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建设用地供应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时间:2019-05-14 09:11: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前建设用地供应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前建设用地供应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第一篇:当前建设用地供应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当前建设用地供应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当前建设用地供应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发展是第一要务。区国土部门一直把依法做好建设用地供应、服务经济建设作为首要工作来抓,通过及时调整完善农保规划,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大力开展内部挖潜和主动对外调剂用地等有效手段,不断拓展用地空间,尽最大努力满足了全区各类重点建设项目的急

需用地。1-10月,全区共取得建设用地指标13000余亩,较好地保障了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用地。

一、建设用地供应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由于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使我区的建设用地供应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一方面今年的用地指标国家实行规划控制,下达的指标较少;另一方面萧山经济的发展还处于快速发展期,特别是杭州市实施的“跨江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更加旺盛,给建设用地保障带来了许多新困难和新问题,具体反映在:

(一)用地指标严重不足。

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各业对用地的需求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近几年我区的年用地需求一直在25000亩左右。从对我区2005年用地指标需求情况分析和对2006年社会各业用地需求了解看,2006年我区用地需求仍将高达2万亩以上。但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后,用地指标越控越紧,省市可能下达给我区的用地指标不会太多,因此用地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目前用地指标主要通过三大途径取得:一是上级下达的年度控制使用额度的折抵指标;二是向省争取重点项目的计划指标;三是通过对宅基地等建设用地整理复耕的复耕周转指标。而从实际情况看,可使用的用地指标与我区实际用地需求缺口仍然较大。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年度总量控制指标“少之又少”。2005年我区向上级申请的指标额度为37500亩,杭州市政府只下达2600亩耕地使用额度。二是重点项目向上争取“难之又难”。2005年我区共向省政府申报重点项目34个,最后列入省重点的只有8个项目,面积1535亩。三是使用建设用地复耕周转指标时“慎之又慎”。2005年我区有15个建设用地复耕项目向省国土厅申请核拨复耕周转指标3417亩。由于建设用地复耕难度非常大,加上周转时间只有三年,如果现在指标用掉了,而在三年内又无法复耕的话,指标就还不了。

因此,我区用地矛盾紧张局面仍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二)土地后备资源十分短缺。

根据土地管理法有关耕地“占补平衡”的规定,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必须补充相同质量和面积的耕地,因此使用计划指标的建设项目必须补充耕地。

99年以来我区经过大规模的土地整理和造田造地,目前的可整理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已严重不足。2005年我区计划造田造地2100亩,而实际可通过验收的只有约1590亩,而从目前调查了解的情况看,2006年可造田造地的面积只有910亩左右。

假设2006年上级下达给我区的计划指标与2005年持平,造田造地又达不到这样的面积,就有可能出现有了用地指标但因不能补充耕地而导致建设项目无法报批的情况。明年假使能争取到一定数量的计划指标,但由于无法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可能有的项目还是不能报批。

抓好造田造地工作对确保建设用地供应至关重要。

(三)土地利用空间无法拓展。

从客观上讲,我区在编制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对空间布局、建设用地预测不是很科学合理,规模偏小带来的矛盾非常突出。据调查,至2004年底,虽然我区还有约13000亩的建设留用地空间,但由于布局不合理,这些土地根本无法利用。特别是我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后,以及城市功能区块的调整,土地利用空间已严重不足,迫切需要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以拓展用地空间,确保我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03年7月,经争取我区被省政府列入了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单位后,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等原因,国家和省政府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如何实施一直没有明确的定性,造成我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大纲一直无法按时报送省国土资源厅审批,制约了下一步工作的有效展开

针对这一情况,虽然通过争取省国土厅允许我区对四个街道、江东、临江二个工业区块、钱江世纪城启动区块涉及的乡镇压可以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以解决土地利用空间不足问题。由于在修改规划时不能改变上一轮规划的各项控制指标,因此这样的规划修改只能解决局部的、眼前的问题,不能解决除这几个规划以外的其它乡镇的问题,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今后的长远问题。

积极争取,要求上级允许尽快开展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才能解决我区土地利用空间不足的出路问题。

(四)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依然不高。

去年以来,虽然我区为了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但从项目用地报批情况看,粗放型用地的情况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一是各项控

制指标执行不严肃,随意性大;二是批而不用现象时有发生,争取用地指标时说项目用地非常急,农转用批准后又不急于供地、开工建设;三是空间组织形式依然落后,标准的多层厂房寥寥无几,依然是“摊大饼”的方式搭建空间结构。

究其原因,主要是项目单位的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意识不强,特别是国家宏观调控,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的情况下,不是通过利用

存量土地,增加投资强度提高产出率,而是存在能争取到用地指标最好,目前不用今后也好用的思想。其次是复核验收机制不够完善,对违反土地集约利用政策没有制约措施,即使有也不能完全地彻底地执行。从深层次分折,在当地经济找不到新的亮点、暂时无法转型,但又必须要保持经济增长的情况下,也只能仍然利用新增耕地的投入来拉当地的动经济增长。

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一方面加剧了我区用地供需矛盾,另一方面也对我区的土地资源提出了十分严峻的考验。

(五)征地拆迁难度加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需征用大量集体土地和拆迁大量的集体土地房屋,从而产生的问题和矛盾也越来越多。一方面中央的大政策环境不允许大规模征迁,特别是国务院28号文件规定征地必须要履行征地听证程序和经被征地农户确认,省政府又规定的征地必须召开村民代表会告知征地事项,不但程序复杂、而且时间拖长;另一方面被征迁村和村民对征地补偿区片综合价和征用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补偿标准、安置政策等不满,相互攀比,引发了大量信访,特别是收储土地,更是提出各种无理要求,增加了征地拆迁难度和政府土地收储难度。从今年建设用地项目报批情况看,征地难已影响了建设项目的正常开工建设。

做好征地拆迁工作是确保建设用地供应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二、对策和建议

(一)全力以赴抓好土地整理和造田造地工作。耕地占补平衡是建设占用耕地单位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实现本地耕地占补平衡是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为此,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抓好土地整理和造田造地的对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有关部门要根据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文件(浙政办发〔2005〕98号),允许在城镇规划区范围以外现有耕地连片面积平原地区100亩以上、山区坡度25度以下50亩以上的,均可以立项建设标准农田的规定,对全区的土地整理资源和造田造地资源作一次全面调查,进一步摸清我区耕地的后备资源。三是通过提高土地整理和造田造地资金补助和奖励标准、提高有偿使用指标费和开垦费收取标准、土地开发整理与指标使用额度相挂钩等政策上的倾斜,调动各镇、街道开展土地整理和造田造地的积极性。四是要用足用好上级的政策措施,积极动员和鼓励建设单位特别列入省级以上重点项目的耕地占补平衡任务争取由省政府解决。以确保上级下达给我区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按时完成、筹措更多的用地指标,以及耕地的占补平衡,为我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二)持之以恒抓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我区已完成《萧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大纲》,并报送省国土厅审批。下一步要全面开展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方案编制工作。同时要积极做好江东、临江工业区块、钱江世纪城启动区块所涉及乡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工作,以便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省政府暂不审批的情况下,确保上述区块的土地利用空间。

要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对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作一全面检查,整改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到图、实地的定位一致、面积一致。要认真协调农用地与非农用地的关系,减少非农建设用地选址的随意性。

(三)积极主动争取用地指标。用地指标紧、报批难是国土资源工作面临的最主要困难。我区用地需求十分旺盛,用地矛盾十分突出。一是要积极动员项目单位向国家、省申报重点项目,争取戴帽下达用地指标。二是要主动向省国土厅、市国土局汇报、沟通联系,多争取计划指标和土地整理折抵指标额度。三是要加强内部挖潜,大力开展宅基地整理复耕工作,积极审报建设用地复耕周转指标,确保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空间。

(四)认真负责抓好征地拆迁工作。征地拆迁工作已成为领导关注,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一是要进一步落实完善征地制度改革政策。在建立征地区片综合价和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及时完善相关政策。要完善建设项目使用国有农用地经济补偿政策。二是要积极探索拆迁制度改革。要进一步完善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政策,强化征用集体土地许可证管理和拆迁安全管理,认真执行拆迁补偿政策。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土地征收程序。要认真落实征地听证程序和征地方案必须征求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的意见,增加征地透明度,让广大老百姓充分享有知情权和民主权。

同时要进一步抓好农村宅基地管理。要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科学合理地确定村庄用地规模和空间布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政策,理顺管理责任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村各类违法占地搭建行为的发生。

(五)突出重点抓好土地利用集约化工作。一是要坚决执行省级有关部门制定的土地集约利用政策,按照“双控”要求,严格把关,只要不符合“双控”政策的,坚决不予用地预审。二是要明确用地重点保障方向,优先保障对我区经济社会发有重大影响的项目用地,确保有限的土地用在刀刃上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三是要结合我区已拟定的集约用地规定,进一步完善土地集约利用政策,探索和研究集约用地的考核评价体系。四是要培育工业用地市场机制。同时,要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该收回土地使用权的要坚决收回,有效制止圈占土地的不良倾向。

第二篇:当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随着中小企业数量的递增和规模的扩大,中小企业已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通过分析中小型企业在企业管理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展现企业的科学管理存在于我国的重要意义,并就该问题探讨解决办法,分析对策。本文旨在于探析我国中小企业管理的发展状况,提出相关解决对策,这将为中小企业优化管理结构、摆脱困境、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指导性参考。在今天较为宽松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中, 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善和加强内部管理;要建立基础性管理制度,并且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实现战略管理;此外,还应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塑造一种富有特色的中小企业文化,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关键词 中小企业;管理;问题;对策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国家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离不开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随着中小企业数量的递增和规模的扩大中小企业已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了半壁江山,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等缺陷,在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原有的管理水平已不能适应企业新的发展要求,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管理能力跟不上企业规模的发展, 从而导致管理失效, 最终使企业走向死亡。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二是如何协调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是建立在内部协调性的基础之上,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是企业最基础的工作,也是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的保证。因此, 有必要从提高企业自身管理能力角度研究来分析制约我国中小企业成长的管理问题, 从而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能力, 使我国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一、中小企业的管理现状及问题 1.管理模式粗放、管理观念落后

许多中小企业的经营者缺乏企业管理经历,在创业中一边闯市场一边凭感觉和经验对企业进行经营与管理,管理者大多是亲属和旧部,并且存在非专业化管理,粗放管理,经验管理、家庭式管理等不科学的管理模式。导致现阶段大部分的中小企业的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规范化系统化的规章制度,大大的削弱了管理效率和管理效益。另外很多中小企业对创新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足,这是企业缺乏管理创新的最大障碍,导致大部分中小企业盲目追求短期效益强调利润最大化忽略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2.企业内部的权责界定不够清晰

企业内部权责的界定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前提。明晰有效的所有权、经营权与监督权能够增进资源配置效益,激发产权主体的积极性。然而在我国,这种权责界定不够清晰的现象在中小企业中是普遍存在的。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在发展早期都认为企业财产是私人财产,不同于国有和集体经济,不存在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的问题,但是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众多中小企业在企业内部管理上出现了诸多问题。3.企业内部管理人才缺乏

在我国由于中小企业起步晚,大部分都是从家庭作坊发展起来的,毕竟在家庭内部成员中优秀人才的数量是有限的,再加上其内部高层管理人员一般也是由家族内部人员担任,使得企业普遍存在现有的内部管理人员不够成熟稳重,管理技能差,管理知识短缺,管理思想落后,管理水平较低的现象。而那些非家族成员中的优秀管理人才无法发挥管理作用,制约了其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也容易导致人才流失。

4.缺乏正确的管理决策机制

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内部缺乏管理人才,使得企业在制定很多决策时不做市场调研,更没有做战略规划、编写可行性报告,制定的代理商销售目标也不过是根据自己期望的公司利润倒推出来的。这样的决策机制,再好的产品也不可能迅速占领市场。在这种缺乏科学依据和真实的市场信息的情况下,管理者在制定决策时只能凭借自己的主观意向来制定,这显然是不可取的。

总之,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还只处于认识市场和适应市场的初级阶段,现代化水平比较低,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比较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创新体系已成为我国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

二、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是培养高素质的管理者。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企业家的素质。改善管理者的科学管理、观念,提升管理者素质是工作中的重要层面。高素质的管理者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从容面对企业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解决。经营决策是管理过程的核心。每个正确的管理行为都来源于管理者正确的决策, 如果决策失误, 就会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市场经济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准确把握市场信息, 科学进行经营决策, 从而确保企业平稳发展。

二是建设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要想实现中小型企业的长足发展,就必须有一个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团队作为支撑。人才资源是企业第一生命线。中小企业的老板要往往宁可身兼数职,也不愿增加职位,不愿花心思重用人才。这种观念是很狭隘的。中小企业要从企业内外招募拔尖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中小企业用人的关键就是提供合适的岗位, 让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必要时企业要创造条件,在软硬件上给予支持。需注意的是,在人才使用过程中, 企业的决策者应不断地、精心地培育人才。

三是进行适当的权责分配。企业经营管理是非常复杂的工程,为了保证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合理授权是必然的。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严格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做到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条件。企业要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明确规定各职能机构的权限与责任,根据各职能机构的经营任务与特点划分岗位系列确定需要的岗位,根据岗位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人才并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对不同的管理环节要有不同的授权并承担与之相当的责任。

四是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正确的财务管理体系是保证企业资金正常运转,避免出现资金短缺问题的保护伞。对外做好财务报表,对内改革财务管理系统。保护资产和记录安全的重要措施是采用实物和技术防护措施 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财产的直接接触,采用定期盘点财产记录账实核对财产保险等措施,以使各项财产安全完整有效。结语

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重视与加强企业管理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是一项重大课题。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趋势进行规划,制定企业管理策略,积极提升自身的管理素质,正视并解决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是企业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参考文献

[1]李镇生;辛颖.制约中小企业成长的管理问题对策分析[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8(7)[2]张庭杰.中小企业管理发展与完善[J].科技信息;2010(5)[3]胡锦玉.中小民营企业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东方;2008(10)[4]俞国方.论中小企业内部管理[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2000(2)[5]李生峰.民营企业人才观念探析[J].企业经济;2005(5)[6]孙泊.管理哲学视野下企业战略管理问题探析[D].苏州大学;2005.[7]温素彬.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环境与财务策略[J].财务会计,2001.[8]马少妮.王治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中小企业,2000.[9]徐国涛.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会研究,2007.[10]王蕾.对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思考[J].商业现代化,2007,(06)[11]宋先树.浅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及其完善[J].现代企业文化,2009,(5)

第三篇:当前农村土地承包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土地承包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汤原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 孟伟

随着农业税的取消、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村出现了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农村土地承包矛盾与纠纷问题尤为突出,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为此,汤原县纪委对当前农村土地承包中出现矛盾和纠纷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初步掌握了农村土地承包矛盾和纠纷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存在问题的根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一、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矛盾与纠纷的情况

1、发包方提前终止合同,承包方要求继续履行,此类纠纷在村委换届后表现更为突出。

2、在承包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物价上涨,土地使用价值提升等原因,致使原承包费过低,发包方要求提高承包费,双方发生纠纷。

3、承包方因经营不善,没有取得预期效益,或取得效益过低,导致拖欠承包费,从而造成土地纠纷。

4、因妇女离婚、出嫁等原因未能取得或少取得承包地,而引发纠纷。

5、部分村由于1998年第一轮承包未到期,导致二轮承包时间顺延2-3年,使一部分村民该分地的未分到土地,不该分到土地的确分到了土地,出现矛盾与纠纷无法解决。

6、二轮承包时,由于农民负担较重、农作物价格低下、种田比较效益低,一些村民外出打工,放弃土地承包权,或村组织没有给打工村民预留耕地,现在,这部分外出打工人员回来要地引起矛盾与纠纷。

7、农户因债务将承包地私自低价流转多年,现生活困难,想收 1

回承包地或提高承包费,经合同双方协调未果而引起上访。

8、由于执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原则,新增人口无地要地的上访问题频繁发生。

9、自然灾害或征用土地造成的少地问题占土地矛盾与纠纷。

10、历史遗留问题,如因拖欠农业税、提留统筹而被收回至今又无地可发包的问题;一部分村民多地、另一部分少地,村组织机动地多年发包而引发的土地矛盾与纠纷;因地界不清或历史原因与部门单位之间的土地纠纷等。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

1、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可操作性不强。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已颁布实施,但是由于实施时间较短,相关配套规定和司法解释较少,往往土地承包案件又非常复杂,涉及到许多民间习惯、村规民约,调解和仲裁工作感到很吃力。

2、农民的文化素质法律意识整体偏低,在发生纠纷时不太懂得怎样进行维权,使部分农村土地承包的矛盾与纠纷不能得到及时解决。

3、合同形式不规范,在对外承包土地时,基本上都能签订书面合同,而在具体经济组织内部都很少签订书面合同。另外,以前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内容不具体,发生纠纷时,双方难以说清。

4、根据法律规定对外承包土地等重要事项需经过民主议定程序,即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公开决定,但实际上部分村的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很难召开,更不要说民主议定重要事项了。因此许多土地承包没有经过此程序,有的甚至只是几个主要的村干部决定后,就对外承包。

5、村委的换届选举引起承包合同纠纷普遍存在。现在农村选举

制度在实行中不完善、不健全,竞争中混杂着家族势力等非正常因素。新一届村委上台后,或因承包方是竞选对手的人而进行打击报复,或对前任村委工作不满意,找种种理由,随意解除合同另行发包给他人,造成纠纷。

6、村组干部素质差,工作能力有限。在因人口变动需进行土地调整时,不能正确理解或严格执行政策规定,分地不均。并且有的村干部无所顾及,用手中的权力钳制农民,以此收受贿赂,索要钱财,或以权谋私搞暗箱操作,给自己的亲友多分地、分好地。

7、歧视妇女,损害妇女的承包权。《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规定,农村在划分责任田、口粮田及批准宅基地工作中,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但有些地方在承包过程中明显歧视妇女,剥夺出嫁、离婚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妇女出嫁后发包方要求收回承包地,妇女离婚、丧偶时土地承包经营权得不到保障。

8、村组织无预留机动地。一部分村在二轮土地承包发包中没有预留机动地,或已预留机动地的,因化解村级不良债务将预留机动地长期发包,导致无地或少地的村民暂时不能获得承包地。

三、对策及建议

1、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相配套的地方法规,完善土地承包的具体实施意见、细则,以便为及时妥善解决土地承包纠纷提供充足的法律依据,提高可操作性。

2、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政府要加强农村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流动。要优先安排缺地或无地农民参加非农岗位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工作技能,通过输出劳务增加这部分农民的收入。发展乡村企业,加快小城镇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无地农民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3、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政策与法规。对二轮土地承包中,一些户口在,人不在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没有分得承包地。有地源的地方,应补给这部分农民承包地。与村集体经济组织有协议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维持原协议不变。对新增人口和劳力,依据“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规定,原则上不给补地。对农户因欠村集体债务,二轮土地承包时没有取得承包地的,有地源的地方要补给承包地。取得承包地被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回的,能退回的要退回。农民自愿以抵债并与村签订协议的,应维持原协议不变。

4、发挥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要加大对村组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理解和执行国家政策的能力。强化对村基层干部行为的监督,对其不经民主议定程序的行为及时介入,给予纠正,对工作能力低下,群众意见大的干部要坚决撤换。

5、加强对农村妇女的保护。彻底消除“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等陈旧思想。对已婚妇女户口土地二轮土地承包前已迁入现居住地,现居住地有地源的,应予补地;在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原居住地不得收回承包地。

6、坚决纠正农村土地承包中的违法违纪问题。对在土地承包中,少数乡(镇)村干部偏亲向友、低价发包、中饱私囊等群众反映强烈的要严肃处理,并将结果向群众公布。对个别农民和个别职工无理闹事的,要果断依法严肃处理。对少数干部暗中挑起事端或发生冲突时不作为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7、做好土地规范化管理工作。一是加强土地承包管理规范化建设。要结合本地的实际以县为单位统一土地台帐、土地承包档案、机动地、“四荒”承包和土地流转合同,以村为单位建立农村土地承包台账,对每个农户的家庭承包地、机动地、“四荒”资源和流转土

地等农村土地的面积、方位、承包人、发包期限、权利义务等情况进行详细记载,录入微机,建立数据库,建立完备的档案管理制度,对土地承包的相关资料存档备查。二是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与仲裁工作。要探索建立权威稳定的仲裁机构,健全仲裁体系和配套制度,不断研究解决仲裁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不断摸索并完善土地承包纠纷仲裁程序、仲裁方法、档案管理、仲裁复议等方面和环节的规章制度,有效解决农民因土地问题的上访,为全面推行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奠定基础。

第四篇: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校是一所成立时间不到三年的县城初中,教师是分三年在全县公开招考的有三年以上教学经验的教师,教师们的学科知识是过硬的、扎实的,教师们的敬业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通过多次学深入课堂的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是与新课改要求相悖的,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必须在以后的课堂中改进,方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全面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

一是教师讲得多,学生学得少。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是提教师们经常用说到的课改理念,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确并没有有效贯彻,许多教师在上课时还是满堂灌,一讲到底。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自主的学习,就必须保证学生有学习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可这种方式课堂基本被教师霸占,学和理被动的接受,要本就不能主动的学习。洋思中学的实践证明,课本上的知识有百分之八十是学生通过自学能学会的,根本就不需要教师多讲,并对课堂教学作出了规定,一节课教师纯讲时间不超过10分钟。我校也曾要求教师不能满堂讲,把讲授时间控制在25分钟,提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效果不明显。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就必须从引导学生预习、鼓励课堂展示、保证当堂训练时间和进行课堂检测这几个环节上多下功夫。在课堂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核心的问题,讲学生思路和方法,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知识,三不讲即:学生会了的不讲,学生能自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

二是教师问得多,学生问得少。

新课改要求师生互动,可很多老师把互动简单理解为教师问和学生答。甚至于有的课老师满堂都在提问,我就曾听个一名教师的课,一堂课发出的125个问题,试问解决了几个问题呢?所提的问题又有几个是有效的问题呢?在课堂提问时,有的是教师问学生统一答;有的是教师问上半句,学生答下半句;有的是教师自问自答;有的是教师问后,就引着学生问答。学生根本没有思考,没有生成新的问题。看似热闹,但无实效。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摆在当前教师身上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在课前备课时就要充分对本堂课的教师的提问作好充分的思考,对问什么问题、怎样问、问的目的是什么、学生会怎样回答等作好预设。

三是教师作业布置多,学生独立完成少。

我曾对学生课后作业量及完成情况作过调查,我校学生的作业量普遍偏多,有一部分学生有拖欠或抄袭现象。这也是由于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没有安排时间进行练习,就把大量作业留在了课外,这样做是适得其反的,师生俱废时废力不讨好,效果不佳。我们一定要在课堂上安排必要的练习,让学生训练并及时反馈处理。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要遵循三布置三不布置的原则,即布置发展思维的作业,布置发现规律和总结方法的作业,布置拓宽视野、引导探究、提升能力的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不布置惩罚性作业,不布置用时太多的作业。还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个性化的作业。

四是教师指责多,学生感恩少。

在课内外,经常听到教师们对学生的指责与埋怨,学生只要一犯点错误或考试不理想,教师大多会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但忽视了教育评价的原则是多表扬、少批评,忘了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认可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在这种充满批评与指责的教育方式下培养了学生自然也就缺乏感恩之心。请老师们不要忘记在卡拉OK厅上无论演者水平如何低劣,观众都会给予热烈的掌声,每个演者都会越来越有兴趣。

五是教师要求多,学生达标少。

教师们对学生的期望都很高,有的教师或多或少的把学生与自己当时读书时进行比较,有的家长也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学生的身上。导致对学生的要求很多,很高,强制的要求学生达到某个标准,无疑是拔苗助长,而学生真正做到时少之又少。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遵循低起点、小步伐、多活动、快反馈的原则。在教学中低要求学生,让学生在一次次成功中树立信心,最终就会成为优处生。让学生一步一步的自己去实现目标,日本的马拉松世界冠军就是利用目标分解法将遥远的马拉松赛程分成一个一个的容易实现的小目标去逐个实现的从而最终取得冠军的。在活动中学生是学生保持长久的注意力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一定要多安排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活动,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动机与兴趣。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情况一定要及时的反馈,并在接下的教学中补救。这样我们课堂有效性一定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

六是教师备课备教师教多,备学生的学少。

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分析学生学习情况、预设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学习检测、作业设计、写教案等步骤。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步,教师用在定教案上的时间最多点整个备课时间的五分之一。而我们许多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用来定教案,把写教案当成一种任务与负担,写教案是为了交差了事,应付检查。在备课是也是重在备教师的教而忽视的学生的学,特别是对学生、学法的准备明显不足。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有好的备课才有好的课堂效果。教师一定要坚持认真备课、备自己的课,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备出精彩的课。

第五篇:当前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39范文网)

当前,加强党支部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近年来,我院在院党组领导下,机关党支部建设的形势从总体上来讲是好的,呈现出不断加强和改进的趋势,特别是今年以来,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开展“创先争优”、“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活动为契机,通过实施“党建工程”,党支部建设出现了新气象,发生了新变化,党员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为机关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就党支部建设的现状而言,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用改革的精神,发展的办法去研究解决。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业务轻党建,政治优势未能充分发挥。一是个别支部书记角色定位不准,把支部建设同业务工作割裂开来,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了审判工作上,忽视了支部书记的责任,对支部建设抓而不紧,对党员管理不热心,存在党建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致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脱节,党建的龙头带动作用不强;二是有的支部书记对大局缺乏了解,找不到党支部建设紧贴中心、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工作盲目被动;三是有的尽管能够把党支部建设同审判工作结合起来,但在实际工作

中,开拓进取、迎难而进的劲头不足,工作成效不明显,支部建设流于形式。

(二)重稳妥轻创新,组织优势未能充分发挥。个别党支部班子成员在抓支部建设中,按部就班,略于应付,工作能力、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上欠差,群众威信不高,带领干警高位求进办法不多,在面临当前发展方式转变的形势下,还没有实现这种角色的根本转变。有创新意识没有创新能力,不善于或不会运用新的管理方法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加之党支部年轻党员比例较小,党员队伍年龄老化,上进心部分丧失,支部建设缺少活力,削弱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重说教轻提高,队伍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在教育方面,多数支部组织生活仍以读报纸、学文件为主,活动形式单一枯燥,组织生活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和随意性,“三会一课”制度的执行依然困难。在管理方面,对那些个别不自觉履行党员义务、不自觉参加党内生活、不主动交纳党费的党员缺乏严格有效的组织处理措施。在监督方面,党内监督的方式方法都比较软弱,有的参加组织生活应付,交党费的不积极,这些现象的存在反映出在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方面的有很多缺失,致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在服务群众和业务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

(四)重形式轻落实,机制优势未能充分显示。主要表现在:一是支部建设说的多落实的少。活动安排,工作部署

热衷于会议,讲面子,流形式,不看实效看简报,形势与内容脱节。二是民主集中制贯彻执行不自觉。有的正副书记集体领导观念不够强,遇事喜欢个人说了算,不想发挥成员的作用,甚至担心发扬民主不利于集中;三是党建考核机制不完善。多数党建目标责任制考核因指标较为笼统,难以量化,且缺乏及时有效的监控措施和制约手段,导致党支部工作的考核操作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责任制的全面落实。

二、加强党支部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当前,我院正处在服务达州跨越发展,建设幸福达州的重要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机关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的作用更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围绕中心工作,发挥党支部的战斗保垒作用。机关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切实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贯彻到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是要抓好政治教育,增强先锋意识。要从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要系统地学习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树好大局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党组织在安排布署工作的时侯,要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结合起

来,层层落实工作责任,注重发挥党建的龙头带动作用,切实把上级的各项方针政策要求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之中。三是突出工作重点,加强支部建设。以“警民亲”、“创先争优”、“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活动为契机推动实施。发挥机关内网优势,加大党建工作力度,推动支部建设。

(二)着眼发展需求,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综合能力。要采用传统教育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组织培训、以会代训等形式,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综合能力,改进工作作风。一是要加强思想建设。要使支部班子每位成员牢记党的根本宗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工作的摔打中增长知识和才干;二是要加强作风建设。教育每位支部班子成员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抓实干,吃苦耐劳;三是要加强能力建设。要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培训教育,培养他们适应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培养开放意识和开拓精神,提高工作的本领。

(三)创新方式方法,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监督。一是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教育资源,组织党员进行理论学习和业务技能的培训,提高党员的能力。二是加大发展力度,充实后备力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对机关干部中的优秀青年的教育和引导,把优秀

青年人才吸引在党组织周围,使其积极向党组织靠近。三是创新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方式方法。在教育内容上,要把学习文件、了解上级精神与学现代知识、学业务、学法律知识等结合起来,增加广泛性;在教育形式上,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请专家教授上课、到爱国主义基地和党建模范支部参观学习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增强吸引力;在教育时间上,原则上要保证每周一次,但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统筹安排、灵活开展。同时,要建立和健全党员管理监督机制,使党员的言行自觉落实到组织的管理监督和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引导党员树立良好形象。要创新管理方式,分类进行帮扶,通过开展创业培训、实用技能培训、建立党员示范岗等,使党员有所作为,让他们增强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

(四)健全工作制度,为推进党支部建设提供保障。进一步完善党组织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机关党委、庭室支部在党的工作中的应有作用。一是建立和完善党建目标责任考核机制。要以《创建“五型”党组织量化考核细则》和《党员工作考核细则》为参考依据,进一步细化支部建设工作任务,量化考核指标,加大考核力度。二是健全和完善支部工作运行机制。通过健全完善以党建联席会为主的协调机制、以 “三会一课”的监督机制、以岗位目标承诺和党员承诺为主的管理机制,以关心激励为主的党员发挥作用长效机制,为党支部建设和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创造环境。三是健全完善党内民主制度。通过建立健全党务公开制度、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疏通和扩大党内民主渠道,强化党内民主参与的力度,使党员能够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发挥集体智慧,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下载当前建设用地供应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前建设用地供应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前司法所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精选范文:当前司法所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共2篇) 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经过20多年的拼搏,越来越引起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对基层司法所反响最多的是为他们解决了大量的矛盾纠......

    浅谈当前机关效能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机关效能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是提高工作效率,转变政府职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但当前机关效能建设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概括为“三不”:......

    当前司法所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精选)

    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经过20多年的拼搏,越来越引起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对基层司法所反响最多的是为他们解决了大量的矛盾纠纷,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当前在机构改革、人员精简的情况......

    当前机关效能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合集五篇)

    当前机关效能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高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欧阳世斌 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是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立高效、廉洁政府的有效途径,是形成责权一致、分工合理......

    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几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以“三清三改”为切入点,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

    浅析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

    浅析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发布时间:2008-03-18 作者:梁旭 朱光金 张雪 访问次数:1779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各地应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受国家法律和土地产权制度制约,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集体决策机制、土地价格机制、收益分配机制、供后监......

    当前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全文5篇]

    对投资50万元,面积达100平方米以上的房屋、建筑(构筑)物全部实行“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是中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新形势下,为遏制建设领域腐败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