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许昌农民工收入状况调查与分析
上半年许昌市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发布时间:2009-07-21来源: 许昌市统计局编辑:郭凤霞发布人: 杨 屹访问次数: 85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准确把握目前的就业状况和就业政策的执行效果,进一步观察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企业用工情况的影响,及时了解和把握企业用工和职工收入的变化趋势,了解企业用工状况的最新动态,深入分析今年就业形势的变化趋势,我们对许昌市12家企业上半年用工和职工收入情况进行了重点调查和跟踪监测,这次调查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从业人员、人员增减变化、招工计划、劳动报酬等主要指标,调查方式采取报表调查和企业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许昌农民工收入状况调查与分析。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企业用工继续减少。在被调查的12家企业中,2009年第二季度末从业人员共16091人,比去年同期减少198人。其中禹州市第一火力发电厂从业人员774人,比去年同期减少305人。
与第一季度相比,被调查企业用工增少减多。二季度12家企业用工增加的有6家,减少的4家,目前处于停工放假状态的有2家;从调查的12家单位看,今年从业人员比上季度末新增246人,扣除减少用工251人,净减少用工5人。
从被调查单位减少人员原因来看:因退休、合同到期等原因正常减员占全部减少人员的66.5%;因金融危机影响,生产任务不足造成减员,占减少人员的13.9%,调查报告《许昌农民工收入状况调查与分析》。因其他原因减少占19.6%。
(二)个别企业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停工放假。被调查的12家企业中,2009年第二季度因金融危机影响,生产任务不足,生产成本上升,经营困难,12家单位目前处于停工放假状态的多达1691人,占调查单位用工的10.53%。其中禹州市第一火力发电厂2季度末处于停工放假状态的职工有1661人,占调查单位停工的98.23%。
(三)被调查单位大部分未录用高校毕业生。二季度12家企业中只有3家单位新录用高校毕业生,共录用111人,其中河南省首山焦化有限公司录用80名高校毕业生,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录用30名高校毕业生。其余9家单位均未新录用高校毕业生。
(四)企业用工还没有出现企稳的现象。从今年企业用工情况分析,由于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经济运行还面临不少困难。许昌市企业用工持续减少,企业用工还没有出现企稳的现象。2009年就业形势受经济动荡影响有滞后性,就业形势将持续严峻。从受影响的程度来看,经济实力较强,规模较大的企业抗击经济危机的能力较强,所受的影响较小。那些规模较小,经济实力薄弱的企业所受的影响较大,普遍存在开工不足,半停产的状态,不同程度的有裁减人员的现象。例如禹州一火力发电厂由于受国家政策的调控的影响及经济危机的影响,企业于2008年第一季度开始实行逐步减产措施,部分人员处于停工放假状态。企业用工持续减少,二季度末,从业人员774人,比上年同期减少305人,停工目前处于停工放假状态人数有1661人,同比增加232人。
经济危机的寒流中,众多企业纷纷裁员,而许继集团企业用工却是另一种景象。他们马不停蹄招聘人才,校园招聘计划356人,较去年实际招聘人员增长70%,;2009年第二季度新增用工33人,其中30名为新录用高校毕业生,预计下季度新增270名高校毕业生;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在金融危机中保持了稳健发展,对职工的待遇也逐年适当提高,企业没有发生裁员、降薪、拖欠工资等现象,同时企业为职工交足各种保险金,解决职工后顾之忧,实现了企业与员工的同步发展。这样的措施使得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在当前形势下用工形势反而更加有利,用工标准和用工质量都用了有较大提高,对企业发展起了更好良性作用。
(五)企业农民工增加。在调查的12家企业中,有4家单位使用了农民工。主要集中在是建筑业、纺织业和制造业等行业,第二季度农民工6296人(占企业用工的39.2%),比上年同期增加297人,比第一季度增加104人。企业农民工数量增加,说明许昌市政府采取的扩大内需等措施初显成效,如许昌市加大了东城区城中村改造的力度,使许昌市的建筑业一改2008年第二季度以来建筑工程开工不足,企业用工减少的现象,许昌中原建设有限公司在2009年第二季度从业人员达到4850人,其中农民工4500人,比第一季度增加120人。
第二篇:新生代农民工思想状况调查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思想状况调查分析
摘要:
中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我们党和国家政府所高度重视的问题,并且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就是要以人为本。作为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生活也就理所应当的成为了党和国家所高度关注的一大问题,这是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领土完整的基本条件。随着时代的变化,农民工的生活状况区一直处于流动的状态。以下通过我们赴武威就业见习小分队的社会调查,将当代农民工的现状以及生活中的问题作为一个统一的论述及补充:
关键词:农民工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就业
一、当代农民工的出现
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成为中国21世纪社会发展的新趋势,随之而来的是劳动力需求的大量增加。另一个方面,中国长期实行的城乡分治的社会制度,城市与农民的隔离严重,虽然中国是农业大国,但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依然落后,农民的经济收入靠农作物入不敷出,因此导致大量的农民进入城市务工,久而久之就在城市出现了这么一批人——农民工。他们起早贪黑,不辞辛苦、及肩负起我国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的重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力量。
二、农民工的生活现状及思想
农民工既然已成为社会的主题的一部分,其生活状况和思想能进一步反映我国当前的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质量。根据我们的调查统计,近年来,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禁止招用未成年人,因此外来务工的多数是成年男
女,且男性居多。在他们当中大多数人没有加入中国共青团也没有共产党员。由于外出务工主要以养家为主,为方便照顾家庭他们大多数选择就近原则,也有少部分人选择了去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这其中还有一部分的原因,在外务工的人员中,有16%是小学文化程度,53%初中毕业,而高中毕业人数近年来不断升高为23%,但还是有一部分是文盲[3]。根据文化程度的不同,其视野或多或少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文化水平较高的人还是选择了去更高更远的地区务工,这也一定程度的反映了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我们还调查统计了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在农村没有耕田或耕田不足,有86%是为了增加经济收入,这是由于我国部分地区农民经济来源较为单一,粮食收入不稳定,价格便宜等诸多原因造成的,为了增加经济收入,大多数人通过亲朋好友或同乡的介绍,进入城市的一些工厂或者是建筑工地,主要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还有部分打零工(加工、修理、接送等),同时还不少女性从事家政服务,在餐馆当服务员等。而这些外出农民工大多数还是处于不稳定状态。
根据调查显示,有71%的人1—6个月换一次工作,20%的人7—12月换一次工作单位,也就是说90%以上的工作单位不会超过一年,而且其中大多数人希望能够工作1—5年左右。这就是之所以农民工的流动性较大的原因。
随着人们生活水品的提高,国民思想道德与精神文明的建设更加注重,然而有87%的人感觉到压力很大,农民工对农民的文化生活大多数持无所谓的态度,主要由于他们的生活压力过大的原因[1]。
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国民GDP超越了日本跃居第二,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系,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温饱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但我国任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是我们西北地区,农村的生活水平依然落后,存在的问题仍然突出,以下我们了解近代农民工存在的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
1、就业难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化生产已经成为了工业生产的主要力量,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减少,一方面,2008年以后,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部分企业受到影响大量裁员。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劳动力的日益提升,中国已经失去了世界工厂的地位,大量外企把生产线转移到了印度等一些东南亚的发展中国家。以上的诸多因素解释就业难的主要问题,对此国家做出了很多调整,土地补贴政策,市场宏观调控控制粮食价格跌落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以鼓励农民工从事农业生产,同时还有企业对农民工的定向培养等政策,也足以看出国家对农民工的重视程度。
2、讨薪难
拖欠农民工工资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从早些时期就出现了包工头携款逃跑,企业不按时支付农民工工资等问题。近些年来,国家对相关事件进行遏制,依法严惩拖欠工资的企业单位及个人,使得这种情况得以缓解。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农民工法制教育,让农民工执法懂法,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从根本上解决讨薪难的问题。
3、保险
由于农民工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大。因此大部分农民工没有办理相关保险,近年来我国《劳动法》及《工伤保险法》对农民工工伤保险及办理做出大量的努力,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农民工兄弟会跟企业单位一样享有五险一金的保障[2]。
4、留守子女的安全问题及农民工子弟上学难。
由于农民工全年大量在外务工,子女只能交给家中年迈的父母,但是有很多来人的行动不便,并且又有很多的家庭事务因此就没有太多的精力照看小孩。同时有很多的农民工子女跟随父母进城读书也是一件难事。好在以上问题皆受到国家的重视,相信未来我们一定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终上所述,近年来,党和国家提出了很多有关解决“三农”问题的决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是我国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已从基本的解决温饱逐渐向小康社会靠拢。但是从根本上来讲,我国社会仍处于并处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同时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大学生就业难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贫富分化严重。对此,国家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从医疗改革解决农民看病难到保障房的建设,为解决农民工城市务工住宿问题,国家给予了一系列的帮扶政策。
我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科学发展,我们的农民工兄弟的生活水品一定会有显著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民政部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3]《当代农民工工薪与思想状况调查问卷》
第三篇:农民工状况调查问卷
辽宁地区农民工状况调查问卷表
1.您受教育程度:①小学及以下②初中③高中④中专 ⑤大专及以上
2.您属于下列哪类人员:①熟练工②初、中、高级技术工人 ③工人技师 ④专业技术人员 ⑤一般管理人员⑥中层管理人员⑦高层管理人员
3.自工作以来参加单位组织的技术技能培训的次数:①0次②1次 ③2次③3次④3次以上
4.您认为您的身份是:①农民②工人③不清楚
5.您进城务工的时间是:①农闲时②全年③合适时机
6.每年农忙季节您是否需要回家帮忙:①需要经常回去②偶尔需要回去 ③基本不需要回去
7.您出来打工的主要目的:①赚钱养家 ②希望过城里人的生活③出来见见世面 ④寻找发展机会⑤没有责任田⑥在老家没有就业机会
8.您找工作最大的困难:①没有技术②学历太低③户口受限制 ④不知道什么地方招工
9.你与单位签订的是的合同:①劳动合同 ②签订的劳动合同过期了没有续签 ③劳务合同④不知道哪种合同⑤没签合同
10.与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期限是:①不足3个月②3个月以上不足1年③1年 ④2年⑤3年及以上 ⑥以完成特定工作为期限⑦无固定期限
11.您的试用期是:①1个月以内 ②2个月以内 ③6个月以内 ④6个月以上 ⑤没有试用期
12.您的劳动合同对工作时间是:①约定了日工作小时数 ②约定周工作小时数 ③约定按劳动法律执行 ④没有约定工时
13.您每天工作多长时间:①低于8小时 ②达到8小时 ③达到9—11小时 ④超过12小时
14.您对加班的态度:①接受②不接受
15.您在业余时间的休闲活动:①睡觉 ②上网 ③聊天闲逛④玩棋牌麻将⑤参加体育活动
16.您希望单位开展活动的形式:①团队活动②互动交流③知识讲座
17.您的劳动合同对于劳动报酬是:①约定月工资的具体数额②只约定底薪的数额 ③只约定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④没有约定
18.您是否持有劳动合同文本: ①有②没有
19.你提出结束上一份工作的主要原因是:①工作太辛苦 ②工资太低 ③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④经营管理者不友善⑤单位不上保险
20.单位是否按照劳动法规定给您加班工资:①是②否
21.您对现在自己的工资收入是否满意:①是②否
22.您月工资收入:①千元以下②1000元至3000元③3000元以上
23.您所在的单位是否拖欠您工资:①是②否
24.您的工资是否达到了当地最低工资标准:①达到了 ②没有达到 ③不清楚最低工资标准
25.单位是否为您缴纳了养老保险:①是②否③不知道
26.单位是否为您缴纳了医疗保险:①是②否③不知道
27.单位是否为您缴纳了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①是②否③不知道
28.单位是否为您缴纳了生育保险:①是②否③不知道
29.单位是否为您缴纳了公积金:①是②否③不知道
30.单位发放劳动保护用品的情况:①按时足额发放 ②按时发放,但不够用③发放不及时④从未发放过
31.您的工作岗位或工作环境是否存在高温、低温作业:①不存在②存在,但采取了防护措施③存在,没有防护措施
32.您的工作岗位或工作环境是否存在粉尘污染:①不存在 ②存在,但采取了防护措施 ③存在,没有防护措施
33.您的工作岗位或工作环境是否存在噪音污染:①不存在②存在,但采取了防护措施③存在,没有防护措施
34.您的工作岗位或工作环境是否存在有毒有害气体污染:①不存在②存在,但采取了防护措施③存在,没有防护措施;
35.您的工作岗位或工作环境是否存在容易伤及肢体的机械故障隐患:①不存在②存在,但采取了防护措施③存在,没有防护措施;
36.您所在单位是否对您进行过安全生产的培训:①有②没有③记不清了
37.您觉得企业关心您的利益发展吗:①非常关心②比较关心③不关心
38.您关心企业的发展吗:①非常关心②比较关心③不关心
39.您关心国家大事吗:①非常关心②比较关心③不关心
40.以下各项哪一个更接近您的人生理想:①为国家、民族和社会做贡献②赚更多的钱③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④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成为某个方面的行家
41.您是否有宗教信仰:①有②没有
42.您是否参加过下列组织的活动:①社会公益组织 ②打工者协会、民工协会等 ③同乡会、同学会④个人兴趣爱好团体
43.您每月日常生活最大的开销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①食品 ②房贷或房租 ③医药费 ④子女教育⑤进修培训 ⑥赡养老人
44.您的居住状况是:①工棚、集体宿舍②出租房③自己购买商品房
45.您对居住的状况的满意程度是:①满意②比较满意③不满意④很不满意
46.您觉得现在生活压力:①非常大②比较大③正常
47.造成压力的原因是:①生活成本过高②收入太低③社会保障偏弱
48.您看书或上网关注的问题:①国内外新闻②查找与自己利益相关的政策信息 ③学习相关的工作技术技能④游戏娱乐
49.您怎么看待劳模:①劳模是工人学习的榜样②劳模付出太多,不值得 ③当劳模有名额限制,对自己缺乏信心④说不清
50.您是否认为新一代农民工具有很强的民主意识、法律意识、权利意识:①是②不是
51.您打算将来留在城镇:①想留在城市②想回农村③看自己在城市的发展情况再说
52.您希望在城市定居的主要理由:①城里生活水平高 ②孩子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③城市文化生活丰富 ④城里有退休工资和社会保险等保障⑤家里已经无地可种 ⑥已经不能适应农村的生活方式
53.近一年以来,您与所在的单位是否发生过劳动争议:①发生过②没发生
54.最近一次劳动争议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①劳动报酬②社会保险 ③工作时间④劳动安全和卫生
55.最近一次劳动争议解决的怎么样:①全部解决②部分解决③没有解决
56.在最近一次的劳动争议解决过程中,您是否得到过工会的帮助:①是②否
57.如果您所在的单位发生了由劳动争议导致的群体性事件,您可能会:①参加②不参加③多数人参加就参加④涉及到我的利益就参加④不知道
58.您认为集体合同是否有利于保护工人利益:①非常有利②有一定好处 ③没什么用④不知道什么是集体合同
59.您最希望工会在那些方面发挥作用:①保住职工工作岗位②提高职工工资收入③维护职工社会保障权益 ④改善职工劳动条件⑤调解劳动争议⑥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⑦帮扶困难职工
60.当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您会找谁解决:①同乡或亲友②党组织③工会④单位领导 ⑤政府部门⑥新闻媒体⑦上网发帖求助⑧自己去解决⑨自己忍受
第四篇:新生代农民工心理状况调查
新生代农民工心理状况调查
班级:1 学号:
姓名:
时间:2012年9月6日 为深入了解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特征和生存状况,笔者在新疆对来自甘肃、四川、安徽、河南等地的农闲流动农民工进行了实地调研,获得了丰富的一手资料。调查数据显示,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在诸多方面存在明显特征。
摘要:农民工问题是一个时代问题,他们双向流动,亦农亦工,现实的不稳定性引起了很多危机。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的去留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章通过对合肥市经开区新生代农民工的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到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意愿,探索了影响其身心发展的内在因素。在对其现状进行描绘的同时,构造出一个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基本模型。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发展趋势;解决策略
国务院2010年一号文件中首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新生代农民工因此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改革开放的新生代产物,新生代农民工处在怎样的生活条件?他们有着什么样的理想?现实社会对农民工有什么要求?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借用在假期打工生活的有利机会在对此项内容进行了深入体会、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状态以及新生代农民工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调查对象与方式
调查地点:包括新生农民工工作所在地,住处。调查对象:主要在乌鲁木齐市内流动新生农民工。方式:访谈式调查。
调查对象为新生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即出生在80年代或者90年代的工作在城市里的具有农村户口的居民。他们或者出生在城市或者具有独立能力后来到城市务工。调查的重点为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状况(工作时间、工资收入、家庭情况)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自己的要求。
三、调查时间
2012年7月26日2012年7月26日
四、调查结果
(一)家庭成员较多,受教育程度中等。
调查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多为多子女家庭。导致多子女家庭外出务工的原因主要归结于以下两点:一,多子女家庭教育成本高,农村家庭收入无法承受巨大的教育投入。二,多子女家庭存在家庭成员间的歧视。在农村重男轻女的现象导致女性受不到公正的受教育权利,男性由于生活条件的影响未能完成学业。三,由于高考独木桥的限制,义务教育的差等生被迫选择外出务工。新生代农民工多为单身。由于当前社会扭曲的婚姻观念,农民工买不起城里的房和本身农民工受到城里人的歧视,所以婚姻问题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的普遍存在问题。四,自身思想原因,受某些读书无前途论影响,认为与其花费时间金钱呆在学校不如乘早出来混熟社会为将来打好基础。值得注意的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水平比较老一辈农民工普遍提高。受到九年义务教育和高教育水平的趋势影响,新生代农民工一般教育程度较高。所以新生代农民工在寻找工作中与60、70后农民工相比具有显著优势。
(二)月收入水平低,工作时间适中
受到知识水平和个人能力限制,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处于社会底层。大多数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于销售业和服务业,他们的体力劳动相对于老一辈农民工较少,因此他们不能像老一辈一样获得足够的支撑全家生活的收入。他们的工作不仅需要足够体力更需要很好的忍耐力和娴熟的技巧。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新生代,他们不再单纯的追求足够的工作时间换取微薄的收入,因此他们的工作强度相对较小,每月的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的比例低于父辈很多,但是由于他们的工作不具有季节性,他们全年的工作时间大于父辈的工作时间。
(三)社会地位尴尬,就业结构缺乏弹性
毫无疑问农民工的生活水平一直处于社会底层,他们不仅忍受着城市露天生活的痛苦,而且要忍受着城里人的辛辣目光。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是从高中或者初中校园里直接进入社会,缺乏必要的职业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因此在今天以“证”论能力的时代,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范围狭窄。调查发现,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在赚钱的同时也在不断的自我完善,他们逐步认识到“证”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因此在夜校和各种辅导班也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一)文化程度差异较大,技能培训需求较为强烈
调查对象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仅占31.6%。由于文化水平不高,新生代农民工对培训特别是免费培训需求较为强烈,对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知识培训极其渴望,但是对诸如法律、卫生、人文、生活知识的培训需求度不高。
(三)期望待遇与实际待遇差距较大,工作动力缺乏
调查显示,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月收入大多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月支出在1500元以下,收入与支出基本相抵。不少新生代农民工坦承,期望待遇与实际待遇差距较大。另外,近50%的受访者基本没有储蓄,这一方面是由于其收入确实较低,另一方面城市生活开销很大,每月收入扣除基本生活消费以及社交、娱乐和人情花费,所剩无几。
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满意状况也不乐观,只有20%的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满意或者较为满意,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存在一种“得过且过”的心理,对未来生活缺乏细致规划,将工作仅仅视为一种满足温饱的手段。
(四)市民化意愿强烈,对城市的归属感明显
调查中,有81%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愿意定居城市,表明其向市民角色转变的意愿强烈,但仅有6%的受访者有信心在城市购买住房。在对城市同龄人的态度上,54.5%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既不羡慕也不反感,平等对待”,有近80%的男性新生代农民工还表示会尝试寻找城市女孩作为配偶,这表明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大都能以较为平和、客观的心态看待和接受城市人群。
(五)权益保障状况不容乐观,公民意识和社会参与程度提高 调查中仅有54.1%的新生代农民工与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7.2%的新生代农民工有口头协定,其余没有任何协定;仅有28.8%的受访者表示在发生劳动纠纷时,将通过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大多数受访者将工友、政府、媒体等视为寻求帮助的对象。这表明在社会加速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面对纠纷处理方法日益多样化。
(四)对现实生活不满,知识决定未来
中国社会的80后和90后分为两个部分:步入高等教育殿堂的大学生和新生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大部分是那些因学习能力差或者没能力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由此给他们带来很多的挑战。缺乏技能的工人得到极其微薄的工资,微薄的工资使新生代农民工不得不利用更多的时间弥补生活金钱的漏洞,更多的时间被用来工作而不是学习技能使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得不到提高。这样进入一个循环,最终的结果是新生代农民工被社会淘汰。很多新生代农民工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他们也有学习知识的意愿。但是打破这个怪圈仍然需要突破很大的障碍。(表四)
表四:新生代农民工的未来
工资期望值 百分比 继续教育 百分比 愿望 百分比 一千~二千 46% 一直想 32% 自主创业 69% 二千~三千 31% 偶尔想过 68% 保持现状 15% 三千~五千 15% 从没想过 0 回乡 7% 五千以上 8% 加薪升职 9%
五、调查讨论与建议
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不仅是农民工自己的问题,更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社会的共同关注,需要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和引导,另一方面,需要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积极进取精神和时代的紧迫感。
(一)改革户籍制度,消除农民工概念歧视
农民工问题存在的根本是中国的城乡户籍制度。户籍制度造成新生代农民工和城市里青年受到不同的评价标准,得到社会不同程度的关注。只要户籍制度存在,就会存在农民工与城里人不同的概念,农民工就会受到城里人的歧视。因此改革户籍制度成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关键。
(二)改革教育体制,农民工带着技能进入社会
新生代农民工区别于老一辈农民工的特点是他们不具有务农经验,但是他们普遍接受了义务教育或者接受了高中教育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阶段的知识对于社会的要求距离相差太远,甚至大相径庭,因此新生代农民工进入社会后感到基础教育对他们没有任何帮助。教育改革应该致力于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进入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进入职业技能的培训,这样的教育才能达到为所有学生服务的目的。教育应该不只是为走高考独木桥的同学服务。
(三)开拓就业渠道,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多机会
新生代农民工即使没有工作却仍然愿意在城市碰运气。这样的社会理念导致城里农民工劳力廉价,农村有效劳动力不足等严重社会问题。因此如何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带着城市学来的技术回乡发展建设新农村,这将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一个重要途径。新生代农民工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人才资源。
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最终发展的策略
(一)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
1、改革户籍制度,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壁垒
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壁垒,必须加快现行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实行准入与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各地城市可通过制定一定的准入条件,探索和构建适合各地实际情况的、具有可行性的新户口管理办法,使进城劳工可以有条件地成为城市正式居民。
2、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助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政府应逐步建立完善农民工的失业、养老、医疗保障和工伤赔偿制度,促进农民养老方式的社会化和市民化,化解其市民化进程中的市场风险。在构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时,政府应把农民工劳动保障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不断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3、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城乡统一平等就业
继续加快劳动力就业市场的改革,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企业用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逐步取消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社会保障等在内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增加农民进城的机会。
4、完善劳动法律体系,加大劳动执法力度
加强违反《宪法》的法律和法规条文的审查,保障农民工的平等、自由的公民权利。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立法。同时,强化劳动法律的执法和监察力度。此外还要加强劳动法律普及工作和社会成员法律意识的提高。最后要建立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律援助体系。
(二)对返乡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的建议
1、政策扶持,资金支持
对于返乡后自主创业的农民工,政府应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制定财政、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如采用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信贷支持等多种形式,加大扶贫力度,在政策上给返乡农民工最大的扶持。用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返乡的新生代农民工大胆创业。同时,政府用于开发性生产经营项目的资金,在其调拨和使用方面,应适当向他们倾斜。
2、组织管理,市场治理
为了避免返乡的新生代农民工这一宝贵人力资源的分散流失,应该对农民工进行组织化的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的集聚效应。建立返乡新生代农民工信息档案,按照农民工的工作类别、职业技能等详细分类,归纳整理出人事档案资料,形成规范的人才资源库,方便乡镇企业和农村基层对返乡农民工的开发再利用。同时,实行市场化治理。一方面,引入市场调节理念;另一方面,强化市场竞争机制。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多公共服务。可设立专项资金,奖励为城市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农民工,帮助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民工。建立健全市场中介组织,促进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合理有序流动;进行信贷与保险扶持,鼓励他们自主创业。
二是针对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的情况,继续加大对西北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因地制宜地出台相应的技能培训项目和返乡创业扶持政策,支持一部分有能力的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还应该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向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多、层次
第五篇:新生代农民工思想状况调查
新生代农民工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时间:
新生代农民工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为深入了解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特征和生存状况,我们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省区进行了实地调研,获得了丰富的一手资料。调查数据显示,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在诸多方面存在明显特征。
(一)文化程度差异较大,技能培训需求较为强烈
调查对象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仅占31.6%。由于文化水平不高,新生代农民工对培训特别是免费培训需求较为强烈,对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知识培训极其渴望,但是对诸如法律、卫生、人文、生活知识的培训需求度不高。
(二)所处行业较为多元,就业层次有待提升
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主要从事的行业为餐饮娱乐业、零售批发业、加工制造业和运输物流业,其人数分别占样本总量的21.2%、17.4%、15.7%和12.3%,职业选择呈现多元化态势。调查中,多数新生代农民工都已完全脱离农业生产,不再带有“亦工亦农”的兼业色彩,而是逐步向新时代的产业工人、工商业者转变。但总体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层次仍然相对较低,高端行业从业者为数不多。
(三)期望待遇与实际待遇差距较大,工作动力缺乏
调查显示,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月收入大多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月支出在1500元以下,收入与支出基本相抵。不少新生代农民工坦承,期望待遇与实际待遇差距较大。另外,近50%的受访者基本没有储蓄,这一方面是由于其收入确实较低,另一方面城市生活开销很大,每月收入扣除基本生活消费以及社交、娱乐和人情花费,所剩无几。
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满意状况也不乐观,只有20%的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满意或者较为满意,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存在一种“得过且过”的心理,对未来生活缺乏细致规划,将工作仅仅视为一种满足温饱的手段。
(四)市民化意愿强烈,对城市的归属感明显
调查中,有81%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愿意定居城市,表明其向市民角色转变的意愿强烈,但仅有6%的受访者有信心在城市购买住房。在对城市同龄人的态度上,54.5%的新生代农民工表示“既不羡慕也不反感,平等对待”,有近80%的男性新生代农民工还表示会尝试寻找城市女孩作为配偶,这表明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大都能以较为平和、客观的心态看待和接受城市人群。
(五)权益保障状况不容乐观,公民意识和社会参与程度提高
调查中仅有54.1%的新生代农民工与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7.2%的新生代农民工有口头协定,其余没有任何协定;仅有28.8%的受访者表示在发生劳动纠纷时,将通过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大多数受访者将工友、政府、媒体等视为寻求帮助的对象。这表明在社会加速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面对纠纷处理方法日益多样化。
调查还表明,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对社会问题关注度很高,仅有8.9%的调查对象表示并不关心社会问题,其他的受访者则都会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关心时事,表现出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他们逐步打破了上一辈农民工与城市社会隔离的状态,积极参与社会互动,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层面中主动了解社会、了解世界。
总的来看,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既面临一些问题,比如职业技能缺乏、就业层次低、融入城市艰难、权益保障不足、收入与消费水平偏低等,也有一些积极的变化,比如所处行业更加多元、市民化意愿更强、社会参与更加主动等。为使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更加顺利,应从多方面努力。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多公共服务。可设立专项资金,奖励为城市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农民工,帮助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民工。建立健全市场中介组织,促进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合理有序流动;进行信贷与保险扶持,鼓励他们自主创业。
二是针对西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的情况,继续加大对西北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因地制宜地出台相应的技能培训项目和返乡创业扶持政策,支持一部分有能力的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还应该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向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多、层次更高的工作岗位。
三是健全保障制度,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的“双重融入”。这需要外部制度环境的支持与保障。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法律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资助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的民间法律团体和个人,将政府履行职责与民间自主意识相结合,构建和谐的社会大环境。(《半月谈》2012年第9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姚植夫 张译文)
纪实:中国贫困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尴尬和期待
春节刚过,20岁的武娟就开始收拾行囊,准备返城务工。
武娟家在中国西北的甘肃会宁县翟所乡张城堡村,这里山大沟深,气候干旱,是中国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
武娟初中毕业后上了技校,一年半前开始在深圳一家手机液晶显示屏生产企业务工。现在的她染了头发,穿着时髦,完全没有农村姑娘的感觉。
“在城市,我找不到家的感觉,所以回来过年。”回家不到半个多月的武娟说,“但在农村也待不住,毕竟城市的条件要好得多,也习惯了城里上班、下班、逛街的生活,回家倒感觉不适应了。”
武娟所面临的尴尬,也是中国许多贫困地区新生代农民工所面临的尴尬:农村不想留,城市难安家,小城镇就业门路窄。
在中国,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指80后、90后出生的、在城市务工的农民,他们已成为数以亿计的中国农民工的主要力量。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备受关注的“一号文件”中,也首次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概念。
这些年青的农民工和他们的父辈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更重视技艺,多有一定文化程度,更重要的是,他们中的多数将务工视为赖以生存的主要收入来源,而不是作为农业收入的补充,并强烈希望藉此在城镇安家落户。
“对我来说,留在农村已不现实。”甘肃会宁县太平店镇太平店村农民工张海强说,“我不会种地,也没种过地,什么时候该种什么都不知道。”
27岁的张海强初中毕业即在城市务工,至今已有十年。现在在家乡邻近的银川市一家建筑公司开车。不久前,张海强结婚了,这让他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然而,张海强要在大中城市安家也不那么容易。他说:“我月工资不过1500元,其中400元还要用于租房,虽然银川的房价在中国的大城市中算低的,但我还是买不起房。”
新生代农民工遭遇的尴尬,也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新难题。近年来,中国的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政府为农民工进城打破了许多政策方面的障碍,同时在技术培训等方面提供资金帮助。
2010年,政府在“一号文件”中又明确提出,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但现实中仍有诸多难题待解决。
不过,成为“城市人”的目标或许已经不是遥不可及了。许多贫困地区新生代农民工正在朝着这一目标努力,其中学习技艺成为他们首选的一条途径,有的通过政府资助进入技校学习技艺,有的边工作边学习技艺。
会宁县翟所乡张城堡村的张鹏初中毕业后到西宁打工,在结识一位三星级酒店的厨师后拜其为师学习厨艺。
“回村务农可能性已很小,要在城市立足,就得有身过硬的本领。”20岁的张鹏对未来看得很清楚,他说,“像我师父这样,一个月收入五六千元,在西宁这样的西北城市买套房还是有希望的。”
也有一些农民工选择创业,为在城市或城镇安家打基础。甘肃定西市安定区西巩驿镇营坊村的董宏在外务工已有多年,主要搞家庭装修,年收入已达到五六万元,这比许多城市人的收入还高。
近年,家乡甘肃定西市的房地产业兴起,让董宏看到了机会,他希望在家乡继续承包家庭装修的同时,开一间商店销售相关建材。而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已经提出把支持农民建房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建材下乡,这更是给了董宏更多信心推进自己的事业。
“我们现在虽然还在城市‘漂’着,不过,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们在城市扎根的日子不会太远。”董宏信心十足地说.在目前全国大约1个亿左右的“新生代农民工”中,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的“三高一低”成为这些“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要特征。
了解时几乎每一位“新生代农民工”都表示,不愿打工一辈子、不愿从事低收入工作,渴望创业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招工荒”,企业招不到工,求职人员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凸显。以德阳市为例,在今年2月该市举办的大型现场招聘会上,进场应聘人员达2万余人,却仅有8645人现场与用工单位达成了意向性用工协议。记者了解到,在求职者中“新生代农民工”成为主力军。
招聘会上,德阳市某通讯产品专营店招收营业员若干,虽然标明的收入明显高于其它同行,但两个多小时过去了,只有四人填了联系电话。不少年轻的80后、90后表示,这家公司要求职工全天站着上班,太苦,自己宁愿做工资较少,能坐着上班的收银员,也不做有丰厚提成的营业员„„
“新生代农民工权利意识增强,企业主看不惯这批员工‘不肯吃苦’的思想,这种‘代沟’加剧了‘用工荒’。”德阳市就业局就业指导科相关负责人称,很多企业认为如今的年轻人确实和老一代不同了,怕吃苦、嫌钱少。但是作为新生代务工者,他们渴望有更多自由生活。按老观念要求年轻人不一定合理,处在事业初期的年轻人有新想法新诉求、流动性大,是一种正常现象。“年轻人的诉求应得到理解和尊重,他们需要时间学习、生活,如果企业无法提供这种空间,他们会感到失望,导致频繁跳槽。”
据悉,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农民工面临着劳动权益保障等一些共同的问题,但其面临的问题又有特殊性:整体收入偏低,劳动合同执行不规范,工作稳定性差,社会保障水平偏低,职业安全隐患较多,企业人文关怀不到位等六大问题亟待破解。
不可否认,“新生代农民工”也为城市增添了不少生机与活力,成为推动城镇化进程的一股强劲力量。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实现市民化,需要多方合作。一方面,政府要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和公共服务供给,健全城市化制度设计,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要通过教育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城市融入能力。此外,整个社会要消除歧视,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疏通道路、减少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