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期末抽测题答案
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期末抽测题
一、填空题:
1春天的植物有()、()、()、()、()。梅花.水仙.迎春.牡丹.芍药.丁香.杜鹃.2每年的3 月(22)日是“世界节水日”。
3造纸术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由中国东汉时代的(蔡伦)所发明。
4搜集信息的有效途径有:(调查)、(座谈)、(网上查阅)等。选择题
二、列举出你了解到的节约用纸的方法
1将旧练习本中未用完的纸张装订起来,做草稿本,2正反两面用,3节约用纸,把草稿纸写满,不要只写几个数字就扔掉。4在废报纸上练习写毛笔字和画国画。
5尽量节约用纸,无论是手纸还是餐巾纸,能用手帕代替的就用手帕代替。
三、你认为吸烟好吗?谈谈你的看法?
吸烟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有:
1、损害身体2浪费金钱
3、缺乏修养4污染环境 5引发火灾6破坏资源
四纸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第二篇: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期末测试题a
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期末测试题
一、填空题:1、2、3、4、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等 每年的3 月()日是“世界节水日”。造纸术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由中国东汉时代的()所
发明。
5、端午节吃粽子,不在于“吃”上,而是为了纪念()。
6、搜集信息的有效途径有:()、()、()等。
二、列举出你了解到的节约用水的方法。(任意四条)
三、汽车中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对环境有哪些不良影响?
四、请你说说垃圾的危害。
第三篇:小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期末试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期末试题
年级——班级——姓名——
一. 填空题。每题4分,共26分
1.遇到火灾我们应该拨打(119)。
2.家人病重应该拨打(120)。
3.遇盗应该拨打(110)。
4.我们一周上(1)节综合实践课。
5.重庆火锅有(麻)、(辣)、(烫)的突出特点。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3分,共54分)
1.上网是获取信息的唯一突径。(×)
2.我们不能随便听信谣言,应该做信息的主人。(√)
3.综合实践课就是美术课。(×)
4综合实践活动只能以小组形式进行。(×)
5.植物是绿色食品,可以随便吃。(×)
6.上体育课穿不穿运动服和运动鞋无所谓。(×)
7.遇到劫匪我们应该拨打110。(√)
8.郊游时遇到突发事件我们应该镇定,听从老师的指挥。(√)
9.任何蘑菇都不能吃。(×)
10.拱型具有稳定性。(√)
11.放学后,一个自称是爸爸朋友的陌生人来接我回家,我高高兴兴的跟他走了。(×)
12.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们的中秋节。(√)
13.一月一日是国庆节。(×)
14.上下楼梯应该靠右行。(√)
15.冬季用煤炭取暖,应该关闭窗户。(×)
16.我们可以用湿布擦电视。(×)
17.人人都潜藏着智能,我们应该要发掘。(√)
18.重庆火锅以麻、辣、烫而出名。(√)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一个人在家时,如果遇到陌生人要强行进入,你应该怎么办?(C)
A.开门让他近来B、紧张的不知所挫。
C、立即到窗口大喊或者拨打110。
2.准许人通过人行道的指示灯是(B)A 红灯亮 B 绿灯亮 C 黄灯亮
3.如果发现邻居家发生火灾你应该拨打(B A、110B、119C 1224、放置时间(B)的食品,不能食用。
A、短B、过长C、不久
5.如果发现小朋友要假报警时,你应该(C)。
A、配合他B、不理他C、制止他
6.小学生不能到(B)去玩。1.2.3.4.5.A、公园B、建筑工地C、图书馆
7.校园里的植物落叶,落在(A)的,只剩下叶脉,没有叶肉。
A、花台里B、水泥地板上C、石头上
8.3月12日是(B)。
A、劳动节B、植树节C清明节
9.下面哪块泥胚更结实。(A)
A、加了稻草的B、没有加稻草的10.在外面不能吃(A)给的东西。
A、陌生人B、家人C、老师
第四篇: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2010--2011学
小学六年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实践活动的总结
一、活动目的:
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为促进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增强社会责任感,小学六年级组织了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活动目的:
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为促进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并提高学生社会交往、组织管理、分析思考、实践创新能力,结合我校实际,校德育处、团委每学年、每学期开展学生社区服务活动,拓展学校素质教育领域。通过社区服务活动,整合了社会各方力量,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使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进一步得到延伸,进一步完善了学校的常规管理监督网络机制。通过自主探究和实践,培养了同学们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交流合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公民责任感。
二、活动主题:
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尽情展示“山阳学子”、“学年学子”的风采。
三、活动主体: 全体高中学生。
四、活动形式和要求:
1、各年级以班级为单位分成若干活动小组,选出组长,走进社区,开展社区服务活动。活动时间量为1小时/周/人,或1工作日/月/人。各活动小组的组长带领组员密切合作,自主开展社区服务活动。主动联系活动单位,简要制定了活动计划,在活动中同学们有意识地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
2、以学生社团(义工团等)为单位,由学生干部自主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
五、活动时间:
双休日、“五一”长假、“十一”长假、寒暑假。
六、活动内容:
1、参与社区管理,参加义工等活动。协助村、居委会出墙报,开展协助社区管理的各项工作,参加力所能及的社区劳动,开展植绿护绿、清洁楼道、拾捡垃圾等活动。
2、开展绿色环保活动。在社区开展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活动;开展本地区水资源状况的调查及提出改善的建议;对本地区水环境污染的调查、分析和建议等。
3、发扬助人精神,在敬老院、地开展敬老爱幼活动,深入社区开展“送
温暖,重晚情”活动。
4、开展读书学习互助活动,主要是同学间的相互帮助和指导社区内的中小学生开展读书学习。
5、开展社会调查活动。
6、普法宣传。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宣传《劳动法》,宣传与工人农民和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等。
7、积极参加“感动无锡”、“活力无锡”寻访实践活动,并有学生活动小组获奖。
8、参加“文明使者在行动”交通协勤活动。
9、参加学校学生假期安全值班工作。10参加爱心义卖活动。
七、活动效果:
(一)、服务社区
通过服务社区的活动,使学生熟悉社区在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物产特色、民间风俗等方面的特点,继而萌生亲切感、自豪感,并懂得爱惜、保护它们;使学生经常留意社区中人们关注、谈论的问题,并能学会综合而灵活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加以解决,从而掌握基本的服务社区的本领,形成建立良好生活环境的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服务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合作,懂得理解和尊重,形成团队意识和归属感,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二)、走进社会
通过进入社会情境,接触社会现实,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等途径,使学生理解社会基本运作方式、人类生活的基本活动,积累社会生活经验;理解社会规范的意义,并能自觉遵守、维护社会规范与公德;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并增进法制观念、民主意识;在实践中发展社会参与能力,形成参与意识和较强的公民意识。通过观察、考察和探究,懂得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形成正确的科学观。通过接触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懂得理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三)、珍惜环境
通过和自然的接触,领悟自然的神奇与博大,懂得欣赏自然的美,对自然充满热爱之情。通过观察、考察身边的环境,领悟到自己的生活与环境息息相关,加深珍惜环境的情感。通过保护环境的活动,懂得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环境的各种影响,熟悉环境保护的常识,掌握基本的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环保中的一些问题,自觉地从身边小事开始,关注周围、社区、国家乃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并养成随时随地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
(四)、关爱他人
通过和他人的接触、交流,学会理解他人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职业情况,懂得尊重人、体谅人。通过体验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关系,懂得他人和社会群体在个人生存与发展方面的重要性,体验关怀的温暖,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通过与人交往、合作,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经常留意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自觉而乐意地为他们服务,掌握
志愿服务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对他人富有爱心,使学生在与那些由于他们的帮助而从中获益的人的接触中,获得深刻体验、感受和满足。
(五)、善待自己
通过各种活动感悟生命的奥秘、意义与价值。发现自己的优点与弱点,知道如何发挥优势、弥补短处。能够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用适当的方法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进一步适应各种社会角色,正确理解个人价值。通过各种锻炼活动,掌握安全生活的常识,能够在危难中自救与求救,养成对自己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懂得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能够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愿意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努力。
八、活动小结:
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是近年来各地新兴的一项公益事业,要做好这项工作,学校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营造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建立并完善进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向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发展,从而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德育处、团委广泛发动,壮大社区志愿服务力量,提高社区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健全机制,为社区志愿服务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我校德育处、团委每次组织学生开展的社区服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年级各班级(各团支部)都十分重视,精心准备,指导学生成立了活动小组,指导学生制订活动方案。各班同学人人参与,组组有活动记录、照片和活动成果(调查报告、论文小结、心得体会等)。新学期开学时,同学们都按时把自己社区服务活动材料(活动记录、照片和活动成果)交班主任,由班主任统一上缴到德育处。活动结束后每班都进行了活动经验总结,并达到了预期效果。培养并提高学生社会交往、组织管理、分析思考、实践创新能力,结合我校实际,校德育处、团委每学年、美学期开展学生社区服务活动,拓展学校素质教育领域。
通过社区服务活动,整合了社会各方力量,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使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进一步得到延伸,进一步完善了学校的常规管理监督网络机制。通过自主探究和实践,培养了同学们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交流合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公民责任感。
二、活动主题:
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尽情展示“东林学子”、“女中学子”的风采。
三、活动主体: 全体高中学生。
四、活动形式和要求:
1、各年级以班级为单位分成若干活动小组,选出组长,走进社区,开展社区服务活动。活动时间量为1小时/周/人,或1工作日/月/人。各活动小组的组长带领组员密切合作,自主开展社区服务活动。主动联系活动单位,简要制定了活动计划,在活动中同学们有意识地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
2、以学生社团(义工团等)为单位,由学生干部自主参加社会公益活
动,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
五、活动时间:
双休日、“五一”长假、“十一”长假、寒暑假。
六、活动内容:
1、参与社区管理,参加义工等活动。协助村、居委会出墙报,开展协助社区管理的各项工作,参加力所能及的社区劳动,开展植绿护绿、清洁楼道、拾捡垃圾等活动。
2、开展绿色环保活动。在社区开展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活动;开展本地区水资源状况的调查及提出改善的建议;对本地区水环境污染的调查、分析和建议等。
3、发扬助人精神,在敬老院、福利院等地开展敬老爱幼活动,深入社区开展“送温暖,重晚情”活动。
4、开展读书学习互助活动,主要是同学间的相互帮助和指导社区内的中小学生开展读书学习。
5、开展社会调查活动。
6、普法宣传。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宣传《劳动法》,宣传与工人农民和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等。
7、积极参加“感动无锡”、“活力无锡”寻访实践活动,并有学生活动小组获奖。
8、参加“文明使者在行动”交通协勤活动。
9、参加学校学生假期安全值班工作。
10、参加爱心义卖活动。
七、活动效果:
(一)、服务社区
通过服务社区的活动,使学生熟悉社区在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物产特色、民间风俗等方面的特点,继而萌生亲切感、自豪感,并懂得爱惜、保护它们;使学生经常留意社区中人们关注、谈论的问题,并能学会综合而灵活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加以解决,从而掌握基本的服务社区的本领,形成建立良好生活环境的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服务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合作,懂得理解和尊重,形成团队意识和归属感,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二)、走进社会
通过进入社会情境,接触社会现实,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等途径,使学生理解社会基本运作方式、人类生活的基本活动,积累社会生活经验;理解社会规范的意义,并能自觉遵守、维护社会规范与公德;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并增进法制观念、民主意识;在实践中发展社会参与能力,形成参与意识和较强的公民意识。通过观察、考察和探究,懂得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形成正确的科学观。通过接触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懂得理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三)、珍惜环境
通过和自然的接触,领悟自然的神奇与博大,懂得欣赏自然的美,对自然充满热爱之情。通过观察、考察身边的环境,领悟到自己的生活与环境息息相关,加深珍惜环境的情感。通过保护环境的活动,懂得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环境的各种影响,熟悉环境保护的常识,掌握基本的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环保中的一些问题,自觉地从身边小事开始,关注周围、社区、国家乃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并养成随时随地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
(四)、关爱他人
通过和他人的接触、交流,学会理解他人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职业情况,懂得尊重人、体谅人。通过体验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关系,懂得他人和社会群体在个人生存与发展方面的重要性,体验关怀的温暖,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通过与人交往、合作,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经常留意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自觉而乐意地为他们服务,掌握志愿服务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对他人富有爱心,使学生在与那些由于他们的帮助而从中获益的人的接触中,获得深刻体验、感受和满足。
(五)、善待自己
通过各种活动感悟生命的奥秘、意义与价值。发现自己的优点与弱点,知道如何发挥优势、弥补短处。能够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用适当的方法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进一步适应各种社会角色,正确理解个人价。通过各种锻炼活动,掌握安全生活的常识,能够在危难中自救与求救,养成对自己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懂得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能够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愿意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努力。
八、活动小结:
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是近年来各地新兴的一项公益事业,要做好这项工作,学校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营造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建立并完善进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向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发展,从而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德育处、团委广泛发动,壮大社区志愿服务力量,提高社区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健全机制,为社区志愿服务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我校德育处、团委每次组织学生开展的社区服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年级各班级(各团支部)都十分重视,精心准备,指导学生成立了活动小组,指导学生制订活动方案。各班同学人人参与,组组有活动记录、照片和活动成果(调查报告、论文小结、心得体会等)。新学期开学时,同学们都按时把自己社区服务活动材料(活动记录、照片和活动成果)交班主任,由班主任统一上缴到德育处。活动结束后每班都进行了活动经验总结,并达到了预期效果。
第五篇: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生活中的一次性
一、设计思路与说明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也越来越多,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一次性衣裤、一次性电池、一次性医疗器械,甚至一次性手机,正在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一次性用品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一次性问题也层出不穷,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据统计,中国每年消耗一次性筷子450亿双,用于生产一次性筷子的树木需2500万立方米。以这样的速度,在10年内便可消耗完中国的森林资源!而有普及趋势的一次性手机的芯片均含有一定量的黄金,大量生产一次性手机,即使使用塑料外壳,也难免导致世界面临黄金危机,这也是不可回避的事实。
由于一次性问题产生的社会、自然影响日益明显,这一发人深省的事实为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广泛的素材。让学生通过走访、调查、上网等多种途径认识一次性包含哪些内容,给人们带来哪些便捷、哪些社会危机,并了解一次性产品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不同年龄的人对一次性的看法,一次性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国内外一次性问题的现状及处理办法等。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能就日常生活常见的事物进行辩证的思考,激发环保意识,从小培养社会责任感、民族使命感。
本活动可以分四次教学活动完成。第一次活动,引导学生讨论一次性问题,激发兴趣,引起思考;做好组织分工;按组拟好活动计划。第二、第三次活动,让学生分组走上社会、走进社区调查访问,上网、翻阅图书、查找资料。第四次活动,汇报感受、展示成绩、进行总结。
二、活动过程设计
激发兴趣,引起思考。话题可以参考“设计思路与说明”相关内容。组织分工,明确活动任务。根据班级情况,建议分成5-6组,如知识
(一)(二)
组、采访组、资料收集组、实践组、后勤组等。任务可以参照“设计思路与说明”相关部分,适当取舍。
(三)调查走访行业、政府、个人
1、调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① ② 解本地一次性产品的使用状况,哪几类一次性产品在本地使用较多? 了解本地一次性污染的情况; ③ ④ 一次性污染的污染源集中在哪些方面;
本地区采取了哪些治理一次性污染的措施或出台了哪些政策。
2、一次性餐具。① ② ③ ④ ⑤ 一次性餐具在餐饮业的使用情况;
不同层次的餐饮业经营人员对一次性餐具的看法; 消费者对餐饮业使用一次性餐具的看法; 一次性餐具的制作材料及来源; 国内外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情况。
3、一次性医疗器械。① ② ③ 一次性医疗器械在周围各医院的使用情况; 医务工作及患者对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的看法;
我镇一次性医疗器械的来源、去向,生产大家及质量、经营情况。
4、其他,如一次性的电池、水笔、衣物等。
(四)查阅资料、丰富知识
1、什么是白色污染?
2、一次性发泡餐具究竟有哪些危害?
3、白色污染治理技术;
4、国内外防治白色污染方式的异同;
5、国家相关政策、法令。
(五)成果展示,总结汇报。
1、活动资料和成果展示。
2、以一次性问题为主题,把活动过程中采集到的图片资料在校园内做一个小型的环境教育展览。
3、向社会相关单位发出消除一次性问题的环保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