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两会热点解读(四)
2014年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两会热点解读(四)
2014年全国两会开始时间为3月3日,闭幕时间为3月12日。对于考生来说,每年“两会”,行政首长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是重头戏,也是考生重视的申论文章写作素材来源。现任政府首脑李克强以讲话通俗、富有个性魅力著称,其2014年所做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也体现了这一语言风格,既有官方文字系统之内的严谨表述,也用了不少具有个性色彩的新词。考生们需细细品味其中精妙,在申论考场上妙笔生花。
【常识储备】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2.国家卫生计生委昨日发文称,这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是国家人口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同时也顺应了群众期盼,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调整生育政策,被视为缓解“人口老龄化”,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手段。
放开后人口不会暴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国民收入增长、社会保障制度趋于健全,特别是城镇化水平提高,妇女总和生育率还可能进一步下降。因此,放开“单独二胎”,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符合人口发展规律,有利于稳定适度的低生育水平,减缓人口总量在达到峰值后过快下降的势头,有利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报告摘要】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落实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报告解读】
[专家解读]
出台单独二胎政策,符合时宜,目前这一政策已在多省市推行,能有效改善家庭人口结构,还有助于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全国人大代表张天任
独生子女政策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制定的特殊生育政策,曾在控制人口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时至今日,我国人口形势已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进步和 经济发展都取得了辉煌成就,在人口与发展关系的新格局下,生育率回升有利于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有利于优化人口的年龄结构,有利于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有 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有利于家庭结构的改善和发展能力的提高。良政还需善行,计划生育新政应该充分尊重符合政策条件的夫妇自由、自主地决定和生
育第二个 孩子的权利,并在管理上简化相关手续,积极为群众提供便利化的服务。生育政策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无论是“单独生二孩”,还是最终取消独生子女政策,都会带来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进而带来新的政策需求。
[完善生育政策意义]
人口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生育政策是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核心。现行生育政策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随着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变化不断完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根据人口形势发展变化,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改善人口结构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我国人口低生育水平稳中有降,15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开始减少,劳动力平均年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高龄化趋势明显。人口发展周期较长,在劳动力数量较丰富、人口抚养负担较轻的时期,及时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有利于改善人口结构,保持合理劳动力规模,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二是有利于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近年来,我国家庭呈现规模小型化、结构多样化趋势,独生子女家庭和独居老人比例有所升高,家庭的生育、养老等基本功能有所弱化。调整完善生育政策,顺应了人民群众期待,有利于促进出生人口性别平衡,提升家庭发展能力,有利于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有利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和群众生育观念转变,妇女总和生育率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生育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符合人口发展规律,有利于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减缓人口总量在达到峰值后过快下降的势头,有利于中华民族长远发展。
[措施]
首先,出生人口的增加会带来公共服务需求的增长,政府和社会都应该及时做出安排,尤其是在预防出生缺陷、生殖健康、妇幼保健、儿童早期 教育等方面做好准备;
其次,应该对“政策性”独生子女父母的利益保障和补偿做出合理的制度安排,尤其是要加强对“失独家庭”的制度关怀;
第三,应该进一步 完善社会政策和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支持家庭计划和家庭能力建设。
第二篇:2014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两会热点解读(六)
2014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两会热点解读(六)
2014年全国两会开始时间为3月3日,闭幕时间为3月12日。对于考生来说,每年“两会”,行政首长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是重头戏,也是考生重视的申论文章写作素材来源。现任政府首脑李克强以讲话通俗、富有个性魅力著称,其2014年所做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也体现了这一语言风格,既有官方文字系统之内的严谨表述,也用了不少具有个性色彩的新词。考生们需细细品味其中精妙,在申论考场上妙笔生花。
【常识储备】
舌尖上的安全即“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就是要全面落实正在进行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在改革中,要防止只作简单的物理变化,要用改革的手段实现化学变化,从心开始、用智谋事、人心合一,凝心聚力,统一步伐,众志成城,做到融心、融智、融行,共同为公众把好食品药品安全的关口。
【报告摘要】
建立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过程监管机制、社会共治制度和可追溯体系,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报告解读】
“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就是要全面落实正在进行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在改革中,要防止只作简单的物理变化,要用改革的手段实现化学变化,从心开始、用智谋事、人心合一,凝心聚力,统一步伐,众志成城,做到融心、融智、融行,共同为公众把好食品药品安全的关口。
【标准表述】
[专家观点]
违法成本太低,刑法的震慑力不够,是食品、药品领域安全问题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当把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等罪名纳入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体系,从而更好地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全国人大代表张立勇
保障食品安全,关键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全国政协委员刘佩智
食品安全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益驱使之下的行为,其更多考虑的是自我感受。如果大家都遵循“我们大于我”的理念,多替他人考虑,相信社会上的食品安全将不会成为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李惠森
国家应该加大对食品药品的监管力度,提高产品的质量,树立国人对国产药品的信心。——全国政协委员李嘉音
[问题]
“舌尖上的安全”形势虽有好转但仍有多重障碍:
一是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食品生产和安全管理水平不高、人均消费量巨大的基本国情决定了食品安全问题高发易发。
二是我国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普遍规模不大,标准化程度不高,多、小、散、乱的基本特征仍旧突出,隐患多、监管难。
三是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是公平竞争的秩序有待完善,道德失范、诚信缺乏问题比较突出。
[措施]
第一,改变多头管理现状,保障食品安全。多头管理是造成食品安全的重要原因。对于食品安全监管,从生产加工到市场流通,虽然每一个环节都设有“重兵防守”,但因各部门缺乏统一协调和统筹规划,多头监管,使得很大一部分力量在相互依赖、推诿中消耗掉。农业、卫生、工商、质检、药监、派出所等执法监管部门谁都管等于谁都不管。另外,对于当地的无证经营的小商小贩,或者是当地纳税大户的不法商贩,本地相关部门充作老好人不愿出头管理,所以一旦出了事,主动负责的更少。改变这种现状需要进行机构改革,尽量减少部门设置,将食品生产厂家以所在区域划分,进行实名制管理,分工明确、权责相配,让各管理部门切实担负责任。
第二,转变监管思路,畅通监督渠道,从源头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当前中国食品的原材料生产加工具有地域性特点,一些地方乡镇以村为单位普遍都有自己的支柱产业。这就意味着对于一些问题的查处易受到全村村民的阻碍,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如果监督管理到位,可以快速有效的肃清一整个行业的风气。另外,部分不法分子同执法部门打游击,白天大门紧闭,半夜开工,加大了查处难度。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主动发现问题,提前做好功课,加强同当地百姓紧密联系,做好当地百姓的思想教育,尤其是加强百姓食品安全意识,以反面典型做宣传教育,引导百姓树立正确的食品观。同时,完善举报体制,让消费者投诉有门,通过众多消费者的力量形成一个监督网络,及时有效的查处整改违法生产行为,使食品安全问题止于消费之前。
第三,加强立法,严厉处罚,防止不法行为卷土重来。对待这些商贩不能吊销营业执照、行政拘留几天就敷衍了事,要通过司法的威慑制止犯罪。生产销售
危险食品属于危害公众安全罪,构成刑事犯罪,应按照这些产品的传播范围及危害程度施以相应的刑事处罚,并提高罚款金额,让这些不法厂商充分意识到犯罪成本远远高于收益成本,有效遏止这些不法行为的死灰复燃。
第三篇:2014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两会热点解读(三)
2014年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两会热点解读(三)
2014年全国两会开始时间为3月3日,闭幕时间为3月12日。对于考生来说,每年“两会”,行政首长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是重头戏,也是考生重视的申论文章写作素材来源。现任政府首脑李克强以讲话通俗、富有个性魅力著称,其2014年所做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也体现了这一语言风格,既有官方文字系统之内的严谨表述,也用了不少具有个性色彩的新词。考生们需细细品味其中精妙,在申论考场上妙笔生花。
【常识储备】
1.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12日在北京闭幕,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提出在未来经济发展中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2.2013年11月12日发布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继续在中国制度框架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引起市场各界高度关注。
【报告摘要】
报告指出,要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要深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加强政府法制工作,改革行政执法体制。创新政府管理理念和方式,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机制,推进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改革。
【报告解读】
治理一词,缘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往我们说“管理”,今天成“治理”,虽是一字之变,但这种从一元单向治理向多元交互共治的结构性变化,意味着我们不仅于思想观念上不再走人治的老路,而且于政治生态上铲除了人治隐形存在的可能,最终使那种仅停留在口头上的法治无所依凭。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必然是法治。
国家治理现代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治理系统现代化;二是治理能力现代化。所谓的治理系统现代化,主要是指权力运行的现代化,运行有两个保证,一个保证它的纯洁性,反腐也是系统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依法行政,依法治国。未未来五到十年乃至三十年的改革,要实现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而公平正义社会的一个体现就是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标准表述】
[深刻内涵]
在过去的政府管理模式下,权力的运行方向总是自上而下的,政府运用政治权威发号施令、制定和实施政策,对社会公共事务实行垂直向度的管理。与此不同,治理则是一个上下互动的过程,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寻求一致目标等方式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当前,社会组织成为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一极,是政府和企业之外对资源进行配置的第三种力量。
治理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基础之上的合作。法治是这一系统的基本要求。没有健全的法制,没有对法律的充分尊重,没有建立在法律之上的社会秩序,就无从谈治理。
第四篇:2014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两会热点解读(十)
2014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两会热点解读(十)
2014年全国两会开始时间为3月3日,闭幕时间为3月12日。对于考生来说,每年“两会”,行政首长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是重头戏,也是考生重视的申论文章写作素材来源。现任政府首脑李克强以讲话通俗、富有个性魅力著称,其2014年所做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也体现了这一语言风格,既有官方文字系统之内的严谨表述,也用了不少具有个性色彩的新词。考生们需细细品味其中精妙,在申论考场上妙笔生花。
【常识储备】
1.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今年要加强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建设。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继续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使更多农家子弟有升学机会。加强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儿童营养状况。发展学前教育。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继续增加中央财政教育投入,提高使用效率并强化监督。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积极稳妥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高校办学自主权,鼓励发展民办学校。
【报告摘要】
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使更多的农家子弟有升学机会。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积极稳妥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高校办学自主权,鼓励发展民办教育。
【报告解读】
教育的目的在于普及,教育发展要均衡。教育发展的东西部差距,会对未来的社会发展会造成很大阻碍,而扶植政策可以减少这种差距的程度。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的人数增长可观,这个数字需要更具体一点,是降低录取分数的结果,还是录取照顾的结果。如果是后一种情况,真正受益的学生又是如何选定的。教育越透明,政策才越有活力。
【标准表述】
[表现]
一是办学条件差。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硬件条件和办学水平整体上落后于城市学校,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设备相对陈旧,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相对不足。
二是教学质量低。农村学校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农村学校条件艰苦,教师待遇低,很难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任教,教师数量不足、结构短缺,水平相对较差,使这些农村学校管理水平、教育质量无法迅速有效提高。
三是教育资源紧张。学校建设不力,学校资源紧张,生均校园面积、生均校舍面积不达标。
[问题]
第一,重视不足。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对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工作不力。有的地方概念模糊,以为只要把发展水平搞上去,均衡水平自然就提高了;
第二,缺少整体发展意识。有的地方只满足于低水平均衡,缺少整体提升发展水平的工作动力,对实现均衡发展目标有畏难情绪,存在等靠要思想;
第三,缺乏长效机制保障。有的地方未能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合力推进的工作局面。有些地方教育经费缺乏长效保障机制。
[措施]
一方面,要进一步督促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摆在教育发展重中之重地位,做到政府行为“三个到位”:
一是责任到位。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签订目标责任书,加大宣传力度,上下联动,形成党委政府领导、部门参与、社会支持的浓厚氛围。
二是投入到位。把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作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保障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关键,建立和完善教育经费长效保障机制,切实落实法定增长要求,满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
三是工作到位。对照国家标准,结合地方实际,采取针对性政策措施,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正确把握均衡发展工作的动态性,做好长期规划,明确阶段任务,坚持常抓不懈。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督促地方各级政府明确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策略,将学校标准化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
一是突破薄弱环节。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强调“雪中送炭、抬高底部、倾斜薄弱、补齐短板”原则,将各级财政资金重点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重点解决各地各学校存在的薄弱环节。
二是提升办学水平。深入研究对策,重点解决农村地区小规模学校、村小和教学点的硬软件配置,全面优化其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
三是正视新问题。积极应对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区教育资源紧张的问题,多部门协作,积极解决老城区教育用地和校舍建设问题。
第五篇:2014年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两会热点解读(五)
2014年重庆公务员考试申论两会热点解读(五)
2014年全国两会开始时间为3月3日,闭幕时间为3月12日。对于考生来说,每年“两会”,行政首长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是重头戏,也是考生重视的申论文章写作素材来源。现任政府首脑李克强以讲话通俗、富有个性魅力著称,其2014年所做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也体现了这一语言风格,既有官方文字系统之内的严谨表述,也用了不少具有个性色彩的新词。考生们需细细品味其中精妙,在申论考场上妙笔生花。
【常识储备】
1.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任务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总体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作出新的重大战略部署,鲜明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2.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档案等事业,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倡导全民阅读。
【报告摘要】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2014年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档案等事业,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倡导全民阅读。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培育和规范文化市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保护文物。加快文化走出去,发展文化贸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产业。
【报告解读】
“全民阅读”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凸显政府对阅读问题的重视。当前我国国民人均读书量少且偏重考试教材等实用书籍,亟需通过加强机制建设来实现提
升全民阅读率的目标。可以预期,《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等法规的出台将加快,各地政府也将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鼓励出版企业,加大图书采购力度。
现在中国人很明显的就是浮躁心理,沉不下心来,看书很好。而看娱乐化的,情绪化的东西很多。真正能沉下来看看书,陶冶情操,提高自己文化素养的,相对较少。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人民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话,这个国家民族的素质是很难整体提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