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瞬间之美》的读书笔记
第1章 令人心动的第一印象
注册按钮要大,颜色有所区别;引导用户注册的(或网站的核心理念)描述要短。
古腾堡图表认为用户的眼光移动是从左上到左下,因此一种设计方案是:logo放在左上角,注册按钮放在右下角。
第2章 凸显个性
统一风格,比如字体
细微的小符号也是个性
第3章 导航之道
无序的导航->整理好分类的导航->第一层为动词、第二层为XX东西的导航,这样的目的是以用户为出发点。
第4章 链接生来不平等
环境的提示:用字体大小、颜色深浅的不同来表示文章的重要度。
第5章 标签云里抬头看路
标签云可能会把初级用户搞蒙,所以适合用Flicker较久的用户,对于偶尔来博客看文章的用户不适用。
第6章 开门见山
对于新用户,首页的一大段文字会把对方吓走,此时应用一个简短的语句。换句话说,重要的不是我们提供多大的信息量,而是提供的信息量是否是用户需要的。
第7章 为界面做标记
在用户填写表单时,要给予填写表项的说明和提示。
第8章 生动传神的视频
视频演示胜过千言万语
第9章 提出搜索词建议
自动完成输入框的优点:让用户轻松;避免创建多个数据库条目。缺点:用户不会输入之前想要搜索的词,可能这个词搜索精度更高。
第10章 列出搜索结果
当前页码数字高亮;适当分开页码数字、向前向后按钮变大,方便用户点击。
提供返回搜索结果列表的出口。
第11章精炼你的搜索
高级搜索的递进显示,屏蔽原始搜索按钮。
第12章 视频播放器的标准化
进度条滑块按钮要足够大;视频左上角要说明视频名称;打开网页时不会自动播放,而是显示第一帧的画面和播放按钮。
第13章 巩固你的表单布局
注册页面,文本说明和编辑框分为两列,文本左对齐,文本和编辑框不易对应->分成两列,文本右对齐,左边层次不齐、难看->变成一列,用户注册时目光移动是从上而下一个方向,更快
对首选处理方式“现在注册”,用图片按钮突出;对第二处理方式“取消”,文本链接显示。
第14章 驾驭wizard向导
说明共有多少步要完成,每步是什么,以及现在进行到哪一步。
用折叠面板暗示用户,每部步骤不长。
第15章 最后的一英里:即时校验
不要使用警告对话框。
对于输入正确的信息,要表扬;对于错误的信息,明确告知用户错在哪。
及时更新信息。
第16章 简化长表单
合并问题,比如从“是否用服务”单选框->“用何种服务”复选框,合并为“用何种服务”复选框
用wizard告知用户进度
第17章 让他们登录
将用户名嵌入到个人页面地址里,这样登录时无需再输用户名
第18章 计算字符数
输入完成后弹出“字符过多”警告框->输入时就在输入框下方显示“还可以输入XX个字符”->输入时就在输入框上方显示“还可以输入XX个字符
第19章 创建个人资料
递增增加个人资料的填写
在社区网站中,记录用户动态,比如浏览或发布了哪些文章
在空白资料页面中加入一些链接,刺激用户浏览更多东西,并发表东西
第20章 编辑
用折叠面板控件只显示与某任务相关的信息
用递进显示逐步展现高级功能,比如某功能的触发器在折叠面板中,而功能选项在对话框中
第21章 开展社交活动
对于弱社交网路,用follow比做friend更好,前者能激发用户越多感兴趣人的文章。
第22章 显而易见的博客
标题后的简介帮用户确定这篇文章是否应该读
用trackback(引用通告)吸引用户去另一个网站阅读文章
列出最相关的文章、人气最高的文章列表,鼓励用户阅读更多文章。
第23章 邀请讨论
不要控制用户的评论,否则你会失去用户对社区的信任
让otaku加入志愿者团队,为网站社区服务,并帮忙做营销
第24章 得到一个好的评分
遵循“清晰胜于效率”的原则。如果仅仅提供一个评分的页面,没有把显示分数和评分结合起来,用户就不知道是否评分成功。
第25章 让RSS更有意义
不要使用RSS、XML这样的缩写,这会让新用户困惑
提供邮件通知、浏览器订阅的额外订阅方式。
第26章 自定义标签
标签的缺陷是:用户会对同一个标签定义多个版本。
两种解决方法:自动输入词建议;用户创建标签后,弹出窗口让用户选择更合适的标签。用简单的文字向用户描述什么是标签。
除了标签搜索,也得提供自然语言搜索。
第27章 通过拖放来组织信息
拖放时要显示中间状态(鼠标图标改变,拖放目标处的虚线)提醒用户拖放正在进行。对于用户偶尔用的网站,不要滥用拖放
第28章 用系统通知来管理中断
当网站更新时,以公告的形式提前通知用户,可以让积极用户讨论更新,并通过邮件提醒让沉睡用户访问网站
第29章 退出
用户退出后,要返回到登录页面,同时列出网站特点作为营销
第30章 抹去那些尘封的用户
对于许久不登陆的用户,发送邮件提醒他们。邮件内容要个性化,幽默点。
用调查问卷、人数限制的讨论组方式,了解用户不使用产品的原因
不要做得太过火,这种提醒不应该频繁
第31章 由他们去吧
对于用户注销账号,要表现得优雅,用最后一个机会给用户留下好印象。
第二篇:人生之美 在于瞬间
人生之美
在于瞬间
人生: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美:人对自己的需求被满足时所产生的愉悦反应的反应,即对美感的反应。
瞬间:一刹那间,一眨眼之间。
人生之美是一个人的在其心中唤起愉悦和美好的感情的体验,这种体验具有瞬时性和个人化的特点,而永恒是指永恒不变,判断人生之美在于瞬间还是在于永恒,其标准在于人生之美在于什么样的载体来承载,通过什么样的方式,途径去获得。
微观上,人生之美在于瞬间产生,母亲哺乳的那一刻,母爱是如此的清晰可辨,少年时和情人初次一吻,无论未来有再多的风雨,也让我们相信人生之中有真情之美,男孩说出那一句,叔叔我要喝可乐,求生意志犹如一颗信号弹,在死亡的阴霾里熠熠生辉,无数个瞬间拼接带来了五味俱存的人生,带来了人生之美如花儿般绽放。
宏观上,瞬间是人生之美产生的内在原因,人生如朝露,美丽终究会被消灭,小小的人类面对宇宙宏观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正是因为这短暂,我们才会加倍的努力,用心的珍惜,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价值与意志,探索发现人生之美。
逻辑上,人生中有太多的美丽取决于瞬间,能在多大程度上获得人生之美,完全取决于我们对每个瞬间的用心与努力,只要用心体验,努力争取,在平凡的命运也会折射出动人的美丽,而对于这些瞬间的关注和把握与失去,则意味着即使有再壮丽的事业,不过一句万物与我何干,何谈片刻的美感,试问当一个人穷的只剩下钱的时候,谁能为他的人生之美买单呢,从价值上看,人生之美在于瞬间的观念有助于人们珍惜眼前,关注的当下,激发健康积极的人格,只有真正懂得了人生之美的真谛,才不会树立一个千里之外的目标,才不会漫无目的的追求永恒,才不会在得不到永恒之后郁郁寡欢,因为看不到月亮而黯然神伤,那你必将错过满天的星光,没有人全知全能的上帝,我们还有自己的亲人,朋友,和那份本心,活在当下,只要用心去体验,努力争取每一个瞬间,人生之美其实就在你身边。
约翰逊:人生是短促的,这句话应该促醒每一个人去进行一切他所想做的事。虽然勤勉不能保证一定成功,死亡可能摧折欣欣向荣的事业,但那些功业未遂的人,至少已有参加行伍的光荣,即使他未获胜,却也算战斗过。郎贾罗:生活的意义在于美好,在于向往目标的力量。应当使征途的每一瞬间都具有崇高的目的。
马可·奥勒利乌斯:记住;人生仅存于眼前,它只是十分短暂的一刻;至于过去和未来,前者已是往事,而后者也许永远不会有。因而人的一生是短促的,人所呆的地球的一隅是狭窄的。
德莱塞:人生无论在极坏的时候或是最好的时候,总是美的,而且向来是美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的东西总是与人生的幸福和欢乐相连的。昙花一现 新娘戴上钻戒 泰坦尼克号 当你二十年后见到了你最想见到的,得到了你最想得到的,可以称之为美;当你初为人之父母,听到孩子的哭声而心灵颤动时,可以称之为美;当你最困难最需要帮助时,有人为你送来了你最需要最想要的东西时,你热泪盈眶,也可以称之为美……
其实人生也是如此,美丽动人的感觉都是在一瞬间产生,为什么美,我想,那时因为你我经过辛苦,历经艰难后得到的,是你们体验了世态炎凉人生冷暖之后的感受回味的,是我们自然而然与生俱来的……
人生最美一瞬间,在那一瞬间。
第三篇:《谈美》读书笔记
美学初探
——《谈美》读书笔记
杜鹃 1090100084
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这部文艺理论的著作,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循循善诱的启发,引领我们如何进行“审美”及如何“创造美”,赋予我们另一种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光。作者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先是告诉我们“美感是什么”,到最后将“美”上升到人生的高度,对最终如何完善自己的人格,对人生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本书共分为十五个章节,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如何欣赏美和”以及“如何创造美”。前三章主要围绕“美感是什么”进行了回答和探讨;四至六章则针对“一般人将寻常快感、联想以及考据与批评认为美感的经验是一种大误解”这一问题进行说明;第七章和第八章则针对“自然美”这一概念进行阐释;第九章到第十四章则引导读者“如何创造美”;最后一章则约略地探讨了人生与艺术的关系。从什么是“美感”这一最基本的概念入手,先是启发读者“如何欣赏美”,继而“如何创造美”,再到如何“将美与人生意义相结合”,让“零基础”的读者从最浅显的概念开始,一步步深入美学的世界,从对美的“欣赏者”的角度慢慢转变为“创造者”,最后在了解了这最基本的美学知识后开始尝试将所学融入到生活中,上升到“如何做人”这一看似“深奥”的话题。然而作者轻松的笔触与合理的结构安排,却并没有让人感到丝毫的沉重感,将学术与对人生的指导意义浑然天成地融合,让刚刚还在沉浸在“美学”的学术熏陶中读者有了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尽显大师风范。
下面我就对于每一部分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所学、所感、所想。
一. 美学初探——“美感是什么?”
为了使几乎对美学处于“零基础”的读者更好地进入“美学”的世界,朱光潜先生用一棵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一棵古松作例,揭示了人们三种不同的态度,即“实用的态度”之“善”、“科学的态度”之“真”、“美感的态度”之“美”。可见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个人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实用的态度是来自于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起源于实用的知觉,强调“环境”对于人的作用及如何利用环境。科学的态度则是客观的、理论的,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开,旨在找出事物的关系和条理。而这两种态度与“美感的态度”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他们对待事物的意象都不是孤立的、绝缘的——这也是“美感的态度”的最大的特点。正因为这样,人们才能获得美感经验,产生“美”的感觉。而“美感的态度”则是被视为“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是凌驾于只能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之上的,体现出美事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而许多历史上遗留优秀的艺术作品之不朽则体现出“真正的美感”所具有的超越时空、政治、宗教、民族的永恒性。
接下来,作者为我们揭示了“美感”获得一条重要途径——即“美和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他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无论是对于游历新境时所感到的美,还是历史上话题人物身世和人格的所感,其实都是将事物独立于世俗之外,即使其与环境及一切条件绝缘,才能获得“真正的美”,使其孤立于功利的用途。我通过旅行获得一种感想,即“乌托邦永远在远方”,即便旅行的目的地物质贫瘠、生活困苦,仍旧使我感到一种无与伦比的、新鲜的“美感”,正是因为我不会在当地长久生活,不会过多考虑这并不优越的条件为我的实际生活造成什么不便,因此才能专注于当地迥异的美景与文化,将这些与我原本生活不同之处当成一幅“孤立”的美景来看,因此获得了美感。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美的事物一定要和实际的人生保持“适当的”距离,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还是以我上述个人经历为例,如果我真的过于长久地生活在一个条件不优越的“旅行目的地”,我也一定会感到不适,正是因为我把一种“本来不熟悉”的生活变成了一种“我熟悉”的生活,美感也随之消失,更多的是带来生活上的麻烦。这一体验,大概也能够验证这一观点。
接下来,作者又阐述了美感经与移情作用的关系,揭示了美感产生的基础。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中却含有移情作用。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个人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即不单是由个人及物,同时也是由物及人的。以古松的例子来看,而想获得真正地美感体验,就要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这是古松便不再是古松,而是一个承载了“我”情感的载体,表现了“自我”而正是古松遒劲的身姿,更符合我所认可的高风亮节这一品质的联想。而正是这样的“移情作用”,让宇宙中的万物变得有生气,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以变得具有人情。这“宇宙的人情化”不仅使人体现了“自我”,反映了人的情趣,更使得“物的特质”对人也产生了陶冶性情的功效。
二. 关于美学的误区的探讨
朱光潜先生在接下来的章节里,针对读者易将其与美感混淆的概念——“美感与快感”、“美感与联想”、“把考证和批评认为是欣赏”,以及“自然美”这一矛盾的概念进行了解释和论述。
可以看到,无论是普通人还是著名学者,都对“美感与快感”产生过一定混淆,即便弗洛伊德也将“在文艺作品中被满足的性欲”当成美感。但朱光潜先生认为,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与实际要求的满足。由于快感离实际的人生距离太近,则并不是美感。而真正的美感,是可以独立于人的基本生存需求而存在的。就如希腊女神的雕像,她即便对于人类最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来说是“无用的”,但这座艺术作品的美依旧是不可被否认的。
那么,联想是不是美感呢?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因此艺术是不能离开联想的,但是,联想却是“辗转不止的乱想”,与人聚精会神地于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上所产生的“美感”是有区别的,而且美感是不带思考的,联想则难免带上个人的思考,不能使人“一心一意”地进行审美活动。
朱光潜先生还对一些误“将考据、批评当作欣赏”的学者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考据所得的知识可以作为进行欣赏活动的准备,然而若只是了解了知识并不能走入文艺的领域。而一些“不会创作”只会进行“批评”、或者按照固定的标准评判作品好坏的学者,则只是抱着“科学的态度”的冷静的、不加情感的“批评家”。他们站在作品之外、不能感受到“身在文章中的身临其境感”,又如何得到真正的美感的经验?因此,考据和批评都不是欣赏。然而他还主张,欣赏也离不开考据与批评,应该先进行脚踏实地考据的,再进行的活动。
而在历史上引起过激烈争论的“自然美”这一概念,更是容易使人陷入审美的误区。一般人常认为的“自然美”,好像以为即使没有人去领略它,美依然在那里。然而朱光潜先生则用一副“线条”图为例,让读者亲自体验审美的过程,证明了“自然美”其实是一个矛盾的概念。如果人们觉得“自然美”,其实自然就已经经过艺术化成为了人为的“艺术品”,是经过人情化和理想化的,不再是粗糙的自然了。
而主张写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人们则是误用了“自然美”这一本身就矛盾的概念。他们主张“自然的美丑与艺术的美丑是一回事”、“艺术美就是从自然美中模仿出来的”。然而作者却举了两个例子来驳斥这样的主张——“自然美也可以化成艺术丑”、“自然丑也可以化为艺术美”。而“自然美”这一概念其实已经包括两个含义,即“事物的常态”和“艺术美”。这两种主张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
三. 如何创造美?
在前面的章节中,朱光潜先生先是告诉了读者“什么是美感”,并且帮助读者理清了“关于美学的几个误区”。再启发读者“如何欣赏美”之后,朱光潜先生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探讨了“如何创造美”。
在阅读这几个章节后,窃将创造美的过程比作同一个“建房子”的过程——从儿时游戏中获得的体验为地基,以模仿为砖,以想象为瓦,以情感为水泥,以格律为结构,以灵感为色彩。
创造之中有欣赏,但创造却不全是欣赏。欣赏只是要见到一种意境,而创造要把这种意境外射出来,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活动。而获得创造这一过程的体验,早期往往是从游戏中获得的。艺术和游戏一样,都是讲欣赏的意象加以客观化,这个意象便是情趣的集中点,并且将其外射,变成一个具体的情境,这便是创造。除此之外,这两项活动的进行中都会达到一种“聚精会神”的状态,并且都带有移情作用,而且都可作为一个“理想世界”来安慰情感。不同的是,艺术带有社会性,并且需要由“作品来传达”。
想象的作用则体现在“将已有意象进行重新配合”。通过“分想”,人们能从旧材料、平常的事物中选择出“孤立的”、具有“特殊美感”的意象;而通过联
想,人们运用象征的手法,达到“寓理于象”。
情感是综合的要素,许多本来不相关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协调,便可形成完整有机体。通过运用想象,艺术家们或从主观出发,或从客观出发,辟出实际人生和艺术中一种距离,达到使观者获得美感体验的目的。
在艺术方面,受情感饱和的意象又是嵌在格律里面的。格律本为自然律,后来进行总结后变为了规范律。是否有能力驾驭格律,或者是反被格律驾驭则是衡量“艺术家”的标准。能否打破“从心所欲”和“不越矩”这个矛盾,则是对“大艺术家”的必要要求。
我认为,模仿则是对于创造的一种“材料积累”。朱光潜先生指出:“创造时旧经验的新综合,就经验大半得效仿模仿,新综合则必自出新裁。”而“熟能生巧”这一成语便是印证了这一点。但凡是艺术家都需要诗人的妙悟和匠人的手腕。如果说匠人的手腕是一种对前人模仿而获得的材料,那么诗人的妙悟就是将其升华。
想创作出具有美感的作品,除了靠模仿所获得“材料”,还需要那“妙悟”,即“灵感”。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值得一提的是,这所谓的“工作”,即“灵感的培养”不必限于读书,在工作范围之外下功夫,让思绪沉淀一段时间,然后在用本行艺术的媒介翻译出来。可见,灵感的获得,除了本人的基因和环境影响,用心才是最重要的。
四. 人生的艺术化
在这一章里,朱光潜先生将“美学”这一学术化主题的探讨与实用的人生相结合,将美学提升到一个相当的高度,更是为读者的人生产生了重要的启迪。朱光潜先生提出了如下主张:
第一,如同一篇好文章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像这样的艺术的完整性在生活中
叫做“人格”。我们应该像对待一幅完美的艺术品一样,完善自己的人格,认真地生活。
第二,至情至性地去生活,不要有丝毫的假借。如同把生命流露与语言文字就
是好文章,流露于言行的风采,就是美满的生命史。
第三,参照艺术家估定事物的价值以是否能纳入和谐整体为标准,营造和谐的人生,尝试做到“拿得起,放得下”,坚持适度原则。
最后,作者提出了“情趣”这一重要的概念。提倡读者过“有情趣的”的人生,用欣赏的眼光去生活。并附上了他的叮咛——“慢慢走,欣赏啊!”告诉读者努力向前也不要忘了驻足停下来,看看眼前的风景,品味一下生活。
朱光潜先生的这部著作无论是从学术上还是对人生的指导上都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再次对他表示敬意,深感收获颇多。
第四篇:谈美读书笔记
谈美读书笔记
近日读朱先生的《谈美》,颇为喜爱,感觉收获颇多。对于《谈美》其精辟、客观的分析和论证实为欣赏
《谈美》全书共有15个话题,也就是15封信。首先他先提出了“美感修养”的问题,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免俗”。这是对“利害圈”和物欲要有一些超越,有一些精神的寄托,有一些理想与情趣,其中艺术活动就可以起到这种超越利害关系的作用,在“无所为而为”中净化心灵,得到人格精神的提升。
纵观全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五章和第十三章,第五章谈得是美感与联想,提出联想是以旧经验诠释新经验,大多数情况下是散漫飘忽、偶然的。美感源于某事物能唤起甜美的联想,但是联想所伴的快感不是美感。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不在内容而在形式。而第十三章则阐述了因袭格律的技巧可以分为两项说,一项是关于传达的方法,一项是关于媒介的知识。传达的方法在于练习和模仿,绘画和作文均是如此。关于媒介的知识的学习就是利用过去的经验,就是吸收已有文化,也就是模仿的一端。凡是艺术家都必须有一半是诗人,一般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仿。
在《谈美》中,朱先生以自己亲身的经验,谈到了许多治学为人的道理。先生有言:“我们干的是科学工作,是一项必须实事求是,玩弄不得一点虚假的艰苦工作,既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恒心,也要有排除一切阻碍和干扰的勇气……是敷敷衍衍、蝇营狗苟的混过一生呢?还是下定决心,作一点有益于人类文化的工作呢?立志要研究任何一门科学的人首先都要端正人生态度,认清方向,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一切不老实的人做任何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工作都不会走上正路的。”文品表现人品,以上这番话不但回答了青年人学习美学的态度问题,更代表了老人一以贯之的为人之道。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俗语讲:“距离产生美”。其实朱光潜先生就明确的指出了美和生活的距离。真实世界笼罩了雾、雪或雨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联想,其状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之间产生了距离,因而有了古往今来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的意境。就如同美学上的“移情作用”,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外物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感情。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想应该也有这个道理。美和实际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要看到事物本身的美,必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去看,而且要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才能真正的沉浸在艺术的美感当中。一些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总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和神秘感,从实际生活中找不到真正的美。有了距离,才会有向往,美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
小小册子,总共不过七、八万字,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但它其中的每一行、每一字都渗透着老人躬亲实践了一辈子的认真态度,不由你不为之动容。人曰:“一斑窥豹”、“一叶知秋”,相信只这一小段文字,也足以让你我了解进而钦佩起这位美学老人治学为人的态度吧。
第五篇:读书笔记之
读书笔记之:《第二十二条军规》
——虚幻的军规,真实的残酷
第一次看到《军规》是看电影《隐形人》的时候,一位优秀的高中生做着贩卖论文的勾当并将其“非法”所得藏入这本书中,电影对其的特写镜头以及中文字幕勾起了我的兴趣,利用暑假读完此书令我感触颇多。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本长篇巨制,我花费几个星期才将其读完,对其情节没有过多感受,相反众多的人物角色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才是最大的看点。尽管身处二战背景,但在“皮亚诺扎”岛上,军队似乎并不急着结束战争,同样的,小说也内有用太多笔墨描绘战争,相反却是立足人性,反思自我。
疯子,荒诞
由于这是一部恢弘巨制,所以我只能从其高频词汇对其进行剖析,“疯子,荒诞”便是第一组。
小说开始便是主人公约塞连大喊着“疯子”,他认为所有人都是“疯子”,约塞连他不在意他的军衔,不在意他的收入,他只希望可以快点回国,不幸的是他所在的飞行大队的长官卡思卡上校一心想当将军,于是肆意增加飞行次数,由原来的四十增加到八十,约塞连对其难以忍受,于是用尽各种办法进行抵抗,博洛尼亚轰炸是最典型的一次,他不明白为什么仍有人愿意不断飞行只因长官的私欲。
战争的炮火不仅寝室人的肉体更折磨人们的精神,尤其是旷日持久的战争末期人类求生欲望空前高涨的时期,此时却不断被要求继续冒险,很难想象人们会做出什么样疯狂的事。幸运的是,约塞连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同样也是不幸的,因为他认为所有人都疯了。私欲,荣誉
文中三个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卡思卡上校,谢思科普夫少尉(中将),米洛司务长。三者皆以荣誉为名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在战争中他们不是第一个这样做的,也不是最后一个。不过这三人却各具特点:卡思卡不择手段,谢思科普夫愚蠢却运气好,米洛则赚钱有术。三者共同之处在于他们对于战争本身并无任何感想,但对其带来的机会,谁也不肯放过。战争已接近尾声,人们都开始为自己做打算,战争的残酷不只在于其炮火,也在于其带来的稍纵即逝的机会,这种机会如同毒品一般让人欲罢不能,也正因如此,我们可以看到每次大战过后对于人类生活、科技各方面也都是全新的机遇。也因战争,我们的价值观等人文领域的东西也在不断改变。
“第二十二条军规”
打引号表明其特殊性,小说随叫《第二十二条军规》但其出场次数不过四次,都是约塞连想要回家并欲打破军规时出场(最后一次不是),所有人都清楚这条军规不过是虚幻的,但只要有人想用,它依旧有效,即使拿不出文件,之前列举的种种行为皆因它的存在。作者创造这一条军规的目的也十分明显,人类生活中的种种不和谐,都是源于这种不合理、前后矛盾的制度,约塞连无法改变只能逃避。但又因矛盾的制度它并不“存在”,所以可以想象,其实往往给自己造成困难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轻信和懦弱。
好友的不断逝去最终令约塞连明白只有靠自己逃离这个小岛才能最终得到解脱,他放弃了消极抵抗,撕毁了那令人作呕的协议,也不在想着装病那个蠢主意,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作者的构思巧妙,一个极其巧妙的伏笔,以及约塞连最终借此方法逃离苦海,这个伏笔的成功之处在于作者对它大篇幅的描写以及最终不动声色的揭露。
战争离我们远去,但文章留给我们的反思不止于战争,更多于生活,类似的“军规”生活中比比皆是,以中秋月饼为例,人们一方面追求着食品包装的精美,另一方面却又对高昂的价格表示愤怒,商家正如战争固然可恶,可反过来,难道我们就没有一点责任吗?面对此情相信我们会比约塞连更无奈,让我们最后伴随着约塞连飞往瑞典的旅程,在小说的留白上展开自己的想象。
高二(8)班俞皞哲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