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原材料检验管理规定
原材料检验管理规定
1、供应商交货时,生产部按采购的要求,对照供应商的“送货单”点清物品名称、规格、数量、外观、产品检验报告等。
2、生产部将所收物料放入待检区。生产部专员进行验收。
3、当来料整批或部分不合格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4、紧急放行
4.1如因生产紧急,进料来不及检验而需放行时,在可追溯的情况下,由生产部填写“紧急放行申请单”总经理审核批准。
4.2生产部留取规定数量的样品进行检查,并在批准紧急放行的“物料标签”上加盖黑色“紧急放行”标识。
4.3生产部对留取的样品进行正常检查,如发现不合格时,生产部主管编写原材料检验报告作出处理意见。生产部立即对该批紧急放行的物料进行跟踪处理,对于尚未使用的,从使用部门收回作“退货”处理;对已制成的半成品或成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4.4生产部出具的“原材料检验报告”上应加注“紧急放行”。
4.5使用紧急放行的物料生产的产品,应确保在产品入库前,其紧急放行物料的检验报告结果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若不符合标准规定的,由生产部提出报告报总经理审批。
5、生产部主管将“原材料检验报告”分送至办公室、生产部。
6、仓库将“合格”、“特采/试用”、“紧急放行”的物料置于仓库指定区域,并办理入库手续。对做“退货”处理的物料,仓库应通知办公室,由办公室与供应商协商退货事宜。
7、生产部对因检验能力有限无法检验的物料,可通知办公室要求供应商随货附上相关检验合格证明文件,生产部参照供应商提供的品质检验合格证明文件对来料进行验证。
8、仓库向生产部发出“特采/试用”、“紧急放行”的物料时,应在“领料单”上注明。
第二篇:工序检验管理规定
工序检验管理规定
2009年7月1日发布
2009年7月15日实施
×××××××××××××××公司 1 目的
加强生产加工各工序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2 范围
进入生产加工流程的产品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及外购件的质量检验。3 职责
3.1质量安全部负责对质量控制的实施、保持与改进进行监督检查。3.2设备制造公司负责生产加工各工序的质量检验,对产品质量的判定、记录、处置等进行管理。4 工作程序
4.1生产调度人员在下达生产任务时,向生产工人提供有效零部件图纸、工艺规程、还有加工路线单。
4.2生产工人、工序检验员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三按”制度即:按图纸、按工艺流程、按有关技术要求及本工序通用技术条件进行零部件加工和检验。
4.2.1生产工人在进行零件加工前应检查原材料、毛坯、半成品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如发现不合格或者跳漏工序的零件,有权拒绝加工。若发现问题不作处理擅自加工造成质量损失的由个人负责。4.2.2工人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三检制”。即:自检、互检和专职检验。操作者在加工中应按图纸、工艺、技术要求首先做好自检,在送交检验员验收前必须清除毛刺、飞边及焊瘤等,否则检验员可不予检查验收。4.3检验员要按加工路线单上的顺序检验验收,切实做到每“序”必检,顺“序”检验。
4.3.1专职检验员要严格执行首件检验。操作者对当班每批第一件加工好的零件,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必须送交检验员作首件检验,检验员也必须进行“首件检验”。对不送交首检或首检错检而造成批量废品的要追究责任。不送首件检验的由操作者负责,其他情况由检验员负责。
4.3.2经检验合格的工件应用油漆打明显的“√”号,入库或转入下道工序;凡不合格零件,应用油漆打明显的“×”号,不能流入下一道工序或入半成品库;凡是不符合图纸要求的零件,但不影响装配,或经返修成为正品的零件应用油漆打“△”号,返修合格后再打上“√”的标志入库或转序。
4.3.3严禁未经检验转序或将不合格品转入下道工序。
4.3.4检验员要对各工序的检测数据负责,必须如实做好产品质量检验记录,并逐项认真填写,严格按公差值内偏差的大小分类记载,要按照检验记录每月统计一次合格率。
4.4对于跨车间加工的零部件,在本车间工序检验合格后,由检验员开具“工件转交单”进行转交,下工序凭“工件转交单”办交接手续。4.5零部件按工艺要求全部加工完成,一律入半成品库(机架、滚筒等大型工件除外),库管员凭检验员开具的“半成品入库单”办理入库手续,登记上帐,妥善管理。
4.6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的吊装、搬运、转交要严防磕碰损伤,严禁野蛮装卸和一切不合规定的操作方法,对造成工件损伤人员要严肃处理,对发现有损伤的工件,调度员、检验员、操作者、库管员都有责任向技术部门汇报,尚未处理之前不能继续加工,更不得进行装配。5 相关要求
5.1生产制造中的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5.2生产制造过程中若遇因上工序原因造成加工余量过大,工序转交有误或料硬、铸件夹渣、气孔等加工量(时间)超出工艺规范要求增加工时,检验员参照本4.3.2、4.3.4执行,但必须说明责任。5.3认真执行计量管理办法,做好检测器具的保养、保管及定期检定工作,保证检验质量。设备制造公司要不定期抽检生产中的计量器具,若发现生产中流转不合格计量器具,对责任部门给予处罚。对于不合格计量器具造成质量事故的要加重处罚。
5.4检验员的工作岗位就在生产现场,要严格掌握各工序执行工艺纪律情况,对违反工艺纪律的现象要及时加以制止,拒不听从的,应向主管领导直接反映,在未纠正之前有权对工件拒检。
5.5设备制造公司每月25日前,认真填具“产品质量检验月报统计表”报送公司质量安全部。
第三篇:煤质检验管理规定
煤质检验管理规定
一、制品制备
煤质样品制备必须严格执行标准GB474-1996《煤样制备方法》
(一)制样前,检验人员必须在样品室清点煤样数量,检查标签是否完整、编号是否完好,重量是否符合要求,查证无误后做好记录。
(二)制样时,检验人员必须在制样现场,监督整个制样全过程。
(三)样品制备后,检验人员当场将制备好的样品搅拌混合后分出一半作分析煤样,另一半样品装瓶在封条上签字封存在“分析样品柜”内保存。
二、分析检验
(一)煤样的全水分、发热量、全硫的测定和工业分析必须严格按照以下标准执行。
1.GB/T211-1996《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2.GB212-2001《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3.GB/T213-200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4.GB/T214-1996《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二)检验人员必须用统一印制的原始记录、煤质分析报告单,按规定的格式、技术术语和法定计量单位做好原始记录和煤质分析报告单的填写,原始记录和煤质分析报告单必须有化验员与复核人的签名。
(三)填写原始记录必须字迹清晰、不允许任意涂改,如填写错误需修改数据,应在原始数据上划横杠(应使原始数据可辨认),并在其上方空白处填上正确数据,同时签署修改人姓名。
(四)化验的原始记录和煤质分析报告单都必须完整保存,严禁丢失、涂改、撕毁,并按月整理,装订成册归档。
三.数据审核及报出
(一)检验结果实行三级审核制:检验人员互审,班组复核和车间领导审核。
1.检验人员完成检验获得结果后,将检验记录交指定的检验人员审核签字,并将结果记录在册。
2.检验人员将完成互审的检验记录交班长审核,班长复核签字后由专人提出煤质分析报告单报车间领导审核后,方可提交分析数据。
3.化验数据出现明显差错时,按照车间有关管理制度执行处罚。
(二)检验数据除按规定程序进行传递外,不得向其他人员提供。
四、存查样管理(一)样品保管
标准存查煤样从报出结果之日起保存1个月。(二)样品抽检及复查 1.定期抽检
每月应进行不少于4次数据抽检,抽检结果应记录在案并进行公示,如抽查结果误差超过标准范围,必须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2.针对性复检
如审核检验结果时发现有关检验数据与所掌握的情况有明显偏差、与所对应的入炉煤热值差过大、有举报或其他异常情况,应进行针对性复检。
针对性复检应质量管理人员参与,检验结果应记录在案并进行公示,如复检结果误差超过标准范围,必须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3.供方要求复检
在订货合同中的煤质纠纷处理条款中应明确,供方如对我方检验结果有异议要求复检,应在我方报出检验结果一周内提出,否则视为认可我方检验结果。供方要求在我方复检时,应在有供方人员、我方保管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在场的情况下,取出双方共同封存的存查样,缩分出100g进行复检,其余部分仍应由双方共同封存,以备仲裁用。复检结果与原检验结果差值小于±0.3MJ/kg(折算到同一水分基高位发热量),以原检验结果为准结算;大于±300J/g,以复检结果为准结算。如复检结果大于±300J/g,必须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供方要求第三方仲裁时,应在有供方、我保管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在场的情况下,取出双方共同封存的存查样,缩分出2份100g样品,1份交第三方仲裁用,1份由我方自行进行复检,其余部分仍应由双方共同封存,以备再用。如仲裁检验结果与我方复检结果差值小于±300J/g,以原检验结果为准结算。如仲裁检验结果与我方复检结果大于±300J/g,必须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第四篇:原料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原料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原料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原料场的消防安全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轻工业部、公安部《造纸行业原料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原料场消防安全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露天存放的稻草原料场。
第二章原料场选址与布局第四条原料场应设置在企业、居民居住地全年风向最小频率的上风侧,并设有充足的消防水源和畅通的消防车道。第五条原料场应远离生产区、生活区。储量在两万吨以上的大型原料场,与生产区、生活区的距离应在一百米以上。
第六条原料场与场外铁路中心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三十米,与场内铁路中心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二十米,距场外道路边不小于十五米,距场内主要道路路边不小于十米。
第七条原料场地应当平坦、不积水,垛基需比自然地面高出三十厘米。
第八条原料场应当设置警卫岗楼,其位置要便于观察警卫区域。岗楼内安装消防专用电话或报警设备。
第三章储存管理
第九条原料场四周应当设置围墙或铁刺网。墙(网)高度不低于两米,与堆垛之间的距离不小于五米。
第十条严格把好进场原料的安全关。在原料入场前,应当设专人对原料进行严格检查,确认无火种隐患后,方可进入原料区。
第十一条码垛时,稻草含水量不应超过百分之二十,并作好记录。
第十二条原料堆垛的长边应当与当地常年主导风向平行。
第十三条稻草堆场每个总储量不得超过二万吨,堆场与堆场之间的防火间距应当不小于四十米。垛顶披檐到结顶应当有滚水坡度。堆垛储量、规格及间距应当符合表一规定。
表一堆垛储量、规格及间距
垛储量(吨)垛距(米)垛头距(米)每组垛数组距(米)每区组数区别(米)堆 垛长X宽X高5004861564030X10X13第十四条 堆垛时需留有通风口或散热洞、散热沟,并要设有防止通风口、散热洞塌陷的措施。发现堆垛出现凹陷变形或有异味时,应当立即拆垛检查,并清除霉烂变质的原料。第十五条原料码垛后,要定时测温。当温度上升到摄氏四十至五十度时,要采取预防措施,并做好测温记录;当温度达到摄氏六十至七十度时,必须拆垛散热,并做好灭火准备。
第十六条对原料场地的杂草、杂物等要及时清理,保持地面清洁。
第十七条每个堆垛要建立档案,写明堆垛日期、数量、垛号、水份、品种和经办人,并在垛头挂牌明示。
第四章火源管理
第十八条原料场出入口和适当地点必须设立醒目的防火安全标志牌和禁止吸烟的警示牌。门卫对入场人员和车辆要严格检查、登记并收缴火种。
第十九条警卫岗楼内应当采用无明火方式取暖,若必须采用明火方式取暖的,一定要采取以下防火安全措施:
(一)用火点距原料堆垛最近处应当不小于五十米;
(二)专人管理火源,炉灰用水浸灭后放到指定地点;
(三)烟囱要安装防飞火装置;
(四)用火点要配备灭火器材。
第二十条原料场内严禁吸烟,严禁使用火炉,严禁焚烧物品。
第二十一条原料场内禁止明火作业。因生产必须使用明火,应当经单位安全技术、消防部门批准,并采取以下防火安全措施:
(一)清除作业点周围的可燃物,备好灭火器材,现场设专人监护;
(二)作业结束时,由专人清理现场,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去。
第二十二条风力达四级(含四级)以上时,原料场内严禁明火作业。
第二十三条在原料场内进行吊装、运输、上垛等作业时,现场必须设专人监护。机器设备必须按说明书要求进行维修保养。
第二十四条凡使用电锯、上垛机、运输机、吊装机等机械设备时,必须将其转动部位上的可燃杂物消除干净。
第二十五条汽车、拖拉机等机动车进入原料场时,易产生火花部位要加装防护装置,排气管必须戴性能良好的防火帽。严禁机动车在原料场内加油。
第二十六条常年在原料场内装卸作业的车辆要经常清理防火帽内的积炭,确保性能安全可靠。
第二十七条场内装卸作业结束后,一切车辆不准在原料场内停留或保养、维修。发生故障的车辆应当拖出场外修理。
第二十八条原料场周围一百米内严禁燃放烟花爆竹。
第五章电气管理
第二十九条原料场的消防用电设备应当按二级负荷供电。消防用电设备应当采用单独的供电回路,并在发生火灾切断生产、生活用电时仍能保证消防用电。
第三十条原料场内应当采用直埋式电缆配电。埋设深度应当不小于零点七米,其周围架空线路与堆垛的水平距离应当不小于杆高的一点五倍,堆垛上空严禁拉设临时线路。
第三十一条原料场内机电设备的配电导线,应当采用绝缘性能良好、坚韧的电缆线。原料场内严禁拉设临时线路。因生产必须使用时,应当经安全技
术、消防部门审批,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用后立即拆除。
第三十二条原料场内宜选用防尘灯、探照灯等带有护罩的安全灯具,并对镇流器采取隔热、散热防火措施。严禁使用移动式照明灯具。
第三十三条照明灯杆与堆垛最近水平距离应当不小于灯杆高的一点五倍。灯杆宜采用水泥杆,其埋设深度参照表二。
第三十三条原料场内的电源开关、插座等,必须安装在封闭式配电箱内。配电箱应当采用非燃材料制做。使用移动式用电设备时,其电源应当从固定分路配电箱内引出。
表二电杆埋设深度参考值水泥杆杆长78910111215埋设深度1.11.6-1.71.7-1.81.8-1.91.9-2.02.0-2.12.5第三十四条电动机应当设置短路、过载、失压保护装置。各种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和金属隔离装置,必须接地或接零保护。门式起重机、装卸桥的轨道至少应当有两处接地。第三十五条在原料场内作业结束后,应当拉闸断电(不含消防供电)。原料场使用的电器设备,必须由持有安全操作证的电工负责安装、检查和维护。
第六章避雷设施
第三十六条原料场设置避雷装置,使整个堆垛全部置于保护范围内。
第三十七条避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应当不大于十欧姆。避雷装置与堆垛、电器设备、地下电缆等要保持三米以上距离。
第三十八条避雷装置的支架上不准架设电线。
第三十九条避雷装置要经常检查、维修、定期测试并做出记录。每年在雷雨季节前,必须检测完毕。
第七章消防设施管理
第四十条原料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设置消防设施,配备消防器材,并放置在标志明显、便于取用的地点,由专人保管和维修。冬季采取防冻措施。
第四十一条原料场的消防用水量不应小于表三规定。
第四十二条原料场区消防车通道的宽度应当不小于六米。通道上空遇有管架、栈桥等障碍物时,其净高应当不小于四米。
表三消火栓用水量
|
总储量(吨)用水量(升、秒)50-10020501-5000355001-100005010001-2000060第四十三条每个稻草堆场的总储量超过五千吨,需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或四周设置宽度不小于六米且能供消防车通行的平坦空地。第四十四条 每个堆场占地面积超过二万五千平方米或者可燃材料堆场每个占地面积超过四万平方米时,需增设与环形消防车道相通的中间纵横消防车道,其间距不超过一百五十米。
第四十五条环形消防车道应当至少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连通。尽头式消防车道应当设回车道或面积不小于十五米乘十五米的回车场。
第四十六条消防车道下的管道和暗沟,必须能承受通行消防车的压力。
第八章组织管理
第四十七条企业法人代表是原料场防火安全工作的负责人,全面负责原料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第四十八条原料场要配备足够的警卫力量,严格值班检查和巡逻制度。配备专职防火员,协助主管领导做好防火安全工作。
第四十九条原料场要建立义务消防队,并经常开展消防业务训练,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第五十条原料场应当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和制定防火安全检查表。
一、防火安全制度:
1.防火安全岗位责任制;
2.值班、巡逻、查岗制度;
3.动火、临时用电审批制度;
4.草类原料堆垛测温、记录及监测制度;
5.防火安全教育制度;
6.防火安全检查制度;
7.火灾事故报告制度;
8.火险隐患整改制度;
9.防火安全奖惩制度。
二、防火安全检查表:
1.防自燃安全检查表;
2.电气防火安全检查表;
3.设备安全检查表;
4.车辆安全检查表;
5.避雷装置安全检查表;
6.消防设施检查表;
7.环境防火安全检查表。
第五十一条原料场应当进行火灾危险性评价和火灾事故预测。对存在的各种火灾危险性要制定预防措施。
第五十二条火灾危险性评价和火灾事故预测,可以采用火灾指数评价法或者仪器监测。
第五十三条对新上岗的工人(包括固定、临时、季节性工人以及其他人员)必须进行防火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作业。
第五十四条对在原料场工作的电工、焊工和机动车驾驶员等人员,必须进行专门的消防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作业。
第五十五条各级防火负责人应当经常对原料场进行检查,消除火险隐患,逐级落实岗位防火责任制。日常检查由场防火人员和原料场的防火检查员负责。
第九章奖励与惩罚
第五十六条对认真执行本规定,在原料场消防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将给予表彰、奖励。
第五十七条凡违反本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根据情节轻重,对主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交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给予处罚,造成火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章附则
第五十八条本规定由江海明珠纸业有限公司行政科负责解释。
第五十九条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原辅材料、五金配件、外协件检验规定
原辅材料、五金配件、外协件检验规定目的为确保建筑外窗产品质量,避免因采购材料不符合设计要求而造成质量事故,故对原辅料、五金配件、外协件采购进行质量检验或验证。使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企业所有原辅材料、五金配件、外协件等的质量检验和验证。职责
3.1 采购科、技术质量部组织对物资的供应进行评价和选择;
3.2 技术科负责提供采购物资的相关技术标准(资料),及相应的质量检验标准和验证要求;
3.3 质量科负责所有原辅材料、五金配件、外协件等的质量检验和验证。工作程序
4.1技术科对采购的原辅材料、五金配件、外协件的规格、型号、质量要求作出规定。
4.2采购物品到货后质检人员负责按技术科提供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进行检验或验证,并做好检验或验证记录。
4.3抽样数:采购物品入库检验时,抽检率不得低于3%,最低抽检数不得少于3PCS,总数少于3PCS时全检;
4.4检验方法及内容
a 验证采购单、送货单的物品型号规格与实物是否一致;
b 采购人员须出示经国家确认的法定检测机构出具的有效期内的检测报告或质量保证书;
c 依据相关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对采购物品的尺寸、性能等进行验证;
d对企业暂无手段检验的材料(物品),可采用验证方法,验证对象首先是国家或行业认可的有资质的、有生产许可证的厂家,由其按我司的要求进行验证并提交检验报告。
4.5 经质检员检验和试验合格的物品,由质检员贴示合格标签并在“入库单”上签字入库;
4.6经质检员检验和试验不合格的物品,由质检员贴示不合格标签并开具《不合格品报告》仓库对不良品实施隔离,具体按《事故事件与不合格品、项控制程序》执行;
4.7因生产急需而未经验证的材料,由生产部填写“紧急放行申请单”;经总经理批准或顾客同意,由生产人员在使用时作出明确的标识和相应记录后方可投入使用并继续验证,以保证一旦发生不合格时,立即追回更换。
4.8 记录的保管
检验记录的保管方法、保存期限按《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5相关文件
5.1 原材料进料检验标准
6相关记录
6.1 零配件、辅材进料检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