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礼貌》教案
《谈礼貌》教案1
一、揭题
1、两生扮演
(1)([1]同学A满头大汗的拍门,很大力,教室里很恬静,你没有和老师打任何招呼,就冲到了座位上)
([2]同学B轻轻地敲门,开门后,很有礼貌的说:“吴老师对不起,路上一位老师请我做事,我迟到了,耽误了大家的学习时间,真不好意思!{一脸不好意思的样子})
(2)请上座位!
同学们,今天吴老师先感到一丝沮丧,后来,我又感到非常的开心,作为你们的老师,我感到一种胜利的喜悦,为什么吴老师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呢?
(生说)
2、其实刚才是老师故意布置的小插曲。古人云: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板书)
谁来读?(生读)
谁来猜猜这句话的.意思?(生说)
君子,是有道德有素养的人。不失色于人,不是颜色,而是脸色。老师这是什么脸色?(发怒)呵呵,老师能不能天天用这种脸色对人?(生:不能)对,这就是不失色于人。
不失口于人,口是嘴巴吗?不,是你说的话,那怎样的话才干不失口于人呢?(生说)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有道德的人......
3、揭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谈谈礼貌(板书:谈礼貌)齐读课题。
二、学习第一节
我们把书翻到第19课,页,齐读课文第一节。
三、学习2-4节
1、过渡:用礼貌的语言和他人说话,用礼貌的态度对待他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保守,也是社会主义小公民的基本素质。(板书:公民)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文章讲了几个讲礼貌的故事?(生读)
第一个故事是什么?(生说)
第二个故事呢?
第三个故事?
3、这三个故事非常的生动,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角色体验,你——就是某个故事中的某个人物,你可以自由地拉上你的好朋友一起来设计、一起去扮演你们喜欢的故事,当然你还可以邀请后面的老师们参与扮演。(生准备扮演)
4、学习第三节(第二个故事)
(1)扮演的很好,文章是如何写这个故事的,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生读)
(3)对!(板书:礼貌沟通的桥梁)
(4)这里,把礼貌比做什么呢?(桥梁)
(5)对啊,礼貌就是一座理解的桥梁,他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很多矛盾。
5、学习第4节(第三个故事)
(1)下面谁来扮演?(生叫:我们邀请吴老师来扮演,好不好?)
(师生同演)
(生喊:吴老师扮演的真棒!)
(2)大家静下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体会下周总理伟大的人格和品质。(生读)
(3)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生说)
(4)总结:礼貌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反映(板书:礼貌人品)
6、学习第二节
(1)还有一个故事,谁来扮演?(生演)
(2)等一等,请问牛皋同学(抱拳),“小较场”是什么意思啊?(古时候军队演武练兵的地方)谢谢啊!
(3)请问岳飞同学,“老丈”是什么人啊?(老人家)谢谢啊!同学们有没知道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啊?!
(4)下面请三位同学分角色读一读这一节。(生读)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生说)
(6)(板书:礼到人心暖,礼讨人嫌)
谁来读?
猜猜什么意思?
7、拓展
(1)看来,讲礼貌是非常重要的,那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见过不讲礼貌的例子呢?
随即布置,如有人讲就请1-2位同学
如无人讲,就统计!(看来有些同学是不愿意说啊,下面我们来做个统计,遇到过不讲礼貌的人的请举手!)
(2)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不讲礼貌呢?下面我们来做一做啄木鸟,想一想其中的原因!(生说)
(3)总结:我们只有从内心尊重他人,能够和他人平等相处,我们才干做出讲礼貌的行为。(板书:尊重他人,平等相处)
(4)这就是一个社会主义小公民的基本素养。(板书:素养)
(5)总结:让我们学会讲文明、懂礼貌,做一个有爱心的、能和人平等相处的社会主义小公民。
《谈礼貌》教案2
1、同学们,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中需要礼貌,伟人也是这样的。读读周总理慰民的故事,还是用上刚才的方法,这一次自己学,相信你的收获更大!
2、学生自学
3、交流
周总理
(1)重点指导朗读、评价总理安慰朱师傅的话。感受总理语言的文雅、和气、宽容。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
(2)看插图,周总理说话时的神情是怎样的?(用上文雅、和气的语气读)
(3)是啊!
五、回归中心,明白道理。
1、三个小故事,我们都学了。它们都是讲同一个道理,要讲礼貌(指着板书)可是,你看课文在这三个例子的.选择上,有什么特点吗?
2、学生思考,讨论3、交流
4、同学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很多古训中就包含了这层意思。出示: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学完了课文,你再来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5、把你搜集到的有关礼貌待人的话语与大家交流
板书:生活更美好
六、总结课文
同学们,中国是个礼仪之邦。让我们发扬礼貌待人的优良传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七、作业
设计
1、读写结合,活学活用。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板书:省略号)同学们,请你选择一个能说明礼貌待人好处的事例,写下来!
2、友情提醒:先写一写这个小故事,再说说自己的感想,你的道理会更加让人心服口服!
板书:
19谈礼貌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谈礼貌》教案3
教材简介:
本文是苏教版第十册下的一篇说理性的文章,通过三个生动的事例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人交往的时候,以礼待人,恰当得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第1自然段点明题旨。先以中国的古训为引子,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
第2至4自然段用三个事例,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好处。
第5自然段发出呼吁,指出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精神的培养,让他们自觉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提高语文实践能力。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课堂教学形成一个和谐发展的师生互动的过程,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合作者、鼓励者和引导者。
教学目标:
1.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感受课文中人物形象,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讲文明懂礼貌的必要,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和谐,社会生活更美好。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在生活中做一个懂礼貌的人。
3.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了解文章的写作格式,积累写作经验。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懂得礼貌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话题
1.刚才同学们和老师在课前问候的时候,不仅面带微笑,而且相互鞠躬了,这就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美德。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谈礼貌”(齐读课题)
二、解读古训,明白观点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她有句古训:(出示古训)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1)请同学们把这句古训自由地大声读一读,把它记在心里。
(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请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书中就有它的解释,看谁先找到。
(3)(出示解释)你说的真好,我们一起来理解一下。(齐读)
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
2.那么,作者引用这句古训,是想表明什么观点呢?
这就是作者的观点,一起读一读。(出示观点)
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板书:提出观点: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
3.为了使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作者还列举了几个例子。请同学们快速浏览2-4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相机板书:举例论证:问路乘车理发)
三、研读事例,懂得道理
1.过渡:下面,请同学轻声读第2自然段,体会人物特点,注意抓住人物的态度、语言、动作来体会。
(1)《说岳全传》中最主要的一个人物是谁?通过朗读,你体会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岳飞——彬彬有礼)
你具体从哪里看出岳飞的彬彬有礼?
他先离镫下马,然后上前施礼:“请问老丈,方才可曾见一个骑黑马的?他往哪条路上去了?”
是啊,下马表示对人尊敬。想当初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在离诸葛亮家还有半里多地时就下马步行了。
谁想来做一回彬彬有礼的岳飞呢?我们一起来。
当老者看到岳飞礼貌待人,使用了礼貌语言,他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是啊,这就是所谓的“礼到人心暖”。)
(2)那么同学们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牛皋这个人物呢?
(牛皋特别无理,作者通过对比的手法,强调说明礼貌的重要性。)
牛皋的无理是从哪里体现出来的?谁能把牛皋的无理表现出来?
(他在马上吼道:“呔,老头儿!爷问你,小校场往哪去?”)
如果我是这位老者,一定不告诉你,事实证明,他问到路了吗?
(3)是啊,他们的态度不同,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当我们有求于人时,应该有礼貌,因为——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出示)
现在谁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
说的真好,礼貌待人的好处就在这里,我们一起读好它。
(4)学完了第一个故事,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它的表达方法。(正反对比、通过一个故事归纳出一个道理)
(5)是的,作者将故事与道理紧密结合,很有说服力。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刚才的学习方法。(出示学法)
学习指导
1.课文讲了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圈画出表示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关键词句,朗读体会。
4.下面我们按照这样的学法,自学第二、三两个小故事。
师巡视指导:不动笔墨不读书。
5.过渡:许多同学很会学习,既能绘声绘色地读书,又作了认真的批注。下面我们先交流第二个故事:乘车
(1)请一、二组同学把这个故事读一读。
(2)我想评价:女青年和小学生的态度如何?说说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他们的礼貌表现出来)
女青年回过头来看了看,小朋友连忙抬起脚说:“对不起,把您的裙子踩脏了。”女青年微笑着说:“没关系。”
(3)设想一下,如果两人不讲礼貌,那情景会怎样?可见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多么重要啊。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
(5)是啊,当我们无意犯错时,要主动道歉,因为——男同学
当我们被无意侵犯时,要懂得原谅,因为——女同学
(6)这段文字的写作方法你发现了吗?(通过一个故事归纳出一个道理)你懂得对比观察了。
6.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周总理对于礼貌又有怎样的诠释呢?
(1)请三、四组同学来读一读。
(2)周总理是谁?故事中告诉我们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抓住“安慰”“幸亏”和三个您体会)周总理不愧是国家总理,他真是一个有礼貌,又有修养的人。
(3)那么朱师傅在这前后又有什么反应呢?(由深感不安到深受感动)
那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还要描写朱师傅的心理变化吗?
(其实也是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周总理的道德修养)
你看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作用可真大呀,它把这次的意外轻而易举的解决了。
(4)难怪作者
可见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四、回归全文,感知写法
1.学了这三个故事,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先交流不同点:古——今、小孩——大人、百姓——总理
作者选取事例的时候考虑真周到,选择了典型事例,这样就使得文章更有说服力。(板书“典型事例”)如果我们以后写这类文章的话,就要注意选取典型事例。
(2)相同点:都是通过一个故事归纳出一个道理。
2.也就是这三段文字的表达方法是一样。(出示道理)我们一起来把这三个道理读一读。你看,礼貌待人的好处真多,现在这个练习你会吗?(出示填空)
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可以,可以(),可以()……课内课外的都要
3.说的真好,难怪作者在最后会这样说
《谈礼貌》教案4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领悟、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和谐,社会生活更美好。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和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具预备:投影、录音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大家都知道一个人要有礼貌,这是文明素质的表现。我们班不少同学在这方面做的很好。但也有一些同学还没有注意到礼貌的重要性。咱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一个人是否讲礼貌,往往能反映出这个人的文明素质和文化修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专门谈礼貌的课文。相信同学们学了课文后,一定会懂得更多的道理,更好的做到以礼待人。
2、板书课题:书写貌字。理解礼貌就是指言语动作谦虚恭敬。(齐读课题)
3、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什么地方要讲礼貌?礼貌对我们来说有何意义?)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朗读课文,碰到生字读读生字表上的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它读流利。
2、检查:
(1)读新词语:(方法:自读
指读
开火车读
齐读)
礼貌
矛盾
咳嗽
思想
情操
校场
粗暴
纠纷
安慰
文化
修养
牛皋
(2)朗读下列古训或俗话: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3)挑选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段落,当众读一读,师生评点,随机纠正读错的字音,指导读通句子,读好人物对话。
三、默读课文
默读课文,不理解的地方作上标记?,然后提出来。
(放到下节课讨论)
四、指导学写生字
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说说哪些字不易写好,哪些地方书写时应注重。
2、范写下列生字,边写边讲述注重点:
貌、嫌、咳、嗽、鬼
3、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1、完成写字书中练习。
2、抄写课后习题3的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3、凭借语言材料,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和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激发情趣
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初读了课文。我有一个疑问,想请同学们来解决这个问题。课文讲了好几个有关讲礼貌的故事,可我想不通:为什么课题不用《礼貌的故事》,而要用《谈礼貌》作为课题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再讨论讨论。学生交流,适时点拨。
二、精读感悟,迁移运用
(一)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读,思考:为什么要礼貌待人?
(1)
什么叫优良传统?
(2)
课文引用的古训: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齐读)是什么意思?
(3)
君子指什么样的人?逊什么意思?
(4)
理解彬彬有礼、出言不逊。
2、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语句来说一说这句古训的意思。
3、小结:这一段引用古训,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4、齐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把这个道理记在脑子里。
(二)精读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课文举了哪三个例子来进一步说明讲礼貌的好处?请同学们先把写故事的语句用括号圈出来,再自由选择一个故事读一读,要注重把故事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读好。谁能把故事读得有声有色,就说明他已经读懂了。(练读,交流读,评点)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说明什么问题?用书上的语句概括。
(2)介绍《说兵全书》是一部小说,岳飞是书中的主要人物。牛皋是书中重要的人物之一,校场是旧时操演或比武的场地。
(3)分别指名读有关牛皋、岳飞问路的句子,进行对比。
(4)理解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讨论、交流、评)
(5)指导朗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讲了一件什么事?说明什么?
(2)指导朗读。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默读课文,说明周总理是怎样为我们作表率的`?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有感情的读一读。
(2)齐读
5、小结:可见,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要从不同的角度,选择合适的事例,再根据这个事例进行恰当的说理,才能使人信服。
4、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读一读,学生讨论、交流。
三、学习第三段(第五自然段)。
1、为什么作者强调恰当的使用礼貌语言?
2、有哪些日常礼貌用语?
3、齐读。
4、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四、交流收获,自悟自得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取得了哪些收获?
2、齐读第五自然段。
五、师生互动,交流礼貌。
(古今中外流传着许多关于礼貌的名言、古训、俗语、格言,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大家收集到的名言、古训、俗语、格言。还可以用一两句话说说你对礼貌的感受。)
1、学生生交流古今中外关于礼貌的古训、名言、俗语、格言或自己的感受。
2、师出示自己收集到的古训、名言等。
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作者:
松苏内吉
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作者:
约翰·洛克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作者:
孟德斯鸠
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
作者:
冈察尔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歌德)
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赫尔岑)
六、读写结合,活学活用。
写一个与课文礼貌故事结构相似,关于礼貌待人一个礼貌小故事,一个礼貌小道理的小练笔。
《谈礼貌》教案5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让学生从小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录音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人在社会上生活,总要和别人交往。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一个人是否讲礼貌,往往能反映出这个人的文明素质和文化修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专门谈礼貌的课文。
2、板书课题:谈礼貌
齐读。
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什么地方要讲礼貌?礼貌对我们来说有何意义?……)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读读生字表上的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它读流利。
2、检查:
(1)读新词语:
礼貌矛盾咳嗽思想情操粗暴纠纷安慰文化修养
(2)朗读下列古训或俗话: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3)挑选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段落,当众读一读,师生评点,随机纠正读错的字音,指导读通句子,读好人物对话。
三、默读课文
默读课文,不理解的地方作上标记“?”,然后提出来。
(放到下节课讨论)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自读生字,说说哪些字不易写好,哪些地方书写时应注意。
2、范写下列生字,边写边讲述注意点:
貌、嫌、咳、嗽、鬼
五、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中练习。
2、抄写课后习题3的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3、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和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激发情趣
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初读了课文。我有一个疑问,想请同学们来解决这个问题。课文讲了好几个有关讲礼貌的故事,可教师想不通:为什么课题不用《礼貌的故事》,而要用《谈礼貌》作为课题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再讨论讨论。学生交流,适时点拨。
学生思考问题
二、精读感悟,迁移运用
(一)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读,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道理?
2、自读,交流。(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作者用了一句古训。
板书: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齐读。
3、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语句来说一说这句古训的意思。
4、谁能用课文中的有关词语,分别说说“失色于人”、“不失色于人”、“失口于人”、“不失口于人”的意思。
5、齐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把这个道理记在脑子里。
(二)精读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课文用三个小故事来进一步说明讲礼貌的好处。请同学们先把写故事的语句用括号圈出来,再自由选择一个故事读一读,要注意把故事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读好。谁能把故事读得有声有色,就说明他已经读懂了。
练读,交流读,评点
板书:故事说理
2、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第一个故事后面的一句话。
出示:这正如俗话所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联系故事内容来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讨论、交流、评点)
完成如下板书:神态、动作、语言
3、如果我们把这三段话交换一下位置再读一读,你有什么想说的?
出示第二自然段中写故事的语言及第三自然段中说理的句子。
再读第二、三个故事后面的话,再结合故事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讨论、交流、适时评点)
板书:贴切
小结:可见,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要从不同的角度,选择合适的事例,再根据这个事例进行恰当的说理,才能使人信服。
4、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读一读,学生讨论、交流。
三、交流收获,自悟自得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取得了哪些收获?
齐读第五自然段。
交流。
四、练习设计
完成练习册。
熟读课文。
《谈礼貌》教案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3、初步认识说理文章的结构方式,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的品读,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用语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更加美好。
2、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营造学习气氛 。
一位老汉,到鞋帽店去买帽子,售货员是一个语言不美的姑娘。“姑娘,哪种 帽子好啊?”“没长眼睛啊!货架上不是摆着嘛!”“没大没小!”“不买了。” “ 哎 ,怎么不买了,大的小的都有阿?”“哼,我要买的是礼貌,你有吗?”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学生畅所欲言。)
二、学习第一小节,理解古训明观点。
1、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古人是如何谈论礼貌的?
2、自读第一小节,找出古人谈论礼貌的观点。
(指名读。“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3、用课文中的语言说说古训的意思,重点理解“君子”“失口”“失色”,
4、齐读。
5、这一自然段先引用古训,目的是要引出一个什么话题,找找课文中哪句话回答了这个问题。(板书:使用礼貌语言,优良传统)
三、精读故事,感悟礼貌
课文用3个小故事来说明讲礼貌的好处,我们先来谈谈第一个故事。
1、故事一 《 问路 》
(1) 自由读这个故事,找一找,并把有关句子划出来:
牛皋是怎样问路的?
岳飞又是怎样问路的?
(2)两个人问路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3)指导朗读。
(4)表演:指名三人演,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情 。
(5)分角色朗读。
(6)问路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简要说说语意。)
(7)小结,课文的说理方式。
(先讲故事,后说理。故事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写)
2、故事二 《踩裙》
A、在这个故事中你从哪里体会到人物讲礼貌的?
B、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正因为二位礼貌待人,使用了礼貌语言,所以……,可见……。)
C、分角色读一读。
D、设想一下,如果二人不讲礼貌那么情景会怎样?
3、故事三 《刮脸》
A、谁来为我们讲一讲下一个故事?(指名读)
B、朱师傅为什么深感不安?
C、周总理又是怎么做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说说理由。
D、朱师傅从原来的身感不安到深受感动,你从这个故事中又明白了什么?
四、练习(把下列句子换个礼貌的说法)
1、上学前,妈妈又一次叮嘱:“记得放学回来,不要到处去玩哦!”你不耐烦地说:“知道了,老太婆,真是啰嗦。”你应该怎么跟妈妈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喂,老师,这道题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回归中心,明白道理。
(三个小故事在我们合作下谈论中学完了。他们都是讲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那么整篇文章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小节。)
1、齐读第5小节
2、生活中,我们学会了礼貌待人,有什么好处呀?(指名回答)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对《谈礼貌》这篇课文的学习,让我们明白了礼貌待人的'重要性。那么。我们认真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到礼貌待人呢?同时,我们要注意哪些礼貌用语呢?(师生交流讨论)
七、作业 :按照“说话有礼貌”的要求设计一段话。
根据故事情境,按照“说话有礼貌” 的要求 设计一下人物的对话。
几个小伙伴玩球,不小心把球踢到坏脾气老爷爷家里去了,大家谁也不敢去捡。大雄主动找到老爷爷认错,并且使用了礼貌用语,得到了老爷爷的原谅,并且把球还给他们 。大雄会怎么说?老大爷要会怎么说?
大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爷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爷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爷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板书
谈礼貌
使用礼貌语言,优良传统
问路 (历史故事)
踩裙(身边小事) 礼貌待人
刮脸(名人故事) 生活更美好
九、课后反思:
教学《谈礼貌》时,我感觉自己是和学生交谈着、讨论着、商量着来学习的。在学习第一个故事时,我们谈到了“礼貌”, 我特意安排了三个学生进行表演。在教学中就渗透着思想品德的教育,在这里多花点时间,我认为是值得的。在和学生的交流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谈礼貌》教案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3、初步认识说理文章的结构方式,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的.品读,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用语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更加美好。
2、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一个故事: 《三拐杖》
2.导入课题:谈礼貌(谈:议论文体;貌的书写)
3.简介议论文的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二、整体感知——概括
1.自由读,要求:课文可以分为几个段落(理由)
(1)结构上:总分总
(2)议论文特点:提出论点+证明论点+总结
2.再读,思考:用一个词语概括三个小故事(问路+踩裙+刮脸。要点:结构相同,体现结构的严谨,动宾结构)
(1)概括
(2)比较:
第一个例子和第二、三个的不同点(古代、现代)
第二个和第三个例子的不同点(普通人和伟人)
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选择事例?(典型性)
3.对照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
(1)开头和结尾提出了什么观点?有什么共同点?
(2)用四字词语概括开头和结尾的作用。
(3)第一段用古训的目的何在?(读古训+理解古训(原话)+明白意图)
(4)对比思考:第一段和最后一段都提出了论点,哪个是中心论点?理由呢?(礼貌的意义更重要,为中心论点)
第二课时
一、聚焦重点段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读,用朗读表现人物特点(说特点+朗读表现特点+评价)
(2)表演读,一个牛皋,一个岳飞,一个表演老者,一个做导演(导演说戏,要点是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和特点,可以加上动作、语言和表情)其他同学当观众参与评价。(分两轮进行)
(3)合作读。
(4)默读,思考:如果要给这段分层,你分几层,理由是什么?(叙述+议论;正反事例+结论。也许有牛皋反面的例子一层,岳飞正面的例子一层,引导同学比较哪种更合理。)
(5)合作读:男同学读第一层,女同学读第二层。(体会叙述+议论的构段方式)
迁移学习第三、第四自然段
(1)思考:三、四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叙述+议论),尝试给这两点分层。
(2)朗读三、四自然段。
归纳写法
(1)课文中间三个自然段举了三个例子,说明什么道理呢?(证明论点的道理或者事例叫论据)
(2) 三个事例的详略处理。
二、写法迁移
1. 把第二个例子换掉,换成一个身边的事情。(内部迁移)
2. 把谈礼貌换成谈勤奋,思考怎么写。(外部迁移)
交流小结基本结构:提出中心论点+举例子(正反+古今+中外。例子可叠加)+总结全文
三、布置作业:谈勤奋(400字)
《谈礼貌》教案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说理性的表达方法。
3.懂得礼貌待人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中三个生动的事例,从中明白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好处。
教学难点:
懂得礼貌待人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和礼貌有关的名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复习旧知
1.孟子有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就是要求我们尊重他人,待人有礼貌。讲礼貌是我们小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今天我们继续来谈谈礼貌。
师边板书课题,边指出要注意的字形,学生跟着书空。齐读课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了这是一篇说理文,明白了说理文的结构是:提出看法、证明观点、得出结论。
2.一开始作者提出的看法是——生读“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课文还讲了哪几件事?通过阅读,你们觉得故事中哪几个人有礼貌? “讲礼貌”的好处是什么?
4.出示——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学生齐读。
二、抓关键词,学习启示
1.读书能找到关键句很重要,还要学会找关键词,这样读书才能事半功倍,这句中的关键词是什么?
2.关键句去掉关键词还会读么?会背了么?齐背。
3.道理找到了吧?会读了吧?会背了吧?懂了吧?那好,下课。为什么?都会的东西还要老师干什么?那还要学点什么呢?启示就一句话,读——(道理),把一句话变一篇文,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还要学习的.。
三、理解课文,学习写作
过渡:那我们就要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么把一句话变一篇文,又是如何用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让人心服口服的呢?我们来好好研读这三个事例。
1.学习三个例子
(1)第一个例子。
指名读。
有一个地方要再读,出示——牛皋向一位老者问路,他在马上吼道:“呔,老头儿!爷问你,小校场往哪去?”指名一个男生读后指导朗读感悟——“吼道”这是什么态度? “呔,老头儿!爷问你”这样说话叫什么?如此粗暴的态度,这样的出言不逊,难怪老人很生气,还骂牛皋是“冒失鬼”。
过了一会儿,抗金名将岳飞也来问路了,出示——过了一会儿,岳飞也来到这里,他先离镫下马,然后上前施礼:“请问老丈,方才可曾见一个骑黑马的?他往哪条路上去了?”指名女生读。岳飞问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这样问路才是——(彬彬有礼)。所以老人耐心地给岳飞指路。
看来有没有礼貌,结果截然相反,这真是——出示“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学生齐读)。彬彬有礼、和和气气就能得到帮助。看来还是有礼貌好啊。
读完这段话,我们来看看这段话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先举事例再做评价。还有两个例子,会有什么特点呢?我们继续往下读。
(2)第二个例子
学生齐读。
在现实中,有时候人与人之间出现矛盾,互不相让,结果是很糟糕的,我们来演一演。
其实,这件事还可以是另一种情景,我们再来演一演。
刚才的两种情形哪个令人心里窝火?哪个令人心情舒畅?可见——齐读。(出示: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
(3)第三个例子
指名读。
朱师傅刮伤了周总理的脸,所以这个朱师傅——深感不安,不安的是——生接答(接两三个),没想到,周总理文雅地说——生读,和气地说——生读,宽容地说——生读,文雅、和气、宽容,这就是——彬彬有礼。出示:可见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生齐读。
2.总结写法。
读到这里,有没发现后两个事例和第一个事例有什么共同点?(都是先举例子,后发出议论,也就是——一事一议!)为了证明作者提出的看法,还需要再举事例么?(不需要,都是典型事例)典型在什么地方?
这三个例子有力地证明了一开始提出的看法,而且最后得出了结论。(出示最后一段),齐读。这就是一篇完整的说理文了。
四、总结全文,拓展渗透
1.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候我们对别人讲礼貌了,就一定会得到别人的谅解和好感么?(出示一副没有礼貌内容的漫画)让学生简单说说内容。
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呢?举一个关于你们的例子。
那我们对待这种情况就不要讲礼貌了么?讲礼貌没有用了么?我们讲礼貌,别人不一定对我们友好,但是讲礼貌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一个讲礼貌的人一定是个彬彬有礼的人。我们班有没有这样文明礼貌的榜样?
说完后教师评价总结。
2.分享有关礼貌的名言警句。
有礼貌不一定总是智慧的标志,可是不礼貌总使人怀疑其愚蠢。——兰道儿(英国作家)
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 ——赫尔岑(俄国哲学家、作家)
彬彬有礼是高贵的品格中最美丽的花朵。——温特(英国画家)
五、布置作业,传递文明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写一写你礼貌待人的事。
3.在家里宣传动员,让家人都做讲礼貌的人。
《谈礼貌》教案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用语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4、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尝试从生活中选择事例,并结合事例说说礼貌待人的好处。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让两位学生表演(创设情境)
2、师述:同学们,刚才的两位学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自由议论)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人在社会上生活,总要和别人交往。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一个人是否讲礼貌,往往能反映出这个人的文明素质和文化修养。刚才两位同学的表现是老师故意安排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专门谈礼貌的课文。
3、课件出示课题:请同学们一起把课题读一下。
二:初读课文。
1、《谈礼貌》这篇课文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什么是礼貌?为什么要讲礼貌?文章号召我们怎样做呢?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
自读课文,要求:
(1)、能读准课文中的生字,读通顺课文中的句子。
(2)、边读边思:课文主要说了一个什么事理?
(3)、认读生词。
师述:同学们读得很认真。现在我们来看课文中的生词,能把它们读正确吗?
2.检查初读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
岳飞 讨嫌纠正
师傅和谐 彬彬有礼
(2)、读顺相关语句。
师述:文中有一些重要句子需要我们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让我们来试一试。(教师逐片范读)
课件逐片出示: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
可见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3、整体感知。
师述:刚才我们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看,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什么?接着文章用了哪几个事例进行论证?文章的最后又是如何总结全文的?
课件出示:
文章一开始提出了什么?接着用了哪几个事例进行论证?文章的最后又是如何总结全文的?
小结:
这篇课文一开头提出“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接下来用了三个具体的事例来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好处,最后再一次强调“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三:书写生字
1、生先描红,再说说应注意的问题
2、重点指导:嫌、傅、谐
3、学生临写。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文中的三个事例让你明白了什么?结合实际生活来理解。
3、收集生活中关于礼貌的名言、俗语以及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
《谈礼貌》教案10
课文
中国曾有“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说岳全传》上有这么一段:牛皋向一位老者问路,他在马上吼道:“呔,老头儿!爷问你,小校场往哪去?”老人不但没有给他指路,反而生气地骂他是个“冒失鬼”。过了一会儿,岳飞也来到这里,他先离镫下马,然后上前施礼:“请问老丈,方才可曾见一个骑黑马的?他往哪条路上去了?”老人见岳飞很有礼貌,便耐心地给他指路,这正如俗话所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有一天,一个女青年下公共汽车,她的长裙拖在车厢的踏板上,被一个跟在后面的小学生踩了一下,女青年回过头来看了看,小朋友连忙抬起脚说:“对不起,把您的裙子踩脏了。”女青年微笑着说:“没关系。”于是一场可能发生的纠纷避免了。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
朱师傅为周理发二十多年。有一次刮脸时,周咳嗽了一声,脸上被划了一道小口子,朱师傅深感不安。周安慰他说:“这不能怪您,怪我咳嗽没有向您打招呼,还幸亏您刀子躲得快哩!”朱师傅听了的话深受感动。可见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人在社会上生活总要和别人交往。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教案
一、教材解读:
本文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人交往的时候,以礼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二、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的品读,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用语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更加美好。
4、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5、初步认识说理文章的结构方式,写作方法。
6、理解文中的古训、俗语,积累关于礼貌的名言警句,尝试自己写名言。
三、教学重难点:
1、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的品读,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用语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更加美好。
2、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3、初步认识说理文章的结构方式,写作方法。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总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30、谈礼貌
2、学习“貌”,指名组词
3、指名说说常用的礼貌用语有哪些?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提醒学生注意:“嫌、盾、训、逊”是前鼻音;
“嗽”是平舌音
“校”课文中读“jiao”
2、说说下列词语意思
古训矛盾咳嗽粗暴纠纷
安慰情操修养文雅
3、指名分段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2、学生交流
3、齐读课文
五、指导写字
1、指导
2、学生用钢笔描红生字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的品读,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用语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更加美好。
2、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3、初步认识说理文章的结构方式,写作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指名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1)由读第1自然段,想想你读懂了些什么?
(2)学生交流,师板书:君子不失色不失口
(3)重点理解:“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彬彬有礼,粗暴,出言不逊”
(4)师小结:从对古训的解释中可以知道:要做到待人彬彬有礼,就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和言语。(板书:态度、言语、彬彬有礼)
(5)这一自然段先引用古训,目的是要引出一个什么话题,找找课文中哪句话回答了这个问题。(板书:使用礼貌语言,优良传统)
(6)想想这一自然段该用什么语气读?(庄重的语气)
(7)齐读第1自然段
2、学习第2—4自然段
师:同学们,从学习第1自然段中知道礼貌待人包括了态度有礼貌和说话有礼貌两个方面,现在看第2—4自然段写的三个例子中,哪些语句是写人的态度,哪些语句是写人的语言的。
(1)学生自读,围绕要求同桌讨论。
(2)交流
A、生交流第一个例子:(牛皋问路岳飞问路)
根据生交流,师板书:马上施礼“呔,爷问你”
下马施礼“请问”
B、师:作者用哪句话来概括了这两种情况的?请大声齐读:出示句子:“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板书:人心暖讨人嫌)
C、小结并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牛皋表现,用否定语气;岳飞表现,用赞美的语气)
D、齐读第2自然段
继续交流(第2个例子)
A、师根据学生交流,后板书:连忙抬起脚“对不起”
微笑着说“没关系”
B、齐读最后一句板书:避免纠纷架起桥梁
C、指导朗读:(读出平和、高兴的语气)
D、齐读第3自然段
交流第3个例子。A、学生交流,师板书:文雅和气宽容安慰,不能怪你沟通心灵反映情操和修养B、指导朗读C、齐读第4自然段
3)练习(出示填空题)
4)可见要写礼貌待人,就要把具体的态度和语言结合起来写,这样才能写得生动感人。
(5)小结:课文2—4自然段分别举了古人和今人,普通人和伟人的三个事例来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这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3、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想想每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2)理解“交往”
(3)齐读第2句话(理解“恰当地”、“和谐”)
(4)这一自然段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5)指导朗读
(6)齐读第5自然段
(7)小结,板书:关系更和谐,生活更美好
教学反思
古代有这样一句俗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只要把儿童解放出来,小孩也能办大事,也能互教互学,自己当‘小先生”’。这两句话讲的都是一个意思: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在教师有效学法指导的前提下,放开手脚束缚让学生自主学习,就一定会取得令人出乎意料的可喜效果。
在本节课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为前提,通过充分的学法指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以及大胆地展示探究,学生学习积极_较高,能够大胆地交流和展示,并且在达标测评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如果说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那么我教学的这节课实在是太令人遗憾了。通过反思,总结出以下问题:
第一、合作交流问题设置过细,学生思考问题还是受教师问题限制。这样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和拓展,不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特_体验和批判_意见。我的考虑是学生刚刚接触新课堂新的学习方式不久,主动研究自主提问会有一定难度,因此设置的问题提示较为详细。但是现在想来,总不能因为怕小孩子跌倒就让他们永远坐在摇篮里,这样他们永远学不会自己走路及奔跑。
第二、学生的点评语言较为单一,还是教师在平时重视不够。生生评价也可以起到发现问题、互相勉励、激励提升的作用。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还是老样子只是教师评价,剥夺了学生评价的权力,结果导致本节公开课学生虽然表面看起来点评热闹,实则语言单一、枯燥单调,充满重复机械的语言。今后应该注意。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本节课中我还有很多的缺点,但我深陷局中看得并不周全,希望各位领导老师还是多多提出我的缺点,我将虚心接受,你们的宝贵意见将帮助我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
《谈礼貌》教案1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尝试从生活中选择事例,并结合事例说说礼貌待人的好处。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的开头作者由古训引出这样一个话题,齐读1。也就是提出论点。
2、课文的结尾总结全文,即总结论点,照应开篇,点明中心。让我们一起重温一下齐读5。
3、为了论证自己的这一观点,作者选取了三个富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说明了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好处的。哪三个事例呢?
4、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学习作者是如何写好这三件事,从而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好处。
二、精读24小节
1、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说岳全传》上问路的故事。牛皋是怎样问路的,,结果如何。岳飞又是怎样问路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第二节,边读边批注。
A、牛皋是怎样问路的,指名读。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齐读。读了这句话,你觉得牛皋是怎样的一个人?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动作、语言)
谁能把他的傲慢无礼和粗俗读出来。指名读。让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读一读。
我们从牛皋的动作、语言体会到了牛皋是一个傲慢无礼、语言粗俗的人。如果你是老者,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是的老者和同学们所想的一样:生读老人不但没有冒失鬼
B岳飞问到路了吗?为什么?从哪里看出岳飞是一个有礼的'人?
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岳飞和牛皋同样是问路,为什么结果却不相同呢?
2、牛皋的无礼,使老人对他非常讨厌。岳飞的有礼,使老人耐心地给他指路,两人不同的表现,不同的结果。而这两种情况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3、现在,我们在一起来读读这段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写好第一个事例的。
{先举例,后议论。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来写}
4、请同学们快速浏览34小节,看看他们的写法是不是和第一个故事一样?
(先举例,后议论。)
5、接下来老师要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课文34小节乘车和理发这两个故事,也像刚才一样,看看他们发生了什么事,各自有什么态度,结果怎样,体会到了什么?
6、交流:发生了什么事?
a.他们各自有什么样的态度,说了什么?结果怎样?
小朋友的态度是,连忙抬起脚,说:对不起;女青年的态度是微笑着,说没关系,结果:一场纷争避免了。
b.你从中体会以了什么?
c.
7、大家的回答都很好,看来,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
8、现在我们来看理发这件事中,两个人的表现,朱:为什么会从原来的深感不安到后来的深爱感动?自谈周总理的话。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说说理由。(尊重、安慰)宽容
9、可见,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修改。{生读}
三、总结写法。
1、请同学把画出的每个事例的议论部分读一读,思考这些议论部分能不能任意跟随在每个事例之后。(有针对性地议论)
2、所选事例有什么代表性:(打扰别人时要有礼貌自己做错了事要有礼貌别人做错了事要有礼貌)(古人今人伟人凡人)
四、课文差不多学完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整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表明自己的观点的呢?文章一开始由古训引出观点齐读接下来,作者又选取了三个典型事例,进一步从正反两方面谁了自己的观点生读,最后总结了自己的观点生读
(板书:观点举例总结)
2、整篇文章,作者的观点鲜明,所造的事例富有代表性,很恰当,很充分。
3、今天,我们也要来学着作者通过举例来说明观点的方法写一段话。
请同学们围绕这一观点,也用一个典型的整合来说明它。昨天,老师已经请同学们了解、收集了一些、使用礼貌语言的人物,请你们选择一个人物的事例写下来,写例子要注意语言要简洁,4、学生写,老师巡回指导。
5、交流。
6、最后,让我们再来谈谈作者的观点,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铭记于心。
板书:
观点礼貌待人使用礼貌用语优良传统
举例问路先举例、后议论
乘车有针对性地议论
理发所造事例有代表性
《谈礼貌》教案12
教材分析:
《谈礼貌》是一篇说理性质的文章,告诉我们“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这样一个道理。为了说明这个道理,课文举了三个典型事例。第一个事例来自小说《说岳全传》,用牛皋和岳飞问路时的不同的态度和语言,说明“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第二个例子来自于生活,用小朋友踩了女青年的长裙主动道歉的事,说明“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第三个例子来自一个伟人小故事,用周总理安慰理发师的事,说明“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4、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中三个生动的事例,从中明白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好处。
教学难点:
懂得礼貌待人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漫谈礼貌。
1、同学们,上课之前,你们有什么问题想我吗?你还知道有哪些礼貌用语?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有怎样的好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专门谈礼貌的课文。(板书:谈礼貌)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不理解的词语可以借助工具书或同桌相互交流。
2、出示五个生字,指生带读,你已经记住了哪个字?怎么记的?会记还要会写,观察田字格,描红,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范写,学生写。
3、交流不理解的词语
4、指名分节读课文。
5、获取信息的能力是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通过读课文,你获取了哪些信息,这些都是作者的观点,为了说明这些观点,作者举了三个事例,用自己的话说说哪三个故事,最后作者又总结了观点,这就是我们这篇文章的结构,你想到了我们以前说过的哪篇文章,这些就是说理文
三、精读故事,感悟礼貌
1、课文用3个小故事来说明讲礼貌的好处,我们先来谈谈第一个故事。
2、牛皋、岳飞分别是怎样问路的呢?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动笔画一画,画好之后读一读,思考:通过朗读,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牛皋和一个怎样的岳飞?
3、感悟牛皋的粗暴无礼
(1)指名读牛皋问路的内容。
(2)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牛皋?是从哪儿体会到的?
(3)你能通过朗读表现牛皋的无礼吗?(指导学生抓住“吼”读好牛皋的语言)
4、体会岳飞的彬彬有礼
(1)指名读岳飞问路部分的内容。
(2)从这些文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岳飞?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呢?(动作谦逊,言语文雅)
(3)指导朗读:带着感受,加上动作读一读,感受岳飞的彬彬有礼。
5、找三位同学上台表演,分别扮演牛皋、岳飞和老人。
6、小结:同样是问路,牛皋和岳飞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就有了截然不同的结果,这正如俗语所说——(板书)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作者用这样一个事例说明在请别人帮忙的时候,应该讲礼貌,因为——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作者还给我们举了哪两个事例呢?又说明了什么道理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总结全文,拓展升华
1、看板书总结
2、说一说,你认为什么是礼貌?
礼貌到底是什么呢?礼貌其实很简单,
礼貌是在课堂上,当一个同学发言时,你能够专心倾听。
礼貌是当别人的发言不尽人意的时候,你能够不嘲笑别人或拿别人的发言开玩笑。
礼貌是当你赢了,你能够不炫耀;当你输了,你仍然能够微笑着为赢者送去掌声。
礼貌是当老师在批评一名同学时,你装作视而不见,而不是盯着那个同学看。
礼貌是有人掉了东西,你帮助他捡起来。也许他们距离物品比你近,但出于礼貌,你还是要做出弯腰去捡的姿势。
礼貌通过你的一言一行来表现,
礼貌在一个个细节中得以彰显,
它是这样简单,
就在你我他的不经意间……
这节课通过学习这篇议论文,懂得了礼貌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都要做到讲礼貌,让别人都喜欢你,愿你拥有更多的朋友,能够和别人友好和谐的相处。
板书设计:
19 谈礼貌
话题: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传统
(1)问路(古人) 和气 得到帮助
例证
(2)踩裙(今人) 道歉 减少矛盾
(3)刮脸(伟人) 宽容 提高修养
《谈礼貌》教案1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重难点从三个事例和随后的议论中,体会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漫谈礼貌。
1、板书礼貌,谈谈你对礼貌的认识。
(板书过程中相机指导貌的书写)
2、大家谈了对礼貌的看法,我们课本上也谈了,(板书:谈)让我们一起来看谈了什么,怎么谈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遇到生字读读生字表上的.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它读流利。
2、再读课文,把课文读的通顺、流利。
3、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为我们讲了哪几个故事,读完后,再想想,关于礼貌你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4、读课文新词、难句。
咳嗽纠纷态度粗暴出言不逊彬彬有礼
安慰师傅减少矛盾思想情操文化修养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5、点名检查自读情况,师生评点,随机纠正读错的字音,指导读通重点句子,读好人物对话。
三、理清课文的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由古训引出礼貌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第二部分(第二到四自然段)用三个事例说明礼貌待人的好处。
第三部分(第五自然段)学会礼貌待人的重要意义。
四、朗读课文
五、生字教学
1、学生自读生字,说说哪些字不易写好,哪些地方书写时应注意。
2、范写重点生字,边写边讲述注意点。
3、学生描红、临写。
六、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2、组词。
雅慰()刮()嫌()
稚()蔚()乱()谦()
3、扩句。
1、小王表演节目。
2、他喜欢养花。
3、老师讲述任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2、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尝试从生活中选择事例,并结合事例说说礼貌待人的好处。
重难点:
1、从三个事例和随后的议论中,体会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2、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请你回忆一下,课文围绕着礼貌讲了哪几个故事?
《谈礼貌》教案1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让学生从小养成能礼待人,使用礼貌习惯,使自己具有一种宽容、阳光的心理。
【教学重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让学生懂得从小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培养学生正确对待事件,拥有阳光、乐观、宽容的心态。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指名说说常用的礼貌用语有哪些?
2、板书:30、谈礼貌
3、学习貌,指名组词。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提醒学生注意:嫌、盾、训、逊是前鼻音;
嗽是平舌音校课文中读jiao
2、说说下列词语意思
古训
矛盾
咳嗽
粗暴
纠纷
安慰
情操
修养
文雅
3、指名分段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2、学生交流
3、齐读课文
五、指导写字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生字词巩固。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指名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1)由读第1自然段,想想你读懂了些什么?
(2)学生交流,师板书:君子不失色不失口
(3)重点理解: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彬彬有礼,粗暴,出言不逊
(4)师小结:从对古训的解释中可以知道:要做到待人彬彬有礼,就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和言语。(板书:态度、言语、彬彬有礼)
(5)这一自然段先引用古训,目的是要引出一个什么话题,找找课文中哪句话回答了这个问题。(板书:使用礼貌语言,优良传统)
(6)想想这一自然段该用什么语气读?(庄重的语气)
(7)齐读第1自然段
2、学习第24自然段
师:同学们,从学习第1自然段中知道礼貌待人包括了态度有礼貌和说话有礼貌两个方面,现在看第24自然段写的三个例子中,哪些语句是写人的.态度,哪些语句是写人的语言的。
(1)学生自读,围绕要求同桌讨论。
(2)交流
A、生交流第一个例子:(牛皋问路岳飞问路)
根据生交流,师板书:马上施礼呔,爷问你
下马施礼请问
B、师:作者用哪句话来概括了这两种情况的?请大声齐读:出示句子: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板书:人心暖讨人嫌)
C、小结并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牛皋表现,用否定语气;岳飞表现,用赞美的语气)D、齐读第2自然段
继续交流(第2个例子)
A、师根据学生交流,后板书:连忙抬起脚对不起
微笑着说没关系
B、齐读最后一句板书:避免纠纷
架起桥梁C、指导朗读:(读出平和、高兴的语气)D、齐读第3自然段
交流第3个例子。
A、学生交流,师板书:文雅和气宽容
安慰,不能怪你
沟通心灵反映情操和修养
B、指导朗读
C、齐读第4自然段(3)练习(出示填空题)(4)可见要写礼貌待人,就要把具体的态度和语言结合起来写,这样才能写得生动感人。(5)小结:课文24自然段分别举了古人和今人,普通人和伟人的三个事例来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这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3、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想想每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2)理解交往
(3)齐读第2句话(理解恰当地、和谐)
(4)这一自然段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5)指导朗读
(6)齐读第5自然段
(7)小结,板书:关系更和谐,生活更美好。
4、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与事例谈谈礼貌待人的好处。
也可以用是的,礼到人心暖开头写一段自己的经历。
【作业设计】
1、课后练习1.2.3.
2、熟读课文,搜集生活中礼貌待人的事例。
《谈礼貌》教案15
教材分析:
《谈礼貌》是一篇说理性质的文章,告诉我们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这样一个道理。为了说明这个道理,课文举了三个典型事例。第一个事例来自小说《说岳全传》,用牛皋和岳飞问路时的不同的态度和语言,说明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第二个例子来自于生活,用小朋友踩了女青年的长裙主动道歉的事,说明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第三个例子来自一个伟人小故事,用周总理安慰理发师的事,说明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这三个事例的选取非常合适,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而且每个事例又和随后的议论相应,有助于作者借助它们说明自己的观点。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在对文章内容的把握上没有太大难度。因此,本课力求能培养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品读析悟的能力,通过对人物的了解、认识,从而体会到讲礼貌的重要。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礼貌待人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让学生懂得从小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古训,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关于礼仪的古训也有很多,同学们知道哪些?
2、出示: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孟子》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
3、学生读,理解
看来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专门谈礼貌的课文。(板书:20、谈礼貌)
4、理解“谈”,初步感知题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边读边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的通顺、流利。
2、自学反馈
出示生字词:
咳嗽 纠纷 态度粗暴 出言不逊 彬彬有礼
校场 师傅 减少矛盾 思想情操 文化修养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注意:“师傅”读轻声;“校场”文中读“jiao”,说说“校场”的意思。
三、师引导学生读全文,理清文章结构
1、学生逐段朗读,师相机正音
2、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
四、精读感悟故事一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早在《说岳前传》中就记载了岳飞礼貌待人的故事。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思考:谁问路、结果怎样?
反馈:牛皋问路——老人不但——
岳飞问路——不但指路——
2、同样是问路,为何结果不同?
反馈:牛皋不讲礼貌,用书中的话即无礼,岳飞讲礼貌,用书中的.话即礼到。
师:原来是礼貌的作用,讲礼貌,则耐心指路,不讲礼貌不但不指路,反而被骂。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牛皋的无礼,岳飞的礼到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用笔画出相关语句。
牛皋
(1)从哪看出牛皋的无礼?
抓“吼”“呔”“老头儿”“爷”体会牛皋的傲慢无理,指导朗读牛皋的话;
(2)假如你就是当时的老人,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3)引读(大家的感受和老人一样):所以老人—
岳飞
(1)同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岳飞的礼到?
(2)生读,师相机出示对话。
(3)你能从这段话中找出相关字词,来说说岳飞的礼到吗?
抓住岳飞的动作、语言
(4) 假如你就是当时的老人,此时此刻,你又会有怎样的感受?
所以老人 不但指路,而且耐心指路,看来待人有礼貌真的很重要。
4、总结
同样是问路,结果却截然不同。这正是书中所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板书:暖、嫌)所以古人警示我们: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五、渗透写法
这些例子的选择上,有什么特点?
例子从古到今,有普通人,也有伟人的,从多个侧面来说明在生活中要讲“礼貌”,使人心服口服。我们以后在写文章时,也可以像作者这样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说明问题。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文章所说明的道理。
2、搜集有关礼貌的“名言、俗语、成语”。
板书:
20、谈礼貌
礼到 暖
无礼 嫌
灰椋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及作者对灰椋鸟的喜爱之情。
2、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及灰椋鸟在树林中的快乐生活。
难点: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
1、谈话: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一起读课题——《灰椋鸟》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作者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一看灰椋鸟。
一天下午,作者和同伴来到了林场,静候灰椋鸟的归来。“周围静得出奇。路两边近百亩的竹林郁郁葱葱,与南段高大的人工刺槐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伴忽然喊道:“灰椋鸟!”我翘首遥望西南方向,果然有许多黑点向这边移动——灰椋鸟开始归林了。” 过渡:有同学见过灰椋鸟归林的场面吗?(没有)这节课,我们就随着作者的语言文字一起去欣赏灰椋鸟归林的场面。(二、)学习第4自然段
1、请同学们轻声读第4自然段,想一想:灰椋鸟是怎样归林的呢?把关键的字词圈出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然后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2、交流句子
①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
A、“一小群一小群、.......” 师追问:你读书非常仔细,从一小群一小群、.......看出灰椋鸟归林时不是单独行动,好的,从这段话中还有什么地方也可以看出它们归林时的这种特点呀?
引出整群整群、一批一批”..........(点击“群”)你能用一个词概括它们归林时的特点吗?(是呀,灰椋鸟是成群结队归林的)师:继续交流,你还找出了哪些关键词? B、a “排空而至”是什么意思?(推开了空中的一切来到了。)
b同学们展开想象,天空中当时会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成千上万只灰椋鸟,密密麻麻的,黑压压的一片、铺天盖地地过来啦。)
c这样的场面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真是——非常的壮观(气势浩大)呀!(板书:壮观)
d(点击黑点)谁来试着读读这个词,把这种壮观的场面、浩大的气势读出来(点击词语)生读词。
师:除了“排空而至”这个词,这段话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让你感觉到当时的场面非常壮观呢?
C、“数百米长的长队”有多长呢?(我们学校的大操场长度是100多米,“数百米”那就是多长了?你们看到了没有?)
D、“浩浩荡荡”也让人感觉气势很大(师评:是呀,只有大部队来到才能说是“浩浩荡荡”的,一起来读好这个词)
E、“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它们飞行时很有纪律。)②师:我们能不能把这段话连起来读好,读出这种壮观的场面呢?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先自己练一练。
③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段文字,争取把我们通过语言文字看到的画面再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老师请第一、第二大组同学先读第一句,第二句时,三、四两大组加入进去一起读完。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投入。这哪里还是一只只的鸟儿呢?这分明是一支井然有序、纪律严明的小精灵组成的队伍啊!
这段文字描绘的是作者看到的情景,她在刺槐林中还听到了什么呢?一起来看——(出示文字)
3、师引读句子:“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鸣,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处所,与熟悉的伙伴汇合。”
(1)师:在作者的耳中,灰椋鸟的叫声意思可丰富着呢。它们在倾诉、在呼唤、在互相应和,(点击变换颜色)你一言,我一语,可热闹啦。
(2)如果你就是一只归林的灰椋鸟,你会和同伴们倾诉些什么?又会怎样呼唤、应和你的同伴或儿女呢?鸟儿们,尽情地倾诉、呼唤、应和吧。(同桌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师:老师仿佛听到了一群活泼可爱的灰椋鸟在欢快地鸣叫,感觉到你们已经融入到这快乐的大家庭里去了。哪两只灰椋鸟愿意先和我们分享一下你们的鸟语?
师评:真是两只友好的灰椋鸟!真是两只见多识广的灰椋鸟!呀,你们飞那么远,累不累呀?
4、小结:同学们,此时此刻,我们眼前是排空而至的灰椋鸟,耳畔是它们活泼欢快的叫声,这一切交织在一起。你能给这样的画面起个名字吗?(提示:可以叫什么图?)板书:归林图
师小结:作者为了把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展现在我们面前,先写了看到的情景,再写了听到的叫声,写得很有条理,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我们同学以后在写作文时也可以学习这种方法。
5、让我们一起再一次完整地来朗读第4自然段。可以看好屏幕,也可以看好自己的书。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师:夕阳已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灰椋鸟在树林中生活得怎样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用心地去感受作者的语言文字。看看文中哪些写鸟的句子深深地吸引着你,把它们划出来,并想想你为什么喜欢?
2、学生自学
3、全班交流
(1)(相机出示)“天上的鸟越来越少了,可是整个林子里的灰椋鸟还是不愿过早地安眠。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扑棱棱地飞起。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 你为什么喜欢这句呢?
a原来,灰椋鸟在作者的印象中是怎样的?
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没什么好看的,可是此时此刻,大自然赋予了灰椋鸟新的生命力,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就像是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
b你感到此时的灰椋鸟是怎样的?
c那种翩翩起舞的轻盈的姿态谁能通过朗读带我们去看得更真切些?
d指读(师评:老师从你的朗读中感觉到你已经喜欢上了灰椋鸟,是不是?)还有谁想读这句话?指读(多美的灰椋鸟呀。)喜欢这个句子的同学一起来读!(2)还有你喜欢的句子吗?
(出示)“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a“百鸟争鸣”是指一百只鸟在叫吗?当时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刚刚排空而至的鸟儿,此时全都聚集在林中,欢快地鸣叫着,你叫我也叫,你叫得响,我要叫得比你更响,真是热闹非凡呀。)b谁来读读这句话,读出这么多鸟一起欢叫的热闹场面。师评:真热闹啊!
c“飞瀑落入深涧,惊涛拍打岸滩”其实是指什么?(成千上万只灰椋鸟的叫声。)想不想听一听这似飞瀑、如惊涛的鸟叫声?(播放录音)
师:林子里栖息着那么多灰椋鸟,真像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d齐读,读出这种热闹的气氛。
(3)小结: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已经来到了林中,听到了叽叽啾啾的灰椋鸟的叫声。这又是怎样一幅画面呢?你能给这样的画面拟一个小标题吗?
提示:如果说前面是壮观的归林图,那这幅,就是喧闹的——闹林图 板书:闹林图
师:听着如此欢快的鸟叫声,作者情不自禁地这样想到——(5)(出示句子,齐读)“这上万只灰椋鸟是在举行盛大的联欢会,还是在庆祝自己的节日?要不怎么会这样热闹?”
师:在作者眼里,灰椋鸟是在举行联欢会,在庆祝节日呢。(点击“联欢会”“节日”),读到这儿,你觉得灰椋鸟在树林中生活得怎么样?(板书:快乐)
(师评:让我们快乐地再来读好这个句子。)
师:作者被这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感染了,竟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我想,此时此刻,不仅是作者,我们每个人都被感染了,你会欢呼些什么?
学生简单交流
师:是呀,这样的场面,深深地感染了作者,也感染了我们。同学们,把你的欢呼,把你的赞叹,把你的惊喜,融入到你充满激情的朗读中去吧!(6)齐读第五自然段
请同学们拿好书,一起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1、过渡:结合板书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一起欣赏了灰椋鸟壮观的归林图、快乐的闹林图。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为什么有那么多灰椋鸟排空而至,来到这里,而且在这里生活得这样快乐呢?
2、请学生自由发言。(引出这儿有树林)
3、鸟儿们生活的树林是怎么样的呢?快速找到课文中描写树林的句子:
出示:第一处:棕红色的水杉落叶,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华贵的绒地毯,走在上面软绵绵的。
第二处:路两边近百亩的竹林郁郁葱葱,与南段高大的人工刺槐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齐读句子
4、师:哦,原来是茂密的树林在等待着灰椋鸟的归来,因此,它们排空而至,它们翩翩起舞、它们呼朋引伴。灰椋鸟在这里自由自在,快乐无比,因为树林就是它们的家,它们的乐园。
5、请同学们留意这个词:人工(齐读)师;从这个词,你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是呀,这么多大面积的树林离不开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呀。
在回来的路上,作者想到:(出示句子: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
师小结:同学们,这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林场工人由
衷的感谢呀,让我们把这感谢之情表达得更强烈些好吗?(再读句子)
(五、)了解作者、情感升华
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儿,你觉得本文的作者是个怎样的人?(生自由交流)师:她有一颗爱鸟的心
板书:爱鸟
2、出示资料
徐秀娟,出身于养鹤世家,从小喜爱鸟,喜爱动物,大学毕业后,她如愿以偿,开始从事她心爱的饲养丹顶鹤的事业。
可是,不幸降临到这个善良的年轻女孩身上。1987年9月16日,饲养场里的一只丹顶鹤飞散,为了寻找这只飞散的丹顶鹤,徐秀娟在夜色笼罩的茫茫沼泽地上四处寻找,不慎陷入泥潭,再也没有走出来,献出了自己年仅23岁的生命。
2、艺术家被她的事迹感染,创作了一首动人的歌曲,名字叫——《一个真实的故事》。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段MTV。
3、师小结: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没有像徐秀娟这样爱鸟、护鸟,为了心爱的鸟儿甘愿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人,我们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让我们一起记住徐秀娟的这句话。齐读: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
师:是呀,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六、)布置作业:
1、摘抄第四、五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写鸟的句子,并写出喜欢的原因。
2、设计一条爱鸟、护鸟的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