生态城内将建立机动车道路系统和慢行道路系统,其中高密度的慢行道路系统,串联大部分居住、产业和公共设施,结合绿地系统营造环境宜人的慢行空间,使绿色出行逐步成为居民出行首选,实现人车友好分离、机非友好分离和动静友好分离。

城市住宅将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开发建设

住在生态城,配套设施能否满足日常生活需求?记者上午从生态城管委会获悉,生态城将邀请国内外知名设计师为生态城规划城市“蓝图”,不仅将实现生态环保,而且在配套设施方面下足功夫,文化、教育、体育、商业和医疗设施等一应俱全。将来居民从家出门步行10分钟,就能找到需要的服务、消费场所。

据悉,今年生态城将对城市照明、智能交通、地名、消防、电力、供热等多个方面进行设计规划,并将对蓟运河故道及岸线、蓟运河起步区段水系及岸线治理等制定专项设计方案。另外,还将由世界知名设计公司和设计师为生态城制定生态河、生态湖、生态谷、生态廊、永定洲、白鹭洲、慧风溪等方案。

据了解,生态城内住宅完全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开发建设,在房型设计、材料选择上都体现了生态环保理念。在生态住宅中,太阳能、风能、土壤能等资源充分实现再利用,如可住宅热水供应和小区路灯照明100%利用太阳能。(

第四篇: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施工技术导则

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施工技术导则(试行)

目录

1.2.3.4.5.6.7.8.总则............................................................................................................................................................2 施工规划....................................................................................................................................................2 施工现场布置............................................................................................................................................2 环境保护....................................................................................................................................................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6 节水与水源合理利用................................................................................................................................7 节能与能源合理利用................................................................................................................................7 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8

1.总则

1.1.为实现中新天津生态城100%绿色建筑的目标,对生态城各项目绿色施工活动进行规范,特编制《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施工技术导则》。1.2.绿色施工是为满足生态城绿色建筑要求,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施工活动。1.3.参与生态城建设施工的单位要运用ISO14000和ISO18000管理体系,将绿色施工有关内容分解到管理体系中,使绿色施工规范化、标准化。

2.施工规划

2.1.施工单位要编制绿色施工方案,在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中单独成章,或根据需要单独编制,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批。2.2.绿色施工方案要有明确的绿色施工技术指标,并满足生态城绿色施工强制性技术要求。保证完成技术指标的措施要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2.3.绿色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

(2)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

(3)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4)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

(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

3.施工现场布置

3.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应绘制施工总平面图,科学计算用地指标,并经过生态城管委会批准后,方可实施。3.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原则

3.2.1.施工现场的施工区、办公区、生活区应当分开设置。各区域应当科学合理布局,并符合城市环境、卫生、消防安全及绿色施工标准化管理的有关要求。3.2.2.施工现场布置应充分利用施工场地环境、市政资源条件(动力、交通等),减少临时设施的重复建设。3.2.3.施工现场仓库、材料堆场、加工区等布置应尽量靠近已有交通线路或即将修建的正式或临时交通线路,缩短运输距离。3.2.4.施工现场要整洁、美观,与环境保持协调。施工现场外观应符合《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工程绿色施工视觉识别系统》统一规定。

3.2.5.鼓励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实行物业化管理。施工单位可成立物业管理机构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物业管理企业对现场进行物业化管理。3.3.施工围挡

3.3.1.施工现场应设置围挡,围挡外侧与道路衔接处采用绿化或者硬化铺装措施。围挡必须稳固、安全、整洁、美观。3.3.2.施工围挡高度2.5米,采用彩钢压型板,外观、颜色应符合《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工程绿色施工视觉识别系统》统一标准。3.3.3.施工单位负责围挡日常清洁及维护。对破损、变形的围挡应及时修复、更换。3.4.施工现场出入口

3.4.1.大门应当采用封闭门扇,设置应当符合消防要求,其宽度不小于6米。

3.4.2.施工现场大门处设置警卫室,设置自动打卡机或门禁系统,加强对出入现场的人员管理。3.4.3.施工现场从大门入口处应设置长度不少于30米的混凝土路面。在大门入口处应当设置冲车设备及排放系统和废水回收利用设施,对驶出场区的车辆进行冲洗,严禁将泥土带上公共道路。3.5.施工标志牌

3.5.1.施工现场应设置七牌一图,即施工总平面图、工程概况牌、绿色施工管理牌、组织网络牌、安全管理牌、防火须知牌、环保措施牌和工会组织宣传牌。3.5.2.施工标志牌应标明项目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名称、项目经理姓名、联系电话、工会组织负责人、建筑工人维权投诉电话,开工和计划竣工日期及施工许可证批准文号等。3.5.3.施工标志牌应符合《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工程绿色施工视觉识别系统》统一标准。3.6.施工临建

3.6.1.在施工现场搭建的临时建筑物应当按照本市有关规定,采用轻钢结构标准型拼装活动板房,搭建高度不得超过二层,并设置符合安全规定的通道和钢制楼梯。禁止搭建木结构房屋、帐篷及利用现场围挡搭建临时房屋或设施。施工临建应考虑抗风、抗震、防雷、防火设计。3.6.2.施工现场必须设置足够的办公室和会议室,室内应配备相应的水、电、通讯及卫生设施,办公室应有足够面积的门、窗,以利采光和通风。3.6.3.禁止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禁止在施工区域内用餐。3.6.4.厕所应当采用密闭水冲式,安装小流量的设备和器具,地面应铺瓷砖或用混凝土硬化,墙面应贴瓷砖保持干净清洁。高层建筑施工应当隔层设置简易厕所和饮水设施。3.6.5.生态城建设公寓建成投入使用后,所有参建人员应按照生态城管委会要求,统一入驻建设公寓,生态城范围内的建设项目现场内不得居住施工人员。3.7.材料存放

3.7.1.在施工全过程中,施工现场的各种设施、建筑材料、设备器材、现场制品、成品或半成品、构配件等物料应当按照施工总平面图划定的区域有秩序存放,并设置标签。3.7.2.应制订现场材料储存限额(存放时间和数量限定),并遵照执行,以便节约用地和避免材料浪费。3.7.3.禁止材料混放或擅自占道堆放材料。3.8.施工用电

3.8.1.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用电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相关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并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架设,严禁任意拉线接电。3.8.2.施工现场必须设有保证施工安全的照明。危险潮湿场所的照明以及手持照明灯具,必须采用符合安全要求的电压。3.9.施工用水

3.9.1.施工用水管线的布置要符合消防要求。3.9.2.外露管线布置美观,整洁。

4.环境保护

4.1.扬尘控制

4.1.1.基坑施工时,基坑周围设置1.5m高安全栏杆,外挂绿色密目网。地上施工时,对于高度24米以下建筑,设置封闭式室外脚手架,脚手架高出建筑物1.5m,外挂绿色密目网(不低于2000目/100CM2)。高度24米以上高层建筑,作业层外立面采用封闭施工,或根据实际项目情况,制定有效的防尘措施。4.1.2.现场塔吊、室外施工电梯等提升设备,要外观整洁。

4.1.3.施工单位对外立面安全网、设备、临时设施等应当定期维护、保洁。

4.1.4.对于易产生扬尘的设备、操作过程、施工对象等,要制定控制扬尘的具体措施,工作面内扬尘目测高度小于1.5m,并不扩散到工作区域外。在场界四周隔档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月平均浓度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0.08mg/m3。4.1.5.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应根据用途进行硬化处理,土方应集中堆放。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所有施工现场均应做到及时清扫、洒水压尘。4.1.6.施工现场易飞扬、细颗粒散体材料的储存、运输,要采用密封容器。施工现场出口处要设立洗车槽。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本单位运输车辆进行尾气测试,对测试不合格的车辆不得继续使用,直到修理合格为止。施工单位运输工程渣土、泥浆、建筑垃圾及砂、石等散体建筑材料,应当采用密闭运输车辆,并按指定路线行驶,严禁发生抛、洒、滴、漏现象。4.1.7.施工现场应建立封闭式垃圾站,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必须采用相应容器或管道运输。施工现场堆放砂、石等散体物料的,应当设置高度不低于0.5米的堆放池,并对物料裸露部分实施苫盖。

4.1.8.市政工程在进行土方施工时,应制订有效措施,防止扬尘污染。现场不得进行灰土拌合,应采取场外预拌方式。4.1.9.市政工程施工时,对原市政路面的采取保护措施,避免施工造成对原市政道路的污染和损坏。4.1.10.大风(5级以上)情况下,没有明确的防尘措施,严禁露天作业。4.2.施工噪声控制

4.2.1.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规定。4.2.2.在施工场界对噪音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监测方法执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4-90)。4.2.3.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应做到轻拿轻放。

4.2.4.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施工场地的强噪声设备宜设置在远离生活区的一侧,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4.2.5.施工作业时间为6:00— 22:00,建筑企业确因工艺需要夜间施工的,按照生态城规定办理有关夜间施工手续。4.3.施工光污染控制

4.3.1.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在保证现场施工作业面有足够光照的条件下,减少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干扰。4.3.2.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4.4.施工水污染控制

4.4.1.污水排放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废水水质检测,提供相应的污水检测报告。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分阶段达到天津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12/356--2008)的要求。4.4.2.混凝土输送泵及运输车辆清洗处应设置沉淀池,冲洗水应经二次沉淀后循环使用或排入市政污水管网。4.4.3.施工现场存放的油料和化学溶剂等物品应设有专门的库房,地面应做防渗漏处理。废弃的油料和化学溶剂应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4.4.4.鼓励施工现场采用移动厕所,委托环卫单位定期清理。

4.4.5.保护地下水环境。采用隔水性能好的边坡支护技术。基坑降水尽可能少地抽取地下水;当基坑开挖抽水量大于50万m3时,应进行地下水回灌,并避免地下水被污染。4.5.土壤污染控制

4.5.1.保护地表环境,防止土壤侵蚀、流失。因施工造成的裸土应及时覆盖或种植速生草,以减少对土壤的侵蚀。4.5.2.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并具备相应应急预案,避免因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而导致对土壤、水等环境的污染。4.5.3.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应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4.5.4.施工后应恢复施工活动破坏的植被(一般指临时占地内)。4.6.废弃物排放

4.6.1.制定建筑垃圾减量化计划,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统计。住宅建筑每万平方米的建筑垃圾不宜超过400吨。4.6.2.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30%以上,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大于40%以上,对于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力争再利用率大于70%以上。4.6.3.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分类处理,及时清运。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集中运出。4.7.文物资源保护

4.7.1.生态城项目施工范围内的文物受国家保护。

4.7.2.施工单位在基坑开挖中,如发现地下文物,应立即停止施工,保护好现场,并向生态城管委会汇报。4.7.3.对于文物的处理,应听从文物部门的安排,并协助文物部门做好相关工作。4.8.环境绿化

4.8.1.对于生态城内的绿化和树木,施工单位不得损坏。由于施工需要对绿化进行处理时,需要通过业主单位向生态城管委会书面申请,经审批同意后,由专业绿化施工单位进行处理。4.8.2.对于施工区域内的树木、绿地,施工单位要采取措施,加强保护,不得损坏。4.8.3.鼓励施工单位在施工区域内,进行合理绿化,美化施工环境。4.9.有关设施保护

4.9.1.施工前应调查清楚地下各种设施,做好保护计划,保证施工场地周边的各类管道、管线、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运行。4.9.2.对于需要保护的有关设施,要编制专项方案,由生态城管委会批准后,方可实施。

5.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5.1.节材控制指标要求

5.1.1.搞好材料节约,要有材料节约措施,达到材料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降低30%。5.1.2.要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地材料资源,施工现场50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0%以上。5.1.3.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等的周转次数。5.2.材料资源合理利用

5.2.1.对于施工用脚手架体系、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优先采用全钢化施工,提高材料周转次数,减少木材的使用,全钢化施工应用率达到90%以上。5.2.2.钢筋加工、混凝土搅拌、预制混凝土构件、钢结构件生产、门窗生产,采用工厂化加工,工厂化率100%;砌筑、抹灰砂浆搅拌商品化率100%。5.2.3.现场房屋采用周转型彩钢保温板。

6.节水与水源合理利用

6.1.提高用水效率

6.1.1.施工项目要进行施工用水量的计算,确定用水定额指标,并分别计量管理。将节水定额指标进行计量考核。6.1.2.鼓励施工现场建立雨水、中水或可再利用水的搜集利用系统,使水资源得到梯级循环利用。并且为防止二次污染造成的浪费,应定期清洗和消毒贮水池、水箱等,并做好记录。6.1.3.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

6.1.4.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应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供水管网应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捷。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安装计量装置,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6.1.5.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必须设立循环用水装置。6.2.非传统水源利用

6.2.1.处于基坑降水阶段的工地,宜优先采用地下水作为冲洗用水和生活用水。6.2.2.大型施工现场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充分收集自然降水用于施工和生活中适宜的部位。6.2.3.鼓励推广施工中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技术。6.3.用水安全

6.3.1.为确保避免水源对人体健康、工程质量以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应进行水质检测,要符合相关水质标准规定要求。6.3.2.应做好污水再生水、雨水和淡化后的海水的卫生保障措施。

7.节能与能源合理利用

7.1.节能措施

7.1.1.制订合理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

7.1.2.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7.1.3.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并分类计量。7.1.4.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安排施工工艺时,应优先考虑耗用电能的或其它能耗较少的施工工艺。避免设备额定功率远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负荷使用设备的现象。7.2.机械设备与机具

7.2.1.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7.2.2.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机电安装可采用节电型机械设备,如逆变式电焊机和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电动工具等,以利节电。7.3.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

7.3.1.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使其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7.3.2.临时设施采用节能材料,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的材料,减少夏天空调、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7.3.3.合理配置采暖、空调、风扇数量,规定使用时间,实行分段分时使用,节约用电。7.4.施工用电及照明

7.4.1.临时用电优先选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临电线路合理设计、布置,临电设备宜采用自动控制装置。采用声控、光控等节能照明灯具。7.4.2.照明设计以满足最低照度为原则,照度不应超过最低照度的20%。7.4.3.鼓励施工单位对夜间照明、生活用水等应用太阳能技术,节约用电。

8.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8.1.临时用地指标

8.1.1.根据施工规模及现场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临时设施,如临时加工厂、现场作业棚及材料堆场、办公生活设施等的占地指标。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应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计。8.1.2.要求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8.2.临时用地保护

8.2.1.应对深基坑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8.2.2.红线外临时占地应尽量使用荒地、废地,少占用农田和耕地。工程完工后,及时对红线外占地恢复原地形、地貌,使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8.2.3.利用和保护施工用地范围内原有绿色植被。对于施工周期较长的现场,可按建筑永久绿化的要求,安排场地新建绿化。

第五篇:关于“中新天津生态城”开发建设的专题报告(精)

关于“中新天津生态城”开发建设的专题报告

自从中新两国合作建设中新生态城的构想出台之后,中新天津生态城一直是吸引国内外各界眼光的焦点,也是这次外经局组织的天津滨海新区考察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中新生态城的建设发展的最新进展表明,宜居生态和经济发展是不矛盾的,两者可以完美统一。为加快我市宜居城市、生态城市建设,调研组专门编写了中新生态城发展运作情况供领导参考。

一、建设背景和发展理念

中新共建生态城的构想,源于新加坡国务资政吴作栋2007年4月访华时向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建议,新加坡愿意与中国共建社会和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城市。这个理念也符合中国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

2007年11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一个生态城的框架协议》,确定中、新政府合作建设中新天津生态城。随后中国建设部部长汪光焘与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部长马宝山签署了上述协议的补充协议,规划了生态城的具体内容和具体落实计划。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中国――新加坡天津生态城的诞生。

按照两国协议,中新天津生态城将借鉴新加坡的先进经验,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循环经济、生态建设、可再生能源利用、中水回用、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为此,两国政府成立了副总理级的“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和部长级的“中新联合工作委员会”。中新两国企业分别组成投资财团,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参与生态城的开发建设。新加坡国家发展部专门设立了天津生态城办事处,天津市政府于2008年1月组建了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委员会。至此,中新天津生态城拉开了开发建设序幕。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间合作开发建设的生态城市,中新生态城将为生态理论创新、节能环保技术使用和展示先进的生态文明提供国际平台;作为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独有的亮点,中新生态城将充分利用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先

试、改革创新的政策优势。运用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和谐社区和科学管理的规划理念,中新天津生态城将聚合国际先进的生态、环保、节能技术,造就自然、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致力于建设经济蓬勃、社会和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生态城市。

在上述生态、节能、环保的众多理念中,中新生态城最为重要的发展理念有二。一是宜居的生态之城,即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在这个特定区域实现一个城市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湿地保护、清洁能源利用、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废弃物处理、城市绿化、道路交通、社区管理、文教卫生等方面积极吸收新加坡的成功经验,从而成为城市发展的典范。二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创新之城,即找到一个商业上盈利模式。中新生态城能否成功的关键是可复制、可推广,能在更大范围内起到示范作用。用中新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裁吴财文的话说,“不是建一座实验化的城市,而是推行大规模切实可行的可复制的城市生态解决方案”,在这片自然环境恶劣的土地上建设一座以生态为主打品牌的新城,科学合理的空间规划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因此,规划设计是中新生态城能够被复制、被推广的关键,只有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水平规划,注重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全面落实各项生态指标,生态城才有可能对其他城市和地区具有示范效应,从而避免成为“昂贵的城市”或者“富人区”,而发展为一个集金融、高附加值服务业、商业、居住为一体的综合都市。

二、区位条件和功能定位

根据中新两国的有关协议,生态城选址有两条原则:一是要体现资源约束条件下建设生态城市的示范意义,特别是要以非耕地为主,在水资源缺乏地区。二是要靠近中心城市,依托大城市交通和服务优势,节约基础设施建设成本。

根据以上精神,中新天津生态城的选址最后定于天津滨海新区内塘沽区与汉沽区之间,距离滨海新区核心区15公里、距离天津中心城区45公里,距北京150公里,四至范围为东至汉北路(规划中,西至蓟运河,南至永定新河入海口,北至津汉快速路

(规划中。现状用地三分之一为盐田,三分之一为水面,三分之一为荒滩,土壤盐渍化程度高,水质存在污染,属于水质性缺水地区。中新生态城毗邻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海滨休闲旅游区,总面积约31平方公里,占汉沽区南部二十平方公里,塘沽区北部十平方公里,到2020年,生态城常住人口规模将控制在35万人左右,同时容纳外部就业人口6万人和内部暂住性消费人口3万人。预计总建设用地为2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75平方米以内。按照天津市规划,汉沽区要在2010年建设成休闲旅游生态区,而塘沽区将会成为滨海新区的城市核心。在2008年8月1日我国目前最快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正式通车运营之后,滨海新区的交通变得非常方便,从北京到滨海新区核心区于家堡只需50分钟,未来京津城际铁路将延伸至中新生态城。届时中新生态城将凭借便利的交通、比较好的能源供应条件成为滨海新区重要生活城区。

根据2008年3月通过的《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功能定位是:我国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绿色建筑等技术自主创新的平台,国家级环保教育研发、交流展示中心和生态型产业基地,参与国际生态环境发展事务的窗口,生态宜居的示范新城。具体包括:(1国际生态环保理念与技术的交流和展示中心;(2国家生态环保技术的试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的集聚地;(3国家生态环保等先进适用技术的教育培训和产业化基地;(4国际化的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康乐区。

在吸收借鉴新加坡环保城市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中新天津生态城的总体规划基本确定,其空间布局结构可以称之为“一轴三心四片,一岛三水六廊”,即以生态谷为城市主轴;建设一个城市中心,两个城市次中心;四个综合片区;以生态岛和水系组成的绿色核心;主要围绕水库、蓟运河故道和蓟运河三个水系;建设以生态岛为中心,构建六条廊道,形成由生态谷、生态廊道和湿地、水系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使中新天津生态城成为水系环绕、绿色环抱生态宜居的花园之城。最终实现百万美元GDP碳排放强度低于150吨,绿色建筑比例达到100%,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20%,区内绿

色出行比例达到90%,垃圾回收率达到60%,绿化覆盖率达到50%,这个指标已经接近、有的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三、发展目标和产业选择

为建设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的示范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示范区;建设体现天津地域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生态宜居的国际化滨海新城,中新生态城发展目标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内容。

(1经济蓬勃高效:大力发展以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为主的生态经济,构筑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等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天津市前列。

(2生态环境健康:环境治理、生态修复、节能减排、空气质量、水环境、人均绿化面积等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3社会和谐进步: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充足的就业岗位,全面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实现社会各群体的和谐、融合。

(4文化传承弘扬: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交融,塑造地域特色和文化品位。建设生态文明,推行绿色健康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5区域协调融合:在环渤海、京津冀区域和滨海新区层面,建立完善的区域协调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臵和环境共建,实现区域和谐发展。

为实现其经济和生态功能,中新生态城选择了8大产业发展方向,包括节能环保、科技研发、教育培训、文化创意、服务外包、会展旅游、金融服务以及绿色房地产等低消耗、高附加值产业。其中,科技研发、金融产业、教育培训和会展旅游是生态城目前重点发展的四大产业。(1科技研发将围绕包括太阳能、风能、土壤源、水源在内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循环经济进行;(2金融产业将以优惠政策吸引金融机构落户生态城;(3在教育培训方面,目前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新加

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四所大学已经和生态城有关部门签订了框架协议,将在项目研发、职业培训和创办大学方面合作;(4生态城将借助自身的环保优势发展会展旅游,打造特色海滨生态环保游。

四、运作模式和建设现状

在运作模式上,中新生态城实行行政管理主体和开发主体分离模式,即政企分开,管委会和开发公司相分离。根据《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规定》,生态城管理委员会(简称管委会代表市政府对生态城实施统一行政管理,履行八项职责,主要包括:(1组织编制生态城总体规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2组织编制生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各专项规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3组织编制生态城产业发展目录,对投资项目进行审批、核准和备案;(4根据市人民政府授权或有关部门委托,集中行使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行政管理权;(5统一管理生态城的规划、土地、建设、环保、交通、房屋、工商、公安、财政、劳动、民政、市容环卫、市政、园林绿化、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管理工作;(6在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上先行先试,制定相应的行政管理规定,检查各类规定的执行情况;(7协调配合税务、外汇等有关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8履行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行政管理职责。

根据《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规定》,天津生态城由合资公司中新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运作。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是生态城土地整理储备的主体,负责对生态城内的土地进行收购、整理和储备。同时是生态城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维护主体,按照生态城管委会的计划要求负责相关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维护,并享有相应的投资权、经营权和收益权。

中新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0亿元人民币,中新双方各占50%,该公司是根据中新两国《框架协议》及《补充协议》,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按照公司法要求组建的、具有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有限责任公司。合资企业的中方股东,即中方投资联合体由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牵头组建,泰达占35%,国家开发银行占20%,其他投资者还包括天津市房地产开发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塘沽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天津市汉滨投资有限公司、津联集

团(天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亿元。新方联合体由新加坡吉宝集团牵头,吉宝集团占50%,卡塔尔投资顾问公司占10%,其他投资者占40%。

中新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筹的总裁职务由新加坡贸易和工业部副秘书长吴财文担任。合资双方有权任命同等人数的董事会成员,其中新方任命合资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中方任命合资公司的董事会主席。该合资公司目前尚处于审批之中,但新方引入的30名员工组成的前期团队早已开展相关工作,随后将招聘80位中方员工。

自从2007年11月18日中新两国政府签约以来,各项规划建设工作进展很快。2008年3月通过了《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随后进行道路建设和地下管道铺设、服务中心建设、绿化等,6月初基本完成起步区4平方公里土地征用以及填土工程。9月3日召开中新天津生态城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会议由理事会中方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理事会新方主席、新加坡副总理黄根成共同主持。从9月份开始,起步区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产业项目进入全面启动和快速施工阶段,位于彩虹桥附近的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首期道路和水体修复工程已经展开。9月28日中新生态城正式开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新加坡国务资政吴作栋出席开工仪式并为生态城奠基。10月13日颁布《中新天

津生态城管理规定》,年底前将部分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完工。

根据《总体规划》,中新生态城起步区位于生态城南部,居住面积290万平方米,商业总建筑面积31.4万平方米,产业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规划住户2.65万户,人口约8.5万,将建设4个生态社区、1个商业次中心、1个特色中心、1个产业园,主要包括临近轻轨的商业中心、生态环保大学、商业园、临水居住区及青坨子特色保留区。整个起步区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建成。

在生态保护、生态社区、绿色交通、水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环境保护等方面,中新生态城也凸显了实现人与人和谐共存、人与经济活动和谐共存、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基本理念。总之,中新生态城将把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的先进理念、技术与天津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在建设节能、环保、宜居住宅的同时,发展科技研发等现代服务业,配套建设学校、医院、公园、文体设施和社区服务中心等公用建筑,成为未来的宜居之都。

下载中新天津生态城联合工作委员会召开会议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新天津生态城联合工作委员会召开会议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