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简历生怪味
好端端的一份求职简历,封面却赫然印有“无形资本”四字;为夺人眼球,已婚偏偏写成“待定”……记者日前从人才服务中心获悉,沪上部分求职者包装意识太过强烈,频频制造出“怪味”简历,有关专家指出,这样做的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大老远赶来不是为找工作,而是口口声声要我们为其包装。”中心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日前一位求职者王先生的做法令其哭笑不得。这位王先生不但将厚厚一本简历更名改姓,谓之“无形资本”,甚至连简历上的每个栏目名称都被冠以各类“资本”,生物、地理、物理,统统叫做物理资本、生物资本等等,至于具体的精通程度,“无形资本”吹嘘其为“专家”水准。
无独有偶,为了引起用人单位的关注,已婚的吕女士竟然在简历是否婚配一栏上填上“待定”二字。吕女士表示:找工作,简历自然要“跳”得出。而在另一份简历上,一位求职者甚至把自己的大头照改换门庭,“嫁接”到了一张扑克牌的大怪身上,以显示自己的电脑美工技术确有造诣。
记者从沪上不少才市了解到,目前除了应届生热衷制造各种“怪味”简历,其他求职者也逐渐开始崇尚一些比较“妖”的简历,认为简历越“弹眼落睛”,求职希望越大。
对此,一些常与招聘单位打交道的中介机构看法不一。目前找工作难度较大,简历应根据专业细分,一方面可以节约用人单位的时间成本,另一方面也能体现个人特色,只要适度,可以容忍。
从不少外企的反馈看,大多人事主管还是喜欢较为简洁的个人履历,三四张纸,只要把个人的信息说清楚就好,太过花里胡哨,效果反而不佳。
记者述评:谁“异化”了简历
简历本来的作用是简单介绍自己的经历、特长、要求,仅仅是求职的工具。但是,现在的求职简历却在不断“异化”,“怪味”百出。前不久国内某省一女性求职者甚至在简历上贴上低胸照,以“色相”吸引眼球;另一男性应届生为求职甚至“蓄须”铭志……
是谁“异化”了简历?经济学有一个常理,有需求才会有市场。个别单位近乎扭曲的揽才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简历的变味。前不久本报曾报道过一个35岁女性人才因为独身,用人单位不要。还有的单位竟表示不会抽烟喝酒,不要;不会泡吧,不要。外地一些媒体还曾报道,会不会与上司调情也成了一个选才的标准。
最终受害的是求职者,是真正要人才的用人单位。所以,要还简历一个本来的面貌,它们仅仅是一个手段,一种工具,骏马用其找个赛马场,伯乐用其来寻良材,除此以外,它不应再添加太多附加的功能。
套用一句广告词,何必把简单的事儿弄复杂呢?
时下,一些企业在招聘员工时,美其名曰“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以探究应聘者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点,考验应聘者的思维反应能力、动手能力和魄力胆量等为名,布置怪异的考试场面。出些荒诞的试题,对实际的用工未必有益,却可能成为窥探应聘者隐私的借口。笔者不解,即使一部分应聘者侥幸“脱颖而出”,这些人就是企业急需的人才?就保证能胜任今后的工作?且看这些“试题”——说梦话。招聘主管问:你说过梦话吗?你若回答曾经说过几次。对方会要求你回忆前一天的梦境,并在你耳边轻声提示:说出来吧,说出来吧,把想说的说出来吧!你可能感到有点像被催眠了一样,无法抗拒,又莫名其妙地当场说了一些“梦话”。接着对方“叫醒”你,然后告诉你“不适合这份工作”。捉老鼠。你和另外两名女性应聘者戴上了薄型塑胶手套,100只大白鼠被放进空房里,要求在10分钟内看谁能徒手捉到老鼠。当你好不容易才安静下来进入角色时,这场“考试”却很快到时了,你们一只老鼠也没捉到。考官对你们说:“本来接下去还要考解剖老鼠,现在你们已经失去机会了。”写记录。让你出具一份自己所有已故亲友是如何死亡的详细记录,包括死亡地点、死亡原因、死亡前用了哪些药物、使用过哪些医疗器械,并要求据实回答,不得编造、隐瞒。由于你问得太详细,导致亲友的不满,最后你撕毁了没记全的记录,放弃了面试。与说梦话、捉老鼠等比较,还有更出奇的“试题”。有的企业竟要求应聘者附上自己的写真集,道出恋爱的详细经历。这样的“测试”,已经变了味。各家企业都有自己的录用标准和考核办法。但有几条原则应该是统一的:一是考试不要有危险性;二是根据岗位需要科学地考试,不要追求怪异;三是遵守现行的法律法规。用工单位倘若过分热衷于选择古怪的方法面试,不仅显得霸道,而且有失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