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手续(潍坊)

时间:2019-05-14 09:06: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非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手续(潍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非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手续(潍坊)》。

第一篇:非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手续(潍坊)

非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手续

一. 事项名称

非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手续

二. 设立依据

《关于明确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分配管理工作的通知》(潍政办函【1997】90号)

三. 程序依据

《关于做好非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报到、二次派遣和调整改派工作的通知》(鲁人办发【2006】119号)

四. 办理条件

符合相关规定,材料齐全。

五. 申报材料

(一)就业报到证;

(二)毕业证;

(三)身份证;

(四)1、未就业毕业生已落实用人单位的,需提供用人单位出具的在“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以下简称“信息网”)上生成的就业协议书(接收函);

2、已就业毕业生又落实新用人单位的,需提供原用人单位出具的在“信息网”上生成的解约函和新用人单位出具的在“信息网”上生成的就业协议书(接收函);

其中:

① 中央、省属单位的就业协议书(接收函)或解约函由用人单位出具。② 潍坊市属单位的就业协议书或解约函由用人单位出具,需毕业生签字、用人单位盖章。

③ 潍坊县市区属单位的就业协议书或解约函由用人单位出具,须经县市区毕业省内就业主管部门审核盖章;

④ 外市单位的就业协议书(接收函)由单位所在地是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出具。

六. 审查步骤

1、受理、2、审查、3、核准、4、审批。

七. 承诺时限

当天办结

八. 收费情况

不收费

第二篇:日照:非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如何办理报到手续

“日照生源”的非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已落实就业单位并办理《就业协议书》鉴证的,应持《就业报到证》(普通高校毕业生)或《就业推荐书》(中专毕业生)、《毕业证书》和《户口迁移证》直接到签约单位报到,由用人单位的人事(政工)人员统一办理就业和落户手续。暂未落实就业单位的,应持《就业报到证》(普通高校毕业生)或《就业推荐书》(中专毕业生)、《毕业证书》和《户口迁移证》到生源区县(原户口所在地)人事局办理报到和登记手续(联系电话见附表)。

“非日照生源”的大中专毕业生已在日照落实就业单位或实行人事代理,并办理《就业协议书》鉴证的,可参照“日照生源”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情况办理报到、就业和落户手续。

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 电话号码 办公地址

市人事局毕业生就业科 8785173 市级综合办公楼四楼

东港区人事局人才中心 8253873 昭阳路27号

莒县人事局人才中心 6222809 莒县电业大厦附楼

五莲县人事局人才中心 5213558 五莲县城富强路78号

岚山区人事局人才中心 2612618 岚山中路中段

开发区人事局人才中心 8351409 天津路99号

来源:日照日报

第三篇: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考试

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考试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大纲

一、教育

(一)教育的功能:1.教育的社会功能;2.教育的人的发展功能。

(二)教育的广义与狭义的概念。

(三)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1.生产性;2.民主性;

3.革新性。

(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方针:1.贯彻“三个方面”;2.实施“科教兴国”;3.推进素质教育。

(五)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和基本特征。

二、学校

(一)现代学制的构成:1.纵向——学校级别;2.横向——学校类型。

(二)我国现行学制的结构。

(三)学校文化:1.概念;2.形成;3.分类。

(四)学校管理:1.学校管理的三个基本因素;2.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沟通;3.沟通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4.沟通的形式;5.沟通的障碍;6.克服沟通障碍的方法;7.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五)家庭教育:1.家庭关系及其教育的类型;2.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3.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六)社会教育:

1.影响小学生发展的社会因素;2.社会教育的主要任务;3.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的主要途径。

三、学生与教师

(一)几种儿童发展观:1.遗传决定论的主张及对其的批判;

2.环境决定论的主张及对其的评析;3.辐合论的主张及对其的评析;4.正确的儿童发展观的主要论点。

(二)儿童发展的普遍特点:1.顺序性;2.不平衡性;3.阶段性;4.个别差异性;5.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三)教育的科学性与儿童的健康发展:1.教育目标;2.成熟的基础;3.整体与个体;4.儿童的主体性。

(四)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发展目标的新界定:1.终身发展——主导价值;2.全面发展——基础教育的追求目标;3.个性化发展——新发展观的内在含义。

(五)新课程改革对学校学习环境提出新要求:1.对学习内容重新规划;2.强调学校学习与社会环境相联系;3.对教学方式进行更新。

(六)教师的社会作用。

(七)教师劳动的特点。

(八)教师必备的素质:1.文化素质;2.教育素质;3.职业道德素质。

(九)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学生观:1.独立自主的人;2.有无限的创造潜能;3.完整和有差异的人。

(十)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四、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教育方针的区别与联系:1.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区别与联系;2.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区别与联系。

(二)教育目的的功能:1.导向功能;2.调控功能;3.评价功能。

(三)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1.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2.指克服发展的片面性,实现个性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四)我国现行教育目的的表述。

五、教育的组成部分

(一)小学德育的任务、主要内容、途径和方法:1.《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对任务的规定;2.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3.小学德育实施的途径;4.小学德育实施的方法。

(二)小学智育的任务与内容:1.传授知识;2.发展技能;3.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

(三)小学体育的任务和小学生卫生工作的主要内容。

(四)小学美育的任务和类型。

六、课程

(一)课程的基本结构。

(二)课程实施中的关键问题:1.认真落实课程计划;2.面向全体学生;3.保证不同的学习方式。

七、教学

(一)教学的主要任务。

(二)教学活动的本质:1.是学生的认识;

2.是间接的认识;3.具有领导的认识。

(三)教学模式:1.概念;2.种类。

(四)教学原则:1.概念;2.常用教学原则体系。

(五)班级授课制:1.主要特征;2.优越性;3.局限性。

(六)其它几种教学组织形式:1.分层教学;2.小组合作学习;3.小班教学。

(七)常用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2.谈话法;3.讨论法;4.实验法;5.实习作业法;6.练习法;7.参观法。

(八)发现学习法与探究研讨法。

(九)备课与上课:1.备课应做的主要工作;2.好课的标准。

第四篇:2009年昌邑市非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

2009年昌邑市非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

报到、就业、派遣程序

根据省、潍坊市人事部门的统一要求,现将我市2009年非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以下简称“毕业生”)有关报到、就业、派遣工作程序说明如下:

一、报到时间、地点

报到时间:2009年7月13日到9月30日

报到地点: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城里东街188号)

二、报到时所需材料

毕业证、报到证、户口迁移证(没有户口迁移证的携带原家庭户口簿)、1张2寸近期彩照等相关证明材料原件。毕业生本人自带的档案不能私自拆开并须及时上交,否则不予接收。

三、报到程序

1.毕业生离校时就业报到证签发到接收单位的,持就业报到证和就业协议书等有关材料到接收单位所在地的人事部门办理报到、派遣手续;

2.就业报到证签发到潍坊市、昌邑市人事局的省内院校毕业生(含灵活就业的),登陆“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以下简称“就业信息网”),按系统提示完成“网上报到”后,持所需材料到昌邑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进行书面报到;

3.省外院校昌邑生源毕业生回昌邑市报到的,在“就业信息网”上注册后,持就业报到证、毕业证书、户口迁移证、身份证原件和复

1印件直接到潍坊市公共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人事局窗口(潍坊市东风西街与向阳路交叉路口,市立医院对面,联系电话:8186153)办理报到、激活网上账号等手续,毕业生完成以上程序后,到昌邑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进行书面报到。

4.网上报到生源地(县、市、区)与家庭住址不符或不明确的,须到潍坊市毕业生就业办公室(潍坊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人事局毕业生就业窗口)办理派遣手续。

毕业生按时报到是维护其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对自就业报到证签发之日起,无正当理由超过三个月不去指定单位(部门)报到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不再为其办理就业手续。

四、毕业生二次派遣程序

二次派遣是指毕业离校时“就业报到证”签发回生源地的毕业生,在规定期限(自派遣之日起2年)内落实就业单位后,由负责鉴证的政府人事部门办理的派遣手续。

1.毕业生报到后,在昌邑市落实接收单位的,走网上签约流程,签约成功后,经单位隶属的政府人事部门网上鉴证,毕业生持“就业报到证”和从网上打印的就业协议书(须毕业生签字、接收单位盖章),到负责鉴证的政府人事部门办理派遣手续。

2.毕业生报到后,在省内其它地市落实接收单位的,走网上签约流程,签约成功后,毕业生持“就业报到证”和从网上打印的就业协议书(须毕业生签字、接收单位盖章),到报到地政府人事部门办理异地就业手续,再到接收单位隶属的政府人事部门办理派遣手续。

3.毕业生报到后,在省外或省(市)属驻昌单位落实接收单位的,走网上签约流程,签约成功后,毕业生持“就业报到证”和从网上打印的就业协议书(须毕业生签字、接收单位盖章),到报到地政府人事部门办理异地就业手续,然后到山东省人事厅毕业生就业处(潍坊市人事局毕业生就业科)办理派遣手续。

五、毕业生调整改派程序

毕业生的调整改派是指“就业报到证”已签发到接收单位,在改派期内,因特殊情况与原接收单位解除协议,申请回生源地就业或与新接收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由各级人事部门办理的改派手续。

1. 潍坊范围内改派的①毕业生与原接收单位走网上解约流程,解除就业协议,由单位打印出解约证明,毕业生、用人单位签字盖章。

②毕业生与新接收单位走网上签约流程,经用人单位隶属的政府人事部门鉴证后,单位打印出就业协议书,毕业生、用人单位签字盖章。

③毕业生持“就业报到证”、“毕业证书”、解约证明、就业协议书,到潍坊市人事局毕业生就业科办理改派手续。

其中:原单位和新接收单位不隶属同一个政府人事部门的,原接收单位隶属的政府人事部门要在解约证明上签署意见并盖章,方可办理改派手续。

2.外市改派到我市就业的①在外市已经就业的毕业生,须与原就业单位在网上办理解约手续。

②毕业生与本市新接收单位走网上签约流程,经单位隶属的政府

人事部门鉴证后,打印出就业协议书,毕业生、用人单位签字盖章。

③毕业生持“就业报到证”、“毕业证书”、“户口迁移证”、解除协议证明、就业协议书,到外市负责鉴证的政府人事部门办理改派手续。

3.改派至外市就业的①毕业生与本市接收单位走网上解约流程,双方解除就业协议,单位打印出解约证明,毕业生、用人单位签字盖章后到政府人事部门签署意见并盖章,方可办理改派手续。

②毕业生持解约证明、“就业报到证”、“毕业证书”和外地市新接收单位同级政府人事部门出具的接收函或就业协议书,到潍坊市人事局毕业生就业科办理改派手续,即可到外市就业。

其中,新签约单位是外省的,须到省人事厅毕业生就业处办理改派手续。

六、办理落户手续

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在查验毕业生有关证件、档案,准确核实毕业生身份的基础上出具《落户介绍信》,毕业生凭毕业证书、户口接收单位出具的接收证明、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出具的《落户介绍信》和户口迁移证到相关公安部门办理落户手续。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户口可以落在工作单位;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户口可以落在原户口所在地(村)。男性毕业生的户口可以落在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集体户上,但必须在结婚前迁走,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不能出具婚育等相关证明。

昌邑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2009年7月

第五篇:关于上报2008年非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方案和办理派遣手续的通知

关于上报2008年非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方案和办理派遣手续的通知

2008-05-29 08:49:06 来源:山东省人事厅 点击次数:

2....................................鲁人办发[2008]93号

各市人事局,各高等院校、研究生培养单位、中等专业学校:

为做好2008年全省非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现就编制上报毕业生就业方案和办理派遣手续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就业方案的上报方式和范围

2008年毕业生就业方案上报统一使用“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以下简称“信息网”)。具体上报方式为:各学校、研究生培养单位(以下简称“各学校”)就业方案编制完成后,进入“就业信息管理”中“上报就业方案锁定”栏目,点击“锁定就业方案数据”按钮,完成就业方案上报工作。就业方案上报后,学校不能再修改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签约信息。

就业方案的上报范围为:国家计划招收的普通院校(含研究生培养单位)毕业研究生、本专科毕业生、部队院校为地方培养的普通班毕业生、电大普通专科班毕业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毕业生和中专毕业生。

二、编制就业方案

各学校编制就业方案时,登陆“信息网”的“学校管理专区”,在经我厅审核的生源资格库基础上,使用“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协议书审核(系统生成)”、“省外协议书审核”、“灵活就业申请维护”等栏目,录入与毕业生就业信息相关的字段内容。

(一)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约的,其就业协议书未经学校在网上审核存档,不能进入就业方案库。其中,毕业生在省内就业且已在网上签约的,其就业信息由网上自动生成,学校负责审核其存档协议书;毕业生使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签约到省外就业的,可由其本人录入就业信息,学校负责审核(主要审核是否符合该省接收毕业生要求),也可由学校使用“录入省外就业协议书”功能,审核后直接录入。

(二)毕业生多形式就业且不具备签约派遣条件的,按以下方式办理:

1、灵活就业的,须填写毕业生灵活方式就业证明,其中自主创业的,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

2、毕业生与外省接收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但不办理户口迁移的,按灵活就业对待,须提供已签订的就业协

议书(不再填写毕业生灵活方式就业证明);

3、毕业生与接收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须提供劳动合同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4、暂不就业的,写出暂不就业申请;

5、申请出国学习的由毕业学校出具证明,出国工作的由接收单位出具证明。

毕业生根据本人实际,登录“信息网”的“毕业生管理专区”,进入“灵活就业申请”栏目,将灵活就业信息、劳动合同信息或暂不就业信息录入“信息网”,学校负责审核;也可由学校登陆“学校管理专区”,使用“灵活就业申请维护”功能,审核后直接录入。毕业生申请出国的,学校使用“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栏目中“修改就业信息”功能修改“毕业去向”字段。

(三)升学、户档留校、录取为服务西部志愿者的毕业生和暂未取得《毕业证书》的电大生,由学校负责审核,并使用“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栏目中“修改就业信息”功能修改“毕业去向”字段。其中服务西部的,在“是否服务西部”字段选“是”;已参加研究生复试并调档的,按升学对待;申请户档留校、服务西部和暂未取得《毕业证书》的电大生,按缓派对待,派遣时暂不签发报到证。

(四)已经确定为暂不毕业的,凭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材料,由学校使用“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栏目,将“毕业去向”字段改为“不毕业”。

(五)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和电大、高职毕业生,其就业去向为生源所在市人事局;中专学校毕业生为生源所在县(市、区)人事局;外省生源的为各省(市、自治区)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以上就业信息均由网上自动生成。

各学校在编制就业方案时,要认真审核有关材料,严格按规定录入信息,不得漏项、缺项,更不准虚报、瞒报。对因审核不认真出现错派、误派的,由学校负责。对伪造毕业生灵活方式就业证明材料或劳动合同复印件的学校,一经查实,将在全省范围内予以通报,并相应扣减毕业生就业率。

三、上报就业方案和签发《就业报到证》时间

2008年全省上报就业方案和签发《就业报到证》时间定于6月16日至7月8日期间,各学校的具体时间安排见附件1,就业方案上报后打印就业报到证。各学校要严格按照规定时间上报就业方案和办理《就业报到证》签发手续,逾期不报的暂缓办理。各市属中专学校上报就业方案的时间,由各市在以上时间内自行安排。

四、签发《就业报到证》

各学校就业方案的审核工作与签发《就业报到证》同时进行。就业方案上报后,我厅负责签发高校、省属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各市人事局负责签发市属中专学校的《就业报到证》。各市、各学校要认真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一)提交就业工作情况书面材料。主要内容包括:就业工作基本情况;优秀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困难家庭毕业生的求职补贴发放情况和就业情况(其中,学校有生源地为地震灾区毕业生的,附灾区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毕业生的思想状况;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

(二)提供有关证明材料。各学校要将毕业生多形式就业的材料包括毕业生灵活方式就业证明、营业执照复印件、劳动合同复印件、出国(学习或工作)证明、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结业生名单”、“暂不毕业学生名单”和电大普通班毕业生《毕业证书》等材料一并报送审核。其中毕业生灵活就业证明材料、劳动合同复印件分开提供,排列顺序应与就业方案学号顺序一致。

(三)各学校使用“信息网”提供的数据下载功能,下载本校就业方案数据库,在此数据基础上,编制打印出《二○○八年山东省毕业生就业工作调配表》一式两份(见附件

2),加盖学校公章,其中结业生要在备注栏中注明“结业生”字样。

(四)市属中专学校毕业生到省属单位、中央驻鲁单位、外省单位就业和派回外省生源地的,由各市人事局将打印好的《就业报到证》送我厅盖章。

五、其他事项

(一)各学校就业方案上报后不再调整。签发《就业报到证》期间,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签约工作照常进行,各级人事部门要继续做好协议书鉴证工作。其中,由各市、县(市、区)人事局鉴证的,毕业生凭《就业报到证》回各市、县(市、区)人事局办理就业手续;由我厅鉴证的,7月16日以后到我厅办理。离校时就业报到证已签发到就业单位,需调整改派的,8月15日以后办理。

(二)各学校要加强毕业生离校前的教育指导,督促毕业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就业单位或人事部门报到。离校后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办理网上签约手续。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毕业生要将相关信息通过信息网填报上来。

各地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引导毕业生通过就业信息网办理报到和就业手续,充分发挥信息网连接各地、各学校和毕业生的桥梁和提供准确信息的作用。

(三)各学校在发放《就业报到证》后,要及时为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认真整理毕业生档案,将档案寄送到有关单位和部门,并将转递档案的机要号及时录入到信息网系统中,以便毕业生或接收单位查询。

(四)户口、档案暂留学校的毕业生,在择业期内落实就业单位的,由学校在每月的最后一个工作周到我厅办理就业手续。

(五)就业方案已将毕业生列为暂不毕业或办理了派遣手续后,学校教务部门又确定为结业的,由学校负责到我厅办理结业生报到证手续。

(六)就业方案列为升学的毕业生,因特殊情况本人申请不再继续学习的,经学校批准后形成正式文件,连同录取通知书原件、录取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取消该生学籍的证明(9月1日前到我厅办理的,不出具此证明),于12月底前到我厅补办派遣手续,逾期不再办理。

各市可参照本通知制定市属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方案编报办法。

2008年签发《就业报到证》的工作地点为:泰泉宾馆(济南市燕子山路45号,联系电话:88959116转)

签发《就业报到证》期间,各市、各学校工作人员食宿费自理。

附件1:学校上报毕业生就业方案及签发就业报到证时间安排

附件2:二○○八年山东省毕业生就业工作调配表

下载非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手续(潍坊)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非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手续(潍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