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1月河南省开封全社会用电情况简析
2014年1月河南省开封全社会用电情况简析
2014年1月份,全市全社会用电量为9.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54%,工业用电量是拉动全市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中坚力量。
数据显示,全市第一产业用电量为0.7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7.14%。
第二产业用电量为6.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26%,其中工业用电量为6.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98%,工业用电量大幅增长主要是因为河南晋开化工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分公司投产造成的,工业用电量对全社会用电量的贡献率高达105.77%。
第三产业用电量为0.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2%。居民用电量为1.4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81%;其中城镇居民用电量同比下降18.92%,乡村居民用电量同比增长15.10%。
第二篇:2014年1-6月河南省全社会用电量情况
2014年1-6月河南省全社会用电量情况
今年上半年,开封市全社会用电量为47.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98%,6月份当月全社会用电量为8.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57%。
第一产业用电量同比下降。上半年,第一产业用电量为2.6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7.48%。其中农业用电量为0.2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2.93%%;林业用电量为0.0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3.75%;畜牧业用电量为0.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58%;渔业用电量为0.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87%;农、林、牧、渔服务业用电量为2.1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8.30%。
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较高。上半年,第二产业用电量为32.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81%。其中工业用电量为31.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75%。
第三产业用电量稳步增长。上半年,第三产业用电量为4.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38%,6月份当月用电量为0.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35%。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一降一升。上半年,城乡居民用电量合计为
8.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25%。其中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为3.4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2.33%;乡村居民生活用电量为4.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85%。
第三篇:河南省2013年用电情况
河南省2013年电力运行情况
发布时间:2014-03-21
(一)全省发电情况
2013年全省全口径发电量累计完成28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26%。其中,统调电厂发电量累计完成26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2%;非统调电厂发电量累计完成1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
(二)全省用电情况
2013年全省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完成28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1%。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累计完成78.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11%;第二产业用电量累计完成2119.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3%,其中工业用电量累计完成2100.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5%;第三产业用电量累计完成261.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87%。全省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累计完成439.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22%。2013夏期间我省持续高温,全省用电负荷不断攀升,屡创历史新高,最高达5055万千瓦,较2013年增加384万千瓦,增长8.22%;日用电量最高达10.24亿千瓦时,较2013年增长12.16%。
(三)全省电力装机情况
到2013年底,全省装机容量为6051万千瓦,同比增长4.98%,其中,水电装机395万千瓦,同比增长0.09%;火电装机5580万千瓦,同比增长4.99%;新能源76.5万千瓦,同比增长39.43%。省网统调装机5679万千瓦,同比增长5.14%,非统调装机372万千瓦,同比增长2.60%。
第四篇:2014年2月河南省济源市全社会用电量情况
2014年2月河南省济源市全社会用电量情况
2014年2月份,济源市全社会用电量6.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了10.4%,全市用电量较1月份呈现出回暖态势。1月份受春节期间开工不足影响,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16个百分点,2月份全社会用电量比1月份上升了10.6个百分点。全市工业用电量6亿千瓦时,环比增长3.1%,同比增长13.0%。其中,重工业用电量5.9亿千瓦时,环比增长5.2%,同比增长13.3%;轻工业用电量0.1亿千瓦时,下降2.1%。分行业看,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快速增长57.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用电量1.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用电1.60亿千瓦时,增长14.4%;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用电量898万千瓦时,增长12.8%。工业用电量增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随着伊利乳业强势进驻济源、加之本土企业中沃饮料、新雨润饮品等企业的产销两旺,食品、饮料制造业的用电量增长也较为迅猛,同比增长了33.4%。
前两个月累计,全社会用电量13.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0.12亿千瓦时,下降2.6%;第二产业用电量11.95亿千瓦时,增长5.9%;第三产业用电量0.79亿千瓦时,下降0.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0.64亿千瓦时,下降4.2%。
第五篇:2014年1-6月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全社会消费品市场情况
2014年1-6月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全社会消费品市场情况 今年上半年全市国内消费品市场受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与上年同期有所回落,但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1—6月份全市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27.00亿元,总量在全区排第5位,增长11.6 %,增速在全区排第4位。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一)从城乡分类看,城乡市场共同发展,乡村增幅高于城镇。1—6月份城镇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7.51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7.0%,增长11.0%;其中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5.08亿元,增长13.6%。乡村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9.49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3.0%,增长15.2%,乡村地区增速快于城镇地区4.2个百分点。
(二)从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稳步回升。1—6月份餐饮收入完成40.58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7.9%,比上年同期提高11.6个百分点,增长20.8%;商品零售完成186.42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2.1%,比上年同期回落3.4个百分点,增长
9.7%。
(三)从各盟市排位看,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在全区排位始终靠前位。从1—3月份看,我市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7%,在全区排第2位,比排名第1位的兴安盟(12.1%)低0.4个百分点,比第3位的乌海市(11.5%)高0.2个百分点,比第4位的赤峰市(11.2%)高0.5个百分点,比排名第5位的通辽市(10.9%)
高0.8个百分点;从1—6月份看,我市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6%,在全区排第4位,比排名第1位的兴安盟(12.2%)低0.6个百分点,比排名第2位的乌海市(11.9%)低0.3个百分点,比排名第3位的赤峰市(11.7%)低0.1个百分点,比排名第5位的锡盟(11.2%)高0.4个百分点。
(四)从各旗市区看,1—6月份各旗市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旗市区有牙克石市12.0%,拉动全市提高
1.2个百分点;鄂温克旗11.9%,拉动全市提高0.3个百分点;扎兰屯市11.8%,拉动全市提高1.3个百分点;阿荣旗11.7%,拉动全市提高0.7个百分点;海拉尔区和满洲里市11.6%,拉动全市提高2.8个百分点。
(五)从零售额的构成看,批发零售业是呼伦贝尔市消费品市场的主导力量。1—6月份全市全口径批发业的零售额完成79.16亿元,增长8.4%,拉动全市零售额3.0个百分点;零售业的零售额完成107.02亿元,增长10.7%,拉动全市零售额5.2个百分点;住宿业的零售额完成5.07亿元,增长9.6%,拉动全市零售额0.2个百分点;餐饮业的零售额完成35.75亿元,增长22.6%,拉动全市零售额3.2个百分点。
(六)从销售额、营业额构成看:1—6月份全市全口径批发业和零售业的销售额完成454.65亿元,增长14.5%,其中批发业销售额完成239.90亿元,增长13.1%,拉动全市销售额7.0个百分点;零售业销售额完成214.75亿元,增长16.1%,拉动全市销售额7.5个百分
点。住宿业和餐饮业的营业额完成50.50亿元,增长17.2%,其中住宿业营业额完成8.51亿元,增长13.5%,拉动全市营业额2.3个百分点;餐饮业营业额完成41.99亿元,增长18.0%,拉动全市营业额14.9个百分点。
(七)从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类看,部分行业增幅较快。今年上半年节假日相对集中,继“元旦、春节、清明”等传统节假日之后,“五
一、端午”小长假期间,各大商家采取一系列的促销手段,高中低档商品购销两旺。建筑及装潢行业增长39.1%;服装、鞋帽、针纺针品行业增长26.7%;其他行业增长26.2%;体育、娱乐用品行业增长21.9%;通讯器材行业增长17.6%、家具行业增长15.6%。
(八)“八项规定”出台后,对呼伦贝尔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造成一定影响,但呼伦贝尔市结合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迅速作出应对部署:利用微博、论坛、微信等平台,大力宣传呼伦贝尔旅游,开发精品线路,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吸引更多纯旅游者。据旅游部门提供资料表明,1—6月全市共接待游客698.31万人次,同比增长12.8%,旅游总收入完成108.63亿元,同比增长20.7%。
(九)在全国外贸逐步回暖的情况下,我市外贸进出口实现较快增长。据海关统计,2014年1—6月份全市进出口总额完成12.24亿美元,增长11.1%。其中出口额完成2.01亿美元,增长30.5%;进口额完成10.23亿美元,增长7.9%。
二、消费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及不利因素
(一)政策性效应继续显现。“八项规定”出台后,各种会议
明显精简,公款消费得到有效控制,反映到住宿餐饮业较为明显。1—6月份全市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同比下降7.6%,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7.8%;同时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等政策的陆续退出,新的鼓励消费的政策尚未出台,不同程度给消费市场带来影响。1—6月份全市限额以上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9%,比去年同期回落6.1个百分点。
(二)城乡收入差距大,影响消费需求。现行的收入分配政策,保障措施还不够完善,总体收入水平还不高,出现高收入低消费,低收入无力消费的情况,农村地区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为13%,从这一角度看,农村消费群体潜力仍然较大。
(三)城乡市场发展不均衡,农村市场有待进一步拓展。由于大中型商场过于集中在城镇,而农村市场网点布局不尽合理。近年来,虽然农村居民消费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释放,但农村发展环境、食品安全监管仍然滞后,制约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
(四)近几年,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快捷便利时尚的网上购物、团购、电视购物等新兴消费方式发展较快,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在网上购服装、生活用品、数码电子产品等商品。新兴消费方式兴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以传统消费模式为主的实体店消费的增长,造成大量网购资金流向外地。
(五)限上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截止今年1—6月份,全市限额以上单位达到461户,限额以上零售额完成52.20亿元,仅增长4.8%,比去年同期回落7个百分点,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占全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3.0%。由于我市缺乏大型企业集团、人口少且居住分散等原因导致限额以上单位数量少、规模小、所占比重很低,致使我市的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存在发展后劲不足的现象。
三、建议
(一)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有效提高农村牧区居民收入水平,加大启动农村市场力度,加强农村牧区商品流通网络建设,促进农村牧区消费品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挥大中型商贸企业的带动作用,改善硬件档次,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向农村牧区市场发展。
(三)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稳步增长。进一步扩大汽车、家电等商品的消费需求,着力提升消费层级,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四)把符合条件的新增、新开业、达到标准未纳入限上的企业做到应统尽统,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个体户转化为法人企业。
(五)针对限上商贸企业竞争力和辐射力不强的问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入驻呼伦贝尔,进一步提升限上单位的核心力和限上份额,带动全市国内消费品市场健康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