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调查报告2(最终版)
实习调查报告
教育实习是我们师范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走向岗位的必经阶段,也是师范生接触和学习教育教学实践知识和经验的宝贵机会。根据院系老师的要求,我联系到朔州市第一中学作为我的实习单位,在那里开始了我们为期八周的教育实习,在朔州市一中高一物理教学组各位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我顺利的完成了实习和实习调查工作,对我个人而言,我收获很多,现将本次教育实习调查工作情况做如下报告: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13年2—4月份,对我实习的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和教学改革后物理学习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物理学习兴趣、动机、态度、环境。
2、当前中学生的物理学习中的困难学习的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
三、调查结果与讨论
学习兴趣
从总体上看,当前高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比较高的。有18.44 % 的学生对学习物理“很感兴趣”,42.08 % 的学生“感兴趣”,36.88 % 的学生选择“一般”,仅有2.60 % 的学生“不感兴趣”。调查还显示, 大自然、物理实
践活动和高新科技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主要因素。虽然高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比较高,但多数学生对高中物理新课程还不甚了解。只有2.39 % 的学生“有深入了解”,28.42 % 的学生选择“一般了解”,分别有44.25 % 和19.96 % 的学生选择“不了解, 但听说过”和“没听说过”,4.99 % 的学生甚至选择“不感兴趣”。新课程与学生的学习休戚相关, 学生却对其置若罔闻。由此可见,新课程的推行应当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使新课程完全深入人心,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教育管理部门进一步地推进。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因,它是在社会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 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形成一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推动力量。对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结果表明(多选),49.02 % 的高中生学习物理的主要动机是“迫于升学压力”,45.34 % 的学生是出于“对物理知识感兴趣”,44.47 % 的学生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17.14 % 的学生想“学好本领, 报效祖国”,8.03 % 的学生和9.33 % 的学生选择“其他”和“说不清”。可见, 高中生学习物理的主要动机是升学压力、兴趣以及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同时不难看出, 虽然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已经颁布实施,但高考仍旧是大多数高中生学习物理的“指挥棒”。由于目前我国高考偏重结论性知识的考查,因此,高中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重结论轻过程”的倾向仍然极为严重。
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对学习较为持久、稳定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与行为倾向。从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对学习物理的重要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然而,对于“你经常参加一些与物理相关的课外活动吗?”,仅有3.90 %和11.71 %的学生选择“参加兴趣小组, 在课外活动中表现积极”或“偶尔参加一些活动”, 尚有62.04 % 和14.97 %的学生选择“虽然想参加, 但学校很少组织这类活动”或“课业负担过重, 没时间参加”, 甚至有7.38 % 的学生选择“不感兴趣”。由此可见, 高中阶段的物理课外实践活动往往处于“鸡肋”般的尴尬境地。一方面,绝大多数学生有参与的欲望;另一方面,却是学生苦于“课业负担重”或“学校很少组织这类活动”,而无暇或无法顾及。探究式实践活动的开展已成为目前我国高中物理教育的最大盲点。
学习环境
家长被认为是“新课程的参与者、协商者、评价者、宣传者,是社会课程资源的组织者”。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家长对孩子的物理学习仍然不够重视。只有
14.32 % 的学生认为父母对自己的物理学习“非常关心”,42.95 % 的学生选择“比较关心,但更关心语、数、外等科目”,20.17 % 的学生选择“不太关心, 只关心语、数、外科目”, 甚至有22.56 % 的学生选择的是家长对自己的物理学习“从来不过问”。相对于家庭环境而言,学生对学校的物理教学总体上比较满意, 对于“你认为现在的物理教学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调查结果表明(可多选),分别有90.58 % 和74.87 % 的学生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40.31 % 的学生选择“教师素质”,34.03 % 的学生选择“课时安排”, 以及24.08 % 的学生选择“其他”。其中的“教学方法”项实际上与教师素质密切相关。因此,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新课改的当务之急。在社会资源的利用方面,65.29 % 的学生除了物理教科书以外还通过“报刊、杂志或课外读物”获取物理知识,46.64 % 的学生选择“电视、广播”, 2 8.4 2 %的学生选择“与他人交谈”,24.73 % 的学生选择“上网”,4.34 % 的学生选择“其他”,仅有13.88 % 的学生除了通过物理教科书获取物理知识外“再也没有了”。当遇到物理难题时,44.03 % 的学生首先会“独立思考”,18.00 % 和
22.78 % 的学生会选择“向老师或长辈请教”或“找同学讨论”,6.07 %和1.95 % 的学生选择“利用图书室或电脑网络查资料”或“其他”,仅有7.16 % 的学生“不去管他”。可见,高中生已经能够主动利用一定的社会资源获取物理知识,并且在利用率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学习习惯
虽然绝大多数高中生已经认识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 并在学习中表现出浓厚兴趣, 但从调查中还是可以看出, 在物理学习的各个环节中,许多学生仍旧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结果表明, 仅有29.72 % 的学生在课上“思维活跃, 边听边思考”,44.69 % 的学生依旧沿袭课改以前的听讲习惯,能够“认真听讲,但只是被动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大多数高中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偶尔才和同学讨论, 分别有12.36 %和4.34 % 的学生甚至“从不讨论”或认为“没必要”;分别有79.18 %和86.77 %的学生没有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的学习习惯, 甚至有23.97 %和19.78 %的学生不知该如何进行预习和复习;虽然81.34 % 的高中生在课上记录笔记,但往往未得要领;对于应该如何完成物理课后作业, 多数学生并未形成明确认识;37.31 %的学生选择“独立完成, 从不与别人商量”;34.27 % 的学生选择“与同学相互商量, 共同完成”;28.41 % 的学生甚至对物理课后作业存在偏见,将其视为负担。
学习方法
从调查结果来看,当前大多数高中生的物理学习仍不得法。7.81 % 的学生认为自己“很不得法”,60.09 % 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太得法”, 只有30.15 % 和1.95 % 的学生选择了“比较得法”和“很得法”。针对选择“很不得法”和“不太得法”的学生,追加设计了“你最希望通过何种方式得到学习方法的指导?”。调查结果为:37.7 % 的学生选择“由老师教授”,23.64 % 的学生选择“与同学相互交流”,26.84 % 的学生选择“通过做课后练习自己领悟”, 7.9 9 %的学生选择“其他”,3.83 % 的学生选择“无所谓”。
建议及对策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笔者特提出: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要转变教育观念,增加相应的教学投入,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物理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完善教学方法;建立学习型家庭, 广泛利用社会资源, 大力发展社会教育,拓展学生的物理学习空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指导高中生优化物理学习,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倡导多元化的物理评价体系, 评价的内容要兼顾知识, 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第二篇:教育调查报告2
教育调查报告
2012年9月10日,我跟随带队老师到实习基地——许昌市第。学报到,开始了为期七周的校外实习。我的校外指导老师是.....老师。在实习阶段,我遇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作为初二一班的实习班主任,在实践中我对班主任
工作原理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现从三个方面撰写教育调查报告如下:一.调查具体目标和方法
调查具体目标:
1.了解初二一班全体同学的学习现状,发掘有潜质的学生代表。
2.重点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处理心理问题对学习带来的负面影
响。
3.调查心理辅导后学生心理素质及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水平。
方法:
1.跟班观察法:以跟堂听课形式观察学生上课,课后随机与学生口头调查。2.问卷调查法:在班会上发放自编匿名调查问卷,了解学生主要心理发展状况。
3.个案研究法:开辟小型心理咨询室,对个别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二.调查结果汇报:
(一)班级管理:挖掘学生潜质,塑造良好班风、学风
在实习期间,我的主要任务是协助老师进行班级管理,在向老师了解了班级内的基本情况后,我对即将面对的学生有了一个基本的掌握:学生名单,课程表,班委3名,班级性刚分过班。同时我发现班委只有:班长,纪律委员,体育委员。考虑到我初中时班内还有:学习委员,组织委员,劳动委员,各科课代表等,责任分散细化到个人,班内有近三分之一的人以各种形式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的自我管理有较大帮助,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关于这点我向武老师提出疑问,就此,武老师给我布置了实习期的两大基本任务:观察学生,发掘有潜质的学生任命班委;了解学生心理
现状,重点问题(如考试焦虑、早恋、学习效率低下、情绪化)以班会形式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早读时我进入班级,班内有近一半的学生没有进行早读,有的聊天有的睡觉,但当我在班内转时,同学们开始拿起课本读书,这表明,学生的学习仍然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管理者的监控,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意见:1.与各科老师协商,将早读分出去,具体为:一三五读英语,二四读语文,引发两科老师间的竞争对班级早读情况进行监管,通过一段时间刺激—强化建立起学生“分科早读”的习惯行为。2.观察发现早读投入认真,并能将眼观、口读、手写、诵背多种学习策略结合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选出“早读积极分子”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3.向学生讲授多种学习通道联合作用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的相关知识,给予学生直接引导。经实践验证,二三两点起到一定作用,多数同学早读状况改善。
随堂听课时,同学们首先对我的听课行为表现出警觉,尽管我将观察位置挑选在教室后面的侧右方,但大多数同学出现明显的观察者效应,尤其坐在教室后面的同学表现明显,交头接耳情况明显减少。但经过两天的跟堂后,同学们按预想对我的存在表现出适应,观察者效应减弱,在我观察他们的同时他们也在观察我,及时接收到了我的三不政策(不批评,不纠正,不参与)两天后再随堂听课,同学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课堂上,部分同学出现交头接耳、睡觉、课上做其他科目作业等现象,学习状况表现有:课堂参与度较高,师生互动良好,存在明显的学科差异,语文课参与度较低,课堂气氛沉闷,课堂活跃情况性别差异明显;英语、化学、生物课参与度高,教师引导到位;物理、数学课难度较高,学生注意保持时间最长,课下能够主动向老师问问题;总体上看,男生课堂参与情况比女生表现的更加积极、活跃。在课下与同学的聊天中,我传达了部分观察结果,同学表示比较赞同,男生A反馈说:因为物理数学课相对有一定难度,学生必须主动思考,比较有挑战性,很有趣,语文课没意思,考前背一背就行。女生B反驳说:语文课其实也很有意思,学生参与度在讲新课时也很高,大家都很喜欢语文,因为这几天讲的是非重点内容所以比较沉闷。B女生的反驳让我意识到我看问题的单一片面性,以及急于下结论的错误思想。提醒我注意: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二)设计班会:把握学生动态,培养健康心理素质
经过一周的跟堂观察,我对我的班级外显特征有了全面的了解,对其隐秘行为以及
我未观察到的特征开展问卷调查。首先,我的班总人数五十人,男女比例接近1:1,基本上可保证男女生同桌;都很懂礼貌,尊师重教;再次,班委带头作用并不突出,班级活动较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强;最后,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情绪波动大,自尊心强,理想与行动不同步,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过高至自大,过低至自卑。这几个问题中最突出的是最后一个:自我定位不准确,自信心不足。
某男同学在调查问卷中写道:我总是多愁善感。还有的写道:老师,我有拖延症!这种种的问卷都表明了这个阶段的中学生理想抱负普遍比较高,但心理承受能力不强,一旦遭受一点打击(同学间的嘲弄,某次成绩的不理想等)就会产生以偏概全或糟糕至极等思想,这种认知偏差引发负性情绪进而影响学习行为(逃避学习,学习效率低下)。根据艾利斯的ABC理论调整其错误认知,进行自信心训练,运用阳性强化法加强其主动学习行为,以及各种方式促使其情绪管理。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对同学们都有很大的帮助,受到学生普遍的欢迎。但事实是,学校里的心理咨询室和心理辅导老师是虚设的,极少有同学知道自己的学校还有心理老师,更不用说开展心理辅导了。班会上,班主任一般都只是用很简短的几分钟做一下通知,给学生打打气提醒加衣,余下时间就是自习,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对学生的心理需求视而不见。这种功利化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值得赞扬的是,网上家长学校的设置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互动提供了很便利的条件,班主任以飞信的形式向家长传达学生在学校内的情况,家长向老师咨询学生在家里所遇到的问题,真正实现了教师、家长、学生三方的协调发展,这种方式替代了传统的家访形式,大大的节约了时间。
(三)特色教育:为学生做个人心理辅导,对症下药
以上述自称“拖延症”的男同学为例,该同学在网上查了很多心理学相关材料,一一对照后给自己定性为:拖延症。但经过观察与摄入性会谈我基本判定该同学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动力不足导致的拖延,远没有达到病症的程度。由于该同学所说的拖延症对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词,我只能将访谈时间定为下一个星期。本着科学的严谨性,不懂的情况下我们不能挂羊头卖狗肉,或是敷衍了事,而对于该同学抓住机会,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的行为让我颇受鼓舞,作为代理班主任,我给予他很大的褒奖。经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了拖延症的定义和产生原因,我肯定了该同学不属于拖延症的推断,对其进
行了第二次辅导,在共同的原因探究中有了跟多发现。
该生的特长在学校中并不是很耀眼的专业,因此没有相应的辅导老师,这一点让该生一直认为学校不好,苦恼至极。教育家们总强调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可分等级,然而这种对学校的等级划分仍然是对学生的一种变相等级划分,而且大有一棒子打死的架势,重点学校的学生不论其成绩如何在二等学校的学生面前都有一种不自主流露的优越感,二等学生在面对社会各方的评价时往往会有自卑感,觉得自己不如人或者不是学习这块料。这种自我否定直接造成了学习动机不足,并且在以后的竞技考试中的连连失败对其形成强化,使错误认知根深蒂固。
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客观造成其情绪困扰。该生的主要行为表现是拖延,具体表现为计划任务无法按时完成,自我监管能力不高。一方面,该生所定目标较高且不详细,不符合“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则,另一方面,家长对孩子的充分信任导致缺少监管,学生自我监管又不到位,往往出现玩时乐玩后悔的的现象。针对这两方面,我们需要辅导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分长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通过小目标的达成促进其自信心的建立,进一步向总目标靠拢。对于监管的现象,建议家长和老师在信任的前提下适当干预,譬如看电视,可为其限定时间,时间到后强制执行。
最后一点,该生还谈到对其心理问题曾找过不同老师协助其解决,但都收效甚微,这一点让我反思心理辅导的专业性问题,高校在培养教师时一定要为其补充心理健康知识,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才会对学生有科学的、有效的帮助。
三.总结与反思
总体而言,绝大多数中学生能够清楚认识到自己现阶段的发展任务,一定程度上主动学习,对自己身心健康状况积极关注,自我意识和自我定位有正确的把握,能够在他人的引导下调控支配自己的行为。学习过程中能够采用多种学习策略组织学习活动。他们所遇到的心理困扰都属于一般心理问题,通过辅助调节都可解决,所以对其做定期的心理辅导是十分有必要的,学校心理咨询室的虚设是极大的资源浪费。
班主任在整个班级的管理中对学生的影响最大,班主任的人格,教学风格对一个班的班风学风建设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班主任相比其他代课老师责任更大,压力也更大,再加上其自身所带课程任务的要求,使其没有足够的精力实现班主任应具有的职能。主任与各科代课老师的沟通与协调对班级的发展也是有着建设性的意义,所谓上下
一心,其力断金,在沟通中化解冲突,达成一致,一致的管理理念将减少学生的认知冲突,提高所制定班级政策的执行力。导性的意义。
第三篇:教育调查报告2
教育调查报到
——实习学校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态度调查
调查对象简介:
巍山县第一中学是一所二级甲等完中,办学历史悠久,教学设施优良,师资力量雄厚。办学规模三个年级每个年级十二个班级,四个择优班八个普通班。县里大部分高中生都就读于此,这里几乎包含县里各个地区的学生,这次在每个年级中随机调查一个择优班两个普通班,高三分别为196班,204班,206班;高二分别为209班,216班,217班;高一分别为221班,223班,228班。三个年级被调查的学生已包含基础好的和一般的,三个年级都用人教版新课标教材。
青华中学是巍山县青化乡唯一一所乡村中学,教学规模三个年级十二个班,每个年级四个班,不分择优和普通班,乡里的全部初中生除个别在外寄读都在此学习,这次调查了每个年级的两个班,分别是九年级104班,106班;八年级109班,111班;七年级113班,115班。被调查的学生里已含基础好的和一般的,除九年级用北师大版的教材外其余两个年级都用人教版新教材。调查原因和目的: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也常说态度决定一切,事实告诉我们兴趣和态度是影响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这也就是说一个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态度是影响他学好数学的重要因素,同时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态度也影响一
个老师教学的深度广度和难度。
显然,一个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学数学的态度一定是积极的,只有那些在某种压力下数学的学生则感到这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往往是事倍功半,只有以积极的态度学数学,逐渐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数学将会变的有滋有味,学数学将变成一种享受。所以了解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级态度对一个教师很重要,可以指导教师教学。因此,经过这个调查可以让我了解这个地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给我的教学给予指导。
调查方法:
在学校的同意和支持下,我分别让被调查学生匿名书面回答四个问题:你喜欢数学吗?你为什么学数学?在学数学中你经常遇到了那些困难?你想要的数学课堂是什么样得?同学按要求完成任务,我也顺利完成调查。
调查结果:
经过调查并统计后得,被调查的初中高中生中只有不到10%的学生喜欢数学,认为数学很有趣,每当明白一个问题时都让他们感到喜悦。接近80%的高中生和70%的初中生不喜欢数学,是为了考试而学数学,是为了考上一个好学校而学,是为了不被大人骂被老师批评而学,是觉得数学对生活有点用而学。还有近10%的高中生和20%的初中生对数学没兴趣也没感觉,考几分无所谓。
结果分析及对策:
这个结果让我非常不满意和不安,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学生对数学没兴趣。我经过请教好几位老师并一起讨论了这个问题后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平时考试频繁,学生习惯了死记硬背,作业机械重复,老师也是忙于赶课,忙于升学率。从而磨灭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对数学现象的好奇心。
让学生学好数学关键在于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当有了兴趣,学习的积极性是水到渠成的,但是兴趣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的,是他们对数学价值的正确认识和精力的投入对时间的积分,是需要老师有意识有目的有方法的培养学生,让学生无意识的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而不仅仅是为了分数。根据实习期间和老师们的讨论和自己的经验,粗列了下方法。
在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我们始终在坚持不懈的进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十分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有个性,有创造力,能尊重他人。同时感受学习的乐趣。具体方法。第一,充分挖掘教材,渗透人文精神。这要求我们要在人文精神并不彰显的数学教材中找到内容,如,介绍数学家的奋斗史,激励同学奋斗及大胆探索。第二,创造良好环境,培养人文精神,相对于传统教学,现在的老师作为一名组织者,引导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自由,活泼,向上让学生个性能够自由发挥的良好环境。一切要以学生为中心。第三,实施教学评价,显现人文精神。在班级教学中不应以最优秀的学生作为主要标准,应该以每个学生自身为标准,只要进步,都应给予积极的评价和肯定。让每个学生明白学数学并不难。
培养创新能力,激活数学课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时代进步的要求。在教学中有时会出现一个容易的题改变了形式很多学生就不会做了,让师生都觉得付出无回报。这就是创新能力差的表现。所以在素质教育改革之际,应树立创新的教育观,鼓励学生质凝问难,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中。具体的做法我想可以这么做,第一,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有服务于生活。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与创新活动相联系的,在教学中可以多创设生活情景。第二,培养思辨拓展创新能力,学起思,思源于疑。学生有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创造。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比起解决问题,提出一个新问题要有创造性的想象。所以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第三,鼓励学生勇于独创。在分析问题时不仅限于书中的方法,可以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我认为长期用上述的方法培养学生,是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并学好数学。而在实际中,不同阶段的学习有不同的老师在教学,不同的老师教学风格不同,能力不同,这给学生的发展带来不同的影响。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会实现的。另一方面,数学是一门基础非常重要的学科,如建一座高塔,没有坚实的基础是建不起来的。所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应从小学教育就开始。
第四篇: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2
浅析师范生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本次调查对象为xx 学校,主要围绕领导层、任课教师层、学生层三个层次展开,采用口头问卷及访谈的形式,发现师范生教育实习存在问题主要有实习前的心理适应性弱;教学中存在基本功准备不足、教育机智缺乏、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和课堂纪律管理困难;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和管理存在缺乏等。并针对性分析了原因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教育能否为国家的需要培养合适的人才是国家富强的前提,优秀的师资力量是保证,而教师队伍的合理化培养又是确保优秀师资成长的源泉。在众多培养途径中,师范院校毕业生的教育实习是提高新教师成长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而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中的重之重。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教育师范专业的支持力度,也愈加重视教育实习,再加上高师院校师范生数量逐年增加这一不争的事实,教育实习已成为高师院校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如何做好教育实习,如何做好与实习学校的联系接洽工作等成为了高师院校所要学习研究的课题。
教育实习是高师院校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三年系统学习的一个全面检验和考察。通过教育实习,加强了师范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摆脱只会纸上谈兵的尴尬局面,加深了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帮助学生走向教师岗位,教育实习的质量好坏更是未来教育能否发展的很快很好的前提条件。
教育实习工作牵涉面很广,会涉及两所学校即高师院校和实习学校,而在教育实习的整个操作过程中,实习学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调查实习学校对于教育实习的意见和建议,显得十分必要。
1.高校师生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育实习理念落后
长期以来,师范生教育实习被当作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最终应用和检验,是一个教学环节或毕业前的一次性实习。事实上,教育实习是一个教学过程,它是师范生在校期间都要不问断进行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师基本功训练、教育见习、教材和教法研究、模拟教学、教学实践等内容。所以在传统教育实习理念的指导下,实习生的教师角色心理准备、对教材的把握以及教育观念、教学组织能力、创新精神等教师基本素质的培养就略显不足。它不能指导实习学生全面发展,也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
1.2 实习政策力度薄弱
对实习地位的保证,最终要靠制度来落实。但根据我国现行的制度框架,在教师资格认定中,没有对教育实习提出要求。而且教育实习内容、时间、基地、经费、保障条件、效果鉴定等一系列问题也未规范化和制度化,这就导致教育实习没有可量化的标准。我国高师院校对教育实习的管理也较为宽松,缺乏相应严格的、多元化的管理、考核与评价机制。一般
而言,高师院校独揽教育实习大权,从教育实习的计划、组织、实施到督导、考核与评价等,都由高校自行决定。教育行政部门、实习学校、用人单位则无法参与到教育实习相关管理上来。这种单一的管理不仅造成实习内部管理松散,实习质量欠佳,还使得高校无法融洽与地方行政部门、实习学校、用人单位等的关系,给实习带来诸多困难。
1.3 教育实习经费严重不足
由于教育实习需要建设基地并给实习基地指导费,要安置实习生的食宿,要给学校派下去的老师一定费用,这些费用也随着国家物价上涨和实习生人数的增加而不断上升。据有关调查研究表明,我国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经费最高的是人均 300 元,最少的只有60 一80 元。这点经费完全不能保证吃、行、住、用、指导老师工作补助等一系列支出。由于经费严重不足,有些高师院校被迫做出“改革”,在学校附近的中学高度集中实习。经费不足也会造成其他方面的问题,如:无法进行实习基地建设,无力给予实习中学更多帮助,无法付与指导经费,也很难调动实习指导老师和实习生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实习效果低下。
1.4 实习次数少
时间短而且集中 按照教学计划规定,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时间为6 周,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采取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形式。由于大学四年只安排实习一次,时间仅为6 周,除去准备和总结,真正锻炼的时间只有4 周左右。这使得许多实习生认为实习是走过场,并以“体验”的心态参加,实习收获不大,感受不深。
1.5 实习内容和形式单一
高师教育实习一般包括如下内容:教育实习前的见习、校内模拟实习、课堂教学实习,以及班主任工作实习、学校行政管理实习和课外、校外教育实习等。其中,课堂教学实习是高师教育实习的主要内容是课堂教学实习,形式也多为传统的课堂模式,这使得实习生在教育熨习中所学的东谣很少。
1.6 实习技能不过关
从教材处理来看,实习教师缺乏对教材的理解和研究,教学设计不能缝合学生实际,课堂凌面热闹,实际教学混乱;从书面表达来看,教案书写出现语句不通,逻辑混乱等情况;从口头表达来看,普通话不标准、方言较重、音量小,教学语言不规范;从板书书写来看,书写不流畅,字体不规范,版面设计不合格、重点不突出、主次不分;从教态上来看,表情单一,教学呆板,教态不自然;从教学应变能力来看,多数按部就班,不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缺乏变通能力。
2.应对策略
教育实习是高师各专业学生经过一定阶段的大学课堂学习之后,为承担中学教师职责而准备的最后阶段。通过教育实习,实习生将在中学教师的品德修养、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受到全面检验和锻炼。在教育实习中,实习生能把在大学课堂上所学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学科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到中学各学科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使知识成功转化为能力,形成中学教师的个性品质,为今后胜任中学教育工作奠定基础。但是,从实际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同样值得我们思考。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实习校方对实习生素质要求较高,并针对实习生在教育实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的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其中包括对实习生师范技能、专业技能、一专多能上的要求。
2.1 对教师师范技能的要求
校领导指出:师范院校承担着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的重要使命,而今师范教育正被迫接受竞争的考验和威胁,各中学对教师的需求已由数量需求转向质量需求,他们最期盼的是有事业心、责任感、有新教育理念和过硬的师范技能、具有熟练信息技术的高素质综合型的教师。而从高师教育的现状看,身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师范意识不强,师范生往往注重的是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培养师范技能。值得欣慰的是,校方肯定了此次实习学生良好的自身素质,不过也同样指出了其中的一些问题。就实习中出现这些问题,结合校领导、任课教师、学生等多方面意见得出的如下结论。
2.1.1 普通话和板书
作为师范专业的学生,国家规定普通话等级要达到二乙。在实习过程中,少数实习生普通话不过关,地方方言太重,有的板书不规范,字迹太潦草,说明“三字一话”的训练还要认真抓紧抓好。因此在平时就应该有效地进行讲课语言训练,这是探索师范技能训练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以上我们实习生出现的问题,指导老师对我们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以提高师范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1)创造条件开设国家教委要求开设的“教师口语”课程。
(2)上课时,教师注重对语言的精练、准确、规范方面的培养,符合化学学科特点。
(3)校内、系内要创造使用规范汉字的环境和氛围,教师要以身作则,各科齐抓共管,如各科学生作业、论文、实习教案中的错别字和不规范字都要给予纠正。
(4)从大一开始,加强三笔字的训练,其中重点是钢笔字、粉笔字。(5)定期举办多种多样的有关书法的课外活动,如观摩、展览、比赛等等,鼓励学生把字写好。
2.1.2 教学工作技能
教学工作技能是指: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评定成绩等教学环节所必备的技能,教学工作技能是高师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 提高从师任教素质的必修内容。实习阶段,对听课、备课、讲课和评课我们都实打实地进行系统化、章程化处理。特别表现在,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及编写教案;严格执行上课前试讲及每次备课都给指导老师过目的规定,并虚心向导师求教,听取 导师的意见;积极的开展课后集体评课及教学研讨活动,邀请指导老师给我们做相关的教学指导,增长每位队友的教学实际经验,并且上课的实习队员也适时做好总结工作。我们的实习生在这方面得到了实习校方的充分肯定。
2.1.3 课堂教学技能
目前我国中学教育中,课堂教学仍是中学教学的主要形式,学生知识的获得、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对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的培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刚走上教师岗位的实习生来说,如何让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是我们最关心的事情。
所以针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特地向任课老师咨询了意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导入技能及其运用时注意事项。导入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诱发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建立新旧知识间联系。导入要紧扣主题内容:导入所利用的知识与新知识间关联要紧密;导入要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和启发性。我们的实习生虽然也很重视导入来搞活气氛,但很多时候过于紧张导入部分而忽视了课堂的整体性,所以在教学的起始阶段我们也可以直接导入。
2.语言技能及运用时注意事项。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思维,围绕教学主题,适时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巧妙地运用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不但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而且作用于学生的心灵,故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另外,要把握设问的时机。导师指出,实习生在语言运用上还欠火候,随着经验的积累是可以改观的,所以要多听课,吸取老教师的经验,知道什么时候该调动学生。
3.组织技能及其运用注意事项。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管理性组织、指导性组织、诱导性组织等多种组织形式,组织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关注所学知识。但在组织技能运用时应注意:首先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这是达到组织目的的前提和基础;其次要结合教学实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再次,组织教学时要做到人人有事做,共同参与。
4.对各种随机的问题,教师要能迅速反应,恰当处理,始终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
2.2 专业技能与一专多能
师范院校的毕业生绝大多数将来都要成为人民教师,因此他们是否热爱教育工作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基础教育质量,影响我国对四个现代化接班人的培养,影响全民素质的提高。通过教育实习能够使我们直接走上讲台,直接面对我们的学生,直接进人真实的角色,这对增强我们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作用是任何书本或口头说教都难以代替的。“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个比喻告诉我们教师要胜任工作要有比教科书多得多的知识。同时,中学各科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基础性也要求高师学生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由于中学生大都是一些十几岁的青少年,他们的批判能力虽差但接受能力很强,这就使得实习生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而不能是含含混混或似是而非的,因此高师学生对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必须做到牢固掌握和精通。以下摘录一些学生对老师知识素养的要求:
1.知识渊博的,交流能力强的。
2.化学老师应多做演示实验,使课堂更有趣味。化学课应该教给我们与生活有关化学知识。从以上的话语中不难看出学生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是在专业知识上,还包括专业外的知识。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及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将直接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实习生通过几年的在校学习已经掌握了系统的教育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并获得了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基本技能。但是,这些还都是纸上谈兵。只有通过教育实习让他们走上讲台,真正变成教师才能评判他们是否真正地具有了独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也只有走上讲台才能使他们获得初步的教学经验,锻炼与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教育实习使实习生与实习学校的师生朝夕相处,共同生活、工作,有利于培养实习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实习生在教育实习中要善于通过教学活动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组织纪律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课外活动和班级活动。所有这些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求实习生具有一定的组织、教育和管理学生的能力。
3.总结
通过本次教育调查,不仅仅提高了我们实习队员做教育科研的能力,而且还让我们更深层次的了解教育实习工作。教育实习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就性质来说,它无疑是实习生、所属高校、实习学校三者之间的纽带。在这过程中,实习生是主角,实习学校是舞台,所属高校是后盾。作为主角的实习生,必须具备过硬的师范素质,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掌握住师范技能,包括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书写规范文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课堂教学技能。随着教师岗位竞争日趋激烈化,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一专多能方面。此次教育实习采取单一专业编队的组织模式,这种模式还处于完善期,虽然在实习期间效果显著,但同样也不能忽略它所存在的弊端,这种弊端须在不断的实践中得以解决,从而完善、发展这种新型的组合模式。通过本次教育调查而得出的意见和建议,不仅是我努力调查的科研成果,还旨在通过这次教育调查为教育实习输入新鲜的血液,以此促进教育实习更好更快的发展。
第五篇:教育实习调查报告_ 2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 范文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05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六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
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高职或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的艰难性。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一、目的:
(一)对六个调研小组的全体成员进行现场培训。
(二)分析实地调研状况和预调研得到的一线资料。
(三)进一步微调、完善调研方法与工具,为下一步实地调研打好基础。
二、预调研方法与内容
为了预测调研的情况,及时发现调研内容的不足之处和培训参与调研人员的调研能力,使他们熟悉调研过程,调研组首先进行了预调研工作。为了达到预调研的目的,预调研所采用的方法与内容是和正式调研一致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与录像。
(一)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包含五个方面的问卷:实习生问卷、实习学校学生问卷、实习学校主管教育实习校长问卷、实习学校指导教师问卷和语数外学科专业教师知识问卷(包括中学教师和师范生两种)。通过广泛的收集数据,和同类样本间与不同样本间的横纵对比,研究分析此次教育实习的效果与存在的问题。
问卷调查样本抽取原则是:实习生问卷的调研样本为所有调研学校的所有实习生;实习学校学生问卷的调研样本是每个县域块内各选择一所初、高中学校,每校抽取两个班级(不同年级,有实习生工作的班级);实习学校主管教育实习校长问卷的调研样本是实习学
校主管教育实习的校长1人;实习学校指导教师问卷的调研样本为县域内实习学校的所有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语数外学科专业教师知识问卷的调研样本为参与问卷调查的数语外专业的实习生和指导教师。
根据样本抽取原则,把样本确定为:实习生问卷的预调研样本为在永吉七中实习的我校全部实习学生,共十五人;实习学校学生问卷的预调研样本为永吉七中两个班的学生;实习学校主管教育实习校长问卷的预调研样本永吉七中副校长;实习学校指导教师问卷的预调研样本为永吉七中的所有指导教师;语数外学科专业教师知识问卷的预调研样本为参与以上问卷调查的数语外专业的实习生和指导教师。
(二)访谈
访谈的对象包括四部分:实习生访谈、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访谈、实习学校学生访谈和实习学校主管教育实习校长访谈。访谈的内容是访谈者依据访谈提纲上的内容进行访谈,主要分三大块内容:基本情况访谈、教育心理访谈和教育技术访谈。
访谈样本的选择原则是:实习生访谈对象为每校选择3-5名不同专业实习生,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访谈对象为每校2-3名指导教师(其中要有班主任指导教师),实习学校学生对象样本为选择6-8个学生进行访谈,实习学校主管教育实习校长访谈对象为实习学校主管教育实习的校长1人。
根据样本选择原则,把样本确定为:实习生访谈对象为在永吉七中实习的我校实习生,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访谈对象为永吉七中的一名女英语教师,实习学校学生访谈对象为永吉七中的六名学生(三男三女),实习学校主管教育实习校长访谈对象为永吉七中副校长。由于此次预调研目的之一是为了培训参加调研的全体成员,因此进行访谈的学生都是有过访谈经验的或者之前受过访谈方面培训的,其余参加访谈的调研组成员则是见习这些访谈者访谈,向他们学习访谈的方法与技巧,吸取经验。
(三)课堂观察与录像
课堂观察与录像的样本选择原则是:随机抽取有我校实习生实习的班级进行课堂观察与录像的工作。
预调研的课堂观察与录像工作一共记录了三节课,分别是:初中一年一班的地理(授课人:刘伟),初中一年一班的政治(授课人:吴静)和初中二年五班的英语(授课人:文雅)。
三、预调研过程
(一)预调研的时间和地点
1.时间:2008年10月8日上午7:30——18:00
2.地点:吉林市永吉县第七中学
(二)预调研准备工作:
1.分配工作:侯恕安排此次调研的工作分工,提出基本要求。
2.协调工作:向永吉七中学校领导说明调研目的与内容,协商具体的调研事项,得到了校领导的大力支持。
(三)预调研工作内容:
预调研工作的主要内容有三项:访谈、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与录像。
1.访谈
(1)学校主管教育实习领导(此次访谈对象为永吉七中副校长)的访谈,访谈时间为15分。
(2)我校实习生的访谈,访谈时间大约为15分钟。
(3)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访谈(英语,女),访谈时间约5分钟。
(4)学生座谈(6人,三男三女),访谈时间约为5分钟。
2.问卷调查
(1)学校主管教育实习领导问卷调查,为5分钟,在访谈之前。
(2)我校实习生的学科能力试题和我校实习生的问卷调
查,发15份试题全部收回,调查问卷发15份返回13份。
(3)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调查(学科能力试题和调查问卷),共持续约一小时。学科能力试题全部做完收回,问卷调查做了10份。
(4)学生问卷调查(两个班),每班的问卷平均都用了40分钟。
3.课堂观察与录像
共录了三节
课的教学录像,分别是:初中一年一班的地理(授课人:刘伟),初中一年一班的政治(授课人:吴静)和初中二年五班的英语(授课人:文雅)。
(四)下一步调研工作安排:
1.问卷相关部分负责人对问卷调整(周五完成),周六合卷,周日印出(杨明)。
2.侯恕协调带队老师分组,参与调研的研究生分组(专题负责人分本专业学生,统一调整)。
3.联系六个调研县域的学校带队教师,与调研学校提前协商(张丹)。
4.调研设备落实(李广负责)
5.调研预算(侯恕)、借款(张丹)
6.下周开始进行实时实地调研工作。
(五)预调研材料的简单处理
预调研结束后,为了进一步完善和微调调研的方法与工具,科学有效的进行实地教育调研工作,为下一步实地调研打好基础,课题组成员将收回的问卷、访谈录音和教学录像内容做了一些处理与分析,并对实地调研状况作了分析讨论。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问卷调查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在永吉七中领导和我校实习生的积极配合下几乎所有问卷的完成质量都比较好,而且收回了绝大多数的发放问卷。问卷内容基本真实的反映了教育实习的实际情况,能够达到了调研的目的。但是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的问题。实习学校领导问卷、实习生问卷、学生问卷和实习学校指导教师问卷这几类问卷中,只有实习学校领导问卷的问题数量适中,便于回答。实习生问卷、学生问卷和实习学校指导教师问卷的问题数量都较多,但是实习生问卷的问题数量虽然较多却并没有影响实习生的回答。学生问卷的问题一方面问题数量比较多,另一方面其中教育心理的有些问题问得比较晦涩,学生难于理解,因此平均每个学生回答问卷的时间在40分钟左右。实习学校指导教师问卷的问题数量较多也影响了对问题的回答。
(二)访谈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访谈者依据访谈提纲的内容都进行了访谈,并且能够就一些问题展开提问,进行深度访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见习访谈的学生也通过当场观察、学习访谈者的访谈过程,得到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对访谈的整个过程有了较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学会了访谈的一些基本方法与技巧,为调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有的访谈者虽然就某一个问题问的较为详细,却忽略掉了一些问题的访谈,尤其是对基本情况的访谈并不全面。
(三)课堂观察与录像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新授课的录像图像清晰,教学情境反映的较为全面。不仅有对实习生的讲课情况进行录像,还有对学生的上课情况进行录像,而且质量很好,可用性强。但是此次预调研只有新授课的录像,可参考的维度太少,给课堂教学的分析讨论带来不便。
基于以上对预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尽管课题组成员为教育调研的工作做了充分的准备,使预调研的工作顺利进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在后续的工作中改进。为了使实地调研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取得完满的成果,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五、建议
(一)对问卷的建议
由于各类问卷中,只有实习学校领导问卷的问题数量适中,其余问卷的内容都过多,而且学生问卷中教育心理的有些问题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因此建议精简除了实习学校领导问卷的所有问卷的内容,使问题少而精,浅显易懂便于回答。
(二)对访谈的建议
在访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访谈者进行访谈时并不能对所有相关问题进行提问,有遗漏的地方。因此,建议访谈者在访谈之前要熟记访谈提纲的内容,对相应部分的问卷内容也要有所了解,使访谈全面深入的进行。
(三)对课堂观察与录像的建议
课堂观察与录像之前要得到被采访者的教学设计,而且不仅要对实习生的新授课进行课堂教学录像,也要对实习生的试讲课和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课进行录像。这样就可以为以后的课堂教学观察与分析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依据,完善调研内容。