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临床药师查房制度
临床药师查房制度
一、认真贯彻《医院药事管理规定》,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和医疗、护理人员共同组成医院药物治疗团队,为患者提供负责任的药物治疗措施或方案;深入临床了解药物应用情况,直接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审核用药医嘱或处方,与临床医师共同进行药物治疗方案设计、实施与监护;
二、参与日常性医疗查房和会诊,参加危重患者的救治和病案讨论,协助临床医师做好药物鉴别遴选工作。在用药实践中发现、解决、预防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对用药难度大的患者,应实施药学监护、查房和书写药历;
三、收集、整理、分析、反馈药物安全信息,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四、指导护士做好药品请领、保管和正确使用工作;对护理人员的工作如过敏药物的皮试、药物溶媒选择、配制浓度、输注速度、观察药品不良反应等进行指导,及时解决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用药问题;
五、掌握与临床用药有关的药物信息,为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用药信息及咨询服务;开展合理用药教育,宣传用药知识,指导患者安全用药;
六、协助临床医师共同做好各类药物临床观察,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评估和反馈工作;
七、结合临床药物治疗实践,进行用药调查,开展合理用药、药物评价和药物利用的研究工作。
第二篇:临床药师制度
临床药师制度
我过的临床药学工作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萌芽,至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些大型综合性医院在国家的支持下,依据各自的条件,逐步对临床药学工作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开展。1963年,在“国家科技12年规划”的药剂学研究课题中,临床药学被列入其中;1981年,国家卫生部在颁布的《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及医院药剂工作条例》中列入了临床药学内容;1989年,国家教委批准原华西医科大学在国内率先试办临床药学本科专业,培养正规的临床药师;1991年卫生部在医院分级管理文件中规定三级医院一定要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并列出了治疗药物监测项目,将是否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列为医院的等级考核指标之一;2002年1月,卫生部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首次提出在医疗机构中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度,又对临床药师的任职资格及主要职责做了具体要求,及临床药师要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设计,对重点患者实施治疗药物监测、指导合理用药,收集药物安全性和疗效等信息,协助建立药学信息系统,提供用药咨询服务等。此项制度在国外,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中已有几十年历史。依据国情使这一制度切实、有效地贯彻实施,促进以服务病人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目标的临床药学发展已十分紧迫。
建立临床药师制度的目的是促进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发展,合理用药不仅要合理使用有限医药卫生资源,更要最大限度地维护患者利益,使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免受各种药害事件损伤。临床药师在承担这样的社会责任时,不仅需要国家对制度的建立作出安排,还需确立对制度建立与实施进行监控的跟踪检查制度。
受我国特有历史文化与传统观念影响,人们总是习惯把药师与调剂、制剂,分发与储存保管药品联系在一起,他们的工作场所也不外乎药店、药房、制剂室和药库等地。药师的历史定位不仅影响了医师与病人接受“药师直接参与疾病治疗和监护”这一新观念,也使药师自己产生畏惧和不自信,不愿意主动接触临床。
新制度的实施首先需要人们在思想上发生转变。医、药、护、技、患等人员传统观念能否发生转变,对临床药师制度能否有效实施至关重要。药师作为服务实施者,应首先冲破旧观念束缚,怀着诚挚的信念和执著的热情,以强烈责任感和事业进取心推进制度的发展。同时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强宣传和沟通,对临床药师工作进行多角度的广泛宣传,提高社会对临床药师的认知。
从目前医院的生存方式来考虑,建立一个硬性的可操作性的临床药师制度,对于发展临床药学来说非常重要。开展临床药学,确实有利于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工作模式,有利于医院为患者提供安全、及时、人性化的服务,同时也要看到问题的另一面,从短期来说,医院设置了临床药师,不但不能为医院创造利润,反而降低了利润。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医院得为临床药师发薪水,为培训临床药师和购置必要的设备花费资金等,而国家又没有具体规定临床药师协助医师提出个体化给药方案、血药浓度监测等的收费标准。同时,由于临床药师的存在,滥用药的情况会大大改观,直接导致药品的销售额减少。经营成本的增加和利润的减少这一增一减,在一些比较短视的医院管理者看来,无疑是吃力不讨好。所以,国家建立完善的临床药师制度,“护航”医疗机构设置临床药师,才有望解决一些医疗机构“口头上重视实际上忽略”的情况。从法律层面对临床药师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作出具体规定,并对其加强监管,这是我国临床药师制度得以顺利开展、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
第三篇:临床药师参与查房工作体会
临床药师参与查房工作体会
为增强临床用药安全,推进我院合理用药,药剂科派我作为临床药师入内六科进行相关工作,参与查房,指导患者用药,接受医生与护士咨询。工作一段时间以来得到科室支持,工作初步开展,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许多困难与不足,现对参与查房工作体会进行汇报总结。
1、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学习总结,提高专业水平。
由于条件不足,要满足临床需求需要进行大量学习,加强自身素质,掌握所在专科疾病特点常用药物,各类抗生素,以及常用药物的适应症,药代药效,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项等知识,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
比如临床使用降糖药有胰岛增敏剂、磺酰脲类、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各种降糖药有何区别,每一类药物间有何差异,不同人群不同类型疾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可以选用哪些降糖药。熟悉药物在体内的代谢特征,知道哪些药物是长效的,哪能些药物是中短效,各类药物服用方法。如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由于此类降糖药作用时间较长,一次服药,降糖作用可以维持24小时,故每日服药1次即可。格列吡嗪、格列苯脲应在餐前30分钟服用;阿卡波糖减慢葡萄糖的生成,阻滞葡萄糖的吸收在餐时服用才有效;二甲双胍对胃肠道刺激较强,为减少不良症状,可在餐后服用等。
2、做到与患者良好沟通。
与患者交流时应减少患者的排斥性,应首先向患者介绍自己是临床药师,是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与用药安全服务,让患者知道用药后治疗行为并没有结束,医院还有人对患者用药的正确与否,用药后的疗效,是否安全进行评价,排除患者的疑虑后,才能更好的接受咨询,收集临床资料,提高业务水平。
与患者交流时,语言尽量通俗、灵活、亲切,减少专业语言的使用,还要针对不同年龄、文化水平、病情轻重,用通俗易懂的形象比方,让患者列好的理解信息,并让患者体会到医院的人文关怀。如此贴切可以让患者无后顾之忧,积极接受治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增加治疗效果。
如查房中有一患者,入院血压较高,医生开具硝苯地平缓释片口服,二日后患者血压仍不能控制,我在查记过程中发现病人因服药过多产生胃部不适,对用
药产生抵制,硝苯地平缓释片只在早上服用一次,医生后来开具的氢氯噻嗪也没有服用;针对患者情况,我把高血压的发病机制,降压药的分类,降压原理,各型高血压患者如何选药,如何正确服用,应用不当会出现哪些不良后果告知患者,患者了解这些知识后,依从性增强,用药合理,血压慢慢得到控制,原发疾病也很快好转。
3、平时如有时间应进行各种形式的查房活动,从自己的专业水平解答医护人员工作中遇到的疑问。如一慢阻肺患者病史5年,入院胸闷、呼吸不畅,进行雾化吸入辅助治疗,雾化用药0.9%氯化钠+地塞米松+庆大霉素;我单独立查房中发现这样用药进行分析:地塞米松雾化时微粒过大,沉积在大气道,地塞米松分子中无亲脂性基团,在脓痰酸性环境和厌氧环境下,难发挥抗菌作用,所以这组雾化疗效不佳,针对患者情况,与医生沟通,建议:(1)换用气道吸入好的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2)抗生素吸入以头孢他啶较好;(3)另外可加入扩张支气管平滑肌的胆碱能阻滞剂异丙托溴铵。
4、医生对药物的认识是药物的使用性,什么诊断什么症状用什么药有效,药品的药理作用、适应症大都了解,而对药品的不良反应、禁忌症、注意事项关注较少,有时为了治疗作用甚至不看药品的禁忌症,这样会给临床用药带来很大风险,需要临床药师指出,及时规避。如查房中发现呕吐患儿使用雷尼替丁,而雷尼替丁说明书注明儿童禁用。又如肺部感染的患儿应用参麦注射液+头孢呋辛,参麦说明书指出新生儿及婴幼儿禁用,参麦也不能与抗生素,尤其是青霉素类配伍使用。这些现象说明临床医生用药水平还要继续提高,要临床药师做的工作也有很多,平时工作一定要细心留意。
通过参与查房工作,我深感临床药师不但要掌握药学知识,还要掌握临床知识,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总结,利用一切机会加强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积极参与查房工作,坚持实践,虚心求教,善于观察思考,尽早融入临床。
第四篇:临床药师会诊制度
扶绥县人民医院
抗菌药物应用临床药师会诊制度
为了推进我院抗菌药合理使用的管理工作,提高我院抗菌药使用的合理率,预防细菌耐药的快速产生,降低我院的抗菌药使用强度,制定本制度。
一、如下情况临床科室应提出临床药师会诊
1.需使用特殊抗菌药物(如泰熊、万古霉素等)的患者,临床药师会诊后方能使用。
2.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经治疗效果欠佳;或怀疑感染性疾病,不能确诊的病人。
3.特殊体质或特殊年龄段,难以选择抗菌药的,或有可能引起严重抗菌药物反应的患者。
4.细菌培养结果耐药严重,需临床药师指导用药的。
二、发现需要会诊的患者,临床科室医生应书面提出会诊要求,并送达临床药学室。
三、临床药师会诊时间限定:
1.对于急会诊的危重感染病人,临床药师应在接到通知后2小时内到达科室会诊。
2.对于非急会诊的感染病人,临床药师应在接到通知后2天内到达科室会诊。
四、在接到临床科室会诊通知,临床药师无故不去会诊的,一经发现,医院将视后果情况进行相应处罚。对造成严重后果的,将对临床药师停岗培训教育、换岗、开除、移交司法机关等处理。
第五篇:药师查房情况总结
第四季度药师查房情况总结
为促进我院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安全、合理、有效,2013年我们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河南省抗菌药物合理用药评价标准》,我们每周到临床各科进行查房,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临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总体好转:
1、全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较上一季度下降2.76%。
2、一些科室主任对管床医师的抗菌药物应用要求严格,较好的控制了本科室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如:血管一科、脑病科、康复科。
3、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在抗菌药物应用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升高。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用减少及无指征联合用药情况下降明显。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存在问题:
1、临床科室抗菌药物应用基本为静脉滴注给药,口服用药较少。
2、抗菌药物应用起点偏高,双十情况分析来看基本集中使用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头孢西丁、美洛西林、头孢唑肟、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3、病程记录中抗菌药物用药依据记录缺失或不全,更换药依据记录缺失。
4、治疗用药有条件做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的未及时送检,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
5、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素使用比例居高不下。选药起点高、给药时机不当,多术后给药(应术前0.5-2h给药)。用药疗程偏长5-7天居多。
下一步我院将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监管力度,特别是一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等情况的监督。保证我院临床药物应用的合理、安全、有效。
洛阳市第一中医院药剂科 2014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