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时间:2019-05-14 08:46: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9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9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第一篇:9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9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9.1产业生态化和循环经济内涵

9.1.1产业生态化

产业生态化是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根据生态学原理,运用生态、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经营和管理传统工业,以实现社会、经济效益最大、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损害最小和废弃物的多层次利用的目标,是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可再生的基础上,达到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城镇生态产业构建的目标在是通过技术支持、法制完善、文化指导和政策调控构建一个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生态平衡的复合生态经济系统。重点是将“资源—产品—污染 排放”的链式生产转变成“资源—产品—污染物—资源—产品”的循环利用和生产。通过这个系统构建与发展,达到节能减排,废物利用,降低经济发展的生态代价和社会成本的目标,以求得资源永续利用,经济持续发展,环境良好,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9.1.2循环经济的概念、范畴与原则

循环经济是按生态规律,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逐步以更小的代价、更高的效率,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做到物尽其用,直至做到“零排放”。它不仅能节约资源,减轻污染,增加经济效益,而且能从根本上协调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生态型城镇就是一个循环型的社会,推行循环经济工作是建设生态城镇最有效的环境管理手段。建设生态型城镇,必须通过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得以实现即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镇的关键。

循环经济的基本范畴包括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可持续消费以及一切旨在减小环境风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各类生态经济对策,它是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为主线,融合上述各对策的一套系统发展战略。作为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应遵循:

(1)资源流动渠道畅通原则:保持资源在经济系统中的畅通,避免过早成为污染物;

(2)还原原则:增加经济系统中的物质还原功能,减小对生态系统的压力;

(3)效率原则:优化物质循环利用技术,提高物质和能量在经济系统中的利用效率;

(4)经济效益原则:一味地追求小循环并不一定经济,因此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求资源循环利用,适度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以及区际协调有时可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5)生态系统优化原则:区域范围内的循环经济发展,应以优化而不是削弱区域生态系统功能为主要目标。

9.2产业生态化基础及其条件分析

9.2.1基本概况 江苏省邳州市宿羊山镇,是驰名中外的“大蒜之乡”,中国大蒜第一镇,是全国十五家小城镇建设科技示范镇。东临开放城市连云港,西依历史文化名城徐州,西距徐州观音机场40公里,北距临沂机场100公里,东距连云港白塔埠机场80公里,陇海铁路、徐海一级公路、徐连高速公路、310国道傍镇而卧,省道枣泗公路纵穿镇中心并与以上几条公路交汇,辖区公路纵横。京杭大运河从镇区穿过,江苏省水利枢纽工程大运河刘山船闸、节制闸、南水北调苏北地区大型翻水站坐落在本镇规划区内,水陆交通十分便捷。

镇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陶土等,储量达1亿吨以上。镇内水资源丰富,不老河天然淡水养殖水面达8000余亩,已经形成了立体水产养殖规模,宿羊山镇属黄泛沙土平原半湿润暖温带季风气候,日照和雨量充足,年平均气温13.9摄氏度,降雨量903.6毫米,水土潮湿,为农作物的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主要种植大蒜、水稻、棉花、蔬菜等作物。

2010年,全镇工农业总值达21.1亿元,比2006年增加10.6亿元,年均增长19%;地方财政收入4270万元,比2006年增加3045万元,年均增长41.7%;农民人均收入由3640元增长到9890元,年均增长18%。

因此,挖掘现有的农业基础优势,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及历史文化旅游业,进一步探索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于提升宿羊山镇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9.2.2产业生态化基础和有利条件分析

(一)宿羊山以农业生产为主导,近年来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针对农业发展必须项目制定了建设规划,主要项目如下:

1、开发一批高新技术,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如推广高效的、立体的、无公害的农产品栽培技术以及农作物新品种,发展设施园艺生产技术、畜禽繁育及饲养技术、立体生态

养殖和产品加工技术等。

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土地资源规划和治理;加强水利、道路等设施建设;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进行土壤保育;完善防护林体系。

3、建设生态农业园区和生产基地。

(二)发展生态农业,提倡循环经济,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1、宿羊山农业资源丰富,种植养殖业所占比重较大,同时,伴有工业经济的发展。

2、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生态农业,如设施蔬菜种植、肉鸭清洁养殖、黑木耳种植、林间养鸭和食用菌种植等。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巩固大蒜主导产业,坚持做好大蒜、水稻测土配方施肥,严把蒜种质量关,实行无公害科学种植管理方法,大力倡导花生绿色产品、优质红富士等绿色名优产品的生产与推广。

3、用生态的理念促技改,农业产业化发展良好,与之相适应的农业经营方式初步形成,工业经济也初见成效。

4、用生态循环的理念建镇区,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和供水、供电、排水等配套设施,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生态特色鲜明。

9.3产业生态化和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的思路和目标近年来,宿羊山镇牢固树立“新型工业化第一方略,转型升级第一路径,招商引资第一抓手,推进新型工业化第一责任”的理念,培育壮大大蒜主导产业,规划建设工业集中区,逐步改善产业定位不明确、工业布局不合理、管理体制不科学的发展现状。

总体思路——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行为准则,对宿羊山镇具有生态经济特色的产业进行结构优化调整,创建邳西工业强镇。“十二五”期间,我镇以工业为主攻方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继续加快完善大蒜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工业企业入驻园区,相对集中,连片发展,形成规模,形成以大蒜深加工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特色产业群。并配合二三产业的优化发展,构建宿羊山镇循环经济的产业结构模式。

总体目标——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推进清洁生产,狠抓污染防治。预计规划在5年左右的时间内基本完成农业的生态化转型,促使生态工业和第三产业取得较大进展,各类产业协调发展;加大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使宿羊山镇基本建立和完善区域循环经济体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生态镇环境建设工程,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任务,达到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将宿羊山镇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

生态型村镇。

大力促进生态链建设和生态链的延伸、缩减、转移和复合,加强资源和能源的阶梯利用,达到增益效果;对该镇每一类生态系统进行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设计,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保证生态系统不因过度开发而造成功能退化;创建完善以农、工、贸相关联的产业模式和集生产、销售、消费等环节为一体的循环链建设;保证农田系统、水生态系统、居住区和工业区等生产、生活单元的关联性建设,构建区域循环经济的有机体系。

9.4规划建设方案

9.4.1农业生态化和循环经济发展途径

生态建设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和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加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是现代化进程中一项紧迫任务。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以最少人力、物力、财力、能源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效益,其基本要求是确保食品安全,消除农村贫困状况,合理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循环发展。结合宿羊山镇现状,建设农业生态工程,开展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空间资源和社会劳动力资源,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技术密集型农业生产系统。

把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放在核心位置,统筹推进设施农业、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村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农民增收新跨越,确保农民收入增长15%以上。以“三大提升、三大扩面”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巩固大蒜主导产业,扎实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建设1个千亩良种试验示范田,确保全镇良种覆盖率达100%。加大扶持力度,高效设施农业有突破,全镇日光温室、钢架大棚等新建500亩。实施科技兴林,强化依法管理。全镇成片林采伐更新1500亩,配套完善高标准农田林网15000亩,育苗200亩,四旁植树20万株。完成大武山南坡补植100亩。发展林下养殖3200亩,实施畜禽三项更新工程,全镇建成规模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户60个。以发展舍饲肉牛、肉羊、生猪、鸡兔养殖为重点,养鸡规模超过1000万羽,优质商品猪年出栏9.5万头,畜禽标准化养殖比重达到90%以上。以“三清三创”、“七清七建”为抓手,加快新农村建设。加快建设陆埠村、因庄村、辛家村3个新农村示范点,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修建四级水泥路5公里,奖补路10公里,达到四级路网全面贯通;修四级路桥6座;疏浚大沟 32万立方;完成8个村、2.1万人的饮水安全工程。以“三大服务体系”建设为导向,积极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着力推进

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三新工程”;重点做好农产品产地建设、“三品”认证,完善农产品农残例行检测。加强公益服务职能,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8个以上。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补贴;搞好动物防检疫,农作物重大病虫预测预报;加强农机具推广示范;加强对植保专业服务队的技术指导工作。

9.4.2生态型工业经济的培育和发展

全镇上下要锁定今年的招商引资目标,转变招商思路,突出招商重点,围绕产业招商,主攻大企业。突破大项目,确保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个,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4亿元。今年要重奖招商引资举荐人,凡是引进3000万元项目的奖金1万元;引进5000万元项目的奖金2万元;引进亿元以上项目的奖金5万元;要在全镇掀起全民招商的浓厚氛围。

1、强化园区建设平台。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今年基础设施投资530万元,建设集中区一纵两横主体交通干道、拓宽青年路通东环路及南环路水泥路,力争引入集中区企业2家以上。同时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在去年建成邳州市唯一一家徐州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基础上,今年力争建成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011年全镇完成工业销售收入20亿元,工业增加值 5.5 亿元、利税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自营出口额突破2亿美元;实际到账注册外资300万美元。

2、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全局发展的重要抓手,落实节点,完善措施,保证序时,要按照镇级工业集中区产业定位,加快建设与我镇产业密切关联的龙头型、基地型大项目,力争早投产、早见效。

3、全力服务企业生产。建立政府与企业的沟通渠道,进一步加强原材料、电力、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协调与服务,保证企业满负荷生产,让企业发挥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9.4.3生态型服务业的培育和发展

宿羊山镇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层次低,比起农业发展基础较薄弱,不利于宿羊山镇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宿羊山镇应积极推动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

(1)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壮大。不断提升农林水利服务的质量和内容,为农业发展和农村生活提供优质服务;以服务社会化、投资多元化、管理规范化、运作产业化为原则,扩展服务项目,发展社区服务,扩大城镇就业,加强农村服务设施和网点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积极发展市场,促进商品流通,根据生态化要求不断提升商贸流通和餐饮业中的生态内

涵;完善以镇区为中心的综合运输网络建设,实施乡村道路路面固化、网络化,完善道路两旁绿化工作,加大人均绿地面积,提倡使用环保、节能和舒适的交通工具,减少环境污染,提倡节能减排。

(2)培育知识产业,推动农、工、贸的相关联服务;发展农业技术服务业,加强农业咨询服务;完善农业生产体系的产前指导、产中服务、产后销售等健全的农业服务体系;发展教育培训服务,尤其注重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开展丰富多彩、类型多样的生态教育;大力提倡“网络工程“建设项目,使农民能够得到更加广泛的信息服务,加强学习和掌握生态建设知识。

(3)推动新型第三产业的发展。深入挖掘地方民俗文化特色,使观光旅游成为该镇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第二篇:徐州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研究[范文模版]

徐州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研究

1引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2研究区概况

3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劣势分析

3.1优势分析

3.2劣势分析

4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5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任务

6空间布局规划

7发展循环经济的保障体系

根据所给材料,按照上述提纲进行撰写!抓紧时间,争取一辩。

第三篇:株洲市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摘要)

株洲市“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借鉴国内外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和做法,逐步形成循环型经济的生产方式和社会消费模式,努力构建政府大力推动、市场有效调节、企业自觉行动、公众积极参与的循环经济长效发展机制,建立集循环型企业、循环型园区、循环型产业和循环型社会四位一体的循环经济体系,打造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

二、基本原则

(一)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充分引进先进技术,推进有色冶金、化工、电力、建材等重点产业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和废弃物再生利用。加强制度创新,改变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引导资本、技术转向有利于资源循环的方向,逐渐建立资源节约、循环和环境改善的长效机制。

(二)政府引导与企业主体相结合。充分运用规划指导功能和政策扶持手段,推进不同领域和不同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提高公众的循环经济意识,建立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机制,引导公众 “绿色消费”,夯实发展循环经济的群众基础。强化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建立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生产体系和开发模式。

(三)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将发展循环经济与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科技进步有机结合起来,改变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模式,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坚持解决当前紧迫问题与谋划长远发展相结合,统筹解决人口、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四)全面推进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在企业、行业、区域、社会全面推进循环经济,把循环经济当作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科学确定循环经济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充分体现地方特色与产业特色,在污染问题突出、资源利用潜力巨大的重点领域率先突破。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建成完善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循环经济主要指标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

资源综合利用指标:万元GDP能耗五年累计下降17%以上,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7%以上,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废弃物产生控制指标:有效控制废弃物排放,城市空气、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单位工业增加值COD排放量小于1㎏/万元;工业废水废气排放达标率100%;基本解决农村集镇环境污染问题,城乡生态环境较好,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为8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

再生资源利用指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中水回用率达到20%。

四、重点任务

“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牢牢把握“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总体要求,加强资源回收与再利用等领域的研究与技术推广,加快推进重金属污染土地的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依托骨干企业,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农业、工业、服务业及静脉产业体系。根据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的实际,将部分产业从主城区搬离,按照“产业搬迁,循环跟进”的原则,循环经济产业链跟随搬迁。

(一)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体系。从全市区域生态资源优势和土地条件出发,以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重点,培育和构建符合实际的农业产业循环模式,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循环体系,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达到农业资源再使用和再循环的目的,实现全市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株洲地理、地势及特色养殖、种植和森林资源特点,构建现代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生态养殖及深加工、林业资源综合利用及深加工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

(二)工业循环经济体系。依托交通装备制造、有色冶金及深加工、化工、陶瓷、服饰、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和食品加工产业打造循环经济链,以大型企业集团和生态产业园区为载体,推动产业内部结构升级和产业间共生耦合。开展节能评估与审核,控制用能增量,制止高耗能产业的低中水平重复建设,从源头控制资源能源消耗。规划建设“城市矿山”项

目,重点开展汽车、工程机械、家用电器等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与再制造,同时建立城乡废旧物资回收体系。加强水、热、材、能的综合利用,打造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产业链。

(三)服务业循环经济体系。推行生态旅游,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产生与排放量。倡导绿色旅游消费,创建“绿色宾馆”、“绿色饭店”,限制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促进一次性产品和包装容器再利用。引导消费者选择公共健康的绿色产品。到2015年,以我市重点旅游景区为基础,建成一批循环型旅游景区示范项目。启动城市餐厨垃圾资源化项目。加强节能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适应城市机动车快速增长的形势,规划建设节能、合理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同时加快机动车停车场等静态交通设施建设。巩固电动公交和公共自行车成果,大力倡导绿化出行。发展便捷、高效、省能的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和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加强交通运输资源合理配置,提高集约化运营和车辆实载率。

(四)绿色消费体系。以产品的销售和消费环节为重点,以政府采购为切入点,大力推广绿色标识产品,规范和鼓励产品的再利用,倡导公众绿色消费,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新型消费方式。到2015年,政府采购中绿色产品的比例要达到95%以上。全面推行限塑令,反对过度包装。

五、空间布局

(一)工业循环经济布局

装备制造业环经济产业链布局,以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时代集团、南车长江公司株洲分公司等骨干企业为依托,分布于田心、金山工业园区。

生物医药生态循环产业链,依托千金药业等骨干企业,主要分布于金山工业园区。有色金属深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布局,依托株洲冶炼集团、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株化集团、智成化工、兴隆化工等骨干企业及攸县、茶陵有色、黑色金属矿山开采区域,主要分布于清水塘工业园区及攸县、茶陵有色、黑色金属矿山开采区。

陶瓷循环经济产业链布局,依托醴陵市华联瓷业、泰鑫瓷业、湖南电力电瓷电器厂、浦口电瓷等企业,主要分布于醴陵。

服装加工环经济产业链布局,主要分布于芦淞服饰城。

煤电一体化及新能源循环经济产业链布局,依托华银电力公司、中材水泥、华新水泥等企业,主要分布于株洲电厂及攸县网岭。

建筑材料与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链布局,依托中材水泥、华新水泥,主要分布于金山工业园区。

(二)农业循环经济布局

现代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布局,依托神龙米业、龙华牧业等企业,重点分布于神龙米业、龙华牧业等企业所在地周边区域。

生态养殖及深加工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布局,依托唐人神集团、龙华牧业、福来喜鹅业等企业,重点分布于神龙米业、龙华牧业等企业所在地周边区域。

林业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主要分布于炎陵、茶陵山区。

(三)服务业循环经济布局

依托各重要旅游景区、各大宾馆、饭店等,主要分布于相关重要旅游景区、各大宾馆、饭店及周边地区。

六、重点领域

(一)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涵盖轨道交通制造、汽车制造、新能源装备制造、节能环保设备制造等,依托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时代集团、南车长江公司株洲分公司、北汽控股南方基地、株齿等骨干企业,重点推进企业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绿色设计、可靠性设计,原材料的绿色采购,加工余料的循环利用,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

(二)生物医药。依托千金药业等骨干企业,引导企业开展固体废物、有机废水能源化与资源化综合利用,构建以生物质水煤浆制浆、燃烧系统集成技术为依托的能源环境一体化集中供热中心,打造生物医药的生态循环产业链。

(三)有色金属深加工。依托株洲冶炼集团、株洲硬质合金集团等骨干企业,以及攸县、茶陵有色、黑色金属矿山开采区域,重点开展钨资源及深加工、铜冶炼与深加工、冶炼-化工-能源、钢铁与有色矿产资源开采和深加工,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

(四)陶瓷。陶瓷产业包括建筑、卫生、电力及日用陶瓷,依托醴陵市华联瓷业、泰鑫瓷业、湖南电力电瓷电器厂、浦口电瓷等企业,重点引入高效采矿与分选设备、资源深加工技术、高效窑炉燃烧技术、除尘技术、清洁燃料技术,加强各种废物的资源化,资源的再循环、再利用,构建系统的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

(五)服装加工。重点从源头进行控制,设法减少服装边角料的产生,并对服装余料实行分类管理,严格控制余料垃圾的排放量,开展绿色生产,促进服装边角料的回收再利用。引导服装企业简化商品包装,以节省资源及能源,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包装废弃物数量。积极选用绿色环保包装袋代替传统的塑料袋,鼓励可循环、耐用型购物袋的回收。倡导服装绿色设计,服装回收再利用,以及闲置服装资源化。

(六)煤电一体化及新能源循环经济产业链。依托华银电力公司、中材水泥、华新水泥等企业,重点开展煤炭资源的清洁生产、综合利用及深加工,延伸产业链,着力构建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

(七)建筑材料与新材料。依托中材水泥、华新水泥,重点开展各类工业废渣的资源化利用,尤其是采用国际先进的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AK系统,对城市、乡村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构建工业废渣-建筑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链。

(八)现代农业领域。依托神龙米业、龙华牧业等企业,重点开展稻米深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经济作物种植与深加工废物资源化利用,构建现代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依托唐人神集团、龙华牧业、福来喜鹅业等企业,重点开展生猪、菜牛、鸡、鸭、鹅的规模化、生态化养殖,以公司+农户的形式,推进养殖深加工与废弃物的资源化、能源化利用。因地制宜开展林业资源综合利用及深加工,构建集森林碳汇、生物质能综合利用、休闲旅游、林下立体化种养殖等综合性的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

七、重点工程

(一)清洁生产技术应用推广工程。建立健全由企业、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组成的推行清洁生产工作队伍。扶持发展一批清洁生产的中介服务机构,推广一批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培育一批高标准、规范化的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到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清洁生产全覆盖,工业园区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二)废弃物能源化及无害化处置工程。建立垃圾分类系统,完善相关设施和配套政策措施。按照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对可用物资(废纸、金属、玻璃等)的回收再生利用,选择合适的项目实施点对易腐有机物进行堆肥处理,对高热值不易腐有机物进行能量利用途径的探索,对各类城市废渣进行活性处理,实现废渣的材料化。

(三)有机废液高效浓缩处理工程。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油脂、含卤素类有机溶剂及不含卤素类有机溶剂等,建立废液管理系统,进行减量、回收再利用、分类、贮存和记录追踪环节的控制,并采取高效浓缩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科学处理,大幅降低污染,提高废液的有效利用程度。

(四)污泥高效脱水、干燥工程。按照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的要求,鼓励和扶持相关产业,将污泥加工成复合有机化肥或利用到建筑行业,实现废弃资源高效利用。

(五)废弃硬质合金及超细粉体回收、再生工程。依托株洲硬质合金集团的实验室和科技机构,建立硬质合金产业集群废弃硬质合金回收及超细粉体过滤回收、再生系统,建立相关平台或下游企业,实现废弃超细粉体的资源化利用。

(六)雨水回收生态体系建设工程。建设雨水回收工程设施建设和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回用系统的,包括工业区公共建筑的中水回用系统,城市绿地浇灌的中水利用系统,全力提高中水回用能力。推进污水处理后的中水用于城市景观用水,都市农业花卉苗木灌溉,厕所冲洗,道路保洁,洗车和工业冷却用水等。通过建设中水回用系统,2015年,城市污水回用和中水利用量达到污水处理总量的20%,(七)畜禽粪便颗粒有机肥加工工程。建立大、中型畜禽养殖场粪便收集制度,规划建设畜禽粪便颗粒有机肥加工厂,通过静态发酵模式等途径,把畜禽粪便转化成颗粒有机肥,从而延伸农村养殖业的下游产品,构建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里,降低环境污染。

(八)稻壳碳化及生态发酵床养殖技术推广工程。培育稻壳碳化企业,解决稻壳等农作物剩余产品的回收利用难题。同时帮助稻壳碳化企业与周边地区链铸、钢水包、铁水包、连水中间罐及其他金属覆盖相关生产企业的产业链,构筑起更大区域范围的资源循环利用系统。

(九)静脉产业体系工程。建设“城市矿产”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基地,重点开展汽车、工程机械、家用电器等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与再制造,同时建立城乡废旧物资回收体系。

第四篇:发改委发布《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指南》

发改委发布《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指南》

2011年02月09日 09:33:34来源: 上海证券报 【字号 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记者8日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布《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指南》,以促进《循环经济促进法》的贯彻落实,指导各地科学编制本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缓解资源和环境压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必须通过规划加以引导规范,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制定和实施相关规划,是理清循环经济发展方向,明确工作重点,为循环经济尽快形成较大规模指明方向和提供保障的有效措施。

这位负责人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与此同时,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加大。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资源和环境形势将更加严峻。

为应对资源和环境压力,《指南》要求各地谋划本地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大力推动循环型农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大力培育和促进循环经济新兴产业发展;构建包括第三产业在内的社会循环经济体系;相关地区建设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强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加强宣传教育,推广绿色消费模式;高度重视循环经济技术、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指南》还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循环经济,建议缺水地区重点在规划中体现对水的节约、循环利用、污水减排、海水淡化等非传统水源的利用等情况;产业比较落后,能耗高,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应在规划中重点体现产业节能、降耗、减排的相关指标。

这位负责人说,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是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国家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循环经济尽快形成较大规模。

2010年,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提出了在规划、投资、产业、价格、信贷、债权融资产品、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上市融资、利用国外资金等方面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第五篇:循环经济发展计划

谢政字【2010】24号

关于印发《谢集乡2010循环经济工作计划》的通知

各村委会、乡直各单位:

《谢集乡2010循环经济工作计划》已经乡党委扩大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谢集乡人民政府

2010年3月12日

谢集乡2010循环经济工作计划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乡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全乡的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但在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有待转变

2、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3、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4、土壤污染较为突出

三、循环经济规划设想

要解决以上问题,就要我们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逐步建立具有我乡特色的循环经济体系,现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我乡2010年循环规划: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与生态规律,将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融入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之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发展目标

到2010年底,初步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推进机制,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水平要有明显下降,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三)发展重点

一是建立立体种植、养殖模式。大田作物主要进行轮作复种或间套作,并与养殖业结合,通过过腹还田、直接还田、沼气发酵等途径,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率,完成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利用,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杜绝秸秆焚烧,控制面源污染。

二是建立种养加一体化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以种养结合为基础,种养加一体化开发为重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纽带,实现系统内物质循环利用,全程防控,减少污染,提高效益。

三是建立有机农业开发模式。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建立生产基地,有效减少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质使用量和使用强度,降低土壤重金属和有害、有毒物质的污染程度,改善种植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

四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推进小城镇建设进程。引导人口和产业集聚,优化城镇布局,集中建设基础设施,减轻环境压力,逐步形成大中小配套、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生态城镇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住宅。住宅的设计以及建材的选择应充分考虑采暖、保温以及节约资源的需要,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推广粉煤灰、建筑垃圾等废弃物生产的再生砖。推广新型能源。大力提倡使用太阳能,新建住宅要实施太阳能热水器与住宅屋顶的一体化设计与施工,并预留热水器管道。配套设施门窗要尽可能地适合自然光照明,减少电力照明。

下载9循环经济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9循环经济发展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循环经济自查报告

    2011年度山西东方资源发展有限公司节能自查报告山西东方资源发展有限公司 2012年03月18日企业名称(盖章):山西东方资源发展有限公司报告编写人员(名单):鲍家齐王泽锋陈鹏举 王国......

    循环经济[推荐阅读]

    浅谈煤矿发展循环经济 塑 造可持续发展企业 摘要: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煤炭工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资源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循环经济调研材料

    关于循环经济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山东阜丰发酵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外资企业,坐落于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经济开发区,下辖味精、黄原胶、动力、玉米油、鸡精五......

    循环经济经验材料

    创新发展理念健全保障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可持续发展中共义马市委义马市人民政府(2005年8月)义马地处河南省西部,1981年建市,总面积112平方公里,总人口16.09万,其中城市人口1......

    循环经济教案

    《循环经济 ,从我做起》主题班会 五(3)班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循环经济意识。 2、激发学生爱环境的情感,理解“保护环境,人......

    循环经济5则范文

    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

    循环经济标准化

    11月15日,省视察组来到我市粟海集团有限公司视察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建武陪同。循环经济标准化是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核心,运用标准化的手......

    发展循环经济

    摘要:由于世界各国对可持续 发展 的日益重视,发展循环 经济 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一股潮流,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解决当前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我国应从国外吸取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