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致富新思路,生猪养殖寻跨越
农村致富新思路,生猪养殖寻跨越——升官乡引进第一批海波尔种母猪 升官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升官乡农业产业和生猪养殖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产业带动为抓手,以助农增收为目的,于2011年8月3日由乡分管领导和畜牧站工作干部带队,同10余名生猪养殖户参观考察了新希望集团饲料厂和乐山新希望集团马踏种猪场,以寻求科学养猪增收致富新思路。经过乡主要领导的协商,新希望集团于8月6日派专人来我乡对养殖户进行了生猪养殖技术和新希望生猪产业链精神专业培训。
会后,升官乡党委政府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决定率先确立白猴村为先行试点村,并在该村成立养猪专业合作社进行重点打造,以“试点先行、政府帮扶、企业指导、各村奋进”为理念,以新希望集团生猪产业链建设为目标,旨在将政府、银行、龙头企业、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和农户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多赢局面。全乡计划引进海波尔种母猪500头,年出栏生猪增加1万头。目前第一批海波尔种母猪150头已于8月30日运抵升官乡,全乡寻求生猪养殖新跨越迈出坚实一步。
第二篇:农村创业养殖致富事迹
农村创业养殖致富事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农村创业养殖致富事迹》的内容,具体内容:创业要找最适合的方法,不要找最好的方案。看看那些农村创业的事迹,学习他们,感受他们勇于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那么下面是我分享的,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创业要找最适合的方法,不要找最好的方案。看看那些农村创业的事迹,学习他们,感受他们勇于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那么下面是我分享的,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一
“90 后”留法海归用“阿甘精神”种菜 ?
跟着植物生长的节奏慢下来
今年冬天北京最冷的一天,王冕穿着大衣、揣着手快步走在农场的小路上,路旁是早已结了冰的湖面,他回头向勉强跟上的《青年参考》记者喊着,以后打算在里面养鱼,声音很快被瑟瑟寒风吞没。
滴水成冰的天气里,独自矗立在园子里的洗手间早已被冻上,但一钻进王冕的“目的地”——厨房,一股热浪扑面袭来。请来做饭的阿姨煮好了面条炸好了酱,三四个小伙子在热气腾腾的锅灶旁端着碗吃得飞快,根本不需要在逼仄的屋子里多添几把椅子。
有厚棉被遮挡和阳光直射的蔬菜大棚成了白天唯一温暖的地方,下午王冕就坐在里面和记者侃了两个多小时大山。自然乐章的员工坐在一旁喝
水、听音乐、看书,分外惬意。
种菜需要的时间实在不多,几个年轻人一起住在园区隔壁的小木屋里,一起洗菜做饭,再花三四个小时天南海北地聊天,在习惯了浮躁和快节奏的北京竟显得有些奢侈。用王冕的话说,这样悠闲自在的生活就像是“跟着植物的节奏慢下来”。
从小王冕就患有一种目前无法治愈的疾病,精力不是特别充沛,下午只有一两个小时可以处理事务,他甚至可能不分时间、场合地睡着。以前朝九晚五地上班,每天得花两三个小时在路上,还要看微信、打电话,让他有些力不从心,如今的慢节奏生活简直像为他量身打造的。
而在负责客户关系的魏旭珂眼中,这位说话慢条斯理、笑起来热情单纯的老板,能力强、思路清晰、看问题独到,“很有人格魅力”,还是个就算不讲理也让人无从辩驳的“脑洞大开型”人才。
魏旭珂辞去医疗器械行业不错的工作去种菜,家人自然不同意,觉得他“自讨苦吃,从安逸稳定跳进了水深火热”。但这个“90 后”男孩的理由是“想认真做点事”,这大概是诸多创业青年的共同想法。这家创业公司的员工不多,个个算得上是高学历精英,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人拿一分钱工资。
“王总是个有想法的人,大方向把握得准,我们信任他的能力。”魏旭珂告诉《青年参考》,“下一个风口应该是农业,会有起色的。”
“别给我扣上海归帽子”
1981 年出生的王冕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2004 年从大连理工大学毕业后,这个没事喜欢思考的工科生“无聊”之余,打算去国外“拿个文凭,拓宽视野”。这一走就是 6 年。
在法国求学的 3 年半时间里,“没钱”二字几乎是王冕生活的主旋律。为了偿还政府和银行的学生贷款、支付生活费用,他每天除了学习就是打工,在餐馆刷碗、切菜、配冷鲜、做甜点,在农场摘桃摘杏、收割薰衣草,在火车站扫厕所,在地铁站发报纸,还开车去布鲁塞尔、科隆等大城市帮国内人代购 LV 包。只要符合自己的道德标准,他“什么都干”。
幸运的是,法国是个价值标准多元的很包容的国家,穷学生坐公交车逃票,司机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会在有人检票时打开后门方便他们逃跑。这让王冕意识到,不是每个人都要照搬同样的行为体系。
“苦不苦,只是自己的内心感受。”王冕向《青年参考》记者回忆道,“在那个阶段,我能够平静地生活,过自己认可的、有价值的生活。”
毕业后,这个出国时抱着“给父母和自己多一种选择”想法的男孩留在了法国拼搏。一开始,他只能租高层建筑里的便宜铺位,10平方米空间里的3 张上下铺住了 5 个人,室友多是世界各地怀揣“欧洲梦”的偷渡客,人人有自己的故事。
还清贷款后,拿到了两个经济类硕士学位的王冕,顺利获得了中国进出口银行巴黎代表处的工作,但单调的日子让他厌倦。当初的目标已然实现,法国社会环境太沉闷,个人成长遇到天花板,都是他想要离开的理由。王冕本来有机会移民去加拿大结婚,但那个地方不适合父母,也没有太大发挥空间。
就这样,6 年来没回过一次国的王冕出人意料地回到了北京。半个月后,本来打算去东南亚旅行半年的他有了工作机会,于是顺理成章地加入了房地产公司“阳光 100”。
刚回国时,因为中文表达能力差、语速慢,王冕着实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融入过程。但一提“海归”,他就急着划清界限,“别给我扣帽子”。
王冕不觉得自己是典型的“海归”,也没有加入什么协会,因为“生活圈子和娱乐方式都不一样”。在他看来,“海归”并没有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特质或共性,反而是家境差别明显,“富二代”、“官二代”、“草根”的家庭烙印一眼便知。
2012 年,在“阳光 100”工作两年后,对现有利益分配体系不满的王冕决定结束盲目的奔波,做一番“能体现自己价值”的事业。很快,能“满足自己和朋友对干净蔬菜需求”的农业进入了他的视野。
“阿甘种菜”,要的是执著单纯、目标明确
刚开始辞职创业时,对农业几乎一窍不通的王冕之所以选择“当农民”,有一大半原因是农业“门槛低”、竞争小,没多少资本的“草根”也可以进来。一头扎进农村后,他才意识到,看起来的低门槛其实是因为“门内门外一个样,四面透风,屋顶漏雨”,这一脚踏下去,“深及脖子,差点儿灭顶”。
在昌平种有机草莓的一年半里,王冕大致找到了方向和出路,但没有资金施展自己的想法,甚至没少被狡黠的当地农民忽悠。当时的女友跟着他住在 3 间屋子的农家小院里,生活条件苦得一塌糊涂,到冬天没有取暖设施,洗澡时冷得直打哆嗦。
创业的路从来都不好走。几十万元的积蓄砸进去后,王冕意识到自己“没能力管那么大”。2013 年,他搬到了离市区更近、租金更高的酒仙桥附近。为了节省成本,他辞掉了所有工人,动员父母跟他一起种草莓,一家三口就住在大棚旁的简陋工具房里。同龄朋友们按部就班地过上了有车有
房、结婚生子的安稳日子时,忙着“折腾”的王冕却跟女友和平分手。
好在“没什么事情会放在心里”的性格使然,王冕是那种天生不会发愁的人,遇到再大的坎儿也吃得饱睡得香。虽然曾遇到严重的资金流问题,但他总觉得自己“还没真正碰到挑战”。
回想起来,留学生涯对王冕最大的影响,在于跨越层级的交流。“外国人很简单,学生更是有很多平等交流的机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黑社会、地痞流氓、联合国高官、学生、白领。”他告诉《青年参考》记者,这样的经历让他对人性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创业与之相似的,也是打破本来的圈子。从田间地头最普通的农民、技术最前沿的牛人专家,再到创业圈、金融圈甚至艺术圈的朋友,王冕很快拥有了自己相对成熟的“圈子”。
反复咨询专家、阅读国外资料、进行对比实验后,一开始摸着石头过河的王冕,将方向锁定在了他看来最有潜力的生物防治上面,并申请了多项专利,拥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到后来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李海军、在何各庄租下了 200 亩的农场并逐渐被媒体关注后,他心里越发踏实笃定。
在一篇自述的文章里,多少有点“文青范儿”的王冕用“阿甘种菜”来形容自己。“我做的事需要执著、单纯、目标明确,不一定很难,但需要付出很多。”他告诉《青年参考》,“我想得很清楚,比绝大多数人成熟。”
情怀和利益不冲突个月前,自然乐章开始赚钱了。满心感慨的王冕知道,自己的运气不错。农业盈利周期长,但空间无限大,足以改变世界。
魏旭珂向《青年参考》记者介绍道,公司园区 200 多亩,棚内七八十亩
是有效种植面积,63 种蔬菜的产量大约可以供应 300~400 个用户,目前的会员有 100 人左右。由于产量低、损耗大、科研和物流成本高,尽管每斤蔬菜售价高达 35 元,但自然乐章的实际利润其实不高。
“重视健康、有消费能力、有孕妇小孩的家庭是主要客户。”魏旭珂相信公司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环境污染严重,潜在危害多,很多人愿意为健康投入。”自然乐章过去没怎么宣传,全靠粉丝口口相传,近来也开始玩营销,运营公众号、去学校进行科普、邀请粉丝参加农药残留鉴定活动。
用魏旭珂自己的话说,他是个“有情怀的人”。王冕则认为利益和情怀并不冲突,“大的情怀可以有利益空间,也只有有利可图的事才能让情怀实现”,足够的利润才能刺激生产者做得更好。
在王冕看来,农业很难实现 o2o 的商业模式。一些知名农产品交易平台虽然有了口碑,但若无法压低成本、提高效率,就很难发展。还有一些难以把控产品品质、利润空间太小。
此外,王冕认为在中国种粮成本太高,泰国、澳大利亚等地的农业生产成本远低于中国,牛肉、小麦、奶粉等国外大宗产品品质更好,价格还比国内便宜 30%。一旦没有进口配额进行粮食保护,本土农产品几乎没什么竞争力。相比之下,不方便储运的蔬菜、鲜花等的价格不会有太大波动,这也是他努力的方向。
“过去的第一产业太低调了。互联网泡沫褪去,实体经济将迎来上升期,包括农业在内的拥有能保值、增值固定资产的企业,会受到资金的疯狂追捧。”他告诉《青年参考》,“但熬过农业寒冬、看到黎明曙光还很远。等待市场成熟,农业生产实现规模化、现代化、标准化,不是三五年内可以
做到的。”
二
都市白领回家开农派三叔网店卖芒果年卖百吨
从小在芒果树下长大的农家子弟岑参,大学毕业后在港资企业工作了 3年,却突然辞职返乡,做起“芒果贩子”,这让家人着实震惊了一把。
岑参的家乡广西田东县林逢镇坛河村,盛产桂七、紫花芒、玉文芒等顶级芒果,但受限于地理位置,田东芒果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高,很多人只知海南芒果,不知广西芒果。
“我们田东芒果一点不比别的差!”岑参还记得,他在中山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读时,经常带家乡的芒果给同宿舍的同学品尝,看到完全不同于海南鸡蛋芒的田东大香芒,同学们流露出惊讶的表情:这么好的东西,怎么平时都吃不到?
从小,岑参就爱去屋后的山头玩儿,他的父母在山上种植了 300 多棵芒果树。每年 4 月,果树上开着浓密的淡黄色小花,漫山遍野,非常壮观。2012 年的一天夜里,岑参突然梦到了家乡的那片芒果林,满树的小黄花变成了枝头累累的果实。他突然觉得,自己也该用成熟的知识和经验去回报家乡。
从高薪的港企辞职,岑参返乡卖芒果的消息一传出,这个世代务农的传统家庭一下炸开了锅,父母觉得“儿子疯了”。那感觉就像芒果还未成熟时,一口吃下去满嘴都是酸涩。
但岑参心里清楚,祖辈都是把种好的水果拿去市场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要让他们接受在看不见摸不着的互联网、微店上卖水果必然有个过
程。
都市白领回家“务农”
“亲爱的朋友,最近还好吗?我是你的朋友三叔,我务农啦!逃离城市的繁嚣,每晚早睡,每天早起......”在岑参网店里买过芒果的人,除了会在包装盒里收到“芒果吃法”等温馨提示外,还会收到这么一封热情洋溢又朴实自然的信。
2012 年,岑参辞职后回到老家,那时候正是芒果丰收的季节,芒果成为了大街小巷的主角。“能不能利用自己的网络技术将家乡的优质芒果推向全国?”学习电子商务出身的岑参从中看到了商机。2012 年 7 月,岑参在淘宝的网店注册成功。科班出身的岑参,管理网店顺风顺水。加上田东芒果独特的味道,网店在注册的两个月内便突破 80 多万元的营业额。
刚开始,他负责推广营销,女朋友帮着做客服,家里人帮忙采购水果。乡邻问起来,他的父母还有些不好意思,但很快,家人的郁闷就被迅猛上升的销量给冲击得无影无踪了。
开业不到一周,每天的发货量达到四五十件,经营到 1 个月时,岑参一天要写的快递单有时有上百份,这让他不得不采购一台打印机。那段时间,经常打包发货完已是晚上 11 点。
他说,品质是他迈出成功第一步的关键。他记得,有一次他和女朋友去果园挑果时,刚挑到一半,果农突然生气不卖了。原来,他们选芒果时,有斑点的不要,畸形的不要,这让习惯了好果次果一起卖的果农不乐意了。
“传统做线下生意时,他们的观念都是差不多就行。但微店买水果的人之所以愿意付出更多的钱,就是为了购买有品质的水果,所以我们必须挑
出 20%最好的那些果。”岑参解释说,即使有时候被骂哭,他也从未改变采购的质量标准。
“创业有种淋漓尽致的快感,虽然一天下来很累,但你付出每一分努力都会加载在你身上,给你带来成长。”初尝到创业成功滋味的岑参,形容这种感觉就像芒果剥开皮后,散发出的阵阵清甜。
这种新的销售模式,很快在田东这个桂西的小县城传开了。当地快递行业的人最先意识到,原来“看不见的摊”卖水果可以卖得那么好。很快县城里很多人跟风开店,岑参预感到,价格战会越来越严重。岑参注册了公司和商标,抬高了门槛,让地摊芒果变得有“身份”。
田东芒果网络品牌营销中的 No.1
捞到自主创业的第一桶金之后,岑参乘势而上,具有战略眼光的他要走特色之路,卖不一样的芒果。
天猫(淘宝商城)上的网店有机会在淘宝商城页面获得推荐,从而增加店铺的浏览量,天猫商品力推的是诚信和商品品质,所以天猫上的店铺能比淘宝上的普通店铺实现更多的成交量,但入驻天猫的店铺需要公司进行注册。2013 年,岑参在南宁注册了公司:南宁市农派三叔农业有限公司。
注册了公司,使岑参的淘宝网店进入天猫有了“通行证”。2013 年 6 月,岑参在天猫的网店农派三叔旗舰店注册成功,注册的品牌叫“农派三叔”。品牌的力量和网店管理的严要求高标准运作,在 2013 年的芒果季里,农派三叔旗舰店注册的第一年就卖出田东芒果近100 吨。
从淘宝到天猫,使芒果从一般“地摊货”到“品牌货”的升级,“农派三叔”成为了田东芒果在网络上实现品牌营销的 No.1。农派三叔旗舰店也成为
了广西第一家专营本地新鲜水果的天猫旗舰店。岁的岑参越来越会“来事儿”:为了芒果保鲜,他在包装上研究了很久,最后在一个工厂定做专门的泡沫箱和纸箱,用三层包装让最远的客户也能吃到仿佛刚摘的果子。
他的广告语亲切极了:“三叔,自家人的味道。”不老的“三叔”还善于用年轻人的语言销售,比如,“嗨,走远点,咬一口太多汁,爆浆!”
就是再忙,他每天也会抽出时间看客户评价,有顾客只是语焉不详表达不满的,他还会打电话跟对方沟通。“有的顾客反映芒果太青了,我就告知他们怎么去催熟。通过印传单,增加页面描述,明确告知顾客食用方法。”通过点滴的改进,他不断改善对消费者的服务。
如今,家乡在他的带动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果农们再也不用为价格低卖不出去发愁了。2012年当地品质较好的芒果能卖每斤1.8元左右,2013年就涨到了每斤 3 元,到了 2014 年更是涨到每斤 4.5 元左右。当地稍有种植规模的果农年收入超过 10 万元的比比皆是。
这让岑参特有成就感。他说,创业能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那么大的改变,这比咬上一口馥郁浓香的芒果还要好。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相关内容
第三篇:新思路、新跨越
新思路 新跨越
头:
10月16号至10月18号,中国共产党突泉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会议全面总结过去五年的各项工作,安排部署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即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要求。动员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各族党员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为实现突泉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新的发展思路的确定,掀起了全县实现新跨越的拼搏之风。
正文:
回顾过去五年,县委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3331发展战略的统领和指引下,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8.74亿元,是2005年的2.1倍,年均增长15.5%。三次产业结构比由45︰32︰23演进为41︰36︰23,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7亿元,是2005年的5倍,年均增长37.2%。财政收入实现8617万元,一般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大幅增长;财政支出达到13.9亿元,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实现10510元和3388元,比2005年分别增加4068元和1233元,年均增长10.3%和9.5%。
规划未来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非常明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盟委转型转轨战略部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工作主线,锁定“富民兴县、幸福突泉”为奋斗目标。
【同期声:相关单位负责人
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有哪些新的内容。-(四轮驱动、五大产业集群、六项工作新突破、县域名片)?】
区域经济发展的标尺,是工业经济在三产中处于主导地位。过去五年我县依托项目强工业,围绕优势资源谋划包装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和园区吸纳,加快项目建设步伐,风力发电、矿产开发、农畜产品加工等一批工业重点项目建成投产,高新发展、循环利用、节能减排为特征的新型工业框架基本构建。风电装机容量达到25万千瓦,并网发电15万千瓦,风机塔筒生产能力达到300台套;煤炭生产能力达到90万吨,铜选能力达到2000吨;肉鸡屠宰能力达到3000万只,脱水蔬菜生产能力达到1.5万吨。累计完成招商 1
引资76亿元,是“十五”期末的4倍;实施工业重点项目32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9.5亿元,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42%;中小企业增至17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3家,工业总产值突破31亿元,是“十五”期末的5倍以上;园区作用开始显现,产业分工明确,基础配套增强,入驻企业19家,产值达到15亿元。
【同期声:相关单位负责人
工业在过去五年中在全县经济所处的地位。】
发展工业是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崛起、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扩大就业的必然选择。我县工业发展之路是要实施“工业主导牵动”,强化“全心为工业服务,全力为工业铺路”的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园区打造、企业培育等重要环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同期声:相关单位负责人
6项举措及预期。】
招商引资的增强工业发展的动力。来自招商企业的资金、技术、人员对工业发展意义重大。过去五年,我县累计招商引资76亿元,为我县工业乃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未来五年我县将继续加大招商力度。
【同期声:相关单位负责人
招商工作手段及目标】
发挥区域优势,历来都是地区经济发展首选之路。我县是农业大县,农畜产品资源丰富,过去五年里,在3331发展战略的带动下,肉鸡养殖、设施农业、脱水蔬菜产业的做大做强成为了我县广大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途径。
文字:杜尔基镇肉鸡养殖的基本情况
【同期声:未来发展的新思路,报告对发展肉鸡产业带来了哪些新机遇。】
文字:突泉镇设施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同期声:未来发展的新思路,实施情况。】
惠民生、重民生,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民生。我县在过去五年,始终坚持民生为本,把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整合政策、项目和资金,每年实施十项民生工程,大力发展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事业,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
在在的利益,实现发展成果共享。未来五年,民生仍然是我县各项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县将继续坚持惠民宗旨,优化公共服务,努力在民生事业改善上实现新突破。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强化公共财政的民生导向,以“学有优教、劳有应得、病有良医、住有安居、老有厚养”为愿景目标,从“致力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公共服务均等化”和“ 致力民生状况改善,加快城乡保障体系化”两方面多项民生工作做起,尽最大努力让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同期声:相关单位负责人
幸福指数的含义。】
民生百态,医疗关乎生命、健康。为了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等难题。未来五年,我县将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开展公立医院改革,加快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同期声:相关单位负责人
医疗工作上有哪些新举措,值得百姓期待的内容是什么,进展情况。】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民生的后盾。未来五年,我县将最大限度的争取上级扶持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坚持实施民生工程,着力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扎实做好新农保、新农合工作,扩大保障范围,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健全低收入群体临时救助制度。全面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机制等等,力争让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新农保是指农民向城镇居民一样参加养老保险,到法定年龄领取养老金的一种新型养老制度,我县是全国首批新农保试点县,目前我县参保农民已达到11.6万人。未来,新农保工作将扩大保障范围,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
【同期声:相关单位负责人
新农保工作的新内容,其意义有哪些。】
新思路指明新发展方向、带来的是新的生活、新的景象。今后
五年我县各项经济指标已经确定,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18%、达到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6.9%,达到7400元。这些数据映射出了全县百姓今后的生活水平。
【同期声:相关单位负责人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们应做的工作有哪些。】
尾:
艰辛成就伟业,奋斗铸就光荣。我们坚信,中国共产党突泉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必将吹响实现新跨越的冲锋号,使我县今后五年各项事业思路更清晰、任务更明确、措施更有力、发展更迅速,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
第四篇:普光镇探索农村致富新思路
普光镇探索农村致富新思路
近年来,普光镇城镇化工业化建设突飞猛进,各项经济指标取得长足进步。得益于普光气田开发以及达陕高速公路建设,普光镇全镇十二个行政村(社区)就有十一个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的好处,唯独交通最不发达,经济最落后的支溪村与发展机遇擦肩而过,导致该村发展缓慢。
支溪村地处普光镇西北方向,幅员面积18平方公里,全村9个社,人口417户,共1663人,全村以农业生产为主。针对该村基础差、底子薄,村民总体经济水平滞后,人均收入2000元以下。普光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支溪村的建设和发展,组织村委会、村群众代表召开座谈大会,听取群众的建议和意见,以求解决支溪村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座谈会以及走访调查,该村村民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对村委会开展各项工作的态度也有原先的阻挠变成如今的主动帮助和支持。最近两年,支溪村交通堵塞、贫穷落后的面貌正逐渐改变,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村委会的带动下,在村民的参与下,支溪村正全力开展脱贫致富行动:
(一)以领导干部带动班子队伍。班子队伍对村的发展很关键,镇党委首先对村“两委”班子进行谈话,了解班子成员的想法、能力,并通过教育、培训提高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二)以技能强化带动就业队伍。镇党委非常重视村民素质提升,投入大量财力加大文化建设,新建村小学、文化站,加强对年轻人进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社会竞争力,并积极为村民提供最新就业信息、就业岗位,让他们能够在外出务工的过程中掌握一技之长。
(三)以多元合作带动基础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村发展的基本条件,基础设施不完善不仅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还严重阻碍农用物资的进出,制约该村经济的发展。为此,镇党委及村、支两委通过努力向群众宣传筹资,积极向上级相关部门、挂包帮单位争取资金等方式,硬化了2.2公里社道路,并计划年底前再硬化完另外3.2公里社道路。由于村以前很多群众收看不到电视,严重影响群众接收最新的社会消息,村支部积极与县广播局联系,争取到广播局的支持,进行了农网改造。现在全村信息网络通畅,全村的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在水利设施建设上,通过全村村民投资投劳,整治维修了全村2口病险塘堰,确保了全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安全。
(四)以致富能手带动全体致富。支溪村一直以农业为主,一直以来,没有一个有效的支柱产业,人民群众的种植、养殖收入只能保证自己生活,而无法提高收入,生活水平上不去,民怨较大。为此,镇党委及村支两委认真组织调研,积极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并抓住返乡务工的有为青年,大
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到目前为止,除了以水稻、玉米为主的传统产业外,发展黄金梨和清脆李150余亩。村民刘清平是该村养兔能手,在村支部的感动下,刘清平带动李志等附近村民开始养殖新西兰肉兔、黑八点兔,实现存栏3000余只,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同时,在全村掀起致富热潮的过程中,部分村民还通过网络发现商机,养殖蜈蚣8000余条。现全村特色种养业与传统农业已有机结合,形成优势互补的良好格局,村民收入得到不断提升,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相信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村村民的积极参与下,支溪村一定能够成为普光镇新农村建设中的新点、亮点,为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打造“五个新宣汉”而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生猪养殖方案
方案二:生猪养殖项目扩建实施方案 一﹑项目摘要(附表)
1.项目名称:南永青村生猪养殖扩建项目
2.项目申保单位:绛县郝庄乡南永青村养猪专业合作社 3.项目建设性质:扩建
4.项目建设地点:绛县郝庄乡南永青村 5.项目建设期限:1年
6.项目建设规模:扩建猪舍5座
7.项目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项目建设总投资金90万元,其中固定投资50万元,申请财政资金1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10万元,合作社自筹20万元。二﹑项目依据 项目建设理由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组织载体,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配合全县百万头生猪大县和郝庄乡生猪一乡一业示范乡镇建设,为社员提供科学饲养管理技术,促进区域牧业增效农民增收,特制定本方案。
项目建设条件和可行性
南永青村位于绛县郝庄乡西侧,交通便利。耕地面积2000余亩,自然条件优越,经济情况良好。全村共有居民组三个总户数220户,总人口1050口。共有劳动力750人,养猪户占全村总户数50%以上,养猪大户达到20户以上,年饲养量超过2000口,历年来,在上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支委一班人带领广大党员和村民大搞经济发展和科学种田,把建设生态养殖作为发展养殖业的重点来抓,以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提升养殖生产水平,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三﹑项目设计方案 项目目标
扩建猪舍5座,配套相应设施。
2.项目实施地点级规模该项目位于绛县郝庄乡南永青村,地势平坦。现有猪舍2座,母猪16头,后备母猪8头,种公猪2头。
(1)预计扩建标准化猪舍5座,每座建筑规格60米5米,建设面积为300平方,总计猪舍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2)新修污水粪便处理池三处,新修200m3的水池1个、30m3的水塔1个,购买分娩、保育床各88套,母猪限位栏100套,购买转猪车辆1辆,配套完善饲料加工设施、设备,年加工生产混配合饲料100吨。
(3)建设动物无害化处理及粪便无害化处理设备设施。
(4)计划引进优良品种大白种母猪20头,大白种公猪2头,长白种母猪20头,长白种公猪2头,新美系杜洛克种公猪2头,预计年出栏育肥猪2800头。3.技术实施
一是技术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集中授课、分散指导、现场交流等方式培训;二是培训技术骨干,对项目农户在项目实施前进行一次系统化培训;三是对农户建猪圈、引种、配种前分别分期分批进行培训;四是请专家对技术骨干和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五是采取编制养猪实用技术资料和制作光盘等形式培训农户。4.实施内容及资金使用计划(1)支持环节及资金补助标准:强化合作社自身建设,必须加快合作社信息化建设步伐,购置电脑、打印机、传真机、投影仪和服务车辆,实现网络平台对接,利用网络和电教设施设备等现代手段发布、收集产品购销信息和技术信息,进而实现生猪购销网上交易,打造网上平台,扩大销售渠道,增加养殖收益,投资10万元。(2)实施内容建设规模,扩建猪舍5座,一是加强标准化生猪圈舍建设,对于圈舍建设标准化程度高、生猪饲养规模大、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合作社社员在圈舍建设和购置机械设施等方面给予一定资金补贴。二是加速生猪良种普及率,引进良种二元母猪,以半价投放给社员,加速基地生猪品种改良,提高优质三元仔猪生产率。对于合作社成员购买饲料给于价格补贴,让合作社成员享受购置饲料低于市场价格,达到降低生猪饲养成本的目的。5.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共需资金90万元,其中申请财政资金扶持资金10万元,银行贷款资金10万元,固定投资50万元,合作社自筹资金20万元。四﹑组织及管理措施
1、项目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确定的建设内容、规模、标准进行建设,不随意扩大或减少。
2、项目实行理事长负责制,严格按照合作社章程进行生产、经营和管理。
3、成立项目建设领导管理小组、资金使用与监督组和规划实施建设组三个组织机构,做到财务公开、单独建账、全程监管,确保项目资金合理使用和项目建设质量。五﹑项目效益评价
1、经济效益:通过良种补贴、标准化圈舍补贴和饲料购销补贴,使合作社成员户均增收3000元,预计增收100万元;合作社通过投入品和产品统购统销,自身可实现利润10万元,可实现自身发展壮大,进一步提升辐射带动能力。
2、社会效益:通过实行规模化、标准化、无公害化的饲养管理,使全体社员生猪生产水平得到提升,生产方式进一步转变,通过粮食转化和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带动全镇新增饲养量1万头,农民养猪纯收入增加100元。
3、生态效益:通过标准化圈舍建设和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在提升养殖水平的同时,有效解决了养猪粪便污染难题,加速了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