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力需求侧管理与电力市场的拓展
电力需求侧管理与电力市场的拓展
周素媛 广电集团中山供电分公司(528400)
2000年以来,由于全社会用电的高速增长,部份地区出现了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广东省甚至出现了拉闸限电的现象。为减少由于紧急拉闸限电给客户造成的不必要损失,电力供电企业被迫采取错峰用电手段,以避免由于过负荷而出现紧急拉闸限电现象。可见,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引导客户进行合理的电力消费,是供电企业既要开拓市场又要缓解电力供应紧张局面的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
一、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意义
电力需求侧管理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指在政府法规和政策的支持下,采取有效的激励和诱导措施,通过电力公司、能源服务公司、电力用户等的共同努力,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和改善用电方式,在完成同样用电功能的同时减少电量消耗和电力需求,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最好社会效益所进行的用电管理活动。
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规、标准和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上依靠增加能源供应满足需求增长的思维模式,建立了把需求方节约的能源作为供应方一种可替代资源的新概念。通过指导客户使用电能的方式,促进电力市场的发展,达到电力企业拓展电力市场、增加电力供应的目的。
二、电力市场拓展的新思路
在电力市场由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的必然趋势下,供电企业面临着如何把优质高效的电力和服务送到客户面前的新课题。同时,由于供电企业存在基础性、公益性的特殊性,提供优质的服务已日益成为电力作为一种商品的价值体现,只有优质服务才能赢得客户,从而赢得市场,取得更大效益。
供电企业电力市场的拓展也同样要围绕这一中心开展。要开展优质服务,除了要从自身做起外,还要设身处地为客户着想,以维护客户的利益为出发点,不能单纯地考虑该如何扩大电量销售,以增加效益,还要大力推广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将先进的技术推荐给客户使用,并帮助他们实施,从而使客户降低用电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随着效益的提高,客户的用电规模也会不断扩展,用电需求也会逐渐增加,相应地促进了电力销售的增长,形成了多方受益的良性循环状况。
因此,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活动已成为供电企业拓展电力市场的一项新思路。
三、需求侧管理技术的应用是电力市场拓展的有效管理手段
供电企业要拓展电力市场,一方面要保证有足够的电力供应,另一方面要保证售电量的稳定增长。
目前,广东省由于用电量的快速增长、电力供应逐显紧张的形势下,一方面要加大发电厂和输、配电网的建设的力度;另一方面要重视节约用电。
需求侧管理技术的应用可使客户达到节约用电成本的目的,对供电企业来讲既能起到调荷节电、增供扩销的作用,同时也为供电企业树立了优质服务的良好社会形象。所以说,供电企业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是在保证电力供需平衡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电力市场、赢取市场份额的一项有效管理手段。
四、应用需求侧管理技术拓展电力市场
在开展需求侧管理技术应用的同时不断拓展电力市场是供电企业面临的新课题。开展需求侧管理技术的应用,对客户来讲必然要达到因节约用电从而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目的。但对供电企业来讲,既要求这些措施的实施能给客户带来效益,也能带来新的用电增长,同时能起调整负荷作用。
目前,实施需求侧管理技术应用的主要措施有:引导客户使用蓄冰(冷)空调、蓄热电锅炉、节能型电光源和变频调速电机等节电产品,进行能源替代和回收余能,改变客户消费行为,减少浪费,推行峰谷电价等。
概括来讲供电企业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需求侧管理技术应用:
1.加强宣传力度,同时采取必要的引导措施
需求侧管理技术是最近几年才在我国推广的一种新技术,许多用电客户对这项技术并不熟悉,因此有必要加强宣传力度,比如通过传播媒体进行需求侧管理知识的介绍,通过举办需求侧管理应用技术的讲座,让客户了解需求侧管理技术以及电力是一种洁净、高效和安全的绿色能源。
对客户进行消费引导是一种有效的、不可缺少的市场手段。一般的客户普遍缺乏必要的节能知识,对市场上销售的用电设备的节能性能缺乏必要的了解,对投资节能设备的效果也持有怀疑的态度。因此采取必要的引导措施,如普及节电知识、举办研讨交流会、向客户进行节电技术推广等,切实消除客户在认知、技术和经济上等存在的心理障碍,合理引导用电客户特别使新报装的客户使用节能产品。
2.依靠政府部门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
依靠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法规、标准、政策、制度等来规范电力消费和市场行为,以政府的力量来推动节能、结束浪费、保护环境。
同时通过政府的示范作用作为需求侧管理技术应用的最有力的诱导手段。通过推动政府部门及其办事机构使用节电产品,起以点带面的引导作用,从而唤起广大民众的节能意识,形成全社会都参与节能技术应用的风气。
3.与厂家合作,推广新型节能产品的使用
供电企业要有意识地与生产商合作,充分利用他们的力量和经验,厂家负责开发新型节能产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供电企业采取一定的用电价格优惠措施,鼓励用电客户使用这些节能产品。
4.搞好市场调查,有针对性地为大型用电客户服务
供电企业的营销人员必须经常开展用电市场调查,通过走访客户,深入到各行各业的设备运行现场,调查需求侧管理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状况,同时要设计适当的调查问卷,跟踪了解企业的用电情况,以掌握企业第一手的资料,了解电力市场的发展动态和不同行业在不同季节的用电需求,为不同的企业制订合理的需求侧管理技术应用方案。
当需求侧管理技术得到成功有效的运用后,由于单耗的下降,企业的生产成本必将得到一定幅度的降低,生产利润相应增加了,企业的用电积极性也必将提高,从而促进电力资源的优化使用,终端用电效能也相应提高。企业的生产规模随着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不断扩大,用电量自然会随之不断增加,供电企业也由于销售电量的增长而使效益得到不断的提高,由此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5.实施峰谷电价
按规定程序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峰谷电价标准,用电价鼓励策略激励改变大型用电企业的用电方式,使他们在用电高峰期少用电,而在用电低谷期多用电,从而达到移峰填谷的目的,这是调节需求方管理效益在供电公司和用户间合理分配的一种管理手段。
五、结束语
在新的电力供需形势下,电力市场拓展的新思路是要大力开展需求侧管理技术的应用,以优质的服务赢得用户,从而赢得市场。
要实施基于提高终端用电效率、改变客户用电方式、提高电网运营效益、为用电客户提供最低成本的需求侧管理技术应用计划,需要电力供应方和需求方的共同努力。供电企业要多听取用电客户的建议,并以用户的实际利益为出发点,使他们在参与中真正体会到所受到的尊重和保护,从而吸引更多客户主动参与需求侧管理技术应用计划。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效益。
第二篇:北京电力需求侧政策
北京市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工作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北京市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工作专项财政奖励资金的管理,提高奖励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以及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工作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12〕367号)、《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复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及预拨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的通知》(财建〔2012〕906号)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北京市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工作专项财政奖励资金(以下简称财政奖励资金)来源为两部分:一是中央财政安排下达我市的专项奖励资金,二是市财政安排的配套奖励资金。
第三条 北京市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工作财政奖励政策,执行期为北京市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工作期间,即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
第四条 财政奖励资金按照公开、透明原则安排使用,并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章 资金支持范围和方式
第五条 财政奖励资金支持范围:
(一)实施能效电厂类项目;
(二)推广移峰填谷技术类项目;
(三)开展电力需求响应类项目;
(四)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建设项目;
(五)相关科学研究、宣传培训、审核评估等项目。
第六条 财政奖励资金支持方式:
(一)实施能效电厂类、推广移峰填谷技术类开展电力需求响应类的项目,给予采取财政定额奖励方式支持;
(二)对政府部门、社会中介机构实施的电能服务管理平台项目建设经费及电力需求侧管理相关的科学研究、宣传培训、审核评估等管理经费,采取财政补助方式支持。
第三章 财政定额奖励对象、项目
第七条 奖励对象: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并取得符合规定的节约电力负荷效果的我市行政区域内的供电单位、用电单位或电能(节能或能源,以下简称电能)服务公司。
电能服务公司是指通过国家审核备案或北京市审核备案的节能服务公司;
供电单位是指本市有独立法人的供电企业;
用电单位是指在本地区从事生产或其它经济社会活动单位。
第八条 奖励项目:
符合本文第七条规定的供电单位、用电单位或电能服务公司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的项目,包括以下方面:
(一)永久性节约电力负荷的能效电厂项目,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技术改造、高效替换低效设备、优化用电方式等提高生产工艺和用电设备的项目,包括以下两类项目:
1.重点用电行业生产工艺节电改造,包括:窑炉(锅炉)系统节电、余热余压余气回收发电、自用电降损等项目;
2.用电设备高效节电改造: 照明与控制、电机及其拖动与调速、暖通空调与集中优化控制、水源或地源热泵、变压器与无功补偿、低电耗计算机和办公电器等项目。
(二)永久性转移高峰电力的负荷优化项目,包括:冰(水)蓄冷电空调、蓄热电采暖、蓄热电热水、蓄冷蓄热技术与水源或地源热泵结合应用等项目。
(三)临时性减少高峰电力负荷的电力需求响应项目,是指用电单位主动申请并响应调度命令,临时性减少用电容量。
第四章 财政定额奖励标准
第九条 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分类与奖励标准(项目分类与奖励标准表见附件)分档如下:
(一)基准型项目
第一类:对提高用电设备能效产生永久性节约电力负荷的改造项目,奖励标准分为三档,分别为:300元/千瓦、400元/千瓦、500元/千瓦。
第二类:对采用电蓄冷(蓄热)供冷(供暖)技术产生永久性转移高峰电力负荷的改造或新建项目,奖励标准分为三档,分别为:350元/千瓦、450元/千瓦、550元/千瓦。
第三类:对通过主动需求响应临时性减少的高峰电力负荷项目,按照响应时间(24小时、4小时、30分钟)签订合同,奖励标准分为三档,分别为:80元/千瓦、100元/千瓦、120元/千瓦。
第四类:其他新技术实施的项目,确能实现永久性节约和转移高峰负荷的,由市发展改革委组织专家评审,奖励标准不得超过440元/千瓦。
(二)整合型项目
通过自愿签订协议,采用整合节约电力指标的方式,承担一揽子永久性节约电力负荷的项目,奖励标准为:440元/千瓦。
(三)示范型项目
技术先进、运行控制优化、节电效果显著、项目运作模式新颖,能够成为节电技术典范或行业学习标杆的项目,奖励标准为采用同类技术的基准型项目奖励标准的1.2倍。
第十条 对政府部门、社会中介机构实施的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建设项目或电力需求侧管理相关的科学研究、宣传培训、审核评估等建设管理性经费,按照部门预算管理原则及相关要求从严核定经费支出标准,严格执行招投标及政府采购相关法规政策。
第五章 财政定额奖励资金项目申报
第十一条 申请财政定额奖励项目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开展的项目;
(二)项目未申报其他中央财政奖励资金;
(三)申报项目已纳入北京市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项目库;
(四)项目产生的节约和转移的电力应能基本达到申报的要求;
(五)能效电厂的单个项目节约电力负荷在10千瓦以上;移峰填谷的单个项目转移高峰电力负荷达到20千瓦以上;
(六)项目需要安装电能计量装置,具备完善的电力电量统计和管理制度,节约和转移的电力负荷可计量、可监测、可核查;项目承担单位能够按照我市电力需求侧管理相关要求保证定期上报相关数据或资料;
(七)项目能够在2015年12月31日前竣工,且在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期间申报;
(八)参与电力需求响应项目的用户必须事先主动与电力公司签订电力负荷需求响应协议,并接到调度命令方实施减少电力负荷。
第十二条 基准型项目除符合申报财政定额奖励项目基本条件外,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在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竣工及运行(最早在2012年1月1日开工);且在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期间申报并落实的项目;
2.项目节约和转移的电力负荷应能基本达到申报的数量,项目实际效果不得低于申报数量的85%;
3.单个能效电厂项目节约电力负荷在10千瓦及以上,同类打包项目在20千瓦及以上,单个负荷管理项目转移高峰电力负荷达到20千瓦及以上;
4.永久性节约和转移电力负荷在500千瓦及以上的项目,必须安装用电在线监测装置,具备完善的电力电量统计和管理制度,节约和转移的电力负荷可计量、可监测、可核查;
5.参与主动需求响应项目的用户须自愿申报,签订电力需求响应协议,在规定的时间内接受调度命令减少的负荷。用户申报的负荷量必须由北京市电力公司给予预核定。
第十三条 整合型项目除符合申报财政定额奖励项目基本条件外,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整合型项目必须是永久性节约或转移电力负荷项目,其中每个子项目需满足基准型项目1~5项的要求。申报时分每个子项目进行独立填写;
2.整合型项目申报单位需为北京市各区县政府、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的电能服务公司、年用电量在500万千瓦时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在10000千伏安及以上的用电单位;
3.整合型项目节约和转移电力负荷应达到2000千瓦及以上;
4.电能服务公司需具有两个及以上用电单位的项目,用电单位需具有两种及以上不同技术类型的项目;
5.由区县政府申报的整合性项目,区县政府须配套资金政策,财政奖励资金优先支持。
第十四条 示范型项目除符合申报财政定额奖励项目基本条件外,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示范型项目必须是永久性节约或转移电力负荷项目,申报需满足基准型项目1~5项的要求;
2.项目申报需由具有行业引领性的非营利社会团体推荐,并由政府主管部门委托中介机构组织专家审核;
3.示范型项目有义务参加政府主管部门举行的现场发布会、观摩会等宣传和推广活动。
第十五条 电力需求侧管理财政奖励项目的申报单位须在申报期内提供以下材料:
(一)基准型
1.项目申报表;
2.项目设计说明;
3.设备清单;
4.节电计算说明;
5.单位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或组织机构代码证等。
(二)整合型
1.项目建议书(应具备可研深度);
2.申报单位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等;
(三)示范型
1.包含基准型项目第1至第5条;
2.具有行业引领性的非营利社会团体推荐书。
(四)对主动响应型临时降低负荷项目,需提供与电力公司签订电力负荷需求响应协议和调度命令录音或命令传真文件的复印件。
(五)对于转移负荷达500千瓦的基准型、整合型及所有的示范型项目,要求签订安装项目在线监测计量表计的协议文件。
(六)电能服务公司申报项目需提供项目实施合同复印件,合同中需明确财政奖励资金的分享条款。
第六章 财政定额奖励项目管理
第十六条 市发展改革委负责项目管理相关工作,负责组织做好财政专项定额奖励项目申报和评审、项目库管理、项目验收与评估、奖励资金预算编报、奖励项目监督管理、预算绩效评价等工作。
北京节能环保中心配合市发展改革委做好项目申报、项目库管理及预算编制等项目管理具体工作。
第十七条 对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由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财政局组织专家论证通过后进入项目库,市发展改革委对项目实施进行跟踪管理。
第十八条 项目验收和评估工作,由市发展改革委聘请有资质的评估单位实施。
节约电力负荷达到200千瓦的基准型项目和所有示范型项目在竣工结束后须进行测试和评估。对200千瓦以下的项目,在竣工结束后采取抽查的方式进行测试与评估。
对整合型项目根据项目数量和单个项目负荷的大小在竣工结束后可采取抽查或逐项测试评估。
第七章 奖励资金预算编制、资金申请和拨付
第十九条 市发展改革委于每年9月30日前根据财政专项定额奖励项目库管理和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建设进展情况及科研课题、宣传培训、审核评估等电力需求侧管理经费需求情况,编制次年的奖励资金预算。
市财政局根据中央财政下达的奖励资金与地方财政配套安排的财政资金总规模,按照总额控制确保重点的原则,安排预算及项目预算支出计划。
第二十条 市发展改革委根据项目验收和评估工作结果并结合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安排和进展情况,汇总编制财政定额奖励项目并提交市财政局办理资金核拨。资金申报工作一年两次,上、下半年各一次。
第二十一条 经审核符合条件的项目,由市财政局拨付奖励资金至市发展改革委。市发展改革委收到财政拨款后,统筹安排好资金支出。
第八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 获得财政奖励支持的电能服务公司和用电单位,应于每季度后一周内,将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运行情况及减少的电力使用量通过电力需求侧管理网站报送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北京节能环保中心负责汇总统计全市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节约电力电量效果及财政奖励资金发放情况,按季度报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
第二十三条 建立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信息发布制度,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对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实施、节约和转移电力负荷等汇总信息上报市发展改革委。
第二十四条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电能服务公司和供用电单位,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一)项目申报材料和投资有弄虚作假、有故意套取财政补贴,以及实际节约电力负荷经专家审核小于申报数量85%的;
(二)五年之内拆除项目装置和退出项目运行;
(三)拒绝接受监督检查,被举报问题经查实等其他情况。
第九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30个工作日后执行,北京市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工作结束后本办法停止执行。本办法由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解释。
第三篇:国家电网公司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办法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办法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558更新时间:2006
-1-18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规范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促进电力与经济、能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节约用电管理办法》和《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通过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引导电力客户改变用电方式,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和保护环境,实现最小成本电力服务所进行的用电管理活动。
第三条电网经营企业是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主体,在各级政府主导下,将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作为保证电力供应和促进电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实现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统一。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各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各网省公司)。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为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
1.贯彻执行国家能源政策,协助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法规、标准、规划及政策,并组织实施;
2.制定国家电网公司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制度,指导、监督检查各网省公司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
3.组织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学术和经验交流,总结推广先进工作经
验,推动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六条网省公司在电力需求侧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国家电网公司相关制度、办法,协助当地政府制定本地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法规、标准、规划及政策;
2.负责编制电力需求侧管理计划,充分利用经济政策、市场机制以及技术措施,逐步淡化行政措施,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
3.组织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信息交流、咨询服务和宣传培训等工作;
4.负责对地市供电企业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
5.负责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实施的跟踪及效果评价。
第三章工作内容与实施
第七条各网省公司要建立有利于推动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电力营销管理机制,将电力需求侧管理纳入电力规划建设、电网调度运行、电力供需平衡等工作中,并作为供电咨询和客户服务的具体内容纳入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全过程。
第八条各网省公司加强对本地区调荷节电等需求侧资源潜力进行调查分析,并据此编制电力需求侧管理规划,分地区、分行业、分项目提出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目标。
第九条各网省公司每年应根据电力需求侧管理规划编制工作计划,提出具体的负荷管理目标、节电管理目标和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并上报国家电网公司。
第十条各网省公司要加强电力市场分析预测工作,不断提高负荷预测水平。要深入分析重点行业、高耗能行业、重要客户负荷变化规律,挖掘转移电网高峰用电负荷与提高终端能效的潜力,为选择合理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对象和目标提供参考。
第十一条各网省公司要积极采取电力需求侧管理措施和手段,引导电力
客户经济合理用电,使电力需求有序发展。每年合理有效地实现转移电网高峰负荷5%-10%,提高年平均日负荷率,科学合理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中的比重。
第十二条各网省公司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分析峰谷分时电价、尖峰电价、季节性电价和可中断电价等政策可能引起的移峰效果,积极配合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合理的电价方案,引导客户移峰填谷,科学合理用电。
第十三条各网省公司要积极争取政府部门建立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宣传、培训和示范项目,支持客户节电技术改造、购买节电产品和实行可中断负荷的经济补贴以及建设负荷管理系统等。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资金要在政府监督下专款专用。
第十四条建立政府有关部门、发电企业、电网经营企业及电力客户之间的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通报电网电力供需平衡情况,保证信息畅通。
第十五条各网省公司要充分利用营业厅(展示厅)、网站、客户服务电话、专业刊物、电视、广播等宣传渠道,广泛深入地宣传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知识、技术、产品和成功案例,引导客户采用科学的用电方式。
第十六条各网省公司要将电力需求侧管理作为提高优质服务水平、拓展优质服务内涵的重要举措,重视并加强对从事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技术标准及业务能力的培训,逐步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第四章有序用电
第十七条有序用电是指在电力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利用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手段,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维护正常的供用电秩序。第十八条各网省公司在实施有序用电工作时必须与落实国家产业政策、能源政策、环保政策相结合,坚持社会效益与公司经济效益双赢,强化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电力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
第十九条有序用电管理工作应以“确保电网安全,确保社会经济稳定”为目标,严格遵循“先错峰、后避峰、再限电、最后拉路”的原则,将电力供需矛盾给社会和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第二十条各网省公司应根据本地区电网供应能力和用电需求预测情况,进行电力电量平衡并测算本地区电力缺口情况,按照政府有关部门的要求及电网安全运行原则,制定有序用电方案,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后执行。第二十一条各网省公司要落实《电力供需平衡预警处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建立电力供需平衡预警机制,制订电力供应应急预案,编制《超电网供电能力限电序位表》和《紧急情况拉路序位表》,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后执行。
第二十二条各网省公司要加强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完善、规范应用功能,扩大监控范围,用技术手段支持有序用电措施的落实。对安装负荷控制装置的电力客户,要开展基本业务和装置使用的培训工作,确保负荷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二十三条各网省公司应制定合理的有序用电工作流程,加强客户用电信息管理,强化有序用电分析和督查工作,确保有序用电方案执行到位。
第五章能效管理
第二十四条提高能效、节约用电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网省公司应积极参与节约用电管理政策、标准的研究制订,协助政府开展节约用电工作,推广节电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提高全社会终端用电效率。第二十五条各网省公司应积极宣传贯彻国家制定的用电设备能效标准,引导客户逐步淘汰低效用电设备,使用高效节电技术和产品。
第二十六条各网省公司应加强对本地区高耗电企业单耗的监测,将监测情况及时向政府主管部门通报。与重点用电大户建立能效信息交流渠道,指导企业制定节电改造方案。严格执行国家出台的差别电价政策,抑制产品单耗高、生产工艺落后用电企业的盲目发展,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能源利用率。
第二十七条各网省公司应积极探索利用市场机制开展能效管理工作的新途径,积极推进能源服务工作,向客户提供有关节电的技术信息咨询和培训、能效测试、项目实施等一系列服务。
第二十八条各网省公司应在当地政府领导下,推动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工程建设,引导社会采用先进的调荷节电技术、设备和工艺,营造科学合理的用电氛围。
第六章统计分析与评价
第二十九条各网省公司要建立健全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效果统计分析与评价制度,定期对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价,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并将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效果纳入评价生产经营及优质服务工作的内容。
第三十条电力需求侧管理效果评价应从社会、电力企业、电力客户等多方面综合分析,着重分析电力需求侧管理措施对实现电力供需平衡、资源优化配置、保障社会生产生活正常用电秩序、环境保护、电力市场潜力和企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第三十一条各网省公司要建立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激励机制,对地市供电企业实施月度和考核,对在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中做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奖励。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各网省公司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国家电网公司备案。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陕西省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定稿]
陕西省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做好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资金的筹集、使用与管理工作,根据《陕西省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陕发改运行„2011‟2518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资金是指从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和差别电价收入中提取用于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
第三条 从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中集中的专项资金按销售电价每千瓦时2厘钱的标准提取。
第四条 各设区市供电企业在每月电费收缴完成后,从实收的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中按标准提取专项资金,并于次月10日前上缴省级电网企业,由省级电网企业使用《陕西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按季度将专项资金全额统一汇缴入省国库,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差别电价收入按照陕西省财政厅、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差别电价征收使用有关问题的通知》(陕财办综„2011‟141号)规定收缴。
第五条 专项资金使用范围:
(一)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运行和维护;
(二)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试点、示范和重点项目的补贴;
(三)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宣传、培训、评估和课题研究等;
(四)实施有序用电及开展需求侧管理增加的其他合理支出。
第六条 专项资金采取拨款补助和贷款贴息两种方式,采取贷款贴息形式的贴息金额一般不超过项目单位年应支付利息总额。专项资金拨款计入资本公积,免征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
第七条 申报条件:
(一)项目建设(包括资金费用)符合国家和我省的产业发展政策;
(二)项目配套资金落实到位;
(三)申报单位经营状况良好,电费缴纳月结月清;
(四)申报单位管理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信誉良好。
第八条 申请专项资金贴息应具备的条件除符合第六条以外,还需具备:
(一)电力需求侧管理改造项目贷款落实;
(二)企业依法纳税,上缴纳税金500万元以上。第九条 申报程序:
(一)电网企业开展的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包括相关费用性项目)由各级电网企业上报省级电网企业,由省级电网企业汇总向省发改委和省财政厅提出申请;其它的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按照企业隶属关系逐级上报至省发改委和省财政厅。
(二)项目申请单位必须在每年6月底以前将申请材料上报给省发改委和省财政厅,省发改委会同省财政厅并组织相关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的项目存入项目库。
(三)申请材料包括正文和附件两部分。正文为申请经费的正式文件,附件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资金费用计划。
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包括:项目的必要性、项目内容、建设方案、投资概算、申请补贴金额、预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
资金费用计划内容包括:资金使用必要性、资金使用内容、资金费用、申请补贴金额等。
申请使用贷款贴息的单位,需提供经办银行出具的项目贷款合同和利息结算清单。
第十条 在每年财政预算草案编制前,由省发改委根据专项资金收入情况从项目库中选择项目,提出安排意见后报送省财政厅。省财政厅据此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由省财政厅下达项目资金安排计划。
第十一条 中央企业补助资金由省财政厅直接下达拨付,省属企业补助资金由省财政厅通过省直主管部门下达拨付,各设区市企业由同级财政部门下达拨付。
第十二条 从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中提取的专项资金收入列“103999911电力需求侧管理资金收入”科目,为省级预算收入。支出列“2111001能源节约利用”科目。
第十三条 专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各级财政和电力行政主管部门要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及时到位。省发改委和省财政厅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项目验收。
第十四条 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不得截留和挪用,对违反规定的,按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427号),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同时将截留、挪用的资金全部收缴省财政,并取消其在3年内申报专项资金的资格。
第十五条 本办法从2012年1月1日起执行,有效期3年。到期另行修订。
第十六条 本办法出台前欠缴资金按规定予以补缴。
第五篇: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办法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规范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促进电力与经济、能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办法》,结合江苏省电力公司系统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通过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引导电力客户改变用电方式,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和保护环境,实现最小成本电力服务所进行的用电管理活动。
第三条 省电力公司和各市(县)供电公司是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主体,在各级政府领导下,将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作为保证电力供应和促进电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实现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各市(县)供电公司。
第二章 管理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 江苏省电力公司营销部为全省公司系统电力
需求侧管理工作的归口部门,主要职责是:
1.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国家电网公司相关制度、办法,协助政府制定本省内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法规、标准、规划及政策;
2.负责编制电力需求侧管理计划,并组织实施。建立健全电力需求侧管理资金管理制度,落实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资金,充分利用经济政策、市场机制以及技术措施,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
3.组织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信息交流、咨询服务和宣传培训等工作,总结推广先进工作经验。
4.负责制定电力需求侧管理规章制度,对地市供电企业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
5.负责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实施的跟踪及效果评价。6.组织开展电力替代非清洁能源工作。
第六条 各市供电公司在电力需求侧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上级有关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江苏省电力公司相关制度、办法,协助当地政府制定本地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法规、标准、规划及政策;
2.负责编制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对县(市)供电公司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考核;
3.严格执行电力需求侧管理规章制度,充分利用经济政策、技术措施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
4.组织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的宣传培训、推广应用、信息交流和咨询服务等工作,总结推广先进工作经验。
5.负责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实施、跟踪及效果评价。6.组织开展电力替代非清洁能源工作。
7.负责电力需求侧管理各项工作的总结、分析、报表汇总,并按要求上报。
8.完成省公司布置的其它任务。
第三章 工作内容与实施
第七条 各市(县)供电公司要建立有利于推动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电力营销管理机制,将电力需求侧管理纳入电力规划建设、电网调度运行、电力供需平衡、业扩增容等工作中,并作为供电咨询和客户服务的具体内容贯穿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全过程。
第八条 各市(县)供电公司应制定调查方案,加强对本地区调荷节电等需求侧资源潜力进行调查分析,并据此编制电力需求侧管理规划,分地区、分行业、分项目提出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目标。
第九条 各市(县)供电公司应根据电力需求侧管理规
划、计划,提出具体的市场开发、负荷管理、节电管理目标和实施方案、相应措施,认真组织实施并上报省电力公司。
第十条 各市(县)供电公司要加强电力市场分析、预测和调查研究工作,不断提高分析、预测和开拓电力市场的能力水平。要深入分析重点行业、高耗能行业、重要客户负荷变化规律,挖掘转移电网高峰用电负荷与提高终端能效的潜力,为选择合理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对象和目标提供参考。
第十一条
各市(县)供电公司要加强与环保等部门的沟通,组织开展市场调研等相关活动,了解非清洁能源使用情况、限期改造信息,分析和掌握电力替代非清洁能源成功案例,拓展电力替代非清洁能源市场。
第十二条 各市(县)供电公司要积极采取电力需求侧管理措施和手段,引导电力客户经济合理用电,使电力需求有序发展。通过经济技术措施每年合理有效地实现转移电网高峰负荷5%-10%,提高年平均日负荷率,科学合理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中的比重。
第十三条
各市(县)供电公司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分析峰谷分时电价、尖峰电价、季节性电价和可中断电价等政策可能引起的移峰效果,建立必要的分时电价、尖峰电价、季节性电价实施情况信息资料,提供电价制定方案决策依据。
第十四条
各市(县)供电公司要严格执行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资金使用办法,切实做到专款专用。
第十五条
建立政府有关部门、发电企业、电网经营企业及电力客户之间的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通报电网电力供需平衡情况,确保信息畅通。
第十六条
各市(县)供电公司要根据工作重点拟定宣传方案,针对宣传场所(媒体)的特点,充分利用营业厅(展示厅)、网站、客户服务电话、专业刊物、电视、广播等宣传渠道,广泛深入地宣传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知识、技术、产品和成功案例,引导客户科学合理用电。
第十七条
各市(县)供电公司要建立健全系统内外电力需求侧管理人员网络,借助行业协会、电力客户、科研院校、制造行业的能效和工艺专家的力量开展工作。
第十八条 各市(县)供电公司要将电力需求侧管理作为提高优质服务水平、拓展优质服务内涵的重要举措,重视并加强对从事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技术标准及业务能力的培训,逐步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第四章 有序用电
第十九条
有序用电是指在电力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利用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手段,优化电力资
源配置,维护正常的供用电秩序。
第二十条 各市(县)供电公司在实施有序用电工作时必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能源政策和环保政策,坚持社会效益与公司经济效益双赢,强化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电力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
有条件的供电公司要在当地政府领导下,根据当地政府的产业政策、产业导向,环保要求,投入产出比等,按行业电耗水平和终端使用效率分类梳理出优势、均势、劣势企业,合理配置电力资源,有保有压区别对待,优先确保优势企业用电,力争满足均势企业用电,限制劣势企业用电。
第二十一条
有序用电工作应以“确保电网安全,确保社会经济稳定”为目标,严格遵循“先错峰、后避峰、再限电、最后拉路”的原则,对错峰、避峰负荷实行“定企业、定设备、定容量、定时间”,认真做好有序用电方案的编制和实施工作,整合供电资源,合理安排电力客户用电方案,将电力供需矛盾给社会和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第二十二条 各市(县)供电公司应根据本地区电网供应能力和用电需求预测情况,进行电力电量平衡并测算本地区电力缺口情况,按照政府有关部门的要求及电网安全运行原则,制定有序用电方案,经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后执行。
第二十三条 各市(县)供电公司要落实《电力供需平衡预警处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建立电力供需平衡预警机制,制订电力供应应急预案,编制《超电网供电能力限电序位表》和《紧急情况拉路序位表》,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后执行。
第二十四条 各市(县)供电公司要加强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完善、规范应用功能,扩大监控范围,提高系统运行水平,用技术手段支持有序用电措施的落实。对安装负荷控制装置的电力客户,要开展基本业务和装置使用的培训工作,确保负荷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二十五条 各市(县)供电公司应制定合理的有序用电工作流程,将指导、监督客户有序用电工作作为用监人员的一项基本工作,加强客户用电信息管理,强化有序用电分析和督查工作,确保客户有序用电方案执行到位。
第四章 能效管理
第二十六条 节约用电、提高能效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市(县)供电公司应积极参与节约用电管理政策、标准的研究制订,争取电力需求侧管理鼓励政策的出台,协助政府开展节约用电、能效项目建设工作,推广使用节电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提高全社会终端用电效率。
第二十七条 各市(县)供电公司应积极宣传贯彻国家
制定的用电设备能效标准,敦促电力客户提供主要耗电设备、工艺合理用电情况,倡导使用高效节电产品和技术。经政府授权,对新上项目采用国家明令淘汰的低效高耗电设备、产品、工艺的,供电企业可依法不予受理、不予供电。
对新上电力客户和重点用电客户,各市(县)供电公司要敦促提交或通过调查取得主要用电设备、工艺能效情况,为其提供科学合理用电咨询服务,并使服务规范化和制度化。
第二十八条 各市(县)供电公司应严格执行国家出台的差别电价政策,抑制产品单耗高、生产工艺落后的用电企业的盲目发展,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能源利用率。
第二十九条 各市(县)供电公司应建立与重点用电大户能效信息交流渠道,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对本地区高耗电企业单耗的调查、统计汇总工作,并将有关情况向政府主管部门通报。
第三十条
各市(县)供电公司应积极探索利用市场机制开展能效管理工作的新途径,积极推进能源服务工作,向客户提供有关节电的技术信息咨询、培训、能效测试、项目实施等一系列服务。
第三十一条
各市(县)供电公司应在当地政府领导下,— 10 —
积极推动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工程建设,引导社会采用先进的调荷节电技术、设备和工艺,营造科学合理的用电氛围。
第三十二条
各市(县)供电公司应积极相应政府号召,带头使用高效节电产品和技术,提高自身合理用电水平,为电力客户树立合理用电榜样。
第三十三条
各市(县)供电公司应关注能效技术发展动态,注意收集能效技术信息、能效案例,并及时向上级反馈。
第五章 统计分析与评价
第三十四条
各市(县)供电公司要建立健全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效果统计分析与评价制度,定期对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价,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并将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效果纳入评价生产经营及优质服务工作的内容。
第三十五条
电力需求侧管理效果评价应从社会、电力企业、电力客户等多方面综合分析,着重分析电力需求侧管理措施对实现电力供需平衡、资源优化配置、保障社会生产生活正常用电秩序、环境保护、电力市场潜力和企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第三十六条
各市(县)供电公司要建立电力需求侧管
理的考核机制,对县(市)供电公司实行目标任务考核,对在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中做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奖励,对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不力、绩效差的集体和个人应给予通报批评。
第三十七条 各市(县)供电公司应按要求完成各项工作总结、报表汇总、分析建议、工作设想等工作,并及时上报。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各市(县)供电公司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报省公司备案。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