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三节 我们身边的生物学
第三节我们身边的生物学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描述生物学的概念
2、举例说出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
3、举例说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4、举例说出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
(二)过程与方法
体会小组讨论、归纳知识的自主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兴趣。
2、认同学习生物知识的必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
(二)难点:
小组讨论“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活动的进程调控。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1)视频《奇趣大自然》
(2)视频《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3)视频《生物学的新进展》
2、学生准备:
4—6人一组,每组准备一张白纸,彩色笔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视频导入:播放视频《奇趣大自然》
自古以来,人类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不断认识生物,逐步认识了各种生命现象,探索出各种生命活动规律,形成了一门专业学科——生物学。生物学知识源于生活,又能应用于生活。
(二)教学活动设计
1、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小组讨论:联系生活实际,分组讨论,在准备好的白纸上,用彩色笔作好归纳记录,要求呈现方式简单明了,具有特色。
小组代表将归纳成果展示出来,各组进行比较,选出优胜小组。
共同归纳: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学的发展。
2、生物学的发展——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播放视频:《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讨论:你认为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对人类社会作出了怎样的贡献?如果你有机会见到袁隆平,你想对他说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可适当补充杂交水稻的背景知识。
3、了解生物学的新进展
播放视频:《生物学的新进展》,向学生介绍人类基因组计划、转基因技术、太空生物学实验等生物科技领域的内容,使其意识到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生物
学知识的兴趣。
4、了解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
小组讨论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共同勾画一副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图谱。
(三)总结与回顾
强调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向学生提出学好生物学知识的希望。
(四)及时反馈:
书后“自我评价”“思维拓展”
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我们身边的生物学
生物学: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
人类面临的生存问题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六、作业设计:
《补充习题》相应内容
七、教学反思:
第二篇:《我们身边的生物学》教学设计(精选)
第三节
我们身边的生物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生物学的概念。
2、举例说出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
3、举例说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
2、举例说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教学难点:举例说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1)预习本节内容。
(2)查询报刊、网络、录像等,搜集一些有关生物学方面的新信息。
2、教师准备:
查询报刊、网络、录像等,搜集一些有关袁隆平与杂交水稻以及生物学方面的新信息。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袁隆平在2001年颁奖仪式上的资料,让学生了解袁隆平在生物方面做出的巨大的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二、探究过程:
(一)出示袁隆平在水稻田中工作的画面,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袁隆平杂交水稻》,然后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袁隆平的新型杂交水稻为我们人类带来了什么好处?(2)我们应学习袁隆平在科学探索中的什么精神?(3)袁隆平怎样研究出杂交水稻的? 教师提示:
1、阅读短文时,同学们要领悟科学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探险究的基本步骤,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设计、方法等)、验证---得出结论。
2、阅读短文时,浓缩文字叙述,抓住关键的句子,用自己的语言如何概括
/ 3
出生物学的概念。
学生阅读,做标记,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教师巡回,与学生一起交流。师生共同归纳,并由“研究水稻的生长、发育等生命现象及前后几代水稻的生命活动规律”引出概念。
生物学概念比较抽象,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出概念中关键的知识点:(1)生物学是科学,(2)研究的对象是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在此基础上,就学生所熟悉的发生在身边的事例,列举出来,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这一概念。
(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衣服的原料,食物的来源;住房的材料等等,通过讨论,学生可以真实地体验到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离不开生物。
(三)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些热点问题离不开生物学。
出示一些“人口剧增,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及癌症和艾滋病”的画面及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来进一步认识生物学的重要性。
课堂小结:通过
(二)(三)部分的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总结出人类与生物学密切联系的结论。
师生讨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展视生物学方面的新动态。(1)纳米实验室和纳米照相机。(2)克隆羊。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及相关资料说明,然后学生10人一组讨论:
1.纳米技术有什么用途?
2.如果克隆人真的出现,会带来什么正在及负面的效应? 教师出示小资料:资料1:生物工程药品。
资料2:生物治疗。
同学间充分讨论,感受生物技术对人类的影响。每组请一名代表发言,对 独到见解的同学给予表扬鼓励,然后师共同归纳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生物学必将成为21世纪的领先科学。板书设计
第三节
我们身边的生物学
一、生物学的概念
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叫做生物学。
二、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的关系 衣、食、住、行、医
/ 3
三、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社会发展、世界热点问题的解决都与生物学密切相关
/ 3
第三篇:七年级生物我们身边的生物学教案
课题:我们身边的生物学 目标:
1、描述生物学的概念。
2、举例说出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
3、举例说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重点:举例说出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以及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难点:举例说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教学过程:
[导入]:自古以来人类不断探索生物界的奥秘,也与自然界中的生物建立起
越来越密切的关系。
[板书]:我们把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叫做生物学。[讲述(引申)]:自本世纪50年代以来,生物学有了很大的进展称为生命科学,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突破性成就,不仅使生命科学自身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它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经其特有的方式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主生日益广泛和深刻的影响,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
[阅读并思考]:生物学对人类生活的关系。[讨论]:举例说出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
1、生物学与衣、食、住、行、医等方面的关系。
2、生物学与国家建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方面的关系。[指导]:
1、学生4 人一组,联系生活实际,讨论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并做好记录。
2、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交流讨论情况。
[小结]:人类的生存和生存发展离不开生物,生物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们走进生物学,去探索生命的奥秘,更好地与自然和谐共处。问题:
1、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对社会有何贡献?
2、袁隆平等科学家有什么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指导]:
1、快速阅读《袁隆平和杂交水稻》一文,在重要的文字下面做上记号。
2、讨论袁隆平院士培育的杂水稻对社会的影响。
[小结]:生物学进入了分子生物学阶段,生物学不断取得新进展,生物学对
农业、医学也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思考与练习:
1、判断:
(1)研究动、植物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叫做生物学。()
(2)生物学研究可以解决癌症、艾滋病等,却不能解决能源危机。
()
(3)袁隆平认为,通过人工杂交技术培育高产水稻是不可能的。()
2、简答:如果你是一位生物学工作者,你最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课外探究]:搜集生物学的发展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并进行交流(可以上网查阅)。
[课外阅读]:阅读有关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本节小结]:
1、我们把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叫做生物学。
2、生物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医学有密切联系。
3、生物学发展对农、林、牧、副、渔、医药等有很大的影响。[作业]:实验报告册P4。
第四篇: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第一单元奇妙的生命现象
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
第三节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学习目标】
1.概述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
2.体验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问题导学】 探点一:仔细体会巴斯德关于“使肉汤变酸的微生物是来自空气还是来自肉汤本身”的科学探究的过程,思考:(1)巴斯德的研究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他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先期的研究,作出了什么样的科学
假设?
(2)巴斯德在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用两套实验装置?如果只用B实验装置可以吗?为什么?
(3)根据研究结果,巴斯德可能得出什么结论?
探点二:巴斯德证明自己假设的过程,就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由此可总结出:(1)科学探究可分为哪几个过程?
(2)体会每个过程的意义: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是探
究成功的前提。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则是探究成功的。探究计划包括和,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等。可供生物学探究采用的方法很多,如、、、等。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多种探究方法并用。
(3)通过巴斯德的实验,你认为科学探究过程中,作出的假设一定会与实验结论一致吗?如果
不一致,应该如何处理。
探点三:在生物学探究过程中可采用的方法很多,如、、、等。【反馈检测】
1.肉汤变酸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这一假设的成立是由()证明的 A.达尔文B.巴斯德
C.施莱登D.施旺
2.巴斯德认为,肉汤变酸是微生物引起的,并证明这些微生物来自空气,他成功的关键是()A.运气好B.动脑设计了曲颈瓶C.观察时认真D.实验用具好看
3.探究过程中需要()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和测量法D.以上多种方法灵活运用4.对实验结果认识正确的是()A.实验结果不一定与假设一致,但实验结论一定支持假设 B.实验结果一定与假设一致,实验结论一定支持假设 C.有时实验没有结果 D.实验结果不一定与假设一致实验结论也不一定支持假设
5.调查是常用的科学探究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B.调查时,有时范围很大,可采取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C.调查时,要仔细观察,如实记录 D.调查时,必须逐个调查,因为这样数据才准确 6.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想利用桑蚕详细研究蚕的发育过程,则下列方法中最好的是()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模拟法 7.下列属于对照实验中的一组对照的是()A.低温和干燥B.低温和潮湿C.高温和干燥D.低温和室温 8.在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新鲜的肉放久了会腐烂,而且夏天鲜肉腐烂要比冬天腐烂得快些。鲜肉腐烂与哪些因素有关?某位同学假设,鲜肉腐烂与它的含水量有关。为此,它设计了如下实验验证他的假设:取两块瘦肉(重量相同),用烘干机将它们的水分烘干,在分别放入两个干
燥的培养皿中。甲培养皿置于冰箱里,乙培养皿放入温暖的地方,而且肉片上滴加少量水。
请据此分析:
(1)你预测他的实验结果是哪个培养皿的肉先腐烂?(2)他的实验结果能不能验证他的假设?为什么?(3)你认为这一实验该怎样改进才较合理?
第五篇:苏教版我们身边的生物学教学设计
1-3我们身边这的生物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生物学的概念。
2、举例说出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
3、举例说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
2、举例说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教学难点:举例说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1)预习本节内容。
(2)查询报刊、网络、录像等,搜集一些有关生物学方面的新信息。
2、教师准备:
查询报刊、网络、录像等,搜集一些有关袁隆平与杂交水稻以及生物学方面的新信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袁隆平在2001年颁奖仪式上的资料,让学生了解袁隆平在生物方面做出的巨大的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二、探究过程:
(一)出示袁隆平在水稻田中工作的画面,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袁隆平杂交水稻》,然后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袁隆平的新型杂交水稻为我们人类带来了什么好处?(2)我们应学习袁隆平在科学探索中的什么精神?(3)袁隆平怎样研究出杂交水稻的? 教师提示:
1、阅读短文时,同学们要领悟科学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探险究的基本步骤,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设计、方法等)、验证---得出结论。
2、阅读短文时,浓缩文字叙述,抓住关键的句子,用自己的语言如何概括出生物学的概念。
学生阅读,做标记,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教师巡回,与学生一起交流。师生共同归纳,并由“研究水稻的生长、发育等生命现象及前后几代水稻的生命活动规律”引出概念。
生物学概念比较抽象,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出概念中关键的知识点:(1)生物学是科学,(2)研究的对象是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在此基础上,就学生所熟悉的发生在身边的事例,列举出来,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进一步理解这一概念。
(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衣服的原料,食物的来源;住房的材料等等,通过讨论,学生可以真实地体验到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离不开生物。
(三)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些热点问题离不开生物学。
出示一些“人口剧增,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及癌症和艾滋病”的画面及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来进一步认识生物学的重要性。课堂小结:通过
(二)(三)部分的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总结出人类与生物学密切联系的结论。
师生讨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展视生物学方面的新动态。(1)纳米实验室和纳米照相机。(2)克隆羊。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及相关资料说明,然后学生10人一组讨论:
1、纳米技术有什么用途?
2、如果克隆人真的出现,会带来什么正在及负面的效应? 教师出示小资料:资料1:生物工程药品。
资料2:生物治疗。
同学间充分讨论,领司感受生物技术对人类的影响。每组请一名代表发言,对司性高的有独到见解的同学给予表扬鼓励,然后师共同归纳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生物学必将成为21世纪的领先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