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命的舞蹈教案
《生命的舞蹈》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深入文本,培养学生概括、品析能力。
2、让学生通过生活小事进行深层次思考进而得出对生命的感悟的过程。
3、培养顽强不屈、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品味文中重点句子的深层含义,感受生命所蕴涵的勃发的活力。
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说的“爱生活”“乐观主义”这样的解释是词不达意的原因;理解“生命的舞蹈”的内涵。
学生分析和教材分析:
1、学生分析: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已经养成了朗读、圈划等语文阅读习惯,而自习能力、思考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对于生活、生命等问题也有自己的浅层次的思考。这是开展这样一节关于生命的本质的思考课程的基础。但是,要求我们的学生对于生命这样比较具有哲理性的话题的深层次理解还是有比较高的难度的。所以如何在学生现有的思想水平上让其理解本文的主旨,并能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有所悟有所得将是本堂课应该解决的重点问题。
2、教材分析:本文是关于对生命本质问题的思考,关于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倡导,但是文章通过大量的哲理性句子和比喻阐明作者的观点,这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是比较难以理解的。所以本堂课主要通过学生对于两件生活小事的把握做初步铺垫,再通过重点句子的品析来帮助学生一步步走向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扫清生字词障碍
2、在文中第4、6节中圈划出作者对两次生命的舞蹈的看法的句子加以品读,并写出其含义。
3、查找人类个人或群体面对困境时不畏惧、不悲观的资料。并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所提事例的感想。(要求典型性)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课文朗读(4分钟)
一、导入
1、导语: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中21位聋哑演员表演的舞蹈节目《千手观音》感动了全中国。在不到六分钟的时间里,那优雅的舞姿与音乐的完美融合,让人们很难相信她们是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特殊群体,而她们发自心灵深处关于爱与美好的表达,将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长河里。下面就请同学们欣赏这段舞蹈。
2、播放《千手观音》视频
3、提问:A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刚才欣赏的这段舞蹈?(请3位学生作答唯美、高雅、叹为观止等)
B是什么内在精神支撑着这些聋哑残疾人,让他们能无视自身的缺陷,创造出如此让人叹为观止的美妙舞姿?
(请2,学生:很可能会说到热爱生活、乐观、自强不息等
师:但作家楚女却说爱生活、乐观主义这样的解释还不够。生命本就短暂,是选择腐烂还是燃烧?生命的本质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楚女的《生命的舞蹈》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A在第六节中提到“上苍仿佛有意安排,让我看到不同形式的两次生命的舞蹈。”一句,请同学们分别用一句话将文中提到的两次不同形式的生命的舞蹈概括出来?(提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明确:以一对残疾夫妻为代表的一群残疾人在夜幕中跳起了火的舞蹈;
三十年前的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在艰辛的条件下把劳动变成了舞蹈。
(板书:课题;残疾人的舞蹈;小女孩的劳动)
B试比较两次生命的舞蹈的异同点?(提示:两者面对的困境有什么不同?两者舞蹈的形式有什么不同?两者的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异:①残疾人的困境是自身肢体有残缺(落实到具体语句);小女孩的困境是家境贫寒,生活艰辛(落实到具体语句)。他们面对的困境的具体内容不同。
②残疾人的舞蹈就是跳舞,而小女孩的舞蹈却是劳动。
同:两者都是欢乐的形式。(落实到具体语句)——(师导:体现了什么生活态度?)都是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热情)、乐观积极、自强不息、顽强拼搏。
(若学生直接得出生活态度上的共同点,则教师只要问:这些乐观精神在文中哪些语句等体现出来——直接带学生落实到文本即可)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涵
师:这两次不同形式的生命的舞蹈都是作者经历的事,那么作者心中是如何看待这些事这些人的呢?作者看待这些事这些人的时候心理发生过变化吗?(有变化的)
1、请同学们在文中圈划出表现作者心理活动的词语,看看作者前后的心理活动发生了
怎么样的变化?(提示:面对残疾人的舞蹈;面对小女孩的劳动)
明确:找出文中的“怜悯”“大吃一惊”“沉思”“扣问”等词语,确定作者的心理活动变化。
师:从怜悯到深思,作者对生命的舞蹈这一问题是有一个由浅到深的认识过程的。那么,思考后作者是如何评价这两次生命的舞蹈的呢?请同学们圈划出作者表达对两次生命的舞蹈的思考和看法的句子,并读一读。
师:说一说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请同学站起来读、回答,再全班齐读)
(引导时可:火的舞蹈有怎么样的特点?用火作比,表现了残疾人怎么样的生活态度?)如:
句1:“火在舞蹈,那扭动、变形的舞姿是火的生命的张力的表达。燃体在火的舞蹈中发出毕毕剥剥的吟唱,燃体不尽,火的舞蹈不停。”——先读后解再读
(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火在燃烧时那种充满蓬勃、热情、活力的姿态,表现出了残疾人面对生活积极乐观、充满热情和活力的态度。)——体现在哪些词上
明确:这句话表面上是在写火的燃烧,实际上它是有隐喻意的。“张力”在文句中的意思是最大的活力。“燃体”比喻人的生命;“火的舞蹈”比喻蓬勃、欢乐的、热情似火的生活;“燃体在火的舞蹈中发出毕毕剥剥的吟唱”就是说人全身心投入到蓬勃、欢乐、火热的生活中去,这样才能体现人的生命价值;“燃体不尽,火的舞蹈不停”,只要生命存在,蓬勃、欢乐、火热的生活就不会停止,要在有限的生命中释放出最大的生命能量。这个态度对于健全的人来说都是可贵的,更何况他们是一群残疾人。所以用“火的舞蹈”作比,就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残疾人对生活的态度,体现出他们蓬勃、旺盛的生命活力。
句2:“生命从一降生,就穿上了一双红舞鞋。这是生命的本质,是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会唱歌,都会欢乐的原因。”——先读后解再读
明确:用“红舞鞋”比喻像火一样热情,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生活中的每个人,从降生的那一天起,就穿上了一双火红的舞蹈鞋,也正是有了这双鞋这种积极热情的生活态度,我们才能战胜生活中的艰难险阻。
(师导:文章用火的舞蹈、红舞鞋来比喻生命那这三者之间的相似点在哪里?——热情、活力)(板书:火的舞蹈、红舞鞋(比喻))
句3:“没有畏惧,从不悲观,生命就这样一路舞着唱着前行,这一切都是因为生命的本质就是舞蹈。”——先读后解再读
明确:热情乐观、积极拼搏、顽强不息的生活态度就是生命的本质。
师结:从这些分析中,你可以总结出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是一种怎么样的生活态度?)明确:本文作者通过对残疾人不顾自身的身体残缺尽情舞蹈和小女孩在艰辛困苦的条件下欢乐的劳动两件事的叙述,用火的舞蹈作比喻,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能用热情乐观、积极拼搏、顽强不息的生活态度去面对。
师:我们这个单元主题是“人贵有精神”,而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中的困境这样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精神,只要你拥有这种精神,你也可以成为自己生命的舞者。
四、拓展延伸、深入理解
我们课文中举了两个具有积极乐观精神的例子,你能再举一些用乐观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生活困境的事例吗?4
(提示:什么人?面对怎样的困境?他又是用怎么的态度和方式去面对的?)
五、结束语(同学们举的这些事例说明:生命之歌是由人自己去谱写的。请大家来齐读屏幕上的一段话。)
如果人生是一幅图画,那么你就是一位画者,即使再灰暗的色彩,也会有层次的暗涌; 如果人生是一个舞台,那么你就是一位舞者,即使再笨拙的舞姿,也会有观众的喝彩; 生命若是冬日的溪流,凝固何妨,冰层下依旧潺潺奔流;
生命若是秋日的花朵,残缺何妨,秋风中依旧摇曳生姿;
生命若是没词的歌曲,平凡何妨,吟唱着依旧跳跃隽永。
生命是自己的,你是自己生命之帆的舵手,怎么航行?向何处航行?你得自己去掌控!(生齐读)
(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对那些作为正常人和拥有正常生活的我们,应该怎么对待生活,怎么对待生命呢?)4
六、作业布置
1、查找一些关于生命的名人名言,作为积累。
2、推荐阅读:赵丽宏的《生命》或冰心的《谈生命》
七、板书设计
残疾人(残疾——跳舞)欢乐的形式,积极乐观的生活(形式)小女孩(贫困——劳动)
生命的舞蹈火的舞蹈、红舞鞋(比喻)
生命的本质(对生活充满热情活力、积极乐观面对困境)(内涵)
第二篇:生命的舞蹈教案
修改稿:十一 生命的舞蹈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体味重点语句的含义。
2、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具有勇敢、顽强的品格。
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重点句子,深入体味文中主题。
教学难点:
理解“生命的舞蹈”的内涵。
下列粗体字为老师的导语、提问和引导语小结语。其余是设想的学生的活动,当然学生活动的话语也可能变为老师的提示,如果学生答不到这些,而这些又很重要。
1、导入:
在5、12大地震中有这样一个女孩同学们还记得吗?她在废墟下度过了七十几个小时,地震夺走了她的左腿,被救后她对亲人说:“我身边的同学都不在了,但是我一直想着跳舞就坚持了下来!”
2008年9月6日,她穿着一只孤独的红舞鞋与芭蕾王子吕萌和上百位聋哑演员,神情而完美的演绎了《永不停跳的舞步》向全世界展现了追求的美丽、生命的美丽、人性的美丽。有人说李月不是用脚在跳舞而是用生命。到底什么样的舞蹈才称得上是生命的舞蹈呢?
请同学们打开书,让我们在课文中试着寻找答案。十一课《生命的舞蹈》。
2、标注重点字词读音。
右撇 怜悯 络绎 恰如其分 砖瓦窑 繁衍
3、请学生浏览全文。
本文是一篇散文,散文中有叙事,讲了几件事情?按照概括事件的一般规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来概括。(点评: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夜幕下,对门人家屋里,以残疾人夫妇为代表的一群人,跳起了火一般的舞蹈。板书:残疾人跳舞
三十年前,砖瓦窑里,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在艰苦条件下把劳动变成舞蹈。板书:小女孩劳动
4、残疾人舞蹈和小女孩劳动有什么不同之处?
让学生圈划对残疾人和小女孩的描写。
老师概括:
残疾人身体残疾:“男的一双脚掌向后撇,女的是哑巴”,小女孩“简陋的砖瓦窑”“ 衣服缀满补丁,正当读书和游戏的年龄,就过早地承担了生活的艰辛”
5、两者生活境况又有什么共同点?
生活处境困苦,逆境
板书:艰难困苦
作者什么地方点出了这一点?
第6节“人生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会歌唱、都会欢乐”
6、作者起初关注残疾人和小女孩时产生的感情是怎么样的?
怜悯
这种怜悯健康吗?为什么?
读文中句子:“这不是鄙视他们,我认为作为一个正常人,是应该有一点这样的怜悯之心的。”
后来感情上有什么转变?
对他们她产生敬佩,对生命有了沉思。
7、残疾人舞蹈是一种真正有舞蹈性质的娱乐活动,小女孩在劳动过程中以舞蹈的动作自娱自乐。这样的两种活动有什么共同之处?
自娱自乐。
作者怎么说的?
“生命以这样欢乐的形式前行”。
板书:欢乐的形式
8、作者感情转变有一个怎么样的过程?找出文中过渡照应的句子。
第5节属于插叙。作者在三十年前看到小女孩后留下了对生命的叩问,以后三十年以后听到残疾邻居的跳舞对生命的叩问产生了顿悟。
板书、插叙
板书:沉思 叩问
找出作者顿悟的内容和思维内容。作者悟出了什么?
如果学生先回答“只有用火的舞蹈才恰如其分。火在舞蹈,那扭动、变形的舞姿是火的生命张力的表达。燃体在火的舞蹈中发出毕毕剥剥的吟唱,燃体不尽、火的舞蹈不停。”那么:
9、作者用“火的燃烧”来比喻残疾人的舞蹈,这两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忘情、热烈”
一起朗读这几句。
“张力”是什么意思?
从物理学上的理解,物理上的现象“水”的张力到语境义
张力是可以扩张、伸展,内部蕴含的力。
为什么说是“那扭动、变形的舞姿”?
找到照应的句子:“男的一双脚掌向后撇,女的是哑巴”。因为残疾人夫妇一个脚残,一个眼瞎,舞蹈的动作姿势肯定不规范,其他残疾人也是如此。这是作者想象到的,他根据生活经验和听到的音乐声音想象到的。这也是火的燃烧的特点,无规则的,扭动的变形的。说“只有用火的舞蹈才恰如其分”,不但在形状上相似,而且在本质上也相似。哪一词句告诉我们?
“生命张力”、“燃体不尽、火的舞蹈不停。”你怎么理解?
生命不息,舞蹈不止。
你还能说出类似的句子吗?将“舞蹈”换一个词仿照这个句子说几句吗?
或者生命不息,欢乐不止;生命不息,激情不止;生命不息,活力不止;生命不息,创造不止;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生命不息,热力不止。生命不息,燃烧不止。生命不息,追求不止„„
背诵这几句
10、对啊。作者因此对残疾人舞蹈和小女孩劳动两个情景不作简单的归纳解释,而是做出沉思和叩问。哪两个句子说明作者不愿简单归纳解释,而努力带着读者一起做一番沉思和叩问?
“面对着这样一群人,我感到世上所有的词汇都变得苍白、不贴切。说残疾人也爱生活、也需要音乐和舞蹈,这样的解释是那样的无边、词不达意。”
“用童心无邪、用不谙世事、用乐观主义来解释都是不够的”
用“爱生活”和“乐观主义”都不能解释归纳,那么应该用什么来解释呢?
“生命从一降生,就穿上了一双红舞鞋。这是生命的本质,是人生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会歌唱、都会欢乐的原因。”
怎么理解“生命从一降生,就穿上了一双红舞鞋”?能不能换用一个比喻?
板书:红舞鞋
穿上“舞鞋”就意味着舞动你的肢体,让生命热力释放。穿一般的鞋可以走可以停下来赖着不动,不一定动起来,一般的鞋还有保暖等作用。“红”说明热烈忘情。
我们刚才组的句子仿写的句子都讲出了这个比喻深刻含义。用其他比喻也许也可以,譬如说,“歌唱”对应的歌喉,说“生命从一降生,就拥有了一副歌喉”,很别扭。但是,说“生命的本质就是歌唱”也可以。(读文中的比喻句)这个句子这个比喻唤起读者的美感想象。我们读一读下面一句“这是生命的本质,是人生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会歌唱、都会欢乐的原因。”,“任何”“都会”这两个都贴切地诠释了我们的理解。所以说文章的比喻是最恰当的。
另外,文章写的两件事情两个情景都是舞蹈的性质,所以用什么比喻还要和叙述描写的情景一致,或者说要善于从叙述描写的情景借用事物来比拟。这是让文章出彩语言出彩的很好的方法。
背诵这两句话。
11、读到这里,作者的沉思和叩问应该结束了。但是作者还是写了最后一段。这一段能不能删去?
不能,因为这是由上文对两种不同形式的生命舞蹈的沉思后的进一步联想,起深化主旨拓展主题意义的作用。
板书:联想到历史
一起读
12、这一段话让你联想到什么事?得到什么感悟?
抗日战争和抗战以后民族的振兴,汶川大地震以及灾后的重建。
我们读了这篇文章也看到作者生命的舞蹈形式是什么?
用笔来舞蹈,用思想舞蹈。
三十年前他下放劳动,实际上就是一种吃官司,改造劳动,被人错误的打击,在人生的逆境中他仍然不放弃对生命的叩问。这就是一种勇敢顽强的精神,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我们同学大多身处顺境,偶尔也会遇到困难逆境,读了课文,有了这种对生命的思考敬畏,我想你们一定更加珍惜生命珍惜光阴。
结合你的阅读和生活经验“生命的本质就是舞蹈”的理解。
辛顺课堂上学生的部分发言:
生:求生的欲望就是一种舞蹈。
生:陈钢何占豪作《梁祝》时,对美的追求渴望,坚持不懈的精神也是一种舞蹈。生:小鸟面对着雨幕也要飞翔,那是一种奔放热烈的舞蹈。
生:生命的本质,不向命运低头。所谓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生:史铁生一开始脱掉了舞鞋,但是他母亲的话,又让他重新穿上了舞鞋。
生:红舞鞋没有脱,只不过有些人忽略了,没有意识到生命的本质就是一种舞蹈,没有意识到生命一开始就穿上了红舞鞋。一遇挫折就消沉畏缩。
13、课后作业:
一、仿写句子(注意“顺境逆境”的提示,在完成填空之后,可以在省略号上继续造句。)生命从一降生,就穿上了一双红舞鞋。因为生命的本质就是舞蹈。无论顺境逆境,生命演绎着美丽的舞姿。工地上,小女孩用舞着工具的游戏动作挥洒着天真;课堂上,老师;,。„„
(可以将文中写残疾人情景改写成一个句子,就如例句的“小女孩”一句,这样可以弥补课堂上不足,对作者描写的情景用自己的语言形式改说,这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
二、抄写积累富有美感启迪想象思考的比喻句
林清玄《生命的化妆》 化妆师接着做了这样的结论:“你们写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妆师吗?三流的文章
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这样,你懂 化妆了吗?”
李雪峰《浮生若茶》
浮生若茶,我们何尝不是一撮生命的清茶?命运有何尝不是一壶温水或炽热的沸水呢?茶叶因为沉浮才释放了本身深蕴的清香,而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挫折和坎坷,才会激发出人生那脉脉幽香。
胡世宗《微笑是一把神奇的钥匙》
保加利亚哲学家基里尔?瓦西列夫在《爱情论》一书中说:“爱的微笑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打开心灵的迷宫。它的光芒照亮周围的一切,给周围的气氛增添了温暖的同情、殷切的期望和奇妙的幻景。”
微笑是一种无声的亲切的语言。
微笑是一种无声的动人的音乐。
微笑是人类一种高尚的表情。
微笑永远是生活里明亮的阳光。
第三篇:舞蹈生命的灿烂!
舞蹈——生命的灿烂!
宝山培智学校张艳敏
曾经,我们是一条条丑陋的毛毛虫;而今,通过自己的努力破茧而出,蜕变成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灿烂的阳光下快乐的飞翔„„舞台上,一群智障学生们用可爱的笑脸,有力的动作,热情洋溢地表达着对生活的感悟和热爱。
十年前,特教师范毕业后我怀着对残疾孩子的满腔热爱走上讲台。面对这些学不会的智障孩子,痛心和失望曾是那样深深地萦绕着我。然而,残缺的生命一样闪烁灵性,痴愚的世界同样拥有感情,是孩子们对舞蹈的热爱,是心中那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一次次地触动着我。我深信,凭着对艺术的热爱和对事业的执著,任何困难都能克服,我要让孩子们从艺术的园地里得到美的享受,让他们能和健全孩子一样幸福、一样欢乐„„
我带的班级是由一群中重度的弱智儿童组成。他们社会适应困难、学习能力低下,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很多挫败,因为总处于失败的处境中,长而久之就会产生抑郁情绪,常表现为敏感、合作性差、不安、闷闷不乐、自卑;还有会产生厌倦情绪,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不想上学;以及不善于、不愿意向他人表达内心的想法与烦恼。但是弱智儿童也有追求快乐,渴望成功的情感需求!作为班主任如何从弱智儿童的需求出发,着眼于弱智儿童的兴趣点,让他们在队建的过程中树立信心,体验成功,品尝快乐成为我思考的问题。
一天午间俱乐部时,我把一盘磁带放入录音机,按下了PLAY键。一首节奏欢快强劲、富有感染力的乐曲随之响起。只见孩子们刚开始时还坐在位子上随着音乐摇头晃脑,后来干脆站起来手舞足蹈了。小伟和小琴竟能踩着音乐节奏跳;青青的动作还颇有创意;连有轻微自闭症的小君也跟着蹦蹦跳跳起来„„教室里充满着音乐和笑声。
于是我根据学生们爱动、爱跳的特点及对舞蹈表现出的兴趣,打算教他们学习舞蹈。此时三八妇女节将要来临,于是我选择了舞蹈《小乌鸦爱妈妈》。但面对智商都在60以下的队员,仅凭兴趣是不行的。于是我决定用一名队员领舞,其余队员伴舞的形式来表演这个舞蹈。那么由谁来担当领舞的角色呢?通过平时的观察,我发现小凤非常喜欢跳舞,而且她在舞蹈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天赋。但是,小凤是一个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孩子!唐氏综合症的孩子性格倔强,自由散漫,不合群,还时常会发小脾气。这样的孩子能担当领舞的角色吗?队员们会信服吗?但看到小凤期盼的眼神,我还是决定让她试一试。在排练过程中,由于她对舞蹈的喜爱及我的指导和鼓励,她克服了自己的性格缺点,和队员们一起刻苦练习舞蹈动作,结果演出时,队员们柔软舒展的动作,可爱的笑脸,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在学校我担任了文体总指导的工作。舞蹈这一直观性、可感性强的艺术,恰好符合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迅速、天真活泼、好动好奇、模仿性强等生理心理特点,也就促使舞蹈成为千百万智力落后儿童最喜爱的艺术活动之一。因此我针对智障孩子的特点,把音乐、基本功训练、形体训练融为一体,设计适合弱智儿童学习的舞蹈教学内容,设计简单、生动、明快、富有少儿情趣和生活气息的舞蹈表现动作,以此发展智力落后儿童身体运动的机能,陶冶智力落后儿童的性格和品德。增强智力落后儿童的集体荣誉感。例如学习律动操《蝴蝶飞》时,通过用手模仿蝴蝶在风中快乐飞翔的动作、绕线团的动作促进学生手指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指关节和腕关节、肘关节的灵活性;通过后踢步、蹦跳步等动作的学习促进智力落后儿童的腿部肌肉的发育;手语舞蹈《爱的奉献》在体会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关爱中,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智障孩子学舞蹈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他们的动作协调性差、音乐节奏感不强、识记缓慢、注意发展水平低、稳定性差,在舞蹈教学过程只有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帮助他们更快更好的学习舞蹈。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使用启发法、示范法、游戏法、奖励法、个别教学法、提示口令法。例如:在教学新舞蹈之前,我经常用到启发法。就是让学生听音乐以后,我启发他们想象,让他们用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再把他们的动作编排进舞蹈中。针对智障孩子注意发展水平低、稳定性差的特点,游戏法和奖励法是在舞蹈教学中用得最多,也最受学生欢迎。每教一个新动作时,我就和孩子们做“摸百宝袋”的游戏。谁先学会新动作或谁的动作到位了就能得到一个“金拇指”得到六个“金拇指” 百宝袋里摸自己喜欢的奖品。这样的教学方式,使他们的注意力和上课积极性都有了很
大的提高,以前手把手教好几遍的动作,现在居然两三遍就能学会,而且人人比着学、抢着学、课堂气氛热烈。
2005年,舞蹈《蝴蝶飞》参加了宝山区中小学生流行组合舞蹈比赛获得三等奖;宝山区精神卫生宣传月文艺演出获得一等奖;上海市精神卫生宣传月舞蹈专场比赛获得三等奖。
曾经,我们是一条条丑陋的毛毛虫;而今,通过自己的努力破茧而出,蜕变成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灿烂的阳光下快乐的飞翔„„舞台上,学生们用可爱的笑脸,有力的动作,热情洋溢地表达着对生活的感悟和热爱。同时,在观众们热烈的掌声中,在其他参赛队的叔叔阿姨的称赞声中,学生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树立起了对生活的信心
此后,我鼓励和带领孩子积极参加舞蹈排练。手语舞蹈《爱的奉献》 获得“2005年上海市学生艺术单项比赛”舞蹈中级组比赛铜奖;参加了宝山区中小学生艺术节中学组舞蹈专场比赛获得二等奖。
2006年12月3日上海市残联和2007年上海世界特奥运执委会新闻宣传部在 “艺海剧院”举行联合举办庆祝“国际残疾日”和智障人士文艺汇演颁奖活动。孩子们表演的舞蹈《2007啦啦队》以文艺汇演一等奖的成绩代表宝山区残联参加了此次演出。孩子们用舞蹈这种艺术形式表达了他们对2007年特奥运动会的支持与关注,同时也用舞蹈呼吁社会各界支持特奥运、关注特奥运、参与特奥运,一起为2007年特奥运动会加油喝彩!
多次的舞台表演及其带来的掌声和肯定,不仅使弱智孩子体验了成功,也使他们寻找回了自信和快乐。我将让形体语言成为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让心灵的火花在美的旋律中碰撞,让生命的灿烂在舞蹈艺术中绽放。
第四篇:舞蹈教案
教学时间:第一周
培训人数:低年级舞蹈班学员 教学内容:
1,认识身体各部位,方位,训练站姿,认识脚位; 2,基本舞步训练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为以后的基训做好准备;
2,在训练站姿中,认识各个方位,为小组合的练习做好基础; 3,学习正部位半脚掌,交替半脚掌,流动半脚掌。教学重难点:
1,记住方法及各种脚位的正确要领; 2,能按要求完成动作。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师生相互认识,介绍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及本节课的训练内容。三,训练站姿
1,老师说出要领及要求,指导学生以正确的站姿表现; 2,在训练站姿中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
3,在不同的方位练习站姿,从而认识各个方位。四,认识脚位并做一做
1,老师讲解并示范:正部位,一字位,大八字,五位。2,指导学生练习;
3,请学生单独做,老师和学生进行评价。五,复习一遍学习内容 六,小结。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学习正步位半脚掌,交替半脚掌,流动半脚掌。
1,老师讲解并示范
正步位半脚掌:踝关节尽量向上推起,上身向上拔起,两个肩下沉; 交替半脚掌:注意重心的转换和踝关节的松驰,后背向上拔起; 流动半脚掌:走的时候要注意平稳,踝关节要注意松驰。2,指导学生练习
3,指导学生合着节奏练习三,小结。
课后小结:学生程度不一,年龄相差有一定距离,应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程度的学生以不同的要求对待。
第五篇:舞蹈教案
小 鼓
执教班级:二年级 执教者:李春光
一、教材分析
“小鼓”组合源于“快乐小舞星教材”它倡导快乐、健康、科学的教学理念。教材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运用孩子的天性,没有过多动作,主要是发挥孩子的自主意识。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自信、大方、团结、友爱、拼搏、合作的舞蹈。“小鼓” 通过敲鼓的组合形式,准确掌握节奏,在练习中增强音乐反应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二、教学目的
1、学习组合《小鼓》通过敲鼓的形式,准确掌握节奏
2、在组合练习中增强音乐反应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3、学习组合加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教学要求与主要动作
1、学会组合中的舞蹈动作
敲鼓:正部位站立,眼视身体前方。双手握拳,小臂折回,重拍向下,按节奏敲击前人的肩膀,同时连续做半蹲
咚咚咚:正部位站立,眼视身体前斜上方,双手握拳举于前斜上位,重拍向下连续敲击三次
2、带情感有节奏的表演舞蹈组合《小鼓》
四、教学重点
1、学会舞蹈组合中的主要动作“敲鼓”“咚咚咚”
2、在学习中体会音乐的节奏感用舞蹈组合动作表达
3、舞蹈组合中舞伴的相互配合
五、教学难点
1、舞蹈动作“敲鼓”“咚咚咚”与节奏配合完成
2、带情感有节奏的表演舞蹈组合《小鼓》
六、教学过程
1、形象认知
小朋友,你们看我手中拿的是什么啊?小鼓是什么呢?你们听它能发出声音是不是?那它是怎样发出声音来的呢?看看你们是怎样敲打?今天老师教你们一种另外的敲打方法?来和老师一起学。
2、动作进入 A、“小鼓”引入
(1)我们怎样敲小鼓呢?有几种敲击的方式啊?(请学生上台敲打鼓)(2)老师这里也有一种敲打的方式(教师示范)
(3)两人一组(一人拿鼓一人拿鼓锤)用教师的方式敲打小鼓。(让学生在后面学习动作时找到真实的敲鼓感觉)B、教授动作“敲鼓”“咚咚咚”(1)展示文字图片“敲鼓”“咚咚咚”
(2)教师将动作分解一步步教授,动作规范后,按节奏的进行练习C、舞蹈动作的巩固训练
(1)教师指示文字图片,学生自己跳舞蹈动作(2)将舞蹈动作跳的规范的学生到前进行示范(3)反复练习矫正不规范的动作与节奏 D、表演组合(1)编排队形
(2)欣赏视频“小鼓”组合(3)合音乐完成组合《小鼓》
3、完成组合
配合音乐队形完成组合
七、总结和评价
八、下课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