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大学生创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浅谈大学生创业的优势与劣势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毕业生的迅速增加导致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这种形势,选择自主创业既可以为自己寻找出路,又可为社会减轻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踏入了创业的行列。在鼓励自主创业的今天,大学生更应该在创业热中进行一次冷思考。本文仅从大学生在创业中的优势和劣势两方面进行简要分析,我们在创业热中应该如何认清自我。
关键词:创业优势劣势
创业是大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选项之一。对大学生来说,创业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既振奋人心又充满风险的字眼。狭义上讲,创业是指具有创业能力的人创设新的职业、创立新的企业。其创业能力是指工资形式之外的“自我就业”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和市场行为相结合。结合目前大学生创业的实际情况可知,专业技术能力、市场驾驭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社交沟通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是非常重要而急需的。当下,高速发展的经济和宽松的政策环境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大学生选择创业之路,既存在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研究的挑战。那么,针对创业而言,大学生具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呢?
一、大学生的创业优势
大学生受到相对较高的文化教育,是一个知识和智力都相对密集的群体,其实现自我价值的自我意识极容易激发自主创业的热情。以下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分析大学生在创业中的优势:
1、内在优势
第一、知识优势。大学生具有较高层次的知识,是一个知识、智力和活力都相对密集的群体,他们享受了专业领域的分工,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因此,知识资源成了大学生创业的最大优势。他们具有本科或研究生程度的文化水平,对事物较有领悟力,有些东西一点即通,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强,运用IT技术能力强,能够在互联网络上搜寻到更多信息。第二、活力优势。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年轻有活力,勇于拼搏,无太重负担,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接受新鲜事物快,甚至是潮流的引领者;思维普遍活跃,不管是敢不敢干、至少是敢想;自信心较强,对自己认准的事物会有激情去体验。第三、创意优势。大学生有强的领悟力,思路活跃,创意新颖,能将所学的知识很快内化为能力,外化为创造。具有创意就意味着创新,创新能力来源于创造性思维,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一定具有独立性、求异性、想象性、新颖性、灵感性、敏锐性等人格特质。因此,创意能力影响着创业实践的特质,是促使创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主要包括在专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创意,因此是创业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第四、其他优势。除了以上的明显的优势外,大学生还具有策划、组织、领导、管理、公关等方面潜在特质,经过创业的体验,这些能力都将产生很强的外部性。
2、外在优势
第一、国家政策的优惠。为了促进大学生创业,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注册、贷款、税费、培训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主要表演在程序的简化和经济的优惠上。首先,登记注册程序更简化。为确保大学生能迅速的进入创业状态,凡高校毕业生申请从事个体经营或申办私营企业的,可通过工商部门注册大厅的“绿色通道”优先登记注册。在金融贷款方面也优先贷款支持且简化贷款手续。其次,具体经济优惠。包括金融贷款优惠、利率贴息的优惠、税费的减免和企业运营方面的优惠。例如对创业贷款给予一定的优惠利率扶持,视贷款风险度不同,在法定贷款利率基础上可适当下浮或上浮,以及人事档案管理免两年费用。第二、学校资源的利用。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起着重要作用。学校拥有雄厚的智力知识资源,拥有很多创业优势项目。在我国普通高校中,分布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凝聚着一大批高水平的科学家、学科带头人,拥有学科综合、交叉和渗透的优势,并且每年高校获得的研发经费不少,这些宝贵的科技人力资源和研究项目及成果,是高校科技自主创新的最大优势。其次,高校除了鼓励大学毕业生开展自主创业之外,还容易对自主创业进行必要的实践指导,辅助学生创业,使高校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第三、家庭方面。没有成家的大学生暂无家庭负担,其创业很可能获得家庭或家族的支持。
二、大学生的创业劣势
第一、经验不足。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常常盲目乐观,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同时,急于求成、缺乏市场意识及商业管理经验的缺乏,是影响大学生成功创业的重要因素。由于大学生对市尝营销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很难一下子胜任企业经理人的角色。对于创业中的挫折和失败,许多创业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丧消沉。大家以前创业,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心态自然都是理想主义的。其实,成功的背后还有更多的失败。看到成功,也看到失败,这才是真正的市场,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年轻的创业者们变得更加理智。
第二、眼高手低。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还停留在仅有一个美妙想法与概念上。在大学生提交的相当一部分创业计划书中,许多人还试图用一个自认为很新奇的创意来吸引投资。现在的投资人看重的是你的创业计划真正的技术含量有多高,在多大程度上是不可复制的,以及市场赢利的潜力有多大。而对于这些,你必须有一整套细致周密的可行性论证与实施计划,不能仅是纸上谈兵,创业设想大而无当,市场预测普遍过于乐观。
第三、市场观念较为淡薄。不少大学生很乐于向投资人大谈自己的技术如何领先与独特,却很少涉及这些技术或产品究竟会有多大的市场空间。大学生在校参加的自主创业计划大赛中,大多数项目都是关于高新技术的。一旦学生毕业脱离学校后,要凭个人之力创办高科技企业,却往往显得势单力薄。因为一些风险投资公司不愿意投资到学生创业的公司这样规模小、风险大的企业。其实,真正能引起投资人兴趣的并不一定是那些先进得不得了的东西,相反,那些技术含量一般但却能切中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常常
会得到投资人的青睐。同时,创业者应该有非常明确的市场营销计划,能强有力地证明赢利的可能性。
第四、综合素质较弱。首先,缺乏管理、法律和风险投资知识。虽然多数学生在大学期间也学了一些管理方面的知识,但对于人事管理、资金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经济法、税务、知识产权法等知识相对较为缺乏。此外。对于国家优惠政策的不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创业的脚步。
综上所述,大学生在真正开展自主创业前,应该结合自身条件并充分考虑外在因素,在自我优势和劣势分析后再选择项目、制定完整、可执行的创业计划,从而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自我价值。
第二篇:关于大学生创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商业街大学生创业透视
——浅谈大学生创业心理变化的轨迹
摘 要: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具有信念中缺乏坚定、激情中缺乏耐心和顽强、创新中缺乏经验和魄力等特点。大学生创业应该具备独立性与合作性、敢为性与克制性、坚韧性与适应性等心理素质。培养良好创业心理品质应采用加强教育引导、强化实践锻炼、重视课程建设、完善培养方法等策略。大学生的创业心理决定创业的成败,纵观大学生创业历程,他们的创业心理经历了一个由浮躁到理性的过程。这种变化也使大学生创业逐步走上平衡健康的发展轨道。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心理 变化
20世纪90年代末,全球性的学生创业热潮开始波及中国,成千上万的高校学生投身其中。特别是1999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在校学生李玲玲在获得武汉世博公司风险投资10万元后,注册创办了武汉天行健科技有限责任公
【1】 司,她当时成为全国在校大学生获得风险投资的第一人。一时间,大学生创
业成为校园最时髦的词汇,学生创办的公司风起云涌。时间过去几年了,李玲玲所创办的天行健公司早已停摆,纷纷传来的是学生公司倒闭的消息。在大学生创业历程的变化中,他们的创业心理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我认为,从1998年以来,大学生创业心理变化的轨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由浮躁变为理性。1 狂热背后是浮躁
大学生创业热的始作俑者是1998年5月清华大学的“创业计划竞赛”,大赛
【2】云集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天才们”的114份创业计划。“创业
计划竞赛”在当时被誉为“比尔·盖茨的孵化计划”,一时间被各大媒体炒作得沸沸扬扬,同时也激起了无数大学生的创业理想,从而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大学生创业风潮。1999年3月,由团中央主办的全国高校首届创业计划竞赛轰轰烈烈地展开;1999年底,高校云集的上海开展了首届“亿唐杯MBA创业计划大赛”;2000年初,国家教育部宣布大学生、研究生可以休学保留学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这些都无疑为正在涌动的大学生创业热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可以说,从1998年到2000年上半年,是学生创业的狂热时期。这个时期,学生的创业心理呈现出明显的浮躁特征。
1.1 把创业简单化
学生几乎到了人人想创业的程度,当时清华大学的情况是“碰到两个人,其中就会有一个人说想要创业”。学生普遍意识不到创业资金的困难和创业风险的压力,反而对创业的期望值很高,觉得只要开张就会马到成功。
1.2 追逐互联网泡沫
在大大小小各方举办的创业计划大赛上,参赛的大多是网站创业计划。最为突出的是在上海举行的“张江杯”创业计划大赛中,首期征集的创业计划居然有90%以上是网站创业计划书,原因是学生认为“方便、来钱快”。
1.3 对自身创业素质认识不足
学生普遍不习惯对产品或项目做市场调查,而是进行理想化的推断,典型的例子是:“如果有3亿人需要我们的产品,每件售价100元,我们就有300亿元的销售市场。”这种推断方法往往会对创业起误导作用。这个时期,大学生浮躁的心理促使了一些泡沫公司的产生,一遇到什么风吹草动,这些公司就会如建在沙滩上的高楼,说垮就垮,烟消云散。挫折过后显理性
以2000年4月美国纳斯达克指数大幅下滑为标志,中国大学生创业也滑入低谷。之后,经过失败、苦闷、放弃、坚持的自我调整,经过大浪淘沙般的洗礼,学生的创业心理渐趋成熟,学生创业也进入到平稳健康的理性时期。
2.1 创业激情依旧
而这种激情已经不是当初那种缺乏理智的激情,而是经过冷静观察与思考后迸发出来的激情,是成熟型的激情。就在2000年年底举办的第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就收到全国24个省份132所高校学生提交的作品462件,专家们认为“这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对创业的渴望与信心”。华东师范大学对上海高校540名本科生进行的调查报告显示,有77.6%的学生表示有创业意向。辽宁省近两年来已涌现出2000多人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群体。看来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并没有因为经历严冬而消退。
2.2 创业理性增强
据智联网针对大学生的调查,65%的人考虑30岁以后创业;21%的人认为大学毕业后至少要工作1至2年再创业;9%的人认为创业风险太大,要慎重;还有4%的人说没想清楚,另有1%的人表示无论如何都不考虑创业。这表明,虽然多数人准备创业,但对创业的时机、风险的认识比较清醒。
2.3 创业预期降低
过去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就是从事高科技,就是要一鸣惊人,一夜暴富。在创业时不屑于从事服务业,或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醉心于挖掘第一桶金的迷梦。而现在学生对创业领域的选择更宽了,要求降低了,表现出务实的心态。沈阳市自2003年10月开始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服务以来,已有168名毕业生领取了《自主创业证》,125名毕业生创办的单位已挂牌营业,经营项目就涉及计
【3】算机开发与维护、培训教育、信息中介、装饰装修设计、服装等领域。在无锡
大学生创业街上,与普通的商业街一样店铺云集,从拉面馆、牛扒屋到装潢公司、网络服务中心一应俱全。这说明现在学生创业预期呈现出常态表现,是希望赚第一分钱,而不是挖第一桶金。
2.4 创业困难清楚
据华东师范大学的调查,35.9%的学生认为“资金是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困难”;28.9%的学生认为最大的困难是“社会关系不够宽广,不利于开展工作”;19.1%的学生认为最难的是“还要兼顾学业,时间、精力有限”。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学生创业的盲目性大大减少,已经开始意识到创业需要资金、环境、时间的保证,而不仅仅是凭热情。在引导中更加成熟
大学生创业心理由浮躁变为理性,是非常可贵的变化,我们必须珍惜和保护。因为对大学生创业不能以一时成败论英雄,而是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来分析和看待,今天的失败可能意味着明天更大的成功。可以说,美国硅谷就是和斯坦福大学、学生创业公司以及美国的风险投资公司一起成长的。没有在车库里的学生创业者,也就没有惠普公司、苹果公司和英特尔公司等今天世界著名的高科技公司,也就没有今天世界第一流的斯坦福大学,更没有今天神话般的硅谷。因此,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的正确引导,是每个高校应尽的职责。
3.1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创业的含义
首先是要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创业的深刻含义。要使大学生懂得,创业既不是头脑发热的“下海”,也不是普通的专业性比赛或科研设计,其实质是要求学生
能结合专业特长,根据市场前景和社会需求开发出自己的创新成果,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由知识的拥有者变成为社会创造价值、作出贡献的创业者。创业是一种精神,一种意识,更是一种素质;创业不是个人行为,是合作和表率;创业不是牟取私利,是奉献与无私;创业者是坚定的爱国
【4】者,是富有激情的实践者,是艰苦创业的实干家。
3.2 引导学生具备经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大量事实表明,许多学生在创业之初,雄心勃勃,往往在实施过程中,因为
【5】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这样或那样的困境,而最终灰心败北。在市场竞争日
趋激烈的情况下,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是否有强烈的创业意识、娴熟的专业技能和卓越的管理才华,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
3.3 引导学生形成脚踏实地的务实心理
学生大多处于风华正茂、激情洋溢的时代,很容易追风逐潮,表现自我。要培养学生冷静观察的习惯,遇事多思考,多比较,尽量克服盲目攀比的心理。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遇到那些诱人的规划、宏伟的蓝图、美好的事情都要设身处地的分析,分析实现的可能性,分析实现的基本条件,分析自身具备的能力,这样就会得出一些务实的结论,减少或避免一些无谓的损失与失败。4 结束语
理性的创业心理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基础,学校要通过引导,使大学生的创业心理更加成熟。我们有理由相信,不远的将来,在社会创业的舞台上,会真正涌现出一批批的大学生创业英雄,会流传一个个大学生创业的传奇故事。
第三篇:大学生创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论文
现今职高毕业生自主创业调查报告
小组人员:英语104 陈灵金菲
随着高校的扩招、招生数量的增加,我国高等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迈进。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致使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大学毕业生持续增加,每天的毕业生人数也是上年的3倍之多,呈现巨大的就业压力的局面,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部分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的道路,这也正符合党的“十七大”的精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同时,政府部门也对此表示支持,许多政府部门还特意颁布了一些利于创业的政策条款。本调查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动机、目的以及创业过程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创业意识现状的调查研究,所用途径为上网查阅,询问身边的同学以及对网上的调查报告分析的方式得出一些结论。
研究结果如下:
以目前职高毕业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其中对创业感兴趣的69%,其中最感兴趣的有17%。自己想尝试的占多数,有48%,受家庭形象和传媒影响各有17%。只有47.5%的参加过过创业讲座。有69%的人认为只要开船一份事业就要创业。62%的倾向于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低的行业,对于软件、网络等高科技行业只有7%。70%的人选择合伙创业,只有30%的人选择自主创业。对于国家出台的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只有40%的人了解。60%的人创业是为了赚钱,30%的人创业是为了展示自我能力、自我追求。而多数人则认为创业对自己人生的发展是有好处的,但是实施的时候
却不知从何做起。
一、现状分析与调查结果:
总所周知,国家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支持的,但是如果涉及到个人,问及是否关注过国家出台的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时,众多调查资料表明,经常关注,很清楚的大学生占10%,偶尔关注,比较清楚的大学生占30%,不太愿意主动去了解,知道一点的大学生占45%,一点也不知道的大学生占15%。从这里体现出现在的大学生对国家政策的了解程度虽然占比较大的比例,从经常关注的大学生只占10%则可以看出,所占比例较小,说明大学生关注国家政策是有待加强的,而国家对于其支持政策所需加大力度宣传仍是有必要的。
后来我们又上网查阅对于自主创业,考虑过的大学生占97.5%, 完全没想过的大学生占2.5,正在进行创业的大学生占0%,已经尝试过创业的大学生占0%。从这里体现了创业的问题对大学生不是什么与他们毫不相干的事情,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思考过创业的问题。说明大学生还是对于自主创业这样又具有挑战,又具有生命力的领域很感兴趣。
我们南通职业大学也经常会举办一些关于就业指导,创业的讲座会谈,对于是否参加过此类活动的调查中,有表示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大学生占47.5%没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大学生的占52.5%。其中,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次数一般在1-
2次。从这体现出大学生参加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比例相对较小,大学生对此的关注度还不够,还有待加强改进。
谈到自主创业,不少人也会认为这是大学生挑战自我人生的很好的方式,撇开所要面对的问题不谈,其中大学生的优势仍不容小视,有77.9%的大学生认为“年轻有活力、勇于拼搏”是大学生创业的优势,46.1%的大学生认为是“学习能力强”,45.3%的大学生认为是“创新能力强”,30%的大学生认为是大学生的“家庭负担轻”,25.5%的大学生认为是“知识技能多”,2.2%的大学生认为是其他包括拥有资金、社会关系等因素。可见,大学生作为一个创业群体拥有更多的人力资本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应成为我国创业的主力军。
二、调查问卷的结论及探讨
(一)大学生创业规模过低不利于我国创业型经济的发展
鼓励创业不仅是解决我国当前失业问题的权宜之计,也是建立创业型经济、促进我国经济持久高速发展的根基。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部分,具有较高的知识和技能,应成为推动我国创业的主力。但现实中,虽然很多大学生认识到创业的重要意义,可大多数大学生没有创业或准备创业,也许是因为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因素使得所有的计划都泡了汤。
(二)创业风险过大阻碍了我国大学生创业
从调研结果看,大学生创业存在的诸多障碍既包括创业意识淡薄、创业能力不足等个人方面的因素,也包括资金缺乏、技术缺乏等
大学生创业群体共同面临的问题,还包括家庭反对、户口、社会保障等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也就是说,由于以上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概率并不高,或者说,大学生创业的风险太大。这样,很多大学生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去考虑创业的,甚至宁可失业也不去创业。这是符合理性人假定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不能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大学生创业的风险,我国就不可能出现较大规模的大学生创业浪潮。鼓励并且有条理的聘请一些成功人士讲解自己的经验也许会有利于大学生们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三)、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对策建议
1.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以改善大学生创业环境
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关键在于采取有效措施,改变大学生创业的资源约束,使创业更具吸引力。首先,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高校应推动创业教育,一方面,加大创业意义与价值的宣传,改变“一热两冷”现象,形成重视创业和创业教育的校园风气。另一方面,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扩大创业教育规模,提高创业教育质量,为更多的大学生获得足够的创业知识和技能提供条件。其次,政府应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业政策环境。政府应加大大学生创业宣传力度,形成认同创业、尊重创业者的社会氛围,增强创业者的“荣誉感”,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建立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以缓解创业资金的瓶颈,成立专业化管理服务机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深化户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制定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以解决创业大学生的后顾之忧,激励更多的大学生投身于
创业之中。
2.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做好创业准备
根据调研结果,大学生主要根据其个人偏好和创业的成本收益比较做出是否创业的选择。如果不喜欢创业或观念上无法接受创业或者有其他更好的选择,这意味着创业的机会成本很高或风险太大、创业成功率很低,这都将导致大学生放弃自主创业。然而随着我国大学毕业生日益增多及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创业的机会成本正呈下降趋势。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提高筹划能力、营销能力、财务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等,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创业做好准备。
第四篇:大学生创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论文
为了展示自我能力、自我追求。而多数人则认为创业对自己人生的发展是有好处的,但是实施的时候却不知从何做起。
一、现状分析与调查结果:
众所周知,国家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支持的,但是问及是否关注过国家出台的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时,众多调查资料表明,经常关注,很清楚的大学生占10%,偶尔关注,比较清楚的大学生占30%,不太愿意主动去了解,知道一点的大学生占45%,一点也不知道的大学生占15%。从这里体现出现在的大学生对国家政策的了解程度虽然占比较大的比例,说明大学生关注国家政策是有待加强的,而国家对于其支持政策所需加大力度宣传仍是有必要的。
对于自主创业,撇开所要面对的问题不谈,其中大学生的优势仍不容小视,有77.9%的大学生认为“年轻有活力、勇于拼搏”是大学生创业的优势,46.1%的大学生认为是“学习能力强”,45.3%的大学生认为是“创新能力强”,30%的大学生认为是大学生的“家庭负担轻”,25.5%的大学生认为是“知识技能多”,2.2%的大学生认为是其他包括拥有资金、社会关系等因素。
二、调查问卷的结论及探讨
(一)大学生创业规模过低不利于我国创业型经济的发展
鼓励创业不仅是解决我国当前失业问题的权宜之计,也是建立创业型经济、促进我国经济持久高速发展的根基。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部分,具有较高的知识和技能,应成为推动我国创业的主力。但现实中,虽然很多大学生认识到创业的重要意义,可大多数大学生没有
创业或准备创业,也许是因为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因素使得所有的计划都泡了汤。
(二)创业风险过大阻碍了我国大学生创业
从调研结果看,大学生创业存在的诸多障碍既包括创业意识淡薄、创业能力不足等个人方面的因素,也包括资金缺乏、技术缺乏等大学生创业群体共同面临的问题,还包括家庭反对、户口、社会保障等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也就是说,由于以上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概率并不高,或者说,大学生创业的风险太大。这样,很多大学生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去考虑创业的,甚至宁可失业也不去创业。这是符合理性人假定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不能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大学生创业的风险,我国就不可能出现较大规模的大学生创业浪潮。鼓励并且有条理的聘请一些成功人士讲解自己的经验也许会有利于大学生们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三)、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对策建议
1.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以改善大学生创业环境
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关键在于采取有效措施,改变大学生创业的资源约束,使创业更具吸引力。首先,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高校应推动创业教育。其次,政府应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业政策环境。政府应加大大学生创业宣传力度,形成认同创业、尊重创业者的社会氛围,增强创业者的“荣誉感”,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2.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做好创业准备
根据调研结果,大学生主要根据其个人偏好和创业的成本收益比较做出是否创业的选择。如果不喜欢创业或观念上无法接受创业或者有其他更好的选择,这意味着创业的机会成本很高或风险太大、创业成功率很低,这都将导致大学生放弃自主创业。然而随着我国大学毕业生日益增多及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创业的机会成本正呈下降趋势。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提高筹划能力、营销能力、财务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等,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创业做好准备。
第五篇:关于大学生创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论文
随着高校的扩招、招生数量的增加,我国高等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迈进。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致使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大学毕业生持续增加,据统计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114万,2005年为338万、是2001年毕业生的3倍,2007年为495万、是2001年毕业生的4.34倍,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部分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的道路,这也正符合党的“十七大”的精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本调查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动机、目的以及创业过程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创业意识现状的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300份,有效回收率100%。
调查共18题,摘录如下:
对象以本科毕业为主。对创业感兴趣的69%,其中最感兴趣的有17%。自己想尝试的占多数,有48%,受家庭形象和传媒影响各有17%。只有47.5%的参加过过创业讲座。有69%的人认为只要开船一份事业就要创业。62%的倾向于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低的行业,对于软件、网络等高科技行业只有7%。70%的人选择合伙创业,只有30%的人选择自主创业。对于国家出台的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只有40%的人了解。60%的人创业是为了赚钱,30%的人创业是为了展示自我能力、自我追求。你认为自主创业要求大学生具备素质中有强烈的挑战精神、出色的沟通及交际能力、较好的专业知识、优秀的管理及领导艺术、良好的社会关系基本持平。资金不足、缺乏社会关系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最大障碍。对于影响大学生创业成败的主要因素回答不一,专业知识、实际能力、创业团队、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创业机会、资金条件、创业项目、经验各有见解。认为在创业前会去看创业书籍、到企业实习的占到了半数。69%的人认为学校或政府提供配套资金来奖励并鼓励有影响的自主创业者。90%的人认为非常有必要开展和普及创业教育。只有35%的人认为现在所学的专业对未来创业有影响。60%的人认为家庭背景对创业有影响,但影响不大,主要看自己努力。
一、现状分析与调查结果:
从调查问卷中抽出几份题目进行分析,例如第二题,您关注国家出台的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调查中,经常关注,很清楚的大学生占10%,偶尔关注,比较清楚的大学生占30%,不太愿意主动去了解,知道一点的大学生占45%,一点也不知道的大学生占15%。从这里体现出现在的大学生对国家政策的了解程度虽然占比较大的比例,但经常关注的大学生只占10%,所占比例较小,说明大学生关注国家政策是有待加强的。
而第三题您是否有创业的打算调查中,考虑过的大学生占97.5%,完全没想过的大学生占2.5,正在进行创业的大学生占0%,已经尝试过创业的大学生占0%。从这里体现了创业的问题对大学生不是什么与他们毫不相干的事情,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思考过创业的问题。而第十题您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 调查中,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大学生占47.5%没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大学生的占52.5%。其中,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次数一般在1-2次。从这体现出大学生参加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比例相对较小,大学生对此的关注度还不够,还有待加强改进。
对“大学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创业群体,其优势何在”这一问题,有77.9%的大学生认为“年轻有活力、勇于拼搏”是大学生创业的优势,46.1%的大学生认为是“学习能力强”,45.3%的大学生认为是“创新能力强”,30%的大学生认为是大学生的“家庭负担轻”,25.5%的大学生认为是“知识技能多”,2.2%的大学生认为是其他包括拥有资金、社会关系等因素。可见,大学生作为一个创业群体拥有更多的人力资本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应成为我国创业的主力军。
二、调查问卷的结论及探讨
(一)大学生创业规模过低不利于我国创业型经济的发展
鼓励创业不仅是解决我国当前失业问题的权宜之计,也是建立创业型经济、促进我国经济持久高速发展的根基。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部分,具有较高的知识和技能,应成为推动我国创业的主力。但现实中,虽然很多大学生认识到创业的重要意义,可大多数大学生没有创业或准备创业。
(二)创业风险过大阻碍了我国大学生创业
从调研结果看,大学生创业存在的诸多障碍既包括创业意识淡薄、创业能力不足等个人方面的因素,也包括资金缺乏、技术缺乏等大学生创业群体共同面临的问题,还包括家庭反对、户口、社会保障等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也就是说,由于以上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概率并不高,或者说,大学生创业的风险太大。这样,很多大学生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去考虑创业的,甚至宁可失业也不去创业。这是符合理性人假定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不能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大学生创业的风险,我国就不可能出现较大规模的大学生创业浪潮。
(三)、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对策建议
1.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以改善大学生创业环境
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关键在于采取有效措施,改变大学生创业的资源约束,使创业更具吸引力。首先,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高校应推动创业教育,一方面,加大创业意义与价值的宣传,改变“一热两冷”现象,形成重视创业和创业教育的校园风气。另一方面,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扩大创业教育规模,提高创业教育质量,为更多的大学生获得足够的创业知识和技能提供条件。其次,政府应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业政策环境。政府应加大大学生创业宣传力度,形成认同创业、尊重创业者的社会氛围,增强创业者的“荣誉感”,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建立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以缓解创业资金的瓶颈,成立专业化管理服务机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深化户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制定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以解决创业大学生的后顾之忧,激励更多的大学生投身于创业之中。
2.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做好创业准备
根据调研结果,大学生主要根据其个人偏好和创业的成本收益比较做出是否创业的选择。如果不喜欢创业或观念上无法接受创业或者有其他更好的选择,这意味着创业的机会成本很高或风险太大、创业成功率很低,这都将导致大学生放弃自主创业。然而随着我国大学毕业生日益增多及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创业的机会成本正呈下降趋势。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提高筹划能力、营销能力、财务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等,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创业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