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中小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09:12: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开发区中小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开发区中小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

第一篇:开发区中小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

开发区中小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省委调研组的调研提纲,我们近日走访了部分企业,对我区中小企业用工情况进行调研,并结合掌握的情况,形成书面材料,供调研组参考。

一、据对我区部分企业调研的情况来看,我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企业用工需求不断增加,就业岗位与劳动者素质不相适应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在我们走访的企业中,很多企业反映用工成本压力较大,技工和大专院校毕业生需求量大,但用工缺口也较大,多数企业抱怨工人招不到,用工难。

二、根据我们走访的企业调研的情况并结合本市企业职工待遇和福利情况得出以下情况:普工平均工资基本在1500-2000左右,技工和大专院校毕业生平均工资基本在2500-3000元左右,我们所走访的企业80%为员工办理养老保险,50%的企业为员工办理医疗保险,70%的企业为员工办理失业保险,60%的企业为员工办理工伤保险,30%的企业为员工办理生育保险,但是住房公积金尚未有企业为员工办理,农民工保障房和子女上学的待遇根据我们对企业职工的调查发现有70%已落实、20%未落实还有10%表示不知情。

三、政府有关部门应为园区企业做好企业发展的用工帮办,通过建立人力资源信息库储备劳动力,为缺工企业及时输送所需员工;定期收集和发布企业用工信息,搭建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双向交流的平台;搭建招聘平台,为企业培养和输送人才,减小企

业用工成本压力和招工难的现象。针对我区中小企业量大面广的特点,特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1、政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劳动合同法等与用工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经营者对劳动合同法的认识,特别是提高对劳动合同的风险意识。帮助中小企业把工作的注意力集中到优化产品结构和提高生产效率上来,集中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上来。

2、促进就业也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渠道,在政府财力许可的情况下,建议政府根据企业新形势下的用工成本压力,制定鼓励企业用工和继续发展的优惠政策,丰富职工工作之余的文化生活,探讨企业留住人才的机制,倡导企业用工的资金资助、税收优惠和减免等新的政策措施,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需要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升级的传统产业企业享受优惠的低保政策待遇,短期内给企业有一个平稳的过度期。

3、进一步健全政府服务功能。帮助企业正确运用法律工具,规范劳动合同,规避用工法律风险,对企业用工情况和合同签订履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不符合规定的企业用工进行真情服务。建立劳动合同检查、监证、预报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在劳动合同纠纷中发挥好协调作用,做到事前有预防、事后有准备。

天长经济开发区

2011.11.28

第二篇:开发区调研报告

2月18-20日,省发展改革委沈卫国主任率委国民经济综合、产业协调、高技术产业和地区经济等处室负责人及工作人员赴宣城市调研开发区工作。调研组在宣城市召开了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座谈会,实地考察了宣城经济开发区、宣州经济开发区、广德经济开发区、广德新杭经济开发区、郎溪经济开发区、郎溪十字经济开发区和宣城市的市政建设。现将有关情

况报告如下。

一、宣城市开发园区基本情况

宣城市现有省级经济开发区13个(含筹建),其中:国家核准的省级经济开发区4个,分别为宣城经济开发区、宣州经济开发区、宁国经济开发区和广德经济开发区,核准面积14.22平方公里;省政府批准筹建的省级经济开发区9个,分别为郎溪经济开发区、泾县经济开发区、绩溪生态工业园区、旌德经济开发区、宣州狸桥经济开发区、宁国港口生态工业园区、郎溪十字经济开发区、广德新杭经济开发区、泾县云岭经济开发区,9个筹建省级经济开发区批准规划面积69.96平方公里。

近年来,宣城市抢抓机遇、先行先试,以打造开发区载体建设为抓手,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努力把区位转化为优势,把后发彰显为先行,承接产业转移取得显著成效,开发园区建设各具特色,如火如荼,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全市13个省级开发区(含筹建)实现工业增加值125.66亿元,占全市43.5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74.98亿元,占全市37.65%;完成财政收入30.76亿元,占全市36.3%。

(一)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做法

在实地参观和座谈中,宣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开发区发展,不断创新承接产业转移的新方法、好做法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具体可以概括为“六新”:

1.出台承接产业转移新政策。

在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基础上,宣城市制定了含金量较高、操作性较强的《关于促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40条。其中:市本级产业投资专项基金2亿元已基本到位,运作方案正在拟定;企业运营应急互助资金3000万元也已基本到位。市财政从起连续6年每年投入不少于1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市开发区建设。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飞地经济”发展的意见》,积极探索发展“飞地经济”。广德县还出台了《广德县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二十条》、《广德县加快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奖励扶持办法》、《广德县pcb产业园发展扶持政策》。郎溪县用足用活省示范区建设“40条”政策,充分运用先行先试权,结合该县实际,分产业、分行业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强化政策引导和产业导向。

2.突出集群补链招商新方法。

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宣城市注重“产业链招商,集群式承接”,多措并举促进产业集聚。一是补链配套招商。在全面分析本地主导产业上下游及其关键环节的基础上,编制产业需求目录,开展针对性招商,促进产业集聚。二是委托合作招商。通过委托商会、工商联、龙头企业等,采取定向招商、驻点招商等形式,利用客商的人脉资源等承接产业集群。三是园区合作共建。先后建立了宣城玉环机电产业园、郎溪经都产业园等合作共建园区,整体承接对方产业集群。四是设立专项资金。市国投公司、希达公司(国有独资)各出资1-2亿元,专门用于宣城开发区重大产业项目的跟进投资。郎溪县按照“四个招商、三个紧盯、五个不招”的总体思路,把整体对接、集群承接作为重点用力方向,主攻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大力度开展集群式招商,注重产业链招商,推动和实现“平行转移”和“反梯度转移”,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年新引进项目678个,实际到位内资115亿元,增长114%。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2个。落户十字经济开发区、总投资273亿元的郎溪(中国)经都产业园一期已动工建设。

3.打造承接产业转移新载体。

以“园区建设推进年”活动为抓手,全力主攻园区建设,提高园区配套承载能力。,省政府批准宣城市筹建了5家省级经济开发区。根据示范区建设的总体要求,该市把拓展发展空间、优化布局和提升产业层次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首要任务,全力推进区域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的编制。宣城市高起点规划了总面积63平方公里(起步区近15平方公里)的《宣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规划》,现已上报省政府待批。目前,宣城市承接平台建设速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见效快。开发区内道路框架全面拉开,路网基本形成,基本实现“七通一平”。区内功能配套齐全,居住、购物、宾馆均以较高标准定位建设。供水、供电、天然气、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进展快,承接产业转移载体建设步伐加快。

4.产业集聚效应显现新雏形。

通过设立产业投资专项资金,制定产业发展战略规

第三篇:开发区专题调研报告

重庆市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用地专题

调研报告

根据《重庆市国土房管局转发<关于组织开展各类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专题调研工作的通知>有关事宜的通知》文件精神,为进一步规范发展各类开发区,加快出台有关政策措施,强化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管理工作,重庆市组织对各开发区进行了实地调研。

一、重庆市开发区概况

重庆市现有开发区38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6个(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开发区32个。

全市开发区批准用地面积共计16783.94公顷,其中国家级开发区批准用地面积6387.51公顷,省级开发区批准用地面积10396.43公顷。

二、开发区发展动力分析

开发区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活动地域空间,其成长和发展是多方面力量物化的表现和综合作用的结果。总体来讲,重庆市开发区发展的主要动力可概括为政策作用力、市场作用力、学习和创新能力及社会文化作用力。五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开发区增长和发展的动力机制。

(一)政策作用力——开发区发展的初始动力

重庆市,是中国五大中心城市之一,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2011年国务院批复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把重庆定位为国际大都市。位于重庆主城区北部的两江新区是截至目前中国内陆唯一的国家级新区,亦是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先行区、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和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

重庆市开发区在发展过程中,得到国家的重点支持,享受优惠的政策,符合国际通行规则,对外开放度高,是一种特殊的政策空间。国家及重庆市政府授予了各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相应的经济管理权,开发区管委会享有与其所在地地方政府同等的经济事务管理权,运行机制高效、规范。开发区在审批外来投资项目上具有简便、快捷、与国际惯例相适应的办事程序。各开发区对进区投资企业的建设、生产、运营提供良好的条件,制订了相当优越的投资政策,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二)市场作用力——开发区经济增长的动力

开发区是从事特定的经济活动的企业集聚空间,而企业注重的是经济效益,关注的是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开发区管理机构在立项过程中,把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纳入决策体系,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各种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重组。对企业而言,在开发区投资有很多优势。首先是明显的区位优势。开发区分别设在经济环境较好地区或交通枢纽地带,对外联系较为方便。其次是有健全的基础设施及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开发区所在地区经济发达、工业基础雄厚、工业生产门类齐全,对开发区的快速发展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区内的信息发达,实现了通讯和信息与国际接轨。开发区还具有人才优势,有高水平的科技人员和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可资录用。

(三)学习和创新能力——开发区未来发展的提升力

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发展,在世纪之交,正逐步向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迈进。在这一新的经济形态中,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成为经济增长的根本源泉。区域和企业的竞争优势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从企业角度讲,在原有的生产模式下,企业通过流水线生产大批量的标准化产品,以此来获得规模经济和成本优势。但今后竞争优势的本质特征由原来的依靠成本优势转变到依靠速度、质量和学习与创新能力方面。企业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企业能否学会快速地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而不仅仅依靠成本的降低和标准化产品数量的多少。企业的概念也由原来的利润最大化或交易费用最低,转变为能否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学习型组织或知识创新型组织。所以从开发区未来的发展来看,区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将成为提升开发区发展层次的重要力量,能激发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因素就是增强开发区竞争力的源泉。

(四)社会文化作用力——区域发展的整合力

个人和组织的学习和创新活动总是根植于特定的地方环境中的。这种环境不仅是物质基础设施和产业结构、生产活动等经济方面的,更重要的是社会文化和制度方面的。个人和组织作为区域经济活动运营的主体,不仅是知识、信息、技术的载体,同时也是各种社会文化要素的载体。因此个体和组织之间的联系和协作在营造区域的学习和创新氛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促进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促进开发区加快建设,加快开发区土地建成投产,有效地提高了开发区土地开发程度。

督促各开发区加快区内土地开发建设力度,加强招商引资,使符合开发区功能定位的入驻企业按期建成投产和不符合开发区功能定位的企业转型,同时为入驻企业和转型企业尽快建成投产服务。通过加快建设,大多数开发区的土地开发率、土地供应率、土地建成率普遍有所提高,有效地提高了开发区土地开发程度。

(二)对已供地按标准严格监管、验收,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有效地提高了开发区土地利用强度。

对已出让未建成部分土地的利用强度、土地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等用地强度标准应按供地时设定的规划标准对其进行有效监管,严格进行竣工验收,并对验收未达标准的进行处理,确保各开发区出让后的土地能按规划标准进行建设,不能因建设达不到规划标准要求而降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通过加强对已供应未建成土地的监管,严格按照规划标准进行建设,提高开发区土地的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从而有效地提高开发区土地利用强度。

(三)设立用地企业入区门槛,有效地提高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益。对开发区内的工业用地应严格按照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规定的指标体系和开发区功能定位审查供应。此外,在招商引资、指导开发区产业布局时,对申请入区的用地企业设立“入区门槛”,综合考虑将企业用地数量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工业用地产出强度等挂钩,吸引占地少、产值高的企业,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益。

(四)建立土地供应总量控制制度,有效地实现节约利用土地资源。

重庆市坚持每年年初制订土地供应计划,根据地区产业政策及经济发展的要求科学预测用地总量,做到按计划供地,不超计划用地。做到不浪费一分土地,高效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五)区县地方政府及土地管理部门严格执行土地管理制度,有效地提高开发区土地利用管理绩效。

区县地方政府及开发区土地管理部门,严格执行土地管理制度,积极处臵到期项目用地和闲臵土地,严格执行土地有偿使用和土地招拍挂制度,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开发区土地利用管理绩效。

四、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

重庆市早期设立的开发区,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其设臵和管理不规范,导致布局与规模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在节约集约用地上存在一些问题。

(一)开发区土地利用相对粗放

重庆市的地势地貌特征,决定了其可有效使用的土地资源较少,在土地资源供给十分有限的情况下,现有开发区土地资源低效利用的现象依然存在。其主要原因:一是企业拿地正本较低,许多企业进行低成本扩张,造成了开发区“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二是开发区招商引资的恶性竞争,竞相压价,造成土地利用粗放,土地资产流失严重。

(二)入区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不够扎实,缺乏对入区项目的投资前景和环境影响分析

区县经济发展不均衡,经济欠发达或区位优势不明显的区县招商引资难度较大,对入区投资项目来者不拒,对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不够充分,对项目的投资前景、环境影响、融资渠道、投资强度等缺乏应有的研究,致使有些项目由于融资受阻,投资跟不上,造成了项目区内少量土地在一定时期内处于闲臵状态。

(三)过度重视土地出让的价格和土地出让净收益,忽视了项目质量

区县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过度重视土地出让的价格和土地出让净收益,忽视了地块上承载的项目质量,短期现象严重,不利于开发区的科学、持续、高效发展。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积极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各项制度政策。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对控制开发区扩张用地,缓解开发区用地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我们将积极支持、配合国土资源部新一轮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各项制度政策,加强开发区土地开发建设过程中各部门的沟通,加大宣传力度,以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政策制度及评价成果有效引导、提高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并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与地方政府考核挂钩,真正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应用到实处。

(二)建立和完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技术监测机制。建立和完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动态监测机制,利用“3S”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对开发区土地利用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准确地掌握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尤其是对开发区外延扩张趋势、内部空间结构、闲臵土地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土地利用的薄弱环节,为调整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供实时数据和科学依据。

(三)研究制定开发区用地布局、规模控制及进一步促进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的有关政策。

为更加有效的提高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开展开发区产业用地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及规模控制研究,使开发区产生一定的产业聚集效应,从而引导企业向集约用地方向竞争。研究进一步促进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的有关政策,将产业用地布局、产业结构调整、规模控制等作为企业入园的政策条件,引导开发区形成集约用地的良性竞争。

(四)建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经验交流平台,总结推广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新理念,新模式。

建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经验交流平台,将一些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好,并值得推广的节地新理念、新技术进行总结,并积极推广。加强各开发区之间的交流,互相学习,并鼓励各开发区积极探索土地集约利用管理制度,用地模式等。

第四篇:用工情况调研报告

XX纺织有限公司用工情况调研报告

一、企业基本情况:

XX纺织有限公司是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大型股份制企业。公司成立于2003年5月17日,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拥有员工2600余人。主要经营化纤、纺织产品、服装面料及与以上产品相关的进出口业务,是集棉花加工、纺纱、织布、制衣等为一体的大型纺织企业。公司具有2万吨皮棉加工、50万纱锭精梳纺纱、500台无梭织机生产能力。设立了广东、浙江、江苏、北方、上海、青岛等六大区域事业部十几个分支机构。2005年被东营市政府授予“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2007年公司纱线类产品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及国家免检产品。2008年公司由山东省银行业联合颁发的“最佳信贷诚信客户”,被山东省出口名牌工作协调小组评选为“重点培育和发展--山东省出口名牌”。2009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人均利税、出口创汇等各项经济指标排名中位于前十位。2011年—2012度中国纺织服装竞争力500强企业,XX纺织有限公司综合竞争力排名位列第150位。

二、企业经营状况总体情况

截至2012年10月底公司资产总额247070万元,负责总额128226万元,资产负债率51.90%。公司1—10月份实现收入总额235813万元,利润总额15439万元,净利润11579万元。截至10月底实现出口总额6600万美元,占总销售收入18%。1

2012年纺织市场依然比较严峻,公司10月份共接纱线订单5120吨(其中出口订单920吨),棉布订单420万米(其中出口订单160万米),纱线订单可安排到12月中下旬,棉布订单安排到12月中旬左右。

面对依然严峻的市场环境,公司从提升内部管理做起,2012年生产系统以提高车速、降低消耗为工作重心,已达到降低产品的原料成本和加工成本,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营销系统以营销客户为目标,保证目标客户;管理系统以提高服务效率为工作重心,服务生产和营销系统,推动公司生产和销售。

三、企业用工状况:

企业共计50万纱锭、500台喷气织机的生产规模,公司用工人员在2600人左右,自公司成立以来,没出现过用工慌的状况。公司生产一线工人的人均工资在2800元左右,每年10月份有全勤奖,对上出勤符合公司出勤标准的给予奖励,生产系统全勤将为4800元。公司2012年人事目标为提升员工技能,进行时效技能培训,每年春季、秋季举办员工技能操作比赛,以提高员工的操作技术水平。

XX纺织有限公司2

第五篇:中小企业调研报告

临沂市中小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临沂市中小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临沂市中小企业办公室

3月18日至31日,市中小企业办公室组织2个调研组,分别对12个县区及2个开发区中小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按照全市中小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方案的要求,深入基层,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考察企业等形式,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按照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工作部署,各级各有关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打造鲁南先进制造业强市为目标,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为主线,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培植骨干企业、发展产业集群、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全市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经济总量快速增长。我市中小企业以民营经济为主导,2007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228.8亿元,占全市GDP总量的74%,提高1个百分点;实缴税金96.6亿元,占国地税收入的81.1%,提高7个百分点;出口创汇11.6亿美元,占全市出口创汇总额的51.8%;全市工商注册个体工商户17.9万户,私营企业2.21万家;个体私营经济注册资金410.6亿元,增长16.5%。兰山区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分别达到4330家和2.16万户,占全市比重为19.6%和12%.2、规模企业加快壮大。截止目前,全市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达到2994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的99.4%,从业人员为41.1万人,占80.4%;一季度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79.9亿元,增长46.37%,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速8.17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72.2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6.4亿元,增长49.1%;实现利税38.4亿元,增长49.7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12个百分点,占比为70.59%。

3、聚集水平不断提升。积极组织实施特色产业提升计划,强化品牌效益,突出龙头带动,做大产业总量,引导中小企业聚集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全市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到10处,许多产业集群在全国占有相当优势。兰山区现有人造板生产及配套企业3000余家,年销售收入达到140亿元,占全区工业年销售收入的17%;临沭县复合肥产业聚集了36家企业,110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800

多万吨,占全国的30%,是全国最大的复合肥生产基地。2007年6月,兰山区、费县被国家质检总量授予“创建全国优质人造板先进区(县)”称号,沂水县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优质饼干加工示范基地”称号。

4、科技含量不断增加。中小企业普遍意识到科技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纷纷与高校和科研单位联姻,加大技改和科研开发投入,建立研发中心,科技型中小企业得到快速发展。沂水县50%以上的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都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固的技术、人才交流与合作关系。鲁洲食品集团技术中心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航食品公司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粮油加工专业分中心。临沭县金正大公司与山东农业大学、上海华工研究院联合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型肥料专项科研任务,参与国家缓控释肥行业和国家标准的制订;金沂蒙与南京工业大学承担了国家“863”计划——生物乙烯项目;史丹利的高塔熔体造粒复合肥新产品被科技部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河东区宏艺科技公司研发的“HY-1型高效复合水泥助磨剂项目”获得“山东省重大节能成果奖”,填补全市该奖项空白,获得100万元省政府专项奖励。蒙阴县银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研制生产了“全自动位移式喷漆机”和“智能型定尺、定位全自动铰链系列钻床”等十几个产品,已获国家专利,填补了木工机械行业的空白。

5、外向度日益提高。一季度,规模以上中小企业中有出口业绩的企业发展至381家,共完成出口交货值为25.9亿元,增长4.95%。新港木业有限公司出口交货值过亿元。平邑县康发食品有限公司充分发挥自营进出口权的优势,网上订单供不应求,2007年实现外贸出口3340万美元。河东区形成了以八湖、太平、刘店子为中心的脱水蔬菜食品加工企业发展到3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5家,共有FD高档脱水生产线47条,AD生产线260条,MD生产线46条,带动蔬菜基地5万亩,年出口蔬菜脱水食品20万吨,出口量占全国脱水蔬菜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二,成为目前亚洲最大的蔬菜脱水食品加工基地。郯城县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中小企业达到131家,出口产品有草柳编、蔬菜、碾米机、服装等9类产品,完成出口额9070万美元。费县安信木业有限公司与北美最大的木业公司哥伦比亚公司合作,充分利用其全球销售网络,提升发展水平,为做大做强走出了一条快速发展之路。

6、社会贡献进一步加大。随着中小企业的不断壮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缴纳的税金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显著提高,成为吸纳社会劳动力的主要渠道。郯城县中小企业发展吸纳了大量的社会劳动力,从事中小企业人数已达2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5.5%。蒙阴县中小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4.7万人,上缴税金2.59亿元,支付劳动者报酬10.3亿元,上交税金占全县税收的77%,从业人员占全县劳动力的73%。中小企业不仅在创造社会财富,推动经济增长方面成绩显著,而且在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二、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各县区普遍把发展中小企业作为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增加社会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的重点来抓,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领导,完善服务,培植载体,营造环境,推动了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1、强化组织领导,优化发展环境。沂水县实施“百户”企业发展战略,对22户省、市成长型企业、30户县成长企业、50户个体户进行重点帮扶,实施领导包扶企业责任制,每户企业确定一个县直部门帮扶,设立了“百户”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百户”企业技改项目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所需资金贷款贴息和贷款担保。蒙阴县加大奖惩力度,制度了考核细则,对纳税大户进行大张旗鼓的奖励,2007年最高奖励额达到65万元。

2、积极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各县区把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作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有力促进了中小企业发展。2006年,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后,各金融机构共向182家中小企业授信298亿元,到位资金161亿元。河东区选择77家最取成长性的工业企业,连同省、市政府确定的23家入选企业共100家企业,作为金融、财政、中介服务机构重点服务的对象。制定下发了实施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的意见,成功召开了启动大会。费县加大对省成长型企业山东银光科技公司扶持力度,2006年帮助企业在新加坡上市融资,2007年又与代诺公司合作,股权转让融资1.2亿元。苍山县金信皮革有限公司被列入省成长性企业以来,连续2年投资超过3000万元,一年一个台阶,2007年实现总产值6.5亿元,上缴税金2000万元。沂水县积极推动企业上市,鲁洲集团在新加坡成功上市后,今年兴盛矿业公司进入上市辅导期,有望在中小企业板上市。

3、扎实推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各县区把推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作为服务中小企业的重要手段,加强与各金融机构合作,有力促进了银企合作。郯城县建立了银政企联席会议制度,与人民银行建立了中小企业辅导中心,先后组织8次辅导会,吸收了60家企业加入了辅导中心。2007年4月16日,组织筹备了全市推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现场会,共签约项目225个,金额17.76亿元。平邑县召开了银企合作洽谈会,会上签约贷款7.4亿元,并邀请市农发行领导到地方镇现场办公,支持罐头行业发展,为部分企业解决资金4000多万元。沂水县加大对金融部门的考核奖惩力度,出台了《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绩效考核办法》,两次召开项目推介会,力促金融机构增加资金投放,2007年,全县金融机构新增存贷比达到100%,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经济开发区努力打造金融诚信区,积极为企业搭建银企合作平台,今年银企合作洽谈会经济开发区提报了46个项目参加,为全市各县区之首。

4、加强人才培训,提高中小企业管理者素质。郯城县针对服装行业多,技工缺乏的情况,整合各类培训机构,加快对急需人才培训,目前仅服装培训学校就有30多处,年培训机工万余人。河东区组织选调了50多个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到清华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习培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费县启动了木材加工企业经理人员培训工程,举办了两期木材加工企业经理培训班,培训了600多人次。沂水县邀请市木业协会副会长到沂水举办专题讲座,参加人员达200多人。莒南县勇进石材厂每年拿出50万元资金,委托北京锡恩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分期分批进行培训,现已培训7期,提高了管理人员素质。经济开发区成立了企业家协会,把职业经理人培训纳入协会的重要的一项工作来抓,聘请知名管理专家来开发区讲学,组织企业高管人员参加名牌大学举办的培训班,提高了全区企业家整体素质。

5、加强各类服务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支持。一是重视加强了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为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问题,各县区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筹建了

一批信用担保机构。平邑县成立了临沂市亿盛担保公司平邑事业部,目前全县担保服务机构已成立2家。郯城县成立了信用担保公司3家,注册资金5000余万元,为企业担保资金6000余万元。沂水县组建了山东银升担保公司和3个行业贷款担保协会,进一步拓宽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目前全市有29家担保机构,全年担保贷款20.1亿元,13家典当行发放典当金17.3亿元。二是信息化平台建设。各县区按照省中小企业网建设规划,积极做好县区分网建设工作,截止目前12个县区全部建立了中小企业山东县区分网。郯城县与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成功举办了信息化公益培训,有40多家企业近百人参加培训。三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临沂新港木业有限公司建立了人造板技术服务公司,为全区近百家企业提供信息、技术、检测等公共技术服务。莒南县升华磨料磨具有限公司建立了磨料磨具研发中心,为全县几十家企业提供服务。经济开发区民建信能创业园建设了标准厂房,吸收十几家企业入园生产,为企业生产经营搞好管理、咨询、财务等服务,较好地解决了小企业创业发展问题。

三、当前影响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虽然我市中小企业有了较快发展,但是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我市中小企业发展也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使中小企业面临严峻考验。我市中小企业资源消耗型、粗加工型、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产业较多。长期以来,中小企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较为突出。随着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中小企业将面临严峻的考验。2007年罗庄区淘汰关闭立窑水泥生产线9条、煤矿1处、小铁厂2家、小造纸17家,其他高耗能生产线35条,淘汰落后设备600多台套,对13家无审批手续的钢铁、焦化企业实施了废水限排。兰山区关闭了5条年产10万吨以下立窑水泥生产线,淘汰小炼铅生产企业15家、关闭小造纸、小炼焦、小生化等“土小”企业32家。平邑县全县小水泥已全部关闭,果品罐头加工只有地方镇98家和白彦镇2家。

二是能源、土地、劳务成本等生产要素制约逐步加大,资源环境约束加剧。我市中小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主要靠低成本来维持,土地和劳动力要素价格上升使中小企业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国家对土地实行严格的控制,土地的约束导致部分项目延期或停止建设,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郯城县约300个项目因无用地指标无法上马,约500个企业因用地指标不足,无法扩大规模。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用工制度和福利保障要求日益完善,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企业用工成本在2007年的基础上进一步上升,一线职工月工资普遍上涨200-300元,企业成本增加10-15%,使中小企业难以维持原有的低成本优势。目前,中小企业用工主要来源农村劳动力, 我省尚未建立规范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用工机制,中小企业招工困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制约了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据调查,2007年中小企业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对熟练工人和技工的需求缺口在30%左右。平邑县、费县多数企业招工困难,工人工资增加了20%左右,仍解决不了招工难问题。

资源紧缺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导致企业利润空间减少,经济效益下滑。一季度,全市全部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消费市场16.3%,全部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7.4%,相差8.9个百分点,压缩了盈利空间。沂水县249家食品生产厂家由于面粉、棕榈油等原料价格上涨,使得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又不能同步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在双重挤压中,盈利空间急剧缩小。制鞋行业亦由于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以石油化工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各种鞋材价格不断上升,企业在保本微利上运行,制鞋企业由鼎盛时期的300余家锐减到122家。

三是融资困难、资金紧张、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发展壮大。国家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从间接融资看,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审批程序复杂,而中小企业所需资金量少、频率高、时间紧,单位资金借贷成本高;大量中小企业的企业制度不成熟、不规范,信息不透明,导致间接融资困难。从直接融资看,目前主板市场上市门槛高、成本高,能在中小企业板上市的中小企业数量也极为有限,中小企业利用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的空间十分狭小。由于信贷紧张、融资困难,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沂水县对百户企业的调查中发现,近半数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缺口达6亿元。平邑县民营企业资金缺口约15亿元。

四是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和国家外贸政策的调整对出口带来较大影响。随着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扩大,与主要贸易伙伴如美国、欧盟、日本等国的贸易摩擦增多。为缓解贸易顺差过大问题,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国家从2006年起对外贸政策进行前所未有的大调整,一是调高或加征了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关税,调低了部分资源性产品、及其零部件和日用商品的进口关税;二是对出口退税做出大范围、大力度的调整;三是调整加工贸易政策。因取消或降低出口退税,众多企业的出口成本和正常经营受到即期冲击,尤其对缺乏议价能力、单纯依赖出口退税存活的小企业影响较大。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今年累计升值4.27%,导致出口企业成本加大,出口交货值增速同比大幅回落20个百分点。

同时,我们对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座谈了解,仔细分析我市近几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的企业案例,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产品失去竞争力。有的企业设备和技术落后,创新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较低,不适应消费者需求,成本过高,丧失竞争力。二是项目投资决策失误。有的企业投资上项目带有很大盲目性,企业自有资本金偏小,信贷负担过大,项目拖垮老企业;有的企业对项目前景、产业政策了解不够,特别是环保方面前置条件不掌握,结果项目已形成,项目审批通不过,酿成半拉子工程,拖垮企业。三是企业运行资金链意外断裂。由于外部环境变化,企业内部管理失控,经济效益状况不佳,企业调度资金操作不当形成企业运转资金链突然断裂。我市不少企业信贷资金结构上是借流动资金短期贷款,用于固定资产长期投资,一旦金融环境趋紧,银行短期贷款到期无法续贷,企业就面临被银行强制清算的高风险。

四、建议和对策

1、建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工作协调机制。建立由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健全相应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主管部门的工作力量,及时研究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经贸、发改、工商、质检、税务、科技、劳

动、环保等部门,在认真贯彻执行《山东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临沂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有关问题的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各自职能,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市政府办公室负责对各部门落实意见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加强工作考核。将中小企业发展目标纳入工作考核体系,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发展协调成员单位,县区政府和2个开发区管委会工作考核体系和奖惩机制。加强中小企业统计。制定临沂市中小企业统计办法,建立中小企业统计制度。及时报送中小企业统计资料,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我市中小企业发展和运行情况,为市委、市政府指导中小企业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是促进中小企业快速成长的重要举措。目前,纳入省、市成长计划的273家中小企业,运行情况良好,取得了明显成效。下一步,要加大工作力度,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一是加大信贷支持和上市支持。各金融机构加大对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大力推进银企合作。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加快上市培育。抓住国家开设中小企业创业板的时机,逐步建立中小企业上市培育体系,有关部门要加快对成长型企业的上市培育,鼓励支持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拓宽融资渠道。二是加强动态管理,做好273家成长型中小企业的统计监测,及时掌握和分析我市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态势,搞好指导、监督和服务。三是积极组织成长型中小企业参加第五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等经贸洽谈活动,加强中小企业对外交流与合作,为中小企业拓宽市场搞好服务。四是落实好各项措施,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给予支持。

3、加快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完善融资担保平台。按照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担保业。认真落实《临沂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我市担保公司的水平。二是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征集、评级发布制度以及失信诚戒机制。尽快实现工商、公安、海关、质检、税务、银行等部门联网的信息共享体系,为各金融机构及时了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和信用状况提供条件。三是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充分利用中国中小企业山东临沂网,加快构建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信息咨询、市场营销、技术创新等方面提供服务。四是在产业集群聚集区加快建立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众多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人才等服务。逐步形成以政府部门为龙头、服务机构为骨架、协会为桥梁、社会中介为依托的全方位构架,为中小企业在法律、评估、会计审计、公证、招标、人才培训、企业咨询等方面提供全面的服务。

4、加强中小企业人才培训。整合社会资源,发挥好各类培训机构的作用,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培训工作。组织好“银河培训工程”和“蓝色证书培训工程”。加大与高等院校联合,举办MBA高级工商管理研究生班、研究生课程进修培训、职业经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师资质认证培训,提高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知识层次和业务素质。各高等院校、职业学院要根据临沂中小企业产业特点、人才需求状况设置相关专业,开展专业培训,提升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业务素质,解决中小企业人才缺乏的问题。

5、加强指导和服务,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指导服务,引导企业积极适应国家宏观调控形势,转变增长方式,加强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素质和综合竞争力。一是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及时发布产业政策、发展规划、投资重点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信息,引导中小企业退出受国家产业政策限制的行业,减少中小企业投资和扩张盲目性,提升中小企业的发展质量。二是引导企业加强劳动、人事、财务、生产、销售等方面的管理,制定激励机制,使之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三是引导中小企业从自身实际出发,优化管理方式,健全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活力。四是有关部门要依法规范中小企业行为。通过引导、鼓励、惩诫等多种措施,促进企业强化信用观念,增强重合同、守信用的自我约束意识,提高信用水平。

6月27-29日,临沂市委统战部邀请了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秘书长、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秘书长席建国等专家为临沂市中小企业发展问诊。席建国一行先后深入中小企业中有代表性的新港木业集团、翔龙集团和新光集团等三个企业,切实了解企业发展状况,详细为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诊断,并“对症下药”,为企业解决困难、提升层次提出了思路和对策,受到企业家的高度欢迎。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席建国作了题为“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的困境与出路”的专题报告。报告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全球宏观经济走势,充分肯定了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结合临沂中小企业发展现状,提出了中小企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持续健康发展的举措。

6月27-29日,临沂市委统战部邀请了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秘书长、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秘书长席建国等专家为临沂市中小企业发展问诊。席建国一行先后深入中小企业中有代表性的新港木业集团、翔龙集团和新光集团等三个企业,切实了解企业发展状况,详细为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诊断,并“对症下药”,为企业解决困难、提升层次提出了思路和对策,受到企业家的高度欢迎。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席建国作了题为“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的困境与出路”的专题报告。报告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全球宏观经济走势,充分肯定了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结合临沂中小企业发展现状,提出了中小企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持续健康发展的举措。席建国一行先后深入中小企业中有代表性的新港木业集团、翔龙集团和新光集团等三个企业,切实了解企业发展状况,详细为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诊断

下载开发区中小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开发区中小企业用工情况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小企业调研报告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调研报告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最具竞争力的经济力量之一。然而,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融资困境却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本文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

    中小企业调研报告

    大多是私营企业,发展时间短、自有资产少、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而且资信水平较低,财务制度不健全、运作不规范,难以达到金融机构贷款要求,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惜贷”;二是中小企......

    中小企业调研报告

    临沂市中小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临沂市中小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临沂市中小企业办公室3月18日至31日,市中小企业办公室组织2个调研组,分别对12个县区及2个开发区中小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调研报告

    企业调研报告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当然,中国也无法摆脱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国内许多企业的发展也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影响。从近期来看,家电连锁、房地产开发,两大价值数百......

    开发区:关于我市开发区调研报告

    一、宣城市开发园区基本情况宣城市现有省级经济开发区13个(含筹建),其中:国家核准的省级经济开发区4个,分别为宣城经济开发区、宣州经济开发区、宁国经济开发区和广德经济开发......

    开发区:关于我市开发区调研报告

    开发区:关于我市开发区调研报告 一、XX市开发园区基本情况 XX市现有省级经济开发区13个(含筹建),其中:国家核准的省级经济开发区4个,分别为宣城经济开发区、宣州经济开发区、宁......

    用工环境情况调研报告范文大全

    为进一步掌握当前XXXX市企业人文关怀和用工环境情况,发挥企业工会的作用,加快XX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根据市委的工作部署,从2011年6月中旬开始,XX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

    关于企业用工调研报告

    关于“两区”企业用工情况的调研报告 ——来安全力服务园区企业用工显实效为支持企业发展,深化对接服务,切实掌握当前“两区”企业用工、招工、缺工情况,帮助企业解决缺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