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的心得体会
教育发展的心得体会1
创新是小学生潜在具有的一种模糊意识。那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的体会是:
教学目标确实立,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充分表达,同时也是培育学生制造才能的前提,有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就能培育出什么样的学生。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确实立上,我始终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下要保底”,是指要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完成根底学问和根本技能的教学,到达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了解”、“把握”、“初步”、“娴熟”等程度的要求。“上不封顶”是指教师在完成上述教学目标的同时,注意培育学生敢于突破教材,敢于突破教材,敢于突破自我。鼓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越活越好,思路越宽越好,质疑越多越好,方法越奇越好,速度越快越好,争辩得越剧烈越好,观看得越细越好。这样的教学目标确实立,不仅有利于根底学问一和根本技能教学目标的完成,同时也为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了良好的根底。
创新意识,准确地说不是在“学会”中形成的,而是在“会学”的根底上形成的。“学会”是学生侧重于承受学问,积存学问,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力量,而“会学”是学生侧重于把握学法,主动探求学问,目的在于发觉新学问,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学会”是“会学”的前提,“会学”是“学会”的制造。因此,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坚持把教师的“教”变成教师的“引”,把学生被动地“学”变成主动地“学”。教师的“引”是前提,学生的“会学”是升华,是创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非常留意“引”的设计。一是引要奇异,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好玩,从而创设学生制造性学习的兴趣;二是引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并不浅显,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引要符合学生现有的学问水平实际,使学生对学习内容,简单受到启发,创设学生勤于动脑,富于想象的气氛;四是引的深度,广度、坡度要相宜,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喜爱从问题相关的各个方面去积极思索,寻根挖底等等。
在设计好教师“引”的前提下,我还非常留意学生“学”的设计;一是让学生带着教师“引”的问题自学,其目的是使学生对新学问到达懂和会,即求“会”,这是培育学生制造才能的`前提和根底;二是带着“为什么”去自学,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不同的理解,到达对新学问解决问题方法的认同,即求“同”,这是培育学生创新意识的过渡;三是带着“这是唯一的吗?”质疑去自学,其目的是培育学生于无疑处见有疑,从而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查找解决问题的其它途径和方法,即求“新”,这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固然,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不是一题一课所能完成的,只有坚持长久,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学生创新意识是会逐步形成的。
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会学”中逐步形成的,而创新意识的稳固与提高,则是在教学练习中得到保证的。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非常留意练习题的设计,我的做法是:一是层次清楚,既要设计出根底学问和根本技能的稳固题,又要设计出培育学生制造才能的进展题;二是形式要新奇好玩,就是说练习题既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又要高于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乐学善思;三是条件要发散多变,使学生熟悉到,结果不能垂手可得。需要仔细思索,反复实践才能解决;四是适当运用一题多解等等。
总之学生创新意识的培育,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只要我们仔细讨论和探究,一代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就会脱颖而出。
教育发展的心得体会2
通过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对于教书育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使我切实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我国教育的重视。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纲要的内容有血有肉,时效性很强,各条都针对现实教育里的问题,制定了周到的策略。内容有的放矢,浅显易懂,行文流畅,脉络分明。纲要涉及到教育中的各种各样问题,如教育体制落后,缺乏灵活性,教育投入不足;教育内容跟不上时代,方法单一,不够丰富,中小学生作业过多,减负是越减作业越多;提倡了多年的素质教育难以获得实质性的进展;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差,创新能力不强,高素质的创新性、综合人才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教育与社会脱轨;城市和乡村、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投入产生了教育不均,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山村地区教育发展相对滞后。这些内容在时常见诸于报端,是社会的公众话题,我也有所关注,以下是我学习的一点心得。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各种考级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应该就是推行素质教育。教育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引导学生,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都是以成败论英雄,以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学生的.好坏。“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种畸形的教育体制下,减负谈何容易。要推行素质教育,首当其冲,应该改革考试制度,不能让分数束缚了孩子的天性,不能让无数具有棱角的学生进了学校,都以圆形这样的成品走出学校。教育要适应学生个性的发展,否则,减负只能是空谈。
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到20xx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毋庸置疑,九年义务教育在我国教育体制中,是经过立法的,地位不可动摇。在九年义务教育方面,国家仍需加大力度监督,建立和健全教育监督机制。邓小平同志说过:“好的制度可以使坏人变好,坏的制度可以使好人变坏。”用在教育立法监督方面,也是可以的。好的教育制度可以使坏学生变好,不好的制度可以使好学生变坏。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应该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边远地区的投入,只有加大了教育经费的投入,才能谈得上巩固。
作为一个教师,自我要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走进学生心灵深处,平等地对待、赏识他们,不断的为他们提供成功机会,让他们逐渐的实现人生的价值。把学生引出误区、走出困境、重树自尊,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这才能真正的达到教育的根本。
教育发展的心得体会3
20xx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从根本上对中国教育评价进行彻底改革。
昨天上午,湖南省召开教育视频大会,学习与解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会议以视频方式进行。会议由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王瑰曙主持,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蒋昌忠、省委组织部基层党办主任武宁、省委宣传部李颖、省科技厅副厅长周纯良、省人社保障厅于兴发等同志分别作了讲话。我们在花垣县教体局参加视频会议,通过学习,相信教育的又一个春天已经来临。
一、评价指挥棒决定了教育的导向
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蒋昌忠说:有什么样的评价,就有什么样的指挥导向。教育的主要顽瘴痼疾,根源在评价上,是不科学的教育评价造成了目前的突出问题。要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人人都看到、人人都想改、却很难解决的教育难题,只有从教育评价上进行大刀阔斧、革命性的改革,才能达到消除教育顽瘴痼疾的目的。
教育需要评价,教育在很多方面具有难以量化性。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以量化的思维对所有事物进行评价,教育便是其中之一。要对难以量化、在某些重要方面不可能量化的教育进行量化评价,不可能不出问题。分数,是用以量化评价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学生的主要依据。分数来源于学生的考试结果,也就是说,学生考试的结果不仅仅决定了学生的“成绩”,更决定了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教师成绩。为了获取“成绩”,各种怪招层出不穷:“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活着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提高1分,坏掉千人”,等等,在不正确的评价机制下,本应该是教育目的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工具”。
学生的考试分数高,就是教育质量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低,就是教育的质量低。择校、掐尖、生源大战、师源大战、教育发展不均衡就成了必然,教育乱象接踵而来。
评价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应该用不同的内容与标准。但现实并非这样,蒋昌忠厅长说:用中小学生考试分数评价老师的现象还很严重,要改过来,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条件;要破除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法,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王瑰曙副厅长说:教育的周期长,举办“少年班”是不成功的`。我们没有看到教育的这个特性,以成年人的臆想替代孩子的成长规律与教育的基本常识。
从评价上进行全方位的改革,真正地抓住了问题的本质。王瑰曙副厅长说:湖南省今年高考题目难,原因在于命题上更加突出考核学生的能力,而不是记忆力(虽然记忆力也很重要)。正如华南师大教授陈友芳说的:新高考命题要让学生由“做题”转向“做事”。
二、加强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是教育评价改革成功的最重要前提
党的教育方针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必须加强党对教育全面领导,切实做到令行禁止,对落实不严、不到位的单位及个人进行严厉追责。这是确保教育评价改革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在用人上,不唯学历、不唯院校、不唯是否是“海归”,“学历不代表能力,也说明不了人品。”
王瑰曙副厅长说:前不久,深圳中学招“高才师”,其录取的教师中,北大清华研究生、博士生占了很大比例,并不看好这种现象。很多人看上的是深圳中学的待遇,而不是喜欢教育,喜欢教育职业才是做好教育的最重要基础与力量。
各级各类高校每年的招生人数基本上固定,参考人数多,录取率就低,参考人数少,录取率就高。如清华、北大这样的“好大学”资源稀缺,能录取到985、211高校就读的考生是少数。王瑰曙副厅长说:绝大部分的孩子要建设祖国、服务家乡,所以我们的教育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国家情怀,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蒋昌忠厅长还说:要传承红色基因,让孩子们从小相信共产党、拥护共产党、热爱共产党。自20xx年来,我们学校每年秋季的艺术体育节都要演唱《长征组歌》,目的也在此。
三、教育评价改革要从系统出发
教育是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教育评价改革,需要从系统出发,强化整体性,大家齐行动、同方向、共发力。
教育评价改革没有“局外人”,上级组织、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等都要参与其中,形成共识,回归教育本质。不急不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让每个孩子成长为最好的自己,才能实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宏伟目标。
教育发展的心得体会4
20xx年12月5日、6日北票市教育局副科级领导、相关股长及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副校长、数据填报员共228人参加了朝阳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网络培训讲座,参培人员按时收听收看,学习后每个人撰写了培训心得。
本次培训收听收看了辽宁省教育厅督导处陈宝山处长的讲座《准确把握优质均衡发展指标要以,精准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原局长)王挺的讲座《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北仑路径》,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泰河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严雪霞的讲座《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促优质均衡发展》。王挺局长和严雪霞校长分别北仑区和泰河小学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的做法和经验。陈宝山处长讲了四个方面的意见,优质均衡发展的制度安排;优质均衡发展的内涵要义;优质均衡发展的指标解读;优质均衡发展如何创建。
现结合培训就如何充分发挥教育督导职能,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谈几点体会:
1.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有效整合教育资源
我市面临着农村学校布局分散、教育资源不能综合利用、专任师资不足、办学效益差等问题,建议应该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共撤并规模小、质量低、效益差的学校。市教育督导室应该跟踪督导,全面评估,保证教育资源科学重组。同时,在进行农村学校的督导评估时,把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政府的主要考核内容,督导政府着眼长远,科学谋划,落实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提高了办学效益,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
2.夯实硬件建设,推进均衡发展
《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从资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教育质量、社会认可度4个方面设计了32项指标。这些指标抓住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关键要素,可以说既是目标和任务,又是途径和策略。要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彻底解决择校问题。要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
3.加强学校内涵建设,促进优质均衡发展
优化德育体系,推进立德树人。一是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推进校风、教风、学风、家风“四风”建设,体现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特色,实现以文化人。二是抓好德育队伍建设,加强对班级德育工作的考核与激励,强化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推进全员育人。三是强化课程开发建设,力求达到课程活动化,活动课程化。四是推进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健全学生人格的培养,特别是面健全学生人格的'培养,特别是面对压力时应具备的稳定心态、耐挫能力等,关注教师心理减压,强化职业认同。五是上好思政课,发挥其特殊性。督导室坚持开展中小学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积极开展德育工作先进校,办学水平示范校、素质教育特色校,学校文化示范校评估验收,督导学校提高办学水平,推进特色发展。
4.强化督导监督力度,保证优质均衡发展
督导室要召开督学责任区工作推进会议,落实督学责任区工作制度,加强随访督导和专项督导,实行区域内学校全覆盖、全过程的监督、检查、评估、指导,有效推进了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共享,城乡学校共同发展。要加大督导力度,通过督导评估促进学校切实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进一步推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
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任重而道远。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一个上台阶的工程、促内涵的工程、抓引领的工程、贴民心的工程。全面发展的理念更鲜明,标准化建设程度更高,教师队伍更强,人民群众更满意。
教育发展的心得体会5
根据学校的要求,我认真学习了有关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文件,深刻体会到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以及教师个人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急需要提高的要求,作为年轻教师,还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以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的需求。
专业课堂教学是中职生获得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并对培养中职生的专业兴趣有深刻影响。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常被人们视为中职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专业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中职生专业兴趣的培养和专业技能水平的高低。如果专业教师教学质量低下,课堂教学内容陈旧、方法呆板,缺乏灵活与生动、缺乏创新,则不能激起中职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培养专业兴趣。因此,专业教师要从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改革创新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等方面着手,来促进中职生专业兴趣的培养。
一、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专业课堂教学上,注重以人为本,充分根据中职生的实际情况,摒弃师道尊严,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真正关爱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采用“多肯定、少否定、多表扬、少批评、多指导、少指责”的原则,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中职生创造轻松、愉快的专业学习环境,为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改革创新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
专业教师应不断地补充新知识、新技术,使专业课程内容与当前生产实践不脱节,使他们了解当前专业学科急需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同时,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如采用直观教学法、现场教学、参观教学、现场模式演示等教学方法,以及多采取谈话式、讨论式、辩论式等方式,让中职生有机会在课堂教学中有机会参与角色扮演,设计、研究和动手操作,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专业技能。专业教师应根据专业学科的特点,注意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技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如对于抽象的内容可借助多媒体进行演示、模拟等,使枯燥的专业课堂充满活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另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三、以培养专业技能为目的,创新中职生课堂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
本着提高中职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原则,改革对中职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评价方法。评价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效果的好坏,不是凭一两次考试作定论,而应贯穿于整个专业学习过程中。如:检验每个教学模块的学习效果,可采用加大实务考核和平时考核,减少理论考核比重的做法,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考核。如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应用相关专业知识来完成,教师通过多次综合考核评定,最后定出考核等级,并对考核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增加学生的成就感,让他体验成功的快乐,增进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四、建立中职生学习专业技能的激励机制
培养中职生的专业兴趣,还应依靠外界激励机制的刺激,专业兴趣才能得以加强和持久,而重视建立课堂外专业技能激励机制成为培养中职生专业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
1 以竞赛活动为载体
学校可根据需要和可能,尽可能多地开展以“爱我专业”为主题的各种趣味性竞赛活动,如开展爱我专业征文、演讲比赛、与各专业知识相关的竞赛,激发学生热爱专业、学专业技能的同时,能促进中职生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创新,以巩固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
2 以职业技能考证书为依托,激励中职生爱专业、学技能,培养中职生的专业兴趣
在提倡中职生“双证书”或“多证书”毕业的形势下,中职毕业生拥有“双证书”或“多证书”成为必然。因此,学校应注意以考证为依托,通过建立奖励制度,鼓励中职生考取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职业技能证书,并对考取“多证书”的中职生进行适当学分奖励或物质奖励,激发中职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培养中职生的专业兴趣,同时也可以达到中职生“以专业能力为核心,力求多证书”的目的,从而提高中职生的职业能力。五、充分发挥教师在中职院校的主体作用 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立足于学生的学,充分地发挥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自学、思考、讨论、实验,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指导性发现法可分为四个过程,即:激发兴趣、组织自学、强化思维、总结记忆。
1、激发兴趣
激发兴趣就是教师要用较强的刺激来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使全班同学的情绪处于急于获取知识的状态,使教与学同步。
2、组织自学
让学生根据教师课前设计好的自学程序题,一面看书,一面思考,回答程序题中提出的问题。
3、强化思维
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讲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做到反复记忆。运用实际的操作来记忆理论上困难的只是,并用理论辅助实际操作,打到相辅相成的效果,强化思维记忆。
4、总结记忆
课堂中得出的概念、规律,教师应帮助学生及时地总结整理成为易记忆且不易混淆的条目,让学生储存入大脑中。教师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充分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学校应围绕提中职生专业技能,提高中职生的专业兴趣,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是一项长远的工作任务。教师应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来促进中职生的专业兴趣培养,确保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真正促进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
教育发展的心得体会6
各位领导:
你们好!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我的观点是:无论是去年还是过去的十五期间,政府所采取的抓手扎实有效,所取得的成绩令人欢欣鼓舞,对存在问题的分析中肯实在,对今年及十一五的目标规划切实可行,又鼓舞人心,报告的行文又不拖沓冗长,短短的一万多字囊括了全县人民所关心的方方面面,也体现了政府领导班子工作效能高,工作作风实,全县人民会感谢你们的,从而会加倍的支持和拥护你们。
我是来自教育一线的代表,现就报告中有关教育的内容谈一下我的一点看法。
我想谈的主题是:做实做强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技工人才。
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才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提高人民素质、提升综合实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许多发达国家,各类职业学校培养的中高级技术人才与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学生数相当,甚至超过高等院校学生数。国发20__、16号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相当,须为社会输送2500多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我县来讲,每年得向社会输送4、5千左右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而在这一数字背后隐含着一系列的问题:中高级技术人才的严重短缺,与我县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不相协调;企业中好多中高级技术工人为从外地引进的人才,本地的一些初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或是高中毕业生不是无用武之地,而是无才可用,在就业中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对于初中毕业生的去向选择,家长们普遍看好普通高中,对中等职业教育抱怀疑态度,即使子女知识学习能力欠佳,但动手操作能力极强,多数家长也情愿花钱买读普高,尽管攻读大学的希望很渺茫,问题就在于他们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不信任,这种情况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春季招生和提前招生时更为明显;即使是在中考后,同样是就读职高或中专的,毕业生流失现象很常见;就读期间,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中途辍学的也为数不少……。
以上这些问题是不是意味着我县中等职业教育失败了,是否意味着政府对职业教育忽视了呢?这倒未必。回首十五期间,在原有基础上,我县政府投入1亿多巨资扩建职教中心,花大力合并职教中心和工业学校,从规模和结构上,提供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平台,其后,在每年的政府工作思路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均在其中;几年来,通过上下努力,职业教育还是取得了较大发展,比以前有了改善,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培养出来了一定数量的各类管理型、技术型人才,为企业输送了一些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他们在各行各业中发挥自己的能力,为我县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不过,就我县目前经济高速发展的势头来看,现行职业教育已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就对职业教育的质量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为此,我县职业教育改革是势在必行,充分学习并领会国务院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并结合我县实际,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并切实加以落实,增强职业教育的发展活力,提升职业教育品位,真正办好老百姓信得过的职业教育,花香自有蜜蜂来,职业教育也就红红火火了。就此,我想谈几点看法:
首先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尤其是对社会各界的宣传,加深百姓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消除百姓对职业教育的误解。
其次职业教育要贯彻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宗旨,加快生产服务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提高职教学生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以及创业能力;坚持就业导向,积极推动计划培养转向市场驱动,从传统的升学导向转向就业导向,加强对职校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促进职教与生产实践、职教与社会服务的密切联系;重视教育中的实践和实训环节,每所职业学校,乃至每个专业,均有定点企业或单位作为学生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的基地,定点培训、定向培养、定员培养,协调好学校与企业、学生与学校、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第三要提高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树立职业教育在社会人士中良好的形象,要提升学校的品位,设施固然重要,但一流的师资更为必要,须加强对职业学校的
培训力度,而职业学校的教师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它既有对教师文化素质上的要求,更有对教师专业技能方面相当高的标准,因而,职业学校的教师得身先士卒,抓住任何机会去实践,去生产服务一线实践体验(当然,这机会得由学校或相应的主管部门提供),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并在实践中提高理论水平,为社会培养真正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同时,职业学校也可向社会聘请高级技工来担任兼职实习指导教师;切实加强职业学校的各方面管理,从严治教,规范办学,创新举措,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内涵,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中高级技工,适应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我县经济发展再上台阶提供人力后盾,也为初中毕业生创造良好的职业教育氛围,充分开发学生的技能潜能,真正实施家长满意工程。
听说今年相关局办领导将重点调研我县的职业教育,我希望以此为契机,能促进我县职业教育真正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办好受社会普遍看好的职业教育。
以上是我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如有不当,还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教育发展的心得体会7
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很好的阐述,现在我对教育发展观心得体会做下自己的看法.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教育发展观。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作了最全面、最深刻、最鲜明的阐述,对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将科学发展观贯穿落实到日常工作的全过程,增强政治、学习、效率、责任、服务五种意识,做好本职工作。
一是政治意识。从一定意义上说,政治素质的高低是鉴定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志。要发挥好参谋助手的作用,我们就必须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从政治上把握方向,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统揽各项工作。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要和党始终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提高政治觉悟,熟悉党的方针,通晓单位的“上下情”,掌握领导与干部共同关注的焦点、难点、热点问题,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做到献策不决策、服从不盲从、用权不越权。
二是学习意识。处处留心皆学问。不仅要熟练掌握税收业务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树立学习意识。都要处处留心,养成随时随地学习的习惯,做个有心人。平时工作中发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都应该及时复印收藏,便于随后学习参考。在对待纳税人时,要及时学习哪些细节方面做得好,使纳税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哪些细节做到还不够,下次要得到改进等等,心得体会《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教育发展观》。要经常地站在纳税人的角度和层面上,多思考、多学习,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眼界。
三是效率意识。当前,新思想、新问题、新事物层出不穷。只有牢固树立效率意识,才能够适应工作节奏,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效率意识,一方面要创新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善于在工作中发现苗头性、倾向性、规律性的问题,善于把表面现象上升为本质规律进行把握,善于在复杂情况下挖掘问题的本质,做到见事早,主动出击,抢占先机。在具体工作中,要认真履行省局的二个示范的要求,在职责范围内,能当场解决的问题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要请示领导讲明给予答复的时间,做事不拖泥带水,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还要注重超前意识,尽可能地比领导考虑在前,谋事在前。
四是责任意识。应当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严谨慎微,从而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具体在做一件事情时,从过问到结束要有头有尾,不能只有上文,不见下文。虽然大量工作是服务性的,但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重大失误。如在办理税务登记的`时候,尽管事情简单,但工作量大,稍有疏忽一份材料审核错误,就会给以后的工作造成大的差错,使企业的涉税事宜不能完善。因此要充分认识到这份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必须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高度的责任性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出现半点草率、马虎和大意。
五是服务意识。服务是我们税务干部应有的职责。要树立工作一流、服务一流的意识,自我加压,开拓进取,在心中要树立“今天的工作比昨天做得更好”的服务意识,自觉地把具体工作、日常小事溶于大局之中,真正做到有心干事、热心干事、用心干事,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教育发展的心得体会8
目前,国家正在积极的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研究制定广泛征集各界意见,说明中国教育制度的弊病终于引起国家重视。这必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带来活力和动力。教育要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要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才的要求,要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
通过学习“充满爱心,忠诚事业;努力钻研、学为人师;以身作则,行为世范”,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人民教师应该首先要具备的,教师在启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其自身的人格形象也在潜移默化的对学生施加着影响,强调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也是教育事业整体发展中的重要途径。”
教育的核心主要是提高和完善国民的全面素质、专业水准和适应社会能力。纲要提出的以全民教育、终身教育为特点的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方针,适合当前社会发展要求。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关键社会在于跳出“小教育”开创“大教育”,由学校教育拓展为全国全民的教育,并在教育结构、机制方面进行相应调整和转变,才能使实现学习型社会的目标落在实处。结合学习纲要,对我校的`百万市民进校园活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重视,这一活动正是执行了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教育目标。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在纲要里提到“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现在高校招聘教师,入门级学历的门槛是博士,外加职称:副教授、教授。我们艺术类学校,很多教师毕业就留校任教,尽管有的人已经有研究生学历,可是出大学门就进校门,很少或者从没在舞台上演出过,本身就没有舞台经验,却“纸上谈兵”,凭想象教授学习表演专业的学生在舞台上如何如何,可以想象培养学生很难适应工作,怎能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这我联想到咱们学校,原来对聘庞龙、张晓梅当教授,还真的有些看法,认为他们自己都没上过学,还来教大学生?但通过看几次他们辅导学生时的状态,因为他们在舞台上有丰富表演能力,把自己的经验,和舞台上需要的东西教授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其他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了学习表演专业必须的技能。一个好的老师,不仅仅需要丰富的学识,更需要实际的工作经验(或者专业的科研经历)来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这样学生在学校里面就可以对将要有所了解,有助于学生毕业后尽快融入工作,缩短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磨合期。
现在学生就业问题是非常严峻的,其中用人单位所以不想用应届毕业生,就是觉得要花时间培养应届毕业生,浪费时间,也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重要原因,那么学校有责任去想办法缩短这种磨合期。通过对纲要的学习对我校实行的实践课要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在大学的学习中,根据逐步掌握知识的程度,运用到教学辅导的实践中,使我们的毕业生掌握了基本的教辅技能、生存技能,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育发展的心得体会9
发展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部署。优质均衡是民心工程和质量工程,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12月5日-6日我有幸参加了朝阳市组织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网络培训研修班的学习,通过专家们的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经验分享,加深了我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指标要求、内涵要义的理解,为我们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
为期一天半的培训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首先由辽宁省教育厅督导处正处级督学、一级调研员,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专家陈宝山讲授《准确把握优质均衡发展指标要义精准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陈专家对优质均衡发展的指标从四大方面提出31项内容,并逐条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明确了优质均衡发展的'内涵要义:更高水平;更有质量;更加均衡;更全覆盖;更注重社会认可。接下来是由宁波市北仑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四级调研员王挺校长讲授《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北仑路径》,王校长长期从事基础教育管理工作,曾担任多个重要职位,在本次培训中,他结合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北仑路径详细讲解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创建历程,对申报材料,评估方法等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最后一下午的培训是宁波市北仑区泰河学校校长严雪霞带来的,他培训的主题《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促优质均衡发展》,他主要结合泰河学校创建优质均衡发展的工作经验为我们接下来的创建工作进行了方式方法上的指导。
培训活动如冬日的一缕清风吹走了我们心灵的尘埃。我知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此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对精神不够了解,没有如此深入细致的学习,通过本次学习使我明白了:教育均衡发展体现的是一种公平公正的理念,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并最终落实在人们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均衡发展观,就是要把教育的重点转向人本身,在教育过程中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以人为本的教育均衡发展观有以下几方面的内涵:人人接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性,所谓机会均等是指人人在教育活动过程中都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坚持以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为本,重视人本身的发展,将个体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统一起来,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的思想。
从学校层面上来说,各项工作是一环套一环,一段接一段。各部门学校责任只分主次,不分大小。各部门学校都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我们要准确掌握标准,确定工作目标,明确努力方向,首先找出当前存在的不足,其次找到需要整改的重点,最后要创造亮点、彰显特色。引用王校长的话,我们要实现一个新突破,再上一个新台阶,做出一个新示范,做出一份新贡献!
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正向阳而生,逐光而行的走来,到我校目前仍旧有不完美的地方,仍旧有许多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我们将继续严格执行上级文件要求,向周边学校和全国优秀学校学习先进做法,不断自查,不断改进,争取早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发展的心得体会10
此次培训旨在帮助参训人员提升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指标要求、内涵要义的理解能力,加强参训人员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的规划能力,探索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现路径和有效举措;学习借鉴已通过国家认定评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的创建经验,了解评估验收程序和县(市、区)、学校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路径与框架,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均衡优质”的朝阳方案,实现全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虽然是线上培训,但管理有序,另外三位专家的讲座有深度有高度,使我收获颇丰。
特别是辽宁省教育厅督导处正处级督学陈宝山处长讲的《准确把握优质均衡发展指标要义,精准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因为我是从事义务教育的工作者,教育部印发的《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中,制定了全国统一标准31条,其中有10条半都是针对教师的`,也就是说优质均衡对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所以如何做好新时代的教师引发了我的深刻思考。
一、提高教师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化素养。
如果教师不具备现代精神和21世纪核心素养,就培养不出具有现代精神的学生,就培养不出学生的核心素养,所以要提高教师质量,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素养。在诸多素养中,创新和合作是重点,就是我们不能总说让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首先教师也要有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职后培训,直接提升素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完善人事制度如教师准入制度、评价制度、薪酬制度、退出机制等,间接促进教师队伍素质提升。
二、教研引领,让教师成长更有内动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比如“草根式”的校本教研,立足教研组,发现问题随时教研,随时完善。“诊断式”的引领教研,立足于外请专家、教研员进行深入指导,实现飞跃成长。“跨学科”融合教研,营造浓郁研究氛围,学科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成长。
教育不是急功近利,而是细水长流,教师专业发展提升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教师要有本领恐慌意识,不忘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使命;常学常新,争取新时代优秀教师!
教育发展的心得体会11
根据区委、区政府安排,就抓作风、优环境、促发展学习教育活动联系自己的工作岗位职责,谈几点简单、粗浅的感想,存在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近段时间,关于抓作风优环境促发展学习教育活动以及相关报道常见于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可以说电视上有影、广播上有声、报刊、杂志有条、有快。但从另一个角度或者反向思维考虑,工作作风的确存在而且有影响,应该说,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影响政府形象。我想最重要的影响是信任危机,影响广大群众对政府部门的'信任.
其实,过去和现在,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遇到过“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有怨、有气,你也没得办法。当然也有顺利办妥的,实际工作中、生活中的切身体验,相信主流还是好的。
我们从事窗口服务工作,深知优良的工作作风、良好工作环境的重要性,办事过程中,多一些耐心解释、多一些换位思考,这样可以让办事对象多些理解,少跑一些弯路。
通过全区正在开展的转作风优环境学习、教育、讨论活动有二点体会:
体会一是:首先从重要性认识着手。在思想上把自己的所在岗位当作服务窗口,把工作作为服务、把管理作为服务,强化服务意识,转变习以为常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学习作风,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干实事,重实效,强化自身建设,提高综合素质。
体会二是:将转作风优环境学习教育活动当作一项制度落实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在自己日常办事程序上,落实在自己主要工作上:从小事做起从点滴抓起,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按要求保质保量做好本职工作。
最后,我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抓作风、优环境促发展学习教育活动会取得一个较好的成效。社会环境会更加和谐。
教育发展的心得体会12
4月份和5月份,我们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目的是让从事职业教育的老师更好的了解职业教育,融入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法的实施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又一个里程碑。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为我国职教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充满了期待,身为职业教育的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下面将我的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
职业教育从此以后不再是“二流教育”“次等教育”,而是一种和普通高等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不存在层次之别。职业学校的学生上升通道已经打通,接受职业教育不再是“断头路”,职业教育已经形成了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通道,构建起服务全民终生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职生考大学不再是天方夜谭,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给职业学校和学生明确了发展目标和方向,身为职教老师,肩负责任重大,今后我将更加努力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为我校发展职教事业出一份力。
义务教育后实行“普职协调发展”,让每一个人在不同的赛道上都能活出精彩的人生。多措并举,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不同层次职业教育有效贯通,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转变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思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基础性转向,中职是职业教育的基础阶段,重点是要放在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自身质量,拓宽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成长成才的通道。形成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我们职教人应不辱使命推动职业教育乘势而上。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个年轻人,掌握一技之长,既可安身立命,又能报效祖国,是值得称赞、感到光荣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内在本质和核心特色,更注重实训教学,让学生提前进入职业角色,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职业道德精神。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给职教学生带来了福音,从此职教学生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职教一员,围绕培养高质量的职教人才为工作重心,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为国家职教事业奋斗终生!
教育发展的心得体会13
这次培训,包括教师培训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班级管理和学生辅导、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课堂教学技能等几大课程,每个课程中都有多位教育专家的视频讲座,讲座中既有专家们睿智的教育思想、前沿的教育理念,又有专家们亲身而历的典型案例,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让我不但掌握了心理学知识和教育育技能、班级管理技能,更给我以思考和启迪,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发现了自己教育工作上的盲点,理清了内心的迷茫与困惑,感受到教育的美妙,领悟到教育的真谛。
比如《班级管理和学生辅导》这门课给我很大的触动,本课主要讲授师生沟通与班级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方法,我在个性化班级文化的设计与营建、学生管教的底线与原则、学生心理特征、师生沟通技巧、主题班会的策划与实施等方面都有所领悟,甚至是茅塞顿开,教育的确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紧密配合,如果缺失了其中的任何一环都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我在工作中也出现了很多失误,教不学,师之惰呀!教育对于学生的一生具有重大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责任重大,我们每个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们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每个孩子,都是一本值得好好研读的书,只是这每一本书的开启方式不同,但开启每一本书都有一个核心的思想,那就是让孩子感受到成功,也就是教师要坚持从成功中学习的思想。要让孩子感受到成功,就应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并不断给予孩子们成功的反馈,这样才能使他们努力坚持下去,不断取得成功。通过学习我明白了,班会课是班主任针对班级情况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要利用好班会课,除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外,还集中地对学生进行科学审美、个性心理以及社会实践等各种能力的培养。班会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活动,它要求通过一定的形式,最大限度地发动学生,把教育内容寓于其中,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所以开好班会必须经过充分的准备,要改变自己过去简单随意的做法。计划班会的最重要一点就是确定班会的主题,并且围绕主题把握内容,涉及从起点到终点的全过程。根据班会的主题选择班会的形式。选择时要注意:班会的形式要生动、活泼,内容与形式要统一,要因地因时制宜。在组织设计班会时体现两个作用――既要体现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两种作用的结合才能取得应有的教育效果。班主任主要把握班会的方向和主题;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启动和激活学生参加班会活动的兴趣和需要,使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成为班会活动的主动者。这里要充分相信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有发言权、有相对的自主权。
做一个有魅力的老师,是具有高尚的道德素养的仁者,是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的乐者,是具有丰富的知识素养的智者,是具有多方面的教育能力素养的行者。学无止境,只有不断修炼才能赢得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赢得学生喜爱自己的学科。
总之,这次培训对我个人来说,不仅是理论的学习,也是一次思想认识的提升,更是一次心灵的洗涤。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要做好教书育人之份工作,就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还要讲究教育教学的艺术性和实效性。
教育发展的心得体会14
通过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感到这份广集众智、凝聚共识、力求完善的纲要处处体现着党和国家重视和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释放出“不破不立”的改革信号。根据学习重点,谈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领会《纲要》精神,明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涵
通过学习,我感觉《纲要》的每一条都是针对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制定的,脉络很清晰,应该说把握住了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感触最深的就是《纲要》中提及的“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国家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种高度是体现了教育在新时期的重要地位。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以幼儿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把促进幼儿成长成才作为教师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幼儿,促进每个幼儿生动活泼地发展。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知识社会、信息时代,人们对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前所未有的重视,我认为幼儿教师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是育人理念的关键因素。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二、落实《纲要》精神,不断提升自身整体素质
《纲要》指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传道必须精于道,要授业必须精于业,要解惑必须先自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时刻不忘记学习,善于学习,具有学习意识,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幼儿教师是一个引领幼儿成长成才的人,我们应当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不断的完善自我,充实自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因此幼儿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更新观念,钻研业务,成为有良知、有新知、有真知的合格幼儿教师。
总之,学习《纲要》,就是要把纲要精神植根于具体的工作中,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为海曙区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教育发展的心得体会15
为期两天的线上培训让身为教研员的我收获满满,教育部督导评估专家、省教育厅正处级督学陈宝山,介绍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有关情况,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共有23个省份整体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认定,95.32%的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其中,东部890个县全部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认定,中西部已通过县数占其总县数的比例为93.24%。
这表明全国绝大部分县(市、区)义务教育已经达到基本均衡发展水平,我国义务教育全面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同时,也为新阶段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会极大地推动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面向未来,快速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的差距,笔者认为,需要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保障。
各级政府要切实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地位,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需要。要把义务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健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经费保障机制,统筹本级财政资金和中央转移支付资金,提高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经费保障水平,扩大保障范围。财政拨款、学校建设、仪器配备等教育资源配置要向农村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加大对辖区内困难县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要通过省级、市级政府的财政政策,增强财政困难县级政府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能力,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支持财政困难的县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缩小市域内县之间义务教育发展的差距,使得义务教育在率先实现县域内均衡的情况下,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
二是要强化地方政府责任,推动更大范围的优质均衡。
首先,要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发展,教育督导部门监督检查县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贯彻执行国家及省、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各项有关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的情况。其次,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与推进城乡一体化、推进城镇化、推进脱贫攻坚统筹考虑,优化城乡学校布局规划。要结合城镇化进程、人口流动趋势、计生政策变化等因素,完善学校布局规划动态调整机制,合理规划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建设,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超前谋划。最后,要加强省域内、市域内各县间的教育协作,统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抓好改革试点工作,实现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是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推进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推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首先,要加大编制统筹调配力度,建立健全省级统筹、市域调剂、以县为主、动态调配的机制,通过周转编制、机动编制、购买工勤服务等多种方式补充教师编制。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县域内中小学教师的统筹管理,破解教师交流轮岗管理体制机制上的阻碍,推动“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实现县域内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推动义务教育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让教师资源动起来、活起来。通过多种交流轮岗形式,积极引导优秀校长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有序流动,缩小城乡、校际间教师队伍水平差距。逐步实现学校之间专任教师高层次学历比例、中高级教师职称比例和骨干教师比例大体相当,实现县域内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最后,要落实好艰苦边远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依据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补助,越往基层、越往艰苦地区补助水平越高;同时在教师周转房、生活条件、职称评聘倾斜、相关荣誉等方面,为农村教师想更多办法,做更多实事,用政策拴心留人,让教师安心教书。
四是创新教育制度,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孩子。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要义就是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为每个学生公平地接受高质量教育、实现个性发展创造条件。完善招生考试制度,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就近入学全覆盖,完善对口直升、九年一贯制等入学方式。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严禁变相“掐尖”选生源。完善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政策,确保名额分配比例不低于50%,并进一步提高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升入优质高中比例。创新教育教学制度,以内涵发展为核心,以创新素养为突破口,以综合改革为动力,不断加大课程改革实施力度,适应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发展需求,探索开展走班教学,组织分层教学,全面提升义务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发展的心得体会
教育发展的心得体会1
目前,我又一次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通过这次的学习,对于一个从事教育的我再次豪情满怀、热血沸腾,对祖国的教育事业充满了坚定的信心和久久的希望,从而对我国目前的教育和未来教育发展前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通过这次学习,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充满了责任感和事业心,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
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我个人更大贡献。
作为教育战线的一员,学习贯彻纲要精神,就是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
我一定要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做一种职业,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作为教师学习之余应该认识到四个坚持的重要意义:即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坚持全面发展。
今后我将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勤恳敬业,甘为人梯,甘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教育发展的心得体会2
本学期,按照学校和数学组的要求,我们认真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根据纲要内容,我们展开交流讨论。下面市我的体会:
教育优先发展,以人为本,均衡公平的发展,也就是国力增强,必须以提升人的素质,更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同时提高教师道德水准和专业化素质。
我想到中国的许多大集团大企业,都是在运用人才资源方面成功的典范。比如:北大方正集团公司,将产、学、研一体化,知识分子和科研人员自主研发中国第一代计算机“奔腾四”,中国第一台激光照排打印机。让中国信息产业技术建设,走在时间的前面。海尔集团也是在运用中国自己的人力资源,创造了世界品牌,走向世界。中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必须要走独立自主创新发展的道路,就必须依靠人才资源建设。教育的进步,将源源不断的为社会培养数以千万计的普通劳动者和无数专家学者等专门人才。“行行出状元”,只要是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实践创新能力,敬业奉献精神,为国家为社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有所贡献,都是社会需要的人才。
由此更深刻理解了陶老先生“生活即教育”,孩子有能力在体验后思考和决定,在犯错误和改正错误中有效地学习。孩子由此获得的学习能力是可持续的,由此获得的成长动力也是可持续的!因此我们更应该“
1,解放孩子的头脑;
2,解放孩子的双手;
3,解放孩子的嘴巴;
4,解放孩子的空间;
5,解放孩子的时间。”(陶行知先生《创造的儿童教育》(1944))因为在玩中学习,是遵循了兴趣牵引孩子进步的规律,由此获得效率,不是约束和传统的激励可以实现的!
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喜欢挑战困难呢?聪明的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总是在孩子自然流露的言行细节中,捕捉教育的切入点和时机,获得针对性与效率。
坚持能力为重。就是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养成善于思考、实践和创造的优秀品质,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坚持全面发展。就是要求我们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贯彻新课程理念,开齐开足上好每一门课程。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保证体育课和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体质。科学安排学习、生活、锻炼,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纲要》是我国当前及以后一段时间教育发展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它包含的内容深刻而广泛。由于学习时间很短,加之水平有限,所以认识也很肤浅,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当然我将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努力开拓自己的视野。
教育发展的心得体会3
教育应该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今天我很想说说这个话题,因为我很自责,同时也对我们的学前教育产生了质疑,为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无限担忧。
原因要从我的孩子上的学前小小班说起,原则上孩子9月1号报到,9月3日正式上课,到今日也就才开学一个星期,可是孩子却已经开始写汉字和数字了,而且数字已经写到了8,汉字已经写到了六,虽然我的孩子嚷嚷着不情不愿地也能完成作业,却也没少挨我的督促和批评。很显然,孩子开学这一周一点儿也不快乐,因为中午午托,从早上上学一直到下午放学才有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可是这点时间却在为孩子的作业伤和气、伤脑筋。尤其是昨晚,看到孩子因为我的批评哭得格外伤心时,听到孩子说“这几天妈妈对我一定也不好”时,我的心痛了,我这是在做什么,孩子还那么小,就这么让他在伤心中开始自己的学习生活吗?我想想都可怕。孩子的学习应该是充满乐趣的,可是我目前的做法除了在督促、批评,和再督促再批评中,摧残着孩子对学习的这种朦朦胧胧的兴趣和渴望,就是在不停地蹂躏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开学一个周的时间,孩子很想粘着我,也很想我陪着,可是无奈不但要在妈妈的催促下忍受着写作业的煎熬,而且忍受着在校园里一天的饥饿与疲劳,甚至在洗漱之后竟来不及听妈妈讲故事就已经睡着。我开始自责,我要反思自己的言行,虽然孩子的学习习惯需要培养,但一定要慢慢来,心平气和地,尽量做到不批评,或是少批评,应该小心再小心地呵护,努力地以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为主才是,以维护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为目标才是。希望孩子能够在快乐和美好中开启自己的学习之旅,我想我会努力的。
再说说我们的学前教育,除了开学第一天,从第二天开始孩子就已经开始写作业了,写的是“云”和“花”,一问才知道是老师因为自己的失误误教了孩子,于是从第三天开始,到周四周五,三天的时间,数字就已经写到了8,汉字也写到了六。天呢,我不敢想象我的孩子接下来会怎么样,孩子的坐姿掌握了吗?上课坐得住吗?会听课吗?握笔姿势掌握了吗?孩子的笔画笔顺正确吗?孩子的小手能用上劲儿吗?这不是学前班老师新接一个班首当其冲应该做的吗?就这么三天时间,孩子就要掌握8+6=14个字的要领了。试问孩子能不哭吗?能喜欢上学吗?能喜欢写字写作业吗?其中汉字“四”牵涉到多少基本笔画的教学呀,对于小小的孩子来说该有多难,所以在写这个字的时候,孩子就说妈妈我不会写这个字,于是我握着孩子的手勉强写完了四。我回想起自己去年教一年级时,开学两个周根本就没有提写字之事,主要进行的是行为习惯以及常规的教育,由此想来我们的教育真是提前了,反倒是我做得有些多余了。可是这样做真的就好吗?这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吗?
我在思考我们的学前教育,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也认同孩子在上小学之前来个学期教育,也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已经拥有了学前班,那么孩子入学后应该教什么,怎么教,我们是不是应该做个统一的计划和要求呢?还有我们的老师是不是也应该进行正规和统一的培训呢?学前教育应该怎样为我们的孩子轻松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准备呢?学前教育,孩子的身心健康实在是令人担忧。
孩子就是孩子,贪玩好动,天真烂漫。可是不知何时起,我们的孩子小小年纪开始被学习压得直不起腰来,不知何时起,我们的孩子就已经失去了应该玩耍撒娇的童年快乐,不知何时起我们的教育开始形成了一种默认的怪圈,越早接受教育孩子就会越好。这样真的就好吗?回想我们的童年更多的应该是快乐吧,是无忧无虑吧,是轻松自由吧!可是我们的孩子……教育孩子却不能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这实在是令人担忧。
教育发展的心得体会4
教师是教育队伍的主体,教师素质是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主题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才能形成推进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落实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很多时候,落实不到位,是因为认识不到位。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更快更好地进行知识更新,也是确保改革落实的重要前提。
我们常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才能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才能担当起推进教育事业创新发展的神圣使命。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习是我们认知世界的知识之源,是加强能力、提升素质的第一途径,是教师的立身之本。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想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加强学习则显得尤为重要。
1、是向书本学习。俗话说,理念决定行为。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我们的首要任务,要注重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以及新课改理论等现代化教育理论的学习,使自己的知识结构、知识层次等趋向立体化、合理化、实用化。要与时俱进,认真学习现代科技知识。
2、是向同事学习。还应向同事学习,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特点,有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因此,我们要学会做一个有心人,善于观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大家的共同提高。
3、是向实践学习。实践出真知。我们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提升。我们要善于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而在实践中又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以便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在实践中,我们应该不断地总结、归纳,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有所思,以所学修其行,使我们不断成长。
当前,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时代赋予每一名教师的神圣使命和重要职责。我们要落实会议精神,做教育发展的主人,担当历史赋予重任;谋教育发展之道,惠及更多百姓民生,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德化的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教育发展的心得体会5
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从现在起到20xx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活,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实。
纲要指出战略目标是,到20xx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发展任务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体制改革包括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试招生制度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开放。保障措施包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经费投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推进依法治教,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加强组织领导。
教育优先发展,这是增强国力,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育人为本,我感到我们要培养一个除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外,还需要有极强个性、极强独立创造性的人才,这是我们国家最后走向强大,挤身于世界先进行列的必要条件。我国自古就有一句话:“行行出状元”,只要是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实践创新能力,敬业奉献精神,为国家为社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有所贡献,都是社会需要的人才。而教育的进步,正是为社会源源不断地培养数以千万计的普通劳动者和无数专家学者等专门人才。
教师也因此而同样如此,必须引起国家教育部门的充分重视;而制度的改革创新,则重点放在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上,提高质量应该把培养有极强个性、极强独立创造性的人才防在首位。学校既是培养人的地方,又是一个有着极深文化底蕴的地方。虽然现在提倡所谓的素质教育,家长也很重视孩子的才艺培养,如学钢琴、学围棋、学唱歌跳舞等等,层出不穷,只是他们更多的关注孩子技术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个性的培养。为什么在大家的眼里,中国人的形象从鲁迅笔下的麻木不仁,到了今天仍是缺乏素质修养?择校问题,不仅仅反映的是一种教育现象,更是一种社会问题。家长们挤破脑袋,砸锅卖铁也要为孩子选择一所升学率高的学校,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一张考卷上。教师的名利就在这张纸上,学生的前途也在这张纸上。
学习了《纲要》后,更能理解“生活即教育”这句话的含义,孩子有能力在体验后思考和决定,在犯错误和改正错误中有效地学习。孩子由此获得的学习能力是可持续的,由此获得的成长动力也是可持续的!因此我们更应该“解放孩子的头脑;解放孩子的双手;解放孩子的嘴巴;解放孩子的空间;解放孩子的时间。”因为在玩中学习,是遵循了兴趣牵引孩子进步的规律,由此获得效率,不是约束和传统的激励可以实现的!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学习贯彻纲要精神,就是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做一种职业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才能真正培养出国际化的人才。
教育发展的心得体会6
近日,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于5月1日正式实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认真学习,主要有四方面的感受体会:
一、感受到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让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了职业教育的内涵、应有的社会地位及其重要性。
二、感受到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说明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通过学习感受到职业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职责和重担。感受到国家赋予每一名职业教育工的职责、重担和光荣使命。
三、感受到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关心。
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国家对在职业教育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感受到了国家对职教工作者的关心关怀,让每个职教者都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职业教育中去。
四、感受到锦堂学校发展的机遇。
19被誉为“办学三贤”之一的吴锦堂先生,以钜资筹备创建锦堂学校,十易其名,弦歌不绝,教育不息。我校具有得天独厚的品牌优势和文化底蕴,我们定将继续发扬时不我待的奋进精神,立足教育阵地,开拓进取,加快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有了新职业教育法的保驾护航,将会把锦堂学校带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更好地把“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职教宗旨落到实处,擦亮“锦堂”教育品牌。
教育发展的心得体会7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当前,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吹响了迈向创新型国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集结号。牢牢抓住这一宝贵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努力走出一条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发展新路径,必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强大动力。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决胜阶段。顺应发展大势,遵循创新规律,积极有效作为,必须深刻认识推进科技创新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创新居于五大发展理念的首位,是新常态下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科技创新又是第一动力的核心所在,只有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核心作用,真正实现欠发达地区创新驱动的实质性突破,才能加快弯道取直、弯道超车的发展进程和步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主线,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关键举措,更好发挥它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基础、支撑和引领作用,才能优化供给体系,提升供给质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同时,科技创新也是中高增长新平台的有力支撑,保持较长时期的中高速增长、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借重科技创新的强大动能,用活用好这一“国之利器”,促进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精细、结构更合理阶段演进。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加快推进创新型甘肃和科技强省建设,必须把握主攻方向、抓住关键环节、精准发力突破,释放全社会的科技创新动力和活力。要狠抓兰白龙头创建自主创新示范区,坚持“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创新驱动+改革试验”双拳发力,把兰白试验区建设各项工作不断推向深入。要狠抓科技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培育壮大富民产业为主攻方向,进一步拓展科技扶贫的`广度、力度和深度,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要狠抓协同融合健全科技进步新体系,用协同的观念、融合的思维、系统的方法推进科技创新,构建产学研用结合、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协同的科技创新格局。要狠抓成果转化提升驱动发展贡献率,强化科技创新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尤其要在“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上下功夫。要狠抓人才培养增强关键要素保障力,按照人才是“第一动力”“第一生产力”“第一资源”的要求,做好“引、育、用”的三篇大文章。
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必须要有坚强有力的保障支撑体系。各级党委、政府要全面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工作保障,凝聚起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重点抓好促进科技创新的配套政策的执行落实,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技投入中的引导作用,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要进一步深化科技评估制度改革,完善以创新为主要指标的科研成果考核评价体系,调动和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
“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创新是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面对新的历史征程,让我们高扬梦想的风帆,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在科技创新之路上再接再厉、勇毅笃行,充分发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全面加快创新型甘肃建设,不断开创富民兴陇的新境界。
教育发展的心得体会8
好教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作为一位专业课教师既要紧跟时代步伐,研究考纲、专研教材、琢磨高考形式和就业趋势,还要不断学习本专业新技术,不断为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补给营养,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给学生传授新知识、新技术,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有崇高的理想,完善的道德情操,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品质,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学生。我认为做一名合格敬业的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端正的工作态度至关重要
1、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要想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是需要全心全意去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它容不得三心二意,你要全心全意地去做才能做得好,另外对我来说,教师他不仅是一个职业,他更是一个事业,更是一种信仰。
2、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献身教育,甘为人梯。这是教师忠于党和人民教育事业高尚道德境界的具体体现。在教师的岗位上辛勤耕耘、兢兢业业为学生授课,不计地位、不计名誉、不计报酬,为培养教育人才倾注自己的全部心血。
3、要有耐心和信心做好学生的引航者
教师的工作是繁杂的,不只是限于工作上的八小时。教师的工作又是精细的,它需要教师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它还需要教师要有无私奉献的爱心。教师既要了解学生的爱好、才能、个性特点和他们的精神世界,更要在学习、生活实践中正确引领和激励学生们向正确的人生不断前行!
二、良好的师德修养乃师者必备
教师的职业与其它的职业比较更具有其示范性、公众性和教育性,因此,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应该具备更高、更严格的职业道德修养。师德修养的核心就体现在一个“爱”字上,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我们有些教师年复一年的教,教了一辈子书,却从未在教书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心中也从未涌起爱的激情,因此,他也没有把握到教育的真谛,也没有取得教育的成功。良好的师德修养,应该是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学生、爱教育,只有充满爱的慧眼才会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不断的探索,使学生的闪光点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你热爱教育事业,方能在工作中充满热情、传递正能量,你才会真正体会到教育成功的意义和乐趣;进而才能得到学生的爱戴和社会的认可!
三、要有科学的创新精神
教师是引导学生进入科学殿堂和激励学生攀登科学高峰的领路人。崇尚科学,弘扬科学精神,进行科学创新,是教师的主要职责。科学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教师的科学精神体现在教学科研的方方面面:在教学中敢于提出疑问,提出自己的新见解,并不断地探索真理;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自然地融入到授课内容之中,既要灌输知识,更要教授方法,既要学习先贤,又能突破陈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学校管理队伍,首先必须是有科学创新精神的队伍,这样学校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才能有效地推动素质教育,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四、要做到勤于学习,充实自我
“刀不磨会生锈,人不学习会落后”。非常贴切的反映了学习的重要性,只有把工作当成人生的追求,把工作当成人生享受的那种人,才是爱岗敬业的人。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水平。教师是人类科学技术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以及人类精神文明的继承者、传授者、开拓者。不断更新自己的已有知识,向最新的知识进军,是社会向前发展对教师职业劳动提出的必然要求。
说得具体点,就是要做好本职工作,把一点一滴的小事做好,把一分一秒的时间抓牢。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生活的岗位,这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在日记中的一段话,它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无论做着什么样的工作,都要发挥最大的能力,做出最大的贡献。今天重新体会这段话的含义,联系到我的实际工作,便发现它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那就是青春献给教育我无怨无悔。
总之,我愿把自已的青春、智慧和汗水都献给学生,献给我热爱的教育事业,我要沿着这条路不断前行。
教育发展的心得体会9
当前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其目的是重在改革人才的培养模式。这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教育改革,他会涉及到教育机制,教育方向教育发展目标的变革,具体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教学评估等方面的改革。由于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在教育中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已成为必须,而且由于信息技术教育比其他学科更贴近现实生活,有着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因此,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信息技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素质教育最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1、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在以前的教学模式中往往大量的灌输知识性的内容,而忽略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当然,学生在解题、写作、绘画等尝试中有时也能体会到创造的愉悦心情。创造性思维最显著的特点是能够提供新颖独创而有价值的思维成果,由于信息技术教学摒弃了传统学科中所形成的常规思维模式,对学生来说具有新鲜感,学生的创造欲能得到极大地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可以发展学生抽象思维
信息技术教学中操作过程是以抽象思维为基础的,要解决把抽象的东西转变成形象的东西。必须通过对问题的归纳分析从而研究出一般性的规律。比如:计算机中形成树形目录的认识,是一个非常抽象的过程,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学习其抽象思维必然会上一个新台阶。
3、优化学生思维品质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上机要通过手、眼、心、脑并用而使大脑形成强烈的专注,使大脑皮成产生一种成就感,更大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培养学生勇于进取,独立思索的能力。另外,由于计算机运行高度自动化和程序化,因此在操作中,需要有极为严谨的态度,捎有疏漏便会出错或死机,因此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严谨性。
二、信息技术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未来的生存能力
所谓计算机能力,是指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能自行开关机器;能用画图软件解决画图;能独立进行windows的操作;能用字处理做一些文字编辑能力;能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能力等。之所以将计算机能力提高到学生未来生存能力的高度,有其深刻的社会因素,要很好的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提出这样一个概念“功能性文盲”这个概念最初的含义是指未能获得读写计算机能力的人,而他们可能曾经上过学,并获得过文凭。实至今日读写计算机能力有了巨大的扩展,“功能性文盲”的标准也有更为广泛的涵盖面。
“读”的含义也发生变化,不仅要读印刷的文本,而且随着全球网络化的到来,如何有效快捷的从网上获得丰富的信息资源成了一个现代人必备的才能。
“写”的含义也在发生变化。写也不仅是指以往的伏案疾书苦爬格子了,它还包括借助计算机的“写”,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将自己的想法或需要写在网上,和全世界的人交流,以便获得更多的帮助和启发。
“算”可不是过去的做算术,计算机的出现,是算的工具有了极大的`改进。很好的把握它,就能大量节约精力和提高工作效率。
不难发现,而一旦成为“功能性文盲”,将有可能出现如下的槛尬局面:在电话费咨询系统的电子触摸屏幕前无从下手;手持信用卡却在ATM机前取不出钱来等等。当前流行的一种说法,认为计算机资格人证和驾驶执照是通往下个世纪的通行证,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应该拥有计算机能力”这一观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而尽早地培养学生计算机能力将会极大的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
三、信息技术教育对其他学科的影响
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决不可仅仅停留在计算机学科范围内的教学上,而应着眼于推崇领导利用计算机进行科学管理,指导教师利用计算机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用现代化工具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广度上看,计算机教育的内容应包括计算机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管理和计算机辅助学习四项。计算机教育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习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还应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操作计算机,以帮助学习其它学科的知识。一些优秀的辅助教学课件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优化解题策略,开发学生心智,我们在现实的实践过程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是一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在当前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形势下,无疑是给教育界展现了教育领域的另一片天地,愿信息技术的明天发展得更美好。
教育发展的心得体会10
新学期,新挑战,新起点,新目标!为落实县领导在“抓落实、勇担当,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实践大会上的讲话精神,2月13日下午,我校召开了“抓落实、勇担当,走品质化办学之路”动员部署会。
罗校长主持了会议,他向全体教师传达了黄局长在1月20日全县中小学(园)工作亮点展示评估会和2月10日《“抓落实、勇担当,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两个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并针对我校今后如何实施品质化办学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实施举措,一要提振精神状态,全力提升师表形象;二要落实精致管理,持续提高教学效益;三要拓宽德育渠道,提升学生文明素养;四要搭建成长平台,打造优质师资团队;五要推进重点项目,做好西通北征工程;六要树立标杆意识,创建和谐平安校园。
作为一名实小教师,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担当。敢于担当是一种责任、一种勇气、一种能力,要敢于承担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敢于破解困难、敢于承认工作中的失误、敢于工作中提出自己的见解。
要做敢于担当的教师,首先必须自身过硬,敢于冲锋在前,要有一流的能力、水平,有智慧、有本事。需要认真学习,认真专研,潜下身来搞调查和研究,不断积累知识,做到厚积薄发。只有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才有敢担当的自觉、善担当的本领。
敢于承担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作为一线老师,“担当”就是兢兢业业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上好每堂课、批好每本作业、管好每个学生;作为管理人员,“担当”就是尽职尽责完成自己的岗位工作,做实每件事、做细每件事、做好每件事;作为校长,“担当”就是全心全力做好服务工作,为学生成长服务、为老师进步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进一步讲,在家长面前、在学生面前、在人民群众面前,我们就代表教育。社会表扬每件有关教育的事情,我们每个教育人都会脸上有光,社会指责每件有关教育的事情,我们每个教育人都应面带羞色。所以,面对教育责任,我们是责无旁贷的,是无法逃避的。
敢于承认工作中的失误
在失误面前善于总结反思,勇敢地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积极主动加以弥补和整改。在教育教学中,有时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但我们必须勇敢面对,做诚实守信的表率。实则其背后是一种品格、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人格魅力的升华。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教学生“求真”、“学做真人”。
此次动员大会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了工作任务与要求。新学期,新希望,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实小美好的明天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育发展的心得体会1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钟长期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改革目标和前景令人兴奋。
针对“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这点,提出本人拙劣的见解:本人认为在现阶段,实现教育公平至少需要10—,要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教育思维甚至更长的时间,中国教育迫切需要前行,但前行的道路充满荆棘。
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如下:
教育发展不平衡存在于城乡之间,在城市内部许多中学也存在教学软、硬件的巨大差异,我觉得先要从城市内部改变和农村改变同时进行比较好。只有这样,才能从观念上去改变城市群体对择校和考取所谓“重点中学”的陈旧思维,同时消除农村教育所谓“跳出龙门”的误区。具体做法:
(1)学生(包括农民工子女)一律实行就近入学,保证生源的一致性,保证教育的公平性。每个学校升入重点高中的名额应该针对该校学生人数进行分配(即有最低分数线,成绩合格的学生由高到低录取,若名额多,合格的学生少则让出名额),刺激教师的积极性;但政府部门又要保留一部分进入重点高中的名额,刺激学校之间进行良性竞争。
(2)教师实施城市内部,城乡之间每三年一次的轮岗制,即教师每三年到一个学校进行教学,良性循环,具体安排由个人意见和上级指示的结合。这种做法可以保证每个学校都能享受到现有的优秀师资力量,并且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实行轮岗制,必须以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为前提,例如甲教师要到乡村执教,那么政府部分或学校应该补贴相应的差旅费和通讯费,同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师资力量的平均化。如有可能,可以考虑城乡之间的物价差别,教师工资整体部分可以无差异,但可适当地有物价补贴等。
(4)建议义务教育阶段不实行晚修制度,主要原因有: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自理能力较差,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不能保证睡眠质量,从而影响发育和智力发展;二是住校、晚修在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弊端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调控大多数属于空白;三是晚修及住校使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筋疲力尽,不能给予教师多余的时间完善教学设计,反思教学的有效性,和个人发展的空间指数等。
(5)在我们未能实现高中教育列入义务教育阶段时,不能为体现教育的“公平性”牺牲高中教师的正当利益。由于本人属于这一群体,所以所提建议纯属发牢骚。
教育发展的心得体会12
会议由山东省省长黄胜主持,教育部副部长xx主持,会议从三个方面做了讲述,一 规划产生的时代背景,是在四种新形势下产生的纲领性文件。二在几个有利条件下产生的。三 规划遵循了几条规律。
通过观看这次报告,增加了我对文件认识的深度,以前通过新闻联播,报刊杂志,以及学校组织的学习也有所学习和了解。但没有这一次认识深刻。这次的报告突出的主题是要把我国的人力资源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众所周知我国以前和现在是人力资源大国,但随着年代的发展,我国的人口资源大国的地位和优势将逐步弱化,为了加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就必须加强教育,虽然以前也比较重视教育,但没有这样重视,我省是尊师重教大省,是教育发展前面的省份,但仍有百分之二的经费投入欠缺。可见这次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已到了空前的程度,在世界上也达到了想当初日本,德国的重视程度。国家成了人力资源强国就弥补了人口逐渐老龄化的不足,增加了国家今后半个世纪经济发展的活力,推动经济的加速发展。
教育发展的心得体会13
今年寒假庆幸自己能第二次参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小学教师培训。为期五天的培训中有xx教授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xx高级讲师的《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轻松搞好教学工作》、xx讲师的《民俗文化与小学语文》、xx副教授的《语文常用工具书》等以及太师三附小两位老师的作课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听取了几位教授、讲师的报告,认真研究了教育教学理论,接受了心理健康指导,从理论上学习了教育科研方法,对我来说是受益匪浅。这次培训不仅是教师自身的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通过这次认真的培训和自己的努力学习,现将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作为一名老师,让我激动和回味的莫过于xx教授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她从教育理论和教学管理生动的教学事例中让我更加的体会到良好的师德是立身之本、为师之魂、育人之需,使我深深地感到教学是一门伟大的学问,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就能融会贯通的,需要自己的认真钻研和日积月累,但要成为一名好老师,首先必备的一个条件就是具有良好的师德。通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重新修订的意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的内容和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解读三个板块内容的讲解,使我明白教师这个职业的沉重份量,让我不由得就会和自己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对比,以此为鉴,对我今后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帮助。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每一条内容都包括了太多的内涵,很值得我位每位教师去细细品味。
在杨老师的讲座中她最后提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真诚的、无私的、广泛的、一视同仁的,只要是教育一线的老师尤其我们班主任我想都会认同,而且一直朝这方面努力去做,尽管孩子情况不同,但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在老师爱的教育下长大成才。对每一个学生的关爱,都应该是毫无保留的,无论是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还是对顽皮、学习成绩不理想、需要心理疏导的学生,教师都要主动去亲近和关爱他们,让学生感到老师是自己最信赖、最尊敬、最亲近的人。教育事业就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不会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让我更深刻领会了关爱每一个学生,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在学习上帮助学生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感受爱的过程中,理解爱,学会爱。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是好学生,他们身上有不同的闪光点,只是有的没被发现。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细心,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夸奖学生,激励每一个学生上进,赏识每一个学生的才华,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期待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我常常把更多的爱,倾注在那些后进学生的身上,倾注在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以平等的心灵善待学生,用爱的情怀关注学生,这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它比任何高明理论的说教都有效。把这种情怀融入平实的生活,把学生的进步当作自己的成功,用坦诚的相待诠释幸福的内涵。这样相信我们的教育会更加成功。
作为教师,我体会到要终身学习的紧迫性是从xx讲师的《民俗文化与小学语文》这门课程中。以往也知道平时要勤读书、勤思考、勤动笔,只有及时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面对竞争和压力,我们才可能从容面对,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但高老师在课堂上提到的几个生活中的问题我才知道自己也是一知半解,比如何为“年”,民间娱乐中的“秋千”“拔河”什么意思、有何来历?我真的是知之甚少。自己太需要学习了,听课后只有这么一个想法。
体会是可以记录的,但心灵的感受可能是无法言语的,只有自己的经历,才会有认识上的提高。教师的成长是有规律的,要健康的成长就要遵循这几个规律。职业理想是成功的要素,要把个人的奉献与自身价值的实现联系起来;教育理念是成长的关键,我们要与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的知识水平是成长的基本要素,教育实施能力是成长的核心要素,环境是成长的外部要素;影响教师成长的主要因素有教师的工作态度,组织教育能力,和人际关系。虽然我经验不够,但我有最大的耐心与热心,我有充足的信心,只要我肯努力,相信以后再大的困难我都能克服的,爱我的职业,爱我的学生,这是我最大的目标。
这次培训是充实、忙碌、有序交织在一起的,通过培训我认识到,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也为了我们自己,时时处处都要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塑造,并加强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有目的地总结教育经验,反思教学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农村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
同时还要感谢市教院,为我们讲课的老师以及和我们一起学习的三位班主任老师,在这里真诚的向你们表示感谢。
教育发展的心得体会14
各位领导:
你们好!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我的观点是:无论是去年还是过去的十五期间,政府所采取的抓手扎实有效,所取得的成绩令人欢欣鼓舞,对存在问题的分析中肯实在,对今年及十一五的目标规划切实可行,又鼓舞人心,报告的行文又不拖沓冗长,短短的一万多字囊括了全县人民所关心的方方面面,也体现了政府领导班子工作效能高,工作作风实,全县人民会感谢你们的,从而会加倍的支持和拥护你们。
我是来自教育一线的代表,现就报告中有关教育的内容谈一下我的一点看法。
我想谈的主题是:做实做强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技工人才。
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才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提高人民素质、提升综合实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许多发达国家,各类职业学校培养的中高级技术人才与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学生数相当,甚至超过高等院校学生数。国发20__、16号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相当,须为社会输送2500多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我县来讲,每年得向社会输送4、5千左右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而在这一数字背后隐含着一系列的问题:中高级技术人才的严重短缺,与我县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不相协调;企业中好多中高级技术工人为从外地引进的人才,本地的一些初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或是高中毕业生不是无用武之地,而是无才可用,在就业中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对于初中毕业生的去向选择,家长们普遍看好普通高中,对中等职业教育抱怀疑态度,即使子女知识学习能力欠佳,但动手操作能力极强,多数家长也情愿花钱买读普高,尽管攻读大学的希望很渺茫,问题就在于他们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不信任,这种情况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春季招生和提前招生时更为明显;即使是在中考后,同样是就读职高或中专的,毕业生流失现象很常见;就读期间,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中途辍学的也为数不少……。
以上这些问题是不是意味着我县中等职业教育失败了,是否意味着政府对职业教育忽视了呢?这倒未必。回首十五期间,在原有基础上,我县政府投入1亿多巨资扩建职教中心,花大力合并职教中心和工业学校,从规模和结构上,提供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平台,其后,在每年的政府工作思路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均在其中;几年来,通过上下努力,职业教育还是取得了较大发展,比以前有了改善,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培养出来了一定数量的各类管理型、技术型人才,为企业输送了一些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他们在各行各业中发挥自己的能力,为我县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不过,就我县目前经济高速发展的势头来看,现行职业教育已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就对职业教育的质量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为此,我县职业教育改革是势在必行,充分学习并领会国务院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并结合我县实际,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并切实加以落实,增强职业教育的发展活力,提升职业教育品位,真正办好老百姓信得过的职业教育,花香自有蜜蜂来,职业教育也就红红火火了。就此,我想谈几点看法:
首先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尤其是对社会各界的宣传,加深百姓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消除百姓对职业教育的误解。
其次职业教育要贯彻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宗旨,加快生产服务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提高职教学生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以及创业能力;坚持就业导向,积极推动计划培养转向市场驱动,从传统的升学导向转向就业导向,加强对职校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促进职教与生产实践、职教与社会服务的密切联系;重视教育中的实践和实训环节,每所职业学校,乃至每个专业,均有定点企业或单位作为学生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的基地,定点培训、定向培养、定员培养,协调好学校与企业、学生与学校、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第三要提高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树立职业教育在社会人士中良好的形象,要提升学校的品位,设施固然重要,但一流的师资更为必要,须加强对职业学校的
培训力度,而职业学校的教师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它既有对教师文化素质上的要求,更有对教师专业技能方面相当高的标准,因而,职业学校的教师得身先士卒,抓住任何机会去实践,去生产服务一线实践体验(当然,这机会得由学校或相应的主管部门提供),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并在实践中提高理论水平,为社会培养真正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同时,职业学校也可向社会聘请高级技工来担任兼职实习指导教师;切实加强职业学校的各方面管理,从严治教,规范办学,创新举措,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内涵,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中高级技工,适应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我县经济发展再上台阶提供人力后盾,也为初中毕业生创造良好的职业教育氛围,充分开发学生的技能潜能,真正实施家长满意工程。
听说今年相关局办领导将重点调研我县的职业教育,我希望以此为契机,能促进我县职业教育真正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办好受社会普遍看好的职业教育。
以上是我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如有不当,还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教育发展的心得体会15
学校组织了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学习。《纲要》是教育领域的纲领性文件,对今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行了深入解读并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后,深刻的感受到《纲要》是一个“人民群众满意、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高水平规划纲要”,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反映了人民的期盼,更表达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意愿;《纲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这为实现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奠定了基础;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必须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内涵发展,才能出名师、育英才,
我认为,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就是传授知识,传承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合格的人才。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以培育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积极引导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教师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教师的日常工作虽然是平凡的,但教育工作的意义却是不平凡的。教师应该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率先垂范,既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又要有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青少年学习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尊敬的人。三要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应该具备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努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和学术道德。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和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