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办理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手续有关事宜的的通知
关于2007年师范类毕业生签约手续办理
有关事宜的通知
各区县教育局: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使用山东省教育厅高校毕业生就业网办理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手续的通知》(鲁教学函(2006)4号)要求,从2006年11月20日起,全省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服务与管理工作主要在省教育厅主办的“山东省教育厅高校毕业生就业网”(以下简称“就业网”,网址:)上进行。凡省内各类用人单位接收师范类毕业生,其毕业生需求信息发布、双向选择、招聘毕业生等手续全部使用“就业网”办理。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就业网”简介
“就业网”以各市、县(市、区)和各师范类高校为结点,运用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适时的数据更新、分工协作的信息收集发布机制,形成省、市、县(市、区)三级互联与高校、用人单位互通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系统,为广大师范类毕业生和各类用人单位提供求职和招聘信息化平台。“就业网”主要功能是:宣传毕业生就业政策;发布师范类毕业生求职信息;发布各类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开展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信息查询、检索、网上招聘、远程视频面试;举-1-
办毕业生就业网上招聘活动;进行毕业生就业工作网上办公等。
二、主要工作流程
(一)网上签约办法
1.用人单位注册。用人单位登录“就业网”填写注册信息,单位注册成功后,带相关证件到驻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核(不允许跨地区注册),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发给用人单位登录用户名和密码。用人单位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就业网”,发布招聘职位信息,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上网发布。
2.毕业生注册并搜寻职位。毕业生在“就业网”上注册成功后登录,在搜索到满意职位后,向用人单位投递简历,单位发送签约邀请,毕业生应约,通过网络将协议提交到市教育局管理平台。
3.审核鉴证。市教育局对协议书进行审核和鉴证。鉴证后的协议由高校审核后归入就业方案数据库。
通过县区审核并注册的用人单位可以直接与学生签约,签约过程县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再审核。如果县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需要对签约学生把关,可以以县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名义在网上注册用人单位,并统一办理签约。
(二)网下签约办法
没有网上签约条件的单位可以在网下办理签约:
1.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网下达成用人意向,用人单位向毕业生出具就业接收函。
2.毕业生在网上注册,并生成个人求职简历。通过就业
网向所在高校提出录入省内协议书应急申请,详细说明网下签约的原因。
3.毕业生所在高校同意后启动应急处理,网上开启该毕业生录入协议书设置。
4.毕业生录入协议书后,持用人单位出具的接收函(学校不保存接收函)报学校就业部门审批。学校批准、核对网上录入信息后,网上通过。
5.毕业生打印协议书(待审件,不盖章)。
6.毕业生持单位出具的接收函,打印的协议书(待审件),报市级教育主管部门鉴证(教育主管部门保存待审件和接收函)。
7.市教育局审核批准后,毕业生信息进入就业方案数据库。
毕业生打印正式协议书,一式三份。由毕业生签字,接收单位盖章后,毕业生、单位各存一份,毕业生送高校就业部门一份。
三、严格网上用人单位和招聘信息管理
用人单位信息真实性事关毕业生就业前程和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对辖区内网上用人单位要严格条件审核:事业单位要有机构编制部门的事业单位登记证,企业单位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营业执照,非企业组织要有民政部门登记证,民办学校要有教育部门的办学许可证。要建立用人单位档案,验明证件后将复印件存入档案。批准前要到用人单位登记管理部门核实情况,防止非法组织的欺诈行为给毕业生和就业工作带来不良影响。网上对用人单位介绍要实事
求是,不能夸大宣传。
招聘信息是毕业生择业的依据。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好招聘信息审核关,信息中需求毕业生的数量、学历层次和专业等内容,必须真实、准确、有效。对误导毕业生的信息要及时指出责令纠正,对屡教不改、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以通报批评甚至取消签约资格的处罚。
四、充分发挥“就业网”作用
各区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就业网”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度重视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工作程序、办法,提高就业工作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广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要结合“就业网”使用培训工作,向各类用人单位和学校特别是非教育系统用人单位充分宣传“就业网”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为广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准确、全面、快捷的服务。
接此通知后,各县区教育局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要立即开展相关工作,并配备熟悉计算机操作的人员从事就业信息网管理工作,确保日常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正常运行。
二○○七年三月二日
第二篇:毕业生办理就业事宜
毕业生办理就业事宜
办理就业手续的相关说明
(一)、第一次办理报到证
1)毕业生将手续完备的就业协议书或劳动合同交至校就业指导中心;
2)就业指导中心到省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办理报到证;
3)毕业生凭离校小条到就业指导中心领取报到证,凭《报到证》到校保卫处户籍室办理《户口迁移证》。
(二)、改派
1、所有已派往“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省招就中心”)的毕业生,如需改派请直接到省招就中心办理改派手续,无须到学校。
1)如毕业生已到省招就中心办理过报到(落户)手续,改派后,请凭新《报到证》到宁海路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手续,详情请咨询省招就中心;
2)如毕业生未曾到省招就中心办理过报到(落户)手续,请在改派后凭新《报到证》到保卫处户籍室办理《户口迁移证》变更手续,详情请咨询我校保卫处户籍室。
2、对于已派往各地人事部门(人事局、教委毕分办)的毕业生,如在当地就业无需改派,由当地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地方政府部门直接进行调配;如异地就业,请直接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办理改派手续。办理改派程序如下:
1)原派遣单位需在原《报到证》上注明“同意改派”字样,并加盖部门公章。
2)将上述《报到证》和手续完备的就业协议书或劳动合同交至校就业指导中心办理改派手续。
3)凭新《报到证》和原《户口迁移证》到校保卫处户籍室办理变更手续。
3、派往其他单位的毕业生如需改派,请直接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办理改派手续。
1)将原《报到证》、与原单位解除就业协议的书面证明材料(需院副书记签字)、新的手续完备的就业协议书或劳动合同交至校就业指导中心;
2)校就业指导中心办好改派手续后毕业生需持新《报到证》与原《户口迁移证》到校保卫处户籍室办理变更手续。
补办报到证、户口迁移证的说明
毕业不超过2年(含2年)的毕业生
方法1:
1)如原报到证遗失,需重新补办新的报到证,原报到证持有者须在遗失报到证所在地市级以上公开发行的报纸上刊登原报到证作废的遗失启事。遗失启事须包括以下内容:毕业生姓名、毕业院校及15位报到证号;例:遗失 南林大×××报到证,编号***,声明作废。(原报到证号可向就业指导中心查询)
2)补办户口迁移证需要单位所在地派出所出具未落户证明,再去学校保卫
处户籍室补办。
方法2:
直接带身份证至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交50元补办费用,可直接补办。
报到证自毕业起超过2年的不再补办,但可以办理有关证明。办理流程为:
(1)由毕业院校开具证明,注明毕业生姓名、性别、毕业年限、专业、原派遣单位、原报到证号等内容,加盖学校就业工作部门印章;
(2)凭证明到省招就中心,经核实,注明情况属实,加盖调配章;
(3)1997~2001年的毕业生在毕业院校已开具证明后,需先去教育厅学生处核实情况是否属实,经学生处批复意见,再由本中心加盖调配章。
(4)1997年以前毕业的毕业生补办证明流程如下:)由毕业院校开具证明;)携证明至江苏省人事厅档案馆(地址:南京市中山北路49号机械大厦)查询当年毕业生分配名册;)凭江苏省人事厅档案馆出具的毕业生分配名册复印件至中心,经核实,于学校开具的证明上注明情况属实,加盖省招就中心调配章。
第三篇:关于办理就业手续相关事宜的通知
关于办理就业手续相关事宜的通知
各位同学:
根据学院工作安排,自2011年9月1日起,办理就业相关手续时间为每周的周二及周四,其他时间不予办理,请同学们相互告知。
如有特殊情况,请咨询0373-3831406,联系人:张老师,丁老师,郭老师。
附:毕业生就业手续办理基本流程
1、学生与用人单位签约,协议书需用人单位和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签章,其中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需加盖当地市(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人才交流中心的印章。
2、学生将签章完备的一份协议书交至学院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存档登记。
3、学生携带协议书和身份证,到河南省教育厅办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通知书》(简称就业报到证),并将就业报到证白联交回学院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蓝联交至用人单位。
4、学院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按照就业报到证相关信息进行档案转递,转递以机要形式,每月转递一次。
5、其它事项
联系部门: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就业服务指导中心
联系地址:河南省新乡市华兰大道东段 453003
联系电话:0373-3831406(兼传真)
省教育厅地址: 郑东新区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办公楼西侧二楼
(郑东新区金水东路39号,农业东路和金水东路交叉口)
公交路线:乘坐305路、43路、K43路、游568路、K115路、916路在金水东路农业东路站下车。或到郑州火车站乘坐26路车,在金水东路和黄河东路交叉口下车,沿着金水路向东走两站路即到(由于公交路线变动频繁,以上公交路线仅供参考)。
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第四篇:2011届非师范类毕业生离校后办理就业手续须知
2011届非师范类毕业生离校后办理就业手续须知
1、离校前未落实就业单位毕业生择业期内就业手续的办理
河北省生源毕业生和外省生源毕业生签约河北省用人单位,按以下三种情况办理。外省生源毕业生回所在省就业,依据本省就业主管部门有关政策办理相关手续。第一种情况:签约中直、省直单位,以及出省就业
①与中直、省直、省外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就业协议;②持协议书到学院进行初审,副书记签字并加盖学院公章;③持协议书和离校前签发的就业报到证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审核签章;④学校依据就业协议书编制就业方案,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业主管部门审批并改签就业报到证;⑤持报到证到学籍部门迁转档案,到户籍部门迁转户口(具体办理要求按照学籍部门和户籍部门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种情况:省内签约市属单位
①与省内市属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就业协议;②持协议书到学院进行初审,副书记签字并加盖学院公章;③持协议书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审核签章;④持学校审核后的协议书和离校前签发的就业报到证到签约单位所在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主管部门办理有关手续。
第三种情况:考取公务员和事业单位
①与录用单位签订正式就业协议;②持协议书到学院进行初审,副书记签字并加盖学院公章;③持协议书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审核签章;④将学校审核后的协议书和离校前签发的就业报到证等相关手续提交给用人单位,由单位人事部门集中办理。
举例:某毕业生为石家庄生源,离校后与唐山一家市属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毕业生持离校前签发的就业报到证和经学校审核后的就业协议书到唐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主管部门办理就业手续。
办理时间:暑假期间每周二、四两天审核就业协议书,签约中直、省直单位,以及出省就业的毕业生7月15日、29日,8月15日领发报到证。从当年9月至12月每月15日和25日由学校集中到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理,3个工作日后领取就业报到证(如遇节假日顺延)。毕业次年1月起至两年择业期满,持学校审核签章后的协议书到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业主管部门办理。
2、毕业生解约申领新就业协议书手续的办理
①毕业生到学校就业信息网下载栏下载打印《毕业生违约审批表》(一式一份)并填写个人申请信息;②辅导员签署意见;③学院副书记签署意见并加盖学院公章;④毕业生到原用人单位开具解约公函;⑤持《毕业生违约审批表》、解约公函和原就业协议书(一式三份,已正式签约办理过就业报到证的一式两份)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审核,审核工作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通过后更换新协议书。
3、毕业生改派手续的办理
根据国家和河北省有关规定,调整改派仅对确有特殊情况的已正式签约毕业生,学校将从严控制,督促毕业生诚信履约。所谓特殊情况是:①国家重点建设需要;②原单位违约或发生变更;③家庭特殊变故。调整改派于9月1日以后受理,期限至2012年6月30日。河北省生源毕业生和外省生源毕业生签约河北省用人单位,按以下两种情况办理。第一种情况:签约中直、省直单位,以及出省就业
①毕业生解约申领新的就业协议书;②与中直、省直、省外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就业协议;③持协议书到学院进行初审,副书记签字并加盖学院公章;④持原就业单位盖章同意调整的证明材料、报到证(上下两联)提交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审核签章;⑤学校依据就业协议书编制就业方案,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业主管部门审批并改签就业报到证;⑥凭新就
业报到证和原户口迁移证到单位所属户籍部门办理户口改迁手续。档案则由新接收单位与原单位协调解决,不再经过学校办理;留在学校的学籍档案由毕业生个人持就业报到证到学籍部门办理。⑦凭新就业报到证到新单位报到。
办理时间:正常办公时间受理,随相应批次改签报到证。
第二种情况:省内签约市属单位
①毕业生解约申领新的就业协议书;②与省内市属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就业协议;③持协议书到学院进行初审,副书记签字并加盖学院公章;④持协议书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审核签章;⑤持学校审核后的协议书和原就业单位盖章同意调整的证明材料、报到证(上下两联)到新签约单位所在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主管部门办理有关手续。
举例:某毕业生原签约单位为石家庄四药集团,需要调整到保定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毕业生需携带学校审核签章的协议书、四药集团及石家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盖章同意调整的证明材料、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及保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盖章同意接收的证明材料、就业报到证(上下两联)到保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主管部门办理调整手续。
特别提示:
毕业生离校后,要积极关注学校就业信息(http://zsjy.hebtu.edu.cn/jyw/),注意查询毕业生就业工作流程和就业工作相关通知。为提高办事效率,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时一定要手续齐全并按上述程序办理,学校一定会为毕业生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
咨询电话:0311-***7电子邮箱:jiuye@hebtu.edu.cn
第五篇:关于2014届毕业生办理有关就业手续说明(通知)
关于2014届毕业生办理有关就业手续的说明
为全面做好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确保毕业生顺利就业,现将有关事宜说明如下:
一、关于网上注册
自2014届毕业生信息录入省就业信息网以来,广大毕业生积极上网注册,并能及时将注册信息所遇到的情况反馈到就业指导办公室。但到目前为止,仍有部分毕业生未注册,这直接影响到这部分毕业生就业手续的办理。为使全体毕业生顺利毕业,请毕业生同学抓紧时间在省就业信息网(师范生为“山东省教育厅高校毕业生就业网”,非师范生为“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注册,注册截止时间为4月底。否则,将无法办理未注册成功毕业生的正常毕业手续,如因未注册所出现的遗留问题由学生个人负责。
二、关于就业协议书
包括两种签约方式形成的就业协议书:分别为省内单位网上签约的、省外网上非注册单位签约的两种。
1、省内网上注册单位签约的:
凡已从就业信息网签约成功的毕业生,须督促签约方用人单位打印出就业协议书(一式三份),并由用人单位盖章、毕业生签字后将其中一份交辅导员处,由各学院汇总后交就业与创业指导办公室;
2、省外网上非注册单位签约的:
凡省外就业的毕业生,须由毕业生个人到就业与创业指导办公室领取一式三份全国统一的省外就业协议书,并由用人单位、单位主管部门、当地人事部门盖章,并将其录入就业信息网,由个人签字后将其中一份交辅导员处,由各学院汇总后交就业与创业指导办公室。
3、毕业生与接收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须提供劳动合同首、尾页复印件(含劳动合同起止日期,双方签字盖章信息),加盖学校就业主管部门公章。劳动合同终止日期在2014年12月31日之前的视为灵活就业;
4、毕业生自主创业的,须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
以上所有材料须于5月31日前交就业与创业指导办公室。
5、关于人事代理
人事代理采取个人自愿、自行办理的原则。潍坊市办理人事代理手续的单位及地址如下:
(1)潍坊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人事代理科,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新华路116号(新华路人才市场1楼),咨询电话:0536-8875252。
(2)潍坊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地址:潍坊市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21楼(潍坊市奎文区胜利东街4616号,胜利东街和新华路交叉路口),咨询电话:0536-8583125。
潍坊市以外办理人事代理的单位,请咨询当地人社(或教育)就业主管部门。
三、关于灵活就业
按照教育部及省教育厅、省人社厅有关统计灵活就业的规定,有工作单位(劳动收入)但不能签就业协议书的毕业生可办理灵活就业证明。凡办理灵活就业的毕业生,其派遣地为生源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教育局,并且不影响当地的机关事业单位考试。办理中注意以下问题:
1、毕业生办理灵活就业的须由个人到相关单位盖章。各学院统一安排实习单位的,可作为毕业生灵活就业单位,但盖章人数不能超过3人。《灵活就业方式证明》要根据工作单位情况填写,不得空项,信息必须真实、准确;
2、用人单位盖章后(盖章须是单位公章或人事部门章),毕业生个人要登陆相应的省级就业信息网,提出灵活就业申请,并将相关信息录入。
3、办理完毕的毕业生要将《灵活就业方式证明》交学院辅导员处;学院审核后以院为单位于5月16日前将《灵活就业方式证明》(按照学号由小到大排序)及汇总表统一交就业与创业指导办公室。办公室将根据各学院上交的《灵活就业方式证明》对申请灵活就业的毕业生统一进行审批。
注意:《灵活就业方式证明》上不允许出现学生登录就业信息网的账户和密码。
四、关于升学及征兵入伍
毕业生升学或出国留学的,将录取通知书或调档函复印后交辅导员处;如5月31日前不能发放录取通知书或调档函的学校,可由学生本人写明录取院校、专业名称、档案详细发送地址、收件人、联系电话等信息,所在学院盖章确认后,方可按升学录入。升学的毕业生没有报到证。
放弃升学补发报到证的手续。就业方案列为升学的毕业生,因特殊情况本人申请不再继续学习的,经学校批准后形成正式文件,连同录取通知书原件、录取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取消该生学籍的证明(9月1日前到省厅办理的,不出具此证明),于当年11月31日前到省厅补办就业报到证,逾期不再办理。
学生已经征兵入伍并于今年毕业的,将入伍通知书复印件(加盖武装部公章)交辅导员处汇总。
升学及征兵入伍的材料由各学院汇总后于5月31日前统一交就业与创业指导办公室,由办公室进行就业去向的录入。
五、关于其他问题
有关征兵入伍或服务西部的问题,请见相关通知或咨询相关部门。
六、各学院须指定一名辅导员负责此项工作,名单及联系方式于5月16日前报就业与创业指导办公室(行政楼2楼西208房间)。未尽事宜请咨询就业与创业指导办公室。咨询电话:8785299。
附件:
一、毕业生灵活方式就业证明
二、灵活就业毕业生汇总表
三、升学及征兵入伍情况汇总表
招生就业处
2014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