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期初备课工作总结1
这个学期备课组主要根据学校工作安排,认真负责地开展以下工作。
1.明确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备课组的每位教师能够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并在工作中认真落实到位。各位教师都认真努力地完成本职工作。
2.主动配合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积极认真的开展备课组工作。
3.组织好学校安排的公开课。要求每个成员每学期至少上两节公开课,每一位教师没有特殊情况要参加听课活动,并认识组织好听课后的评课、总结与反思,找出优点与不足,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慢慢地把这种每月一课成为一种科组的常规课。
4.备课组老师积极认真听课、除听本科组教师的课外,还有主动去听其它科组教师的课。
5.更新教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每位教师能按照教学的进度及教法,抓课前预习、讨论交流、启发指导、巩固训练四个阶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还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积极制作多媒体课件,使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增进了教学效果。
本学期,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与刚步入工作岗位的杨老师结成了师徒关系,在这一学期里,我努力践行着做为师傅所应尽的责任。
一、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师徒计划。根据杨老师的特点,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以指导课堂教学为主要工作,加强指导和反思,使“青蓝工程”真正落到实处。
二、互帮互学,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虽然我是师傅,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很多地方还是需要虚心学习的。所以,本学期我把提高自身素质作为我本学期的工作目标之一。师徒结对的活动让我自身也进步不少,我基本做到带着精心的设计走进课堂。
三、通过听课、评课指导帮助他发现一些自己难以注意到的问题,作评课的指导时,我会反馈很多他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和缺点。如上课时和学生互动、小组讨论、关注全体学生等比较好等优点我都给予肯定;对课堂的缺点如重点难点知识的不够突出、课堂上缺少激情,评价语言较少,整堂课时间分配得不够科学等,我都直言不讳地给他指出来。
通过一个学期的师徒结对活动,我感觉到杨老师在课堂教学水平上有了明显的提高,我真为他感到高兴。同时师徒结对也让我意识到自身的诸多不足,“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其实在师傅这“名”与“实”之间还是存在较大差距的,但既然接受重任,就只能努力缩小差距了。在提高徒弟业务水平的同时,也努力充实自己,我觉得工作有所成效是一种幸福,是一份荣耀,我会努力去追寻它。
回顾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和教研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设计教案的水平有所提高,但结合学情组织教学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主体性发挥还不够好,放手的力度不够,缺乏学生观,没有真正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人,没有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今后努力方向,针对我们工作的不足,下学期主要应在实践中重视和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狠抓教师基本功,科学合理掌握好教学时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每个教学环节心中有数。
2、把学校推行的教学模式切实落到实处,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的时效性,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4、继续扎实做好“青蓝结队”工作,带着这份热情,不懈努力,和青年教师们一起携手共进。
以上是对备课组工作的总结,我将总结经验教训,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和备课组工作中,积极响应和认真贯彻学校的方针政策,发扬成绩,努力工作,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而努力。
20xx年7月1日
初中期初备课工作总结2
一、工作回顾
这学期我们继续贯彻落实中共中央“7号”文件精神,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切实保证“学生每天活动一小时”在此基础上,根据上学期阳光体育活动计划内容,安排了多种多样的校园体育活动。在常规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初三体育模拟考试、业余运动队训练、竞赛等学校体育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主要工作
1、认真抓体育教学常规,加强教研组集体备课。
2、认真抓体育教学,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3、每个教师认真上一节公开课,组内探讨学习后,及时撰写教学反思。
4、加强校级课题研究,完成理论文献摘记。
5、积极探讨初三体育教学,2次模拟体育中考环境,加强对初三学生的心理指导,中考成绩有长足进步。
6、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举办了协作跳绳、集体持球跑及拔河比赛,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
7、积极配合区体育特长生的报名招生工作,有两位同学被高中录取。
8、抓大课间、课外活动的跑操工作,努力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
9、抓校运动队的管理工作,提前与班主任、家长联系,解决好运动员的后顾之忧,保证训练的训练进行。
三、不足之处
1、由于受场地器材的限制,在教学和课外活动方面,内容比较单一。
2、教师的钻研力度不够,教科研方面亮点欠缺。
3、运动队的训练应进一步加强,要保证成绩有质的飞跃。
今后要继续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不断提高本组成员的综合素质,为洛阳初级中学的美好明天而继续努力。
初中期初备课工作总结3
我们初三英语备课组全体老师在学校各级部门的'指导下,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团结一致,关注每位学生,努力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与提高,因此在全体初三英语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初三备课组做了如下工作:
全体老师都根据自己的计划,采取了具体的行动,尽最大的努力使工作细化,具体化.如培优扶差的落实:确立培优扶差的对象,进行课堂教学的小分层,作业的分层,课后的个别辅导,一个一个小目标的落实等,老师们可是费尽心机。
一、期初制定详细的计划,各班明确A等任务
开学之初整个备课组讨论制定了三步复习法,教学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为了使每位老师明确自己责任和高度,对每个班具体的提出A计划,如平行班每班10人,直升班30人的任务和要求。这样一来,每位老师都能做到心中有数,每次考试都会积极的去找差距,想办法。
二、突破词汇量:
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英语水平,所以我们始终把抓词汇的过关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我们按册整理英语教材的重点词汇,重点句子,句型及语法归类,按单元整理,然后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记忆、理解每一册的重点词汇、词组及语法,通过回归基础鉴定,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三、强化阅读,写作的训练:
在回归基础的前提下,对阅读与写作进行了强化训练。训练对策:阅读训练:每天坚持读1-3段文章,分题材,每阶段重点练会一种题材,让学生在训练中体验做题技巧,总结不同题材的规律。
四、强化听力训练:
开学以来,充分利用课间时间,一共系统地对学生进行了40多套模拟听力题的训练,并集中指导听了几套有代表性的中考听力应试题,以便使学生熟悉题型,适应语速,灵活把握技巧.
五、质量分析及时化
质量分析的目的是总结好的经验,并找出提升的空间.每次后考试,从学校的考试到区统考,一诊等考试,每次都要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分析考试的得与失,每次都对各题型的得失情况进行详尽的分析,明白教学的差距在哪,学生的薄弱环节在哪,从而找到提升的空间,达到整体进步.
六、注重课外个别辅导
英语组每位老师都能够充分的利用自己课外时间帮助学生进行英语知识的查漏补缺。他们在课间、周末的一切时间都用到了学生身上,辅导或谈心疏导,帮助学生找到自信。
总之,经过三年的努力,全体英语老师的辛勤付出获得回报,在20xx年中考中,英语有249人得A,A率50.2%,创学校历史最好成绩。
初中期初备课工作总结4
刚刚过去的一学期,初中数学组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全体教师在当前更新教育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奋力拼搏,求实创新,以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而扎实工作,全体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以校为家,勇于奉献,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一、教学常规工作管理:
从整体优化出发,加强教学工作的五个环节的管理。为进一步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功能,开学初,我组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明确树立集体质量意识,信息资源共享,认真落实了集体备课制度,由备课组长负责制,抓好备课过程中的各环节。据抽查,各备课组至始至终都能认真执行,在发挥教师各自教学特色和风格的基础上,做到“三定、四统一、一结合”,各教师的教案都较为规范,质好量足。全体教师在精选习题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批改工作,力求做到及时反馈矫正,讲求实效。
二、教研组建设: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组的特点,经过全组教师的热烈讨论,制定了工作目标和具体计划,有定期的教研活动制度、备课制度、相互听课制度、教研组活动记录。各备课组齐心协力各自编资料一套,另有五位教师承担了县教研室交给的任务,为全县初中各年级编写了一套质量高的资料,受教研室同志的高度评价。为使新教师早日成长,具体安排了新能挂钩对象,老教师无私传授,新教师虚心好学,认真完成了五个一工程。组内教研气氛浓厚,各新教师听课都在18节以上,其余教师听课都在8节以上。组内年轻教师都积极参加各种进修、培训活动。全组教师团结协作,凝聚力强,有良好的师德师风。
三、教科研活动:
上学期有计划的举行了各年级数学专题讲座或兴趣小组,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初三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在参加数学联赛中有人分别获县一、二、三等奖,获奖人次居全市第一。本学期初三组织了竟赛辅导,在促优拔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尽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十分繁忙,但老师们仍十分重视教育科研,有三位教师论文获奖。
我们初中数学组的全体教师决心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工作,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将更加团结协作,真抓实干,为把我校建成一所省示范型中学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小学体育学科期初备课
一、学期课堂教学工作总体目标
1、体育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2、使学生在四个领域得到和谐发展,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方面知识的兴趣。
3、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以及如何预防运动伤害事故的基本常识。
4、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以及终身体育意识,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学期课堂教学工作整体要求
1、教学指导思想正确,能依据体育学科的性质、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从实际出发,正确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促进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健康深入的发展。
2、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操作性强,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可以进行检查和评价。
3、教学内容的选择,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发展需要,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性质、特点和价值,教材处理得当,主要教材具有适宜的技术难度和较强的教与学的因素。
4、教学设计科学,教学分段合理,教学组织严密,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步骤清晰;教学负荷适宜,对各项的练习的时间、次数及强度能做出科学具体的安排;场地、器材、教具及现代技术手段的利用经济、实用、有效,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
5、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正确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6、能正确地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的关系,既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解决好教学中的共性问题,使全体学生都能达到体育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又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7、能以运动技术教学与身体锻炼为载体,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把几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融为一体。
8、能较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基本功。
三、教研员检查指导
1、根据学年、学期计划,确定各项教材的学习目标,根据运动项目其原理制定课次教学目标。
2、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和教学时数,提出各次课的要求。
3、确定该教材各课次中的重点、难点。
4、根据每次课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和要求,结合学生情况和教学条件,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合理安排教学步骤。
5、根据教学要求确定考核项目和标准。
6、结合2014年中小学体育教师技能培训内容,合理安排时间,加强教师体能练习,提高教师基本技能。
四、文章学习
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对接——谈体育教学中的困惑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于素梅
一、内容选择的困惑—— 内容的“适应性”
(一)体育课堂教学内容选择的不良现象 体育课堂教学在内容的选择上曾经出现过诸多不良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有的 体育课准备活动安排的内容与主教材关联性不强,有的课准备活动安排量过大,甚至超出生理负荷。二是有的上基本部分课时存在全盘游戏化的现象,内容缺乏技能性。课结束部分的内容有的存在着无 放松活动的现象,有的课安排了放松活动但活动形 式与主教材不相关联,还有的课甚至放松活动、内 容、形式与准备活动相混淆。
(二)对体育课堂教学内容选择的要求 一是准备活动内容要准确、充分、新颖。二是主教材内容要有明显的技能性、适应性、实用性。例如,进行放松活动,不但要求学生做到身心全面放松,而 且还要有效,真正达到放松的目的。三是体育课上选 择游戏时,要考虑其教育性、趣味性、针对性和安全 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相应的提 高。因此,在确定教学内容时,不仅要依据课标、教材 进行教学,还要考虑到学校的条件、教师的专业特点 与水平、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同时,还应考虑地域特 点确定可教、常教和必教的内容。
二、目标确定的困惑—— 目标的“准确性”
(一)体育教学 目标存在的问题 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目前存在许多问题,如目标维度不确定、目标表述不具体、目标内容不准确。在新课改的初期,体育教学 目标维度的选择,很多老师设置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大学习领域目标,之后,有从 五大领域中选择其中三个或四个方面作为教学 目 标 的 ;有从认 知、技能、情感 三个维度设置 目标 的; 有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个方面确定目标的,还有把运动负荷也作为一项 目标来设置的,等等。以上情况反映出:目标的设置 在维度 的确定上较为混乱,而且认识不一。还有一种突出的问题是,目标内容表述不够具 体、准确,表述得较为宽泛、空洞,难以观测,更难以 评价。如有的教师上以身体健康为目标的一节体育 课,他设计的教学 目标是:“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 性,培养灵敏性、柔韧性、耐力、力量及反应能力。” 实事上,一节课能够体现出一项素质的提高就已经 很可观了,而这几个方面都要求提高,是很难实现 的。因此,目标的设置不可大而空。
(二)依据体 育教 学 目标要素确定具体 目标表述方式
依据美国体育教学论专家西登托普的观点,体 育教学 目标应包含课题、条件、标准三个要素。例 如,一节游泳课 的运动技能 目标可以设置为 :“在 1.2 米的水中数数,正确数清同伴伸出的手指。”其中,课题是:水中数数;条件是:在1.2米的水中;标准是: 正确数清。同样,体能素质目标和情感品质培养 目 标也依然可以按照此方法进行设置。例如,一节“箱 上前滚翻”课,其情感品质培养 目标可以设置为: “通过激励、心理暗示、加强保护等勇敢品质培养方 式,使对跳箱有畏惧情绪的少数学生能够在同伴的 保护与帮助下完成箱上前滚翻动作。”其中,课题 是 :勇敢品质培养 ;条件是 :在同伴的保护与帮助 下 ;标准是 :完成箱上前滚翻。
(三)对具体、准确的体育教学 目标的衡量
体育教学 目标的具体与准确主要从以下两个 方面来衡量,其一体现具体,即通过定性与定量相 结合 的方式,看所设置的 目标是否可看、可量、可 数、可算。其二体现准确性,即主要看是否达到了四 个对应 :一是体育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对应;二是 体育教学手段、方法与重点、难点对应;三是运动技 能学习方式与技能目标对应;四是体能素质锻炼内 容与体能目标对应。
三、方法选用的困惑——方法的“实效性”(一)合作学习的实效性问题
体育教学中所采用的合作实际上并非分组就 算合作,也不是两人或多人一起练习就算合作,要 不是分组游戏或竞赛就是合作,它是学生之间要有 配合、有分工,各 自都有一定的任务,围绕一个共同 的 目标而一起学习。例如,一节篮球课,老师安排两 人传两球练习。在这一练习中,不但一人需要喊 “走”或“传”的口令,而且需要两人同时将球传出,个传高球,一个传击地球,并且既要观察 自己传出的球,还要马上观察对方传来的球,并能够准确 接住对方传来的球。这一练习,明显体现着两人的 密切配合,不但要有明确的目标,而且还要有分工。
(二)探究式学习的实效性问题 探究式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形式化。其具体表现在:无问题意 识、探究时间短、探究问题浅、探究讨论次数过于频 繁等。探究归根到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发现 问题式的探究,一种是解决 问题式 的探究。无论 哪 种形式,都要求探究的问题真,形式新,而且在探究 学习过程中或结束时,教师要善于总结。如排球课,老师讲解示范结束以后,安排两人一组垫球练习,其中有两位女生分别站在了不同高度练习垫球,问 其原因,是因为两人身高差距较大,站在同样高度 的平地上练习时,连续 垫球 的成功次数较少,两位 学生 自主探究尝试不 同高度的垫球效果,果然能够 连续垫球次数多一些。由此,探究学习的关键是讲 求实效,无论是教师组织学生探究,还是学生 自发 探究都是如此。同时,教师还要善于观察学生之间 的真实探究情境,为改进教法提供参考依据。
四、课堂提问的困惑—— 问题 的“真实性” 在体育观摩课上,时常会听到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也往往会看到一些不愿看到或不愿听到的问 题回答形式,即有的老师对课上要提问的学生课前 有所安排,甚至还有的老师事先把正确答案告诉学 生,然后学生配合老师把问题的 答案看似回答地背 了出来。这样的提问环节是虚假的,既不能反映出教 师的教学水平,也不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观摩课上的虚假提问,严格意义 匕说不具有实际意义。实际上,就问题而言,有的很有必要 问,而有的 并非如此。从问题的难易程度及处理方式上,可以 将问题归纳为:无需思考就能够 回答的问题——不 要问;需要简单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要少问; 需要认真思考才能回答的问题——巧妙问;需要认 真观察才能回答的问题——指导问;需要学生讨论 才能回答的问题——借机问;需切身体验才能回答的问题——慎重问。教师在提问题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提出的是哪一类问题,需要学生如何回答。如 需要学生切身体验才能回答的问题就不能问得过 早,答案也不能过于追求完美,但有的老师却走入 了误区,示范一结束就提问学生。这种做法违背人 的认知规律。
五、课堂观察的困惑——观察的“全面性” 在体育课堂上,学生要观察老师的示范动作,老师也要观察学生的各种学习行为,如当讲解时,观察学生是如何听讲的;当示范时,观察学生是如何观察的,等等。但是,并非所有的老师都十分重视课堂观察,即使观察也不是很全面、很具体。那么,该如何观察呢?教师在观察的时候,既应重点找特殊现象,如看学困生的学习行为、看调皮生的学习行为,还应全面观察,如看优秀生怎样学习的,普通学生是怎么学习的。通过观察,能够及时地发现他们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老师的教学方案。
六、教学语言的困惑——语言的“适宜性”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用何种语言、怎样把语言用得十分得体都需要我们教师来准确把握。因此,教师语言规范十分重要。恰当的语言不但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也是老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集中体现,如有位老师问学生:“今天增加了什么新器?”学生们一口同声地回答“板凳”。老师表扬说 :你们真聪明。”假如说 知道板凳就是真聪明,那还有不聪明的时候 和不聪明的人吗? 因此,老师说出的无论是组织性语言、引导性语言、评价性语言,还是总结性语言,都应该认真、清晰、具体、准确和简洁。而辱骂性的语 言、讽刺挖苦性的语言则不能说。在教学 中鼓励性 的语言可以多说,批评性 的语言要尽量少些,要能够找准时机适当地批评,既要照顾到学生的自尊心,还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总的要求是 :教师 的语言要具有亲和力,对学生关心、爱护的语言有利于激励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更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七、教学展示的困惑——展示的“随机性” 在体育教学中经常会有展示环节,尤其是观摩课,展示环节更为常见。但是,并非所有的老师都能够准确地理解展示,常有一些不 良现象 出现。如有的老师事先安排熟悉的学生展示,在展示环节,看似学生 自愿展示,实际上是早 已熟悉展示 内容 的学生进行展示。还有一些体育观摩课,老师事先创编好韵律操的某些动作组合或队形,并在课前分配给各组学生练习,上课时,老师让每一组 自行创编,再分别展示其实事先已创编好的动作。教师的这种做法,失去 了 让学生刨编的意义,根本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体育课上究竟应该由谁展示最好、展示啥、何时安排展示环节、如何展示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地思考。因此,我们要明确让学生展示的目的:第一种是想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因此,展示者的确定一定是随机 的,无需提前定人。第二种是评比,即以各组比赛的形式,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通过这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第三种是正误对比式的展示,即通过好与差两种 动作的对比,讲述好在哪里,差在何处,让学生更加明确哪些动作是正确的,哪些动作是错误的。因此,基于展示的 目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展示效果。
八、创新设计的困惑——创新的“合理性”
体育课程改革,无论是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学方法的使用,还是评价机制的引入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教师也在体育教学设计环节动了不少脑筋,创设了很多新的教学手段。但是,有些老师在创设过程中却忽略了安全性和可操作性。例如,有的教师在篮球传切配合教学中自制了“大篮筐”,可却在组织学生练习时,存在学生不小心踩到球上摔倒的隐患。又如,有的老师在教跪跳起的时候,创新设计了让学生在两块垫子搭起的斜坡上做辅助练习的教学手段,但这种设计难度很大,学生几乎做不了体育教学中的创新环节该如何凸显?是落实新课改要求,满足学生兴趣,突破重难点,还是提高课的有效性?教师明确这些之后,就会比较清晰地知道怎么创新了。教师首先需要有创新思想,然后再付诸于创新行动之中,更重要的是创新结束后,需要对所创新的内容进行评估,只有安全了、可操作了,创新设计才能称得上是合理的,否则,很容易走人为创新而创新的误区之 中。
九、安全防范的困惑—— 安全的“保障性” 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但给学校、老师带来诸多麻烦,更重要的也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但从目前体育课堂上的安全防范措施来看,并非十分到位,还烦,更重要的也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但从目前存在着一些隐患。体育课上的安全强调不够具体,学生不知道如何才是最安全的练习。如有的是检查服装环节问题,有的是场地器材问题,还有的由于对抗性练习中动作过于粗野,伤害到同伴,等等。基于此,要想平安且顺利地完成一堂体育课的教学,还需要老师有安全意识,即不但要考虑场地器材、运动项 目本身的隐患,还要考虑学生的动作除此之外,还要有防范行动,如有老师在体操技巧课前,统一收放学生的发卡、钥匙、眼镜等有可能造成伤害的物品。这就是很好的安全防范行动。
十、教学评价的困惑——评价的“选择性”
自从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有很多老师在体育课上引入了评价环节,且呈现了自评、互评和教师评的评价对象的多元性。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有的评价未能发挥其作用,有的评价完全是走过场,这些现象的发生,说明有些老师在课堂上该如何引入评价环节不太清楚。那么,该如何走出形式化评价的误区呢?首先,需要明确评价的目的。其次,要 确定评价的方式,即是自评还是互评。引入评价机制后,需要权衡一下评价在体育课堂上所能发挥的作用,如是否会干扰到主教材学习、是否起到激励作用、是否真正落实了新课标、是否走进了形式化的误区、是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等等。而在选择评价方式时,需要明确多元评价并非堂堂课体现,应选择最适宜的评价方式。
十一、课标落实的困惑— — 课标的“使用性” 在贯彻落实新课标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有的体育课堂未能体现出新课标的影子;有的体现出新课标,但方法单一,大多选择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组织课堂;还有些课上有学法指导的影子,然而是否能够真正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还难以确定,因为有些指导不够具体,等等。如此众多的不良现象,都说明关于课标的落实还不到位。就课程基本理念的落实而言,该如何在课堂上有较好的体现呢?关键要把握四个理念。理念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要把握“切入点”;理念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要把握“兴趣点”;理念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要把握“时间点”;理念四:“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要把握“不同点”。因此,要想贯彻落实好新课标,需要在其使用性上多下功夫。
十二、理论学习的困惑——理论的“指导性” 理论学习对于每一位体育教师而言,都有所经历,但往往对学习理论的兴趣不高,学到的并不是很多,有的因学习理论的目的不甚明确,学得不透,还有的因为理论讲授脱离教学实际,学起来枯燥无味,好像是在云雾里似的,学习效果不够理想。当然,也有老师自身的原因,学了没有进一步深入理解,在实践中运用不全面、不彻底,甚至不知道如何运用。当然,最不能忽视的就是,有很多有着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老师不善于总结经验,更不善于把经验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结果导致理论、实践两张皮。实际上,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理论既源于实践,更能够指导实践。基于此,教师在学习理论和总结实践经验时,首先,要本着学习理论是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思想认真学习新课改理论;其次,既要巩固专业新理论,还要拓展教育教学与心理发展理论。从理论层面来看,体育教师仅仅有实际操作技能还不够,还需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否则,实践操作就难以向更高、更深层次迈进。当然,对于总结性理论而言,也并不是很难,只要掌握一定的方法,认识到位,勤于动脑、动笔,就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