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就业权益维护、劳动合同
毕业生就业权益维护、劳动合同问答
1、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享有哪些权利?
毕业生作为就业中的一个重要主体,要做到顺利就业,必须明确自己所享有的权利。根据目前就业规范的有关规定,毕业生主要享有以下几方面的权利:
(1)获取信息权。就业信息是毕业生择业的前提,学校和有关就业部门应如实、无保留地向毕业生及时提供就业信息。
(2)接受就业指导权。学生有权从学校接受就业指导。学校应及时向毕业生传达有关就业方针、政策、法规,并对学生进行择业观念、择业技巧等方面指导,以利于毕业生正确定位、合理择业。
(3)择业自主权。实行招生并轨后的毕业生要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自主择业,只要符合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毕业生有权自主的选择用人单位,任何强令毕业生到某单位就业的行为都是侵犯毕业生自主权的行为。
(4)公平待遇。用人单位在录用毕业生的过程中,应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任何靠关系、走后门以及性别歧视的行为,都属于对毕业生公平待遇权的一种侵犯。
(6)违约求偿权。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签订就业协议后,任何一方不得擅自毁约,如用人一方违约,毕业生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补偿。
2、毕业生就业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如发生个人权益受到侵害的行为,可通过以下途径对自身权益实施保护:
(1)通过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保护。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可通过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对侵犯毕业生权益的行为进行抵制或处理。
(2)通过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保护。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保证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用人单位在录用毕业生过程中的不公平、不公正行为,学校有权予以抵制,以维护毕业生的公平受录用权。对于用人单位毕业生签订的不符合规定的就业协议,学校有权不予同意,未经学校同意的就业协议,不发生法律效力,也不能作为编制就业计划的依据。
(3)毕业生依据有关政策法规进行自我保护。随着毕业生就业工作逐步走
向规范化、法制化,毕业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显得越来越重要。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首先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只有吃透其精神实质,把握其要领,才能运用好自己的权利。其次,要自觉遵守有关就业的政策、法律、法规,履行义务,以免使自己处于被动。在就业过程中,如发生协议争执、合同纠纷或用人单位以种种无理借口拒绝接收毕业生等使毕业生自身权益受到侵犯的行为,毕业生可根据有关政策规定或法律条款向学校就业部门或用人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申诉,求得他们的协调;也可提交当地的劳动、人事部门的仲裁机构进行调解和仲裁,必要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毕业生签约后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近年来,用人单位发布虚假信息等违规违约事件时有发生,一旦用人单位发生侵权行为,毕业生首先要冷静分析原因,评估个人权益受损程度,确认自己是否愿意继续履行就业协议。
对无法履行的就业协议,毕业生维权时,首先要收集相关证据,确认用人单位不再履约,并征求院系负责老师、家人意见,然后向用人单位提出合理维权要求,与用人单位协商未果的,可以向其上级主管部门申诉,同时向学校讲明情况,取得学校的支持。通过交涉不能解决问题的,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毕业生在维权时,仍要以继续择业为主,切莫顾此失彼,因小失大。
4、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有何相同之处?
就业协议是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就确立劳动关系这一点来说,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是相通的,可以这样认为,就业协议的实质就是准劳动合同,是劳动合同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们的相通表现在以下方面:
(1)合同的性质一致。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这类劳动者,与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劳动者,在培养、使用、待遇等方面可能有所不同,但从确立劳动关系这一点来说,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是一致的。
(2)主体的意思表达一致。签订就业协议的双方在表达主观愿望,意思表示真实、无强制胁迫方面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签订劳动合同而双方的主观意思表达所处的状态完全一致。
(3)法律依据一致。由于就业协议是确立劳动关系的一种协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录用、接收之后,要有见习期(或试用期),最低劳动年限的规定,这
与劳动合同的要求相一致,因此就业协议应当遵循《劳动法》中劳动合同等有关规定,发生争议纠纷,应依法解决。
5、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有何不同之处?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协议。《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就业协议是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要求:“经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后,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应当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作为指定就业计划和派遣的依据。”不同之处表现在:
(1)适用的法律、法规不同。劳动合同适用《劳动法》及劳动人事部门颁布的有关劳动人事方面的规章。而就业协议因目前无《就业法》,也无国务院颁布的有关毕业生就业方面的法规,因此只能适用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和有关政策。
(2)适用主体不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的协议,只要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符合国家的法律、行政法规,无欺诈、胁迫等行为,经双方签字盖章,合同即生效。目前的就业协议除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签字,盖章外,尚需学校和签证机关(人事部门)介入。
(3)内容不同。依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的内容比较详细,而就业协议的条款就比较简单,主要是毕业生如实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情况,愿意在规定期限内到用人单位报到,用人单位如实向毕业生介绍本单位情况,同意录用该毕业生等,另外还有一些简单条款。
(4)适用的人员不同。劳动合同可以适用于各类人员。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只要有劳动能力并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经过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一经录用都可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而就业协议适用的人群相对单一,只适用于高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
(5)签订时间不同。一般来说就业协议签订在前,劳动合同订立在后。就业协议是毕业生在找工作过程中,落实用人单位后签订的,就业协议的签订在学生离校前。劳动合同是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后订立的。如果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工资待遇,住房等方面有事先约定,可在就业协议的约定条款中注明,附后补
充,日后订立劳动合同时对此内容应予认可。
6、什么是“五险一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章第七十三条规定“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1)退休;(2)患病、负伤;(3)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4)失业;(5)生育”。因此“五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用人单位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一金”指住房公积金。《国务院关于修改<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决定》第一条中将住房公积金定义为“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住房公积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四险一金”和“三险一金”的说法是不全面的。
第二篇:应届毕业生如何维护个人就业权益
应届毕业生如何维护个人就业权益
姓名:
班级:
学好:
就业劳动合同,是大学生与招聘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维护自身权利的法律依据。但在当今的就业市场上,大学生因为缺乏劳动法相关的法律知识以及他们自身各方面的原因,而与就业单位签订不合法或不平等的劳动合同,从而引起劳动纠纷。那么,如何减少这些因签合同而引起的法律问题,对那些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是十分必要的。
首次就业维权建议:
毕业生在首次就业过程中,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了解和掌握就业方面的知识和政策,并严格按照程序办事,使自己的合法权益能得到充分的保障而不致轻易受到侵害。
1.端正求职心态
毕业生求职时,往往会出现焦急、浮躁和盲目的心态,直接影响了他们在维护合法权益方面的态度和表现:或为不惜委曲求全;或不敢再“斤斤计较”;或被花言巧语诱骗而轻信对方。虽然不是“一次就业定终身”,但如果首次就业就令权益和身心都受到伤害,则必然会给自己未来的发展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
2.掌握政策,学习法律。
在求职、择业、签约之前,一定要全面了解和掌握毕业生就业政策,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储备。如此,才能在应聘和签约时保持思路清楚和条理明晰,及早识破不法单位故意设下的陷阱;如此,才能懂得如何通过合法的途径和手段解决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3.全面了解用人单位。
毕业生享有全面、真实了解用人单位的知情权。签约前,毕业生应该尽量多方面打听、了解用人单位的运作状况、招聘信誉、用人意图、岗位职责以及企业文化等情况。
如果有可能,最好去实地考察工作环境,尤其是颇为陌生的单位,未雨绸缪地将未来实际就业中权益受侵害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4.慎重签订协议。
在与用人单位签约时,落笔要慎重,仔细研究就业协议书及其补充协议中的条款,确认合理合法后再签字;重点注意试用期及违约条款的约定;尽量不要在协议书中留下空白条款;对用人单位的口头承诺要尽可能在补充协议中予以书面注明,并明确将来签订劳动合同时对此予以确认。
5.敢于据“法”力争。
如果在求职应聘和签订协议的过程中发现有权益受侵害的不公平现象,不要害怕失去就业机会而忍气吞声,要学会积极运用法律的武器,力争自己的合法权益。缺乏诚信、用心不轨的用人单位不去也罢,否则将来吃亏的还是毕业生自己。加强自身的维权意识,是阻止侵犯毕业生就业权益的现象泛滥的根本途径。
6.借鉴专家意见。
如果在首次就业的过程中遇到疑惑和困难,要及时咨询有关专家、老师和家长。毕竟大学生在社会阅历方面还是一片空白,而法律专家的专业视角、学校老师的指导经验,对于毕业生来说不啻为莫大的帮助。此外,往届校友在就业中的经验和教训,也是可供应届毕业生就业维权参考的一笔宝贵财富。
二、劳动关系维权建议
初涉职场的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在注重调节职业适应的同时,也不要忽略了对
自己合法权益的保护,以免给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造成不必要的阻滞和损失。
1.学习劳动法规。
我国的《劳动法》、《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以及各地方性的劳动合同管理规定,是调整劳动关系、签订劳动合同、解决劳动争议的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法律法规,毕业生在实际就业之前应对这些法律常识有所了解。“法盲”是侵权者最为青睐和觊觎的猎取对象。
掌握合法的维权手段是解决合法权益受损最有效的途径。一旦在实际就业中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应该积极运用法律武器,通过申请调解、仲裁诉讼等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而对于用人单位一般的违规为或争议不大的问题,劳动者可以先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向该单位所在的区县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让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对其进行监督检查和处罚。
一、到单位上班阶段在上班阶段侵犯毕业生权益的几种情况:
1.公司要求新进交纳押金。
2.企业不为员工缴纳保险,拖欠工资。
3.不能按规定正常休假,超时工作
二、在到单位上班阶段防止权益侵犯的对策:
1.在中小企业收取押金的情况是很普遍的。按照劳动行政部门的规定,可以要求退还押金。
2.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如果拖欠员工工资,可以要求企业全额补足工资本金,还有权要求加发25%。关于社会保险的问题,可以通过法律救济和劳动仲裁。另外,可以提请劳动监察部门行使职责,来纠正企业这种违法行为。
3.员工有正常休假的权利,根据《劳动法》及《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工时制度;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并且在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2014年12月12日
XXXXXXXXXXXXXXXX学院
第三篇:2009年农民工进城就业权益维护工作汇报
钦州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2009年
农民工进城就业权益维护工作汇报
我支队在局党组和区厅劳动保障监察处的正确领导下,在落实纠风工作“五大民生工程”的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钦州市纪委 钦州市监察局关于印发纠风工作“五大民生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钦市纪发[2009]17号)及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坚决维护农民工进城就业正当权益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我支队领导高度重视,充分
认识到农民工进城就业权益维护工作的重要性,强化措施,落实责任,要求2009年在处理农民工进城就业权益维护工作问题方法上要更突出,力度上要加大,效果上要更有效,并进一步完善了农民工工资问题责任机制。
(二)切实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
1、建立了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我支队与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联合,严把建筑、水利、交通工作项目业主准入关和施工企业准入关,严格实行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二是建立了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全市建筑、水利、交通工程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支运行良好,共收取农民工工资保障金万元。各建筑企业按月向劳动保障部门报送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使劳动保障部门对建筑企业支付农民工工资
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更好地预防发生新的农民工工资拖欠。三是对全市使用农民工较多的建筑施工、加工、服务等行业
进行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拉网式检查,共检查用人单位家,涉及农民工人;四是从速从严处理农民工欠薪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至今共处理农民工欠薪突发事件件,涉及农民工人。五是依法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举报、投诉。支队畅通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渠道,派专人负责接待农民工工资拖欠的举报、投诉。
二、存在问题
农民工中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未通过合法途径进入劳动力市场,即未在劳动保障部门开办的职业介绍机构进行登记注册,通过自然人或无职业介绍资格的中介机构介绍进入用人单位工作。这部分人大多未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造成其自身合法权益得不到有力保障,劳动保障部门管理困难的局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农民工自身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不能够自觉地通过合法途径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二是用人单位尤其是私营个体企业从短期利益出发,故意不通过劳动保障部门私招滥雇劳动者,以节省相应的费用和不同程度的侵害劳动者权益,赚取非法利益。三是劳动保障、公安、工商等部门对非法职业中介行为和职业中介机构的清理整顿力度不够,监管尤其是联合监管力度不够。
三、明年工作思路及计划
劳动保障监察科、支队继续紧紧围绕局党组2010年劳动保障各项重点工作,全力推进和落实劳动保障监察重点工
作和突破性工作,争取全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实现新一轮跨越式科学发展。
(一)积极营造有利于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社会环境,消除各类歧视政策,为农民工就业务工扫清各类障碍。一是继续加强劳动保障法制宣传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广泛的宣传劳动保障政策法规,不断提高农民工法律意识。二是继续加大劳动保障行政执法力度,尤其是加大对农民工密集型企业的监管力度,最大限度的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三是建立劳动保障、公安、工商部门联合打击用人单位私招滥雇行为、非法职业中介行为和职业中介机构的长效机制,加大打击处罚力度,为农民工进入劳动力市场营造一条绿色通道。
(二)加强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加强学习交流。多向省内外优秀的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学习,学习他们先进的劳动保障工作经验,开拓视野,不断提高劳动保障监察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谋划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三)加快推进劳动保障体系建设。充分运动劳动保障监察职能,促进农民工享受就业服务,参加社会保险等权益,为农民工解除后顾之忧。
第四篇:农民工如何通过劳动合同维护自己的权益
农民工如何通过劳动合同维护自己的权益
关键词:农民工;劳动法;劳动关系
摘要:众所周知农民工已成为支撑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据调查,农民工在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8%,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2%,在加工制造业从业人员中占68%,在建筑业从业人员中占80%。中国三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发展离不开农民工的贡献,然而对农民工的权益保护我个人认为是相当的薄弱,对改革贡献最大的人,却享用的最少改革成果,这不能不说是有失公平。此文就此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注释:《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户籍管理制度》且言《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第十四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从这些条款可以看出很多都是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法
律的手段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附带一定的措施作为对用人单位不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惩罚。我上网查了一下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到农民工也被包括到新《劳动合同法》的劳动者的当中,那么我这其中就有一个疑问:作为知识文化水平不是很高的一类人群,农民工的维权意识一般较为薄弱,很多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权益已经受到损害;而且即使意识到老板的不合法行为,很多农民工却只能采取忍气吞声的做法。那么如何能够保证在农民工权益受到损害的时候,法律能够及时的介入并对农民工进行维权呢?先说说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签订问题,我有很多亲戚都是农民工,包括我的父母。他们大多在建筑工地上打工,他们有的在工地上干了快一年了,据我所知,老板从来没有和他们签订过劳动合同,他们甚至都没有意识到:我一个在工地上搬砖头的农民还能和老板签合同?这应该和我们国家的普法宣传力度有关。以前包括现在我都认为,我们中国现在还没有资格成为一个依法治国的国家,尽管媒体和政府标榜依法治国,但事实又是另外一回事。言归正传,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老板超过一个月不超过一年不和他们签订劳动合同,就应该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然而事实上,他们得到的仍然是那么多工资。作为农民工的他们,根本奢望不到双倍补偿。因为他们需要这份工作,中国农民工太多了,老板会说:“你要想签劳动合同就走人,你不干,有的是人干”。老板不和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是在规避他的责任。农民工在这个时候作为一个弱势群体,显得无力维权。从现实实际中看,这个时候法律是不是在他们这一类人群中已经失效了
呢?
读者可能会说:“这个时候法律并没有失效,我们可以用法律的手段迫使老板和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呀,劳动合同法里也规定了对不和劳动者签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的惩罚措施”。话虽这么讲,那么请问,这个时候法律能够执行的基础在哪里?
这里又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农民工如何能够证明自己可以获得双倍工资,这也是对老板进行处罚的前提条件。前面已经说过了获得双倍工资的条件,劳动者得证明自己在老板这里工作超过一个月,而老板没有和自己签合同。这个时候的举证一般情况下是由劳动者来进行,比如工资卡上用人单位给自己的转账打印单、发工资时候的工资单、工作同事的证实。很多农民工,如我的父母,他们发工资不是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而是直接在一个月的某一天包工头坐在一间办公室里发工资。农民工排队领工资,领了以后签个字就走人,没有工资单(领了工资以后的签字单也被老板保管)。可以这么说,他们没有任何书面证据可以证明他们在此工作超过一个月,甚至都不能证明他们在这里工作过。这个时候看来就只有工作的同事可以证明。但是,作为农民工的他们流动性太大,很多人干了两三个月就走了,他们大多来自各个地方,居无定所,四处打工。取证需要的时间、精力和经济支出对于农民工来说都是得不偿失的。
通过以上讨论的我们可以看出,农民想和老板签订合同难,农民工在与用人单位发生劳资纠纷时,因为没有签订合同,缺乏有利证据,不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想要举证也难!
在这里我不赞成网上某些人的论调(是我在查找劳动法相关资料时注意到的),那就是针对中国现状,农民工数量庞大,群体特殊,专门制定一部《农民工劳动合同法》来保护农民工的权益。我反对的因由:一旦这么做了,无异于将同在一个国度的劳动者人为的分为两种,就好比五六十年代出台的《户籍管理制度》,将中国人民人为的分为城里人和农村人,有的人一出生就只能是农民,享受不到与城里人同等的福利和国家救济。为什么同是中国人、在同一片国土出生,但生下来身份就不同呢?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现在也正在显现,像子女入学问题,买房问题,买户口贪污问题。而且,毫无疑问,现在新的《劳动合同法》如果认真实行的话,将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行很好的保护,至于在农民工身上为什么没能很好的实行,我想跟政府的执政思维和执法力度、甚至潜意识里的优先思维都有关系。如果另外制定一部《农民工劳动合同法》,难免有另类歧视之嫌,这么做究竟是为了当局更好的管理还是真为了对农民工的权益进行保护,也许可以说二者兼有之,但制定出来的《农民工劳动合同法》肯定不会有现在新的《劳动合同法》那么多对劳动者保护的条款。
我不赞成的第二个理由和前面提到的《户籍管理制度》有关,正是因为《户籍管理制度》众多不合理之处,现在越来越多的呼声要求取缔甚至废除《户籍管理制度》。如果将来的某天真的废除了《户籍
那么这个人为的将国人界定为农村人和城里人的法律基管理制度》,础都没了,也即是中国人从此无城里人和农村人之分,都是中国人了,那么这个时候又何以界定农民工?如果真制定出《农民工劳动合同法》,那么到时候这部法律又将处于何种地位。
我认为,与其专门制定一部《农民工劳动合同法》,倒不如成立一个专门督促《劳动合同法》在农民工劳资群体上执行的政府部门,这个部门的职责就是根据《劳动合同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相比专门制定一部法律来保护农民工权益,成立这样一个专门部门会有更大的灵活性。
第五篇:女职工权益维护
乌海市银鹰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女职工权益保护
专项集体合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维护和保障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女职工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根据《劳动法》、《工会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签订本合同。
第二条 本合同由企业工会与行政平等协商后签订。
第三条 本合同对企业行政和女职工具有同等约束力。双方依据合同内容,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条 企业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与工会组织同步建立,协助党委和行政做好女职工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女职工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提高女职工苏制,促进企业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女职工委员会参与企业设计女职工权益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改,每年对保障女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企业规章执行情况进行1-2次监督检查。
女职工委员会组织女职工开展活动所需的经费,企业行政应予以支持。
第二章女职工合法权益的保护
第五条 企业与女职工建立劳动关系时,双方必须订立劳动合同,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女职工最低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严禁招收和使用女童工。
第六条 企业不得以女职工结婚、怀孕、生育、哺乳等为由降
低其基本工资,或终止、解除其劳动合同。企业进行改组、改制时,对能胜任原工作的女职工,不得无故拒绝使用或聘用。
第七条 企业在提职、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称和享受其他福
利方面,应当男女平等。企业应有计划地对女职工实施职业教育及技术培训。
第八条 企业应加强对女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企业职工
代表大会中女代表应与女职工所占比例相适应;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中应有女职工代表。
第三章女职工特殊利益的保护
第九条 企业必须根据女职工的胜利特点和所从事的工作的职业特点,对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和更年期的女职工给予特殊保护,并确定专人负责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
第十条 企业应加强对女职工劳动安全卫生知识的培训,女职
工委员会要配合企业行政,宣传女职工卫生保健和妇科病防治知识,并确定专人负责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
第十一条 企业严格执行《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严
禁女职工从事国家禁止从事的禁忌劳动。
企业在发展生产的同时,逐步改善女职工劳动卫生条件,设
立女工卫生室等女职工保护设施,对在职女职工每月发放5元-20元的卫生费或卫生用品。
第十二条 企业按规定每1-2年对女职工(含退休、下岗女职
工)进行一次妇科病检查,做好防治妇科病、艾滋病等工作。
第十三条 企业规定缴纳剩余保险费;有条件的应为女职工购
买特殊疾病保险。
第十四条 女职工经期保护
(一)对从事高空、低温、冷水、野外或流动作业、国家
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作业的女职工,在月经期间,暂时调离原岗位,安排适当劳动;不能调离的,应给休假两天,按出勤计算。
(二)对从事其他工种的女职工,月经过多或因痛经不能
坚持工作的,经医疗单位证明,单位给予休假。
第十五条 女职工孕期保护
(一)女职工在怀孕、哺乳期间调离有毒有害作业岗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二)对怀孕的女职工,不得在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
时间,对不能胜任原岗位工作的,根据医疗单位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安排其他工作。
(三)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
算作劳动时间。
(四)对怀孕七个月以上(含七个月)的女职工,不得安
排其从事夜班劳动;在劳动时间内给予工间休息一小时,并扣除相应的劳动定额。
第十六条 女职工产期保护
(一)正常生育者,给予产假90天;晚育者增加产假30
天;难产者,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每多生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自愿终身至剩余一个子女并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女职工生育增加产假30天。
(二)女职工怀孕流产的(含人工流产)的,3个月以下的,产假15天;3-4个月的,产假30天;4-7个月的,产假42天;七个月以上的,产假90天。
(三)产假期满恢复工作的,允许有1-2周的时间逐步恢
复原定额的工作量。
(四)没有参加生育保险的企业,女职工孕期检查费、生
育期间的费用由所在单位报销;产假期间必须全额发放基本工
资,且不得低于当地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奖金、福利等由企业确定。
第十七条 晚育女职工休产假时,给予男方10天的护理假。第十八条 女职工哺乳期保护
(一)育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每班劳动时间内给予两次哺乳时间,每次三十分钟;多胞胎生育者,每多哺乳一个婴
儿,每次哺乳时间增加二十分钟。
(二)女职工每班劳动时间内两次哺乳时间,可以合并使用,途中往返时间,算作劳动时间,并扣除相应的劳动额。
(三)婴儿满一周岁后,经市级以上医疗机构单位确诊为体弱儿的,可适当延长哺乳时间,上班有困难者,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休六个月的哺乳假。
第十九条 女职工更年期保护
经市级以上医疗机构单位证明,患有严重更年期综合症的女
职工,企业可给予照顾,暂时调做其他适当的工作或酌情减轻工作量。
第二十条 企业按照内蒙古计划剩余有关规定发放独生子女
奖励费。子女入托、入园、入学和医疗费用等费用科根据企业情况给予补助。
第二十一条 女职工怀孕、生育等方面涉及到计划生育政策的,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剩余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章合作与监督
第二十二条 为切实保障企业和女职工双方的利益,企业行政与工会应密切合作,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联席会议或座谈会,就企业女职工劳动保护情况相互通报和协商,共同探索维护女职工权益、调动女职工积极性、促进企业发展的新方法、新路子。
第二十三条 为确保本合同的全面履行,合同双方应成立人数对等的监督小组,至少每半年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一次联合检
查,并将检查结果想联席会议通报。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双方因履行本合同发生争议时,应协商解决,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时,按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处理。
第二十五条 本合同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或由双方协商确定。
第二十六条 本合同签订之后,不因人事变动而变动。
第二十七条 本合同有效期为一年。
第二十八条 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企业法定代表企业工会主席(签字盖章)(签字盖章)年月日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